一次函数全教案新人教版

一次函数全教案新人教版
一次函数全教案新人教版

十九章一次函数全章教案

课题:19.1.1变量与函数

知识与技能:理解变量与函数的概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增强对变量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师生互动,讲练结合

情感态度世界观:渗透事物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辨证思想

重点:变量与常量

难点:对变量的判断

教学媒体:多媒体电脑,绳圈

教学设计:

一、引入:

问题1:汽车以60km/h的速度匀速前进,行驶里程为skm,行驶的时间为th,

先填写下面的表格,在试用含t的式子表示s.

二、新课:

问题:(1)每张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如果早场售出票150张,日场售出票205张,晚场售出票310张,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设一场电影受出票x张,票房收入为y元,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y?

(2)要画一个面积为10cm2的圆,圆的半径应取多少?圆的面积为20cm2呢?怎样用含圆面积S的式子表示圆的半径r?

(3)用10m长的绳子围成长方形,试改变长方形的长度,观察长方形的面积怎样变化。记录不同的长方形的长度值,计算相应的长方形面积的值,探索它们的变化规律,设长方形的长为xm,面积为Sm2,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S?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variable).数值始终不

变的量为常量。指出上述问题中的变量和常量。

问题:(1)如图是某日的气温变化图。

①这张图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②这张图是怎样来展示这天各时刻的温度和刻画这铁的气温变化规律的?

(2)收音机上的刻度盘的波长和频率分别是用米(m)和赫兹(KHz)为单位标刻的,下表中是一些对应的数:

①这表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②这张表是怎样刻画波长和频率之间的变化规律的,你能用一个表达式表示出来

吗?

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惟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如果当x=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a时的函数值。

范例:例1 判断下列变量之间是不是函数关系:

(1)长方形的宽一定时,其长与面积;

(2)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与面积;

(3)某人的年龄与身高;

思考:自变量是否可以任意取值

例2 一辆汽车的油箱中现有汽油50L,如果不再加油,那么油箱中的油量y(单位:L)随行驶里程x(单位:km)的增加而减少,平均耗油量为0.1L/km。

(1)写出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指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汽车行驶200km时,油箱中还有多少汽油?

解:(1)y=50-0.1x

(2)0≤x≤500

(3)x=200,y=30

小结:(1)函数概念(2)自变量,函数值(3)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确定课后反思

课题:19.1.2函数图象(一)

知识与技能:学会用图表描述变量的变化规律,会准确地画出函数图象结合函数图象,能体会出函数的变化情况

过程与方法:师生互动,讲练结合

情感态度世界观:增强动手意识和合作精神

重点:函数的图象

难点:函数图象的画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电脑,直尺

教学说明:在画图象中体会函数的规律

教学设计:

一、引入:

问题1:下图是一张心电图,

问题2:下图是自动测温仪记录的图象,他反映了北京的春季某天气温T如何随时间的变化二变化,你从图象中得到了什么信息?

二、新课:

问题:正方形的边长x与面积S的函数关系为S=x2,你能想到更直观地表示S与x 的关系的方法吗?

一般地,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诃子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graph)。

范例:例1 下面的图象反映的过程是小明从家去菜地浇水,有去玉米地锄草,然后回家.其中x表示时间,y表示小名离家的距离.

根据图象回答问题:

(4)菜地离小明家多远?小明走到菜地用了多少时间?;

(5)小明给菜地浇水用了多少时间?

(6) 菜地离玉米地多远?小明从菜地到玉米地用了多少时间? (7) 小明给玉米锄草用了多少时间?

(8) 玉米地离小名家多远?小明从玉米地走回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例2 在下列式子中,对于x 的每一确定的值,y 有唯一的对应值,即y 是x 的函数,画出这些函数的图象: (1)y=x+0.5; (2)y=x

6

(x>0) 解

思考: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三、小结:(1)什么是函数图象 (2)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 四、课后反思

指数函数优秀教案

2.2.2 指数函数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初步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能力目标:通过定义的引入,图像特征的观察、发现过程使学生懂得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适时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的参与过程,培养他们手脑并用、多思勤练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难点:底数a 的变化对函数性质的影响,突破难点的关键是利用多媒体 动感显示,通过颜色的区别,加深其感性认识。 教学方法:引导观察发现教学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观察感受、事例引入 1. 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指数的运算性质,今天我们来学习与指数有关的函数。首先什么是函数?(生:答略) 2. 函数关系主要是体现两个变量的关系。我们来考虑一个实际的例子:大家对“非典”应该并不陌生,它与其它的传染病

一样,有一定的潜伏期,这段时间里病原体在机体内不断地繁殖,病原体的繁殖方式有很多种,分裂就是其中的一种。我们来看一种球菌的分裂过程: PPT演示:某种球菌分裂时,由1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 个,。如果说我们引入两个变量x—分裂次数,y—细胞 数目,请问我们现在能不能建立y关于x的函数的关系?我们发现分裂次数与细胞数目能够建立一种函数关系:y=2 * x€ N 3. 还有这么一个故事: 有人要走完一段路,第一次走这段路的一半,每次走余下路程的一半,请问最后能达到终点吗? PPT演示:如果说我们引入两个变量x—次数,y—剩下路程,请问我们现在能不能建立y关于x的函数的关系?我们发现次数与剩下的路程能够建立一种函数关系: 1 * y=(2)x,x € N 4. 学生分组讨论,培养观察能力 问题:我们在前面学习了分数指数幕?请问大家刚才两个函数 能不能输入其它非正整数的数呢?(PPT演示) 1 因此,我们得到了这样两个函数:y=2x和y=( 2)x x € R 问题:大家还能举出形式和刚才差不多的函数吗?(PPT演示) 大家还能从这些特征中,概括出一个式子来表示它们吗? 底数大于0且不同,指数均为x x

反比例函数优秀教学设计合集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17.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二、重、难点 1.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函数解析式 2.难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3.难点的突破方法: (1)在引入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时,可适当复习一下第11章的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等相关知识,这样以旧带新,相互对比,能加深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 (2)注意引导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看形式x k y =,等号左边是函数y ,等号右边是一个分式,自变量x 在分母上,且x 的指数是1,分子是不为0的常数k ;看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由于x 在分母上,故取x ≠0的一切实数;看函数y 的取值范围,因为k ≠0,且x ≠0,所以函数值y 也不可能为0。讲解时可对照正比例函数y =kx (k ≠0),比较二者解析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x k y =(k ≠0)还可以写成1-=kx y (k ≠0)或xy =k (k ≠0)的形式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教材第46页的思考题是为引入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而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探索其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通过观察、讨论、归纳,最后得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教材第47页的例1是一道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题,此题的目的一是要加深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掌握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二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函数所蕴含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特别是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单值对应关系。 补充例1、例2都是常见的题型,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补充例3是一道综合题,此题是用待定系数法确定由两个函数组合而成的新的函数关系式,有一定难度,但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引入 1.回忆一下什么是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它们的一般形式是怎样的? 2.体育课上,老师测试了百米赛跑,那么,时间与平均速度的关系是怎样的? 五、例习题分析 例1.见教材P47 分析:因为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所以先设x k y = ,再把x =2和y =6代入上式求出常数k ,即利用了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 例1.(补充)下列等式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 (1)3x y = (2)x y 2-= (3)xy =21 (4)25+=x y (5)x y 23-=

一次函数全章教案 新人教版

一次函数全章教案 课题:14.1.1变量 知识与技能:理解变量与函数的概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增强对变量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师生互动,讲练结合 情感态度世界观:渗透事物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辨证思想 重点:变量与常量 难点:对变量的判断 教学媒体:多媒体电脑,绳圈 教学说明:本节渗透找变量之间的简单关系,试列简单关系式 教学设计: 引入: 信息1:当你坐在摩天轮上时,想一想,随着时间的变化,你离开地面的高度是如何变化的? 信息2:汽车以60km/h的速度匀速前进,行驶里程为skm,行驶的时间为th, 先填写下面的表格,在试用含t的式子表示s. 新课: 问题:(1)每张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如果早场售出票150张,日场售出票205张,晚场售出票310张,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设一场电影受出票x张,票房收入为y 元,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y? (2)在一根弹簧的下端悬挂中重物,改变并记录重物的质量,观察并记录弹簧长度的变化规律,如果弹簧原长10cm,每1kg重物使弹簧伸长0.5cm,怎样用含重物质量m(单位:kg)的式子表示受力后弹簧长度l(单位:cm)? (3)要画一个面积为10cm2的圆,圆的半径应取多少?圆的面积为20cm2呢?怎样用含圆面积S的式子表示圆的半径r? (4)用10m长的绳子围成长方形,试改变长方形的长度,观察长方形的面积怎样变化。记录不同的长方形的长度值,计算相应的长方形面积的值,探索它们的变化规律,设长方形的长为xm,面积为Sm2,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S?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variable).数值始终不变的量为常量。 指出上述问题中的变量和常量。 范例:写出下列各问题中所满足的关系式,并指出各个关系式中,哪些量是变量,哪些量是常量? (1)用总长为60m的篱笆围成矩形场地,求矩形的面积S(m2)与一边长x(m)之间的关系式; (2)购买单价是0.4元的铅笔,总金额y(元)与购买的铅笔的数量n(支)的关系;(3)运动员在4000m一圈的跑道上训练,他跑一圈所用的时间t(s)与跑步的速度v(m/s)的关系; (4)银行规定:五年期存款的年利率为2.79%,则某人存入x元本金与所得的本息和y(元)之间的关系。 活动:1.分别指出下列各式中的常量与变量.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精品公开课教案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第一课时) 一、概述 ·指数函数是高中新引进的第一个基本初等函数,它既是函数概念及性质在高中数学的第一次应用,也是今后学习对数函数及其他初等函数的基础,当然指数函数在生活及生产实际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应重点研究. 二、教学目标分析 1.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2.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和指数函数的图象所过的特殊点. 3.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体会研究具体函数及其性质的知识展示过程和思考方法,如从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特别是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研究函数的方法等.4.通过对指数函数的研究,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兴趣,善于在现实生活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在上一小节,学生学过了有关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性质等知识,将指数幂由整数集推广到了实数集,这为本节学习指数函数的概念打下了学习的基础. 2.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了有关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的知识,并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在研究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时,学生可以类比前面讨论函数性质的思路来研究,由于正在形成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来研究问题,所以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获取指数函数的性质还可能会感到有所困难.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把研究抽象函数概念及性质的方法,类比地应用到研究指数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2 3.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挥信息技术对学生理解知识的支撑,尽量利用计算器或计算机等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的数学探究与数学思维提供数学实验模型. 4.注意渗透和运用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利用指数函数图象获取指数函数的性质是重点,充分利用函数的图象,让学生发现、概括、记忆函数的性质,提高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

指数函数教案

§ 3指数函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 (2)y 2x与y (I)X的图象和性质; (3)理解和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4)指数函数底数a对图象的影响; (5)底数a对指数函数单调性的影响,并利用它熟练比较几个指数幕的大小 (6)体会具体到一般数学讨论方式及数形结合的思想; 2?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了解数学来自生活,数学又服务于生活的哲理. (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重、难点 重点: (1)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及其应用. (2)指数函数底数a对图象的影响; (3)利用指数函数单调性熟练比较几个指数幕的大小 难点: (1)利用函数单调性比较指数幕的大小 (2)指数函数性质的归纳,概括及其应用. 三、教法与教具: ①学法:观察法、讲授法及讨论法. ②教具: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讲授新课 指数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函数y a x( a >0且a ≠ 1)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函

数的定义域为R 提问:在下列的关系式中,哪些不是指数函数,为什么? (1)CX 2 y 2(2) y(2)x(3) y2x (4) X y(5) y X2(6) y4X2 ⑺X y X(8) y(a 1)x(a > 1,且a2) 小结:根据指数函数的定义来判断说明:因为 a >0, X是任意一个实数时,a x是一个确定的实数,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实数集R 卄当X O时,a x等于O 右a 0, 当X 0时,a x无意义 1 1 若a V 0,如y ( 2)x,先时,对于X=-, x -等等,在实数范围内的函数值不存 6 8 在? 若a=1, y 1x 1,是一个常量,没有研究的意义,只有满足 y a x(a 0,且a 1)的形式才能称为指数函数, 1 a为常数,象y=2-3 x,y=2x,y x x,y 3x 5,y 3x 1 等等,不符合 y a x(a 0且a 1)的形式,所以不是指数函数 我们在学习函数的单调性的时候,主要是根据函数的图象,即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先来研究a > 1的情况 下面我们通过用计算机完成以下表格,并且用计算机画出函数y 2x的图象

最新5.1反比例函数(教案)汇编

5.1 反比例函数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会列反比例函数式,并进行简单的应用。 3、体验反比例函数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 教学重点:建立与领悟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领悟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 教学过程: 一、导课:大声读课本148页章前图有关内容及学习目标,通过观看,可以知道反比例函数是描述现实问题中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有一些关键词:变量之间的关系,表达式,性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通过本章学习即可知道。 二、知识回顾 1. 函数:一般地,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给定一个值, 相应的就确定了一个值,那么我们称是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 y是因变量。 2、一辆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那么行驶的路程s(千米)与行驶的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__。此时s是t的________________函数. 3、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常数,≠0) 三、出示本节学习目标 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用2分钟阅读149页内容,用5分钟小组交流(课本引例1 课本引例2 定义) 2、反比例函数定义 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y之间关系可以表示成的形式(k为常数,且k ),那么是的反比例函数. 思考:(1)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可以取些值? (2)反比例函数还可以表示成什么形式? 五、学生展示,教师点拨 1、通过多媒体展示学案前两个问题 2、问题3:形如 k x y=(k为常数,0 k≠)的函数被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函 数.从解析式 k x y=中可以看出,x是分母,当0 x=时,分式 k x 无意义,所以x不能为0.因此,反 比例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 k x y=也可以写成 A、B、D (A.xy k = B. 1 y kx- = C.y kx = D.1 y k x =?)的形式。 六、检测交流 1、完成P144做一做 2、合作交流: (1)、如何判断一个函数是不是反比例函数。(2)、如何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9章-一次函数教案

第19章一次函数 19.1.1变量与函数(1) 教学目标 ①运用丰富的实例,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领悟函数概念的意义,了解常量与变量的含义。能分清实例中的常量与变量,了解自变量与函数的意义。 ②通过动手实践与探索,让学生参与变量的发现和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引导学生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并感受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难点:正确理解函数的概念。 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一副弹簧秤和挂件,一根绳子。 教学设计 提出问题: 1.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里程为s千米,行驶时间为t小时。先填写下面的表,再试着用含t的式子表示s 2.已知每张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如果早场售出150张,日场售出205张,晚场售出310张,那么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为多少元?设一场电影售出x张票,票房收人为y元,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y? 3.要画一个面积为10cm2的圆,圆的半径应取多少?画面积为20cm2的圆呢?怎样用含圆面积S的式子表示圆半径r? 注:(1)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教师进行点评。 (2)挖掘和利用实际生活中与变量有关的问题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索具体情景中两个变量关系的过程,直接获得探索变量关系的体验。 动手实验 1.在一根弹簧秤上悬挂重物,改变并记录重物的质量, 观察并记录弹簧长度的变化,填入下表: 如果弹簧原长10cm,每1kg重物使弹簧伸长0.5cm,怎样用重物质量m(kg)的式子表示受力后的弹簧长度l(cm)? 2.用10dm长的绳子围成矩形.试改变矩形的长,观察矩形的面积怎样变化,记录不同的矩形的长的值,计算相应的矩形面积的值,探索它们的变化规律(用表格表示) 。设矩形的长为xdm,面积为Sdm2,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S? 注:分组进行实验活动,然后各组选派代表汇报。 通过动手实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进一步深刻体会了变量间的关系,学会了运用表格形式来表示实验信息。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1.2.1《函数的概念》练习题

1.2.1 函数的概念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设计人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 课后练习 【基础过关】 1.下列函数中,值域为(0,+∞)的是( ) A.y= B.y= C.y= D.y=x2+1 2.下列式子中不能表示函数的是 A. B. C. D. 3.函数y=+的定义域是( ) A.(-1,1) B.(-∞,-1)∪(1,+∞) C.(0,1) D.{-1,1} 4.若满足,且,,则等于 A. B. C. D. 5.若为一确定区间,则的取值范围是 . 6.函数的图象是曲线,其中点,,的坐标分别为(0,0),(1,2),(3,1),则的值等于 .

7.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2). 8.已知. (1)求,的值; (2)求的值. 【能力提升】 已知函数f(x)对任意实数a,b,都有f(ab)=f(a)+f(b)成立. (1)求f(0),f(1)的值; (2)若f(2)=p,f(3)=q(p,q为常数),求f(36)的值.

答案 【基础过关】 1.B 【解析】y=的值域为[0,+∞),y=的值域为(-∞,0)∪(0,+∞),y=x2+1的值域为[1,+∞).故选B. 2.A 【解析】一个x对应的y值不唯一. 3.D 【解析】要使函数式有意义,需满足,解得x=±1,故选D. 4.B 【解析】f(72)=f(8×9)=f(8)+f(9)=3f(2)+2f(3)=3p+2q. 5. 【解析】由题意3a-1>a,则. 【备注】误区警示:本题易忽略区间概念而得出,则的错误. 6.2 【解析】由图可知f(3)=1,∴f[f(3)]=f(1)=2. 【备注】误区警示:本题在求解过程中会因不理解f[f(3)]的含义而出错. 7.(1)由已知得

指数函数的教案

指数函数的教案 【篇一:指数函数教案设计】 《指数函数》教材解读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指数函数是人教版高中数学第一册上册第二章第六节的内容。本节 课是学生在已掌握了函数的一般性质和简单的指数运算的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指数函数以及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它既是函数内容 的深化,又是今后学习对数函数的基础,同时指数函数图像中无限 逼近渗透了极限的思想,为以后学习极限做好铺垫,对知识起到了 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这一节课的内容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学 生对抽象的指数函数及其图象缺乏感性认识。为此,在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指数函数的形成过程以及指数函数图象和性质是 这一堂课的突破口。因此,以指数函数的性质、图像作为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难点是指数函数图像和性质的发现过程,及指数函数图像 与底数的关系 2、教材比较 与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对比发现,旧教材在各层知识采取 很精练的语言进行过渡,而新教材则在各层知识的过渡上,采用了“探究”、“思考”等小栏目进行思维上的向导,指引学生学习。因此 在使用老教材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向导性 指引,给教师更大的发挥空间。 3、教材的优点与不足 (1) 优点:所选教材较为简明,可以给教师较多的潜在发挥空间,逻 辑结构较为严谨。 (2) 不足:在各知识过渡上,教材处理得不够好。 比较传统单一,没有设定类似于新教材 中的“探究”、“思考”等小栏目,缺乏对学生思维的引导,所以要求 教师对教材理解深透。 指数函数的教案设计 一、学情分析 1、知识起点 学生学习了函数的定义、图像及性质,已经掌握了研究函数的一般 思路。 2、经验起点

最新一次函数全章教案-新人教版

第十九章一次函数教案 19.1.1变量 教具;课件,直尺,三角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变量与函数的概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增强对变量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师生互动,讲练结合 情感态度世界观:渗透事物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辨证思想 重点:变量与常量 难点:对变量的判断 教学媒体:多媒体电脑,绳圈, 教学说明:本节渗透找变量之间的简单关系,试列简单关系式 教学设计: 引入: 信息1:当你坐在摩天轮上时,想一想,随着时间的变化,你离开地面的高度是如何变化的? 信息2:汽车以60km/h的速度匀速前进,行驶里程为skm, 行驶的时间为th,先填写下面的表格,在试用含t的式子

表示s. 新课: 问题:(1)每张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如果早场售出票150张,日场售出票205张,晚场售出票310张,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设一场电影受出票x张,票房收入为y元,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y? (2)在一根弹簧的下端悬挂中重物,改变并记录重物的质量,观察并记录弹簧长度的变化规律,如果弹簧原长10cm,每1kg重物使弹簧伸长0.5cm,怎样用含重物质量m(单位:kg)的式子表示受力后弹簧长度l(单位:cm)? (3)要画一个面积为10cm2的圆,圆的半径应取多少?圆的面积为20cm2呢?怎样用含圆面积S的式子表示圆的半径r? (4)用10m长的绳子围成长方形,试改变长方形的长度,观察长方形的面积怎样变化。记录不同的长方形的长度值,计算相应的长方形面积的值,探索它们的变化规律,设长方形的长为xm,面积为Sm2,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S?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variable).数值始终不变的量为常量。 指出上述问题中的变量和常量。 范例:写出下列各问题中所满足的关系式,并指出各个关系式中,哪些量是变量,哪些量是常量? (1)用总长为60m的篱笆围成矩形场地,求矩形的面积S(m2)与一边长x(m)之间的关系式; (2)购买单价是0.4元的铅笔,总金额y(元)与购买的铅笔的数量n(支)的关系; (3)运动员在4000m一圈的跑道上训练,他跑一圈所用的时间t(s)与跑步的速度v(m/s)的关系; (4)银行规定:五年期存款的年利率为2.79%,则某人存入x元本金与所得的本息和y(元)之间的关系。 活动:1.分别指出下列各式中的常量与变量. (1)圆的面积公式S=πr2; (2)正方形的l=4a; (3)大米的单价为2.50元/千克,则购买的大米的数量x(kg)与金额 与金额y的关系为y=2.5x. 2.写出下列问题的关系式,并指出不、常量和变量.

高一数学必修1《指数函数》教案

高一数学必修1《指数函数》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初步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能力目标:通过定义的引入,图像特征的观察、发现过程使学生懂得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适时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的参与过程,培养他们手脑并用、多思勤练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难点:底数a 的变化对函数性质的影响,突破难点的关键是利用多媒体动感显示,通过颜色的区别,加深其感性认识。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教学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事例引入 T: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指数的运算性质,今天我们来学习与指数有关的函数。什么是函数? S:-------- T:主要是体现两个变量的关系。我们来考虑一个与医学有关的例子:大家对非典应该并不陌生,它与其它的传染病一样,有一定的潜伏期,这段时间里病原体在机体内不断地繁殖,病原体的繁殖方式有很多种,分裂就是其中的一种。我们来看一种球菌的分裂过程: C:动画演示(某种球菌分裂时,由1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一个这样的球菌分裂x次后,得到的球菌的个数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y = 2 x ) S,T:(讨论) 这是球菌个数y 关于分裂次数x 的函数,该函数是什么样的形式(指数形式), 从函数特征分析:底数2 是一个不等于1 的正数,是常量,而指数x 却是变量,我们称这种函数为指数函数点题。 二、指数函数的定义

C:定义:函数y = a x (a 0且a 1)叫做指数函数,x R.。 问题1:为何要规定a 0 且a 1? S:(讨论) C:(1)当a 0 时,a x 有时会没有意义,如a=﹣3 时,当x= 就没有意义; (2)当a=0时,a x 有时会没有意义,如x= - 2时, (3)当a = 1 时,函数值y 恒等于1,没有研究的必要。 巩固练习1: 下列函数哪一项是指数函数( ) A、y=x 2 B、y=2x 2 C、y= 2 x D、y= -2 x

第26章反比例函数全章教案

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 26.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 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二、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函数解析式 难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电流I 、电阻R 、电压U 之间满足关系式U=IR ,当U =220V 时, (1)你能用含有R 的代数式表示I 吗? (2)利用写出的关系式完成下表: 当R 越来越大时,I 怎样变化?当R 越来越小呢? (3)变量I 是R 的函数吗?为什么? 概念:如果两个变量x,y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0(≠=k k x k y 为常数,的形式,那么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x 不能为零。 (二)、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1.一个矩形的面积为202cm ,相邻的两条边长分别为x cm 和y cm 。那么变量y 是变量x 的函数吗?为什么? 2.某村有耕地346.2公顷,人数数量n 逐年发生变化,那么该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m (公顷/人)是全村人口数n 的函数吗?为什么? (三)、举例应用、创新提高: 例1.(补充)下列等式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 (1)3 x y = (2)x y 2- = (3)xy =21 (4)2 5+=x y (5)31+=x y 例2.(补充)当m 取什么值时,函数2 3)2(m x m y --=是反比例函数? (四)、随堂练习 1.苹果每千克x 元,花10元钱可买y 千克的苹果,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 系式为 2.若函数2 8)3(m x m y -+=是反比例函数,则m 的取值是 (五)、小结:谈谈你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四、教学反思: 反比例函数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大家应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

人教版一次函数整章教案

探索归纳 探索 环节一:看看我们身边的例子: 1、小张准备将平时的零用钱节约一些储存起来.他已存有50元,从现在起每个月节存 12元.试写出小张的存款数M与从现在开始的月份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小红每天做5道数学课外练习,试写出小红所做题目的总数y和练习天数x之间的函 数关系式 3、仓库内原有粉笔400盒,如果每个星期领出36盒,求仓库内余下的粉笔盒数Q与星期数 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4、容积为30m3的水池中已有水10m,现在以5m3/分钟的速度向水池注水,写出水池中 水的容积y(m3)与注水时间x(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5、写出多边形的内角和S(度)与它的边数n的函数关系式,自变量n 可取哪些数值? 独 立 思 考 交 流 回 答 听 讲问题1小明暑假第一次去北京.汽车驶上A地的高速公路后,小明观察 里程碑,发现汽车的平均车速是95千米/小时.已知A地直达北京的高速公 路全程为570千米,小明想知道汽车从A地驶出后,距北京的路程和汽车在 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时间有什么关系,以便根据时间估计自己和北京的距离. 分析我们知道汽车距北京的路程随着行车时间而变化,要想找出这两个 变化着的量的关系,并据此得出相应的值,显然,显然,应该探究这两个 量的变化规律.应该探求这两个变量的变化规律.为此,我们设汽车在高 速公路上行驶时间为t小时,汽车距北京的路程为s千米,可知s和t的函数 关系式是57095 s t =-. 说明找出问题中的变量并用字母表示是探求函数关系的第一步,这里的 s、t是两个变量,s是t的函数,t是自变量,s是因变量. 问题2小张准备将平时的零用钱节约一些储存起来.他已存有50元, 从现在起每个月节存12元.试写出小张的存款与从现在开始的月份之间的函 数关系式. 分析我们设从现在开始的月份数为x,小张的存款数为y元,得到所求 的函数关系式为:5012 y x =+. 问题3按下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这些式子表示的是什么关系?(2)这些函数中的自变量是什么?函数是什么? (3)在这些函数式中,表示函数的自变量的式子,分别是关于自变量的什么式呢? (4)x的一次式的一般形式是什么?表示的这两个函数有什么共同点? 归纳听

高中数学《指数函数(一)》优质课比赛教案设计

指数函数(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并能自觉、灵活地应用其性质(单调性、底数变化图像的变化规律、中介值)比较大小。 过程与方法: (1). 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 观察、猜想、归纳、概括的能力。 (2). 从数和形两方面理解指数函数的性质,体会数形结合、分 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直 观、严谨的思维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体验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学习规律,认识事物之间的 普遍联系与相互转化,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激 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 趣。 (2). 让学生在数形结合中感悟数学的统一美、和谐美,进一步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教学难点:指数函数的底数a对图像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概念引入: 1. 某种细胞分裂时,由一个分裂成两个,两个分裂成四个,四个分裂成八个,以此类推,一个这样的细胞分裂x 次后,得到的细胞个数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 2.一种放射性物质不断变化为其它物质,每经过一年剩余质量约是原来的12 ,设该物质的初始质量为1,经过x 年后的剩余质量为y ,你能写出,x y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吗? 1. 2()x y x N +=∈ 2. 1()()2x y x N +=∈ 上述两个函数都是正整数指数函数,但在实际问题中指数不一定都是正整数,比如在实例(2)中,我们除了关心1年、2年、3年后该物质的剩余量外,还想知道3个月、一年半后该物质的剩余量,这就需要对正整数指数函数的定义域进行扩充,结合指数概念的的扩充,我们也可以将正整数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扩充至全体实数,这样就得到了一个新的函数——指数函数。 一般地,函数(01x y a a a =>≠且)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R ∈。 结合指数的运算,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规定01a a >≠且,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你能举出指数函数的例子吗? 练习1:判断下列函数是否为指数函数。 (1)3x y -= (2)2y x = (3)23x y += (4)(2)x y =-

人教版数学必修一函数与方程练习题

人教版数学必修一函数与方程练习题 重点:掌握零点定理的内容及应用 二次函数方程根的分布 学会利用图像进行零点分布的分析 1. 下列函数中,不能用二分法求零点的是( ) 2. 如果二次函数 )3(2+++=m mx x y 有两个不同的零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3. A.()6,2- B.[]6,2- C.{}6,2- D.( )(),26,-∞-+∞ 4. 已知函数22)(m mx x x f --=,则)(x f ( ) A .有一个零点 B .有两个零点 C .有一个或两个零点 D .无零点 5. 已知函数)(x f 的图象是连续不间断的,有如下的)(,x f x 对应值表 x 1 2 3 4 5 6

函数)(x f 在区间]6,1[上的零点至少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6. 若方程0=--a x a x 有两个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 B .)1,0( C .),0(+∞ D .? 7. 设函数???>≤++=,0,3,0,)(2x x c bx x x f 若2)2(),0()4(-=-=-f f f ,则函数 x x f y -=)(的零点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8. 无论m 取哪个实数值,函数)2 3(232--+-=x m x x y 的零点个数都是( ) A .1 B .2 C .3 D .不确定 9. 已知函数).0(42)(2>++=a ax ax x f 若0,2121=+ B .)()(21x f x f = C .)()(21x f x f < D .)(1x f 与)(2x f 大 小不能确定 10. 若一次函数b ax x f +=)(有一个零点2,则二次函数ax bx x g -=2)(的 零点是 11. 根据下表,能够判断方程)()(x g x f =有实数解的区间 是 .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学设计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探究指数函数的概念,并能判断给出的具体函数是否是指数函数. 2. 会画指数函数的图象,从借助计算机画出的多个指数函数的图象中,能观察归纳出指数函数的的有关性质。至少能说出四条。 3.能根据图象或指数函数的性质判断两个具体的同底数的指数幂值的大小,以及具体的不同底数而同指数的两个指数幂值的大小. 4. 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探究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过程和方法,如具体到一般的过程、数形结合的方法等.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 教学难点:对底数的分类,如何由图象、解析式归纳指数函数的性质。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问题1: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一个这样的细胞分裂x次后,得到的细胞分裂的个数y与x之间,构成一个函数关系,能写出x与y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吗学生回答:y与x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y=2x 。 问题2:一根1米长的绳子,第1次剪去绳长的一半,第2次再剪去剩余绳子的一半,剪了x 次后,绳子的剩余长度y与x有怎样的关系学生回答:y与x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y=1 x。 () 2 (二)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函数中,底数是常数,指数是自变量。

设计意图:充实实例,突出底数a的取值范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函数 y=2x、y= 1 () 2 x分别以01的数为底,加深对定义的感性认识,为顺利引出指数函数 定义作铺垫。 · 1.指数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函数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R。 的含义: 设计意图:为按两种情况得出指数函数性质作铺垫。若学生回答不合适,引导学生用区间表示:(0,1)∪(1,+∞) 问题:指数函数定义中,为什么规定“”如果不这样规定会出现什么情况 设计意图: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规定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呢这是本节的一个难点,为突破难点,采取学生自由讨论的形式,达到互相启发,补充,活跃气氛,激发兴趣的目的。 对于底数的分类,可将问题分解为: (1)若a<0会有什么问题(如,则在实数范围内相应的函数值不存在) ! (2)若a=0会有什么问题(对于,都无意义) (3)若a=1又会怎么样(1x无论x取何值,它总是1,对它没有研究的必要.) 师:为了避免上述各种情况的发生,所以规定a>0且. 在这里要注意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 设计意图:认识清楚底数a的特殊规定,才能深刻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是R;并为学习对数函数,认识指数与对数函数关系打基础。 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指数函数的定义是形式定义,必须在形式上一模一样才行,然后把问题引向深入。 1:判断下列函数哪些是指数函数

反比例函数复习优秀教案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复习教案 一、 课标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会画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探索并掌握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3、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二、知识清单 1、一般的,如果两个变量x 、y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 (k 为常数,且k ≠0)的形式,那么称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 表达式 k y x = (k ≠0) K 的正负 k>0 K<0 画出大致图像 性质 1、图像在 象限 2、在每个象限内,函数值y 随x 的 而 1、图像在 象限 2、在每个象限内,函数值y 随x 的 而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的步骤:① ② ③ ④ 三、例题精讲 1、下列函数:2(1)y x = (2)2x y = (3)1y x =-+ 1(4)1y x =+ 3(5)2y x =-, 其中反比例函数有 (填序号) 2、若函数2 10 (3)k y k x -=-是反比例函数,则k 3、如果双曲线y= k x 经过点(-2,3),那么此双曲线也经过点( ) A .(-2,-3) B .(3,2) C .(3,-2) D .(-3,-2) 4、已知圆柱的侧面积是100πcm 2 ,若圆柱底面半径为r (cm 2 ),高线长为h (cm ),则h 关于r 的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 )

5、已知反比例函数x m y 2 3-=,当______m 时,其图象的两个分支在第一、三象限内;当______m 时,其图象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6、已知直线y=kx+b 经过一、二、四象限,则对于双曲线kb y x =其中的一个分支,y 随的x 的 而 7、一次函数1+-=kx y 与反比例函数x k y =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像大致是( ) 8、 在函数a x a y (12 --= 为常数)的图象上有三点),1(1y -,),41(2y -,),2 1 (3y ,则1y ,2y ,3y 的大小关系是 9、如图,已知一次函数)0(≠+=k b kx y 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且与反比例函数)0(≠= m x m y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点C ,CD 垂直于x 轴,垂足为D .若OA =OB =OD =1. (1)求点A 、B 、D 的坐标; (2)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10、为了预防“非典”,某学校对教室采用药薰消毒法进行消毒. 已知药物燃烧时,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y(毫克)与时间x(分钟)成正比例,药物燃烧完后,y 与x 成反比例(如图所示),现测得药物8分钟燃毕, 此时室内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为6毫克.请根据题中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药物燃烧时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为: _____________, 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药物燃烧后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表明,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低于1.6毫克时学生方可进教室,那么从消毒开始,至少需要经过多少分钟后,学生才能回到教室; (3)研究表明,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不低于3毫克且持续时间不低于10 分钟时,才能有效杀灭空气中的病菌,那么此次消毒是否有效?为什么? x(分钟) y(豪克) 8 6 O

指数与指数函数教学设计

指数与指数函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初步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能力目标:通过定义的引入,图像特征的观察、发现过程使学生懂得理论与实践 的辩证关系,适时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的参与过程,培养他们手脑并用、多思勤练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 难点:底数 a 的变化对函数性质的影响,突破难点的关键是利用多媒体, 动感显示,通过颜色的区别,加深其感性认识。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教学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事例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指数的运算性质,今天我们来学习与指数有关的函数。 主要是体现两个变量的关系。我们来考虑一个与医学有关的例子:我们来看一种球菌的分裂过程: 动画演示(某种球菌分裂时,由1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一个这样的球菌分裂x 次后,得到的球菌的个数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是: y = 2 x ) (讨论) 这是球菌个数 y 关于分裂次数 x 的函数,该函数是什么样的形式(指数形式), 从 函数特征分析:底数 2 是一个不等于 1 的正数,是常量,而指数 x 却是变量, 我们称这种函数为指数函数——点题。 二、指数函数的定义 定义: 函数 y = a x (a >0且a ≠1)叫做指数函数, x ∈R.。 问题 1:为何要规定 a > 0 且 a ≠1? (讨论) 回答 :(1)当 a <0 时,a x 有时会没有意义,如 a=﹣3 时,当x= 2 1就没有意义; (2)当 a=0时,a x 有时会没有意义,如x= - 2时, (3)当 a = 1 时, 函数值 y 恒等于1,没有研究的必要。 练习:下列那些函数是指数函数( )

(完整版)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基本初等函数解析

基本初等函数 一.【要点精讲】 1.指数与对数运算 (1)根式的概念: ①定义:若一个数的n 次方等于),1(* ∈>N n n a 且,则这个数称a 的n 次方根。即若 a x n =,则x 称a 的n 次方根)1*∈>N n n 且, 1)当n 为奇数时,n a 的次方根记作n a ; 2)当n 为偶数时,负数a 没有n 次方根,而正数a 有两个n 次方根且互为相反数,记作 )0(>±a a n ②性质:1)a a n n =)(;2)当n 为奇数时,a a n n =; 3)当n 为偶数时,???<-≥==) 0() 0(||a a a a a a n 。 (2).幂的有关概念 ①规定:1)∈???=n a a a a n (ΛN * ;2))0(10 ≠=a a ; n 个 3)∈=-p a a p p (1 Q ,4)m a a a n m n m ,0(>=、∈n N * 且)1>n ②性质:1)r a a a a s r s r ,0(>=?+、∈s Q ); 2)r a a a s r s r ,0()(>=?、∈s Q ); 3)∈>>?=?r b a b a b a r r r ,0,0()( Q )。 (注)上述性质对r 、∈s R 均适用。 (3).对数的概念 ①定义:如果)1,0(≠>a a a 且的b 次幂等于N ,就是N a b =,那么数b 称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log b N a =其中a 称对数的底,N 称真数 1)以10为底的对数称常用对数,N 10log 记作N lg ; 2)以无理数)71828.2(Λ=e e 为底的对数称自然对数,N e log ,记作N ln ; ②基本性质: 1)真数N 为正数(负数和零无对数);2)01log =a ;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案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函数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象,分析、归纳、总结、自主建构指数函数的性质。领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指数函数的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教学难点:对底数的分类,如何由图象、解析式归纳指数函数的性质。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问题1: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一个这样的细胞分裂 x 次后,得到的细胞分裂的个数 y 与 x 之间,构成一个函数关系,能写出 x 与 y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吗? 学生回答: y 与 x 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y =2x 。 问题2: 一种放射性物质不断衰变为其他物质,每经过一年剩留的质量约是原来的84%.求出这种物质的剩留量随时间(单位:年)变化的函数关系.设最初的质量为1,时间变量用x 表示,剩留量用y 表示。 学生回答: y 与 x 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y =0.84x 。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函数中,底数是常数,指数是自变量。 1.指数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函数()10≠>=a a a y x 且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R . 问题:指数函数定义中,为什么规定“10≠>a a 且”如果不这样规定会出现什么情况? (1)若a<0会有什么问题?(如21,2= -=x a 则在实数范围内相应的函数值不存在) (2)若a=0会有什么问题?(对于0≤x ,x a 无意义) (3)若 a=1又会怎么样?(1x 无论x 取何值,它总是1,对它没有研究的必要.) 师:为了避免上述各种情况的发生,所以规定0>a 且 1≠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