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PLC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PLC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PLC应用技术》

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

编制:

批准时间: 2014.7

《PLC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PLC应用技术》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核心专业技能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PLC技术的应用能力,其职业性、实用性较强,本课程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其它课程起到前后支撑作用。本课程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课程从原理上讲,需要掌握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维修的知识,对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形成起到关键作用。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习培养学生编程能力与调试操作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握PLC的基本原理和功能,能根据控制要求进行PLC控制程序的设计,了解并掌握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了解传感器技术、气动与液压技术、变频控制技术、步进驱动技术等专业技术在自动线中的应用,并能利用PLC实现自动线的运动控制,为今后从事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要求

1、对学生已有知识技能的要求:

(1) 能使用基本的电工工具;

(2) 熟悉常用控制电气的结构、工作原理、用途、型号、并能正确选用。

(3) 初步具有对一般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的故障分析与检查能力。

(4) 熟悉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对一般电气控制线路具有独立分析能力。

(5) 初步具有对不太复杂的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和设计的能力。

(6) 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安全文明生产的习惯。

2、对教师的资格要求:

(1) 具备熟练运用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维修知识的能力。

(2) 熟练掌握PLC基本布尔指令和PLC功能运算指令。

(3) 熟练掌握生产机械PLC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及检修;。

(4) 能够连接PLC网络、能够利用PLC网络实现连机控制,懂得PLC的通信方法。

(5) 能够进行PLC控制系统的硬软件设计,懂得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及步骤。

做好基本培养和锻炼。

(6) 具备设计和应用基于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以西门子S7-200系列PLC为学习载体,重点掌握梯形图编程方法,将控制系统常用到的各种输入元件、输出元件、与被控对象一起构成应用项目,进行工作任务的学习,从而使学生掌握梯形图语言编程的基本规则与方法,外围接口元件及设备与PLC的连接。掌握各种PLC的选用原则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PLC硬件的安装与I/O接口检修方法,掌握常用生产机械PLC控制线路的故障分析及检修,能够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各类型PLC,为后续与此相关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1. 知识目标

1.能根据PLC的性能、特点及控制功能正确选用PLC、懂得PLC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掌握PLC硬件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能够熟练连接PLC的输入输出设备、懂得PLC内部存储器分配情况。

3.理解掌握PLC基本布尔指令和一般PLC功能运算指令。

4.能够对相应的PLC控制电路进行基本分析理解。

5.培养学生掌握PLC控制的一般设计思路,

6.掌握常用生产机械PLC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及检修;。

7.能够连接PLC网络、能够利用PLC网络实现连机控制,懂得PLC的通信方法。

8.能够进行PLC控制系统的硬软件设计,懂得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及步骤。做好基本培养和锻炼。

2. 能力目标

1.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课堂学习,使学生获得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查阅图书资料进行自学、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2.能够通过一种类型PLC的应用迁移到另一种类型的PLC应用,对不同类型PLC的内

存分配、输入输出端子及指令系统具有较强的理解运用能力。

3.能够对生产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进行电气控制要求的分析,并能通过分析提出PLC 解决方案,开展PLC系统的设计、调试工作。

4.面对PLC控制的各类机械设备,能够很快了解其工作过程,了解其电气接线,能够诊断、处理各类系统故障。

3. 素质目标

1.对从事PLC应用设计工作,充满热情。

2.有较强的求知欲,乐于、善于使用所学PLC技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具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从战胜困难、实现目标、完善成果中体验喜悦。

3.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乐于通过亲历实践实现,检验、判断各种技术问题。

4.在工作实践中,有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有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抱负,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4. 方法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 培训学生必要的政治素质。

3)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

4) 培养学生必备的人文素养和健康的身心。

5)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5.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四、课程内容

1、工作任务安排及课时分配表

根据职业岗位对PLC应用技术能力的要求,将本课程的教学能力分解为5个模块,见表1

2、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

1)传统教学方法“黑板+粉笔”------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讲解;

2)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对于抽象概念、图片讲解、动画展示;

3)演示教学方法------感性认识PLC及其模块、PLC的工作过程等;

4)案例教学方法------从案例入手讲解指令系统、程序设计方法、系统设计思路,易于理解,效果较好。

5)讨论教学法------解决疑难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6)比较教学法------掌握运用PLC进行系统控制与继电器系统控制的区别。

7)学练结合教学法------边学边练,提高学习兴趣,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8)成立兴趣小组-------相互学习,经验交流。

实践教学(技能训练实验、综合训练、毕业设计)

1)技能训练实验

任务驱动教学——完成一-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巩固,PLC小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元器件选择、下载、安装调试、设计报告等。

2)综合技能训练

在每个学习任务模块完成后,设计一个运用本模块项目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工作任务,让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

3、考核标准与方式

本课程全面考核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

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法。

1) 注重评价内容的整体性,注重综合素质与能力评价,注重学生爱护工具、节省原材料、节约能源、规范与安全操作和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的评价。

2) 坚持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定性描述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倡导采用表现性的评价方式。

3) 本项目课程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

考核方式与标准

项目考核标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