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专题研究

小学数学专题研究
小学数学专题研究

小学数学专题研究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江苏自考《小学数学专题研究》复习资料

第一章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及内容

对象:数学是一种研究客观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本质:数学是一种研究思想事物的抽象的科学——恩格斯。

作用: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美的地步。各门学科的数学化,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已成为共识。

我国数学课程及演变过程:

1、萌芽时期(公元前600年前)

2、初等数学时期(公元前600年——17世纪中叶)

3、变量数学时期(17世纪中叶——19世纪20年代)

4、近代数学时期(19世纪2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

5、现代数学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却迟到隋唐时期,才在国子监设算学。

算学作为小学课程则从近代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才正式开始。

1892年编《笔算数学》,则是我国学校里的第一部算学教科书。

1903年春编《最新教科书》我国自己编写的第一本正式的小学算学课本问世。

1978年2月《全日制十年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明确将小学算术改为统一的数学。

1992年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国外数学课程变革的简况及趋势。

20世纪初,德国数学家克莱因发起并领导了数学教育近代化运动。

现代数学运动发展是不平衡的,分三种类型:1、革新型如英美;2、进化型如苏联;

3、中间型如日本。

相似之处:1、精简传统的算术内容;

2、增加或渗透集合、函数、统计等现代数学内容;

3、用结构思想处理传统内容。

“回归基础”改为“走向基础”。

大众数学:目标让全体学生学好数学、学习更多的数学而且是需要的数学。

小学数学课程目标是小学教育方向和性质的表征,也是小学数学教育活动,包括组织教学内容、确定教学要求、选择教学方法、进行质量评估、决定考试命题等进行的依据,小学数学课程目标与分析:

1、理解和掌握最基础的数学知识。

2、培养初步的数学能力(是核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最终目的。

3、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学科数学与科学数学

课程内容的载体是教材——教科书。

学科数学的内容是依赖于科学数学而建立和发展的。

1、作为科学的数学,它不考虑人们是否能够理解和接受,只要能完备而又精确地阐明某种数学理论,更深刻地反应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就行。而作为学科的数学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往往从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具体事例出发,对现象进行描述,然而转向定义、定律、性质等的揭露。

2、作为科学数学,对所有的定理、法则等都必须进行严格的论证和推导,而作为学科的数学限于学生的接收水平,往往通过列举一些事例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结论。

3、作为科学数学,完全按照数学理论的逻辑系统进行安排,可以难易起伏不均;作为学科数学在不影响科学性的前提下,兼顾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某些内容可以适当调整。

由此可见,科学数学是作为人类认识的结果而呈现的,以完全揭示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为目的;而学科数学可看作为认识对象而存在。对作为小学学科的数学而言,除了正确反映科学数学的知识外,还必须充分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使他们学懂、学好、学活,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智能,有利于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编排原则:

1、以数与计算为主线,以数与形为重点,把各部分内容按其彼此的内在联系结合起来。

2、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3、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4、把数学知识和数学应用结合起来。

5、注重趣味性。

数学学科的特点:1、高度的抽象性;2、严密的逻辑性;3、应用的广泛性。

悖论:英国数学家罗素提出一个悖论,指出作为数学基础的集合论本身就存在着矛盾。“理发师”悖论。

第二章小学数学解题的理论依据

数学问题虽然名称不同,叙述内容不同,但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是在一定的知识背景中提出的。知识背景主要包括已有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因此,我们认为依照数学问题的解答与知识背景的关系,可以把数学问题大致分为两类:常规问题和非常规问题。

依照数学问题提法的意义是否明确,数学问题的条件是否充分,我们还可以把数学问题划分为:可能问题和不可能问题。

数学问题的组成成分是条件、目标和运算。(三大组成部分也叫构成要素)

智力两个方面:一是天赋的潜力、特性和发展的容量;即健全的神经代谢的总和。二是发展得以进行下去的大脑的功能,即能够决定操作和理解的功能。

皮亚杰关于智力阶段的划分: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

同化和顺应是相对立的两种力量。同化是一个人按照过去的经验、图式来活动;顺应则是根据面临的新信息所作的改变和思考。

智力活动方式:

1、根据基本的心理过程,分为知觉方式、记忆方式和思维方式。

2、根据所完成的主要功能,分为定向方式、执行和控制方式。

3、根据标准和规范化程度,分为计算性方式、算法指令性方式、启发性方式。

4、根据动作的共同性,分为一般方式和具体方式。

5、另外,根据智力活动在人类不同认知领域里的运用程度,又可以分为一般方式(如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等)和限于某一认识领域的特殊方式。

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相互关系及其内在规律性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人们对外界输入的信息的感知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智力活动方式,对其加工、推理和获得理性认识的心理过程。

思维的本质:思维是间接认识事物,是通过感知与被直接认识的事物有着合乎规律的联系的另一个对象而实现的。

思维的类型:1、逻辑性思维;2、非逻辑性思维。

形式逻辑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方式,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等思维规律,归纳、演绎、类比、科学假设等思维方法为其研究对象。

辩证逻辑思维:研究的是思维形式如何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事物的内部矛盾、事物的有机联系和转化等问题,其主要特点是用有限量来描述和刻画。

数学思维又叫数学型思维,就是以数和形为思维的对象。以数学的语言和符号为思维的载体,以认识和发现数学规律为目的的一种思维。

数学思维品质:灵活性、积极性、目的性、记忆性、广阔性、深刻性、批判性、准确性、简捷性、独创性和证明性。

数学思维水平的评定:第一级水平——第五级水平

前两级水平是小学年级的学生所特有的,第三级水平是初中年级学生所特有的;第四级水平是高中年级学生所特有的,至于第五级水平无论是几何方面的还是代数方面的,均属于数学思维的现代水平。一般的中学阶段的学生是难以达到的。

影响小学数学解题的心理因素:(两大)

一、问题解决的特征:1、问题情境因素2、解题者的个体特征(解题者知识经验基础和个性品质)3、解题中的认知策略(解题者用来调节注意、回忆和思维的技能)

二、迁移与思维定势: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应用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应用所施加的影响。

思维定势指的是一种思维的定向预备状态,在思维不受到新干扰的情况下,人们按照既定的方向或者方法去思考。

第三章小学数学解题的认知过程

学习从广义上理解,学习是有机体凭借经验的获得而产生的比较持久的行为(思维、想象、记忆、感知等内部心理活动和言语、表情、动作等外部活动)变化。

从狭义上理解,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的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的过程。

桑代克——刺激反应理论,学习是刺激和反应的联结。

苛勒——完形理论,学习是零碎和知觉信息的再组织过程。

托尔曼——认知理论,学习是对环境中的刺激,依其关系形成一种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是意义的获得和实现期望的过程等等。

小学数学学习是在人为指导下获得数学知识、数学技能和数学能力,发展个性数学品质的过程。由于数学自身具有逻辑的严谨性、高度的抽象性及应用的广泛性,所以,小学数学学习的核心内容和最终目的是解决小学数学问题。

小学数学解题作为小学生的一种特殊心理活动,综合起来说,它属于一种认知学习。小学数学解题是一种逐渐深入的,具有某种程度创新性和思维对策的心理活动(认知)过程。不求甚解、生搬硬套、机械呆板等等,都不是小学数学解题的真实含义。

认知结构:是指个体在感知及理解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在头脑里形成的一种心理结构。简单点说认知结构就是在个体头脑里的知识结构。

小学数学解题作为小学数学学习的主要内容和方式,其意义也就在于不断积极主动地建立、扩大和重新组织数学认知结构,并伴随着同化和顺应等特征。

小学数学解题并不是数学知识的简单应用,而是以原有数学认知结构为依据,对新知识进行加工。

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心智或动作的活动方式,它需要通过练习才能形成。

动作泛指在完成一项具体任务中所涉及的一系列操作,以完善、合理方式组织起来并顺利进行时,就成为动作技能。

心智系指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认识活动。它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但以抽象思维为它的主要成分。

技能和能力是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技能是指完成一定任务的活动方式,能力则是顺利完成任务的个性心理特征。技能的形成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反过来又对能力的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数学动作技能指运用工具绘图的技能,测量技能、使用计算工具的技能等。

数学心智技能指数的计算技能、式的恒等变形技能、解方程、解不等式的技能,推理论证技能、运用数学方法的技能等。

这两种数学技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方面数学心智技能的形成,与数学动作技能有关;另一方面,数学动作技能又受数学心智技能控制。

数学认知技能的形成,也有一个阶段过程,就小学数学解题而言,可以概括成认知阶段、联结形成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小学数学解题中的数学认知技能尽管有上述的几个阶段,但最终得以形成,都要经历一个从“会”到“熟”的过程,其间必须不断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练习,才能完成这一转变。

发展:作为一般意义上的理解是指人的各种特性在结构上和机能上的变化。发展有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之分。

认知发展是指与大脑生长和知识技能有关的发展方面。涉及人在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智力等方面种种功能的发展变化。

小学数学认知发展可以理解为小学数学认知结构和数学认知技能的发展,是通过小学数学活动过程来体现的。认知发展一般包含这样几个阶段:1、输入阶段;2、同化和顺应阶段;3、应用阶段。以上三个阶段是密切联系的。

第四章小学数学解题的实质和结构

小学数学即小学数学领域中的问题解决,不但要关心问题的结果,而且要关心求得结果的过程,也就是问题解决的整个思考活动。所以小学数学解题指的是按照一定的思维对策进行的一个思维过程,一步一步地靠近目标,最终达到目标。其含义就是思考的活动及探索的过程。

19世纪中叶,德国数学家格拉斯曼才成功地建立了一个算术基本公理体系,解决和统一礼物在此之前人们一直混淆的上述问题。

小学数学解题也就意味着找出这样一个数学的一般原理(定义、公理、法则、定律、公式)的序列,当应用他们到问题的条件或者条件的推论(解法的中间结果)时,就能得到问题所要求的答案。

奥苏伯尔解题结构模式:1、呈现问题的情境2、明确问题的目标与已知条件3、填补空隙的过程4、解答后的检验。

小学数学解题的几个阶段:1、分析题意2、寻找解法3、实行解法4、回顾解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根据解题者寻求解答的趋向可以把解题分为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尝试错误式,另一种是顿悟式。

尝试错误式是由进行无定向的尝试,重复无效动作,纠正暂时性尝试错误。直至出现解决问题得以成功的一系列反应所组成的行动。

顿悟式解决问题尝试错误式不同,它具有一定的“心向”,努力发现手段与目标之间的有意义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正是问题赖以解决的基础。

在小学数学解题中,尝试错误式和顿悟式实际上司不能绝对化的,尝试错误式解题可能是隐含在内而不表露于外的。所以看不出是尝试错误式,未必就是顿悟式。顿悟式解题

也不一定是彻底的、完善的和即时的,尽管看上去解答是突然出现的,事实上却往往经历着一定的甚至是相当曲折的过程。

常规问题解题规则:1、公式规则2、恒等式规则3、定理规则4、定义规则

非常规问题就是没有一般解题规则的数学问题,它的解题步骤序列,可以利用技巧将其转化为等价的常规问题,或分解为若干个小常规问题,或通过分析、综合等方法来寻求。

算术基本公式体系是小学数学中的定义、公理、定理、法则等之间的逻辑关系。

小学数学解题是以思考为内涵,以问题目标为定向的心理活动过程。

第五章小学数学解题的思想方法

化归类比归纳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在《怎样解题》《数学与合情推理》——关于数学解题的核心观点就是发现与再创造。

苏联娅诺夫斯卡娅《解题意味着什么》——解题也就意味着把所要解的问题转化到已经解过的问题。

法国笛卡尔我所解决的每一个问题都将成为范例,以用于解决其他问题。

化归法的一般模式为:

化归法的特点:在于它具有较强的目的性、方向性和概括性。

基本原则:是由未知到已知,由难到易、由繁到简;

它的方向就是如何实现由所要解决的问题向已经解决的或较容易解决的问题的转化,这里蕴含着发现、发明及创造性的活动。

从广义上的理解化归是一种思想,如果从狭义上来看,化归乃是重要的常用的和具体的解题方法之一,而且又有分割组合、映射反演等分别。

分割组合的一般模式:

分割组合就是把所要求的问题,按照可能和需要,分割成若干部分,使他们更易于求解,再将这些解答有机地组合起来,过渡到问题的最终结论。

映射反演就是映射和反演两种方法并用。

映射就是在两类数学对象或两个数学集合的元素之间建立的某种对应关系。

反演就是从已知运算往回推(每一步运算都以其逆运算来代替,相对映射而言,反演就是逆映射。)

在数学解题中,这种映射反演具体表现为坐标法、复数定向法、换元法等。

万能发现法(笛卡尔):

这种模式在某些情况下是不适用的。这种方法包含了“数学化”、“代数化”、“计算化”等合理的化归思想方法。

类比法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不同的对象在某些方面(如特征、属性、关系等)的类同之处,猜测这两个对象在其它方面也可能有类同之处,并作出某种判断的推理方法。

基本模式:

类比的结论属于或然性推论,因为从前提到结论并不具备逻辑必然性。也就是说,类比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其结论常常是不可靠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

归纳法是指通过对特殊情形的分析引出普遍的结论的推理方法。德国大数学家高斯就曾经说过,他的许多定理靠的是归纳法发明的,证明只是一个补行的手续。归纳常常是建立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和实验基础上的。

根据对象是否完备,归纳法又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两种。

完全归纳法是根据某类事物中每一个对象的情况或每一个子类的情况,而作出该类事物的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上面两种安全归纳推理,前者根据每一个情况而得出一般性结论,后者根据每一类特殊(子类)情况而得出一般性结论。它们在本质上师相互联系的,前者是后者的特例,后者是前者的推广。所以,通常也可以把后者作为完全归纳推理的一般形式。

完全归纳法实质上也是一种演绎推理。

不完全归纳法是根据对某类事物中的一部分对象的情况,而作出关于该事物的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不完全归纳法是根据对某类事物中的一部分对象的情况,而作出关于该事物的一般性结论的推理。不完全归纳的推理形式:

和归纳法不同,数学归纳法属于论证的范畴,而不是猜测的方法。但是,在归纳法与数学归纳法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辩证关系。换言之,数学归纳法所证明的往往是由归纳法所得出的猜测,而归纳法所得出的猜测有些可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归纳的过程往往为应用数学归纳法去证明相应的结论打下了基础;反之证明的过程则加深了对原来猜测的理解。

创造,一般是指创造者的主管意识活动,通过科学实践而对自然界的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合乎规律的反映,它是一种现象。

创造的三大基本特征:1、实践性2、创造者的创造力充分发挥3、创新性即开创性和新颖性。

创造性作为一个认知范畴的概念,系指一种能力或特性,按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它和人的智力、智慧品质以及人格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创造和创造性不能等同,不可相互替代,但两者共处一体。因为如果强调过程,着眼于心理机制的话,那么创造即是一种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活动,是解决问题的最高表现。而任何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一定的创造性作为基础。

创造性既然贯穿在始于问题提出,终于问题解决这一创造过程中,就其内涵来说,它也具有一定的阶段性。

想象、灵感和直觉,通常被人们称做创造性的精华。(核心)

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记忆中的表象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它既是一种具有极大的自由度的思维活动形式,同时又是可以自觉地引导进行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现象。

灵感是指人们在创造过程中,由于某种诱因的作用而突发的一种非逻辑的思维活动。

灵感的特点:灵感引发的随机性、灵感显现的暂时性、灵感显现过程中的情感性。

灵感的产生不是凭空产生的,不是靠等待就能来临的。它的诱发有着漫长的有意识的活动,有着相当的辛勤努力和实践为基础。如爱迪生说:天才乃是99%的勤奋加上1%的灵感。

小学数学解题中,我们也应该通过有意识的思考,去诱发灵感。

直觉简单得说就是直接去觉察。

直觉的三个明显的特性:

1、它对问题的内在规律(即客观事物的本质联系)的深刻理解。

2、这种理解来自经验的积累。

3、经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突然理性与感性产生共鸣时,表现为豁然贯通的一种顿悟式的理解。

直觉是从感性经验达到理性飞跃的人的认识过程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逻辑顺序的高度简缩。

总之想象、灵感、直觉的出现,不仅意味着常规思维中的“跳跃”,逻辑顺序的“中断”,及由此而得到的创造性。而且三者常常又是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或是想象诱发了灵感和直觉,或是灵感和直觉唤起了活跃的想象。

第六章小学数学解题能力分析

从广义上讲,数学能力是顺利完成数学活动所必备的,且直接影响其活动效率的一种心理特征,它是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在这类活动中主要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从狭义上讲,数学能力即理解为解决数学问题的个性特征。

运算能力:这些运算能力最初表现为对其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形成上,进而体现在根据具体问题的特点,恰当地合理运用运算,与其他各种运算的灵活运用和巧妙的结合上。这也就表现出一种解题的能力,即运算能力。

空间想象能力:在空间形式的问题中,所要研究的是图形的形状,图形的大小,图形与图形的位置关系等。在研究过程中,除直接给出一些基本图形的性质外,总是要根据所给具体图形的特点和解决它的需要,把它分解和重新组合,即在头脑中进行感知和操

作,出现或构造出一些异于所给图形的新图形,并找到新的关系。这又表现出一种解题的能力即空间想象力。

逻辑思维能力:数学问题的解决时解题者从感知获得的感性材料出发,通过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判断和推理等逻辑思维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才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领会和掌握数学的规律和本质。因此,这仍然表现出一种解题的能力,即逻辑思维能力。

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和制约的,所以习惯上把他们概括成数学解题能力的主要成分。

瑞典心理学家魏德林为代表的欧美心理学家认为组成数学解题能力的因素有:

1、一般因素G(主要指智力因素)

2、数因素N(对数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3、空间因素S(对空间形式的理解、想象和抽象)

4、语言因素v(用语言表达数学关系)

5、推理因素R(运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

日本的大桥正夫等学者,认为数学解题能力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A、数理性的领会能力:具体要求是使之抽象化,使之数量化和图形化,使之记号化或形式化;

B、概括能力:具体要求是使之扩展,集中归纳,改变观点和改变条件。

C、思维能力:具体要求是有计划按步骤地进行思考,进行类比或对比,有根据地进行证明。

苏联心理学家鲁捷茨基:1、使数学材料形式化能力;2、概括数学材料的能力;3、用数学和其他符号进行运算能力;4、连续而有节奏的逻辑推理能力;5、缩短推理过程的能力;6、逆转心理过程的能力;7、灵活的思维能力;8、数学记忆能力;9、形成空间概念的能力;10、借助形象化(直观)能力。

我们认为小学数学解题能力是取决于数学学科和数学活动的个人特性,是小学生顺利完成解题这种特殊的数学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品质的综合。概括数学材料、逆转心理过程、灵活性、借助形象化等即是这种心理品质综合体中的具体成分。

概括数学材料能力主要表现:1、在从所给数学材料的形成和结构中,能迅速抓住事物的“数”和“形”,找出或发现具有数学意义的关系与特征;2、正确辨认出或分离出某些对解决问题有效的成分与有数学意义的结构。

概括数学材料,还在于感知题目的形式结构。所谓题目的形式结构是指构成题目实质的相互关联的量的综合体。

小学趣味数学题及答案-整理版

小学趣味数学题(一) 1.小华的爸爸1分钟可以剪好5只自己的指甲。他在5分钟内可以剪好几只自己的指甲? 2.小华带50元钱去商店买一个价值38元的小汽车,但售货员只找给他2元钱,这是为什么? 3.小军说:“我昨天去钓鱼,钓了一条无尾鱼,两条无头的鱼,三条半截的鱼。你猜我一共钓了几条鱼?”同学们猜猜小军一共钓了几条鱼? 4.6匹马拉着一架大车跑了6里,每匹马跑了多少里?6匹马一共跑了多少里? 5.一只绑在树干上的小狗,贪吃地上的一根骨头,但绳子不够长,差了5厘米。你能教小狗用什么办法抓着骨头呢? 6.王某从甲地去乙地,1分钟后,李某从乙地去甲地。当王某和李某在途中相遇时,哪一位离甲地较远一些? 7.时钟刚敲了13下,你现在应该怎么做? 8.在广阔的草地上,有一头牛在吃草。这头牛一年才吃了草地上一半的草。问,它要把草地上的草全部吃光,需要几年? 9.妈妈有7块糖,想平均分给三个孩子,但又不愿把余下的糖切开,妈妈怎么办好呢? 10.公园的路旁有一排树,每棵树之间相隔3米,请问第一棵树和第六棵树之间相隔多少米? 11.把8按下面方法分成两半,每半各是多少?算术法平均分是

____,从中间横着分是____,从中间竖着分是____. 12.一个房子4个角,一个角有一只猫,每只猫前面有3只猫,请问房里共有几只猫? 13.一个房子4个角,一个角有一只猫,每只猫前面有4只猫,请问房里共有几只猫? 14.小军、小红、小平3个人下棋,总共下了3盘。问他们各下了几盘棋?(每盘棋是两个人下的) 15.小明和小华每人有一包糖,但是不知道每包里有几块。只知道小明给了小华8块后,小华又给了小明14块,这时两人包里的糖的块数正好同样多。同学们,你说原来谁的糖多?多几块? 16、五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350。求出这五个自然数各是多少? 17、你今年()周岁,2028年1月1日,你就()周岁。 小学趣味数学题(二) 1.妹妹今年6岁,哥哥今年11岁,当哥哥16岁时,妹妹几岁? 2.小明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要25分钟,如果每人的步行速度相同,那么小明、小丽、小刚、小红4个人一起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需要多少分钟? 3.一张长方形彩纸有四个角,沿直线剪去一个角后,还剩几个角?(画图表示) 4.晚上停电,小文在家点了8支蜡烛,先被风吹灭了1支蜡烛,后来又被风吹灭了2支。最后还剩多少支蜡烛? 5.有16个小朋友在操场上玩捉迷藏游戏,已经捉住了9人,藏着的还有几人?

小学低年级趣味数学题及答案

低年级趣味数学题 1、填数10、7、4、() 2、5、()、11、14、 20、16、()、8、4 15、3、13、3、11、3、()、() 8,(),12,14,()(),11,9,7 0、3、()、9、12 ()、()、15、20、25 2、河里有一行鸭子,2只的前面有2只,2只的后面有2只,2 只的中间还有2只,共有几只鸭子? 3、哥哥给弟弟4支铅笔后,哥哥与弟弟的铅笔就一样多了,原来哥哥比弟弟多几支铅笔? 4、在一排10名男同学的队伍中,每两名男同学之间插进1名女同学,请你想一想,可以插进多少名女同学? 5、一杯牛奶,小明喝了半杯,又倒满了水,又喝了半杯后,再倒满水后,一饮而进,他喝了几杯水?几杯奶? 6、有9棵树,种成3行,每行4棵,应该怎样种?画出来。 7、有3只猫同时吃3只老鼠共用3分钟,那么100只猫同时吃100只老鼠,需要多少分钟? 8、把一根5米长的木头锯成5段,要锯多少次? 9、小朋友们排成一排,小华前面有4人,后面有10人,小华排在第几名?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 10、甲、乙两个相邻的数的和是19,那么,甲数是多少?乙数是多少? 11、小明有10本书,小红有6本书,小明给小红多少本书后,两人

的书一样多? 12、小朋友们吃饭,每人一只饭碗,2人一只菜碗,3人一只汤碗,一共用了11个碗,算一算,一共有几人吃饭? 13、游乐场中,小红坐在环形的跑道上的一架游车上,他发现他前面有5架车,后面也有5架车,你认为包括小红坐的车,跑道上一共有多少架车? 14、爸爸买来两箱梨,第二箱比第一箱轻8千克,爸爸要从第几箱中搬出几千克到第几箱,两箱的梨就一样重了? 15、有一排花共13盆,再每两盆花之间摆1棵小树,一共摆了多少棵小树? 16、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后,从中间剪开,这根绳子被分成了几段? 17、科学家在实验室喂养一条虫子,这种虫子生长的速度很快,每天都长长1倍,20天就长到20厘米,问:当它长到5厘米时用了几天? 18、池塘里的睡莲的面积每天增长一倍,6天可长满整个池塘,需要几天睡莲长满半个池塘? 19、教室里有10台风扇全开着,关掉4台,教室里还有多少台风扇? 20、如果A+3=B+5,那么,A和B两个数谁大?大多少? 21、小朋友们站一排,从前往后数小红排第4名,从后往前数,小红也排第4名,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 22、小朋友们站一排,小红前面有4个人,小红后面也有4个人,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 23、小朋友们站一排,从前面数小红是第4名,她后面还有4个人,

四年级趣味数学题及答案

四年级趣味数学题及答案 相信大家都做过不少趣味数学题吧,那么下文为大家了最新的四年级趣味数学应用题,一起来看看吧! 1、教室的钥匙被弄丢了,笑笑、淘气、青青三位小朋友每人说了一句话: 笑笑说:我没有说谎。 淘气说:笑笑在说谎。 青青说:淘气和笑笑都在说谎。 聪明的小朋友,你知道他们中间谁一定在说谎吗? 2、今年我们育才集团新来了4名年轻老师,而我们育才集团有四所小学,想每个小学都安排1名老师,3位有关的老师建议这样安排: 李老师:丙去育才一小,乙去育才二小。 王老师:丙去育才二小,丁去育才三小。 张老师:甲去育才二小,丁去育才四小。 总校校长最后吸取了每位相关老师建议的一半,你知道校长是怎么分的吗? 3、世界杯有32支足球队参加,分成8个小组先打小组赛,小组里面每两支球队要进行一场比赛,你知道世界杯小组赛一共打了多少场比赛吗? 4、将一根12米长的绳子折成等长的3折,再对折一次,然后从正中间剪开,则一共剪成()根绳子,最短的是()米。

5、主人追他的狗,狗跑三步的时间主人跑两步,但主人一步的距离狗需要跑两步。狗跑出10步后,主人开始追,主人追上狗时,狗跑出()步。 6、如果鱼尾重4千克,鱼头重量等于鱼尾重量加上鱼身重量的一半,鱼身重量等于鱼头加鱼尾的重量。这条鱼有()千克重。 7、今年小红和小林的年龄之和比爸爸小16岁,过四年后,小几岁? 8、用100个盒子装杯子,每盒装的个数都不相同,并且盒盒不空,那么至少要()个杯子。 9、填一个最小的自然数,使225×525×()积的末尾四位数字都是0。 10、某地的邮政编码可用ABCCDD表示,已知这六个数字的和是8,A与B的和等于2个D,A是最小的自然数。这个邮政编码是()。 11、A、B、C、D四个足球队进行循环比赛。进行了几场之后,打听到A、B、C三个队的比赛情况,只是不知道D队的比赛结果。把已知结果排列如下: 场次胜负进球失球 A32020 B21043 C20236 D 你知道四个队的比分是多少吗?

小学数学课堂趣味化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趣味化”研究报告 榆林市第七小学刘兴林 从2012年上半年开始,我确定了以《小学数学课堂趣味化》为内容的课题研究。通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与观摩,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归纳、总结,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儿童身心潜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总结了宝贵经验,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2001年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我国学校课程改革史上的一个重大举措,为数学教学指明了方向。但是,教师虽然有指导数学活动的意识,但由于没有具体的经验和模式得以借鉴,在教学中存在着盲目性和随意性,好的教学经验比较散乱。因而,在素质教育理论和课题理论指导下,结合数学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总结出明确、具体、易行的数学活动方法和形式,成为小学数学教师的共同期盼。鉴于此,通过调查研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我提出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的研究课题。 二、研究的目的 1、通过课堂趣味化研究,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开发儿童身心潜能,为提高教学效率总结宝贵经验。 2、在现代教学论和国家课程标准指导下,探索课堂趣味化教学的构成和表现形式。 三、研究的方法。 以走进课堂,运用案例研究方法为主,重点对课堂教学的有关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从中记录精彩片段,归纳、总结出普遍的规律和方法。 四、研究的要求 1、以我校小学各年级数学老师、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每一节数学课堂为研究载体。 1 / 8 2、以数学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语言、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感受的趣味性为主要研究内容。 五、课题研究经验总结 (一)小学数学趣味化课堂的特点 1、实践性。趣味化数学课堂强调“动”,“动”是课中学生的多种感官、教学的各种媒体都要充分调动起来,尤以动手操作或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或模拟)实践为主,使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 2、自主性。趣味化的课堂中,教师、学生在选材上、教材上、学法上、考查上都有较大的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提供的材料,在活动中无需顾忌来自教师的压力;无需顾忌来自考查的“威胁”,自主地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自由地选择内容,自由地发挥思维潜力。 3、多样性。趣味化数学课堂除了“动”的特点外,尤其突出了“活”的特点,“活”就是在内容选取上、教学方法上、组织形式上、解决问题上等等都“活”,

趣味数学题带答案

趣味数学题带答案 1、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掉了,然后他觉得不划算,花10块钱又买回来了, 11块卖给另外一个人。问他赚了多少? 答案:2元 2、假设有一个池塘,里面有无穷多的水。现有2个空水壶,容积分别为5升和6升。问题是如何只用这2个水壶从池塘里取得3升的水。 答案:先用5升壶装满后倒进6升壶里,在再将5升壶装满向6升壶里到,使6升壶装满为止,此时5升壶里还剩4升水将6升壶里的水全部倒掉,将5升壶里剩下的4升水倒进6升壶里,此时6升壶里只有4升水再将5升壶装满,向6升壶里到,使6升壶里装满为止,此时5升壶里就只剩下3升水了 3、一个农夫带着三只兔到集市上去卖,每只兔大概三四千克,但农夫的秤只能称五千克以 上,问他该如何称量。 答案:先称3只,再拿下一只,称量后算差。 4、有只猴子在树林采了100根香蕉堆成一堆,猴子家离香蕉堆50米,猴子打算把香蕉背 回家,每次最多能背50根,可是猴子嘴馋,每走一米要吃一根香蕉,问猴子最多能背回 家几根香蕉? 答案:25根先背50根到25米处,这时,吃了25根,还有25根,放下。回头再背剩下 的50根,走到25米处时,又吃了25根,还有25根。再拿起地上的25根,一共50根,继续往家走,一共25米,要吃25根,还剩25根到家。 5、一天有个年轻人来到王老板的店里买一件礼物,这件礼物成本是18元,售价是21元。 结果是这个年轻人掏出100元要买这件礼物。王老板当时没有零钱,用那100元向街坊换 了100元的零钱,找给年轻人79元。但是街坊后来发现那100元是假钞,王老板无奈还了街坊100元。现在问题是:王老板在这次交易中到底损失了多少钱? 答案:97元 6、一个四位数与它的各个位上的数之和是1972,求这个四位数 答案:因为是四位数,和是1972所以这个四位数的千位上一定是1,因为它不能是0,也不能大于1.所以这个数就是1xxx。剩下三个数,即使是1972,9+7+2=18,18+1=19.所以百位上的数只能是9,因为是别的数是不可能得出19xx的。然后设个位为数字X,十位为数字y,x、y 都为0~9 的整数,则有:1900+10y+x+x+y+10=1972 则有11y+2x=62 x= (62-11y)/2这样把0~9的数放到y的位置,就发现只能是y=4,x=9所以就是19 49

四年级数学上册趣味应用题附

四年级数学上册趣味应用题附 1、200个馒头100个人吃,大人每人吃4个,小孩每人吃1个,还剩下一个馒头,请问大人和小孩各多少人? 2、某数学试卷24个问题组成,答对一题得7分,答错一题扣5分。有一位学生虽然回答了24个问题,但得分为0,你知道你准确答对了几道题吗? 3、暑假里,小明要读一本故事书,如果天天看12页,在预计天数内还剩下40页没有看,如果每天看16页,可以比原计划的天数提前3天看完,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4、甲、乙两数的和是540,甲减去120,乙加上40,这时甲数正好是乙数的3倍,原来甲数比乙数多多少? 5、五个数的平均数是43,如果这五个数从大到小排列,那么前3个数的平均数是35,后3个数的平均数是50,则中间的那么个数是多少? 6、6个人各拿一个水桶,在自来水龙头前等候打水,他们打水所需的时间分别是1分、2分、3分、4分、5分和6分,试问怎么适当安排他们打水顺序才能使每个人排队和打水 的时间的总和最少?并求出最小值。 7、育才小学五年级学生排成一个正方形队列参加广播体操,由于人数太多,要去掉一行一列,这样去掉了29人,问五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 8、班会上,班主任老师对四(1)班54名同学进行了调查,

一个月中有一半男生每人做了3件好事,另一半男生每人做了5件好事;一半女生每人做了6件好事,另一半女生每人做了2件好事。算一算,全班的同学一个月中一共做了多少个件好事? 9、甲、乙两桶油共重24千克,第一次从甲桶里倒出与乙桶同样多的油放入乙桶,第二次从乙桶里倒出与甲桶同样多的油放入甲桶,这时两桶内的油同样多,问甲、乙两桶原来各有油多少千克? 10、王阿姨给幼儿园小朋友分桃子,如果每人分3个,多出16个;如果每人分5个,那么就缺4个。这个幼儿园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共有多少个桃子? 11、宏志小学四(1)班同学上自然实验课,每张实验桌坐3人,多出20人;每张实验桌坐5人,则正好安排好。问共有多少张实验桌?多少个同学?

小学二年级趣味数学题及答案

小学二年级趣味数学题及答案 二年级趣味数学题1 1、桌子上原来有12支点燃的蜡烛,先被风吹灭了3根,不久又一阵风吹灭了2根,最后桌子上还剩几根蜡烛呢? 2、狐狸用50元的假钞买走了老山羊店里一件45元的皮衣,老山羊还找给狐狸5元钱,那么你知道老山羊损失了多少元钱吗? 3、24人排成一排,一、二报数,报二的人向前走两步,问:原地不动的人有几个? 4、在巷子的一边有5盏灯,每两盏灯之间相隔8米,这条巷子有多长? 5、10辆车排成一队,从前往后数,黑色轿车是第6辆,那么,从后往前数,它在第几辆? 二年级趣味数学题2 1、找规律写数 628、629、630、()、()、() 106、108、110、()、()、() 525、530、535、()、()、() 521、531、541、()、()、() 192、292、392、()、()、() 2、用1、2、3三个数字,可以写出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3、一个三位数,它的百位上的数是最大的一位数,个位上的数是十位上的数的2倍,这个数可能是()、()、()、()

4、一个四位数,最高位上的数是2,百位上的数是最高位上的数的一半,十位上的数是百位上的数的3倍,个位上的数与百位上的数相同,这个数是()。 5、一个四位数,右边第一位数是3,第三位数是2,十位上的数字是百位上数字的3 倍,这四个数字之和是13,这个四位数是多少? 6、小东有10元人民币,小华有16元人民币,小华给小东几元钱,两人的钱就同样多? 二年级趣味数学题3 1、一根绳子两个头,三根半绳子有几个头? 2、二年级给一年级9本书后,两个年级的书就同样多。二年级的书原来比一年级多多少本? 3、两个工程队共有100人,如果从甲队调20人到乙队,两个工程队的人数就一样多。两个工程队原来各有多少人? 4、下面是有关数的排列,你能找到它们的规律吗?哪一行和其他三行的规律不同?试试看,千万不要失去机会。()行 (1) 6 、7 、8 、9 、10 (2) 5 、 6 、7 、8 、9 (3) 2 、 4 、 6 、8 、10 (4) 3 、 4 、 5 、 6 、7 你能找到这些数的排列规律吗?找到以后在括号里填出合适的数。

小学数学趣味数学题及答案

小学趣味数学 1.在广阔的草地上,有一头牛在吃草。这头牛一年才吃了草地上一半的草。问,它要把草地上的草全部吃光,需要几年? 2.妈妈有7块糖,想平均分给三个孩子,但又不愿把余下的糖切开,妈妈怎么办好呢? 3.公园的路旁有一排树,每棵树之间相隔3米,请问第一棵树和第六棵树之间相隔多少米? 4.把8按下面方法分成两半,每半各是多少?算术法平均分是____,从中间横着分是____,从中间竖着分是____. 5.一个房子4个角,一个角有一只猫,每只猫前面有3只猫,请问房里共有几只猫? 6.一个房子4个角,一个角有一只猫,每只猫前面有4只猫,请问房里共有几只猫? 7.小军、小红、小平3个人下棋,总共下了3盘。问他们各下了几盘棋?(每盘棋是两个人下的) 8.小明和小华每人有一包糖,但是不知道每包里有几块。只知道小明给了小华8块后,小华又给了小明14块,这时两人包里的糖的块数正好同样多。同学们,你说原来谁的糖多?多几块? 9.小华的爸爸1分钟可以剪好5只自己的指甲。他在5分钟内可以剪好几只自己的指甲? 10.小华带50元钱去商店买一个价值38元的小汽车,但售货员只找给他2元钱,这是为什么? 11.小军说:“我昨天去钓鱼,钓了一条无尾鱼,两条无头的鱼,三条半截的鱼。你猜我一共钓了几条鱼?”同学们猜猜小军一共钓了几条鱼? 12.6匹马拉着一架大车跑了6里,每匹马跑了多少里?6匹马一共跑了多少里? 13.一只绑在树干上的小狗,贪吃地上的一根骨头,但绳子不够长,差了5厘米。你能教小狗用什么办法抓着骨头呢? 14.王某从甲地去乙地,1分钟后,李某从乙地去甲地。当王某和李某在途中相遇时,哪一位离甲地较远一些? 15.时钟刚敲了13下,你现在应该怎么做?

小学生趣味数学智力题大全及答案

小学生趣味数学智力题大全及答案 1、你能在下面的智力题中加上【加减乘除或括号】等符号,使它成为一条相等的数式? 1 2 3 4 5 =1 1 2 3 4 5 =2 1 2 3 4 5 =3 1 2 3 4 5 =4 1 2 3 4 5 =5 1 2 3 4 5 =6 1 2 3 4 5 =7 1 2 3 4 5 =8 1 2 3 4 5 =9 1 2 3 4 5=10 2、有十袋苹果,每袋十个,且其中的任何一个苹果均等重;已知其中有九袋里的苹果均重50克,只有一袋中的为45克。现只有杆称一支,要求只称一次,就将其中是45克的那一袋苹果给找出来,问如何称量?(答案:首先将十袋苹果编号为1、2。。。。10,并在各袋中拿出与编号相同的苹果,称一次,如果是50的倍数,那就是十号袋,否则,差一个5克就是9号袋,差二个就是8号袋。。。) 3、1. 5个5相加是( ),再加上两个5是( )。 2. 有1堆桔子,2堆苹果,3堆梨,合在一起是( )堆。

3. 妈妈比儿子大26岁,1年以后,妈妈比儿子大( )岁。 4. 煮熟两个鸡蛋用5分钟,那么,煮熟4个鸡蛋用( )分钟。 5. 从0开始,连续加9,加( )次以后,它们的和是54。 6. 知道□+△=25 □-○=14 △+◇=24 △+△=16 算一算,□、△、○、◇各代表几?填在括号中。 8. 在圆形的花坛上放了10盆花,每两盆花之间相隔1米,花坛一圈长( )米。 9. 时钟2点钟敲2下,2秒敲完,5点钟敲5下,( )秒敲完。 10. 明明过生日,请来了7小朋友,每人一个饭碗,2人一个菜碗,3人一个汤碗,请你帮他算算,他们共用了( )个碗。 1、找规律填数: 4、8、12、16、20、( )、( ) 3、1、6、2、12、3、( )、( ) 2、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之和是10,如果把这两个数字的位置交换,所得到的数就比原数小36,原来的两位数是( )。 3、两个书架上共80本书,从第一个书架拿8本书放入第二个书架,两个书架的本数相等,原来第一个书架有( )本书。 4、口袋里有10颗红珠子和10颗黑珠子,现在从口袋里至少摸出( )颗珠子,才能保证有2颗珠子颜色相同。 5、一辆汽车从南京开往上海,沿途停靠镇江、常州、无锡、

小学四年级趣味数学试题1

小学四年级趣味数学试题1 1、在一条长80米的道路一边,从头到尾每隔4米种一棵树,一共需要种多少棵树? 2、22路公交车每五分钟一班,小明从家到学校要四十分钟,在公交车上小明最多可以遇见几辆22路公交车?(16辆) 3、一个商店做活动,每四个空瓶子可以换一瓶饮料,小明现在有15个空瓶子,他最多可以喝几瓶水?(5瓶) 4、一只蜗牛爬一棵十米的树,白天爬三米,晚上睡觉时落下两米,它需要几天爬上树顶?(8天) 5、小明妈妈用平底锅烙烧饼,一次可以烙两个,烧饼一面烙熟需要5分钟,共烙7个饼需要多长时间?请问:学生的回答对不对?为什么?(应该是35 分钟。前三锅都烙一面,盛出去;第四锅,一个烙一面,一个烙另一面;5、 6、7三锅,都是烙另一面。一共7锅,每锅5分钟,共计35分钟。) 6、运动会场地侧面插有彩旗,彩旗的顺序是:绿、黄、粉、红、绿、黄、粉、红……你能推算出第34面旗是什么颜色吗? 7、某商店优惠活动,1包味精卖7元,2包卖13元,3包卖17元,请问4包卖几元?8包又卖几元? 8、在□内填上一个相同的自然数,使(28+□)÷(□-22)的计算结果是最大和最小的自然数,求出这个最大和最小的自然数。 9、如图,∠2=30°,所有角的度数之和为300°,求∠1、∠2、∠3的度数和。 10、某学校四年级有甲、乙丙3个班,甲班和乙班共有100人,乙班和丙班共有101人,甲班和丙班共有97人。甲、乙、丙3个班各有多少人? 11、把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按照下图所示的规律搭成几何体,第7次搭成的几何体中,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12、把一个2005边形纸片,沿着一条直线剪去一个角,剩下角的个数是多少? 1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30°,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如果顶角是30°,那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14、一位游人以相等的速度在马路上散步,他从第1棵树走到第10棵树用了11秒,(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22秒应该走到第几棵树? 15、把边长分别是5厘米、4厘米、3厘米和2厘米的4个正方形,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成一行,(如图),排成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16、某人手上有13张扑克牌,这些牌的情况如下: (1)、没有大王、小王,但是红桃、黑桃、方块、梅花四种花色都有; (2)、各种花色的牌的张数不同; (3)、红桃和方块合起来有5张; (4)、红桃和黑桃合起来有6张; (5)、有一种花色的牌只有两张。问:梅花最多有多少张? 17、数学比赛试题共有10题,做对一道得10分,做错一道扣5分。已知小明在这次比赛中得了70分,他一共做对了几道题? 小学四年级趣味数学试题2

小学一年级趣味数学题及答案-超级实用

1.小华的爸爸1分钟可以剪好5只自己的指甲。他在5分钟内可以剪好几只自己的指甲? 2.小华带50元钱去商店买一个价值38元的小汽车,但售货员只找给他2元钱,这是为什么? 3.小军说:“我昨天去钓鱼,钓了一条无尾鱼,两条无头的鱼,三条半截的鱼。你猜我一共钓了几条鱼?”同学们猜猜小军一共钓了几条鱼? 4.6匹马拉着一架大车跑了6里,每匹马跑了多少里?6匹马一共跑了多少里? 5.一只绑在树干上的小狗,贪吃地上的一根骨头,但绳子不够长,差了5厘米。你能教小狗用什么办法抓着骨头呢? 6.王某从甲地去乙地,1分钟后,李某从乙地去甲地。当王某和李某在途中相遇时,哪一位离甲地较远一些? 7.时钟刚敲了13下,你现在应该怎么做? 8.在广阔的草地上,有一头牛在吃草。这头牛一年才吃了草地上一半的草。问,它要把草地上的草全部吃光,需要几年?

9.妈妈有7块糖,想平均分给三个孩子,但又不愿把余下的糖切开,妈妈怎么办好呢? 10.公园的路旁有一排树,每棵树之间相隔3米,请问第一棵树和第六棵树之间相隔多少米? 11.把8按下面方法分成两半,每半各是多少?算术法平均分是____,从中间横着分是____,从中间竖着分是____. 12.一个房子4个角,一个角有一只猫,每只猫前面有3只猫,请问房里共有几只猫? 13.一个房子4个角,一个角有一只猫,每只猫前面有4只猫,请问房里共有几只猫? 14.小军、小红、小平3个人下棋,总共下了3盘。问他们各下了几盘棋?(每盘棋是两个人下的) 15.小明和小华每人有一包糖,但是不知道每包里有几块。只知道小明给了小华8块后,小华又给了小明14块,这时两人包里的糖的块数正好同样多。同学们,你说原来谁的糖多?多几块? 答案: 1.20只,包括手指甲和脚指甲

四年级趣味奥数题1

四年级趣味奥数题 1、甲、乙、丙三人共有人民币750元,如果乙向甲借30元后,又借给丙50元,结果三人持有相等的人民币,甲原有()元,一原有()元,丙原有()元。 2、有100个篮球队,两两进行淘汰赛,即一场比赛结束后,失败者退出比赛,最后产生一名冠军。共要举行()场比赛。 3、库房里有一批篮球、排球、足球和手球,每人任意搬运两个。至少有()人搬运才能保证有5人搬运的球完全一样。 4、有23位同学,所带的钱从8分到3角,钱数各不相同,他们把所有的钱都买了画片。画片只有3分一张、5分一张两种,每人尽量多买5分的,他们所买的3分画片数为()张。 5、从1开始,依次写着自然数,则在第一百万个位置上的数字()。 6、有三堆砝码,第一堆中每个砝码重3克,第二堆中每个砝码重5克,第三堆中每个砝码重7克。取出总重158克的砝码,要求取出的个数最少。那么,最少取出多少个? 7、用一个杯子向另一个空瓶里倒水,如果倒进2杯水,连瓶共重360克;如果倒进5杯水,连瓶共重600克。那么,一个空瓶重多少克?

8、小明和父亲的生日都是在四月份里,且都是星期三,但小明的日期早,两人的生日日期合计是38。小明和父亲的生日分别是四月几日 9、下面的每组字母表示一个数,分别是7的1倍至9倍(07、14、21、28、…63),但是没有按顺序排列。已知A代表5,那么,其余的字母各代表数字几?JF、EC、GJ、CA、BH、JD、AE、GI、DG。 10、有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金币80枚,其中有一枚是假金币,重量比真金币略轻。如果给你一架天平称,你至少要称多少次,才能保证找出这枚假金币来呢? 11、某电影院看台的第一排有100个座位,后面一排总比前面一排多2个座位。学校组织学生看电影,包揽了前10排的位置,学校共有多少师生看电影? 12、如果时钟现在表示时间是18点整,那么分针旋转1991圈后是几点? 13、在3、7、2、5、4、3、7、2、5、4、……中,第2006个数字是几? 14、123456789123456789……这个一百位数除于9的余数是几? 15、被除数比除数的13倍还多8,被除数是个接近1000的三位数,被除数是多少?

小学趣味数学之过河问题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小学趣味数学之过河问题 有一条河,河岸边有猎人,狼,还有一个男人,带两个小孩,还有一个女人,带两个小孩,如果猎人离开,狼就把所有的人全部吃掉,如果男人离开,女人就把她自己的两个小孩掐死,如果女人离开同上,河里有一条船,船上只能做两个人(附加条件:只有猎人,男人,女人会划船)。问:这八个人如何过河(都在河一边,每个小孩是一个,狼也算一个) 答案: 1.猎人+狼,猎人回 2.猎人+男人的小孩,猎人+狼回; 3.女人+男人的小孩,女人回; 4.男人+女人,男人回; 5.猎人+狼,女人回; 6.男人+女人,男人回; 7.男人+女人的小孩,猎人+狼回;8.猎人+女人的小孩,猎人回;9.猎人+狼。 小学趣味数学之免费鱼翅席 10个同事来到海鲜楼聚餐,为如何就座争论不休。有的人说,按年龄大小就座,有的人说,按资历长短就座,甚至还有人要求按个子高矮就座。 餐厅老板对他们说:"我的好顾客们,你们最好停止争论,任意就座。" 这10个人随便坐了下来,老板继续说逍:"请记下现在就座人的次序;明天来这里进餐时,再按别的次序就座;后天再按新的次序就坐,反正每次进餐入座时都按新的次序,直到每个人把所有的位子鄱坐过为止。如哪--大正好每个人都坐在现在所安排的位子上,我将用本店最昂贵的鱼翅席免贽招待你们。" 请你算算看,海鲜楼的老板隔多少日子才会送出鱼翅席呢? 答案:实际上是办不到的。因为安排座位的数字太大了。它是362800,这个数字的天数相当于10000年。 小学趣味数学之昨天火腿今天猪排 阿德里安、布福德和卡特三人去餐馆吃饭,他们每人要的不是火腿就是猪排。(1)如果阿德里安要的是火腿,那么布福德要的就是猪排。 (2)阿德里安或卡特要的是火腿,但是不会两人都要火腿。 (3)布福德和卡特不会两人都要猪排。谁昨天要的是火腿,今天要的是猪排?(提示:判定哪些人要的菜不会变化) 答案: 根据(1)和(2),如果阿德里安要的是火腿,那么布福德要的就是猪排,卡特要的也是猪排。这种情况与(3)矛盾。因此,阿德里安要的只能是猪排。于是,根据(2),卡特要的只能是火腿。因此,只有布福德才能昨天要火腿,今天要猪排。 小学趣味数学之三个和尚 有三个和尚,甲从不说谎,是君子和尚;乙从不说真话,是说谎和尚;丙有时说真话,有时说慌话,是滑头和尚。一天,这三个和尚坐在了一起。有一位施主问他们:"坐茌中间的是什么和尚?" 坐在左边的和尚说:"他是君子和尚、" 坐在中间的和尚说:"我是滑头和尚。" 坐在右边的和尚说:"他是说谎和尚。" 根据这三个和尚的回答,您能判断出他们的身份吗? 答案: 左边的和尚的话不论为真为假,都可以证明他不是君子和尚,因为如果他说的是真话,那么君子和尚说是中间的而不是他;如果他说的是假话,那么也说明他不是君子和尚(因为君子和尚不说慌) 中间的

四年级下册趣味数学练习

1、“+”、“—”运算符号的来历 在五百多年前,德国数学家魏德曼首先在他的著作中使用了加号“+”和减号“—”。他把一条横线与一条竖线合在一起表示合并或增加的意思,而从加号中去掉一竖就表示拿走或减少的意思。 2、定义新运算是指用某些特殊的符号(如※⊙)△Θ等)来表示一种特定的运算过程或运算顺序,从而解答某些特殊算式的一种运算。如:a△ь= a ÷2-b÷2,那么16△4=16÷2-4÷2 =6。 3、经度 任何一个地方的位置都可以用经线和纬线的交叉点表示。科学家把开始计算经度的一条经线(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1884年的10月1日,在美国的华盛顿召开了国际子午会议。10月23日,大会通过一项决议,向全世界各国政府正式建议,采用经过子午仪中心的子午线作为计算经度起点的本初子午线。从0度经线算起,向东划分0度~180o,为西经度。 4、指南钱 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一项重大贡献。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与地球磁场中南、北极的关系而制成的一种指向仪器,指南针在公元十一世纪时也是常用的定向仪器,它的最大贡献是大大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 5、定向运动 定向运动就是借助地形图和指南针,按规定的顺序到达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地标,以最短时间到所有点者为胜的一项体育运动。定向运动的雏形起源于瑞典,最初只是一项军事体育运动,后来作为一种体育比赛项目,1992年我国以中国定向运动委员会的名义加入国际定联。1995年12月,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定向运动协会”在北京成立。从此,我国的定向运动事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6、1条好的建议1000万 在美国,有一座很有名的大桥,叫金门大桥。 据说当年大桥建好不久就发生了堵车的现象,为此当局开始筹资建设第二座金门大桥,并征集方案。此时,一位年轻人提议:将现有的“4+4”八车道路模式,按不同时段的交通流量调整为“6+2”和“2+6”模式。上下班的车流因时段不同,在桥面两个“半边”分布并不均匀,高峰时往往出现半幅路面高负荷拥堵,半幅路面利用不充分的现象。当局采纳了他的意见。 结果,大桥塞车问题迎刃而解,那位年轻人因此获得1000万美元的高额奖金。他提出的好点子,他的创新思维,不仅省去了再建金门二桥的上亿元费用,同时也节约了公共资源。 7、德国大数学家高斯在读小学时,有一天数学老师要求全班同学计算1+2+3+4……99+100的和是多少。高斯一会儿就算出答案是5050,而其他同学算到头昏脑胀也算不出来,最后只有高斯的答案正确无误。高斯的算法是:1+100=101,2+99=101……50+51=101,也就是让前后两项两两相加,就成了50对和都是101的组合,即101×50=5050,善于思考的高斯就是这样很快算出答案的。 8、大数学家的题 拉钦斯基是俄国的大数学家。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社会风气因循守旧,创新是很受排斥的,而他在乡下当老师的时候,经常在数学课上出一些极富挑战性的简算题,这对当时的俄国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下面是出自他手的一道题目:84×84=? 不要用一般列竖式的方法,一步步算。想想看,有没有简便算法? 9、诗中的数学运算 明代南海才子伦文叙为苏东坡《百鸟归巢图》题的数学诗:“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石谷!”经运算:“天生一只又一只”是1+1=2。“三四五六七八只”是3×4=12,5×6=30,7×8=56。四组数字相加之和,正好是100只。这首诗有如智力游戏,君人以智,妙趣横生。古算书中:“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答案二十三。”这首诗包含着著名的“剩余定理”。 10、认识“+”和“-” “+”和“-”出现于中世纪。据说,当时酒商在售出酒后,曾用横线标出酒桶里的存酒,而当桶里的酒又增加时,便用竖线条把原来画的横线划掉。于是就出现了用来表示减少的“—”和用来表示增加的“+”。 11、数学天才——欧拉 欧拉于1707年出生于瑞士,他从小热爱数学,喜欢钻研数学问题,13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巴塞尔大学。1723年,他已经是马塞尔大学最年轻的硕士,在后来的研究中,欧拉首先完成了月球绕地球运动的精确理论,创立了分析力学等。 12、在13世纪,欧洲人采用“双倍法”来计算两位数乘法。 如:计算46×13的过程是:46×2=92,46×4=92×2=184,46×8=184×2=368,368+184+4 6=598,所以46×13=598。你能用乘法分配律的知识解释这样算的原因吗?

中小学趣味数学题

21、下面是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 (1)计算出两组算式的结果(可以用计算器算),你有什么发现?(二三年级答) (2)你还能写出两组这样的算式吗?(三四年级答) (3)这样的算式一共有多少组?(四五六年级答) 22、有两面钟,其中一面走得准,另一面每小时慢10分钟。(即标准的钟走1小时,这面钟只走50分钟)两面钟在12点时校准了时间。当慢钟接下来首先指向12点时,实际是几点? 23、把一根长31厘米的细绳成若干小段,要求这些小段中的一段或几段能组成1、2、3、4、5、6、……、30、31厘米。即可以组成31厘米内的任何一个整数厘米。如果把这根绳子切成1厘米一段,共31段,显然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现在的问题是:至少要切成几段,怎样切。 24、有五个不同的数,它们相加的和是15,相乘的积是120。这五个数分别是多少?

25、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任意选一些摆成一排。接着在下面排球。如果上面两个球颜色相同,那么下面摆的球的颜色也要和它们相同;如果上面两个球的颜色不同,那下面摆的球的颜色也要和它们都不同。这样一直往往下摆,直到最后一行只有一个球为止。如下图(如第一幅图第二行左边第一个球,因为它上面的两个球是一红一蓝,不同色,因此,这个球的颜色要与上面的两个都不同,因此是黄色,而左起第二个,因为上面两个都是红色,所以它也是红色): 按这样的规则,摆到最后一行,颜色是什么? 我们可以按规则摆一最后一行,也可以做一点点研究,看能不能有所发现! 试着研究一下第一行4个球和10个球的情况。 26、有红、黄两种颜色的球,摆成一排。然后在下面每两个球之间又摆一个球,形成新的一排。摆球的规则是:

小学三年级趣味数学试题(含答案)

三年级数学趣味试题姓名 一、填空。 1.小华和姐姐踢毽子。姐姐三次一共踢81下,小华第一次和第二次都踢了25下,要想超过姐姐,小华第三次最少要踢()个。 2.学校组织兴趣小组。参加书法组的有8人,绘画组的有24人,参加唱歌组的人数比绘画组的人数多2倍,唱歌组人数是书法组人数的()倍 3.给8个学生发铅笔。每人5支还剩下一些,每人6支又不够。剩下的和不够的同样多,一共有()支铅笔。 4.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6分钟。如果每次锯的时间相同,那么锯6段要()分钟。5.有两根绳子,白绳的长度比红绳的4倍少2米,白绳长18米,红绳长()米。6.在三年级三个班所订的《小学生数学报》中,有58份不是一班的,60份不是二班的,26份既不是一班的,也不是二班的。三个班一共订了()份。 7.小红和小林各拿出同样多的钱合买同样价钱的练习本,买完后小红比小林少拿了2本,因此,小林给小红4角钱。请问每本练习本()角钱。 8.在一块正方形场地四周种树,每边都种10棵,并且四个顶点都种有一棵树。这个场地四周共种树()棵。 9.甲、乙、丙三人赛跑后,分出了一、二、三名。甲说:“我是第一”,乙说:“我是第二”,丙说:“我不是第一”,实际上有一人说了假话,那么()是第二。 10.甲筐苹果重40千克,从甲筐取出3千克放入乙筐,则甲筐比乙筐还多2千克。原来乙筐苹果()千克。 11.已知有下列一些数:915,464,649,535,792,501,127,209,234,378,465。在括号里写出它们的和等于1500的三个数()。 二、怎样计算比较简便?请你写出主要过程。 (1)993+994+995+996+997+998+999 (2)125×111×5×8×4 (3)5000-2-4-6……-100 三解决问题。 1.有同样大小的红、白、黑三种球共160个,现在按5个红的、3个白的、1个黑的顺序排列起来。在这160个球中,红、白、黑三种球各有多少个? 2.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平均数为20,若把其中一个数改为30,则这四个平均数的平均值为25,这个数原来是多少? 3.从甲地到丁地需要经过乙地和丙地,已知甲、丙两地相距1200米,乙、丁两地相距1700米,甲、丁两地相距2300米,乙、丙两地相距多少米? 4.某车间有50名工人,车间组织活动,参加划船的有34人,参加游泳的有28人,小王和小李因公什么都没参加,车间有多少人两项活动都参加? 5.一个公园早上8点钟来了200个游客,9点钟来了200个,9点30分又走了100个,10点钟又来了200个,10点30分又走了100个,……问在什么时间公园里的游客正好1000 1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趣味数学竞赛试题

四年级趣味数学竞赛题 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共50分): 1、找规律填数:1、 2、4、7、11、16、22、() 2、将一张圆形的纸对折3次,得到的角是()度。 3、连续5个自然数的和是50,从小到大排列,第三个数是()。 4、两个数相除,商是5,余数是20,除数最大是()。 5、小于10000而又与10000最接近的自然数是()。 6、一个数取近似值后约是30万,这个数最大可能是(),最小可能是( )。 7、把一根木头锯断要2分钟,把这根木头锯成4段要()分钟。 8、一个八位数,高位是7,任意相邻的数位上的数字相差3,最低位上是( )。 9、一个因数缩小3倍,另一个因数也缩小3倍,积是120,原来的积是()。 10、小华上体育课,站队时,从前向后数他是第10个,从后向前数他是第15个,问这队共有()人。 二、脱式计算(共20分): 8×3889×125 224×25-25×24 76×298+76×3-76 630×〔840÷(240-212)〕〔458-(85+28)〕÷23三、生活与应用(共30分): 1、小强今年11岁,小军今年17岁,当两人的年龄和是38岁时,小强多少岁? 2、商场开展矿泉水“买5送1”活动。一个50人的旅游团想每人发一瓶矿泉 水,问至少需要买多少瓶水? 3、在一条长100米公路的两侧栽树,每隔10米栽一棵,一共要栽多少棵? 4、跳绳比赛规定每人跳5分钟,王平共跳337下,张华平均每分钟比王平多 跳12下,张华一共跳了多少下? 5、OOO△△△△△OOO△△△△△OOO……第100个是什么图形?第385 个呢? 6、妈妈带50元钱去超市,买了2瓶料酒,每瓶8元,然后用剩下的钱买奶粉, 每袋12元,最多可以买多少袋?

小学一年级趣味数学题

1、黑兔、兔和白兔三只兔子在赛跑。黑免说:“我跑得不是最快的,但比白兔快。”请你说说,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跑得最快,()跑得最慢。 2、三个小朋友比大小。根据下面三句话,请你猜一猜,谁最大?谁最小? (1)芳芳比阳阳大3岁; (2)燕燕比芳芳小1岁; (3)燕燕比阳阳大2岁。()最大,()最小。 3、根据下面三句话,猜一猜三位老师年纪的大小。 (1)王老师说:“我比李老师小。” (2)张老师说:“我比王老师大。” (3)李老师说:“我比张老师小。”年纪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4、光明幼儿园有三个班。根据下面三句括,请你猜一措,哪一班人数最少?哪一班人数最多? (1)中班比小班少; (2)中班比大班少; (3)大班比小班多。()人数最少,()人数最多。 5、三个同学比身高。甲说:我比乙高;乙说:我比丙矮;丙:说我比甲高。()最高,()最矮。 6、四个小朋友比体重。甲比乙重,乙比丙轻,丙比甲重,丁最重。 这四个小朋友的体重顺序是:()>()>()>()。 7、小清、小红、小琳、小强四个人比高矮。 小清说我比小红高;小琳说小强比小红矮;小强说:小琳比我还矮。 请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把名字写出来:()、()、()、()。 8、有四个木盒子。蓝盒子比黄盒子大;蓝盒子比黑盒子小;黑盒子比红盒子小。请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度,把盒子排队。 ()盒子,()盒子,()盒子,()盒子。 9.张、黄、李分别是三位小朋友的姓。根据下面三句话,请你猜一猜,三位小朋友各姓什么? (1)甲不姓张; (2)姓黄的不是丙;(3)甲和乙正在听姓李的小朋友唱歌。 甲姓(),乙姓(),丙姓()。 10.张老师把红、白、蓝各一个气球分别送给三位小朋友。根据下面三句话,请你猜一猜,他们分到的各是什么颜色的气球? (1)小春说:“我分列的不是蓝气球。” (2)小宇说:“我分到的不是白气球。” (3)小华说:“我看见张老师把蓝气球和红气球分给上面两位小朋友了。”小春分到()气球。小宇分到()气球。小华分到()气球。 11.甲、乙、丙三个小朋友赛跑。得第一名的不是甲,得第二名的不是丙,乙看见甲和丙都在自己的前面到达了终点。甲得了第()名,乙得了第()名,丙得了第()名。

小学趣味数学题及答案

小学趣味数学题及答案 小学趣味数学题及答案五篇 1.小华的爸爸1分钟可以剪好5只自己的指甲。他在5分钟内可以剪好几只自己的指甲? 4.6匹马拉着一架大车跑了6里,每匹马跑了多少里?6匹马一 共跑了多少里? 5.一只绑在树干上的小狗,贪吃地上的一根骨头,但绳子不够长,差了5厘米。你能教小狗用什么办法抓着骨头呢? 6.王某从甲地去乙地,1分钟后,李某从乙地去甲地。当王某和 李某在途中相遇时,哪一位离甲地较远一些? 7.时钟刚敲了13下,你现在应该怎么做? 8.在广阔的草地上,有一头牛在吃草。这头牛一年才吃了草地上一半的草。问,它要把草地上的草全部吃光,需要几年? 9.妈妈有7块糖,想平均分给三个孩子,但又不愿把余下的糖切开,妈妈怎么办好呢? 10.公园的路旁有一排树,每棵树之间相隔3米,请问第一棵树 和第六棵树之间相隔多少米? 11.把8按下面方法分成两半,每半各是多少?算术法平均分是 ____,从中间横着分是____,从中间竖着分是____. 12.一个房子4个角,一个角有一只猫,每只猫前面有3只猫, 请问房里共有几只猫? 13.一个房子4个角,一个角有一只猫,每只猫前面有4只猫, 请问房里共有几只猫? 14.小军、小红、小平3个人下棋,总共下了3盘。问他们各下 了几盘棋?(每盘棋是两个人下的)

15.小明和小华每人有一包糖,但是不知道每包里有几块。只知道小明给了小华8块后,小华又给了小明14块,这时两人包里的糖的块数正好同样多。同学们,你说原来谁的糖多?多几块? 答案: 1.20只,包括手指甲和脚指甲 2.因为他付给售货员40元,所以只找给他2元; 3.0条,因为他钓的鱼是不存在的; 4.6里,36里; 5.只要教小狗转过身子用后脚抓骨头,就行了。 6.他们相遇时,是在同一地方,所以两人离甲地同样远; 7.应该修理时钟; 8.它永远不会把草吃光,因为草会不断生长; 9.妈妈先吃一块,再分给每个孩子两块; 10.15米; 11.4,0,3. 12.4只; 13.5只; 14.2盘; 15.原来小华糖多;14-8=6块,因为多给了6块两人糖的块数正好同样多,所以原来小华比小明多12块。 数学趣味故事 消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