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

一、高度:绝对高度(海拔)和相对高速

二、等高线地形图

1.地形

陆地地形:山地、平原、高原、丘陵和盆地,用等高线来表示

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海盆和海岭,用等深线来表示2.地形的判定:

山地:一般在500米以上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平原:一般在200以下平坦广阔

丘陵:一般在500米以上起伏不大,坡度缓和

高原: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

盆地:边缘陡峻,四周高中间低

等深线:深度小于200米

3.等高线地形图

山地等高线地形的判定:*

4.剖面图:*

5.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计算问题:1)相对高度:

2)两地之间的温度差:

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度

3)陡崖的高度:

(n-1)d≤H≤(n+1)d

n为和陡崖相交的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踞

4)特殊等值线的判断:规则“高于高值,低于低值”

6.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应用问题:

1)气候

气温: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

降水: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河流水系

决定河流的流向:从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低的地方

决定河流的流速:等高线越密集,河流的流速越快,水能资源就丰富

3)与水库的选址

水库应选择在山谷或者盆地处,水坝应建在山谷或者盆地的出口处,这样可以减少投资水库的水位应该与水坝的高度相同的等高线重合

水库的集水区的界线应该是四周最高地区山脊等高线的连线

4)确定港口的位置

水深的避风处(山地的背风坡)

5)确定交通线路

应建设在坡度比较缓的地方

6)确定引水线路

由地势高的地方引向地势低的地方

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点

1.常见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 2.等高线特点 (1)同一等高线上任何一点高程都相等。 (2)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相等。等高线的水平间距的大小,表示地形的缓或陡。 (3)等高线都是连续、闭合的曲线。 (4)等高线一般都不相交、不重叠(悬崖处除外)。 3.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1、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2、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表示为山地或丘陵。 3、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表示为盆地。 4、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其最大弯曲处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5、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为山谷,其最大弯曲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6、相邻两个小山顶之间呈马鞍型的低地部位为鞍部,也叫垭口。 7、两组山脊等高线对垒,中间是一道比较狭窄而低平的河谷或谷地,表示为峡谷。 8、判断两点间可否通视,可通过绘制地形剖面图判断。 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一般不可视; 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一般可视 3.等高线地形图相关计算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海拔(绝对高度):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公式:乙甲相H H H -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m 100/6.0℃)可以计算两地间气温差异:相差H T 6.0 (3)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①陡崖的相对高度ΔH 的取值范围是:(d 表示等高距,n 表示相交等高线的条数) (n -1)d ≤ΔH<(n +1)d ②陡崖的绝对高度 a .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 H 大≤H 顶<H 大+d (大表示相交等高线最大值) b .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 H 小-d

等高线地形图教案

等高线教案 一、【教学构思】 地图及等高线内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知识,主要包括等高线的基本特征及其应用,高考题注重能力考查,往往以变式图出现,讲解过程重点讲一般规律去推理特殊规律。 二、【教学目标】 1.区分绝对高度(海拔)和相对高度,并能熟练读出海拔,计算相对高度。 2.了解等高线,能够在等高线图上,根据等高线的形状、疏密正确判读地形名称和坡陡程度,识别山谷、山脊、山顶和悬崖。 3.学会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高度计算:两地间气温差、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三、【教材分析】 重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计算问题。学会绘制等高线地形剖面图。 难点:运用等高线进行选线、选点、选面等人类实际活动。 四、【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讲练结合 五、【教具学具】:多媒体,地图册 六、【课时安排】3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图三要素,三要素都包括什么啊?(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形图的一种——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不仅是地理学习的基础内容,也是高考的重点内容,而且在实际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战争,水库选址,公路,铁路的线路选择。 一、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的区别 1、海拔高度:即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国的海拔是高出黄海海平面的距离。 珠穆朗玛峰 8844.43(中尼边境)。死海(陆地最低点,-415米,约旦与巴勒斯坦边界)。2、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 2、同图等距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4、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 5、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但在陡崖峭壁处重合 6、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它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直线,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在手上标出示坡线) 7、等高线地形图中,山脊线称为分水线,山谷线称为集水线。(右手上标出山谷线与山脊线,并演示说明它们为何被称为分水线和集水线)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问题 1、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2、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3、坡度的计算 如何计算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根据等高线的特性即标高为海拔、同线等高、等高距全图一致等,判断该地形区的: 最大海拔:H高<H大<H高+d; 最小海拔:H低-d<H小<H低; 相对高度:H相=H大- H小; 注:地形区最高处注记高程为H高,最低处注记高程为H低,等高距为d。 崖顶海拔: H高≤H大<H高+d; 崖底海拔: H低-d<H小≤H低; 陡崖的相对高度为(n-1)d≤H<(n+1)d; 注:重合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为d。 (1)计算:tan a=h/L h为两点相对高度,可有两点等高线求出; L为两点间距离,可有图中比例尺与两点图上距离求出。 (2)比例尺大小与坡度大小规律: 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 比例尺大,坡陡;比例尺小,坡缓 等高线疏密、比例尺相同: 等高距大,坡陡;等高距小,坡缓

等高线与地形图.

(2)地形剖面 ①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以下图为例: A.根据需要确定剖面线,画出剖面基线AB。 B.确定比例尺。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5、10、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原图一致。在原图的下面绘水平线MN,按水 平比例尺的大小定出剖 面范围,为横坐标。按 垂直比例尺的大小,在 剖面图的左侧或右侧, 作基线的垂线,标出垂 直比例尺的高程,为纵 坐标。 C.点出剖面基线AB 与等高线的交点(l点~ 15点) ,并从每一个交点向MN线上引垂线。 D.根据规定的垂直比例尺,找出垂线1 ~15点的相应高度。 E.用平滑曲线把标注好的各位置点(l1~15点)连接起来,即得出AB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 F.连接海拔高度相等的相邻两点时,要注意分析等高线图上原两点间的地势高低走势及两点间的海拔高度,从而做到准确平滑过渡。 ②地形剖面图的应用

A.直观了解和判断某一方向线上的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情况。 B.确定两点之间是否通视:如下图,由观察点S向目标点 C(如图)绘直线, 直线没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断, 表示通视良好,否则就不能通 视。图上绘出阴影的部分,是 不能通视的地区。 C.进行区域定位。可根据大 范围的地形剖面图(如20°E、 90°E、南北回归线等经过地区的地形剖面图) .确定其所在的大洲或国家等。例题:如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LG为剖面线。读图,回答(1)~(2)题: (1)不属于LG线穿过的地形是( B ) A.山地 B.丘陵 C.陡崖 D.盆地 (2)沿LG线,最高点与最低点的相对高度不高于( D ) A.500米 B.600米 C.700米 D.800米 【解析】第(1)题,对照图形看LG沿线的地貌类型,很明显可知LG线穿过了陡崖和盆地,另一种地形类型是丘陵还是山地?根据海拔超过1000米,可判定为山地。第(2)题,LG沿线最高点为山顶,海拔在1100米~1200米之间,最低点为盆地底部,海拔为400米~500米,故两者相对高度不高于800米。 【答案】(1)B (2)D

(完整版)等高线地形图练习题

等高线地形图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单位:米),回答1~3题。 1.图中山峰与甲村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550米B.650米 C.750米D.850米 2.环保部门在桥梁下的河水里检测出农药残留物,这些 农药残留物最可能来自于 A.①地B.②地 C.③地D.④地 3.图示地区欲发展旅游业,你认为该地区优美的景观主 要体现在 A.幽谷藏寺B.急流飞瀑 C.海滩峡谷D.湖光山色 如图为山区的局部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M、N两点之间的实际水平距离约为() A.1000米 B.10千米 C.250米 D.20千米 5.若图中有一瀑布,则瀑布及最佳观赏的位置分别位于: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乙和丁 读右侧湖南省某村等高线图,回答6~7题 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地区最高海拔在500至600米之间 B.若要上山顶B,从②处比④处上更省力 C.李村位于山顶A 的东北方向 D.若要进行攀岩运动,选择①处最合适 7.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该地最适宜种植 A.柑橘 B.苹果 C.香蕉 D.人参 读图3“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9~10题。 8.图中①~④的地形部位名称依次是 A.山脊、山顶、陡崖、山谷 B.山顶、山脊、山谷、陡崖 C.山谷、陡崖、山顶、山脊 D.陡崖、山谷、山脊、山顶 9.乙河干流流向大致是

A.从西向东流B.从东南向西北流 C.从北向南流D.从西南向东北流 10.甲村所在虚线区域内的地形类型是 A.平地B.丘陵C.高原D.山地 读右图“我国东部地球某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点中,地处山脊的是B A.① B.② C.③ D.④ 12.图中A、B两地相比C A. A地位于B地的西北方向 B. A地坡度比B地陡 C. A地年降水量可能多于B地 D.A地海拔高于B地 读下面四幅图,回答13—14题。 13.天津塘沽的小韩要到武汉开会,所用地图选择正确的是 A.用甲图设计线路 B.用乙图查找宾馆 C.用丙图识别天气 D.用丁图了解景点 14.若上述四幅地图图幅相同,则比例尺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二、综合题 15、读长沙市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 (1)丁村位于丙村的(方向)。 (2)如果对该地区的坡地开发利用不当, 容易引发山地灾害,这种灾害主要表现 为。 (3)如果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应选择(①或②)线。理由是。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加快小城镇发展,图中甲、乙、丙、丁四个村庄最有利于发展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度以及应用 教学目标: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形状、疏密等变化,判度地形图 借助等高线地形图解决生产、生活问题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做地形剖面图并分析通视情况教学重点:等高线地形图表示的基本地貌类型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教学重点: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等高线指海拔相同的各点的连线。等高线具有以下特征: 1、同线等高 2、等高距全图一致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如重叠则为陡崖地形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 6、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 7、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 [讲解]等高线地形图上的计算问题 (1 )计算两点间的相对高度 两点的相对高度等于两点海拔高度之差,进而根据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每升高100米, 气温下降0.6 C)算出两点的温差。 (2)计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陡崖处表现为等高线重合,假设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为d,则陡崖的相对高 度H的取值范围是:(n-1)d w H v(n+1) n-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等高距 [讲解]结合等高线数值、比例尺和地形特征,判断地貌类型 0米等高线一般表示海岸线 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

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较稀疏。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 高原:海拔高度大,但内部起伏小,等高线稀疏,边缘等高线密集。 [讲解]判读等高线的形状特征 ①根据等高钱硫密,判断坡度陡缓等高线稀硫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 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等高线上硫下密表示凸形坡,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 ②根据等高线形状,判断山地地形 [讲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 (1)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①水系特征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处等高线弯曲最大点的连线称分水线);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方向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如图3 ②水文特征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流域内降水量(内流区域的融冰或融雪量)有关;河流山口处形成冲积扇。(2)判断气候特征 分析气候特点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水热状况变化)、坡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 (3)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①选“点”:要根据要求考虑点的位置,海拔及其周围的环境等。如选择气象观侧站,就要选择地势适中,地面较开阔,周围没有或很少有其他地理事物屏障的地点较合适。疗养地应选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即山清水秀,远离污染源,光照、温度等适宜的地方。港口应考虑: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要有足够的深度,表现为沿岸海区等深会密集并且数值较大。 ②选“线”:主要有交通线(公路、铁路)、引水线、输油管线等。 a.选择交通路线的基本要求: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 (间距,坡度等),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只有必须时才可穿过一、两条等高线;尽可能少

《等高线地形图》教案

《等高线地形图》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等高线地形图的原理及判读。 2、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各种地形名称。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动画演示,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原理。结合相应的练习题,分析地形图所表达的山峰、缓坡等地理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阅读等高线地形图,锻炼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运用探究地理现象的基本思维规律,学会用辨证的思想方法去分析人地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山峰、盆地、鞍部、山谷、山脊、陡崖的判读。 难点:等高线地形图中山脊、山谷的判别。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法、探究法、归纳法 四、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教师:地貌的形态除了用图片表示外,还可以用等高线地形图表示。 B A 教师:地形图是在地图上表示各种地貌形态的地图。地形图重要通过等高线来表示地形高度。本节课我们来学习有关地形等高线图的判读方法和绘制原理。 [认知活动] 教师:动画演示“等高线原理”并作简单说明。 以动画演示的方式,直观的表现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原理,静态的示意图可以巩固学生观看演示时获取的知识,从中阅读高度、辨别陡坡、缓坡。

教师:总结等高线要点 教师用等高线图与地形景观图或素描图对应呈现的方式,让学生感性认知、对比分析,学会判读等高线图上的山峰、盆地、鞍部、山谷、山脊、陡崖等各种地貌部位。 山脊 山谷 认识山地不同的地形部 位 等高线 数值凸 向低值 等高线 数值凸 向高值

陡崖(悬崖) 等高线相互重叠的地方 认识山地不同的地形部位 认识山地不同的地形部位一组等高线的中间部分

(整理)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

1. 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 ⑴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原因:? ①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②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⑵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 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 ⑶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 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⑷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 ⑸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 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⑹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该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 2. 海洋资源小专题:? ⑴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原因:? ①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盛;? ②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 ③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 ⑵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①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②大陆架浅海海底: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 ③海盆:深海锰结核(主要集中于北太平洋)? 3. 盐度和洋流小专题:? ⑴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

①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②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 ⑵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 ①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 ②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 ⑶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 ①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 ②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 ③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⑷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⑸判断某洋流性质为寒(暖)流,判断理由是:? 温度方面:洋流流经海区温度较同纬度其他海区低(高),? 方向方面:由较高(低)纬度流向较低(高)纬度。? 4. 河流及交通小专题:? ⑴中国南流出境河流境内外名称变化:? 元江---------红河澜沧江---------湄公河? 怒江---------萨尔温江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 ⑵西欧河流航运价值大的原因:? 河流水量充沛,水位稳定,含沙量小,无冰期,航运价值大.? ⑶俄罗斯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航运价值不大的原因:? 纬度较高,封冻期长,有凌汛现象.?

等高线地形图试题(附标准答案)(1)

等高线的计算题(不含比例尺) 1.读下面经纬网图和等高线 图,判断( ) A.甲图全部在西半球,乙图在 北半球 B.甲图比例尺较乙图大 C.甲图实际范围比乙图大 D.甲图实际坡度较乙图大 2.下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A.①山谷②山脊③鞍部④山顶 B.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D.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下列地形名称的代号填在图中恰当位置。 A鞍部、B陡崖、C 山脊、D山谷、E小河 (2)图上的比例尺是l:,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3)甲乙两山顶的图距为厘米,实地距离为千米。 (4)甲山在乙山的方向,甲乙两山的相对高度是米。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有陡坡、缓坡、山顶、盆地、峡谷,判断: 甲处是;乙处是;丙处是;丁处是;戊处是。 5.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完 成下列各题。 (1)四个村所在位置的地形名 称是: 王村地处;张村地

处;余村地处;李村地处 (2)以张村为基点,丁山的相对高度约是米。 (3)已知王村气温为11℃,按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规律,丁山的气温应是℃。 (4)王村与大王山的水平实际距离约为 6.读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要求。 (1)图中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2)E城为重化学工业城市,该城工业布局的有利条件有, 此山区要建一疗养院,甲、乙两地选址,以较好,理由是(3)A、B两座山顶之间有高山电缆车相通,电缆车的速度是每分钟200米,乘缆车从B山顶到A山顶需约分钟。 (4)BD与BC坡度较陡的是。 7.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等高线地形图专题

等高线地形图专题 1、梅岭古道翻越南岭山脉,被誉为古代的京广线,曾是我国南北交通的要道,随着现代交通状况的改善,先后又有323国道和韶赣高速经过该地区。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梅岭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最高点的海拔是500米 B南坡比北坡要陡峭 C冬季南坡的气温比北坡要低 D全长约2.5千米 (2)三条经过南岭的道路,需要开凿的隧道的是(C) A梅岭古道 B323国道 C韶赣高速 D都需要(3)323国道在经过南岭时,向西绕行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C ) A绕过河流,不必建桥 B沿着等高线修建,降低成本 C连接城镇,方便出行 D少占耕地,保护农田 2、图是某地理考察队山区考察所用的等高线地形图,下列分析不正确

的是( A ) A山顶与出发地的相对高度为500米 B山顶和出发地的温差在3℃以上C山顶位于出发地的西北方向 D若突遇暴雨,紧急下山,尽量避开②④路线 读等高线地形图,图示各地中最适宜建游客集散中心的是(B) A① B② C③ D④ 4、读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B )

A小溪的流向是自东南向西北流 B从C点爬到山顶A比从E点爬到山顶A更容易 C当D处正午的气温为20℃时,此时C处的气温为21.8℃ D在地图上量的C到D的直线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为30千米 5、某中学组织夏令营,在当地某个山区考察,按预定计划需要搭帐篷宿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从安全的角度最适合宿营的地点是D点 B测得图中海拔最高处的气温为20℃,那么C处气温为18.8℃ C图中①②两处坡度较陡峭的是② D 图中①②两处都为山脊 6、如图所示 (1)量的甲乙两地图上的直线距离是1.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 D )A300米 B400米 C500米 D600米 (2)请把图中的线段比例尺转换成数字比例尺( A ) A1:50 000 B1:5000 C1:500 000 D1:500 (3)图中四条登山路线坡度最陡的是(B)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中表示山谷的路线的是( D) A① B② C③ D④ (5)图中海拔最高的山峰,他的海拔大约在( C ) A400~500米B500~600米 C600~700米 D700~800米

(完整版)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点 一、知识点 1.等高线的特征 ①同线等高:0米表示海平面,正值表示高出海平面;负值表示低于海平面(即等深线)。 ②等高距:即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③等高线局部地区闭合曲线:如果值小为盆地或洼地,值大为山地。读值为“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④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陡崖除外。 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密陡疏缓” ⑥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见下表: 地形表示方法示意图和等高线图地形特征 山地山峰 闭合曲线 外低内高符 号▲ 四周低 中部高 盆地洼地闭合曲线 外高内低 四周高 中间低 山脊山脊线等高线凸向 低处,山脊 连线 从山顶到 山麓凸起 高耸部分 山谷 山谷 线 等高线凸向 高处,山谷 连线 山脊之间 低洼部分 鞍部 一对山脊等 高线组成 相邻两个 山顶之间 呈马鞍开 陡崖 多条等高线 会合重叠在 一处 近于垂直 的山坡, 称陡崖 平原 等高线稀 疏,值小 海拔一般 低于200 米,平坦 丘陵 类似山地, 值小 海拔在 500米以 下,起伏 小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海拔(绝对高度):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甲点海拔为1500米,乙点海拔为500 米。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对乙的相对高度是1000米。 公式: 乙 甲 相 H H H- =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m 100 / 6.0℃)可以计算两地间气 温差异: 相 差 H T6.0 =

(3)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①陡崖的相对高度ΔH 的取值范围是:(d 表示等高距,n 表示相交等高线的条数) (n -1)d ≤ΔH<(n +1)d ②陡崖的绝对高度 a .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 H 大≤H 顶<H 大+d (大表示相交等高线最大值) b .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 H 小-d

高中区域地理等高线地形图(三)

等高线地形图(三)周测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5题,每题3分,共45分) 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修建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库。下图为“拟建水库附近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建设成本最低的水库大坝宜建在() A.甲B.乙 C.丙D.丁 2.水库建成后能够() A.改善航运条件B.开发河流水能 C.增加径流总量D.消除地质灾害 下图示意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P地海拔(H)为() A.100米

5.读等高线地形图,图中隧道() A.穿过等高线密集区,设计不合理 B.长度大约为6000米 C.出入口受地质灾害影响较大 D.应建成“之”字形,以降低坡度 6.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地区等高线分布。甲地的气候特征是() A.靠近湖泊,气候湿润 B.多地形雨,降水量大 C.山口处,多大风天气 D.四季严寒,冰天雪地

7.下图是福建福州市城区边缘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图中有一座占地17000m2的寺庙,有“进山不见寺”的特点。该寺庙最可能位于() A.甲处B.乙处 C.丙处D.丁处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甲、乙两地建有养殖场。读图完成8-9题。 8.①③④⑤四地中,在②地可以看到的是() A.①③B.①⑤ C.③④D.④⑤ 9.若图中建有一小型水库,甲养殖场濒临水库最高水位,则() A.水库最深为10~15m B.水坝高度为15~20m C.库区水面大于1km2 D.甲、乙两养殖场将污染水库

特殊地貌等高线地形图

典型地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是高考考查中最为常见的图形,对于最基本的图形,学生大多都能较好地判读,但对于特殊地貌的等高线地形图,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下面简要分析一下特殊地貌的等高线地形图。 1、冲积扇等高线地形图: 冲积扇是河流(山间洪流)在出山口处因洪流流速减小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冲积扇的地面由扇顶到扇缘坡度由陡变缓,扇体之间为较大的干河床,扇体表面往往被砾石覆盖。一般情况下,在冲积扇底部的平缓河谷中有常年河。冲积扇的等高线多呈圆弧形,并上密下疏。等高线通过干河床时多为“V”字形。 2、鞍部等高线地形图: 鞍部是位于两座相连山脉中间部位,地势较为低平,形似马鞍的地貌。又称作垭口、关隘、山口.在山区常常是道路经过的地方。等高线图表现为处在一对山脊线和一对山谷线的中间部位。相对一对山脊而言,鞍部是最低点,而相对一对山谷而言,鞍部是最高点。如图中鞍部海拔高度75m~80m之间. 3、绝壁、陡崖、悬崖等高线地形图: 山坡坡度在70°以上近于垂直的山坡,称为陡崖。极其陡峭上下垂直,难以攀援的山崖叫绝壁,也称断崖。崖口倾斜到陡崖外侧而悬空,称为悬崖。其成因多是地壳剧烈升降运动,再加之自然风化与崩塌造成的,在中学阶段一般三者不作具体的区分.陡崖等高线地形图表现为在陡崖处等高线非常密集,但不会重叠相交。绝壁(断崖)等高线地形图表现为多条等高线重叠相交,常用锯齿状陡崖符号表示出来.悬崖等高线地形图表现为等高线密集,且因悬崖海拔高处向外倾斜,在等高线图上高处的等高线覆盖了地处的等高线图。 估算断崖的高度问题:首先读出等高距、断崖处相交的等高线条数以及与断崖相交处海拔最低和最高等高线的海拔高度。后用公式计算以下三个问题:(若假设等高距为d,崖断相交处的等高线条数为 n,与断崖相交的等高线最低值为H低,最高值为H高) ①断崖底部的高度(海拔高度)H底,则(H低-d)< H底≤H低 ②断崖顶部的高度H顶,则H高< H顶≤(H高+d) ③断崖的相对高度△H,其公式为:(n 一 1)d≤<△H(n+1)d 4、风蚀蘑菇等高线地形图: 风蚀蘑菇是由风蚀柱演变而成的。风蚀柱主要发育在垂直节理发育的基岩地区,经过长期的风蚀,形成孤立的柱状岩石,称为风蚀柱。由于接近地表部分的气流中含沙量较多,磨蚀强烈。如再加上基岩岩性的差异,风蚀柱常被蚀成顶部大,基部小,形似蘑菇的岩石,故称风蚀蘑菇。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蘑菇石基座因被高处蘑菇石遮挡,用虚线表示,而高处则用实线表示.如图中P处即为基部,海拔高度为713m,Q处为蘑菇石顶部,海拔高度为715m。

等高线地形图试题(附答案)

等高线地形图 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8分) 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单位:米),回答1~3题。 1.图中山峰与甲村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550米B.650米 C.750米D.850米 2.环保部门在桥梁下的河水里检测出农药残留物,这些 农药残留物最可能来自于 A.①地B.②地 C.③地D.④地 3.图示地区欲发展旅游业,你认为该地区优美的景观主 要体现在 A.幽谷藏寺B.急流飞瀑 C.海滩峡谷D.湖光山色 如图为山区的局部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M、N两点之间的实际水平距离约为() A.1000米 B.10千米 C.250米 D.20千米 5.若图中有一瀑布,则瀑布及最佳观赏的位置分别位于: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乙和丁 二、填空题(共80分) 6.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1分) (1)将下列地形名称的代号填在图中恰当位置。 A鞍部、B陡崖、C山脊、D山谷、E小河 (2)图上的比例尺是l:,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3)甲乙两山顶的图距为厘米,实地距离为千米。 (4)甲山在乙山的方向,甲乙两山的相对高度是米。

7.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有陡坡、缓坡、山顶、盆地、峡谷,判断:(5分) 甲处是;乙处是;丙处是;丁处是;戊处是。 8.读某学校校园图(部分),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小明站在校园的中央(如图),若校门位于正北方,那么, 从实验室向________方走,经过__________,就能到达篮球场。 (2)画出能表示学校方向的指向标。 (3)下列比例尺中较贴近该校园图实际的可能是() A.1∶1 000 000 B.1∶100 000 C.1∶10 000 (4)早晨,小明站在校园中央,若想看到初升的太阳,应该仰望 () A.花坛那一侧的上空 B.校门方向的上空 C.教学楼那边的上空 9.读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4分) (1)图中a,b,c,d四点中,最容易发育成河流的是。 (2)图中心与xY的交点在剖面图上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如果该图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在a、b、c、d四点中,降水量最少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