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编-教育学人物主要观点整理

教师考编-教育学人物主要观点整理
教师考编-教育学人物主要观点整理

中国

一、孟子

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10)

2、持“性善论”。(22)

3、“大丈夫”人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2)

4、内发论的代表人物。“万物皆有备于我”。(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43)

5、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还有马利坦、赫钦斯、奈勒、马斯洛、萨特等)(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60)

6、儒家思孟学派在《礼记*中庸》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的各种理解)(139)

二、朱熹

1、支持神话起源说。(教育的起源)(13)

2、朱熹:“愤者,……;悱者,……;启,……;发,……”。(启发诱导)(22)

3、《朱子全书*论学》“宽着期限,紧着课程”。首次使用“课程”一词,这与我们现在许多人对课程的理解有相似之处。(课程)(108)

4、“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原则)(146)

5、“孔子施教,各因其材”。(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原则)(146)

三、孔子

1、儒家思想代表人物。(22)

2、“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22)

3、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22)(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145)

4、学、思、行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2)

5、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2)

6、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人,也是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的人。(22)

7、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的各种理解)(139)

8、“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巩固性原则)(146)

9、颜回评价孔子“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原则——疏导原则)(181)

10、孔子很早就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并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育。(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原则——因材施教原则)(181)

四、荀子

1、持“性恶论”。“化性起伪”(22)

2、闻——见——知——行。“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如知之,知之不如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

3、外铄论代表人物,“今人生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43)

4、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还有涂尔干、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等)(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60)

5、“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145)

五、墨翟

1、“兼爱”“非攻”。(22)

2、“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量力性原则)(146)

六、蔡元培

1、毛“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28)

2、最早提出“以美育代宗教教育”的教育家。(28)

3、“五育并举”教育方针。(28)

4、强调“超美育”功能。(63)

七、黄炎培

1、“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28)

2、“学校无不用之成材,社会无不学之执业,国无不教之民,民无不乐之生”。(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28)

3、职业教育的先驱。(28)

八、晏阳初

1、“国际平民教育之父”。(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28)

2、“四大教育”: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三大方式”:学校式、家庭式、社会式。(28)

九、梁漱溟

1、“创造新文化,救活旧农村”。(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28)

2、乡村建设。(28)

3、乡村建设的实质是中国文化改造的问题。

十、陈鹤琴

1、“活教育”的目标。(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28)

2、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28)

3、学前教育,中国的“福禄贝尔”。(28)

十一、陶行知

1、毛“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万世师表”。(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28)

2、“生活即教育”、“社会几学校”、“把学校里的一切延伸到大自然界中去”、“教学做合一”。(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29)

3、人民教育家、民主主义战士、中国创造教育的先驱。(29)

十二、《学记》

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146)

2、“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原则)(146)

十三、杨贤江

1、《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27)

美国

一、孟禄(教育学家)

1、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教育的起源)(13)

二、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1、外铄论代表人物,“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43)

三、杜威

1、《民主主义与教育》。(25)

2、提出了“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25)

3、教育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学校即社会”。(25)

4、教育目的:从“教育即生活”引出“教育无目的论”。(26)

5、提出了“从做中学”。(25)

6、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20c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27)

7、区分“内在目的论”与“外在目的论”。(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60)

8、反对“教育准备学说”,提倡“教育适应学说”。(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60)

9、儿童中心论(学生中心论)的代表人物。(99)

10、活动课程的主要代表人物》(109)

9、学生中心课程理论(活动课程理论、经验课程理论)代表人物。(儿童经验主义课程理论)(主要课程理论流派)(112)

10、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加的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的各种理解)(139)

11、设计教学法,杜威首创。(其他教学组织形式)(157)

四、霍尔

1、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20c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25)

2、内发论代表人物,“一两的基因胜过一顿的教育”。(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43)

五、桑代克

1、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20c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25)

六、克伯屈

1、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20c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27)

2、设计教学法,杜威首创,克伯屈扩大。(其他教学组织形式)(157)

七、鲍尔斯

1、批判教育学代表人物。(20c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批判教育学)(27)

八、金蒂斯

1、批判教育学代表人物。(20c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批判教育学)(27)

九、阿普尔

1、批判教育学代表人物。(20c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批判教育学)(27)

十、布鲁纳

1、《教育过程》提出“结构教学论”。(现代教育理论三大流派)(29)

2、提倡发现法学习。(29)

3、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代表人物。(主要课程理论流派——学科中心课程理论)(112)

4、强调系统知识的学习。(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原则)(146)

5、(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量力性原则)(146)

6、发现学习模式。(教学模式的种类——折中于两者之间的教学模式)(162)

7、探究式教学依据皮亚杰和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理论,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163)

十一、威尔逊(社会生物学家)

1、内发论代表人物,“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43)

十二、格塞尔(心理学家)

1、内发论代表人物,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43)

十三、吴伟士(心理学家)

1、辐和论(二因素论),“人的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的乘积。”(44)

十四、巴格莱

1、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60)

2、要素主义课程理论代表人物。(主要课程理论流派——学科中心课程理论)(112)

十五、博比特

1、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奠定课程理论的研究基础,这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课程)(108)

十六、赫钦斯

1、永恒主义课程理论代表人物。(主要课程理论流派——学科中心课程理论)(112)

十七、布拉梅尔德

1、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代表人物。(主要课程理论流派)(113)

十八、泰勒(课程评价专家)

1、课程设计中目标模式的代表人物。(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125)

2、课程评价中目标评价模式代表人物,“课程评价之父”。(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128)

十九、斯克里文(学者)

1、课程评价中目的游离评价模式代表人物。(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128)

二十、斯塔弗尔比姆(教育评价家)

1、课程评价中GIPP评价模式代表人物。(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128)

二十一、加德纳

1、提出并阐明“多元智能理论”。(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原则)(146)

二十二、柏克赫斯特

1、道尔顿是由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创建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156)

二十三、劳伊德*特朗普

1、特朗普制是美国教育家劳伊德*特朗普于20C50S提出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156)

二十四、科尔伯格

1、道德认知发展论证明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48)

2、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皮亚

杰提出的,而后由美国学者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德育模式)(184)

二十五、班杜拉

1、社会模仿模式主要是由美国的班杜拉创立的,该模式认为人与环境是一个互动体,人既能对刺激做出反应,也能主动地解释并作用于情境。(德育模式——社会模仿模式)(184)

二十六、德鲁克

1、提出班级目标管理。(班级管理的模式)(196)

二十七、布卢姆

1、《教育目标分类学》。(29)

2、掌握学习理论,它假设只要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和相应的教学,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学会学校里的科目,是一种适应学习者个别差异的教学方法。(29)

3、教学目标: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29)

二十八、伊里奇

1、“贬抑学校教育”的激进改革派代表人物,还有伊凡。

二十九、罗杰斯

1、活动课程理论(儿童中心课程理论、经验课程理论)代表人(人本主义课程理论)。(113)

法国

一、利托尔诺(社会学家)

1、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教育的起源)(13)

二、拉伯雷

1、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教育代表人物。(古代社会教育的发展)(17)

三、蒙田

1、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教育代表人物。(古代社会教育的发展)(17)

四、卢梭

1、“性善论”者。(24)

2、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这是其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24)

3、《爱弥儿》“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24)

第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24)

4、他认为理想国家中的教育“必须给予人民心灵以民族的形式”,其目标是培养忠诚的爱国者。(24)

5、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60)

6、儿童中心论(学生中心论)的代表人物。(99)

7、活动课程理论(儿童中心课程理论、经验课程理论)代表人(自然主义课程理论)。(113)

五、比纳

1、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20c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25)

六、布厄迪尔

1、批判教育学代表人物。(20c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批判教育学)(27)

七、保罗*朗格朗(成人教育家)

1、《终身教育引论》。(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29)

八、涂尔干

1、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60)

2、“社会学之父”。(60)

英国

一、沛西*能(教育学家)

1、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教育的起源)(13)

二、培根(哲学家)

1、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了贡献。是“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24)

2、提出了“归纳法”,为方法论奠定了基础。(24)

3、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24)

4、《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24)

三、高尔顿

1、内发论代表人物及其个性品质早在基因中就决定了,个体的发展。(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43)

2、优生学创始人,遗传决定论的“鼻祖”。

四、洛克(哲学家)

1、反对天赋观念,提出了“白板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24)

2、《教育漫画》。(25)

3、提出了“绅士教育”。通过家庭教育培养。(25)

4、外铄论代表人物。(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43)

5、形式教育论代表人物。(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42)

五、斯宾塞

1、“教育准备生活说”。(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60)

2、在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课程)(108)

3、实质教育论代表人物。(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42)

六、斯腾豪斯

1、课程设计过程模式的代表人物。(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125)

七、贝尔——兰斯特制

1、贝尔——兰斯特制,也称为导生制

八、彼得*麦克费尔

1、体谅或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于20C70S,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德育模式——体谅模式)(184)

德国

一、康德

1、《康德论教育》。(24)

2、教育的根本就是对人的本性进行控制,“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24)

3、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有影响的学者之一。(24)

4、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60)

二、赫尔巴特(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

1、性恶论。(25)

2、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25)

3、传统教育学的创始者和近代资产阶级科学教育学奠基人。(25)

4、他的《普通教育学》(1806年)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这本书被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25)

伦理学和心理学。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25)

明了、联合、系统、方法的教学四阶段论。(25)

5、“旧三中心论”: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25)

6、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性教学”概念。(25)

7、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60)

8、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99)

9、提出教学过程由“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阶段构成,这一理论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的各种理解)(139)

10、实质教育论代表人物。(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42

11、“我想不到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142)

7、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育家提出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班级授课制得以进一步完善而基本定型。(153)

三、梅伊曼

1、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20c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25)

四、拉伊

1、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20c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25)

五、狄尔泰

1、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20c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25)

六、斯普兰格

1、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20c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25)

七、利特

1、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20c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25)

八、瓦*根因舍(教育家)

1、《范例教学原理》。(29)

2、创立了范例方式教学理论,遵循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现代教育理论

三大流派)(29)

3、范例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种类——折中于两者之间的教学模式)(162,163)

九、施泰伦(心理学家)

1、辐和论(二因素论),“人的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43)

十、福禄贝尔(教育家)

1、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60))

2、“幼儿园教育之父”。(60)

十一、第斯多惠

1、“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145)

瑞士

一、裴斯泰洛齐

1、教育是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9)

2、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促进人的一切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谐发展”(要素教育论)。(24)

3、在西方教育史上,他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24)

4、虽不是第一个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人,却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24)

5、是小学各科教学法的奠基人。(24)

6、、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60))

7、形式教育论代表人物。(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42)

5、很重视“知识与知识的应用”(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45)

二、皮亚杰(教育家)

1、《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提出了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与教学关系的理论。(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29)

2、教学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智力。(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29)

3、发生认识论证明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48)

4、探究式教学依据皮亚杰和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理论,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163)

5、皮亚杰提出的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而后由美国学者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德育模式)(184)

苏联

一、克鲁普斯卡娅

1、《国民教育与民主教育》是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20c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学)(27)

二、凯洛夫

1、《教育学》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20c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学)(27)

2、教师中心论。(99)

3、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的各种理解)(139)

4、提出课的类型和结构的概念,使班级授课制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153)

三、加里宁

1、《论共产主义教育》。(20c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学)(27)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81)

四、马卡连柯

1、《论共产主义教育》《教育诗》,专门从事流浪犯罪儿童教育。(20c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学)(27)

2、“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是“平行教育原则”。(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182)

3、“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可要尽可能的尊重一个人。”(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原则——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182)

4、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196)

五、赞科夫(教育家)

1、《教学与发展》。(现代教育理论三大流派)(29)

2、理论核心是“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3、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现代教育理论三大流派)(29)

4、教学与发展理论的教学过程理论。(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的各种理解)(139)

5、以自己进行的小学教学改革实验和所做的理论阐述,充分证实了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可行性。(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量力性原则)(146)

六、苏霍姆斯林(教育家)

1、《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2、认为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29)

七、乌申斯基(俄国)

1、“空洞地毫无根据的真理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45)

2、指出直观性原则的重要性。(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145)

3、强调系统知识的学习。(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原则)(146)

4、“复习是学习之母”。(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巩固性原则)(146)

八、巴班斯基

1、《教学过程最优化》。

2、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原理。

九、维果斯基

1、提出“最近发展区”,证明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跳一跳,摘个桃)。

古希腊

一、苏格拉底(哲学家)

1、以其雄辩和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西方教育学思想主要来源。(23)

2、西方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启发式教学的人。(23)

3、“产婆术“。(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145)

二、柏拉图(哲学家)

1、《理想国》,(与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称为三个里程碑),西方教育学思想主要来源。(23)

2、“教育就是回忆”。(23)

3、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的人。(23)

4、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60)

三、亚里士多德(哲学家)

1、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政治学》,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23)

2、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23)

3、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23)

4、提倡对儿童进行和谐的教育,成为后来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源泉。(23)

5、“灵魂说”

古罗马

一、昆体良(教与学法大师)

1、他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23)

2、《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或《论演说家的培养》)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被誉为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教育学论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教法的著作。(23)

3、《论演说家的教育》提出“模仿、理论、练习”的教学过程。(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的各种理解)(139)

捷克

一、夸美纽斯(教育家)

1、“教育学之父”。(24)

2、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该书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24)

泛指教育,“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班级授课制、教育适应自然、教育原则。(24)3、神学教育目的论,关注人的内在灵魂,今生来世,“今生只为永生做准备”。(雅克*马利坦,“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个体获得内在的和精神的自由”)

4、教师太阳底下最崇高、最优越的职业。(教师职业的性质)(80)

3、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之上,“先去运用他们的感觉,然后去运用记忆,再去运用理解,最后才去运用判断”。(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的各种理解)(139)

4、在《大教学论》指出直观性原则“看看、摸摸、听听、闻闻”。(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145)

5、指出循序渐进的重要性。(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原则)(146)

6、“教与学的巩固性原则”。(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巩固性原则)(146)

7、《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153)

8、《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194)

意大利

一、维多利诺

1、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教育代表人物。(古代社会教育的发展)(17)

奥地利

一、弗洛伊德

1、内发论代表人物,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43)

尼德兰

一、埃拉斯莫斯

1、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教育代表人物。(古代社会教育的发展)(17)

20C教育学的多元发展

实验教育学:梅伊曼、拉伊、比纳、霍尔、桑代克

文化教育学(精神科学教育学):狄尔泰、斯普兰格、利特

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克伯屈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克鲁普斯卡娅、加里宁、凯洛夫、杨贤江

批判教育学: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布尔迪尔

制度教育学:乌里、洛布罗

个体身心发展的内因

內发论:“原罪说”(基督教的)

孟子:“万物皆有备于我”、“树大自然直”

弗洛伊德: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

威尔逊:基因复制,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高尔顿:遗传决定论的“鼻祖”

格赛尔: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外铄论:

荀子:化性起伪,“今人生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洛克:白板说

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

教育万能论代表人物:康德、华生、爱尔维修。

教育无用论代表人物:高尔顿。

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

个人本位论: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洛克、泰勒、约翰*霍尔、马利坦、赫钦斯、奈勒、马斯洛、萨特

社会本位论:荀子、柏拉图、康德、赫尔巴特、涂尔干、巴格莱、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

形式教育论代表人物:洛克、裴斯泰洛齐。

实质教育论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斯宾塞。

我国目前中小学的主要教学原则

思想性(教育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裴斯泰洛齐“知识与知识的应用”。

2、乌申斯基“空洞地毫无根据的真理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

直观性原则

1、荀子“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

2、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指出直观性原则“看看、摸摸、听听、闻闻”。

3、乌申斯基指出了直观性原则的重要性。

启发性原则

1、苏格拉底“产婆术”。

2、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4、第斯多惠“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循序渐进原则

1、《学记》“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2、朱熹“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3、夸美纽斯指出循序渐进的重要性。

4、乌申斯基强调系统知识的学习。

巩固性原则

1、孔子“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夸美纽斯“教与学的巩固性原则”。

3、乌申斯基“复习是学习之母”。

因材施教原则

1、朱熹“孔子施教,各因其材”。

2、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量力性原则

1、墨子“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

2、赞科夫以自己进行的小学教学改革实验和所做的理论阐述,充分证实了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可行性。

3、布鲁纳、罗素。

(完整版)第三版《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笔记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基础章) 第一节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从理念上认识) (一)教育的日常用法 作为一种过程 有三类作为一种方法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 (二)教育的词源 educare “引出”的意思。 在我国,“教”与“学”是词源。1906年,学部奏请颁布“教育宗旨”。民国之后,正式改“学部”为“教育部”。此后,“教育”一词就取代传统的“教”与“学”成为我国教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这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和传统教育学范式现代转换的一个标志。 (三)教育的定义(★★★代表重点) 1、从社会的角度定义 有三个层次: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定义 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 出发点和基础是“学习”和“学习者”。 该定义侧重于教育过程中个体各种心理需要的满足及心理品质的发展。 3、二者的缺陷 社会角度:把教育看成一种外在强制过程,忽视个体内在需要和身心发展水平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定义过于宽泛,失去了规定性(广义的);循环定义(狭义的)。 个体角度:忽视社会因素和社会要求在教育活动中的巨大影响;外延过于宽泛。

4、准确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A、实践性 B、耦合过程 C、动力性 D、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二、教育的要素(从系统的角度认识)★★★ (一)教育者 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1、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2、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 3、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4、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二)学习者 1、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 有两个:“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 2、学习者的特征。 有四个: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 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 不同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 不同人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 (三)教育影响 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教育影响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教育是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教师考编心得体会整理

给还在路上的我们 2015/7/1一个理念:在看书时、答题时,时刻记住我们是在参加教师招考,考官、考卷的评判标准是你是否符合特区教师的要求。因此,在看书时要边看边想,这个知识点作为教师我需要记住什么,需要掌握什么;在答题时,尤其是主观题更得迅速进入教师角色,摆正位置。 关于看书: 资料选择: 1、考试书选择一套就好,手头有什么就用什么,反正一套就好了;考试书呈现的都是一些剔除了肉的筋骨,要想追根溯源把一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搞清楚还是得看教材; 2、选择的考试书一般每个章节后都有习题,习题非常细节,建议都要做一做,且整理错题本; 3、不能仅满足于考试书,前期建议找几本相关的教材看看,或者借助网络,把一个知识点扩展开来,系统地看一看,这样你对这个知识点就有个清晰的线索了。 几点看书的方法: 一、分板块看书

1、考试内容有分几大块: 教育理论、教育政策法规、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综合素质,我个人的习惯是看完一个板块再往下看另一个板块; 2、先分大块再分小块: 建议拿到一本复习资料,先看目录,对同一个板块的内容有个整体的感觉(最好用本子把目录写一遍,加深记忆),然后按照章节看书,尽量一个章节就用一个足够的、完整的时间看,所以有十分钟就只看10分钟可以看得完的章节; 二、先粗看再细看 1、按照目录看书,看完一个小节后做习题,通过习题来总结、归纳、倒推考点,抓住考点后再回头看书,这样你看书就抓住重点了; 2、细看环节圈划重点,同时在本子上记下关键词,留做后续回顾时看到关键词就想到当时看书的心得体会; 三、带着理解看书 1、比如看教育政策法规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它的侧重点是教育法,不是教师法,也不是未年人保护法,看书前先问自己,教育法它理应规范的范围规范的内容……看完后再来问自己,教育法它实际规范的范围规范的内容…… 2、看内容前先看题目,提炼关键词和中心词,然后围绕这个关键展开看书; 3、结合自己现有的经历经验去理解理论知识;同时又用理论知识去解释自己经历的、看到过的行为; 四、看书、做题、回顾、扩展、提炼一条线

(精品)教育学10大常考人物

教育学10大常考人物 1.孔子:春秋时期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论语》是最早涉及教育的文献 “有教无类”思想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法 首先施行因材施教 学习过程:学——思——行 教育价值取向为:社会本位论 2. 孟子:战国时期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最早提出“教育”一词《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教育目标价值取向为:个人本位论 身心发展动因学说:内发论 3. 苏格拉底:古希腊教育家、哲学家 以雄辩和与青年智者问答法而著名。问答法,第一步讽刺,第二步定义,第三步助产术。助产术(产婆术)—启发性思想 西方最早使用启发性教学 4. 柏拉图:古希腊教育家、哲学家 代表著作:《理想国》 首次提出“四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5.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 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代表著作《政治学》 《论灵魂》(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首次提出自然教育思想。 6. 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 《大教学论》,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萌芽标志 “泛智教育” 直观性教学原则 系统论述学年制、班级授课制 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7. 洛克:英国教育家 代表著作《教育漫话》 绅士教育 白板说:外铄论 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 8. 卢梭:法国教育家 代表著作《爱弥儿》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9. 赫尔巴特:传统教育学代表人物 《普通教育学》,标志科学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教育学的两大理论基础:心理学、伦理学 旧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

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首次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社会本位论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 10.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 代表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儿童中心主义做中学新三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教育无目的论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常考人物及有关理论

§孔子1、个人简介: 孔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生于公元前551年,逝于公元前479年。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者。 2、着作: 孔子“述而不作”。《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另相传孔子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 3、观点: 1. 教育的对象:孔子认为教育的对象应该是“有教无类”。 2. 教育的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3. 教育思想:孔子认为,教学的内容应该是“六艺”,即《诗》《书》《礼》《易》《乐》《春秋》。教学的方法有:学思行结合,启发诱导,因材施教。道德教育的原则有:立志乐道、克己内省、身体力行、改过迁善。关于教师,孔子认为,教师应该具备以下条件:学而不厌、温故知新、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 4、历史地位及评价: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者,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人。被后世统治者尊称为“至圣”、“孔圣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学思想对中国、朝鲜半岛、日本、

越南等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 1、个人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着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及其门人着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2、着作: 《孟子》 3、观点: 1.孟子教育理论的基础是“性善论”。 2.教育的作用是扩充“善性”的过程,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 3.孟子提出了“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培养理想人格的途径主要有: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 4.孟子的教学思想有:深造自得、盈科而进、教亦多术、专心致志。 4、历史地位及评价: 孟子是我国古代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孔子是至圣,孟子被称为亚圣。孟子与孔子的思想被多数人称之为“孔孟之道”。 §荀子 1、个人简介:

中考研讨会教师心得体会(精选5篇)

中考研讨会教师心得体会(精选5篇) 中考研讨会教师心得体会(精选5篇)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考研讨会教师心得体会(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中考研讨会教师心得体会1 3月9日,我们在胡主任、白主任的带领下参加了在河北经济管理学院召开的河北20xx年化学中考研讨会。参加会议的为教科所的化学教研员和各地一线化学教师。石家庄市十七中的陈有君老师分别就河北中考近三年做了回顾及试卷分析、中考备考经验介绍及复习计划策略作了指导,不得不承认专家老师的高屋建瓴、高瞻远瞩,分析的很具体、到位,对备考复习颇具指导意义。下面对本次学习要点及收获整理如下:一、命题的依据和思路、试卷的结构、试题特点。今年的中考化学试题本着“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原则,在20xx 年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平稳中迸发出了许多亮点,试卷的整体感觉浓缩起来就是精、准、美、亮、新。给全省新课程的考试评价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给全省的化学教学正确的导向。(一)、命题的依据和思路化学部分的命题严格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河北省20xx年中考文化课考试说明——理科综合考试说明》命题,不依赖、偏向于某一版本的教材,不过分追求知识点的覆盖面,不过于苛求知识的细节,突出方法和能力,注重三维目标的综合考查。(二)、试卷的结构 20xx年化学部分的试卷结构与20xx年保持一致,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化学试题的功能。(三)、试题特点 1、依据《课标》、《考试说明》,兼顾教材。试题命制严格按照《课标》和《中考考试说明》的要求,同时参照现行的我省使用教材,保证使用各个版本教材学生的公平性。试题的素材多来源于教材,但又区别于教材,充分体现出了教材的重要性,对指导教师的教学起到了显著的导向作用。 2、试题难度与近两年持平。近两年化学部分试题难度均在0.52~0.60之间,充分考虑了全省各层次学生的实际,试题难度梯度明显,能力题考到位。 3、重点考查化学学科主干知识。试题对化学学科课标要求的5个一级主题,17个二级主题全部涵盖,对主干知识进行了全面的考查。例如,质量守恒定律、金属活动性顺序、溶解度曲线、化学用语、常见物质的性

教育学常考人物

教育学常考人物 一、布鲁姆 本杰明.布卢姆(1913—1999)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兰斯富。1935年2约合6月,布卢姆先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取得文学士学位和理硕士学位。1942年3月,布卢姆在芝加哥大学获得教育博士学位。从1940年起,布卢姆开始在芝加哥大学考试委员会担任职员。3年后(1943年)成为该大学的主考,并在这个职位上服务了16年,直到1959年才离开。下面对布卢姆的相关考点进行总结。 1.教育目标分类系统 布卢姆关于教育目标的理论集中反映在他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布鲁姆等人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领域——认知技能、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又把认知领域目标分为六个亚领域,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领域分为五个亚领域,即接受、反应、价值评价、组织、性格化。 考查方式如下: (河北,2011,判断)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福建,2007)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情感领域教学目标划分为接受、_____、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等层次。 (福建,2007)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代表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 A.知识 B.领会 C.应用 D.评价 2.掌握学习 布卢姆整个教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掌握学习“理论。所谓“掌握学习”,就是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班级授课制)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所需的个别化帮助以及所需的额外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 (福建,2006)“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可以达到的掌握程度是(C) A.60%—70% B.70%—80% C.80%—90% D.90%以上 (河北,2009)提出掌握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华生 B.杜威 C.加涅 D.布鲁姆 (湖南,2007)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所建立的学习理论,是把大多数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内容,并着眼于使所有的学习都达到一定的目标,被称为(D) A.结构课程理论 B.教育与发展理论 C.从做中学理论 D.掌握学习理论

教育学常考人物及其记忆口诀

教育学常考人物及其记忆口诀 教育学人物记忆口诀 培根首提出 纽斯来实现 巴特去规范 康德大学讲 洛克画白板 卢梭爱自然 裴斯要心理 杜威来三即 教育学常考人物 一、外国相关人物分析 1. 苏格拉底 “产婆术”又叫问答法,是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他认为:教育是思想上的接生,强调教育应该是由内而外的,是将儿童心灵中的智慧不断引出、发展的过程。 2. 柏拉图 著有《理想国》,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3.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全面发展 的教育。 4. 昆体良 著有《论演说家的教育》( 又称:《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在这一著作中昆体良将学习过程概括为“模仿—理论—练习”三阶段。 5. 培根教育学鼻祖,科学归纳法第一人,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 一文中首次指出应该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从学科分类中提出来。 6. 夸美纽斯 教育学之父,著有《大教学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 立学科的标志,①教学原则: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②教学制度: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方法和实施内容;③教学思想:“泛智教育”——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的人;④教学内容: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⑤教学方法: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方法。 7. 康德提出人的所有自然禀赋都有待于发展,“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教育的任务根本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为自身、成为本来的自我并得到自我完善。

( 康德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这门课程,他于1776 年在德国的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 8. 卢梭 著有《爱弥儿》,提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 9. 洛克 著有《教育漫话》,①提出“白板说” ; ②倡导“绅士教育”。 10. 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之父,现代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代表人,著有《普通教育学》,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观点有①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②强调教师的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的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③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④教育性教学原则“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⑤教育目的: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11. 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进步教育代表人,现代教育代表人。著有《民主主义与教育》,观点有①三中心论:“儿童中心( 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②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 造; ③学校即社会; ④从做中学;

高中生物教师考编心得

高中生物教师考编心得 时至今日,所有的考试都已经结束,有喜也有悲。考取了XXXX的高中教师编制,能有这样的结果,总的来说,我是幸运的。 首先明确目标,我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亦或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给自己定位,例如,我想进入公立学校从事高中生物教学工作,因为我们这个专业或是学科的原因,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所以我将自己的学段定在高中。 其二,对照自己前三年的师范教育的学习,找出自己的缺陷或是薄弱的方面,例如教育教学理论、语言表达、教学基本功等。XXX是提升自身教师素质与素养的优质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不堪其烦的感受,但是我觉得,正是这些才让我们有很大的提高,甚至是有质的飞跃。尤其是在仿真授课以及说课训练环节,决不能松懈与怠慢,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次的上台试讲或是说课,因为这与今后考试中的面试是紧密相关的以及可以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三,专业学科很重要,这是立身之本。暑假开始就要刷题,《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是必备的,通过这本书,不仅能捡回原来的知识,还可以从更高的角度(教师层面)来掌握整个学科的知识体系甚至对实习备课有帮助。 其四,教育理论综合,寒假时最好的复习时间,我错失了,所以导致后期备考之时产生一种危机感,这不利于自身备考时的心态。这一部分前期老师会有讲解,后期只能靠自己去做笔记,记重点,对于这一块,我觉得别无他法,只有背! 以上四点,这些都是备考的基础。 从今年的3月到6月我参加了有6场考试,还有两场报名了未去参加考试,基本上都是高中教师招聘。所以我是想,只要有招聘考试,符合条件我就报名考试,先不管能否考上,经历多了,就知道自己的真是水平,也算是实战演练,积

《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第二版)复习笔记-改进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名词解释 2、教育影响: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与反馈的形式,使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3、制度化教育: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人类教育文明的一大进步) 4、非制度化教育: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原始社会的教育) 5、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各种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代表人物有法国的里托尔诺和英国的沛西·能,其错误在于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6、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代表人物有美国孟禄。它虽然纠正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把教育归结为人类的行为,但它却归结为人类无意识的模仿行为,同样是错误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错误都在于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即教育是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 7、劳动起源论:这是马克思的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依照马克思的观点,首先推动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生产过程中人们需要传递生产和生活经验;其次也与人类自身的发展需要有关。 二、思考题 1、如何理解教育现象。 答:教育现象指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它有三个规定性 ⑴教育现象是一种可以感知、可以认识的古今中外已经存在或正存在于现实中的存在物; ⑵教育现象是教育实践的表现物,或正从事着的教育实践; ⑶教育现象是以教与学为主体形式的客观存在。 4、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答: (1)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2)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 (3)现代教育的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4)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 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5)在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他们的制约, 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他们; (6)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5、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 (1)教育即生活、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不断的增长;

关于教师工作的心得体会

关于教师工作的心得体会 教师是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教师是人类的工程师,培 育着祖国未来的希望。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教师工作心得体会,来欣赏一下吧。 教师工作心得体会(一) 转眼间,我在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岗位上又平凡地走过了一年。追忆往昔,展望未来,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教训使自己迅速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无愧于这一称号,我现将本年度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师德方面:加强修养,塑造师德。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把师德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因为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道理古今皆然。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个有崇高师德的人。我始终坚持给学生一个好的师范,希望从我这走出去的都是合格的学生,都是一个个大写的人。为了给自己的学生一个好的表率,同时也是使自己陶冶情操,加强修养,课余时间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不断提高自己水平。今后我将继续加强师德方面的修养,力争在这一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二、语文教学方面:虚心求教,强化自我。本年度我的语文教学工作分为两个阶段: 去年X月我担任XX级XX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本年X月至今担任本级XX、XX两个实验班的语文教学。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加强自

身业务水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岁月的流逝,伴着我语文教学天数的增加,我越来越感到我知识的匮乏,经验的缺少。面对讲台下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每次上课我都感到自己责任之重大。为了尽快充实自己,使自己语文教学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了强化。 首先是从语文教学理论和语文教学知识上。我不但自己订阅了三四种中学语文语文教学杂志进行语文教学参考,而且还借阅大量有关中学语文语文教学理论和语文教学方法的书籍,对于里面各种语文教学理论和语文教学方法尽量做到博采众家之长为己所用。在让先进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的同时,我也在一次次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来验证和发展这种理论。 其次是从语文教学经验上。由于自己语文教学经验不足,有时还会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不知如何处理。因而我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力争从他们那里尽快增加一些宝贵的语文教学经验。我个人应付和处理课堂各式各样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 第三是做到不耻下问 语文教学互长。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生也是老师的教师。由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快,接受信息多,因此我从和他们的交流中亦能丰富我的语文教学知识。 我第一年带高三毕业班,我深感责任之重大。为了不辜负领导的信任和同学的希望,我决心尽我最大所能去提高自身水平,争取较出色的完成高三语文语文教学。为此,我一方面下苦功完善自身知识

教师招聘教育学中常考人物合集

【洛克】英国哲学家,洛克的代表作是《教育漫话》,他的思想在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洛克“白板说”——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只是通过经验的途径,心灵中才有了观念。这就是强调环境或者教育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洛克又被划分在环境决定论(外铄论)的阵营里。 同时洛克主张绅士教育;洛克认为,教育在人的形成中有巨大作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因此他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 关于体育,洛克认为人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对于德育,他把德行放在比知识更重要的环境;在智育问题上,洛克尤其强调两点,一是德行重于学问,二是学问的内容必须是实际有用的广泛知识。 【让·雅克·卢梭】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卢梭是18 世纪法国启蒙思想运动中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通过教育代表作《爱弥尔——论教育》,提出了以人的自由发展和自然教育为基础的培养新人的教育理想,奠定了在教育史上显赫地位。 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即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培养目标:方法原则:正确看待儿童;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 卢梭认为:理想国家中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忠诚的爱国者,学校教育由国家掌管。对受教育者,即使不能完全免费,国家也要给予补贴。教师需由本国公民担任。体育是教育里最重要的部分。卢梭属于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的代表。 【本杰明·布鲁姆(1913—1999)】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兰斯富。 布鲁姆关于教育目标的理论集中反映在他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布鲁姆等人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又把认知领域目标分为六个亚领域,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领域分为五个亚领域,即接受、反应、价值评价、组织、性格化。 布鲁姆整个教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掌握学习"理论。所谓"掌握学习",就是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班级授课制)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所需的个别化帮助以及所需的额外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 【韦纳(B.Weiner,1935)】是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发展了比较著名的归因理论。他的主要贡献有:归因理论、动机心理学,情绪心理学。 韦纳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

教师考编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精心整理)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基本内涵 研究对象&内容: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同时又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具体来说包括: a.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 b.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c.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d.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第二节发展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是1877年出版的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1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该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教育心理学由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桑代克也因此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三、成熟时期:学科体系基本形成(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第三节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要遵循客观性、系统性、教育性、理论联系实际等原则,常用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 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 一、个体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一)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简答题 1. 连续性与阶段性。 2. 定向性与顺序性。 3. 不平衡性。关键期: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劳伦兹首先 提出了关键期的概念) 4. 差异性。 (二)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填空题 1.童年期。 2.少年期。也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填空题 3.青年初期。 二、心理发展的理论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二十个常考人物(上)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二十个常考人物(上) 一、教育学常考人物之布卢姆 本杰明·布卢姆(1913—1999)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兰斯富。1935年2月和6月,布卢姆先后在宾夕法尼亚州大学取得文学士学位和理硕士学位。1942年3月,布卢姆在芝加哥大学获得教育博士学位。从1940年起,布卢姆开始在芝加哥大学考试委员会担任职员。3年后(1943年)成为该大学的主考,并在这个职位上服务了16年,直到1959年才离开。下面对布卢姆的相关考点进行总结。 1.教育目标分类系统 布卢姆关于教育目标的理论集中反映在他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布卢姆等人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又把认知领域目标分为六个亚领域,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领域分为五个亚领域,即接受、反应、价值评价、组织、性格化。 考查方式如下: 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情感领域教学目标划分为接受、______、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等层次。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代表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的是( ) A.知识 B.领会 C.应用 D.评价 2.掌握学习 布卢姆整个教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掌握学习"理论。所谓"掌握学习",就是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班级授课制)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所需的个别化帮助以及所需的额外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 “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可以达到的掌握程度是( ) A.60%-70% B.70%-80% C.80%一90% D.90%以上 本题选C,属于识记内容。 提出掌握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华生 B.杜威 C.加涅 D.布卢姆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所建立的学习理论,是把大多数学生的发展作为其核心内容,并着眼于使所有的学习都达到一定的目标.被称为() A.结构课程理论 B.教育与发展理论

《教育学基础》(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教育学基础》(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_第一章 1、结合从事教育工作或接受教育的实际,谈一谈对“教育”概念解。 答:在教育学界,关于“教育”的定义多种多样。对教育的定义始终围绕 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这一核心,将教育的范围扩大或者缩小,从不同的聚焦角度 形成了教育的不同概念。 (1)社会: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将教育看作是外在客体对个体产生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①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 动; ②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将其培养成为一定 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③更狭义的教育是指思想教育活动,强调社会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把教育看成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功能。 (2)个体:从个体角度定义教育,将教育看作是个体内在的发展历程,看重个体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把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教育是指成功地 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 (3)综合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强调教育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之间的联系, 体现出教育的社会性特征。总之,教育的定义是不断发展的,和实际的教育教 学工作发展结合在一起的。 2、结合实际,谈谈对教育三要素时代内涵的认识。 答:教育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教育这个系统应该包括三种基本要素,即教 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1)教育者 ①从广义上说,教育者就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 ②从教育综合性的定义出发,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 体社化和社会个性化的人。 (2)学习者学习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以其接受教育影响后发生合乎目的的变化来体现教育过程的完成。不同的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学习背景或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与困难、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均不同。 (3)教育影响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从内容上说,主要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这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缺一不可。教育是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教师考编心得体会整理

给还在路上的我们 2015/7/1 一个理念:在看书时、答题时,时刻记住我们是在参加教师招考,考官、考卷的评判标准是你是否符合特区教师的要求。因此,在看书时要边看边想,这个知识点作为教师我需要记住什么,需要掌握什么;在答题时,尤其是主观题更得迅速进入教师角色,摆正位置。 关于看书: 资料选择: 1、考试书选择一套就好,手头有什么就用什么,反正一套就好了;考试书呈现的都是一些剔除了肉的筋骨,要想追根溯源把一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搞清楚还是得看教材; 2、选择的考试书一般每个章节后都有习题,习题非常细节,建议都要做一做,且整理错题本; 3、不能仅满足于考试书,前期建议找几本相关的教材看看,或者借助网络,把一个知识点扩展开来,系统地看一看,这样你对这个知识点就有个清晰的线索了。 几点看书的方法: 一、分板块看书 1、考试内容有分几大块: 教育理论、教育政策法规、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综合素质,我个人的习惯是看完一个板块再往下看另一个板块;

2、先分大块再分小块: 建议拿到一本复习资料,先看目录,对同一个板块的内容有个整体的感觉(最好用本子把目录写一遍,加深记忆),然后按照章节看书,尽量一个章节就用一个足够的、完整的时间看,所以有十分钟就只看10分钟可以看得完的章节; 二、先粗看再细看 1、按照目录看书,看完一个小节后做习题,通过习题来总结、归纳、倒推考点,抓住考点后再回头看书,这样你看书就抓住重点了; 2、细看环节圈划重点,同时在本子上记下关键词,留做后续回顾时看到关键词就想到当时看书的心得体会; 三、带着理解看书 1、比如看教育政策法规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它的侧重点是教育法,不是教师法,也不是未年人保护法,看书前先问自己,教育法它理应规范的范围?规范的内容?……看完后再来问自己,教育法它实际规范的范围?规范的内容?…… 2、看内容前先看题目,提炼关键词和中心词,然后围绕这个关键展开看书; 3、结合自己现有的经历经验去理解理论知识;同时又用理论知识去解释自己经历的、看到过的行为; 四、看书、做题、回顾、扩展、提炼一条线 1、通过看书积累知识,通过做题抓住考点,根据考点再回过头来看书;同时,利用网络扩展书上没有写出来的知识,所谓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2、按目录看完书后,根据目录和当时记下的一些关键词再来回顾这个章节讲了些什么,回顾当时看书时的心得体会; 3、另外教育理论、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综合素质、政策法规这些内容这些内容不是割裂的,是有联系、相互支撑的。当你看完所有后,应该已经有了一个大的整体印象;

教育学100人物及观点整理

教育学100人物及观点整理 教育学 100 人物及观点整理孟子? 1.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 2.主要观点 (1)性善论(内发论、个人本位论) (2)教育目的:明人伦(首要任务) (3)论理想人格:提出了大丈夫的理想人格(4)论教学的基本要求①“深造自得”:“尽信书则不如无书”②“盈科而后进”:循序渐进③“教亦多术”:因材施教④“专心致志”许慎?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教育”进行说明:“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最早对教育一次做出解释说明)朱熹? 1.神话起源说(存天理、灭人欲;天人合一)? 2.最早提出因材施教观点(孔子施教,各因其材)? 3.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这里的课程即指功课及其进程。(我国最早与现代意义接近课程一词的出处)? 4.朱熹的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析思;虚心涵泳;切已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利托尔诺、沛西?能?生物起源论?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指导?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孟禄?心理起源论?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米丁斯基、凯洛

夫?劳动起源说?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著作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劳动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凯洛夫? 1.劳动起源说? 2.凯洛夫的《教育学》该书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3.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孔子? 1.孔子私学的规模最大(显学:儒家、墨家)? 2.《论语》是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和“礼”仁的中心是:爱人? 3.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4.孔子在丰富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后来的儒家思孟学派进一步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5.《论语》中的思想?巩固性教学原则: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因材施教: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埃拉斯莫斯? 1.人文主义? 2.最早提出班级一词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之父(《终身教育引论》)荀子主要观点 (1)性恶论——化性起伪(外铄论、) (2)教育目的:大儒 (3)学习过程:闻—见—知—行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直观性教学原则学习心理状态—虚壹而静(4)论教师——尊师“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师云亦云”墨子主要观点(1)素丝说与教育作用(外铄论)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2)培养目标建立一个“兼爱、非攻”的社会,培

教师考编必备 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基本概念(背诵版)

2018教师考编必备 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 (背诵版)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 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 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 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 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杜威。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学习心得体会)教师的期中考试心得

教师的期中考试心得 时间真快,转眼一个月又过去了,又到了期中考试,其实每次考试我是心理很有准备的,可是这一次我摔跤了。这次考试卷子一发下来,我把卷子一张一张的看完的时候,我知道我们班级成绩下降了。110多分的就有两个学生,100分以上的有7名学生,这次成绩和上次相比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当我看见别的班级的卷子高分一张接一张的时候,我的心里特别的紧张和忐忑。可能班级的成绩这回下降的没影了。 终于,第二天期中考试成绩的大单子下来了,我班级的数学成绩由原来的第一下降到第五。这回我可要写反思了。无论怎么样,我一定要知道自己是哪里出了问题,我一张一张的分析学生的试卷,看学生那些题发生了错误,一题一题的记录下学生错题频率,那道题错题的频率大,那道题错题的频率小。经过一段时间的分析,我了解到原来填空题大家做的都不错,选择题有一题错的比较多,这道题以前也讲过,只是时间有些长了,可能有些同学都忘记了。 计算题大多数同学做的都不好,计算题第一题是一个分式的化简再代值的计算题,这道题我们全班80%的学生都做错了,我仔细看了错误的原因,其实这道题应该先算括号里面的,在平方,而有很多同学先平方了,导致计算中计算特别麻烦,最终导致了错误,很可惜。 另一个错题的比较多的是有关最近距离的问题,像这样的问题我们以前处理过一个类似的,只是那一个是求蚂蚁走一圈的的距离,这一次求的是蚂蚁走半圈的距离,其实这种难度对于学生来讲并不难,只是学生在平时学习的过程

中,我并没有给他们培养起仔细分析题意的能力,和拓展的综合能力。这一点的原因在于我。我检讨,我要吸取教训,多学习掌握一些教育教学经验,避免把孩子的潜力扼杀在萌芽中。 其实我知道,学生的成绩考不好,老师不能只找学生的原因,自己也有主观原因,我认真反思过后,我了解到我在教学方面,讲课速度慢,知识点落得不实,上课表情僵硬,与学生沟通起来不顺畅,死板,教学方法不灵活。想到这么多的自身的缺点,我的心里真不是个滋味。但是,我也要给自己鼓鼓劲,不要伤心么,你还很年轻,你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不要失败了一次就气馁吗? 这次期中考试对于初二下学期的学生来讲成绩是很重要的,我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漏洞,不能在这关键的时候倒下。所以我要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其实,一次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在失败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将来获得更大的成功。考试之后,我在每次的讲课中,我加强的对学生知识点的落实,每一次讲过题之后,我特别要要求学生把步骤在联系本上再写一遍,以确定万无一失。 通过这次考试,我也经历了一次失败,也尝到了这种考试成绩在后面的滋味。同时,这次也教育了我也要同情弱者。

教师资格证常考人物

1、孔子:最早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他提出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 2、孟子:孟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或把已经丧失的善端找回来,启发人们恢复天赋的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孟子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3、荀子: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需要外界的教育加以改变,所以荀子是我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提倡“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但是他片面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主张“师云亦云”。 4、墨子:墨子提出“人性素丝说”,教育思想是兼爱、非攻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学习,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 5、朱熹:朱熹重视基础教育,重视思想教育,讲求教育方法。 6、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教育的首要任务时培养道德。他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产婆术。 7、柏拉图:著名思想家。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8、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的教育思想家。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 9、昆体良:他的《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10、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通过实物教学法的实验,第一次把教育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这一伟大理论,使教育与心理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给后世的教育和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代表作是《林哈德和葛笃德》。 11、夸美纽斯:他的《大教学论》被看作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夸美纽斯也被称谓“教育学之父”。他在大教学论中首先对班级授课进行研究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 12、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了自然与自由教育的思想。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最可贵的是自由。他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 13、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14、洛克:“外铄论”代表人物,形式教育论的倡导者。提出了“白板说”“绅士教育”。强调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他的思想反映在他的代表作《教育漫话》中。 15、华生:“外铄论”代表人物,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他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 16、罗杰斯:从人本主义出发,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在心理辅导方面创立了来访者中心治疗法。 17、皮亚杰:提出品德发展阶段理论,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为四个阶段。他的发生认识论认为,个体认知发展依次经历了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发展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