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敏电流计的特性研究

实验九 灵敏电流计的特性研究

实验目的

1.了解灵敏电流计的工作原理.

2.掌握灵敏电流计内阻和灵敏度的测定方法.

3.观察灵敏电流计的三种动动状态.

仪器与用具

电源,复射式检流计,电压表,电阻箱,标准电阻,滑线变阻器,电子秒表等.

实验原理

1.灵敏电流计的结构

灵敏电流计是一种灵敏度很高的磁电系仪表,它主要用于较量式电磁测量中作指零器,也可用于测量微弱电流和电压,如测量光电流,生物电流,温差电势等.灵敏电流计的内部结构原理如图8-1所示,它与磁电系电流表相同,不同的是转动线圈轻而狭长,以减小其转动惯量,如图8-1所示为直流复射检流计,它是用经过几次反射后形成的光斑代替了指针,相当于指针式电表的指针大大加长了,指针越长,分辨本领越高,加之扭转系数很小的张丝,消除了摩擦,因此直流复射式检流计具有更高的灵敏度,一般达到108~1010分度·安-1(div ·A -1)灵敏度是灵敏电流计的一个重要参数,它的定义式为 g i I n S = (8-1)

式中n 为通过灵敏电流计的电

流为g I 时,光标偏转的分格数

(或θ角)仪器铭牌上是用i S 的倒数

i S C 1

=安·格-1来表示,叫做电流常数.一般C =10-8~

10-10安·格-1.据此,我们就可

以从光标偏转的格数读出通过

灵敏电流计的电流的大小.但是仪器经过长期使用、维修,这些常数是有变化的,使用前必须重新测量. 图8—1

2.灵敏电流计的运动特性. 使用中,我们发现,在某些情况下,当通过它的电流发生变化后,光标会来回摆动很久才逐渐停在新的平衡位置,如在这种状态下进行测量,就很费时间,而一般指针式电表就没有这个问题,一旦通电,指针很快平稳地摆到平衡位置,这是因为指针式电表内部设有阻尼装

置,而灵敏电流计动圈的电阻,即电流计的内阻与外电路构成一个回路,这个感生电流与磁场相互作用,就产生一个阻止动圈运动的电磁阻尼力矩P ,该力矩的大小与回路总电阻成反比: 外R R P g +∝1 (8-2)

式中外R 为外电路的电阻,显然,控制外R 的大小,就可以控制电磁阻尼力矩的大小,从而控制动圈的运动状态.

根据电磁学理论,全面分析电流通电线圈的运动状态为一个二阶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

NSBI D dt d P dt d J =++θθθ22 (8-3)

式中J 为线圈的转动惯量,外

R R NSBI P g +=2)(为电磁阻尼力矩,D 为悬丝的扭转系数,N 、S 、B 、I 分别为线圈的匝数,面积和线圈所处的磁感应强度以及通过动圈的电流强度,解方程(8-3),引入阻尼度: JD P 2=λ (8-4)

按阻尼度λ大于,等于和小于1,动圈有三种运动状态:即过阻尼,临界阻尼和欠阻尼运动状态,这三种运动状态下线圈的偏转角θ随时间t 变化规律如图8-2所示.

图8—2 θ与t 关系曲线 图8—3

①当外R (取等于仪器铭牌所标外临R 值的4倍)较大时,P 则较小,线圈作振幅逐渐衰减的振动,反映光标需经较长时间,才能停在平衡位置,外R 越大,P 越小,振动时间也越长,这种状态叫做阻尼振荡,或叫欠阻尼状态,如图8-2中曲线I .

②当外R 较小时(取外R =1/外临R ),P 则较大,线圈缓慢地趋向平衡位置,且不越过平衡位置,外R 越小,P 则越大,达到平衡位置的时间也

越长,这种状态叫做过阻尼状态,如图8-2中曲线Ⅱ. ③当外R 适当时,(取外R =外临R ),线圈能很快达到平衡位置,且不振动,这是前两种状态的中间状态,叫做临界状态,如图(8-2)中曲线Ⅲ,这时外电路的电阻值外R ,叫做外临界电阻,理论和实际测量都证明,使灵敏电流计工作在略微欠阻尼状态,线圈趋于平衡位置所需时间最短,于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使外电路的电阻外R 略大于外临R .

3.灵敏电流计的电流灵敏度i S 与内阻g R 的测量.

它们的测量电路如图8-3所示,其中12R R >>,根据电路有方程: )(311g g CB R R I R I U +== (8-5)

2211R I R I U AB += (8-6)

g I I I +=12 (8-7) 将(8-1)、(8-5)、(8-7)式代入(8-6)式中得: AB g i U n R R R R R S )(3112++= (8-8) 为了便于实验的方法解出i S 和g R ,将(8-8)式变为:

)(1213g AB i R R U n R S R R +-= (8-9) 由(8-9)式可见,如果在实验中保持1R 、2R 和n 不变,则3R 与电压AB U 成线性关系,其斜率为n R S R i

21,截距为)(1g R R +-,因此在实验中不断地改变

AB U ,并相应使)(311g g R R I R I +=,并相应调节3R ,使n 保持不变,然后根据AB U 与3R 的关系,利用图解,求出i S 和g R 的值.

实验内容

1.观察灵敏电流计的三种运动状态与3R 的关系,并确定外临界电阻值.

按图8-3连接电路,取1R :2R =1Ω:3000Ω,

3R 预置等于4倍外临R (仪器铭牌上注有外临界阻值,若不知此值,可采用优选法逐渐逼近求得),然后依次置3R 等于1/4外临R 和外临R .滑线变阻器置于零输出处,接通检流计光路电源,旋钮拨至“直接”档,调零,接通稳压电源,调至6伏,推动滑线变阻器使复射式检流计在三种3R 值下分别使光标满偏(n =50格),断开2K ,同时用秒表记录三种运动状态达到平衡位置不动的时间,确定3R (=外临界电阻之值),并画出三种运动状态曲线.

2.求灵敏电流计内阻g R 与灵敏度i S 以及电流常数C 的值.

仍按图8—3连接电路,取1R:2R=1Ω:20KΩ,滑线变阻器置于

U分别调为0.50伏、1.0伏、1.50零输出处,调节电源为4伏,将AB

伏、2.0伏、2.50伏并对应调节3R,使光标每次偏n格(50格),反向2.50伏依次调至0.50伏,再得与之对应的3R'值,取3R'二次平均值,

U与3R'图线,用图解出i S与g R之值,并计算出C.

作为3R作AB

实验结束后置灵敏电流计旋钮于短路处.

思考与问答

1.灵敏电流计为什么灵敏?

2.灵敏电流计动圈在磁场中运动时,受哪几种力作用?力矩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使用灵敏电流计,为什么要使外电路电阻值接近于外临界电阻值?

4.在使用灵敏电流计时,若发现其工作状态处于欠阻尼振荡状态,过阻尼运动状态,采取何种措施使其工作在临界阻尼状态?灵敏度发生变化否?并解释之.

5.试用解析法解i S与g 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