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齿轮公差标准DIN

锥齿轮公差标准DIN
锥齿轮公差标准DIN

锥齿轮公差 DIN3965

UDC 621.833.2:621.753.1 德国标准 1986年8月取代1981年9月版

为了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行的标准的现行实践相一致,整个标准都使用逗号作为十进制标志。

目录

第一部分基本内容 (2)

1. 应用范围 (2)

2. 前言 (2)

3. 符号和量 (2)

4. 齿坯尺寸公差 (3)

5. 齿轮公差体系结构 (4)

5.1公差间的关系 (4)

5.2参数的误差和偏差 (4)

5.3锥齿轮公差等级 (5)

5.4公差的计算 (5)

6. 应用公差 (6)

7. 附加的测量方法 (6)

7.1径向跳动 (6)

7.2节距误差 (7)

7.3切向综合误差 (7)

8. 齿面接触斑点 (7)

第2部分单个参数公差 (9)

1. 前言和应用范围 (9)

2. 公差 (9)

第3部分切向综合误差公差 (25)

1. 前言和应用范围 (25)

2. 公差 (25)

第4部分轴交角误差和轴交点偏差公差 (41)

1. 前言和应用范围 (41)

2. 公差 (41)

第一部分基本内容

1. 应用范围

此标准为直齿,曲齿及带偏置距或不带偏置距的弧齿锥齿轮指定公差,相应的模数范围为1mm到50mm,最大节圆直径达2500mm。

2. 前言

为确保标准满足锥齿轮所有功能要求,涉及到运转平稳性,承载能力,均匀的角度传递和统一的使用寿命,齿轮系统某些参数的误差有必要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

公差大小已使用与圆孔配合相类似的原则确定了。因此,与圆孔配合类似,目前技术无法实现的精度对应的公差等级也已被确定,因为它们代表将来有可能达到的精度。

3. 符号和量

a 齿面接触斑点尺寸,轴向偏移

c 齿面接触斑点尺寸

d 节圆直径;齿面接触斑点尺寸

d m中点节圆直径

d B测试凸缘直径

d R分度曲面直径

e 齿面接触斑点尺寸

f 个体误差;齿面接触斑点尺寸

f a轴线交点误差

f i’齿间切向综合误差

f k’切向综合误差的短波成分

f l’切向综合误差的长波成分

f p相邻周节误差

f u相邻周节偏差

fΣ轴交角误差

m 模数

m mn 中点锥距处的法向模数

t B安装距(顶点到背部的距离)

t E轮冠距(大端齿顶圆所在平面至定位面的距离)

t H辅助面距(辅助平面到定位面间距离)

u 传动比

B 孔径

F 综合累积误差

F i旋转偏差

F i’切向综合误差

F p节距累积误差

F r径向跳动

F rd 测试凸缘直径dB 相对于大轮轴线的径向跳动 F rs 参考平面F1相对于大轮轴线的径向跳动 F 1,F 2 参考平面 K 1-K 9辅助量 R m 中点锥距 δ 分锥角 δa 顶锥角 εα 端面重合度 εβ 纵向重合度 εγ 总重合度 φ 公差增量 Σ 轴交角

图1 齿坯和安装距公差(同样可以参考DIN3971中的定义)

4. 齿坯尺寸公差

(适用于切齿之前的齿坯)

计量、制造和装配所必须的测试平面和测试直径的公差也同样要满足。

图1中标识了一个锥齿轮主要的尺寸。在特殊情况下,有可能给其它尺寸规定公差。 推荐使用如下公式给径向跳动和轴向跳动规定公差:

0.2rd rs r F F F ==g

类似地这可以用于所有参考面在热处理后重新修整的场合。顶锥角δa的极限偏差:

对于公差等级为6或以上的:

6

' +

对于公差等级为7到9的:

8

' +

对于公差等级为10或更大的:

10

' +

孔径或柄径的公差,B:

对于公差等级为5和6的:IT5;

对于公差等级为7到9的:IT6;

对于公差等级为10和更大的:IT7。

5. 齿轮公差体系结构

5.1公差间的关系

锥齿轮的公差体系与圆柱齿轮的类似(间DIN3961)。曾尝试确保特定的齿轮质量大致能够囊括所有来自制造质量的误差和偏差的平均值。然而,经常发生的情况是要求和制造过程的不同导致了单个误差间的关系发生变动(见条款6)。

DIN3965的第2到4部分给出的公差值是尽量在现有制造经验的基础上指定的。

对于单面啮合运转测试,已给出了f l’和f k’的公差值,作为F i’和f i’的公差的备选方案(见DIN3965的第3部分)。为避免发生矛盾,将F i’和f i’的公差与f l’和f k’的公差分开,不可以同时使用。

5.2参数的误差和偏差

在此标准中,个体误差f是指轮齿体系个体参数值(例如节距)与期望值间的偏差,与此同时,综合和累积误差F用来指几个个体误差的累积作用。

参考DIN3971中参数的定义。

目前在确定有些误差或偏差(见DIN3971)时不具备足够的精度。另外象径向综合误差不可以用于评价目的,因为这些误差的测量是在齿面接触斑点偏移的情况下完成的。此测量仅可用于测量径向跳动。

5.3锥齿轮公差等级

此标准中指定的锥齿轮公差体系包括了12个公差等级,在目前的制造水平下不可能达到最好的公差等级,将它们列入其中的目的是保证公差体系的完整性。每一等级间都乘以一个增量φ,φ的值在子条款5.4中给出。

节圆直径和法向模数范围的极限值取自于DIN323第一部分中指定的R20最佳数字序列。

5.4公差的计算

如下列举的公式用于计算公差值,这些公差的数值已在DIN3965的第2和3部分给出,以公差等级4为基础。

m mn 和d m 数值的单位为mm ,公差的单位为μm 。 节圆和法向模数均各自与中点分锥距有关。

当使用公式计算公差时,m mn 和d m 的几何方法得到的相应的范围极限应由其实际值代替。如果计算出的公差值小于10,应将其舍入到最近的值,且此值除以0.5后为一整数,与此同时,对于大于10的数值应将其圆整到最近的整数。 a ) 相邻周节误差:

40.315(0.25)p mn m f m d =++

对于公差等级小于8的φ=1.4,对于公差等级大于等于8的φ=1.6。 b ) 相邻周节偏差:

40.4(0.25)

p mn m f m d =++

对于公差等级小于8的φ=1.4,对于公差等级大于等于8的φ=1.6。 c ) 累积周节误差:

17421

7.25p mn m F m d =g g

对于公差等级小于8的φ=1.4,对于公差等级大于等于8的φ=1.6。 d ) 径向跳动:

()141.68 2.18 2.3 1.2log r mn mn m

F m m d =+++

对于公差等级小于12的φ=1.4。 e ) 切向综合误差:(见子条款7.3)

()

12174

21

10.87.25i mn m F K K K m d '=+=g g g

22234

34 2.50.25(3)1.50.25(9)

mn mn mn mn K K K K m m K m m =

+=++=++

对于公差等级小于8的φ=1.4,对于公差等级大于等于8的φ=1.6。 f ) 切向综合误差的长波分量:(见子条款7.3)

10 1.13l m

f d '=+

对于公差等级小于8的φ=1.4,对于公差等级大于等于8的φ=1.6。 g ) 切向综合误差的短波分量:(见子条款7.3)

()676622

789890.21

2

1222 2.50.151.520.12k p r r r mn m mn m

f K K f K K K K K K m d K m d αβαβεεεεεεε'=+=<=≥=+=++=++

g 若=+若=+

(参考条款a )中的f p )

对于公差等级小于8的φ=1.4,对于公差等级大于等于8的φ=1.6。

6. 应用公差

当选择公差值时,应同时考虑功能要求和生产要求。选定的公差应当应用于整个测量区域,除非已另外指定,此区域应该与理论接触区域一致。

锥齿轮通常都是成对地制造、测量和安装。在这些情况下,对于参数如压力角、螺旋角和齿厚所容许的公差较之单个锥齿轮要大。

除了使用包括具体公差分配的特定公差等级外,可以将取自于不同公差等级的个体误差组合在一起构成新的公差要求。

7. 附加的测量方法

测量应依据DIN3961规定的步骤进行。对于一些误差,仍不具备适当的测量方法。

7.1径向跳动

径向跳动应垂直于分锥包络面测量。

除非另外达成一致意见,径向跳动应该在齿宽中点处测量,推荐测量仪器在轮齿深度方

向的中点与轮齿接触。

7.2节距误差

节距误差的测量优先考虑在齿宽中点以及近似于轮齿中部齿深处测量。

7.3切向综合误差

切向综合误差的测量分别在左右齿面完成。

前面条款g )和h)中给出的公式适用于使用标准锥齿轮辅助测量一个锥齿轮的场合,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测量是在两相互配合的锥齿轮间完成。根据二次误差传播定理,可以为锥齿轮副旋转偏差建立下面的公差:

22

12i i i F F F =+

此公式同样适用于切向综合误差,一齿切向综合误差以及切向误差的短波分量。

假定传动比u 为1,切向综合误差的长波分量可以看作12l l l f f f '''==,如果锥齿轮装配

及标记适当的话,单个齿轮的误差的常数项可以省略,且它们的和小于或等于单个齿轮切向综合误差长波分量的最大值。表达式22

12i l l f f f '''=

+将可以用于传动比不等于1的齿轮。

要计算特定锥齿轮副的公差,应使用单个齿轮的圆整值。(这是由大轮一转内切向综合误差

长波分量的周期特性导致的)

8. 齿面接触斑点

图2 锥齿轮齿面接触斑点的尺寸标识(所有尺寸都应用于齿面的投影面)

确定齿面接触斑点的条件是,齿轮副安装距正确,在轻测试载荷下运转且齿面上涂抹了薄膜厚度大约为5μm 的测试媒介(如测定油漆或混合物)。在齿面接触斑点的测试中也可以

通过水平或垂直轻微移动轴线检查修形轮齿的移动性能。图2举例说明齿面接触斑点位置和大小相关的尺寸标识。DIN3971给出了常见的齿面接触斑点类型。

除了测试环境下的齿面接触斑点外,同样要考虑齿轮在安装环境下给定载荷对应的齿面接触斑点。

参考标准

DIN 323第1部分最佳数字和最佳数字序列;基本值,计算值,修正值

DIN 3961 圆柱齿轮轮齿公差;基础

DIN 3965第2部分锥齿轮公差;单个参数公差

DIN 3965第3部分锥齿轮公差;综合和累积误差公差

DIN 3965第4部分锥齿轮公差;轴交角误差和轴交点偏差公差

DIN 3971 锥齿轮和锥齿轮副的术语和参数

先前版本

DIN 3965第1部分:09.81

修正

与1981年9月版本相比,已作了如下修正。

a)此标准的状态已非先前的试行标准。

b)切向综合误差成分的标识符号f p’和F p’已相应地由f k’和f l’代替。

c)标准已被编辑修订。

说明性注释

DIN3965的第1到4部分仅提供与齿坯以及传统方法可以测量的误差相关的信息。

在生产环境下较好的公差不能够被测量。尽管如此,DIN3965的第2和3部分中的表格中包括了所有的直径范围,删去的区域表示目前没有公差能够赋予这些直径范围。

在将来,更多先进的测量和计算方法可以用于处理此标准没有指定的公差项,如齿廓误差等,且提供更多有关锥齿轮精度的信息。

条款3中的参数已在DIN3971中定义,这样作的目的是在不目前考虑测量它们的可行性或困难的前提下,包括尽可能多的参数。

锥齿轮公差体系结构已与直齿轮的一致,参数间的关系相同,不同的是公差系统总体移动了一个公差等级。此公差系统足以作为国际讨论的基础。

国际专利分类

F 16 H 55/08

F 16 H 55/17

第2部分单个参数公差

1. 前言和应用范围

在此标准中给出了一些参数的公差,参数相应的定义在DIN3971中给出。指定的公差可以应用于直齿,斜齿和弧齿锥齿轮及准双曲面齿轮。同样参考DIN3965第1部分。

2. 公差

这个标准为如下参数指定了公差值:

-相邻周节误差,f p;

-相邻周节偏差,f u;

-累积周节误差,F p;

-径向跳动偏差,F r;

法向模数:1

公差单位:μm

中点节圆直径d m 单位:mm

对应于公差等级的误差f p的公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560

1000

1600

中点节圆直径d m 单位:mm

对应于公差等级的误差f u的公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560

1000

1600

法向模数:1

公差单位:μm

中点节圆直径d m 单位:mm

对应于公差等级的误差F p的公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560

1000

1600

中点节圆直径d m 单位:mm

对应于公差等级的误差F r的公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560

1000

1600

法向模数:2

公差单位:μm

中点节圆直径d m 单位:mm

对应于公差等级的误差f p的公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0

1000

1600

中点节圆直径d m 单位:mm

对应于公差等级的误差f u的公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0

1000

1600

法向模数:2

公差单位:μm

中点节圆直径d m 单位:mm

对应于公差等级的误差F p的公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0

1000

1600

中点节圆直径d m 单位:mm

对应于公差等级的误差F r的公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0

1000

1600

法向模数:3.55

公差单位:μm

中点节圆直径d m 单位:mm

对应于公差等级的误差f p的公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0

中点节圆直径d m 单位:mm

对应于公差等级的误差f u的公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0

法向模数:3.55

公差单位:μm

中点节圆直径d m 单位:mm

对应于公差等级的误差F p的公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0

中点节圆直径d m 单位:mm

对应于公差等级的误差F r的公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0

法向模数:6

公差单位:μm

中点节圆直径d m 单位:mm

对应于公差等级的误差f p的公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0

中点节圆直径d m 单位:mm

对应于公差等级的误差f u的公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0

法向模数:6

公差单位:μm

中点节圆直径

d m

单位:mm

对应于公差等级的误差F p的公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0

中点节圆直径d m 单位:mm

对应于公差等级的误差F r的公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0

法向模数:10

公差单位:μm

中点节圆直径d m 单位:mm

对应于公差等级的误差f p的公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0

50

中点节圆直径d m 单位:mm

对应于公差等级的误差f u的公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0

50

法向模数:6

公差单位:μm

中点节圆直径d m 单位:mm

对应于公差等级的误差F p的公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0

50

中点节圆直径d m 单位:mm

对应于公差等级的误差F r的公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0

50

法向模数:16

公差单位:μm

中点节圆直径d m 单位:mm

对应于公差等级的误差f p的公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0

50

中点节圆直径d m 单位:mm

对应于公差等级的误差f u的公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0

50

齿轮精度等级的选择

轮齿的失效形式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网络转载点击数:129 更新时间:2006-7-18 正常情况下,齿轮的失效都集中在轮齿部位。其主要失效形式有: ● 轮齿折断 整体折断,一般发生在齿根,这是因为轮齿相当于一个悬臂梁,受力后其齿根部位弯曲应力最大,并受应力集中影响。局部折断,主要由载荷集中造成,通常发生于轮齿的一端(图18-1a)。在齿轮制造安装不良或轴的变形过大时,载荷集中于轮齿的一端,容易引起轮齿的局部折断。 图18-1 轮齿的失效形式 a)局部折断b)齿面点蚀c)齿面胶合d)磨粒磨损e)塑性变形 齿轮经长期使用,在载荷多次重复作用下引起的轮齿折断,称疲劳折断;由于短时超过额定载荷(包括一次作用的尖峰载荷)而引起的轮齿折断,称过载折断。二者损伤机理不同,断口形态各异,设计计算方法也不尽相同。 一般地说,为防止轮齿折断,齿轮必须具有足够大的模数。其次,增大齿根过渡圆角半径、降低表面粗糙度值、进行齿面强化处理、减轻轮齿加工过程中的损伤,均有利于提高轮齿抗疲劳折断的能力。而尽可能消除载荷分布不均现象,则有利于避免轮齿的局部折断。 为避免轮齿折断,通常应对齿轮轮齿进行抗弯曲疲劳强度的计算。必要时,还应进行抗弯曲静强度验算。 ● 齿面点蚀 轮齿工作时,其工作齿面上的接触应力是随时间而变化的脉动循环应力。齿面长时间在这种循环接触应力作用下,可能会出现微小的金属剥落而形成一些浅坑(麻点),这种现象称为齿面点蚀(图18-1b)。齿面点蚀通常发生在润滑良好的闭式齿轮传动中。实践证明,点蚀的部位多发生在轮齿节线附近靠齿根的一侧。这主要是由于该处通常只有一对轮齿啮合,接触应力较高的缘故。 提高齿面硬度,降低齿面粗糙度值,采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以及进行合理的变位等,都能提高齿面抗疲劳点蚀的能力。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其齿面硬度。

公差等级表(整理全)

公差与配合1.基本偏差系列及配合种类

自由公差的概念及公差等级表 何谓自由尺寸公差? 旧国标(HG)159-59中,在基准件公差上,把精度等级分成 12级。取自其中8、9两级精度基准件公差,称为自由尺寸公差。将偏差分为;单向(+)或(-)、双向(±)二种。在自由尺寸公差的注解中提示; ①自由尺寸公差仅适用于机械加工表面。 ②自由尺寸公差在工作图上不标注。 ③单向偏差对于轴用(-)号,对于孔、孔深、槽宽、螬深及槽长用(+)号,其余均用双向正负偏差(±)。④不能纳入上述明确原则的自由尺寸,且有单向偏差要求时,设计者应在工图中注出,否则按双向偏差制造。 修定后国标(GB)1800-79中,标准公差分20级。即;IT01、IT0、IT1至IT18。IT表示标准公差,公差等级的代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从IT01至IT18等级依次降低。并制定(GB)1804-79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规定有三条: ①规定的极限偏差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寸,也可用于非切削加工的尺寸, ②图样上未注公差尺寸的偏差,按本标准规定的系列,由相应的技术文件作出具体规定。③未注公差尺寸的公差等级规定为IT12至IT18。一般孔用H(+);轴用h(-);长度用(±)? IT(即Js或js)。必要时,可不分孔、轴或长度,均采用 ? IT (即Js或js)。 根据国际标准ISO 2768,以下为线性尺寸未注公差的公差表。这个未注公差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寸,也适用于一般的冲压加工尺寸。 这些极限偏差适用于: 线性尺寸:例如外尺寸、内尺寸、阶梯尺寸、直径、半径、距离、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 角度尺寸:包括通常不标出角度值的角度尺寸,例如直角(90°); 机加工组装件的线性和角度尺寸。

齿轮的精度等级、确定参数的公差值 一

齿轮的精度等级、确定参数的公差值一齿轮的精度等级、确定参数的公差值 一 传统的设计方法是依据经验用类比法,结合查表及大量繁杂的公式计算,这样的方法一是工作量大,二是不可能对各参数进行优化及筛选,很难保证齿轮精度设计的合理性。因此,借用了辅助软件对齿轮的几何参数进行计算后,对齿轮精度的设计及其相关的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使齿轮的精度设计达到快速、准确、合理,齿轮设计起来就没那么费时和吃力了。引言现行的机械行业中在齿轮设计的过程里,非常缺乏对几何参数计算的比较统一的软件,很多时候只是采用手工计算、取大概的数值,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齿轮来说,制造出来的齿轮存在误差较大。传统的设计方法是依据经验用类比法,结合查表及大量繁杂的公式计算,这样的方法一是工作量大,二是不可能对各参数进行优化及筛选,很难保证齿轮精度设计的合理性。因此,借用了辅助软件对其进行计算后,对齿轮精度的设计及其相关的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使齿轮的精度设计达到快速、准确、合理,齿轮设计起来就没那么费时和吃力了。我国现有(1)GB/T10095。1-2001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第一部分:轮齿等效ISO1328-1。(2)GB/T10095。2-2001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第二部分:径向综合等效ISO1328-2。1.渐开线圆柱齿轮几何参数计算相关研究综述1.1渐开线圆柱齿轮国内的研究现状1.1.1齿轮的简介标准齿轮的结构构造图如图1。图1齿轮构造图齿轮的组成结构一般有轮齿、齿槽、端面、法面、齿顶圆、齿根圆、基圆和分度圆。轮齿简称齿,是齿轮上每一个用于啮合的凸起部分,这些凸起部分一般呈辐射状排列,配对齿轮上的轮齿互相接触,可使齿轮持续啮合运转;基圆是形成渐开线的发生线作纯滚动的圆;分度圆,是在端面内计算齿轮几何尺寸的基准圆。渐开线齿轮比较容易制造,且传动平稳,传递速度稳定,传动比准确,渐开线圆柱齿轮

齿轮精度等级、公差分解

齿轮精度等级、公差的说明 名词解释: 齿轮及齿轮副规定了12个精度等级,第1级的精度最高,第12级的精度最低。齿轮副中两个齿轮的精度等级一般取成相同,也允许取成不相同。齿轮的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分成三个组齿轮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的分组 -------------------------------------- 齿轮及齿轮副规定了12个精度等级,第1级的精度最高,第12级的精度最低。齿轮副中两个齿轮的精度等级一般取成相同,也允许取成不相同。齿轮的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分成三个组齿轮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的分组-------------------------------------------------------------------------------- 公差组公差与极限偏差项目误差特性对传动性能的主要影响ⅠFi′、FP、FPk Fi″、Fr、Fw 以齿轮一转为周期的误差传递运动的准确性Ⅱfi′、fi″、ff ±fPt、±fPb、ff β在齿轮一周内,多次周期地重复出现的误差传动的平稳性,噪声,振动ⅢFβ、Fb、±FPx 齿向线的误差载荷分布的均匀性根据使用的要求不同,允许各公差组选用不同的精度等级,但在同一公差组内,各项公差与极限偏差应保持相同的精度等级。齿轮传动精度等级的选用 -------------------------------------------------------------------------------- 机器类型精度等级机器类型精度等级测量齿轮3~5 一般用途减速器6~8 透平机用减速器3~6 载重汽车6~9 金属切削机床3~8 拖拉机及轧钢机的小齿轮6~10 航空发动机4~7 起重机械7~10 轻便汽车5~8 矿山用卷扬机8~10 内燃机车和电气机车5~8 农业机械8~11 关于齿轮精度等级计算的问题 某通用减速器中有一对直齿圆柱齿轮副,模数m=4mm,小齿轮z1=30,齿宽b1=40mm,大齿轮2的齿数z2=96,齿宽b2=40mm,齿形角α=20o。两齿轮的材料为45号钢,箱体材料为HT200,其线胀系数分别为α齿=11.5310-6K-1, α箱=10.5310-6K-1,齿轮工作温度为t齿=60oC,箱体工作温度t箱=30oC,采用喷油润滑,传递最大功率7.5KW,转速n=1280r/min,小批生产,试确定其精度等级、检验项目及齿坯公差,并绘制齿轮工作图。 回答你的问题: 1、齿轮精度主要是控制齿轮在运转时齿轮之间传递的精度,比如:传动的平稳性、瞬时速度的波动性、若有交变的反向运行,其齿侧隙是否达到最小,如果有冲击载荷,应该稍微提高精度,从而减少冲击载荷带给齿轮的破坏。 2、如果以上这些设计要求比较高,则齿轮精度也就要定得稍高一点,反之可以定得底一点 3、但是,齿轮精度定得过高,会上升加工成本,需要综合平衡 4、你上面的参数基本上属于比较常用的齿轮,其精度可以定为:7FL,或者7-6-6GM 精度标注的解释: 7FL:齿轮的三个公差组精度同为7级,齿厚的上偏差为F级,齿厚的下偏差为L级 7-6-6GM:齿轮的第一组公差带精度为7级,齿轮的第二组公差带精度为6级,齿轮的第三组公差带精度为6级,齿厚的上偏差为G级,齿厚的下偏差为M级 5、对于齿轮精度是没有什么计算公式的,因为不需要计算,是查手册得来的。 6、精度等级的确定是工程师综合分析的结果,传动要求精密、或者是高负载、交变负载……就将精度等级定高一点

国标自由公差表

自由公差 何谓自由尺寸公差? 旧国标(HG)159-59中,在基准件公差上,把精度等级分成12级。取自其中 8、9两级精度基准件公差,称为自由尺寸公差。将偏差分为;单向(+)或(-)、 双向(±)二种。 在自由尺寸公差的注解中提示; ①自由尺寸公差仅适用于机械加工表面。 ②自由尺寸公差在工作图上不标注。 ③单向偏差对于轴用(-)号,对于孔、孔深、槽宽、螬深及槽 长用(+)号,其余均用双向正负偏差(±)。 ④不能纳入上述明确原则的自由尺寸,且有单向偏差要求时,设 计者应在工图中注出,否则按双向偏差制造。 修定后国标(GB)1800-79中,标准公差分20级。 即;IT01、IT0、IT1至IT18。IT表示标准公差,公差等级的代 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从IT01至IT18等级依次降低。 并制定(GB)1804-79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规定有三条; ①规定的极限偏差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寸,也可用于非切削加 工的尺寸, ②图样上未注公差尺寸的偏差,按本标准规定的系列,由相应的技 术文件作出具体规定。 ③未注公差尺寸的公差等级规定为IT12至IT18。一般孔用H(+); 轴用h(-);长度用(±)IT(即Js或js)。必要时,可不分孔、 轴或长度,均采用IT(即Js或js)。 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 公差等级尺寸分段 1.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GB/T1804-2000)(mm) 公差等级基本尺寸分段 0.5~3 >3~6 >6~30 >30~120 >120~400 >400~1000 >1000~2000 精密f ±0.05 ±0.05 ±0.1 ±0.15 ±0.2 ±0.3 ±0.5 中等m ±0.1 ±0.1 ±0.2 ±0.3 ±0.5 ±0.8 ±1.2 粗糙e ±0.2 ±0.3 ±0.5 ±0.8 ±1.2 ±2 ±3 最粗v -- ±0.5 ±1 ±1.5 ±2.5 ±4 ±6 2.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尺寸的极限偏差(GB/T1804-2000)mm 公差等级基本尺寸分段 0.5~3 >3~6 >6~30 >30 精密 f ±0.2 ±0.5 ±1 ±2

齿轮精度等级

齿轮精度等级 2009-06-20 08:47 1、齿轮精度主要是控制齿轮在运转时齿轮之间传递的精度,比如:传动的平稳性、瞬时速度的波动性、若有交变的反向运行,其齿侧隙是否达到最小,如果有冲击载荷,应该稍微提高精度,从而减少冲击载荷带给齿轮的破坏。 2、如果以上这些设计要求比较高,则齿轮精度也就要定得稍高一点,反之可以定得底一点 3、但是,齿轮精度定得过高,会上升加工成本,需要综合平衡 4、你上面的参数基本上属于比较常用的齿轮,其精度可以定为:7FL,或者7-6-6GM 精度标注的解释: 7FL:齿轮的三个公差组精度同为7级,齿厚的上偏差为F级,齿厚的下偏差为L级 7-6-6GM:齿轮的第一组公差带精度为7级,齿轮的第二组公差带精度为6级,齿轮的第三组公差带精度为6级,齿厚的上偏差为G级,齿厚的下偏差为M级 5、对于齿轮精度是没有什么计算公式的,因为不需要计算,是查手册得来的。 6、精度等级的确定是工程师综合分析的结果,传动要求精密、或者是高负载、交变负载……就将精度等级定高一点 7、精度等级有5、6、7、8、9、10级,数值越小精度越高 8、(齿厚)偏差等级也是设计者综合具体工况给出的等级,精密传动给高一点,一般机械给低一点,闭式传动给高一点,开式传动给低一点。 9、(齿厚)偏差等级有C、D、E、F、G、H、J、K、L、M、N、P、R、S级,C级间隙最大,S 级间隙最小。 10、不管是精度等级,还是偏差等级,定得越高,加工成本也越高,需要综合分析之后再具体的给出一个恰当的精度等级和偏差等级。 11、对于齿轮的常规检验项目,分为3组检验项目,分别如下: 12、第一组检验项目主要是保证传递运动的准确性,其项目包括:切向综合公差Fi'、周节累积公差Fp、k个周节累积公差Fpk、径向综合公差Fi"、齿圈径向跳动公差Fr、公法线长度变动公差Fw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般公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般公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eneral tolerances Tolerances for linear and angular dimensions without individual tolerance indications GB/T 1804—2000 eqv ISO 2768-1:1989 代替 GB/T 1804-1992 GB/T 11335-1989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未注出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一般公差的公差等级和极限偏差数值。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寸,也适用于一般的冲压加工的尺寸。非金属材料和其他工艺方法加工的尺寸可参照采用。 本标准仅适用于下列未注公差的尺寸: a)线性尺寸(例如外尺寸,内尺寸,阶梯尺寸,直径,半径,距离,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 1

b)角度尺寸,包括通常不注出角度值的角度尺寸,例如直角(90°);GB/T 1184提到的或等多边形的角度除外; c)机加工组装件的线性和角度尺寸。 本标准不适用于下列尺寸: a)其他一般公差标准涉及的线性和角度尺寸; b)括号内的参考尺寸; c)矩形框格内的理论正确尺寸。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800.l—1997 极限与配合基础第l 部分:词汇 GB/T 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eqv ISO 2768-2:1989) GB/T 4249—1996 公差原则(eqv ISO 8015:1985) GB/T 6403.4—1986 零件倒圆与倒角 3 定义 2

国家标准公差表 (2)

. .. 标准公差表 根据国际标准,以下为基本尺寸0-500mm, 4-18级精度标准公差表。一般选用IT12线性 注:基本尺寸小于1mm 时, 无IT14至IT18。线性尺寸未注公差的公差表 根据国际标准,以下为线性尺寸未注公差的公差表。 这个未注公差适用于金属 切削加工的尺寸,也适用于 一般的冲压加工尺寸。这些 极限偏差适用于: 线性尺寸:例如外尺寸、内 尺寸、阶梯尺寸、直径、半 径、距离、倒圆半径和倒角 高度; 角度尺寸:包括通常不标出 角度值的角度尺寸,例如直 角(90°); 机加工组装件的线性和角 度尺寸。 这些极限偏差不适用于: 已有其他一般公差标准规定的线性和角度尺寸;括号内的参考尺寸;矩形框格内的理论正确尺寸。 角度尺寸的长度按角度的短边长度确定,对于圆锥角按圆锥素线长度确定。 基本尺寸 公差值 IT4 IT5 IT6 IT7 IT8 IT9 IT10 IT11 IT12 IT13 IT14 IT15 IT16 IT17 IT18 大于 到 μm mm - 3 3 4 6 10 14 2 5 40 60 0.10 0.14 0.25 0.40 0.60 1.0 1.4 3 6 4 5 8 12 18 30 48 75 0.12 0.18 0.30 0.48 0.75 1.2 1.8 6 10 4 6 9 15 22 36 58 90 0.15 0.22 0.36 0.58 0.90 1.5 2.2 10 18 5 8 11 18 2 7 43 70 110 0.1 8 0.27 0.43 0.70 1.10 1.8 2.7 18 30 6 9 13 21 33 52 84 130 0.21 0.33 0.52 0.84 1.30 2.1 3.3 30 50 7 11 16 25 39 62 100 160 0.25 0.39 0.62 1.00 1.60 2.5 3.9 50 80 8 13 19 30 46 74 120 190 0.30 0.46 0.74 1.20 1.90 3.0 4.6 80 120 10 15 22 35 54 87 140 220 0.35 0.54 0.87 1.40 2.20 3.5 5.4 120 180 12 18 25 40 63 100 160 250 0.40 0.63 1.00 1.60 2.50 4.0 6.3 180 250 14 20 29 46 72 115 185 290 0.46 0.72 1.15 1.85 2.90 4.6 7.2 250 315 16 23 32 52 81 130 210 320 0.52 0.81 1.30 2.10 3.20 5.2 8.1 315 400 18 25 36 57 89 140 230 360 0.57 0.89 1.40 2.30 3.60 5.7 8.9 400 500 20 27 40 63 97 155 250 400 0.63 0.97 1.55 2.50 4.00 6.3 9.7

齿轮精度等级定义与比较

齿轮精度等级定义与各国标准比较 1、齿轮精度主要是控制齿轮在运转时齿轮之间传递的精度,比如:传动的平稳性、瞬时速度的波动性、若有交变的反向运行,其齿侧隙是否达到最小,如果有冲击载荷,应该稍微提高精度,从而减少冲击载荷带给齿轮的破坏。 2、如果以上这些设计要求比较高,则齿轮精度也就要定得稍高一点,反之可以定得底一点 3、但是,齿轮精度定得过高,会上升加工成本,需要综合平衡 4、你上面的参数基本上属于比较常用的齿轮,其精度可以定为:7FL,或者7-6-6GM 精度标注的解释: 7FL:齿轮的三个公差组精度同为7级,齿厚的上偏差为F级,齿厚的下偏差为L级 7-6-6GM:齿轮的第一组公差带精度为7级,齿轮的第二组公差带精度为6级,齿轮的第三组公差带精度为6级,齿厚的上偏差为G级,齿厚的下偏差为M级 5、对于齿轮精度是没有什么计算公式的,因为不需要计算,是查手册得来的。 6、精度等级的确定是工程师综合分析的结果,传动要求精密、或者是高负载、交变负载……就将精度等级定高一点 7、精度等级有5、6、7、8、9、10级,数值越小精度越高 8、(齿厚)偏差等级也是设计者综合具体工况给出的等级,精密传动给高一点,一般机械给低一点,闭式传动给高一点,开式传动给低一点。 9、(齿厚)偏差等级有C、D、E、F、G、H、J、K、L、M、N、P、R、S级,C级间隙最大,S 级间隙最小。 10、不管是精度等级,还是偏差等级,定得越高,加工成本也越高,需要综合分析之后再具体的给出一个恰当的精度等级和偏差等级。 11、对于齿轮的常规检验项目,分为3组检验项目,分别如下:

12、第一组检验项目主要是保证传递运动的准确性,其项目包括:切向综合公差Fi'、周节累积公差Fp、k个周节累积公差Fpk、径向综合公差Fi"、齿圈径向跳动公差Fr、公法线长度变动公差Fw 13、第二组检验项目主要是保证传递运动的平稳性、噪声、振动,其项目包括:切向一齿综合公差fi'、基节极限偏差fpb、周节极限偏差fpt、径向一齿综合公差fi" 14、第三组检验项目主要是保证载荷分布的均匀性,其项目包括:齿向公差Fβ、接触线公差Fb、轴向齿距极限偏差Fpx 15、齿轮的齿坯公差的精度等级为:5、6、7、8、9、10级 16、齿轮中间的孔公差、及其形位公差:IT5、IT6、IT7、IT8级 17、齿轮轴的尺寸公差、及其形位公差:IT5、IT6、IT7 18、顶圆直径公差:IT7、IT8、IT9 19、基准面的径向跳动、基准面的端面跳动:根据直径的大小,按照5、6、7、8、9、10级查表 20、需要说明一下:我给出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检验项目是比较全的,但是,在实际中,在实际的图纸上,我们列出的检验项目没有这么多,太多了不但给检验带来麻烦,还增加制造成本,所以,在图纸上只检验其中的几项即可,你可以参看一下专业的齿轮图纸,也可以在《机械设计手册》上看看例题,在此给你列出常规要检查的、在图纸上要列出来的项目: 21、小齿轮的检验项目: 21、根据你上面给出的参数,小齿轮的精度等级可以定为7FL,接下来级,就是按照精度等级差手册: 22、周节积累公差Fp:0.063

自由公差表(国标)

自由公差(国标) 虽然网络上又很多的关于自有公差的资料性文章,但是大多数都是比较片面,这里我将网络上的一些知识,结合自己平时的一些工作经历,将自有公差这一系列的资料加以整理,希望可以帮到更多的朋友。 何谓自由尺寸公差? 旧国标(HG)159-59中,在基准件公差上,把精度等级分成12级。取自其中8、9两级精度基准件公差,称为自由尺寸公差。将偏差分为;单向(+)或(-)、双向(±)二种。 在自由尺寸公差的注解中提示; ①自由尺寸公差仅适用于机械加工表面。 ②自由尺寸公差在工作图上不标注。 ③单向偏差对于轴用(-)号,对于孔、孔深、槽宽、螬深及槽 长用(+)号,其余均用双向正负偏差(±)。 ④不能纳入上述明确原则的自由尺寸,且有单向偏差要求时,设 计者应在工图中注出,否则按双向偏差制造。 修定后国标(GB)1800-79中,标准公差分20级。 即;IT01、IT0、IT1至IT18。IT表示标准公差,公差等级的代 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从IT01至IT18等级依次降低。 并制定(GB)1804-79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规定有三条; ①规定的极限偏差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寸,也可用于非切削加 工的尺寸, ②图样上未注公差尺寸的偏差,按本标准规定的系列,由相应的技 术文件作出具体规定。 ③未注公差尺寸的公差等级规定为IT12至IT18。一般孔用H(+); 轴用h(-);长度用(±)? IT(即Js或js)。必要时,可不分孔、 轴或长度,均采用? IT(即Js或js)。

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 公差等级尺寸分段 1.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GB/T1804-2000)(mm) 2.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尺寸的极限偏差(GB/T1804-2000)mm 3.角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GB/T1804-2000) 4.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K 4.1直线度和平面度未注公差值(GB/T1184-1996)(mm)

标准等级公差数值表

基本尺寸/mm 标准公差等级 IT1 IT2 IT3 IT4 IT5 IT6 IT7 IT8 IT9 IT10 IT11 IT12 IT13 IT14 IT15 IT16 IT17 IT18 大于至μm mm - 3 0.8 1.2 2 3 4 6 10 14 25 40 60 0.1 0.14 0.25 0.4 0.6 1 1.4 3 6 1 1.5 2.5 4 5 8 12 18 30 48 75 0.12 0.18 0.3 0.48 0.75 1.2 1.8 6 10 1 1.5 2.5 4 6 9 15 22 36 58 90 0.15 0.22 0.36 0.58 0.9 1.5 2.2 10 18 1.2 2 3 5 8 11 18 27 43 70 110 0.18 0.27 0.43 0.7 1.1 1.8 2.7 18 30 1.5 2.5 4 6 9 13 21 33 52 84 130 0.21 0.33 0.52 0.84 1.3 2.1 3.3 30 50 1.5 2.5 4 7 11 16 25 39 62 100 160 0.25 0.39 0.62 1 1.6 2.5 3.9 50 80 2 3 5 8 13 19 30 46 74 120 190 0.3 0.46 0.74 1.2 1.9 3 4.6 80 120 2.5 4 6 10 15 22 35 54 87 140 220 0.35 0.54 0.87 1.4 2.2 3.5 5.4 120 180 3.5 5 8 12 18 25 40 63 100 160 250 0.4 0.63 1 1.6 2.5 4 6.3 180 250 4.5 7 10 14 20 29 46 72 115 185 290 0.46 0.72 1.15 1.85 2.9 4.6 7.2 250 315 6 8 12 16 23 32 52 81 130 210 320 0.52 0.81 1.3 2.1 3.2 5.2 8.1 315 400 7 9 13 18 25 36 57 89 140 230 360 0.57 0.89 1.4 2.3 3.6 5.7 8.9 400 500 8 10 15 20 27 40 63 97 155 250 400 0.63 0.97 1.55 2.5 4 6.3 9.7 500 630 9 11 16 22 32 44 70 110 175 280 440 0.7 1.1 1.75 2.8 4.4 7 11 630 800 10 13 18 25 36 50 80 125 200 320 500 0.8 1.25 2 3.2 5 8 12.5 800 1000 11 15 21 28 40 56 90 140 230 360 560 0.9 1.4 2.3 3.6 5.6 9 14 1000 1250 13 18 24 33 47 66 105 165 260 420 660 1.05 1.65 2.6 4.2 6.6 10.5 16.5 1250 1600 15 21 29 39 55 78 125 195 310 500 780 1.25 1.95 3.1 5 7.8 12.5 19.5 1600 2000 18 25 35 46 65 92 150 230 370 600 920 1.5 2.3 3.7 6 9.2 15 23 2000 2500 22 30 41 55 78 110 175 280 440 700 1100 1.75 2.8 4.4 7 11 17.5 28 2500 3150 26 36 50 68 96 135 210 330 540 860 1350 2.1 3.3 5.4 8.6 13.5 21 33 注:1.基本尺寸大于500mm的IT1至IT5的标准公差数值为试行。 2.基本尺寸小于等于1mm时,无IT14至IT18。 标准等级公差数值

未注尺寸公差等级表

未注尺寸公差等级表 根据加工方法和装配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IT公差等级值进行尺寸标注,图纸中未标注公差的尺寸需按照GB/T1804-2000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公差》要求,指明公差等级。 线性尺寸极限偏差数值 公差等 0~3 >3~6 >6~30 >30~120 >120~400 >400~1000 >1000~2000 >2000 级 精密f ±0.05±0.05±0.1±0.15±0.2±0.3±0.5— 中等m ±0.1±0.1±0.2±0.3±0.5±0.8±1.2±2.0粗糙c ±0.2±0.3±0.5±0.8±1.2±2.0±3.0±4.0最粗v —±0.5±1.0±1.5±2.5±4.0±6.0±8.0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 公差等级0~3 3~6 >6~30 >30 精密f ±0.2±0.5±1.0±2.0中等m 粗糙c ±0.4±1.0±2.0±4.0最粗v 注: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的含义参见GB/T6403.4 角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 公差等级0~10 >10~50 >50~120 120~400 >400 精密f ±1°±30′±20′±10′±5′中等m 粗糙c ±1°30′±1°±30′±15′±10′ 最粗v ±3°±2°±1°±30′±20′ 一般未注公差图样表示法 在图样标题栏附近或技术要求、技术文件(如企业标准)中注出本标准号及公差等级代号。例如选取中等级时,标注为: GB/T 1804-m 3未注形位公差等级表 图纸中未标注形位公差的结构,需按照GB/T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中的等级进行标注。

齿轮齿形精度等级详解

齿轮精度等级 1、齿轮精度主要是控制齿轮在运转时齿轮之间传递的精度,比如:传动的平稳性、瞬时速度的波动性、若有交变的反向运行,其齿侧隙是否达到最小,如果有冲击载荷,应该稍微提高精度,从而减少冲击载荷带给齿轮的破坏。 2、如果以上这些设计要求比较高,则齿轮精度也就要定得稍高一点,反之可以定得底一点 3、但是,齿轮精度定得过高,会上升加工成本,需要综合平衡 4、你上面的参数基本上属于比较常用的齿轮,其精度可以定为:7FL,或者7-6-6GM 精度标注的解释: 7FL:齿轮的三个公差组精度同为7级,齿厚的上偏差为F级,齿厚的下偏差为L级 7-6-6GM:齿轮的第一组公差带精度为7级,齿轮的第二组公差带精度为6级,齿轮的第三组公差带精度为6级,齿厚的上偏差为G级,齿厚的下偏差为M级 5、对于齿轮精度是没有什么计算公式的,因为不需要计算,是查手册得来的。 6、精度等级的确定是工程师综合分析的结果,传动要求精密、或者是高负载、交变负载……就将精度等级定高一点 7、精度等级有5、6、7、8、9、10级,数值越小精度越高 8、(齿厚)偏差等级也是设计者综合具体工况给出的等级,精密传动给高一点,一般机械给低一点,闭式传动给高一点,开式传动给低一点。

9、(齿厚)偏差等级有C、D、E、F、G、H、J、K、L、M、N、P、R、S 级,C级间隙最大,S级间隙最小。 10、不管是精度等级,还是偏差等级,定得越高,加工成本也越高,需要综合分析之后再具体的给出一个恰当的精度等级和偏差等级。 11、对于齿轮的常规检验项目,分为3组检验项目,分别如下: 12、第一组检验项目主要是保证传递运动的准确性,其项目包括:切向综合公差Fi'、周节累积公差Fp、k个周节累积公差Fpk、径向综合公差Fi"、齿圈径向跳动公差Fr、公法线长度变动公差Fw 13、第二组检验项目主要是保证传递运动的平稳性、噪声、振动,其项目包括:切向一齿综合公差fi'、基节极限偏差fpb、周节极限偏差fpt、径向一齿综合公差fi" 14、第三组检验项目主要是保证载荷分布的均匀性,其项目包括:齿向公差Fβ、接触线公差Fb、轴向齿距极限偏差Fpx 15、齿轮的齿坯公差的精度等级为:5、6、7、8、9、10级 16、齿轮中间的孔公差、及其形位公差:IT5、IT6、IT7、IT8级 17、齿轮轴的尺寸公差、及其形位公差:IT5、IT6、IT7 18、顶圆直径公差:IT7、IT8、IT9 19、基准面的径向跳动、基准面的端面跳动:根据直径的大小,按照5、6、7、8、9、10级查表 20、需要说明一下:我给出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检验项目是比较全的,但是,在实际中,在实际的图纸上,我们列出的检验项目没有这么多,太多了不但给检验带来麻烦,还增加制造成本,所以,在图纸上只检验其中的几项即可,你可以参看一下专业的齿轮图纸,也可以在《机械设计手册》上看看例题,在此给你列出常规要检查的、在图纸上

齿轮各项公差表

一齿径向综合公差f i″值m m 分度圆直径mm 法向模数mm 精度等级 大于到 5 6 7 8 9 10 —125 1~3.5 >3.5~6.3 >6.3~10 10 13 14 14 18 20 20 25 28 28 36 40 36 45 50 45 56 63 125 400 1~3.5 >3.5~6.3 >6.3~10 >10~16 11 14 16 18 16 20 22 25 22 28 32 36 32 40 45 50 40 50 56 63 50 63 71 80 400 800 1~3.5 >3.5~6.3 >6.3~10 >10~16 13 14 16 20 18 20 22 28 25 28 32 40 36 40 45 56 45 50 56 71 56 63 71 90 800 1600 1~3.5 >3.5~6.3 >6.3~10 >10~16 14 16 18 2 20 22 25 28 28 32 36 40 40 45 50 56 50 56 63 71 63 71 80 90 齿坯尺寸和形状公差 齿轮精 度等级 ① 5 6 7 8 9 10 孔尺寸 公差 形状 公差 1T5 1T6 1T7 1T8 轴尺寸 公差 形状 公差 1T5 1T6 1T7 顶圆直 径② 1T7 1T8 1T9 注:①当三个公差组的精度等级不同时,按最高的精度等级确定公差值。 ②若顶圆不作测量齿厚的基准,尺寸公差按1T11给定,但不大于0.1m n 。 标准公差数值μm 基本尺寸 mm 公差等级 1T 01 1T 1T 1 1T 2 1T 3 1T 4 1T 5 1T 6 1T 7 1T 8 1T 9 1T 10 1T 11 1T 12 1T 13 1T 14 1T 15 1T 16 1T 17 1 1 ≤30.3 0.5 0.8 1. 2 2 3 4 6 10 14 25 40 60 10 14 25 40 60 10 00 1 3~6 0.4 0.6 1 1. 5 2. 5 4 5 8 12 18 30 48 75 12 18 30 48 75 12 00 1

标准公差等级表

最新的标准公差等级表 GB/T1804-2000 线形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 公差等级基本尺寸分段 0.5~3 >3~6 >6~30 >30~120 >120~400 >400~1000 >1000~2000 >2000~4000 精密f ±0.05 ±0.05 ±0.1 ±0.15 ±0.2 ±0.3 ±0.5 中等m ±0.1 ±0.1 ±0.2 ±0.3 ±0.5 ±0.8 ±1.2 ±2 粗糙c ±0.2 ±0.3 ±0.5 ±0.8 ±1.2 ±2 ±3 ±4 最粗v ±0.5 ±1 ±1.5 ±2.5 ±4 ±6 ±8 (GB/T1804-2000)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 公差等级基本尺寸分段 0.5~3 >3~6 >6~30 >30 精密f ±0.2 ±0.5 ±1 ±2 中等m 粗糙c ±0.4 ±1 ±2 ±4 最粗v 注: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的含义参见GB/T6403.4 (GB/1804-2000)角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 公差等级长度分段 ~10 >10~50 >50~120 >120~400 >400 精密f ±1° ±30′ ±20′ ±10′ ±5′

中等m 粗糙c ±1°30′ ±1° ±30′ ±15′ ±10′ 最粗v ±3° ±2° ±1° ±30′ ±20′ (GB/T1184-1996)直线度和平面度的未注公差值 公差等级基本长度范围 ≤10 >10~30 >30~100 >100~300 >300~1000 >1000~3000 H 0.02 0.05 0.1 0.2 0.3 0.4 K 0.05 0.1 0.2 0.4 0.6 0.8 L 0.1 0.2 0.4 0.8 1.2 1.6 (GB/T1184-1996)垂直度未注公差值 公差等级基本长度范围 ≤100 >100~300 >300~1000 >1000~3000 H 0.2 0.3 0.4 0.5 K 0.4 0.6 0.8 1 L 0.6 1 1.5 2 (GB/T1184-1996)对称度未注公差值 公差等级基本长度范围 ≤100 >100~300 >300~1000 >1000~3000 H 0.5 K 0.6 0.8 1 L 0.6 1 1.5 2

齿轮精度等级、公差

齿轮精度等级、公差

齿轮精度等级、公差的说明 名词解释: 齿轮及齿轮副规定了12个精度等级,第1级的精度最高,第12级的精度最低。齿轮副中两个齿轮的精度等级一般取成相同,也允许取成不相同。齿轮的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分成三个组齿轮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的分组 -------------------------------------- 齿轮及齿轮副规定了12个精度等级,第1级的精度最高,第12级的精度最低。齿轮副中两个齿轮的精度等级一般取成相同,也允许取成不相同。齿轮的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分成三个组齿轮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的分组-------------------------------------------------------------------------------- 公差组公差与极限偏差项目误差特性对传动性能的主要影响ⅠFi′、FP、FPk Fi″、Fr、Fw 以齿轮一转为周期的误差传递运动的准确性Ⅱfi′、fi″、ff ±fPt、±fPb、ffβ在齿轮一周内,多次周期地重复出现的误差传动的平稳性,噪声,振动ⅢFβ、Fb、±FPx 齿向线的误差载荷分布的均匀性根据使用的要求

不同,允许各公差组选用不同的精度等级,但在同一公差组内,各项公差与极限偏差应保持相同的精度等级。齿轮传动精度等级的选用 -------------------------------------------------------------------------------- 机器类型精度等级机器类型精度等级测量齿轮3~5 一般用途减速器6~8 透平机用减速器3~6 载重汽车6~9 金属切削机床3~8 拖拉机及轧钢机的小齿轮6~10 航空发动机4~7 起重机械7~10 轻便汽车5~8 矿山用卷扬机8~10 内燃机车和电气机车5~8 农业机械8~11 关于齿轮精度等级计算的问题 某通用减速器中有一对直齿圆柱齿轮副,模数m=4mm,小齿轮z1=30,齿宽b1=40mm,大齿轮2的齿数z2=96,齿宽b2=40mm,齿形角α=20o。两齿轮的材料为45号钢,箱体材料为HT200,其线胀系数分别为α齿=11.5×10-6K-1, α箱=10.5×10-6K-1,齿轮工作温度为t齿=60oC,箱体工作温度t箱=30oC,采用喷油润滑,传递最大功

根据国际标准尺寸公差表

根据国际标准,以下线性尺寸未注公差的公差表。 这个线性尺寸未注公差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寸,也适用于一般的冲压加工尺寸。这些极限偏差适用于非配合尺寸。 表1 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 公差等级尺寸分段 0.5~3 >3~6 >6~30 >30~120 >120~400 >400~1 000 >1000~2000 >2000~4000 f(精密级) ±0.05 ±0.05 ±0.1 ±0.15 ±0.2 ±0.3 ±0.5 - m(中等级) ±0.1 ±0.1 ±0.2 ±0.3 ±0.5 ±0.8 ±1.2 ±2 c(粗糙级) ±0.2 ±0.3 ±0.5 ±0.8 ±1.2 ±2 ±3 ±4 v(最粗级) - ±0.5 ±1 ±1.5 ±2.5 ±4 ±6 ±8 表2 倒圆半径与倒角高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 公差等级尺寸分段 0.5~3 >3~6 >6~30 >30 f(精密级) ±0.2 ±0.5 ±1 ±2 m(中等级) c(粗糙级) ±0.4 ±1 ±2 ±4 v(最粗级) (GB/T1804-2000)线形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 公差等级基本尺寸分段 0.5~3 >3~6 >6~30 >30~120 >120~400 >400~1000 >1000~2000 >2000~4000

精密f ±0.05 ±0.05 ±0.1 ±0.15 ±0.2 ±0.3 ±0.5 中等m ±0.1 ±0.1 ±0.2 ±0.3 ±0.5 ±0.8 ±1.2 ±2 粗糙c ±0.2 ±0.3 ±0.5 ±0.8 ±1.2 ±2 ±3 ±4 最粗v ±0.5 ±1 ±1.5 ±2.5 ±4 ±6 ±8 (GB/T1804-2000)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 公差等级基本尺寸分段 0.5~3 >3~6 >6~30 >30 精密f ±0.2 ±0.5 ±1 ±2 中等m 粗糙c ±0.4 ±1 ±2 ±4 最粗v 注: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的含义参见GB/T6403.4 (GB/1804-2000)角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 公差等级长度分段 ~10 >10~50 >50~120 >120~400 >400 精密 f ±1° ±30′ ±20′ ±10′ ±5′ 中等m 粗糙c ±1°30′ ±1° ±30′ ±15′ ±10′ 最粗v ±3° ±2° ±1° ±30′ ±20′ (GB/T1184-1996)直线度和平面度的未注公差值 公差等级基本长度范围 ≤10 >10~30 >30~100 >100~300 >300~1000 >1000~

齿轮精度等级定义与比较

齿轮精度等级定义与比较

齿轮精度等级定义与各国标准比较 1、齿轮精度主要是控制齿轮在运转时齿轮之间传递的精度,比如:传动的平稳性、瞬时速度的波动性、若有交变的反向运行,其齿侧隙是否达到最小,如果有冲击载荷,应该稍微提高精度,从而减少冲击载荷带给齿轮的破坏。 2、如果以上这些设计要求比较高,则齿轮精度也就要定得稍高一点,反之可以定得底一点 3、但是,齿轮精度定得过高,会上升加工成本,需要综合平衡 4、你上面的参数基本上属于比较常用的齿轮,其精度可以定为:7FL,或者7-6-6GM 精度标注的解释: 7FL:齿轮的三个公差组精度同为7级,齿厚的上偏差为F级,齿厚的下偏差为L级 7-6-6GM:齿轮的第一组公差带精度为7级,齿轮的第二组公差带精度为6级,齿轮的第三组公差带精度为6级,齿厚的上偏差为G级,齿厚的下偏差为M级 5、对于齿轮精度是没有什么计算公式的,因为不需要计算,是查手册得来的。 6、精度等级的确定是工程师综合分析的结果,传动要求精密、或者是高负载、交变负载……就将精度等级定高一点 7、精度等级有5、6、7、8、9、10级,数值越小精度越高 8、(齿厚)偏差等级也是设计者综合具体工况给出的等级,精密传动给高一点,一般机械给低一点,闭式传动给高一点,开式传动给低一点。 9、(齿厚)偏差等级有C、D、E、F、G、H、J、K、L、M、N、P、R、S级,C级间隙最大,S 级间隙最小。 10、不管是精度等级,还是偏差等级,定得越高,加工成本也越高,需要综合分析之后再具体的给出一个恰当的精度等级和偏差等级。 11、对于齿轮的常规检验项目,分为3组检验项目,分别如下: 12、第一组检验项目主要是保证传递运动的准确性,其项目包括:切向综合公差Fi'、周节累积公差Fp、k个周节累积公差Fpk、径向综合公差Fi"、齿圈径向跳动公差Fr、公法线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