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箱厂总平面布置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资料

变速箱厂总平面布置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资料
变速箱厂总平面布置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资料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设备规划与物流分析

题目名称变速箱厂总平面布置设计学生学院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工业工程091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___________

2012年7月8 日

目录

一、设计产品名称 (3)

二、原始给定条件 (3)

三、产品——产量分析 (11)

四、产品工艺过程分析 (11)

五、物流分析 (15)

六、作业单位非物流相互关系分析 (17)

七、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分析 (18)

八.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22)

九、工厂总平面布置 (21)

十、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25)

十一、参考文献 (25)

一、设计任务

1.准备原始资料。

2.工艺过程分析

3.物流分析与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

4.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5.绘制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6.修正。

7.方案评价与选优。

二、设计产品名称

某变速箱厂总平面设施布置设计

三、原始给定条件

公司占地16000m2,厂区南北为200m,东西宽80m,该厂预计需要工人300人,计划建成年产100000套变速箱,尺寸见下图。

(一)变速箱的结构及有关参数

变速箱由39个零件构成,装配图见图2-1,2-2,2-3所示。每个零件、组件的名称、材料、单件重量及年需求量均列于表2-1中。

3

图2-1减速器装配图(1)

4

图2-2减速器装配图(2)

5

6

图2-3减速器装配图(3)

(二)作业单位划分

根据变速箱的结构及工艺特点,设立如表1所示的11个单位,分别承担原材

料储存、备料、热处理、加工与装配、产品性能试验、生产管理等各项生产任务。(三)生产工艺过程

变速箱的零件较多,但是大多数零件为标准件。假定标准件采用外购,总的工艺过程可分为零件的制作与外购、半成品暂存、组装、性能测试、成品储存等阶段。

1.零、组件的制作与外购

制作的零件如表2、表4~表8,表中的利用率为加工后与加工前的比率。

2.标准件、外购件与半成品暂存

生产出的零件加工完经过各车间检验合格后,送入半成品库暂存。外购件与标准件均放在半成品库。

3.组装

所有零件在组装车间集中组装成变速箱成品。

4.性能测试

所有成品都在组装车间进行性能测试,不合格的就在组装车间进行修复,合格后送入成品库,即不考虑成品组装不了的情况。

5.成品储存

所有合格变速箱均存放在成品库等待出厂。

表1 作业单位建筑汇总表

序号作业单位名称用途建筑面积

(m×m)

备注

1 原材料库储存钢材、铸锭20×30

2 铸造车间铸造12×24

3 热处理车间热处理12×12

4 机加工车间车、铣、钻12×36

5 精密车间精镗、磨削12×36

6 标准件、半成品库储存外购件、半成

12×24

7 组装车间组装变速器12×36

8 锻造车间锻造12×24

9 成品库成品储存12×12

10 办公、服务楼办公室、食堂等80×60

11 设备维修车间机床维修12×24

表2 机盖加工工艺过程表

7

8

件号材料单件重量(kg)

计划年产量29

HT200

2.5100000序号工序内容工序材料利用率(%)

1备料2铸造803粗铣、镗、钻804精铣、镗98

5

暂存

机加工车间精密车间半成品库

产品名称机盖作业单位名称原材料库铸造车间

表 3 机座加工工艺过程表

件号材料单件重量(kg)

计划年产量25HT200

3100000序号工序内容工序材料利用率(%)

1备料2铸造803粗铣、镗、钻804精铣、镗985

暂存

机加工车间精密车间半成品库产品名称机座作业单位名称

原材料库铸造车间

表4 大齿轮加工工艺过程表

件号材料单件重量(kg)

计划年产量1340

1100000序号工序内容工序材料利用率(%)

1备料2锻造803粗铣、插齿、钻

804渗碳淬火5磨986

暂存

锻造车间产品名称大齿轮作业单位名称原材料库半成品库

机加工车间热处理车间精密车间

表5 轴加工工艺过程表

9

件号材料单件重量(kg)

计划年产量11Q275

0.8100000序号工序内容工序材料利用率(%)

1备料2粗车、磨、铣

803精车904渗碳淬火5磨98

6

暂存

产品名称轴作业单位名称原材料库半成品库

机加工车间热处理车间精密车间精密车间

表6 齿轮轴加工工艺过程表

件号材料单件重量(kg)

计划年产量6

Q275

1.4100000序号工序内容工序材料利用率(%)

1备料2粗车、磨、铣

803精车954渗碳淬火5磨986

暂存

产品名称齿轮轴作业单位名称原材料库半成品库

机加工车间热处理车间精密车间精密车间

表7 端盖加工工艺过程表

件号材料单件重量(kg)

计划年产量8HT200

0.05100000序号工序内容工序材料利用率(%)

1备料2铸造603

精车

80精密车间产品名称端盖作业单位名称

原材料库铸造车间

10

8

明细

100000序号自制

外购

材料总计划需求量零件图号单件重量(kg)

39√65Mn 2000000.00438√Q2352000000.01137√Q2353000000.03236√352000000.02235√Q2151000000.0134√Q2351000000.0533√Q2352000000.0232√Q2351000000.0331√Q2151000000.0530√

橡胶纸1000000.00429√ HT200100000 2.528√65Mn 6000000.00627√Q2356000000.01626√

Q2356000000.10325√ HT200100000324√2000000.4523√Q2152000000.00422√

羊毛毡1000000.00421 √

Q2751000000.0820√Q2351000000.0919√Q2351000000.0518√

HT1501000000.0417√ 2000000.00416√Q2351000000.03215√橡胶纸100000

0.00414√

100000 0.0513√

40

100000 112√

Q275100000 0.0811√

Q275

100000 0.810√200000

0.459√

Q23524000000.0258√

HT2001000000.057√

羊毛毡1000000.0046√

Q275100000 1.45√Q2751000000.044√Q23512000000.0143

Q235

100000

0.02

齿轮轴键螺栓密封盖

轴承螺栓端盖毡封油圈游标尺大齿轮键轴产品名称零件名称变速箱

工厂名称:变速箱厂

计划年产量垫圈螺母螺栓销防松垫片轴端盖圆螺栓通气器视孔盖垫片机盖垫圈螺母螺栓机座轴承挡油圈毡封油圈键定距环垫片密封盖可穿透端盖调整垫片螺塞

1.标准件、外购件与半成品暂存

生产出的零、组件经检验合格后,送入半成品库暂存。定期订购的标准件和外协件均存放在半成品库。

2.组装

所有零件、组件在组装车间集中组装成变速箱成品。

3.性能测试

所有组装出的变速箱均需进行性能试验,不合格的就在组装车间进行修复,合格后送入成品库,即不考虑成品组装不了的情况。

4.产品存储

所有合格变速箱存放在成品库等待出厂。

四、产品——产量分析

生产的产品品种的多少及每种产品产量的高低,决定了工厂的生产类型,进而影响着工厂设备的布置形式。根据以上已知条件可知,待布置设计的变速箱厂的产品品种单一,产量较大,其年产量为100000台,属于大批量生产,适合按产品的原则布置,宜采用流水线的组织形式。

四、产品工艺过程分析

(一)计算物流量

通过对产品的加工、组装、检验等各种加工阶段以及各工艺过程路线的分析,计算每个工艺过程各工序加工前工件单位质量及产生的废料重量,并根据全年生产量计算全年物流量。具体计算过程如表4-1所示

(二)绘制各零件的工艺过程图

根据各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与物流量,绘制各零件的工艺过程如图4-1——图4-6所示。图中序号分别为: 1—原材料库, 2—铸造车间, 3—热处理车间, 4—机加工车间, 5—精密车间, 6—半成品库, 8—锻造车间。

11

产品名称毛重/kg

废料/kg

铸造废料锻造废料机加工废料精加工废料全年总质量

机盖2.500/

(0.8*0.8*0.9

8)=3.9860

3.9860*0.2=

0.7972

3.9860*0.8*0.2=0

.6378

3.9860*0.8*

0.8*0.02=0.

0510

1.486*10000

0=148600

机座3.000/(0.8*0.8*0.9

8)=4.7832

4.7832*0.2=

0.9566

4.7832*0.8*0.2

=0.7653

4.7832*0.8*

0.8*0.02=0.

0613

1.783*10000

0=178300

大齿轮1.000/(0.8*0.8*0.9

8)=1.5944

1.5944*0

.2

=0.3189

1.5944*0.8*0.2=0

.2551

1.5944*0.8*

0.8*0.02=0.

0204

0.5944*1000

00=59440

轴0.800/(0.8*0.90*0.

98)

=1.1338

1.1338*0.2=0.226

8

1.1338*0.8*

0.1+1.1338*

0.8*0.9*0.0

2=0.107

0.3338*1000

00=33380

齿轮轴1.400/(0.8*0.95*0.

98)

=1.8797

1.8797*0.2=0.375

9

1.8797*0.8*

0.05+1.8797

*0.8*0.95*0

.02=0.1038

0.4797*1000

00=47970

端盖0.050/(0.6*0.8)

=0.1042

0.10424*0.4

=0.0417

0.1042*0.6*

0.2=0.0125

0.0542*1000

00=5420

2

废料

1

9

9

图4-1 机盖物流量

4

5 废料

废料

3.9860

0.7972

0.6378

0.0510

3.1888

2.5510

2.500

原材料

6

2

废料

1

6

图4-2 机座物流量

4

5 废料

废料

4.7832

0.9566

0.7653

0.0613

3.8266

3.0613

3.000

原材料

6

表4-1全年生产量计算全年物流量

12

13

(三) 绘制产品总工艺过程图

变速箱总的生产过程可分为零件的加工阶段——总装阶段——性能实验阶段,所有零件,组件在组装车间集中组装。将变速箱所有工艺过程汇总在一张图上,得到变速箱总工艺过程如图4-7所示。该图清楚的表示出变速器生产的全过

2

废料

1

5

废料

0.1042

0.0125

0.0625

0.050

6

6

4

废料

1

图4-5 齿轮轴物流量

5

3

废料

1.8797

0.3759 0.0752

1.5038

1.4286

6

废料

0.0286 1.400

5 原材料

6

4

废料

1

图4-4 轴物流量

5

3

废料

1.1338

0.2268 0.0907

0.907

0.8163

6

废料

0.0163 0.800

5 原材料

6 8

废料

1

图4-3 大齿轮物流量 4 3

废料

1.5944

0.2551

1.2755

1.0204

6

废料

0.0204 1.000

4

原材料

0.3189

6

原材料

0.0417 图4-6 端盖物流量

14

程以及各工序单位之间的物流情况,为进一步进行深入的物流分析奠定了基础。

外购件 原材料 原材料 原材料 原材料 原材料 原材料

五、物流分析

注:装配顺序:机座—轴—齿轮轴—端盖—机盖

1

2 4 5 6

1 4 5 3 5 6

1 8 3 4 2

4 6 6

6

6

1

1 1

1 4 5

5

3

4

2

4

5

7

9

15

表5-1变速箱加工工艺从至表 ( 单位: t )

(一) 绘制物流强度汇总表

根据产品的工艺过程和物流从至表,统计各单位之间的物流强度,并将物流强度汇总到物流强度汇总表5-2之中。

表5-2物流强度汇总表

序号 作业单位对(路线) 物流强度/t 序号 作业单位对(路线) 物流强度/t 1 1—2 887.34 7 4—5 802.31 2 1—4 301.35 8 5—3 224.49 3 1—8 159.44 9 4—3 102.04 4 2—4 701.54 10 5—6 875.0 5 2—5 6.25 11 6—7 1293.2 6 3—5 326.53 12 7—9 1293.2 13

8—4

127.55

(二) 划分物流强度等级

将各作业单位对的物流强度按大小排序,自从达填入物流强度分析表中,根

从 1 2 3 4 5 6 7 8 9 合计

原材料库 铸造车间 热处理车间 机加工车间 精密车间 半成品库 组装车间 锻造车间 成品库 1 原材料库

887.34 301.35 159.44 1348.13 2 铸造车间 701.54 6.25 707.79 3 热处理车间 326.53

326.53 4 机加工车间 102.04 802.31 904.35 5 精密车间 224.49 875 1099.49 6 半成品库 1293.2 1293.2 7 组装车间 1293.2 1293.2 8 锻造车间 127.55 127.55

9

成品库

合计

887.34

326.53

1130.44

1135.0

9

875 875 159.44

1293.2

6682.04

16

据物流强度分别划分物流强度等级。

作业单位对或称为物流路线的物流强度等级,应按物流路线比例或承担的物流量比例来去确定。针对变速箱的工艺过程图,利用表5-2中统计的物流量,按由小到大的顺序绘制物流强度分析表5-3,表5-2中未出现的作业单位之间不存在固定的物流,因此,物流强度等级为U 级。

表5-3物流强度分析表

(三) 相关图

根据以上分析,绘制作业

物流强度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 ∣ ∣ ∣ ∣ ∣

16—7A 27—9A 31—2E 45—6E 54—5E 62—4I 73—5I 81—4I 91—8O 104—8O 113—4O 122—5

O

序号作业单位对物流强度

等级

图5-1作业单位物流相关图

17

E I I I A A E E

O O O O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六、作业单位非物流相互关系分析

针对变速箱生产特点,制定各作业单位间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理由如表6-1所示。根据表6-2制定变速箱“基准相互关系”(见表6-2),在此基础上建立非物流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图,如图6-1所示。

表6-1变速箱各作业单位关系密切程度理由

编号 理由 编号 理由

1 工作流程的连续

5 安全及污染

2

生产服务 6 振动,噪声,烟尘 3 物料搬运 7 人员联系 4

管理方便 8 信息传递

表6-2作业单位基准相互关系等级表

符号

含义 说明

比例 A 绝对重要

2—5 E 特别重要

3—10 I 重要

5—15

18

O

一般密切程度 10—25 U 不重要

45—80 X 负的密切程度

不希望接近

图6-1作业单位非物流相关图

E

U 0U I O

U O U

U I O U U

U

U x o O I U

U

U U x I E U

U O U

x o E

U U U O I A U

O U U U

A

U I U x O o U O

I

七、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分析

从表5-4和表6-3可知,变速箱厂作业单位物流相互关系关与非物流相互关系不一致。为了确定各作业单位之间综合相互关系密切程度,需要将两表合作后再进行分析判断。其合并过程如下: 1. 选取加权值

加权值的大小反映工厂布置时考虑因素的侧重点,对于变速箱厂来说,物流因素(m )影响并不明显大于其它非物流因素(n )的影响,因此,取加权值m:n=1:1 2. 综合相互关系的计算

根据该厂各作业单位对之间物流与非物流关系等级的高低进行量化,并加权求和,求出综合相互关系如表7-1所示。

当作业单位数目为11时,总作业单位对数为:N=11*(11-1)/2=55,式中,N 为作业单位对数。

因此,表7-1中将有55各作业单位对,即将有55个相互关系。

表7-1作业单位之间综合相互关系计算表

序号作业单位

关系密切

综合关系物流关系加权

值:1

非物流关系加

权值:1

分数等级分数等级分数等级

1 1—

2

3 E 3 E 6 E

2 1—

3 0 U 2 I 2O

3 1—

4 2 I 2 I 4 I

4 1—

5 0 U 0 U 0 U

5 1—

6 0 U 1 O 1O

6 1—

7 0 U 0 U 0U

7 1—8 1 O 1 O 2 O

8 1—9 0 U 0 U 0U

9 1—10 0 U 1 O 1 O

10 1—11 0 U 0 U 0U

11 2—3 0 U 0 U 0U

12 2—4 2 I 2 I 4 I

13 2—5 1 O 1 O 2 O

14 2—6 0 U 0 U 0U

15 2—7 0 U 0 U 0U

16 2—8 0 U 0 U 0U

17 2—9 0 U 0 U 0U

18 2—10 0 U -1 X -1X

19 2—11 0 U 1 O 1O

20 3—4 1 O 1 O 2 O

21 3—5 2 I 2 I 4 I

22 3—6 0 U 0 U 0U

23 3—7 0 U 0 U 0U

24 3—8 0 U 0 U 0U

25 3—9 0 U 0 U 0U

26 3—10 0 U -1 X -1X

27 3—11 0 U 2 I 2 O

28 4—5 3 E 3 E 6 E

29 4—6 0 U 0 U 0 U

30 4—7 0 U 0 U 0U

31 4—8 1 O 1 O 2 O

32 4—9 0 U 0 U 0U

33 4—10 0 U -1 X -1X

34 4—11 0 U 1 O 1O

35 5—6 3 E 3 E 6 E

36 5—7 0 U 0 U 0U

37 5—8 0 U 0 U 0U

38 5—9 0 U 0 U 0U

39 5—10 0 U 1 O 1 O

19

40 5—11 0 U 2 I 2 O

41 6—7 4 A 4 A 8 A

42 6—8 0 U 0 U 0U

43 6—9 0 U 1 O 1O

44 6—10 0 U 0 U 0 U

45 6—11 0 U 0 U 0U

46 7—8 0 U 0 U 0U

47 7—9 4 A 4 A 8 A

48 7—10 0 U 0 U 0 U

49 7—11 0 U 2 I 2 I

50 8—9 0 U 0 U 0U

51 8—10 0 U -1 X -1X

52 8—11 0 U 1 O 1O

53 9—10 0 U 1 O 1O

54 9—11 0 U 0 U 0U

55 10—11 0 U 1 O 1O 3.划分关系密级

在表7-1中,综合关系分数取值范围为-1—8,按分数排列得出各分数段所

占比例如表7-2所示,在此基础上与表7-3中推荐的综合相互关系密级程度划分

比例进行对比,若各等级相差太大,则需要对表7-1中作业单位对之间的关系密

切程度作适当的调整,使各等级比例与表7-3中推荐的比例尽量接近。

表7-2综合相互关系密级等级划分

总分关系等级作业单位对数百分比(%)

8 A 2 3.6

6—7 E 3 5.5

4—5 I 4 7.3

2—3 O 16 29

0—1 U 26 47.3

-1 X 4 7.3

表7-3综合相互关系密级与划分比例

关系等级符号作业单位对数比例(%)绝对必要靠近 A 1—3

特别重要靠近 E 2—5

重要I 3—8

一般O 5—15

不重要U 20—85 不希望靠近X 0—10

4.建立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

将图7-1中的综合相互关系总分转化为关系密级等级,绘制成作业单位综合

20

表4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及说明

表4 施工总平面布置 4.1布置原则和依据 4.1.1布置原则 4.1.1.1场内施工企业及生产生活设施的布置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保护环境、安全可靠、交通干扰少、管理方便、节约用地的原则进行布置。 4.1.1.2为便于管理,方便生活生产,临时工程设施靠近主要建筑物施工现场面,并尽可能集中布置。 4.1.1.3工程区场地狭窄,施工线路长,施工布置按照集中与分散、固定与移动相结合的原则进行。 4.1.1.4根据现场条件,充分考虑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的要求,兼顾消防、防盗。 4.1.2布置依据 4.1.2.1 锦屏水电站九龙河口~锦屏一级坝区辅助道路改建工程第四标段招标文件:《第一卷商务文件》、《第二卷技术文件》、《第三卷工程量清单及附件》和《第四卷图纸》; 4.1.2.2 现场查勘资料; 4.1.2.3招标文件补遗; 4.1.2.4本投标书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4.2施工平面布置综述 4.2.1碴场分布 本标段业主共提供九个碴场,其中K46+100以前共6个,K46+100

以后共3个,为统一途述方便,将其编号为1~9#弃碴场,其详细分布情况见投标书附图《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4.2.2施工分段 根据沿线工程量分布、挖填类型、交通要求及碴场分布,按各段工程量大致相当、满足碴场容量要求及弃碴运距最短、满足结构物工期要求及尽量减少段内外交通干扰为原则,将本标共分九个段施工。分段情况如下: 第一段:K37+000~K40+000,弃碴弃于1#碴场; 第二段:K40+000~K42+000,弃碴弃于2#碴场; 第三段:42+000~K43+000,弃碴弃于3#碴场; 第四段:K43+000~K45+500,弃碴弃于4#、5#碴场(减轻6#、7#碴场压力); 第五段:K45+500~K47+460,弃碴弃于6#碴场; 第六段:K47+460~K48+370,弃碴弃于7#碴场; 第七段:K48+370~K49+000,弃碴弃于7#、8#碴场; 第八段:K49+000~K50+000,弃碴弃于7#、9#碴场; 第九段:K42+740~K44+496,大奔流沟隧道段,弃碴弃于3#、5#碴场; 4.2.3施工布置简述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及具体场地分布情况,布置的施工临时设施有:人工骨料加工系统、混凝土拌和系统、预制场、综合加工厂、机械汽车修配及保养厂、堆场及仓库系统、办公及生活营地以及其它现场临时设

综合课程设计方案

Y082231本科(自考)综合课程设计 任务书指导书 西南交通大学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2017年10月

目录 一、综合课程设计的意义、目标和程序 二、综合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三、综合课程设计成果及格式要求 四、设计方法和要求 五、综合课程设计答辩要求及成绩评定附件1:综合课程设计成果格式

一、综合课程设计的意义、目标和程序 (一)综合课程设计的意义 综合课程设计是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根据工程造价专业(独立本科段)考试计划的要求,通过综合 课程设计,可以培养考生用所学基础课及专业课知识和相关技能,解决具体的工程造价实际问题 的综合能力。本次综合课程设计要求考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完成单项工程的造价的编制,解决与之相关的问题,熟悉定额、手册、标准图以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强的显著特点。因而对培养考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其他教学环节 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 综合课程设计是考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习、深化、拓宽、综合所学 知识的重要过程;是考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考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 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考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的重要评价内容。 (二)综合课程设计的目标 综合课程设计基本教学目标是培养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深化与升华,初步形成经济、环境、市场、管理等大工程意识,培养考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使考生通过综合课程设计在具备工程师素质方面更快地得到提高。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程造价(独立本科段)专业的培养目标,对综合课程设计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主要任务 本次任务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给定的设计任务,考生在完成任务后应编写出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书、提交综合课程设计计算书。 2.专业知识 考生应在综合课程设计工作中,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通过学习、研究和实践,使理论深化、知识拓宽、专业技能提高。 3.工作能力 考生应学会依据综合课程设计课题任务进行资料搜集、调查研究、方案论证、掌握有关工程设计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提高理论分析、言语表达、撰写技术文件以及独立解决专题问题等能力。

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模板

辽宁工业大学 工艺课程设计( 论文) 题目: Al-12.5 Si-3 Cu-2-2Ni-0.5Mg铸造合金热处理工艺设计 院(系): 光伏学院 专业班级: 材料工程技术102 学号: 学生姓名: 杨向天 指导教师: 李青春 教师职称: 副教授 起止时间: -7-5~ -7-16

前言 合金工具钢的淬硬性、淬透性、耐磨性和韧性均比碳素工具钢高, 按用途大致可分为刃具、模具和检验尺寸使用的量具用钢三类。合金工具钢广泛用作刃具、冷、热变形模具和量具, 也可用于制作柴油机燃料泵的活塞、阀门、阀座以及燃料阀喷嘴等。 此设计是经过在课堂学习热处理理论知识后的探索和尝试, 其内容讨论如何设计圆板牙钢的热处理工艺, 重点是制定合理的热处理规程, 并按此完成Al-12.5Si-3Cu圆板牙钢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目录( 小二号黑体, 段前段后1行, 1.25倍行距, 居中排列) 1 低合金刃具钢热处理工艺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圆板牙钢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圆板牙钢的服役条件、失效形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圆板牙技术要求及示意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圆板牙钢的材料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圆板牙9SiCr钢的C曲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圆板牙9SiCr钢加工工艺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 9SiCr圆板牙(M12)钢退火-淬火-回火热处理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 2.7 9SiCr圆板牙钢退火、淬火、回火热处理工艺理论错误!未定义书 签。 2.8 选择设备、仪表和工夹具..................................... 错误!未定义书签。 2.9 圆板牙热处理质量检验项目、内容及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0 圆板牙热处理常见缺陷的预防及补救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机械制造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名称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机械与电子工程系 二○一四年月日

目录 一、任务书--------------- -------3 二、指导教师评阅表----------------------4 三、序言-------------------------------------------------------------------------------------------3 四、零件的分析-----------------------------------------------------------------------------------3 五、工艺规程的设计------------------------------------------------------------------------------4 (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4 (2). 基面的选择---------------------------------------------------------------------------4 (3). 制订工艺路线------------------------------------------------------------------------4 (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5 (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6 六、设计心得与小结-----------------------------------------------------------------------------11 七参考文献-------------------------------------------------------------------------------------1 1

施工平面总布置图及说明

施工场地总平面布置及说明 §1、施工场地总平面布置 1.1、场地布置原则 1.1.1、临时工程和设施,是根据业主批示的场地进行布置。 1.1.2、以节约用地,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便于管理进行布置。 1.1.3、与业主提供的电源、水源及交通设施等条件相适应。 1.2、施工场地布置位置 本标段的下部结构及相关现浇梁和路基段施工里程为YCK30+951.979~YCK33+246.500,全长2.29462km 。因业主在本次招标图纸中已明确了施工用地范围,故本标段施工场地将完全利用指定用地,在YCK32+900右侧布置项目部、监理工程师生活和办公房屋、工地中心试验室、工地卫生保健站、各种生产车间等。 另外在预制箱梁架设起点YCK34+912.550处设箱梁提升站,布置提梁设施及值班房、工具库等少量房屋。 施工场地布置详见“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一)、(二)”。 §2、施工场地布置说明 1、临时房屋 生活房屋:职工住房、工人宿舍、办公用房等均采用活动板房。 生产房屋:试验室、配电室采用灰砂砖砌筑的三类房屋;钢筋、木工车间采用钢管支架,侧面及屋面采用水泥瓦与钢支架。 2、施工围蔽 正式施工围蔽:采用砖砌24墙,或采用5cm厚空心钢板(下部设砖基础)。围墙外立面绘制宣传壁画,有广州地铁公司标志、工地名称、公益及地铁宣传广告,在工地大门外设立相应的施工标牌。 施工临时围蔽:按广州市建委2001年218号文的要求采用弧形彩色镀锌压型钢板,底部砖砌基础。 场地内进行绿化建设,美化环境,创建“花园式”工地。 全部驻地待工程完工后予以恢复原貌,尤其是将植被恢复。

3、卫生医疗机构 本工程地处广州市,医疗机构较健全,拟在项目经理部驻地设卫生保键站,负责做好职工的医疗、预防、保健和早期抢救工作。 4、环保设施 在施工驻地修建沉淀池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在机械检修保养场地修建隔油池、沉淀池处理产生的含油废水。在产生生产废水的施工现场,修建沉淀池,将生产废水沉淀处理和其它必要的处理后再后排入城市下水道或河涌。 生活垃圾按可回收利用、可生物降解、不易生物降解分三类设立垃圾箱,分类收集、处理。生产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可利用的尽量利用,无法利用的设立垃圾填埋场集中填埋。合理规划工地厕所位置,搞好工地卫生。 5、安全设施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方针,施工现场布置足够的安全防火设施,贮备足量的安全防护用品并定期发放,在醒目处设置安全宣传牌,场地布置时,将油类等易燃、易爆品严格按安全法规要求布设、储放,并设立足量的安全消防装置。 6、施工供电 业主在施工现场附近提供了1台500KVA及1台315KVA的变压器作施工用电,初步拟定在YCK32+000附件设一台315KVA变压器,在YCK32+900附件设一台500KVA 变压器。另配备2台250KW的发电机供停电时应急用,配3台75KW的发电机供主便道及地面线工程施工用。 开工前期,若不能及时使用外接电源,考虑拟投入4台250KW发电机供电。 7、施工供水 接驳业主在施工现场附近提供1处4寸(Φ100)水管作施工用水,分多支管路供场地内生活及施工用水。 开工前期,若业主不能及时提供水源接驳点,将在驻地处打井取水,满足工地生产、生活需要。 8、混凝土供应 本标段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供应商由业主招标确定。考虑到为防止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 X-Y数控工作台设计说明书 学校名称:湖北文理学院 班级学号:2013279129 学生姓名:张亮 班级:机电1321 2015年11月

一、总体方案设计 1.1 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数控X-Y工作台及其控制系统。该工作台可用于铣床上坐标孔的加工和腊摸、塑料、铝合金零件的二维曲线加工,重复定位精度为±0.01mm,定位精度为0.025mm。 设计参数如下:负载重量G=150N;台面尺寸C×B×H=145mm ×160mm×12mm;底座外形尺寸C1×B1×H1=210mm×220mm×140mm;最大长度L=388mm;工作台加工范围X=55mm,Y=50mm;工作台最大快移速度为1m/min。 1.2 总体方案确定 (1)系统的运动方式及伺服系统 由于工件在移动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切削,故应用点位控制系统。定位方式采用增量坐标控制。为了简化结构,降低成本,采用步进电机开环伺服系统驱动X-Y工作台。 (2)计算机系统 本设计采用了及MCS-51系列兼容的AT89S51单片机控制系统。它的主要特点是集成度高,可靠性好,功能强,速度快,有较高的性价比。 控制系统由微机部分、键盘、LED、I/O接口、光电偶合电路、步进电机、电磁铁功率放大器电路等组成。系统的加工程序和控制命令通过键盘操作实现。LED显示数控工作台的状态。

(3)X-Y工作台的传动方式 为保证一定的传动精度和平稳性,又要求结构紧凑,所以选用丝杠螺母传动副。为提高传动刚度和消除间隙,采用预加负荷的结构。 由于工作台的运动载荷不大,因此采用有预加载荷的双V形滚珠导轨。采用滚珠导轨可减少两个相对运动面的动、静摩擦系数之差,从而提高运动平稳性,减小振动。 考虑电机步距角和丝杆导程只能按标准选取,为达到分辨率的要求,需采用齿轮降速传动。 图1-1 系统总体框图

课程设计说明书zxl

: 中北大学 数据结构 课程设计说明书 # 学生姓 名:张旭亮学号:02 学 院:电子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 # 软件工程 题 目:宿舍管理查询系统成绩 指导教师周海英靳雁霞

/ 2009 年 6 月 24 日 1.设计目的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设计掌握数据结构课程中学到的基本理论和算法并综合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它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过程。设计要求学会如何对实际问题定义相关数据结构,并采用恰当的设计方法和算法解决问题,同时训练学生进行复杂程序设计的技能和培养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 ………………………….. / 2.设计内容和要求 设计内容: 为宿舍管理人员编写一个宿舍管理查询软件。 要求: 1)建立数据文件,数据文件按关键字(姓名,学号,房号)进行排序(冒泡,选择,插入排序等任意一种) 2)查询菜单(用二分法实现以下操作) A.按姓名查询 B.按学号查询 ] C.按房号查询 基本要求: 1)系统功能的完善; 2)代码中有必要的注释。、 …………………………

3.概要设计 , 1> 1)需要定义一个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pnode 主函数main() 2. 新建数据文件create() 3. 查询函数serch1() 4. 查询函数serch2() 5. 查询函数serch3() 6. 加数据纪录函数insert() 》 7. 删除数据纪录函数delete() 8. 修改数据纪录函数updata() 9. 数据文件读取函数readfile () 10. 查询当前所有纪录冰按学号升序输出的函数output() <2>各函数间关系: 利用主函数调用其他的各个函数,新建数据文件函数create()是其它各个函数的基础,有了它其它函数才能够使用。查询函数insert1.2.3()添加数据纪录函数insert()删除数据纪录函数delete ()修改数据纪录函数updata ()这些函数都是在同一等级上的函数,是平行关系。查询当前所有纪录的函数output()以学号为关键字查询函数serch1()以姓名为关键字查询函数serch2()以床号为关键字查询函数serch3()以宿舍号)这些函数都是查询函数中的子函数,他们之间是平行的关系。 4.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 1. 主函数main() 通过swich分支构建图形用户界面一次调用其他模块完成总体功能; 2新建数据文件create() 为节点分配内存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燕山大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 学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 09级机械设计及理论 学号: 0901******** 学生姓名:乔旋 指导教师:许立忠 教师职称:教授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二、传动方案分析................................... .......................... 三、电动机的选择和参数计算........................................ 四、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五、轴的设计...................................................................... 六、键的选择校核............................................................ 七、轴承的校核................................................................... 八、联轴器的选择及校核................................................ 九、密封与润滑的选择.................................................... 十、减速器附件及说明................................................... 十一、装配三维图........................................................ 十二、设计小结............................................................. 参考资料...................................................................

施工平面布置说明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说明 一、施工平面布置原则 施工总平面布置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施工进度的快慢和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为保证现场施工顺利进行,具体的施工平面布置原则为: 1在满足施工的条件下,尽量节约施工用地; 2在满足施工需要和文明施工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临时设施投资;3在保证场内交通畅通满足材料堆设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场内运输,特别是减少场内二次搬运; 4在平面交通上,要尽量避免土建、安装专业施工相互干扰; 5符合施工现场卫生及安全技术要求和防火规范。 6施工总平面布置依据 7施工场地状况及场地主要出入口交通状况。 8主体施工阶段及分阶段施工平面布局相应变化。 9拟采用的施工方案、施工程序及顺序。 10半成品、原材料、周转材料堆放加工需要。 11满足不同阶段、多个承包人、各种专业作业队伍对宿舍、办公场所及材料储存、加工场地的需要。 12各种施工机械既满足各工作面作业需要又便于安装、拆卸。 13实施严格的安全及施工标准,争创市级文明工地。 二、施工平面布置及说明 平面布置考虑三分开原则,即生活区、生产区、加工区分开设置,

互不干扰,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1主要临设布置: 生活区位置安排在西侧,办公区安排在北侧,加工区分成二块,钢筋木料加工区安排在东侧方便吊运;管道加工区安排在南侧与管道堆放区相邻;大门两侧各设一个门卫室。 2主要机械设备布置 本工程施工机械必须合理布局以满足施工需要,安装位置应确保安拆方便、材料装卸方便且运距较短、材料堆场易于设置。对周边无交通妨碍和安全危害。 3堆场及加工场地 本工程堆场主要用于钢筋、架料、砌体、水泥、砂子堆放,加工场地及库房主要为安装工程、装饰工程设置。 4施工用电、用水 4.1施工现场用电计算:

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珠海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计算机软件综合课程设计 适用专业: 2015级软件工程专业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制订时间:2017年6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制

目录 1 《计算机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2 《计算机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模板) 3 《计算机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计算机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设计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计算机综合应用课程设计 课程学时:32学时 课程学分:2.0 适用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二、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设计是检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大学主干课程完成之后,为了加深和巩固学生对前两年所学理论和应用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的问题的能力而开设的一门实践课程。 通过本环节学生能够充分把前两年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到实际的编程实践中,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到的理论。通过实现一个中等规模的应用软件,提高利用计算机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顺利毕业、进入社会打好基础;通过对程序的规范编写,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风格,包括程序结构形式,行文格式和程序正文格式等;并培养学生的上机调试能力。 三、课程设计方式 1、课程设计题目的选定 采用指导教师提供参考题目与学生自主命题相结合的办法选定课程设计题目。要求不多于4个人一个小组,不得重复,所涉及数据库的基本表至少在5张表以上,在尽量满足数据库设计原则的前提下,允许适当冗余以提高检索的速度。其中学生自主命题需要指导教师严格的审核,看是否满足课程要求,检查是否为重复课题。 2、课程设计任务的完成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 论文统一用A4打印纸书写(不允许用铅笔书写文字) 封面格式:教务处统一印制格式 扉页:装订设计任务书 目录页:书写目录 说明书装订顺序:封面+设计任务书+目录+正文+成绩评定表资料袋上的相关部分都要填写,资料袋底部写学号。 目录 1. 设计任务------------------------------------------------------1 2. 传动方案分析-----------------------------------------------页码 3. 电动机的选择计算-------------------------------------------页码 4. 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的选择和计算-----------------------页码 5.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页码5.1 高速级齿轮传动设计计算-------------------------------------页码 5.2 低速级齿轮传动设计计算-------------------------------------页码 6. 轴的设计计算-----------------------------------------------页码 7. 键连接的选择及计算-----------------------------------------页码 8. 滚动轴承的选择及计算---------------------------------------页码 9. 联轴器的选择-----------------------------------------------页码 10. 润滑与密封-------------------------------------------------页码 11. 箱体及附件的结构设计和选择---------------------------------页码 12. 设计小结---------------------------------------------------页码 13. 参考资料---------------------------------------------------页码

车辆工程综合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车辆工程综合课程设计 题目某轿车前轮制动器主要零件设计(蹄或钳及轮缸部分)——1 专业车辆工程姓名学号 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已知条件:总质量为2200kg;前轴负荷率为35%;质心高度为1m;轴距为3.05m。轮胎型号:225/60R16。制动性能要求:初速度为50km/h,制动距离为15m. 在以上条件下,完成制动器主要基本参数的选择、确定(与后轮制动器设计的同学共同完成);完成制动器主要零件的设计计算;完成前轮制动器主要零件设计的设计图纸。 工程图纸须规范化,计算说明书须用国际单位制量纲。 参考资料: [1]王望予.汽车设计(第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王国权,龚国庆.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王丰元,马明星.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4]陈家瑞.汽车构造(第3版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5]余志生.汽车理论(第5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6]张海青.耐高温的盘式制动片.非金属矿.2008

完成期限 2017.8.28至2017.9.22 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 2014年 9月 18 日 目录 1设计要求 0 2制动器形式方案分析与选择 0 2.1鼓式制动器 0 2.2盘式制动器 (2) 3前轮制动器设计计算 (6) 3.1制动系统主要参数数值 (6) 3.1.1相关的汽车主要参数 (6) 汽车主要参数如表3-1所示。 (7) 表3-1 汽车相关参数 (7) 3.1.2同步附着系数的分析计算 (7) 分析表明,汽车在同步系数为 的路面上制动(前后轮同时抱死)时,其制动减速度g qg dt u 0d ?==,即q=,q 为制动强度。而在其他附着系数 的路面上制动时,达到前轮或者后轮即将抱死的制动强度q<,这表明只有 在=的路面上,地面的附着条件才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课程设计说明书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Y4232C剃齿机右顶针架体的机械加 工工艺规程及重要工序专用夹具设计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程学 专业机械汽车工程 班级 XXXXXXXX 学生姓名 XXXX 学号 XXXXXXXXX 设计地点 XXXXXXX 指导教师 XXXXXX 设计起止时间:2012年5月21日至2012年6月8日

目录 序言……………………………………………………… 一. 零件的分析………………………………………… 1.零件的作用……………………………………………… 2.零件的工艺分析…………………………………………二.工艺规程的设计…………………………………… 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2. 基准的选择……………………………………………… 3. 制定工艺路线…………………………………………… 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5. 确定切削用量…………………………………………… 三.专用夹具设计………………………………………… 1.设计宗旨…………………………………………………… 2. 零部件的选用…………………………………………… 3.对机床专用夹具的基本要求……………………………… 四.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五.参考文献……………………………………………… 序言

本次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链接,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能让我们在毕业之前得到综合性的训练,增强我们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想我能在下面几方面得到锻炼: (1)熟练的运用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和其他有关先修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所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通过设计夹具的训练,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3)学会使用手册以及图表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及出处,能够做到熟练的运用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 一、零件的分析

课程设计说明书书写格式

课程设计说明书书写格式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书写格式模拟电子技术》为了保证课程设计文档的质量,做到说明书格式的规范化,特作如下规定: 一,内容要求及格式课程设计说明书应用汉语撰写,内容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 文字简练, 说明透彻,推理严谨. 说明书内容一般应由九个主要部分组成, 依次为:1. 封面,2. 课程设计任务书, 3. 目录, 4. 说明书正文,5. 结束语,6. 参考文献, 7. 附录. 各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1.封面格式:XXXXXXXX学校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一———————专业名称————————学生班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 2. 课程设计任务书 3. 目录列出说明书的大标题, 一级和二级节标题,逐项标明页码, 标题应该简明扼要,点出各部分主要内容. " 目录"两字居中, 下空两行为章,节, 小节及其开始页码. 章,节, 小节分别以如下方式: 第 1 章,1.1,1.1.1 依次标出,章, 节,小节与页码之间用"..." 连接.每一... 级标题标题依次往后退一个汉字. 4. 说 明书正文正文是主体,一般可包括设计要求与指标, 理论分析, 计算方法, 具体设计内容,测试方法和实验结果,数据分析和讨论,结论等. 标题:每章标题以三号黑体居中打印; " 章"下空两行为"节"以四号黑体左起打印; " 节"下为"小节" , 以小四号黑体左起打印. 换行后空二个汉字打印论文正文. 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 正文行间距为固定值24磅.例:第1章XXXX 1. 1 XXXX 1.1.1 XXXX 图, 表,公式:文中的图,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如:图2-5, 表3-2, 公式等.图序及图名居中置于图的下方,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正文表述所用一致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图序及图名,表序及表名采用五号楷体字.公式的编号用括号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图,表, 公式等与正文之间要有一定的行间距. 5. 结束语设计总结,主要成果或结论,存在的问题等 6. 参考文献只列作者直接阅读过, 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一律列在正文的末尾,不得放在各章之后.在引用别人的结论时,应在引用处加以说明,严禁抄袭现象的发生.作者姓名写到第三位,余者写",等"或",et al.."" 参考文献"四字居中用三号黑体字,空一行左起按顺序依次列出参考文献,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用小四号宋体字. 几种主要参考文献的格式为: 连续出版物:序号作者. 文题.刊名[J],年,卷号:起~止页 码专或编著: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技术标准:序号发布单位.技术标准代号. 技术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举例如下: [1] 周绥平,陈宗基. DR 算法的更新时间间隔研究. 系统仿真学报[J],1999,7 :13~18 [2] 竺可桢.物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56~6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 GB3100~3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量与单位.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 社,1994-11-01 7. 附录主要列入设计过程所做的实物图,公式推导,与正文分开. 8.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绘制方法

简单四步,教你如何绘制好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是拟建项目施工场地的总布置图。它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的要求,对施工现场的道路交通、材料仓库、加工场地、主要机械设备、临时房屋、临时水电管线等做出合理的规划布置,从而正确处理全工地施工期间所需各项设施和永久建筑、拟建工程之间的空间关系。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部分专项施工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投标中,也是技术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CAD应用普及,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基本上采用CAD进行绘制,下面以应用CAD软件为例,说明如何才能绘制好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绘制依据

1、各种设计资料,包括建筑总平面图、地形地貌图、区域规划图、建筑项目范围内有关的一切已有和拟建的各种设施位置。 2、建设项目的现场考察情况(周边道路及交通情况、原有建筑物情况、用水用电接驳口、现场排水口、施工区域及围墙出入口设置情况等)。 3、建设项目的建筑概况、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以便了解各施工阶段情况,合理规划施工场地。 4、各种建筑材料构件、加工品、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一览表(含需要数量及外廓尺寸等信息),以便规划工地内部的储放场地和运输线路。 5、各构件加工厂规模、仓库及其他临时设施的需求数量及规格。 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 50720-2011、《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 188-2009。 7、当地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关于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规定,施工单位安全文明施工标准。 2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绘制原则 1、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少占地,不挤占交通道路。 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布置满足施工需求。 3、最大限度的压缩场内运输距离,尽可能避免二次搬运。 4、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临时工程越小越好,以降低临时工程费。 5、充分考虑劳动保护,环境保护,技术安全,消防要求等。 6、遵守当地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关于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规定。 3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的主要内容及绘制步骤

《微机与单片机综合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蔡才华

《微机与单片机综合课程设计》 说明书 课题名称:基于单片机和DS1302的时钟设计 学号: 02 班级: 13级过程自动化3班 姓名:蔡才华 成绩: 指导教师:陈裕国 课题工作时间: 2016-1-4 至 2016-1-15 武汉工程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目录 1.系统分析 ds1302芯片 (6) 引脚图及寄存器 (6) 读写时序说明 (8) 内部电路图 (9) 数码管显示原理 (10) 2.程序设计 总体设计 (11) 分块程序设计 (12) ds1302初始化模块 (13) 数码管显示模块 (16) 主函数模块 (17) 仿真 电路图的搭建 (18) 元件库的选择 (18) 元件的布局 (19) 仿真运行 (21) keil软件的使用 (21) proteus运行效果图 (23) 4.总结 (24)

参考资料 (24) 附录一源程序清单 (25) 附录二电路原理图 (30)

1.系统分析 DS1302时钟芯片 DS1302时钟芯片,该芯片是美国DALLAS公司推出的一种高性能、低功耗的实时时钟芯片,附加31字节静态RAM,采用SPI三线接口与CPU进行同步通信,并可采用突发方式一次传送多个字节的时钟信号和RAM数据。实时时钟可提供秒、分、时、日、星期、月和年,一个月小与31天时可以自动调整,且具有闰年补偿功能。工作电压宽达~。采用双电源供电(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可设置备用电源充电方式,提供了对后背电源进行涓细电流充电的能力。 DS1302用于数据记录,特别是对某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数据点的记录上,能实现数据与出现该数据的时间同时记录,因此广泛应用于测量系统中。 引脚图及寄存器 内部电路: 各引脚的功能为:

(完整word版)课程设计说明书统一书写格式

附件5:课程设计说明书统一书写格式 设计题目 正文题序层次是文章结构的框架。章条序码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题序层次可以分为若干级,各级号码之间加一小圆点,末尾一级码的后面不加小圆点,层次分级一般不超过4级为宜,示例如下: ╳╳╳╳╳╳╳╳╳╳╳╳╳╳╳╳╳╳╳╳ ╳╳╳╳╳╳╳╳╳╳╳╳╳╳╳╳╳╳╳╳ ╳╳╳╳╳╳╳╳╳╳╳╳╳╳╳╳╳╳╳╳ ╳╳╳╳╳╳╳╳╳╳╳╳╳╳╳╳╳╳╳╳ ╳╳╳╳╳╳╳╳╳╳╳╳╳╳╳╳╳╳╳╳ ╳╳╳╳╳╳╳╳╳╳╳╳╳╳╳╳╳╳╳╳ ╳╳╳╳╳╳╳╳╳╳╳╳╳╳╳╳╳╳╳╳ ╳╳╳╳╳╳╳╳╳╳╳╳╳╳╳╳╳╳╳╳ ╳╳╳╳╳╳╳╳╳╳╳╳╳╳╳╳╳╳╳╳ ╳╳╳╳╳╳╳╳╳╳╳╳╳╳╳╳╳╳╳╳

课程设计说明书框架 题目(黑体一号字居中距下文双倍行距) 1技术要求(标题一黑体小二号字左对齐) 2设计方案及原理(标题一黑体小二号字左对齐) (自己查阅资料,题目涉及的理论知识及相关应用) 3实现方案(标题一黑体左对齐小二号字) (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对所用主要芯片的功能原理做具体描述,给出具体操作方案的模型图,并对原理及工作过程做详细说明)(图形一定要自己画,坚决杜绝复制-粘贴现象); 4模块功能分析或源程序代码(标题一黑体小二号字左对齐)(附程序注释) 5调试过程及结论(标题一黑体小二号字左对齐) 详细并真实叙述调试过程,并给出设计结论。 6心得体会(标题一黑体小二号字左对齐) (字数不得少于500字) 7参考文献(标题一黑体小二号字左对齐)

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规范 课程设计报告书资料统一使用学校印制的课程设计报告书封面,内芯一律使用A4打印纸计算机打印,学校统一纸面格式,页眉上标明“武汉理工大学《专业课程设计3(微处理器与微控制器应用)》课程设计说明书”字样。必须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字。 打印版面上空2.5cm,下空2cm,左空2.5cm,右空2cm(左装订),固定行距,24磅,页码用小5号字页下居中标明。 1.课程设计标题 设计题目用黑体一号字,居中放置,并且距下文双倍行距。 2.标点符号 课程设计报告书中的标点符号应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 3.正文标题层次 第一级(章)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小二号字(如1 ) 第二级(条)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小三号字(如1.1 ) 第三级(条)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四号字(如1.1.1) 正文各层次内容用宋体小四号字(英文用新罗马体12),固定值,24磅 题序层次编排格式为:章条编号一律左顶格,编号后空一个字距,再写章条题名。题名下面的文字一般另起一行,也可在题名后,但要与题名空一个字距。如在条以下仍需分层,则通常用a,b,……或1),2),……编序,左空2个字距。 打印报告书,报告书题目用黑体一号字,居中放置,并且距下文双倍行距。第一级(章)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小二号字,第二级(条)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小三号字,第三级(条)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四号字,第四级(条)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小四号字,各级与上下文间均单倍行距。 正文各层次内容用宋体小四号字(英文用新罗马体12),固定值,24磅。 4.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题和表序,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表序写在表题左方不加标点,空一格接写表题,表题末尾不加标点。全文的表格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编序,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表序必须连续。表格允许下页接写,接写时表题省略,表头应重复书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此外,表格应写在离正文首次出现处的近处,不应过分超前或拖后。 6.插图 课程设计报告书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要匀称,图面要整洁美观,插图应与正文呼应,不得与正文脱节。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全文插图可以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图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缺。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

综合课程设计说明书—扫地机器人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综合课程设计 题目:扫地机器人设计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设计成绩: 学号:答辩成绩: 学生姓名: 总成绩: 起讫日期: 2020年6月1日至 2020年6月25日指导教师: 系分管主任: 审核日期:

说明 1、课程设计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经学院审定后下达给学生。 2、进度表是课程设计工作检查的主要依据。 3、学生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独立完成课程设计。 4、本任务书在课程设计完成后,与打印部分(说明书、机械设计图 纸、三维模型、电路原理图和程序清单等)以及电子文档部分(所有设计的说明书、机械设计图纸、三维模型、电路原理图和程序清单等)资料一并上交指导教师,作为课程设计的主要档案资料。

一、课程设计的要求和内容(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 1、工作要求 减速、驱动、传动系统是机器人运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在机器人运动中起到主要作用,在其他机械设备的运动控制中也起到主要作用。《机器人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同学们针对实际需求,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独立进行系统综合设计,以达到巩固机器人减速、驱动、传动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机器人减速、驱动、传动系统设计、计算过程,并根据样机拆解,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的目的。 2、技术要求 每五位学生一组,每组应独立完整地设计一套总体装配图、减速、驱动、传动轮组系统;微机控制系统接口电路及软件设计。 设计参考数据如下: 机器人自重4kg,要求负载1-5kg,每1kg为一个负载阶梯 每组对应不同负载 机器人最大运动速度:分别为30,40,50cm/s 提供轮组样机模型及减速传动模型可供参考 设计要求如下: (1)完成扫地机器人整体装配设计。 (2)完成直流电机选型、数字码盘设计、各种设计参数计算。 (3)完成整个机器人减速、驱动、传动轮组系统的3D建模、2D图纸设计,参数标注等。 (4)完成微机控制系统接口电路设计; (5)完成微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6)完成并打印设计说明书。 (7)提交全部设计电子文档。等效A0图纸1张以上。 三、课程设计实物内容及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