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场(深基坑土方开挖方案)

污水处理场(深基坑土方开挖方案)
污水处理场(深基坑土方开挖方案)

×××吨/年煤炭间接液化项目污水处理厂工程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项目部

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综合说明 (2)

第二章施工准备 (5)

第三章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8)

第四章质量保证措施 (10)

第五章安全保证措施 (13)

第六章文明施工 (16)

第七章深基坑坍塌事故应急预案 (17)

第八章深基边坡稳定的极限高度计算书 (23)

附图: 1、土方开挖运输路线图及夜间施工照明灯具布置图

2、基坑开挖布置及集水坑布置平面图

3、基坑开挖剖面图

第一章综合说明

一、工程概况

污水处理厂工程场地位于××××区;该项目由××集团建设,××工程公司进行设计,由××建设监理公司监理。消防事故水池-A(Z-0279002A)基础底长102.1米,宽62.1米;挖深约5.8米。消防事故水池-B(Z-0279002B)基础底长102.1米,宽62.1米;挖深约5.8米。雨水集水池(Z-0279001)基础底长77.3米,宽62.1米,挖深约5.8米,局部挖深约8.8米;±0.000相对于绝对标高1296.50米;基底坐落在第②层黄土状粉土(Q3al)或第

③层卵石(Q3al+pl),均匀性评价为不均匀;

1、地质情况(参考地勘报告)

根据野外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成果,依据场地地层的成因、年代、岩性及物理、力学性质,将本场地钻探揭露深度范围内地层划分为7层(含亚层),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①层素填土(Q4ml):为原地貌低洼地段在场地整平时堆积碾压而成,主要由粉土、卵石及粗砾砂组成,组成成分、密实度差别较大,均匀性差。详见本场地“填方、挖方平面分布图”。

层厚0.50~7.90m,层底深度0.50~7.90m,层底标高1289.53~1306.59m。

②层黄土状粉土(Q3al):褐黄色,稍湿,稍密~中密,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微孔隙与虫孔发育,含少量石膏等盐类结晶物,局部夹有厚度为10~40cm的碎石土薄层。该层整个场地均有分布。

层厚0.60~11.00m,层底深度 1.80~13.60m,层底标高1283.37~1296.92m。

②夹层卵石(Q3al+pl):灰褐~红褐色,中密~密实,母岩成分主要为石英砂岩,亚圆状,卵石普遍粒径在20-50mm,局部夹漂石,粒径达200mm,充填物主要为粉土、粗砾砂,级配良好。局部为圆砾和砾砂。该层仅在局部钻孔中揭露。

层厚0.60~3.30m,层底深度1.10~8.50m,层底标高1290.60~1297.66m。

③层卵石(Q3al+pl):灰褐~红褐色,密实,母岩成分主要为石英砂岩,微风化,强度高,亚圆状,卵石普遍粒径在20-50mm,局部夹漂石,粒径达400mm,充填物主要为粉土、粗砾砂,级配良好。局部为圆砾和砾砂,该层整个场地均有分布,少数钻孔未揭穿该层。

层厚0.50~11.50m,层底深度 3.00~15.50m,层底标高1282.12~1295.02m。

③夹层黄土状粉土(Q3al):褐黄色,稍湿,中密~密实,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微孔隙与虫孔发育,含少量砾石,局部包含少量石膏等盐类结晶物。该层局部地段分布。

层厚0.60~6.30m,层底深度4.50~14.00m,层底标高1283.11~1293.43m。

④1层强风化砂质泥岩(E):棕红~褐黄色,砂状结构,层状构造,强风化,岩芯呈砂砾状,手可捻碎,浸水极易崩解,强度低,部分钻孔揭露该层。

层厚0.50~3.70m,层底深度5.10~16.50m,层底标高1280.61~1293.25m。

④2层中风化砂质泥岩(E):棕红~褐黄色,砂状结构,层状构造,中

风化,岩芯呈土柱状,柱长为7~25cm,手可捻动,浸水极易崩解与软化,强度低。本次勘察在部分孔中揭露该层,最大揭露厚度8.50m,最大揭露深度20.50m。区域地质资料显示该层厚度大于50.0m。

④2层中风化砂质泥岩层顶埋深情况详见“④2层层顶等高线图”。

2.6.场地地下水

在勘察期间内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本工程可不考虑地下水的影响。

本场地在场平前,为缓坡丘陵地貌,场平后,改变了原有的洪水排泄通道,应注意厂区的防洪问题

2.7. 不良地质作用

本次勘察场地内未见不良地质现象和不良地质作用。

二、编制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9)

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JGJ311-2013)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2013)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区(污水处理厂)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

××工程公司设计图纸

第二章主要施工方法的确定

1、基坑开挖方案

根据施工规范、施工图纸、地勘报告及现场施工条件三个深基坑开挖施工安全等级定为三级。本场地勘察深度范围内无地下水,场地空旷、开阔,附近无建筑物,因此不考虑地下水的影响。基底从地表面下挖深度约为

5.8m,雨水集水池局部挖深8.8米(详细位置见附图四),具体深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基坑底口线根据设计院提供基坑开挖图进行放线,现基坑底口工作面确定为1m(从基础垫层边算起),根据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表

6.2.3)及周围地区建(构)筑物基坑开挖经验,基坑开挖时采用放坡开挖方式,污水处理厂基坑开挖边坡值1:0.75,雨水集水池局部挖深部分与基底-6.3米处开挖边坡值为1:1;(边坡稳定的极限高度计算见第八章)依据开挖深度,本次土方开挖采用分二次开挖到基底的开挖方式进行开挖,第一层开挖至原始地面以下3.0米处(详见附图),第二层直接开挖至基底标高(详见附图)。计划安排四台挖掘机从基坑的中间向基坑两端两两并排边挖边退边装车外运(详见附图)。雨水集水池考虑到局部开挖深度较深,局部开挖深度8.8米部位,第一层开挖至-4.5米处,第二层直接开挖至基底标高。

2、土方开挖顺序

确定本次土方施工顺序如下:

测量放线→土方开挖→修坡→留足预留土层→人工清理。

(1)依据工程实际及业主方要求:本工程开挖前,由监理单位对两个

消防事故水池、一个雨水集水池坐标点进行复核合格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作业。

(2)将两个消防事故水池及雨水集水池基础回填所需土方堆放在业主指定存土场,剩余方土,运至甲方指定弃土场。弃土场与开挖基坑运距以监理、业主实测为准。

3、预留土层厚度的确定

(1)开挖基坑,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以下,当挖至基坑底预留200mm原状土时;挖掘机边挖边安排专人及时清理至反铲挖掘机作业范围内,将基底预留土一并装车外运(不安排人工二次开挖预留土),使得基坑内不得有积土,开挖后要尽快进行垫层施工,不得长时间晾坑、泡坑。

(2)开挖过程中,由测量人员全程控制开挖的基坑尺寸及深度。

(3)机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人工把土方运到机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挖走。

4、人员疏散通道及坡道留设

人员疏散通道采用钢管脚手架搭设,宽度为1.2米。在基坑南北两侧共均匀设置四处上下人通道,通道斜边与地面的夹角为50°。出入口位置祥见附图二。

第三章施工准备

一、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配备施工图纸、技术标准、图集、规范等。

配备测量人员2名及测量设备,现场做好测量标高及轴线控制网,并上报监理单位进行检查验收。

2、测量设备准备

(1).全站仪GTS-102N一台:测角精度 2?,测距精度 2mm±2ppm。主要用于建筑物的定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