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生产技术规程

XX县无公害梨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无公害食品梨生产的园地选择与规划、品种和砧木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

本规程适用于XX县无公害食品梨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

NY/T 442-2001 梨生产技术规程

NY/T 496-2002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 5101—2002 无公害食品梨产地环境条件

NY/T 5102—2002 无公害食品梨生产技术规程

3 园地选择与规划

3.1 园地选择

无公害梨生产的园地应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产地空气环境质量、产地灌溉水质量、产地土壤环境质量都符合规定的标准要求。其余按NY/T 442-2002中3.1规定执行。

3.1.1 土壤条件

3.1.1.1 土层厚度

适于梨树生长的土层厚度为80cm~120cm,夏季地下水位应低于100cm~120cm。

3.1.1.2 土壤质地

砂质土壤具有通透性好、肥力高又一定保水保肥能力等优点,是梨树获得优质丰产的适宜土壤。

3.1.1.3 土壤酸碱度(pH值)和含盐量

在pH值5.5~8.5的土壤中均能生长,以pH值5.6~ 7.2为好。含盐量控制在0.14%~0.2%时,根系和地上部生长较正常。

3.1.1.4 土壤有机质

采用增施有机肥、生草、秸杆覆盖等措施,提高有机质含量,使有机质含量达到2%-3%或更高。

3.2 定植苗木的处理

选用一级苗,将苗木主侧根适当修剪,把先端撕裂破伤部分剪平,在水中浸泡一夜,以备定植。

3.3 栽植期

一般多采用春季栽植。土壤解冻后即可栽植。

3.4 定植方式

3.4.1 栽植方式

采用宽幅畦栽,以南北行向为好。每幅5~6行,幅间留有作业道,一般行株距为2m~3m×1.5m~2m,也可采用高密度种植,行株距1m~2m×0.5m~1.5m。

3.4.2 挖定植穴或定植沟

以定植点为中心,挖成深80cm、长宽各100cm的定植穴或深宽各100cm的定植沟,把表土和心土分别堆放两侧。

3.4.3 定植沟、穴施肥填土

亩施有机肥4000kg~5000kg,先将表土填入下层,然后将心土和有机肥混合填入,再填20cm表土,距地面20cm。

4 品种和砧木选择

4.1 品种选择

适合XX县的主要品种有:黄金、绿宝石、丰水、秋月等。

4.2 砧木选择

适合XX县梨树栽培的砧木为杜梨。

5 栽植

将苗木放在定植沟或穴内,舒展并均匀分布根系,把表土填入,提苗后再踏实,使土壤和苗木根系充分接触,根茎要与地面相平。修好树盘,灌透水,覆土保墒。

其它按NY/T 442-2001中5.1~5.6规定执行。

6 土肥水管理

6.1 土壤管理

6.1.1 深翻改土

分为扩穴翻和全园深翻。扩穴深翻结合秋施基肥进行,在定植穴(沟)外挖环状沟或平行沟,沟宽80cm,深80cm~

100cm。土壤回填时混以有机肥,表土放在底层,底土放在上层,然后充分灌水。

6.1.2 中耕

清耕制果园及生草制果园的树盘在生长季降雨或灌水后,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中耕深度5cm~10cm,以利调温保墒。

6.1.3 树盘覆草和埋草

覆盖材料可选用麦秸、麦糠、玉米秸、稻草及田间杂草等,覆盖厚度15cm以上,上面零星压土。连覆3~4年后结合秋施基肥浅翻一次;也可结合深翻开沟埋草,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能力。可在梨园行间种植白三叶,也可用黑麦草与红三叶、白三叶混种,长高至40cm时进行刈割覆盖于树盘内,提高园内土壤有机质含量,并可保湿调温,改善梨园生态环境。

6.2 施肥

6.2.1 施肥原则

按照NY/T 496-2002的规定执行。所施用的肥料不对果园环境和果实品质产生不良影响,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登记或免予登记的肥料.

6.2.2 施肥时期

一般分为萌芽前后,幼果生长期、果实迅速膨大期,秋季(一般在采收后)四个时期。

6.2.3 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

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化肥、叶面肥

限制使用的肥料:含氯化肥和含氯复合(混)肥。

6.2.4 施肥方法

6.2.4.1 基肥

秋季施入,以农家肥为主,可混加少量氮素化肥。施肥量,初果期树按每生产

1kg梨果施1.5kg ~2.0kg优质农家肥计算;盛果期梨园每666.7m2 施3000kg 以上。施用方法采用沟施,挖放射状沟或在树冠外围挖环状沟,沟深40cm~60cm。

6.2.4.2 追肥

6.2.4.2.1 土壤追肥

第一次在萌芽前后,以氮肥为主;第二次在花芽分化及果实膨大期,以磷钾肥为主,氮磷钾混合使用;第三次在果实生长后期,以钾肥为主。其余时间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施肥。施肥量以当地的土壤条件和施肥特点确定。施肥方法是树冠下开环状沟或施射状沟,沟深15cm~20cm,追肥后及时灌水。

6.2.4.3 叶面喷肥

全年4~5次,一般生长前期2 次,以氮肥为主;后期2~3次,以磷、钾肥为主,也根据树体情况喷施果树生长发育所需的微量元素。常用肥料浓度为尿素

0.2%~0.3%,磷

酸二氢钾0.2%~0.3%,硼砂0.1%~0.3%。叶面喷肥宜避开高温时间。

6.3 水分管理

6.3.1 灌水

根据梨树的需水情况,结合各物候期的生长结果特点,主要的需水时期有:萌芽前(多在3月上旬)、落花后、新梢和幼果生长期、果实膨大期、果实采收后、越冬前。

以上几个时期,并不是每个时期都必须灌水,而应根据土壤墒情及降雨情况确定是否灌水,一般全年共3~4次。

6.3.2 灌水量

根据土壤水分含量,土壤保水能力,对最适土壤水分含量的要求及主要根系分布层的厚度确定。

6.3.3 灌水方法

有沟灌、树盘灌溉、地下管道灌溉、滴灌、喷灌等。

灌溉水的质量应符合NY 5101中的规定。其余按NY/T 442-2001中6.3规定执行。

6.3.4 干旱地区水分调控

主要通过蓄水、保水和减少水分消耗的办法。如蓄积雨雪、覆盖保水、松土保墒、应用保水药剂等方法。

6.3.5 排水

雨季要搞好梨园的排水,以防积涝成灾。

7 整形修剪

按NY/T 442-2001中7.1~7.2规定执行。加强生长季节的修剪,及时拉枝开角等,以增加树冠内通风透光度。剪除病虫枝、清除病僵果。

7.1 树形修剪

7.1.1 原则

整形修剪技术要有利于树冠形成;要促进营养物质的转换和积累,有利于花芽形成,达到早结果,早丰产和稳产的目的;要有利于光照;要通过整形修剪达到控制树体大小,降低树体高度的目的。

7.1.2 采用的主要树形

7.1.2.1 纺缍形

有中央干,干高50cm~60cm,中央干上着生10个~ 15个小主枝,腰角70度~90度,小主枝上配有中小枝组,树高2.5m~3m。

7.1.2.2 V形

南北行向,栽植时按45度角向两侧斜栽,呈V型,支架高度3m 左右,每侧配置6个~8个较大的结果单位。

7.1.2.3 斜式倒人字形

干高40cm~50cm,南北行向,两个主枝分别伸向东南和西北方向,呈斜式倒人字形。主枝腰角70度,大量结果时达80度,树高2.5m。

8 花果管理

8.1 适宜的留果量

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盛果期可连续多年保持2500kg~3500kg亩产量。

8.2 疏花疏果

梨的自花授粉能力强,座果率高,要及时疏花疏果。

8.2.1 疏花:包括疏花蕾、疏花朵。疏花蕾在花序伸出至开花前进行,疏花朵可在整个花期进行。

8.2.2 疏果:通常在落果高峰过后、花芽分化开始前进行,一般在盛花4周前后开始。一般幼果间距30cm~35cm。留果时掌握选留第三个果或第四个果。

8.3 果实套袋

可改善果实外观品质,改善果肉质地,增强果实耐贮藏性,减少果实生长过程中病虫为害,防止果实污染。

8.3.1 套袋时期

最适宜在疏果后、果点锈斑出现前进行。果袋应绑在近果台处的果柄上,使梨果在袋内悬空,防磨擦果面产生锈斑。

8.3.2 除袋

套袋梨果实采摘前不需解袋,应连袋采下,装箱时除袋后包好果实。

其它按NY/T 442-2001中第8章规定执行。

9 病虫害防治

9.1 主要病虫害

梨黑星病、腐烂病、轮纹病;梨木虱、蚜虫类、叶螨、食心虫类(梨小食心虫)。

9.2 农业防治

栽植优质无病毒苗木;通过加强肥水管理、合理控制负载等措施保持树势健壮,提高抗病力。

合理修剪,保证树体通风透光,恶化病虫生长环境;清除枯枝落叶,刮除树干老

翘裂皮,翻树盘,剪除病虫枝果,减少病虫源,降低病虫基数。

不与苹果、桃等其他果树混栽,以防将要病虫上升为害;梨园周围5km范围内

不栽植桧柏,以防止锈病流行等。

9.3 物理防治

根据害虫生物学特性,采取糖醋液、树干缠草绳和诱虫灯等方法诱杀害虫。

9.4 生物防治

人工释放赤眼蜂。助迁和保护瓢虫、草蛉、捕食螨等天敌,应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病虫。利用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或干扰成虫交配。

9.5 化学防治

9.5.1 严禁使用的农药: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甲拌膦、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甲胺磷、甲基异柳磷、氧化乐果、克百威、涕灭威、灭多威、杀虫脒、二溴氯丙烷、久效磷、磷胺、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灭线

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水胺硫磷、福美胂等胂

制剂,以及国家规定禁止使用的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和致畸、致癌、致突变农药。

9.5.2 使用化学农药时,按GB 4285、GB/T 8321 (所有部分)规定执行。

9.5.3 主要病虫害防治

梨黑星病:从萌芽期开始发生至果实采收后,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速保利)3000倍~4000倍喷雾防治,每年最多使用3次,安全间隔期21d;或6%氯苯嘧啶醇可湿性粉剂(乐必耕)1000倍~1500倍喷雾防治,每年最多使用3次,安全间隔期14d;或25%氟硅唑乳油5000倍~ 6000倍喷雾防治,每年最多使用2次,安全间隔期21d;或5%亚胺唑可湿性粉剂(霉能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1200倍,每年最多使用3次,安全间隔期28d。

腐烂病:从萌芽开始发生至开花前,用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700倍喷

雾防治。

轮纹病:从萌芽期开始发生至果实采收后,用25%,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0.05%~0.1%药液喷雾防治。

梨木虱:从萌芽开始发生至果实膨大期,用20%双甲脒乳油800倍~1200倍喷雾防治,每年最多使用3次,安全间隔期7d。

蚜虫类:从萌芽开始发生至开花前,用40%辛硫磷乳油

1000倍~2000倍喷雾防治,每年最多使用4次,安全间隔期20d。

叶螨:从落花后开始发生至幼果套袋前,用40%辛硫磷乳油1000倍~2000倍喷

雾防治,每年最多使用4次,安全间隔期7d。

食心虫类:在整个果实膨大期发生,用20%甲氰菊酯乳油2000倍~3000倍喷雾

防治,每年最多使用3次,安全间隔期30d;或氯氟氰菊酯乳油喷雾防治,每年最多使

用2次,安全间隔期21d;或40%辛硫磷乳油1000倍~2000倍喷雾防治,每年最多使用4次,安全间隔期7d。

10 果实采收

根据果实成熟度、用途和市场需求综合确定采收适期。成熟期不一致的品种,应分期采收。采收时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