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的作用效果教学设计

《压力的作用效果》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了解压强的增大与减小的主要方法。过程与方法:

(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的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3)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浮力基本知识理解的感悟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4)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

教学重点

1、压力的概念,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

2、压强的概念的建立、计算公式、国际单位,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1、科学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压强概念的建立。

3专家建议

先激发学生的热情与兴趣,再进一步去逐渐探索知识。教学中通过学生探究实验认识到压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要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最终可通过比单位面积上的压力。这样引入压强的概念,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的书包带子。想一想平时背书包时,觉得宽带子好,还是细带子好,为什【生】有的说宽带子好,有的说细带子好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压力的作用效果。

(二)讲授新课

1 ?压力

【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对表面的压力示意图

【师】学生画完后,讲评学生作图情况,错误的进行纠正,并用红色粉笔把压力突出出来。让同学们思考后举手回答,以上图中物体对受力表面的压力有什么共同特点

【总结】在物理上,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受力面.

(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2)方向:与接触面垂直。

(3)大小:有时等于重力(水平放置时)、有时不等于重力

【学生探究活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a)在腿朝上的小桌上放一个砝码,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

(b)把小桌翻过来,将同一砝码放在桌面木板上,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

(c)把小桌腿朝上放在泡沫塑料上,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

【师】如图a、b、c,观察分析,回答问题:

⑴a、b是保持______________ 变,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___ 间的关系;

⑵a、c是保持______________ 变,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___ 间的关系?【生】(1)压力,受力面积,⑵ 受力面积,压力。

【探究结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塑料泡沫被压下的深度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_________________ 关。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

越大,塑料泡沫被压下的深度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___有关。

2?压强

【师】通过上述实验结论,可以得出:

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P)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压强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用P表示)

(1)压强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面积所受的压力,

(2)压强越大,压力产生的效果越明显

【压强的计算公式】如果用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压强的单位】

(1)压强的单位属于导出单位

(2)压强的国际单位制(SI制)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力的单位是牛顿(N),受力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m 2),则压强的单位是牛/平方米(1N/m 2),

为了纪念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压强还有一个专用单位叫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

1帕斯=1牛/平方米,即1Pa=1N/m。

(3)今后的计算采用国际单位,不会出现单位不统一的错误

(4)压强单位除了帕斯卡外,还有千帕(KPa、兆帕(MPa。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MPa=13KPa=K0Pa=1O6N/m?o

【例题】水平桌面上放一本书,书所受的重力为 3 N,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00

平方厘米,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分析】采用国际单位制,受力面积为500平方厘米,单位不统一,要转换为平方米,即:S= 500c m i =5 00 x 10 -4 m i,

书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它的重力,即:F= G= 3 N

P=F/S=60(Pa)

3 ?压强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1)拖拉机在泥泞的田里工作,为什么要用履带这是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

(2)菜刀使用久了,为什么要磨刀这是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

【生】(1)为了不陷进土里,减小压强。

(2)为了让菜刀更锋利,增大压强

【总结】

减小压强的方法:(1)压力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2)受力面积不变时,减小压力(3)减小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

增大压强的方法:(1)压力不变时,减小受力面积(2)受力面积不变时,增大

压力(3)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课堂练习

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小压强的是(A)

A.把书包带做得宽些

B. 缝衣针、注射器的针头都很尖

C.刀、斧、剪的刃都磨得很锋利

D.将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块砖由平放改为

竖放

(三)布置作业

8.1压力作用效果实验题基础题练习题 (有答案)

8.1压力作用效果实验题基础题练习(有答案) 1.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 (1)本实验中通过什么现象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本实验中研究方法是 (3)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和。 答案(1)海绵的形变大小(或海棉的凹陷程度)(2)控制变量法 (3)压力受力面积。 2.某同学(利用小桌、砝码、泡沫塑料)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时,如上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通过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由甲、乙两图所示实验现象可得出:受力面积一定时,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由乙、丙两图所示实验现象可得出:压力一定时,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答案(1)海绵的形变大小(或海棉的凹陷程度)(2)压力 (3)受力面积。 3.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聪对实验器材做了一些改进,如图所示,在有机透明盒里放入一块海绵和砖块进行实验。 (1)实验时,是通过观察来比较砖块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 (2)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可以选用两次实验(填序号)。

(3)分析比较图中a、b、c三次实验,可得的结论是。 答案;(1)海绵的凹陷程度;(2)a d;(3)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 4.如图所示小刚为了探究:压强可能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有关。小刚找到了下面器材:规格相同的两块海绵、三本字典。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图(a)海绵平放在桌面上;图(b)海面上平放一本字典;图(c)海绵上叠放两本字典;图(d)海棉上立放一本 字典;图(e)一本字典平放在桌面上。 (1)通过实验图(a)图(b),可以得出:力 能使物体发生,小刚是根据 的现象来比较压强的。 (2)通过实验图(b)图(c),可以得出:在一定时,越大,压强越大。(3)通过观察图、图后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4)设图(b)中字典对海绵的压强是P b,图(e)中字典对桌面的压强是Pe,比较P b P e。 答:(1)形变海绵的凹陷程度 (2)受力面积压力 (3)(b) (d) (4)大于 5.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及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小明做了几个带刻度的方形有机玻璃盒,并放入海绵(海绵大小恰好占满玻璃盒)。他先将底面积相同、重量之比为1:2:3的三个方形铅块依次放在同一海绵上,如图1、如图2、如图3,比较海绵的凹陷深度; 再将 铅块 2和 铅块 3横 放在海绵上,如图4、如图5,这时铅块1、铅块2、铅块3的底面积之比为1:2:3,比较海绵凹陷的深度。 (1)由图1、图2、图3得,受力面积相同时,海绵凹陷的深度与压力成比。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压强第一节压力的作用效果知识点+测试试题(2套题)+答案

八年级下册物理压强第一节压力的作用效 果+测试题 第1节:压力的作用效果 一、压力的作用效果 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_______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二、压强的计算 1.公式:_________; 2.物理量及单位:p表示压强(单位:_______),F表示_________(单位:N),S

表示受 力面积(单位:______)。 三、改变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强: (1)压力不变时,减小_____________; (2)受力面积不变时,_________压力。 2.减小压强: (1)_________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2)受力面积不变时,减小_________。微点拨 1、压强计算: (1)常见面积单位的换算: 1 cm2=10-4 m2, 1 mm2=10-6 m2; (2)受力面积为总面积,有些题型中给出的是单个面积,需要求出总面积。 2、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重力,要先根据质量求出重力,即求出压力,才能计算压强。 练习题 1.关于压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压力的大小和方向总跟重力有关 D.压力就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如图所示,两手的食指分别用沿水平方向的力顶在削好的铅笔两端,

使铅笔保持水平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铅笔对左侧食指的压力较大 B.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力较大 C.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强较大 D.铅笔对两侧食指的压强大小相等 3、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它对桌面的压强最接近下列的数值为( ) A.0.5 Pa B.5 Pa C.50 Pa D.500 Pa 4、图中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5、如图所示,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A右端与桌边缘相齐。在其右端施加一水平力F使木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三分之一,在木板A移动过程中,木板A对桌面的压强________,木板A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_。(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如图所示,我们乘坐的公共汽车上都配有这种破窗锤,它的作用是在有意外情况发生时可以敲破车窗玻璃,帮助乘客逃生。为什么把破窗锤

力及力的描述

力及力的描述 知识梳理 一、力 1.定义: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其中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二、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1)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力的三要素表示方法之一:力的图示法。 (3)力的三要素表示方法之二:力的示意图。 注: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的区别就在于力的示意图没有严格的标度。 三、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来表示。托起2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 方法提炼 1、对力的认识和理解 ①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而且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人们为研究方便而规定的。事实上,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②物体是否接触不能成为判断是否发生力的作用的依据。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不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③一对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2、描述力的方法: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作用点、大小和方向。 画力的图示的步骤:①用方框(或小黑点)表示物体;②选定合适的标度(单位长度代表多少牛顿);③确定力的作用点(要在物体上);④确定线段的长度(长度=力的大小/标度); ⑤确定力的方向,用箭头表示;⑥在箭头的旁边写出力的符号与大小。 (2)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粗略的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在不需要严格的按照力的图示法画出力的大小的情况时,只要把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 示意图。 基础巩固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受力物体同时一定是施力物体 B.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效果习题

1.物理学中研究的力是指______对______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2.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也可以引起物体的______.3.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_____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生______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 4.坐在船上的人,用力推岸时,船就离岸而去,这是因为人和船受到了______的推力.这个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是______. 5.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______的改变或______的改变或它们同时改变.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物体______. 参考答案: 1.物体,物体,相互的2.运动状态,形变3.支持,桌面,书,压,书,桌面 4.相互,相互5.大小,方向,施力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提水桶的力大于水桶对人的拉力,水桶才能被提起。 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作用。 C.物体不受力时就不能运动。 D.一个物体在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必定会同时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力。 2.下列叙述中手作为受力体的是[ ] A.用手将排球打出去。 B.手击拍桌子,手感到疼。 C.手将石块举高。 D.手将铁丝弄弯。 3.磁铁在吸引铁片时[ ] A.铁片不吸引磁铁。 B.磁铁吸引铁片的力比铁片吸引磁铁的力要大一些。 C.磁铁与铁片相互吸引,而且力大小相等。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排球运动员扣球时,球被打出,这时施力体是______,受力体是______。扣球时,手会感到疼,这是由于手受到______的作用,此时施力体是______,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的。 5.力作用在物体上,可以改变物体______的大小或______方向,也就是改变物体的______。此外,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6.用船桨划水时能使船向前运动,试从力的作用上解释船为什么会向前运动。参考答案: 1.D 2.B 3.C 4.人,排球,排球,排球,相互。 5.速度,运动,运动状态,形状。 6.船桨作用于水时,水同时反作用于船桨向前的力,使船前进。

7.1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答案)

7.1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气垫船在行驶时,船体可以离开水面,速度每小时达100多千米,是什么力量把数百吨的船托离水面呢? 问:怎样正确理解力的概念? 答:力的概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1)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或物体的两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一定有另外的物体施加这种作用,只要有力发生,就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2)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物体受到乙物体作用时,甲物体一定同 时对乙物体施加力的作用,因此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如:马拉车,马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但同时车也拉马,此时车是施力物体,马是受力物体. (3)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物体直接(接触)作用, 如手提水桶,推土机推土等;另一种是物体之间的间接(不接触)作用,如磁铁对铁针的吸引力,空中飞翔的鸟受到的重力等. 问:运动状态改变指什么? 答:运动状态改变应包括两个方面:物体的运动方向的改变和物体运动的速变大小改变.如: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由慢到快、由快到慢都属于速度大小的改变.概括起来运动状态的改变有以下三种情况:(1)运动方向不变,速度大小发生改变;(2)速度大小不变,运动方向发生改变;(3)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同时改变,如斜向上投出去的铅球,在重力作用下做曲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在发生变化. 问:怎样正确作力的图示? 答:作力的图示要做到:“一画点、二定标度再画线、三画箭头标大小.”“一画点”是表示先要画力的作用点;“二定标度再画线”是指根据力的大小定出适当长度的线段作为标度.画线时,可由作用点开始沿力所指的方向画去,使线段的长短与力的大小成比例;“三画箭头标大小”是指所画线段的末端添上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并标出力的符号及大小(如F=20 N).

第一节 压力的作用效果教案(优)

课题:第一节压力的作用效果 课型:实验探究课课时:2课时 一、教材分析 压强的概念是贯穿本章的核心概念,是本章后三节的基础,教材的编写采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路. 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及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用压强知识解释和解决问题和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分析、论证、交流、评估、最后概括出规律的方法的掌握, 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压力的概念和方向,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并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计算,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论证、概括出规律性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实验中,体会到客观规律的可认识性和有效的利用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研究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 三、学情分析 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农村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都不相同,这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胜心理特点,且大多思维活跃,可塑性强,学习积极性高,平时由于注意激发学生的认识需要,使学生对物理有兴趣,学习有信心,且课堂气氛好,师生配合融洽。 四、教学策略

本设计在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同时,渗透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课堂,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民主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并通过实验操作的方法加深理解。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观察法、探讨法、演示实验法、训练法,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理解压力的概念和掌握压强的概念。 2.难点:运用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的现象以及压强的计算。 六、教学流程 (一)、知识点复习 1.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2.什么是重力,重力的三要素,重力的示意图。(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物体的重心) 二引入新课: 1.放映图片:茫茫雪原,浩浩无边,想在上面步行的人双脚深陷。几乎寸步难行。雪橇却能使人插上翅膀……2.观察教材两幅精美的图片:小小的蝉可以把口器插入坚硬的树皮,体态庞大的骆驼却可以凭借宽大的脚掌成为沙漠之舟。3.同学们自己分别用笔尖和笔帽扎手,体验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力的作用效果

题一力和运动(1) ——力的作用效果 【内容要点】 综述:力的概念几乎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本专题分三部分进行,第一:力的作用效果;第二:力与运动的关系;第三:电磁现象中的力。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达到对力和运动有更广和更深的认识。 (1)瞬时效果:物体在受力的同时所产生的效果。力与效果在原理上有因果关系但在时间上无先后的关系。 ①形变:一般情况下力都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大多数物体(除弹簧、弹性绳等弹性体)的形变可不计形变的时间。(例1) ②运动状态的改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定量地说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且加速度与力同时产生、同时改变、同时消失,即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例2)(2)积累效果:物体在受力的过程中(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所积累起来的效果。力所产生的效果与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有关。 ①冲量:力作用在物体上随时间过程所积累起来的效果。表达式:I=Ft方向由F的方向决定。冲量与所积累的效果的关系,即动量定理。关系式:I=ΔP。(例3) ②功:力作用在物体上在力的方向上位移增大而积累起来的效果。表达式:W=Fs。功是标量,但有正负。功与所积累的效果的关系,即动能定理。关系式:W合=ΔE k。(例4、例5) 【典型例题】 例1①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系于长度分别为L1、L2两根细线上,L1与竖直方向成θ角,L2水平现将线L2剪断,求剪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 ②若将上题中的细线L1改为长度相同、质量不计的轻弹簧,其他条件不变,则结果如何? 例2一个质量为60kg的运动员,用12s跑完100m。设他在运动中受阻力保持不变,并且在开始运动前2s内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后10s内保持他在第2s末的功率值不变,继续作直线运动,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8.1《压力的作用效果》 教案设计(第一课时)

第八章压强 第一节压力的作用效果(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正确画出物体所受压力; 2、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3、理解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P=F/s进行简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生活中各种压力有关现象,让学生掌握学习物理的基本思维方法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尊重客观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探究培养参与物理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压力的概念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重点 1、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2、指导学生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效果的影响因素 教学器材:海绵、砝码、小方桌、气球、一头削尖的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蚊子和钉子的照片,并设置疑问: 1、蚊子那么弱小,为什么能叮破我们的皮肤? 2、钉子为什么做成一端尖.一端有钉帽的形状呢?

学生认真观察、回答不一样。从而引入课题并出示教学目标 1、会正确画出物体所受压力; 2、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3、理解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P=F/s进行简单计算 【过渡语言】要了解压力的效果,首先我们要认识压力 二、压力 自主学习课本142页第3自然段内容,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1、压力的定义 2、压力的作用点 3、压力的方向 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寻找答案 提问学生回答压力的定义,并找出关键词语 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 教师出示一道试题:请你画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 学生在练习本上认真规范的画图,学生代表在黑板上作答 师生共同分析出压力的作用效果 作用点:被压物体上(一般画表面上) 教师设问:这个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方向与重力的大小、方向相同。试问:是否压力的大小、方向总是与重力的大小、方向相同吗?如若不是,请举例说明 学生踊跃发言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概念: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7、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 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力的测量 一、弹力 1、弹力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当外力撤销时要恢复原来状这时就会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个力叫弹力。 条件:发生弹性形变、接触 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⑶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观察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保证弹簧伸长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当弹簧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读数。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二、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叫相互作用力。 怎样判断一对力是不是相互作用力呢? 可以从以下方面去考虑:首先看两个力是否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只有在不同的物体上的两个力才有可能是相互作用力,再看它们是否满足另个三个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只有这几个条件同时满足时才是相互作用力。 三、重力: ⑴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重力计算公式G=mg,其中g=9.8N/kg 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 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重物上,降低重心增大支撑面积可以使物体更稳定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 ③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四、摩擦力: 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 摩擦力静摩擦 动摩擦 滑动摩擦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压力的作用效果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案例 生:课前展示。 师:倾听而后点评主持人和同学们的表现,并合理给各小组加分。 生:认识 教师设疑引入:感谢照相机为我们留下了精彩的瞬间,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生活中还有哪些仪器上用到了凸透镜?凸透镜在这些仪器上各有什么作用?——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关注的问题:板书课题《生活中的透镜》。 师:通过白板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阐释。 生:倾听并明确。 师:公布今天学习活动的加分标准。 生:倾听并明确。 师:布置任务◆自学一(时间:约5分钟) ◇要求1:结合图5.2-1快速阅读教材94页第一段先独立完成以下问题,若有疑问可组内交流并准备汇报. 自学指导: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哪个光学元件? 2.照相机的成像过程是怎样的? 3.为什么说现在的照相机比早期的照相机便于观察? 师:播放课件;提出自学的要求;展示自学指导内容。 生:明确要求后自主学习。 师:巡视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并汇总发现的一些问题。 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情况或交流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师:倾听并点评加分。 ◇要求2:有秩序的用照相机模型观察窗外景物,先独立完成以下问题,若有疑问可组内交流并准备汇报. 自学指导: 1.物体和像哪个到镜头的距离大?(简述理由) 2.物体通过照相机镜头后,成像的倒正、大小情况是怎样的? 3.物体和像位于镜头的同侧还是异侧? 师:播放课件;提出自学的要求、展示自学指导内容。 生:明确要求后利用桌上的照相机模型自主探究。 师:巡视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并汇总发现的一些问题。 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情况或交流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师:倾听并点评加分。 生:归纳总结本环节自学内容的知识点。 师:倾听、引导、点拨、给小组加分。 师生共同归纳本阶段所学的知识为: 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像,像和物位与镜头的异侧,物距大于像距 师:播放照相机的相关视频,对照相机的知识进行拓展。 生:观看,拓宽知识面。 师:布置任务◆自学二(时间:约6分钟) ◇要求1:结合图5.2-3快速阅读教材95页“投影仪”部分的第二段,先独立完成以下问题,若有疑问可组内交流并准备汇报.

第8章压强第1节压力的作用效果教案

第一节压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压力不同于重力 (2) 理解压强的概念 (3) 理解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4) 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5) 了解增大和减少压强的主要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通过探索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加强实验能力。 (3)了解改变压强的基本方法,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能力,使物理走向生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成功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压强概念 【教学难点】 概括实验结论引出压强概念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对比法 【课前准备】 气球、三角板、砝码、海绵块、小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能解释这些神奇的现象吗? 蚊子那么弱小,它却能叮破我们的皮肤;坦克那么笨重,却能在平原,坡地上驰骋; 雪地行走,脚容易陷入积雪,有了宽宽的滑雪板,为什么不仅不会陷近雪里,而且还能在雪地上滑行? 以上的现象都是压力作用效果的体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压力的作用效果以及下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讲授新课 (一)、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1、压力:物理学中将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压力的方向

力的作用效果 人教实验版1

力的作用效果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力的作用效果1. 效果之一是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方向和速度大小。 磁铁使小球改变方向人压弯跳板(图3)人向两边用力使弹簧伸长 人使力杠向下运动,再向上撬起石头 2. 效果之二是改变物体的形状:如图3。 3. 4. 5. 如: 6. 小兔子向前走时,船向后走。火焰向下喷,火箭向上飞 二. 重点、难点: 1. 重点:

力的概念。 2. 难点: 力的相互作用。 【典型例题】 [例1] 关于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之间有力的作用,它们一定相互接触 B.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C. 分析:答:D 。 点评:[例2] A. 21F F > 解析:况都有可能,应选D 答案:D 。 评注:用点,箭头都表示力的方向。本题的图只能算是力的示意图。 [例3] 画出图中两物体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 分析:在小学自然课中学过,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以图中的中心点为作用点,竖直向下画一线段,在线段的尾画出箭头,作图如下。 点评:作用点可选在起点上,也可选在线段终点上。 [例4] 下列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 关闭发动机后向前滑行的汽车 B. 汽车匀速转弯 C. 正在空中匀速下降的伞兵 D. 钟表指针来回摆动 分析:物体运动状态有没有发生变化,跟力有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运动方向和物体的形状。发动机关闭后,汽车在阻力作用下速度减慢;汽车转弯,是力改变运动方向;钟表来回摆动,是改变运动方向。只有速度不变、方向竖直向下下降的伞兵运动状态没有改变。

答案:C 。 [例5] A. 21F F = 分析:这题与第牛顿,所以21F F =点评:【模拟试题】 一. 填空题: 1. 在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用大小不变的力击球,球的落点和旋转不一样,这说明力的 和 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同。 2. 有以下几种现象:① 车从车站开出,② 橡皮筋被拉长,③ 皮球被压扁,④ 电风扇断电后越转越慢。以上都是 作用的结果。其中现象 是力使物体 ,现象 是力使物体 。 3.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 。 4. 篮球投网时,球被篮球板弹回来,则篮球受到 对篮球力的作用。这个力使球运动的 发生了变化。 5. 脚穿溜冰鞋的某同学,用向前的力推墙,结果自己向 运动,此现象说明 。 二. 选择题: 1. “鸡蛋碰石头”,鸡蛋被碰破,而石头却完好,这个现象正确的解释是( ) A. 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 鸡蛋受到较大的力的作用,石头受到较小力的作用 C. 它们相互作用力大小一样,只是石头比鸡蛋硬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2. A. C. 3. ( )

力有两种作用效果

第一章 一、判断题 1、力有两种作用效果,即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生变形。 () 2、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的构件是二力构件。() 3、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任意两个力成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两个力的作用线相同,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作用于刚体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动而不改变其对刚体的运动效应。() 5、三力平衡定理指出: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然互相平衡。() 6、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被约束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的。() 7、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一对等值、反向、共线的平衡力。() 8、力在力的作用线方向上可以任意移动而不改变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二、选择题 1.三力平衡定理是。 A 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互相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B 共面三力若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C 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互相平衡。 2、简单起重设备如图所示,AB为摆杆,CD为绳索。在以下四种表述中,错的应是。 A CD只能承受拉力 B AB是三力平衡杆件 C 由三力平衡必定汇交于一点可知: 反力R A的方向是确定的 D CD既能承受拉力,也能承受压力 3、以下有关刚体的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A 处于平衡的物体都可视为刚体 B 变形小的物体都可视为刚体 C 自由飞行的物体都可视为刚体 D 在外力作用下,大小和形状看作不变的物体是刚体 4、物体在一个力系作用下,此时只能不会改变原力系对物体的外效应。 A 加上由二个力组成的力系 B 去掉由二个力组成的力系 C 加上或去掉由二个力组成的力系 D 加上或去掉另一平衡力系 5、人拉车前进时,人拉车的力与车拉人的力的大小关系为。 A 前者大于后者 B 前者小于后者 C 相等 D 可大可小 6.在下述原理、法则、定理中,只适用于刚体的有。 A 二力平衡原理; B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2017-2018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八章 第一节 压力的作用效果课后练习

2017-2018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一节压力的作用效果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在细沙面上,沙面凹陷程度如图所示,则() A. 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大 B. 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小 C. 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大 D. 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小 2.将质量相等的铅球、铁球、铝球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铅球对地面的压力一定最大 B. 铝球对地面的压强一定最大 C. 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一样大 D. 铁球对地面的压强一定最大 3.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增大压强的是() A. 房屋的墙基砌得比墙宽 B. 菜刀刃磨得很锋利 C. 坦克装有两条宽大的履带 D. 载重车装有许多车轮 4.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 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B. 书包带做的很宽 C. 斧刃磨得很锋利 D. 在铁轨下面铺枕木

5.三个高度相同的实心圆柱体a、b、c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a和b是铁质,c是铜质的,已知ρ铜>ρ ,若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分别是p a、p b、p c,则有() 铁 A. p a=p b=p c B. p a=p b<p c C. p a<p b<p c D. p a>p b>p c 6.一位中学生双脚站立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值最接近于() A. 102Pa B. 103Pa C. 104Pa D. 105Pa 7.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压力都是由于物体的重力产生的 B.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 压力的大小有时等于重力 D. 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 8.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 注射器针头做得很尖 B. 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C. 图钉帽的面积做得较大 D. 载重汽车装有很多轮子 9.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力有两种作用效果

力有两种作用效果 第一章 一、判断题 1、力有两种作用效果,即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生变形。 ( ) 2、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的构件是二力构件。 ( ) 3、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任意两个力成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两个力的作用线相 同,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 ( ( ( ( ) 4、作用于刚体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动而不改变其对刚体的运动效应。 ) 5、三力平衡定理指出: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然互相平衡。 ) 6、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被约束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的。 ) 7、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一对等值、反向、共线的平衡力。 ) 8、力在力的作用线方向上可以任意移动而不改变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 b5E2RGbCAP 二、选择题 1(三力平衡定理是 。 A 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互相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B 共面三力若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C 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互相平衡。 2、简单起重设备如图所示,AB 为摆杆,CD 为绳索。在以下四种表述中,错的应 。 A CD 只能承受拉力 p1EanqFDPw B AB 是三力平衡杆件 C 由三力平衡必定汇交于一点可知: 反力 R 的方向是确定的 A D CD 既能承受拉力,也能承受压力 3、以下有关刚体的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 A 处于平衡的物体都可视为刚体 B 变形小的物体都可视为刚体

C 自由飞行的物体都可视为刚体 D 在外力作用下,大小和形状看作不变的物体是刚体 4、物体在一个力系作用下,此时只能 不会改变原力系对物体的外效应。 A 加 上由二个力组成的力系 B 去掉由二个力组成的力系 C 加上或去掉由二个 力组成的力系 D 加上或去掉另一平衡力系 5、人拉车前进时,人拉车的力与车拉 人的力的大小关系为 。 DXDiTa9E3d A 前者大于后者 B 前者小于后者 C 相等 D 可大可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一课一练8.1压力的作用效果(word版,含答案解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1压力的作用效果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45分) 1. 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的是 A. 相同形状的实心铜块和铁块放在同一海绵上,铜块产生的效果显著 B. 同一个人站在水泥地上和沙坑中,在沙坑中会留下较深的脚印 C. 同一块砖平放和竖放在沙面上,竖放时陷入沙中的程度较显著 D. 行驶在同一泥地上的载重汽车,满载时在泥地上留下的痕迹深 2. 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压力的施力物体一定是地球 B. 压力与形变一定同时产生 C. 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重力大小 D.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 两人在相同的沙滩上漫步,留下了深浅不同的脚印,则 A. 两人对沙滩的压力一定相同 B. 脚印深的人对沙滩的压强一定大 C. 两人对沙滩的压强一定相同 D. 脚印浅的人对沙滩的压力一定小 4. 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且 ,若在它们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切去相同体积,则它们对地面压强变化量、的大小关系 A. B. C. D. 都有可能 5. 学习科学应弄清各单位间的关系。下面进行的单位比较中正确的 是 A. 千克米克厘米 B. 帕斯卡牛米 C. 米秒千米时 D. 千克牛 6. 如图所示的措施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 切蛋器装有很细的钢丝 B.

冰刀磨得很锋利 C. 坦克上安装有履带 D. 图钉的钉尖做得很尖 7. 压力的方向 A. 竖直向下 B. 垂直向下 C. 竖直向上 D. 垂直受力面 8. 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有压力。下列有关茶杯对桌面压力的说法,正确的 是 A.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B.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茶杯上 C.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9. 用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是 A. 压力 B. 变形量 C. 弹力 D. 压强 10. 如图所示的四种动物器官中,具有增大压强功能的是 A. 狗头 B. 啄木鸟嘴

《力的作用效果》教学设计

《力的作用效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准备: 哑铃一副、小钢珠、磁铁、弹簧各一。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在这一节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力是日常生活

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节我们就来探究有关力的一些知识。 二、力的作用效果 物理学中所说的力是什么呢?我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感受它。 1、感受力作用的效果 (1)请一位同学到教室前面表演举哑铃。 请这位同学谈谈肌肉有什么感受?(感到手臂上的肌肉十分紧张) 最初我们对力的认识,就是从肌肉的紧张的感受而得来的。那么,在物理学中我们又是怎样来认识力的? (2)学生用图11-4-1、11.4-2乙、丙所示的器材做实验。 会发生什么现象?实验结束后,学生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 (3)告诉学生: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无论物体是从静止到运动,还是运动速度或者方向发生变化,都可以认为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由此得出结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请一位学生演示用力拉和压弹簧后全体观察课本图11.4-2甲讨论踢足球、拧人、揉纸团等与图11-4-1、11.4-2乙、丙的区别引出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得出结论: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三、力的单位 为了描述力的大小,在物理学中对力的单位作了规定: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体验1N的大小:让学生用手托起一个苹果,手对苹果施加的力大约

8.1压力的作用效果(同步练习)

第八章 压强 第一节《压力的作用效果》同步练习 快乐自主研学(总分6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骆驼的体重比马大不了一倍,而它的脚掌面积是马蹄的三倍,其好处是( ) A 、为了站的稳 B 、为了与身体对称 C 、为了减小对沙漠的作用效果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如图1所示,纸片不会掉下来的原因是: ( ) A 、纸片很轻 B 、水粘住纸片 C 、空气有浮力 D 、大气对纸片有向上的压力 3、下列事例中,能增大压强的是 ( ) A 、把书包带做得宽些 B 、在坦克的轮子上安装履带 C 、刀、斧、剪的刃磨得很薄 D 、在铁路的钢轨下铺上枕木 4、有一长方方形木块,沿虚线竖直切去右半部,剩下部分对水平支承面(地面)的压力和压强的变化是 ( ) A 、压力减半,压强减半 B 、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C 、压力不变,压强减半 D 、压力减半,压强不变 5、如图所示的四种动物器官中,具有增大压强功能的是( ) 6、.当卡车的轮胎发生漏气时,卡车对地面的压强将(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不好判断 水 纸片 图1

(甲 (乙) (丙) 图3 7、下面对强压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 、物体密度越大,对接触面的压强就越大 B 、物体体积越大,对接触面的压强就越大 C 、物体重力直大,对接触面的压强就越大 D 、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产生压强越小 8、下列情况中,人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是 ( ) A 、人站立在地面时 B 、人单脚着地,另一脚向前跨步时 C 、人蹲在地上时 D 、人席地而坐时 9、关于压力产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压力都是由物体的重力产生的 B 、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 C 、竖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D 、压力的大小有时等于物体的重力 10、竖直向上用力将木板按在天花板上,已知所用的力为10N ,木板质量为1kg ,那么天花板受到的压力为 ( ) A 、10N B 、19.8N C 、9.8N D 、0.2N 11、下面措施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 .拧螺钉时,在螺母下面垫加一个较大的平面垫圈 B .缝衣针的针尖做得很尖 C .纸盒包装饮料常配有一根一端很尖的塑料吸管 D .房屋的地基比墙宽 12、将质量相等的铅球、铁球、铅球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铅球对地面的压力一定大 B 、铅球对地面的压强一定大 C 、它们对地面的压力无法比较 D 、它们对地面的压强无法比较 13、下图2中所示物体A 对支持面压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 14、某同学用三块相同的海绵和几块相同的砖做了一次实验,从中探索压强跟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如图3所示: (1)其中最能说明压强跟受力面积关系的两个图是( ) (2)其中最能说明压强跟压力的关系的两个图是 ( ) A .(甲)和(乙)图 B .(甲)和(丙)图 C .(乙)和(丙)图 D .任意两图均可。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F F F F (A) (B) (C) (D) 图2

力及力的作用效果训练题

力及力的作用效果训练 1.已知图1中F1<F2,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和_______有关;图2所示的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和_______有关;除此之外,力的作用效果还和_______有关,它们叫力的_______。 2.用图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叫_______,它的作法是: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_______, 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_______,在线段的_______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3.如图(1)所示,说明力可以改变______,如图(2)所示,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由______变为 ______。图(3)说明力可以改变______,总之力可以改变______。 4.两个站在水平冰面上静止不动的滑冰者,当一个人用手推另外一个人时,两人将______滑行;如下图所示,当人用手推另一艘小船时,他所乘坐的小船也将______,这些现象都说明______。 5.关于力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鸡蛋碰撞碗的边缘,碗没有破,鸡蛋却破了,这说明鸡蛋对碗的作用力要大于碗对鸡蛋的作用力

B.在用磁铁吸引小铁钉时,小铁钉也在吸引磁铁 C.人提水桶时,当人提水桶的力大于水桶对人的力时,水桶就被提起来了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6.下列关于力的图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是一样的 B.在同一受力图中,可根据需要选取不同的标度 C.标度可任意选取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7.如图所示,煤矿工人用50N的力在A点水平向右推车,根据图中给出的标度,画出推力的图示. 8.一物体质量是10kg,将它放在水平地面上时,画出它对地面的压力的图示.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力及其作用效果

力及其作用效果 本课题教材的内容结构为: 从教材内容结构可以看出,教材从实际出发,通过日常生活中力的作用效果来让学生感受它。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联系生活经验,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来认识力的作用效果。在对力的作用效果有了初步认识之后,让学生通过探究得到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个因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进而得出力的三要素,并介绍了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力的示意图。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以及亲身体验总结出力的概念。 本节内容是力学知识的入门基础课,力的概念是贯穿本章及整个“机械和力”主题的重要概念,力的概念抽象,学生对力的现象虽然熟悉,但对力的本质并不理解,因此力的概念既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对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学生有亲身体验,但对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学生感受少,理解不到,所以这也是本节的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突出了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通过科学探究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知道力的概念和单位。 ●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认识力、探究力的兴趣。 三、课程资源 1、分组实验用:小钢球、铁钉、条形磁铁、弹簧、木块每组一套,有关力的多媒体课件。 2、力的概念:从力产生的本质上讲,力是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效果表现为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如果从力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上讲,力的概念可进一步推广为: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引起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 3、力的物质性、矢量性和相互性反映了力的基本属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强调了力产生的物质基础,即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这是力的本质所在.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合成和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法则,体现了力的矢量性.牛顿第三定律进一步揭示了物质的作用具有相互性的特点,并总结了这种相互作用所遵循的规律性. 4、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方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直接接触发生相互作用.另一种是通过某种场(如引力场、电场、磁场等)传递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通常把以前一种方式发生的相互作用称为接触力,以后一种方式发生的相互作用称为场力. 5、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因性质的不同.力被划分为许多种.其中有的即以力的性质来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分子力、核力等.也有的则以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加压力、支持力、浮力、表面张力、向心力、引力、斥力、动力、阻力等.从本质上讲.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相互作用可归结为四种:万有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 四、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依据“探究式学习模式”而设计的,其基本思路是: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运动员踢足球、射箭的场景,引出问题,然后设计改变小钢球运动状态和改变弹簧形状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解决问题,得出力的作用效果。再通过推门的多媒体场景引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根据猜想设计推木块的学生实验,得出力的三要素,接着介绍力的示意图的概念和画法。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分析得出力的概念。最后让学生亲身感受手拍桌子、掰手腕等,认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接着通过展示划船、穿冰鞋用手推墙等画面深化对力的概念的理解。 五、教学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