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批判教育学带给大学英语专业写作教学的启示_韩冰c

后批判教育学带给大学英语专业写作教学的启示_韩冰c
后批判教育学带给大学英语专业写作教学的启示_韩冰c

后批判教育学视阈下的大学英语专业写作教学

韩冰毛海燕(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无锡;哈尔滨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摘要:在传统语言学的影响下,我国目前的大学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方法和理念强调措辞、句式、段落、篇章等静态性语言知识学习。笔者认为大学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不仅需要辅助学习者获取英语专业的基础静态性语言知识,也需要培养学习者自我身份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的动态性语言能力,从而培养真正符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要求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本文介绍并分析如何将后批判教育学理论中提倡的自我身份意识(self-identity awareness)和批判性思维( critical thinking)融入到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从而解决动态性语言能力的培养问题。

关键词:后批判教育学自我身份意识批判性思维英语专业写作教学

一、引言

依据2000年修订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21世纪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不但提到了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包括正确的语音语调、规范的词法、句法、章法、熟练的听说读写技能,还提到了外语专业学生应具有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提出自我见解和创新的能力【1】。笔者将语音语调、词法、句法、章法和听说读写技能的学习称为静态性语言知识的学习,而将上述的“一见解和三能力”的培养称为动态性语言能力的培养。因此外语专业教学者应重新审视在专业教学中是否同时包含了静态性语言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动态性语言能力的培养。现实是大多数英语专业的教与学在受到传统语言学的制约(例如,Chomsky的语言学理论)下,以及不断规模化和规范化英语专业等级考试的导向中,外语专业写作课很容易就成为语法课、词汇课、句法课、阅读课甚至于专四、专八考试写作辅导课。笔者认为外语教学远不止于服务于静态性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应对考试,还应有针对性的培养外语专业学习者的动态性语言能力。Vygotsky(1981)提出语言是心理工具(psychological tool)帮助二语学习者获取新的思维方式和达成其语言学习目标【2】,那么外语学习者可以通过培养全新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好的掌握外语;此外,连淑能(2002)也强调语言不但是思维的主要工具也是思维方式的重要组成要素【3】。由此不难看出语言和思维的紧密关系,那么外语学习就意味着不但要学习语言本身还有相应的思维能力培养。再如米保富和袁平华(2007)所提倡的外语教学需包含语言层面、文化层面和思维层面【4】。故而英语专业教学者们应该重新审视英语专业写作的教学中是否包含了上述的思维能力培养和思维层面教学。本文将从后批判教育学的角度,来着重探讨解决上述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动态性语言能力缺乏问题。

二、跨学科的后批判教育学

后批判教育学思想起源于人性和自由主义教育学家Paul Ferie 的《被压迫者教育学》(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虽然Ferirean 批判教育学,建立在哈贝马斯提出的解放的兴趣(Interest of emancipation)的哲学基础上,强调“对时间行动的反思,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社会的改造,以此来获得自由、独立和主体”(米保富、袁平华,2007,p.38),但是

后建构主义思潮下的社会学、语言学和人类学家们为Ferirean 批判教育学注入了更丰富的内涵:(1)“被压迫者的自由(liberation of the oppressed)和平等”(Ferie,1998)【5】不再是通过移权和赋权而获取,因为这意味着总有一方将顺势成为新的被压迫者,而是如何引导边缘学习者(Luke, 2004)【6】和弱势群体对权力关系(relations of power)、话语权(the right to speak)和合法性(legitimacy)(Bourdieu, 1977)的认识觉醒【7】。这其中包括谁做了或说了什么,在怎样的情境(discourse)下说或做的,为什么这么做或者说,谁掌握了其中的话语权,在此次话语或行为中谁是受益者,而谁在其中是受害者。换句话说,没有“绝对的”和“完全的”自由和平等,那么学习者需要具备批判思维能力去感知“有附加条件的”自由和平等、话语和行为;(2)语言不再仅仅作为交流和表达的媒介,而是一种实践(practice)。通过这种实践,语言学习者能够理解自身、感知社会环境和自我历史、预知自己未来的可能性( Norton and Toohey, 2004) 【8】。这就意味着个体在运用语言的社会实践中实现和完成自我意识的建构,去思考我是谁,我在怎样的情境之中,我能做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3)外语和二语语言学习是学习者们依据自身的需求、价值观和意愿,以个人的理念去分析英语语言本身,并且完成重新自我定位(reposition)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习者们不再是语言学习的“奴隶”,而是具有能动和情感的代理人(agents), 且能够实施创造和批判能力,从而去运用英语语言(Canagarajah, 1999) 【9】。以往在Chomsky 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外语和二语教学过分注重语言本身和构成语言的要素,将每个外语学习者假想为没有任何差异的“理想化学习者”(ideal learners)(Bourdieu,1990)【10】,事实上语言学习者才是语言学习的主体和学习活动的实施者,但是二语语言学习者的呼声在主导性的以语言为中心的二语习得研究中被弱化了(Ellis,2001)【11】。

综上,笔者认为后批判教育学鼓励二语和外语语言学习者拥有思考、探索事实真相的批判精神和找寻自我身份意识的热情,这也是后批判教育学对于二语和外语语言教学中动态性语言能力培养的两大重要组成内容。

三、自我身份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一)自我身份意识

自我身份意识,也可称为本我身份认知,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语言教育学院(LLED)Norton 教授(1997, p.410; 2000, p. 5) 将本我身份(identity)其定义为“个人怎样认知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怎样认知这种跨越时间、空间被建构起来的关系,以及个人如何预知自我未来的可能性”【12】【13】。而自我身份意识在中国是鲜少提及的概念,因为在传统儒家思想中的“国重于家、重于匹夫”,和社会主义思潮中的“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服从于集体”早已深入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集体感和爱国感在潜移默化中占据了比自我感更重要的位置;集体意识和国家意识得到强调和升华,自我意识却相对的规避和弱化了。Heller(1987)指出个人是通过语言在不同的时间点和场所内甚至于跨越不同的时间点和场所来交涉自我感(a sense of self)的【14】。可见自我身份认知的觉醒是离不开语言表达的,语言表达是认知自我身份的重要途径。这种表达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但毫无疑问的是,通过言语表达,语言学习者不但能够让外界听到自己的声音,而且让自己感知到自我身份和意愿。笔者认为,在通过二语或外语的表达中,语言学习者不断地在向外传递自我信息的同时也在向内传达自我身份感知。正是通过这种连续的、不断深入的自我身份感知,增强了他们对自我的认知。对于英语专业学习者来说,自我身份意识的觉醒是动态性语言能力培养的基础,没有自我身份意识的觉醒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就无从谈起。

(二)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源于Freire的批判教育学主张,强调人作为主动探索周围世界的主体和实施者,不是顺应和服从的,而是可以去质疑、挑战和改变社会的(Freire, 1998)。在Ferirean 批

判教育学的批判性思维基础上,跨学科的后批判教育学中的批判性思维强调以下几点:(1)在真实的情境(context)中和具体的场(field)里去寻找真伪的答案,答案不是唯一的,也不是非真既伪的,而是在不同的情境下和场合中呈现答案的多样性和动态性(如,Kubota,2004; Bruthiaux, 2003)【15】【16】,反对一边倒或一刀切的单面性和静态性思维分析模式。在后批判教育学者们的眼中,没有绝对的“属于”或“不属于”,亦没有完全的“应该”或者“不应该”,更不是单一的“是”或者“不是”的回答。打个比方,一个矛盾问题好比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往往大多数问题分析者能感知硬币的两个相对面,但是硬币除了两面以外还有硬币的中间部分,而这部分恰是矛盾问题的争论交集。这个争论交集是随时间、空间和具体情境(亦称“三维化”)不断变化和运动着的。而二语或外语学习者在静态性语言学习中容易产生单面性和静态性思维分析模式,这就容易忽视思考问题的“三维化”流动特质。(2)思考和分析问题时,分析者不再是Ferirean 的中立式或平等化立场,而是将社会、政治立场或经济、历史因素考量在内,尤其是政治立场中的权力关系( Canagarajah ,2002) 【17】。个人偏见是无处不在的,是不受意识所控制的,这与个体的性别、种族、文化、阶层差异等紧密相关(Kubota, 2008)【18】,此外还要考虑到个人的成长经历和成长环境。以中立的姿态去思考分析问题不过是一种天真的想法,而任何矛盾问题都有可能包含其历史、政治、经济或社会因素。二语和外语语言学习也不能脱离以上因素而在真空中完成的。那么就有必要将以上因素的思考融入到二语和外语语言的学习中去。(3)批判性思维不再局限于对问题的解决,而是强调提出问题的重要性( Canagarajah ,2002)。以往的批判性教育学更加重视问题的解决,这不免让身为语言学习者的个人感觉力不从心或无能为力,甚至会滋生愤世嫉俗的想法,这样问题的解决很可能会成为空喊的口号,但是问题的提出却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更大的思考空间,同时在思维空间上赋予他们更多的权利(empowerment). 所以后批判教育学下的批判性思维更睿智、更理性,更容易引发身边人的共识和共鸣。

英语专业写作课程恰恰为广大外语语言学习者提供了一个以书面表达的形式去不断地在向外传递自我信息和向内传达自我身份感知的机会。同时,书面表达也为他们提供了更适于批判性思维的思考空间。

四、如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培养自我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一)自传式故事写作

自传式故事写作是指用第一人称(也称为用自己的声音)去记录、回忆或憧憬属于自己成长中的真实故事。这不是某一个孤立的自我故事,而是一连串的有相关性和历史性的故事集合,而这个故事集合里不只是一个自我,还需要与周围的多个他人、物、情景和时空相融合。这样的自传式故事写作能够更好的引导英语专业学习者积极的去寻找真实的自我身份。所以自传式的故事写作一定要尊重学习者内心的意愿,留给学习者更多的自我空间和自由度,可以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中自由的与自我和他人对话,同时也可根据自传式故事写作需要来穿越时空、地点、情景。

自传体故事的写作能够帮助英语专业学习者更好的感知和联系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三维”自我,而且将感知和联系融入到相应的他人、物和情景中去,给自我意识一个立体的和运动的感知氛围。通过对过去、现在或未来故事的自传式写作,英语专业学习者既可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又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不断深入对过去的自我、现在的自我和未来的自我进行连续的互动式感知。在通过英语语言的书面表达中,学习者完成了连续的向外传递自我信息和向内传达自我身份感知的双向互动过程。此外,通过回忆过去的自我,结合现在的自我和预知未来的自我,外语语言学习者也在进行着内省式和连动式的思维拓展,这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有益的。

(二)批判性学术写作

批判性学术写作是指用批判的眼光去研读他人的学术写作后,经与专业教师的沟通,由英语专业学习者根据自身的兴趣点拟题,以批判的方法(critical approach)来写学术类文章。笔者认为批判性学术写作较适合向外语专业高年级学习者开放。首先,批判性学术写作的前提是带着质疑的态度去研读他人的写作,“拿来主义”和静态分析此时均不可取,正如上文提到的:问题的答案要到真实的情境(context)和具体的场(field)中寻找。而且,答案不是唯一的,也不是静态的,而是在不同的情境下和场合中呈现答案的多样性和动态性。这要求外语专业学习者去思考他人的论证是否能在自己所了解的场和情境中找到合情合理的解释。其次,批判性写作要融入对社会、政治、历史、经济立场的考量,提防Ferirean 中立的立场,因为不同的个人拥有着不尽相同的成长经历。或者来自不同的民族、文化和阶层,这就意味着没有任何个人偏见的中立立场是不存在的。此外引入社会学、法政学、历史学和经济学中的理念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也为一直以来英语专业过于依赖语言学和语用学等单一学科理论提供了更广泛的跨学科契机。最后,批判性写作要给外语学习者更宽广和自由的提问空间。一个有意义问题的提出远好过在纸上抒发如何解决问题的雄心壮志。故而,后批判性学术写作的趋向应是更理性和睿智。

五、结束语

自黄源深教授(1998)提出我国外语专业学生培养中的“思辨缺席症”后【19】,关于动态性语言能力的培养问题引起了外语专业教师的广泛关注。卢水林(2007)从语用学角度,提出如何通过提高语篇能力来提高外语专业师生的思辨能力【20】;潘红(2010)从宏观角度,分别从调整外语课程设置、改变现有外语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模式、加强第二课堂建设缓解提出了建议【21】。本文中,笔者将后现代批判教育学中提倡的自我身份意识和批判性思维与外语专业写作教学中对动态性语言能力培养相结合,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但是后批判教育学在写作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是复杂的而且对英语专业写作教师、英语专业学生、教材和学院人文和科技素质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笔者希望可以进一步通过质的研究方法来验证动态性语言能力培养在写作教学中具体措施的效力性,并进一步提出改进建议。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S].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Vygotsky, L.S. (1981). The Instrumental Method in Psychology. In J.V. Wertsch. (Ed.), The Concept of Activity in Soviet Psychology. Armonk, NY: M.E. Sharpe, pp. 134-143.

【3】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4】米保富、袁平华. 批判教育学与外语教学[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8, 6 (8) . 【5】Freire, P. (1998).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New York: Continuum.

【6】Luke, A. (2004). Two takes on the critical. In B. Norton & K. Toohey (Eds.), Critical pedagogies and language learning (pp. 21-29).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7】Bourdieu, P. (1977).The economics of linguistic exchanges.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16(6), 645-668. English translation.

【8】Norton and Toohey (2004). Critical pedagogies and language learning: an introduction. In B.

Norton & K. Toohey (Eds.), Critical pedagogies and language learning(pp. 1-18).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Canagarajah, S. (1999). Resisting linguistic imperialism in English teach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0】Bourdieu, P. (1990). 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 Polity Press.

【11】Ellis, R. (2001). The metaphorical constructions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learners. In M. Breen (ed.) Learner contributions to Language learning: New

directions on research. (pp. 65-85).Harlow, Essex, England; New York: Longman.

【12】Norton, B. (1997). Language, identity, and the ownership of English. TESOL Quarterly. 31

(3). 409-428

【13】Norton, B. (2000). Identity and Language Learning: gender, ethnicity, and educational change. Harlow: Longman.

【14】Heller,M.(1987).The role of language in the formation of ethnic identity. In J. Phinney and M. Rotheram (eds) Chidl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pp.

180-200

【15】Kubota, R. (2004). Critical multiculturalism and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 In B. Norton & K. Toohey (Eds.), Critical pedagogies and language learning (pp. 30-5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6】Bruthiaux, P. (2003). Squaring the circles: Issues in modeling English worldwid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3, 159-178.

【17】Canagarajah, S. (2002). Critical academic writing. Ann Arbor, MI: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8】Kubota, R. (2008). Critical approaches to teaching Japanese and culture. In J. Mori & A. S.

Ohta (Eds.), Japanese applied linguistics: Discourse and social perspectives (pp. 325-352).

Continuum.

【19】黄源深. 思辨缺席症[J]. 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8, (7).

【20】卢水林. 外语专业师生思辨缺席症的再思考[J].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9 (5) .

【21】潘红.外语专业学生思辨缺席症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 29 (7) .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 前言 l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l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修订说明 前言 80年代初,受国家教委的委托,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英语组开始着手起草高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有关基础阶段和高年级英语教学的两个大纲经教材编审委员会英语组审定通过后,于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经国家教委高教司批准后在全国实施。十多年来,这两个教学大纲在规范和指导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工作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鉴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近十多年来的英语教学又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原有的两个大纲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因而有必要作相应的修订。 受教育部委托,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于1998年由何其莘、何兆熊、黄源深、姚乃强、吴古华、陈建平、朱永生、钟美荪、王蔷和文秋芳10位教授组成了大纲修订小组,并于1999年6月起草了新大纲的征求意见稿。在听取了两百多所院校的意见之后,英语组在1999年10月的年会上逐条讨论了新大纲的各项内容,并在原则上通过了对新大纲的审定。年会之后,何其莘、黄源深和姚乃强三位教授根据各位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再次对大纲进行修订,并进行了文字上的润色。英语组于1999年12月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送教育部高教司审批。 经教育部批准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全国各类英语专业均有指导作用,是高校英语专业组织教学、编写教材与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也是

落实和贯彻教育部批准下发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保证。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2000年3月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为了规范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特制订本教学大纲。本大纲所作的各项规定,对全国各类高等学校的英语专业均有指导作用,也是组织教学、编写教材和检查与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 一、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决定了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二、课程设置 英语本科专业学制为4年。根据英语专业教学规律,一般将4年的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和高年级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基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良好的学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为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高年级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心业知识,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

关于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_王守仁

关于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南京大学 王守仁 提 要:本文面向时代要求思考高校大学英语教学,认为在新时期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继续加强和改进大学英语教学,明确大学英语教学的使命和任务,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完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开创大学英语教学新局面。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教师队伍 进入21世纪后,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走过了不同寻常的十年发展历程。2003年,教育部正式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列入计划的四项工作中,第三项即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教育部按照“整体规划、分步推进”的思路,先后组织专家制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确定180所高等学校进行教改试点,探索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大学英语新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遴选出两批共65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学校,出台《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进行大学英语四级网考试点。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教育部近期决定新增35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学校,使示范点项目学校总数达到100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促使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评估、教学手段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切实提高了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老师们通过教改实践也得到了锻炼,提高了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如果说21世纪头十年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以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为特征,建立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撑的英语教学新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倡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在第二个十年里,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称《规划纲要》)为指导,总结经验,再接再厉,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新形势,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努力开创大学英语教学新局面。 一、继续加强和改进大学英语教学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李宇明司长在讨论中国外语规划的文章中指出: 三十多年来,我国开启国门,坚持开放,由“本土型国家”正在转变为“国际型国家”。 本土型国家的外语需求,主要在外交和军事、 安全、翻译等较为有限的领域,培养一些高级 外语人才即可满足需求。国际型国家则不 同,它对外语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特 点是需要外语服务甚至“外语生活”。随着国 家的进一步开放,中国走向世界会更广泛更 深入;世界之来到中国也会更广泛更深入;并 且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还需承担愈来愈多 的国际义务。(李宇明,2010:3)“国际型国家”意味着广大人民“更广泛更深入”的对外交往,而国际合作交流、商贸旅游、劳务输出、出国留学等都需要使用外语,因此,外语需求已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在此背景下,李宇明司长认为:“国家应当明确提出公民的外语素养问题。在扎实掌握母语的前提下,一般公民应掌握或粗通一门外语,提倡学习两门外语。”(李宇明,2010: 7) 中国由“本土型国家”向“国际型国家”的转变对外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在2010年公布的《规划纲要》中得到反映。这份文件确定了今后十年我们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其中包括要“提高我国的教育国际化水平”:“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规划纲要》:49)随着我们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在国际事务中,我们不仅要积极参与其游戏,更要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以捍卫国家主权,保护国家利益,使人类能够更多地从中国

高职院校英语写作教学改革分析

高职院校英语写作教学改革分析 高职院校英语写作教学改革分析本文关键词:教学改革,英语写作,高职院校,分析 高职院校英语写作教学改革分析本文简介:【内容摘要】英语写作课是商务英语专业的职业基础课程。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进入职场会发现比较难适应社会和岗位,尤其在职场写作方面。本文通过职场写作与课堂写作的差异比较,希望给高职课堂写作的教学有所启示,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职场人的角色转变。【关键词】课堂写作;职场写作;教学改革一、背景介绍根据学校的统一 高职院校英语写作教学改革分析本文内容: 【内容摘要】英语写作课是商务英语专业的职业基础课程。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进入职场会发现比较难适应社会和岗位,尤其在职场写作方面。本文通过职场写作与课堂写作的差异比较,希望给高职课堂写作的教学有所启示,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职场人的角色转变。 【关键词】课堂写作;职场写作;教学改革 一、背景介绍 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2021年2月到7月,笔者到苏州彦合歆商贸有限公司进行企业实践。在苏州彦合歆商贸有限公司实践的六个月中,发现职场写作与平时课堂写作差异较多,如果课堂

教学可以根据职场写作的要求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的话,那么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将直接受益,可以更快地适应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角色转变。 二、课堂写作与职场写作差异比较 (一)两者的受众不同,带来表达方式的差异。职场写作的概念比较宽泛。在日常生活中,写汇报、请示、邮件、通知、签呈、留言,甚至小组汇报的工作PPT都是需要写作完成的。职场写作的受众是特定的人群,比如上司、老板、同事和客户等。而课堂写作一般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由教师布置的命题作文,因而受众往往就是命题人———老师或者是同样需要完成任务的同学。在职场写作中,需要考虑受众的逻辑思维,是否可以接收到有效信息,而课堂写作一般会忽略考虑这一点,因为受众非常清楚此命题作文的目的和训练重点。职场写作要考虑选择最适合的表达方式,让受众可以有效地获取信息。想要上司和同事或者客户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有效信息,选择有效的表达方式。课堂写作已经习惯于文稿,但是职场写作时,可以综合使用微信、留言、电子邮件、PPT、文本等等多种表达方式。 (二)两者的目的不同,带来表达重点的差异。课堂写作的每次练习都是老师为了检查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的要点和概念而布置的,针对重难点,老师设计好命题,学生只需要按照命题的要求,完成命题作文就行。而职场写作,每一次的目的都不相同。以汇报工作为例。当制定工作计划后,为了让上司和老板了解你

大学英语写作课怎么上

大学英语写作课怎么上 要上好大学英语写作课除了积累经验以外还要吸取别人的授课方法。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大学英语写作课怎么上,供大家参阅! 大学英语写作课怎么上1 关键,备课环节 上好大学英语写作课,关键是备好课,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中引申出来意思就是准备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备好课主要做到备课程、备学生、备方法。一要备好课程。我们知道,单列的写作课往往只有几节课,且安排在学期末;可以说,写作课是检验学生一学期的课程内容的标尺,包括学生的单词积累、逻辑思维和行文习惯。因此,在备课时,笔者目的明确,所教的写作内容决不允许局限于课本的例题,而要在各种文体(说明文、论说文和应用文)上加料,突出主题延伸;如笔者在备书信写作课时,就会把书信的各种类别找出来,并自己归纳其格式;;日期的写法+称呼+内容+结束语。二要备好学生。大学生写作水平参差不齐,层次有上中下,必须采取的策略是抓小放大促中间,达到教学的总体均衡;具体操作是备课内容重点放在学习层次较为一般的中下层学生,容易的题目占比增大,体现为从易到难、由有感性向理性逐渐过渡;同时积极参阅历年全国大学语言四六级考试真题,参考《大学英语实用写作课程》[1]等教辅,使得备课内容切合实际、内涵丰富,学生能既能“吃饱”,又容易消化。如我采编的写作常用过渡词(学生运用起来方便快捷),(1)

对照/but、whereas、however ……(2)让步/nevertheless、although……(3) 原因/because 、since 、for ……(4)结果/so、thus、hence等等。三要备好方法。针对不同的写作课程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备课:描写文和记叙文写作课程;;讲授法、探究法,论说文;;讲授法、练习法,应用文;;探究法、讨论法;并利用PowerPoint或Authorware软件将课程内容制作幻灯片,加插动画、视频、音频和解说手段,力求内容生动、直观、有趣,学生容易接受。 2 重心,施教环节 我们知道,教学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课间教学。为实现成果转化的最大性,笔者会在课堂上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法或多种教学法穿插进行。特别在讲授应用文写作时笔者多采用探究启发式教学法,因为应用文类别多、各有格式,导致学生很容易混淆。 谈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一、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1、对英语写作重视程度欠缺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仍然是教师占主导地位,在语言知识的输入与输出地关系上,大多数学校的学生仍然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即所获取的语言知识大多是听力、阅读等输入型的言语信息,一旦接触到语言输出环节(说和写),学生就会感觉到力不从心。 在教学环节中,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在听说课上,他们的主要精力用于对学生听的训练,而让学生说的机会甚少;在读写课上,由于课堂时间所限,教师将大部分时间用来传授基本的语法知识和词汇用

大学英语专业《教学法》论文

《教学法》期末论文

My Teaching Philosophy I 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I can be a teacher. During my college life, I have tutored some kids. And I also have taught pupils as a volunteer. In addition, this term, we learned A Course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Therefore, I have my own understanding about teaching philosophy by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1.The role of a teacher K. Patricia Cross has said, “The task of the excellent teacher is to stimulate …apparently ordinary? people to unusual effort. The tough problem is not in identifying win ner: it is in making winner out of ordinary people.” I totally agree with the quote. A teacher is the one who shapes the personality and entire life of children. It is one of the noble professions as it contributes in building the future of the country and overall society. Teachers play a significant and a valuable role as they influence the lives of children who are the future of tomorrow. 2. My understanding of good teaching When you strive and work to become a good teacher and to create a good class, the following four “Core qualities” are the essential, the skills to convey that knowledge, the ability to make the material you are teaching interesting and relevant, and a deep-seated respect for the student. The first is knowledge, in every survey, students consistently and clearly target as the number one quality of a good teacher exactly what you would expert: knowledge of the subject. You must be an expert in your field. This is a prerequisite. The second core quality is the ability to communicate their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to their students. Give your students an answer and they can solve one problem, but show them the techniques needed to find the answer for themselves and they can become self-sufficient in the field. Students need to show how to apply the new techniques you teach to problems solving. A good teacher starts with a firm knowledge of the subject, and builds on that with a clarity and understanding designed to help students master the material. Good teachers work hard to make their material relevant. They show students how the material will apply to their lives and their careers. And the last one is respect. The creation of a good class requires an immense amount of work. You spend time with your students so you can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教育部2017最新版)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教育部2017最新版) 1 前言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精神,在总结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特制订本指南。 本指南提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性意见,是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制订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进行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开展大学英语课程评价的依据。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将不同国家与地区的人们紧密联系在一起。英语作为全球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通过学习和使用英语,可以直接了解国外前沿的科技进展、管理经验和思想理念,学习和了解世界优秀的文化和文明,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国家语言实力,有效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与各国人民的广泛交往,提升国家软实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要求我们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优质外语教育。高校开设大学英语课程,一方面是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是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国际交流、继续深造、工作就业等方面的需要。大学英语课程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学习英语有助于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培养国际意识,提高人文素养,同时为知识创新、潜能发挥和全面发展提供一个基本工具,为迎应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做好准备。 2 课程定位与性质 2.1 课程定位 大学外语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英语作为大学外语教育的最主要内容,是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大学英语课程应根据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参照本指南进行合理定位,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目标、院系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2.2 课程性质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大学英语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提升和拓展,主要目的是在高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大学英语的工具性也体现在专门用途英语上,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与专业或未来工作有关的学术英语或职业英语,获得在学术或职业领域进行交流的相关能力。就人文性而言,大学英语课程重要任务之一是进行跨文化教育。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这一交流工具,除了学习、交流先进的科学技术或专业信息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浅析

Vol.10No.1 2013年1月 第10卷第1期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an.2013一、词汇教学的重要地位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建筑基石。正如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丝所言:“没有语法,人们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可见,词汇在语言中占有重要位置。对于语言学习者、使用者来说,词汇知识是他们语言能力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学生词汇量的多少能反映其英语水平,并决定其听、说、读、写诸方面的能力。 现代大学英语教学是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掌握大量词汇是培养交际能力的先决条件,否则语言交际就不能顺利进行。另外,英语学习的侧重点也从测试语法点转化为分析语篇,这就要求学生接受大量的语言信息,而语言信息来源于词汇,因此,学生掌握大量词汇才可以有效地进行交际和阅读。可见,在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占有重要地位。 二、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精读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在掌握词汇方面是薄弱的,他们不能理解句子的意思往往不是因为不懂语法,而是不理解单词的意义。通过了解学生记忆单词和教师讲解单词的方法,笔者发现词汇的教与学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一)教师在教学中重视语法教学,忽视词汇教学。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大学英语教学。 (二)教师讲课过多地重视课文主要意思和结构,忽视了讲单词,许多教师认为学生在中学已经学会了语音,会读单词,不应该花费课堂时间讲词汇,而应该集中讲课文。事实上,学生们虽然认识到词汇的重要性,但努力记单词并没有取得良好效果,学生感到很困惑。 (三)教师用字典解释单词,然而学生可能不理解新单词在不同语境中的真正含义。大部分学生依赖于字典学习词汇,而不能适当地、确切地运用单词。一个单词有多种意义,学生们不能确定在某个句子中的单词的确切意义。 (四)许多教师用近义词讲新单词,然而不区分近义词的差异。 (五)学生还有一系列其他问题,一词多义是学生学习的障碍,词语搭配对学生来说是很复杂的事情,词汇的内涵意义也不容易掌握。 因此教师应重视词汇教学,用好的方法教学生,尤其是精读课上,教师应把词汇与课文内容联系起来讲,这样学单词就不枯燥无味,在其他课上也要有意识地讲解新词,同时复习旧词,有效地提高记忆效率。我们作为教师,过去没有充分重视词汇教学,认为只要教会学生读单词,理解基本意思,学生自己背,老师再听写,这样就完成了词汇教学。事实上,教师应该用有效的方法教词汇,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深化词汇知识的深度。语言学家Laufer 曾说过,扩展词汇不仅是一个量的问题,词汇知识可能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从表层发展至深层,扩展词汇也不仅是熟悉新单词,它还包括加深已学过单词的知识,词汇的深度和词汇量是同等重要的。 三、词汇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为了使学生有效地、科学地学习记忆词汇,笔者提出以下几种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 (一)语音教学 语音与词汇有密切的关系,学好语音对词汇有很大帮助。教师在讲新词时,首先应从读音开始,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读音规则,把握好重音、弱读等规律,严格要求学生养成准确发音的习惯。然后是单词拼写,引导学生掌握字母以及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在记忆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英语单词中读音和拼写之间的对应关系,使学生把音和形联系起来,看词能读,听音会写。如:有一个发音组合:元音+辅音+不发音的e ,在这个组合中,字母e 不发音,元音字母通常发本身音。如果学生了解了这个规则,那么看到take ,use ,bike 等这种组合的词就会准确地读出来,听到时也会准确地拼写了。总之,学生掌握了读音规则,单词读准了,拼写的准确率也会随之提高,记忆单词会变得相对轻松。 (二)构词教学 语言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并发展的,许多新词的产生遵循语法规则,有一定的规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构词法。学习英语单词的构词法,有助于提高记忆效率。常见的构词法主要有派生法、合成法、转化法。 派生法即在词根上加前缀或后缀构成新词,了解前缀、词根、后缀的意思,就可以记住几个词,如:由character 联想到 characterize ,characteristic ,characterization 。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浅析 胡凌海 (忻州师范学院专科部,山西忻州034000) 摘 要:词汇是语言的建筑基石,在语言中占有重要位置。学生掌握大量的词汇,阅读和交际才能有效地顺利地 进行。因此词汇教学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本文分析了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词汇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方法

广东省本科高校大学英语写作大赛

广东省本科高校大学英语写作大赛 大赛介绍 为了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全省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和发现优秀的英语写作人才,广东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称“省大指委”)在省教育厅的领导下举办本次广东省本科高校大学英语写作大赛。 鉴于英语写作是国际交流与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而写作能力是高校外语教育与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也是大学生英语语言能力与人文素养的综合展现,此次写作大赛在省大指委的策划与组织下,将通过全国性的竞赛平台,贯彻国家提高教育质量与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精神,推动写作教学创新,提高写作教学水平,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从而为我省外语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质量提升做出积极有力的贡献。 大学英语写作大赛将邀请外语写作教学与测试领域权威专家命题和评阅,涵盖Analytical Writing,Argumentative Writing,Practical Writing,Academic Writing等适用于各种目的或场合的写作类型,确保比赛的专业性、规范性与引领性。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合办单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句酷批改网 承办单位:中山大学 参赛资格 广东省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在校生。 参赛方式 选拔赛:符合参赛资格的高校学生可直接向本校外语院(系)或大学外语教学部咨询、报名和参加选拔赛。 决赛:获得决赛资格的选手,由所在学校外语院(系)或大学外语教学部向决赛承办单位报名。其中获得特等奖的3名选手继续报名参加全国决赛。 本赛事不接受选手个人直接报名。 参赛注册 从2013年7月5日起,句酷批改网(https://www.360docs.net/doc/d14844227.html,)将开放注册窗口。所有报名参赛的选手和指导教师(每个参赛学校指导教师限3名

中英写作比较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8页word文档

中英写作比较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英语写作是一种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实践活动,又是一项创造性的技能,是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最难掌握的一项,一直是我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薄弱点。在句子、段落、语篇思维模式层面上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英文写作和中文写作表现出的种种差异,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有利于中国学生了解各种英语文体写作的特点,掌握英语写作 的规律,写出规范的英语文章。 一、英汉句子层面差异的比较 如何写规范的英语句子?大致有五个要求:一是完整(Unity),要求句 子表达单一、完整的思想;二是连贯(Coherence),句子各部分之间有清楚而合理的联系;三是简洁(Conciseness),句子中不应该有不必要的词;四 是强调(Emphasis),重要的意思都应该在表达时予以强调;五是多样(Variety),要求写作者使用多样化的句型。 中国大学生在写作句子时容易出现的失误有以下两种:一是句子缺乏连贯,代词指代不清楚,修饰语和被修饰语的关系不明确,在人称、数、时态、语态或语气上造成混乱。二是句型缺少变化,不会把短句、长句、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圆周句、松散句交错使用,也不会使用一些问句、祈使句或感叹句,通常是把几个长短相同、结构相似的句子连在一起,显得非常单调。 在句子结构上,英语是形合型(Hypotaxis)语言,句子要以主谓结构为主干,以谓语动词为中心通过大量反映形式关系的动词不定式、分词、介词、连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等把句子其他成分搭配起来,说话人想强

调什么,就开门见山地说出来,如态度、观点、结论等,然后再把理由、事实、条件、原因、例证等一步步交代,形成一个头短尾长的排列。 汉语则属于意合型(Parataxis)语言,人的思维和句子语序是自然合拍的,句子的语序基本上反映了思想的过程,就是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叙述,先发生的先说,后发生的后说,按顺序先把条件、事实、理由等内容交代周到,最后下结论,说出重要信息。 在主语结构上,英语是主语凸显(Subject-prominent)语言,英语的五种基本句型都是主语优先,而汉语则是主题凸显(Topic-prominent)语言。英语的主语必须是名词或名词性的结构,汉语的主语几乎什么词都可以充当,原因是汉语的主语只是一个“话题”,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话题,名词性事物可以是话题,动词性、形容词性、数词性及表述情景事物的词语也可以是话题。 在语序排列上,英语五种基本句型的主干成分语序与汉语是一致 的:SV(主语+谓语),SVP(主语+动词+表语),SVO(主语+谓语+宾 语),SV.IO.DO(主语+谓语+间接宾语+直接宾语),SVOC(主语+谓语+宾语+补语)。掌握这个规律对中国学生写作英语句子提供了便利条件。 英汉句型在语序排列上的差异表现在修饰语的前置与后置以及多重修饰语在句中的配列次序。英语修饰语可以前置也可以后置,汉语的修饰语一般都需要前置,英语的后置可能性便利了句子的扩展,汉语的前置倾向限制了句子的长度。 定语修饰语的位置:英语中只有单个的形容词、名词、分词或数词等作定语时放在中心词的前面,复杂的定语都需要放在中心词之后,甚至有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英文版)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Requirements With a view to keeping up with the new development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deepening teaching reform,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and meeting the needs of the country and society for qualified personnel in the new era,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Requirements (Requirements hereafter) has been drawn up to provid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the guidelines for English instruction to non-English major students. Becaus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differ from each other in terms of teaching resources, students' level of English upon entering college, and the social demands they fac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formulat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and in the light of their specific circumstances, a scientific, systematic and individualized College English syllabus to guide their ow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 Character and Objectives of College English College English, an integral part of higher learning, is a required basic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ories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College English has as its main components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skills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t is a systematic whole, incorporating different teaching models and approaches. The objective of College English is to develop students' ability to use English in a well-rounded way, especially in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o that in their future studies and careers as well as social interactions they will be able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and at the same time enhance their ability to study independently and improve their general cultural awareness so as to meet the needs of China's social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Ⅱ.Teaching Requirements As China is a large country with conditions that vary from region to region and from college to college, the teaching of College English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providing different guidance for different groups of students and instructing them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so as to meet the specific needs of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The requirements for undergraduat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re set at three levels, i.e., basic requirements, intermediate requirements, and advanced requirements. Non-English majors are required to attain to one of the three levels of requirements after studying and practicing English at school. The basic requirements are the minimum level that all non-English majors have to reach before graduation. Intermediate and advanced requirements are recommended for tho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have more favorable conditions; they should select their levels according to the school's status, types and education goals.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should set their own objectives in the light of their specific circumstances, strive to create favorable conditions, and enable those students who have a relatively higher English proficiency and stronger capacity for learning to meet the intermediate or advanced requirements. The three levels of requirements are set as follows: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探究.doc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探究 关键词:词汇教学策略输入内化输出 摘要:本文作者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探讨了如何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更快、更好、更全面的掌握词汇。从词汇的输入、内化、输出三个环节入手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词汇教学方案。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字、词汇的学习与掌握,英语的学习亦是如此。英语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掌握得多少,直接影响学生外语能力的发展和运用。所以利用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科学地进行词汇教学,提高学生的单词记忆能力,防止遗忘,是英语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根据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词汇的学习可以分为输入,内化和输出三个环节。 (一)词汇输入

词汇的输入包括音、形、两方面。读音方面:教师应提供大量听音、模仿和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读准音。可使用以下方法:1、听录音跟读;2、老师示范领读;3、听课文注意语音语调。拼写方面:通过掌握单词的拼读规则和发音规则,增强学生对单词的记忆能力。在此环节,注重字母、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并注重发音规律的渗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见词就能拼读,听音就能拼写的能力。使学生们逐渐具有语言感知的能力。 (二)词汇内化 在英语词汇教学方面,众多专家一致认为词不离组,组不离句,句不离段。这充分体现了语境在记忆单词方面的作用。否则,记忆只能是浅层记忆不够深入。没有语境即使记忆了很多单词也不能够学以致用。因此,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对所学词汇进行内化。 (1)在语境中记忆单词。词汇学习不是孤立的,从读音、拼写记忆词汇只能使学生通过读音记住、拼出单词,但单词的实际意义还得放入情境交流中,才能显示出生命力和交际功能。才能培养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许多语言学家的研究表明:第一语言学习者的词汇知识多数来自大量的阅读,可见,在语境中学

浅谈师范院校的英语写作教学改革

浅谈师范院校的英语写作教学改革 摘要:师范院校的英语写作教学改革要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是科学定位教学目标;二是准确定位教学内容;三是科学选择教学方法;四是教师应成为学生写作的引导者;五是对学生写作采用多样化的评价。 关键词:师范院校;英语写作;教学改革 英语写作能力是外语教学中强调的核心技能,是师范院校学生外语的基本能力,也是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中最弱的一项能力。针对师范院校外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要注重在以下五个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一、科学定位教学目标 英语写作教学作为师范院校专业英语的主干课程,它对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受课时的限制,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常常只注重学生的英语语法及写作基础理论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现有知识基础和实用专业技能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敬业意识、创新意识、进取精神、求实精神以及思辨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常常被“边缘化”。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要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并对写作教学分三个层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些要求归结为一句话,就是要千方百计提高师范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笔者认为,提高师范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主要应从五个方面入手。 1.通过词汇教学训练写作能力 要写好文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必须从最基础的词汇入手。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加强词汇方面的训练,力求给学生交代清楚每一个词语的具体用法。对一些重点的、核心的词汇,应讲清、讲透每个词语的单独用法和搭配用法。为了更有效地与课本结合起来,每学完一个单元,根据本单元的单词、短语造句,举一反三,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使学生英语学习不离句,强化写作训练。 2.通过一句多译提高写作能力 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多做一些一句多译练习,这样可以启发学生的写作思路。考试时选择自己有把握的句子灵活地表达同一内容,减少失误,提高得分率。通过做汉译英练习,暴露出学生受母语影响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要及时进行讲评和纠正。这样,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3.通过背诵陶冶写作能力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以课文为中心训练写作能力非常重要。因为课文中的句子就是规范的英语范例。因此,每学

大学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几点总结

大学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几点总结 应用文写作是英语语言在各种实际社会生活中的写作运用, 实用英语种类繁多,用途各异,篇幅有长有短,内容既有严肃而正式的各种证明材料、证书,也有各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自传简历,卡片英语,书信,日记以及论文写作知识等。教学过程中既涉及到语言知识,也涵盖了社会和文化知识。 1. 应用文写作原则 实用英语写作和普通英语写作一样,要求表达清晰而完整的思想,而不同于造句、改错、单句翻译。因此,仅仅具备一般语言知识还是不够的,实用英语写作除了掌握语言知识外,还要注意思想内容、题材选择、逻辑条理、书写格式等方面的知识。 在语言方面,应当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思想表述的准确性、生动鲜明性以及趣味性;在思想内容方面努力做到言之有物、观点清楚、条理分明。要注意大量地进行摹拟练习。必须牢记某些固定短语,更要熟练掌握缩略语。 实用英语写作要求写作者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都应当仔细琢磨,反复推敲。要写好英语应用文,首先要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包括掌握常用词汇和基本语法;其次要多读英语应用文典范文章。如果说英语口语的提高取决于听力,那么英语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提高则取决于阅读能力。写作者要大量阅读,并把听与说,读与写有机结合在一起。某些常用客套语、固定词组、常用缩略语要背诵、烂熟于心。对英语电报、电传的参考用语 也要死记硬背。最后,掌握实用英语写作的基本方法,是按固定格式模仿练习,相应改变人名、地名、日期、单位等。可以说,这是应用文写作的捷径。英语实用写作的大忌是先写中文,然后逐字译成英文。这样写出的文章必定十分生硬。实用英语文章的写作,应当用英文进行思考,用英语进行构思、排列、设计段落。尤其不应生造不合英语习惯的句子。这样做,自以为得计,其实效果适得其反。在实际交往中,西方人与中国人有不少差异,实用英语写作的作者要更有效地了解中西方文化背景。比如中国人一般不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品,而是等客人走后才拆开礼品,西方人则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品并赞不绝口,使客人高兴。中国人在邀请赴宴的请柬上写个“谢”字,人家就知道你不来,这叫“谢绝”。如果在请柬上写上“忝陪末座”,人家就会恭候大驾。这与西方人不同。西方人要专门回信,表示接受或婉拒。现代中国人一般不发回贴。以上是英语实用写作中的基本指导原则。这些基本原则是十分重要的,但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写作者还应当注意以下一些问题,即了解并掌握英语应用文写作的一些要求与步骤。 2.应用文写作过程中学生易犯的错误及对策 问题一:许多学生在学习中并没有对应用文的格式引起足够的重视,或由于缺乏平时的训练,写出来的作文往往格式混乱,不符合英文习惯。例如把日期写在信函的右下角,并按照汉语习惯写成年,月,日的格式;把称呼直接写成了单位名称;写地址时总是按照汉语习惯由大到小排列等。在平时作文练习中还发现许多学生存在着字迹潦草,书面凌乱,乱涂乱改,不注意字母的大小写及标点符号乱用等不良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