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概论复习资料

美术教育概论复习资料
美术教育概论复习资料

美术教育概论复习题库

(所提供的题库是不完整的,但是可以从中看出出卷的思路和方法,重点是论述题与案例题,要提前准备的,所以一定要尽早落实;简答题是拿分的关键,可以用关键词记忆的方法,做到纲举目张,抓住关键;选择题用泛读的方法,要做到有印象;还有,必须将复习的内容充实到题库中,先尽量充实,然后合并同类项)

识记

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是以( A )为主,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的的专业美术教育。

A.技能传授

B.审美欣赏

C.美术素养

D.知识学习

“游于艺”是( D )的重要教育主张和教学方法之一。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德国著名哲学家( A )主张用实物和图画帮助提高学生的记忆,通过美术教育发展儿童的个性。

A.康德

B. 赫尔巴特

C.福禄贝尔

D.佩斯泰洛奇

古希腊提倡的“美育”与中国西周提倡的“乐教”属于大美术教育观,思想内涵极其一致,但( A )的概念还未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学科。

A.专业美术

B.学校美术

C.画院

D.美术

英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 A )是“工具论”的代表人物。

A.赫伯.里德

B.罗恩菲尔德

C.艾斯纳

D.古力

清末年间福州船政局设立马尾绘画院,培养制图专门人才,学生被称作( A )。

A.图画生

B.画院生

C.制图生

D.绘事生

俄罗斯巡回画派的( C )创造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美术教学体系,认为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

A.彼罗夫

B.克拉姆斯科依

C.契斯恰科夫

D.列宾

20世纪初,( D )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也给美国的教育输入了新鲜血液。主要表现在摄影艺术和照片在广告设计领域的应用,以及对材料的新态度,建筑也被接受为美术教育计划的一个固定内容。

A.巴格雷

B.夸美纽斯

C.契斯恰科夫

D.包豪斯

( D )是美术教学的一大特点,是通过作品、教具、多媒体等形象教学手段和景物境遇,促进学生感性认识。

A.观赏性

B.感知性

C.情境性

D.直观性

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表现为发展的不平衡性、顺序性、阶段性和( D )。

A.自我意识性

B.环境性

C.个体主导性

D.个别差异性

英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 D )强调学校教育要适合儿童心理的发展,把理性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审美力的培养放在优先的位置来考虑。

A.威廉

B.斯塔尔克

C.欧文

D.怀特海

( B )是学生获得美术知识、技能、技巧的重要条件,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的美术知识和时间结合,形成学生的美术技能、技巧。

A.美术参观和观察法

B.作业指导法

C.讲授和谈话法

D.演示法

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表现为发展的个别差异性、顺序性、阶段性和( B )。

A.平衡性

B.不平衡性

C.规律性

D.环境性

美术教育中学生能力的培养包含: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各种基本能力和( A )。

A. 教学生学会做人

B.教会学生独立思考

C.成为反思型学习者

D.适应新时代的信息处理能力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把教学评价区分为三种类型:诊断性评价、( A )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A.形成性

B.程序性

C.概括性

D.阶段性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把教学评价区分为三种类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 D )评价

A.概括性

B.程序性

C.阶段性

D.总结性

职业特色中学的美术教育属于( B )。

A.普通美术教育

B.专业美术教育

C.技术学习

D.特殊教育

古代西方哲学家( C )将艺术教育视为“可以改变人”的重要手段,并主张对儿童进行艺术教育。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德谟克利特

D.赫拉克利特

西方近代社会,美术教育由画坊式的教育逐渐发展成为( B )的教育。

A.普及型

B.学院式

C.名师高徒式

D.精英型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 A )也非常重视感觉和形象教育,将感觉视为知识的门户。认为绘画除了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之外,还能训练儿童敏锐的观察力。

A.卢梭

B.拉伯雷

C.康德

D.福禄贝尔

宋徽宗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在国子监设立( C )培养宫廷所需的专门人才。A. 书学 B.太学 C.画学 D.翰林图画院

受西方“人本观念”的影响,( B )先生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著名观点。

A.王国维

B.蔡元培

C.鲁迅

D.梁启超

古希腊哲学家( B )是西方教育史上试图根据学生生理发展状况,进行年龄分期,并以此实施不同教育的人。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德谟克利特

D.赫拉克利特

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 B ),主张以儿童为教育过程的中心,强调儿童的自我表现,注重儿童的图画、手工、目测、计算机以及各门学科的互相联系,并采用画报、活页读物代替教科书。

A.行动教育观

B.进步教育运动

C.要素主义

D.能动学校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教学挂图、画册、实物、多媒体课件、电影等直观教具,或在黑板和画纸上进行示范,这些方法统称为( B )。

A.展示法

B.演示法

C.呈现法

D.示范法

有“近代教育之父”之称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名著( B )中阐述的教育思想,为普通美术教育的开展做了铺垫。

A.《论绘画》

B.《大教育论》

C.《美学语录》

D.《教育心理学》

德国诗人、哲学家席勒把艺术当做培养能自由创造幸福和谐个性的一种工具,认为艺术能将感性和理性调和起来,首次明确提出了( A )的概念。

A.审美教育

B.美术教育

C.美学教育

D.艺术教育

在第二次工业浪潮的冲击下,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技术上的革新,而注意了科学技术与美术的结合,1919年,在德国创立了( B )。

A.柏林大学工业美术学院

B.包豪斯设计学院

C.莱比锡大学工业美术设计研究室

D.柏林大学格罗斯研究室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 A )把教学评价区分为三种类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A.布卢姆

B.布鲁纳

C.加涅

D.艾斯纳

综观中外美术教育的发展,最早被主观追求的教育学目的是其( D )功能。

A.审美教化

B.精神熏陶

C.技能传承

D.道德教育

学校教育与( B )并存,构成了中国古代美术教育的一大特征。

A.“百工”技艺

B.“世业”传授

C.“六艺”教育

D.“画学”教育

1906年,两江师范学堂的李瑞清创办了高等师范院校第一个美术系科( C )。

A.图画科

B.美工科

C.图画美工科

D.制图科

古罗马教育家( D )不仅提出了健康的儿童观,论证了学校教育的优越性,还把美育列为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

A.赫拉克利特

B.德谟克利特

C.菲迪亚斯

D.昆体良

文艺复兴不仅提高了美术家的身价和地位,导致了美术教育的新形式——( C )的出现。

A.佛罗伦萨绘画学院

B.达芬奇学院

C.美术学院

D.画院

德国教育家( B )认为艺术是人的内部生命的表现,是人的本能。

A.康德

B. 赫尔巴特

C.福禄贝尔

D.佩斯泰洛奇

德国美学家( B )将美术教育与国家经济联系起来,将一个国家、民族的艺术素质视为商业竞争的重要因素。

A.丢勒

B.朗格

C.席勒

D.孟克

美术教育中学生能力的培养包含:教学生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各种基本能力和( A )。

A.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B.教会学生独立思考

C.成为反思型学习者

D.适应新时代的信息处理能力

普通美术教育更重要的是通过美术活动达到( B ),获得教育学意义的效果。

A.美术技能传授

B.完善学生人格

C.直接为社会提供人才

D.发展美术文化

中国古代的类学校式教育比较典型的有( A )和宋代画院。

A.洪都门学

B.翰林图画院

C.黄门画工

D.尚方画工

清末年间迅速发展的美术教育要求训练眼和手,并留心观察实物形体和临本,带有明显的实用功利性,美术本身被视为( C )

A.西学

B.技学

C.实学

D.新学

古希腊哲学家( D )强调用艺术的教养来培养人的智慧,去捕捉看得见的或看不见的和谐。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德谟克利特

D.赫拉克利特

我国古代的美术教学思想和方法上,有许多值得借鉴的,首先是要:( B )

A.临摹、观察

B.立其志、躬其行

C.注重习者整体素质提高

D. 记忆与写生相结合

美术教学中演示法大致有演示教学挂图、多媒体教学和( A )。

A.教学示范

B.教具呈现

C.幻灯

D.范画讲解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把教学评价区分为三种类型:( B )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A.辨识性

B.诊断性

C.程序性

D.概括性

美术教学常用的方法是根据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不同,分为以语言传递、技能训练和( C )等为主的三类基本方法。

A.间接感知

B.间接传递

C.直接感知

D.直接传递

教师的教学示范,就是凭借教师的绘画技法,把学生所绘的事物或范本以及绘画的方法步骤等,在课堂中描绘在黑板或画板的画纸上,按其目的可以分为示例、说明和( D )三种形式。

A.临摹

B.讲评

C.释义

D.检查

我国古代重“技”的美术教育,基本上是通过严格的( D )来完成的。

A.门学制

B.学院制

C.科举制

D.师徒传授制

1918年我国第一所公立美术学校( A )成立。

A.北京美术专门学校

B.国立艺术院

C.中央大学艺术系

D.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西方中世纪的美术教育是一种( A )教育。

A.纯技艺性的工匠

B.纯精神性的审美

C.技术与审美相结合

D.以人为本

法国人文主义者,教育思想家( D )主张对儿童进行德、智、体、美全面的教育,并将美术和音乐列为学生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

A.雨果

B.卢梭

C.达维特

D.拉伯雷

领会

请简述美术教育的审美功能。

是美术教育的一项基本功能,亦即通过审美关照满足审美需求而引起的审美快乐所具有的功能。

培养审美能力,就是对形式的感受能力,包括:培养对现实功利的超越、培养审美敏感能力、培养完形知觉能力。

塑造审美境界,指个体通过美术教育自觉进行心性、性情的自我陶冶、锻炼、培养和提高,达到形成超越的自由境界。包括:感性愉悦的审美境界、领悟愉快的审美境界、精神愉悦的审美境界。

陶冶性情,一是在美术的审美过程中,受教育者通过对媒介的形式秩序的关照和把握,使一般的心理能力得到培养和训练,转变为审美能力,最终达到自由运用和创造形式的程度。二是通过对形式意味的感受、领悟,使情感、心灵受到震荡、净化,培养起一种超现实功利的人生态度。

请在美术教育层面性认知的基础上,分析美术教育的性质。

美术活动是符号性活动,符号的构制离不开物质媒介的使用,也离不开美术工作者的操作过程。

美术媒介教育,是就美术媒介及其形式所呈现的情感价值来进行教育,色彩、形状都有它们丰富的情感性质,这些情感性质从生理影响心理。施教者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受教者去感受和体验美术媒介和形式的情感意味。

操作练习教育,是指操作技能培养以及在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对操作感觉的拓展,它在美术教育中是一种基础性教育阶段。

请简述美术教育的一般性教学原则。

审美性原则;

视觉思维训练的原则;

启发创造性的原则;

美术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原则;

直观教学原则;

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请简要谈谈如何在学校美术教育中树立正确的人格发展观,培养学生的人格。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个性心理品质的重要基础。

发展学生的潜能:丰富性、隐藏性、差异性、可开发性是其特点。

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性:教师必须要懂得学生心理,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只有在群体中学生才能得到有益的发展。

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间是怎样的关系,请简要回答。

在教育内容上是授受关系:教师处于教育和教学的主导地位,从教育内容的角度来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作为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是否建立正确的学生观,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水准与质量。

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同时又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指导。

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关系: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在更深刻的意义上是人和人的关系,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

请简述美术教育的目的。

智育目的:包含了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智力开发教育;

德育目的:其中渗透包含了许多德育的内容,承载着“成教化、助人伦”的历史使命;

美育目的:贯穿与美术教育的全过程,是一种人格教育、感性教育、趣味教育。

请简述美术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联系。

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制约着美术教育的发展,美术教育的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这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巨大进步,同时也带来美术教育的大发展。

美术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也体现在美术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形式上。

美术教育又是一种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手段。

美术教育的发展一方面把培养目标与社会经济紧密挂钩,使教育过程中培养的人才和设计出的产品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通过中小学和大学的美术教育培养人的素养和能力,潜在地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障着后劲和活力。

请谈谈你对美术教师职能的理解。

美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教师要以自身的人格、道德、情操和艺术追求影响学生,点燃学生求学上进的理想。

美术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通过教学将美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其他诸多学科的

人文知识传播给学生,再辅之美术鉴赏活动,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人类文化。

美术教师是人类表率的先行者;

美术教师是美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请简述美术教育的层面性。

美术教育是以美术为媒介培养人的美术能力和境界而自由有序的系统活动,分为形式层面、审美层面和非审美层面。

美术活动是符号性活动,符号的构制离不开物质媒介的使用,也离不开美术工作者的操作过程,包括美术媒介教育和操作练习教育。

美术教育的审美层面包括形象的层面和形上的层面,形象层面是兴发情感的意象,包含着娱乐价值;形上层面是审美意蕴之所在,留给人无穷的回味。

非审美层面指美术教育的精神文化层面,通过接受美术教育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和社会规律,丰富各方面知识。

只有把审美层面和非审美层面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使属于观念性的知识及精神内容和属于操作性的技能有机结合在一起。

请简述美术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的联系。

美术教育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产物,它的功能主要是适应当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

社会经济发展对美术教育起决定作用;

美术教育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

政治决定美术教育的领导权;

政治决定美术教育的人才观;

政治决定美术教育的管理方向。

“美术教育可以提高人的道德修养、鉴赏能力、创造能力等诸方面因素,达到完善人格的目的”请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作用和影响人的终生,又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条件下显示其创造力;它既是一个人外化的风度,更是一个人内在精神的修养。在完善人的思想品质、伦理道德方面的作用并不弱于说教,而在某种程度上又起到“成教化、助人伦”的作用。

鉴赏能力是每个人所应具备的一种审美能力,包括鉴赏艺术和鉴赏生活是公民必备的素质,通过艺术的训练,把普通人的眼睛训练成艺术家的眼睛,通过不断的美术鉴赏活动,提高人的审美趣味,陶冶高尚情操。

美术教育对于学习美术专业的人来说,是培养创造美术作品的能力;对于美术教师来说,

是培养善于运用美术手段和教育规律去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对于一般性民众来说,则是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生活工作的应变能力。

请谈谈你对美术教师角色的理解。

在教育发展史上,教师地位的崇高在于教师角色的独特性,教师具有多种角色,而多种角色都指向人的职能。

学者角色:教师不仅是传授课程内容的学者,也是善于研究教育规律的学者。

教学者角色: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行为的塑造、个性的发展等教学过程中诸方面审视。

交往者角色: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施教的成效,能否与学生集体建立一种良好的最佳发展方向,恰当地调控学生的心理变化因素。

决策者角色:视教学活动中多变的信息作出反馈。

请简述美术教育对培养专门人才的具体目的。

现代的学院美术教育包括美术学院、艺术学院和工艺美院等,其突出特点是主攻一个专业或几个专业,在某一个画种方面有独到的研究和创造,或在某一理论领域有独特见解,形成和凸现自己的特色与学科高点、亮点。

师范美术教育是以培养各级美术师资为目的的专业教育。因此,各级师范院校是输送美术教师的摇篮,其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到国民素质的发展。

专业美术教育是国家专业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反映。所以,专业美术教育具有重大的民族责任和社会责任,它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

简述美术教育对个体素质的发展和提高的作用。

美术教育在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以达到新的水平、整合原有基础形成新的“最近发展区”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包括:培养受教育者的理想、信念;涵育受教育者的人生情境;给予受教育者知识文化;培养受教育者的认知能力和构成能力;培养自由完美的个性。

从个体来看,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感知和创造能力,丰富和积累受教育者的知识经验和道德修养,从而使受教育者的素质全面提高。

请简要论述美术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观点。

教师与学生都能有目的、能动地从事各项活动,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材是客体。具体有以下三种观点:

1、教学过程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活动,在教的活动中,主体是教师,客体是教材;在学的活动中,主体是学生,客体是教材。教师、学生是两个平行性的主体。

2、虽然教学过程中包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但教与学在目的、对象、手段

上是共同的,因而教师与学生是复合主体,教材是客体。

3、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在认识论上的关系是主体间关系,他们共同面对客体(教材)。

学校中的美术学习具体分为哪些方面,请简要论述。

美术学习一般分为知识学习(视觉艺术语言学习、美术技法理论学习)和技能学习(绘画技巧和设计技能学习)两类。

前者是从思想意识上掌握视觉造型要素及内部规律;后者是通过人脑指挥的各部分骨骼和肌肉运动,运用一定的材料来表达所思维的造型艺术要素。

两种学习具有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作用,美术知识丰富能够加速对技能技巧的学习,有一定的技能技巧又可以促进对美术知识的理解。

请简述美术教育的特殊性教学原则。

关照:美术教育是情感教育和理性教育的统一,学生进入艺术意象的观照状态,需要教师通过艺术媒介和艺术教育情景的有意识引导,诱发学生自觉地以学习所需要的虚静心态投入到美术教育过程中。

心态:美术教育是在有控制、有情景的状态下进行的,学生的精神状态就必须集中在教育过程中。

情感:美术教育所培养的这种高级情感是艺术欣赏的需要,也是艺术创造、开拓人类心灵的需要。

动情:美术教育的独特性,决定它更需要动情,来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感悟:要求学生以感性方式来“悟”解其中的观念性功利内容。

请简述形式层面的美术教育。

审美意象的教育:不是用说理的方式传达某些伦理观念和价值标准,也不是概念、定义的方式传播知识,而是显现为感性的形式,将理性的法则、规律内化于感性形式中进行教育。

情欲观念的教育:美术教育是感性欲望的教育,属于“情”的一面,它使受教育者在意象的形式中满足自己的情欲需求,这种满足不是直接的感官满足,而是观念性满足;它表现了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现实;是审美和功利的结合。

关照与操作结合的教育:要借助审美意象,进行关照和操作,引导受教育者感受生命的形式,悟解意象包含的生活情欲内容。

请简述美术教育与社会意识形态的联系

美术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艺术素质的活动,必然与人的各种形式的精神活动和思想形态

发生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哲学思想、教育思想和艺术思想都无不深刻地影响着美术教育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体系。

不同时代的各种社会意识形态对美术教育思想观念和方法体系有着不同的影响;在同一时代处于同样政治经济条件下的美术教育家,也会产生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美术教育思想观念和方法体系。

美术教育在灌输社会意识形态方面较之其他教育形式更为形象化、具体化,它能使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观点在教学中得到比较直观和充分的反映。

教学评价原则集中体现了美术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也是教学评价规律的反映,具体有哪些方面,请简要论述。

教学评价的结果要令人信服,要有权威性,首先要遵循公正性原则。

教学评价的准确性和公正度建立在客观性原则的基础上,需要有客观唯物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教学评价的过程需要凭借科学手段才能达到目的,科学性原则能全面地反映出教学过程中每一环节的质量。

教学评价范围很广,内容很多,无论是评价教师的教,还是评价学生的学,都要求具备系统性原则。

请简述美术教育的终极关怀

请简述审美层面的美术教育

请简述非审美层面的美术教育

请简述美术教育中审美层面和非审美层面的统一

请简述审美意象的教育

请简述情欲观念的教育

请简述关照与操作结合的教育

请简述美术教育的非审美功能

请简述美术教育中审美功能与非审美功能融合为一,感性与理性的交融互渗。

简述美术教育对社会文明进步与建设的作用

请简述美术教育的具体目的

应用

请结合实际谈谈美术教学的备课一般应遵循哪些意义和原则。

备课是教师上课的先决条件。美术教学的备课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他是将教学大纲和教材转化为学生可接受的知识,同时也是教师综合各方面知识,形成教学能力的过程,具有综合性、计划性、导向性、保证性、提高性等五方面意义。

一般应遵循的原则是:

明确目的性;

注意科学性;

加强针对性;

做到计划性;

具有预见性。

请结合实际谈谈美术教育的情感价值系统。

美术从它形成那天起就注入了人类情感,美术教育也正是在情感价值中得到最大的发挥。

1、情感的美育价值:审美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教育门类,其目的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丰富人的感情,完善人的生命感受,而且还能作为重要的协作因素,帮助完成人的德育、智育和体育。

2、“天人合一”的体验价值: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将人的精神发展分为三个层次,即自然存在的人;人与自然分离,成为具有自我意识的存在;超出小我而与宇宙的普遍性达成统一,到达天人合一的境界。要达到这个境界,唯有赖于情感的升华,艺术是有力手段。

3、人的自信价值:美术教育在给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便培养了人,造就了人。美术学习是一项既有脑力劳动又有体力劳动的活动,他由眼脑手的配合来实现学习的目的,所以学习者要有持久的意志,克服学习中的种种困难,从而培养出自信、自觉、独立顽强的个性。

4、宣泄与治疗价值:人的情感要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才能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美术在处理人的情绪方面,有独擅之处,已为众人承认。

请结合实际谈谈美术教学计划的编写。

教学计划一般包括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课题(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三种形式。

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是对学期制定的总计划,包括“教学任务概述”和“教学进度计划表”两部分,在学期开始之前制定。

课题(单元)教学计划是对一组相对完整的或某独立课题的教学内容为单位制定的教学计划,课时的多少应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而异。一般可分为确定本课的位置、分析教学内容、提出教学方案三个阶段。

课时教学计划也称教案、教学笔记,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方案,其中包含了教师对教材的独到理解及其创造性的设计,包括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

请结合实际谈谈美术教育的智力价值系统。

在学校美术教育中,以培养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为目的的美术教育都是智力开发的重要因素。

智力的视知觉价值:美术教育对视知觉能力的促进主要表现在选择性、灵敏性、统摄力以及开放性几个方面。因视觉能力在美术活动中的运用,从经验中唤起整体知觉、获得触觉、听觉等综合感觉能力的训练。

信息交流与知识获取:人类的交流方式主要分为语言文字和图像两种,美术是以视觉形象为传播媒介的,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事物,甚至人的意识、幻觉、冥想和梦境都可以变成可见或有形的东西。美术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在历史上的地位殊勋。

智力的思维和记忆价值:美术学习不仅需要形象思维,更需要意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等从客观形象到艺术形象的思维转化过程,因此思维能力是美术学习的核心部分。另外,视觉形象的记忆,对美术学习的直来那个起到敏捷性、持久性、又达到了艺术创造之目的。

请结合实际谈谈美术教育的创造价值系统。

人的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力,一直是备受推崇的人类智慧要素,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创造性的鼓励、培养,其创造意识会形成心理定势,会自动渗化到人的活动的方方面面,从而推动社会发展和变革。

创造力的培养首先应重视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在美术创作中表现为具有“创造性”,尤其是现代美术作品的构思和现代设计艺术的构思大多源于发散性思维,都极为重视作品的创意性。

培养创造力的学习方法由灵感和实施两个阶段构成,在灵感的培养阶段应做到:培养良好的心境,培养创造性思考,解放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思维定势,并对学生的新思维给予肯定和鼓励。

在实施阶段主要是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主要有临摹中的创造,写生中的创造,创作中的汲取与综合,培养独立精神,培养反传统观念和培养吃苦精神等。

请结合实际谈谈美术教育的个性价值系统。

美术的个性化特征是美术学习中最珍贵的部分,有两个最鲜明的特征,即个性的差异性和表现的自由性。个性的差异性来源于美术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兴趣、爱好、感情、习惯、能力、气质、素质等多方面的不同。美术学习培养了学生更大的自由表现性,从而个体也获得更多新价值和新技能的发现。

影响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个体在心理学上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类型,无论在学习上或是工作中都表现出鲜明的差异性和强烈的个性色彩,所以气质的类型决定着个性的倾向性,是个性形成的基础因素;

教育环境在个性形成中起关键作用,如果没有教育环境,一个人的智力不可能得到高度发展;

美术实践是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实践既培养了眼、脑、手的配合与协调作用,也促进了学生对复杂事物概括、综合的表现能力,从而加速美术个性化的形成;

主观努力是个性发展的内部动力,在个性诸因素中,动机和兴趣是直接推动美术学习的内部动力。有了学习动机,美术学习才更加有效,有了兴趣,人的求知欲、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各方面素质才有发展的可能。

请结合实际论述应如何确定美术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预期达到并可以测度的学习结果及其具体规格。包括共同性、预期性、可行性、灵活性和可检测性五大特点。

教学目标系统是由大小不等、但具有递进关系的一系列教学目标组合而成,包括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

确定美术教学目标的步骤可分为:专研课程标准,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确定教学目标。

如何清晰、准确、具体地表述教学目标,是教学目标确定中的一个关键问题。由于美术教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某些教学目标难以用外显行为动词来描述,如某些情感领域、创造领域的目标就不可能用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动词描述。

请举例分析美术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阶段。

对于教学过程的阶段,教育思想家们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孔子的“学、思、行”,赫尔巴特的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论”等,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个基本阶段:导

入、进行和结尾。

导入阶段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好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一般可分为承起型导入、兴趣型导入和注意型导入,并应遵循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艺术性原则。

进行阶段是教学过程的中心,运用好此阶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教师应坚持传授知识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基本技能的示范性与实践性、教书育人的素质性与审美性等原则。

结尾阶段形式多样,总的可概括为总结性结尾、交代性结尾、启发性结尾和悬念性结尾。

案例分析

根据所提供线索设计一份教案,字数300左右,附板书设计。

课题:《》

年级班次:

教科书:

教学时间:1课时

评分要求:

(1)、教案格式清晰,应有:课题、授课对象、教学目的、教学时间、课型、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任务分析(包括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媒体分析等)、教具与学具、教学过程。

(2)、教学过程组织详细周密,应有导语,组织教学;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演示绘制过程与步骤(自主创作或讨论评价);安排课堂作业;小结等步骤,以及每个步骤的时间分配。

(3)、板书设计的合理性及版面效果。

(4)、教学设计是否符合中学实际,有无创意等。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专业论文

河南工程学院《设计概论》考查课 专业论文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学生姓名:范元泽 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专业班级:环境设计1243班 专业课程:设计概论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和审美情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传统园林对于满足人们的需求已经力不从心,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建设一流的园林城市已经成为提高环境的第一要素。阐述了园林绿化建设的内涵精神,并针对如何建设一流的园林城市,提高环境质量进行了研究探讨。 作为城市景观重要组成部分的园林景观,有助于突出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形象,展现城市景观。当前我国一些城市在城市建设及景观发展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园林设计创新。本文首先分析了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中的地位,分析了我国城市景观建设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园林设计理念创新。关键词:城市景观园林设计路径选择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城市化进一步加快。城市化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城市园林建设,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园林规划设计百花齐放,城市园林发展在速度和数量上都是空前的。园林设计为人们营造一个个优美的环境空间,供人们观赏、游憩、娱乐,在现代城市钢筋混凝土森林中,重寻回归大自然的乐趣。 关键字:园林绿化发展 目录 摘要 (1) 引言 (2) 1园林绿化设计的核心 (2) 2园林绿化设计内涵精神 (2) 2.1理想与想象性 (3) 2.1.1点的运用 (3) 2.1.2线的运用 (3) 2.1.3面的运用 (3)

2.2节奏与韵律 (3) 2.3形式美 (4) 2.4抽象手法的运用 (4) 2.4.1简洁化抽象 (4) 2.4.2几何形抽象 (4) 3园林绿化设计的措施 (4) 3.1坚持“文化建园”的宗旨——构造美的世界 (4) 3.2搞好绿地系统规划——扭转园林绿地安排的随意性 (4) 4.结语 (5) 5.参考文献 (6) 6.评语 (7) 关于园林绿化设计理论的探讨 引言:随着环境建设的备受重视,各地园林绿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很多好的园林建设已能将人与大自然很好地协调,将历史文化内涵再现出来,对园林设计的各项要求把握得恰到好处,体现出设计者的聪明才智及社会责任感。绿化装饰就是艺术想象力的创造活动,这种创造活动赋予了绿化新的语言,沟通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 2 1园林绿化设计的核心 城市园林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论城市的总体还是一个社区,都是由大小的“生态经济文化系统”组成的。生态意识应该是这个系统工程的中心。因此,在规划设计时,必须首先确立生态的主体地位,其次才是文化和经济。因为生态本身不仅具有效益,如制氧、吸尘、降温、防噪音等,而且它又具有一种生态美。园林绿化要强调回归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强调动物、植物的和谐共存。让乔、灌、花、草的形体自然结合,达到生态优化效果。植物造型与园林小品的结合,会创造出优美的艺术氛围。许多植物可以配置出各种特色的园林植物小品,但这种植物造型的园林小品也不能喧宾夺主,它在园林设计中一般只能充当配角。而建设生态园林,可以招来许多鸟儿和其他小动物,显得更有生气。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与厂矿和居民区建筑设计要逐步进行,特别是现在各开发商都在争建绿色生态住宅,其绿化系统的设计要统一进行,不得各行其是。西部地区城市社区建设可采取“农林复合生态工程建设模式”,把城市林业和乡村林业结合起来,加大道路绿化带、网的建设,逐步走向城市园林与大地园林的有机结合。古典园林的继承和国外园林绿化经验的借鉴也不能生搬硬套,而应根据地形特点,就地发挥,以植物造型为主,协调搭配。2园林绿化设计内涵精神 2.1理想与想象性 艺术形象不是自然形象的翻版,而是将自然形象理想化,这就需要设计师具有艺术想象力。绿化装饰就是艺术想象力的创造活动,这种创造活动赋予了绿化新的语言,沟通了

《艺术概论》总复习资料

艺术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一、常识 1.19世纪末,德国的康拉德·费德勒主张将美学与艺术学区分开来,认为这应该是两门独立的学科,费德勒因此被称为“艺术学之父”。 2.艺术的特征主要有三个: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 3.法国雕塑家罗丹:“没有一件艺术作品,单靠线条或色调的匀称,仅仅为了视觉满足的作品,能够打动人的。”这句话是要说明优秀的艺术作品,必然是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 4.“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说明审美欣赏的主体差异性。 二、概念 1.客观精神说: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一种主要看法,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主要代表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德国古典美学黑格尔。该学说认为理念、道等是超然于物我之外的,但无法解释理念、道从何而来,因此客观精神说无法科学揭示艺术的本质。 2.主观精神说:是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一种主观看法,主张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生命本体的冲动”。代表人物有德国康德,尼采。主观精神说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夸大了艺术家的主体性,无法全面解释艺术的本质。 3.模仿说或再现说: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一种主要看法,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代表人物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俄国19世纪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该学说认为艺术只是生活的代替品,艺术自身没有内在的价值,没有自己的规律,是机械唯物主义的偏见。 4.艺术生产论: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也是一种社会生产。艺术是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而进行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这个学说把艺术系统纳入整个人类社会生活中来解释,为艺术本质问题的探讨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 5.艺术真实:是指通过艺术家的提炼和加工,以假定性的艺术情境表现高度抽象了的生活真实,使生活真实升华为艺术真实。艺术真实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化的真实,是一切艺术生产的共同规律。 三、思考 1.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 答题思路:艺术生产论是马克思主义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艺术是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而进行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这个学说把艺术系统纳入整个人类社会生活中来解释,为艺术本质问题的探讨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 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首先,艺术生产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艺术的起源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但归根结底,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从艺术的性质和特点来看,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作家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也就是说,艺术美既有客观的因素,又有主观的因素,这两方面通过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互相渗透、彼此融合,并通过物态化形成具有艺术形象的艺术作品。 第二,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第三,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大致上是平衡发展的。但由于艺术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的发展有自己特殊的规律,所以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之间存在不平衡关系。比如古希腊时期、莎士比亚时代的艺术,至今“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些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然而,到了物质生产发达的资本主义时期却没有出现同类作品的繁盛。 2. 简单说明生活丑与艺术美的关系 答题思路:丑作为审美活动的负价值,同人的本质力量所追求的目标——美背道而驰。但是生活

艺术学概论期末复习(机考)

《艺术学概论》期末复习说明 考试方式 开卷,网络机考,60分钟。 每个分校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里安排考生分别考试。 考生可带教材、参考资料、作业等纸质材料进入考场,不能携带电子工具,不得相互交流,遵守考场所有规定。 考试成绩 卷面100分,占最终考核成绩50%。 题型分值 1、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2、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40分) 3、判断题(每题1分,共15题,15分) 提示:总题量65题,平均每题答题时间50秒,剩余约6分钟检查答题情况。 考核范围及答题要求 考核范围为教材全部章节。 答题要求: 单项选择题在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多项选择题在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2-5个答案,多选、错选、漏选均整题不得分; 判断题在2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正确答案,只需勾选答案,无需说明理由。 考核难度分配 说明:以下所言“容易”的意思是全部题目均在形考与在线自测中出现过;“较难”是少部分题目在形考中未出现过,或有些学生在形考随机出现时未做到;“难题”则是形考中未出现过的题目。所有题目的答案均可从教材中找到。 1、单项选择题:容易20分+较难15分+难题10分。 2、多项选择题:容易20分+较难12分+难题8分。 3、判断题:容易6分+较难4分+难题5分。 小计:容易题46分;较难题31分;难题23分。 复习、考试要求及注意事项 1、阅读教材,熟悉教材内容,尤其是章节目录、绪论; 2、重点关注知识点,包括形考作业中已经出现过的和未出现过的; 3、形考作业中已出现过的题目,在终考时出现会有所改变,包括选项顺序的改变、答案的改变、选项的改变,因此,考试时要仔细选择答案,小心查看每一个选项; 4、合理安排答题时间,每题答题时间在50秒左右,遇到难题不要停留时间过长,可以在答完全部题目后再查找答案,如有时间,最好再检查一下所有答案,不要急于交卷; 5、每位考生考到的试卷内容均不完全相同,即使题目内容相同,答案也可能不同,因此,不要寄希望于参考他人的答案,一定要独立思考,独立答题。 附形考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作为一门学科,艺术学形成于() A.16世纪末叶 B.17世纪末叶 C.18世纪末叶 D.19世纪末叶 2.主张将美学与艺术学区分开来,标志着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形成,因此而被称为“艺术学之父”的人是() A.费德勒 B.黑格尔 C.格罗塞 D.狄索瓦 3.哲学、社会科学总是以抽象的、概念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艺术用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的则是()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试卷A 打印3份

贺州学院课程考核试卷 (2016—2017学年第1学期) 课程名称: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开课单位:文化与传媒学院 试卷序号:A 卷 任课教师:周合强 考核年级、专业:2016数字媒体艺术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核方式: 开卷□√ 闭卷□ 实验操作□ 评卷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直接填入下列表格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面对矢量图和像素图描述正确的是: (A) 矢量图(Vector Image )的基本组成单元是像素 (B) 像素图(Raster Image )的基本组成单元是锚点(Anchor Point)和路径(Path ) (C) Adobe Illustrator CS 图形软件能够生成矢量图(Vector Image ) (D) Adobe photoshop CS 是专门处理矢量图(Vector Image )的软件 2.在数码影像中,图像分辨率的单位是: (A) dpi (B) ppi (C) lpi (D) pixel 3.在数码影像中,色彩深度是指在一个图像中什么的数量: (A) 颜色 (B) 饱和度 (C) 亮度 (D) 灰度 4.在数码影像中,图像必须是何种模式,才可以转换为位图模式: (A) RGB (B) 灰度 (C) 多通道 (D) 索引颜色 5.在数码影像中,位图图像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A .像素 B .色块 C .线条 D .像点 6.在数码影像中,当使用 JPEG 作为优化图像的格式时 A .JPEG 虽然不能支持动画,但比其它的优化文件格式(GIF 和 PNG )所产生的文 件一定小 B .当图像颜色数量限制在 256 色以下时,JPEG 文件总比 GIF 的大一些 C .图像质量百分比值越高,文件尺寸越大 D .图像质量百分比值越高,文件尺寸越小 7.在数码影像中,下面哪种色彩模式的色彩范围广? A .灰度模式 B .RGB 模式 C .CMYK 模式 D .Lab 模式 8.基于传统视频的模拟信号的特点是 (A) 幅度离散 (B) 离散信号 (C) 幅度连续 (D) 抗干扰能力强 9.关于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是任何数字信号都是从模拟信号中转换而来的。 (B) 数字信号是数字形式的信号,是一种离散的信号。 (C) 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的过程叫做 D /A 转换。 (D) 数字信号转变为模拟信号的过程叫做 A /D 转换。 10.在数码视频影像中,AVI 格式的特点是: (A) 由硬件视频回放 (B) 读取数据的效率低 (C) 文件不能再编辑 (D) 同步控制和实时播放 11.下列不是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所必须具备的特征是: (A)集成性 (B)实时性 (C)交互性 (D)网络化 12.下列有关虚拟现实的说法错误的是: (A)虚拟现实系统由虚拟世界、虚拟现实软件、输入设备及输出设备组成。 (B)虚拟现实系统按其功能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简易型、沉浸型、共享型。 (C)虚拟现实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浸入性、交互性、构想性。 (D)虚拟现实的增强技术是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叠加。 13.目前我国采用的电视制式为 (A) PAL 制,25 帧/秒 (B) NTSC 制,25 帧/秒 (C) PAL 制,20 帧/秒 (D) PAL 制,35 帧/秒 14.下列不属于视频数据的冗余类型的有: (A) 空间冗余 (B) 心理冗余 (C) 时间冗余 (D) 统计冗余 15. 十九世纪法国科学家达盖尔发明的“银板法”标志着摄影术的诞生,其日期为: (A) 1886 年 (B) 1839 年 (C) 1826 年 (D) 1840 年 16. 计算机与艺术联姻的历史,大概可以追溯到 学院: 年级: 专业: 班别: 学号: 姓名: 座位号: ------------------------------------线 -------------------------------------

环 境 艺 术 设 计 概 论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第一章环境艺术设计概述 环境,是人类行为和文明的承载空间,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环境艺术中承载着人类的文化,浓缩了人类的历史,随时光流逝积淀成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环境既是开放包容的,也是敏感脆弱的。 第一节环境艺术设计的产生与发展 环境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一直伴随着人类发展的脚步。一部人类进化史,可以说就是人类用自己的力量构造理想的生存环境的历史。 法国凡尔赛宫 3.按园林布置形式分 自然式 规则式 现代意义上的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十分广泛:从大地生态规划到区域景观设计;从国土生态保护到国家公园建设;从城市主题公园到住宅区花园建设;从局部环境建设到景观小品、雕塑设计;从私家园林到室内设计等。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对整个国土环境负责,设计对象变为所有土地。 美国环境设计理论家理查德·道博尔说:“我认为环境艺术作为一种艺术,比建筑艺术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 第二节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 一、什么是环境 环境研究的范畴涉及艺术和科学两大领域,并借助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各种成果而得以发展。 1、自然环境 2、人工环境 3、人文社会环境 二、艺术与设计 艺术与设计的基础是相同的。两者都具备线条、空间、形状、结构、色彩与纹理等共同的元素,这些元素又通过统一于多样、平衡、节奏、强调、比例与尺度等相同的原则联结起来。三、环境艺术 环境艺术的概念与本质 环境艺术是指以人的主观意识为出发点,建立在自然环境美之外,为人对生活的物质要求和美的精神要求所引导而进行的艺术环境创造。它是人为的,可以存在于自然环境之外,但是又不能脱离自然环境本体;它必须根植于特定的环境,成为融会其中与之有机共生的艺术。 1、环境艺术是空间的艺术 2、环境艺术是整体的艺术 3、环境艺术是体验的艺术 4、环境艺术是动态的艺术 5 、环境艺术是反映时代特征和地域文化的艺术 @环境艺术的功能 环境艺术是实用的艺术,是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方便、优美的生活环境,其核心是为了满足人们各种环境心理和行为需求。 1、物质功能 2、精神功能 3、审美功能

艺术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1.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如果经济基础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艺术为它服务就具有积极的意义。 艺术和宗教、哲学、文学一样是更远离物质经济的特殊的意识形态。 政治、法律和道德是直接反映经济基础并和基础关系非常密切的意识形态,属于前一类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中间环节” 艺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 2.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全面的”社会生活,即包括了从物质的社会生活到精神、情感的社会生活的整个领域,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全部方面,这些都可以成为艺术的表现领域和对象。 3.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即精神生产形态。艺术作为“艺术生产”,它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生产,审美创造,审美是它的本质特征。 5.艺术与宗教都是更高、更远离经济基础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都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但不同点在于:宗教是空虚的幻想,不要求真实地反映现实世界,艺术则真实的认识世界和反映社会生活。宗教形象只是宗教观念的外化,是普遍观念的符号,艺术形象是艺术家的个性和他的思想情感的表达。 6.艺术与哲学“掌握”世界方式的相同处是:都是更高、更远离经济基础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都要求真实地“掌握”世界,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 不同:在“掌握”世界的方式上艺术是运用形象进行的创造性想象活动,认识的重点是事物的特征、个性和美,是在个别之中显示一般、在特殊之中表现普遍,哲学是以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抽象真理的方式“掌握”世界和社会的普遍性必然性。 哲学主要作用于人们的理智,艺术则作用于人们的理智的同时,还强烈地作用于人们的情感,给人以审美享受。 7.艺术用形象反映世界,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艺术形象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艺术反映世界的真实性,再现客观世界的真实性,表现主观世界的真实性。 8.艺术典型就是高度真实、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它一方面以非常生动的现象和特殊性充分地、集中地表现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普遍性,同时,它又凝聚着创作主体突出的个性、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创造。

艺术概论考试大纲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艺术概论课程代码:00504 2016年4月版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艺术学概论》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之一,教育部从2001年起,已将《艺术学概论》列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含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必考科目之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许多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以至理工农医等各类高等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此门课程。本课程对于培养人文类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自学和辅导考试,能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艺术学相关理论的基本概念、本质属性、艺术发展基本规律、世界文化艺术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等相关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分析艺术发展的总体规律及具体艺术门类的发展规律等相关问题能力,从而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要求如下: 1.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 2.了解并熟悉主要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力与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质。 3.了解世界范围内艺术学学科及理论的发展概况,掌握中西方艺术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4.理解动中西方艺术学理论的异同及相互借鉴。 5.掌握艺术学理论横向、纵向各个环节及相互之间的影响。 6.从美学与文化学角度,理解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能够结合具体案例阐述如何使艺术创作链保持良性循环。 7.能够结合中国艺术创作发展的现状提出建议。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作为艺术类专业基础课,将与此相关的各具体艺术门类以及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要素放在一个体系内来进行阐释,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关于艺术学理论的整体意识,从而将创作、作品、鉴赏等环节相结合,更有益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另一方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期末范围整理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期末范围整理 第一章 1、媒体的定义 媒体又称媒介,指的是具备承载信息传递功能的物质或实体,是集文字、图形、静像、动像、声音、语言等多种形态媒介的综合体。 2、国际电信联盟定义的五种媒体

4、媒介发展的6个阶段 ①以口头语言为代表的声音传递阶段 ②以书面文字为代表的图文表达阶段 ③以造纸术和印刷术为代表的图文记载阶段 ④以电报、电话、照相、传真、录音、广播等为代表的图文声分载阶段 ⑤以电视、摄像、录像、电脑为代表的声像多媒体共载阶段 ⑥以因特网、宽带、、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信息分享与共享阶段 5、数字媒体艺术的定义 数字媒体艺术属于广义的媒体艺术的一个分支,是基于计算机语言和数字媒介的一门新型艺术形式,是科学、艺术和媒体相互交叉领域和实践型应用学科。 6、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方法的分类和比较 ①数字会话和插图系统 ②动画设计软件系统 ③数字视频处理软件系统 ④虚拟环境和交互界面设计系统

⑤网页和多媒体交互创作系统& iPhone和iPad的出现改变了人的哪些艺术行为对未来的艺术教育有哪些影响 以苹果iPhone和iPad为代表的新一代触控智能平板电脑和手机的出现,在人们的学习生活娱乐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学习上,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阅读书籍,欣赏艺术作品;生活上,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让人们可以足不出户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娱乐上,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这种娱乐活动可以随时随地,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对未来教育的影响: 1、使视觉信息更加丰富。艺术教育的关键是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而不是单靠理论知识的学习,运 用新媒体技术,可以大大拓展学习者的思维空间,化枯燥的理论为生动的图文以及动态的影像,让学习者在愉悦的观察中感受艺术,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2、艺术设计创作效率大幅度提高。各种应用软件,为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手段,它缩短了设计制作 的时间,可以使设计者拥有更多的时间对其艺术作品进行权衡、修改。 3、使教育方法多样化。在教学中,可以有效利用图片、文字、动画、视频、音频等素材,极大满足了学 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创造了一种可参与的教学环境,加强了师生间面对面的交流,提高了教学的针 对性,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艺术概论复习资料

艺术概论框架知识结构 绪论 1、艺术理论是以各门艺术的普遍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2、艺术理论与艺术史、艺术批评的关系: 艺术理论是研究艺术普遍规律的一门学科;艺术史具体的描述艺术发展的历史和艺术历史上的各种思潮流派;艺术批评具体的研究和评价某个艺术家、某件艺术作品或某个艺术派别。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艺术、哲学、宗教和经济基础较远,政治、法律、道德和经济基础较近。 1、原始社会是有着几百万年历史的漫长时期,人类最早的工艺品是打造的石器。在原始社 会的各种艺术现象中,直到新石器时代之前,原始艺术大都表现的是动物或渔猎场面,而从不表现植物。 2、艺术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性。 3、艺术生产与一般物质生产的不同或本质区别: 首先,从人的需要与生产的目的性来看,这两种生产是不同的。人出于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产生出对于外界事物的各种要求。人的各种需要是由不同方式的生产创造出来并加以实现的,而不同方式的生产则分别满足人的不同的需要。物质生产的产品直接用于人们物质生活的过程中,满足人们物质需要或实用需要,本身并不存在或发生“意义”的问题。满足人最基本的物质需要的产品虽然也包含审美因素,但主要价值却在于物质的公用性和实用价值。人除了物质需要外,还有精神需要。而艺术生产的产品即艺术作品,包含并发生着社会意义,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审美反映的产物。它与人的意识的关系是直接的,而与物质现实的关系是间接的。艺术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另外,从产品的消费来看,艺术生产明显不同于一般的物质生产。一般生产劳动的产品,具有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承担者,是一种商品。而艺术生产的精神产品有自己的特殊性,主要是审美属性。艺术品在进入流通领域的过程中虽然也具有一定的商品属性,但商品属性绝不是艺术品的主要属性和本质属性。 最后,从生产的过程和结果来看,艺术生产作为精神生产具有特殊性。艺术创作的全部过程中,包括一个主体通过改变外在事物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的物化过程,即创作主体在现实中确立自己产品物质形式,实现劳动对象化过程。但是艺术的这种物质生产性质并不是本质的,只是表现在全程中的艺术传达层面上,是一种技巧性的艺术外层的生产。艺术创作的全过程是主体运用一定的物质形式传达他对社会生活的审美认识与审美感受的行为,它所物化或对象化的是创作者对现实世界独特的审美掌握,包括思想感情、个性特征和对生活的体验。因此,艺术生产所物化或对象化的内容是与物质生产完全不同的,有其自身独具的特殊规律。艺术创作不仅关系到如何表现和如何传达,更主要的是关系到表现什么和传达什么。而物质生产不包含个人对社会生活的审美认识和审美情感。 4、艺术作为艺术生产的实质和意义: 首先,艺术是一种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与创造自身的生产实践活动,具有一般生产活动的普遍性,如自由、自觉、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但是,艺术作为艺术生产,它把人类一般生产活动的这些特点表现得更为突出,更为鲜明,它不仅造成自然物的一种形态的改变,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改造自然无形态的过程中实现自己意识到的认识目的和审美目的。它所表现的,是主体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创作者对生活的审美认识以及创作者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 所以,艺术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生产,审美创造,审美是它的本质特征。另外,在审美创造中,艺术把人的主观活动与客观世界高度统一起来,它一方面将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审美认识和审美体验物化或对象化到作品中,另一方面又为人类提供精神消费的产品,通过影响人的精神最终影响到客观世界。 艺术的认识本质 1、艺术的掌握世界的方式(理论的方式、艺术的方式、宗教的方式和实践—精神的方式): 是运用形象进行的创造性想象活动,认识的重点是事物的特征、个性和美,以高度概括的具体可感的形式和形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普遍性,是在个别中显示一般、在特殊中表现普遍。艺术也掌握真理,但它掌握的是具体形象的真理,即艺术的美。所以,艺术的认识内容,要求真实性,要求通过艺术形象真实的反映社会生活。这就是艺术的认识本质。 2、艺术作品都必须以感性的形态呈现在欣赏着的面前,即以具体的可感的现象形态作用于观众的感官。 从创作过程看,它有感觉的、直觉的认识基础,任何艺术家都是从个别的、具体的生活感受开始进入创作的,并不是从抽象的概念出发或图解概念。 从艺术欣赏的角度看,作品的形象首先投之于观众的感官,诉之余观众的直觉。离开个别的、具体的、直观的可感性,形象便不存在,作品本身也不存在。 3、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艺术形象: 一方面,艺术作品中的形象,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和反映,这是它的客观基础和现实来源。 另一方面,它同时又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认识与评价,在它上面表现着艺术家主观的情感、思想和审美理想。 4、再现: 艺术家在其作品中对他所认识的客观现象或社会生活的具体描绘,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写实,追求感性形式的完美和现象的真实;在创作倾向上偏重于认识客体,模仿现实。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学习知识重点提要

上编 艺术总论 广义的艺术包括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狭义的艺术专制文学以外的其他艺术门类,将文学与艺术并列起来,合称“文艺”。 广义上的艺术包括: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美术、现代设计)、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书法)、表情艺术(音乐,舞蹈)、综合艺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民族民间艺术(杂技、曲艺、木偶、皮影)。 19世纪末德国的康德拉·费德勒极力主张将艺术与美学区分开来,成为相互交叉而独立的学科,这标志着艺术学的独立,费德勒因此被称为“艺术学之父”。 艺术学的内容包括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艺术史。 第一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第一节 艺术的本质 一 、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客观精神说——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代表人物: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现实世界是理式世界的摹本,艺术是现实世界的摹本,艺术是摹本的摹本,是影子的影子。 (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理念”是内容,“感性显现”是表现形式,二者辩证统一。 (南北朝)刘勰xi é ——在《文心雕龙》里提出《原道》认为“文以载道”。文是道的表现,道是文的本源。 主观精神说——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代表人物: (德国古典美学开山鼻祖)康德——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强调创作主体(人)的重要性,把自由活动看作是艺术与审美活动的精髓。 (德国哲学家)尼采——人的主观意志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在其代表作《悲剧的诞生》中把日神冲动和酒神冲动看做艺术的两种根源,把“梦”和“醉”看做审美的两种基本状态。 模仿说/再现说——西方思想史上影响力很大的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代表人物: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肯定了现实与艺术的真实性,认为艺术比所模仿的现实更加真实,认为艺术家不应当“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模仿”,而是“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子去模仿”。 (俄国革命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是生活”,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 另外还有形象说、形式说、情感说、表现说 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 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分为“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构成了人类灿烂的艺术文化宝库。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期末范围整理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期末范围整理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期末范围整理 第一章 1、媒体的定义 媒体又称媒介,指的是具备承载信息传递功能的物质或实体,是集文字、图形、静像、动像、声音、语言等多种形态媒介的综合体。 2、国际电信联盟定义的五种媒体 媒体 类型 媒体示例媒体描述媒体特征 感觉媒体声音、语言、文 字、音乐、图像、 视频、动画、文 字 直接作用于人 的感官的媒体 信息的接受 对象 表示媒体JPEG、GB2312、 MOV、MPEG 计算机的媒体 信息编码 信息的编码 和表示 显示媒体音箱、显示器、 打印机 计算机信息的 输出显示 信息的输出 和呈现 存储媒体磁带、硬盘、移 动硬盘、U盘 存储信息的载 体信息的存储 和传输 传输媒体电缆、光缆、微 波、数据线 传送数据信息 的物理介质

3、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分类(五类传媒) 媒体类型媒体示例媒体特征 媒体 分类 第一传媒报纸、杂志、图 书、宣传单、海 报、手册 纸质媒体:依赖纸张、 油墨的媒介 传统 媒体 第二传媒广播、收音机、 电台、留声机 模拟音频信号,收音机 终端 第三传媒电视、高清电视 (HDTV) 基于模拟图像信号的 媒体,电视终端 第四传媒数字电视、DAB、 数字电影、数字 动画 传统媒体的数字化延 伸、媒介生产流程的数 字化,依靠传统媒介终 端 新媒 体因特网、电子书、 电子杂志、光盘、 IPTV、网络视频、 宽带、网站、博 客 依赖电脑为终端、 基于数字化网络的 媒体、以交互性为 主要特征 交 互 媒 体 第五传媒手机、PAD、3G、 MP3、电子书阅读 器、iPad、iPhone 移动、便携式媒体, 基于无线宽带的数 字化网络的媒体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论文范文2篇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论文范文 2 篇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论文范文一:校企合作教学环境艺术设计论文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改革探索 (一)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主导及时了解行业信息,调整专业发展方向和专业核心课程 职业教育正处于信息化时代,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受信息化技术的影响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人才需求也随着行业的发展而变化。而大多数高职院校在行业发展信息的获取方面往往滞后,通过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高校可以获取信息并及时调整专业发展方向和专业核心课程,让学生获得有用的、行业需要的专业知识。例如在与常州大地装潢合作的大地订单班中,通过合作企业及时了解企业最新研发的室内设计新技术,根据新技术和企业需求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充实核心课程的内涵,让专业核心课程始终满足于市场的需求,让企业参与到专业核心课程的改革和专业内涵建设中去。 (三)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技能 高职教学的课程内容和设施相对陈旧、滞后,教学内容也往往停留在验证性的层面,因此,与企业在课程建设方面的合作是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最常用的模式。让企业参与该课程的教学

计划制订与教学管理,让企业全方位融入学校、融入专业,通过企业的带动来促进专业发展和专业建设。校方积极配合调整教学计划,使之更加符合市场需求、更加实用化。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合作模式下,设计企业可以根据其在社会一线的成功实践经验和对市场动态的把握,向校方提出当今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中,社会所需人才的专业知识结构要求、岗位能力要求、职业素质要求等。我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上海水晶石公司通过在重点核心课程领域的合作,探索环境艺术专业校企合作如何深入、紧密的问题。我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通过课程置换,以建筑可视化的课程置换的教学改革为试点探索在教学领域的校企合作模式。课程建设由上海水晶石和学校共同开发,校企共同研究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学标准,课程教学中全程引入“企业技术培训”和“企业化工作模式”,按公司的工作流程制订项目展开与实施计划,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实现多任务、多技能的综合训练与职业体验。 (三)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师资建设,培养“专兼结合”教师队伍 通过与龙头企业的校企合作,由企业安排经验丰富的技师进入课堂,可以解决专业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难题,完善师资队伍结构。同时,专业教师通过在教学与技术合作中,也可以提高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专业教学水平。在我院与上海水晶石的合作过程中,学校安排一名专业教师全程负责教学安排,同时负责辅导学生和与企业技师沟通,并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由企业技师和学校教师共同培养学生。企业分阶段选派不同的技师进课堂授

艺术概论复习材料2.

艺术 艺术有广义之分和狭义之分。广义——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实用工艺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综合艺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狭义——指语言艺术以外的其它艺术种类,语言艺术也称文学。 艺术活动是指艺术行为各领域的艺术创造、艺术传播、艺术鉴赏。 费德勒被称为“艺术学之父” ,德国的格罗赛作品《艺术的起源》 艺术活动四个构成要素:客体世界、艺术创作与制作,艺术作品,艺术传播与接受。 艺术活动的主体是人,客体是客观社会和自然界。 艺术创作——是从审美意象——艺术形象————艺术意境。 艺术创作的特点:集中体现为“创造性”活动,艺术家的创作是原创的、不可复制。 艺术传播借助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或作品传递给接受者。 艺术接受即在传播的基础上,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鉴赏者为主 艺术接受与艺术传播紧密相连, 艺术传播的目的是为了使作品为更多人接受, 接受又以艺术传播为基础。艺术接受包括对作品的消费、鉴赏和批评, 是艺术的终点。 人类最初的艺术活动始于上万年的冰河期。 艺术发生的几种学说 1:摹仿说 2:游戏说 3:表现说 4:巫术说 5:劳动说 6:人类社会说或多因说多源说。

1摹仿说——是人类对自然或现实生活的摹仿,艺术起源来自最古老、古希腊,主张这一学说是德谟克利德特、亚里士多德。 2游戏说——起源于游戏本能, 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 是没有功利性的活动, 主张这一学说是德国的席勒、英国的斯宾塞、德国的谷鲁斯。动物的“游戏”是将过剩的精力发泄,而人的“游戏”则是为了满足精神需要。 3表现说——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和交流的。最早提出这种观点是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 19世纪后期“表现说”在西方文艺界具有较大的影响。持这一观点克罗齐、英国史学家科林伍德认为, 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是所谓“真正的艺术” 。美国学者苏珊·朗格《符号学美学》。 4巫术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巫术仪式活动。近代西文学术界较有影响理论之一。这一学说最早英国学家爱德华泰勒提出, 英国学者詹姆斯·弗雷泽也持这种观点。 5劳动说——艺术产生于实践活动。俄国普列汉诺夫《论艺术》 (没有地址的信 6人类社会说或多因说、多源说——艺术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 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摹仿的本能、表现的欲望和游戏的冲动。艺术的起源应当是多因的,而来是单因的,归根到底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舞蹈是原始社会中最重要的艺术。在甲骨文中,舞与巫两字原是同一个字。神话常被当作是文学最早的源头。原始人在从事雕刻、绘画、舞蹈时,并不是为了审美, 同样具有实用和功利的目的, 艺术产生于非艺术, 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艺术起源于人类社会实践。 艺术发展的根本原因——其一是经济基础,其二是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包括

艺术学概论复习要点及答案

基础知识及要点(答案。): 答题要求:条理清晰、字迹规整、论述充分、言之有据 1、 艺术概论研究对象及学科特点 艺术四要素:艺术家一一作品一一欣赏者一一世界 艺术活动圈:艺术欣赏一一艺术批评一一艺术研究一一艺术创造 艺术概论:对 艺术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基本问题进行专门性研究的学科。 2、 艺术起源的几种学说及其代表性人物:模仿说、巫术说、游戏说、劳动说、 表现说、艺术起源多元决定论 模仿说:艺术是对自然界河社会现实的模仿 合理性:原始艺术具有模仿成分 片面性:模仿并非艺术本质。只是一种实现手段 代表人物:德谟克利特、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巫术说:艺术具有某种实用倾向或实际目的的行为 合理性:原始思维,万物有灵。能力有限,寄托巫术 片面性:艺术离不开物质生产劳动 代表人物:弗雷泽《金枝》,英国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 游戏说:艺术出自一种无功利、无目的的过剩精力的释放。表现在: 1.由于 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2、人将这种自由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 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合理性:揭示了人流思想深处的原始的艺术冲动 片面性:忽略了人的艺术创造的社会实践性 代表人物:德国哲学家席勒,英国哲学家斯宾塞。 劳动说:劳动创造了人,也创造了艺术 合理性:指出了艺术活动的社会实践根本特征 片面性:社会实践逐渐生成具有审美色彩的中间艺术 代表人物:俄国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希尔恩《艺术的起源》。 表现说:一切艺术都是情感的表现 合理性:艺术具有表现情感的实际功能 片面性:艺术起源并非出于表现,而是有其发展过程 代表人物: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直觉即表现”。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 是所谓“真正的艺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情感表现说”。美国苏 珊.朗格,“艺术是表现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 多远决定论:社会发展不是一元决定的,二十由多元决定的。艺术本身就是一 种综合现象,因此,艺术的起源与社会性、人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有关联。艺 术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 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的 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得冲动和游戏的本能。究根结底, 艺术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 代表人物: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矛盾与多元决定》,“多元决定论”。 3、艺术本质的几种学说及其代表性人物: (1)客观精神说:艺术是理念或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代表人物:柏拉图“影子说”,“艺术是影子的影子” A 、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概要

一、概述: 此门课程具有边缘性、综合性以及运行操作的协调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科学与艺术的手段协调自然、人工和社会三大类环境之间的关系。 其难点在于环境艺术设计的范畴是:主要围绕着建筑外环境和室内空间而进行的综合时空系统而非单一独立的物品,因此其设计是一个协调各类关系的综合设计的过程。 二、现代设计的三大类型 视觉传达设计体系工业产品设计体系环境艺术设计体系 三、基本概念 一、环境设计专业产生的历史背景 1、人类文明的发展:原始渔猎采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 2、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艺术设计创作的指导思想,不再是商业的产品的意识,而转化为生态的环境的意识。 3、环境艺术设计的立脚点协调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4、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目标建立一个符合人类未来生态状态的绿色设计。 一)自然环境价值:(P4)(二)人工环境: 1、渔猎采集时期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用禽兽蛇有圣人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和谐共处 2、农耕时代的人工环境它在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同时,基本能够做到与自然环境共融共生。 3、工业时代人工环境的主体是建筑建筑充分考虑使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如组织穿堂风、内部通风井,朝阳面扩大日照面积、北面保暖、采用亮走廊、明厅等,避免机械通风和长年人工采光。钢与木的结合,支撑点与围护的巧妙组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重视在设计中运用当代科学技术新成果、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信息等,充分反映出科学性和艺术性、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综合与平衡。既能避风、保温又能抗震的木结构民居钢结构的空间网架呼应了日本传统的木结构建筑,玻璃天窗的轮廓是周围山脉的抽象化版本。建筑体现了传统形式和新技术之间的平衡。 (三)社会环境(P6) 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 生产关系综合起来,就构成为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民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中的人只有社会性,而没有政治性。因此其人文环境异常简单。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产生的人工环境,仅仅是以栖身之所为主组成的简陋建筑群落。 2、奴隶社会 基本处于整个农耕文明的前期。高度的政治极权与无偿的劳动力占有,使奴隶社会环境下产生的人工环境,呈现出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并存,包括规模宏大的城郭形态。 3、封建社会 以宫廷建筑和宗教建筑为中心的城镇建筑群落,成为其主导形态。 4、资本主义社会 人的需要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使用功能被摆放到第一的位置。人工环境由此演变为居住、公共建筑与生产性建筑并存的密集超大城市群落。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 好的环境景观设计提高了人的参与性,使环境的设计、营造更趋于理想化 8概念:二、环境艺术设计的含义(P8) 环境艺术设计是依托建筑载体核的周围,从而协调人与环境的互助作用,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生活品质、强调生存价值,创造符合生态环境良性循环规律的设计系统。 壹

艺术概论复习重点

1.广义的艺术包括哪些内容? 包括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实用工艺,书法),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表情艺术(音乐,舞蹈)综合艺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及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 2、艺术学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艺术理论,艺术史和艺术批评 3、什么是艺术? 艺术,是人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活动. 4、艺术形态的特征有哪些? a.艺术形态要求强烈的主体性,要求生产者主体把强烈的主体意识,强烈的主观因素渗透到生产过程里,物化到产品对象中去。 b.艺术形态是对象化的存在,要求生产者主体将自己独特的艺术气质,艺术风格和语汇,艺术天才和情感符号物化到产品之中,从而获得艺术生产对象化的,现实的活生生的独特的存在方式。 c.艺术形态是美的形式构成,要求生产者主体将自己主观世界的审美情致,审美体验以及自创的,恰当的美的形式构成,物化到产品中去。 5、艺术形态的主体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a.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 b.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 c.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 6、对《红楼梦》,鲁迅曾有过评价:“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所得的感受迥然不同。”这段评论说明了艺术形态的什么特征? 艺术形态要求强烈的主体性,每个欣赏者有个性差异. 7、烟草公司广告图片和《拾穗者》(法国米勒)中怎样表现了艺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在真实人生的图画中渗透了劳动的甘美,人生的辛酸. 8、清代金人瑞评《水浒》:“《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音。”表现了艺术形象的什么特征? 丰富的形象性 9、什么是绘画?什么是造型艺术?什么是非造型艺术? 绘画是专门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的艺术语言,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即平面)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的艺术.造型艺术,一般说诉诸视觉感官.符号体系是静态性的,带有按照自然原形准确塑形的特征,给人以视触觉感,仿佛是可视可见、可以触摸的实体存在.非造型艺术,一般说诉诸听觉感官.符号体系是动态性的、带有超越物象原型、自由变化的特质,给人以听触觉感.仿佛是转瞬即逝、扑朔迷离、虚幻性的精神存在. 10、中国画的特点有哪些?西方绘画的特点有哪些? 中国画简称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是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特点:1.表现在工具材料上,采用中国特制毛笔,墨和颜料,在宣纸上作画.“笔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