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言摘要

“高考改革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言摘要
“高考改革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言摘要

“高考改革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言

编者按:自从2019年教育部实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有关“高考”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间的矛盾时常被诉诸报端,高考与基础教育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高考改革到底如何进行才能达到“双赢”的结果?类似的问题是许多人感兴趣的话题,西南大学教育学院的部分师生对此也比较关注,并为此专门举行小型学术讨论会,现摘录部分与会人员的发言如下:

唐启秀:我认为,“高考”受到“炮轰”等种种不公平对待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对“高考”的误读。“高考”是“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简称,还是“高中学生结业考试”的简称?在笔者看来,“炮轰者”是基于后一种理解,而它本真的涵义应该是前者。从1984年开始,教育部研究高考科目设置改革就认识到:高考的任务是为大学选拔新生,而高中则既要为大学输送新生,又要为社会培养劳动后备力量。为了有效地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全面引导中学的教育教学,全面提高教育质量。1983年,国家教委首次提出,“毕业考试要和升学考试分开进行,有条件的地方可试行高中毕业会考”,1990年8月,在《关于在普通高中实行毕业会考制度的意见》中明确规定会考的目的是“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加强教学管理,推动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给中学教学以正确的导向”。

从以上的政策文件可以清晰地看出:“高考”的主体功能不隶属于基础教育,而是服务于高等教育,它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中学的育才,而是为从中学选材,为了大学育才;“高考”不应该是衡量高中“素质教育”的“试金石”,“会考”才是其有效的检测手段;“高考”不是高中教育的“指挥棒”,而是高等教育的“开路先锋”;“会考”不是高中可有可无的“鸡肋”,而是中学教育的“令旗”;从教育测量学理论讲,“高考”是常模参照测验(即选拔性考试),“会考”是标准参照测验(即水平考试),这是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考试。所以,把“会考”的责任加给“高考”是“高考”不能承受之重的关键。

潘新民:我国高考制度自1977年恢复以来,为高校、社会选拔了大批人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其弊端也不断显现出来,最突出的就是高考成为了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的指挥棒,考什么,教什么;不考的,就不教,即使开了,也是被挪做“它”用。这种“应试教育”的倾向,使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尤其是在高中难以推行。这样的情况,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也同样普遍存在着,音、体、美、综合实践活动课等等安排在课程表上仅仅是为了应付上面来检查而已。面对这些情况仿佛“罪魁祸首”就是高考,只要取消了高考一切都好办了,而对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一举措显然不具有可行性,高考还得承担着为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的职责。取消不行,只有改革,如何改??怎么改?这是关键性

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对于高考制度改革有这样一种倾向:高考改革应该与基础教育课改相配套,课改怎么改,高考就应该怎么改,高考改革应该与课改看齐。面对这些呼声,不禁有个疑问:我们所批的考什么,教什么的“应试教育”不对,那么教什么,考什么的“应学考试”就对了吗??显然这些提法是经不起推敲的。

我国的基础教育本身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其主要功能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强调基础教育的这种独立价值,并不否定基础教育也担负着为高等教育提供合格生源的任务,这也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但是,它是以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根本价值为基础和前提,这也是为什么提出在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基础教育主要应该是育人,而不是为选拔做准备。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应学考试”都忽视了基础教育这一根本的价值所在。那么怎样改革既能保证在基础教育阶段更好的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又能够保证为高等教育输送合格人才呢?下面谈谈一些很不成熟的想法。

1. 强化会考考试的作用。目前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实施,仍具体表现在一些相关课程的设置上。由于高考不考,这些科目遭受“冷落”,这就需要强化会考考试的作用。会考注重的是基础知识,会考所考查的内容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些基础知识,它注重的是对学生基础教育阶段所学知识的理

解、掌握、运用情况的考查,而高考则注重的是选拔,是为更高一级的学校选拔人才。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性考试,它所瞄准的应该是高校的培养目标,所选拔的应该是具有高校所需要的素质的人,而不应该把其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阶段性目标实现与否的评价标准。正是由于现在把高考作为了基础教育的一个,甚至是唯一的评价标准,使基础教育走入了很多的误区,素质教育难以推行。而会考的作用是为了衡量一个高中生是否具备了高中毕业的资格,它才是基础教育的成功与否的一个评价标准,应该强化会考的作用,去积极的引导素质教育的实施。

2. 高考招生工作社会化。学生在高中阶段完成学业并获得毕业证书后,即与所在学校脱钩,由教育部一组织考试,成本可以由自己报名交纳的费用承担。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无论是数、理、化还是音、体、美成绩都必须合格,否则拿不到毕业证,而拥有毕业证则是参加高考的前提条件。这样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就能得到有效遏制。

3. 高考考试打破分科制,弱化其指挥棒的作用。现在我国很多地区正在推广实施的“3+x”高考方案,以前“3+2”考试方案,高中就实行文理分班,而针对于这个高考新方案,高中又实行混合编班,个人感觉它不是弱化而是强化了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基础教育不可只向高考看齐。打破高考明确的分科考试,其考试内容可以借鉴公务员考试的模块,强调诸如:写

作、公共基础知识、能力测验等,使高考对于基础教育失去指向性,弱化其作为指挥棒的作用,而又可以完成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选拔。具体的考试内容,得集中一批专家好好的研究,可以肯定的是,不经过基础教育的诸如能力的训练是不会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从而使基础教育与高考有机结合。

4.打破高考“一考定终身”。我国高考“一考定终身”,对于学生而言压力可想而知,发挥失常的事情也很多。以前我国也实行过,春、秋两季高考,不过春季的考试只是一般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的补录而已。我们可以借鉴美国高考在适当的时间距内多次考试,成绩择其优。

姚小兰:高考制度自1977年恢复以来,为高等院校输送了一大批人才,其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这一制度发展到今天,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近几年来,要求改革高考制度的呼声越来越强。因为人们普遍有一种意见,认为高考是指挥棒,当前应试教育的弊端,学生负担过重、压力过大,都是源于高考,因此高考制度必须改革。我觉得,得出这样的结论,未免过于简单。应试教育是一个表面现象,应试教育的背后隐藏着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就是青年的出路问题。追求升学,追求学历,说到底是追求一个好的职业。这是一个社会问题,这个问题的存在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所以我们不能将高考制度作为众矢之的。

高考制度应该改革,使其符合社会和时代的需要。高考制度

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考科目设置是改革中的一个难点。虽然高考科目设置改革的主要目的是给高校一定考试科目自主权,从而有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但在现行高校录取体制下,几乎所有高校对高考科目设置改革都未表现出应有关注,他们关注的只是考试成绩是否能反映出考生真实水平,如何能吸引到优秀生源。至于录取时高校自主权如何具体体现,如果让高校在一定的范围内选择考试科目数,他们往往选择最少的,以便吸引考生。与此相反,中学对高考科目设置改革表现出极大关注,因为中学完全是被动式地接受科目设置改革给教学组织带来的影响,他们首先不希望考试科目设置的改革给教学组织带来结构性冲击,其次希望实施一次改革后一定要稳定数年,否则中学的教学会处于难以适从的状态。

目前我国实行的几种考试科目设置方案有:“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X”和“3+大综+1”方案。我认为应将“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这一方案稳定几年,这一方案是原来“3+2”方案的改进,但由于适当增加了考试内容(生物与地理),又调整为综合科目,因此给考试内容的改革释放了空间。此方案的最大特点在于对中学的教学影响最小,同时由于都是必考科目,按四科总分求取,对录取体制及高校招生没有任何影响。对科目设置的几点思考:没有必要在设置新的科目上下功夫,重要的是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和考试内容结合起

来,加大考试内容的研究,用考试内容来引导学生学习、生活;要保持一定时间的稳定性;和高中现有课程设置基本吻合。

张芳欣:我认为高考和会考应各司其职。高考的目的是为高等学校选拔人才,会考是基础教育的水平测试。目前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情况下,两者都需要改革。对于此改革,我有如下见解:高考的科目改革方案:3+1+1,“3”指的是语、数、外;第一个“1”指的是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后一个“1”指的是报考专业大学指定的学科。从录取角度看,高校录取除分数外,学生发表的文章创造的发明及社会实践活动等,都可以做为录取的依据。除书面考试外,对部分学生还要辅以相应的面试,给学生提供全面展示能力的机会。对于会考,则可以采取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综合活动。这里的“综合活动”包括音、体、美和学生所获得的各种荣誉。

季媛媛:把素质教育难以推行归罪于高考,是目前社会上的一种倾向。人们普遍认为,高考是基础教育的“指挥棒”,基础教育的一切工作都是在围绕高考转。因此,认为只有改革高考才能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针对如何改,人们提出了诸如改革高考科目设置、改革高考内容、改革高考形式以及改革录取方式等措施。其中,科目设置的改革是焦点,考试内容的改革是难点也是重点。归根结底,提出这些改革措施目的是要让高考适应基础教育的改革,配合基础教育改革来实

施素质教育。实质上,基础教育和高考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它们各有自己的任务和目的。把素质教育难以推行归罪于高考是有失偏颇的。

素质教育得不到很好的落实与推行,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的,而不能仅仅把原因归结为高考制度的不合理。高考的任务是为高等院校选拔合格的人才,而基础教育的任务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种人才奠定基础。从二者的任务来看,基础教育承担着提高学生素质的重任。因此,应该更加明确基础教育的任务,一方面对学生进行升学预备教育,为高等学校培养合格人才;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就业预备教育,例如对学生进行职业培训、就业指导等,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后备力量。

诚然高考制度有其不合理的地方,但是企图通过改革高考制度来推进素质教育也是不现实的。我们不能只看到高考与基础教育之间互相矛盾的一面,还应该看到其相互促进的一面。在改革高考制度的同时也要加强基础教育的改革,同时建立相关的配套改革,使高考这一选拔制度更加合理、更加完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现在所进行的高考制度改革,解决的只是人才选拔的问题,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等教育供求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些根本的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常秀娟:利用考试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是国际公认的原则,高考也不例外,但高考又与普通的考试有很大不同,它不仅仅是教育评价的工具,更为重要的还是选拔的工具。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高考强制性的实现了社会分工。有学者指出,高考竞争的实质是考生在未来社会中社会经济地位的竞争在教育领域内的表现形式,我觉得这个提法很是具有说服力。

高考之所以成为教育的“指挥棒”,在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是不足为奇的。它作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分水岭”的观念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就如同封建社会中的科举考试一样。大部分人都认为,高考作为教育的“指挥棒”,导致了“应试教育”的出现,阻碍了“素质教育”的进展,是我国教育领域出现种种弊端的罪魁祸首,要解决这些教育问题,推进素质教育,必须要进行高考制度改革。表面上看,这一因果关系成立,但我们要解决问题,就必须深入本质,寻找高考制度与基础教育产生矛盾更深层次的原因。

一位教师曾指出,在教育中,学校关注的是课程和方法,家长关注的是知识和技能,社会关注的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述三个主体中,按所属关系来看,学校和家长属于社会,是社会的分子,在双方有利益冲突时,学校和个人利益要求应让位于社会;依立场关系来看,社会和学校应有相同立场——集体立场,家长则是个人立场,但事实表明社会和学校

并没有在立场上达成一致,甚至也是对立的。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从现实目标上讲,学校更倾向于同家长达成协议、结为同盟,与社会(也就是国家)对教育的要求产生冲突。对于高考的态度也可以这样来定位。要求对高考制度进行改革,就是个体(家长、学校)和社会(国家)教育价值观发生冲突的体现。高考只是一种考试形式,高考制度却是被政策化了的东西,体现了宏观层面的社会的教育价值观,反映了社会对受教育者的期望;但高考制度在发挥作用的时候,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而发生偏差,且与个体(家长)的教育价值观发生了碰撞。当两种教育价值观无法协调时,高考制度改革的呼声便响起。

现实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可能满足所有教育者接受高等教

育的要求,只能通过高考进行选拔;现实的国情也决定了我们无法消解两种教育价值观的冲突,只能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进行基础教育改革,以缓和高考和基础教育的冲突。龚道明:当今一些人认为高考制度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高考制度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高考强调学业成绩的终结性评价,忽视对学生素质的综合性评价,高考成为素质教育的一大暗礁。

但是人们忽略了重要的一点是: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是为高校选拔人才,适应高校的培养目标。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决

定了教育的发展规模,不可能普及高等教育,注定每年有许多高考身生被挤下“独木桥”。基础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从理论上说高考制度和素质教育属于两个不同的层面,所以不能将基础教育自生出现的问题全赖在高考制度的身上。高考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就成了片面发展。换句话说,高考是不是要考全部内容学生就学得多,这样学生就是全面发展了呢?显而易见答案是否定的。因此基础教育的问题关键是出现在自身。高考落榜的学生对高考抱怨最多,高考升学率较低的学校的教育者对高考不满的最多。学校领导者眼中就只有高考的存在,忘却了自己这个阶段教育的真正培养目标是什么。这样又谈何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呢?如果真正抓好了学生的基础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难道还怕学生高考考不好吗?因此不要让高考裹成“小脚”,寸步难行。大呼为学生“减负”,难道我们就不应该为高考“减负”吗?

当然高考制度还不完善,需要改革。但决不是说让高考完全为基础教育服务而失去自身本来的目的。比如说我们也可以采用全国统一考试与高校自主进行第二次考试相结合;取消高考考试大纲,让课程目标不再成为摆设,高考以课程目标要求为准。这样教师能真正为学生的发展而教,学生为自己的发展而学。

总之,基础教育的发展在于自身,不能将自身出现的问题赖

在高考的头上而推卸一切责任。这样是永远解决不了问题的。

解广夫:基础教育阶段的任务是对人的基本素质进行培养,高考是为高等院校培养人才进行有效的选拔的。高考作为以前"应试教育"的指挥棒,是我们现在所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难以进行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且它的指挥棒的作用是很难消减的。它为什么能成为"指挥棒",我认为主要的原因还是来自社会、家庭的,以及我们自古以来的“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也是我们职业技术教育很难进行的一个原因,而且对于广大的农村学子来说,高考对他们无疑显得更加的重要,在我们“二元”社会形态没有打破的情况下,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进入大学他们就可以进入城市生活,找到更好的工作,取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因而对他们来说具有社会分层的作用。2004年的"南京之痛"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高考改革是必要的,因为它没有真正体现学生的能力,关键是我们怎样改?改什么?高考制度就我国目前的国情来说,是不能取消的,但是我们的高考制度确实存在着弊端,我们确实需要改革,但是高考改革不能围绕着削弱它的指挥棒作用进行。在高考改革中,我想其中的关键是我们对人才观的认识问题,不能是我们学什么就考什么!也就是说它的改革不能围绕着素质教育进行。

另外我们把过多的责任归于高考。高考是为大学培养高级的专门人才,而进行的选拔性的考试,它不具有对高中阶段的评价功能,但是由于高中会考制度的取消,我们所进行的高考制度改革却让它承受了本不应该承受的负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心得 教师:陈亚琴 4月21日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我深受体会,从此让我明白: 首先,加强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这是一个认识问题,任何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认识如果落后于新课程改革思想理念,那么如何深化新课程改革一切都是空谈。什么是新课程改革?对于这个问题,许多人都是满头雾水,到底什么是新课改谁也说不出一个头道来,综合各种对新课改的释义也只能归纳出一个模糊的概念即:通过新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使教育教学真正进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它讲究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的教育功能。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众所周知某种教育方式的确立是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制约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也许适合当时的经济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更新越来越短,面对这些新情况,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有其不适应的地方。过去的教学是有许多弊病的。如强调共性,忽视个性,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重视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我们现在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自主地进行反思与总结,而不是被动的应试,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培养人的,是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的。因此,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其次,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印度哲学家奥修有一句名言:“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必须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脚之所以能忘记,恰恰说明鞋之合脚;如果鞋不合脚,脚就会被时时记住。同样,当学生在一种适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作者: ————————————————————————————————日期: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改革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开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存在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问题。如何评价20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统计分析,需要对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作科学的研究。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成长发生作用的滞后效应,现在就要对改革开放后的基础教育做出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似乎为时尚早,也许再过十年才是恰当的时机。因此,在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或其某一方面做出批判和否定的评价时必须慎之又慎,盲目的轻率的否定于改革和发展不利,而针对现实的具体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才是正确的态度。当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处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前瞻性?这是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足够的准备。从战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前瞻性有充分的认识,改革就有可能成为一相情愿或纸上谈兵,或大起大落导致最终失败。学校课程是培养和造就未来人才的蓝图,它涉及人的培养和发展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层次、不同规格,涉及教育系统工程的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理想的课程要转化成为实践的课程,需要理论工作者、行政管理工作者和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共同努力。要防止课程改革走入急躁的、急于求成的误区,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实践证明,试图毕其功于一役,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课程改革从来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简单地把当前和未来的课程发展按改良或改革来做观念和现实上的区分是不恰当的,只能引起人们对课程改革认识的混乱和误解。以上述指导思想来思考与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问题和趋势,也许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一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的课程。这就要求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这里至少要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第一对关系是学生发展与学科体系、社会需求的关系,即儿童与知识、社会的关系。这三者的关系是动态平衡的关系。以学生发展为本决不是以儿童为中心。学生发展离不开学科体系的教学,同时,学生发展既是根据社会需求又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需求服务。当前,以学生发展为本主要是针对学科本位论而提出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 理念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学习材料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 1、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意味着: ⑴关注每一位学生。 ⑵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⑶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是什么 ⑴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⑵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⑶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⑷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⑸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⑹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⑴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⑵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⑶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⑷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 4、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特性;主要内容有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 5、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是什么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文革”结束,拨乱反正。1978年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第六次 1986-1991 1986年《 义务教育法》出台。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的空间。 第七次:1992--1998年。1993年,中共中央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1994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国发[1994]39号)。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发。在此期间,国家教委正式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小学和初中的课程整体设计。课程结构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还留有地方课程。前七次改革的简评: 1:注重课程内容量的增减,忽视课程自身结构的调整。2:课程改革缺乏必要的理论论证和指导。3:主要体现课本的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经过多次改革,取得了瞩目的成果,初步实行一纲多本的教材多样化政策,打破了单一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经验,素质教育日益得到重视并逐步走进课堂,课程管理模式打破了过于集中的格局。当然缺点也非常明显: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忽视态度、情感与价值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并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导致学生负担过重,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课程实施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学习方式,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评价方式单一化,缺乏体现最新评价思想和观念的有效评价方法与策略等。 第八次:始于1999年。1999年,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在1996年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强化了课程结构的多样性,并在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强调学生是能动实践的主体。“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未来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这种趋势将使学习者有更多机会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甚至学生可以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安排程序,充分激发出学习主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体差异相统一的课程。提高人的创新能力,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同时又承认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开发和发展。 (二)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课程的社会化、生活化和能力化,加强实践性,由“双基”到“四基”) 在课程改革中,基础教育课程十分注重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和自然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改变理论脱离实际的现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仅仅坚持“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与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基本能力,如求知的能力、共处的能力、在应变中做事的能力、做人的能力和基本观念态度以应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出的挑战。这就意味着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不仅要巩固现有的教育基础,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力,还要进一步加深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的发展型学力和创造性学力。 (三)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加强课程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 道德教育如何才能在学校课程中更好地体现并融为一体,产生有效的德育效应和氛围,是未来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道德教育绝不只是政治思想品德课的责任,而是各科教学和活动都应承担的责任;不仅要重视正式课程的作用,也要重视非正式课程即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作用,进而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局面。 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我们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甚至灾难。如何让科学技术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这就需要人文学科的指引。我国学校课程中数理学科比例大、人文学静分量偏低,如何平衡科学技术课程与人文学科课程是我国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 (四)加强课程综合化 综合化课程既是为了避免增设新学科造成学生课业负担,也是学生认识和把握科学知识基础的需要。学生在学习综合化课程中不仅可以初步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而且可以养成综合思维能力,培养自主创新的品质。一般说来,年级越低,综合的程度越高,特别是科学教育科目应该适当加以综合。 (五)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加强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 小学课程既要体现共同性,又要体现差异性、层次性,也即个性。课程的个性化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教育中的普遍运用,为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提供了技术支持。 个性化的课程必然带来多样化的课程,多样化的课程是我国未来的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但并不是说不要统一性,多样化是统一性前提下的多样化,它是与特色化、层次性、可选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摘要:本文试图从教育课程、现实问题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趋势、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倾向、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和问题、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的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旋涡的中心,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教育界内外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当前,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决定以及高考制度和方式的改革等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

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估计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困难性?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认真的准备。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困难性有充分的准备,改革可能最终成为纸上谈兵,或走弯路乃至最终失败。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到人的培养和发展的事业,是牵涉到基础教育整体和各个局部的关键领域,是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共同完成的任务,这就规定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广泛性、艰巨性和持久性。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和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那种过于依赖行政力量的干预的作法,将使课程改革可能再次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从而难以走出那种急进的、急躁的、急于求成的改革误区。国内外的课程改革实践证明,企图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和思考来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也许会使我们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7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一、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的课程。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基础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使课程领域重新出现了科学化和心理学化的潮流。国际教育界早在70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背景 §1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刍议 一、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4、倡导建构的学习5、形成新的课程评价观念6、促进课程管理的民主化和适应性。 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1、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 2、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适应地区间、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差异) 3、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规划设计、课时安排、课程内容)。 三、新课程改革在下面要有所突破: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采取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结构3、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结构4、高中采取分科课程为主5、农村中学课程内容要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四、课程决策的方针和改革的支持系统:1、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2、坚持先立后破的方针3、建立强有立的支持系统。 §2 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依据:1、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3、跨越认知神经学科和教育学科之间的鸿沟。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点:1、信息素养2、统整的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评价观、课程观)3、多重智力学说与成功智力学说的结合4、家庭学校社会搭建了素质教育的平台。 §3 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一、国外课程改革的理念:1、注重基础学力提高2、信息素养3、创新与开放思维4、价值观与道德教育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启示:1、课程目标的制订,强调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价值观与精神、道德的发展2、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方面,关注学生的经验,设置分科与综合课程,处理好必修与选修的关系3、课程管理上采用灵活多样的体制。 第二部分课程结构 §4重建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 一、课程类型的价值厘定:1、学科课程、经验课程2、分科课程、综合课程3、传授性课程、研究性课程4、选修课程、必修课程5、隐性课程、显现课程6、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二、课程结构的表现形式:数量化方式、描述性方式、应用性方式。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现状分析:1、学科课程、必修课程占主要,经验课程、选修课程少2、各具体学科之间的比重失衡3、课程内容一直为难、繁、偏、旧困扰。 四、对原有的课程结构的调整: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类型结构2、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3、构建完善优化课程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然而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由于“应试教育”这一浪潮的冲击,使我们的老师为学生所布置的作业单调、枯燥、重复、量多而脱离生活实际,这不仅违背了当前提倡的教学理念,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使学生身陷苦海而难以自拔。但是,家庭作业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美国学者哈里斯.库帕指出:家庭作业显然对学习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具有直接的作用;其次,能提高学习技能,改善学生对学校的态度,让学生明白学习是没有地点限制的;此外,能培养独立性和责任心,具有非智力因素的好处;最后,可以使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过程。崔峦同志在《大力改进小学语文教学》一文中也指出:语文是最开放的、最容易和社会发生联系的学科。我们应该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使其成为一弘活水,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长才干,学做人。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作业设计上,也应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把相关的知识向课外迁移、派生。 新课改要求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发展空间;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摒弃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但在现实教学中,受应试教育影响和考试改革的滞后,目前“题海战术”仍然盛行。学生的课外时间几乎全部被作业占领,而且学生作业的设计简单机械,注重死记硬背,注重重复和模仿,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却被忽视了,学生的特长得不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得不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 论文

浅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当我们迎来21世纪的曙光时,意味着新的征程的开始。新的世纪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在20世纪末我国领导人敏锐地观察到先前的教育体制不能适应我国的教育事业,不能更好地培养中国新一代的接班人。因此,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立足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的初衷,于2001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概况与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01年开始实施以来,经历了准备、启动、推进、总结、调整等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立足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并取得了成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党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课程改革从总体上已由试验阶段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六项改革目标正在逐步实现。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义务教育新课程已经在小学和初中初始年级全面实施,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力度也在进一步加大。在改革中教师们注意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沟通是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留有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创设对学生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破单一的集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在教学中尽量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调动的积极性,使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情况去发现知识,经历知识发展的过程,并对其进行内化,适当的时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论_笔记

第一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论 第一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第二章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 第三章国家课程标准 第四章新课程的学习方式 第五章新课程的评价 第六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七章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 第八章校本课程开发 第九章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第十章教师专业发展 第十一章课程改革实践与反思 第十二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第一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新中国以来八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 二、现行课程存在的问题 P5 三、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 P5 ?全球化 ?信息化 ?个性化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P7 ?课程目标上,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课程内容上,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课程实施上,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课程管理上,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五、新课程的核心内容 (一)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 P7 ?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以邓小平“···” 和江泽民“···”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目标 P8 思想品德,法律意识,三观,智力,技能,身心,四有新人 (二)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P8 ?改变课程功能 ?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密切课程内容和时代生活的联系 ?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善评价考试制度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三)课程结构的重建 P9 ?综合性:将综合实践活动设为必修课,强调学科间的联系和整合 ?均衡性:各科课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 ?选择性:增加选修科目 (四)国家课程标准 形式:教学大纲 这次课程改革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阐述课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教育的倡导,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课程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迅速,课程理论研究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和极好的机遇,课程改革实践呼唤科学的课程理论给以指导,而科学的课程理论不能脱离课程改革实践的源泉,也不能没有课程改革实践的检验。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 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

此外,这次新课改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这一点在高中课改中尤为明显。 新课改要改什么 人们常常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改换教材,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比如学化学,过去只是明确地告诉你什么加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现在我们经常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

八次课程改革

八次课程改革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我国基础教育八次课程改革的历史探究自建国以来,我国共经历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每次课程改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特色。根据每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可以分为四个重要阶段。每次改革都在其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对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进行改革,也在这三大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第一阶段:经济恢复与发展阶段的课程改革(1949年-1966年)(包括前三次课程改革)这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恢复经济与发展经济阶段,其经历三次课程改革。这三次改革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1949—1952年的第一次课程改革 改革背景: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收回了教育主权,此时教育的任务就是要为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服务,继承发扬老解放区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解放区内继续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各类教育问题(严重的形式主义,重教不重学)进行了彻底的改造。1949年12月23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对旧教育实行“坚决改造,逐步实现”的方针,指出要“以来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这一方针具体规定了教育改革的步骤和方向,这次改革是教育部门自上而下进行的,实行对旧课程的

改造,初步确立了我国中小学新课程体系,形成了全国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与统一教科书的“大一统”课程模式。 改革内容:(1)规定了中小学的课程门类,统一了课程安排和课时安排,优化了中小学课程的比例结构和衔接;(2)颁布了不少学科的新教学大纲;(3)教材改革。新中国成立之初主要采用旧教材,后来才过渡到修改旧教材再到编写新的教材。 改革过程: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教学计划;同年9月,在全国出版会议上提出中小学教材必须全国统一供应的方针,并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承担编写国家统一教材的任务,于1951年出版了第一套中小学全国通用教材。1951年3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通过了《普通中学(各科)课程标准(草案)》和中学规程,提出目前普通中学的教学计划必须全国统一,课程科目和每科教学内容必须定出统一的标准。同年10月,政务院颁发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重新规定了中小学的学制,规定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取消初高两级分段制,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三年。根据学制的要求,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小学和中学暂行规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发的第一个全面规范中小学课程的政府文件。 改革特点:强调中央集权,全国统一,致使课程结构单一,只设必修课,不设选修课;注意根据中小学培养目标来考虑学科设置;课程内容方面,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模仿前苏联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论文 对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理论认识的综述 学院:教育学院 年级:2006级2班 姓名:李晓阳 学号:222006305211063 指导老师:范蔚教授

对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理论认识的综述 (李晓阳 222006305211063) 【摘要】自2001年我国教育部启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已经经历了近八个年头。在这期间,社会各界对新课改给予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从政府官员到学生家长,从专家学者到普通教育工作者纷纷献言献策,或总结经验,或积极探索,或针砭时弊,或解读政策。下面,我将就一些近年来关于对新课改的理论认识进行总结概括,希望对现行的课改有所裨益。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综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部于2001年启动的一项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改革,2004年9月,引人注目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首先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个省(自治区)启动。从2006年秋开始,安徽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省份增加到10个。这些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全面铺开。本次课改的范围之广、力度之大是史无前例的,因此被一些人称作是一场“革命”。既然是一场“革命”,那就要有大动作,要有新气象,要与旧传统泾渭分明。 以下,我将就新课改的原因、目标、特点、具体教学方法现存问题及新的探究进行总结和探讨。 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原因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现阶段,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教育与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以我国的基础教育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还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而为培养“四有”新人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增强我国在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 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破坏,还表现在由于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长期压抑,人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削弱甚或消失。因此,本着“人的发展”的理念,当前世界各国普遍进行着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就我国而言,课改历经了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我国学校课程中应试教育仍然势力强大,传统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并未得以根本性扭转,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以落实,与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极不适应。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潜意识中,并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平性与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全面发展,还学生以自由,与体现主体性思想不谋而合;公开性或开放性原则与教育的不断变化相,追求终身发展理念异同工;公正性原则与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让全体学生有所发展的观念殊途同归。基础课程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与时俱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教育改革的必要之举,而且是教育改革制度化、改革行为合法化、增强改革成果有效性、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政策介入教育实践问题的重大尝试。同时,对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评价标准、师生关系等方面做出了相应调整,张显出课程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学习材料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 1、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什么?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意味着:⑴关注每一位学生。 ⑵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⑶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是什么? ⑴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⑵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⑶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⑷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⑸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⑹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⑴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⑵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⑶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⑷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 4、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内容?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特性;主要内容有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 5、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是什么?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6、新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 ⑴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标的各个部分,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 ⑵突破学科中心。努力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密切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 ⑶改善学习方式。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弓I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⑷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 ⑸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新课标重视对某一学段学生所应达到的基本标准的刻画,同时对实施过程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面对实现目标的手段和过程,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不做硬性规定。从而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课程改革的目标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课程结构 3.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4.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5.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题(附答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题一 一、单选 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C) C.①③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2、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C) A.说出、表演、展示 B.设计、制作、创作 C.感受、参加、养成 D.解释、完成、背诵 3、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等三个层面上展开。A.教材的更新B.教师的发展C.学生的选择D.课程制度的变迁 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 A.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A) A.斯腾豪斯 B.斯腾伯格 C.杜威 D.赫尔巴特 6、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A)A.加德纳 B.推孟 C.韦克斯勒 D.加涅 7、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B) A.讲解—接受式 B.示范—模仿式 C.探究—发现式 D.情境—陶冶式 8、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C)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 C.都是主体 D.都是客体 9、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 1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B)A.地方课程B.校本课程C.国家课程D.学科课程 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A.备课B.上课C.批改作业D.考试 12、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A) 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 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 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 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 1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B) A.学生B.学校C.教师D.校长 14、校本教研的主体是(C)A.学生 B.教材 C.教师 D.校长 15、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C) A.学科学习目标 B.一般性发展目标 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D.情感目标 二、多选 1、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ABCD) A.改变课程功能 B.调整课程结构 C.精选课程内容 D.改进教学方式 2、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ABC) A.档案袋评定 B.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 C.表现展示评定 D.成就测验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l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