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典中点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典中点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典中点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典中点

一、仔细思考,用心填空。(每空3分,共30分)

1.一个数由1个十亿、3个百万、5个万、8个千和5个十组成,这个数写作(),四舍

五入到万位,约是()。

2.一段绳子长7米,平均分成9份,每段绳子长()米,每段占全长的()。

3.修筑一段公路,已经修好了3/5,还剩12千米,这段公路长()千米。

4.甲数的1/2等于乙数的1/3,甲数是乙数的()。

5.六(1)班10名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如果每2名同学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

比赛()场。

6.小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10,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15,这本书共300页,第三天应从第()页看起。

7.小方期末考试的语文成绩是97分,数学成绩是92分,英语考()分,才能使这三

门课的平均成绩达到90分。

8.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

二、火眼金睛(对的打“√”,错的打“×”)。(每题3分,共15分)

1.一件商品,先降价10%销售,再提价10%,现在的价格比原来的价格降低了。()

2.鸡的只数比鸭多1/4,则鸭的只数是鸡的4/5。()

3.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

4.从学校走到邮局,甲用7分钟,乙用8分钟。甲和乙每分钟行的路程比是7:8。()

5.将一个长方形木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都一样大。()三.对号入座(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每题3分,共15分)

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7,则这个三角形是()。

A .直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2.在下面的时刻中,()分钟和时钟成直角。

A .9时 B.3时30分 C.12时15分

3.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堆成一个棱长1分米的大正方体,至少需要()块。

A .10 B.100 C.1000

4.比周长,如图甲、乙的周长()。

A.甲比乙大

B.乙比甲大

小学六年级数学试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试题一、填空。(24分) 1、()的3 5是27;48的 5 12是()。 2、比80米多1 2是()米;300吨比()吨少 1 6。 3、()互为倒数,()的倒数是它本身。 4、()∶()= 3 7=9÷()= () 35 5、18∶36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18∶36的比值是()。 6、“红花朵数的2 3等于黄花的朵数”是把()的朵数看作单位“1”,关系 式是()。 7、甲数和乙数的比是4∶5,则甲数是乙数的 () () ,乙数是甲乙两数和的 () () 。w w w .x k b 1.c o m 8、在○里填上><或= 5 6÷1 3○ 5 6× 1 3 4 9○ 4 9÷ 2 7 7 10× 5 2○ 7 10÷ 5 2 9、3 4×()= 3 4÷()= 3 4+()=1 10、用48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接口处不计),这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 比是3∶4∶5,最长的边是()厘米。 新|课|标| 第|一|网 二、判断。(5分) 1、4米长的钢管,剪下1 4米后,还剩下3米。() 2、20千克减少1 10后再增加 1 10,结果还是20千克。() 3、松树的棵数比柏树多1 5,柏树的棵数就比松树少 1 5。() 4、两个真分数的积一定小于1。() 5、一桶油用去它的1 5后,剩下的比用去的多。() 三选择。(6分)w w w .x k b 1.c o m 1、一个比的比值是7 8,如果把它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3倍,这时的比值是

()。 A、7 8B、 7 24C、 21 8 2、李冬坐在教室的第二列第四行,用数对(2,4)来表示,王华坐在第六列第一行,可以用()来表示。 A、(1,6 ) B、(6,1) C、(0,6) 3、下面各组数中互为倒数的是()。 A、0.5和2 B、1 8和 7 8C、 4 3和 1 3 4、有30本故事书,连环画是故事书的5 6,连环画有()。 A、36 B、30 C、25 5、一袋土豆,吃了它的3 5,吃了30千克,这袋土豆原有()千克。 A、20 B、50 C、18 6、一个数的加上23,和是37,这个数是()。 A、35 B、14 C、150 四、做一做。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各点的位置。(6分)新课标第一网A(5,9 )B()C()D() E()F()G() 五、计算题。(32分) 1、直接写得数。(4分)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的下册奥数题.doc

四年级数学下期尖子生、奥数题(一) 1、小明在计算一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题时,把一个乘数个位上 的数 8 错写成 3,乘得的结果是 2323,实际结果应该是 2828,这两个乘数分别是多少? (2828-2323) ÷-(83)=101 2828 ÷ 101=28 答:这两个乘数分别是101、28。 2、甲、乙、丙、丁四个朋友结伴春游,中午凑钱买了 5 袋蛋糕平均分着吃,甲拿出3 袋蛋糕的钱,乙拿出2 袋蛋糕的钱,丙、丁都没有拿钱,丁想了想,自己和丙应该每人出 5 元钱。问:甲和乙各应收回多少钱? 5× 4(÷3+2)=4(元) 4×3-5=7(元) 4×2-5=3(元) 答:甲应收 7 元乙应收 3 元 3、分装一批糖果,计划每只盒子装 40 块,要装 15 盒,现在只有 12 只盒子,要把这些糖装完,平均每只盒子比计划多装多少块糖? 40× 15÷-1240=10(块) 答:比计划多装10 块糖 4、甲、乙、丙、丁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 28 岁,四人中没有大于 30 岁的,那么年龄最小的可能是多少? 28× 4-30 × 3=22(岁) 答:年龄最小的可能是22 岁

5、两袋玻璃球,一袋有 68 粒,另一袋有 20 粒,每次从多的一袋拿出 6 粒放入少的一袋,请问拿几次才能使两袋的玻璃球一样多? (68-20)÷2÷6=4(次) 答:拿四次就能使两袋一样多。 6、水果店有 9 箱一样重的橙子,如果从每个箱子里取出 20 千克, 9 箱里剩下的橙子正好等于原来 4 箱的重量,原来每箱橙子重多少千克? 20× 9(÷9-4)=36(千克) 答:原来每箱重36 千克 7、甲、乙两个车站共停了195 辆汽车,如果从乙站开往甲站36 辆,又从甲站开走45 辆汽车,这时甲站停的汽车辆数是乙站的2 倍,原来甲、乙两站各停放了多少辆汽车? (195-45)÷(2+1)=50(辆) 50+36=86(辆) 100+45-36=109(辆) 答:甲站有 109 辆车,乙站有86 辆车 8、两个数的和是 126,小明在计算时误将其中一个加数个位上的 0 漏掉 了,结果算出的和是 45,求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126-45)÷(10-1) =9 9× 10=90 126-90=36 答:这两个数分别是36,90 9、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从相距 468 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驶 65 千米,经过 4 小时相遇,慢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六年级数学上典点答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亲爱的同学们,在愉快而紧张的学习中,我们即将迎来愉快的暑假生活,芬芳的鲜花、浓浓的绿叶正笑吟吟地望着你,努力吧,交一份满意的答卷送给自己!细心一点哦! 一、看拼音,写词语。你一定能写漂亮!(12分) dīnɡ zhǔ lián peng cíxiáng yóu yùxiàn mu (叮嘱)(莲蓬)(雌雄)(犹豫)(羡慕)(什么) Yù fáng qī piàn shuǐ guàn yè liàn xiǎn shòug lí míng (预防) ( ) ( ) ( ) ( ) ( ) 二、照样子先组词,然后换偏旁构成不同的字,再组词。你一定行!(6分) 例:优(优秀)犹(犹如) 偷()恼()络()境() ()()()_ () 三、给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横线。你会判断的!(5分)(1)老师在教(jiào jiāo) 室里正教(jiào jiāo) 同学们识字。(2)这个问题很重(zhòng chóng)要,我们必须重(zhòng chóng)新讨论。 (3)我家附近超市里的商品及便(pián biàn)宜又齐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pián b iàn)利。 (4)敌机降(jiàng xiáng)落下来了,敌人乖乖的投降(jiàng xiáng)了。 (5)狼围着养圈(juàn quān)转了一圈(juàn quān),在寻找窟窿。 四、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可要想好啊!(6分) (1)惊弓之鸟的"惊"意思是()a惊奇 b 害怕 c 惊动 (2)能手的“手”意思是()a拿着b小巧二便于拿的c擅长某种技能的人 d量词 (3)菜熟了的“熟”()a程度身b事物加热到可以吃的程度植物的果实等完全 长成了 五、本学期你一定积累了很多四字词语,请按要求写!(10分) (1)描写自然景色的:()() (2)描写人物的:()() (3)含有数字的:()() (4)含有反义词的:()() (5)说明道理的:()() 六、判断对错,相信你是个合格的法官!(对的打√,错的打×)(6分) 1)表示应允别人的话叫留言() 2)大葱、生姜都是调味品。()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典中点》第六单元 达标检测卷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基础训练营(46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2.下面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不正确的用“——” 画出并改正在后面的括号里。(4分) A .肆虐. (niè) 荞.(qiáo)麦 遨.(áo)游 ( ) B .承载. (zài) 铁锹.(qiāo) 拐杖.(zhàn ɡ) ( ) C .蹚. 水(tāng) 威胁.(xié) 村郭.(ɡē) ( ) D .璀.(cuī)璨 矿.(kuàn ɡ)产 盘踞.(jù) ( ) 3.比一比,再组词。(6分) ?????睹( )赌( ) ?????蔼( )竭( ) ? ????资( )姿( ) ?????监( )滥( ) ?????涯( )崖( ) ? ????裹( )衷( ) 4.选词填空。(5分) 愿望 盼望 希望 指望 期望 (1)人类不能( )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2)他( )早日与亲人团聚。

(3)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的()终于要实现了。 (4)实现“中国梦”,少年儿童不是旁观者。党和国家对我们少年儿童 寄予了殷切的()。 (5)河水运载我们的木舟,木舟在永流不息的河水上穿行,木舟上满载 着我们的()。 5.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8分) 不但……还……不是……而是…… 如果……就……即使……也…… (1)拿矿产资源来说,它()谁的恩赐,()经过几百万年,甚 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2)()这些设想能实现,()是遥远的事情。 (3)()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 得到补充。 (4)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使它们 不能再生,()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6.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6分) ()的土地()的宇宙()的波光()地说着()地提供()地滥用7.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地球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眼前又浮现出同学们关切的话语。(修改病句)

【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奥数题带答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带答案数学奥数题 1.一条路长100米;从头到尾每隔10米栽1棵梧桐树;共栽多少棵树? 路分成100÷10=10段;共栽树10+1=11棵。 12棵柳树排成一排;在每两棵柳树中间种3棵桃树;共种多少棵桃树? 3×(12-1)=33棵。 一根200厘米长的木条;要锯成10厘米长的小段;需要锯几次? 200÷10=20段;20-1=19次。 4.蚂蚁爬树枝;每上一节需要10秒钟;从第一节爬到第13节需要多少分钟?从第一节到第13节需10×(13-1)=120秒;120÷60=2分。 5.在花圃的周围方式菊花;每隔1米放1盆花。花圃周围共20米长。需放多少盆菊花? 20÷1×1=20盆 6.从发电厂到闹市区一共有250根电线杆;每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是30米。从发电厂到闹市区有多远? 30×(250-1)=7470米。 7.王老师把月收入的一半又20元留做生活费;又把剩余钱的一半又50元储蓄起来;这时还剩40元给孩子交学费书本费。他这个月收入多少元? [(40+50) ×2+20] ×2=400(元)答:他这个月收入400元。 8.一个人沿着大提走了全长的一半后;又走了剩下的一半;还剩下1千米;问:大提全长多少千米? 1×2×2=4千米 9.甲在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加工了这堆零件的一半又10个;第二天又加工了剩下的一半又10个;还剩下25个没有加工。问: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25+10)×2=70个;(70+10)×2=160个。综合算式:【(25+10)×2+10】×2=160个 10.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16天能长到16厘米。问它几天可以长到4厘米? 16÷2÷2=4(厘米);16-1-1=14(天)

2020春PEP版六年级英语 下册 Unit 4 典中点测试卷

Unit 4关检测卷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听力(30分) 一、听录音,选择句子中含有的内容。(5分) ()1. A. gym B. library C. computer room ()2. A. sun B. moon C. stars ()3. A. wall B. Internet C. dictionary ()4. A. different B. dinosaur C. dining hall ()5. A. ice cream B. ice water C. ice-skate 二、听录音,为下列图片排序。(5分) () () () () () 三、听录音,判断句子与所听内容是(T)否(F)相符。(10分) ()1. We didn't meet Jim. ()2. Could you see stars at night? ()3. The Americans took about four days to get there in 1969. ()4. I love to ice-skate. ()5. His father ran very fast, but Wu Yifan could not. 四、听短文,选择正确的选项完成句子。(10分) ()1. Grandma was a________ thirty years ago. A. nurse B. doctor C. teacher ()2. Grandpa went to work________. A. by bus B. on foot C. by bike ()3. Grandpa liked ________thirty years ago. A. going for a walk B. playing badminton C. playing football ()4. They________ glasses now. A. don't wear B. wear C. didn't wear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知识点

最新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负数 1、负数:负数是数学术语,指小于0的实数,如-3。 任何正数前加上负号都等于负数。在数轴线上,负数都在0的左侧,所有的负数都比自然数小。负数用负号“-”标记,如-2,-5.33,-45,-0.6等。 2、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不包括0)。 若一个数大于零(>0),则称它是一个正数。正数的前面可以加上正号“+”来表示。正数有无数个,其中分正整数,正分数和正无理数。 3、正数的几何意义:数轴上0右边的数叫做正数。 4、0既不是整数,也不是负数。 5、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所有的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也可以用数轴来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 6、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第二单元:百分数(二) 1、折扣:商品按原定价格的百分之几出售,叫做折扣。通称“打折”。 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例如八折= 10 8=80﹪,六折五=0.65=65﹪。 2、成数: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现广泛应用于表示各行各业的发展变化情况。 一成是十分之一,也就是10%。三成五就是十分之三点五,也就是35%。 3、税率 (1)纳税: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

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2)纳税的意义: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安全等事业。 (3)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 (4)税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5)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应纳税额 = 总收入×税率 4、利率 (1)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法。 (2)储蓄的意义: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3)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4)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5)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6)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7)注意:如要上利息税(国债和教育储藏的利息不纳税),则:税后利息=利息-利息的应纳税额 或: 税后利息=利息-利息×利息税率 或: 税后利息=利息×(1-利息税率) 第三单元圆柱和圆锥 1、圆柱:以矩形的一边为轴,旋转一周所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圆柱。如蜡烛、石柱、易拉罐等。 圆柱由3个面围成。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圆柱周围的面(上下底面除外),叫做侧面;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2、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S表=S侧+2S底=2πr(h+r)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 S侧=Ch(注:c为πd) 3、圆柱的体积: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圆柱体的体积。

六年级数学上典点答案

六年级数学上典点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亲爱的同学们,在愉快而紧张的学习中,我们即将迎来愉快的暑假生活,芬芳的鲜花、浓浓的绿叶正笑吟吟地望着你,努力吧,交一份满意的答卷送给自己!细心一点哦! 一、看拼音,写词语。你一定能写漂亮!(12分) dīnɡ zhǔ lián peng cí xiáng yóu yù xiàn mu (叮嘱)(莲蓬)(雌雄)(犹豫)(羡慕)(什么) Yù fáng qī piàn shuǐ guàn yè liàn xiǎn shòug lí míng (预防 ) ( ) ( ) ( ) ( ) ( ) 二、照样子先组词,然后换偏旁构成不同的字,再组词。你一定行!(6分) 例:优(优秀)犹(犹如) 偷()恼()络()境() ()()() _ () 三、给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横线。你会判断的!(5分) (1)老师在教(jiào jiāo) 室里正教(jiào jiāo) 同学们识字。 (2)这个问题很重(zhòng chóng)要,我们必须重(zhòng chóng)新讨论。 (3)我家附近超市里的商品及便(pián biàn)宜又齐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pián b iàn)利。 (4)敌机降(jiàng xiáng)落下来了,敌人乖乖的投降(jiàng xiáng)了。 (5)狼围着养圈(juàn quān)转了一圈(juàn quān),在寻找窟窿。 四、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可要想好啊!(6分) (1)惊弓之鸟的"惊"意思是()a惊奇 b 害怕 c 惊动 (2)能手的“手”意思是()a拿着 b小巧二便于拿的 c擅长某种技能的人 d量词 (3)菜熟了的“熟”()a程度身 b事物加热到可以吃的程度植物的果实等完全 长成了 五、本学期你一定积累了很多四字词语,请按要求写!(10分) (1)描写自然景色的:()() (2)描写人物的:()() (3)含有数字的:()() (4)含有反义词的:()() (5)说明道理的:()() 六、判断对错,相信你是个合格的法官!(对的打√,错的打×)(6分) 1)表示应允别人的话叫留言() 2)大葱、生姜都是调味品。() 3)橡树喜暖在南方。() 4)月球时绕地球旋转的星球。() 2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完整)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完整) 第一课时负数 教学内容: 教材2-4页例题及“做一做”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具准备: 温度计、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3、谈话: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 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例1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看教材: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 这里有个温度计.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式度吗?(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式度).

小学六年级数学典中点第三十页答案-文档资料

小学六年级数学典中点第三十页答案 【编者按】小学六年级数学典中点第三十页答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典中点第三十页答案 一、按规律填数。 1)64,48,40,36,34,() 2)8,15,10,13,12,11,() 3)1、4、5、8、9、()、13、()、() 4)2、4、5、10、11、()、() 5)5,9,13,17,21,(),() 二、等差数列 1.在等差数列3,12,21,30,39,48,中912是第几个数? 2.求1至100内所有不能被5或9整除的整数和 3.把210拆成7个自然数的和,使这7个数从小到大排成一行后,相邻两个数的差都是5,那么,第1个数与第6个数分别是多少? 4.把从1开始的所有奇数进行分组,其中每组的第一个数都等于此组中所有数的个数,如(1),(3、5、7),(9、11、13、15、17、19、21、23、25),(27、29、79),(81、),求第5组中所有数的和 5.将自然数如下排列, 12671516 3581417

491318 1012 11 在这样的排列下,数字排在第2行第1列,13排在第3行第3列,问:1993排在第几行第几列? 三、平均数问题 1.已知9个数的平均数是72,去掉一个数后,余下的数平均数为78,去掉的数是______. 2.某班有40名学生,期中数学考试,有两名同学因故缺考,这时班级平均分为89分,缺考的同学补考各得99分,这个班级中考平均分是_______. 3.今年前5个月,小明每月平均存钱 4.2元,从6月起他每月储蓄6元,那么从哪个月起小明的平均储蓄超过5元? 4.A、B、C、D四个数,每次去掉一个数,将其余下的三个数求平均数,这样计算了4次,得到下面4个数. 23,26,30,33 A、B、C、D4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5A、B、C、D4个数,每次去掉一个数,将其余3个数求平均数,这样计算了4次得到下面4个数23、26、30、33,A、B、 C、D4个数的和是。 四、加减乘除的简便运算 1)100-98+96-94+92-90++8-6+4-2=()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典中点错题集

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P1 一、口算 1 2 3×9= 1 3 5 ×4= 8× 1 2 4 = 二、解决问题 1、做一个棱长是9 20 米的体灯笼框架,需要粗铁丝多少米?(接头处忽略不计) 2、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套每小时滴水1 5 千克,这样的话,3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一天浪费多少千克水? 三、智慧屋:一根绳子连续对折3次后每段长1 2 米,这根绳子有多长? P2 一、填空 1、王老师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8千米,1 3 小时行多少千米?列式为(),就是求()的()是多少。 2、一件上衣220元,一条裤子的价钱是上衣价钱的9 11 ,这里把()看作单位“1”,求一条裤子多少元,应列式为()。

二、看图解决问题 120米 1、 ?米 列式计算: 185元 2、上衣: 裤子: ?元 列式计算: 三、智慧屋:先填上合适的单位,再编一道符合题意的题目,并解答。 ?() 96( )

P3 1、填空: 分数乘分数,用( )的积作分子,( )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如3289 ? =( )=( ) 2、判断:3289?与2398 ?的积相同,意义也相同。( ) 3、计算:73787 的 是多少? 4、平行四边形底是78分米 ,高是37分米,面积是多少?形边长32 厘米,面积是多少? 5、计算并观察下面各式,你能发现什么? 99+27 = 1111+56 = 88+35 = 9927?= 111156?= 8835 ?= 规律: P4-5 一、判断 1、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 2、32 a a ?> ,0a ≠ 。( ) 3、一个数乘真分数,积小于这个数。( ) 二、根据算式补充问题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完整版

学 校: 钦堂中心学校 班级:六年级 学科:数学 教师:张国强

本册教材分析 日期:_________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习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

小学四年级的下册的数学奥数题.doc

300道小学四年级下册带答案数学奥数题 小学四年级下册带答案数学奥数题 1.一条路长100 米,从头到尾每隔10 米栽 1 棵梧桐树,共栽多少棵树 路分成 100 ÷10 =10 段,共栽树10+1 =11 棵。 12 棵柳树排成一排,在每两棵柳树中间种 3 棵桃树,共种多少棵桃树 3×( 12- 1 )= 33 棵。 一根 200 厘米长的木条,要锯成10 厘米长的小段,需要锯几次200÷10 =20 段, 20 - 1= 19 次。 4.蚂蚁爬树枝,每上一节需要10 秒钟,从第一节爬到第13 节需要多少 分钟从第一节到第13 节需 10 ×( 13 - 1)= 120 秒, 120 ÷60= 2 分。 5.在花圃的周围方式菊花,每隔 1 米放 1 盆花。花圃周围共20 米长。需 放多少盆菊花 20÷1×1= 20 盆 6.从发电厂到闹市区一共有250 根电线杆,每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是30 米。从发电厂到闹市区有多远 (250 - 1)= 7470 米。 7.王老师把月收入的一半又20 元留做生活费,又把剩余钱的一半又50 元储蓄起来,这时还剩40 元给孩子交学费书本费。他这个月收入多少元 [(40+50) ×2+20]×2=400(元)答:他这个月收入400 元。

8.一个人沿着大提走了全长的一半后,又走了剩下的一半,还剩下 1 千米,问:大提全长多少千米 1×2×2 = 4 千米 加工了剩下的一半又= 70 个,( 70+10 9.甲在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加工了这堆零件的一半又10 10 个,还剩下25 个没有加工。问: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2 = 160 个。综合算式:【(25+10 )×2+10 】×2 =160 个,第二天又 ( 25+10 )×2 个 10. 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16 天能长到16 厘米。问 它几天可以长到 4 厘米 16÷2÷2= 4 (厘米), 16-1-1 = 14 (天) 11. 一桶水,第一次倒出一半,然后倒回桶里30 千克,第二次倒出桶中 剩下水的一半,第三次倒出180 千克,桶中还剩下80 千克。桶里原来有水多少千克 180+80 = 260 (千克), 260×2-30 = 490 (千克), 490×2 = 980 (千克)。 12. 甲、乙两书架共有图书200 本,甲书架的图书数比乙书架的 3 倍少 16本。甲、乙两书架上各有图书多少本 答案:乙:( 200+16 )÷( 3+1 ) =54 (本);甲: 54 ×3-16=146 (本)。 13.小燕买一套衣服用去 185 元,问上衣和裤子各多少元 裤子:( 185-5 )÷( 2+1 ) =60 (元); 上衣: 60 ×2+5=125 (元)。

六下语文《典中点》第一单元 达标检测卷

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 一、基础训练营(32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分) A.正.月(zhēnɡ) 掺.和(cān) 翡.翠(fěi) 水浒.传(hǔ) B.骡.马(lǘ) 似.的(shì) 藏.戏(zànɡ) 吞咽.(yàn) C.搅和.(huo) 汤匙.(chí) 嘟囔.(nɑnɡ) 哄.堂大笑(hōnɡ) 2.读拼音,写词语。(8分) 北京的春节真热闹!腊八这天,家家都会áo làbāzhōu ()。除夕夜家家dēnɡhuǒtōnɡxiāo(),biān pào()声日夜不绝。yuán dàn()这天,男人们午前到qīn qi()家、朋友家bài nián(),而小孩子最喜欢逛庙会,因为庙会上有sài jiào chē()和sài luòtuo()的。 3.选字组词。(6分) 水() ()刑()洁()索 搅() 陪() 凉() 牵() 元() ()售云() ()夜4.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5分) 万()()新()()不同万不()() ()灯()彩()()分文两()三() (1)春节到了,中华大地上到处____________,显出一派

____________的气象。 (2)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____________,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3)少数民族和汉族的饮食风俗虽然____________,但各族人民热 爱祖国、热爱民族大团结的心是相同的。 5.在下列句子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4分) (1)过新年,小孩子()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玩意儿, ()可以放鞭炮。 (2)这()粥,()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3)今日腊八粥的颜色()是深褐色,()枣子同赤豆 搁多了。 (4)春节()很快乐,()一眨眼工夫就过去了。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 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花生仁儿的红色外皮没有了。(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改 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S=ab

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V=abh 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s=ah 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S:面积C:周长л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 9、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12、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

六下语文《典中点》第二单元 达标检测卷

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 一、基础训练营(37分) 1.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4分) (1)鲁滨逊把捕到的活山羊畜.(xùchù)养起来。 (2)她们吵闹得非常凶,他真担心有的牛会挣.(zhēnɡzhènɡ) 断缰绳。 (3)别犯傻!你们一定会受冻挨.(āi ái)饿的。 (4)他爬到了长满荆棘和黑莓藤蔓.(màn wàn)攀缘的厚石头围 墙上,坐在那里环顾着自己的家。 2.读拼音,写词语。(8分) 3.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用“——”画出错误的字并改正。(9分) 乌和之众() 头晕目炫() 无寄于事() 慌无人烟() 得意扬扬() 天崖海角() 不可思意() 嫣知非福() 腾空而起() 4.用“续”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空。(4分) 鲁滨逊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把它们()搬到岸上。他又()干了五天才搭好帐篷。大雨来了,竟然()下了半个月才停。雨停后,帐篷早已东倒西歪,鲁

滨逊只好()加固帐篷。 5.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4分) (1)他那淡黄的头发、鼻子上的雀斑、皮裤和袜子上的补丁都和过 去一模一样,只不过变得很小很小罢了。() (2)怎么回事,孩子!喂,快着!谁去拿杯水来!() (3)“这大概是一场梦,一种幻觉吧!”他想。() (4)于是他就丢下绳子,摸索着向那个小点走过去。()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鲁滨逊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不滑下来,他不得不用两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鹅的羽毛。(改 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嗓子很干。(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汤姆说,他觉得他是满不在乎的。(改为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展示厅(9分) 7.连线。(6分) 《鲁滨逊漂流记》刘易斯?卡罗尔豆蔻年华50岁《爱丽丝漫游奇境》塞尔玛?拉格洛芙花甲之年60岁《骑鹅旅行记》丹尼尔?笛福知天命之年13岁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超全总结

一 百分数(二) (一)、折扣和成数 1、折扣:用于商品,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叫做折扣。通称“打折”。 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例如八折=810 =80﹪,六折五=6.510 =65 100 =65﹪ 解决打折的问题,关键是先将打的折数转化为百分数或分数, 然后按照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几分之几)的数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 商品现在打八折 :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80﹪ 商品现在打六折五: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65﹪ 2、成数: 几成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例如一成=110 =10﹪,八成五=8.510 =85 100 =80﹪ 解决成数的问题,关键是先将成数转化为百分数或分数, 然后按照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几分之几)的数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 这次衣服的进价增加一成 :这次衣服的进价比原来的进价增加10﹪ 今年小麦的收成是去年的八成五:今年小麦的收成是去年的85﹪ (二)、税率和利率 1、税率 (1)纳税: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2)纳税的意义: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安全等事业。 (3)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 (4)税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5)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应纳税额=总收入×税率 收入额=应纳税额÷税率 2、利率 (1)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法。 (2)储蓄的意义: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3)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4)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5)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6)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利率=利息÷时间÷本金×100% (7)注意:如要上利息税(国债和教育储藏的利息不纳税),则: 税后利息=利息-利息的应纳税额=利息-利息×利息税率=利息×(1-利息税率)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利息税率) 购物策略: 估计费用:根据实际的问题,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进行估算。 购物策略: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并能够最终选择最为优惠的方案 学后反思:做事情运用策略的好处 二 圆柱和圆锥 一、圆柱 1、圆柱的形成:圆柱是以长方形的一边为轴旋转而得到的。 圆柱也可以由长方形卷曲而得到。(两种方式:1.以长方形的长为底面周长,宽为高;2.以长方形的宽为底面周长,长为高。其中,第一种方式得到的圆柱体体积较大。) 2、圆柱的高是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一个圆柱有无数条高,他们的数值是相等的 3、圆柱的特征: (1)底面的特征:圆柱的底面是完全相等的两个圆。 (2)侧面的特征: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3)高的特征 :圆柱有无数条高 4、圆柱的切割:①横切:切面是圆,表面积增加2倍底面积,即S 增 =2πr 2 ②竖切(过直径):切面是长方形(如果h=2R ,切面为正方形),该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高,宽是圆柱的底面直径,表面积增加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即S 增=4rh 5、圆柱的侧面展开图:①沿着高展开,展开图形是长方形,如果h=2πr ,展开图形为正方形 ②不沿着高展开,展开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或不规则图形 ③无论怎么展开都得不到梯形 6、圆柱的相关计算公式:底面积 :S 底=πr 2 底面周长:C 底=πd=2πr 侧面积 :S 侧=2πrh 表面积 :S 表=2S 底+S 侧=2πr 2+2πrh 体积 :V 柱=πr 2h 考试常见题型:①已知圆柱的底面积和高, 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底面周长 ②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底面积 ③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体积,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高,底面积 ④已知圆柱的底面面积和高,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 ⑤已知圆柱的侧面积和高, 求圆柱的底面半径,表面积,体积,底面积 以上几种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通常是求出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再根据圆柱的相关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奥数题150道(带答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奥数题(有答案) 1.一条路长100米,从头到尾每隔10米栽1棵梧桐树,共栽多少棵树? 路分成100÷10=10段,共栽树10+1=11棵。 2.12棵柳树排成一排,在每两棵柳树中间种3棵桃树,共种多少棵桃树? 3×(12-1)=33棵。 3.一根200厘米长的木条,要锯成10厘米长的小段,需要锯几次? 200÷10=20段,20-1=19次。 4.蚂蚁爬树枝,每上一节需要10秒钟,从第一节爬到第13节需要多少分钟? 从第一节到第13节需10×(13-1)=120秒,120÷60=2分。 5.在花圃的周围方式菊花,每隔1米放1盆花。花圃周围共20米长。需放多少盆菊花?

20÷1×1=20盆 6.从发电厂到闹市区一共有250根电线杆,每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是30米。从发电厂到闹市区有多远? 30×(250-1)=7470米。 7.王老师把月收入的一半又20元留做生活费,又把剩余钱的一半又50元储蓄起来,这时还剩40元给孩子交学费书本费。他这个月收入多少元? [(40+50) ×2+20] ×2=400(元)答:他这个月收入400元。 8.一个人沿着大提走了全长的一半后,又走了剩下的一半,还剩下1千米,问:大提全长多少千米? 1×2×2=4千米 9.甲在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加工了这堆零件的一半又10个,第二天又加工了剩下的一半又10个,还剩下25个没有加工。问: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25+10)×2=70个,(70+10)×2=160个。综合算式:【(25+10)×2+10】×2=160个 10.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16天能长到

2020春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典中点》第三单元 达标检测卷

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 一、基础训练营(30分)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薄.雾(bóbáo) 晃.动(huǎnɡhuànɡ) 嗯.(ēn ɡ) 咔嚓.(cāchā) 缥缈.(miáo miǎo) 噢.(ōào)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耽搁慌草凝然阳光明媚B.停顿绽开亲吻泪姗姗C.荒凉绊倒拨弄翻箱倒柜D.痕迹念祷依偎永无修止3.看拼音,写词语。(6分) 过去的日子如薄雾,被初阳zhēnɡrónɡ()了,没有留下一丝痕迹,光阴无可挽回地xiāo shì(),我内心感到chóu chànɡ(),感到jīnɡhuánɡ()。我只能掩面tàn xī(),只能pái huái()等待。 4.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10分) (1)写出三个形容时间快的三字词语。(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三个描写时间的四字词语。(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望”组成不同的词语填空。(4分) 我()妈妈这个星期天能带我出去玩。于是,我热

切地()星期天快点到来。好不容易到了星期天,妈妈却不停地忙着做家务,让我的()落空了,我感到很()。 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日子很快就过去了。(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个学生都应该明确学习态度。(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下面的情境,就心情“好”这种状态,写几句话。 上学的路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展示厅(10分) 6.日积月累。(6分) (1)我会写像“九牛二虎之力”这样的成语。(3分)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意思相近的句子是()(3分) 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C.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7.语言实践。(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