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第15课《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引领式教案

九上第15课《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引领式教案
九上第15课《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引领式教案

学科:语文年级:九班级:姓名:

【课题】短文两篇

【文海拾贝】

腹有诗书气自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西汉〃刘向)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德〃歌德)

【教学目标】

1、学会并运用文中的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2、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

重点:学会并运用文中的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难点: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考点:准确判断论证方法及作用

易错点:不能用规范性的语言答出论证方法及作用

【问题预设】

论证方法的判断及作用容易出现错误,答题考虑不全面。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课前三件事

旁边的垃圾,文具书籍整齐,课桌凳距离

【导入新课】

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一般呈现在人们眼前,读图已经成为时尙。有人认为,读图是造成全民族阅读水平低下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回归读书,尤其是中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那么我们为什么读书,怎样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几百年以前的先哲的高论----谈读书。

(过渡语)请同学们齐读教学目标(板书课题)

(过渡语)下面请完成知识铺垫部分

【知识铺垫】

1、走近作者。

《谈读书》的作者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的体裁。

2、给下列粗体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藻()饰狡黠()狂wàng()自大 huò()然贯通傅cǎi()文cǎi() liàn()达提liàn()【操作步骤】学生自主学习-争抢演板—学生评改—点评—合作交流—问题展示-解答与引领

【教材解读】

(过渡语)知识铺垫部分完成的很好,下面我们进行教材解读的第一部分

一、自主学习《谈读书》,解答下列问题

1、说说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2)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2、如何理解“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的含义?说说比喻说理的好处。

人要扬长避短,不断进步,就要读书明理,明智,不断完善自己,努力趋于完美。生动深刻,通俗易懂。

3、作者介绍了哪些读书的方法?谈谈你的看法。

①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局限于文字推求。

②对不同的书,要不同的读。

③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4、读书会有哪些功效呢?试结合自身的例子来谈。

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怡情、傅彩和长才。

5、本文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有哪些?分析其作用

6、拓展延伸:

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方法趣事吗?

(1)名言警句:

腹有诗书气自华

好(hǎo)读书时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时不好(hǎo)读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卡莱尔)

(2)名人读书的趣事:

韦编三绝、头悬梁锥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鲁迅嚼辣椒驱寒

【操作】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问题展示----解答引领

二、自主学习《不求甚解》

(过渡语)“谈读书”告诉了我们要读书的问题,下面我们进行怎么读书的问题。

1、文章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盲目的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没有充分理由。

2、文章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那他的有怎样的态度;并指出“不求甚解”的那两层含义?

态度: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读书要诀在于“会意”。第一,虚心,书不一定都都读懂;第二,读书方法:不固执一点,而要了解大意。

3、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作者持什么态度?他举了什么例子?

赞同提倡。诸葛亮读书独观其大略

4、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我们该如何全面理解?

“不求甚解”不是读书马马虎虎,很不认真;读书在会意,不要死抠字眼,为一个局部而放弃整体。

5、本文运用了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有哪些?分析其作用

【操作】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问题展示----解答引领

【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2、你有什么收获或疑问

【课堂作业】

(过渡语)下面让我们来检测一下本节课的内容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味同jiáo()là()咬文嚼.()字吹毛求疵.()开卷.()有益诘难

..()()滞.()碍 zǎo()饰2、请默写两则有关“读书”的名言。

3、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写出新的立意。

①“见风使舵”新解②“班门弄斧”辩③“滥竿充数”辩

(提示:成语新解,重在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划清必要的界限,从正名入手,这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紧密联系实际,借题发挥,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

【操作】独立完成--教师批改---组长批改----展示优秀作业----解答引领

【板书设计】

课题:谈读书

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第一层: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

第二层:阐述读书的方法:仔细推敲细思、不同的书,不同的读、“3结合”

第三层: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课题:不求甚解

分析陶渊明读书态度,指明“不求甚解”含义

树立靶子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强调书必须反复读

表明态度全面解释“不求甚解”

【问题积累】

【教学反思】

【公开课教案】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全一册-7.3 足 球-教案

足球 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本课重在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锻炼的价值,在“玩”中享受体育的乐趣。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通过“体验、探究、合作、互动”逐步展开课堂教学,通过口头语言、肢体语言以及自身热情的散发,使学生在宽松、和谐、开放的环境下进行学习、锻炼和思维开发,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单元计划安排十课时,本课是第六课次。以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用书为依据,选定足球为主教材,足球教学比赛为辅助教材。 2.学生情况:高一年级男生在体育学习中,练习热情较高,主动性、参与性与表现欲望不是很强,与同伴的交流与互相评价上还有一定欠缺,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在集体合作方面,学生有一定的意识,但还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本次通过足球的技术教学和游戏,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小组合作能力,从而产生对技术方法学习的渴望。 3.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开始部分:采用导入式教学,贯彻课堂常规,通过队列练习集中学生注意力,培养集体意识。 准备部分:激发兴趣阶段,采用启发式教学。绕场慢跑热身,通过慢跑的形式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通过分组的热身操练习,使学生充分活动各关节,培养学生运动前做准备活动的意识,为基本部分的学习做准备,安排的专项准备活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基本部分:采用主体性和讲解示范教学。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自由的空间,让学生进行讨论和相互评价,为进一步提高技术动作,从而掌握技术动作,启到了互助的作用。 1、脚内侧传接球 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介绍脚内侧传接球动作的正确性、传球的方向性和力量。 2〉两人一组原地练习脚内侧传接球(体现合作学习) 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错误。 4〉学生展示,认真观察相互学习,学生相互参予评价。(体现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2、游戏:采用情景教学,教师创设“展开对攻站”的场景,激发学生斗志,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游戏中去,培养学生不怕困难永往直前的优秀品质。 分组:四组比赛(6——10人)进行运球接力 增强学生的奔跑能力、反映能力、和培养学生急停、急起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精神,达到育体、育心的目的。 结束部分:营造和谐、快乐的场景,在教师带领下放松学生身心,平静心态,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教学设计

1.创设情 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Lead-i n) 我先通过实际生 活和学生问答,引出 本课的结构、功能。 几轮对话之后,教师在黑板上 写出两句被动语态的句子,让学生 自由讨论他们在家可以做的事情, 然后列出清单。 通过小 组合作,让 学生发现问 题,纠正问 题 2.布置任务,激励学生学会联系实际去运用被动语态 我在他们的训练 中反复强调主语在被 动句中的位置,引导 他们自己纠正错误, 认识到主动句中的主 语和谓语动词的关 系。 针对校规的一些内容,用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do...because...”or“Teenagers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do...because...”句型 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被动语 态落实到生 活中,更容 易接受,学 好。 3.操练 组织pairwork 学生通过家里的实际情况互相 沟通 让学生在 训练中熟练掌 握基本的被动 语态和带有情 态动词的被动 语态。 4.拓展针对实际情况进 行比较,开展讨论。学生在讨论中反复运用被动语 态的句型,然后结合实际不断产 出新的很多学生在小组中就校 规的几点规定展开讨论,比如说 “Students should be allowed to wear their own clothes at school.”有很多同学就不赞 成,他们认为“Students shouldn't be allowed to wear their own clothes.They should wear uniforms at scho ol.”句子。 学生在争论 时结合以前的一 些知识来解释原 因,各抒己见使被 动语态的句型得 到充分的练习,并 且能对现实提出 自己的见解。 5.辩论 在课堂的结尾, 我设计一个辩论赛, 辩题是:“Students should be allowed to bring mobile phones to school.” 学生分成两大组,每大组再分几 个小组。先小组讨论,然后将大 家的观点综合起来,由大组中的 小组分别发言,然后就对方的观 点进行反驳。 通过辩论拓展 学生的思维,培 养学生的语言 运用能力。使学 生能创造性地 使用语言,让学 生在说中学,灵 活运用所掌握 的句型拓展内 容

英语人教版九年级全册unit 9教案

Unit 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本单元教学以音乐为话题,主要应掌握定语从句的简单用法。让学生们学会用定语从句来表达喜好。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本课的大纲词汇和that、who引导的定语从句的简单用法。 2.能力目标:1)能听懂喜欢什么种类的音乐的话题的有关的简单会话。 2)能用定语从句造简单的句子。 3.情感目标:让学生们懂得去欣赏美好的音乐。 教学内容: 1.大纲词汇prefer lyrics electronic music Australian 2.句型i like music that … ①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定语从句的构成及从句中谓语动词基本变 化。 ②学习dance to the music ,sing along with 等几个词组。 教学步骤 Step 1:Lead-in 1. Play a song to present the new words. Step 2 Presentation 1.Tell more about the teacher to students, presenting more sentences and asking them to help saying in another way. 2.Set a scene to talk with students by telling them something about the teacher by using the attributive clause. Step 3 Practice 1. Present students several pictures or several pieces of music with a relative question. And ask them to talk in pairs with the help of sample shown. 2. Invite some pairs to show their talk in order to help the teacher know more about them. 3 Listening1 1. Present the question and help students make sure what information they

小学体育与健康科学版五年级下册《篮球:原地运球》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科学版五年级下册《篮球:原地运球》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篮球的一些基本运球技术。 2. 技能参与目标:初步学习原地运球技术,让学生明白原地运球的动作技术要领。 3. 心理健康目标:培养学生的遵守规则、团队合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及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兴趣。 2学情分析 五年级孩子们已经具备有不断挑战难度的能力,由于男、女生在身体形态和体能上的差异。男生的灵敏性较好,动作较为协调,好奇心强,学习的兴趣容易得到激发;女生的柔韧性较好,平衡感强,但手臂的力量不足于男生,动作不够灵活。因此,教学时,我以“明星挑战”的小组讨论学习运球方法为主线;以“明星展示”巩固运球技术促进学生控球能力;以游戏“明星风采”来加强运球能力的方法,让每个孩子在“玩中学,学中乐”中体验小篮球的运动魅力。3重点难点 重点:控球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难点:运球的稳定性和手型的掌握。 4教学过程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明星登场 同学们快速集合列队,教师检查课堂常规,宣布学习内容。 教师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学习兴趣。然后组织学生感知篮球魅力的热身游戏(动起来更精彩),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达到热身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做好辅垫。 师:大家平时有看过NBA吗?大家比较喜欢哪些篮球明星呢?(姚明、林书豪、易建连、科比、詹姆斯、邓肯等)。大家喜欢这些明星的哪些动作呢?(运球、传球、投篮、扣篮等技术)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踏上明星路,一起来展示自己的风采,相信我们也很棒!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玩“照镜子”游戏,我们一起动起来!(学生自由站立,跟随教师一起做热身运动) 学生跟随教师模仿热身活动的动作。学生自由站立。 活动2【讲授】原地运球 学生分组,教师激发学生小组探究学习熟悉球性,每个小组在各自领域自主探究学习,讨论运球方法、技术,并引领小组成员学习。

人教版新目标九年级英语全册教案

Unit 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 Section A Period 1 Section A (1a-2d) 本单元围绕“做一个优秀的学习者”这一话题,首先引入了 “I study by working with a group.”这一重点句型,接下来学习how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及其答语和复习现在完成时态。Section A包含两个教学重点:其一要求学生学习、掌握“I study by working with a group.”这一重点句型,;其二,学习how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及其答语。Section B是在Section A基础上的拓展,主要是语言的学习、运用和巩固阶段。另外,本单元介绍了许多优秀的英语学习习惯与方法,可引导同学们借鉴采用。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熟练掌握下列词汇: aloud,pronunciation,discover,repeat, note,pronounce, increase,speed, partner, create, active, connect, review, knowledge, wisely, born, attention (2)熟练掌握下列短语: work with friends, ask the teacher for help read aloud, look up, practice pronunciation, connect…with…, pay attention to (3)掌握下列句型: ---How do you study English? --- I learn by working with a group. ----Do you learn English by reading aloud? ----Yes, I do. It helps my pronunciation. ----- How can I read faster? ----You can read faster by reading word groups. ------How can I improve my pronunciation? ----One way is by listening to tapes. ----But whether or not you can do this well depends on your learning habits 【过程与方法目标】 本单元的主题是谈论学习方法与习惯,可引导学生采用L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教学设计

第15课探寻新航路 1.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主要航海家、时间、路线等基本史实。 2.依据教材内容动手绘制几位航海家的简要航海路线示意图,并能列表对几位航海家从时间、国别、路线、主要成就等方面做归纳比较。 3.学习航海家们的不怕吃苦,勇于探索的精神。[来源:学,科,网Z,X,X,K] 比较几位航海家开辟的新航路 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情景导入法、讲授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d110070477.html,]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今天我们知道世界有七大洲四大洋,可在15世纪以前,人们并不清楚世界究竟有多大,有多少陆地,有多少海洋。一些人相信地球是圆的,认为无论向东还是向西,都可以绕地球一圈回到原地。第一批实践这个设想的是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愿意去冒险呢?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知识点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__贸易市场__。[来源:Z+xx+https://www.360docs.net/doc/d110070477.html,] 2.意大利人__马可·波罗__描绘的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既古老神秘,又富庶昌明,更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 3.15世纪中期,__奥斯曼土耳其帝国__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欧洲人越发想要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4.随着欧洲地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渐相信地球是__圆__的。 5.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用于“罗盘”导航技术,经阿拉伯商人传到欧洲。

知识点二哥伦布“发现”美洲 6.1487年,__迪亚士__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带领由3艘轻便帆船组成的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在第二年到达非洲的__好望角__。 7.1497年,__达·伽马__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__印度洋__,1498年到达__印度西海岸__。 8.1492年8月,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从西班牙出发,横渡__大西洋__。10月,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后来,他们又“发现”了__古巴__和__海地__。他把当地人称为“__印第安人__”,即印度人。 知识点三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d110070477.html,] 9.1519年,__麦哲伦__奉西班牙国王之命,船队穿越大西洋、__太平洋__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10.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__资本主义__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欧洲和__亚洲__、非洲、__美洲__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条件 阅读教材,说说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什么。 ①经济根源: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②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记》在欧洲掀起前往东方实现黄金梦的“寻金热”;③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建立后对东地中海地区的控制,使东西之间商路受阻。 探究二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及影响 1.阅读教材,找出新航路开辟中的几条主要航线,并尝试绘制航海路线图。 新航路:指15世纪末16世纪初开辟的不经过地中海,而是绕过非洲或美洲到达亚洲的航路。①从欧洲绕过非洲南端到达印度的航线:迪亚士:1487年,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非洲好望角。达·伽马:1497年,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1498年到达印度西海岸。②自欧洲向西环球航行:哥伦布: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后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麦哲伦:1519年,受西班牙国王之命,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 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什么?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 汇总

(151页)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汇总 Unit 1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 Section A (1a-2d) 1.重点单词:textbook,conversation,aloud,pronunciation,sentence 2.重点短语:make word cards,work with friends,ask the teacher for help,listen to tapes,speaking skills,word by word,be patient 3.重点句式: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 —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 —I study by working with a group. What about reading aloud to practice pronunciation? It's too hard to understand spoken English. —Have you ever studied with a group? —Yes,I have.I've learned a lot that way. Try to guess a word's meaning by reading the sentences before and after it. You can become better by reading something you enjoy every day. The more you read,the faster you'll be.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教案

备课活页纸 第三单元共8 课时 课题第15课、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课型新授第16 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能力 培养目标 学生要求掌握的知识:美国的领土扩张;美国南北经济发展的概况;南北矛盾 的激化;内战的经过;内战的影响。 实践能力 培养目标 1、通过对美国内战原因、经过和结果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内战对美国影响 巨大:取消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加速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 发展。 2、通过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的异同。培养学生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情感、态度、 价值观培养 目标 通过对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和他在美国历史进程中的地位的认识,了解生 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基本观点,初步形成历史进步意识。 重点美国领土的扩张。美国内战。授课日期班级节次 11、14 4、5、6、7课 难点美国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1、2、3、4班 11、15 3、4 手 段 讲述法;讲解法;历史情境设计法:讨论法。5、6班 教学内容(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 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作出了突出贡献。我们今 天将要介绍的人物是在美国发展进程中占有突出地位 的一位总统,他的名字叫林肯。(通过课件展示林肯的 画像)林肯的名字是和美国南北战争联系在一起的。今 天我们学习新的一课:美国内战 讲授新课 美国独立后建立的是资本家和种植园奴隶制的联 合政权。他们有分歧,但在对外扩张的问题上却取得了 高度一致。美国独立后不久就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一、工厂主与种植园主的冲突 1、领土扩张 美国是怎样扩张领土的,它采取了哪几种方式呢?经过半个多世纪,美国通过购买、抢占和吞并等方式,先后从法国、墨西哥、俄国手中夺取了大片领土,成为一个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国。当然美国向西扩张的过程,也是驱赶、屠杀印第安人和侵占他们仕地的过程。这样,今天美国的版图形成了。 2、南北矛盾(板书) (1).北方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展示《美国的领土扩 张》一页。 学生有感性认识

九年级人教版英语教学案例

九年级人教版英语教学案例:Unit 6When was it invented?SectionA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努力创设多种多样的方式和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注重教与学的互动和生生互动。 在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层 面的教学目标,体现了英语教学目标综合化、多样化的趋势。多样化的教学目标必然要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实现。因此,英语教学需要与信息技术整合来实现综合化、多样化的目标。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Go for it九年级Unit 9 When was it invented?SectionA。本教材的编写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同一语法知识反复出现,逐步加深。被动语态在八年级上Unit 9 When was he born?出现,在本单元主要是通过让学生了解一些发明的历史,并用被动语态的过去时态来谈论这些发明的历史。本单元是在前一个被动语态单元基础上对被动语态的拓展和延伸。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a.Key vocabulary: invent b.Target language:When was the telephone invented? I think it was invented in 1876. 技能目标:训练学生运用网络查找资料;相互交流资料:训练学生对英语的听说能力。情感目标:一些发明改变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认识事物的多面性。 [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 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在交际活动的过程中能听懂会说重点句型When was the telephone invented? I think it was invented in 1876.难点为重点句型的实际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练习题(含答案)

第五单元步入近代 第15课探寻新航路 1.西欧人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是() A.地圆学说流行 B.中国的指南针导航技术传入欧洲 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日趋扩大 D.欧洲人渴望到东方追逐财富 2.下面的知识结构图适合于说明() A.文艺复兴的原因B.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C.佛教对外传播的过程D.亚历山大东征路线 3.14世纪以来,欧洲人非常渴望到东方寻找黄金,从而掀起了寻金热。最先组织寻找黄金的国家是() A.意大利、英国B.葡萄牙、西班牙 C.荷兰、英国D.意大利、葡萄牙 4.1497年,葡萄牙王室派达·伽马率领船队沿西非海岸继续航行,寻找新的航线。最终达·伽马船队开通了() A.从欧洲通往美洲的航线B.从欧洲通往东非的航线 C.从欧洲通往印度的航线D.环球的航线 5. “1519年9月20日晨,在西班牙桑卢卡尔港,隆隆的炮声送走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奇异的远航。”“最奇异的远航”是指() A.迪亚士船队的远航 B.达·伽马船队的远航 C.哥伦布船队的远航

D.麦哲伦船队的远航 6.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倡导人文主义 B.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体 C.发现了美洲大陆 D.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 材料二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比较 (1)指出材料一图中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船队的航行路线。根据材料二归纳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2)从远航的目的方面,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不同之处。 (3)郑和船队成功远航和新航路的成功开辟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教案

Unit 1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

本单元围绕学习的话题,讲述了学习的障碍及对应的解决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意义。Section A内容上侧重英语学习的方法,学生要学习、训练相关的语言内容和技能。学生要重点掌握并能熟练、正确地运用与学习主题相关的单词和各种表达学习方法的短语、功能及句型结构How do you study/learn…?I study/learn…by…How can I…?You can…by…;以及学会用“by+v.-ing形式”结构来表达方式方法。Section B在Section A谈论英语学习的基础上,在话题上,从英语的学习困难及解决方案,拓展到优秀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在语言上,巩固和丰富了与学习相关的话题词汇;在技能上,将听、说能力综合,突出阅读训练,由读促写;在策略上,引导学生关注优秀学生的学习方式,并借鉴运用;在情感上,鼓励学生面对困难,积极探索解决方案,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The First Period—Section A(1a-2d) 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教学重点】 Key words & phrases: textbook,conversation,aloud,pronunciation,sentence,patient;study for,ask the teacher for help,work with a group,be patient Key sentences: 1.—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 —I study by working with a group. 2.—Does anyone learn English by watching videos? —No.It's too hard to understand spoken English. 3.—Have you ever studied with a group? —Yes,I have.I've learned a lot that way. Key structure: verb+by doing eg:I study by working with a group.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教学难点】 ★Practice the structure “verb+by doing” in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eaching Aids【教学工具】 A tape recorder,CAI or multimedia courseware. Teaching Steps【教学过程】 ★Step 1Leading in【新课导入】(Ⅰ) 1.Greeting Greet the class and briefly talk with the students about their holidays. 2.Discussing Discuss with the students,like this: T:What do you usually do when you study English? S1:I often read English books. T:(To class) Good.He studies English by reading English books.That's a good way.(Then to another student)Now,what do you usually do when you study English? S2:I… 3.Practice with more students. ★Step 1Leading in【新课导入】(Ⅱ) 1.Greeting Greet the class and tell the students the goal of this unit. 2.Preparation

高中体育公开课教案

高中体育公开课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教材内容篮球:1、运球 2、双手胸前传接球 课的目标1、认知目标:进一步建立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巩固提高运球、传接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和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场地 器材 篮球24只;篮球场一片。 课的 部分 教学内容及手段组织教法 开始部分4′1、体育委员整队,清点人数。并向教师报 告。 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以及注意事项 组织:成四列横队集 合,如图示一: 要求:精神饱满,注意 力集中。 准备部分9′一、游戏:小渔网(5′) 方法:分成两组,游戏开始,担任“小渔网” 的同学在场内用手触及正在跑动的其他同学, 其他同学用各种躲闪、摆脱动作在场内积极跑 动,被触到者加入“小渔网”,等“小渔网”扩大 到四人时,重新组成二个“小渔网”进行活动。 以此类推,逐渐组成许多“小渔网”直到剩下最 后一名时游戏结束。 规则:(1)“小渔网”不得松手触人。 (2)在游戏过程中不得逃出界外,被迫出 界者作被触到论处。 二、熟悉球性(4′) 方法:球绕腰、膝转、“8”字绕环,指尖拨 球,各种姿势的抛接球等。 一、组织:如图示二: 教法:讲解,示范,师生按规则集体练习。 要求:“鱼”要机智、灵活、勇敢。“鱼网”要动脑筋、协力、果 断、快速。 二、组织:散点练习 教法:讲解、示范,指导学生自由模仿、创造练习。 要求:球尽量不要落地。 基本部分一、运球:(6′) A、高低运球, B、单手前后运球, C、单手左 一、组织:在篮球场内散点练习 教法:教师讲解、示范,指导学生自由模仿、创造练习。教师

英语人教版九年级全册Unit11教学设计.教案

Unit 11 Sad movies make me cry. 一、教学目标: 1. 语言知识目标: 单词:friendship 友谊, king 君主, pale 苍白的, queen 王后, examine 检查, nor 也不, palace 王宫, power 权力, wealth 财富, grey 阴沉的, lemon 柠檬, fame 名声, Prime 首相的 句型:The loud music makes me nervous. Soft and quiet music makes me relaxed. Money and fame don’t always make people happy. She said that the sad movie made her feel like crying. 能够用英语描述事情对自己感情的影响,复习被动语态。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一些表达感情的词,能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感情,并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事 情,特别是不好的事情对自己的正面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 掌握本课时中出现的生词 2) 能够用英语描述自己的情感。 3)正确理解make 的用法。 2. 教学难点: 掌握make的用法 Section A 1 (1a-2d) I. Leading in: Kinds of movies Review the kinds of movies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How do you feel about the movie?” II. Learning 1. 1a. Look at the two restaurants below. Which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Why? 2.1b.Listen and fill in the blanks. Then match the restaurants with the statements.

【接力跑】中学体育公开课教案.doc

中学体育接力跑教案 1、学习不同接力跑的技术知识,了解各种接力跑的特点, 学习掌握不同接力的方法,发展协调性。 目标2、通过游戏“遇人就绕” ,让学生学会积极主动思考,团队协调等能力;并使学生的变向、加速奔跑能力,下肢力量在游戏中得到锻炼,提高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 学习1、学习接力跑技术 内容2、游戏“遇人就绕” 场地田径场教具 重点:接力的传接棒基本技术与跑的方法。 难点:注意掌握传、接的时机。 接力棒 4 个、雪糕筒x 个、椅子等 顺时 达成目标学习内容 序间 1、通过教学常1、教学常规: 规,让学生培养①师生问好! 遵守课堂纪律,②整队、点名、检2 听从老师的指挥查学生着装。 的良好习惯,让③安排见习生。一分 钟学生学会互助互 爱,团结一致, 学会相互尊重的 良好学风。 教师活动 1、整队:立正、稍 息。。。。。。 2、向学生问好! 3、宣布教学目标与 教学内容。 4、要求:口令洪 亮、清楚。 负 学生学习 荷 1、学生按分组排成四横队(如图1) (图 1) 2、要求:排队要做到“快、静、齐” 3、向老师问好! 1、通过准备活动、做热身操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全身各关节活动开来,为学习接下来的内 5 二容做好准备,防 分 止受伤。钟1、准备活动 ①绕田径场慢跑一 圈; ②做热身操 1)头部运动; 2)肩部运动; 3)腰部运动; 4)体转运动; 5)膝关节运动; 6)手腕踝关节运动; 7)正压腿; 8)侧压腿。 9)静力拉伸 1、让学生以两纵队, 在体育委员的带领 下绕篮球场慢跑两 圈; 2、指挥学生体操队 形站立; 3、要提醒学生的热 身操动作幅度要舒 展、到位; 4、纠正错误动作。 1、在体育委员的带领下绕田径场慢 跑一圈; 2、成体操队形站位(如图2) 小 (图 2) 3、要求:①动作要舒展、到位; ②做好充分热身活动,防止受伤。 1、通过课的导入1、课的导入; 让学生了解本节2、提醒接下来的内课所学内容的重容中,要注意听讲,要性,让学生重听从老师的指挥,避视起来。使学生免受伤。 1 三对课的内容更加 分 感兴趣,提高学钟 习积极性,提高 教学效果“很好,大家热身活 动做得很积极,我们 达到了锻炼的效果,大 家要把这种精神状态 保持下去。接下来要 注意认真练习,因为 这对我们今天的上的 内容很有帮助的啊! 大家清楚没有?。。。 好!我们接下来比一 比谁的反应快,开 始。。。” 1、认真听讲; 2、积极思考; 3、调整心态; 4、保持课堂纪律。

高中体育课优秀教案

高中体育课优秀教案 英德市第一中学阙玉林授课班级:高一篮球选修班人数:52人 教材 内容 篮球: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课的目标1、认知目标:进一步建立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巩固提高运球、传接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和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场地 器材 篮球53只;录音机1台;篮球场一个。 课的 部分 教学内容及手段组织教法 开始部分2’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并向教 师报告。 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的教学内容和 目标,以及注意事项 组织:成四列横队集 合,如图示一: 要求:精神饱满,注 意力集中。 准备部分8’一、配乐游戏:小渔网(4’) 方法:游戏开始,担任“小渔网” 的同学在场内用手触及正在跑动的其 他同学,其他同学用各种躲闪、摆脱动 作在场内积极跑动,被触到者加入“小 渔网”,等“小渔网”扩大到四人时, 重新组成二个“小渔网”进行活动。以 此类推,逐渐组成许多“小渔网”直到 剩下最后一名时游戏结束。 规则:(1)“小渔网”不得松手触 人。(2)在游戏过程中不得逃出界外, 被迫出界者作被触到论处。 二、熟悉球性(4’) 方法:球绕肘转、绕腰、膝转、“8” 字绕环,指尖拨球,各种姿势的抛接球 等。 一、组织:如图示二: 教法:讲解,示范,师生按规则集体练习。 要求:“鱼”要机智、灵活、勇敢。“鱼网”要动脑 筋、协力、果断、快速。 二、组织:散点练习 教法:讲解、示范,指导学生自由模仿、创造练习。 要求:球尽量不要落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探寻新航路同步作业

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第15课探寻新航路同步作业 一、选择题 1.15世纪,蓝色海洋的奥秘诱惑着欧洲的水手扬帆出海,大航海时代悄无声息地拉开了序幕。这一时期,“欧洲的水手扬帆出海”的根本原因是() A.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B.欧洲地理学的发展 C.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D.《马可·波罗行纪》对东方的描述 2.15世纪,追求财富的欧洲人开始探寻通往东方的新航路。这一时期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为远航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哪项发明促进了欧洲航海技术的发展() A.印刷术B.“罗盘”导航技术 C.造纸术D.火药 3.迪亚士的船队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途中遇到风暴,一度远离海岸,当船队再次看到陆地时,船员发现,陆地的走向已经不是向南……这里是非洲的最南端,迪亚士把它命名为“风暴角”。“风暴角”即() A.印度B.美洲 C.好望角D.菲律宾群岛 4.哥伦布在他的旅行日记中写道:“大量的金子可以使国王在三年之内准备和实现收复圣地的事业。这样,我就向国王陛下表示,我希望看到能把我这次航行的收入,用于收复耶路撒冷。”可见,哥伦布此次航行的直接目的是() A.寻求大量黄金B.“发现”美洲新大陆 C.完成环球航行D.收复耶路撒冷 5.15世纪时,欧洲人十分渴望到东方发财,哥伦布偏偏“背道而驰”,坚持认为向西航行也可以到达东方,支持他这一信念最重要的因素是() A.西班牙王室的大力支持B.他得到了航海地图 C.郑和航海也是向西D.地圆学说 6.1492年的一段航行日记:“星期日,10月28日,我就因此便去寻找在西南方向海岸的古巴岛,向着该岛的最近点出发。12月6日,人们来到美丽的海地岛。”据此推断,该航行日记记录的是() A.迪亚士航行B.哥伦布航行 C.达·伽马航行D.麦哲伦航行

【初中英语】英语九年级教案(全套教案)人教版90

Unit 5 It must belong to Carla The Third Period Ⅰ.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1.Knowledge Objects (1) Key Vocabulary drop, symphony, optometrist, appointment, algebra, crucial, count, because of,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xford University (2) Target Language What do you think “anxious” means? Well, it can't mean “happy”. It might mean “worried”. Oh, yes, she is worried because of her test. Here are some earrings. The owner can't be a boy. Well, it could be a boy. The earrings might be a present for his mother. 2.Ability Objects (1) Train students' reading skill. (2) Train student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 3.Moral Object When you are in trouble, send an e-mail message to your friends to ask for help. Ⅱ.Teaching Key Points 1.Reading practice 2.Ora1 practice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 Ⅲ.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1.Key vocabulary 2.Target language Ⅳ.Teaching Methods:1.Practice method 2.Pair work 3.A game Ⅴ.Teaching Aid:The blackboard Ⅵ.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Ⅰ Revision

初中体育课教案全集

初中体育课教案全集 1、通过多种形式的投掷练习,了解田径健身性投掷练习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及其锻炼价值; 2、75%的学生掌握正确、协调的投掷动作及练习方法; 3、80%的学生能熟练地做出各种熟悉球性的练习,并能认真进行踢、接球练习; 4、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和刻苦锻炼的意志品质; 5、投掷:4~5次;足球:6~8次。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时间学生活动练习次数开始准备部分 一、常规 二、队列练习 三、准备活动 一、1、教师提前到场,准备好场地器材。 2、接受体育委员报告,向学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教学目标及要求,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队行:教师口令指挥,原地三面转法;行进间齐步走、左右转弯;分队走。 三、1、游戏:教师提示游戏内容及规则。 2、教师参与并组织活动,做好足球的运球练习。5分 一、1、学生将器材拿至场地。

2、体育委员整队,检查汇报 人数。队行:二列横队○○○○○○○○○○★ △ 3、师生问好,认真听讲明确要求。 二、学生四列横队或行进间按教师口令练习。 三、1、听清要求自由开展“圆内自由运球”游戏。 2、要求:不碰人、不受阻、不丢球、不出界。1∫2次基本部分 一、投掷 一、1、教师讲解并示范抛、掷、推三种投掷动作的主要区别。 2、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抛接沙袋的练习。 3、教师巡回提示并指导学生开展练习。10分 一、1、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掌握三种动作之间的区别。 2、学生自我观察练习:① 双手胯下抛接沙袋;② 原地双手向上抛沙袋;③ 双手胸前屈腕互拨沙袋;④ 左右手背后抛经肩胸4∫基本部分 4、组织学生进行沙袋投准游戏。 5、提出问题:如何才能投得准?重点:投掷时的用力顺序;难点:上下肢的协调用力。15分前接沙袋。 3、学生分四组,在组长带领下认真开展游戏。队行:A组B 组C组D组 4、让学生在练习中找到答案。5次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优秀教案

第五单元 步入近代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1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 教学难点:地理大发现使世界日益联结成一个整体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托勒密留下的传统地理观念——赤道附近的海水会“沸腾”,南方炎热,生命无法存在。平静时,大海像一个温柔的母亲,可当它时,强大海流便形成白色汹涌的漩涡,排空的巨浪将船只顷刻掀入海底,这个魔窟的世界会将人推入万劫难逃的地狱。长期的海上航行会陷入生活的困境,老鼠、牛皮、木屑、令人作呕的臭水成为生存的支柱,孤独无时不在,坏血病一次次将生命带入绝境。虽然航行如此艰难,探寻新航路的热潮还是出现了。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探寻新航路。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一)鸦片走私 1.图片展示: 2.教师提问:结合图片提问,图画中的主人公在做什么?女主人手下的书是什么书?她的目光在看什么?说明了什么?

提示:图中男主人公正在数金币和银币。他身边的女主人在看着他或者帮着他数钱。在当时的情况下,女主人会读《圣经》或祈祷用的书,总之是与宗教有关的书。女主人并没有专心致地读书,而是眼睛紧紧地盯着丈夫手中的钱币,这说明他们喜爱金钱,渴求金钱,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宗教信仰。这幅图实际上反映了当时欧洲人普遍的一种心态就是对金钱的崇拜。 3.问题思考:结合上述图片并阅读教材,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提示: (一)原因——必要性 (1)经济根源:15世纪前后,西欧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出现(根本原因)。 (2)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纪》的诱导,欧洲人渴望到东方“寻金”。 (3)商业危机: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直接原因) (4)政治原因:葡萄牙和西班牙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5)精神动力:教会鼓励人们去东方传播天主教。 (二)条件——可能性 客观条件: (1)造船技术的进步 (2)航海技术的进步——罗盘针的应用 (3)地理知识的进步——地圆学说流行 主观条件:驱使欧洲人远涉重洋、不畏艰险去探寻新航路的除了有黄金的魔力(物质利益的诱惑)外,还有无形的精神动力。 (1)14、15世纪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其主流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提倡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鼓励人们敢于冒险、勇于开拓进取去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地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 (2)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 (3)西班牙、葡萄牙统治者的支持。 目标导学二:新航路的开辟(过程) 1.教师讲述: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西方史学界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都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而把发现新航路的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为“扩张的时代”、“发现的时代”。 3.教师提问:葡萄牙、西班牙为何能走在开辟新航路的前列? ①地理位置处于大西洋沿岸; ②掌握了航海技术; ③是中央集权国家,侈奢享乐需要; ④人文主义思想提供了精神动力; ⑤传播天主教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