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小结

第二章小结
第二章小结

第二章小结

1、电介质的基本电气特性:极化、电导、损耗及击穿。与之相应的物理参数分别为相对介电常数ε,电导率γ,介质损耗因数tanδ和击穿电压Ub,它们的大小可用来综合判断电介质的绝缘性能。

2、电介质的极化

无损极化包括电子位移极化和离子位移极化。

(1)电子位移极化:1)存在于一切电介质中;2)极化建立所需时间极短;3)极化程度取决于电场强度;4)极化是弹性的,是无损极化。

(2)离子位移极化:1)存在于离子结构的电介质中;2)极化建立所需时间极短;

3)具有正的温度系数;4)极化也是弹性的,无能量损失。

有损极化包括转向极化和夹层极化。

(3)转向极化:1)存在于偶极性电介质中;2)极化建立所需时间较长;3)温度对转向极化的影响大;4)转向极化为非弹性的,是有损极化。

(4)夹层极化:属于有损极化。

3、电介质的电导与金属的电导的区别。

电介质电导是离子性的,数值很小,具有正的温度系数,而金属的电导是电子性的,数值很大,具有负的温度系数。

4、电介质的损耗:包括电导损耗、极化损耗和游离损耗三种形式。

直流电压下电介质的损耗仅为电导损耗。

交流电压下电介质的损耗既有电导损耗又有极化损耗,当电压超过一定数值时,还会出现游离损耗。

5、液体电介质的击穿

纯净液体电介质的击穿属于电击穿。

含有杂质的液体电介质的击穿则属于热击穿(小桥理论),因此杂质(特别是气泡、水分和纤维)是影响液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重要因素。

6、固体电介质的击穿

固体电介质的击穿与电压作用时间有很大的关系,随电压作用时间的不同,固体电介质的击穿有电击穿、热击穿和电化学击穿三种形式。

7、根据老化的机理不同,电介质的老化主要有电老化和热老化。老化会使电介质的击穿电压下降,缩短绝缘的使用寿命。

8、组合绝缘的耐电强度不仅取决于各层介质的电气特性,还与各层介质之间的相互配合是否得当有关。组合绝缘中各层介质所承受的电场强度应与其耐电强度成正比。

习题

2—1电介质有哪些基本的电气特性?分别用哪些物理参数来表征?

2—2电介质电导与金属电导有何区别?

2—3什么是吸收现象?有何实际意义?

2—4在电介质的三支路等值电路中,各支路代表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两支路并联等值电路中的电阻是否为电介质的绝缘电阻?

2—5说明气体、液体和固体电介质的击穿机理并比较其击穿场强数量级的高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