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阴阳辩证理论与对立统一辩证法的七点差异】为什么说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

【中国阴阳辩证理论与对立统一辩证法的七点差异】为什么说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
【中国阴阳辩证理论与对立统一辩证法的七点差异】为什么说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

【中国阴阳辩证理论与对立统一辩证法的七点差异】为什么

说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

沈德松

第一、对立统一辩证法归根到底是以“物质与意识”两元对立的基本哲学模式为基础的;而中国的阴阳辩证思想则始终是以“始于一,归于一”的一元论哲学模式为基础的.

第二、对立统一辩证法的“一分为二”是将统一体划分成“两个方面”,而不是将统一体剖分成“两个结构部分”;而中国古代的阴阳辩证理论则在划分“阴阳”两个方面的抽象对立属性的同时,又以“多项组合结构”的结构剖分方式揭示了统一体的具体结构共性。例如《八卦》将“对立属性”逐层递进地“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直至囊括六十四种“对立统一现象”,这一理论蕴含了“各层次间的结构矛盾”和“整体与各局部之间的结构矛盾”;而《阴阳五行》的“金、水、木、火、土”之间则是“多元并列的结构矛盾”;后世则通常将《太极八卦论》与《阴阳五行论》结合起来运用,从而使得中国的阴阳辩证思维能在缺乏规范的形式逻辑演绎推理的支持下,使理论的逻辑构造得以尽可能地跟各种客体的构造“相应相称”,其最为典范的就数中医理论了,对此,我下边还会进一步论证的;

第三、对立统一辩证法只揭示矛盾运动;而中国古代的阴阳辩证理论则是在协同运动的框架内,有机地结合了矛盾运动;

第四、对立统一辩证法只讨论“抽象的对立属性矛盾”;而中国古代的阴阳辩证理论则是将“具体的非对立结构矛盾”跟“抽象的对立属性矛盾”有机地结合起来,予以辩证

认识;

第五、对立统一辩证法强调对立面之间的矛盾及其“不可调和”的斗争;而中国古代阴阳辩证理论则强调“始于一、而归于一”、“合二(更多项)为一”的整体和谐与统一的协同运动;

第六、对立统一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是“从抽象到抽象”的纯抽象演绎,具有脱离具体的孤立倾向;而中国古代的阴阳辩证理论的思维方式则是“从抽象到具体”,是抽象与具体有机结合的、归纳与类推的逻辑思维模式。

第七、对立统一辩证法强调对立面之间“一方决定另一方”,同时也决定了统一体,也即“整体”在这一学说中,基本是无所作为的,而且,对立统一关系实际上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对立双方的矛盾发展跟“外部”无关;而中国古代的阴阳辩证理论则是“始于一,归至于

一”也即从整体出发,论及各个方面或局部之间的关系,并受整体的和谐、统一要求的制约;更重要的是,中国的阴阳辩证理论是个开放的系统,即无论是哪方面的阴阳辩证关系构造,其与外部联系总是要受“天人合一”的总氛围制约的。

无疑,两种辩证理论都有缺陷,但通过以上七点差异的比较,读者们可以按现代的科学要求自己去判定:究竟是哪一种辩证理论更具优越性?西方的哲学家普遍认为中国的哲学对科学的发展没有贡献,那就请他们自己来评说我以上的比较吧,究竟是哪能一种辩证思想更具有科学性?

以上七点差异是沈德松先生在其著作《跳出巨人的背影》系列之二>第三章第一节第四小部分的内容提要,本部分简要概括的中国古

代的阴阳辩证理论跟 __、马克思的对立统一辩证法之间在逻辑构造以及认识上的七个主要差异.

该著作着重于检讨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思维方法及逻辑构造方式、方法上的失误,及因此而直接关联的马克思理论的最基本观点。因为,哲学观点的争议是最难通过实践来求证、辩伪的,但是、任何哲学观点及其相关理论,都是经由特定的思维方法及理论的逻辑构造方式、方法得出来的,而理论的思维方法、理论的构造方式、方法则已经三百多年的近、现代科学成果的检验与,已较为成熟,各种

方式、的优劣也已较为明朗,也最易形成共识,因此,先检讨马克思理论的思维方法及理论的构造方式、方法,是总结马克思理论得失的重要科学途径。一旦马克思理论在思维方法、理论构造方式、方法运用上的得失、正确与否清楚了,并形成共识了,那么再来判别马克思理论及其观点的得失、正确与否,也就容易了。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