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教学设计教案

朝花夕拾教学设计教案
朝花夕拾教学设计教案

《朝花夕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回顾和总结义务教育阶段鲁迅作品,对鲁迅作品有粗略的人文认识和兴趣,为

高一级学校的语文中鲁迅作品的学习打下基础。

2、把握《朝花夕拾》的总的脉络,对回忆散文有初步的认识。

3、发展学习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语文的综合素质。

预习安排:

提前两周,安排学生阅读《朝花夕拾》。为保证阅读时间,可以利用每天的早自习进行。如果人手一本《朝花夕拾》有困难,可以认真读课文和以前课本中的鲁迅作品,如《一件小事》、《故乡》等。

要求:依托《附录·有关资料》(可提前印发给学生)

1、认真阅读《小引》,基本弄清楚鲁迅写作《朝花夕拾》的背景和动机。

2、阅读《阿长与<山海经>》,了解鲁迅童年的寂寞,探讨长妈妈是怎样一个人,鲁迅对她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3、联系《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懂得回忆散文的一般写法和人文感情。

第一课时:我们读鲁迅和《朝花夕拾》

本课时完成:

1、结合《朝花夕拾》和我们读过的鲁迅作品,说说鲁迅有着怎样的童年和少年的故事。

2、说说我们的童年和青少年与鲁迅的童年和青少年有什么异同?

3、《朝花夕拾》的命名说明了什么?

前两题调动学生大家说,说鲁迅的故事,说我们和鲁迅的异同。

引导:虽然环境和条件不同,但童心是相通的,都渴望爱,渴望关怀,也关怀别人,探求新鲜的事物(东西)……

达成:拉近我们(学生)和鲁迅的距离。

后一题重在说明:鲁迅珍惜童年的生活→对美的向往→曲折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

4、鲁迅为什么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下写《朝花夕拾》?

本题可以多角度讨论,意在启发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

回答要点:生命的支撑力;对丑恶现实的抗争;对美好的信心……

这一课时是名著阅读的开锣戏,意在回顾学过的鲁迅作品,结合《朝花夕拾》,调动学生对鲁迅的认识和感情,鲁迅也是一个平常人,他和我们一样,闪烁着人性的追求……

第二课时:鲁迅说鲁迅——学习《小引》

这一课时,重点理解《朝花夕拾》的小引。

要点:序言的作用;《朝花夕拾》十篇文章的概要和关系;《朝花夕拾》的语言特色——比喻和正话反说。

对“小引”的分析和理解,参考书作了详细的分析,学生粗读即可,不必字字落实,个别特别深奥的地方,留在以后读动懂,弄清思路就行了。

最后要解决一个问题:鲁迅怎样看待自己的作品?

认真阅读第四段,重点理解“……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小引>简介》的分析过于学究气,成人感,不要让学生背那些话。只要让学生明白:鲁迅珍惜过去的生活,美好的或难忘的回忆成了他前进的动力——这就是文学的作用。还有做人的原则——不屈不挠向前走。

分析《小引》时,要引导学生注意鲁迅的坚强的意志

第三课时;长妈妈和鲁迅作品的人物谱

1、认识和理解长妈妈的特点。

长妈妈的特点见教材,关键在理解

..:在那个时代,农村的劳动妇女的落后、愚昧的特点和她的关心、善良的优点是交融在一起的。

2、鲁迅(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说明了什么?

变化: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的敬意——特别的敬意——新的敬意

说明了什么:鲁迅的人文、人本意识(对长妈妈的情思)

3、比较长妈妈和《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中的寿先生:

相同点:善良,对鲁迅有影响

不同点:文化不同,表现也不同

4、藤野先生和《故乡》中的闰土(或范爱农)

相同点:他们都对不同时期的鲁迅产生过影响。

(探讨藤野先生时,可视情况进一步探讨藤野先生为什么关心鲁迅:对学术研究的严谨、自身的正直、内疚——对战争的反思)

小结:

鲁迅作品的人物的特点:从他们对鲁迅的影响和作用,以及鲁迅对他们的感情两方面探讨,突出人文特点。

第四课时:我们的鲁迅——走下神坛的鲁迅

这是收官课,意图通过多向思维,把鲁迅融入每个学生的心中。

引用毛泽东主席对鲁迅的评价:“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围绕这段话,展开讨论。

鲁迅和我们一样,是一个中国人,但又是一个意志坚强的,有着坚定信念的中国人,是民族英雄,他的特点表现为:

1、民族精神的传承——爱国,关爱弱势民众,以民为本……

2、民族的骨气——正直,坚韧不拔……

3、民族的豪情——坚信未来,如: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学生从作品中举例说明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宏观,不要死记鲁迅的生平细节——学生不是传记作家。

如果时间宽裕,可以让学生继续探讨:我们作为现代中国人,该怎么办?也可以以此为话题,写一段话,交流。

朝花夕拾阅读指导课教案

朝花夕拾阅读指导课教案 主备人:郭颖欣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提高读整本书的能力;引导学生用略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断; 2、了解作品创作的文化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内容。 3、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对重要的作品作深入的了解。 4、在实践活动中注意多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其语言积累及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2、教会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 3、引导学生在对人物进行分析的同时引申到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索; 【教学步骤】 (一)教学过程 一、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1.简洁导入 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读书方法和读书的感受。 3.教师点拨:读书三功:“诵”、“疑”、“评”。 读书方法介绍:读书“三功” 诵,不是看,而是声情并茂地念。疑,不是一般地想,而是追问作者,同作者探讨。评,不是复述,而是评价优劣得失,揭示艺术规律。具备了这三功才能读出智慧,读出境界,读出一个灿烂的自我。 4.掌握一些有关阅读散文的方法。 二、走近鲁迅了解创作风格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作者生平。 2.了解作者的其他作品。 三、深入文本了解背景 四、合作交流概括内容 1.阅读文本,把握整体内容; 《朝花夕拾》目录: (1)小引(2)狗?猫?鼠(3)阿长和山海经 (4)二十四孝图(5)五猖会(6)无常 (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8)父亲的病(9)琐记(10)藤野先生(11)范爱农(12)后记 2. 小组讨论,畅谈喜爱篇目; 3.踊跃演讲,发表独到见解。 五、联系作品,分析人物 找出在全书中你认为认为描写得最好或者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并讲述。

朝花夕拾教案阅读课教案

《朝花夕拾》阅读指导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了解鲁迅,了解他童年、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 2、学习用浏览、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阅读书籍。 3、熟读《朝花夕拾》中的精彩片段,学习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 1、了解鲁迅,掌握全书内容,提高理解水平。 2、掌握浏览、略读、精读等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高尔基说:“书籍——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古往今来,有很多读书的至理名言。你知道吗? 师生交流读书名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高尔基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二、合作交流 (一)、教师介绍《新课程标准》推荐的10部名著。 冰心《繁星》《春水》施耐庵《水浒传》 鲁迅《朝花夕拾》老舍《骆驼祥子》 吴承恩《西游记》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高尔基《童年》罗曼·罗兰《名人传》 笛福《鲁滨孙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二)、介绍叶圣陶谈读书。1、靠自己的力量阅读2、阅读要讲究方法(三)、读书要讲究一定方法,老师介绍三种读书方法。 1、浏览:就是我们所说的“随便看看,随便翻翻”。即自主的、没有很强目的性的大略阅读。对一本书不是从头到尾读下去,而是对该书的的部分内容有选择地阅读。如作者、前言、内容提要、目录和大小标题等。 1、《朝花夕拾》写于哪一年?是本什么集?共多少篇? 1926年间。回忆性散文集。共10篇。 2、这十篇分别包含:

《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范爱农》 《藤野先生》 小结:浏览之后,要做进一步阅读,介绍第二种读书方法。 2、略读:略读法就是用尽快的速度,抓住几个要点把书读一遍,对全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他是一种不求深入精研只求概览大意的阅读方法。(不是逐字逐句的读,而是快速的观其概貌) (默读是略读的一种方法。默读时,要做到:不发声读,不动嘴唇;不用手指着读;还要边读边思考。) 你最喜欢哪篇文章?略读课文,概括内容。 《狗?猫?鼠》——作者追忆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阿长与〈山海经〉》——记述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充满了尊敬和感激之情。 《二十四孝图》——重点描写了作者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揭露了封建教育扼杀儿童天性的本质。 《无常》——记述了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辛辣的嘲讽。揭露了“鬼有情,而人无情”的社会现实。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的无限乐趣以及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抒发了作者对儿时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以及对封建私塾教育的批判。 《父亲的病》——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琐记》——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

浅析鲁迅《朝花夕拾》艺术风格

浅析鲁迅《朝花夕拾》的艺术风格 摘要: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记录了他从小的所见所闻,运用写实手法,抒写了各种复杂的感情。散文集是先生26年内写作的10篇散文,也是鲁迅先生精神桃花源的出处。先生对青少年时代生活和求学经历的回忆,目的在于“从纷扰中寻一点闲静来”,表现内心的宁静、祥和,自然、亲切,一种美好温馨的回忆。平等的精神对话(非启蒙性质),精神世界的柔和与悲怆互为表里,正如先生所言:在复杂中寻找宁静,重振士气。——这是鲁迅的另一面,传统人格的体现。 关键词:朝花夕拾修辞表现写人写事情感真挚揭露与批判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由目录《小引》、《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组合成的一本散文集。《朝花夕拾》通常被称之为“回忆散文”,实为散文文体,但又标示“回忆”二字,这就是印证了鲁迅先生说过的:《朝花夕拾》中的十篇散文“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写的是记忆中的往事。 《朝花夕拾》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国初期的生活画面,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也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及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那么鲁迅先生在写作《朝花夕拾》又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又是如何体现它的艺术风格的了,来结合作品进行浅显分析: 一、鲁迅先生对往事回忆时,无法把现实忘却,不时的插入“杂文笔法”(即对现实的议论),彰显了先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一)回忆往事,议论现实,表达内心世界。 《狗?猫?鼠》既有鲁迅先生对童年时拥有过一只可爱的小隐鼠的深情回忆,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教学设计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蚇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学设计 薈湛江市第二中学麦晓敏 2016年11月5日 莆【教学目的】 蚃 1.引导学生了解《朝花夕拾》产生的时代背景,鲁迅的写作动机,激发学 生的阅读。 螇2.引导学生用浏览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内容,欣赏精彩片段。 蚅3.学会欣赏运用对比手法、细节描写人物。 螄【教学重点】 莂 1.了解全书内容,提高学生理解水平; 袇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肆【预习要求】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搜集有关资料; 蒆【教学过程】 膁一、导入(30秒)

膁师: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早在三十年代,他的作品 就已被编入学校教材;解放后,他的文章更是频频出现在各级各类学校的语文课本中,并成为经典篇目。可以说,一代又一代的新中国人,无不是在鲁迅思想的 熏陶下成长起来的。 的确,鲁迅作品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大多如”无花的蔷薇”,而在这蔷薇丛中唯一开着花的,当数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了。 蒇(板书:朝花夕拾鲁迅) 羃二、了解名著阅读的方法(5分钟) 膄师: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名著? 芁(生谈阅读方法)后出示(PPT1:) 羈名著基本的阅读方法: 蚅(一)先读序言、后记和目录。以便对这本书的作者情况、写作背景、写 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初步的了。 羂(二)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略读全书,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精彩部 分和难点,则需要像读课文那样精读。二者结合,收获更多。 莁(三)做点读书笔记。可以概括大意,抄名言,作评注,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莈(四)利用工具书和有关参考资料。 膃三、阅读《朝花夕拾》(5分钟) 螁师:我们也借鉴以上方法来读读《朝花夕拾》。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19)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名著导读《朝花夕拾》 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122.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各题。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一一而且要背出来。 粤有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固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

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1)《五猖会》算是《朝花夕拾》的童趣类文章,那么《朝花夕拾》中此类文章还有哪些?(写两篇即可)。 (2)结合选文,分析文中提到的父亲的特点,并联系《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的形象,说说孩子喜欢怎样的成人? (3)结合选文,分析《朝花夕拾》的艺术特色。 【答案】(1)《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等。 (2)文中的父亲在儿子想看五猖会时。逼着儿子背完书才能看。从这里可以看出该父亲不懂儿童心理,体现了父亲的刻板,严格、权威的特点。《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迷信,唠叨、但是她朴实,善良,尤其是

部编本七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朝花夕拾》阅读指导(学案+教案)

《朝花夕拾》读前指导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阅该的兴趣,指导学生运用相关方法阅读《朝花夕拾》。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提运用快速阅读与精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阅读。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使用批注法阅读,并及时有效地填写相关读书表格。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以单元教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已知信息导入:同学们学习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是“高大的皂夹树”“紫红的桑葚”,还是“美女蛇”“怪哉”虫?这些都是鲁迅童年的生活片段,充满了童年的气息。像这样回忆美好的童年生活的文章,鲁迅先生把它们收进了同一个散文集里,那就是——《朝花夕拾》。鲁迅先生的成长经历是悲喜交织的,今天起,我们就开始阅读《朝花夕拾》,在鲁迅先生的记忆长河里,与他一起感受他曾经的喜怒哀乐。 作品介绍: 1.“鲁迅知多少”:看哪个同学的作者简介更详细、更丰富。 2.“《朝花夕拾》知多少”:看哪个同学对本书的篇章、内容、人物了解的更多些。(让学生先介绍,教师视情况补充、更正、点评。) 试读名著: 1.方法介绍 由于《朝花夕拾》是回忆性散文集,所以阅读的时候可以围绕着鲁迅青少年时期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去写。其中,要注重鲁迅的“所感”,它是丰富的,既有快乐、又有忧愁。我们在阅读这本书时,要将快速阅读与精读相结合,要用批注法进行阅读记录,并将有价值的信息填写在读书记录表上,再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2.教师示范

3.实践运用 (1)以《五猖会》为例,让学生在本篇散文中找出“我”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练习填写读书记录表,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想,为以后的自主阅读做准备。 (2)汇报热身 ①让学生在组内展示自己的读书卡。 ②小组推荐优秀读书卡,向全班展示。 注意:要确保学生在本次练习中明确了阅读方法,并能够在以后的阅读中自主完成阅读与读书记录表。 4.布置作业 ①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阅读实践活动,运用本课学到的“快速阅读与精读相结 合”“批注阅读”的方法进行全书的两遍阅读,并将每篇散文的读书记录表填好,小组间互相交流,汇总问题,评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几张表格在全班展示。(时间为两个星期) ②将每组汇总上来的问题以及感悟进行各小组之间的探讨,最终得出结论,可以以文字、演讲、手抄报等灵活的方式呈现,留在交流展示课进行分享。

最新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优秀教学设计名师资料汇编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学设计 一、学习导引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早在三十年代,他的作品就已被编入学校教材;解放后,他的文章更是频频出现在各级各类学校的语文课本中,并成为经典篇目。可以说,一代又一代的新中国人,无不是在鲁迅思想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 的确,鲁迅作品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大多如“无花的蔷薇”,而在这蔷薇丛中唯一开着花的,当数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了。 (1)、《朝花夕拾》全书篇文章,外加一篇《》,一篇《》,是鲁迅惟一一本集;是鲁迅回忆、和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是,是回忆性。 (2)、我们已学过该集中的文章有《》、《》等;在初中阶段,我们还将学到《藤野先生》一文。 (1、十;小引;后记;散文;童年少年青年;记叙文;散文。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 二、课文重温 (3)、讨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①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②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③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4)、《阿长与〈山海经〉》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 (3、③;4、称呼的由来,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大”字形的睡相,一肚子烦琐的道理,给“我”讲长毛的故事,谋害“我”的隐鼠等;重点是写她给“我”买来了《山海经》;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 三、发人深思 有一句校园民谣: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意思是说,学生平时学习语文,对鲁迅的作品的阅读理解,感到困难较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究竟在哪里? 1、专家说 大家普遍感觉到鲁迅作品比较难懂。那他难懂在什么地方?通常的说法是认为鲁迅作品的时代背景比较复杂,我们不太了解,这样就很难进入鲁迅作品。其实我觉得这不是阅读鲁迅作品的障碍。鲁迅作品之所以难懂,难懂在你很难知道他真正在想什么,真正想说什么,这一点非常难把握。鲁迅先生关于他的作品,说过两句话:我所想的和我所写的是不一样的,我为自己写和为别人写是不一样的。所以,你要真正了解鲁迅作品的真意,是很困难的。

教案《朝花夕拾》教学内容

名著推荐与阅读——《朝花夕拾》教案 主备人:陆远见 【教学目标】 1、继续指导学生提高读整本书的能力;引导学生用粗读和细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断; 2、了解作品诞生的文化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容。 3、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对重要的作品作深入的了解。 4、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其语言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2、教会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 3、引导学生在对人物进行分析的同时引申到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索;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教学准备阶段 1.师方面:搜集资料,编写课件脚本,制作课件,制作与课文有关的片段;从网上下载视频,帮助学生了解鲁迅 2.生方面:布置预习课文,利用课外时间到阅览室读《朝花夕拾》这部书,了解本书的写作背景和全书内容。 (二)教学过程 一、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1. 简洁的导入

2. 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读书方法和读书的感受。 3.教师点拨:读书三功:“诵”“疑”“评”。 二、走近鲁迅了解创作风格(视频)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作者生平。 2.了解作者的其他作品。 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 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的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化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等。 三、深入文本了解背景 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改名《朝花夕拾》。 1925年11月2日,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部务会议决定,小学生要读经,自初小四年级起,每周一小时,直至高小毕业。北洋军阀竭力鼓吹那些所谓“以正人心而厚风俗”的读物。上海出版了《男女百孝图全传》作为“家庭教育的好模范”的必读本。《朝花夕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其用意,正如许广平在讲到关于鲁迅对待儿子海婴的态度时所指出的那样:“他自己生长于大家庭中,一切戕贼儿童天真的待遇,受得最深,记得最真,绝不肯让第二代的孩子再尝到他所受的一切。尤其是普通的所谓礼仪,把小孩子教成木头人一样,见了人都不敢声响的拘拘为仁”。鲁迅希望儿童“敢说、敢笑、敢骂、敢打。”(《欣慰的记念》第183页)因而,《朝花夕拾》中的许多作品,是对封建教育制和封建家长制的无情鞭挞。 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四、合作交流概括内容 1.阅读文本,把握整体内容;

《朝花夕拾》阅读活动课的教案

《朝花夕拾》阅读活动课的教学设计(原创) ----------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 孟凡涛 教学目的: 1、分组选择文中一类人物,梳理文中描述人物语句,欣赏精彩片段,分析其性格特点。 2、学习鲁迅描写人物方法。 3、了解《朝花夕拾》产生的时代背景,鲁迅的写作动机,激发学生的阅读。 教学重点: 1、梳理文中描述人物语句,欣赏精彩片段,分析其性格特点。 2、学习鲁迅描写人物方法。 预习要求:阅读《朝花夕拾》相关内容,搜集有关资料;做个性读书笔记。 课时: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鲁迅其人与时代背景 1、指名学生介绍鲁迅,教师视情况补充。 2、指名学生介绍《朝花夕拾》,教师视情况补充。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典型的江南水乡——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1881——1936,先后在南京、日本、北京、厦门等地学习、教书;1927年10月到上海,直到逝世。肺病,55岁。几十万人自发为其送葬。“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朝花夕拾》是鲁迅惟一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一共10篇。后来又加了“小引”和“后记”。基本写于1926年。当时鲁迅在北京工作,北洋军阀政府镇压进步学生,发生三·一八惨案,鲁迅支持学生,受到通缉,四处躲藏,后来到厦门大学任教,备受保守势力的排挤。苦闷,愤懑,正如《小引》中所说:“浪迹天涯,虽生之日,犹死之年。”于是便想起了往事。) 二、分组选择文中一类人物,梳理文中描述人物语句,欣赏精彩片段,分析其性格特点。 1、分组选择长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寿镜吾父亲 2、合作交流 所选作品: 主要人物: 相关情节:

人物评价: 描写人物方法: 三、作业:整理读书笔记 参考答案: 《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六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长妈妈)、恩师(藤野先生)、朋友(范爱农)、父亲和邻居(衍太太)、作者儿时的私塾老师(寿镜吾)。 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质朴善良、愚昧麻木、勤劳)。 藤野先生——一位日本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没有民族歧视,如果我们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不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严谨认真、平等待人、和蔼可亲)。 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妥协、懦弱)。 范爱农—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由此我们可以感到鲁迅先生对父亲强烈的爱.在现实生活中,有的爸爸是无情的,他没有关注到孩子在一步一步的努力,却一味的敷衍孩子,令孩子自尊心受损,便会度日如年(严厉、慈爱)。 衍太太——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顽皮弄脏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却是要打骂的.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心中却是鄙视衍太太的,因为这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 寿镜吾——方正、质朴、博学,是鲁迅先生颇为敬畏之人。

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本科(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1.中国现代文学以下列哪一项为开端【A】A.“五四”文学革命B.“五四”新文化运动C.白话文运动D.诗界革命 1.2.文学研究会成立的地点是【B】A.上海B.北京C.重庆D.南京1.3.下列属于台湾最早提出改革台湾文学、提倡白话文的文章的是【A】A.《文学与职务》B.《汉文改革论》C.《致台湾青年的一封信》D.《为台湾的文学界一哭》 1.4.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是【C】A.《怀旧》B.《铸剑》C.《狂人日记》D.《秋夜》 1.5.《故事新编》中共收入历史小说【B】A.7篇B.8篇C.9篇D.10篇 1.6.爱姑这个女性形象出自于【D】A.《祝福》B.《伤逝》C.《在酒楼上》D.《离婚》 1.7.鲁迅唯一的一部散文诗集是【C】A.《朝花夕拾》B.《奔流》C.《野草》D.《三闲集》 1.8.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B】A.受压迫受剥削B.精神胜利法C。自高自大D.自欺欺人 1.9.《朝花夕拾》是一部【C】A.抒情散文集B.议论散文集C.叙事散文集D.哲理散文集 1.10.下列哪一部杂文集属于鲁迅前期的杂文【D】A.《三闲集》B.《伪自由书》C.《二心集》D.《坟》 1.11.《这也是一个人》的作者是【A】A.叶绍钧B.汪敬熙C.俞平伯D.杨振声 1.12.下列属于问题小说的作品有【A】A.《两个家庭》B.《陈四爹的牛》C.《浣衣母》D.《残春》 1.13.蒋光慈属于【D】A.乡土文学小说作家B.问题小说作家C.心理分析小说作家D.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家 1.14.下列属于叶绍钧的“灰色人生”系列的作品的是【A】A.《潘先生在难中》B.《多收了三五斗》C.《某城纪事》B.《夜》 1.15.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是【C】A.《狂人日记》B.《阿Q正传》C.《沉沦》D.《牧羊哀话》1.16.郁达夫属于【B】A.文学研究会作家B.创造社作家C.未名社作家D.新月社作家 1.17.新文化运动中第一部白话新诗集是【A】A.《尝试集》B.《凤凰涅 槃》C.《繁星》D.《死水》 1.18.下列属于“自叙传”小说作家 的是【A】A.郁达夫B.冰心C.鲁 迅D.朱自清 1.19.湖畔诗社1922年春成立于【B】 A.上海B.杭州C.扬州D.北京 1.20.小诗的形成主要是受下列哪一 部作品的影响【C】A.《猛虎集》B.《欧 游杂记》C.《飞鸟集》D.《草叶集》 1.21.提出了新诗创作的“三美”主 张的是【B】A.徐志摩B.闻一多C.李 金发D.朱湘、 1.22.20世纪20年代象征诗派的代 表诗人是【D】A.闻一多B.蒋光慈 C.汪静之D.李金发 1.23.贯穿闻一多《红烛》和《死水》 的诗魂是【A】A.爱国主义情思B.理 想之爱C.夫妻之爱D.亲友之爱 1.2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徐志摩诗歌 的艺术特色【D】A.构思精巧,意 象新颖B.韵律和谐,富于音乐关 C.辞藻华美,风格明丽D.丰富的 想象,神奇的夸张 1.25.《翦拂集》是谁的散文集【C】 A.周作人B.孙伏园C.林语堂D.川 岛 1.26.郭沫若散文的代表作是【C】 A.《塔》B.《水平线下》C.《小品 六章》D.《鸡肋集》 1.27.下列关于周作人散文的内容表 述错误的是【D】A.批判死鬼的精 神B.抨击国民性的弱点C.宣扬一 种隐逸的、逸乐的士大夫情趣D.宣 扬一种入世的情趣 1.28.标志着冰心的散文已取得了初 步的成功并确立了其独特风格的作 品是【A】A.《笑》B.《山中杂记》 C.《小桔灯》D.《寄小读者》 1.29.朱自清的散文《绿》属于哪一 题材的散文【C】A.社会性、政治 性较强的题材B.描写感人至深的亲 情、友情、人情的题材C.写景抒情 的题材D.表现生活情趣的题材 1.30.以新的形式最早出现的一个专 门性戏剧杂志是【A】A.《戏剧》月 刊B.《南国》半月刊C.《文学周报》 D.《晨报副刊》 1.31.洪深的哪一作品借鉴了奥尼尔 《琼斯皇》的戏剧手法【C】A.《贫 民惨剧》B.《卖梨人》C.《赵阎王》 D.《回去》 1.32.丁西林的第一部独幕喜剧是 【A】A.《一只马蜂》B.《压迫》C.《终 身大事》D.《兵变》 1.33.被田汉视为“比较能介绍我自 己的出世作”的是【D】A.《名优之 死》B.《第五病室》C.《关汉卿》D.《咖 啡店之一夜》 1.34.下列属于田汉20世纪30年代 创作的表现抗日救亡主题的戏剧的 是【D】A.《风云儿女》B.《关汉卿》 C.《名优之死》D.《回春之曲》 2.1.《送报夫》是台湾哪一作家的作 品【C】A.赖和B.朱点人C.杨逵 D.陈奇云 2.2.下列属于香港小说家、诗人侣 伦的作品的是【A】A.《殿薇》B.《南 国风》C.《行过的生命》D.《海上 谣》 2.3.茅盾在“五四”时期发表了一 系列文章,大力提倡的艺术主张是 【A】A.文学为人生B.文学为艺术 C.自然主义D.浪漫主义 2.4.1929年茅盾在日本创作的一部 长篇小说是【D】A.《动摇》B.《幻 灭》C.《追求》D.《虹》 2.5.《腐蚀》是以哪一位女性的日记 形式展开情节冲突的【D】A.章秋 柳B.孙舞阳C.小昭D.赵惠明 2.6.下列哪一部作品由《幻灭》、《动 摇》、《追求》三个中篇小说构成【C】 A.《虹》B.《林家铺子》C.《蚀》D.《子 夜》 2.7.茅盾的短篇小说《自杀》出自 【C】A.《农村三部曲》B.《蚀》C.《野 蔷薇》D.《子夜》 2.8.巴金在《激流三部曲》中塑造 的第一个含有复杂感情的.现实生 活中活生生存在的小人物是【A】 A.觉新B.觉民C.觉慧D.瑞珏 2.9.《家》中第一个冲出家庭牢笼的 人物是【C】A.觉新B.觉民C.觉 慧D.鸣凤 2.10.《憩园》的主人公是【A】A.杨 梦痴B.高老太爷C.李冷D.吴仁 民 2.11.《寒夜》中体现了一种反道德、 重自我的新型女性是【D】A.杨梦 痴B.瑞珏C.梅D.曾树生 2.12.老舍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A】 A.《老张的哲学》B.《赵子日》C.《二 马》D.《离婚》 2.13.老舍在科幻小说的外衣下寄寓 着明显的政治讽刺意旨的小说是 【B】A.《小坡的生日》B.《猫城记》 C.《牛天赐传》D.《文博士》 2.14.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运用 的书写样式是【C】A.寓言体B.科 幻体C.童话体D.书信体 2.15.标志着老舍幽默风格更成熟的 作品是【B】A.《二马》B.《离婚》 C.《骆驼祥子》D.《四世同堂》

朝花夕拾教学设计1 人教版完美版

《朝花夕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对重要的作品作深入的了解。 2,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其语言综合素养。 3,引导学生在对人物进行分析的同时引申到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索。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提高读整本书的能力,对重要的作品作深入的了解。 教法:三疑三探。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早在三十年代,他的作品就已被编入学校教材;解放后,他的文章更是频频出现在各级各类学校的语文课本中,并成为经典篇目。可以说,一代又一代的新中国人,无不是在鲁迅思想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 的确,鲁迅作品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大多如“无花的蔷薇”,而在这蔷薇丛中唯一开着花的,当数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了。 2、鲁迅及其代表作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对重要的作品作深入的了解。 2,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其语言综合素养。 3,引导学生在对人物进行分析的同时引申到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索。 (三)根据课题和学习目标,提出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和学习目标,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 《朝花夕拾》有那些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的学习提供帮助。请看: (四)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示: 1,《朝花夕拾》有哪些文章? 2,这些文章都写了什么内容?突出了什么主题?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一)小组合探。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 2.教师点拨或精讲。

朝花夕拾导读课教案

“消除与经典的隔膜——初探农村初中名著阅读的策略与方法” 《朝花夕拾》导读课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消除与经典之间的隔膜 2.通过指导提高读整本书的能力;引导用略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断; 3、了解作品创作的文化历史背景,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 4、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对重要的作品作深入的了解。 5、在实践活动中注意多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其语言积累及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培养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的能力。 2、教会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 3、引导学生在对人物进行分析的同时引申到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索; 【课时安排】1至2课时(可根据教学情况自行调整) 【教学步骤】 (一)教学准备阶段 1.师:搜集资料,制作课件。 2.生:布置预习课文,利用课外时间读《朝花夕拾》这部书,了解本书的写作背景和全书内容。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鲁迅的颁奖词 1.出示:把生命献给中国,让世界为之景仰。矮矮的身躯,创造出崇高的事业,瘦削的肩膀,承载着千年的使命!从狂人的眼睛里,我们读出了历史的沉重;从阿Q的身影中,我们体会到变革的艰难;从坟头的花环上,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从铁屋的呐喊中,我们听清了奋进的声音!你在孤独中呐喊,你在市声里彷徨,采一片朝花为自己送行,荷一杆长戟向黑暗进攻!大星陨落,天地同悲;巨著行世,千秋共仰,他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子——鲁迅。

这是一份颁奖词。大家在电视里见过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颁奖典礼吗?颁奖词应该怎么读?推荐一个同学读读吧!(让我们一起大声喊出他的名字——鲁迅) 2.考考你 你能说出这份颁奖词中,暗含了鲁迅先生的哪些代表作吗? 《狂人日记》(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中篇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精神胜利法的代言词《坟》杂文集《彷徨》《呐喊》小说集散文集《朝花夕拾》。 3. 著名的共产党人瞿秋白曾经这样形容鲁迅,说他是“野兽的奶汁所喂养大的狼。”而且鲁迅也承认,说“对,我是狼”,“痛苦时索性躺在荒山里,在草莽中,舔着自己的伤口。”还有人说鲁迅先生是一把匕首,是插入敌人心脏的一把锋利的尖刀。有人称他为魔,有人称他为神,有人称他为狼,甚至有人称他为鬼,可是他就不是“人”!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把鲁迅先生当作“人”,把他当作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来审视。这节课我们就从“人”的角度,通过解读他唯一的一部散文集《朝花夕拾》来解读他的生命轨迹。 二、我眼中的鲁迅 1.出示孟子说过的一句话:“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所以我们看一本书首先要了解作者。对本书的作者鲁迅又了解多少?把你知道的信息与同学们分享。 成长经历: 鲁迅的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做过江西一个县的知县老爷,后来又到北京当上内阁中书绍兴城并不大,像周介孚这样既是翰林,又做京官的人,自然能赢得一般市民的敬畏。鲁迅真是幸运,他获得了一系列穷家小户的孩子所无法享受的条件。但是在他13岁那年,他的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故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便迅速败落下来经常拿着医生为父亲开的药方到药店去取药,经常拿着东西到当铺去变卖。在过去家境好的时候,周围人是用一种羡慕的眼光看待他这个小“公子哥儿”的,话语里包含着亲切,眼光里流露着温存。但现在他家穷了下来,周围人的态度就都变了:

《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导读教学设计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朝花夕拾》产生的时代背景,鲁迅的写作动机,激发学生的阅读。 2.引导学生用浏览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内容,欣赏精彩片段。 3.学会欣赏运用对比手法、细节描写人物。 【教学重点】 1.了解全书内容,提高学生理解水平;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预习要求】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早在三十年代,他的作品就已被编入学校教材;解放后,他的文章更是频频出现在各级各类学校的语文课本中,并成为经典篇目。可以说,一代又一代的新中国人,无不是在鲁迅思想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 的确,鲁迅作品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大多如”无花的蔷薇”,而在这蔷薇丛中唯一开着花的,当数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了。 (板书:朝花夕拾鲁迅) 二、了解名著阅读的方法 师: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名著? 三、阅读《朝花夕拾》

(一)作者介绍 (二)整体感知《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全书篇文章,分别为《》、《》、《》、《》、《》、《》、《》、《》、《》、《》。外加一篇《》,一篇《》,是鲁迅惟一一本集;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到的生活道路和经历,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 进行了抨击和嘲讽。 四、选文例析《五猖会》 (一)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并归纳主题。 (它主要记述“我”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以及因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板书:五猖会→批判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二)文章是如何来表现这个主题的? 主要是通过叙写“我”去看五猖会前后的情感变化的经历来表现:

《引领学生深度阅读——《朝花夕拾》读书交流会》课堂教学设计

四、《如何引领学生深度阅读——《朝花夕拾》读书交流会》课堂教学设计 一、缘起 当前,信息时代里整个成人世界碎片化、浅表化的阅读习惯,已经严重影响我们学生的阅读姿态和阅读选择,长此以往,令人忧虑。2017年3月7日,人教社编辑尤炜老师在“部编初中语文教科书介绍”中特别指出:从七下开始,在阅读策略上,“重在精思细析,渐趋专业,针对性佳”,并明确提出“批注式”、“笔记式”等具体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破除学生大而化之、笼笼统统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更多关注文字深层的东西,在思考的深度与精度上,在思维方式的多元化等方面的教学要求都有所提高。“传统文化类”教学内容被列为综合性学习三大类之首。我认为,这是对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最精准的解读,不仅只适用于新教材,我们的八年级教材当然可以以此理念为引领。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无论是使命还是职责,都实在想尽己所能,引领自己的学生以深度阅读的姿态,抛去功利,除去浮躁,沉心,静气,将自己浸入经典中,去感受经典中的文字美、文学美、文化美,去理解、思考、表达、体验、传承……运用好的阅读方法,养成好的阅读习惯,真正将书中的精华转化为属于自己的价值,并试着影响他人。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在这种分享和被关注的喜悦中促进自己的阅读走向深入,为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厚重的底子。这是我设计这节课的初衷。

二、课程目标 开展本次活动,希望达成以下目标: 1.让学生能沉心静气,以安静阅读的姿态真正浸入文字中,能 够享受阅读。 2.学一点有效的阅读方法,掌握一点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 3.更多关注经典中的文字美、文学美、文化美。 4.学会多种形式的自我表达。 三、重点难点 重点: 1. 让学生能沉心静气,以安静阅读的姿态真正浸入文字中,能够享受阅读。 2. 学一点有效的阅读方法,掌握一点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 难点: 1. 更多关注经典中的文字美、文学美、文化美。 2. 学会多种形式的自我表达。 四、教学资源准备: 1.老师和学生一起课前精读《朝花夕拾》。 2.教师为课堂开始和结束准备PPT。 3.每小组根据各自需要自己准备文字资料、PPT、背影音乐、视频资料、简单道具等。 五、课前准备及课外学习活动设计。

朝花夕拾教案

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鲁迅和他的《朝花夕拾》教学目标: 1. 课前初读作品,大致了解著作中各篇章的主要内容。 2. 通过略读、精读、感悟等读书方式,了解作者的生命历程,消除对鲁 迅的隔膜,对其作品的隔膜。 3. 能运用课上所学的读书方法,选准读书角度,制作读书卡。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探究学习,了解鲁迅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消除对鲁迅的隔膜, 对其作品的隔膜。 2. 选准读书角度,制作读书卡。 学习准备: 通读原著中所有作品,重点阅读学习材料中的几篇作品 教学过程: 一、预习展示 1. 根据课前预习,介绍鲁迅 出示鲁迅的生平简介,请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你所认识的鲁迅 (预设:圣人、神人、大文豪、斗士……) 2. 根据课前预习,介绍散文集《朝花夕拾》 (从前文与鲁迅的距离感中,引出《朝花夕拾》的简介,并抓住“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历路程”这句关键句) 二、范例导读 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为例,引导学生完成表格,制作读书卡。 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已学课文,简单处理,用概括的方式) ②《五猖会》(引导学生用好摘录的方式,并且落实好各种方式的读,做好感悟批注)

三、学以致用 按照范例,对所选的几篇文章进行阅读勾画,完成表格,制作读书卡(小组合作交流,共读共划共悟,集体展示)

四、课堂小结 “圣人”鲁迅,他有快乐的童年,也有被父亲、被学业束缚的烦恼,这是和我们一样的;在家庭遭受变故,父亲生病的人生磨难中,慢慢练就出了几分坚毅的品质,这也是我们所能拥有的;进入青年时期,一次次站在人生的岔路口,几经探索,几番抉择,最后终于坚定了他用笔、用文学改造中国人的决心,这是不是又和将要步入青年的我们有几分相似呢?其实,鲁迅先生和我们一样,都是一个普通的人。他并不是遥不可及,不可亲近的,他的作品,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也是如此。 五、课后作业 今天老师只是选择了一个阅读的角度,选择其中五篇,作为一个例子,教给大家一个阅读的方法。关于阅读这部作品的角度还有很多,就像课本中告诉我们的一样:鲁迅的童年、笔下的那些人物、儿童的教育观念…… 课后,你能不能选择或自己设计一个阅读角度,按照老师给你们做的示范,也设计一个这样的表格,制作一张这样的读书卡片,相信你的阅读,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板书设计: 童年快乐与烦恼圣人 少年磨难与坚毅普通的人亲近青年探索与抉择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案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案 教学目标 1、继续指导学生提高读整本书的能力;引导学生用粗读和细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断; 2、了解作品诞生的文化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容,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案。 3、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对重要的作品作深入的了解。 4、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其语言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2、教会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 3、引导学生在对人物进行分析的同时引申到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索; 资料链接: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如果有人说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你信吗?我不信!但我们可以大胆假设: 提问:如果我们的人生只剩下现在短暂的45分钟,那么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略) 2、有一个人可以帮助我们解答这个疑问。著名的诗人臧克家曾经这样赞颂过他:“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他自己也曾经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提问:同学们说说他是谁啊?——鲁迅。 (板书:鲁迅) 3、著名的共产党人瞿秋白曾经这样形容鲁迅,说他是“野兽的奶汁所喂养大的狼。”而且鲁迅也承认,说“对,我是狼”,“痛苦时索性躺在荒山里,在草莽中,舔着自己的伤口。”还有人说鲁迅先生是一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