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好“显著优势”,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课后习题

发挥好“显著优势”,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课后习题
发挥好“显著优势”,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课后习题

《发挥好“显着优势”,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课后习题

总分:100

及格分数:60

单选题(共7题,每题5分)

1、

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强化绿色消费,创建()。

A、“绿色城市”

B、“无废城市”

C、“科技城市”

D、“智慧城市”

2、

三方协力:政府、企业与公众三大主体,在()主导下,形成合力,有效推进。

A、“企业的第一推动力”

B、“政府的第一推动力”

C、“公众的第一推动力”

D、“监管机构的第一推动力”

3、

粉碎“四人帮”后,全党工作以()为中心,致力于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

A、经济建设

B、改革开放

C、为人民服务

D、对外开放

4、

全面实现资源高效利用要通过()杜绝奢侈消费。

A、守法

B、立法

C、自觉

D、管控

5、

()是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A、生态文明

B、制度文明

C、公共文明

D、综合文明

6、

我国生态脆弱区广布,适宜生存的空间不足()。

A、一半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一

D、五分之一

7、

以()吸引外资则是“苏南模式”的特征。

A、低风险

B、低投入

C、低门槛和廉价劳动力

D、高科技

多选题(共6题,每题5分)

1、

建国初,为尽快解决国民衣食短缺问题,都采取了()等错误的方式。

A、建立农垦部

B、围垦湿地,围湖造田

C、“三滥”导致沙漠化扩展

D、“大跃进”造成森林锐减

E、盲目开梯田导致水土流失和石

2、

全面实现资源高效利用要坚持()为主的方针。

A、效率优先

B、节约优先

C、保护优先

D、自然恢复

E、自然为主

3、

三生共赢:()在时间和空间上必须具有同步性。

A、生产发展

B、生物多样

C、生活改善

D、生态良好

E、生产资料丰富

4、

上世纪80年代就建立了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A、同时设计

B、同时运营

C、同时施工

D、同时移交

E、同时投产使用

5、

治理重点包括:()。

A、时间特征强

B、源头预防

C、过程控制

D、损害赔偿

E、责任追究制度

6、

生态破坏后果严重,导致()。

A、公地悲剧导致荒漠化扩展

B、灾害种类多

C、生物多样性锐减

D、地下水位下降

E、地下水污染和河流断流

判断题(共7题,每题5分)

1、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人均的40%。虽然连续多年保持了粮食丰收,但很大程度依赖于化肥农药。

正确

错误

2、

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小煤窑星罗棋布,“青山挂白”比比皆是。

正确

错误

3、

改革开放前期,全国各地都在竭力引进外资,有效地拉动了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就业。

正确

错误

4、

三创新联动指文化、制度、技术(包括方法)三者的创新并联动,齐头并进。

正确

错误

5、

多年来,许多地方对领导干部政绩的考核都存在“以GDP论英雄”的倾向,甚至作为唯一标准。

正确

错误

6、

通过两代塞罕坝人的奋斗,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变沙漠为绿洲,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

正确

错误

7、

完善和强化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使资源循环利用从约束性到倡导性的转变。

正确

错误

“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及答案

材料一: 先秦儒家在考量人与动物的关系时,强调和谐、仁爱。如何实现此种理想?路径就是“尽物之性”,即万物向荣,各尽其性。董仲舒在总结儒家的仁爱思想时所说的“质于爱民,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以谓仁?”实质上不过是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处理人与物之关系的延伸表达而已。不过,在先秦儒家看来,对动物的爱与对人的爱还是有区别的。这种有区别的爱源于儒家的差等之爱理念。这种差等之爱循着“亲亲——仁民——爱物”的路径递减。对人的爱尚且为差等之爱,对动物的爱自然又次之。 那么,在利用乃至食用动物方面,先秦儒家如何做到与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相一致的呢?他们的做法是: 制天命而用之,杀伐以时。荀子认为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而动物“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其道德地位自然低人一等,因此动物可以为人所用。不过他并不主张对动物的随便利用和过度利用,而是主张遵循自然规律而用,即“杀伐以时”。他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从实践层面讲,这种做法至少始于禹王时代。 (摘编自王云岭《儒家视野中人与动物的关系与启示》)材料二: 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其作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原则,乃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地球上本无人类,后来才有人类——地球形成已有45亿年,产生生命已有42 亿年,出现人类不过短短的300万年,这是科学事实。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人类却不可以没有地球,地球是至今为止被发现唯一有生命存在、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这也是科学事实。我们对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讨论应基于上述科学事实,并把握两个所指: 其一,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孕育了人类,为人类馈赠了居所与养分。自然是人类的根,是人类的源。马克思曾经指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其二,自然界的演化出现了异化,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人类,自从有了人类,地球史便进入“人类纪”,即由人类主导的地质年代。随着文明的发展,今天作为自然界之产物、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已有能力把地球和自己一同毁灭,而且人类的所作所为正在毁灭地球和自己,生态危机已经使地球和人类面临劫难。地球要延续,人类要延续,这是文明的思维。地球能否延续,人类能否延续,这是文明的忧患。总之,人类搭乘着地球之舟漂浮在无垠的星际海洋,与地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人类与地球命运与共,何去何从,全靠人类自己。 其实,从更宏阔的视野上看,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在于地球上的自然万物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即生命共同体。山和水是有生命的,山和水形成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都是生命共同体。地球是生命的摇篮,反过来又是生命的产物。地球正是因为有了生命才成其为地球——一颗绿色的星球,一颗向太阳开放、从太阳获得源源不断能量补充的星球,否则就会像太阳系其他星球一样是毫无生息的死球。善待地球就要善待生命,善待生物圈的生命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一旦丧失,生物圈这一生命共同体就会崩溃,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就会瓦解。地球自然万物作为生命共同体或生物共生体系的良性运转,是维系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 (摘编自刘湘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点阐释》)材料三: 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人们曾经“怨天尤人”,把环境危机的原因归咎于自然界本身。

《发挥好“显著优势”,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课后习题

《发挥好“显著优势”,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课后习题 一、选择题 1、我国生态脆弱区广布,适宜生存的空间不足()。 A、一半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一 D、五分之一 2、当前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明确回答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上应该()这个重大问题。 A、坚持和巩固什么 B、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 C、完善和发展什么 D、坚持和发展什么 3、()是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A、生态文明 B、制度文明 C、公共文明 D、综合文明 4、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强化绿色消费,创建()。 A、“绿色城市” B、“无废城市” C、“科技城市” D、“智慧城市” 5、粉碎“四人帮”后,全党工作以()为中心,致力于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 A、经济建设 B、改革开放 C、为人民服务 D、对外开放 6、以()吸引外资则是“苏南模式”的特征。

A、低风险 B、低投入 C、低门槛和廉价劳动力 D、高科技 7、按照传统文化的说法,制度体系与治理体系,是“体”和“用”的关系,强调()。 A、一体多用 B、灾后社会风险检查 C、社会控制风险 D、社会治安风险 二、多选题 1、治理重点包括:()。 A、时间特征强 B、源头预防 C、过程控制 D、损害赔偿 E、责任追究制度 2、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要看两方面的数据:()。 A、经济总量 B、人均GNP C、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水平 D、恩格尔系数 E、人均消费水平 3、建国初,为尽快解决国民衣食短缺问题,都采取了()等错误的方式。 A、建立农垦部 B、围垦湿地,围湖造田 C、“三滥”导致沙漠化扩展 D、“大跃进”造成森林锐减 E、盲目开梯田导致水土流失和石 4、与十九大报告相比新增了从()等方面进行全生命周期设计。 A、发展理念 B、法律制度 C、多元主体 D、技术支撑 E、科技创新

实用类文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材料一: 先秦儒家在考量人与动物的关系时,强调和谐、仁爱。如何实现此种理想?路径就是“尽物之性”,即万物向荣,各尽其性。董仲舒在总结儒家的仁爱思想时所说的“质于爱民,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以谓仁?”实质上不过是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处理人与物之关系的延伸表达而已。不过,在先秦儒家看来,对动物的爱与对人的爱还是有区别的。这种有区别的爱源于儒家的差等之爱理念。这种差等之爱循着“亲亲——仁民——爱物”的路径递减。对人的爱尚且为差等之爱, 对动物的爱自然又次之。 那么,在利用乃至食用动物方面,先秦儒家如何做到与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相一致的呢?他们的做法是: 制天命而用之,杀伐以时。荀子认为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而动物“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其道德地位自然低人一等,因此动物可以为人所用。不过他并不主张对动物的随便利用和过度利用,而是主张遵循自然规律而用,即“杀伐以时”。他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从实践层面讲,这种做法至少始于禹王时代。 (摘编自王云岭《儒家视野中人与动物的关系与启示》) 材料二: 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其作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原则,乃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地球上本无人类,后来才有人类——地球形成已有45亿年,产生生命已有42 亿年,出现人类不过短短的300万年,这是科学事实。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人类却不可以没有地球,地球是至今为止被发现唯一有生命存在、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这也是科学事实。我们对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讨论应基于上述科学事实,并把握两个所指: 其一,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孕育了人类,为人类馈赠了居所与养分。自然是人类的根,是人类的源。马克思曾经指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其二,自然界的演化出现了异化,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人类,自从有了人类,地球史便进入“人类纪”,即由人类主导的地质年代。随着文明的发展,今天作为自然界之产物、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已有能力把地球和自己一同毁灭,而且人类的所作所为正在毁灭地球和自己,生态危机已经使地球和人类面临劫难。地球要延续,人类要延续,这是文明的思维。地球能否延续,人类能否延续,这是文明的忧患。总之,人类搭乘着地球之舟漂浮在无垠的星际海洋,与地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人类与地球命运与共,何去何从,全靠人类自己。 其实,从更宏阔的视野上看,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在于地球上的自然万物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即生命共同体。山和水是有生命的,山和水形成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都是生命共同体。地球是生命的摇篮,反过来又是生命的产物。地球正是因为有了生命才成其为地球——一颗绿色的星球,一颗向太阳开放、从太阳获得源源不断能量补充的星球,否则就会像太阳系其他星球一样是毫无生息的死球。善待地球就要善待生命,善待生物圈的生命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一旦丧失,生物圈这一生命共同体就会崩溃,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就会瓦解。地球自然万物作为生命共同体或生物共生体系的良性运转,是维系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 (摘编自刘湘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点阐释》) 材料三: 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人们曾经“怨天尤人”,把环境危机的原因归咎于自然界本身。但是,近年来,随着这方面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人们充分认识到,环境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自身的非科学活动,是

最新第三单元--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第三单元与大自然和谐共生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爱护大自然,秉承和谐理念;认识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依法保护环境。 能力目标:关爱大自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知识目标:关爱自然,善待自然,依法保护环境。 复习重点难点: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恶化的危害,依法保护环境。 复习过程: 一、构建本单元知识结构图。 二、背诵记忆本单元重要知识点。 1、大自然带给我们什么? ★2、人与自然的关系? ★3、怎样尊重自然?怎样顺应自然?怎样保护自然? ★★4、生态环境恶化的表现?生态环境恶化的危害? ★5、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空气、水、土壤) ★★6、青少年怎样依法保护环境?

三、合作探究。 1、据史料记载,在今天中国新疆罗布泊西北岸曾有一座楼兰古城,这座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一度在我国历史上辉煌了数百年。东汉以后,由于当时塔里木河中游的河流改道,导致楼兰严重缺水。敦煌的索勒率兵1000人来到楼兰城,又召集鄯善、焉蓍、龟兹三国兵士3000人,不分昼夜截河引水进入楼兰城,缓解了楼兰缺水的困境。但在此后,尽管楼兰人为疏浚河道做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和尝试,但楼兰城最终还是因断水而废弃了,民众难移,楼兰城最终成为今天的遗迹。 阅读上述材料,思考并探讨下列问题 (1)楼兰城因断水而废弃的史实,对我们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何启示?。 (2)你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是怎样认识的? (3)怎样做大自然的朋友? 2、有四幅漫画分别是,第一幅,山中无兽:猎人拿着猎枪去打猎,却发现山中一个猎物都没有; 第二幅,河中无鱼:渔夫拿着鱼网去捕鱼,河边是汩汩冒着黑水的管道,结果空手而归;; 第三幅,林中无鸟:一个大人在用斧头砍着树木,附近的树全都倒了,小鸟都飞走了; 第四幅,房中无人:人们的房子附近烟囱林立,浓烟滚滚,导致了房中无人的局面。 请根据描述的漫画的情况回答: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时间:2019-07-26 11:28:52 | 作者:钱鸿轩 小时候,别人总说我长得很像妈妈,因为我们都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可是我却觉得并不像,因为妈妈的童年,眼中的家乡是那么纯净。妈妈说,那时候的小河是清澈见底的,她经常挽起裤脚,光着脚丫在河水里面摸田螺、抓鱼虾,成群的小鱼围在她的脚边,啃着她的小腿,感觉痒痒的,麻麻的。那时候的天空是蓝蓝的,像一汪泉水。 而很小时候的我,眼中的小河却是浑浊的。我耐心地在河边坐了两小时,只钓到一只小虾。我看到的天空,经常蒙着一层薄薄的轻纱。为什么我不像妈妈呢? 我对着春风说,春姑娘,你是不是也曾经有这样的感受,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你使尽了全身的解数,却吹不暖那冰冷的河水,吹不走天空中的那层薄纱,那是因为你敌不过流向河中的黑水,排向空中的废气。 可近几年,我发现,我越来越像妈妈了。因为我眼中的河水开始渐渐变清,我能看到小鱼在水里嬉戏,天空经常会偷偷地拿掉轻纱,让我看到她湛蓝的脸庞,像被水洗过一样纯净。 我又问春风,春姑娘,你一定也感受到了吧。虽然现代化的脚步越来越快,但城市也越来越美丽。当路过我的家乡时,你有没有看到整个无锡都被绿色覆盖,有没有看到鱼儿在水里欢腾,有没有听到小鸟在树林里快乐的鸣叫,你的呼吸里有没有感受到花草的芬芳,有没有偷偷地和碧空上的白云做游戏。 习爷爷曾经说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是我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特征。近几年环境的改变见证了祖国做出的努力。作为小学生的我们也可以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节约用水,少用塑料袋,制止危害大自然的行为……只要人人都坚持做保护环境的卫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社会将变成更加和谐的社会! 在伟大的祖国70华诞之际,我想对祖国说:祖国,我为你的繁荣而骄傲,母亲,我为你的美丽而自豪。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十三五”期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污染防治阶段性目标顺利实现。“雾霾少了”“环境美了”,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切身感受。 生态好,发展才会更好。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的背后,是我们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坚定走上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 “擦亮”蓝天走绿色发展之路 “十三五”期间,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擦亮”蓝天,很多地方不再把生态环境保护看成是给发展“拖后腿”,而是将绿色发展作为新机遇和抓手,努力走出一条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双赢之路。 在河北省迁安市的市标广场,用不锈钢打造的“铁原子”城市雕塑静默矗立。迁安拥有丰富铁矿,一度钢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钢铁让当地人富了起来,也曾让当地群众饱受空气污染之苦。 去产能成为河北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之策。自2014年以来,“钢城”迁安累计压减1000万吨铁、1000万吨钢的产能。同时,当地钢铁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并不断延伸产业链,开发新产

品,提升钢铁产业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近几年,迁安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 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迁安市的绿色转型并非个例,“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超低排放清洁煤电供应体系,光伏、风能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世界首位,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达23.4%。 “蓝天白云更多,清新空气常在”正成为现实。今年1-9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7.2%,一些城市已经较大幅度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标。 保卫碧水壮士断腕动真格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以往,我国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了沉重代价,导致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 洱海是大理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母亲湖”。近年来,随着大理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外来人口逐渐增多,餐饮客栈服务业快速发展,加之洱海流域截污治污设施基础薄弱,以致污染日益加重。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摘要: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它的实施体现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使命感,也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那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建设成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大和谐社会! 关键词:人与自言、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 科学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需要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部分资源不太富有,特别是水资源匮乏。客观上就要求我们必须走一条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尽量少排放和不污染的道路,来发展我们的经济。为了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国近来炸掉或转产一些高能耗、高排放的小型发电厂和企业,而同时又建设、发展一批科技含量比较高的发电厂和企业,这是实施科学发展、经济高效增长、步入环境友好型社会战略的第一步节能、减排,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上个世纪初,人类社会开始步入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具有前所 未有的力量,经济、社会开始全速发展。但是,一个世纪以来,人类和大自然之 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类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开采矿藏,制造多种 新产品,排放增加,污染加大,近百年来,人类所开采的地球资源超过了以往五 千年的总和。全世纪GDP总值增长了近二十倍。同时,一些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 致全球性的生态环境的恶化,空气质量受到污染、湿地过快消损、森林减少、土 地沙化和某些物种灭绝……这些的这些,开始危及到人类自身的安全。面对本世 纪经济将更进一步地高速发展,科学技术将更加进步,相应地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也将更加巨大,排放、污染也会增加,如果经济活动处理不当,生态环境将会受 到更大破坏。我国由于人口过快增长、经济高速发展生态环境确实付出了沉重代 价。所以,如何处理好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避免越发展,环境越破 坏的恶性循环,建成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将成为 我国、甚至人类能否长远生存的头等大事。 因此,资源、人口与环境也就成了困惑当今世界各国最突出的,急待解决 的三大难题。人口激增与经济活动日益频繁,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各种自 然资源的需求日趋增加。尤其是非再生性的矿产资源正日渐减少,甚至枯竭,相 反人们对资源的需求量却越来越旺盛。鉴于上述原因,为了尽快获得有限的资源, 一些国家采用的手段也变得越来越恶劣。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不能靠战争、靠 掠夺。社会主义国家只能靠通过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指标,和平外交、友好的经 济交流来实现。

第10课-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10课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 ----可持续发展 活动目标:了解可持续发展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活动重点: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活动难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五大要点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类必须爱护地球,共同关心和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并开创一条人类通向未来的新的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活动过程 ^ 活动一: 了解可持续发展 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的需要的发展 问题探究: 1、结合你熟悉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的问题实例,谈谈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性 2、谈谈你对“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的理解,其中蕴含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 活动二: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 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五大要点: 1、发展援助 2、清洁水源 # 3、环境保护 4、能源开发 5、绿色贸易 问题探究: 你还知道人类在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已做了哪些努力 活动三: 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总体目标是到 2050 年,全面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入到世界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前十名的国家行列。 1、争取到 2030 年实现人口数量和规模的“零增长”,同时大力提高人口素质并改善人口结构。

2、争取到2040 年实现能源与资源消耗的“零增长”,同时大力提高社会财富积累能力。 3、争取到 2050 年实现生态环境退化的“零增长”,同时大力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并整体改善生存空间,全面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 三、合作探究: 为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我们能做些什么怎样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四、拓展延伸 查阅资料,了解不同角度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教、学反思 |

公需课《发挥好“显著优势”-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课后习题及答案

《发挥好“显著优势”,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课后习题 总分:100 及格分数:60 单选题(共7题,每题5分) 1、 保护与发展并重,在保护和合理利用之间找到()。 A、平衡点 B、支撑点 C、着力点 D、关键点 2、 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强化绿色消费,创建()。 A、“绿色城市” B、“无废城市” C、“科技城市” D、“智慧城市” 3、 按照传统文化的说法,制度体系与治理体系,是“体”和“用”的关系,强调()。 A、一体多用 B、灾后社会风险检查 C、社会控制风险 D、社会治安风险 4、

三方协力:政府、企业与公众三大主体,在()主导下,形成合力,有效推进。 A、“企业的第一推动力” B、“政府的第一推动力” C、“公众的第一推动力” D、“监管机构的第一推动力” 5、 2012年以来:我国环境保护事业以()为表征。 A、环保运动兴起 B、倡导可持续发展 C、践行科学发展观 D、开启生态文明新时代 6、 ()是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A、生态文明 B、制度文明 C、公共文明 D、综合文明 7、 我国生态脆弱区广布,适宜生存的空间不足()。 A、一半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一

D、五分之一 多选题(共6题,每题5分) 1、 三生共赢:()在时间和空间上必须具有同步性。 A、生产发展 B、生物多样 C、生活改善 D、生态良好 E、生产资料丰富 2、 全面实现资源高效利用要坚持()为主的方针。 A、效率优先 B、节约优先 C、保护优先 D、自然恢复 E、自然为主 3、 治理重点包括:()。 A、时间特征强 B、源头预防 C、过程控制 D、损害赔偿 E、责任追究制度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浅谈“十二五规划”的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 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产品、企业、产业、学校、社区等组成。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 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 一、基本概念 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 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 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 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 的党中央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借鉴国际先进发展理念,着力 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目标则是将生产和消费活动规制在生态承载力、环境容量限度之内,通过生态环境要素的质态变化形成对生产和消费活动进入有效调控的关键性反馈机制,特别是通过分析代谢废物流的产生和排放机理与途径,对生产和消费全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并采取多种措施降低污染产生量、实现污染无害化,最终降低社会经济系统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不利影响。 二、名称由来 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发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200多处提及包含环境友好涵义的“无害环境的”(EnvironmentallySound )概念,并正式提出了“环境友好的”(EnvironmentallyFriendly )理念。随后,环境友好技术、环境友好产品得到大力提倡和开发。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际社会又提出实环境友好型社会宣传活动

【心得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旨归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旨归 学习强国爱我中华 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

来源:《学习时报》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旨归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反映,体现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和文明程度。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标志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境界。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发展史上的一场深刻变革,生态文明建设绝不是单纯就环境来解决环境问题,而是在新文明观指导下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方式的系统性革命。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保持对自然的敬畏 人类社会发展,需要从自然界摄取物质、能量和信息,这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前提。人类离不开自然,自然环境不仅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而且也是重要的精神享受,能陶冶人的情操,发展人的体力智力,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然而工业文明往往会过分突出人的主体性,人与自然的关系渐渐走向疏离。在实用主义的指导下,人把自然作为索取对象和工具手段,不断地对自然提出各种要求,逐渐发生了人与自

然的分化,以至于发生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人错误地认为人可以主宰自然。然而,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却一次次地教育了人,人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不能站在自然界之外去支配自然界,人的血肉之躯来源于自然界并存在于自然界之中,奴役自然本身是不明智、不现实的,切近的、眼前的利益在短时间内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会事与愿违,“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自然灾害阻碍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力的增强,自然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人为破坏了的自然会造成人类发展的困境。据联合国环境署报告,2016年,冲突、暴力和自然灾害造成约3110万人在自己的国家流离失所,其中因自然灾害而流离失所的人数达2420万人。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还体现在自然物种的加速灭绝,自然资源的大量流失,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空气污染等,全球生态危机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实质上,自然灾害是以“天灾”为表象的“人祸”,是人类过度地干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结果。这就警示我们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既要利用好自然,又要像爱惜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惜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 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一方面,人要依赖于自然生存和发展,需要自然提供直接的生活资料和生命的活动资料;另一方面,自然对社会也有依赖,依赖人对它的认识和开发,依赖人对它的尊重,从而发挥其存在价值。人应该顺应自然,在人与自然“美美与共”、和谐共生的基础上建设美丽世界。当前我国处在多重挑战的关键期、满足人民多样化需要的攻坚期和解决生态问题的窗口期,“三期”叠加,各种矛盾和问题集中显现,社会利益主体和需求表达呈现多元化、复杂化态势,特别是人们的生态文化理念远远滞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培育敬畏自然的生态价值理念迫在眉睫。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培育良好生态文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美学立足于人与自然的互主体性思维,既“见物”又“见人”,旨在侧重保护的同时,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促进保护与开发的双向互动,保护和重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关系。 标签:生态美学;生态危机;双重意蕴;保护与开发 生态美学是在经济、社会和文化不断发展进步的前提下提出的人与自然、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处于生态审美状态的生存观,其落脚点在于改善人类当下的非美的存在状态,建立起一张符合生态规律的审美的存在状态。 一、生态美学因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备受关注 长期以来,受到西方哲学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影响,存在着一种过于强调人的主体性、主观能动性,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自然如何在人的作用下成为人的自然,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而忽视自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不少地方在遭到人类过度开发之前,曾以勃勃的生机和活力展现在世人面前,为人类提供了“诗意的栖居地”:水草丰美的绿洲、汩汩而出的清泉、青山绿水共为邻、落霞与孤鹜齐飞、五彩斑斓的珊瑚……留下了篇篇华章、传世精品和人生体味,更启发了现时代的人们去追求生态平衡及整体和谐的渴念。然而,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荒漠化、沙漠化加剧,河流干涸,水体污染,空气污浊,物种灭绝,资源枯竭,“寂静的春天”……生态美学深入研究正是基于现实日益加剧的生态危机,愈发显示出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生态美学的双重意蕴:既“见物”又“见人” 如果说在远古时代,人类以自己的智慧为世界建立了秩序是从野蛮走向文明的标志,那么现代由于经济现代化成为压倒一切的任务,自然则成为征服和利用的对象。从立普斯的“移情”到当代的“移情”以及马克思的“自然人化”等美学命题,其根本任务就是通过对自然异己性的克服实现人的无阻碍的自由,即美的本质被规定为人获得的自由本质。但是从美学史的角度看,这种人的自由却是以对自然美本己性的剥夺为前提的。也就是说,在人与对象世界之间,人的自由正意味着自然的不自由,人作为主体的充分在场正意味着自然的充分缺席。这种“见人不见物”的美学,以主体性的暴力将自然美的自然性驱逐到了美学史的边缘。据此,自然美获得其本己性的前提必然是以遏制人的自由名义对自然行使的主体性暴力,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更趋平衡、公正的审美关系。(刘成纪.自然美的哲学基础,2008)生态美学从人与自然的互主体性思维出发,强调物种生命存在的公平性,人应该尊重自然,肯定自然生物的存在权利,而不是人类无休止、无所顾忌地开发和利用的对象,利用自然的同时要尊重自然的规律,考虑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美观性和可承受性,做到适可(环境容量)而止;强调自然与人的相互依存关系,自然无限地被破坏,人所欣赏的对象日益减少、消失,甚至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面临危机,当然也就无所谓美了;强调世界多样性的统一,正所谓“和而不同”,万物皆

公需课《发挥好“显著优势”,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课后习题及答案

《发挥好“显着优势”,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课后习题 总分:100 及格分数:60 单选题(共7题,每题5分) 1、 保护与发展并重,在保护和合理利用之间找到()。 A、平衡点 B、支撑点 C、着力点 D、关键点 2、 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强化绿色消费,创建()。 A、“绿色城市” B、“无废城市” C、“科技城市” D、“智慧城市” 3、 按照传统文化的说法,制度体系与治理体系,是“体”和“用”的关系,强调()。 A、一体多用 B、灾后社会风险检查 C、社会控制风险 D、社会治安风险 4、 三方协力:政府、企业与公众三大主体,在()主导下,形成合力,有效推进。

A、“企业的第一推动力” B、“政府的第一推动力” C、“公众的第一推动力” D、“监管机构的第一推动力” 5、 2012年以来:我国环境保护事业以()为表征。 A、环保运动兴起 B、倡导可持续发展 C、践行科学发展观 D、开启生态文明新时代 6、 ()是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A、生态文明 B、制度文明 C、公共文明 D、综合文明 7、 我国生态脆弱区广布,适宜生存的空间不足()。 A、一半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一 D、五分之一 多选题(共6题,每题5分)

1、 三生共赢:()在时间和空间上必须具有同步性。 A、生产发展 B、生物多样 C、生活改善 D、生态良好 E、生产资料丰富 2、 全面实现资源高效利用要坚持()为主的方针。 A、效率优先 B、节约优先 C、保护优先 D、自然恢复 E、自然为主 3、 治理重点包括:()。 A、时间特征强 B、源头预防 C、过程控制 D、损害赔偿 E、责任追究制度 4、 资源浪费愈演愈烈,主要表现在:()。

(完整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章

环境科学与实验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人类在改造自然与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为满足自身的需求,人类没 有止境地向自然索取越来越多的自然资源, 由于没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自然环境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尤其是在工业革命开 始之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趋加剧,只是自然界产生了一系列威 胁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面对这些环境问题,人类开始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要保护自然,首先应该先了解自然以及了解自然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维基百科中对于自然的定义是--自然环境指地球上一切生命和非生命的事物以自然的状态呈现。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一个发展过程,由于认识的不断加深,人类懂得了如何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起初有节制的利用是合理的,人类所利用的资源帮助我们更好地生存,更加有效地改造了我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但由于后期无节制的掠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超过了自然的承受力,于是一系列环境问题接踵而来,环境污染出现了范围扩大、难以防范、危害严重的特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难以承受来自方方面面的巨大压力,世界性自然灾害显著增加。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环境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诸如火山喷发、地震、海啸、台风、洪涝、干旱等;第二类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诸如土地沙漠化、草场退化、大气污染等,其中人类目前共同面临的最大挑战和生存环境问题主要有酸雨、淡水资

源危机、全球变暖、能源短缺、土地荒漠化等。 在了解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之后,我们应该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究竟是无止境掠夺,还是和谐共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雨果说过: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保护措施来保护大自然母亲,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为我们的后代留下安全可靠的自然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 而我认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人类自有文明以来,我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停留在不是主人就是仆人这样的一个层面,始终没有超出这个层面。主人就是人类自身独立于自然界之外,把人类自身与自然界割裂开来,以统治者自居,而忘记了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亲,人类是自然界的婴儿。仆人就是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无所作为,面对自然的侵害逆来顺受。人类需要与自然共同发展,共同前进。只有这样,自然界才会越来越美好,人类的前景才会越来越来光明。 首先,要大力倡导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的观念。我认为要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等化,要尊重大自然,倡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与自然的价值观,要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大力倡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努力营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舆论氛围。使得人们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其次,要高度重视和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与生态建设。最根本的是从源头抓起,通过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建设环境基础设施,强化污染治

继承传统文化生存智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修改)

继承传统文化生存智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庄浪县永宁中学李小平 (2016年6月20日) 关键词:古代智慧天人合一资源利用 内容摘要:本文从中国古代对人与自然界关系的认识、当今世界人与自然关系面临的新形势、如何有节制地利用生物资源等三个方面,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进行了初步而粗浅的探讨。 正文: 人类应当怎样对待自然?怎样利用生物资源?中国古代的哲人们很早就思考、讨论过这些问题,产生了持续利用生物资源的思想,并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科学利用和保护生物资源的经验,在发展我国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于今天我们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很有启发意义。 一、中国古代对人与自然界关系的认识 (一)对自然界的认识 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经历了不同时期。最早人类本身过着极其原始的生活,对周围发生的事很不理解,对自然界抱着一种恐惧感,认为冥冥中有一位神在支配、安排一切,自然界的昼夜往返,四季更替,风、雪、雷、电的发生,更有

日蚀、月蚀的出现等等,无不是天神的意志。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人际交往的增加,人对自然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有人认识到自然界是物质组成的。相传伏羲创造的“八卦”,即用八种符号命名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卦,分别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环境对象,后来进一步研究各类环境相互关系,发展成《周易》,把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提到了新的高度,不仅有唯物的成分,而且具有一定辩证法。对自然环境还有一种认识,认为自然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成分所构成。这些都是我国古代最早朴素的生态思想。 由于农业不断发展,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变得更为实际,劳动者把自然界高度概括为“天”、“地”。在劳动者和农业家眼里的“天、地”就是自然界,生物是自然界的产物,正如《月令》所说:“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周礼》也说过:“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合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显然,这里的“天、地”及其产物――“草木”、“百物”就是“大自然”。 (二)对人与自然界关系的认识 1.“天人合一”观 《周易》中已提到天人关系是物质的关系,是人活动与自然规律的关系:“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咸卦。彖传》);“天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反映,体现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和文明程度。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基本方略,标志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境界。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发展史上的一场深刻变革,生态文明建设绝不是单纯就环境来解决环境问题,而是在新文明观指导下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方式的系统性革命。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保持对自然的敬畏 人类社会发展,需要从自然界摄取物质、能量和信息,这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前提。人类离不开自然,自然环境不仅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而且也是重要的精神享受,能陶冶人的情操,发展人的体力智力,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然而工业文明往往会过分突出人的主体性,人与自然的关系渐渐走向疏离。在实用主义的指导下,人把自然作为索取对象和工具手段,不断地对自然提出各种要求,逐渐发生了人与自然的分化,以至于发生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人错误地认为人可以主宰自然。然而,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却一次次地教育了人,人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不能站在自然界之外去支配自然界,人的血肉之躯来源于自然界并存在于自然界之中,奴役自然本身是不明智、不现实的,切近的、眼前的利益在短时间内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会事与愿违,“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自然灾害阻碍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力的增强,自然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人为破坏了的自然会造成人类发展的困境。据联合国环境署报告,2016年,冲突、暴力和自然灾害造成约3110万人在自己的国家流离失所,其中因自然灾害而流离失所的人数达2420万人。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还体现在自然物种的加速灭绝,自然资源的大量流失,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空气污染等,全球生态危机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实质上,自然灾害是以“天灾”为表象的“人祸”,是人类过度地干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结果。这就警示我们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既要利用好自然,又要像爱惜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惜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 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一方面,人要依赖于自然生存和发展,需要自然提供直接的生活资料和生命的活动资料;另一方面,自然对社会也有依赖,依赖人对它的认识和开发,依赖人对它的尊重,从而发挥其存在价值。人应该顺应自然,在人与自然“美美与共”、和谐共生的基础上建设美丽世界。当前我国处在多重挑战的关键期、满足人民多样化需要的攻坚期和解决生态问题的窗口期,“三期”叠加,各种矛盾和问题集中显现,社会利益主体和需求表达呈现多元化、复杂化态势,特别是人们的生态文化理念远远滞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培育敬畏自然的生态价值理念迫在眉睫。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培育良好生态文化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揭示出,“人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人的理念决定人对自然改造的方向,人的实践活动不是任意妄

浅谈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浅谈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摘要:1998年夏季,我国长江、黄河、珠江等流域发生了持续时间很长的洪水灾害。近几年,沙尘暴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我国北方地区,特别是2007年冬天发生我国南方的雪灾,给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从中人们吸取教训,采取措施避免灾害,主动调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及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1.洪灾、沙尘暴、雪灾造成的损失 全国历年洪灾直接经济损失1998年2550亿元1999年930亿元2000年711亿元2001年623亿元2002年838亿元2003年1300亿元2004年713亿元2005年773亿元2006年609亿元2007年1071亿元2008年635亿元2009年655亿元2010年3505亿元。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地形、地质特性差异很大。如果沿着400毫米降雨等值线从东北向西南划一条斜线,将国土分为东西两部分,那么东部地区的洪涝灾害主要由暴雨和沿海风暴潮形成;西部地区的洪涝灾害主要由融冰、融雪和局部地区暴雨形成。此外,北方地区冬季可能出现冰凌洪水,对局部河段造成灾害。暴雨洪水是我国洪水灾害的最主要来源。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大陆季风气候影响下,降雨时间集中,强度很大。全年降雨量,除新疆北部和湖南南部以外,绝大部分地区50%以上集中在5月至9月。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洪涝是最常见且又危害最大的一种。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洪水不但淹没房屋和人口,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还卷走人产居留地的一切物品,包括粮食,并淹没农田,毁坏作物,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从而造成饥荒。洪水还会破坏工厂厂房、通讯与交通设施,从而造成对国民经济部部门的破坏。本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曾先后发生过近40次特大洪涝灾害,每次都导致上万人的死亡和千百万人的流离失所。在近几十年中,洪涝发生频次与灾害损失都在逐年增加。中国自古就是洪涝灾害严重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在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155年间,共发生较大水灾1092次,死亡万人以上水灾每5—6年即出现一次,这种局面到现代尚无根本的改变。洪涝灾害不但直接引起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造成一

与自然和谐共生作文800字

与自然和谐共生作文800字 《荀子·天论》曾言:“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在自然面前显得格外渺小的人类,更应该对自然保持一颗敬畏和谦卑之心,与大自然保持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 永远不要对自然心怀不敬。恩格斯说过:“永远不要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因为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人与自然界本就是索取与被索取的关系,一旦这样的索取超过界限,我们一定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亚马逊雨林的大火,澳大利亚的山火,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的蝗灾,美国的流感,以及这次牵动着全世界的心的新冠疫情,都是人类自命不凡、对自然不敬而被自然狠狠报复的结果。 2019年和2020年是动荡的,仿佛所有灾难瞬间爆发,仿佛人类已走到穷途末路。然而,所有的天灾都不是瞬间爆发的,而是人类对自然的不敬埋下的祸根,最终结出了恶的果实。人与自然的和谐一旦被打破,随之袭涌而来的便是无上限上升的海平面,不断盐渍化的淡水资源和垃圾病毒围城——无止境的灾难。 先人“人定胜天”的观念的转变还没告诫我们吗?人类多少年以来所历经的灾难还没告诫我们吗?我们正在经历的这长达数月的疫情还没告诫我们吗?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触碰自然界的底线,就如同雨果说的:“大自然的温柔的慈母,同时也是冷漠的屠夫。”作为自然之子的人类,若能与大自然长久地保持和谐的关系,便也能长久地享受大自然母乳的滋养。反之,人类也许真的很快就要走到穷途末路。

人类要与自然界保持和谐统一。人不过只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风轻轻一吹就倒了。不要把人类幻想得过分高贵与伟大,为了生存,作文m人类也不能例外地要遵循自然界的规则。梭罗为了窥探大自然的绮丽而隐居,自耕自食; 巴勒斯坦言自然界的美丽不在外表的装饰,而是深深植根于大地; 澳大利亚修建奥林匹克广场不惜耗费巨资为保护青蛙而修改设计……这些都是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与自然保持和谐统一的表现,都是值得人类去学习和实践的。 《流浪地球》的开头有那么一句话:“起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认为那只不过是一场山火,一场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或许我们有过战胜灾难的经历,但那只不过是自然母亲对我们的怜悯。人类若继续自命不凡,终会自食恶果。 永远要对大自然保持敬畏和谦卑之心,永远不要自命不凡; 永远要与自然保持高度和谐,永远不要幻想主宰世界。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和万物和谐共处,人类才能找到生的力量和心的安宁。作者:胡钎凡 安全发展和谐共生 这里远山环绕,郁郁葱葱; 这里,紧邻满堂河,地处棋盘山风景区边缘; 这里,1968年建库以来,高度重视安全问题,未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