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国内外研究

绿色金融国内外研究
绿色金融国内外研究

力挺绿色金融央行提出以碳换贷

文章类型:学习天地文章加入时间:2010年9月7日8:20

以碳排放的减排额作为抵押物进行环保产业融资——央行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提供了一条可行之道。截至目前,四大行向绿色产业所投放的信贷余额已至少达到10970亿元。

9月2日,第六届东北亚博览会国际金融高级别会议在长春举行,金融界高层齐吁绿色金融。央行在会议期间表示,要加快碳金融和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使更多的资金流入与绿色经济相关的各个行业,在信贷方面,可以尝试以碳排放的减排额作为抵押物,为环保产业做融资。

绿色金融助推低碳经济

央行指出,金融机构要加大资金投入,打造绿色产业基地,积极推动生物、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等新型产业的发展,同时支持产业结构优化,改造提升传统的产业。

而在东北地区,央行特别提出,要积极构建东北亚地区碳交易平台,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他指出,东北亚地区经济体之间具有较强的经济互补性,要积极研究国际碳交易和定价的规律,借助长吉图经济发展圈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10970亿绿色信贷急增

工行表示,目前在工行全部客户和贷款中,环保合格的产品均超过99.9%,其余的不到0.1%的客户和贷款也正在环保达标评审的过程中。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支持的节能减排绿色信贷项目已近2200个,贷款余额达4200多亿元。

另据中行介绍,截至今年6月末,中行投向绿色产业的贷款余额超过2500亿元,比2008年年底增长了90%,在公司贷款中的比重由6.9%提高

到7.3%。农行表示,2009年,农行的新能源、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绿色信贷贷款余额超过了2000亿元,增速高出全行法人贷款8个百分点。建行也介绍,截至2009年年末,建行绿色信贷的贷款余额2270亿元,比年初新增360亿元。

如此算来,截至目前,四大行向绿色产业所投放的信贷余额至少已达10970亿元。

在“开源”绿色信贷的同时,各家银行也在“截流”落后产能信贷方面做了努力。记者从工行了解到,上半年仅该行总行层面就审查否决了金额共计115.5亿元的高耗能、高污染和环保不达标项目融资申请。目前,几大行对申请贷款的企业放贷时都要考虑环保因素,只要不达标,都坚决实行环保一票否决。

绿色金融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在投融资决策中要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的回报、风险和成本都要融合进银行的日常业务中,在金融经营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通过对社会经济资源的引导,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与传统金融相比,绿色金融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更强调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利益,它将对环境保护和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作为计量其活动成效的标准之一,通过自身活动引导各经济主体注重自然生态平衡。它讲求金融活动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金融与传统金融中的政策性金融有共同点,即它的实施需要由政府政策做推动。传统金融业在现行政策和“经济人”思想引导下,或者以经济效益为目标,或者以完成政策任务为职责,后者就是政策推动型金融。环境资源是公共品,

除非有政策规定,金融机构不可能主动考虑贷款方的生产或服务是否具有生态效率。

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的策略选择

“绿色信贷”的概念,最初来源于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三部门为了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于2007年7月30日联合出台的《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从“绿色信贷”的提出看,实质是针对我国日益严峻和突出的环保问题,拟通过环保部门和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业的协同合作,从宏观政策方面指导金融机构落实国家环保政策和产业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更好地支持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及项目进行信贷控制,同时防范和控制由环保问题带来的信贷风险。本文立足于河南实施绿色信贷的产业基础,对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的策略选择进行探讨。(剩余0字)

阅读整篇文章

国内外环境金融研究的进展与前瞻

作者:张伟,李培杰来源:《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添加日期:09年04月15日环境金融是现代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它是对传统金融的延伸和升华。这一概念及相关理论的提出,为21世纪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虽然环境金融的部分理论基础与传统金融是一致的,但环境金融又不同于传统金融。环境金融更强调维护人类社会的长期利益及长远发展,它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起来,有利于减轻传统金融业的负面效应,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目前,国内外对环境金融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尚未形成系统的学科体系,需要有志者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逐步完善。一、环境金融的界定与起源

所谓环境金融,是指金融业在经营活动中要体现环境保护意识,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对环境污染的治理,通过其对社会资源的引导作用,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的协调。它不仅要求金融业率先引入环境保护理念,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金融发展模式;更强调金融业关注工农业生产过程和人类生活中的污染问题,为环境产业发展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促进环境产业的发展。

在环境金融的界定上,人们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Jose Salazar(1998) 认为:环境金融是金融业根据环境产业的需求而进行的金融创新。[1]《美国传统辞典》(2000)认为:环境金融是环境经济的一部分,它主要研究如何使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来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2]Sonia Labatt等(2002)认为:环境金融是提高环境质量、转移环境风险的融资行为或过程。[3]张伟认为(本文作者之一),环境金融是针对环境保护,以及为推动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而开展的投融资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环境金融,就必须突破狭义环境的束缚,进入所有环境友好型产业的领域。这是因为,环境保护,需要在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方面寻求平衡点,不能因为单纯保护环境而影响发展经济。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能够实现这种平衡。况且,工业领域的“末端治理”,并不能真正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必须从源

头加以控制。

环境金融的提出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此之前,国外学者对环境产业的融资问题很少涉及,只是沿用传统的公共物品理论。即环境产业提供的产品属于公共物品,总体上需要财政融资,但对于一些准公共物品,可以由民间资本投资。

进入20世纪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不断,且有日趋蔓延和扩大之势,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爆发便是最好的佐证。此时,金融已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是,金融动荡不安给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潜在的威胁,引起了人们对金融发展模式的重新思考。1992年,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纲领性文件《21世纪议程》的出台,为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希望与曙光。同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联合国环境署正式推出了《银行界关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声明》,该声明得到了非常积极的响应,有100多个机构和团体在声明上签字。这些变革,构成了环境金融思想产生的背景。近年来,环境的恶化迫使社会各个方面都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金融业也不例外。在这种情况下,国外逐步把环境问题引入到金融研究之中。Jose Salazar(1998)对环境金融的功能进行了研究,认为应当寻求保护环境的金融创新。Eric Cowan(1999) 通过对环境金融的界定,探讨了发展环境经济融通所需资金的途径。著名的金融专家Marcel Jeucken于2001年出版了《金融可持续发展与银行业》一书,分析了金融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强调了银行在环境问题上的重要作用。Sonia Labatt于2002年出版的《环境金融》也是一个代表,该书主要探讨了金融创新与环境的关系、金融服务业如何进行环境风险评价以及提供金融产品。如今,在一些发达国家,环境金融已经成为学术研究和发展循环经济实践的新领域,比如Sanjeev Bansal(2006)、Perez Oren(2007)等的研究。

国内近年来对环境金融也进行了一些研究。国内较早提出环境金融概念的是张伟(200 5)。[4]他在博士论文和相关著作中对环境金融理论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并论述了环境金融学科的特点,希望理论界能够对环境金融的研究引起重视。[5](P165-169)之后,王卉彤等(2006)引入了国外的环境金融理论,并就如何与中国的现实结合进行了初步探索。[6]与环境金融相接近的研究是关于绿色金融(生态金融)的研究。王军华(2000)探讨了绿色金融发展的必然性和基本发展思路。熊学萍(2004)提出发展绿色金融,改变金融业的传统考核指标,是弥补传统金融缺陷、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陈光春(2005)就绿色金融发展的融资策略进行了探讨,李心印(2006)探讨了绿色金融工具创新的必要性和方式,建议通过许可证抵押贷款证券化和发行环保信用卡,实现金融工具的创新。

二、关于金融在环境保护中作用的探索

有学者认为,金融业的环境意识比制造业相对淡薄一些,部分原因是第三产业不被认为是产生环境污染的直接因素。实际上,环境风险在没有预见、没有披露的情况下会实质性地

影响稀缺资源的配置、投资的参与和资本方向的引导。金融系统在确定贷款和资本价格时应包涵社会和环境风险,并将这些风险通过制度或税收等方式实质性反映出来,在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中真实清晰地揭示出环境服务的价值(王玉婧,2006)。[7]

Marcel Jeucken(2001)在《金融可持续发展与银行业》一书中将银行对待环境保护的态度分为四个阶段:抗拒阶段(Defensive)、规避阶段(Preventive)、积极阶段(Offen sive)和可持续发展阶段(Sustainable)。在第一阶段,银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只能增加成本而没有任何收益,因而采取抗拒态度,发展中国家的银行多处于这一阶段;在第二阶段,银行环境影响的外部性逐步得以内部化,因而必须关注环境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以降低运营风险,这时候规避环境风险的策略最受欢迎,发达国家的银行多处于这一阶段;在第三阶段,银行已经从环境保护的行为中发现商机,因而会采取一些积极的手段开展环境友好的业务,少数发达国家银行已经步入了这个阶段;在第四阶段,银行的一切商业活动都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一致,整个经济系统已经发展到一个非常理想的境界,可持续发展指日可待。

李华友等(2007)指出,实施环境保护的金融政策是完善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他分析了环境保护金融政策作用下各利益主体的行为选择,提出了我国制定环境保护金融政策时应着重解决的问题及相应建议。[8]

三、金融对环境保护支持的路径与方式

自从《FINANCING CHANGE BY SCHMIDHEINY AND ZORRAQUIN》一书1996年出版以来,可持续性已经在战略发展以及商业融资服务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Jeucken,2001)。金融领域为了优化其内部环境业绩开始把环境风险纳入考虑范围中,这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银行通过减少对能源,水以及材料的利用来减少成本(McCammon,1995);第二,银行想通过向客户展示他们能为“绿色”买单而提升其形象。另外,环境风险管理程序被引入信贷管理。环境风险会造成银行信贷业务在一定程度上的损失(Scholz et al.,1995;Keidel,1997;Coulson and Monks,1999)。与此同时,银行业奖励积极承担环保责任的企业,他们设立了专门的绿色信贷产品和抵押品或社会责任基金,用以投资环境友好型或可持续型企业(Jeucken,2001;Schaltegger and Figge,2001)。然而,确定何种标有绿色、社会责任以及可持续标签的产品对可持续发展有何种效果以及决定哪家银行和金融机构是可持续的领导者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在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下,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基本国策,政府的政策支持不仅要关注绿色税收体系建设,而且要全面创新金融支持体系。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液,必须为发展循环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最终目的是要为循环经济相关的市场主体建立一个良性的、面向市场的投融资环境和金融支持体系。

Marcia Annisette(2004)认为,如果社会责任型机构(比如世界银行)都不能在经济利

益与社会责任之间找到平衡点,那对于那些次之的组织(比如商业机构)就更不能被指望履行社会责任了。同时,他还指出如今世界银行在经营业绩核算指标的设计方面是不成功的,忽略了应当考虑的环境及社会责任。

Andrea B.Coulson(1999)认为,环保考虑会影响银行业对经济发展与环境管理的金融支持,文章回顾了银行业对环境的承诺以及在银行信贷决策影响下企业环保表现的潜在能力。丁玲华(2007)认为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金融资源的总量和聚集能力能促进循环经济的产业化;高水平的金融服务可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高效率的金融支持;金融资源的总量和聚集能力能满足循环经济融资多样性需求。

孙恒有(2006)认为,循环经济技术较传统技术具有跨领域性、复杂性等特点,这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是不可能的,构建完善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能全方位地满足循环经济产业化的金融需求。

李虹(2006)认为,循环经济增长模式是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建立与循环经济相配套的货币供给机制,在货币政策和信贷管理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创新。

综合有关金融支持循环经济的文献,可以看出金融支持循环经济主要集中在充分发挥国家政策性金融的引导作用、完善相关财税激励制度、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理论分析过于集中,且针对每一个大方面的具体展开较少,尤其是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因此,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对金融支持循环经济提出具有一定理论深度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四、环境金融理论的发展历程

环境金融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以下过程:

一是环境与金融的关系已经逐步被人们所认识。相当长一个时期,人们把金融(投融资系统)作为“生产/消费——自然环境——生产/消费”循环的外生变量,认为金融对自然环境不产生影响,至多是造成排放污染物的直接影响。后来,人们认识到,金融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于永达等,2003)。[9]金融机构对环境的影响除了表现在废弃物、废水等排放外,还可以通过信贷和投资引起间接污染,并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反之,环境问题也可以影响银行经营,一些引发严重环境问题或存在潜在环境风险的投资项目一旦失败,就会给银行财务表现带来负面影响。

二是国内外理论界在环境金融的研究上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目前国外的一些国际组织、政府部门、学术机构、金融企业已经或正在对适应环境保护的金融发展战略进行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涉及以下问题:(1)识别环境风险和机会;(2)资产定价和审核;(3)环境风险管理;(4)金融工具创新;(5)政府与行业协会的推动。2003年,美国学者T.E.Gradel 和B.R.Allenby把环境与金融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阶段。他们在《产业生态学》一书中构建了环境与金融的理论基础,从产业与环境的视角把金融作为服务业的一种纳入服务业与环境的理论框架中。国内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主要分布在绿色金融和介绍西方关于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方面,[9]比如,关于绿色金融的内涵(高建良,1998);绿色金融体系的内涵(孙洪庆,2001);以代际补偿为基础的可持续投资(杜丽群,1999);以开拓多元融资渠道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投融资;等等。

三是国内外实务界在环境与金融的结合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比如在银行业,美国进出口银行已经制定了环境评估政策,在考虑项目的环境影响以后才进行决策。在英国,伦敦金融创新研究中心制定了一套环境风险评估方案,对企业的环境风险评级。国际金融机构也在行动,世界银行开始改变传统的贷款方针,使得贷款项目更加符合环境保护要求;亚洲开发银行制定的中期发展战略中提出将加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管理作为战略目标之一。国内也开始在环境与金融结合上进行探索,最早的实践是环境投资主要集中在工业污染防治、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这些措施推动了环境与金融的结合。但是,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这些实践基本上是自发的,缺乏来自理论的指导。

基于上述情况,笔者认为,目前国内外关于环境金融的系统理论研究才刚刚起步,加强环境金融理论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一者可以开展环境与金融的系统研究,填补国内外在该方面的理论空白;二者可以通过规划明确研究的重点,将研究引向深入;三者可以整合有关的研究力量,在短期内形成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五、对环境金融理论发展的前瞻

对环境金融的研究,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形成一个新的学科——环境金融学。作为一个未来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环境与金融结合的理论及实务。总体来看,该学科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环境金融学是显著的“绿色”学科。环境金融学与其他学科不同之处在于,环境金融学具有显著的“绿色”特征。其他金融学是以环境可以再生或环境容量无穷大为假设前提的,其研究对象一般不涉及环境问题。而环境金融学是以环境不可再生或环境容量非常有限为假设前提的,它以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因而,环境金融学是显著的“绿色”学科。

其二,环境金融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环境金融学是一门处于初创期的学科,它自己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需要在借鉴其它学科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加以消化、再造乃至创新,形成自身独有的理论体系。比如,环境金融学需要借助环境自然科学的有关理论,需要

吸收金融学的有关理论,还需要引进其他学科比如财政(税收)学、企业管理学、政治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的有关理论。因而,它是典型的交叉学科。

其三,环境金融学是前景广阔的新生学科。传统的金融学主要研究货币银行理论与实务。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融资方式不断出现,金融创新活动此起彼伏,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为此,新金融学的形成已是大势所趋。与传统的金融学不同,新金融学研究的重点是融资理论与实务的创新。环境金融学是新金融学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以及新金融学的高速成长性,决定了环境金融学是前景广阔的新生学科。

参考文献:

[1]Jose Salazar,1998,Environmental Finance:Linking Two World[R].Presented at a Workshop on Financial Innovations for Biodiversity Bratislava ,Slovakia.

[2]Eric Cowan,1999,Topical Issues In Enviromental Finance[R] Resea rch Paper was Commissioned by the Asia Branch of the Canadian International Deve lopment Ageney(CIDA). [3]Sonia Labatt,Rodney R White Environmental Finance[M] 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2002.

[4]张伟.论中国环境保护投融资方式与创新[D].中国海洋大学博士论文,2005.

[5]张伟.经济体制转轨绩效与城市环境设施投资体制个案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6]王卉彤,陈保启.环境金融:金融创新和循环经济的双赢路径[J].上海金融,2006,(6).

[7]王玉婧,江航翔.环境风险与绿色金融[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6,(6 ).

[8]李华友,冯东方 我国推行环境保护金融政策的障碍与改进途径[J] 环境保护,2007,(12)

[9]于永达,郭沛源.金融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践[J].环境保护,2003,(12).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19-05-13T15:04:22.16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8月25期作者:张郁苓 [导读] 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活动开展的面比较窄,其主要集中表现在银行业、证券机构和保险公司的各种业务。在2008年的初期,我国银监会对有关节能减排的授信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指导建议 (武汉理工大学,430000) 第1章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的现状及必要性分析 1.1 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活动开展的面比较窄,其主要集中表现在银行业、证券机构和保险公司的各种业务。在2008年的初期,我国银监会对有关节能减排的授信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指导建议,除此之外,我国环保总局也公布了有关加强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监管内容的指导建议,同时,中国保监会以及国家环保总局也联合公布了有关环境污染在责任保险方面的指导建议。从那以后,我国的“绿色保险”、“绿色信贷”以及“绿色证券”三大金融业务的基本行业规范得到了较为全面的规划,这也标志着中国的绿色经济有了新的起点。这三方面不仅相互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也各有侧重点,其主要表现为:绿色信贷主要是控制资金的流动;绿色保险重点是消除之前出现的污染事故发生后企业获取利益,最终由政府为其买单,让当地群众承担环境污染的害处的弊端。同时,利用环境数据透明化的办法,进一步提升对公司环境监督管理的力度。 1.2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的必要性 1、有利于共享经济结构层次调整的盛宴 随着政府对于绿色金融业不断的加大投入,以节能环保为代表的绿色低碳产业的经济已初步进行较快的增长期。按照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在节能凑拢约束性相关指标方面的预估,通过清洁发展为机制的相关公司、企业,其融资规模大概是3500亿元人民币。在2015年,我国国务院在相关政府工作报告中指明,今年CO2气体排放量的降低额度必须维持在在4.0%及以上,除此之外,其还指明全年再开工的大型水利工程达27个,施工中的的大型水利工程的投资也已达到了7000亿元人民币”。所以很多专家进行了预估,在将来的五年内,我国相关绿色产业的平均年投入资金会高达两万亿元人民币。这些工程的建设与开发都为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业务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较大的利润空间,以及新的利润增长点。 2、助于降低行业信贷风险 国内在实施的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能优化的一系列的政策下,如钢铁、煤矿等一部分高污染产业结构调加快,这就让行业的风险进一步得到了提升,相应贷款不良率也日趋上升。把我国工银和建行于2015年6月末的信息当成对照,其有关制造行业的贷款不良率高达 1.95%、3.58%,该数据较其全行的贷款平均不良率分别高出了0.83和1.79个百分点。但是同期该两个银行有关水利设施、环保和公共设施行业的贷款不良率却仅有0.03%和0.05%。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我国政府确确的指明会在继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能优化的政策前提下,对于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和优化信贷投向进行深入发展。 3、有利于开拓大型银行的海外市场 中国一带一路等相关经济战功的实施,使得国内企业走出国门的步伐加快,国内的大型金融机构开展跨国的金融服务将成为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国世界上很多国家不仅将注册资金等经济因素作为考核指标,而且对于环境和社会发展因素也已经被纳入到指标当中,其也是时下众多跨国银行应用赤道原则的缘由。所以对走国际化道路的金松机构或是大型银行而言,对绿色金融进行深度发展,对其削弱、避免融资项目的国际合作风险,改进与消费者、区域政府、百姓和新闻媒体关系,保证国际业务的持续、稳定、健康进步意义非凡。 第2章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的问题 2.1 银行自身的绿色金融服务意识不强 由于绿色金融的发展历史比较短,因此传播到我国的时间更是有限的,所以中国的商业银行对于绿色金融行业的了解并不深入,因此导致了银行对于绿色金融服务意识也不高,主要表现在业务的交易规则缺乏、操作方式不清晰、利润空间不明确、产品的创新和风险管理一直也没有较完整的体系。所以认识上的不足,使得大多数银行对于其缺乏内在的动力,因此出现了观望的情况,不敢贸然进入,由此可知对于绿色金融的服务又是什么样的。 2.2 银行绿色金融产品单一 与欧美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产品种类偏少,因此这也极大的限制了其客户群体以及其业务的拓展范围。另外,由于缺乏创新的金融产业,就难以使用金融工具来减少或避免业务开展过程中的信用风险,比如绿色信贷业务可以通过风险评级工具来减少信用的风险等。因此绿色金融产业需要通过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断的创新出新的产品才能获得更多的客户和消费群体,这样才保证商业银行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第3章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的措施 3.1 社会、政府方面的措施 2013年,山东省提出了关于如何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实施意见,计划将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成为山东省的支柱性产业。 2014年烟台市也提出了关于如何打造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园的指导意见,以此来推动中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应对世界气候的变化、促进节能降耗减排以及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为了很好的鼓励银行和金融机构大力开展绿色信贷业务,银监会近年来也相继出台了节能减排的授信工作指导意见、绿色信贷的指引以及能效信贷的指引等多项引导性政策,这种将监管性政策和产业性政策的结合,极大的推动了银行业和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活动,同时积极的调整信贷产品结构,努力减小或避免环境与社会风险,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做好相关的服务,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方法转变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 3.2 银行自身的措施 时下,恒丰银行的管理阶层也渐渐意识到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道路有着深远影响。因此,恒丰银行的主管职门的信用风险评审部于2015年第10次党委会上就绿色信贷相关内容进行了专题汇总报告,经会议党委同意,明确了由信用风险评审部带领,对

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研究

一、中国发展绿色金融的必要性 近年来,国际上兴起了“绿色金融”概念,期望通过对金融体系的重塑来推动绿色和包容性经济的发展。绿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在投融资决策中要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的回报、风险和成本都要融合进银行的日常业务中,在金融经营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通过对社会经济资源的引导,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导致“绿色金融”兴起的背景因素主要是,建设更加绿色和包容性的可持续经济体系逐渐成为全球共识,但建设这一体系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13年)的估计,截止到2030年,单是向能源、交通、建筑等绿色基础设施的转型,每年就需增加相当于全球GDP的1.5%左右的额外投资。而为绿色经济和包容性增长提供的金融支持仍很不充分,甚至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有所背离。有研究表明,伦敦股票交易所和纽约股票交易所旗下上市公司隐含的二氧化碳密集度在2011年至2013年间分别提高了7%和37%,这意味着资本市场仍然主要是为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服务,而没有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足够支持。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完全依靠市场机制自发转向“绿色金融”是很困难的,必须加大政府的介入和引导,并借助国际组织的力量。中国、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将环境风险因素纳入银行的监管规则,推动绿色信贷快速发展的案例,已被视为成功的典范。 当下的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在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和严峻的环境形势下,绿色金融被赋予了更多使命,被提到更高的位置。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正在开展大气、水、土壤三大领域污染防治的战役,经济发展受到环境因素的严重制约,构建绿色金融体系,释放市场力量,形势越发紧迫,步伐也正在加快。在第四届西安(浐灞)金融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未来几年内将迎来我国绿色金融发

能源安全约束下的绿色金融发展战略

能源安全约束下的绿色金融发展战略 摘要:能源安全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金融部门如何把金融业务运作与加强资源环境保护、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确保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是摆在金融部门面前的一个重大战略课题。为此,文章通过对中国能源安全与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实行绿色金融、强化节能减排、缓解能源供求压力以确保能源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能源安全;绿色金融;产业结构 一、引言 能源作为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先决条件,是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安全是一国经济安全的重要方面,它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爆发于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使得世界经济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同时也宣告了西方世界“黄金时代”的结束。此后,能源安全问题一直是倍受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为此,世界许多研究机构、国际组织和学者们都对能源安全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相关研究,并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就经济学领域而言,能源经济学已成为一门专门以研究石油问题为主的经济学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和探讨石油价格波动对世界石油市场供求关系和各国经济的影响。国际上研究能源经济学的学者们其研究也大多集中于分析国际油价的变动对世界石油供求和各国经济的影响这一问题上。例如,Noureddine Krichene(20XX)通过考察1918~1999年间的世界原油与天然气市场,并对1918~1973年和1973~1999年这两个时期的原油与天然气的供给与需求弹性进行了估算,发现1918~1973年这一时期的原油与天然气价格稳定,而1973年之后石油与天然气价格变得极不稳定,反映了1973年石油危机以来世界石油与天然气的市场结构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James D. Hamilton(20XX)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证明了石油价格的变动与GDP增长之间呈现出非线性关系的特征;(20XX)从能源安全概念、石油市场演进、制度安全框架、目前石油安全状况、未来石油安全需要、增加能源安全战略措施等方面分析了世界能源未来的发展趋势,并认为尽管未来不会出现像1970年代那么大的全球能源危机,但某些能源安全的严重程度将继续值得关注,未来并有可能进一步加重,因而对于能源安全没有任何自满的余地,目前的石油紧急措施有必要扩大到包括发展中国家和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18)》摘要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18)》摘要 2018年,中国抓住良好发展机遇,继续推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和国际合作等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新成绩。 一、高质量发展为绿色金融持续注入新动力 2018年,中国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各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12月印发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自2018年1月1日从先行试点进入全国试行阶段,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赔偿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继将生态文明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后,2018年3月,中国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赋予其更高的法律地位和更强的法律效力。生态文明成为重要的国家意志,进一步深化了绿色发展共识、推动了绿色发展实践。2019年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检察公益诉讼中加强协作配合依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为合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又一制度支撑。可以说,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绿色转型的新发展要求,为绿色金融提供了更加坚定的制度保障和更加广阔的市场机遇。发展绿色金融、践行责任投资理念,成为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自发选择。 在国际上,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主动承担与自身

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义务,以建设性的态度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国切实履行《巴黎协定》承诺,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行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8年度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约46%,提前完成到2020年碳强度下降40%~45%的自主承诺目标;煤炭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从2005年的72%下降到2017年的60%;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13.8%,预计到2020年可完成占比达到15%的目标;清洁能源投资连续九年位列全球第一。同时,中国在国际投资过程中大力推广责任投资理念,在“一带一路”等涉及的对外投资中积极贯彻落实环境、社会和治理(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ESG)原则,着力推动相关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总体而言,国际可持续投资的巨大需求也将催生中国更加广阔的绿色金融市场。 二、绿色金融发展取得新成绩和新进展 从国内来看,绿色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服务创新不断涌现。2018年,中国共发行绿色债券超过2800亿元,绿色债券存量规模接近6000亿元,位居全球前列。据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18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为8.23万亿元,同比增长16%;全年新增1.13万亿元,占同期企业和其他单位贷款增量的14.2%。2018年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合计224.2亿元。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绿色PPP、绿色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思考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思考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武雯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恶化,推进绿色发展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迫切。绿色发展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持,需要一套功能完善的绿色金融体系作为支撑。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支持国家战略义不容辞,同时也是提升自身社会形象、推动经营转型、拓宽收入来源的需要。 一、发展绿色金融是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和转型需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绿色发展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健全现代金融体系”,其中就包含发展绿色金融。绿色金融也首次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人民银行、财政部、发改委、环保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近期也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旨在动员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产业,同时更有效地抑制污染性投资;明确政府在适当领域运用公共资金给予激励;推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积极稳妥地加大绿色金融创新力度。可见,绿色金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发展绿色金融是商业银行落实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途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十三五”时期甚至更长时间的任

务。绿色发展具有重新调整供给侧总量和结构的重要意义,一方面,低碳减排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助于削减过度的供给,消化过剩产能,同时调整供给结构,消除供需缺口;另一方面,绿色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纠正生态资源的扭曲配置,提高资本、劳动等要素的配置效率。绿色发展通过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强化对于低端供给侧发展的约束;通过市场中的信息机制、声誉机制等加强与资本等其他要素的结合,来确保资本市场等发展沿着绿色轨道前进;通过引入绿色供应链管理制度,确保供给侧在全生命周期上的绿色化。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本身就有着重要的推动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去产能与绿色金融关系密切,很多产能过剩行业同时是高能耗、高污染行业,不符合绿色发展的标准。通过贯彻落实日趋严厉的环境保护政策,商业银行加快退出高污染、高能耗行业企业,这本身就是加快去产能的过程。与此同时,通过加大对绿色环保行业资金的投入,支持和促进相关绿色行业快速发展壮大,即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推动我国经济向更加低碳、绿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 发展绿色金融符合社会各界对商业银行的期望和要求,有助于商业银行树立承担社会责任、践行绿色发展的良好社会公众形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绿色化趋势日益清晰,支持和发展绿色金融将是可持续、负责任企业的重要标志之一。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必然要

国外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国外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摘要:近年来,雾霾袭击了国内大部分区域,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当今中国的重大现实问题。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发展绿色金融有利于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绿化中国经济。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创新性金融制度安排,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同时有效抑制污染性投资。本文通过对比海外发达国家的发展特点,结合我国绿色金融政策上存在的不足,对我国绿色金融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绿色金融;监管;风险 1国内绿色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 著名绿色金融专家马塞尔?杰肯认为,商业银行对待环境保护的态度分为抗拒、规避、积极和可持续发展四个阶段。在抗拒和规避阶段中,商业银行都认为给环保项目放贷必然具有高风险和高成本。而随着保护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商业银行为降低经营风险不得不规避环境风险的策略,大部分发达国家

都处在规避阶段。在积极和可持续发展阶段,环境保护企业的获利能力大大增强,商业银行从环境保护的行为中发现更多商机。因此,商业银行更积极的开展环境友好业务,只有少数发达国家达到了这一水平。 绿色金融法律法规不健全,且环境法律执法不严,存在地方保护主义 首先,我国绿色金融缺少一套与我国国情相对应的法律法规体系,这也是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自2007年以来,相关部门颁布了绿色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多以指导意见为主,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没有具体的严格管控。其次,奖惩内容不够明确,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因而容易滋生执法不严,甚至是有些地方政府出于政绩需要有意保护那些地方纳税大户和经济支柱的污染企业。金融机构迫于政府压力,也会为污染企业进行绿色信贷。 信息披露和信息共享系统亟待完善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发展绿色金融,银行将面临较大风险。如政策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这些风险将影响金融资产的安全性和盈利性,使部分地方金融市场存在“不环保,不绿色”的现象。由于地方政府出于短期政绩考虑的地方保护思维,目前我国地方环保部门执法不严,很多企业环境违法没有查处。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政策研究

财经论坛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第21期96 一一 重视环境保护对于我国走可持续经济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并提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要想协调好必须摒除守旧的对立关系,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起来,合理科学的对待,探索双方共赢的方法. 参考文献 [1]L i v i u ,M r c u ,A l i n a .T h e i m p a c t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e x Gp e n s e s u p o n t h e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R o m a n i a [M ].I n t e r n a Gt i o n a lM u l t i d i s c i p l i n a r y S c i e n t i f i cG e oC o n f e r e n c eS u r v e y i n g G e Go l o g y a n d M i n i n g E c o l o g y M a n a g e m e n t ,S G E M ,v 2,n 5,p 493G497,2015. [2]G a o ,H o n g M e i .T h i n k i n g o f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 p o l i c i e s b a s e d o n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p r o t e c t i o n [J ].A d v a n c e dM a t e r i a l sR e Gs e a r c h ,v 726-731,p 4 185G4189,2013.[3 ]胡仙芝,余茜,李小方.公共政策视野下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环保政策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 ].新视野,2012,(03) :62G65.[4]吴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41G42.[5 ]刘洪涛,余杰,徐汭祥,郑海霞.中国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法规现状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38(08) :26G28.[6 ]刘洪涛,余杰.中国废弃物处理处置社会监督体系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J ].环境科学与理,2014,39(04):9G12+51. [7]L i v i u ,M r c u ,A l i n a .T h e i m p a c t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e x Gp e n s e s u p o n t h e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R o m a n i a [M ].I n t e r n a Gt i o n a lM u l t i d i s c i p l i n a r y S c i e n t i f i cG e o C o n f e r e n c e S u r v e y i n g G e o l Go g y a n d M i n i n g E c o l o g y M a n a g e m e n t ,S G E M ,v 2,n 5,493G497,2015. [8]G a o ,H o n g M e i .T h i n k i n g o f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 p o l i c i e s b a s e d o n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p r o t e c t i o n [J ].A d v a n c e dM a t e r i a l sR e Gs e a r c h ,v 726G731,p 4185G4189,2013.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政策研究 裴正纲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济南250353 )摘一要:金融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应当做到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 发展理念中明确强调了要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加快高污染高耗能产业转型,发展绿色金融刻不容缓.绿色金融不仅能够通过引导资金从高污染高耗能产业转向绿色产业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还能够促进经济的协调二可持续发展.通过对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助力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助力经济绿色转型. 关键词:绿色金融;产业转型;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F 83一一一一一文献标识码:A一一一一一一d o i :10.19311/j .c n k i .1672G3198.2018.21.0471一引言 我国自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粗放型经济发 展方式虽然对于促进经济迅速增长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但是大量的高污染高耗能产业也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破坏.随着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节能减排等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发展绿色金融能够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的绿色增长.绿色金融又被称之为环境保护金融或可持续金融,2016年9月1日?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将绿色金融定义为支持环境保护和节约高效利用资源等经济活动提供的金融服务.发展绿色金融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绿色化转型,还能够协调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我国对于绿色金融的研究起步较晚,尚且没有建立健全的绿色金融体系,绿色金融产品和衍生工具数量较少. 2一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2.1一绿色金融各地区发展不均衡 绿色金融是为环境保护而提供的金融服务,环保投资是与绿色金融直接相关的投资活动.环保投资是改善环境做出的投资行为,能够在保护环境以及控制污染的同时还能够增加就业机会二拉动G D P 的发展.通过表1可以看出,我国环保投资各地市发展并不均衡,江苏二山东二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环保投资明显多于青海二西藏二甘肃等西部欠发达地区.主要是由于各 地市经济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以及各地政府对绿色金融的重视程度有高有低.2.2一赤道银行数量较少 赤道原则(E P s )是要求金融机构在投融资过程中评估环境和社会影响并利用金融杠杆进行环境保护的一项企业贷款准则,2002年10月由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和荷兰银行在伦敦提出,花旗银行二巴克莱银行二德意志银行等参与制定.赤道原则发展至今已是国际项目融资的新标准之一,并成为商业银行普遍接受的环境风险及社会风险管理工具.全球范围共有七十九家金融机构接受赤道原则,为全球80%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但在我国目前仅有兴业银行一家赤道银行. 2.3一环保标准不明确, 环保评估体系不健全环境保护项目覆盖范围广和环境风险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我国尚未形成一条行之有效的环保评估体系,绿色金融相关政策和金融工具效果评价困难.目前我国没有一套完整的环保评估体系,只是通过商业银行对具有较大环境和社会风险项目的投融资活动进行信贷控制来承担环境社会责任,而对上市公司及民间融资企业影响力度不够.建立完善的环保评估体系的前提是要明确环保标准,在评估企业产生的环境风险时不仅要评估企业投融资项目,还要测算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因此,建立一套符合我国

绿色金融文献综述:理论研究、实践的现状及趋势

[转载]绿色金融文献综述:理论研究、实践的现状及趋势 原文地址:绿色金融文献综述:理论研究、实践的现状及趋势作者:雷立钧碳金融研究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可持续发展为方针制定并通过了《21世纪议程》。人类开始意识到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的生产方式的危害性,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倡导绿色文明,并在政策和舆论导向上向环保产业和绿色经济倾斜,绿色观念逐渐被人们认可。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必须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绿色金融应运而生。 一、绿色金融的内涵 (一) 绿色金融的定义 绿色金融(green finance)又称环境金融(environmental finance)、可持续金融(sustainable finance),2000年,《美国传统词典》第四版将其定义为:环境金融是环境经济的一部分,研究如何使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来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国内学者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绿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政策, 通过

金融业务的运作来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从而促进环境资源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 并以此来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金融营运战略(高建良,1998) [1]。二是绿色金融是指金融在经营活动中要体现“绿色 ”,即在投融资行为中要注重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其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作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王军华,2000)[2]。三是把绿色金融定义为金融业在经营活动中要体现环保意识,即在投融资行为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注重环保产业的发展,通过投融资行为对社会资源的引导作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的协调(李心印,2006) [3]。 除了以上代表性的定义外,国内学者还有从金融政策、金融与生态关系角度给出定义。截至目前,关于绿色金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本文认为,从当前我国绿色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看,高建良的定义更准确地指出了绿色金融的核心——“通过金融业务的运作来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这一观点基本上与国际上的研究一致。 (二)绿色金融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上最早提出绿色金融概念是在1997年。在此前后,世界各国政府、国际组织、金融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在环境保护领域进行了多种尝试,取得不少经验,1974年,前西德

我国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_汤伯虹

第19卷 第9期长 春 大 学 学 报 V o l .19 N o .9 2009年9月 J O U R N A LO FC H A N G C H U N U N I V E R S I T Y S e p .2009  收稿日期:2009-05-11 作者简介:汤伯虹(1986-),女,湖南永州人,硕士生,主要从事金融管理方面的研究。 我国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汤伯虹 (湖南大学金融学院,湖南长沙410079) 摘 要:基于近年来绿色金融理论实践的研究成果界定了绿色金融的基本内涵,系统地研究了绿色金融对节能减排的作用机理,并对我国绿色金融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进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创建环保政策性银行、实施绿色信贷政策和进行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的具体措施。关键词: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绿色信贷政策 中图分类号:F 8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907(2009)09-0001-04 资金流是企业的命脉,怎样进行融资、投资等都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而投资、融资等又都是存在于社会金融体系中的,因此可以预期通过金融手段 对污染企业进行环境方面的约束是有效可行的。绿色金融是现代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发展绿色金融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经济以及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进步以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应高度重视金融的作用,尤其要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对节能减排、转变发展方式的促进作用。 1 绿色金融的概念及相关实践 绿色金融(G r e e n F i n a n c e )是一个新兴概念,又称环境金融(E n v i r o n m e n t F i n a n c e )或可持续性融资(S u s t a i n a b l e F i n a n c i n g ),最早约出现于1997年。关 于绿色金融的内涵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4种:一是《美国传统词典》(第四版,2000年)提供的定义:环境金融(绿色金融)是环境经济的一部分,研究如何使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来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二是指金融业在贷款政策、贷款对象、贷款条件、贷款种类和方式上,将绿色产业作为重点扶持项目,从信贷投放、投量、期限及利率等方面给予第一优先和倾斜的政策。三是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通过金融业务的运作来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促进环境资源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并以此来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金融营运战略。四是将绿色金融作为环境经济政策中金融和资本市场手段,如绿色信贷、绿色保险。从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实践看,绿色金融的基本内涵就是从金融和环 境的关系入手,将生态观念引入金融,依靠金融手段和金融创新影响企业的投资取向,进而影响经济取向,改变过去高能耗、低产出,重数量、轻质量的金融增长方式,以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改善环境的金融增长模式。 多年来,世界各国政府、国际组织、民间金融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开展了多种绿色金融的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超级基金法案”要求企业必须为其造成的环境污染负责,从而使得信贷银行高度关注和防范由于潜在环境污染所造成的信贷风险。据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 N S E A D )调查结果显示,2002年欧美共有绿色风险投资约45家,总投资额达1亿欧元,主要投资领域为再生能源、水和清洁技术设备。此外,绿色金融还有绿色金融债券、绿色回购协议、绿色产业基金等形式。 2003年6月,7个国家的10家主要银行宣布实行“赤道原则(T h e E q u a t o r P r i n c i p l e s )”,即在自愿原则的基础上,管理与发展项目融资有关的社会和环境问题。根据国际金融公司的政策,金融机构保证在其项目融资业务中充分考虑社会和环境问题,将项目按照高、中、低级环境和社会风险分类,只有在项目发起人能够证明在执行项目过程中对环境问题负责时,方可对项目提供资助。目前已经有29家金融机构实施了“赤道原则”。 2007年以来,我国环保总局会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不断推出“环保新政”,相继出台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等绿色金融产品,从而在我国掀起了一场旨在保护环境的绿色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一以兴业银行为例

摘要 构建绿色金融体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与谐社会得重要途径。我国绿色金融起步较晚,缺少发展经验,但由于中国独特得政治经济环境,绿色金融在我国得发展又呈现出其独有得特点。本文先从绿色金融得界定入手,以兴业银行为例,分析了其绿色信贷体系及其发展得现状与前景,并映射我国绿色金融得发展现状。同时也进一步探讨了绿色金融在我国发展得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加快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得一些方案与对策。 关键词:兴业银行;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现状;对策 Abstract Build a green financial system, taking the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atter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construction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s important way、Green finance in China starts late, lack of development experience, but as a result of China's uniqu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gr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and presents its unique features、 In this paper, fir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finition of green finance, societe generale, for exampl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green credit system and its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 and map gr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Also further discusses the gr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our country, put forward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green financial some solu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ecological fianance,;green finance;innovation mode;low-carbon economy; 目录 一、绿色金融得提出与界定 (4)

浅析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Financial View 金融视线 |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 155 浅析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林鲁宁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山东泰安 271000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当今绿色金融备受关注,作为国内金融领域的“新宠”,其发展还不成熟。发展绿色金融既是我国经济绿色转型的内在需求,也是促使我国接轨国际金融的外在条件。从商业银行角度来看,发展绿色金融是顺应国家发展战略、满足实体经济发展需求的必要举措,也是我国商业银行不可错失的重要市场机遇,更是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本身金融发展状况、市场完善程度等条件与拥有成熟金融体系的发达国家具有许多不同之处,照搬国外发展模式显然不可行,为此我国商业银行需结合自身状况探索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绿色金融发展之路。在这一背景下,研究怎样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与国外较为成熟的绿色金融体系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体系不完善,绿色金融业务发展不充分,有较多发展潜力亟待挖掘。本文以我国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对其绿色金融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其发展状况,理清其发展历程,并将本国情况与国内外经验相结合,针对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应对措施,探究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之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绿色金融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对于绿色金融的研究是从20世纪末开始的,1980年“绿色金融”的概念在美国《超级基金法案》中被提出,紧接着在2000年,《美国传统词典》对绿色金融的定义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为绿色金融的研究打下基础。发展至今不到40年的短暂历程,可以看出,绿色金融是金融领域的一颗新星。在这一方面国外学者做了许多研究,包括对其广义及狭义的定义、发展概况、发展战略、存在问题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的内容,从研究层次上看,既有基于对绿色金融业务运行的微观研究,又有对绿色金融领域的宏观探索;从研究的范围来看,既有基于某个国家的研究,也有世界性的研究。其研究的内容大体可以概括为三方面:一是国外对绿色 金融的理论研究;二是国外对绿色金融发展战略的研究;三是国外对绿色金融发展趋势的研究。 2.国内绿色金融研究现状。自21世纪以来,面对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以及环境产业单一融资渠道的现实困境,众多学者开始从金融发展方面思考如何进行环境保护,“环境金融”一词逐渐走入人们视野,同时也催生了国内对绿色金融的相关研究。结合国外学者的研究,我国对绿色金融的定义做出了进一步解释,即绿色金融包括对一切与环境有关的产品、产业和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项目进行的投融资行为,以及倡导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政策。此外,还有一些学者针对当前国内绿色金融发展状况及趋势进行积极探讨,通过借鉴国外经验结合自身发展状况等方式,为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建议,如蒋先玲、张庆波等学者对于发达国家包括绿色证券、绿色信贷等在内的金融体系的运作及实践经验作出分析,郑德凤、臧正等学者在绿色金融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关性等方面得出许多重要结论。 二、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概况 (一)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的界定 绿色金融一般是指利用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等金融业务将社会资金引入环保、节能、低碳等绿色产业的一系列制度和政策安排,其主要探究的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问题,因此也被称为“环境金融”、“可持续金融”。商业银行绿色金融是指商业银行在金融活动中秉持环保理念,通过自身业务,引导更多社会资源进入绿色产业,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主要业务包括两类:一类是传统的绿色金融业务,以绿色信贷为代表,为发展绿色产业的经济实体提供融资服务;一类是创新型绿色金融业务,通过提供绿色理财产品、绿色金融债券、绿色货币基金以及碳排放权质押等金融产品,为发展绿色产业的经济实体提供多样化的绿色金融服务。 (二)国内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为解决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我国逐渐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资力度,同时对商业银行的融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这一背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人们对于绿色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型发展理念,绿色产业必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选项,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投融资服务的绿色金融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领域的中坚力量,肩负发展绿色金融的历史重任。研究分析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制约因素,破解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难题尤为必要。本文从国内外绿色金融研究情况入手,分析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绿色金融;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3-5889(2019)23-0155-03

关于绿色金融的调查问卷

您好,我们是河北经贸大学的学生,展开本次调研主要目的是了解居民对于绿色金融的了解及参与程度,我们致力于引导建议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发绿色金融产品促进居民绿色消费,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谢谢您的合作。 您可直接在选项上√,或者直接将选项填列到括号中,可多选。 (一)您的基本信息: 1,您的年龄() A.20以下B20-30岁C30-40岁 D 40岁以上 2,您的学历是() A 硕士及硕士以上B本科或大专 C 高中、中专D初中及初中以下 3,您的职业性质是() A 企业、机关人员B金融(管理)人士C 科教人员 D 企业老板E学生 F其他______________ (二)绿色消费观的调查: 1,您平时消费注重环保吗() A 非常注重 B 比较看重C不看重 2,影响您日常消费的因素有() A 产品的价格B产品质量 C 是否环保健康D是否打折促销 3,你认为现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 A温室效应B水污染、空气污染C滥砍森林,水土流失 D 野生动物,濒临灭绝E毒性土壤F其他___________ 4,您认为您有责任为当前的环境问题采取行动吗() A有责任和义务B没责任,自愿C不是我的事,反正环境不是我自己破坏的 D我自己的行动对环境保护没什么作用 5,您愿意为当前的环境问题作出哪些力所能及的努力() A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B 尽量购买环保产品C响与环保号召,提高亲朋好友的环保意识 6,您日常是通过哪些渠道购买绿色环保产品() A广告宣传 B 政府或者金融方面优惠政策 C 亲朋好友介绍D商场挑选 (三)金融产品使用情况 1,您最常使用的消费方式是() A现金支付B银行卡支付C信用卡支付D借记卡支付E其他_______ , 2,您所拥有_____张银行卡,您最常使用的银行卡是() A中国农业银行B中国建设银行C 中国银行D中国工商银行E河北银行F兴业银行G其他_________ 3,您的银行卡使用范围有() A 日常购物消费B资金转账往来 C 网上购物D个人存取款E其他_______ 4,您选择使用银行卡主要是考虑() A还款、取款方便快捷B宣传到位C安全放心 D 可以网上支付各种费用 5,您拥有_____张信用卡,您最常使用的信用卡是() A工行牡丹B农行金穗C中行长城D建行龙卡E招行金葵花 6,您选择信用卡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还款方便 B 透支额度大C可积累信用额度 D 在签约商家使用可以享受优惠折扣

绿色金融政策及问题

浅议绿色金融与国内银行业发展的政策及问题 目前国内经济进入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国家“十二五”规划加大了对节能环保行业的支持,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环保型企业才能得到长期发展。国内银行业要获得长远利益,必须加大对环保行业的投入,发展绿色金融,这种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一、绿色金融是国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绿色金融”主要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在投融资决策中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的回报、风险和成本都融合进银行的日常业务中,在金融经营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通过对社会资源的引导,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金融”是基于协调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二者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方面是指金融业如何促进环保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作用主要是引导资金流向节约资源技术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另一方面是指金融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明确金融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避免只注重短期利益的过度投机行为。世界各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纷纷出台各种文件推行“绿色金融”理念。我国提出绿色金融的概念相对较晚,具有标志性的发展绿色金融的政策是自

2007年以来,国家环保总局(现国家环境保护部)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相继出台以“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绿色金融”政策,为发展“绿色金融”奠定了基础。从国内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来看,目前绿色金融的主要方式集中在银行业的绿色信贷。 发展绿色金融,助推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方面,具体来讲: (一)发展绿色金融是支撑环保行业发展的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企业责任的提升,环保行业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必将产生大量的资金需求,作为社会资金的最大提供者,银行业通过信贷杠杆约束污染企业发展、帮助污染企业进行治污工程、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环保产业,而环保产业带来的经济利润也会部分回流至银行业实现企业和银行的双赢。 (二)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银行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银行业作为运营机构,也要考虑其自身的经营风险和收益。自1994年我国政府确立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以后,环境风险已经越来越被金融机构所重视,发展绿色金融成为我国银行业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发展绿色金融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条件。 银行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环节,不仅需要创新金融理念,践行绿色金融,推动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而且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