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期末试卷含答案

第I 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50

分)

1.改革并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找到了一条让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正确道路,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名言、诗句中,能够表现改革开放给中国带 来巨大变化的是 ( )

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C.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D. 神女应为恙,当惊世界殊

2.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 ( )

1. 改革开放

2. 僻放和发展生产力

3.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4.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3.

据国家统计局全国农村贫困监测调查,按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测算,2018年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1660万人,比上年年末减少1386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1.7%,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这体现了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 )

A.促进公平正义

B.实现同步富裕

C.全面深化改革

D.增进民生福祉

4. 古往今来,创新是人类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源泉和动力,创新改变生活。感受创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B.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C.创新是个人的创意行为,它与任何团队、集体的力量无关

D.创新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累

5.2019年两会期间继续推出《我有问题问总理》栏目,住房、物价、外交、教育等议题成为全国网民关注的焦点。这一措施体现了 ( )

A. 人民民主的真谛是人民当家作主

B.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

C.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真实性

D. 选举民主这一重要的民主形式

6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源于 ( )

A.人民

B.国务院

C.中共中央

D.全国人大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 ( )

A.全面深化改革

B.全面从严治党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8.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万古不变的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这告诉我们()

①权力的行使需要接受监瞥②加大枳力监督就能杜绝腐败现象发生③滥用权力是我们的经验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9.2019年,某市公布信访举报受理范围、信访举报渠道等,通过多种途径听取群众诉求。上述内容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是()

A.民主监督

B.民主管理

C.民主选举

D.民主决策

10.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需求。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有()

①立法机关科学立法②行政机关公正司法③司法机关严格执法④全民尊法学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这句话启示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的治理中()

①既重视发挥法律的教化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②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③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④法律与道德和辅相成,法治与德治可以相互替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种茶、饮茶在中国已有几千年历史,并逐渐形成了融合儒、道、佛诸派思想的中国茶文化。这表明中华文化()

①自强不息②勤劳蜀敢③源远流长④博大精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下列举措有助于直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是()

A.某市开展扫黑除恶行动

B.某市开展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工程行动

C.某校开展“宪法进课堂”教育活动

D.某市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

5.国学进校园、戏曲进校园……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氛围日渐浓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①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内容②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③会分散学生精力影响成绩④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④

6.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语句能体现这一美德的是()

A.捧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D.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7.鲁迅先生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独有的帮神财富

B.有了民族精神就有了国家的富强和繁荣

C.民族精神是始终如一、永恒不变的

D.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

8.右边漫画启示我们要培育和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

A.民主

B.公正

C.诚信

D友善

9.下列行为中,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 )

①热爱祖国,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关注国家的前途和命运②与人为善,互谅互让,助人为乐③树立正确的帜业理想,干-行爱一行,忠于职守,认真负责④诚实守信,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讲信誉、守信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②③④

19.当前我国资源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究其原因,可能是()

①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②工业化进程加快,污染治理任务繁里③人口基数大,资源相对短缺④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

A.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能不能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关系到()

①我国经济社会的安全②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③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④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1.下面的图表中的数据说明我国(

A.新增人口多

B.人口分布不平衡

C.人口出生率降低

D.人口老龄化加剧

22.打开电视机却不看,无意间,你已造成

了电力浪费;去市场购物,明知塑料袋

会造成白色污染,仍然习惯性使用;明知纸张应该双间使用,仍还是习惯性地丢弃没有用完的作业本……这表明()

A.环保节能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

B.环保节能工作都是生活中的细节小事.

C.摒弃不良习惯,必须依靠法治建设

D.环保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23.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多管齐下增蓝天、保碧水、护净土,必须()

①坚持科学德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②杜绝并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③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④把环境保护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来抓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24.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有

()

①中考招生全面取消择校生②打造自行车绿色通道③禁限燃放烟花爆竹④推广垃圾分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在近几年全国两会会场的矿泉水瓶上,都用了印着中英文“给水瓶做记号,并请喝完”的标签。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节约资源,利国利民②倡导绿色理念,坚决抵制消费③环保节能,从我做起④摒弃不良习惯,只能凭借创意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二、简答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相应题号的位置。共26分)

26.在新时代为什么要将改革进行到底?(6分)

27.我们青少年怎样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6分)

28.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全国道德模范表彰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并向受表彰的全国道德模范致以热烈的祝贺。习近平强调,要广泛宣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弘扬道德模范高尚品格,引导人们向道德模范学习,争做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

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和宣传活动有什么意义?(6分)

29.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并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

(1)习近平主席为什么强调“中国青年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分)

(2)你准备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分)

三、分析说明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相应题号的位置。共24分)

30.2019年6月16日,第12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收录了他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关于“文化自信" 的6篇重要讲话。在这些讲话中,习近平深刻阐述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并对做好相关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1)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6分)

(2)如何才能坚定文化自信?(6分)

31.材料一 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上海从此步入垃圾

强制分类时代。有人委屈,有人迷茫,有人担心。垃圾分类,你们还习惯吗?我们要加大解决垃圾处理问题的力度,未来垃圾分类要像刷牙洗脸那样自然。

材料二2019年7月15-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守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世世代代干下去,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1)实施强制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有何意义?(6分)

(2)为“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请你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6分)

云南省楚雄州九年级12月联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参考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