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文化理念与中学英语词汇教学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文化理念与中学英语词汇教学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文化理念与中学英语词汇教学

文化理念与中学英语词汇教学

摘要:本文拟从文化意识与词汇教学的关系出发,对学生学习词汇所遇到的问题经进行分析,探讨如何通过文化因素的导入,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词汇.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及世界意识。

关键词:文化意识教学措施具体方法

1 引言

我国在2001年7月制定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其课程目标中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其具体内容有低到高大致为,对英语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能意识到语言交际中存在文化差异;能体会交际中语言文化内涵和背景;对异国文化采取尊重和包容的态度;具有较强的世界意识[1]。从教育者的角度看,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从词汇这一环节起教师就要注意适时介绍西方文化知识,将其融人词汇教学,引导他们树立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从起点处就向学习者输送英文素养,提高其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最终达成有效流畅的交流。词汇教学中适时介绍文化知识对学习者词汇能力发展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进行词汇教学时切不可只注重词语知识,忽视其文化传承,也不可将词汇知识与文化含义分割介绍。要做到适时融合,否则将会造成事倍功半甚至负面迁移的后果。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英语词汇教学中西方文化介绍只是给他们提供了零散的英语文化信息,只是一种知识传授,相当于“授人以鱼”。这固然必要。但更重要的是一种意识的培养。能力的培养老师这种融文化知识于词汇教学中的思路和方法恰似“授人以渔”[2]。多年以后.学生可能忘记了老师所讲授的具体文化知识点,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下所培养起来的跨文化意以及随之而发展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将伴随他们终生。这正是我国英语教学目的之所在。

2词汇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包括实物、文学、艺术、信仰、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他社会习得的能力与习惯的综合体。而语言则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文化的载体。因此,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一般说来,文化决定语言,语言反映文化。词汇是语言中最活泼、最具生命力、且最能体现时代和社会变化的一个要素,因而它不仅受到文化的制约,而且也能生动地反映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内涵[3]。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词汇层面上体现的非常突出,涉及的面也最为广泛。了解词汇层面上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既有助于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把所学词汇得体地运用于实际语言交流中[4]。当前。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所使用的牛津英语教材,在编排体例上突破了传统模式,内容联系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有时态气息,体现时代精神。整套教材中,语言知识,技能和跨文化意识能有机结合,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从根基上向学生输送英文素养,使其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为日后准确得体自如地运用词汇知识表达思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知事物和从事活动的意识倾向。在外语学习中兴趣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推动他们探究、学习、获取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动因[5]。学生刚接触英语时,都有一种好奇心和兴趣。而现在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习英语,有的孩子甚至在幼儿园就开始学习,简单的口语,等他们到中学时那种新鲜感全无。再加上随着所学语言知识的增多、内容的加深,尤其是现在使用的牛津英语教材,词汇量相当大,每一单元都有60到100个新单词,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力不从心。学生因学习滞后而产生厌学情绪,他们在英语学习中求知情趣淡化、主动性弱化、学习能力退化,从而直接影响学生能力素质和英语知识水平的形成和发展。

在多数情况下,尤其在农村英语教学中,由于教学设施的滞后,教师在讲解单词时,还是老方

式:即读音、拼写和词义。至于词义,大都停留在介绍词的字面意义,很少会探讨一些单词背后的文化背景,即单词的起源、适用环境及要考虑到的一些风俗习惯等;因为应试教育,教师比较重视语法,课堂上会花不少的时间讲解语法知识、语法结构,解释每个单词、词组在句中所起的作用,有时也会涉及到一些简单的构法。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觉得英语学习枯燥乏味,没有乐趣可言,进而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尽管不少学生会死记硬背许多单词的基本意义,但却分不清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个单词,用它的哪一个意思。久而久之,学生会变得急功近利,不少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考试,除了分数之外不少学生无法说出完整准确的词组或句子,甚至有把“浓咖啡”说成strong coffee,把“力大如牛”说成as strong as bull,把“凡人皆有得意时说成Every person has a happy day,而正确的说法应该是black coffee,as strong as a horse,Every dog has its day。这些都属于日常的语言表述,这是在词汇学习时没有停留思考、没有进行对比对照、没有进行文化差异分析所造成的。

据调查,学生在词汇学习上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词汇学习遗忘现象普遍。由于英语与汉语在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性及学生过程中记忆不得法等,许多学生都感到花了大量时间记单词,效果却不理想。对学过的、背过的单词,有时不能回忆其音、其形、其义,不能有效地运用它们。2.词汇学习方式单一。在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学生由于条件的限制、缺乏学习策略等,常常孤立地、机械地去学习、记忆单词。由于脱离了一定的语境和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学生在现实生活交往中或模拟语境中难以理解和运用已学过的单词。如在面对短语“black tea”和句子“Can you give me a hand?”“It rains cats and dogs”时,虽没有生词,但学生仍会产生歧义理解。在实际运用中,Chinglish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3.词汇学习与运用主动性不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对教师和教材的依赖性较强,很少主动地通过阅读课外读物、听广播、查词典、与同学交流等方式,去加大英语的输入量,丰富自己的词汇知识,提高词汇的运用能力[6]。

综上所述,词汇与文化水乳交融。在学习一个民族的词汇时,我们不可忽略词汇的文化内涵。只有把词汇和文化结合起来,词汇学习才更有意义。在外语教学中,外语教师更应该注意帮助学生克服文化障碍,注重文化教学,不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中学生语言学习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不分场合地搬用所学词汇,或者从中国人的社会文化角度去观察、对照英美语言文化。尽管语法正确,但在交际时往往会产生误会。在西方,招待客人时主人往往会问“Would you like some tea or coffee?”作为客套,中国人却以“Don’t trouble ”或“It’s too kind of you”来回答。此类答案显然不符合英美文化的习惯。因此,英语词汇教学应注意中英文的表达方式以及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不能孤立地进行词汇教学,让语言和文化分离,而要把它放到一定的文化背景中,注重比较,让学生了解英汉两种文化的词汇差异以及在语言中的不同表现形式,理解其内涵,以排除自身文化的干扰,不断纠正自己对词汇理解和运用上的偏差和错误。教师对个别词汇作中西文化差异比较,使学生学习词汇知识的同时提高文化意识。例如,“tea”这个词在英语国家使用的频率极高,由tea派生出“tea-time,tea-break,morning-tea,afternoon-tea”等,在澳洲甚至可以指正餐以外的一餐。学生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就不能深刻了解这个词的真正含义。

3 问题与探索

只有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其差异,学习者才能积极正确地对单词的意、形、义进行推敲和思考。要提高学生对英语词汇文化内涵的理解能力,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3.1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必须树立文化意识,注重传授必要的文化知识,如英美文化背景、风俗和习惯等,使语言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容易理解掌握和接受,例如,自从17世纪初荷兰人把中国的茶叶介绍到了欧洲,茶就逐渐成为英国传统大众化饮料,自然也就引发出不少习语。英国人酷爱喝茶,因此“一杯茶”(cup of tea)就不仅仅是用来解渴的饮料,而喻指“令人喜爱的东西”。Jazz isn’t my cup of tea—— I prefer classical music.(我不喜欢爵士乐,我喜欢古典音乐。) 除了茶,面包和牛油是西方人的主食,没有了这两样东西,他们就活不成了。所以bread and butter

就转义成提供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的“谋生之道”。例如,I don t write just for fun——it’s my bread and butter.(我写作并非只为了乐趣,它是我的谋生之道。) [7]

3.2重视英汉词汇文化内涵对比。英汉文化的差异体现在英语词汇教学方方面面,在教学中进行英汉文化对比是一种生动、有效的方法,对学生理解英语文化习语能力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对重要词汇的文化背景进行必要的解释,并且与汉语进行比较,要求学生记忆一些与汉语内涵和外延不同的英语词汇。英语和汉语中的某些词语,其概念意义表面上似乎对应,但它们在指称的范围、表达的程度和隐含的褒贬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英语的“people”和汉语的“人民”在概念意义上就有差异。英语的“people”只是指人的数量的多少,而汉语的“人民”指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有着浓厚的政治色彩[8]。

3.3正确区分字面意义和涵义。词的涵义是词的隐含或附加意义。从这个定义的解释看,对于学外语的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词的字面意义,而且要知道词的涵义。不了解词汇涵义,会使正常交际受阻,会闹了笑话而不自知或引起谈话者的一方或双方不快。例如:(1)英语中green with envy 是什么意思?人们忌妒或羡慕时脸色真的变绿或发青吗?(2)英语中说Patti was in blue mood;Patti(保尔)是什么情绪?高兴、激动、悲哀,还是什么?在上列两句中,green(绿)和blue(兰)都不是指颜色,两个词都有别的意思——某种文化方面的联想——从字面上看这种意思不明显。在词典上,green这个词有“(脸色)变绿”的意思,但green with envy是个固定词组,不过表示“十分妒忌”而已。blue这个词与mood之类的词连用表现某种情绪时,表示“沮丧的”、“忧郁的”,例2之意为“保尔情绪低落”。以上两个例子就涉及词的字面意义和联想内涵意义,这就是语言文化差异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在理解目的语(target language)时,遇到的障碍并非语言知识造成,而是由文化差异导致的[9]。所以只有对中英文化差异进行比较,使学生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真正领会到词的涵义,并能正确运用所学的词汇进行交际,才能真正达到词汇学习的目的[10]。

3.4挖掘语篇的文化信息。现行的英语教材选材广泛,大部分语篇涉及英语国家典型的文化背景知识,特别是其中的文学作,为学生了解外部世界提供了生动鲜明的材料。在语篇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还要引导他们随时随地地挖掘其中的文化信息,使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

3.5密切关注英语词汇的新变化。现代生活日新月异,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新事物、新现象也不断涌现,促进了语言本身的发展变化。据统计,互联网上每天大约要诞生5O多个新生词。若想掌握英语单词,跟上英语词汇本身的快速膨胀,就不能不了解英语词汇的起源、词族的逻辑发展、造词的思维方式、词汇应用的科学文化背景,以及现代英语词汇的构成法则[11]。随着现代英语的发展新词汇、新的表达法不断出现,旧词新义也更为普遍。这些词汇是一国文化的侧面反映。我们应该把一部分注意力放在这些词汇上,以便更好地跟上时代的步伐。词汇的变化最快也最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如这几年世界遭受了一些灾难,产生了SARS(非典型性肺炎),bird flu(禽流感) 如2009年从墨西哥爆发的新的流感病毒,H1N1等词。2004年东南亚的天灾海啸使得“Tsunami”一词也应运而生。这些词汇反映了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化,了解这些词汇实际上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该领域的文化,而对某领域的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必然有助于词汇的学习。

3.6结合教材,适时渗入。由于目前中学英语中学中,学校没有开设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专门课程,所以我们要将教材中那些有关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风俗习惯的典型实例挖掘出来,结合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来进行语言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12]例如,在教Christmas Day 一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收集与圣诞节有关的资料,如圣诞节的由来,圣诞礼物等,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这一重大传统节日的各种文化背景知识,感受一下圣诞节的狂欢和节日里热烈的气氛,同时也可以与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作比较。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掌握和圣诞节有关的一系列词汇。

3.7插入时事新闻,拓展文化视野随着我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与各国的交流不断加强,交流中碰到的文化摩擦不断出现,而切实了解世界上所发生的大事成为跨文化交流所迈出的第一步。在

英语课堂教学中,我尝试着插入时事新闻,让学生课后通过阅读报刊、看电视新闻、上网查找各种资料等途径了解国内外大事,然后在课堂上一起讨论。讨论给学生提供了集体活动的机会,激发了他们的表现欲。学生不仅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也从中获取了完整的文化背景知识。[13]如,中国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世博会的即将举办,都是很好的教学素材。

4 教学建议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词汇的同时,掌握交际策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教师需要科学地使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渗透文化资源,拓展文化学习空间。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牛津英语》教材中的原有文化内容,渗透相关文化信息,使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得以实现。

4.1语境教学法。因为缺乏真实具体的语言环境,我国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和英语文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教师调控的课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尽量给学生营造一种浓郁的具有西方文化氛围的环境。牛津英语8AUnit3 主要是介绍世界各国名胜古迹。在学习这一单元的一段时间里,教师可以在教室四周贴上富有各国文化,尤其是英美文化气息的图画。如:英国大本钟,悉尼歌剧院,美国自由女神像。以便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对文化概念的理解。而且更好的让学生理解places of interest from all over the world这一词组的含义。

4.2对照比较法。英语词汇文化内涵颇为浓厚,英语中有的词,汉语中没有在概念意义方面相对应的词汇,即所谓的“词汇空缺”(1exical gaps)[14]。像(KFC)肯德基、(Macdonald)麦当劳 hotdog (热狗),pudding(布丁)等都属于汉语没有其对应词这类情况。在英语教学中,对这类“词汇空缺”的词汇的教学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这类词语可采取用英语释义的方法,详细地说明和解释它们在英语中所表达的意义和使用情况;使学生们对这类词语的概念意义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为他们在语言交际中真正掌握和使用好这类词语打下基础。此外,采用英语释义的方法教授这类词语还可以使学生们在英语词汇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增长有关英语国家的一些文化背景知识。

通过对照比较,学生会更深刻地理解西方文化,更清楚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避免语用失误。比如,黄色(yellow)在中国文化里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力和色情淫秽,人们常说“黄袍加身”、“黄色书刊”等,但在美国,yellow没有这种特定的内涵,人们常用蓝色(blue)来指代色情(如a blue movie)。再如,动物与人朝夕相处,动物词语的运用往往反映出不同民族的审美情趣。狗(dog)在西方是大众的宠物和忠实的朋友,于是便有a lucky dog(幸运儿),top dog(身居要职的人)一类的褒义词组,但在中国,人们总觉得狗肮脏龌龊,常常用“走狗”、“狼心狗肺”这些话骂人。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呢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不同的地域文化,也影响着词汇的联想意义[15]。

4.3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历来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方法.把它用在跨文化教学上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效果。将抽象的文化差异知识置于一个个具体的案例中,借助于或真实或风趣的案例,介绍词汇所包含的文化.很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信很多英语教师引用过与汉语文化中表示谦虚时常用的“哪里哪里”相关的这个“非常案例”。案例情节如下:有一位高级领导携夫人到国外访问.自然有翻译人员随行。当老外夸赞领导夫人的美貌时,不假思索的翻译将领导的谦虚之词“哪里哪里”直接译成“where and where”。老外的回答是“Every where.(浑身上下那儿都美)”因为不明就里的老外还以为人家等他夸夸夫人什么部位美呢! 结果使的那位领导非常尴尬。还有,有一留学生在国外,听到有人喊Look out!立刻把头伸到窗外,结果遭遇到被泼一盆脏水。虽无处可查这些案例的出处来源,但不失为经典跨文化冲突教学案例。其中的文化冲突造成的恶果足以提醒学生们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足以鞭策英语学习者从字词所含的点滴文化信息着眼。

4.4 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在当今计算机网络时代,我们不妨借助于多媒体手段展示具有典型的跨文化内涵的视频材料,借此或直接导入,或进行对比分析,或分组讨论等等。这种学习者亲身浸入西方文化的学习所带来的效果是其他方法无法替代的。词汇教学中,将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

相结合的具体操作方法很多,不同教师采用的方法不同。在此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我们采用何种方法将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其根本目的不在于传授零散的文化信息,而在于培养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帮助他们树立跨文化交流的意识,提高实际交流能力。

4. 5专门讲解法。当谈到历史剧、文学小说的作品时,对人物的刻画、背景及性格的描写,进行专门讲解,否则学生不了解故事发生的政治背景,很难准确体会故事中主人翁心理变化过程。

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英语词汇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学中应善于揭示词汇的文化特征,进行英语词汇和跨文化的对比,使学生在词汇知识学习的同时提高文化意识。

[1] 英语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第1版第6-8页

[2] [4] 赵秀平,孙洁滨. 浅析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

社会科学论坛,2007年5月下第145-146页

[3] 汪玉玲. 文化与词汇.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4年第7期第53页.

[5] 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第61页

[6] [10] 史湘琳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 Ju1.2007第27卷第二期第158页

[7] 康晓秋现代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中国教育导刊

2005 年第14期第78页

[8] [9] [14]肖君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差异现象浅析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5月第23卷第5期第75页

[11] 康晓秋现代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中国教育导刊

2005 年第14期第76页

[12] 陈励谈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4 年第1 期第48 页

[13] 范娟利《牛津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6年第8期 17 页

[15] 肖君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差异现象浅析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5月第23卷第5期第76页

小学英语论文浅谈小学英语单词的教学与记忆方法_通用版

小学英语论文-浅谈小学英语单词的教学与记忆方法通用版 现在,英语在人们的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英语口语的学习,到三年级就要求掌握比较多的单词,这对学生来说,是一项非常重的任务。对于我们学校所处的地区,很多家长们的知识水平是比较低,但他们也知道英语的学习是很重要,可是他们却不知如何帮助子女。因此,不能完全依靠学生回家背单词,依赖家长监督指导。还是只能利用英语课堂上的有效学习和记忆。下面就来浅谈一下我的体会。 一、采用直观教学,创设模拟情景,激活学习兴趣,增强感官印象 1利用图片教授单词 有时,某些老师为了追求现代化,什么都使用电脑。如果只是用电脑显示图片的话,那么直接用图片教学更省时、更方便,而且效果也是一样。其实,图片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对直接的实物教学比较容易接受,图片比较形象、直观,在一张纸上画上飞机、轮船、汽车、地铁、自行车、火车等,展示到学生面前,能够有效的刺激他们的大脑皮层,有利于长久记忆。当然,图片的出示要能够吸引学生,这就需要结合一些竞赛、游戏等活动进行教学。例如,我在五年级教交通工具的单词时,我就选用了竞猜游戏来激起学生兴趣。先让他们看到图片的一角,便问:“What is it? Can you guess?”学生会抢着回答:“Is it a …?”如果都猜不对,就开放更多的图片内容让他们猜。猜对就奖励他们一颗星。并呈现整张图片让学生加深印象。 2利用实物教授单词 现在,学生学习的内容,多与我们周围的环境有关,这就方便了我们利用实物进行教授单词。在四年级的时间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时间的表示,必须利用时钟来反映时间,学生一看时钟就知道是什么时间,当老师教“What time is it? It’s one thirty.”他们就知道老师讲的是什么意思。我们就不用花太多时间去解释。在他们知道几个重要时刻的表示后,让学生归纳总结出时间的表示。最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弄他们的时钟,边转动时钟,边练习。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会较轻松和快乐。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范文

对新高中英语教材的新探索一、引言 现如今,倡导“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2003年秋季教育部又开始在全国各地颁布执行新的教学大纲和与之相配套的以话题为形式、功能与结构相结合的“任务型”新教材。该教材要求课堂以结构和功能为主线,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活动。教材要求教师教学应该以启发启发学生思考为主,提倡创新,给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空间。在培养听、说、读、写等各项能力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英语的综合能力作为主要目标。新的教材和课程不仅要求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面授记忆,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的能力。因此,教师有必要对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学生反应等一系列的教学环节进行系统的思维创新,才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才能提高课堂质量,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探索出一条适应新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特点的全新教学模式。 二、教学理念的反思 面对新教材,首先思想观念要转变,有了新的观念才能接受新事物。才能避免“穿新鞋,走老路”;新课程的实施不能简单地被视为换一个大纲、换一套教材、调整一些课程内容。在语言环境的欠缺中不仅要崇尚“苦读”、“勤教”,更要以人为本;对学生“乐学”的潜能大力的开发,英语教学过程既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更要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教学观念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相适应。因此,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做到: 1 .培养学生自我激励学习动机。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对学习兴趣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基本条件。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教单词做游戏寓教于范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教单词做游戏寓教于乐 小学英语教学中,单词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玩,不愿把更多的精力花费在记单词上,因此,几乎所有的小学生一提起英语单词,就感到很头痛。这就要求教师注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单词教学贯穿到娱乐之中,使学生学起来不感到枯燥、乏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每个人的学习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一、英语单词教学的五个步骤 1.让学生仔细听单词的读音。教师可放录音给他们听,使学生从听觉上正确地感受某个单词的读音。 2.让学生看所学单词所代表的事物之形状。因为小学英语中,大部分单词是表示具体的事物,抽象的甚少。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实物、卡片或了了几笔的简笔画,把要学的单词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有一种直观感受。如学习用品、交通工具、动物等单词,可以用实物或玩具进行直观教学。象sun,moon,star等单词,教师可用简笔画帮助教学,既生动,又形象。 3.让学生拼读单词。教师把所学单词书写在黑板上或卡片上,让学生拼读,掌握单词是由哪些字母组合而成的。 4.让学生想其读音和构成。通过以上三个步骤的训练,所学单词的读音和构成已基本上在学生大脑中形成。这时要求学生想一想所学单词读音和字母组合,主要是加深印象,让学生记牢。 5.让学生说出和写出单词,目的是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拿出实物或卡片,要求学生正确拼读出来,并能在三线本上写出来。如教师拿出苹果,学生观其形,就拼写出a-p-p-l-e

附图{图}。 以上五个步骤,缺一不可,只有通过听、看、读、说、写的练习,才算系统地完成了一个新单词的教学。 二、教单词与做游戏相结合,寓单词教学于娱乐之中 仅仅凭以上五个步骤的训练教学还不够,因为它们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会使学生感到厌烦,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于是,我在教单词时,辅以游戏,主要是测学生的记忆力如何。要求每个学生自制一朵大红花。教师教每个单词都只用3分钟,那就是让学生听30秒,看30秒,读1分钟,写1分钟。然后就听写所学单词,看谁的记忆力强。教师备有一本记录本,一次通过的,记忆力为100%,誉为“记忆力强者”,自己拿出大红花戴在胸前。有时教师还可备些小的奖品。3分钟不能通过,再重新背一遍。两次通过者,记忆力为80%,三次以上通过者,记忆力为60%。这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个个都争做“记忆力强者”。有的同学因记忆力较差,就在教师教新单词前提前预习,做到笨鸟先飞。于是全班记忆单词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下面是我在一个班做的实验结果。五年级刚学英语时,全班58人,教一个新单词,一次就通过的, 32人,占全班55%;两次通过的,16人;占全班28%;三次以上通过的,10人,占全班17%;到了六年级,同样教一个新单词,一次通过的,48人,占全班的83%;两次通过的,8人,占全班15%;三次以上通过的,2人,占全班2%。由此可见,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胜的欲望,确实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注意关心差生,对他们加以个别辅导 每次单词测试结果,必然会产生个别“记忆力弱者”,他们会有种自卑感。教师应正面引导,对他们要有耐心,单独地进行补缺补差,同时要求好的同学多多帮助差生,使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论文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论文 1.词汇教学与语音教学相结合 英语是有声的,要想使学生通过听觉神经在大脑皮层建立鲜明正确的条件反射,把单词记住,就必须在教学的基础阶段把读音读准确,这是学生记住单词的首要条件。例如:full [ful]满的,fool [fu:l]傻瓜;eyes[aiz]眼,ice[ais]冰。因此,在高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有必要重视语音教学,要纠正学生中错误的发音,要帮助学生正确朗读每一个新出现的单词。正确发音还有利于学生正确拼写单词。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它的发音与拼写之间有着非常的联系。所以,我们有必要给这样的同学讲授英语单词拼写与发音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他们科学记忆,提高记忆效果。 2.词汇教学与构词法相结合 英语词汇量虽然大,但它本身却有其内在的规律可循。掌握基本的构词法将会大大有助于突破记忆单词的难关。构词法通常有转化、派生、词缀等可帮助学生掌握单词,如:rebuild , reread, recover, dislike, discover, beautiful, successful, wireless, homeless等许多单词。转化法则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的使用功能,如map, book, head, dirty, warm, cool等名词、形容词均可以转化为动词使用。合成法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诸如classmate, classroom, football, volleyball, baseball等大量单词。为此,在词汇教学中,我们必须向学生介绍构词法的基本知识。

3.在语境中教会学生以词造句,以句固词 众所周知,孤立的东西不容易记忆。要有效地掌握词汇,就应该将词汇与句子、语篇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力求生动形象,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单词离不开句子,教学时,我一直把单词放在句子中,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例如单词skirt,我要求学生用它来造句,规定所造的句子不能重复。学生们的句子此起彼伏:“i have a red skirt.”“my skirt is colorful.”“how much is that skirt?”…“look at that shirt,which is very nice. ”随着我的一次次表扬、鼓励:“very good!”“ great!”“excellent!”学生情绪激昂,思维快速,达到了理想的效果。但是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这远远是不够的,在词汇与句子结合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将词汇、句子与语篇相结合,进一步扩大词汇的交流功能。每学完一个对话、一篇文章后,我还时常让学生复述或自编对话,复述背诵课文或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将词汇与句子,语篇相结合,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词汇,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发展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达到学好英语的目的。 4.及时复习,及时巩固,加深记忆 经过前面三个阶段后,学生基本能够掌握单词的基本意思和形态特征了,但这仅仅是暂时性的短暂记忆。因此,组织学生及时复习,及时巩固尤为重要。复习首先要“趁热打铁”,不能延缓复习。其次要注意经常性,做到“学而时习之”。为了提高复习效果,复习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当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当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教,学生在课堂上怎样学,一直是研究者探讨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经过了改革和总结,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目前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就这些问题我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求教于同行者。 一、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填鸭式。有些教师上课时滔滔不绝,黑板写得满满的,学生不停地记笔记。这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法带来很多弊病。教师讲得过多,他所能提供给学生独立掌握知识、主动训练能力的机会就越少,学生常处于被动位置,没有时间及时思考、消化、吸收,所学知识当然没法巩固。再有,讲得过多,重点不突出,学生掌握不了要领,课堂气氛也沉闷,学生客易产生疲劳。 2 、陈旧式。有些教师上课停留在原始的教学状态中,没有语音室,没有幻灯片,没有电脑等现代化的手段来辅助教学,甚至连录音机都少用,从始至终都只靠教师讲述,根本提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3 、应试式。学生参加中考和高考,只有笔试,不考核学生的听说能力。为了适应学生答卷的要求,很多教师不注重听说训练,学生满脑子装的全是语法、句型和条条框框,听说能力很差。 4 、厌学式。学生学习死记硬背,有些学生甚至不识音标,不会拼读单词。往往按照单词的字母顺序,象读电话号码那样反复背诵、书写生词。结果,学生的“ 努力学习” 收不到应有的成效,学过的单词念不准,新的单词不会念,加上作业过多,越学越吃力,就会在心理上产生害怕、厌恶甚至抵触的情绪。 5 、母语式。有些老师较多地利用母语教学,把英语课变成汉语课。在初一外语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浅,容易听得懂,易于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不必处处借助母语翻译。但在初中阶段,一些教师还习惯用母语来讲授和解释,学习外语的气氛还没有较好地形成。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初中英语教学研讨(内含4篇)

初中英语教学研讨4篇 第一篇 一、专研新教材,创设真情境 2012年的新教材注重语境体现语言的交际性,适合于学生的发展,而且选取贴近学生的话题,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创造亲身体验与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所以教师突出语言实践,设法创设有效的交际情境,把语言形式,句子对话,语篇教学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重视在课堂中围绕某一话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八年级上册五单元中谈论到电视节目,要求学生用英语说出他们喜欢的电视节目,并且说出喜欢的理由,说到电视,学生都喜欢看,所以我建议让学生展开讨论看电视的利与弊。分开的两组学生讨论的非常激烈,长时间这样训练学生,无意间就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 二、加强阅读教学,强化语篇意识 阅读语言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应用英语思维的能力,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中考中阅读。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就要求教师在初中阶段有意识的加强阅读教学,要改变阅读教学中只对语言材料进行单纯的翻译串讲、偏重单项知识的讲授和语法分析等现象,始终将语篇意识渗透于教学全过程,提高学生从篇章整体入手概括语篇意义的能力,在新教材中阅读文章中词汇量大,篇幅长,就要求教师在处理阅读时引导学生进行泛读,既整体感知找文章的主旨句,或者带着简单的问题去阅读,精读去获取更多更细的信息。 三、循序渐进,加强写作训练 在2012年版的新教材中,读后进行写作,同时阅读又为写作服务,它引导学生列出写作的提纲,也为学生的写作训练提供了丰富的词汇和优美的句子,所以,让学生有所想有所写。有素材,有话题。教师应对学生多加指导,按句——段——篇的顺序,采取课文仿写到半命题到命题循序渐进步步引导,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总之,教师应多研究教材,灵活使用教材,多学习教学理论,以平等的身份走进学生当中,多与学生沟通交流,用心去浇灌属于我们的那片土地,一定会开出胜利的花朵。 作者:王艳单位:山西省汾阳市峪道河初中 第二篇 一、摒弃传统教学法,倡导新的教学法

浅谈小学英语单词游戏教学(论文)-曾玉洁

浅谈小学英语单词游戏教学 基渡村完小曾玉洁小学英语教学中,单词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玩,再加上名族学生发音困难,因此,几乎所有的小学生一提起英语单词,就感到很头痛。这就要求教师注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单词教学贯穿到娱乐之中,使学生学起来不感到枯燥、乏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每个人的学习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下面我就说说我的一些做法: (一)巧用实物及图片,加强词汇教学的直观性。 直观化教学有助于学生把英语单词同实物或情景直接联系,增 强语言的真实性、形象感,易于调动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 是对于英语学习初级阶段的学生,采用直观教学,使学生一开始就 把实物或动作与英语直接联系起来,获得一个直观印象。例如,在 教学PEP小学英语第一册Unit 1 Hello 单元的 book, ruler, pen, pencil, pencil-case, bag, crayon, sharpener 等学习用品时,向学生展示一种物品说 This is a...(It is a ...), 再出示同一 类物品说 This is a ...(It is a ...),too. 学生在直观的教学 条件下很容易将所学物品与其相应英文单词的听、说、读、写对让号,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所熟悉物品英语文称呼的兴趣,也密切了 单词与实物的联系,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强化记忆。

(二)寓教于学,让学生“动”起来 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在课堂里,我喜欢把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肢体活动融入到英语学习中,将会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在教义务教科书3年级上册Unit3 Look at me eye(s), ear(s), nose, mouth, arm(s), hand(s), leg(s), face的时候,我先教一个单词的读音,接着把这个单词融入一个祈使句当中,然后根据这个祈使句的意思配上动作(如:Close your eyes!闭上你的眼睛!Touch your ears!摸摸你的耳朵!Open your mouth!张开你的嘴巴!)。学生一边模仿教师的动作,一边理解单词和句子的意思。最后我让学生随着节奏很强的音乐,边说英语,边做动作。这样,学生的兴趣来了,也兴高采烈地跟着我动起来了,对单词的印象就更深了。 (三)创设情景,让学生“演”起来 情景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具体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所学语言。表演法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塑造儿童良好的性格品质。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表演的模式,可以使学生乐在其中。 例如在学习Unit four we love animals时,要学习小动物的名字Pig,bear,cat,duck,dog等,我首先模仿动物的声音,然后让学生猜是哪种小动物,接着再教单词。所有小动物的单词教完后,用上What is it?句型,同桌,小组之间表演,提问回答。 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拉近了课本语言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加深了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的理解。 (四)寓学于唱,让学生“跳”起来 利用歌曲学习语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记忆力,减轻其学习负担,激发其成就感,为其学习英语创造和谐、愉快的环境。在小学阶段采用教唱英语歌曲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英语无疑是符合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例如做字母游戏时,我一边播放音乐,一边和学生一起做下列动作):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浅谈高一英语高效课堂教学

浅谈高一英语高效课堂教学 中学参观学习和观摩我校高一教师高效课堂展示课,本文作者浅析了对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认识和理解,即高效课堂就是应该做到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继而笔者认为高中英语课堂要达到这种效果,那么高效课堂教学就应该涵盖两个层次:一是课堂的组织形式,也就是教师运用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流程等;二是课堂的行为规则,也就是教师用什么方式来维护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即课堂管理。最后,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对高效课堂研究的学习体会和前一段时期的教学总结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尝试:第一,提高学生自信心,树立自主的学习态度。第二,提倡预习,教师细化引导。第三,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应注意提问的技巧。第四,构建高效课堂,教师要注重情感的投入。笔者认为高效课堂研究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一线教师从自身做起,改变教学观念,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改进其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高效的?一直以来,这是众多一线教师和广大的教育领域的工作者所探讨的话题。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我更是渴求找出问题的答案。通过前一段时期的实际教学积累和参加学校的听课教研活动,我认为有效课堂就是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高效课堂的主要评价标准是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和教学目标是否完成。在探讨如何进行高效课堂教学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考虑语言学习和学生所具有的特点。首先,课堂语言教学具有三个基本因素,即:投入,学习和运用。其次,学生不是一块被动的,空洞的,等待吸纳所有水分的海绵,而是一个从外部汲取水分、阳光、氧气,经由内部发生光合作用后,主动发育成长的小草和幼芽。学生是一个有机的主体,他们不是空洞地走向课堂,他们总是以原有知识和经验为生长点,不断滋生出新的知识和经验的网点。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因素,高效课堂教学就应该涵盖这两个层次:一是课堂的组织形式,也就是教师运用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流程等,这在高中的英语课堂中更多地表现为英语基础的习得;二是课堂的行为规则,也就是教师用什么方式来维护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即课堂管理。 英语课堂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使外语教学更加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符合心理学、教育学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了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通过观摩学习杜郎口中学“三三六”的教学模式和我校高一教师的高效课堂展示课,我在以后的实际教学中努力做以下探索,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提高学生自信心,树立自主的学习态度。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展示”,而老师的点评只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老师在对学生的展示进行反馈评价时可以利用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如激励性的语言:You are so clever!You have done a veryjob!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室是展示学生魅力,张扬学生个性的舞台。杜郎口中学的老师只准讲十分钟的课,把大多数时间留给学生。学生以想、读、写、说、讨论、演等多种形式学习,生动有趣,热情高涨。老师在讨论中时不时地给予鼓励,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深思,进一步讨论。学生也可以提出异议,老师同时也可能成为讨论者之一。老师只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样师生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发挥。

882篇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882篇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英语初学者可能遇到的学习障碍的分析及对策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初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连动式、兼语式的汉英比较 新教材新特点引发新思考新探索 英语非谓语动词的表层结构与深层意义 高中英语问题式教学初探 三段式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英语教学“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参与、合作、探究的英语教学模式 浅谈中学英语兴趣教学 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多维互动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体系 初中英语教学中自主与合作学习方式的结合应用 词汇法教学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高中学生英语会话能力薄弱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在外语教学中培养为交际而运用英语的能力 英语教学要体现人文关怀 练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英语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开掘 中学初级阶段英语教学浅谈 英语探究性课堂教学法例谈 浅谈提高英语听力教学的方法 英语教师应把握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相关因素 初中英语口试的紧迫性和可行性研究 浅谈中小学生英语学习与心理素质的关系 浅谈高中英语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英语的兴趣 构建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中学生英语听力障碍及克服方法初探 英语教学中课堂气氛与教学效果浅谈 关于英语后阶段复习冲刺的学习策略与建议 英语课堂创设教学活动情境的途径 注意英语学习策略培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注重方法培养能力提高质量——谈高中英语的复习 试谈思政课中案例与活动教学的有效整合 中学英语教学与“学困生”心理素质教育 语境设置与中学英语教学 外语教学中如何使用语言实验室

精选高中英语教案范文3篇

精选高中英语教案范文3篇 Selected examples of English teaching plan in Senior High Scho ol

精选高中英语教案范文3篇 前言:英语作为在许多国际组织或者会议上都是必需语言,几乎所有学校选择英语作为其主要或唯一的外语必修课。英语教学涉及多种专业理论知识,包括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词汇学、句法学、文体学、语料库理论、认知心理学等内容。本教案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精选高中英语教案范文 2、篇章2:精选高中英语教案范文 3、篇章3:精选高中英语教案范文 篇章1:精选高中英语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 Important vocabularies Daily; advertisement; check interview; fix; develop; hand; add;

deliver; speed; latest; publish; avoid; besides; get down to ; face-to face; be popular with somebody; as well; care for 2)Daily expressions Are you /Will you be free then? Yes, I'd be fee. I'd like to go. Let's go together then. I'll meet you at the theatre at six - thirty . Good! See you then. What time shall we meet? Where is the best place to meet? What about meeting outside? I suggest… 3) Useful phases What's on…? Is there anything good on? They are said to be very good.

小学英语论文:浅谈小学英语音标教学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英语音标教学的重要性 摘要:对于部分学生,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学生来说学习英语真是举步维艰。教师也是一味地带读,学生跟读,导致了学生只会机械地记忆单词,而不是真正地学习。这样的英语教学注定是枯燥无味的。这更凸显了音标教学的重要性。音标是英语语言的基础。学好音标有助于为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可以通过音标自己尝试读单词,并根据音标轻松记忆单词,这就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音标,重要性,单词,学习兴趣,自主学习 引言: 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是建立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关键期。要学好英语就要打好基础,而音标教学就是英语教学的基础。我们教师应该认识到音标教学的重要性。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小学英语学习中,老师单纯地教小学生读英语,就是“授之以鱼”,而教给学生音标,就相当于“授之以渔”。因为教会学生音标就是教会了他们读英语的基本方法,从而使他们在没有教师领读的情况下,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1] 人教PEP版英语课本中,从三年级开始就开辟了音标的教学板块。最初让学生通过听、跟读然后吟唱简单的辅音音标,到高年级通过海伦音标教学视频让学生学习音标发音方法与口型。编者将所有的音标都穿插进了每一单元的教学中,只要教师坚持认真教学每一单元音标,日积月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必定有很大的收获,而非三年的学习后给英语贴上枯燥无味的标签。 小学英语音标教学的现状 目前,在许多的小学英语课堂上,音标的教学是不容乐观的。教师只注重英语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语言技能的学习。教师将教学重心放在词汇与简单句子的教学中,对于语音音标的教学重视太少。在词汇教学时,教师们也习惯于一遍一遍地领读新单词,学生机械地跟读,整个单词教学中学生没有独立拼读单词的能力。有的学生为了能记住单词的读音,就不得不用汉字和汉语拼音帮助记忆,书上记得密密麻麻。这种方法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确发音。这种不正确的读音还会导致英语听力差。学生不会说也听不懂英语。长此以往,学生将不会对这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上海市育才中学张继龙 论文摘要: 高中生词汇量小、搭配贫乏、常常出现误用、错用词语的情况,这是一线教师感觉头痛但又很难解决的问题。深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问题主要是学生的词汇输入模式制约了学生的词汇输出模式,即词汇教学一直在脱离目标语文化的环境下进行。语言、文化、教学的关系已为现今的外语教学所公认,本文从教学一线出发,结合课本素材,探讨课堂词汇教学如何渗透文化意识,以期学生词汇学习的原汁原味和语言运用的完整贴切。 高中词汇教学应特别关注那些概念相同但内涵不同的词语,逐渐养成跨文化意识。除此之外,在词汇教学中加入词汇的社会意义和搭配意义则可以保证学生词汇运用的恰当性,防止学生乱用词语。 关键词: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文化意识 一、引言 长期以来,词汇教学都受到诸多关注和重视,但却因为讲解形式单一、操练过程乏味、相互关联缺失、复现率偏低等问题,致使教师和学生都感到厌倦,却又不能置之不理。尽管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被投放到词汇学习上,可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并不见长,经常看到学生因为词汇运用方面的问题而不能很好地完成简单的阅读和翻译等语言活动。常常表现为单个单词吧,都背了,但放在一定的语境中却不能正确理解;看似简单的翻译练习,却无法用地道的英语来表达,要么用错词、要么用词不当,更不用说在写作时出现的大量中式英语了。词汇输入模式的局限性影响了学生对于词汇文化因素的吸收,从而造成了许多学习者词汇理解及使用上的偏差,影响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上海市二期课改明确提出,英语语言教学需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跨文化意识,尊重异域文化和习俗,形成开放包容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词汇又是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词汇层面上体现的非常突出,涉及的面也最为广泛。了解词汇层面上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既有助于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论文10篇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论文10篇 一、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现状 (一)词汇教学方法单一 有调查显示,目前,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教师仅采用一种方法进行教学,只有为数不多的教师采用了一种以上的方法。词汇教学方法的单一导致了词汇教学收效甚微。此外,调查结果还显示,直接讲解法是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最为广泛的方法。但众所周知,此种方法的教学效果最差。 (二)忽视英文单词与其含义及用法之间建立有效联系的重要性 在目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最为流行的做法是,由学生通过单词表进行词汇的学习,这种方式导致学生的词汇学习由于脱离了具体语言环境而无法将单词本身与其含义和用法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单词识记效率低、效果差强人意,最终导致英语词汇教学收效甚微。 (三)教学时间短,复现频率低 传统的英语词汇学习的理念是,词汇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语法学习做准备。基于此种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只对词汇进行简单讲解、听写,所花时间只占整个单元教学所需课时的5%不到。此外,绝大多数教师对词汇的处理仅限在课堂上,课后的时间极少花在词汇学习上,学生词汇学习的时间无法得到保障。遗忘曲线规律表 明,在对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必须要对其进行多次重现,才能使学习者真正掌握该新知识。这个规律同样适用于对初中英语词汇的学习,学生要想真正掌握英语词汇,必须做到重复多见。但综观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笔者发现,部分英语教师缺乏对这一规律的足够认知,导致初中学生词汇学习效率低、词汇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提高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成效的对策 (一)加强音标及拼读技巧的训练 正确认读是迅速有效掌握单词的前提。因此,在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务必确保学生始终能正确拼读单词。此目的的达成需要教师做好以下两件事情:一是教会学生正确认读音标。二是使学生掌握五个元音字母的开、闭音节拼读规律。 (二)多次对词汇进行重现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边学边忘是一个正常现象,但这种现象能对学生真正掌握词汇造成消极影响。要想避免这一现象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反复重现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词汇学习也不例外,对于所学的新词汇,必须通过多次重现才能使学生达到真正掌握。因此,教师应该对课堂时间及课后时间进行科学安排,同时采用多种有效手段对词汇进行重现,及时帮助学生不断巩固,提高学生词汇学习的效率,提高词汇教学的效果。 (三)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词汇教学 方法单一将会使学习变得枯燥无味,从而使学习者丧失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乏兴趣的学习行为只会导致低下的学习效果。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采用相匹配的多种方法开展词汇教学活动,增强词汇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提高词汇教学的成效。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开展词汇教学活动。一是图片或实物呈现法。这种方法通过直接向学生呈现图片或实物,以此来使学生能直观、现象地了解新词汇,同时也使学生能迅速有效地掌握新词汇。二是表情呈现法。在运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教师通过面部的表情或是情绪引导学生理解新单词的方法进行词汇教学,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学生不仅能迅速理解新单词,而且对该新单词的记忆也能保持长久、深刻。三是构词法。教师通过教授学生英语单词的构词规则,如前缀后缀规则等来开展词汇教学活动。只要能正确掌握这些规律,学生就可以做到在短时间内记忆大量词汇,词汇教学的成效也因此得到提高。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篇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8篇 第一篇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英语教师可以利用有效提问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找到学生感兴趣的点,进行发散性、层次性、趣味性、探究性提问,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对问题材料进行感知、思考和想象,加强对问题的思考、分析和总结,进而提高学习效果。此外,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得到一定的有用信息,对教学进度、步骤等的安排给出了指导性意见。高中英语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是一门语言性学科,能够被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来,将教学情境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但是,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教师应该注意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和教学内容,创设学生感兴趣,能理解,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 二、实施个性化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但是,因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水平、认知结构、性格特征等都不一样,统一化的教学不仅很难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兴趣,而且很难促进每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高中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实施分层教学与个性化教学,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成。首先,教师应该对学生实行合理分层。例如,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学习能力因素进行分层,可以将学生分成英语基础水平较高、学习能力较强的A类学生,英语基础水平一般、学习能力一般的B类学生和英语基

础书评较差、学习能力较差的C类学生,此外还应该在每一个学生中按照性格进行再分类,以便 在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学。其次,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根据学生分层情况和教学大纲的要求, 进行目标分层,如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和拓展性目标等。再次,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分层。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满足所有层次学生的需求,可以实行课前预习、课后作业分层的策略,并在 课堂中成立互帮互助小组、不同层次学生回答不同问题、不同层次学生进行不同的情景对话等方式,充分照顾到每一个学生。 三、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英语是一门语言性学科,实践性非常强,只有让学生在语言交流实践中才能提高学生综合运 用语言的水平。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英语合作交流能力已经成为了新课程标准的 教学目标之一。通过合作交流学习,实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可以在交互交流中运用语言 知识、促进语言知识的学习,也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特长缺点等实际情 况分成实力相当、优势互补的小组,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氛围和竞争氛围。其次,教师要充分发挥 引导者的作用,在交流合作的前期引导学生进行主题、内容和形式进行设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 动性,并在课堂合作交流中放手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教师仅进行必要的查看和指导。再次,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合作能力进行指导,教学生学会倾听、积极表达自己观点、 善于总结和归纳、学会分工配合等,进而为合作交流效果的提升做好铺垫。最后,在小组合作交

小学英语单词教学论文

单词教学趣味谈 一口流利的英语离不开大量的词汇积累。由此可见,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否则,对话教学及句子教学都无法顺利进行。语言的学习是在不断操练和积累中发展起来的。单凭反复机械的操练只会降低学习者的热情。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得不断摸索如何使单词教学活泼、生动、富有趣味的路子。 一、在唱歌中学单词。 如今,英语教学法可谓是流派纷呈。其中“唱歌学习法”深厚广大学习者的喜爱,实践也证明了这种学法效果的优异。对于小孩子,唱唱跳跳是他们的天性。在单词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并利用学生的潜能,带领孩子们进入有音乐的单词天地,学生个个其乐融融。。 二、在顺口溜中学单词。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中国人天生有着对诗歌琅琅上口的节奏感。小学英语非常注重知识的板块性,每一单元的单词都属于同一系列。这种编排对老师渗透新的语言知识点很有好处。在教学中,尝试把每一单元的单词串联起来,编成一个顺口溜,便于学生记忆和朗读。如,教Animals时,编的顺口溜是:猫儿cat 爱吃鱼,猴儿monkey爱吃桃,小鸟bird天上飞,小狗dog地上跑,老虎tiger 兽中王,熊猫panda是国宝,大象elephant大力士。又如教学Colours时顺口溜是:红色red红旗摇,白色white白云飘,绿色green绿油油,蓝色blue天蓝蓝,黄色yellow黄香蕉,黑色black黑煤炭,橙色orange象橘子,棕色brown 象咖啡。另外,还把比较容易混淆的词组编成顺口溜。如:叮叮当,闹钟响,get up,get up快起床,背上书包go to school,see you,byebye 说再见,赶快回家go home,想要睡觉go to bed,道声晚安good night. 三、在游戏中学单词。 英语新课程强调要求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用。这样有利于发展语言运用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语言学习的动机。在教学中,尤其是在巩固环节或检复环节,经常带学生开展各种游戏。如在教学食物时,可把各种食物放入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一起玩“Touch and guess”的游戏,猜对者将把食物奖赏给他。在有食物奖赏的刺激下,学生的学习热情异常积极。几分钟游戏下来,学生既玩得开心,8种食物单词也已经扎根大脑了。又如,在教玩食物单词后,我故意摸着肚子说:“Today everyone has many delicious foods.I’m very hungry.”通过体态语,学生也已明白老师此时的肚子很饿,纷纷举出自己的食品或饮料说:“Miss Xiao,some cakes?”“Some coffee?”等,真诚的问候帮助学生巩固了新知识,也很好地交流和巩固了师生间的感情。 四、在对比中学单词。

英语教学论文:让英语词汇活起来——浅谈词汇教学策略

让英语词汇活起来——浅谈词汇教学策略 [提要]要让学生记住词汇,就要让词汇活起来,充分使用重复记忆词汇。 一、在英语课堂上,创设生活化的词汇教学活动,运用情景学习英语单词 通常而言,在戏剧材料中出现的生词并不多,如在The necklace一文中,除人名外,共安排了23个生词和词组,这与常规课文教学中的40-60个生词、词组相比,则是天壤之别,无形中这也给学生提供了学习和记忆上的方便。在导入新课时,笔者采用幻灯片的形式,将所有单词逐一呈现,并对重、难点词汇配以典型例句,通过反复的颂读和操练的方式,让学生在情景中牢固记住拼写并学会熟练应用;同时,以单词为线索,边学单词边完成对课文的整体阅读,以使学生尽快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统一的整体认识。在整体阅读中,让学生感受到戏剧场景的变化,让学生留意舞台说明。这样,通过整体阅读与教学,学生大体上明白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配以相应的练习,从而达到巩固强化的目的。 词汇教学生动化,可以克服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中学生由于死记硬背而产生的低效率、厌学的问题,从而优化英语词汇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参与英语词汇习得的强烈愿望。 1.将词汇记忆融入生活的情景 孤立地记忆单词枯燥乏味,教师在教学中应精心设计,将单词融入带有生活情景的词组、短语或句子中来记忆。 例如:fine 至少有4种意思,我们可以用下列句子来帮助学生记忆:“Singapore is a fine country.”学生大家都知道,新加坡是个面积不大但美丽的国家,它地处热带,阳光充足,是个法治国家。利用这个例子,学生可以轻松记住fine 的四个含义:小的;美丽的;充满阳光的;罚款。 2.将词汇记忆融入与生活相关的一些联想中 例如:body(身体)的联想:hair,head,forehead,eyes,nose,mouth,tooth,arm,ha nd,finger,leg,foot,knee等。 3.将每课主要生词进行重组,编写在一段文字中。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2015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一、分析:高中英语教学的时代诉求 时代呼唤高中英语教学改革。新5课标6从理论的、理想的视角体现了高中英语教学的时代诉求。 (一)多维的教学目标 新5课标6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特征,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除了让学生掌握一门语言工具外,也要使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来/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质的提高。这就是时代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的教学目标)))多维教学目标。即是说,新时期学生英语学习的目标不仅仅需要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同时需要发展其自主的、合作的学习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提高其文化意识,从而形成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1]。由此可知,高中英语教学目标为: 1.注重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水平的提高。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英语学习者的基础,因为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者的英语学习过程中,语言知识的学习,包括词汇、语法、功能、话题等的学习;语言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及其综合运用。 2.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是新5课标6的一个重要方面,意味着我们应该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高中英语教学之中。高中阶段是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判断能力,以及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英语的学习,让其从中获得来自异域的不同信息,可以丰富其思想、情感;另一方面,英语是一门外语,学生是在一个非英语环境中学习,期间定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要想学好英语,学生需要坚强的意志和较强的自信心才能克服学习外语中遇到的困难。这样,英语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反过来,积极向上的情感、活泼开朗的性格可以促使学生更愿意参与到语言学习当中。大量的外语教学研究证明,解决情感态度问题是提高语言学习效率的关键之一。 3.强调学习策略的培养。通过高中英语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是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的另一目标。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外语教学研究所达成的共识之一,就是学生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可以大大提高学习质量与效果。同时,培养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 4.学生的文化意识的提升。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Sapir)和沃尔夫(Whorf)认为,语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思维以及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方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通过对外国文化的接触和了解,提高了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能力。综上所述,新5课标6提出的多维教学目标就是在整合英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层次的基础上,对高中英语教学目标进行的定位。在三维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中,知识与技能是基础目标,过程与方法是核心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优先目标,它们之间具有相互依存性和包容性[2]。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一目标,明确了高中英语教与学的方向:高中英语学习的任务不只是学语言知识,或者单纯掌握听说读写四种英语技能,而是包括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在内的五个方面的综合发展。只有将这五个方面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才能达到高中英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的课程目标,也才能体现课程真正的性质。因此,高中英语教学培养的目标应该基于高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与交际需求,主要聚焦于三个方面:能够在与人交往时适切地使用英语;能够用英语获取、处理信息;能够用英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够辩证地看待问题[3]。 (二)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模块化的课程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