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产业划分

三大产业划分
三大产业划分

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一、为更好地反映我国三次产业的发展情况,满足国民经济核算、服务业统计及其他统计调查对三次产业划分的需求,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制定本规定。

二、三次产业的范围: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以及农、林、牧、渔业中的农、林、牧、渔服务业,采矿业中的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附件:1. 三次产业分类

2.《三次产业划分规定》修订说明

附件1:

三次产业分类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门类大类名称

第一产业A农、林、牧、渔业01农业

02林业

03畜牧业

04渔业

第二产业B采矿业

0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0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08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09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10非金属矿采选业

12其他采矿业

C制造业

13农副食品加工业

14食品制造业

15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16烟草制品业

17纺织业

18纺织服装、服饰业

19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20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21家具制造业

22造纸和纸制品业

23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24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25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第二产业

27医药制造业

28化学纤维制造业

29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3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3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3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33金属制品业

34通用设备制造业

35专用设备制造业

36汽车制造业

3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40仪器仪表制造业

41其他制造业

42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D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4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45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46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E建筑业

47房屋建筑业

48土木工程建筑业

49建筑安装业

50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

第三产业(服务业)A05农、林、牧、渔服务业

B 11开采辅助活动

C43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F批发和零售业

51批发业

52零售业

G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53铁路运输业

第三产业54道路运输业

(服务业)55水上运输业

56航空运输业

57管道运输业

58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业

59仓储业

60邮政业

H住宿和餐饮业

61住宿业

62餐饮业

I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63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64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6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J金融业

66货币金融服务

67资本市场服务

68保险业

69其他金融业

K房地产业

70房地产业

L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71租赁业

72商务服务业

M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73研究和试验发展

74专业技术服务业

75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76水利管理业

77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78公共设施管理业

第三产业(服务业)O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79居民服务业

80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

81其他服务业

P教育

82教育

Q卫生和社会工作

83卫生

84社会工作

R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85新闻和出版业

86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

87文化艺术业

88体育

89娱乐业

S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90中国共产党机关

91国家机构

92人民政协、民主党派

93社会保障

94群众团体、社会团体和其他成员组织

95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T国际组织

96国际组织

附件2:

《三次产业划分规定》修订说明

2003年,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我局印发了《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的通知》(国统字〔2003〕14号)。该规定在国民经济核算、各项统计调查及国家宏观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2012年,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我局再次对2003年《三次产业划分规定》进行了修订。

与2003年印发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相比,此次修订主要在以下方面作出调整:

一、调整3个大类

为了规范三次产业、服务业的口径、范围,推动我国服务业发展,将A门类“农、林、牧、渔业”中的“05农、林、牧、渔服务业”,B门类“采矿业”中的“11开采辅助活动”,C门类“制造业”中的“43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等三个大类一并调入第三产业。

调整后,第一产业为4个大类;第二产业为2个门类和36个大类;第三产业为15个门类和3个大类。

二、明确第三产业即为服务业

鉴于目前服务业的口径、范围不统一,既不利于服务业统计和服务业核算,也不利于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统计局《关于加强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的意见》,因此,此次修订三次产业划分规定时,明确第三产业即为服务业。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梯与三种模式_金元浦

第10卷第1期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l.10N o.1 2010年1月Jo urnal of China U niver sity o f G eoscience s(Socia l Sciences Editio n)Jan.2010 主持人语 文化创意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落实中央精神,各地政府也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取得重要进展,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文化创意产业规模逐步壮大,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文化进出口贸易逆差逐步缩小,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总的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呈现一种“虚热”的情形,存在着一哄而上,大轰大嗡的个别现象。因此,我们对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就必须保持清醒的估计和科学的决策,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而上,在选择好切入点的前提下,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给出一个总体的合理的布局。 本专题中,几位学者的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了探索。金元浦从宏观视角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三个阶梯与三种模式进行了概括和论述;胡晓鹏研究员从理论层面上分解了影响发展中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分类;陆军荣副研究员则从经济政策角度探讨文化创意产业的成长特性,提出了文化政策与技术创新政策双轮驱动的发展内涵。这些研究成果都从某一个角度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了研究,观点新颖,视野开阔,将有助于我们去反思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我非常期望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将来更多,这对于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或许有更大的作用。我希望有更多的研究者能够关注这一领域,以理论和实践的优异成果,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主持人:金元浦(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梯与三种模式* 金元浦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2) 摘 要: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在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环境下,如何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逆势上扬,本文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两轮驱动与两翼齐飞,提出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梯与三种模 式。并强调指出,在全球化的观照中,面对具体的国情,进行具体的分析,寻找我们自己的发展文化 创意产业的“中国特色”、“地区特色”,是一切判断的基础与出发点。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型国家;阶梯;模式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0)01-0020-05 本文将探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梯与三种模式,它与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发展方向有着密切的关系,必须认真思考,认真研究。 *收稿日期:2009-10-25 作者简介:金元浦(1951—),男,浙江浦江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文艺理论、文化创意产业。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我国1980-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对进出口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化效应进行测度,对三者计算所得的变化效应值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因果关系检验与脉冲响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钱纳里和塞尔昆构建的半对数模型进行改进,实证分析进出口贸易结构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程度,得到进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进口贸易结构变化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出口贸易结构的结论。 关键词:对外贸易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半对数模型 问题的提出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的演变和升级不仅要受到需求结构、技术进步等内部因素影响,还要受到对外贸易、FDI 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随着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贸易结构转换时机的恰当选择和途径,对促进该国产业结构优化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作为最大的经济转型体,其对外贸易规模一直在快速增长,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38671.2亿美元,平均增长16.13%,其增速远远高于同期世界贸易8.27%左右的平均增长速度。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排位也随之急剧提升,由1978年的第29位上升到2012年的第2位。对外贸易额增长的同时,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初级产品进出口额不断下降,而工业制成品进出口比重不断上升。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因此,对外贸易结构优化是否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有影响,影响程度多大?这一问题的研究对我国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协调发展起着重要 的意义。 文献综述 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到新新贸易理论,关于对外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没有特别提到,主要原因在于国际贸易理论与产业经济

第一二三大产业划分

、三次产业的范围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幵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以及农、林、牧、渔业中的农、林、牧、渔服务业,采矿业中的幵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三次产业分类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 次产业分类 门类大类名称 A农、林、牧、渔业 01农业 第一产业02林业 03畜牧业 04渔业

第二产业 06煤炭幵采和洗选业 07石油和天然气幵采业 08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09有色金属矿采诜业 10非金属矿采选业 12其他采矿业 C制造业 13农副食品加工业 14食品制造业 15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16烟草制品业 17纺织业 18纺织服装、服饰业 19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20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21 家具制造业 22造纸和纸制品业 23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B米矿业

24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25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7医药制造业 28化学纤维制造业 29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3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31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3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33金属制品业 34通用设备制造业 第二产业 35专用设备制造业 36汽车制造业 3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40仪器仪表制造业 41其他制造业 42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三大产业结构变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

三大产业结构变动对河北省生产总值的影 响 专业:金融学学号:41016113 姓名:卢红吉 摘要: 经济发展是以经济增长为前提的,而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强调产业结构的转变也是当前经济增长的发展要求。本文采用1978年至2011年河北省地区生产总值和三大产业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eviews软件,研究三大产业增长对河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得出调整产业结构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河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字:经济增长;三大产业;最小二乘法;产业结构;GDP;可是续发展 一、引言 20世纪以来,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相互之间的关系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是在竞争均衡的假设条件下,认为经济的增长是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的结果,总产出函数是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以及技术变化的长期作用结果。而结构主义非均衡增长理论则认为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关于竞争均衡的假设在实际中并不成立,结构主义理论认为,实际中这种竞争均衡的假设是不可能存在的,由于各个部门的生产技术、产品需求、要素供给等都是各不相同的,生产要素在不同的部门其报酬率必然也就不相同,这样一来,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流动会使得总产出增加,因而产业结构变动会促进经济增长;反过来,经济增长在不同部门间也是不完全均衡的,经济的增长也会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变化。 世界各国把各种产业划分为三大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是指提供生产资料的产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直接以自然物为对象的生产部门。第二产业是指加工产业,利用基本的生产资料进行加工并出售。第三产业又称服务业,它是指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行业广泛。包括交通运输业、通讯业、商业、餐饮业、金融保险业、行政、家庭服务等非物质生产部门。各国划分不完全一致。我国的为三大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 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状态及优化升级能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省亦是如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于促进整个省的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

产业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 题目:产业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姓名: 学号: 专业: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授课教师: 完成时间: 2016年12月20日

摘要:经济发展是以经济增长为前提的,而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采用1981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研究三大产业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得出调整产业结构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字:经济增长;三大产业;最小二乘法;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对于经济增长乃至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状态及优化升级能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十六大报告提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十二五规划纲要》又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和核心任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 1、模型设定 通过对数据观察,根据搜集的1981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建立模型。其模型表达式为:

Y t=α+β1X1+β2X2+β3X3+μi (i=1,2,3) 其中:Y表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增长率,X1、X2、X3分别表示第一、二、三产业的年增长率,α表示在不变情况下,经济固有增长率。可近似认为,表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率的加权和,而βi分别表示各产业部门在经济增长中的权数;βi X i则表示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μi表示随机误差项。 通过上式,我们可以了解到,各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GDP)会如何变化。从而进行经济预测,为产业政策调整提供依据与参考。 2、数据说明 以下数据来自财新网,见表1 表1单位:%

中国三大都市圈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国三大都市圈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陈康幼 张杨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200433) 内容提要:所谓都市圈是指有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和与其有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的临接城镇依托交通网络组成的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具有一体化倾向的协调发展区域。本文通过对三大都市圈(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珠江三角洲都市圈,京津冀都市圈)的制造业与服务业现状分析,发现其发展中的问题并通过国外相似都市圈的经验对三大都市圈提出相应的对策。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不仅对三大都市圈未来的发展提供可以依据的方向,对全国其他正在发展起来的都市圈也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都市圈 产业发展 中心城市 策略 一、引 言 都市圈是一组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的城市群落。都市圈的发展源于城市功能的向外扩展,并且通常会逐步演化出庞大的城市化地带,以其独有的集聚优势对区域经济乃至国家经济发挥巨大作用。本文综合了各学者的研究,认为都市圈(Metropolitan Coordinating Region)是指:有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和与其有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的临接城镇依托交通网络组成的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具有一体化倾向的协调发展区域。 如今,在中国被公认的主要都市圈有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珠江三角洲都市圈和京津冀都市圈。 长江三角洲都市圈位于长江入海口及杭州湾,作为世界六大都市圈之一,主要有16个城市构成,包括:上海,镇江,扬州,泰州,南通,常州,湖州,苏州,无锡,杭州,南京,温州,嘉兴,绍兴,宁波和台州,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人口占全国的5.8%。内含2个超大城市,1个特大城市,4个大城市,14个中等城市和33个小城市。 中国南部的珠江三角洲(本轮文主要研究狭义上的珠江三角洲,即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不包括香港、澳门)包括广州、深圳两个副省级城市,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五个地级市,以及惠州市区、惠阳市、惠东县、博罗县、肇庆市区、高要市,四会市七个县(区)级市,共计14个市、县(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0.44%,人口为全国的1.77%。 京津冀都市圈也被称为“大北京地区都市圈”“首都经济圈”,以北京天津为主轴,以唐山、保定为两翼,包括了北京天津及河北省。共有2个直辖市,3个地级市和5个县级市。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三大都市圈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发展中的问题并通过国外相似都市圈的经验对三大都市圈提出相应的对策。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中国都市圈必将日益增多,了解并总结现有都市圈的问题和经验必然对这些新兴都市圈有

最新国际贸易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国际贸易与产业结构 的关系

国际贸易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 【摘要】产业结构是贸易结构的基础,决定了一国贸易结构的水平,而贸易结构是产业结构的反映,并引导着一国产业结构的变动。本文在两者的互动关系基础上,对我国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国际贸易产业结构开放结构 一国的产业结构不应是一种封闭结构。各国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与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越来越深,这主要体现在一国产业结构在运行中通过贸易和投资等方式相互重组和整合。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产业结构的优化离不开国际因素,而国际贸易则是国际因素影响国内产业结构优化的“通道”。 一、国际贸易与产业结构相互作用的因素分析 (一)国际贸易影响国内产业结构的形式 1.进口

借助于进口产品来开拓国内市场, 引发该产业在国内的发展。当该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 规模经济得到充分利用, 生产成本显著下降时, 再利用本国某些生产要素禀赋比较优势, 出口该产品, 并通过国际市场的开拓, 进一步促进该产业的发展。 2.出口 即使本国的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 并以制成品出口逐步替代过去的初级产品出口, 其主要目的是利用扩大出口带动整个工业结构调整。具体做法为: 首先在国内开发新产品, 形成国内市场, 以此促进该产业的发展。当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时, 便开拓国外市场,扩大出口。随着国外市场的形成, 进一步出口有关技术和输出资本。当国外生产能力形成之后,再把这种产品以更低价格打回本国市场, 以此促进国内这一产业的收缩, 乃至转向其他新产品的开发。通过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 该国的产业结构便不断发生变动, 从而获得动态比较利益。 3.贸易二元化 一国既需要由出口产业,也需要有不出口的产业,这样国内产业结构才能均衡发展。同时,一国的出口产业会对不出口的产业产生影响。 综上,国际贸易能有效调整产业间各种耦合方式, 提高产业协调性, 强化结构聚合效应。 (二)产业结构影响国际贸易的形式

三大产业的划分

三大产业的划分 1985年,我国国家统计局明确地把我国产业划分为三大产业。把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定为第一产业,把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煤气)和建筑业定为第二产业。把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各行业定为第三产业。这是我国政府关于经济结构改革的一项重大决策与举措。 不同行业和产业在社会化大生产中的功能 第一产业农业,是整个社会大生产的基础。人类吃、穿、住等基本生活资料都离不开农业。农业是人类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是人类生存和进行其他生产的先决条件,是人类社会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中其他产业部门独立的基础,更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第二产业主要是加工制造业(简称工业),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主导。工业是采掘自然物质资源和对各原材料进行再加工、深加工的物质生产领域。它所包含的行业和门类较多。按照劳动对象可分为采掘工业和加工制造业。工业在社会化大生产中的主导功能表现在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 进的技术装备,它是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实现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先导。例如,传统农业主要靠人畜类肥来发展地力,靠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而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现代化农业是用优良品种、化肥、农药、除草剂、农用机械等和工

业产品提高产量和质量。总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即起着领导和决定方向的作用。 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是指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向全社会提供各种各样劳务的服务性行业。第三产业的内涵非常丰富,且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的,它所包括的部门不断扩大、增多,因而第三产业是个发展性的概念。第三产业可具体分为两大部门: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再细分又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行业、邮电通讯行业、物资供销和仓储行业。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商业饮食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技术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修理业务;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公安司法机关等。 第三产业以第一、第二产业所创造的物质产品为基本条件,通过服务的形式生产出非物质形态的产品,满足第一、第二产业及社会生活的多种需要。这种服务性的产业活动就象“润滑剂”和“增效剂”,渗透到第一、第二产业,物化于各物质生产要素之中。

南阳市三大产业发展情况

南阳市三大产业发展情 况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南阳市三大产业发展情况 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湖北省、陕西省接壤,北纬32°17′-33°48′,东经110°58′-113°49′。全市总面积26591平方千米,总人口1090万人(2014年末)。 南阳古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湖北省、陕西省接壤,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之北而得名。南阳为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马蹄形盆地,素称南阳盆地。 南阳是国务院第二批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南都”、“帝乡”之称。现辖邓州市、卧龙区、宛城区、方城县、南召县、镇平县、内乡县、西峡县、淅川县、唐河县、新野县、桐柏县、社旗县共1市2区10县,总面积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025万。 南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豫、鄂、川、陕交通要道。宁(南京)西(西安)铁路在南阳与焦柳铁路交汇。公路四通八达、交织成网。波音737客机可直达北京、广州、深圳等地。 一.南阳市第一大产业 在农业上(一)粮食生产再获丰收。通过组织开展田间管理提升、高产创建、四级示范引领、抗灾减灾和病虫害防控等专项管理行动和种子工程、一测三配工程等专项技术行动,有效提升了农田管理水平,全市夏粮再创历史新

高,总产达到亿斤,实现了“十三”连增。据农业部门预测,秋粮总产预计达到亿斤,增%,全年粮食总产预计达到亿斤,有望实现“十二”连增。(二)高标准粮田建设稳步推进。2015年全市高标准粮田规划面积为90万亩。10月份新建高标准粮田万亩,今年已累计建成万亩,预计年底可完成年度结束任务。通过高标准粮田建设,基础条件得到改善,吨粮田集成技术得到大力推广,粮食生产水平得到大幅提高,高标准粮田较好的实现了高产稳产能力。2015年夏粮单产最低为480公斤/亩,最高为公斤/亩,各县区高标准粮田区域内夏粮平均单产均高于本地平均单产。南召县夏粮平均单产达到公斤/亩,镇平县夏粮平均单产达到公斤/亩。(三)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良好。今年来,20个集群实现销售总收入亿元,其中核心龙头企业17536亿元。一是抓好项目建设。20个集群在建续建项目35个,总投资亿元,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的1个,5-10亿元的4个。今年已完成投资29亿元。 在林业和畜牧业渔业(一)我市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饲养、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思路,积极培育肉牛、生猪、奶业、肉鸡、蛋鸡五大优势产业。2015年底,全市肉蛋奶总量达130万吨,畜牧业产值22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2%。畜禽养殖总量庞大。牛、猪、羊、禽、奶牛常年饲养量分别保持在170万头、960万头、450

三大产业

三大产业 三次产业分类法是新西兰经济学家费歇尔首先创立的一种产业分类方法。他在1935年所著《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中提出对产业的划分方法。 英国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克拉克在费歇尔的基础上,采用三次产业分类法对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总结出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一产业 第一产业指国民经济中以利用自然力为主,生产不必经过深度加工就可消费的产品或工业原料的部门。 包括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和采集业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第二产业 第二产业主要指利用自然界和第一产业提供的基本材料进行加工处理。 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和公共工程、水电油气、医药制造等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是指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范围比较广泛,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通讯产业、商业、餐饮业、金融业、教育产业、公共服务等非物质生产部门。 第一产业为第二三产业奠定基础;第二产业是三大产业的核心,对第一产业有带动作用;第一二产业为第三产业创造条件,第三产业发展促进第一二产业的进步,第三产业的高度发达是现代国家的标志,2017年中国的第三产业占总产值已超过一半。 刷题巩固 01、下列哪项不属于第三产业() A.教育 B.社会福利 C.邮电通信 D.航天 【解析】D。根据《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报告》中对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意见,我国

第三产业包括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具体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流通部门: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二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管理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三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四是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警察、军队等,但在国内不计入第三产业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 故正确答案为D。

浅谈我国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我国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我国农业发展为例 摘要: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领先领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农业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农业资源如土地、水资源、劳动力和资金等做为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直接影响着农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应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本文从农业资源角度来探讨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农业资源农业可持续危机对策 一、农业及农业资源 1.1农业 农业为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的来源,是社会分工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的前提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也是一切非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2农业资源 农业资源是指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活动中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农业自然资源主要指自然界存在的,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物质、能量和环境条件的总称。它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物种资源等等。农业社会资源指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因素中可以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主要有人口、劳动力、科学技术和技术装备、资金、经济体制和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资源已成为评价和衡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节约和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解决农业资源日益尖锐的供需矛盾,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1991年在荷兰召开的国际农业与环境会议上,国际粮农组织(FAO)把农业可持续发展确定为“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续的农业能永续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的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永不退化、技术上应用恰当、

南阳市三大产业发展情况

南阳市三大产业发展情况 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湖北省、陕西省接壤,北纬32°17′-33°48′,东经110°58′-113°49′。全市 总面积26591平方千米,总人口1090万人(2014年末)。 南阳古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湖北省、陕西省接壤,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之北而得名。南阳为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马蹄形盆地,素称南阳盆地。 南阳是国务院第二批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南都”、“帝乡”之称。现辖邓州市、卧龙区、宛城区、方城县、南召县、镇平县、内乡县、西峡县、淅川县、唐河县、新野县、桐柏县、社旗县共1市2区10县,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025万。 南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豫、鄂、川、陕交通要道。宁(南京)西(西安)铁路在南阳与焦柳铁路交汇。公路四通八达、交织成网。波音737客机可直达北京、广州、深圳等地。 一.南阳市第一大产业 在农业上(一)粮食生产再获丰收。通过组织开展田间管理提升、高产创建、四级示范引领、抗灾减灾和病虫害防控等专项管理行动和种子工程、一测三配工程等专项技术行动,有效提升了农田管理水平,全市夏粮再创历史新高,总产达到63.4亿斤,实现了“十三”连增。据农业部门预测,秋

粮总产预计达到59.42亿斤,增10.11%,全年粮食总产预计达到122.8亿斤,有望实现“十二”连增。(二)高标准粮田建设稳步推进。2015年全市高标准粮田规划面积为90万亩。10月份新建高标准粮田12.75万亩,今年已累计建成82.56万亩,预计年底可完成年度结束任务。通过高标准粮田建设,基础条件得到改善,吨粮田集成技术得到大力推广,粮食生产水平得到大幅提高,高标准粮田较好的实现了高产稳产能力。2015年夏粮单产最低为480公斤/亩,最高为646.5公斤/亩,各县区高标准粮田区域内夏粮平均单产均高于本地平均单产。南召县夏粮平均单产达到646.5公斤/亩,镇平县夏粮平均单产达到626.5公斤/亩。(三)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良好。今年来,20个集群实现销售总收入382.3亿元,其中核心龙头企业17536亿元。一是抓好项目建设。20个集群在建续建项目35个,总投资106.5亿元,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的1个,5-10亿元的4个。今年已完成投资29亿元。 在林业和畜牧业渔业(一)我市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饲养、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思路,积极培育肉牛、生猪、奶业、肉鸡、蛋鸡五大优势产业。2015年底,全市肉蛋奶总量达130万吨,畜牧业产值22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2%。畜禽养殖总量庞大。牛、猪、羊、禽、奶牛常年饲养量分别保持在170万头、960万头、450万只、9200

产业结构对经济的影响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产业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 的实证分析 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 的实证分析 (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财务管理0802班王玉娟 2008324030924) 摘要:经济发展是以经济增长为前提的,而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采用1981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研究三大产业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得出调整产业结构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字:经济增长;三大产业;最小二乘法;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 The chang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the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Abstract: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the premise of economic growth, and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chang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inseparable relationship. This paper adopts from 1981 to 2010 by establishing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using the least squares, research to our country economy three industry growth contribution to the growth of adjus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us draws for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importance. Key word: economic growth; Three industries; Least squares; Industrial structure 一、引言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对于经济增长乃至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状态及优化升级能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十六大报告提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十二五规划纲要》又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和核心任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

三大产业(二)

三大产业(二)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从以第一产业为主逐渐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和升级的过程。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产业结构所达到的高度也越高。产业结构高度化,就是产业结构从以第一产业为主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转化过程,由技术含量低向技术含量高转化的过程,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化的过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的过程。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如表格中提到的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其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都远远高于其他产业。中国要想发展经济,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就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讲解我国第三产业的现状,要从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两个角度实行。讲成绩如下表格: 通过图表能够看出,中国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变化是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即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自1978年到1997年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稳中波动,变化幅度不大。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基本上表现上升趋势,改革开放20年间,上升了近9个百分点。三大产业产值结构的变化,意味着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也是变化的。我们在小范围做的调查与社会大环境的情况是协调一致的。这使我们能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中国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是好的,中国的经济与发达国家的差别正在拉近。其次,指出我国和发达国家相比,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制约了第一、二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本框题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我国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 第一: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能够有效地推动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在讲第一点意义之前,媒体显示:没有人是贫困的,除非他没有知识。拥有知识的人拥有一切。 通过大屏幕上的至理名言,使学生明白:知识对人的重要性,尤其在现代社会知识是人立足社会的重要因素。知识的转播离不开教育,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如同知识对个人的作用一样重要。 要求学生们以第三产业中的教育产业为例(能够引用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论证第一点意义。(注:之所以选择这个角度,即能够讲清第一点意义,又可使学生理解到知识的魅力与力量,更加努力地学习) 教师总结时,既能够举出瓦特、爱迪生等个人的发明创造对人类的贡献的例子,又能够举出韩国、日本等国家重视教育,通过教育推动国家现代化的例子。 在讲第二点意义之前,先拿出一道讨论题要求同学们发表意见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分析出第二点意义。讨论题是:我国在五十年代的时候,人们的经济生活贫困窘迫,但社会的犯罪率比较低。现在生活富裕了,但社会问题越来越多。以北京为例,犯罪率居高不下,据调查犯罪分子中刑事犯罪分子绝大部分都是无业人员。你认为犯罪与就业相关系吗?是一种什么关系?根据中国当前农业现有1.2亿剩余劳动力,城镇有大量下岗工人的国情,应该把这

论产业结构对GDP与经济增长的影响

论产业结构对我国GDP与经济增长的影响 09统计一班李榕邹哲渝王力维【摘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互相依赖,相互促进。在一定条件下,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强调产业结构的转变也是当前经济增长的发展要求。本文采用1992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Eviews 软件,研究三大产业的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得出调整产业结构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经济增长、三大产业、产业结构、GDP、回归模型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以来,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相互之间的关系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是在竞争均衡的假设条件下,认为经济的增长是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的结果,总产出函数是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以及技术变化的长期作用结果。而结构主义非均衡增长理论则认为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关于竞争均衡的假设在实际中并不成立,结构主义理论认为,实际中这种竞争均衡的假设是不可能存在的,由于各个部门的生产技术、产品需求、要素供给等都是各不相同的,生产要素在不同的部门其报酬率必然也就不相同,这样一来,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流动会使得总产出增加,因而产业结构变动会促进经济增长;反过来,经济增长在不同部门间也是不完全均衡的,经济的增长也会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变化。 二、经济理论陈述 (一)三大产业的划分 世界各国把各种产业划分为三大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通常的三大产业是联合国使用的分类方法: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和公共工程、上下水道、煤气、卫生部门;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保险、不动产业、运输、通讯业、服务业及其他非物质生产部门。 (二)西方经济理论 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个经济通过专业化和社会分工会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而产业结构在一定意义上又决定了经济的增长方式。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一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来度量的 早在1949 年库兹尼茨(Kuznets)论述国民收入的度量问题时就提出:一个国家国民收入

日本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关系

日本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关系 日本自上世纪50年代起,其对外贸易成为了带动日本经济战后复苏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同时,在从1981年至2010年间,尽管世界经济形势动荡不断,日本也面临了汇率、产业结构升级等压力与挑战,其对外贸易却连续30年保持顺差状态。然而,根据日本财务省于2012年1月25日的公告,日本2011年贸易赤字2.493万亿日元,为30年来首次出现贸易逆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日本在2011年3月经历了9.0级的地震与海啸袭击,造成了大量的直接经济损失,同时在通信、运输、安保等方面对日本贸易企业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此外随之而来的核泄漏事件更令日本的出口情况雪上加霜,大量出口企业减产、停产,甚至就此破产;其次,国际经济形势的不稳定,日元的持续升值也导致了日本的出口压力增大,全球经济形势低迷,需求萎缩使得日本外贸企业面临严峻挑战;除上述原因之外,日本贸易逆差情况与其产业结构的调整之间的联系也是不可忽视的,本文将从这一角度来分析对外贸易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间的关联作用及对中国现阶段经济建设的启示。 一、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 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废墟上开展经济建设,六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其产业结构的积极调整极大程度上刺激了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对日本经济今日的成果有着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1.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末的产业结构调整二战结束之后,日本为了恢复战后疲软的经济,首先制订了恢复煤炭业等能源工业和钢铁业的产业结构政策。在50年代左右,其能源产业、机械零部件产业、电子工业、合成纤维产业在日本政策倾斜之下获得了充分的发展。进入60年代后,产业政策重心调整至重化学工业,1960至1970年间其重化学工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上升了近200%。同时机械工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也不断上升,由1955年的15%增加至1970年的32.3%。1970年后,日本在产业政策的调整上加大对计算机产业,电子产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扶持,对这类企业从研发到销售推广到出口关税等方面均给于最大程度的优惠和补贴,并且出台了《特定机械信息产业振兴临时措

论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论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摘要】产业结构与国际贸易是相辅相成的,产业结构决定国际贸易的方向和生产方式,而国际贸易则反映了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也就是说本国的产业结构是否有利于本国贸易的发展,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产业结构主要表现在产品结构,尤其是出口商品结构上,所以一国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本国的贸易及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一下以我过来谈论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关键词】国际贸易产业结构商品结构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从概念可以看出一国的产业结构对该国经济的重要性。 国际贸易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另一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其良好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国经济的发展不仅仅表现为总量的增长,更表现为经济结构的变动,其核心是产业结构的升级。国际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着重要的联系。 一国的产业结构不应是一种封闭结构。各国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与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越来越深,这主要体现在一国产业结构在运行中通过贸易和投资等方式相互重组和整合。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产业结构的优化离不开国际因素,而国际贸易则是国际因素影响国内产业结构优化的直接最直接的因素。 一、国际贸易与产业结构相互作用的因素分析 (一)对外贸易影响国内产业结构的形式 1.进口

借助于进口产品来开拓国内市场, 引发该产业在国内的发展。当该产业发展 到一定程度, 规模经济得到充分利用, 生产成本显著下降时, 再利用本国某些生产要素禀赋比较优势, 出口该产品, 并通过国际市场的开拓, 进一步促进该产业的发展。 2.出口 即使本国的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 并以制成品出口逐步替代过去的初级产 品出口, 其主要目的是利用扩大出口带动整个工业结构调整。具体做法为: 首先在国内开发新产品, 形成国内市场, 以此促进该产业的发展。当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时, 便开拓国外市场,扩大出口。随着国外市场的形成, 进一步出口有关技术和输出资本。当国外生产能力形成之后,再把这种产品以更低价格打回本国市场, 以此促进 国内这一产业的收缩, 乃至转向其他新产品的开发。通过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 该国的产业结构便不断发生变动, 从而获得动态比较利益。 (二)对外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外贸与产业结构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比较优势,决定了其进出口商品的结构;而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增加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 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可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对外贸易的需求功能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改革开放之前,对外贸易的需求功能较弱,以资源配置功能为主。20世纪80 年代,对外贸易的需求功能逐步增强,但资源配置功能依然占据主导地位。90年代 以后,进出口贸易的需求功能大幅度增强,资源配置逐步成为次要功能,出口作为重 要的需求因素,成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拉动力量之一。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资和消费等国内需求拉动,改革开放 以后,随着出口规模的快速扩张,出口在总需求中的比重极大地提高从1978年的7%

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

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 * 黄茂兴 李军军 内容提要:为了保证省域经济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技术上的支持,这样的支持并不是什么样的技术都可以担当起来的,应针对不同省域的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待选技术系统在省域内能力储量的积累程度,来选择合适技术。省域经济增长是与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密切相关的,而技术选择效果又直接影响到产业结构升级。本文在研究技术选择与产业结构升级作用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并以1991—2007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为例,分析了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与促进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认为通过技术选择和合理的资本深化,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劳动生产率,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关键词:技术选择 产业结构升级 省域 经济增长 * 黄茂兴、李军军,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邮政编码:350108,电子信箱:hmx2001007@https://www.360docs.net/doc/d1147342.html, ,ljjmail box @163.c om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J C790018)、福建省科技厅软科学重点项目(2007R0029)和福建省社科“十一五”规划项目(2007B043)的阶段性成果。作者感谢匿名审稿人睿智的评论和宝贵的建议。当然,文责自负。 一、引 言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人类创造了技术,技术又伴随着人类的延续而发展。技术不仅作为生产力的要素渗透于生产过程之中,而且广泛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尤其是随着技术系统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技术开发所需经费投入日益增长, 技术与产业发展的高度融合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而任何一个国家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家目标,特别是面对国际经济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对发展哪些技术做出选择。选择那些对经济增长和国家强盛至关重要的关键技术予以优先发展、推广和应用,已被公认是一项保障国家目标实现的重要的战略性措施。所谓技术选择是指决策者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技术和社会目标,考虑系统内外客观因素的制约,对各种技术路线、技术方针、技术措施和技术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选取最佳方案的过程。可以说,技术选择已成为国家、地区、部门直至企业赢得生存并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选择往往是国家或地区发展战略的体现,是技术政策的核心,是夺取技术优势的前提。 技术选择问题首先是针对发展中国家提出来的。20世纪40—50年代,世界经济从复兴期进入增长期,发展中国家为了缩短他们与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差距,试图通过沿袭发达国家所经历的工业化过程来达到加速本国经济发展的目的,但是技术的发展需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等环境条件相适应,否则事与愿违。发达国家使用的技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移植到一些国家后,不但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有的甚至出现负效果。发展中国家需要探索符合自身条件的技术发展道路,选择技术引进或自主研发的战略。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受资金、技术和资源禀赋的限制,不 1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