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Letters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18, 7(2), 93-101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d112924754.html,/journal/ccrl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112924754.html,/10.12677/ccrl.2018.72012

Effect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e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in China

Dongli Wu1, Qi Li2,3

1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er of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Beijing

2Jiangsu Key Laboratory of Agricultural Meteorology, Nanjing Jiangsu

3Jiangsu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and Equipment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Received: Mar. 10th, 2018; accepted: Mar. 21st, 2018; published: Mar. 28th, 2018

Abstract

Global warming, so that China’s agriculture to some extent, also affected, but there is pros and cons of these effects in two way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two dominant factors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study of CO2 as a variable to explore the impact on China’s agriculture. Major study on the impact of various aspects of plants, which focuses on the impact on crop yields, such as food crops, cash crops, livestock and fisheries production in the impact of a brief discussion of the agro-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pests and diseases, soil and other auxiliary factors, impact. And to adapt to climate change and the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and for future studies of climate change impacts on China’s agriculture outlook.

Keywords

Climate Change, China’s Agriculture, Impact, Response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吴东丽1,李琪2,3

1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北京

2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3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

收稿日期:2018年3月10日;录用日期:2018年3月21日;发布日期:2018年3月28日

吴东丽,李琪

全球气候变暖,使中国农业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影响,而这些影响存在利弊两方面。本文主要讨论了在温度及降水两个主导因素的作用下,研究探讨CO 2作为变量对中国农业造成的影响。主要研究对植物的各方面影响,其中着重阐述了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例如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牧业和渔业的产量的影响,简要讨论了对农业气象灾害、病虫害、土壤等辅助因素的影响。最后针对适应气候变化提出了相关对策,及未来研究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影响的的展望。

关键词

气候变化,中国农业,影响,对策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d112924754.html,/licenses/by/4.0/

1. 引言

中国气候变化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发生的,因此在各个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许多方面都和全球气候变化有一致性。目前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气中CO 2浓度升高、酸雨增加、O 3增加、紫外线增强等对作物的影响以及农田和反刍动物的CH 4、N 2O 、SO 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规律[1] [2] [3]等方面。中国位于季风区,其环境具有空间上的复杂性和时间上的易变性,而且处于经济高速发展、人口压力剧增的时期,对外界变化的响应和承受力具有敏感和脆弱的特点。农业生态系统是受人类强烈干预的人为控制系统,也是自我调节机制较为薄弱的生物系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承受者[4]。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分析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变得极为重要。

2. 中国气候变化的特征

2.1. 温度变化

我国学术界对中国近50~100年温度变化的总体特征已有较深入的研究[5]-[10]。其中最近的研究结果显示:近50年来,除西南和华南的局部地区外,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均呈现升温趋势,其中增暖幅度大致呈纬向分布,由南向北逐渐递增。在季节上,增温季节以冬季最为显著,但不同区域的季节增温趋势有较大差异,其中东北地区一年四季均增温;华北、华东、西北地区冬、春、秋三季增温,夏季降温;华南地区春季降温,夏、秋、冬增温;西南地区冬、春季降温,夏、秋略有增暖;青藏高原春季略有降温,夏、秋、冬则增温[11]。寒冷干燥的地区升温幅度比暖湿地区明显,如东北地区出现永久冻土带界限北移现象[8],华北地区冬季升温幅度高于夏季。

王馥棠[12]根据GCM(全球大气环流模式)模拟输出及随机天气发生器的计算,得出未来中国气温的可能变化(表1)。

2.2. 降水变化

降水丰富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地区)年降水量有增加趋势,东北地区变化不明显,两地区均有极端

Open Access

吴东丽,李琪Table 1. Possible air temperature increase in future China (?C)

表1. 未来中国气温的可能增温值(℃)

年份冬季春季夏季秋季年平均气温

2010 0.38 0.35 0.34 0.35 0.35

2020 0.69 0.63 0.62 0.64 0.65

2030 0.93 0.86 0.84 0.87 0.88

2040 1.12 1.04 1.02 1.05 1.06

2050 1.48 1.37 1.34 1.38 1.40

降水事件频率增加的趋势;而相对干旱的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不同学者虽有不同的看法,但多数学者认为有降水量减少的趋势。温度大部分地区呈上升趋势,降水量存在地区分布不均趋势,且这种趋势在温度上升的大背景下有增大的可能。降雨量多的地区继续增多,降水量少的地区将会继续减少[11]。

葛全胜等指出,在作物生长期期间,全国平均降水在近40年中存在明显的准年代波动,却没有明显的增加或减少趋势[13]。1980年以后,生长期期间降水趋势变化的区域差异却较为明显;新疆、东北及长江中下游的部分地区降水增加,而除此之外的全国大多数地区则以降水减少占绝对优势,华北地区的降水减少最为明显。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的东北、华北、西北、长江下游地区与云南南部春季物候期提前,西南地区东部、长江中游地区春季物候期推迟。这一变化趋势与中国生长期期间的温度变化趋势相对应[11]。

3.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气候变化使中国未来农业生产面临三个突出问题:一是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加大;二是带来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的变动;三是引起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变,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14]。

3.1. 对农业种植制度的影响

气候变暖,生长季延长,对我国种植制度影响重大。在技术进步的共同作用下,1986~1995年的10年间,全国耕地复种指数增加了9.5%,东北地区耕地复种指数达102%。伴随着冬麦北移的成功[15][16] [17][18],北方地区种植制度将发生进一步变化。

根据全球社会经济情景IS92a与7个未来气候情景GCM的合成模型预测,到2050年中国的温度可能上升1.4℃,降水可能增加4.2%,在这种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作物的种植制度将可能发生变化。王馥棠[19]根据合成GCM产生的中国区域气候变化情景估算,可以模拟评价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到2050年,除了海拔很高的青藏高原地区和东北北部的部分地区以外,几乎其他所有地方的种植制度都将发生较大的变化(表2),最显著的变化将会发生在中国最重要的东部农业生产区。

由表2可知,一熟种植面积将下降23.1%,二熟种植面积由24.2%变为24.9%,三熟种植面积由当前的13.5%提高到35.9% [20]。两熟制北移到目前一熟制地区的中部,目前大部分的两熟制地区将被不同组合的三熟制取代,三熟制地区的北界由长城流域北移到黄河流域[21]。由于气候变暖,将使中国长江以北地区,特别是中纬度和高原地区的适宜生长季开始日期提早、终止日期延后,农业生产潜在的适宜生长季有所延长[22]。程延年[23]则具体指出,在热量条件有保证的情况下,年降水量小于600 mm,只能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年降水量大于800 mm,方可稻麦两熟。因此,要想利用气候变暖的契机提高复种指数,必须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在雨养农业地区开展旱地农田种植体系的研究。

吴东丽,李琪

Table 2.Changes in the area ratio of various planting systems under the climate scenario in 2050 in China (%)

表2. 2050年气候情景下中国各种种植制度面积比的变化(%)

当前(1951~1980年) 2050年可能变化一熟制62.3 39.2 ?23.1

两熟制24.2 24.9 +0.7

三熟制13.5 35.9 +22.4

3.2. 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3.2.1. 粮食作物

王馥棠[19]在三种平衡GCM模式(GFDL、MPI和UKMOH)产生的2050年气候变化情景的基础上,利用改进的适合于中国农业实际的三种作物模型(ORIZA1水稻模型、CERES-wheat和CERES-maize模型)完成了对作物产量影响的模拟试验,模拟出了作物产量可能的变化范围(表3),结果表明,在农业种植方式和耕作措施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大气CO2浓度增加引起的气候变暖对玉米影响最明显,其次为冬小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最小。在区域上,对北方的影响大于南方;在季节上,以秋季气候变化的影响最为明显。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差异。如水稻中的单季稻由北向南减产幅度逐渐增加,在华北中北部产量下降最大(约为17%),黄河中下游和西北地区产量下降较小(10%~15%),江淮地区和四川盆地产量下降最小(6%~10%);早稻则是长江以南的南方中部稻区产量下降最小(2%以下),其周边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产量下降较多(一般在2%~5%);南方稻区长江以南的西北部,晚稻产量下降较多(10%~15%),东南部下降较小(7%~10%)。

3.2.2. 经济作物

根据三种平衡GCM模式(GFDL,MPI和UKMOH)预测的气候变化情景,研究表明,未来对于棉花这样的喜高温作物,气候变暖将使当前种植区内的品种逐渐被相对晚熟的类型取代,品种类型变化比较明显的地区可能会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淮地区以及新疆东部。虽然气候变化使中国整体范围的棉花生产潜力得到提高,但是,这种生产潜力的提高也存在区域间的差异,可能少部分地区的产量有下降趋势,例如新疆东部和南疆北缘[22]。

另外的模式研究表明,中国的棉花生产在短暂的增产之后会受到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如果没有采取任何适应措施,棉花的增产幅度趋缓[24]在未来CO2倍增条件下(GFDL,MPI和UKMOH),中国大部分的大豆产区都表现出了减产的趋势,如果缺乏灌溉条件,东北的减产幅度可达到15%,黄淮海平原的夏大豆和江南、华南的秋大豆略有减产,减产约1%~2%;如果灌溉条件满足,东北的北部增产幅度十分明显,而江南、华南、其他东部的大豆产区基本都表现减产1%~2%。采用瞬变模式(HadCM2和ECHAM4)研究和平衡模式的结果基本一致,东北北部的增产在黑龙江的黑河明显,而江南等大多地区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减产。灌溉大豆较雨养大豆的减产幅度较小,说明灌溉能够减缓气候变化对大豆的不利影响。

在未来CO2倍增条件下(GFDL,MPI和UKMOH),中国主要的花生种植区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减产。雨养花生平均减产大约在4.7%~6.0%左右;灌溉花生除在东北部分地区表现增产外,在其他种植区也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减产趋势,但总体减产幅度较雨养花生有一定的降低,大约为2.5%~4.8% [22]。

3.2.3. 牧业和渔业

近20年来,中国内蒙古草原区有变暖的趋势,冬季增温尤为明显,温度的升高使草原地区的春季干旱进一步加剧,根据模型计算的净第一性生产力以及羊草样地实测的地上生物量结果显示,自1993年

吴东丽,李琪Table 3.Possible changes in crop yield estimated under the climate change scenario in 2050 (%)

表3. 模拟2050年气候变化情景下估算的作物产量可能变化(%)

作物种类范围平均

雨养冬小麦?0.2~?23.3 ?7.7

灌溉冬小麦?1.6~?2.5 ?2.0

雨养春小麦?19.8~?54.9 ?31.4

灌溉春小麦?7.2~?29.0 ?17.7

早稻?1.9~?5.2 ?3.7

晚稻?8.8~?12.9 ?10.4

单季稻?8.0~?13.7 ?10.5

雨养春玉米?19.4~+5.3 ?

灌溉春玉米?8.6~+3.6 ?

雨养夏玉米?11.6~?0.7 ?

灌溉夏玉米?11.6~+0.7 ?

以来内蒙典型草原的生产力有明显下降的趋势[25]。在未来气候变化的情景下,由于温度和降水的改变,牧草的生长量也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放牧牲畜的生产能力[26]。研究预测,在GFDL和UKMOH情景下,2030年内蒙古放牧肉牛的体重将增加4.7%和5.2%,而MPI下则降低9.8%,结果的差异可能源于不同情景的温度和降水时空配置不同,使牧草的生产能力受到影响,间接影响了放牧肉牛的饲草获取量[27]。

由于渔场和鱼汛期直接受海流和海温的影响,而海流、海温变化和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因而渔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较为敏感。有学者利用引进的渔业模型(FISH BIOENERGETICS MODEL2)对中国沿海主要鱼种,如带鱼、小黄鱼、大黄鱼的生长进行了动态模拟[28]。研究发现,水温的变化会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摄食、产卵、洄游、死亡以及鱼类种群的变化,并最终影响到渔业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开发利用。中国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区主要经济鱼种的产量和渔获量在气候变化后都将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CO2年递增率为1%的HadCM2情景下,2030和2056年的经济鱼产量降低幅度为5%~15%,渔获量降低幅度为1%~8%。

3.3. 对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

据研究,中国20世纪80年代光温生产潜力有明显增长的趋势,北方增幅大于南方[29]。未来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潜力的估算,大多是在模拟CO2浓度倍增的前提下进行的。陶战等[30]认为我国种植业生产潜力将因气候变化而下降5%左右。李玉娥等[31]认为我国北方冬麦区小麦和玉米的生产潜力都将不同程度地提高。张厚宣[32]模拟计算我国南方稻区在自动灌水和雨育两种种植方式下,在现有品种不变的前提下,双季稻和单季稻气候生产潜力普遍下降。

金之庆等[33][34]在考虑气候条件变化并考虑CO2的直接作用,得出北方冬小麦产量将显著增加,而南方麦区的减产幅度亦趋向缓和,有的甚至增产;CO2浓度的增加减少了玉米叶片的蒸腾量,提高了水分利用率,从而增强了玉米的适应能力,提高了生产力。郑有飞等[35]在考虑光、温、水、CO2影响的基础上,并考虑太阳紫外线的负面影响,得出南京地区冬小麦生产潜力下降20%的结论。关于气候变化对作物气候生产力的影响尚有许多不确定的地方,影响因素不仅有温度和CO2,太阳辐射、降水、蒸发、温度日较差、风等也有影响。如中国近50年来太阳辐射总体减弱,主要是日照时数减少,而温度日较差

吴东丽,李琪

也在减小。温度日较差对作物生长非常重要,日较差较小意味着最低温度升高,那么作物呼吸消耗加强,干物质积累减小,产量可能下降,品质也会受到影响[36]。

3.4. 对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

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温室效应有进一步加剧气候变暖和气象灾害的趋势[37]。吴金栋[38]研究指出:近30年来,我国气温和降水变化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从而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未来气候变化不能改变农业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的事实,但可能会改变原有农业气象灾害的格局。气候变暖,低温冷害将有所减轻,但由于增温主要是在冬春季节,所以东北及其它地区夏季低温冷害仍不可掉以轻心。如在气候变暖较为显著的20世纪80年代,1985、1989年东北均发生了全区性的夏季低温冷害,东北三省粮食减产幅度均在10%~27% [39]。

气候变暖,无霜冻期将随温度升高而延长[39]。但霜冻是一种时间尺度很短的农业气象灾害,具体年份的发生可以与时间尺度很长的气候变化趋势相反[40]。事实上,随着生育期长的高产品种的使用,作物本身抗冻性的降低,尽管低温强度有所减弱,但霜冻的危害程度有可能加剧。与低温危害减轻相反,高温危害将加剧。一方面温度升高,作物生育期缩短,产量降低[41][42][43]。另一方面,各种作用都将不同程度地受到高温热害的影响,尤以长江中下游的水稻和北方小麦为甚[41]。

3.5. 对病虫害的影响

叶彩玲等[44]简要概述了近年来农作物病虫害气象环境成因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指出温度、湿度、降雨、风、光照等气象要素,对促进或抑制某种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流行及其危害程度都可能产生显著的影响。就农作物病害而言,病害的潜育期一般在发病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如西瓜蔓枯病潜育期在15℃时,需要10~11 d,28℃时只需3.5d。高温有利于大白菜炭疽病的流行,通常情况下,在适宜温度范围内大多数害虫各虫态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正相关,温度升高害虫各生育期缩短,反之则延长。

气候变暖再加上湿度增加,将进一步加重病虫害的发生发展。降雨或适温高湿有利于大多病菌的繁殖和扩散,研究表明[45],当温度在22℃~27℃范围内,相对湿度在92%~98%时有利于稻曲病孢子萌发,加速稻曲病的流行。霍治国等指出[46],冬季雨量、春季中雨量增加对长江流域小麦白粉病的流行有促进作用。

3.6. 对土壤的影响

气候变化将降低化肥利用率,增加农业投入,使我国荒漠化加剧,耕地面积减少,影响我国的粮食生产。气候变化虽不是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和主要原因,但气候变暖使降水增加有限,蒸发量加大(远超过降水量的增加),为荒漠化提供了有利的气候背景,加速了土地退化。根据研究分析[47],在全球气候变暖下,未来20~50年我国土地荒漠化的发展趋势是十分严峻。我国目前极端干旱区面积为69.7 × 104 km2,干旱区(包括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干旱区)的总面积为297.6 × 104 km2,占国土总面积的38.3%。预测气温升高1.5℃时,极端干旱区减少6.9 × 104 km2,湿润区减少25.7 × 104 km2,干旱总面积(不包括极端干旱)增加18.8 × 104 km2。干旱区每年递增220 km2,湿润区每年减少3023.5 km2[48]。

4. 农业生产的适应对策

4.1. 提高农业生产技术,选育新品种,改进作物品种布局

气候变暖有利于温室作物更好地生长,减少低温危害的风险,可以达到增产节能的目的。由于温室内的温度上升,作物生长加速,可以更快地向市场提供充足的货源,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34]。要积极运

吴东丽,李琪

用基因等科技技术,培育耐高温、耐干旱、抗病虫害、抗冷冻害的作物优良品种,以对应不同地区气候变暖的影响[49]。引进的优良作物品种进行气候适应性研究,并与当地气候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科学合理定种植制度,做到因地制宜、效益优先。对于原有种植作物,也要针对气候变暖现象,适当调整播种期,使作物在主要生长季处于更为适宜的气候条件,达到增产的目的[36]。将当前勉强或不适合农作的地区逐步调整转变为牧业或林业地区,或牧、林结合地区。增加土壤植被的覆盖率,不仅有利于吸收利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也有利于防止土壤退化和沙漠化。在种植业内部适时改革耕作制度,调整作物品种布局,以充分适应气候的变化[50]。

4.2.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及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逐步加大生态防治力度

开展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流行的气候背景及其影响机制的研究,在掌握病虫气象规律的基础上,研制重大农业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技术,对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及时跟踪,同时对未来动态加以准确预报。改善农田生态环境,防御干旱灾害。农田水利建设、节水农业体系、农田防护林等都有利于农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提高。针对温度上升,作物蒸腾加速、水分损失增多、干旱发生几率加大的情况,采用先进的滴灌、喷灌、渗灌、微灌等技术,减少无效蒸散和渗漏,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36][50]。

4.3. 加强气候的预测预报及其对农业影响的评估

研究减缓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对策措施,变被动防御为主动防御,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作物病虫害可能发生的趋势,做好预测预报工作[50]。大力发展农业气象科学,加强气候变化的监测和预警,做好防范措施,努力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运用农业卫星遥感,用高技术和新技术知道区域内农业的发展,以确保农业的高速、稳定增长。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活动,扩大作业面积,加大投入,不断优化人工降雨等作业方案和技术方法,提高减灾效益,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49]。

5. 研究展望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总体来说弊多利少,因而制定应对措施非常重要。除减少人为燃烧化石燃料排放CO2外,要根据气候变化的区域特点,运用科学方法定量研究有利和不利的影响,以便在种植制度的安排、品种的选育、农业生产管理措施的制定等方面积极应对,充分发挥热量资源优势,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51]高产、高效、优质的目的。因此,今后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 进一步加强开放性(FACE)试验研究,探索气候变暖变干情景下作物光合、呼吸作用和水分耗散变化机理,为建立评估气候变化影响的作物生长模型提供生物学基础[52]。

2) 加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评估的模型研究,在模型中应包括土壤养分、病虫草害、经济评价、应对决策、技术措施、管理水平等因子[53]。

3) 开展气候变率和极端事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评估。过去的研究大多考虑平均气候变化的影响,很少考虑气候变率和极端气候事件造成的气候脆弱性。气候变暖加剧气候异常,极端事件发生增多,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更加显著,客观评价这种影响对科学制定农业应对决策更有意义[54]。

4) 继续发展和改进各类模型,建立适合中国的综合性模型。运用现代遥感和GIS技术,提高模型参数的分辨率、精确度,减少不确定性,建立完善的数据库、模型库和专家系统集于一体的农业资源信息系统,实现对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动态监测。气候的变化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要综合研究农业生态系统与全球气候变化相互作用的机制,了解农业生态系统在自然和人为双重作用力驱动下的动态变化规律,建立相应的动态区域模型,协调农业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55]。

吴东丽,李琪

参考文献

[1]IPCC. Climate Change 2013: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1 to the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2]《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写委员会. 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5.

[3]骆世明. 农业生态学近年研究领域与研究方法综述[J]. 生态农业研究, 1999, 7(1): 19-22.

[4]于贵瑞. 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蓄积[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3: 57-59.

[5]陈隆勋, 邵永宁, 张清芬. 近40年我国气候变化的初步分析[J]. 应用气象学报, 1991, 2(2): 164-174.

[6]丁一汇, 戴晓苏. 中国近一百年来的温度变化[J]. 气象, 1994, 20(12): 19.

[7]王绍武, 叶瑾琳, 龚道溢, 等. 近百年中国气温序列的建立[J]. 应用气象学报, 1998, 9(4): 392.

[8]翟盘茂, 任福民. 中国近四十年来最高最低温度变化[J]. 气象学报, 1997, 55(4): 418.

[9]王绍武, 董光荣. 中国西部环境特征及其演变[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 53-56.

[10]沙万英, 邵雪梅, 黄玫.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气候变暖及其对自然区域界线的影响[J]. 中国科学, D辑,

2002, 32(4): 317.

[11]陈利容. 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J]. 种子科技, 26(4): 38-40.

[12]Wang, F.T. (1997)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Cropping System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Agriculture in China.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11, 407-415.

[13]葛全胜, 郑景云, 张学霞, 等. 过去40年中国气候与物候的变化研究[J]. 自然科学进展, 2003, 13(10): 1048-1053.

[14]毛留喜. 气候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J]. 中国气象报, 2005: 2.

[15]宫德吉. 近40年来气温增暖与内蒙古干旱[J]. 内蒙古气象, 1995(1): 16-21.

[16]侯立白, 陈贺芹, 陈贵, 等. 辽宁省小麦北移种植的可行性与实践[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 1995(3): 42-44.

[17]孙连发. 黑龙江省冬小麦育种中几个策略问题的探讨[J].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7(4): 26-27.

[18]杨恒山, 侯立白, 冯永祥, 等. 内蒙古西辽河平原冬小麦种植可行性分析[J]. 农牧产品开发, 2000(4): 20-24.

[19]Choi, C.R. and Hwang, K.T. (1997) Detection of Hydrocarbons in Irradiated and Roasted Sesame Seeds. JAOCS, 74,

469-473.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112924754.html,/10.1007/s11746-997-0108-y

[20]张厚瑄. 气候变化对我国种植制度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 2000, 21(1): 9-12.

[21]王馥棠. 近十年来我国气候变暖影响研究若干进展[J].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12(6): 755-765.

[22]林而达, 张厚瑄, 王京华, 等. 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影响的模拟[M].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7:

82-87.

[23]程延年, 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及其对策等课题组. 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及其对策[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3-53.

[24]宋艳玲, 张强, 董文杰. 气候变化对新疆地区棉花生产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 2004(3): 15-20.

[25]李镇清, 刘振国, 陈佐忠, 等. 中国典型草原区气候变化及其对生产力的影响[J]. 草业学报, 2002, 12(1): 4-10.

[26]邵庆均. 全球性气候变化与我国畜牧业[J]. 家畜生态, 1995, 16(2): 37-40.

[27]中国气候变化国别研究组. 中国气候变化国别研究[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114-115.

[28]刘允芬. 气候变化对我国沿海渔业生产影响的评价[J]. 中国农业气象, 2000, 21(4): 1-5.

[29]章基嘉, 徐祥德, 苗俊峰. 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J]. 气象, 1992, 18(8): 3-7.

[30]陶战, 蔡罗保, 杨书润.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可能影响及对策[J]. 农业环境与发展, 1994, 11(3): 1-6.

[31]李玉娥, 张厚瑄. 温室效应对我国北方冬麦区粮食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 1992, 13(4): 37-39.

[32]张厚宣. 水稻气候生产力对气候变暖的响应问题的模拟计算[J]. 中国农业气象, 1993(1): 35-40.

[33]金之庆, 方娟, 葛道阔, 等.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冬小麦生产之前瞻[J]. 作物学报, 1994, 20(2): 186-197.

[34]金之庆, 葛道阔, 郑喜莲, 等. 评价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玉米生产的可能影响[J]. 作物学报, 1996, 22(5):

513-524.

[35]郑有飞, 万长建, 徐维新. 未来气候变化时南京地区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估算[J]. 中国农业气象, 1997, 18(3):

14-18.

吴东丽,李琪

[36]宁金花, 申双和.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A]. 现代农业科技, 2009(12): 251-254.

[37]王馥棠. 气候变暖与我国粮食发生的可持续发展[J].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1999(1): 40-44.

[38]吴金栋, 太华杰. 近30年我国气候变化的不稳定性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J]. 气象, 1996, 22(8): 3-8.

[39]高素华, 潘亚茹, 章庆辰. 温室效应对未来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问题[J]. 中国农业气象, 1991, 12(4): 1-5.

[40]何维勋, 冯玉香, 曹永华, 等. 北京近50年初、终霜冻日的变化[J]. 中国农业气象, 1992, 13(4): 33-36.

[41]气候变化与作物产量编写组. 气候变化与作物产量[M].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2: 357-447.

[42]张宇. 水热变化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模拟试验[J]. 气象, 1993(7): 19-32.

[43]赵名茶. 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干旱地区影响分析[J]. 干旱资源与环境, 1993(4): 11-17.

[44]叶彩玲, 霍治国, 丁胜利, 等. 农作物病虫害气象环境成因研究进展[J].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14(1): 90-97.

[45]王长金. 稻曲病发生发展的气候条件及其防治措施[J]. 中国农业气象, 1996, 17(3): 41-44.

[46]霍治国, 叶彩玲, 钱栓, 等. 气候异常与中国小麦白粉病灾害流行关系的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 2002, 11(1):

85-90.

[47]王澄海. 气候变化与荒漠化[M]. 北京: 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3.

[48]肖风劲, 等.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可能影响及适应性对策[J]. 自然灾害学报, 2006, 15(6): 329-330.

[49]王丹, 王开磊.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J]. 中州学刊, 2009, 3(5): 70-71.

[50]吴志祥, 周兆德.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J].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2004, 10(6): 467.

[51]刘玉洁,陶福禄.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对温度和CO2浓度升高的响应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32):

416-424.

[52]邓振镛, 王强, 张强, 等. 中国北方气候暖干化对粮食作物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 生态学报, 2010, 30(22):

6278-6288.

[53]秦鹏程, 姚凤梅, 曹秀霞, 等. 利用作物模型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发展过程[J]. 中国农业气象, 2011,

32(2): 240-245.

[54]周广胜, 何奇瑾, 汲玉河. 适应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和农业措施研究进展[J]. 应用气象学报, 2016, 5(27):

527-533.

[55]丁一汇, 王会军. 近百年中国气候变化科学问题的新认识[J]. 科学通报, 2016, 10(61): 1029-1041.

知网检索的两种方式:

1. 打开知网页面https://www.360docs.net/doc/d112924754.html,/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WWJD

下拉列表框选择:[ISSN],输入期刊ISSN:2168-5711,即可查询

2. 打开知网首页https://www.360docs.net/doc/d112924754.html,/

左侧“国际文献总库”进入,输入文章标题,即可查询

投稿请点击:https://www.360docs.net/doc/d112924754.html,/Submission.aspx

期刊邮箱:ccrl@https://www.360docs.net/doc/d112924754.html,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阅览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人的发展中国家,制定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基本准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中国将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保护全球气候继续做出贡献。 应对气候变化的总目标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总目标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明显成效,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不断增强,气候变化相关的科技与研究水平取得新的进展,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得到较大提高,气候变化领域的机构和体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上,坚持正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遵循《气候公约》规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减缓与适应并重的原则;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其他相关政策有机结合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原则;积极参与、广泛合作的原则。 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一)对中国现有发展模式提出了重大的挑战。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还要持续增长,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将使中国面临开创新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挑战。 (二)对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和消费结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将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使得中国在降低单位能源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方面比其他国家面临更大的困难。 (三)对中国能源技术自主创新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能源、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如果不能及时获得先进的、有益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则这些设施的高排放特征就在会未来几十年内存在。 (四)对中国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提出了诸多挑战。中国生态环境脆弱,现有可供植树造林的土地多集中在荒漠化、石漠化以及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给植树造林和生态恢复带来巨大的挑战。 (五)对中国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提出了长期的挑战。如何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中国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对中国农业领域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和抵御气候灾害能力提出了长期的挑战。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第2卷第4期 2006年7月 目次 研究论文 147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Ⅲ):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对策的综合评价何建坤刘滨陈迎等154 近30 a青藏高原气候与冰川变化中的两种特殊现象施雅风刘时银上官冬辉等 综述 161 国际气候变化研究新进展丁一汇孙颖 研究短论 168 塔里木盆地气候变化的季节差异杨莲梅张广兴崔彩霞173 天山巴音布鲁克草原植被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刘艳舒红李杨等177 三江源区植被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唐红玉肖风劲张强等181 渭河、汉水流域秋季降水的变化特征赵珊珊张强陈峪等184 1951-2005年华南春播期气象条件的年代际变化陈丽娟张培群188 影响北京城市增温的主要社会经济因子分析郑艳潘家华吴向阳193 哈尔滨、石家庄、武汉和广州的气候变化对比郝立生 对策建议 197 英国促进企业减排的激励措施及其对中国的借鉴陈迎 动态快讯 202 《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谈判艰难迈出第一步苏伟孙国顺赵军204 IPCC第25次全会在毛里求斯召开戴晓苏205 2005年Nature杂志刊载的气候文献贾朋群胡英207 第一届亚洲气候与冰冻圈学术会议在横滨召开效存德 208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征稿细则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III):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对策的综合评价 National Assessment Report on Climate Change (III): Integrated evaluation of strategies on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何建坤1,刘滨1,陈迎2,徐华清3,郭元3,胡秀莲3,张希良1,李玉娥4,张阿玲1,陈文颖1,韦志洪1,段茂盛1,张晓华1,吕应运1 (1 清华大学,北京100084;2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732;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北京100038;4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 摘要:回顾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对国内外的碳排放状况、中国减缓碳排放的技术潜力、中国减缓碳排放的宏观影响、全球减缓气候变化的公平性与国际合作行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估。提出了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思路与对策,指出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下,中国要积极适应国际政治、经济及贸易格局变动的趋势,将减缓气候变化对策纳入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之中,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气候变化;社会经济影响;减缓碳排放;对策;评估 中图分类号:P467/D820 文献标识码:A 近30a青藏高原气候与冰川变化中的两种特殊现象 Two Peculiar Phenomena of Climatic and Glacial Variations in the Tibetan Plateau 施雅风1,2,刘时银1,3,上官冬辉1,李栋梁1,叶柏生1,沈永平1 (1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 3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100085) 摘要:近30 a全球强烈变暖,水循环加快,冰川也加剧退缩。青藏高原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下垫面,既对全球变暖有正常的反应,也出现了异常特殊现象。这种特殊现象已发现两处:1) 青藏高原北部偏西冰芯记录降温0.6℃,相应的冰川退缩微弱,融水径流降低;2) 青藏高原东南部以岗日嘎布山区为代表,出现较多的冰川前进,可能指示降水量有较大的增加。上述事实指示气候变化与冰川响应的复杂性。 关键词:全球变暖;青藏高原北部;降温;冰川退缩;青藏高原东南部;冰川前进 中图分类号:P343.6 文献标识码:A 国际气候变化研究新进展 Recent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Science 丁一汇,孙颖

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摘要:全球大气中CO2浓度升高、气温升高及降水量的变化等是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系统影响最为重要的几个生态因子,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农作物产量、生长发育、病虫害等方面。在过去的几十年,全球气候变化已对农业造成重大影响,其中不少影响是负面的或不利的。本文综述了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趋势,对农作物生产、种植制度、病虫害的影响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对策。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作物温度降水病虫害 引言 近百年来,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全球的气候与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于气候变化加剧而引起的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退化,土壤侵蚀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臭氧层耗损,大气成分改变等等,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农业是对天气变化最为敏感的部门之一,因为气候始终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决定因素,到目前为止,农业还没有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气候变化对农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特别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诱发的自然灾害将造成农业生产的波动、危及粮食安全、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早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前采取适应性对策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气候变化的特点和趋势 气候变化是气候平均状态出现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10 年或更长时间)的变动,具体指气候平均值和离差值两者中的一个或两者同时随时间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 1.气候变化的特点 (1)平均温度明显上升 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浓度明显增加,造成地球表面温度上升全球气候变暖,进而引起全球的气候变化。自1860年有气象仪器观测记录以来,全球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0.44~0.80℃。中国近100 年来年平均气温明显增加,达到0.5 ~0.8度,比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略高。如果年平均温度上升1度,大于或等于10度积温的持续日数全国平均可延长15天左右,这对于农作物生产来讲具有重大影响。 (2)降水出现区域性与季节性不均衡 温度的提高会加快地表水的蒸发,导致水循环加剧,暴雨出现的概率增加,虽然降水量很大,却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各地的降水量和蒸发量的时空分布也会显著改变。降水既会出现区域性不均衡, 也会出现季节性不均衡,即在农作物最需要水的时候出现季节性干旱,从而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过去的概念是中国西北部缺水,今后在中国南方也可能出现季节性干旱,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 (3)极端气候现象增多趋强 极端气候现象指一些在特定地区和时间的罕见事件,极端气候现象的罕见程度一般相当于观察 到的概率密度函数小于10%,这些极端气候现象包括干旱、洪涝、低温暴雪、飓风、致命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和全球变暖有关,也是气候变化的表现方面之一。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总趋势下,大气的环流特征和要素发生了改变,引发复杂的大气——海洋——陆面相互作用,大气水分循环加剧,气候变化幅度加大,不稳定因素增多,导致这些小概率、高影响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机会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系统的影响往往大于气候平均变率所带来的影响。 (4)冰川消融导致海平面上升,海水入侵 在内陆地区增温造成冰川退缩导致雪线上升,在南极冰川逐步融化、冰架面临坍塌,而北极冰帽正在持续消融中,漂浮在北冰洋上的成年厚冰块不断融化,这些因素再加上海水受热膨胀将会使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沿海地区洪水泛滥及严重破坏、侵蚀海岸线、海水入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2009年1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讲话指出: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 中国在发展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从中国人民和全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中国是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先后制定和修订了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森林法、草原法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把法律法规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中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不断完善税收制度,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全面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千家企业节能计划,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开展节能行动;深入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汽车,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动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中国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鼓励支持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中国是世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持续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大力增加森林碳汇。 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庄严承诺: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阅读指南] 竺可桢(1890.3.7—1974.2.7) 浙江绍兴市人,我国卓越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建国前先后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 1972年的《考古学报》第l期上,83岁的竺可桢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后转载于1973年《中国科学》16卷2期,以及1973年6月19日的《人民日报》。全文篇幅也就5000余字,却聚集了竺可桢先生毕生研究的成果,可谓其学术生涯的扛鼎力作。这项研究,博大精深,严谨缜密,为学术界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赞扬。 论文包含有大量古代典籍与方志文献的记载,广泛地被历史学家和历史地理学家所引用、推崇,对历史学家的研究起到了极大的指导作用——几乎只要是研究中国历史地理或中国环境史、物质文明史的文章,都会在参考文献中摆上竺可桢的这篇经典论文。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的评论是:“每读一遍,使我觉得此文功夫之深,分量之重,为多年少见的作品,理应侧身于世界名著之林。” 对这样高山仰止的学术名篇,我们自然应该潜心阅读。 文章开头就单刀直入,陈述了研究中国气候变迁的主要指标依据:“在东亚季风区域内,雨量的变动常趋极端,而温度的变化在冬春即能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我国冬季温度主要受西伯利亚冷空气所控制,升降比较统一。因此,本文以冬季温度作为气候变动的指标。” 随后是罗列、引用我国古代典籍与方志记载的大量例证,以及考古的成果、物候观测和仪器记录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研究。 根据材料的来源和性质,把中国近五千年的气候变迁的时间,分为四个时期——考古时期、物候时期、方志时期、仪器观测时期。 最后得到的4条初步性结论:在我国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左右;以后有一系列范围为1—2℃的上下摆动;在每一个400至800年的期间里,可以分出50至100年为周期的小循环,温度升降范围是0.5—1℃;最冷的时期都是从东亚太平洋海岸开始向西传播到大西洋海岸。 结尾还参照对比了挪威的雪线高低的变化,丹麦格陵兰岛冰川研究的成果,得到大体一致的结论,证明了用古史书所载物候材料来做古气候研究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历史时期的气候存在变迁过程,今天已经是常识,气候变化更是热点话题。可是就在八九十年前,欧美的大多数正统气候学家还认为,气候在历史时代是稳定的。竺先生在青年时代就对这一说法表示怀疑,所以才以《南宋时代我国气候之揣测》为始,50年里,一直潜

(发展战略)第三章 低碳经济在国内外的发展状态及政策

第三章低碳经济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政策 第一节全球气候变暖与发展低碳经济 一、全球及中国气候变暖现状 地球的气候一直是呈波动式变化的,冷暖交替出现。近一万年来,地球上气温的波动幅度在摄氏2度到摄氏3度之间,期间一共经历了3次暖期,即全新世大暖期(距今8000年至3000年前),中世纪温暖期(10世纪至13世纪),以及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的这次暖期。目前地球的气候系统正经历一次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这是近万年来地球上出现的第3次暖期。 在目前的这个暖期中,气候也是波动的,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40年代温度一直上升。上个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变冷,以后又上升,90年代是近百年最暖的时期。自20世纪初以来(1906—2005年),全球地表气温显著升高,全球平均表层温度已上升了0.74℃,海平面上升17em。在北半球过去1000年的任何世纪中,此次升温最为剧烈。21世纪高温、热浪、热带气旋(台风和飓风)及强降水频率增加明显。 百年来,中国气候也发生明显变化,20世纪中国年均气温升高了0.5~0.8℃;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区域降水量变化波动较大;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地区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特别是西北变暖的强度高于全国平均值,长江以南地区变暖趋势不显著,有些地区如四川甚至出现变冷的情况。我国已连续出现了16个大范围的暖冬,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降水逐渐减少。2007年为中国19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年平均气温10.1℃,为有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据预测,21世纪中国地表气温将继续上升,降水也呈增加趋势。2040年以前,不同情景下中国地区变暖趋势差异不大,而2050年以后则可能出现明显的变暖程度的差异。低排放情景下,增温趋势缓慢,到21世纪末变暖不会超过1-3℃,高排放情景下,则将会增加3~6℃。(全球气温再上升2摄氏度,上海将被淹没)。 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 1、欧盟加大开发可再生能源 气温升高造成的极端天气和水资源紧缺正袭扰欧洲:英国遭遇了60年不遇特大洪灾;强风暴降临法国;阿尔卑斯山冰川在过去150多年消退了近200米;西班牙遭遇40年未遇的大旱,第二大城市巴塞罗那不得不紧急调派轮船从法国买水供应居民;沙漠化威胁着伊比利亚半岛,有报告说,西班牙的气候已经开始“非洲化”;热浪和干旱引发的森林火灾频仍,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等国深受其害;气候变暖还影响到南欧一些地区的葡萄种植,农民不得不考虑毁掉葡萄园,到海拔更高的地区开辟新的种植区。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周曙东周文魁朱红根王传星王艳 摘要: 阐述气候变化的特点, 分析农作物对温度、降水变化的敏感性, 昆虫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探讨了农业生产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干旱及洪涝灾害的脆弱性。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技术选择包括选育抗逆性强的农作物新品种, 增强农作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种植技术; 加强农业灾害性天气的预警与响应能力建设。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适应性政策措施: 调整耕作制度, 提高指数; 完善江河湖泊防洪工程和防洪减灾体系; 加强土地合理利用; 发展设施农业, 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制订减灾应急预案; 积极推广农业保险。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敏感性; 脆弱性 一、引言 气候变化被列为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进展, 开展气候变化影响的相关研究开始成为学术界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农业是对天气变化最为敏感的部门之一, 因为气候始终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决定因素, 到目前为止, 农业还没有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气候变化对农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特别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诱发的自然灾害将造成农业生产的波动、危及粮食安全、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尽管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各国还没有就气候变化问题综合治理所采取的措施达成共识, 有待在2010年墨西哥城的第16 次缔约方会议上继续协商, 但气候变化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气候变化会使人类付出巨额代价的观念已为世界所广泛接受, 并成为广泛关注和研究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及早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 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提前采取适应性对策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从敏感性、脆弱性方面来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对策。 二、气候变化的特点和趋势 气候变化是气候平均状态出现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10 年或更长时间)的变动, 具体指气候平均值和离差值两者中的一个或两者同时随时间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

第十四章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

第十四章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 内容提要:神经、免授、内分泌系统在健康与重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具有重要作用。掌 握病原体传播、变异规律和致病机制,以及药物在分子、细胞与整体调节水平上的作用机理 是实现人类健康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积极发展中医药学理论体系。认识植物杭逆性及水分养 分和光能高效利用机理,开展农业生物安全与主要病虫害控制原理研究,是解决农业问题大 基础科学问题。认识重点流域大规模人类活动的生态影响、适应性和区域生态安全,从而更 好为人类健康服务。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关系我国经济全局。全球气候 变化对中国具有巨大影响。研究青藏高原和极地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其气候和环境效应,温 室效应的机理,气溶胶形成、演变机制及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及控制是营造人类有利生活环境 的必需邵分。研究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原理和新途径,大规模核能基本技术和氢能技术的 科学基拙是解决能源问题的关健之一。纳米研究是国际前沿性学科。我国其他关键科学技术 还涉及生殖与发育、干细胞等诸多领域。 核心概念: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系统;中医药理论体系;全球气候变化;气溶胶;可再 生能源;氢能;纳米技术。 第一节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物学基础 一、重大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干预的分子和细胞基础 蛋白质组学是继基因组学之后,国际科学界关注和竞争的又一个焦点。随着人类基因组 全序列测定的完成,人类基因组中绝大部分基因及其功能都需要在蛋白质水平上揭示与阐 述。蛋白质组学将全面研究细胞、组织乃至整个生命体内蛋白质组成及其活动规律,全景揭 示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阐明重大疾病发生发展机制,同时,蛋白质组研究也是开发新型 药物,促进生物医药产业腾飞的重要途径,随着研究的深人,人们可以直接获得一批应用性 抗体、发现一批诊断和药物靶标,并依此研究发现大量新药,从而推动整个生物医药产业的 迅速发展。另外,蛋白质组研究还将刺激和带动其他生物、分析、信息、材料等相关技术、 设备与产品的产业化发展,通过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应用,广泛影响工业、农业、畜牧业、环 境保护等领域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与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为此,国际科学界 将人类蛋白质组作为21世纪最大的战略资源之一,在联合完成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后, 又推出了规模更大的“人类蛋白质组计划”。 二、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在健康与重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免疫、神经和内分泌系统是动物和人体内三大调节系统。这三大系统之间不仅存在大的 回路,而且彼此之问还进行着直接的双向交流,维持着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这种功能I:的 相互联系是通过三大系统共同存在的细胞因介、神经递质和内分泌激素及受体实现的免疫 系统的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在病毒、内毒素等的作用下可以产生不同的所谓“免疫递质”( immune transmitter)来作为应答,这些“免疫递质”包括淋巴因子、胸腺素、内源性阿片样物质A CTH、TSH、IL--1等等。例如研究发现感染病毒的淋巴细胞可产生一 种与ACTH具有共同抗原特性和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此物质局限在垂体及大脑内,称为阿黑 皮素原(proopiomelancortin, POMC),并证实POMC即为ACTH的前体;在激活的淋巴细胞内含有与催乳素和生长激素相同的MRNA,推测淋巴细胞也可能是这两种激素的来源;另 外.还证实淋巴细胞可对LHRH的刺激产生免疫应答而分泌LH,它与垂体所分泌的LH具 有同样结构的β亚单位,经T细胞激活的淋巴细胞可反应性地产生FSH。这些不同的“免 疫递质”首先能对兔疫系统本身施加不同的影响,从而使免疫系统受到不同的调节效应。 此外,不同的“兔疫递质”也能对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起不同的作用,使机体的许多功能 (其中包括免疫功能)受到相应的调节。 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有各自的活性物质,但共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内啡肮等物质,又同时都有这些多肤的受体,因此,人们认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内啡肤是神经内分泌

全球气候变化——中国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解读

全球气候变化——中国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 气候变化是一个典型的全球尺度的环境问题。早在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就已经把气候变暖作为全球性环境问题提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科学界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政府都高度关注和重视全球气候变化对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由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涉及到气候、环境、经济、社会、政治、科技等众多领域,时间跨度又很长,因此,响应全球气候变化对策的制定应从国家长远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并把气候变化问题放到国家对外政治、经济与外交政策的大框架下统一考虑,以期气候变化问题朝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过程中,如何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是_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对中国发展带来的挑战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消除贫困是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必将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可避免地还将增长,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的形象将更加突出,无疑将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 1.发达国家要求中国承担温室气体限控的压力增大。京都会议后,一些发达国家试图以《京都议定书》已规定发达国家的减排指标为由,集中全力向中国和印度等“主要的”发展中国家施压。有的发达国家甚至明确提出将发展中国家“有意义的参与”作为其批准议定书的前提条件之一,并与公约的资金机制挂钩。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减排的理由包括:环境原因、竞争力原因、政治原因等。虽然这些理由严重背离了公约“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以及公约特别强调的:“发展中国家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履行其在本公约下的义务,将取决于发达国家对其在本公约下所承担的有关资金和技术转让的承诺的有效履行,并将充分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任务。”但从另一个侧面,我们也不难发现减轻这种压力的艰巨性。 2.对中国现有发展和消费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的丰度和组合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优势。中国人口基数大,发展起点低,到2003年底,仍有59.5%的人口为乡村入口,面临着继续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长期发展任务,人均资源短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传统的消费和生产模式是一种资源耗竭型、不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这种模式已经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从发展模式的选择看,虽然各国有权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但在其发展过程中,都遵循某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很少有国家发生例外。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和趋势表明,人均商品能源消费和经济发达水

世界各国的气候变化适应战略与行动

世界各国的气候变化适应战略与行动 作者:曾静静曲建升来源:科学时报2009-4-23 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已不可避免,一些国家根据本国的情况制定了适应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以趋利避害,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笔者主要介绍了欧盟、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国家(组织)的气候变化适应战略,并根据各国的适应行动对主要的气候变化适应选择进行概括和汇总。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下,国际社会一直致力于采取积极举措,以减缓气候变化。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已不可避免,气候变化减缓行动的效果难以在短期内显现,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成为另一项重要选择。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在20世纪90年代即提出了适应机制的阶段目标。2001年,UNFCCC确立面向发展中国家的适应基金。2005年,通过《内罗毕工作方案》,以促进所有国家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帮助各国决策者就适应气候变化作出正确的、实际的决定。2007年12月,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的《巴厘岛行动计划》,也明确把适应作为气候变化行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应对气候变化应该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是长期、艰巨的挑战,适应气候变化是更为现实、紧迫的任务。目前,国际社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正在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气候变化适应合作机制也不断发展完善,一些国家也根据本国的情况制定了适应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以趋利避害,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国家的气候变化适应战略 欧盟 2007年6月29日,欧盟委员会发布有关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性绿皮书《欧洲适应气候变化——欧盟行动选择》,确立了欧盟适应行动的四大支柱:在欧盟开展的早期行动,包括将适应纳入欧盟法律和资助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将适应纳入欧盟的外部行动中,特别是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通过集成气候研究扩大知识基础,从而减少不确定性;准备协调、全面的适应战略的过程,涉及欧洲社会、商务和公共部门。 2009年4月1日,欧盟委员会发布《适应气候变化白皮书:面向一个欧洲的行动框架》,以提高欧盟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应变能力。 英国

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应对措施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很多国家所关注的问题了,那么如何应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气候变暖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和参考! 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1.人口剧增因素 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目前,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目前,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

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侵蚀、沙化等破坏因素 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当的农业生产。众所周知良好的植被能保持水土流失。但到目前为止,人类活动如为获取木材而过度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用于农业生产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仍在对植被进行着严重的破坏。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分钟有20公顷森林被破坏,10公顷土地沙化,万吨土壤被侵蚀。土壤侵蚀使土壤肥力和保水性下降,从而降低土壤的生物生产力及其保持生产力的能力;并可能造成大范围洪涝灾害和沙尘暴,给社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恶化生态环境。 世界各国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近50年来,气温上升的脚步在加快。 据中国国家气候中心刘洪滨博士介绍,过去100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明显升高,本世纪变暖幅度还会增大。最新观测表明,1906—XX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20世纪后半叶北半球平均温度可能是近1300年中最高的。美国航天局戈达德航天研究所上月底发表的研究报告说,XX年是自1850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九个最热的年份,估计下一个厄尔尼诺现象今年或明年开始形成,全球地表气温可能将在今后

我国环境保护的国际法律问题研究———以气候变化问题为例(一)

我国环境保护的国际法律问题研究———以气候变化问题为例(一) 关键词:环境保护国际法气候变化科学发展观 内容提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的同时,也带来了气候变化、资源能源短缺等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我国和平发展的种种疑虑。以1992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1997年《京都议定书》为核心的气候变化国际法在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国际法的形式对特定国家的特定污染物排放量作出定量限制。我国虽然暂时不用承担温室气体限排义务,但未来的履约压力日渐增强。为了应对未来的挑战、实现和平发展,我国应当在国际层面和国内两个层面上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我国和平发展所涉环境问题及其国际影响———以气候变化问题为例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气候变化、跨界污染、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危险物质激增、资源能源短缺等全球环境问题在我国也陆续出现,有些领域的问题甚至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可以说,我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演变及其解决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以气候变化问题最为典型。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方式主要是粗放型增长,靠大量投放原材料和能源来实现。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全球化,我国成为世界自然资源消费大国的趋势不可阻挡。例如,我国消耗石油资源将大幅度增加,而国内石油产量缺口日渐加大,预计2020年我国将有60%的原油依靠进口。这一趋势对全球资源供给带来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例如,

如果我国延续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发展道路,当我国人均汽车占有量和汽油消耗量达到美国的水平时,我国每天将消耗8000万桶石油,而全球每天只生产6400万桶石油。1]以消耗石油资源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一个重要的后果就是大量排放各类温室气体。从总量上看,我国CO2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二,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居世界前列。1990—2001年,我国CO2排放量净增8.23亿吨,占世界同期增加量的27%;预计到2020年,排放量要在2000年的基础上增加1.32倍,这个增量要比全世界在1990年到2001年的总排放增量还要大。预测表明,到2025年前后,我国的CO2排放总量很可能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2]以上事实表明,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导致了我国面临着诸多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不仅对我们自己是个巨大的风险,无助于我国的和平发展,而且还可能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在此背景下,某些国家不能友好或者宽容地对待我国的和平发展,也就不难理解了。 我国和平发展所涉环境问题的国际法调整 1气候变化国际法的起源与发展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也是20世纪给21世纪遗留下来的最大挑战之一。1990年,第45届联大通过了第45/212号决议,决定建立政府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委员会(INC),着手组织谈判工作。由于气候变化问题涉及各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和效率问题,触及各国的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利益,公约的谈判过程自始至终充满错

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迁

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迁 中国历史上气候的变迁,不仅具有明显的时间差异性和空间差异性,同时由于两种差异性的交互运行,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本文试图勾勒出这种特点和影响的大致轮廓,以就教于方家同仁。 一、时间差异性 气候包括气温和干湿状况两大基本要素,研究历史气候也必须从这两方面着手。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的《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论文,〔①〕系统地总结了中国气候变迁的基本规律,表现在五千年来温度变化上,可以明显地总结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1.第一个温暖期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即仰韶文化时期到殷商时代。甲骨文记载当时安阳人种水稻是阴历二月下种,比现在早一个多月。北京附近的泥炭层分析表明,五千年前那里生长着大量的阔叶林,代表着相当温和的气候。 2.第一个寒冷期从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850年,即西周寒冷期。《竹书纪年》记载周孝王时长江、汉水冻结的情况,说明当时的气候比现在寒冷。 3.第二个温暖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即东周到秦汉温暖期。《春秋》中有鲁国“春正月无冰”、“春二月无冰”、“春无冰”等多次记载。《荀子·富国篇》和《孟子·告子上》载齐鲁地区农业种植一年两熟。 4.第二个寒冷期从公元一世纪到公元600年,即东汉南北朝寒冷期,这个寒冷期以公元4世纪前半期达到顶点。《资治通鉴》载晋成帝初年,渤海湾从昌黎到营口连续三年全部结冰,冰上可往来车马及几千人的大部队,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2—4℃。 5.第三个温暖期从公元600年到公元1000年,即隋唐时期,其间公元650、689、678年冬季,长安无雪无冰,当时气候温暖可见。 6.第三个寒冷期从公元1000年到1200年,即两宋时期,此间公元1111年太湖全部结冰,冰上可以通车,1110年、1178年福州荔枝两度全部冻死。 7.第四个温暖期从公元1200年到1300年,即宋末元代温暖期。1225年,道士丘处机在北京长春宫作《春游》诗云:“清明时节杏花开,万户千门日往来。”说明当时北京气候比现在温暖。 8.第四个寒冷期从公元1300年到1900年,即明清严寒期。此间,1329年太湖结冰厚达数尺,橘尽冻死。1493年,淮河流域降大雪,从当年九月降至次年二月方止。洞庭湖变成“冰陆”,车马通行。 五千年来,我国气候四个温暖期与四个寒冷期交替变迁,其时间上的差异性是非常明显的。 二、空间差异性

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中英对照)

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 Enhanced Actions on Climate Change: China’s Intended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特别是发达国家大量消费化石能源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累积排放,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加,加剧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全球自然生态系统产生显著影响,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Climate change is today’s common challenge faced by all humanity. Human activities 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especially the accumulate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from the intensive fossil fuels consumption of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resulted in significantly increasing the atmospheric concentration of greenhouse gases, exacerbated climate change primarily characterized by global warming. Climate change has significant impacts on global natural ecosystems, causing temperature increase and sea level rise as well as more frequent extreme climate events, all of which pose a huge challenge to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race. 气候变化作为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多年来,各缔约方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实施进程中,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不断强化合作行动,取得了积极进展。为进一步加强公约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各方正在就2020年后的强化行动加紧谈判磋商,以期于2015年年底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会议上达成协议,开辟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新前景,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 Climate change is a global issue that requires the collabor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For year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equity and 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ies and respective capabilities, the Parties to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Convention) have been working to enhance cooperation and achieved positive progres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vention. To further enhance the full, effective and sustained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vention, negotiations and consultations are now under way on enhanced actions beyond 2020, so as to reach an agreement at th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to the Convention in Paris at the end of 2015. This will open up a new prospect for green and low-carbon development across the globe and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orldwide. 中国是拥有13多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是遭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重挑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不仅是中国保障经济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担当。 As a developing country with a population of more than 1.3 billion, China is among those countries that are most severely affected by the advers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China is currently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confronting with multiple challenges includ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poverty eradication,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combating climate change. To act on climate change in terms of

近3000年来中国气候变化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综述

近3000年来中国气候变化 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综述 丁 敏 (泰山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系,山东泰安 271021) [摘 要] 本文对近3000年来气候变化以及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性,尤其是近五百年的小冰期的气 候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对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影响的研究成果加以概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设想,以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社会经济发展;小冰期 [中图分类号] P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590(2005)06-0089-05  [收稿日期]2005—09—06  [基金项目]泰山学院科研资助立项项目(Y 03-2-04)  [作者简介]丁敏(1976-),女,山东郓城人,泰山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系讲师,硕士. 1 近3000年来气候变化的特点 1.1 近3000年来气候变化的研究成果 1.1.1 历史资料、历史文献及考古发掘等的研究成果 竺可桢曾对我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化做过权威性研究[1],结合考古资料、物候资料、地方志资料、仪器观察等多种手段,初步恢复了中国近5000年来的气候变迁认为5000年中前两千年气候气温比现在高20℃左右,3000年来,西周时代(1100~770B.C.),气候寒冷,东周一直到西汉时期是温暖湿润时期,三国开始后不久气候变冷,并一直维持到唐代开始,唐末以后,气候再次变冷,至15世纪渐入小冰期,成两峰三谷结构,直至20世纪初气候回暖,小冰期结束.后Hameed 与龚高法将竺氏的温度变化曲线作了一些小的修改[2],将中国过去3000年划分为11个气候适宜期(暖期和变暖期)和气候非宜期(冷期和变冷期).朱士光[3]根据关中地区考古发掘、饱粉分析研究成果以及丰富的史籍文献、地方志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出西周初期约3kaBP ,气温开始变冷;进入晚全新世,平均气温比现今低1℃~2℃;春秋、战国、秦及西汉早期(770aBC ~24aAD )气候温暖湿润;西汉晚期,气候转冷;至隋、唐(581~907aAD ),气温高于现今1℃左右;北宋、金、元(960~1368aAD )等时期气候以温凉为主;明、清(1368aAD )以后,进入小冰期,尤以17世纪及19世纪后半叶最为寒冷.根据历史气候记录,张丕远等[4]对近2000a 来中国特别是东部地区的气候变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其中近2000a 来的气候划分为6个阶段西汉中叶至东汉末温暖干,魏晋南北朝时期气候寒冷,隋至盛唐时期气候温暖,中唐至五代初期气候寒冷,五代中至元前期气候温暖,元后期至清末气候寒冷. 1.1.2 从冰芯研究中得出的气候变化信息 施雅风等[5]用古里雅冰芯的δ18O 序列和累积量,恢复了中国西部近2000年来的气候变化.施雅风等认为:270年以前高温高湿,280~960年低温干旱,970~1500年中温干旱,1510~1920年为冷暖波动强烈的小冰期,1920年后升温.与中国东部地区文献记录比较,西部地区许多重大气候都是同时期发生的;但也有显著区别,表现在“中世纪温暖期”在东部有相当表现而西部表现不足.近1200年为低频变化 第27卷第6期 2005年11月泰山学院学报JOURNA L OF T AISH AN UNI VERSITY V ol.27 NO.6 N ov 1 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