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实验

生理学实验
生理学实验

https://www.360docs.net/doc/d118746923.html,/p-33978287536.html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教案

2010-01-07 21:16:05| 分类:医学相关|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生理学实验课题

1. 人体动脉血压测定、心音听诊、呼吸通气量测量。

2. 视力、视野、盲点测定、瞳孔对光反射。

3. (血涂片制作)、ABO血型鉴定、血红蛋白含量测定。

4.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5. 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的关系

6. 骨骼肌单收缩分析、收缩总和与强直收缩。

7. 蛙类心博的观察与描记。

8. 期外收缩与代偿间歇

9. 蛙类心脏的神经支配。

10. 蛙类离体心脏灌流。

11. 反射时测定与反射弧的分析。

12. 蛙类一侧迷路破坏的效应、毛细血管血液循环的观察。

13. 家兔呼吸运动的调节、神经系统对胃肠运动的影响。

14. 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体液调节。

15. 神经干的动作电位观察、坐骨神经不应期的测定。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规范

1、严格遵守上课纪律,不迟到。

2、实验前要做好预习,并填好预习报告。

3、实验中操作严谨,做好原始数据记录。

4、实验后各组做好清洁卫生,值日生做好公共卫生。

5、实验报告认真完成,并按时上交。

6、实验物品要轻拿轻放,损坏要登记赔偿。

7、垃圾和废品入桶。不乱扔乱丢。

体育学院实验课题

1.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肺通气功能测定。

2. 视力、视野、色盲的测定。

3. ABO血型鉴定、血红蛋白含量测定。

4.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5. 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的关系。

6. 蛙类心博的观察。

7. 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8. 动物一侧迷路破坏的效应。

实验一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心音听诊、呼吸通气量的测量

[目的要求]

1、学习听诊器、血压计的正确使用。

2、掌握A血压及呼吸通气量的测量方法。

3、学习心音听诊的方法。

[基本原理]

1、间接测压法: 血压计在A外加压、据心音的变化来测压的。

阻断无声收缩压(第一声)

窄腔涡流(有声)

全通无声舒张压(消失音)

2、心音是心脏瓣膜关闭和心肌收缩引起振动所产生的声音。

3、呼吸通气量:

肺活量= 潮气量+ 补呼气量+ 补吸气量

肺容量= 肺活量+ 余气量

[实验器材]

听诊器、血压计、肺量计(配75%酒精棉球、镊子、解剖盘)[方法及步骤]

1、动脉血压测定(坐位、站位):肱动脉(水银、电子测压法)

第一个血管音——收缩压100-120mmHg

血管音由强突然变弱——舒张压(可为消失音)60-80mmHg

高血压:舒张压〉90mmHg;收缩压〉140mmHg 低血压:舒张压〈90mmHg;收缩压〈50mmHg

2、心音听诊:

第一心音:房室瓣关闭,心室收缩振动产生的,历时较长0.12s,音调较低。

第二心音:半月瓣关闭,振动而成心室舒张期,历时较短0.08s,音调较高。

3、呼吸通气量的测量

补吸气量

潮气量

补呼气量

[注意事项]

1、听诊器耳端弯曲与外耳道一致(弯曲向前)。

2、压脉带裹绕松紧要适宜,并与心脏同一水平。

3、测呼吸通气量时,使浮筒降至最低。

4、室内外保持安静,以利听诊。

实验二视力、视野、盲点的测定

瞳孔对光反射

[目的要求]

1、学习测定视力、视野、盲点的方法。

2、观察瞳孔对光反射

[基本原理]

1、视力又称视敏度,指眼(中央凹)分辨物体细微结构的功能力。临床规定,当能分辨二点间最小视角为1分时,视力为1.0,两点距离为115mm。

2、视野是单眼固定主使正前方一点时所能看到得空见范围。在相同亮度下,白色视野最大,红光次之,绿色最小。

3、盲点是视N离开视网膜的部位,此处无感光Cell不能感光。

4、人眼在受到光sit时瞳孔缩小。

[实验器材]

视力表(指示棒、遮眼板、米尺5m)、视野计、盲点测定纸(白纸、直尺50cm)、电筒

[方法步骤]

结果

1、左右眼视力测定。5m距离,第10行与眼同高。

2、左右瞳孔对光反射。两眼瞳孔都缩小)——互感性反射

3、盲点的测定:位置?(在鼻两侧)划“+”眼距“+”50cm视标移动。

4、左、右眼各种颜色视野的测定。(要求绘图)

8个度数(0°,~)(45°,~)(90°,~)(135°,~)

(180°,~)(225°,~)(270°,~)(315°,~)

注:实验结束后,练习手术结的打法(指导P13)洗载玻片1片/人。

[实验结果记录]

1、左右眼视力:以小数记法为准。

2、右眼视野坐标(8个度数)。

3、盲点测定的位置?(鼻侧?颞侧?)盲点与中央凹距离?盲点直径计算?

4、瞳孔对光反射结果?盲点中央凹的距离=盲点投射区至“+”字距离×15/500(mm)盲点直径=盲点投射区直径×15/500(mm) 注:

1、瞳孔对光反射传导路

1周围突2中枢突3视N、视交叉、视束4至两侧5动眼N 6瞳孔括约肌

一侧视N受损:光照患侧两侧瞳孔均缩小

光照健侧两侧瞳孔均缩小

一侧动眼N受损:光照健侧患侧瞳孔不缩小,健侧缩小光照患侧患侧瞳孔不缩小,健侧缩小

2、视觉传导通路

一侧视N受损:患侧视野全盲

视叉N受损:双眼颞侧视野偏盲

一侧视束及以上中枢受损:患侧鼻侧视野和对侧颞侧视野偏盲。

实验三ABO血型鉴定、血红蛋白的含量测定

[目的要求]

1、掌握ABO血型鉴定原理及测定法方法。

2、掌握Hb测定原理及测定方法。

[基本原理]

1、ABO血型鉴定:利用红细胞膜上的凝聚原(抗原)与血清中的凝聚素(抗体)的抗原抗体反应(凝聚反应)来确定。

“+”为凝聚反应“-”为无凝聚反应

2、比色法测定Hb含量:在一定量的血液中血红蛋白经少量0.1MHcl作用,使Fe3+血红素,加水稀释后与标准色比较,求出100ml血中血红蛋白的克数。

正常值:男12-15g/100ml 女11-14g/100ml

* 0.1MHcl 红细胞破裂释放Hb遇Hcl 变性Fe2+氧化成Fe3+血红素

[实验器材]

载玻片(1人/片)、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血红蛋白计、0.1M/LHcl、采血针、酒精、(棉球)、镊子、消毒牙签、蒸馏水、显微镜

[实验步骤]

1、准备载玻片:1块/人

2、熟悉血红蛋白计:加0.1M/LHcl至刻度10处

3、采血:使酒精挥发后进行

4、血型鉴定:牙签不要混用

平板法(玻片法)定型试剂与全血各一滴于玻片上,竹签搅匀,一分钟内判定结果

5、血红蛋白含量测定:

0.1MHcl加到刻度10处+20mm3血液(0.02ml)10min搅匀比色(加蒸馏水)色同读数(g/100ml)

[实验结果]

血型

血红蛋白含量 g/100ml

[注意事项]

1、采血时最好一次采够,采血针一人一把,不要混用(或用酒精消毒使用)

2、血型鉴定时,用牙签挑一点血即可,牙签一次性使用

3、血红蛋白测定,吸管用完后要立即洗涤(洗涤方法)

血红蛋白计包括:

1、标准比色架:棕色标准玻璃色柱

2、血红蛋白稀释管:方形有刻度g为计数单位

3、20mm3血红蛋白吸管:定量取血

4、玻璃棒:搅拌

实验四坐骨N—腓肠肌标本制备

[目的要求]

1、学习蛙类动物双毁髓的实验方法

2、学习并掌握坐骨N—腓肠肌标本地制作方法

[原理方法]

1、N—M标本制备:是N—M生理实验最基本的材料之一(AP 产生、传导、传递、M收缩等)

2、材料的选择:两栖类动物离体组织器官可在室温下、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他们的机能。是常用的生理学材料。

[实验器材]

青蛙、常用手术器材、蛙板(4个)、大头针、玻璃分针(8个)、铜锌弓(2个)、培养皿(大小4个)、任氏液(滴瓶2个)、棉线(1卷)、大烧杯(2个)、生理肌槽、纱布(一块)、蛙钉(2个)[方法步骤]

1、双毁髓:枕骨大孔处,向前毁脑组织,向后毁脊髓

2、剥制后肢标本:留坐骨N发出的脊柱一段

3、分离量后肢:用剪刀剪开耻骨联合和脊柱骨

4、分离坐骨N:用玻璃分针勿牵拉坐骨N

5、分离股骨头:留2/3长

6、游离腓肠肌:结扎

7、检验标本:铜锌弓检验(蘸任氏液)稳定15-20min后进行实验

8、学习肌槽装置、生理仪器的使用

[注意事项]

1、剥制后肢标本结束后,标本置于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不能用水冲洗),清洗手和器械。

2、制备标本过程结束中经常用任氏液湿润标本(不能用自来水)

3、坐骨N和腓肠肌不能与金属类器械接触

4、坐骨N不能过分牵拉

实验五Sti强度与肌肉收缩的关系

[目的要求]

1、观察Sti强度与肌肉收缩的关系

2、学习N—M实验的电Sti方法肌肌肉收缩的记录方法

[基本原理]

N-M标本由许多运动单位所组成,各运动单位兴奋性不同。阈强度时,兴奋性最高的运动单位兴奋,随着Sti强度升高,参加收缩反应的运动单位增加,当N-M标本内所有运动单位都产生兴奋后,肌肉的收缩反应就不随Sti强度的增加而增大,此时即达到最大刺激。

Sti强度可变阈Sti

最大Sti Sti三参数持续时间对“生理多用仪”来说固定

强度――时间变化率

[动物与器材]

青蛙(N-M标本);计算机采集系统;张力传感器(100g),Sti 电极;支架、双凹槽、肌槽、少许棉花;

(其余器材同实验四,用于制备N-M标本)

[步骤]

1、计算机采集系统的准备,实验仪器连接。

2、N-M标本制备。

3、装置肌槽:标本下放一块任氏液的棉花,湿润。

4、观察Sti强度与肌肉收缩的关系。(强度5V,微调即可)

调节Sti强度5V 25V 走纸速度5mm/s

收缩幅度0 10mm 走纸方向

[结果记录] 列表记录,贴图分析。

[注意事项]

1、每一收缩曲线下注明Sti强度。

2、每次Sti要在肌肉完全松弛后进行。

[步骤]

1、仪器准备:仪器的连接(张力传感器、Sti输出、刺激电极、支架)

2、计算机采集系统准备:选择通道和实验项目、设置实验参数、启动“开始”、通道扫描记录结果。

3、腓肠肌标本准备:N-M标本制备,装入生理肌槽中。

4、实验观察:a.阈强度观察(最小Sti强度)

b.Sti强度与肌肉收缩反应关系的观察

c.最适Sti强度观察:最大Sti强度,收缩反应不再增大。

实验六

骨骼肌单收缩分析、骨骼肌收缩总和与强直收缩

目的要求:

1、分析单收缩过程的三个时期。

2、观察骨骼肌总和现象。

3、观察不同频率的阈上刺激引起肌肉收缩形式的改变。

实验原理:

1、单收缩是肌肉组织对于一个阈上刺激发生的一次迅速收缩反应。

它包括三个时期:潜伏期、收缩期、舒张期。

2、收缩可以总和,指两个收缩的重叠。

3、强直收缩:同等强度的连续阈上刺激作用于标本时,可以出现多个收缩反应的融合,称~。

不完全强直收缩: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舒张期内

完全强直收缩: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收缩期内

动物与器材:

坐骨神经-肌肉标本、常用手术器械、计算机采集系统、张力传感器、支架、双凹夹、肌槽、任氏液。

方法与步骤

1、实验仪器的准备:计算机采集系统准备;张力换能器的连接;

2、N-M标本制备

3、标本装入肌槽。

4、骨骼肌单收缩的分析与观察:扫描记录单收缩曲线,阈上刺激、扫描速度调快。

5、收缩总和与强直收缩观察:不同频率的阈上刺激引起肌肉收缩形式的改变。刺激频率设置:经典模式或现代模式,记录曲线图注意事项:

1、用任氏液湿润标本;

2、肌肉连续刺激不可超过5秒,每次刺激后肌肉休息30秒。

原始记录:

贴曲线图

数据处理:

单收缩三时相测量与分析

收缩总和现象分析

不完全和完全强直收缩现象分析

结果讨论:

对上述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实验六骨骼肌单收缩分析、收缩总和与强直收缩

[目的要求]

1、分析单收缩过程的三个时期。

2、观察骨骼肌收缩总和现象

3、观察不同频率的阈上刺激引起肌肉收缩形式的改变。

[基本原理]

单收缩适肌肉组织对于一个阈上刺激发生的一次迅速的收缩反应。它包括三个时期:潜伏期、收缩期、舒展期。

收缩可以总和。同等强度的连续阈上刺激作用于N-M时,可出现多个收缩反应的融合,称为强直收缩。

[动物与器材] 同实验五。

[方法与步骤]

1、实验仪器的准备:计算机采集系统准备,张力换能器的连接。

2、N-M标本制备。

3、标本装入肌槽。

4、骨骼肌单收缩的分析:1)刺激腓肠肌,扫描速度快。

2)刺激坐骨神经,二曲线比较。

5、收缩的总和与强直收缩观察(每次刺激记录频率)。

分别用5Hz、10Hz、20Hz刺激标本;走纸速度约5mm/s,强度约25V。

[原始记录] 贴图纸。

[数据处理]

[结果讨论]

单收缩三时相测量与分析;收缩总和分析;不完全、完全强直收缩分析。

[注意事项]

1、任氏液经常湿润标本。

2、每次刺激后让肌肉休息30秒,连续刺激不可超过5秒。

实验七蛙类心脏起搏点分析与心搏曲线的观察

[目的要求]

1、学习暴露心脏的方法,熟悉心脏结构,观察各部分自律活动的时相及频率。

2、学习在体蛙心活动的描记方法。

[基本原理]

两栖类动物心脏分为二心房一心室,起搏点是静脉窦。其自律性最高,心房次之,心室最低。正常情况下,心脏活动节律服从静脉窦节律,其活动顺序为:静脉窦、心房、心室。

[动物与器材] 同实验五;蛙心夹、秒表

[方法步骤]

1、双毁髓,暴露心脏。

2、观察心脏结构:房室沟、静脉窦、窦房沟。

3、观察心搏过程(顺序和频率)

4、描记正常心博曲线。

5、斯氏结扎:

第一结扎:窦房沟结扎,秒表计数。

第二结扎:房室沟结扎,秒表计数。

[实验结果及分析]

1、填表4-1。

2、分析P76T1、2。

[注意事项] 经常滴加任氏液。

实验八蛙类心室的期外收缩与代偿间歇

蛙类心脏的神经支配

[目的要求]

1、观察心室在收缩活动的不同时期对额外刺激的反应。

2、观察迷走、交感神经干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基本原理]

心肌的技能特征之一就是具有较长的不应期,绝对不应期几乎占整个收缩期,在心室收缩期给以任何刺激,心室都不发生反应。只有在心室的舒张期给以单个阈上刺激,则产生一次期外收缩(正常节律以外的收缩)。期外收缩的收缩期内有兴奋传来时,心室无反应,出现一个较长时间的间歇期,称为代偿间歇。下次兴奋传来时才发生收缩反应。

心脏受迷走、交感神经双重支配,因迷走神经兴奋性高,故低频、低强度电刺激迷走、交感神经干,多产生迷走效应。高频、高强度刺激易产生交感效应。中等频率和强度刺激表现先迷走后交感的双重效应。阿托品可封闭迷走效应,单纯表现交感效应。

[动物与器材]

基本器材同上,保护电极、普通电极、1%阿托品

[方法步骤]

1、双毁髓,分离迷走、交感干。

2、暴露心脏。

3、描记正常心博曲线。

4、观察心室肌的期外收缩与代偿间歇。5V/10Hz

5、刺激迷走交感干,记录结果。

低频、低强度:5Hz,5V

高频、高强度:10Hz,10V

6、在静脉窦和心房部位加1%阿托品2-3滴,5分钟后再刺激迷走交感干,记录结果。

[注意事项]

1、每次刺激时间不能过长,两次刺激间隔3-5分钟。

2、经常用任氏液湿润神经和心脏。

[结果分析]

1、记录曲线上标出心室肌期外收缩与代偿间歇的位置。

2、曲线上标出刺激交感干实验效应的位置。

实验九蛙类离体心脏灌流

[目的要求]

1、学习斯氏离体蛙的灌流法。

2、观察Na+、K+、Ca2+、Ad、Ach等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

[基本原理]

心肌具有自动节律性收缩活动的特性,可用人工灌流的方法研究心脏活动的规律及其特点,还可以通过改变灌流液的成分或加入某些药物来观察其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动物与器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