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焰试验、耐起痕试验过程

针焰试验、耐起痕试验过程
针焰试验、耐起痕试验过程

耐燃烧和耐起痕试验方法标准的研究

陈超中

上海时代之光照明电器检测有限公司上海 200233

摘要:文章结合灯具基础标准GB7000.1-2007介绍了耐燃烧和耐起痕试验的IEC标准要求,包括对试验设备的要求,重点指出了现行有效的针焰试验和耐起痕试验国家标准与最新的IEC标准的差异,为贯彻标准GB7000.1-2007提供耐燃烧和耐起痕试验的指南。

关键词:针焰试验;灼热丝试验;耐起痕试验;耐燃烧试验方法;耐起痕试验方法;差异Research of the test method standard of resistance to flame and tracking

Chen, Chaozhong

Shanghai Alpha Lighting Equipment Testing Ltd.(SALT)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IEC standard for the resistance to flame and tracking as well as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testing equipment based on the luminaire standard GB7000.1-2007 and provides the testing guide of resistance to flame and tracking for carrying out GB7000.1-2007 standard with the emphasis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ctive national standard of China and the latest IEC standard on the needle-flame test and tracking test.

Key word: needle-flame test; glow-wire test; tracking test; test method of resistance to flame; test method of resistance to tracking; differences

尽管GB7000.1-2007《灯具-第1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是灯具的基础标准,但是对于耐燃烧、防引燃试验,除该标准中13.3的规定以外,还要应用专门的试验方法标准,这些试验方法标准包括对试验设备的要求,作为对灯具的基础标准的支撑,要引起足够的关注。

耐燃烧、防引燃试验包括针焰试验和灼热丝试验。灯具中固定载流部件就位的绝缘材料部件应经受针焰试验。灯具中不固定带电部件就位的、但提供防触电保护的绝缘材料的部件,以及固定安全特低电压部件就位的绝缘材料部件应经受灼热丝试验。

灯具中固定载流部件或安全特低电压部件就位或者与这些部件接触的非普通灯具的绝缘部件,应经受耐起痕试验,有防尘和防水保护的部件除外。

一、针焰试验

最新的IEC版本IEC60695-11-5:2004《着火危险试验第11-5部分:试验火焰-针焰试验方法-设备、确认试验方法和导则》,取代IEC60695-2-2:1991和1994修订件。而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GB/T5169.5-1997《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第2篇:针焰试验》(它等同IEC60695-2-2:1991),它已被国标委列入2008年的修订计划,修订后的标准将等同IEC60695-11-5:2004(见表1)。

表1 针焰试验方法国家标准跟踪IEC标准的情况

最新的IEC标准版本替代原有的IEC标准版本

国家标准版本/

等同的IEC版本

等同最新的IEC标

准版本的国家标准

制订计划完成时间

IEC60695-11-5:2004IEC60695-2-2:1991和

1994修订件

GB/T5169.5-1997/

IEC60695-2-2:1991

2008年

1、试验的一般说明

警告:

为保护操作人员的健康,进行试验时应采取预防措施来防止:

——爆炸或着火的危险;

——烟雾和(或)有毒产物的吸入;

——有毒的残留物。

本试验用于评定在规定的条件下,试验火焰不会引起部件的起燃,或在规定的条件下,试验火焰使可燃部件起燃,其燃烧持续时间或燃烧程度是有限的,火焰或从试验样品上落下的燃烧或灼热颗粒不会使着火蔓延。

本试验评定可能由其他起燃元件产生的小火焰对试验样品的影响,有关的产品标准应规定施加火焰的持续时间和验收准则。

2、试验设备的说明

a) 燃烧器

产生试验火焰的燃烧器是由长至少35mm、内径0.5mm±0.1mm和外径不超过0.9mm 的管子所构成。

ISO9626规定的管材(标准壁厚或薄壁0.8mm)能够满足本标准规定的内径0.5mm±0.1mm和外径不超过0.9mm的要求。

燃烧器使用丁烷气或丙烷气,其纯度不低于95%。不允许空气进入到燃烧器管子内。

b) 火焰

在燃烧器沿垂直位置放置时,对着暗背景在柔光下观察,调节供气火焰高度应为12mm ±1mm(见图1a)。温度从100℃±5℃升到700℃±3℃的时间应为23.5s±1.0s。

试验样品 试验样品

图1a 火焰调整 图1b 试验位置举例 图1c试验位置举例

图1 针燃烧器

c) 试验箱

试验箱的内部体积应至少具有0.5m3。试验箱应提供无通风的环境,而允许正常的热循环空气通过试验样品。试验箱应允许观察正在进行的试验。试验箱各内表面应为暗色。

为了安全和方便起见,需要为(可能是完全封闭的)外壳装备一个排风装置,例如排风扇,去除可能有毒的燃烧产品。试验时排风装置应关闭,进行计时测量以后立即开启。需要一个正确的挡风装置。

d) 规定的铺底层

为了评定(例如从试验样品落下来的燃烧或灼热颗粒)火蔓延的可能性,在试验样品底下放一层铺底层,一层通常围着或在试验样品之下的材料或元件作为铺底层放在试样下面,它们之间的距离等于在正常使用安装时的试验样品与周围材料或元件的距离。

如果试验样品是设备的部件或零件,并进行单独试验时,除有关规范另有规定外,在厚

约10mm平滑的木板上紧裹一层包装绢纸作铺底层,并置于施加针焰的试验样品位置下面200mm±5mm处。ISO4046-4中4.215规定的包装绢纸是一种柔软而强韧的轻质包装纸,单位面积质量为12g/m2~30g/m2。

如果试验样品是一个完整的壁挂式设备,应把它固定在盖有绢纸的木板上方200mm±5mm处的正常位置。

可能需要采取办法,将试验样品和燃烧器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

e) 计时装置

计时装置应有不大于0.5s的公差。

3、试验样品

如果可能,试验样品应该是完整的设备、部件或元件。必要时,拆掉部分外壳或截取适当的部分进行试验,但必须注意确保试验条件在形状、通风条件、热应力效应和可能产生的火焰,或燃烧或灼热颗粒落到试验样品附近等方面与正常使用时出现的情况无显著的差别。

如果试验样品是从大机件截取的适当部分,必须注意确保在这种特殊场合下,试验火焰正确地施加,例如不要将试验火焰施加到由于切割所产生的边缘上。

如果试验不可能在设备里的部件或元件上进行时,试验可在从设备上拆下的试验样品上进行。

4、预处理

除非有关标准另有规定,在试验开始前,应将试验样品、木板和绢纸放置在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为45%~ 75%的大气环境下不少于24h。

5、试验方法

a) 试验样品的位置

除非有关标准另有规定,试验样品应安放在正常使用时最可能发生燃烧的位置进行试验。试验样品的固定方法不应对试验火焰或火焰蔓延效应产生影响,应和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情况一致。

b) 试验火焰的施加

试验火焰应施加在试验样品易于受到火焰影响的表面部位,该火焰由正常使用或故障条件所导致的。火焰试验位置的例子见图1b和图1c。

在有关标准中应规定试验火焰施加的持续时间。GB7000.1-2007中13.3.1规定:试验火焰施加于样品上可能出现最高温度的点,时间10s。

试验火焰应使得火焰的顶部接触到试验样品的表面。试验火焰应在规定的时间后移开。

如果在施加火焰时试验火焰跌落物熔化或点燃材料,燃烧器与垂直成45°角度以防止材料跌落到燃烧器的管内,燃烧器的顶部中心与另一部分的试验样品之间保持8mm±1mm,任何熔化材料串可忽略。

当有关标准要求在同一试验样品上进行多于一个点的试验时,必须注意确保先前的试验造成的劣化不会影响后面试验的结果。

c) 试验样品的数量

除非有关标准另有规定,试验在三个试验样品上进行。GB7000.1-2007中0.4规定:按照GB7000.1的试验是型式试验,一般选择一个灯具样品进行试验。

6、观察和测量

如果试验样品和(或)规定的铺底层和(或)其周围的部件起燃,应测量并记录燃烧的持续时间(t b)。

燃烧持续时间是指从试验火焰从试验样品上移开瞬间一直到火焰熄灭,且试验样品、规定的铺底层和(或)其周围部件再也看不到灼热现象的这段时间间隔。

7、试验结果评定

除非有关标准另有规定,如果试验样品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可认为经得起针焰试验。 a) 试验样品不产生火焰和灼热现象,并且规定的铺底层或包装绢纸不起燃。

b) 在移去针焰后,试验样品和其周围部件的火焰或灼热持续时间在30s 内,即t b <30s ,其周围部件没有继续完全燃烧且规定的铺底层或包装绢纸不起燃。

8、IEC60695-11-5:2004与 GB/T5169.5-1997的主要差异(见表2)

表2 IEC60695-11-5:2004与 GB/T5169.5-1997的主要差异 IEC60695-11-5:2004 GB/T5169.5-1997 章条序号 差异内容

章条序号差异内容 燃烧器使用丁烷气或丙烷气,……

燃烧器使用丁烷气,…… 注:燃烧器也可以丙烷气,但要以丁烷气为基准气。 5.1 ISO9626规定的管材(标准壁厚或

薄壁0.8mm )能够满足本标准规定

的内径0.5mm ±0.1mm 和外径不

超过0.9mm 的要求。

4.1 无此内容 图1b 火焰尺寸8±1 图1b 火焰尺寸约8

图1c 火焰尺寸5±1

图1c 火焰尺寸约5 5.2 温度从100℃±5℃升到700℃±3

℃的时间应为23.5s±1.0s。

4.1 温度从100℃±2℃升到700℃±3℃的时间应为23.5s±1.0s。 试验箱的内部体积应至少具有

0.5m 3。

无此内容 5.3 为了安全和方便起见,需要为(可

能是完全封闭的)外壳装备一个排

风装置,例如排风扇,去除可能有

毒的燃烧产品。试验时排风装置应

关闭,进行计时测量以后立即开

启。需要一个正确的挡风装置。

8.1 无此内容 5.5 计时装置应有不大于0.5s 的公差。无 无此内容

9.2 删去。 8.4 为了以最不利的方式施加火焰,可将燃烧器进行弯曲。

10 如果试验样品和(或)规定的铺底

层和(或)其周围的部件起燃,应

测量并记录燃烧的持续时间(t b )。

9.2 如果试验样品及其周围的零件,或它下面的铺底层起燃,应测量并记录燃烧的持续时间(t b )。 11a) 试验样品不产生火焰和灼热现象,

并且规定的铺底层或包装绢纸不

起燃。 10a)

试验样品不产生火焰和灼热现象,并且当使用包装绢纸和白松木板时,包装绢纸不起燃或白松

木板不炭化。

表2 IEC60695-11-5:2004与 GB/T5169.5-1997的主要差异 IEC60695-11-5:2004 GB/T5169.5-1997 章条序号 差异内容

章条序号差异内容 11b) 在移去针焰后,试验样品和其周围

部件的火焰或灼热持续时间在30s

内,即t b <30s ,其周围部件没有继

续完全燃烧且规定的铺底层或包

装绢纸不起燃。 10b)

在移去针焰后,试验样品、周围零件和铺底层的火焰或灼热持续时间应小于30s ,即在t b <30s 内,试验样品周围的零件、铺底层不再继续燃烧,并且当使用包装绢纸和白松木板时,包装绢纸既不

起燃,白松木板也不炭化。 12 删去。 11 有关标准中给出的信息 h)初始检测; i)所允许的机械、电气性能的劣

化程度。

13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信息:

a)试验样品的型号和描述;

b)制样方法;

c)试验样品的处理;

d)试验样品的数量;

e)严酷等级

-施加试验火焰的持续时间(t a );

f)受试表面和针焰施加的部位;

g)用于评定从试验样品落下的燃

烧或灼热颗粒影响规定的铺底

层;

h)在相同的试验样品上,试验火焰

的施加部位是否大于一点;

i)试验结果。 无 无此内容

二、灼热丝试验

在应用GB7000.1-2007的13.3.2进行灼热丝试验时,还应用GB/T5169.10-2006《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10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 灼热丝装置和通用试验方法》,该标准规定了无火焰引燃源着火试验的灼热丝装置和通用试验方法。灼热丝是一个规定的电阻丝环,用电加热到规定的温度。GB7000.1-2007中13.3.2规定:用加热到650℃的镍铬灼热丝对部件试验。

GB/T5169.10-2006等同于IEC60695-2-10:2000《着火危险试验 第2-10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 灼热丝装置和通用试验方法》(见表3)。

表3 灼热丝试验方法国家标准跟踪IEC 标准的情况

最新的IEC 标准版本 国家标准版本/等同的IEC 版本

IEC60695-2-10:2000 GB/T5169.10-2006/ IEC60695-2-10:2000

1、试验装置的说明

a )灼热丝

灼热丝应用标称直径为4mm 的镍/铬(80/20)丝制成,按图2所示将灼热丝成型为环

电源

形。灼热丝用简单的电路加热,如图3所示。不应用保持温度的反馈装置或反馈电路。由于大电流的存在,因此重要的是灼热丝的电气连接应能确保通过大电流而不影响电路的性能或长期稳定性。将顶端加热到960℃所需的典型的电流在120A ~150A。

灼热丝材料:镍/铬(80/20)

直径:4.0mm ±0.04mm(弯曲前)

直径A:弯曲后

当形成灼热丝环时,注意避免顶部出现细小裂纹。

注:退火是防止顶部出现细小裂纹的适宜工序。

1—灼热丝;2—热电偶;3—螺栓。

图2 灼热丝和热电偶的位置

可调自耦变压器 隔离变压器 灼热丝

图3 试验电路

试验装置应使灼热丝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且在使用时灼热丝对试验样品施加 1.0N±0.2N 的力。灼热丝或试验样品在水平方向相对移动时应保持此压力值。灼热丝的顶部进入或穿透试验样品的深度应限定在7mm±0.5mm。试验装置应设计成从试验样品上落下的燃烧

或灼热颗粒能够落在下面规定的铺底层上。试验装置的两个典型的例子如图4a)和图4b)所示。

1—试验样品支撑件;2—小车;3—拉紧绳;4—底板;5—重量块;

6—可调定位器;7—火焰高度测量尺;8—穿透度调节;9—灼热丝;

10—坠落颗粒用的底版开孔;11—灼热丝安装螺栓;12—小阻力滚轮;

13—规定的铺底层。

图4a) 试验装置举例

b)温度测量系统

灼热丝顶部的温度应用class 1(见IEC60584-2)矿物绝缘金属铠装细丝的热电偶加以测量。热电偶丝的标称直径应为1.0mm或0.5mm,例如镍铬或镍铝(K型)(见IEC60584-1)热电偶适用于在温度960℃连续工作,它们的焊点位于铠装套内,尽可能地靠近顶部。铠装套应由金属制成,能耐受在温度至少为1050℃连续工作。如有争议,应使用0.5mm的热电偶。

c)规定的铺底层

除非另有规定,在一块最小厚度为10mm的光滑木板上表面紧裹一层包装绢纸,置于灼热丝施加到试验样品处下面的200mm±5mm处。

按ISO4046中6.86的规定,包装绢纸是一种柔软而强韧的轻质包装纸,单位面积质量

为12g/m2~30g/m2。

1—试验样品支撑件;2—高度调节螺栓;3—拉紧绳;4—底板;5—重量块;

6—可调定位器;7—火焰高度测量尺;8—穿透度调节;9—灼热丝;

10—限位螺栓;11—灼热丝安装螺栓;12—小阻力滚轮;13—规定的铺底层。

图4b) 试验装置举例

d)试验箱

试验装置应在无空气流通的条件下工作。可用一个能够观察试验样品的容积至少为0.5m3的试验箱进行试验。试验样品的安装,离试验箱各表面应至少100mm。每次试验后,应将含有试验样品分解物的空气安全地排出试验箱。不包括灼热丝的发光,落在试验样品上的环境光应不超过20lx,且背景应为黑暗。试验箱应足够暗,当照度计面对试验箱后部,放置在试验样品位置时,其照度应小于20lx。

2、试验装置的校验

a)灼热丝端部的校验

每批试验之前,必须测量和记录图2和放大图Z所示的尺寸“A”来检查灼热丝顶部。该尺寸应与随后的试验相比较,当该尺寸减少到最初读数的90%时,就应更换灼热丝。

每次试验完成后,如有必要,需要清除灼热丝顶部先前受试材料的残留物,例如用钢丝

刷,然后检查灼热丝顶部是否有裂纹。

b)温度测量系统的校验

上面规定的温度测量系统的持续准确性能和校准应周期性地进行校验。可将一件纯度至少为99.8%、面积约为2mm2、厚度约为0.06mm银箔放置在灼热丝顶部的上表面来完成灼热丝温度的单点校验。将灼热丝以适合的低加热速率进行加热,当银箔开始熔化时,温度计应显示960℃±15℃。校验完成后,应在灼热丝还热的时候,立即清除所有银残留物,以减少熔成合金的可能性。如有争议,应采用银箔校验方法。

3、预处理

在试验开始前,应将木板和包装绢纸放置在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为45%~ 75%的大气环境下24h。

4、通用试验方法

警告事项:

为保护操作人员的健康,进行试验时应采取预防措施来防止:

——爆炸、燃烧或着火的危险;

——触电危险;

——烟雾和(或)有毒产物的吸入;

——有毒的残留物。

a)试验样品的安装或夹紧应使得:因支撑或固定造成的散热是可忽略的;表面的平面部分是垂直的;灼热丝顶部施加到表面平面部分的中心处。

b)将灼热丝加热到规定的温度,并用校准过的温度测量系统进行测量。在灼热丝顶部接触试验样品之前,应注意确保:该温度稳定在5K范围内,至少60s时间;提供足够的间距,如最小50cm或使用适当的屏障,使试验样品在此期间不受热辐射的影响;在试验完成之前,不要再调整加热电流或电压。

c)然后使灼热丝顶部慢慢地接触试验样品30s±1s。大约以10mm/s~25m m/s的速率接近和离开试验样品。但是在临近接触时为了避免撞击,接近的速率应减少到接近零,冲击力不应超过1.0N±0.2N。灼热丝顶部进入和贯穿试验样品的深度应限定在7mm±0.5mm。

三、耐起痕试验

最新的IEC版本IEC60112:2003《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相比起痕指数和耐漏电指数的测定方法》,现行有效的GB/T4207-2003《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相比电痕化指数和耐电痕化指数的测定方法》(它等同IEC60112:1979)。GB7000.1-2007引用的是IEC60112:2003标准,而不是IEC60112:1979标准(见表4)。

表4 耐起痕试验方法国家标准跟踪IEC标准的情况

最新的IEC标准版本国家标准版本/等同的IEC版本等同最新的IEC标准版本的国家标准制订计划完成时间

IEC60112:2003 GB/T4207-2003/

IEC60112:1979 至今尚无

1、试验样品

使用大约平整表面的试验样品,它应有足够的面积使得在试验时液体不会从试验样品边缘流出。

为了减少样品边缘上的电解液损失,推荐不小于20mm×20mm的平整表面,尽管可以使用没有电解液损失的更小尺寸,例如ISO3167,15mm×15mm多用途试验样品。

每次试验最好使用单独的试验样品。如果几次试验在同一试件上进行,则应注意,几个试验点的相互距离应足够远,以保证试验点的溅出物或烟雾不会污染其他试验区域。

试验样品的厚度应不小于3mm。可以将单件材料叠加以达到最少3mm的要求。

厚度小于3mm的样品上得到的CTI(相比电痕化指数)值不能与在更厚的样品上得到的CTI值比较,由于较薄的试验样品放在玻璃支撑件上导热更快。因此,允许将样品叠加。

除非在产品标准中另有规定,试验样品应有标称光滑且无例如划痕、瑕疵、杂质等表面缺陷的伤痕的表面。如果不可能做到上述要求,因为样品表面的某些特性可能增加了结果的离散性,应将试验结果与样品表面的描述一起写入报告。

对于产品部件上的试验,不可能从产品部件上截取适宜的试验样品时,则可以使用从相同材料的成型板上截取的样品。在这些情况下,只要有可能的话,必须注意确保该部件与该样板是由相同的制造工艺生产的。在最终的制造工艺的细节未知时,ISO293、ISO294-1、ISO294-3和ISO295给出的方法可能是适宜的。

使用不同的制造条件或工艺可能导致PTI(耐电痕指数)和CTI试验中不同的性能水平。

使用不同流动方向的模压部件,还可以在PTI和CTI试验中显示出不同的性能水平。

在特殊情况下,为得到平整的表面,可以对试验样品进行研磨。

如果电极方向相对于材料的任一特性的影响是显著的话,应在该特性的方向上和与其垂直的方向上进行测量。应报告较低的CTI的那个方向,除非另有规定。

2、试验样品的处理

a) 环境处理

除非另有规定,应将试验样品放置在温度为23℃±5K、相对湿度为(50±10)%的大气环境下至少24h。

b) 试验样品表面的说明

除非另有规定,

1) 试验应在清洁的表面上进行;

2) 所用的任何清洁的方法应在报告中说明。只要有可能的话,具体细节应征得供应者与客户之间的同意。

灰尘、赃物、指印、油脂、油、脱模剂或其他污染物可能影响试验结果。必须注意在清洁试验样品时应避免引起材料的溶胀、软化、擦伤或其他损伤。

3、试验设备

a)电极

所使用的两个铂金电极的纯度应至少为99%。两个电极应具有(5±0.1)mm×(2±0.1)mm矩形截面,电极一端凿尖成30°±2°的角度(见图5)。应去除锐边以产生0.01mm 至0.1mm宽的大约平整表面。

1—电极1—铂电极;2—铜延伸件(任选);

图5 电极 3—桌面;4—滴液装置端部;

5—试样;6—试样玻璃支撑件。

图6 电极/样品布置

带校准目镜的显微镜适用于检查端部表面的尺寸。

推荐在试验以后用机械方法对电极形状再磨光确保电极维持所要求的公差,尤其对于边缘与角落。

试验开始,电极应对称放置于垂直平面,电极之间的总角度是60°±5°,相对地两个电极面在试验样品的平整水平表面上大约成垂直(见表6)。试验开始处沿试验样品表面的电极间隔应为4.0mm±0.1mm。

应使用薄金属矩形滑规检查电极的间隔。电极应自由移动且在试验开始处试验样品表面上每个电极施加的力应为 1.00N±0.05N。应设计成使得施加的力在试验期间保持在初始水平。

将电极施加到试验样品的典型布置如图7所示。应以适当的间隔验证该力。

试验在材料上单独进行,而电极的锥入角度是小的时侯,电极力可利用弹簧产生。然而,在通用设备上产生的力应使用重力(见图7)。

1—铂电极;2—铜延伸件(任选);3—桌面;4—滴液装置端部;5—试样;

6—样品玻璃支撑件。

图7 典型电极安装和样品支撑件的示例

大多数而不是所有设备的设计,如果试验期间由于样品的软化或腐蚀造成电极移动,它们的尖端应指示电弧和电极间隔的改变。间隔改变的大小与方向取决于电极中心和电极/样品接触点的相对位置。这些改变的显著性可能与材料有关,还没有确定。设计的差异性可能导致试验设备之间结果的差异。

b)试验电路

施加在电极上的电压是在100V~600V之间变化的基本正弦波的电压,其频率在48Hz~62Hz之间。电压测量装置应能指示真有效值且最大误差应为1.5%。电源功率应不小于0.6kV A。适宜的试验电路的例子如图8所示。

1—开关;2—100V~600V交流电源;3—过流继电器;4—可调电阻;5—电极;6—试样。

图8 试验电路的示例

可变电阻应能调节电极间短路电流到(1.0±0.1)A,且在此电流下,在电压表指示电压跌落值应不超过10%。用于测量短路电流值的仪器最大误差应为±3%。

试验设备的输入电压应足够的稳定。

过电流继电器应在0.5A(相对公差±10%)有效值的电流持续2.00s(相对公差±10%)时动作。

c)试验溶液

溶液A:

用电导率不大于1mS/m去离子水溶解质量百分比为0.1%的纯度不低于99.8%的块状分析纯无水NH4Cl,其溶液在(23±1)℃时,电阻率为(3.95±0.05)Ωm。

根据溶液所要求的电阻率选择NH4Cl的量。

溶液B:

用电导率不大于1mS/m的去离子水溶解质量百分比为0.1%的纯度不低于99.8%的块状分析纯无水NH4Cl和质量百分比为0.5%±0.002%块状萘磺酸异丁基二钠,溶液在(23±1)℃时的电阻率为(1.98±0.05)Ωm。

选择NH4Cl的量给出所要求的电阻率范围的溶液。

通常使用溶液A,但有更多腐蚀性污染物质要求时,推荐使用溶液B。为表示使用溶液B,CTI或PTI值后面应跟字母“M”。

溶液的电导率应用交流电压在1kHz~2kHz频率下测量。测量方法在IEC60589中规定。

d)滴液装置

试验溶液的液滴应以30s±5s的间隔滴在样品表面上。液滴应从35mm±5mm的高度滴到两个电极的中央。

滴在样品上的50滴液滴的时间应为(24.5±2)min。

连续50滴液的质量应在0.997g~1.147g之间。连续20滴液的质量应在0.380g~0.480g

之间。

液滴的质量可用适宜的实验室天平称加以确定。

液滴的质量应以适当时间间隔加以检查。

对于溶液A,一段薄壁不锈钢管(例如皮下注射针头)适合作为滴液装置的末端,其外径在0.9mm~1.2mm之间,取决于滴液系统。对于溶液B,已发现不同的滴液系统需要使用外径在0.9mm~3.45mm之间的各种管子。

为了确定是否有任何双倍液滴还是滴漏液,推荐使用液滴探测器/计数器。

e)试验样品支撑平台

试验时试验样品应使用总厚度不小于4mm且适宜的尺寸的玻璃板加以支撑。

为了避免清洁样品支撑台的问题,推荐将一次性玻璃显微镜载片直接放置在样品支撑台上面、试验样品下面。

在玻璃板边缘周围使用薄金属箔导体可以有效探测电解液损失。

f)电极组件安装

样品和其紧靠的电极应安装在基本无通风的空间的箱内。

对于某些等级的材料,为了避免箱子相当自由地排风,可能是需要的,在试验样品表面与电极之间必须有小的空气流通。试验开始以前空气速率大约0.2m/s,且在试验期间尽可能保持这个速率。在箱子其他区域的空气速率实质上可能更高,有助于去除烟雾。空气速率可以用适当的热丝风速计。

试验后便于箱的安全通风,应提供适宜的排烟装置系统。

4、基本试验方法

a)概述

如果材料大体上是非均质的,试验应在各特性的方向进行且垂直于它们。应采用给出较低值的方向的结果。

应在(23±5)℃环境温度下进行试验。

试验应在未污染的试验样品上进行,除非另有规定。

形成孔的试验结果被视为有效,不管试验样品的厚度,但孔的构造与孔的深度(试验样品或叠层的厚度)一起应在报告中指出。

b)准备

每次试验后,用适当的溶剂清洁电极,然后用去离子水漂清。如果需要,在下次试验之前恢复它们的形状并作好最终的漂清工作。

紧接着试验之前确保,如果需要冷却电极,电极温度足够低使得对样品特性没有有害的影响。

确保无目视的污染,确保所用的溶液符合导电率要求,或用常规检测或用试验前紧接着的测量。

来自于先前试验的滴液装置的残留物可能污染溶液,溶液的挥发将增加其浓度-两种情况可能导致比真值要来得低。在这种情况下,在每次试验前,用符合要求的溶液冲洗滴液装置内部和(或)用机械的方法用溶剂清洁滴液装置外面,可能是适当的。用10至20滴溶液清洗,取决于试验间的间隔,这种方法通常能去除任何不符合的液体。

在有争议的情况下,用于电极和滴液管的清洁方法应得到购买者和供应者的同意。

将试验样品放置在样品支撑台上面,使试验的面朝上切水平。调节试验样品与电极安装组件的相关高度,降低电极在样品上,达到正确的定位,间隔 4.0mm±0.1mm。用要求的力使凿尖与样品表面接触,且在凿尖整个宽度范围内。在进行这种目视检查时在电极后面放置灯光可能是有帮助的。

将电压调节到可被25V整除的要求值,调节电路参数使得短路电流在允许的公差内。

c)试验方法

开启滴液系统使得液滴落在试验表面,继续试验直至下列一种情况发生:

1)过电流装置动作;

2)产生持久的火焰;

3)至少需要25s,在50(100)滴溶液落下以后没有上述三4c)1)或三4c)2)的情况发

生。

如果没有确定腐蚀的要求,100滴试验可以在任何50滴试验前进行。

GB7000.1-2007中13.4.2规定:在PTI175试验电压下,试样应能承受住50滴而不失效。

完成试验后,排出箱内有害的烟雾,然后卸去试验样品。

5、IEC60112:2003与 GB/T4207-2003的主要差异(见表5)

表5 IEC60112:2003与 GB/T4207-2003的主要差异

IEC60112:2003 GB/T4207-2003 章条序号差异内容章条序号差异内容

5 试验样品的尺寸:推荐不小于

20mm×20mm的平整表面,……

3

尺寸最好是不小于15mm×

15mm的平整表面。

6 新增试验样品环境处理的要求:除

非另有规定,应将试验样品放置在

温度为23℃±5K、相对湿度为(50

±10)%的大气环境下至少24h。

4 无此内容

新增:所使用的两个铂金电极的纯

度应至少为99%。

无此内容

两个电极应具有(5±0.1)mm×

(2±0.1)mm矩形截面,……

具有5mm×2mm矩形截面的两

个铂金电极,……

电极一端凿尖成30°±2°的角

度。

电极一端边缘切成30°的切面。

新增:应去除锐边以产生0.01mm

至0.1mm宽的大约平整表面。

无此内容

电极之间的总角度是60°±5°。电极之间的夹度为60°。

新增:带校准目镜的显微镜适用于

检查端部表面的尺寸。

无此内容

7.1

新增:应使用薄金属矩形滑规检查

电极的间隔。5.1

无此内容

试验电路:

频率在48Hz~62Hz之间。

频率在48Hz~60Hz之间。

电压测量装置应能指示真有效值且最大误差应为1.5%。无此内容

7.2

电源功率应不小于0.6kV A。5.2

电源功率应不小于0.5kV A。

IEC60112:2003 GB/T4207-2003 章条序号差异内容章条序号差异内容

用于测量短路电流值的仪器最大

误差应为±3%。

无此内容

试验设备的输入电压应足够的稳

定。

无此内容

过电流继电器应在0.5A(相对公差±10%)有效值的电流持续 2.00s (相对公差±10%)时动作。过电流继电器应在0.5A或更大的电流持续2s时动作。

溶液A:

用电导率不大于1mS/m去离子水溶解质量百分比为0.1%的纯度不低于99.8%的块状分析纯无水NH4Cl,其溶液在(23±1)℃时,电阻率为(3.95±0.05)Ωm。

根据溶液所要求的电阻率选择NH4Cl的量。溶液A:

(0.1±0.002)%质量分数的氯化铵(NH4Cl)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稀释,其溶液在23℃±1℃时的电阻率是395Ωc m±5Ωc m。

7.3 溶液B:

用电导率不大于1mS/m的去

离子水溶解质量百分比为0.1%的

纯度不低于99.8%的块状分析纯无

水NH4Cl和质量百分比为0.5%±

0.002%块状萘磺酸异丁基二钠,溶

液在(23±1)℃时的电阻率为(1.98

±0.05)Ωm。

选择NH4Cl的量给出所要求

的电阻率范围的溶液。

5.4

溶液B:

(0.1±0.002)%质量分数

的氯化铵(NH4Cl)和(0.5±

0.002)%质量分数的烷基萘-磺

酸钠盐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稀

释,其溶液在23℃±1℃时的电

阻率是170Ωc m±5Ωc m。

7.4 滴液装置

滴在样品上的50滴液滴的时

间应为(24.5±2)min。

连续50滴液的质量应在

0.997g~1.147g之间。连续20滴液

的质量应在0.380g~0.480g之间。

液滴的质量可用适宜的实验

室天平称加以确定。

液滴的质量应以适当时间间

隔加以检查。

对于溶液A,一段薄壁不锈钢

管(例如皮下注射针头)适合作为

滴液装置的末端,其外径在

0.9mm~1.2mm之间,取决于滴液

系统。对于溶液B,已发现不同的

5.3

滴液装置

液滴大小应为(3

20+)mm3。

每此试验前,要擦净滴针或其他

滴液管流出口,并让它流出足够

的液滴以保证使用的是正确浓度

的溶液。

注1:在各次试验之间留存

在针头里的溶液,由于蒸发会使

溶液的浓度增加。根据试验延迟

时间的不同,让溶液先流出大约

5滴~20滴,通常能去掉浓度太大

的液体。

注2:为了确定液滴的大小,

应该核对1cm3的液体流出的液

IEC60112:2003 GB/T4207-2003 章条序号差异内容章条序号差异内容

滴液系统需要使用外径在0.9mm~3.45mm之间的各种管子。

为了确定是否有任何双倍液滴还是滴漏液,推荐使用液滴探测器/计数器。滴数应在44滴到50滴之间,并定期检查液滴大小。

注3:可以采用外径0.9mm~1.1mm,针尖直切的皮下注射针头来做液滴装置。

注4: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溶液滴落时间间隔偏差±5s太大,将影响试验结果,这时可改为偏差±1s。

7.5 试验样品支撑平台

试验时试验样品应使用总厚

度不小于4mm且适宜的尺寸的玻

璃板加以支撑。

为了避免清洁样品支撑台的

问题,推荐将一次性玻璃显微镜载

片直接放置在样品支撑台上面、试

验样品下面。

在玻璃板边缘周围使用薄金

属箔导体可以有效探测电解液损

失。

无无此内容

7.6 电极组件安装

样品和其紧靠的电极应安装

在基本无通风的空间的箱内。

对于某些等级的材料,为了避

免箱子相当自由地排风,可能是需

要的,在试验样品表面与电极之间

必须有小的空气流通。试验开始以

前空气速率大约0.2m/s,且在试验

期间尽可能保持这个速率。在箱子

其他区域的空气速率实质上可能

更高,有助于去除烟雾。空气速率

可以用适当的热线风速计。

试验后便于箱的安全通风,应

提供适宜的排烟装置系统。

无无此内容

8.1 概述

如果材料大体上是非均质的,

试验应在各特性的方向进行且垂

直于它们。应采用给出较低值的方

向的结果。

试验应在未污染的试验样品

上进行,除非另有规定。

6.1

无此内容

IEC60112:2003 GB/T4207-2003 章条序号差异内容章条序号差异内容

形成孔的试验结果被视为有

效,不管试验样品的厚度,但孔的

构造与孔的深度(试验样品或叠层

的厚度)一起应在报告中指出。

8.2 准备

来自于先前试验的滴液装置

的残留物可能污染溶液,溶液的挥

发将增加其浓度-两种情况可能导

致比真值要来得低。在这种情况

下,在每次试验前,用符合要求的

溶液冲洗滴液装置内部和(或)用

机械的方法用溶剂清洁滴液装置

外面,可能是适当的。用10至20

滴溶液清洗,取决于试验间的间

隔,这种方法通常能去除任何不符

合的液体。

在有争议的情况下,用于电极

和滴液管的清洁方法应得到购买

者和供应者的同意。

6 无此内容

参考文献

[1] IEC60695-11-5:2004 Fire hazard testing-Part 11-5:Test flames-Needle-flame test method- Apparatus, confirmatory test arrangement and guidance

[2] IEC60695-2-10;2000 Fire hazard testing-Part 2-10:Glowing/hot-wire based test methods- Glow-wire apparatus and common test procedure

[3] IEC60112:2003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proof and the comparative tracking indices of solid insulating materials

[4]GB/T5169.5-1997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第2篇:针焰试验

[5]GB/T5169.10-2006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0部分:灼热丝/灼热丝基本试验方法灼热丝装置和通用试验方法

[6]GB/T4207-2003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相比电痕化指数和耐电痕化指数的测定方法

设备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

设备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

设备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 目的:规范公司设备验证程序,加强设备验证管理,在设备设施方面为药品生产和检验提供可靠保证。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设施验证全过程。 职责:工程部,生产管理部,质量管理部。 内容: 1、设备设施验证的目的:对已购买的设备进行质量和性能评估,证实设备确实 能达到设计的功能要求,完全适应生产工艺过程要求,从而在设备方面确保生产产品的质量。 2、设备设施验证的过程:新购买的设备一般分四个阶段即预确认、安装确认、 运行确认和性能确认。 2.1设备设施的预确认:主要通过工艺要求、生产车间整体规化等因素考虑合适 的供应厂商,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设备。一般说来应尽可能优先选用国家药监局、中国制药装备协会等权威机构认可生产企业生产的设计先进,生产效率高,符合GMP要求的设备。 2.2设备设施的安装确认:对设备进行开箱验收,安装检查验收,仪器仪表校正、图 纸资料收集、技术文件初稿制定情况检查等工作。 2.2.1开箱检查主要是对供应商提供的设备设施的规格型号、外观情况、标称的设计 性能指标、技术资料、包装运输情况等进行检查,确定是否满足订购合同要求。 2.2.2安装确认主要根据国家相关行业要求检查是否为设备提供可靠的电、压缩空气 等动力源;燃气、助燃气体、工艺用水、药液及其它工作介质输送连接、基础等。 2.2.3仪器仪表是设备的“眼睛”,用于生产、检验设备的仪器仪表是否准确无误是 生产合格产品和得出正确检验结果的保证。一般对全公司仪器仪表应根据国家关于计量有关的规定及GMP要求规范管理。在设备验证中检查设备仪器仪表校正情况是确定设备运行参数的前提。 2.2.4文件资料检查是按GMP及设备档案管理要求收集整理齐全设备资料,制定设备 包括操作规程、清洁规程、完好标准等在内的技术资料草稿,初步建立健全单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新编版)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新编 版) The safety operation regulations are the guiding documents for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post. It stipulates the specific details of the safe operation methods of the post. ( 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新编版) 1.0压力表: 1.1压力表的检验周期为半年。对日常工作中发现有压力表异常时需及时进行校验、校准或更换。 1.2外观检查是否完好无损,表针指示是否为“0”。 1.3先把一只经计量检定专业单位校验合格的压力表(与待检压力表量程相当)与被检压力表一起安装在手摇液压泵或小型空压机输出压力端。以被检压力表的量程为基准,按比例选5个压力测试点。将手摇泵或空压机的输出压力调整到测试点压力,静压后记录两压力表显示值,计算出两表误差。各压力测试点测试完成后,得出5个误差值。各压力测试点的误差值大于压力表上所标注的精度等级时,被检压力表为不合格。小于或等于压力表上所标注精度等级时,则说明被测压力表合格。

1.4经检测的压力表如合格,专业技术人员贴上统一的准用证或合格证,交原部门正常使用。如不合格,组织检查维修后,重复1.2检验程序,合格后贴准用证或合格证交部门正常使用,仍不合格专业技术人员贴上停用证,并作报废处理。 2.0万用表及钳表 2.1万用表、钳表的检验周期为一年。对日常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万用表、钳表异常时需及时进行校验、校准或更换。 2.2外观检查是否完好无损,电流、电压各相应档位指针指示是否为“0”,电阻档在短接测试表笔后指示是否为“0”。 2.3取一只经计量检定专业单位校验合格的高精度万用表或钳表,与被检万用表或钳表一起,在相同档位上测量同一电器元件的电流、电压、电阻值,记录每次测量时两表的误差。重复5次测量(每次测量后元件需停电、放电),误差值小于或等于仪表所标注的精度等级时,仪表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2.4经检测的万用表或钳表,在相应的档位上所测得的精度指示合格时,说明其档位功能合格,可以在工作中继续使用该

选择针焰试验仪Needle Flame Test 参考比对

针焰试验仪大于等于600W Needle Flame Test 基本简介: 针焰试验是IEC60695-11-5、GB/T5169.5-2008、GB4706.1-2005的等标准规定使用小火焰起燃源程序仿真试验项目。 AUTO-ZY针焰试验仪是用规定尺寸(Φ0.9mm)的针状燃烧器,通以特定燃气(丁烷),以45°角定时定向施燃试品,视试品是否引燃及持燃时间和燃烧长度来评定设备内部因故障条件造成的小火焰的着火危险性。 AUTO-ZY针焰试验仪适用于照明、低压电器、家用电器、机床电器、电机、电动工具、电子仪器、电工仪表、电气连接件、辅件等电工电子设备及其部件、组件的研究、生产和质检部门,也适用于绝缘材料、工程塑料或其它固体可燃材料行业。 技术参数: 1、针状燃烧器:高度大于35mm、不锈钢针头Φ0.9mm-Φ0.5mm 2、燃烧器角度:0°、20°、45°可调 3、施燃时间:0-999999.9s±0.1s可调(一般选择为30s) 4、持燃时间:0-999999.9s±0.1s,自动记录,手动暂停 5、火焰高度:12mm±1mm(带高度测量器具) 6、施燃气体:丁烷或纯度大于95%丙烷 7、温度测试范围:0~1000℃ 8、火焰温度要求:从100℃±2℃升到700℃±3℃的时间在23.5秒±1秒之内 9、测温热电偶:K型Φ0.5mm精度±0.05%。 10、试验背景:黑背景 11、试验过程:试验程序自动控制,独立抽风 12、参照标准:IEC60695-11-5、GB/T5169.5-2008、GB4706.1-2005

13、工作室体积:大于0.5立方,(可根据客户要求定做0.75立方或1立方) 14、设备外尺寸:1100mm宽×700mm深×1300mm高 15、控制:采用单片机微电脑+触摸屏控制,高精度的温度表独立式的电控系统,抗干扰能力强。 16、操作高效性:试验控制过程实现一键式操作,试验快捷高效。 17、试验标准集成化:根据实际试验流程编写试验程序 18、自动:自动点火。 The needle flame test is IEC60695-11-5,GB/T5169.5-2008,,and the GB4706.1-2005,standard use small flame light-off source program simulation test project AUTO-ZY needle flame test instruments used in lighting,low voltage electric appliance,household appliances,machine tool appliances,motor,electric tools,electronic instrument,electrical instrument, electrical connectors,auxiliary items such as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parts,components of the research,production and quality inspection department,also suitable for insulation material, engineering plastic or other solid flammable materials industry. Technical parameters: 1,needle burner is greater than35mm:high,stainless steel needleΦ0.9mm-Φ0.5mm. 2,burner Angle:0°,20°,45°can be adjusted. 3:0time was burning,999999.9s+/-0.1s adjustable(generally choose for30s). 4,the burning time:0-999999.9s+/-0.1s,automatic records,manual pause. 5,flame height:12mm±1mm(with height measurement instruments). 6,and shows RanQiTi:more than95%purity or butane propane. 7,temperature test range:0~1000℃. 8,the flame temperature from100℃±requirements:2℃went up to700℃±3℃time in23. 5seconds within±1second. 9,temperature measurement thermocouple type:KΦ0.5mm precision plus or minus0.05%. 10,test background:black background. 11,test process:test program automatic control,independent convulsions. 12,consult standard:IEC60695-11-5,GB/T5169.5-2008,,and the GB4706.1-2005. 13,studio:greater than0.5cubic volume,(but according to customers'special requirements0.75 cubic or1cubic). 14,the equipment size:1100mm wide x700mm deep x1300mm high. 15,control:USES the monolithic microcomputer+touch screen control,the high accuracy thermo meter independent type electrical control system,strong anti-jamming capability. 16,operation efficiency:test control processes to achieve a key type operation,fast and efficient test. 17,test standards according to actual test process integration:write test procedures 18,automatic:automatic ignition.

照明灯具检测试验仪器

照明灯具检测试验仪器 GB7000.1及IEC标准,照明灯具实验室检测设备,照明灯具检测试验仪器 1 .扭力螺丝刀0.05~0.5N?m,0.5~4N?m 2 .扭力板手符合GB7000.1标准要求。0.5、0.8、 1.2、2.0、4.0、N?m,15、20、25、30、40N?m 3 .游标卡尺 0~125mm,精度:0.02mm 4 .弹簧冲击锤0.2N?m、0.35N?m、0.5N?m、0.7N?m、1N?m共5种规格 5 .带推力刚性试验指 6 .滚筒跌落试验装置 7 .200N推拉力计 8 .接地电阻测试仪 9 .标准试验指、销、棒 10. 标准试验指 11. 灼热丝试验仪550~1000℃±10℃ 12. 针焰试验仪火焰高度可调,时间0~99分秒可调 13 .温度巡检仪 1、测量范围: J分度号 -100 ~500℃ ±(0?3%rdg+1?0℃)解析度:0?1℃ K分度号 -100~700℃ ±(0?3%rdg+1? 0℃)解析度:0?1℃ T分度号 -100~400℃ ±(0?3%rdg+1? 0℃)解析度:0?1℃ E分度号 -100~400℃ ±(0?3%rdg+1? 0℃)解析度:0?1℃ 2 、冷端环境温度:测量范围0~60℃ 测量精度± 0?5℃ 3、通道数: 8通道、16通道、32通道三种型号; 4、所有设定参数停电保持。 5 供电电源:AC220V ±10%,50Hz /60Hz 6 整机功耗:<15W 7 使用环境:工作温度25℃±15℃ 湿度 60%±30% 14 热电偶 15 .防风罩符合GB7000.1标准要求 16. 恒定湿热试验箱温度:室温~80℃,温度:85% ~98%R.?H,温度均匀度±2℃,湿度容差:±3%R. ?H .HS-100工作室尺寸:400×500×500mm, HS-220工作室尺寸:600×600×600mm, HS-408工作室尺寸:600×800×850mm。

检测设备操作规程

检测设备运行检查 操作规程 受控状态 版本号 发布日期 河南瑞尔电气有限公司

目录

检测设备管理规程 RE-GC-01-03-12-2014 1、总则 为使公司产品符合标准要求,根据原材料及半成品、成品检验要求确定并配备检验试验仪器设备,检测设备由品管部统一管理。 2、基础管理 2.1建立公司检测设备台账,保存其出厂时的合格证等随机文件和周期校准的合格 证等资料。 2.2现场使用的检测设备在校准或检定的有效期内,并有清晰可辨的合格标识。 2.3根据检测设备周期校准规程实施强检器具的周期校准。 2.4由品管部负责对检测设备编制操作规程,测试人员应按操作规程要求,准确的 使用检测设备。 2.5本公司检测设备有以下几种: 耐压测试仪、游标卡尺、绝缘电阻表、简支梁冲击试验机、电子秒表、接触调压器、电子万能试验机、绝缘电阻测量仪、回路电阻测量仪、程控接地电阻测试仪、数字测温仪 3、校准或检定 3.1测量装置的初校 外购并经验收合格的测量装置,应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初次校准,合格后方可使用,属强制检定的测量装置,必须经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 3.2测量装置的校准或检定

品管部负责编制计量器具周期性检定计划并按计划执行,实施各类检测装置的周期标准,不得使其漏检或超期使用,目前各种检测设备的检定周期为一年 4、运行检查 4.1检测设备要有适宜的工作环境,搬运、储存过程中要保证装置的准确度和完好 性,所有检测设备都应轻拿轻放、正确使用。 4.2为防止测量装置因调整不当而失准,应由经培训合格的专人进行调整。 5、偏离校准状态控制 5.1当检测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或出现其他失准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检测工作,报品管部处理。 5.2品管部及时追查该装置检测的产品流向,重新评价已检测结果的有效性,确定重新检测的范围并重新检测,重新检测后应形成检测记录。 5.3由专业人员对该设备故障进行分析、维修,重新进行校准或验证并保存更新校准或验证的证据。 6、检测设备的新增、更新和报废 品管部提出新增或更新检测设备的申请,写清楚申请原因、名称、型号规格、数量、所需金额,待审批后由供销部采购,购进的新仪器应按照本规程3.1条进行处理,并在台账中做好登记。 报废的检测设备由品管部提出申请,应注明报废原因、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经审批后方可报废,并从台账中提出锁报废的设备。 7、检测人员职责 7.1熟悉有关专业的试验规范、技术标准、检测方法,严格按规范、标准进行检测

检测设备操作规程

检测设备操作规程 执行标准: GA468《机动车安全检验项目与方法》、GB18565-2001《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285-2005 《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3847-200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一、前轮侧滑检验 1、检验前仪器及车辆准备 (1)打开锁止装置,拨动滑板,仪表清零。 (2)车辆轮胎气压、花纹深度符合标准规定,胎面清洁。 2、检验程序 (1)车辆正直居中驶近侧滑检验台,并使转向轮处于正中位置。 (2)以3~5km/h车速平稳通过侧滑检验台。 (3)测取最大示值。 3、注意事项 (1)车辆通过侧滑检验台时,不得转动转向盘。 (2)不得在侧滑台上制动或停车。 (3)应保持侧滑台滑板下部的清洁,防止锈蚀或阻滞。 二、制动性能检验 1、检验前仪器及车辆准备 (1)检验台滚筒表面清洁,无异物及油污,仪表清零。 (2)车辆轮胎气压、花纹深度符合标准规定,胎面清洁。 (3)将踏板力计装到制动踏板上。 2、检验程序 (1)车辆正直居中驶入,将被测轮停放在制动台前后滚筒间,变速器置于空档。 (2)降下举升器、起动电机,保持一定时间,测得阻滞力。 (3)检验员在显示屏提示踩刹车后,缓踩制动踏板到底,测得左、右轮制动增长全过程数值;若为驻车,则拉紧驻车制动操纵装置,测得驻车制动力数值。 (4)电机停转,举升器升起,被测轮驶离。 (5)按以上程序依此测试其它车轴。 (6)卸下踏板力计,车辆驶离。 3、注意事项 (1)车辆进入检验台时,轮胎不得夹有泥、砂等杂物。 (2)测制动时不得转动转向盘。 (3)在制动检验时,车轮如在滚筒上抱死,制动力未达到要求时,可换用路试或其它方法检验。 三、喇叭声级检验 1、检验前仪器及车辆准备 (1)调整网络开关到“A”级计权和快档位置。

实验室测试项目总结

实验室测试项目归纳说明: 一:功率测试(Input Test) 变频仪,额定电压下看其输入功率。 二:潮湿测试(Humidity Test) 潮湿箱,相对湿度91%- 95% RH,温度为T(20 –30℃)之间任一适宜值,时间48小时。样品放入潮湿箱之前,样品的温度应达到T~(T+4℃)。 (灯具在潮湿箱内置于正常使用中最不利的位置,须保证潮湿箱内空气不断循环。) 测试后灯具能承受绝缘电阻、耐压试验及接触电流实验. 三:绝缘电阻测试(Insulation Resistance Test)绝缘电阻测试仪,直流电压 500V(对于SELV部件的绝缘,所用测量电压为DC100V),1分钟 测量不同极性之间;带电体与安装面或金属部分 判定:安全特低电压下的基本绝缘: DC100V >1M, 非安全特低电压下其他基本绝缘:> 2M ,附加绝缘:>2M; 双重或加强绝缘:>4M 四:耐压测试(Electric Strength Test)耐压测试仪,最大断开电流5mA;时间1min 安全特低电压下的基本绝缘: 500V 其他基本绝缘:2U+1000V

附加绝缘:2U+1000V 双重或加强绝缘:4U+2000V (U为工作电压) 测量不同极性之间;带电体与安装面或金属部分之间;开始施加的电压不应超过规定值的一半,然后逐渐增加至规定值。进行耐压试验时,下述部件应断开,使试验电压加到部件的绝缘上,而不是加到这些部件的电容或电感功能元件上:1/旁路连接的电容器。2/带电部件与灯具壳体之间的电容器。3/连接在带电部件之间扼流圈和变压器。 判定:电气强度实验中不可发生闪络或击穿现象。 五:接触电流测试(Touch Current Test) 泄漏电流测试仪, 测量电源两端LN与灯体之间 判定:<, 六:接地电阻测试(Earth Continuity Test)接地电阻测试仪,12V,10A,1min(美规12V,25A,1min,判定<Ω) 判定:<Ω (注意:如有不可拆卸电源线则从插头开始测量) 七:球压测试(Ball Pressure Test) 目的:随着工作温度的升高,非金属材料的主要特性会发生变化,材料会变软或融化,因此要测试其耐热性能。 试验温度:(同时考虑温升和非正常温升)

化验室设备操作规程

化验室设备操作规 程

邯郸市康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检验设备操作规程 (依据ISO9001:标准编制) A版 文件编号:KRSW-JYGC- 编制:质检部日期: 8月06日 审核:纪金锋日期: 8月06日 审批:陈清喜日期: 8月08日 发布日期: 8月08日实施日期: 8月08日 设备名称 水分测定仪 设备型号 KF-1型 设备用途 产品检验 生产厂家

上海安亭电子 维护部门 质检部 出厂编号 090615 一、简介 1.1编写目的 制定合理的仪器操作规程,便于检验人员在检测过程中的操作,熟悉设备性能确保检验准确性,及时有效的对设备进行维护确保检验过程的顺利进行以及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1.2工作原理 本仪器为卡尔费休滴定法测定水分的仪器,采用“永停法”来确定重点。 1.3职责 化验员负责本仪器的使用及维护 二、仪器性能及适用范围 2.1仪器性能: 电源:220V±10% 50HZ 相对湿度:≤80%

环境温度:5℃-40℃ 测量范围:0.03%-100% 相对误差:≤3%(平行测定以水为标准样品,测定卡氏试剂得水当量,必须大于3mg/ml) 2.2适用范围 本仪器主要用于本厂进厂原辅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的水分检测。 三、仪器安装 参照仪器安装外形图说明进行安装。 四、操作方法 4.1滴定管使用 4.1-1测定的水分含量若在0.1%-10%之间时应当用用10ml滴定管(最小刻度0.05ml) 4.1-2测定的水分含量若小于0.1%时,需要增大取样量而且配用微量滴定管。 4.2打开电源,将测定开关调至校正档然后旋转校正开关将电流指针调整至40uA,然后将测定开关调至测定档,此时电流指针应当归零。 4.3将卡氏试剂倒入滴定瓶中,用双联球将试剂打入滴定管,把无水甲醇倒入反应瓶直至把电极铂片完全浸没。然后将卡氏试剂滴入反应瓶,直到电流指针接近40uA,(一般指针在30uA-40uA 范围内)保持30秒指针不返回溶液为红棕色即为滴定终点。 4.4卡氏试剂的标定

IEC与UL标准差异对比

小家电UL和IEC标准的一般差异 目前,中国生产的厨房小家电正大批量出口到欧美各国,出口产品需要符合IEC、UL等标准才能在海外市场销售。但目前厨房小家电的UL和IEC标准尚未被协调一致,还需要做一些复杂的工作去协调标准之间的差异。同时,UL标准也在不断更新,以尽量减少将来协调标准差异的障碍。 UL和IEC标准对比 IEC的小家电标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IEC60335-1标准对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产品的安全提出一般要求,与IEC60335-1标准配套使用的还有IEC60335-2系列标准。IEC60335-2系列标准是IEC60335-1标准的补充,分别针对各类家电产品制定。厨房小家电共有4项IEC60335-2系列标准,即IEC60335-2-9、IEC60335-2-13、IEC60335-2-14和IEC60335-2-15。IEC60335-2-9即《烤架、烤面包机和类似的轻便式烹饪设备的特定要求》,同时也适用于华夫饼机、制面包机、烤炉、烧烤架、烘盘等类似用途小家电产品;IEC60335-2-13即《热油炸锅、油煎锅和类似产品的特定要求》;IEC60335-2-15即《液体加热产品的特定要求》,适用于咖啡壶、电水壶、蒸煮锅、酸奶酪机、煮蛋机等类似用途小家电;IEC60335-2-14即《厨房产品的特殊要求》,适用于食物处理器、研磨机、切片机,磨刀器、离心式榨汁机等小家电产品。 在美国市场,上述四个类型的产品所适用的产品标准分别为:UL1026《家用电灶具和食品加工产品标准》)、UL1083《家用电长柄平底锅和煎炸型产品标准》、UL1082《家用电咖啡壶及酿造型产品标准》和UL982《家用电动食物处理器标准》。 技术差异 (1)泄漏电流测试 测量泄漏电流的设备在UL和IEC标准中的描述看似不同。但实际上,其测量操作的差异并不大,但在测量仪器要求方面有所不同。 测量泄漏电流的仪器类型在UL1026、UL1082、UL1083和UL982标准中都有明确的定义。一般市场上供应的漏电流测试仪,适用于“感知”泄漏电流,通常符合UL标准的基本要求。但这些标准在现阶段并未考虑高频和非正弦的泄漏电流。当需要考虑高频和非正弦泄漏电流时,测量仪便必需符合UL101标准《设备的泄漏电流标准》的要求。 过去,泄漏电流值是以毫安(mA)为单位。而现在,为符合最新版《美国电器泄露电流国家标准-ANSIC101-1992》的规定,采用MIU为单位来表示。MIU可由指定的测量仪的数字显示读出。数值上,MIU仅在低频时与mA一致。高频时,流过仪器的mA 值却远大于MIU的显示值。因此,测量者应选用MIU而不是mA为单位来测量泄漏电流。 IEC60335标准的漏电要求是以IEC60990标准的规定为基础的,其漏电测试以其应能对任何高达至1MHz频率时的峰值电流做出响应。UL产品标准中的测试仪器与IEC标准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2)绝缘强度测试 对于标称电压120V的产品,除了电刀之外,UL标准绝缘耐压测试的测试电压通常是1000V,时间为1分钟。 如果产品带有一个大于1/2HP的电机,测试电压则是1000V加上两倍的额定电压(例如:对于标称120V的产品,其两倍的额定电压是240V,测试电压为1240V)。而IEC标准所要求的测试电压并没有因产品功率的大小不同而进行区分。(基本绝缘:测试电压为1000V)。 在进行绝缘耐压测试之前,应设置测试设备的跳闸电流灵敏度。UL和IEC标准对此的具体设置是不同的。UL是使用一个已校准的120kΩ电阻,连接到未带负载的测试设备的输出端来设置灵敏度。因此,对于承受1000V耐压测试的产品,跳闸电流应为8.3mA。在IEC要求中,跳闸电流不会通过外部的电阻来校准,而是根据IEC60335-1表5,基于测试设备变压器的短路和释放能量来获得。因此,对于标称电压120V的产品,跳闸电流为100mA。 概括来说,对于厨房小家电,UL绝缘耐压测试的测试电压是基于额定电压和功率,而IEC电气强度测试则是基于额定电压和绝缘类型。 (3)定义 a.II类和2类的对比 IEC标准中所述的“II类”产品结构,其电击防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包括一个附加的安全防护措施,例如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并且没有提供保护接地或依赖于安装环境。一旦产品符合相关IEC成品标准中的II类绝缘要求,则应标示符号以表示产品为II类产品。 UL标准中,该符号也同样表示设备为双重绝缘。然而,一旦该符号标于产品上,在审查时产品不仅应符合UL的成品标准(如UL982)的要求,另外还需符合UL1097(电气设备中的双重绝缘系统标准)的要求。 UL标准中会出现“2类”说法,“2类”是美国对于隔离电源的术语,表示低电压以及低能量的电源用以减少电击和火灾的危害。电压和能量的限制要求在美国国家电气法规(NEC)以及众多UL标准中都有叙述,包括UL1310(2类电源标准)。“2类”完全与双重绝缘无关。 b.接地(Grounding)和接地(Earthing)的对比

检验设备操作规程

检验设备操作规程1目的 规范检验操作,确保检测数据准确、真实,以完成生产任务和保证生产产品的合格。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的所有检验设备。 3 职责 技质部负责制订化验设备操作规程,并归口管理。 化验员按化验检测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检测。 化验室设备操作规程(附后)。 4 主要仪器操作规程 FA2204B分析天平操作规程 4.1.1 检查环境条件:温度是否保持在17-23℃,室内湿度<80%。 4.1.2 接通电源,检查各部位是否正常,检查零点,预热15分钟。 4.1.3 仪器校准:开启进行校准,将砝码用镊子放入,关上侧门,稳定后取下。 4.1.4 校准后进行称量,将称量物放入,关上侧门,稳定后读数。 4.1.5 称量结束后,将称量物小心取下,关上侧门,切断电源,套上面罩。 4.1.6 注意事项 1)天平保持水平,不准移动。 2)操作轻拿轻放,小心谨慎。 3)保持整洁,未经许可,不准动用。 4)若发生横梁、侧门等处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报以表维修人员,并作好记录。 电热恒温干燥箱操作规程 4.2.1 检查环境条件:工作电压为220V,50HZ,控温为0-300℃。 4.2.2 开门将所需加热干燥的试样和器皿放在隔板上,然后关门。 4.2.3 接通电源,开启开关,,此时指示灯发亮,调节鼓风机帮助箱内空气对流。 4.2.4 温度设定:旋转温度旋钮,设定需要加热干燥的温度。

4.2.5 恒温规定时间结束后,关闭开关,切断总电源。 4.2.6 注意事项 1)放入物品时注意排列不能过密,散热底隔离板不应放物品,以免影响热气向上流动,水分大的放上层。 2)箱内不能放对金属有腐蚀性物质,禁止烘易燃、易爆、易挥发的物品。 3)如必须在干燥箱内烘干纤维类和能燃烧的物品。如滤纸、脱脂棉花,则不要使箱内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以免燃烧着火。 不锈钢手提式压力蒸汽消毒器操作规程 4.3.1 加水:在主质入口加水,使水位一定要高于电热管1cm,连续使用时须在每天灭菌前补足上述水,以免干热使电热管烧坏和发生事故。 4.3.2 堆放:将要灭菌的物品予以妥善包扎,各包之间有间隙的堆放在灭菌桶筛板上,这样有利于蒸汽的穿透,提高灭菌效果。 4.3.3 密封:将堆好物品的灭菌桶放在主体内,然后把器盖上的放气软管垂入灭菌桶内侧的圆槽内。器盖与主体螺栓槽对齐,然后顺序的将对方位的翼形螺母嵌入槽内予以均匀的旋紧,使器盖与主体密合。 4.3.4 将灭菌器的电源插上,把电源开关打到“开”处,指示灯亮,开始加热。 4.3.5 加热放气5分钟后将放气阀关闭,控制电源开关使压力表指针在~,温度到121℃,保持20min。把电源开关打到“关”处,拔去电源插头。 4.3.6 灭菌完后,把主体内的水排干,把筛板和主体用水冲洗,倒置摆放。 4.3.7 注意事项 1)灭菌完后,不可立即开盖取物,需关闭电源或蒸汽电源,并保持其压力自然下降至零时,方可开盖,否则容易发生危险。 2)灭菌结束,排尽锅内剩水。 酸度计操作规程 4.4.1 电极工作环境条件:①环境温度0-40℃;②环境相对湿度≤85%。 4.4.2 电极在初次或久置不用时,把电极球泡浸在有L氯化钾溶液中活化2小时。 4.4.3 测量前先用蒸馏水清洗电极2-3次,并用滤纸擦干,然后用PH标准缓冲液标定,每换一种溶液,都要用蒸溜水清洗电极,擦干沾在电极上的水液。当浸入被测液时,应摇动试杯使溶液均匀。用PH=4标液、PH=标液、PH=标液进行标定。 4.4.4 经标定后的电极即可测试,测试完毕,用蒸馏水清洗电极。

wyzenbeek Oscillatory耐磨仪试验机试验方法

Oscillatory耐磨仪简介( 面料wyzenbeek威士伯) 摆动圆筒试验机用于测定织物在标准磨料或在曲面上前后运动的丝网上摩擦时的耐磨性。对符合美国标准的汽车和家具行业面料制造商具有特殊的兴趣。电机驱动有4个磨损头和电子数字计数器控制循环次数。 项目ASTM D4157-02测量值 摆动弧度76±2 mm 速率90±1 /min(双摩擦) 砝码1340 g 施加在样品上的张力可从4.45(1 lb)调节到26.7N(6 lb)样品夹※2 lb2.5 lb3 lb3.5 lb4 lb4.5 lb5 lb 砝码2150 g 施加在样品上的压力可从4.45N(1 lb)调节到15.575N(3.5 lb)样品夹※2 lb2.5 lb3 lb3.5 lb4 lb/ 海绵橡胶压垫海绵橡胶压垫50×50mm(±1mm) 其他橡胶垫和滚筒无缝隙 物理 长度:50厘米 宽度:50厘米 高度:60厘米 结构:钢 完成:印刷 船舶重量:75公斤 电

220V, 50Hz,最大0.05A 1. 安装 1.1 打开仪器 当你收到你的振动气缸测试仪检查纸箱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损坏。仔细打开仪器,彻底检查部件有无损坏或短缺。向诚信智能客服报告任何设备损坏和/或短缺。 1.2 设置 打开振动气缸测试仪后,将仪器置于恒温恒湿、平整光滑的房间内。 将电源线插入仪器的背面。确认插头已安全插入仪器。 当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时,将电源线插入适当的电源插座。应确保正确接地。 5. 操作 5.1抽样 5.1.1按照适用材料规范的要求或买方和卖方之间的约定,取样。在没有此类规范或其他协议的情况下,按照7.2中规定的方法取样。 5.1.2从批次样品中的每卷或每片织物上取一份实验室样品。实验室样品应是全幅的,至少50厘米(约20英寸)长,且不得靠近卷或织物的末端超过1米(1码)。将卷布或织物作为主要的取样单位。 5.1.3从批次样品中的每卷或每片织物中取一个实验室取样单元,取样单元的宽度为全幅,长度至少为50厘米(20英寸),且取样距离卷或每片织物的末端不超过1米(1码)。 5.1.4买方和卖方约定的服装样品装运。 5.2数量及准备 5.2.1在没有任何适用的材料规格的情况下,从每个待测样品中取12个样品,6根经纱(机器方向)和6根纬纱(机器方向)。 5.2.2试样制备: 迴圈切试样73毫米(27?8。)245毫米(95?8)。标本应该用火焰或翅膀切割。长尺寸与经纱平行切割用于经纱(机器方向)的磨擦,与纬纱平行切割用于纬纱(机器方向)的磨擦。机织物不可用同一经纱剪断两根经纱,也不可用同一纬纱剪断两根纬纱。如果织物有图案,确保样品是图案的代表性样本。 5.2.2.2试样在织物长度和宽度方向上进行裁剪。剪下的试样在织物的长度和宽度上呈对角线分布。 5.2.2.3确保试件无褶皱、折痕或皱纹。在织边的10%内不要取标本。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新版)

The prerequisite for vigorously developing our productivity is that we must be responsible for the safety of our company and our own live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新版)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新版)导语:建立和健全我们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引我们生产劳动的方向。而大力发展我们生产力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对我们企业和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可用于实体印刷或电子存档(使用前请详细阅读条款)。 1.0压力表: 1.1压力表的检验周期为半年。对日常工作中发现有压力表异常时需及时进行校验、校准或更换。 1.2外观检查是否完好无损,表针指示是否为“0”。 1.3先把一只经计量检定专业单位校验合格的压力表(与待检压力表量程相当)与被检压力表一起安装在手摇液压泵或小型空压机输出压力端。以被检压力表的量程为基准,按比例选5个压力测试点。将手摇泵或空压机的输出压力调整到测试点压力,静压后记录两压力表显示值,计算出两表误差。各压力测试点测试完成后,得出5个误差值。各压力测试点的误差值大于压力表上所标注的精度等级时,被检压力表为不合格。小于或等于压力表上所标注精度等级时,则说明被测压力表合格。 1.4经检测的压力表如合格,专业技术人员贴上统一的准用证或合格证,交原部门正常使用。如不合格,组织检查维修后,重复1.2

led180w电源测试报告

描述 总结

产品标签(规格书) 额定电压/频率[V/Hz]100-240/50输入电流[mA]---输出电压[V]DC36 输出电流[mA]5000±3%功率因数--->保护等级---IP65/IP67外壳最高温度[℃]---环境温度[℃]---认证------ 结构和拓扑电路 长x宽x高mm201*68*39重量g1100灌胶---是 端子型号------PFC---APFC驱动电路---Fly-back 输出电路---单路串联类型内装式 条款测试内容数据描述结果强制标签---NA 标签测试---NT 8触摸电压---NA 8防意外触电(泄漏电流)@240V P 8装有总容量超过的电容,断电1min后输 入端电压1min后,P 等同SELV的装置,可触及部分应是双重 绝缘或加强绝缘---NA 有载状态下,输出电压不大于时,输出 端子可裸露。---NA 无载状态下,输出电压不大于和峰值不 大于时,输出端子可裸露。---NA 10(9)接地电阻,施加25A12mΩ<500mΩP 60598-1 接地电阻,施加10A---NT 防潮与绝缘湿度93%/23℃/500VDC,ΩP 12(12)介电强度输入对地1500V AC/P 12(12)隔离变压器的绕组---NT 防水P 14(14)故障状态详见具体数据七P 14定温热保护---NA 变压器的温升(正常状态)---NT 变压器的温升(故障状态)---NT 异常状态-恒压输出(空载)---NA 异常状态-恒压输出(2倍负载)---NA

谐波电流限值GB17625 电性能测试 IEC62384 具体的测试数据

检测线设备操作规程

机动车检测设备操作规程 引用标准: GB21861-2008《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与方法》。 GB18565-2001《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 GB18285-2005 《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 GB3847-200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一、前轮侧滑检验 1、检验前仪器及车辆准备 (1)打开锁止装置,拨动滑板,仪表清零。 (2)车辆轮胎气压、花纹深度符合标准规定,胎面清洁。 2、检验程序 (1)车辆正直居中驶近侧滑检验台,并使转向轮处于正中位置。 (2)以不大于5km/h车速平稳通过侧滑检验台。 (3)测取最大示值。 3、注意事项 (1)车辆通过侧滑检验台时,不得转动转向盘。 (2)不得在侧滑台上制动或停车。 (3)应保持侧滑台滑板下部的清洁,防止锈蚀或阻滞。 二、制动性能检验 1、检验前仪器及车辆准备 (1)检验台滚筒表面清洁,无异物及油污,仪表清零。 (2)车辆轮胎气压、花纹深度符合标准规定,胎面清洁。 (3)对液压制动车辆,必要时将踏板力计装到制动踏板上。 2、检验程序 (1)车辆正直居中驶入,将被测轮停放在制动台前后滚筒间,变速器置于空档。(2)降下举升器、起动电机,保持一定时间(5S),测得平均阻滞力。 (3)检验员在显示屏提示踩刹车后,缓踩制动踏板到底,测得左、右轮制动增长全过程数值;若为驻车,则拉紧驻车制动操纵装置,测得驻车制动力数值。(4)电机停转,举升器升起,被测轮驶离。 (5)按以上程序依此测试其它车轴。 (6)如装有踏板力计,则卸下踏板力计,车辆驶离。 3、注意事项 (1)车辆进入检验台时,轮胎不得夹有泥、砂等杂物。 (2)测制动时不得转动转向盘。 (3)在制动检验时,车轮如在滚筒上抱死,制动力未达到要求时,可固定非被测轮或牵引车身、或加载测量、或换用路试或平板制动方法检验。

安规常用测试标准和测试项目

安规常用测试标准和测试项目 一:ITE: 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 Safety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GB 4943-2001 EN 60950-1:2006/A11:2009 IEC 60950-1:2005 UL 60950-1:2007 AS/NZS 60950-1:2006 1. 最大输出电压、电流、VA值测试 2. 输入测试 3. 标签耐久性测试 4. 危险能量测试 5. 电容放电测试 6. 危险电压测试 7. SELV 可靠性测试 8. 限电流电路测试 9.限功率测试10.保护接地之阻抗 11. 潮态测试 12.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13. 工作电压 14. 电源线拉力测试 15. 稳定性测试 16. 稳定力测试 17.30N稳定力测试 18. 250N稳定力测试 19.钢球冲击测试 20.跌落测试 21.应力消减测试 22.载重测试 23. 直插设备力矩测试 24. 温升测试 25. 球压测试 26.接触电流试验 27.电气强度测试 28. 异常测试 29. 马达过载测试30. 锁马达测试 二:A V: 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 Audio, video and similar electronic apparatus - Safety requirements GB 8898-2001 EN 60065:2002/A1:2006/A11:2008 IEC 60065:2005 UL 60065-2003 AS/NZS 60065:2002+A1:2006 1. 输入测试 2. 标签耐久性测试 3. 温升测试 4. 绝缘材料之热抵抗性 5. 吸湿性材料测试 6. 接触电流测试 7. 外壳开孔 8. 端子装置 9.电容放电测试10.抗外部力 11. 潮态测试 12. 绝缘电阻测试 13. 抗电强度测试 14. 工作电压测试 15. 故障测试 16. 撞击测试 17. 冲击测试 18. 跌落测试 19. 应力消除测试 20. 驱动件的固定测试 21. 抽屉的拉力测试 22. 伸缩型或杆状天线的机械性测试23.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24. 保护接地之阻抗 25. 直插设备力矩测试 26. 电源软线推拉力测试 27. 扭力矩测试 28. 稳定性测试 29. 稳定性测试不大于1o不光滑面30. 顶端稳定性测试 31.墙或天花板安装式设备的稳定性测试

照明灯具检测试验仪器设备汇总

照明灯具检测试验仪器设备 GB7000.1及IEC标准照明灯具实验室检测设备照明灯具检测试验仪器 序号名称主要功能及技术指标 1 扭力螺丝刀0.05~0.5N?m,0.5~4N?m 2 扭力板手符合GB7000.1标准要求。0.5、0.8、1.2、2.0、4.0、N?m,15、20、25、30、40N?m 3 游标卡尺0~125mm,精度:0.02mm 4 弹簧冲击锤0.2N?m、0.35N?m、0.5N?m、0.7N?m、1N?m共5种规格 5 带推力直指试验指 6 滚筒跌落试验装置 7 200N管形测力计 8 接地电阻测试仪 9 标准试验指、销、棒 10 标准试验指 11 灼热丝试验仪550~1000℃±10℃ 12 针焰试验仪火焰高度可调,时间0~99分秒可调 13 温度巡检仪1、测量范围:J分度号-100~500℃±(0?3%rdg+1?0℃)解析度:0?1℃K分度号-100~700℃±(0?3%rdg+1?0℃)解析度:0?1℃T分度号-100~400℃±(0?3%rdg+1?0℃)解析度:0?1℃E分度号-100~400℃±(0?3%rdg+1?0℃)解析度:0?1℃2 、冷端环境温度:测量范围0~60℃测量精度±0?5℃3、通道数:8通道、16通道、32通道三种型号;4、所有设定参数停电保持。5 供电电源:AC220V ±10%,50Hz /60Hz 6 整机功耗:<15W 7 使用环境:工作温度25℃±15℃湿度60%±30% 14 热电偶 15 防风罩符合GB7000.1标准要求 16 恒定湿热试验箱温度:室温~80℃,温度:85%~98%R.?H,温度均匀度±2℃,湿度容差:±3%R. ?H .HS-100工作室尺寸:400×500×500mm,HS-220工作室尺寸:600×600×600mm,HS-408工作室尺寸:600×800×850mm。 17 盐雾试验箱符合GB2423.17,IEC68-2.11及ISO标准温度范围:室温~50.℃,温度均匀度±2℃,温度波动度:±0.5℃,盐雾沉降率:1~2ml/80c㎡h,压缩机需另行配置,可作NSS,ASS、CASS等试验。 18 数字兆欧表DC500V,0~2000MΩ 19 接触电流测试仪不带外电源,0~2mA,0~20mA二档,精度:±5% 输出功率500W,带内、外电源。0~2mA,0~20mA二档,精度:±5% 输出功率1000W,带内、外电源。0~2mA,0~20mA二档,精度:±5% 20 摆管淋雨装置摆管半径:0.2m、0.4m、0.6m、0.8m、1m、1.2m、1.4m、1.6m 、1.8m、2m,喷孔:0.4mm,两孔间距离:50mm。摆管摆幅:±180°。摆管内径:ф15mm。淋雨水压;80~100KPa。试验台:500×500mm,试验台转速:1rmin.摆管材料为不锈钢,21 溅水装置莲蓬式溅水(标准)。喷头共121个孔,孔径:0.5mm。莲蓬口:ф100mm。水压:80~100KPa。仰角:0~45°可调。水龙头式溅水(标准)。喷孔:ф6.2或ф12.5 mm. 水压30Kpa或100Kpa。喷孔直径均按GB有关标准 22 滴水装置工作尺寸:800×1000(水槽)。降雨量:3~5mm/分钟32000; 滴水孔径:ф0.4mm 试验台:500×400mm 试验台角度可调范围30°~90°。滴水高度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