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翻译的常见技巧

1. 可以适当的增添
由于地域不同、历史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两个民族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有些内容在原语国家可能尽人皆知,但外国人却一无所知。在这种情况下,对原文中一些带有原语文化色彩和历史背景的重要信息,就可以添加解释性翻译,将这部分知识补充出来,避免译语读者的误解甚至不解,做到内外有别。例如:

例1. 林子的边上原来有一个洞,传说白娘子曾经在这里修炼。
Near the forest there once was a cave which was said to be the very place where Lady White, the legendary
heroine of The Story of the White Snake, cultivated herself according to Buddhist doctrine.

这句话如果完全按照原文翻译,可译作:Near the forest there once was a cave which was said to be the very place where Lady White cultivated herself。这样的译文外国人也能看懂,但很可能产生不解:中国的怀特太太是谁?为什么会在一个不足一平方米的洞里修炼?添加了legendary heroine of the Story of the White Snake,游客不但容易理解,还会对传说故事有所了解,从而提高了旅游兴趣,加深景点印象。在实践中甚至还不时见到译员将整个故事进行介绍的情形。

在旅游翻译中,传统节日也经常需要类似的解释性翻译。特别是当游客对传统节日、风土民俗很有兴趣时,节日的来历和习俗就成了十分重要的补充内容。比如傣族的“泼水节” 就可以译作Water- Sprinkling Festival—an important festival for the Dai nationality to wish everyone happiness by splashing water to each other ;“端午节”也可以译作Dragon Boat Festival—a festival to memorize Quyua—a famous poet and statesman of Chu Kingdom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who finally killed himself by plunging into the Miluo River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lunar month in the year BC 295 ) 。

从理论上说,增添的内容可以很广泛,只要是与原文相关或理解原文内容所需要的背景知识都可以加入,比如历史年代,生卒时间,人物身份及其历史贡献,地理位置,音译名称在原文语言中的含意等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翻译的侧重点、游客兴趣、必要性以及时间等因素等却往往限制了增添的内容和详略程度。

2. 应该适当的删减
中国人在描写完一个景色之后,常会引用一段名人的话或者中国古诗作验证,这样会让读者或听者加深印象,并从中得到艺术享受。可是这类补充性信息对外国人和译员来说,却往往是不大不小的负担。甚至有时候这些描述不但对原文理解没有帮助,还会让游客更觉糊涂。在旅游翻译时,如果没有特别目的和要求,这样的文字常可删去。

另一种情况是,汉语在介绍美景时倾向于使用华丽的词藻和各种各样的修

辞格,甚至几个连用的词表示的都是类似的意思。在英语口语中,这种华丽并不实用,意义相似甚至雷同给人的感觉也不一定美,所以翻译的时候可做适当的删减,只要把美好的感觉传达给客人就可以了。

比如在一个上海桂花节的文字介绍中有这样一段话:
例2. 这里有满树金花、芳香四溢的金桂;花白如雪、香气袭人的银桂;红里透黄、花多味浓的紫砂桂;花色似银、季季有花的四季桂。各种桂花竞相开放、争妍媲美。进入桂林公园,阵阵桂香扑鼻而来。

The Park of Sweet Osmanthus is noted for its profusion of osmanthus trees. Flowers from these trees in different colors are in full bloom, which pervade the whole garden with the fragrance.
原文中对各种桂花的名称和特点作了详细介绍,词藻华丽、句式整齐,读起来让人身临其境、沁人心脾。但对现场翻译来说,费尽心思去翻译这些词句显然是得不偿失。试想一下,在那繁花似锦的桂林公园里,还有什么溢美之词可以比得上那桂香宜人的自然之美?这里的译文就将四种桂花的名称全部略去不提,描述语言也高度概括,虽然在修辞效果上有一定的损失,但在口译实践中却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

例3. 对于久居在一个城市的人,放下经年累月循环往复的工作,带上家人,或约三两好友,到百里千里之外的地方走走看看,总是最有吸引力的选择。况且,又逢秋高气爽的季节,每年的国庆长假让人心驰神往的,就是------去外地、游山水。
不过在这样的旅游旺季出门难免会碰到诸如车牌、机票难卖、住宿紧张或票价上涨、热门景点人山人海等问题,让你有遭遇“人灾”的烦恼。所以,选定方向和地点、提前做好各种准备,是保证出游好心情的关键。

Getting out of town is a great way for urban residents to celebrate the National Day holiday, especially those who want to spend quality time with their families. // But many people will have the same idea and some difficulties with your trip that can be expected such as a shortage of train tickets, crowded hotels and transit depots. // So you’d better take all the possibilities into consideration before you begin your tour. // Carefully developing a travel plan can ensure you have a better trip.

分析原文语境,知道这是一则旅游广告,作者适当采用了“煽情”的手法,向读者巧妙地传递广告意欲表达的旅游商品信息。翻译时译者只要抓住这一意图,将其中的主要信息分解出来,结合考虑英语广告规范,以简洁明了为宜,对原文内容进行了大幅度删减,短短四句便囊括了原文长长两段的内容,语义更为浓缩集中,一目了然,不但能将原文的实际内容在译文中正确表达,而且加强了译文效

果。

3. 视情况适当的改写
在旅游翻译中,有些名词、术语是该国家或该地区特有的,如果直接按字面翻译,游客根本听不懂, 这时就不得不改变说法。例如,在成都武侯祠的介绍中有这样的句子:

例4. 刘备章武三年病死于白帝城永安宫,五月运回成都,八月葬于惠陵。
Liu Bei died of illness in 223 at present-day Fengjie county of Sichuan Province and was buried here in the same
year.

这句话想让普通的外国游客弄明白并非易事,其中的“章武三年”和“白帝城”就是两个难点。如果不是对中国历史有相当的了解,这里的时间和地点都毫无意义,不妨考虑改变说法,换用公元纪年和今天的地名,同时略去较为次要的“五月运回成都”。

有一篇西班牙萨贡托市的旅游小册子在翻译的时候对原文的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改写。由于原文用大量篇幅介绍了该市重工业发展得景象,对于想逃离工业污染寻求西班牙阳光的西方人而言,这一宣传只会适得其反。因此,为了有效实现旅游翻译中的“诱导”功能,对本文中这一部分内容只能“适当重写”。这就告诉我们,翻译时的调整和改写要切合旅游翻译的实情,传递信息,诱导行动,雅俗共赏,唤起受众应该是旅游翻译最根本的目的。旅游翻译的首要标准应该是译语的“可接受性”,包括可理解度、文化上的接受心理以及内容上的吸引力三个方面,就是说译语应该具有较好的表达力、亲和力及趣味性。

旅游翻译中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

1. 语言和文化差异
语言和文化差异在旅游翻译过程中应该引起充分重视。不同国家的语言、风俗、兴趣等多有不同,在旅游翻译中应该细心甄别、求同化异、查漏补缺。

就语言差异来说,忽视的后果就是产生Chinglish。事实上,在旅游翻译领域这个问题十分严重。例如我们经常可以见到“热烈欢迎……”被译成“Warmly welcome…”。虽无语法错误,但听起来却很是别扭,不如改为 。“小心路滑”有人译为 ! 这就不 “A warm welcome to…” “Notice: The roads are very slippery ” 符合英文的标语习惯,可以改为“Slippery Road (Be Careful )!”。如果是室内,还可改为“Caution:Wet Floor!”

文化上的差异和缺失也往往是翻译的难点,弄不好还会在无意中得罪了客人。最有趣的是living guests, 这是一家酒店通知上对“住宿的客人”的表达。谈到这个表达法之前,我们先来听段对话,是一位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和一位来校参观的美国旅游者的谈话:
Student: Where do you live? (学生:你住在哪儿?)
Tourist: I live in California. (旅游者:我住在加利福尼亚州。)
Student: … Where are you staying? (

学生:…… 你呆在哪儿?)
Tourist: I’m staying at the International Hotel. (旅游者:我呆在国际饭店。)

对话中这个学生很快意识到live 和stay 的区别而改口。他原来想知道对方住那个饭店,但由于汉语中表示长期定居的“住”和短期逗留的“住”是一个字而受到干扰。所以,要指出是“住宿的客人”,应用staying guests, 即使酒店里有长期居住的客人也不该用living guests,因为它还表示“活着的客人”。宾馆又不是殡仪馆,因而不会有dead guests!

文化上的缺失比如“秦始皇”仅仅译成Qin Shihuang, 可能外国游客就无法理解,如果适当补充历史背景,增译为“Qin Shihuang, the first emperor in the Chinese History who unified China in the year BC221.”就更能被外国游客所理解。

2. 切忌望文生义

如果懒于思考,只看文字的表面意义,不管景点的实际情况,或者根本就不懂相关的知识都可能造成错误的结果,给外国游客造成错误印象,甚至影响到景点的形象。

例如“草堂寺”中的“草”就有人简单译成straw,给人的感觉是这个cottage全是用straw建的,没有别的材料。其实我们知道,这种茅草屋只有房顶是用茅草覆盖的,所以不妨将其译成thatched cottage 更好一些。

又如第一节提到的“桂林公园”,其英语译名至少有“Guilin Park”、“The Park of Sweet Osmanthus”和“Laurel Park”三个,哪一个更好呢?首先,句中提到的公园位于上海徐汇区的漕宝路桂林路,显然第一个名字会让人产生误解,以为是在桂林(汉语中虽然也有此嫌疑,但毕竟含有“桂花林”的意思,可算作双关)。再看后两个译名:细究起来,Sweet Osmanthus指木犀科的“桂花”, Laurel则是樟科的“月桂”,是两类完全不同的植物。根据实际情况和后文的品种描述,可以断定第三种译法也是错误的。

再如有游客谈到一次去New Otani(长富宫)饭店,进门后问一位接待员:Excuse me, where’s the restroom? 她毫不犹豫地手一指,游客抬头望去,原来是摆着沙发椅的供客人休息会客的地方。显然,这位接待员没明白我要去的不是休息室,而是厕所,用restroom取代toilet听上去很委婉;有些美国人还称厕所为comfort room, 这不仅委婉,而且诙谐。公关场所的休息处是lounge 或lobby.

3. 相关知识的积累和准备

旅游翻译既属于口译范畴,又不同于一般的口译,它涉及多种学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天文地理、风土人情、传说典故、诗词歌赋等等各方面,因此对译者的要求很高。

早年曾有一名翻译人员不明白“释迦牟尼涅磐”这个图片中的“涅磐”二字,一位随行人员告诉他“简单的说,就是释迦牟尼逝世的意思。”于是他

就将此图片说明译作“Sakyamuni passing away”。

而实际上,涅磐并不仅仅是pass away,而是佛教中用来指一种生死轮回之后获得的精神境界,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涅磐是梵文Nirvana的音译。

又如:南京雨花石博物馆的翻译就存在着类似的问题。“雨花石”的“石”到底用哪个词好呢?有人建议用pebbles(small stone made smooth and round by the action of water,即小圆石或卵石), 从外形上说这个词好像比较合适。但它在外国人看来有肮脏的含义,因此pebble应该放弃。Stone是石头的总称,而且除了表示石头外,还可以表示precious stone,即珍贵的石头。所以最终还是选用了很常用的词,译为“Yuhua Stone Museum”。

还有,在一般的导游活动中,“碑林”可以译为“Forest of Stone Tablets”,面对考古专家时也可以选用更为艰深的“Forest of Steles”。因为Steles是希腊考古学方面的一个词,专指刻有文字或图案的石板、石柱。普通的旅游者几乎都不知道这个词。甚至有一位澳大利亚的语言学专家看过西安碑林的画册和导游词后也指出,stele 这个词他是借助词典才知道的。这样的译文虽然更忠实于原有名称,但极少有人能懂又有何用?所以,有时候旅游翻译中还要根据翻译对象和目的调整专有词汇的表达方式。同样的道理,“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也不一定非要译为“Neolithie Age”和“Paleolithic Age”;“New Stone Age”和“Old Stone Age”完全可以胜任同样的任务。如果碰到更为复杂的情况,
就需要更多的知识积累和积极思考了。

由此可见,旅游翻译不但要力求准确、充分体现原语的信息及语言风貌,更要起到扩展知识、激发兴趣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