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口语考试之案例分析

教师口语考试之案例分析
教师口语考试之案例分析

教师口语考试之案例分析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教师口语考试之“案例分析”

普英081班 26号姚佳琳

训练材料:

临近中考,初三各门功课都抓得很紧,教语文的老师自然也把弦绷得很紧。可不少学生希望留点自由支配的时间,对老师管头管脚、死卡硬压颇为不满。一次,老师收作文时,一个同学不但不交,还向他发火:“现在还做什么作文烦死人啦!”可老师当时只低声提醒:“别嚷嚷,等会儿再同你谈。”下课后,老师叫这个同学到办公室。他一进门就犟头倔脑,一副不服气的样子。老师该怎样跟他谈呢

请你针对以上的事实,设计一个行动和谈话方案,达到教育的目的。情景设计:

师:(安抚情绪)来来来,坐下来我们好好谈谈。(放低身份,拉近与教育者的距离,进行谈话)

生:(一脸不悦地坐下,仍是很不耐烦)

师:(态度和蔼)怎么火气这么大能跟我讲讲吗(营造良好地谈话氛围,对学生采取包容的态度)

生:(气愤,不满)我们都快中考了,各科的作业都有很多,晚上看书做作业都要到十一二点,一点空闲时间都没有!

师:(稳定学生的情绪,继而展开谈话)哎呦,这个问题是我考虑的不周到,我以后会注意的。但是其他学生都可以保质保量的完成作业,你为什么就不可以呢他们都可以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我相信你也一定做的到,我认为这不是问题所在,你能把不写作文的真正原因告诉我吗(否定

学生所说的是因为时间不够而不写作文的说法,坚持说服学生讲出真实想法,找到问题关键)

生:(很无所谓的态度,破罐子破摔)我认为作文都是靠平时的积累,现在让我们写作文根本提高不了水平,像这种临时抱佛脚的事情简直就是浪费时间!(终于说出不写作文的真实原因,是因为临考前写作文无济于事,浪费时间)

师:(循循善诱,试图改变学生的想法)你说的没错,写作能力确实重在平时的积累。你必须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要去了解和记录生活,这是需要非常多的耐心和坚持的。但是对于一些在学习中不积极主动,不自觉上进的学生来说,他们是肯定做不到的。这就意味着,也许在考试中,由于缺乏平时的练习,作文这一项就和其他同学相差甚远,而且你也知道,作文所占的分值在一份语文试卷中的比例是相当大的。也许在平时的小考前,我不会花费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训练你们的写作能力,但这是中考,是你们人生中面临的第一次大考,我希望在临考前多给你们讲讲写作技巧,更希望每位学生都可以取得好成绩,到重点高中去学习!你觉得我说的对吗(运用劝导语,对教育者采取循循善诱,疏导情绪,再辅以充分说明,强调作文的重要性,强调要大家写作文的用心良苦,让学生知道教师所想,互换立场思考问题)

生:(态度有所缓和)对……可是老师,我实在是不喜欢写作文,我没有那么多的话可写,写不出那么多字,而且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也不好,我真的没有信心写作文……(讲出自己在写作上遇到的问题,真正的打开心扉)

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傻孩子,我还没有对你丧失信心,你到先自暴自弃了,班上和你有相同问题的学生不止你一个,我作为一个老师的首要职责就是帮你们解决问题,你要知道,你不是一个人在奋斗,你的家人、朋友、同学,当然也包括我,都在与你并肩作战,所以你必须要有自信。你虽然脾气是大了点,但是老师知道你说的都是真心话,流露的都是真感情,我也知道你性格好强,所以当时没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训斥你,相反我还要谢谢你,让我知道了你们的心声,我会合理安排时间,绝对不剥削你们的空闲时间,但是你也要答应我,把这一次的作文补上,好吗(用情感启迪的方法,开启教育对象的感情,使之与教育者情感相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教师也从自己身上找不足,不把责任都推在学生身上)

生:老师,是我错了,我只考虑到我自己,明明是我自己的问题,还冲你发火,我一定会好好写作文,一定不辜负老师你的期望!(通过谈话,这位学生终于想明白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达到了谈话的目的)

总结:在这个谈话方案的设计中,我不仅做到了情为先导、以情系理、情理交融,而且明确谈话中心,说理透彻,循循善诱,抓住学生心理特征,帮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功地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