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2010应用基础》第四章查询练习题1

《ACCESS-2010应用基础》第四章查询练习题1
《ACCESS-2010应用基础》第四章查询练习题1

《ACCESS 2010应用基础》第四次月考

一、选择题(1分/题,共50分,请将答案写在题号前)

A.表

B.报表

C.查询

D.表或查询

2.查询向导不能创建()

A.选择查询

B.交叉表查询

C.参数查询

D.重复项查询

3.假设数据表中有学生姓名、性别、班级、成绩等数据,若想统计各个分数段的人数,最合适的查询方式是()

A.选择查询

B.交叉表查询

C.参数查询

D.操作查询

4.除了从数据表中选择数据,还可以对表中的数据进行修改的查询是()

A. 交叉表查询

B.操作查询

C.选择查询

D.参数查询

5.执行查询时,将通过对话框提示用户输入查询条件的是()

A.选择查询

B. 参数查询

C.操作查询

D.SQL查询

6.下列不属于操作查询的是()

A.参数查询

B.追加查询

C.生成表查询

D.更新查询

7.将“表1”中的记录复制到数据表“表2”中的记录,所使用的查询方式是()

A.更新查询

B. 追加查询

C.删除查询

D.生成表查询

8.下列查询中,对数据表数据会产生影响的是()A.参数查询 B.选择查询 C.交叉表查询 D.操作查询

9.在库存表中,要将库存数量为0的商品记录删除,通常使用()

A.更新查询

B. 追加查询

C.删除查询

D.生成表查询

10.如果要将商品表中的商品单价上调5%,通常应当使用()

A.更新查询

B.追加查询

C.删除查询

D.生成表查询

11.利用一个或多个表中的全部或部分数据创建新表,应该使用()

A.更新查询

B.追加查询

C.删除查询

D.生成表查询

12.不会更改数据表记录的查询是()

A.更新查询

B.追加查询

C.删除查询

D.生成表查询

13.利用生成表查询建立新表,不能从源表继承字段的()

A.主键

B.字段名

C.数据类型

D.字段大小

14.可以创建、删除或更新表的SQL查询是()

A.联合查询

B.传递查询

C.子查询

D.数据定义查询

15.如果使用向导创建交叉表查询的数据源来自多个表,可以先建立一个(),然后将其作为数据源。

A.数据表

B.虚表

C.查询

D.动态集

16.关于查询设计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添加数据表

B.只能添加查询

C.可以添加数据表,也可以添加查询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7.在查询设计器下半部分中,不包含()栏目

A.字段

B.表

C.显示

D.查询

18.下列查询条件表达式合法的是()

A.0>=成绩<=100

B.100>=成绩<=0

C.成绩>=0,成绩<=100

D. 成绩>=0 And 成绩<=100

19.与表达式”A Between 20 And 80”功能相同的表达式是()

A.A>=20 And A<=80

B.A<=80 Or A>=20

C.A>20 And A<80

D.In(20,80)

20.在access数据库中创建了商品表,若要查找商品编码为“01001”

和“01002”的记录,应在查询设计视图的准则行中输入()A.“01001”And“01002” B.Not In(“01001”,“01002”)

C.In(“01001”,“01002”)

D.Not(“01001”And “01002”)

21.若数据表中有姓名字段,要查询姓名为”张三”或”李四”的记录,则条件应设置为()

A.In(“张三”,”李四”)

B.In“张三”And”李四”

C.“张三”And”李四”

D.Like “张三”And”李四”

22.进行模糊查询时,通常使用的运算符是( )

A.Like

B.In

C.Not

D.Between

23.在商品表中要查找商品名称中包含”营养”的商品,则在”商品名称”字段中应输入准则表达式( )

A.“营养”

B.“*营养*”

C.LIKE “*营养*”

D. LIKE “营养”

24.假定数据表中有姓名字段,要查询姓”李”的记录,则条件应该设置为( )

A.IN(“李”)

B.LIKE”李”

C.LIKE”李*”

D. ”李”

25.查找10天及以前参加工作的记录的准则是( )

A.>=Date()-10

B.<=Date()-10

C.>Date()-10

D.

26.要查找成绩在60至80的记录,正确的条件表达式是()

A.成绩 BETWEEN 60 AND 80

B.成绩 BETWEEN 60 TO 80

C.成绩 BETWEEN 60 AND 81

D.成绩 BETWEEN 60 AND 70

27.在查询设计器中,查询条件中的日期型数据两边加上()

A.*

B.#

C.%

D.&

28.创建参数查询时,提示用户输入的查询条件在查询设计视图的( )中设置.

A.”字段”行

B.”显示”行

C.”条件”行

D.”或”行

29.创建参数查询时,在“条件”单元格中需输入提示文本“请输入姓名:”,正确的格式是()

A.(请输入姓名:)

B.“请输入姓名:”

C.[请输入姓名:]

D.“请输入姓名:”

30.不属于查询视图的是( )

A.设计视图

B.数据表视图

C.SQL视图

D.预览视图

31.如果在查询中设置了多个排序字段,查询的结果将按( )的排序字段排序.

A.最左边

B.最右边

C.最中间

D.随机

32.满足准则LIKE “[!北京,上海,广州]”的是( )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成都

33.如下图所示,查询返回的是语文( )的记录

A.不包含70和80

B.不包含70至80分数段

C.包含70至80分数段

D.所有记录

34.下列SQL语句正确的是( )

A.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code=“001”

B.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code=001

C.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code=“001”

D.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code=001

35.以下SELECT语句语法正确的是( )

A.Select * From “图书”Where 职称=“教授”

B.Select * From 图书 Where 职称=教授

C.Select * From “图书” Where 职称=教授

D. Select * From 图书 Where 职称=“教授”

36.在SQL查询中,若要查询”学生”表中的所有记录和字段,应使用( )语句

A.Select 姓名 From 学生

B.Select * From 学生

C.Select 姓名 From 学生 Where 学号=001

D.Select * From 学生 Where 学号=001

37.下列不属于SQL查询的是( )

A.联合查询

B.选择查询

C.传递查询

D.子查询

38.SELECT 语句中的”ORDER BY”子句是为了指定( )

A.排序字段名

B.分组字段

C.查询条件

D.查询字段

39.向已有表中添加新字段的SQL语句是( )

A.CREATE TABLE

B.ALTER TABLE

C.DROP

D.CREATE INDEX

40.在查询中进行了分组,对组进行筛选用()子句

A.WHILE

B.WHERE

C.HAVING

D.GROUP BY

二、判断题(1分/题,共35分。请将答案填入题号前,正确打√,错误打×)

( ) 1.查询名可以和表名相同

( ) 2.创建查询的首要条件是要有数据表

( ) 3.只能由数据表创建查询

( ) 4.查询结果可以作为其他数据库对象的数据来源

( ) 5.创建查询时,可以添加多个数据表。

( ) 6.使用向导创建交叉表查询的数据源必须是表。

( ) 7.查询不仅能检索数据,还能对数据进行统计( ) 8.查询可以求出数据表中某字段的平均值

( ) 9.查询可以将结果保存起来,供下次使用

( ) 10.创建查询时,Access数据库窗口菜单与未创建查询时的菜单不一致

( ) 11.只能输入一组查询条件。

( ) 12.交叉表查询的行标题和列标题字段个数不受限制

( ) 13.创建交叉表查询时,用户只能指定1个总计类型的字段( ) 14.参数查询只允许用户输入一个参数值

( ) 15.删除查询每次只能删除1条记录。、

( ) 16.更新查询不能更新“自动编号”型字段

( ) 17.更新查询的结果只显示在数据表视图中,而不会改变源数据表中的数据。

( ) 18.无论是否名设置条件,执行查询都会对所有记录进行更新。( ) 19.利用一个或多个表中的数据建立新表的查询是追加查询( ) 20.操作查询执行后无法撤销。

( ) 21.在查询准则中可以使用通配符

( ) 22.[性别] LIKE “男” OR [性别]=“女”是合法的查询条件表达式

( ) 23.使用准则LIKE “四川?“查询时可以查询出“四川省”和“四川成都”

( ) 24当用逻辑运算符NOT连接的表达式为真时,则整个表达式为假、

( ) 25.特殊运算符“IN”用于指定一个字段为空

( ) 26.创建基于多个数据表的查询时,应该在多个数据表之间建立关系。

( ) 27.可以直接在查询设计器中设定数据表或查询之间的关系( ) 28.在同一条件行的不同列中输入多个条件,它们彼此的关系为逻辑与关系。

( ) 29.如果数据表之间创建了关系,则添加到查询设计器中时,关系会自动显示

( ) 30.SQL查询必须在多表查询中使用

( ) 31.SQL查询中SELECT语句后面只能使用一个字段名。

( ) 32.SQL查询不能创建交叉表查询

( ) 33.可以使用SQL查询生成一个新表。

( ) 34.使用SQL语句创建分组统计查询时,应使用ORDER BY 语句。( ) 35.参数查询是通过景象地输入参数值来创建动态的查询结果。

三、简答题(3分/题,共15分。)

设有一个职工表,表中有若干条记录,表结构定义如下:

1.统计女职工人数

2.删除年龄在 70 岁以上的职工的全部信息

3.在职工表中,将进厂日期在1970年和1975年之间的职工工资增加20% 4.显示姓“王”的全部男职工的信息5. 增加一个“简历”字段。

第四章课后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四章课后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为什么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答案要点]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奴隶,贩卖鸦片,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资本家垄断同盟为瓜分世界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二战后,由于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列强被迫放弃了旧的殖民主义政策,转而利用赢得独立和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机会,扩大资本的世界市场,深化资本的国际大循环,通过不平等交换、资本输出、技术垄断以及债务盘剥等,更加巧妙地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织,通过它们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号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继续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保持和发展它们在经济结构和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球优势地位,攫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资本惟利是图的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还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稳定,是依靠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依靠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广大市场、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社会危机和难题、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实现的。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给世界带来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 2、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的矛盾?[答案要点]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所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由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所决定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为存在条件的。一方面,在私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属于私人所有,他们生产的产品的数量以及品种等,完全由自己决定,劳动产品也归生产者自己占有和支配,或者说,商品生产者都是独立的生产者,他们要生产什么,怎样进行生产,生产多少,完全是他们个人的私事。因此,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私人劳动。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商品生产者之间又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各个商品生产者客观上都要为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而进行生产。因此,他们的劳动又都是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这样,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社会的性质,是社会劳动。对此,马克思指出,当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后,“从那时起,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真正取得了二重的社会性质。一方面,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必须作为一定的有用劳动来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从而证明它们是总劳动的一部分,是自然形成的社会分工体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只有在每一种特殊的有用的私人劳动可以同任何另一种有用的私人劳动相交换从而相等时,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才能满足生产者本人的多种需要。完全不同的劳动所以能够相等,只是因为它们的实际差别已被抽去,它们已被化成它们作为人类劳动力的耗费、作为抽象的人类劳动所具有的共同性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私人劳动所具有的这二重性质,表现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统一的,同时也是对立的。其矛盾性表现在:作为私人劳动,一切生产活动都属于生产者个人的私事,但作为社会劳动,他的产品必须能够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他的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而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直接表现出来的是它的私人性,并不是它的社会性,他的私人劳动能否为社会所承认,即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他自己并不能决定,于是就形成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解决,只有通过商品的交换才能实现。当他的产品在市场上顺利地实现了交换之后,他的私人劳动也就成了社会劳动的一部分,他的具体劳动所创造的使用价值才是社会需要的,他的抽象劳动所形成的价值才能实现。如果他的劳动产品在市场上没有卖出去,那就表明,尽管他是为社会生产的,但事实上,社会并不需要他的产品,那么他的产品

人教版_八年级物理_第四章_第一节_温度计_练习题

温度计 一、填空题 1.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 ________性质来测量温度的.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采用的是 __________温度,它把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2.平时的冷热常凭感觉,要准确判断冷热需用_________ ,使用时,首先要看清它的_______,然后要看清它的_______,这样才能正确读出所测的温度. 3.一般物体都是温度升高时体积_________,温度降低时体积_________.常用的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______ 的规律制成的. 4.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表示为_________,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表示为_________ .1摄氏度就是将温度计上的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之间等分成_________ 份,每一个等份代表1摄氏度. 5.人的正常体温大约是_________,常用的体温计的量程为_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___,里面的液体是_________,每次使用前,都要拿着体温计把水银_________. 6.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_________把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填“能”或“不能”) 7、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判断是否适合待测液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或; ②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后要,待温度计的示数后再读数;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8、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将手伸进水中觉得不冷不热,水的温度大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四章知识点复习及练习题

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 金属的物理性质: 钠: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软,密度小于水,大于煤油,熔点低,电和热的良导体。 铝: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展性,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铁:纯铁是银白色的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磁性,可以被磁铁吸引,有延展性,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单质 1、与非金属反应(O 2、Cl2、S):表现强还原性,被氧化 1)常温下:4Na + O2=== 2Na2O (白色) 常温下金属钠在空气中表面变暗,生成氧化膜,说明钠比Al、Fe活泼得多 (应用)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因为钠易与水或者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钠不与煤油反应,且钠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所以保存在煤油中。 2)受热时:2Na + O2=== Na2O2(淡黄色) (现象)钠在空气中受热后,先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后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2、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分析电子得失) 现象: (应用)钠燃烧引起火灾,怎么办?(一般用砂土盖灭) 3、与酸反应:2Na + 2HCl == 2NaCl + H2↑(比水更剧烈) 小练: 1、将一小块新切的不规则形状的金属钠投入到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观察到下列现象,其中可说明钠与水反 应放出气体的现象是() A、金属钠浮在水面上 B、金属钠形成小球状 C、金属钠在水面上迅速游动 D、反应后的溶液呈现红色 2、将一小块钠投入到盛有煤油和水的试管中(煤油和水均足够多),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钠浮在煤油层上,不反应 B.钠沉在煤油层下,不反应 C.钠沉在煤油层下,浮在水层上,在交界处剧烈反应 D.钠沉在水层下剧烈反应 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 B.钠与CuSO4溶液反应:2Na+Cu2+===Cu+2Na+ C.钠与盐酸反应:Na+2H+===Na++H2↑ D.钠跟氯化钾溶液反应:2Na+2H2O===2Na++2OH-+H2↑

ACCESS2003第四章查询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查询练习题 一、单选题(每题分,计分) 1.在Access中,从表中访问数据的速度与从查询中访问数据的速度相比( ) A)要快 B)相等 C)要慢 D)无法比较 2.根据指定的查询条件,从一个或多个表中获取数据并显示结果的查询称为( ) A. 交叉表查询 B. 参数查询 C. 选择查询 D. 操作查询 3.返回字符表达式中值的平均值的函数为( ) A)Avg B)Count C)Max D)Min 4.返回当前系统日期的函数为 A)Weekday(date)B)Hour(date)C)Date( ) D)Sum 5.返回一个值,该值是从字符表达式最左端某个字符开始,截取到某个字符为止的若干个字符的函数为 A)Mid B)Day(date) C)Month(date) D)Year(date) 6.73返回一个值,该值是从字符表达式右侧第1个字符开始截取若干个字符的函数为( ) A)Space B)String C)Left D)Right 7.返回数值表达式值的平方根的函数为( ) A)Ahs B)Int C)Sqr D)Sgn 8.SQL语句中的DROP关键字的功能是( ) A)创建表 B)在表中增加新字段 C)从数据库中删除表 D)删除表中记录 9.使用查询向导,不可以创建( ) 。 A. 单表查询 B. 多表查 C. 带条件查. D. 不带条件查询 10.函数Sgn(0)返问的值是 A)0 B)l C)-1 D)空值 11.返回给定日期100-9999的值。表示给定日期是哪一年的函数为 A)Mid B)Day(date) C)Month(date) D)Year(date) 12.合法的表达式是( ) A)教师编号between 100000And 200000 B)[性别]二“男“Or[性别]=”女” C)[基本工资]>=1000[基本工资]<=10000 D)[性别]like”男”=[性别]like“女” 13.统计函数Max(字符表达式)返回字符表达式中值的 A)最小值 B)最大值 C)平均值 D)总计值 14.使用向导创建交叉表查询的数据源来自___表或查询( ) A)l个 B)2个 C)3个 D)多个 15.关于统计函数Count(字符串表达式),下面叙述错误的是 A)返回字符表达式中值的个数,即统计记录的个数 B)统计字段应该是数字数据类型

中国近现代史第四章思考题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开端的是( D ) A.新文化运动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国共第一次合作 D.五四运动 2.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 A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C.辛亥革命的失败 D.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3.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直接同帝国主义势力进行的有组织较量是(A ) A.香港海员罢工 B.省港大罢工 C.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D.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4.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大会讨论的中心议题是(C) A.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B.关于工农联盟问题 C.关于建立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问题 D.关于武装斗争问题 5.“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得到广泛传播。在中国最早讴歌十月革命、比较系统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是( B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瞿秋白 6.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国共合作创办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为未来的革命战争准备了军事力量的骨干。黄埔军校同旧式军校根本区别之处在于( C ) A.注重军事训练 B.注重文化学习 C.注重培养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D.聘请外国军事顾问 7. 1924年( C )成功召开,就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A.中国共产党一大 B.中国共产党二大 C.国民党一大 D.国民党二大 8. 六三大逮捕后,五四运动的主力从学生转为(B) A.农民 B.工人 C.知识分子 D.小资产阶级 9. 中国工人运动第一个高潮的起点是(A) A.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 B.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C.京汉铁路工人总同盟罢工 D.开滦煤矿工人罢工 10.1920年,中国最早的共产党组织---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于( A ) A.北京B.长沙 C.武汉D.上海 11.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孙中山主持下在广州举行。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新三民主义和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 A ) A.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 B.在基本原则上是不一致的 C.在基本原则上是完全一致的 D.在基本原则上是完全不一致的 12.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A) A.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B.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C.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13.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是(D)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练习题【word版】无答案

交通运输练习题 一.单选 1.小明周末和父母从昆明市到富民县采摘杨梅,他们选择的合理交通运输方式是() A.铁路B.公路C.河运D.航空 2.横跨我国东、西部,连接大西洋沿岸的“第二亚欧大陆桥”在我国境内的铁路是() A.京哈-京广线B.沪昆线 C.陇海-兰新线D.京沪线 3.交通运输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读运输价格和运输距离之间的关系图,判断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A.常见的运输方式有:空运、水运、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等 B.从图中可以看出,若距离大于550千米,运价最低的是水运 C.P代表的运输方式为公路,Q代表的运输方式是铁路 D.50吨大米从武汉运送到上海,选择的最佳运输方式是P代表的运输方式 4.国庆长假期间,家住大连的亮亮去上海旅游,经济省钱是他的首选.为此他应选择的运 输工具是() A.火车B.轮船C.汽车D.飞机 5.京广铁路与陇海铁路交汇的城市是() A.成都B.贵阳C.郑州D.长沙 6.鲜活的或易变质的货物,运距较近,多选择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航空运输D.水运 7.家住乌鲁木齐的李先生,不幸患上了白血病,通过一段时间的寻找,台湾的王先生与李 )

A.水路运输B.铁路运输C.航空运输D.公路运输 8. 10万吨大米从武汉运往上海最经济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水路运输B.公路运输C.铁路运输D.航空运输 9.读“我国四个重要的铁路枢纽示意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铁路线是包兰线 B.铁路枢纽②位于甘肃省 C.③铁路线是成渝线 D.④城市四季温暖如春,号称“春城” 10.纵贯我国东部三大平原及珠江三角洲的铁路干线是() A.京九线B.陇海线 C.京哈-京广线D.焦柳线 11.下列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合理的是() A.10万吨大米从武汉运往上海,选择公路运输 B.一吨活鱼从洪泽湖水产批发市场运到淮安市区,选择铁路运输 C.舟曲泥石流时,重症病人急需转送到上海做手术,选择航空运输 D.送几百千克的葡萄到市场出售,选择水路运输 12.沪昆高速铁路是我国“四纵四横”的快速客运通道之一,读“沪昆高铁客运专线图”,思考:在沪昆高铁修建过程中,不可能遇到的障碍是() A.卡斯特地貌,地形崎岖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及第四章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码头上两个人用水平力推集装箱,想让它动一下,但都推不动,其原因是()A.集装箱太重 B.推力总小于摩擦力 C.集装箱所受合外力始终为零D.推力总小于最大静摩擦力 3.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关于接触处的弹力和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有弹力,但不一定有摩擦力B.如果有弹力,则一定有摩擦力 C.如果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D.如果有摩擦力,则其大小一定与弹力成正比 5.作用于O点的五个恒力的矢量图的末端跟O点恰好构成一个正六边形,如图所示。这五个恒力的合力是最大恒力的()A.2倍B.3倍 C.4倍 D.5倍 7.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4N、6N、7N,若三力同时作用于某一物体,则该物体所受三力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A.17N、3N B.17N、0 C.9N、0 D.5N、3N 8.如图所示,一个重为5N的大砝码,用细线悬挂在O点, 现在用力F拉法码,使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0°时处于静止状 态,此时所用拉力F的最小值为() A.5.0N B.2.5N C.8.65N D.4.3N 9.如图所示,用绳索将重球挂在墙上,不考虑墙的 摩擦。如果把绳的长度增加一些,则球对绳的拉 力F1和球对墙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 A.F1增大,F2减小 B.F1减小,F2增大 C.F1和F2都减小 D.F1和F2都增大 10.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若斜面倾角增大(物体仍静止),物体受到的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变化情况是() A.支持力增大,摩擦力增大B.支持力增大,摩擦力减小 C.支持力减小,摩擦力增大 D.支持力减小,摩擦力减小 二、填空题(每题6分,共24分) 11.用弹簧秤称物块时,读数为7.5N,用弹簧秤拉着物块沿倾角为37°的斜面向上匀速滑动时,读数为6N,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为。 12.作用于同一点的两个力F1、F2的合力F随F1、F2的夹 角 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则F1= ,F2= 。 13.同一平面中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F1=6N、F2=7N、F3=8N,这三个力沿不同方向作用于同一物体,该物体作匀速运动。若撤消F3,这时物体所受F1、F2的合力大小等于N,合力的方向。 三、实验题(9分) 15.在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某小组 得 出如图所示的图(F与AO共线),图中是F1 与F2合成的理论值;是F1与F2合成的实际值, 在实验中如果将两个细绳套换成两根橡皮条,那么实验结 果是否变化?答:(填“变”或“不变”)。 四、计算题(共27分) 16.(8分)如图所示,物体A重40N,物体B重20N,A与B、B与地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B用细绳系住,当水平力F= 32N时,才能将A 匀 速拉出,求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Access上机练习题

Access上机练习 一、Access的基本练习 1.学习Access的启动和退出; 2.通过上机熟悉Access的用户界面(包括Access窗口和数据库窗口的组成); 二、数据库的创建 1.在桌面创建一个TEST.Mdb数据库; 2.在上述所建数据库中创建如下三张数据表

【操作步骤】 (1)在“数据库”窗口中,单击“对象”栏下的“表”,然后双击“使用设计器创建表”快捷方式。 (2)弹出表“设计视图”对话框,在“字段名称”列中输入字段名,在“数据类型”列中选择数据类型。 (3)在窗口下部的“字段属性”区中,利用“常规”选项卡设置字段大小。 3.将学生表的“学号”字段定为主键,课程表的“课程号”定为主键,成绩表使用学号和课程号的组合作为主键。 【操作步骤】

(1)在学生表的设计视图下,单击学号所在的行,再单击“工具栏”上的主键按钮; (2)在课程表的设计视图下,单击课程号所在的行,再单击“工具栏”上的主键按钮; (3)在成绩表的设计视图下,按下Shift键分别单击学号和课程号所在的行,再单击“工具栏”上的主键按钮; 4.向表中输入数据。 【操作步骤】 (1)在数据库窗口中双击要输入数据的表,进入“数据表”视图。 (2)在“数据表”视图中可进行数据的输入。 5.建立上述三个表之间的关系,在建立过程中要求选择“实施参照完整性”。 【操作步骤】 (1)按F11键切换到“数据库”窗口。 (2)单击工具栏上的“关系”按钮,打开“关系”窗口;同时出现“显示表”对话框,其中将有上述所建的三个表。 (3)分别双击“学生”表、“成绩”表和“课程”表;然后关闭“显示表”对话框。 (4)用鼠标按住“学生”表中的“学号”(主键),将其拖动“成绩”表的“学号”(外键)上;在弹出的“编辑关系”对话框中选择“实施参照完整性”,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5)再用鼠标按住“课程”表中的“课程号”(主键),将其拖动“成绩”表的“课程号”(外键)上;在弹出的“编辑关系”对话框中选择“实施参照完整性”,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二、使用用设计视图对TEST.mdb数据库建立相关查询对象。 1.根据以下要求创建一个名为“一般选择查询”的选择查询对象。 (1)查询所有同学的有关基本信息和考试成绩。 (2)查询显示字段为:学号、姓名、出生日期、课程号、课程名、成绩。 【操作步骤】 (1)按F11键切换到“数据库”窗口。 (2)在“数据库”窗口中,单击“对象”栏下的“查询”,然后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快捷方式,此时出现“设计”窗口和“显示表”对话框,“显示表”对话框中显示上述所建的三个数据表。 (3)分别双击三个表,将它们添加到查询“设计”窗口中作为查询数据源,然

统计学第四章课后题与答案解析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由反映总体单位某一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到的指标是() A.总体单位总量 B.质量指标 C.总体标志总量 D.相对指标 2.各部分所占比重之和等于1或100%的相对数() A.比例相对数 B.比较相对数 C.结构相对数 D.动态相对数 3.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了10%,则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 A.104.76% B.95.45% C.200% D.4.76% 4.某企业计划规定产品成本比上年度降低10%实际产品成本比上年降低了14.5%,则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程度() A.14.5% B.95% C.5% D.114.5% 5.在一个特定总体,下列说确的是( ) A.只存在一个单位总量,但可以同时存在多个标志总量 B.可以存在多个单位总量,但必须只有一个标志总量 C.只能存在一个单位总量和一个标志总量 D.可以存在多个单位总量和多个标志总量 6.计算平均指标的基本要所要计算的平均指标的总体单位应是() A.大量的 B.同质的 C.有差异的 D.不同总体的 7.几何平均数的计算适用于求() A.平均速度和平均比率 B.平均增长水平 C.平均发展水平 D.序时平均数 8.一组样本数据为3、3、1、5、13、12、11、9、7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3 B.13 C.7.1 D.7 9.某班学生的统计学平均成绩是70分,最高分是96分,最低分是62分,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的测度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是() A.方差 B.极差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10.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大小时,其基本的前提条件是( ) A.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 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 C.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 D.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 11.已知4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采用()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加权调和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 12.算术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决定于总体次数的分布状况。在对称的钟形分布中() A.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C.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D.中位数>算术平均数>众数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练习题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碳酸(H 2CO 3)和硅酸(H 2SiO 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两者均为弱酸 B .两者均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C .CO 2气体通入Na 2SiO 3溶液中可以制得硅酸 D .两者受热时均可以分解 2.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不能和二氧化硅反应的是 ①焦炭 ②纯碱 ③碳酸钙 ④氢氟酸 ⑤硝酸 ⑥氢氧化钾 ⑦氧化钙 ⑧氮气 A .③⑤⑦⑧ B .⑤⑦⑧ C .⑤⑧ D .⑤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SiO 2和CO 2都是酸性氧化物,均可与NaOH 溶液反应 B .水晶项链、石英钟都是硅酸盐制品 C .SiO 2和CO 2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与CaO 发生反应 D .SiO 2不溶于水,而CO 2可与水反应,生成H 2CO 3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因SiO 2不溶于水,故H 2SiO 3不是SiO 2对应的酸,或者说SiO 2不是H 2SiO 3的酸酐 B .CO 2通入水玻璃(Na 2SiO 3溶液)可以得到原硅酸 C .CO 2通入饱和氯化钙溶液中能生成白色沉淀 D .SiO 2的俗名叫水晶 5.由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由SiO 2不能与水反应生成H 2SiO 3,可知SiO 2不是H 2SiO 3的酸酐 B .由SiO 2+2C=====高温Si +2CO↑,可知碳的非金属性大于硅 C .CO 2通入Na 2SiO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知酸性H 2CO 3>H 2SiO 3 D .SiO 2可与NaOH 溶液反应,也可与氢氟酸反应,可知SiO 2为两性氧化物 6.证明生石灰中既混有石英,又混有石灰石的正确方法是 A .加入过量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 B .加入过量烧碱溶液,观察是否有固体溶解 C .加热至高温,观察是否有气体冒出,是否有硅酸钙生成 D .先加入过量盐酸搅拌,观察是否有不溶物剩余及气泡出现,若有不溶物则滤出,投入到NaOH 溶液中看其是否溶解 7.将过量的CO 2分别通入:①CaCl 2溶液 ②浓Na 2SiO 3溶液 ③Ca(OH)2溶液 ④饱和Na 2CO 3溶液,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iO 2高温时与Na 2CO 3反应产生CO 2,将CO 2通入Na 2SiO 3溶液中可生成H 2SiO 3,说明H 2SiO 3的酸性有时比H 2CO 3强,而有时比H 2CO 3弱 B .SiO 2既能与NaOH 溶液反应又能与氢氟酸反应,所以SiO 2是两性氧化物 C .氢氟酸不应装在玻璃瓶中 D .NaOH 溶液、Na 2SiO 3溶液应装在带玻璃塞的磨口玻璃瓶中 9.10 g 含有杂质的CaCO 3和足量盐酸反应,产生CO 2 0.1 mol ,此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A .KHCO 3和MgCO 3 B .MgCO 3和SiO 2 C .K 2CO 3和SiO 2 D .无法确定

第四章化学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

第四章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O 16 S 32 Cl 37.5 第I 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物质中,不含有硅酸盐的是 ( ) A .水玻璃 B .硅芯片 C .黏土 D .普通水泥 2.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为证明其想法,有同学拿磁铁来吸引一下。 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 .实验 B .假设 C .观察 D .做结论 3.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 2的量 B .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 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C .pH 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D .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4.由海水制备无水氯化镁,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在一定条件下脱水干燥;②加熟石灰;③加盐酸;④过滤;⑤浓缩结 晶。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 A .②④⑤③① B .③②④①⑤ C .③④②⑤① D .②④③⑤① 5.食盐、食醋、纯碱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A .鉴别食盐和纯碱 B .验证蛋壳的主要成分为Ca CO 3 C .除去热水瓶内壁上的水垢 D .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Cl — 6.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的是 ( ) A .CO +H 2O CO 2+H 2 B .3NO 2+H 2O =2HNO 3+NO C .2Na 2O 2+2H 2O =4NaOH +O 2↑ D .2F 2+2H 2O =4HF +O 2 7.在体积为V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 NO 和b molO 2,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为 ( ) A . B . b a 2 C . D .无法确定 8.下列反应中,调节反应物的用量和浓度,可以改变反应产物的是 ( ) A .硅与氢氟酸反应 B .铁粉与硫粉混合加热 C .Al 2O 3与强碱反应 D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9.在下列反应中,硫酸只表现氧化性的是 ( ) A .Cu+H 2SO 4(浓) B .C+H 2SO 4(浓) C .Ba (OH )2+H 2SO 4 D .FeO+H 2SO 4(浓) 10.若N A 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1 mol Cl 2作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为N A B .在0℃,101kPa 时,22.4L 氢气中含有N A 个氢原子

access练习题

Access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软件()不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A. VB B. Access C. Sybase D. Oracle 2.3.以下()不是Access的数据库对象 D. 文件夹 C. 窗体表 B.查询 4.A. 5.Access是()公司的产品 A. 微软 B. IBM C. Intel 6. D. Sony 7.在创建数据库之前,应该() 8. A. 使用设计视图设计表 B. 使用表向导设计表 C. 思考如何组织数据库 D. .给数据库添加字段 9 表是由()组成的10. 字段和记录A. D. 报表和字段 B. 查询和字段.11C. 记录和窗体12.创建子数据表通常需要两个表之间具有()的关系 13.A. 没有关系 B. 随意 C. 一对多或者一对一 D. 多对多 14. 15.可用来存储图片的字段对象是()类型字段 A. OLE B. 备注 C. .超级连结 D. 查阅向导 1617.从表中抽取选中信息的对象类型是()D. 窗体 C. 查询模块.18A. B. 报表19.完整的交叉表查询必须选择() A. 行标题、列标题和值只选行标题即可 B. .20. 21.C. 只选列标题即可 D. 只选值 22.Access 2010共提供了()种数据类型 C. 12 B. 9 D. 11 A. 8 23.24.()是连接用户和表之间的纽带,以交互窗口方式表达表中的数据 A. 窗体 B. 报表 C. 查询 D. 宏 25.

26.()是一个或多个操作的集合,每个操作实现特定的功能 D. 宏 C. 查询窗体 B. 报表 A27.. 28.“学号”字段中含有“1”、“2”、“3”……等值,则在表设计器中,该字段可以设置成数字类型,也可以设置为()类型 B. 文本 C. 备注 D. 日期/时间29.A. 货币 30.学生和课程之间是典型的()关系 D. 多对多一对多 C. 多对一31.A. 一对一 B. 表的操作按钮的作用是().32 D. 插入记录 . 到第一个记录. B. 到最后一个记录 C. 删除记录33A34.数据访问页是一种独立于Access数据库外的()文件 A. HTML B. DOS C. UNIX 35.D. Windows 36.输入掩码通过()减少输入数据时的错误 37.A. 限制可输入的字符数 B. 仅接受某种类型的数据 D. 以上全部在每次输入时,自动填充某些数据38.C. ccess 2010数据库使用()作为扩展名39.A B. .mdb D. .dbf C. .db .40A. .mb 41.()数据类型可以用于为每个新记录自动生成数字 C. 自动编号对象 D. OLE 超链接B. 数字. A.42. 43.数据类型是() 44.A. 字段的另一种说法 B. 决定字段能包含哪类数据的设置 45. 46.C. 一类数据库应用程序 47.D. 一类用来描述Access表向导允许从中选择的字段名称 48.可建立下拉列表式输入的字段对象是()类型字段 D. 查阅向导 C. 超级连结. A. OLE B. 备注 4950.报表的主要目的是() 51.A. 操作数据 B. 在计算机屏幕上查看数据 C. 查看打印出的数据 D. 方便数据的输52.入 53.查询向导的数据可以来自() D. 表或查询一个表 C. 一个表的一部分54.A. 多个表 B.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练习及答案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一、选择题 1.将下列细胞或细胞器置于蒸馏水中,不.会破裂的是() A.红细胞??B.叶绿体C.线粒体?D.洋葱表皮细胞 2.下图表示某植物相邻的3个细胞,其细胞液浓度依次为甲>乙>丙,正确表示它们之间水分子渗透方向的是( ) ABC D 3.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 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 4.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排布有下述特点,其中描述细胞膜基本骨架特征的是() A.膜两侧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不尽相同 B.磷脂排布成双分子层 C.蛋白质分子附着和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中 D.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5.维生素D比水溶性维生素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A.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骨架

B.磷脂双分子层内不同程度地镶嵌着蛋白质 C.细胞膜是选择性透过膜 D.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6.红细胞吸收甘油与吸收葡萄糖相同的是() A.低浓度→高浓度?B.载体蛋白协助 C.高浓度→低浓度????D.消耗能量 7.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易吸收葡萄糖,却难吸收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原因是( ) A.细胞膜上无木糖载体????? B.细胞膜上的磷脂排列紧密 C.木糖的浓度太低???? D.木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太小 8.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的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生素)时,K+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移向低浓度处,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 )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作用 9.若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则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物质是( ) A.氧气、甘油??????B.脂肪酸、水 C.葡萄糖、水??D.钾离子、氨基酸 10.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 ..的是()

ACCESS 查询练习

选择查询: 1 查询“员工”表中姓名为“王红红”的“出生日期”和“入职时间” 2 查询“规格型号”为“单反”和“长焦”的商品的“商品编号”、“商品名称”、“规格型号”、“商品单价”、“数量”,并按“数量”从高到低排序 3 查询对每个客户的销售情况,显示“客户姓名”、“数量”和平均单价,并按平均单价的降序排序 4 查询出“销售单价”大于3000元并且“积分”小于5000的客户的“客户姓名”、“性别”、“联系电话” 5 查询“客户”男女性别人数 6 查询2009年7月1日以后入职的“员工编号”、“员工姓名”、“入职时间”,并按入职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序 7 查询所有员工经办商品的销售记录信息,显示“员工编号”、“姓名”、“销售编号”、“商品编号”、“金额”、“销售状态”。修改该查询,显示“员工编号”为90003的员工经办商品的销售情况。 8 查询每一笔入库记录的经办人信息,显示“经办人”、“姓名”、“供应商名称”、“商品名称”、“入库时间”、“入库单价”、“入库数量”信息 参数查询: 查询某一员工销售商品的名称、数量、单价,如:王红红、王红兵、李佳一 查询某一员工不同销售状态的商品名称、数量、单价,如:90001已售或90004 退货 建立参数查询,按性别男、女,查询客户的姓名、性别、联系电话 查询某一类别商品的名称、单位、数量,并按数量从高到低排序,如电子书、平板电脑等查询某一类别商品,并求总计数量,如电子书,平板电脑等 交叉表查询 统计各员工经办商品的各种业务类型的入库数量的总和。 查询各员工销售商品所用各种付款方式的金额总和。 查询客户不同付款方式的金额总和。 查询客户销售的不同业务类型的金额的平均值。 操作查询:

华南理工大学电机学第四章思考题

4-1 把一台三相感应电动机用原动机驱动,使其转速n 高于旋转磁场的转速s n ,定子接到三相交流电源,试分析转子导条中感应电动势和电流的方向。这时电磁转矩的方向和性质是怎样的?若把原动机去掉,电机的转速有何变化?为什么? 【答】 感应电动机处于发电机状态,转子感应电动势、转子有功电流的方向如图所示,应用右手定则判断。站在转子上观察时,电磁转矩e T 的方向与转子的转向相反,即电磁转矩e T 属于制动 性质的转矩。若把原动机去掉,即把与制动性质电磁转矩e T 平衡的原动机的驱动转矩去掉,电动机将在电磁转矩e T 的作用下减速,回到电动机状态。 4-2 有一台三相绕线型感应电动机,若将其定子三相短路,转子中通入频率为1f 的三相交流电流,问气隙旋转磁场相对于转子和相对于空间的转速及转子的转向。 【答】 假设转子中频率为1f 的交流电流建立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气隙旋转磁场,相对于转子的转速为p f n s 160=;若转子不转,根据左手定则,定子将受到逆时针方向的电磁转矩e T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定子不转时,转子为顺时针旋转,设其转速为n ,则气隙旋转磁场相对于定子的转速为n n s -。 4-3 三相感应电动机的转速变化时,转子所生磁动势在空间的转速是否改变?为什么? 【答】 不变。因为转子所产生的磁动势2F 相对于转子的转速为n sn p f s p f n s ?====1226060,而转子本身又以转速n 在旋转。因此,从定子侧观看时, 2F 在空间的转速应为()s s n n n n n n =+-=+?,即无论转子的实际转速是多少,转子磁动势 和定子磁动势在空间的转速总是等于同步转速s n ,在空间保持相对静止。 4-4 频率归算时,用等效的静止转子去代替实际旋转的转子,这样做是否影响定子边的电流、功率因数、输入功率和电机的电磁功率?为什么? 【答】 频率归算前后,转子电流的幅值及其阻抗角都没有变化,转子磁动势幅值的相位也不变,即两种情况下转子反应相同,那么定子的所有物理量以及电磁功率亦都保持不变。 4-5 三相感应电动机的定、转子电路其频率互不相同,在T 形等效电路中为什么能把它们画在一起?

《现代汉语通论》第四章练习题全部答案

现代汉语通论第四章语法练习 172页第四章第一节练习题 第一节现代汉语语法概述(P172) 练习题 一、汉语语法的总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汉语语法四个主要特点。 汉语的特点是在跟印欧语的比较中表现出来的。它的总特点是:不依赖于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而主要借助于语序、虚词等其他语法手段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这一总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例如: 电影导演(偏正关系)一—导演电影(述宾关系) 一本杂志(偏正关系)——杂志一本(主谓关系) 2.虚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 汉语里的虚词十分丰富,作用也特别重要。例如:某些句法结构有没有虚词.结构关系和语义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大学生”是名词,是个指称;而“对大学生”则是介词结构,表示某种动作的对象。 3.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汉涪同类跟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比如动问除了主要做谓语,还可以做主语和宾语。例如: 他们两夫妻吵架了。(作谓语) 吵架不是件好事。(作主语) 老王就喜欢吵架。(作宾语) 4.短语的结构跟句子的结构以及词的结构基本—致。例如: 结构类型短语词句子 联合哥哥弟弟兄弟团结,团结,再团结。 偏正牛皮箱子皮箱伟大的人民! 述宾管理家务管家欢迎新同学。 述补说得明白说明高兴得跳起来。 主渭年纪轻年轻我们上课。 二、请以“不怕辣”“辣不怕”和“怕不辣”为例说明汉语语法语序变化的特点。 语序是汉语句法结构中的一个主要的表达手段,同样的词排列顺序不同。句法结构关系也不同,所表达的意义也有所不同,例如:“不怕辣”“辣不怕”和”怕不辣”三个句子。不、怕、辣排列的语序不同,其结构关系分别是:述(偏正)宾结构、主谓结构、述宾(偏正)结构。从语义上看,其语义程度越来越深,这和否定副词“不”的语义指向有很大关系,“不怕辣”有被动承受的意味,“辣不怕”有主动承受的意味。因为这里的话题是明白的。而“怕不辣”则更加是主动的挑战,意思是越辣越好。 三、汉语的量词使用有什么特点? 量词最突出的语法特点有两个:一是汉语的量词一般跟数词结合使用。如一句、一根、一次,“句”“根”“次”都是量词。二是单音节量词大都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每”或强调”多”;如:句句根根直立、次次落空。 四、汉语常常使用重叠手段。清举出几种实例: 名词重叠:AA式人——人人处一一处处时——时时 AABB式上下——上上下下山水——一山山水水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Ⅰ第四单元测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道题2分,共52分) 1. 岩石圈是指() A.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岩石外壳 B.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 C.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厚度均匀的一层岩石 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岩石组成的圈层 2.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 A.太阳辐射B.重力能C.潮汐能D.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右图是海南省著名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照片。读图,回答第3题。 3. 该景观( ) A.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 B.表现出石灰岩沉积特点 C.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 D.在冬季观赏的效果最佳 北京时间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撞击月面, 据此回答4~5题。 4.撞击时,地球上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太阳直射点南移 B.赤道地区昼夜平分 C.北京白昼时间一年中最长D.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 5.嫦娥一号撞击月球所遗留的痕迹,未来将受到的外力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B.流水侵蚀C.风力搬运 D.岩浆活动 6、有关地壳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 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 D、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新的岩浆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7~8题。 7.图中B、D代表的岩石分别是() A.侵入型岩浆岩、沉积岩 B.沉积岩、侵入型岩浆岩 C.变质岩、喷出型岩浆岩 D.沉积岩、变质岩 8.图中②表示的是 ( ) A.外力作用 B.变质作用 C.上升冷却凝固作用D.重熔再生作用 读五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9~10题。 9.下列地貌与①②③④所示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溶洞—①B.裂谷—②C.沙丘—③D.戈壁—④ 10.沙尘暴发生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造成此现象的外力作用属于 ( ) A.①B.②C.③ D.④ 11、右图表示岩石的形成过程及原因,请判断图中甲、乙两 处分属何种岩石( ) A、岩浆岩和变质岩 B、变质岩和沉积岩 C、沉积岩和岩浆岩 D、沉积岩和变质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