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发展沿革与创新路径

国家级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发展沿革与创新路径
国家级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发展沿革与创新路径

作,龚育之先生亦做过简明的历史勾画和清晰的逻辑分析,给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例如,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对科学学的诞生和发展产生过“明显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在关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中,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互动关系的许多论述,“孕育着科学学的胚胎”;20世纪30年代,科学学的诞生导源于以贝尔纳为代表的一批站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的英国自然科学家开拓的科学与社会的研究。他还认为,我国科学学研究发生、发展的历史与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更是密切相关:20世纪30 ̄40年代,“在自然辩证法的名目下,已经从事过一些现在看来属于科学学领域的介绍和研究工作”;20世纪50年代制定的自然辩证法研究规划中,专门列了属于“历史唯物主义论科学”范围的大项;20世纪60年代明确提出了建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论”课题;20世纪70年代末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科学学学术讨论会,强调了“继承和发扬科学学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传统”。

1986年,在庆贺于光远先生从事科学工作50周年之

际,龚育之先生曾十分感慨地说:“每见谈中国科学学研究的文章,以为这门科学在中国是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开始的。其实,这只是‘科学学’这个名词引进的时间。

至于这门科学的内容,如果从翻译介绍算起,应当追溯到三、四十年代苏联格森和英国贝尔纳的文章的翻译,因为这些文章被公认为科学学的鼻祖;如果从自己的研究工作算起,则至少应当追溯到五十年代光远同志和在他倡导、推动下的一些工作。科学学研究工作要超越前人,又要了解和尊重前人的劳动”。作为这些早期科学学工作主要参与者之一,龚育之先生的科学学研究工作,龚育之先生的学识和为人正是如此。

龚育之先生关于科学学研究的论述、论点和见解,来自于他对当代世界和中国所处历史时代的观察,对中国社会需要的认识,对中国科技、经济发展的分析,对中国科学与社会互动的思考;同时,这些论述、论点和见解,作为他博学多识、思维缜密的体现,也来自于他的自然科学知识底蕴和社会科学理论功底的兼备。这些论述、论点和见解是中国科学与社会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我国科学学和交叉科学未来研究的创新和发展,将会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作者原系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科学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科学学研究》杂志主编)

0引言

从1984年10月国家正式批准设立开发区至今,国家级

开发区已经走过了23年的发展历程。23年来,国家级开发区按照“三为主,一致力”,即以发展工业为主、利用外资为主、出口创汇为主和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方针,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不断的探

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吸引国际资金,推进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新途径和成功道路。实践证明,国家级开发区现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有活力和最具潜力的区域。中国模式的开发区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正迅速被周边国家和地区模仿和复制。

国家级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体制创新的产物,在国家级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发展沿革与创新路径

罗兆慈

(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北京100083)

要:简要回顾了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系统总结了国家级开发区在管理体制创新方

面所取得的成就,并在分析国家级开发区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在要求的基础上,从加强立法、整合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等5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思路。关键词:国家级开发区;管理体制;体制创新中图分类号:F1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08)01-0003-04

收稿日期:2007-05-15

作者简介:罗兆慈(1954-),男,广东广州人,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广州市南沙区区

委副书记、区长,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创新管理。

第25卷!第1期

2008年1月科技进步与对策

Science&TechnologyProgressandPolicy

Vol.25No.1"Jan.2008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

充分借鉴国际上各种特殊经济功能区域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开发区管理体制。在23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家级开发区始终把体制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保障,并一直创造性地、大胆地进行体制创新,使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的管理体制不断得到完善。国家级开发区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率先创新,不仅为其建设具有竞争优势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体制保障和动力,而且为国内其它经济功能区和行政区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和示范,为我国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作出了宝贵的探索。

1国家级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的成就

概括而言,国家级开发区在管理体制创新方面的贡献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了事权一致、机构精简、办事高效的行政管理运行机制。23年来,我国国家级开发区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积极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在现有的53个国家级开发区中已有46个采取了管委会(或指挥部)等所谓的“准政府”管理模式。这一模式的形式是管委会(或指挥部)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主要行使同级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所在市委也派出开发区工作委员会,但不设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机构,市政府对管委会或指挥部高度授权并使开发区管委会或指挥部享受市一级经济管理审批权限。经过23年的演化,国家级开发区的行政管理体制始终保持了事权一致、精简、高效的特点,基本上实现了管理机构最精简、成本最低和效率最高。在这一模式中,行政管理机构设置高度精简,如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的机构设置为一办五局共70名行政编制,不少相关职能部门均合署办公,不与市政府机构一一对应。如指挥部经济发展局同时具备了招商、发改、经贸、旅游、物价、统计、科技等机构的职能,实行“几块牌子、一套人马”、“一人多岗”的人员配置模式,保持了精简高效。此外,国家级开发区还在优化办事流程、精简办事环节、降低行政成本和社会成本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在国内首创了“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和“一条龙服务”的投资服务体系。这些创新成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和突破口,为我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打开了新的局面。

(2)更新了管理理念。在传统的计划经济背景下,政府管理理念是权力本位和官本位,并有着较强的人治色彩,政府位于企业、民众之上,管理模式以管制型为主。为了获得投资者的认同和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国家级开发区在管理体制创新方面,从一开始就特别重视管理理念的更新。一方面,努力与国际惯例接轨,树立了全新的“服务型政府”的管理理念。苏州工业园等不少国家级开发区还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新加坡式“亲商思维”的管理理念,以为投资者服务为宗旨,把亲商思维融入到招商引资和日常管理之中,充分尊重投资者的意愿并为其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另一方面,国家级开发区在依法行政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管理思维上较好地实现了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重视制度与规则的建设,使得国家级开发区的行政管理较之于传统管理更加科学。行政管理的科学性有效地降低了投资的风险预期。而且,在执法透明化上也有了很大的进展,透明度的提高在客观上降低了交易成本,也进一步提高了投资成功的几率。大部分国家级开发区都在努力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环境和投资环境。正是因为以上管理理念的转变,使国家级开发区成为了我国最吸引投资者进入的凹地。

(3)在转变职能方面进行了创新。第一是努力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界定政府职能,开发区管理机构从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包办一切的做法中解脱出来。一方面以“三为主,一致力”方针为导向,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管理模式对管理职能进行界定,并对政府管理职能进行缩减。另一方面,开发区将自己的职能重点放在营造企业经营所需要的必要条件上,主要是建设投资环境,比如基础设施的建设、生活环境的配套以及产业环境的改善等。另外就是把促进投资(重点是招商引资)作为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职能,开发区基本上不涉及社会管理职能。这种职能转变为精简机构和减少职能部门之间的牵制、实现高效运作奠定了基础。第二是对传统管理体制中的一些职能(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应属于非政府职能)进行了社会化改革,如发展招商、劳务等中介机构等。

(4)创造了明显高于当地的经济发展速度。体制创新是一个与经济增长速度显著正相关的变量,从这一角度来说,我国国家级开发区在体制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造就了国家级开发区的经济增长奇迹。特别是得益于税收优惠政策和前面所论及的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较高的行政效率,为国家级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其周边行政区所不能比拟的机遇。这一点,在全国53个国家级开发区中普遍地得到了验证和证明,尤其是天津开发区、广州开发区及苏州工业园的经济指标都呈现出持续大幅增长的态势,经济规模迅速做大,成为所在城市十分强劲的经济增长极。

2国家级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所面临的形势

经过23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按照市场化、国际化、规范化原则进行的体制改革和创新,促进和保证了国家级开发区的高速与持续发展。但是,随着国家级开发区自身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增加,以及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原有的体制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其继续快速发展的需要,国家级开发区在管理体制创新上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总结、探索和创新。

一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的时期必然会带来城市化的问题。国家级开发区从单一的外向型工业园区向综合性新兴城市功能区的转变,对其行政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发展初期,国家级开发区几乎都是功能比较单一的外

??

向型工业园区。最初,53个国家级开发区大多都是在其所在的行政区内划出一块10 ̄20km2的地方做试验,其管理机构一般叫作管委会(或指挥部),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赋予市一级规划、国土、建设、招商等审批管理权限,其社会事务管理属于原行政区。这种管理模式对开发区内的招商和经济发展十分高效。但随着开发程度的不断加大,不少问题,如失地农民的培训就业、社会保障,外来员工的就医、子女上学,计划生育以及社会治安等问题,原行政区难以同步跟进,实行到位管理,而开发区又无这些管理职能。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不仅会严重制约开发区的持续快速发展,也会造成很多社会问题。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国家级开发区在定位上需要重新考虑,不能继续保持原来单纯的制造加工生产区模式,而应该转向产业发展与城市化相结合的综合区模式。随着工业人口的快速增加和征地拆迁范围的扩大,从功能上看,不少国家级开发区已经从单纯的经济功能区转向新的城市功能区,开发区不仅担负着区域经济开发的重任,还肩负着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使命,特别是征地农民安置、社区建设与管理,以及区域社会事业发展等都对开发区的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原有准政府的行政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其功能多元化的要求,开发区的行政管理不仅需要包括原有的经济建设方面的职能,也需要具备社会事务管理职能。而且在职能增加的同时,如何依旧保持机构精简,如何既能避免传统城市管理机构臃肿的弊端,又能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将成为国家级开发区未来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是依法行政对国家级开发区的管理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入WTO之后,政府的行政管理必须逐步转向依法行政,但是,目前开发区自身的法制建设比较薄弱,最突出地表现在其自身的法律主体地位不明确。目前,我国的法律都是通过现有行政区划的政府部门来实施的,尽管大部分国家级开发区所在省市人大都制定了开发区条例,但当开发区条例的规定与有关法律法规相冲突时,开发区的管理条例就失去了法律效力。特别是至今没有形成一个全国性的有关开发区的法律体系,使得国家级开发区管理机构在我国的行政序列中没有明确的身份,不具备相应的法律地位和权限,在实施管理职能时存在着“名不正,言不顺”的现象,有时会影响投资者特别是长期投资者的信心。此外,现有的开发区条例或规定都是地方法规,由于这些年来国家对有关政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使得在原有政策背景下制定的地方法规很容易与新的国家政策相抵触。实际上,一些开发区条例已不能适应新的政策环境。这些问题都会在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中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三是市场经济的加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对国家级开发区的管理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3年来,国家级开发区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其市场体制日益成熟。正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规律所揭示的,开发区的快速发展要求有更高层次的体制创新特别是管理体制创新与其相适应。在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框架下,政府将成为从事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并全力履行职责的责任政府,成为致力于为市场主体排忧解难和创造良好投资环境的服务政府,成为依法行政并受法律严格制约的法治政府。这一定位的转变要求开发区管理机构对应地实行职能转变。而且,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往往根据投资环境将其业务转移到市场机制完善、市场秩序良好的地区。这也促使国家级开发区进行管理体制的创新,进一步建立起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新型管理体制,真正按照市场规律办事,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和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是政策优惠作用的日益弱化向管理体制创新提出了新要求。在开发区建立初期,其体制创新的一个突出表征就是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加快开发区的经济发展,一方面,国家给予了开发区内企业按15%计征所得税和对所有外资企业实施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的政策优惠,此外不少开发区为了更多地引进外资,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如降低地价和减免一些行政事业性收费等。2006年全国人大已通过二税合一的提案,外商和开发区的税收优惠政策将不复存在。按照WTO规则的要求,除特殊领域外,成员国之间的产品、服务和投资均享受国民待遇,内外资一视同仁。在这一原则下,政府赋予开发区的投资、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将与非开发区趋于一致。另外,由于开发区自身制定的政策越来越规范和透明,使其很容易被非开发区仿效运用。地区优惠政策竞争的结果是政策趋同,开发区因优惠政策而带来的政策体制优势正在日益弱化。

3国家级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的对策

正如上文所分析的那样,在新的形势下,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客观上要求国家级开发区对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和完善,而且必须主要通过新的制度安排来实现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而不再主要依托政策优势来建立招商优势和区域竞争优势。

(1)将国家级开发区的体制创新纳入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的整体框架。从总体上来说,当前,国家级开发区所面临的环境条件以及其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国家级开发区必须进行综合配套改革,其体制创新必须纳入综合配套改革的整体框架。之所以这样,不仅仅是因为当前的体制改革是复杂的,还在于行政管理体制与经济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是密切关联的。比如政府职能的转变,必然涉及到投资体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等诸多方面,纯粹依靠行政管理体制自身的改革和创新是难以达到目的的。另一方面,经过20多年来的探索,国家级开发区在体制创新方面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许多具体领域的创新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专项改革的难度不断加大,加上创新的边际效应递减,任何一项改革和创新都难以“单兵突进”

罗兆慈:国家级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发展沿革与创新路径

第1期5

??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

了,创新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要求不断增强,改革的综合配套性不断增强。因此,国家级开发区的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必须纳入综合改革的整体框架,密切地与其它体制改革创新相结合。同时,开发区的管理体制创新也是一个上下互动的过程,如果没有上级管理机关的共识和对应的改革行动,其独自的创新是难以真正成功的。因此,国家级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创新必须得到国家、省、市各层次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必须纳入当前综合配套改革的整体框架。当然,考虑到国家级开发区的“排头兵”作用,在将其体制创新纳入国家综合改革整体框架的同时,要继续给予国家级开发区在体制创新方面先行先试的优先权。

(2)形成促进经济发展的新的动力机制。目前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优惠政策,即通过差异化(开发区有而非开发区没有)的优惠政策吸引投资进入开发区。随着政策优势的日益弱化,必须建立新的动力机制。本文认为,在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流动必然以追求更高的投资回报率为目的,只有依靠更高的投资回报率,才能吸引更多的优质投资,地区经济也才能得到快速发展。因此,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应该是建立产业发展的区域竞争优势。对于开发区管理机构而言,要通过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有效地降低企业的运作成本和实现服务增殖,发挥开发区机构精简和行政高效的优势,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通过优质服务突显开发区的区域竞争优势。此外,MichaelE.Porter的实证研究表明,当一个产业集群在某个国家或地区形成时,这个国家或地区在与此产业集群有关的最终产品、生产设备、上游供应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都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因此,开发区管理机构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在开发区内形成产业集群,特别是要加强产业链的招商,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公共品或准公共品的投资建设。

(3)积极探索管理体制的整合。一是可以大胆探索建立开发区和其所在行政区管理体制优势叠加、互动发展的新机制。这种整合应以开发区管理体制为主导。在机构设置上,可以让管委会原有的机构承担行政区经济发展方面的管理职能,行政区不再重复设置同样的机构,而只设社会事务管理及其它方面的机构。同时,要通过发挥行政区的职能,较好地解决征地后失地农民的培训就业、社会保障,外来员工的就医、子女上学,计划生育以及社会治安等社会事务,为开发区的进一步加快发展提供更加优化的社会环境。二是积极推动多个功能区的合一。目前,不少城市特别是省会城市都设有国家级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乃至保税区等功能区。从功能上看,这些功能区在聚集资源上是趋同的。从精简机构和综合利用资源的角度出发,并借鉴一些国家级开发区的成功做法,可以积极推动多区合一的整合管理模式。通过整合,形成完整统一的对外开放的政策体系,以满足外商投资多种产业领域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特别是国际大公司跨行业、跨领域的战略投资需求。而且,通过统一规划区内的基础设施和招商引资活动等,可以更好地形成项目招商的合力。

(4)加强开发区的立法工作。从法律上明确国家级开发区的管理体制、管理职能和运行机制,是保障开发区管理体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相对稳定性的重要条件,也是从根本上改善开发区的投资环境、获得投资者信赖的关键。一是要在国家层面加快研究制定《国家级开发区管理条例》,以此规范和引导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并使开发区的发展建立在国家法律规范的基础上。将精简高效的国家级开发区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法律化、制度化,明确国家级开发区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执法主体资格、管理职能和管理权限。对国家级开发区的功能定位、管理模式、组织原则和组织形式在法律上予以明确。要通过立法工作,将以往开发区实践中已被证明是成功的做法和政策法规化,以指导今后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国家级开发区的依法行政,重点是进一步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规范行政行为。

(5)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职能的确定是行政管理体制的核心,构建新型国家级开发区管理体制,必须重新界定其管理机构的职能并实现职能转变。首先,要根据大多数国家级开发区在功能定位上已经从单纯的经济功能区转向新的城市功能区的实际,对国家级开发区的管理体制进行匹配式改革,增加部分必要的社会管理职能,并适度增加社会管理方面的机构和人员。但要切实防止机构的无谓膨胀,特别要防止由原来的管委会或指挥部模式向一般行政区模式的简单复归,继续保持开发区精简、灵活、高效的运行模式。二是对政府职能进行归并整合,探索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运作机制,将传统体制下政府职能中较低层次和部门中间层次的职能分离出来,改由非政府性质的公务机构和中介机构承担,逐步形成政府、中介机构等共同参与、相互促进的公共服务体系。开发区管理机构应把主要精力转到研究发展战略、营造投资环境、引导企业发展、加强社会服务上来,把工作重点放到为经济发展服务、为改善居民生活服务上来,逐步形成科学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社会运行机制。三是要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比如可以探索将项目审批从“一站式”推进到“一表制”。四是要进一步完善执法检查制度,推进综合执法,争取把工商、物价、卫生、质量监督等部门的分散执法转变成综合执法。

(责任编辑:高建平)

??

对国家高新区体制机制创新的一点思考

文/何运保 为了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提升自主创

主任论坛 ZhuRenLunTan201/110301 中国高新区 关部门批准,高新区与七星区合并,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高新区工委书记兼区委书记,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兼区长。 在现行管理体制下,桂林国家高新区在运行机制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2010年,园区以产业发展为中心,突出“创新、创业”两大主题,高效整合全区资源,成立13个工作组、组建6个办公室、整合9大公司,创造性提出了“1369”管理模式。即将全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分为13个工作组,分块负责,分组管理,责任到人;对全区重点推进的工作分成6个办公室负责指导;为了强力推进园区建设与城市建设,整合了9大公司,进行公司化、市场化动作。从而形成一套具有高新区七星区产业与社会工作双重职能的独特的管理模式,实现了精简高效的管理目标。 桂林国家高新区经过18年的建设发展,投资环境日臻完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产业迅猛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40亿元,同比增长 区划的管理及利益分配问题难度很大。桂林国家高新区有两个园区面积延伸到了周边两个县区,其开发建设涉及到周边两个县区管理和利益分配问题。尽管桂林市政府作了协调,采取委托桂林高新区开发管理,利益五五分成的尝试,但是需要协调的环节多,管理的链条长,职能不够集中,项目推进速度缓慢。三是桂林国家高新区没有充分的财政自主权,每年50%的财政收入要上缴桂林市财政,可用财力减半。高新区的土地收益金市财政也占30%。高新区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的投资相应减少。因此,尽管地方政府在促进国家高新区的产业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多头管理,统筹考虑不够,难以形成政府促进产业发展的合力,难以形成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 纵观全国高新区的管理体制,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高新区管委会独立管理模式,由上级政 三、对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发展的思考 21.43%;出口创汇5.3亿美元,同比增长33%。产业规模约占桂林市的四分之一,对桂林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日趋增强。 桂林国家高新区“两区合一”的管理体制,解决了园区拓展空间的问题,在一段时间内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征地拆迁引发的矛盾,总的讲比较顺利,但随着高新区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些阻碍发展的问题。一是高新区没有建设、规划、土地、环保等市或县一级行政审批权。1995年5月桂林市政府下发的市政[1995]36号文件和1996年12月桂林市委下发了市发[1996]112号文件中授予高新区的权限近几年来逐步回归市有关部门,特别是建设规划、土地、环保等行政审批权上收,封闭式管理难以落到实处,制约和影响了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二是桂林国家高新区是正处级单位,行政级别配置低,协调处理不同行政 二、桂林国家高新区现行体制 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政府管理创新

论文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管理;创新 论文提要: 当前,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建立适应社会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主义公共行政体制为目标,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以服务政府建设为切入点。“十一五”规划从“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四个方面阐述了我国未来五年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要求。其中,完善体制机制是谋求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完善体制机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管理创新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 重要问题。 一、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现实意义 1、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推进以政府转型为重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如果能顺利实现率先突破,必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巨大动力支持。 2、行政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国社会经 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所谓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谋求经济、社会、环境几个方面的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上的发展。这就要求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协调一致,统筹兼顾才能谋求这种和谐。而能完成这一务的必然是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只有在行政管理体制完善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实现协调一致,统筹兼顾,否则谈不上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 3、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制度保障。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我们所处的这个新阶段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机遇与挑战并存,能否获得发展,需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支持。例如,推进国企改革,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需要政府职能转变,为各类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难点 1、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和改革的攻坚阶段,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为制约各项改革的突破口 和瓶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各项改革的整体性和配套性更强了,难度也更大了。特别是在深化全面改革的过程中,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既关系到经济体制改革,又关系到政治体制改革,处于改革的中心环节,因此如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各项改革就很难深入。 2、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对切身利益的关注度越来越强,这与政府能够 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形成矛盾。我们正处于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过渡期,在加快工业化的进程中,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不断提高,期望值也不断增强。但是,我国具有特殊的国情,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同时,由于财力有限,政府能够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只能逐步增加和提高,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只能逐步加快步伐。这种状况,与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要求和期望值形成了反差。同时,人民群众不仅要参与改革,也要求分享改革的成果,希望尽快获得看得见的物质利益。这就要求在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处理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既要引导群众参与改革,又要教育群众着眼于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而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3、政府管理由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直接管理的方式向主要以经济的、法律的手段进行间接 管理转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更新政府管理理念,彻底抛弃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和官本位的思想,实现由政府主体向市场主体的转变。其次,要改变运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预经济活动的做法,变微观管理为宏观管理,主要运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进行管理,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全面实行依法行政。再次,要尊重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而这一切,都需

浅谈人事管理体制创新与机制创新

浅谈人事管理体制创新与机制创新 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 所谓人力资源,是指企业内所有与员工有关的资源,包括员工的能力、知识、技术、态度和激励。我们所讲的人力资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对人力资源外在要素—量的管理,就是根据人力和物力及其变化,对人力进行恰当的组织和协调,使二者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和有机地结合,使人和物都充分发挥出最佳效应。第二,对人力资源内在要素—质的管理。主要是指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效地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也有了新的意义,即已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当前,企业的人事管理是基于终身制和工龄制的管理。在人力资源配置上,主要依靠内部培训;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具有情感式色彩;在人力资源使用上,采取有效入口和内部提拔;在人力资源激励上,以精神激励为主。另外,在绩效评估上,多主观,不定期;在薪酬制度上,差距较小,比较重视员工的福利。在工龄制企业中,一个工龄高的技术工人,其薪金可超过一个工龄低的工程师。而西方的企业人事管理则较为市场化和个性化,实行雇员终身制的企业占极少数,不太看重工龄,而是注重绩效,

并且是客观的定期的,其薪酬差距也很大。在配置上,主要依赖外部劳动力市场;在管理上,力求实现高度专业化和制度化;在使用上,采取多口进入和快速提拔;在激励上,以物质刺激为主,实行按能力付酬的“能力待遇”制度。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为断健全与完善,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与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靠的就是创新。因此,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人事管理,其创新势在必行。 其一是观念创新 即要从转变观念,加强领导入手,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人才战略放在企业发展的第一战略位置。而人才的发现、培养和使用,关键在领导。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为此,我们企业的各级领导一定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在选人和用人方面尽快成熟起来,以营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良好氛围。 其二是制度创新 国有企业要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制度,坚持干部任期制和聘任制,完善目标责任制考核,积极推行人才交流,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同时,改革和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在职称评聘中,突出创新意识,坚持重业绩、重能力的原则,对确有

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

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 摘要:创新型国家的特征大致体现在四个方面: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在30%以下。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具有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但要建成创新型国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我们必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为企业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夯实自主创新的人才基础;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关键词:建设,创新,意义 创新,对于处于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人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中央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可以说是有一个好传统的。20多年来,我们的一切发展成就,无不与创新紧紧联系在一起。邓小平同志强调,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创新。2005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思想。在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所作的报告三次提到建设创新型国家问题。 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顺应了时代潮流。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意义,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把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努力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 一,何为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是指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国家。主要表现为:整个社会对创新活动的投入较高,重要产业的国际技术竞争力较强,投入产出的绩效较高,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和国家的财富增长中起重要作用。作为创新型国家,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即R&D(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创新产出高。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途径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是基础。因此,要想完成“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就必须想办法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创造力素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全面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可以通

创新社会管理心得体会6篇

创新社会管理心得体会6篇 社会管理创新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社会管理创新和改革已经成为当前国内相关领域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下面是美文网带来的创新社会管理心得体会,欢迎欣赏。 创新社会管理心得体会范文1: 通过一个星期的网络学习,使我明白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许多知识和道理,深刻体会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必要性。 深刻了解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许多知识:排查治理企业安全隐患,应建立以安全生产专业人员为主导的隐患整改效果评价制度,确保整改到位。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必须把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社会化,要积极鼓励和发展第三方检测机构。 继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行为,重点开展高风险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新形势下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实现社会治安良性循环的重要课题。社区是派出所预防、控制违法犯罪的主阵地。实施科教强警战略,要加强公安信息化、数字化的建设,把更多的科技手段运用到治安防控工作中去,不断扩大技防覆盖面,努力形成规模效应。建立事故查处督办制度,对事故查处实行地方各级安全生产委员会层层挂牌督办,重大事故查处实行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挂牌督办。要加大对事故企业负责人的责任追究力度,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除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

和实际控制人责任外,还要追究上级企业负责人的责任。要积极推进城市应急中心建设,逐步实现110、119和122三台合一,并网运行。对企业安全隐患整改不力造成事故的,要依法追究企业和企业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的管理与监督,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党的十六大以来,形成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的理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配置主体是政府组织、市场组织、和作为第三部门的社会组织,从而形成社会资源配置的“三维模式”。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社会管理的核心,是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管理体制建设的基本趋势是,实现由传统的政府一元化社会管理体制向多元治理结构的根本性转变。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积极参与,要把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行动的指南。 创新社会管理心得体会范文2: 6月我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管理被纳入更完备的体系性框架之中,社会管理创新也就成为2009年底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所强调的“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

推进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调查

------------------------------------------------------------------------------------------------------------------------------- ------------- 改革开放以来的4次政府机构改革,都是侧重于从横向调整政府的部门设置,但却没有从纵向减少政府的层级设置。目前,我国“地区”一级建制逐渐演变成了实体型政府,工作重心转向城市建设与市政管理;而过去由议事、决策、行政、司法、财政为一体的县级行政体系被肢解,逐渐形成了“双重衙门体制”;乡镇政府又长期处于责任大、权利小、效率低的被动施政状态;村民自治也一直受到了地方行政权力的制约、且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结果造成了农村地区出现“权力真空”。因此,下一步应按“撤地、强县、精乡、实村”的整体改革思路,撤消“地区”建制,强化县级政府的功能,精简乡镇政府机构和人员,充实村民自治必要的经费供给,建立和完善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国情的地方行政体制和农村公共财政制度,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 一、合理界定职能,正确处理党、政、群、企之间的关系。 (1)克服农村基层党组织长期存在行政化的倾向。发端于革命战争年代,建立在人民公社体制下的农村基层党组织,长期习惯于“一元化”的集中管理方式,大包大揽农村行政性事务,由此造成党、政、群、企不分,产生了行政化倾向。这不利于乡镇政府依法行使管理农村社会经济工作的行政职能,限制了市场中介组织自由发展壮大,从而使广大农民缺乏对市场信息变化的独立判断和自主选择。 (2)克服乡镇政府行政权力弱化的倾向。长期以来,党组织对农村基层政权和执法机关干预过多,而“条块”分割又肢解了乡镇政府行政的职能,形成责任大、权力小、部门工作难协调的被动局面。 (3)克服市场中介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准行政化的倾向。目前乡镇的“七所八站”仍以准行政组织的身份出现,经常干扰农村或社区的社会经济活动;而村民自治组织又受到乡镇党、政、群团组织和其他社会经济组织等“外部性”因素制约,实际上也无法开展经常性的群众工作。 (4)克服农村社区群众性组织松散化的倾向。新时期农村出现的民间公益性组织和群体性自治组织,一直处于一种自生自灭、放任自流、自由发展的状态,甚至呈现出迅速蔓延的趋势。这对于长久地保持农村社会秩序稳定构成威胁。因此,今后应当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带领和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道路。 ---------------------------------------------------------精品文档---------------------------------------------------------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创新探索——以北京为例

从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一直把社会组织的建设与管理作为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和现实载体,如何通过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机制,发挥其在社会管理格局中的“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积极功能,就成为当前社会建设进程中需要关注并加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社会转型加速期社会组织管理面临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我国原有的社会组织管理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单位体制走向解体,街居管理体制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社区自治组织深陷于“行政化”的泥潭无法自拔,基层XX发展有限,居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社会实践的结构性巨变所造成的“去集体化”、“去组织化”趋势构成了社会组织模式改造和重组的时代背景。社会建设的推进呼唤着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与完善。 社会转型带来了社会的全面变革,培育和发展各类社会组织成为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路径选择。社会组织更灵活,更适应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目前虽然社会组织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社会组织管理还面临很多难题。 首先,社会组织管理的制度困境。我国1950年颁布的第一部社团管理法规《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中规定,社团的登记管理机关是政务院下属的内务部和地方各级政府,这实际上是一种“分层管理”体制。19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社团管理的职能才被明确移交给民政部门。1989年国务院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这是目前规X中国社会组织行为最主要的法律框架。该《条例》确立了社团的“双重分层管理体制”。“双重管理”即社会组织的筹备、成立、开展活动,乃至社会组织变更、注销等都要由“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部门”(民政部门)双重审查和批准。“分层管理”指社会团体的登记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的行政管辖X围,应与社团的住所X围相一致。在“双重分层管理体制”下,社会组织想获取合法的“社会身份”,有着严格而繁琐的程序。民间团体的注册要由业务主管部门核准,需要从属或“挂靠”于某个政府部门,这就大大提高了社团准入的门槛。一些业务X围不易界定或跨行业的社会组织因找不到业务主管单位而无法办理登记。有的公益类社会组织只得采取变通策略,以工商登记的形式达到合法注册的目的,以营利性企业的身份从事非营利性的慈善事业和公益活动,这必然使其运行成本大为增加。1998年国务院对《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但原有的“双重管理体制”并未在根本上得以改变,社会组织仍然存在准入门槛偏高的问题。同时,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同一行政区域内不得成立业务X围相同或相似的社会组织,这客观上导致了社会组织从成立伊始就缺乏竞争、缺乏活力。另外,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得设立分支机构、社会团体不得设立地域性的分支机构、个人设立基金会要寻找业务主管单位等规定,也限制了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壮大。[2] 其次,社会组织管理的现实困境。一方面,民间社团的注册申请手续和审批条件繁杂、严苛,以致大量社会组织因找不到合适的“业务主管单位”而无法登记注册。另一方面,注册成功的社会组织从一开始就不可避免对政府部门有着很强的依赖关系。《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只有政府机构或政府授权的机构才有资格作为业务主管单位,而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在组织运行中扮演着真正的决策机构的角色。并且,这种成立之初建立的依赖关系也使主管部门有机会干预社会组织领导的选任、结构的设置和事务的执行。社会组织则在组织的运作上、资金的获取上、以及公

科学技术与创新型国家

科学技术与创新型国家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改变生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 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立足于本国实际,努力探询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其中有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走上科技强国的道路,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国际学术界把这一类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科技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当前,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国家的竞争优势已从传统以资源和成本优势为主转向以技术优势为主,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成为一个国家保持持久竞争力的不二法门。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探索,逐步积累了许多符合本国国情、各具特色的驱动科技创新的做法与经验。 为引导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方向,各国政府高度重视顶层设计,合理筹划并出台一系列前瞻性的、旨在促进技术创新的宏观战略规划。美国早在克林顿政府时期就提出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目标,专门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协调联邦政府各部门和各机构的科技政策与计划预算。布什政府执政时期发布《美国竞争力计划》,对未来十年美国的科技发展作了明确规划,主要目的是通过保障美国在创新方面的领先地位。奥巴马上台后,又制定《美国创新战略:推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力图进一步提高美国的持续创新能力。英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制定颁布多部信息技术和战略性研究计划。2004年,英国政府出台了《十年(2004—2014)科学与创新投入框架计划》,决定将对科技投入的增长置于其他投入之上,主要目标是使英国成为将知识转换成新产品和服务的世界领先者。2008年,英国政府又出台《创新国家》白皮书,力图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适宜创新企业和创新攻关服务的国家。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 年年会暨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观点综述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需要政府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创新。为了认真总结各级政府部门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有益经验,及时探讨行政管理改革的理论进展,2006 年8 月19 ~20 日,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和广东省行政管理学会在广东佛山联合召开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 年年会。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郭济,广东省委副书记、省行政管理学会会长刘玉浦,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夏书章、顾家琪,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小平等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央国家机关有关方面领导同志,国内行政管理学界著名专家、学者,地方党政部门的实际工作者,科研院所从事行政管理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共380 人参加了会议,研讨会共收到论文338 篇。 根据年会主题,本次研讨会集中探讨了四大专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治理创新,政府决策科学化和依法行政,政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务公开、电子政务和绩效评估。与会人员经过深入讨论,分析了当前我国行政管理运行中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探讨了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路径,并对政府行政管理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现将会议的有关观点综述如下。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会议首先强调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高效管理和科学发展存在辨证的关系,实现科学发展要靠高效管理,管理要以科学发展为方向。正确的发展观是高效管理的保证,现代公共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意全面发展,强调协调发展,保证可持续发展。有学者回顾和分析了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历程,认为改革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和宝贵的经验,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了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实施。一是始终没有制定一个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规划,理论研究尚不足,改革目标不清晰。二是由于改革总体目标不清晰,转变政府职能思路比较模糊,缺少科学发展的思想理念,只注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经济管理部门的改革,而忽略了社会管理部门和公共服务部门的改革,转变职能没有新突破,人民群众需要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高度重视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与会人员强调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性。行政体制改革的进步能推进其它方面的改革,而其滞后则会对各方面改革造成体制性障碍。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很多问题,其

11 紫竹高新区体制机制创新探索与发展之路

紫竹高新区体制机制创新探索与发展之路紫竹高新区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由大学校区、研发基地和紫竹配套区三部分组成。于2001年9月批准成立,2002年6月奠基,2011年6月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对于我国开发区建设方面的一项突破与创新,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胆探索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模式,通过体制、机制、管理创新,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自主创新科技园区发展之路。经过十五年的辛勤耕耘与不懈努力,紫竹高新区已建设发展成为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研发机构集聚、产业精英荟萃、创新资源丰富、产城融合的功能集聚区。 一、发展成效 1、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过紫竹高新区的努力,2016年全国145家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第16位。在2007年之后新认定的103家国家高新区中排名第一。 2、经济发展稳步增长。2016年,高新区实现税收总收入56.18亿元,相比上年同期50.77亿元,增长5.41亿元,增长率为10.66%,继续保持了两位数的良好增长态势,建园以来已累计实现税收近300余亿元,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3、科技成果质量提升。截至2016年底,高新区累计的专利申请量约为19268件,其中发明专利约17697件,约占总申请量的91.8%,专利授权量为10603件,其中发明专利9035件,约占总授权量的85.2%。 4、取得各级荣誉称号。高新区已获得包括“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生物医药)”、“上海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知识产权

试点园区”、“上海市软件出口(创新)园区”、“上海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园区”、“上海市知识产权示范园区”以及“上海市版权示范园区(基地)”等称号。自2004年始,高新区连续八年四届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并于2015年,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二、体制机制的创新探索 1、注重战略调控,创新股权结构 高新区在股权结构上采纳开放式多元化股权结构和市场为主体的运营机制,集政府、教育、科研、资本、产业等优势与一体,搭建了由民营企业、高等院校、市区镇政府“三结合”的全新组织架构,形成在政府主导下,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市场化运作模式。紫竹的这种体制机制是对以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下的一种新突破,也是在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上的有益探索。 作为高新区开发主体紫竹高新区集团公司,其组织框架与运营模式势必要与股权结构决定的机制体制相适应,进行管理创新,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经济资源的总体运营效率。 2、坚持市场导向,完善组织机构 一直以来,高新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组织架构的设计与完善,而不是迎合上级政府管理部门进行机构设置。 比如:高新区管委会的设置不同于其他开发区,是融合了董事会、专家组的职能,只从宏观上、战略上给予指导,而不具有规划决策制定、建设管理职能等。具体的战术执行和市场化运作由高新区集团公司负责,公司内“四中心+二室+一部+一会”的架构确保了高新区发展从决策到落实、从规划到建设过程中的强大执行力,科学、高效、灵活,具有强大的市场活力。

试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及其需要解决的问题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llege D No.7.2010 307 理论探索与创新摘要:本文从创新行政管理理念、创新行政管理手段、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创新行政管理机制和创新行政管理组织结构等方 面探讨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完善中图分类号:F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7-0307-01 一、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必要性 行政管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依靠法律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行政管理制度则是国家行政机关的管理体制,具体是指行政组织的设置、职权的划分、人事制度及运行机制等的关系模式。行政管理体制在政治、经济、社会的运行中占重要地位,起着基础性作用。 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20世纪80年代以来加速发展的贸易全球化不仅仅使国际贸易的地区空间扩大,而且意味着国际竞争也更加激烈了。经济全球化对每个国家的整个经济活动提出了挑战,而与国家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行政管理体制无疑也受到了冲击。而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是建立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保证。 二、行政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在行政管理创新中,一定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一定要突出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具体来说要坚持两个重要原则:(一)政府要做正确的事。即进一步明确政府管理的权力边界,逐步取消不必要的行政审批,放权于民,着力提高政府效率。一是与企业合理分权,实行政企分开,解决什么该管的问题;二是与社会进行合理分权,培养和发展中介组织,形成政府权威组织、市场交换组织、社会中介组织三种相互独立而又相互支持的组织体系,解决管不好的问题;三是政府内部的合理分权,自上而下将部分行政审批权和社会事务管理权下放给地方政府,各地方建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解决管不了的问题。通过还权放权,使现行的政府转变为一个有限的政府和有效的政府;(二)政府要把事做正确。即在明确了需要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边界后,还要进一步弄清楚哪些事一定要政府亲历亲为,哪些事要通过引进民间组织来做,哪些事要通过外包、引进竞争等方式来做才能使效率更高。 三、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基本途径(一)创新行政管理理念,强化公共服务意识 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僵化理解,以及由此所决定的我国特定的法制传统,全社会形成了深厚的"政府高明"、"政府至上"的理念,甚至还混合着我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官重民轻"的封建思想残余。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各种生产要素处于日益活跃的状态;经济关系呈现出网络式的倍增态势。为此,政府必须创新公共行政管理理念,改变过去重审批轻监管、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加快实现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二)创新行政管理手段,推进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是行政机关依法对社会、经济事务实行事前监督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是伴随着行政管理的实践而产生的,对规范管理、促进发展有过积极的意义。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不断完善,现行审批制度的弊端日益凸显。审批事项过多过滥,审批行为不规范,有些审批事 项甚至成为行政效率低下、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桎梏,成为 机构雍肿、人浮于事的症结,成为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的载体,因此,必须旗帜鲜明地大力进行改革。 (三)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推广"政府超市"模式 在我国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当中,政府直接面对社会,直接从事大量的具体而微观的管理活动,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由于政府直接管理社会事务,而社会事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又在不断增加,这样就会使政府的负担越来越重,当社会事务管理达到一定量的情况下,不得不进行新的权力划分,增加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编制,这样就形成了政府机构和人员编制的恶性膨胀;另一方面,"企业办社会"、"机关办社会"抑制了社会的自我发展,即政府的统制功能越强,社会的自治功能就越弱。 四、行政管理创新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当前,行政管理创新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三个:一是需要建立公共服务体系和公共财政服务体系,二是构建专业化制衡的政府管理体制,三是营造一个政府创造环境、社会发展经济的共生环境。 构建公共行政服务体系框架,就是要大大缩减行政审批事项,减少行政审批环节,缩短行政审批时间,降低行政审批成本,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构建专业化制衡的政府管理体制,就是通过导入信息手段、市场力量和新公共管理理念,借用成功的企业再造管理理念,重新构建现代政府目标任务、激励机制、公务员队伍、行政文化等层面,促成行政组织彻底转型,大幅提高政府效率效能、适应能力、革新能力以及治理能力。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机构重组和精简,而是政府体制、机制和权力架构的再造。现阶段,就是要逐步使政府的管理机制制衡化、管理机构扁平化、管理职能专业化、管理手段电子化以及管理制度标准化,最终以标准化的执法来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服务。 营造和谐的共生环境,就是充分整合政府、企业、个人、社区的社会资源,构筑人才、技术、资金和信息平台,营造政策环境和创新氛围,培育一批大师级的企业家群体,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群和产业群,造就一批市场化的、现代化的研发群体。 五、综述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经济法律制度,加快政府管理创新,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主要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的积极意义就在于此。进一步来说,政府管理体制不改革、不创新,就会阻碍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政府效率已经成为影响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政府管理创新又成为政府提高行政效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吴春华.行政管理学[M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2]史正宪,杨亮军.行政学概论[M ].兰州大学出版社,2008. 试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及其需要解决的问题 张翠翠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北京100029)

体制机制创新

荣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管理创新工作情况 荣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政务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管理创新工作精神,以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通过加强组织和行政效能建设,推进机制创新,激发工作活力,围绕创新社会服务模式,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促进政务服务工作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加强领导,制定方案 政务中心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定期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管理创新工作,成立了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中心书记张伯君同志担任,全面负责管理创新工作;副组长由中心副主任朱亚夫担任,分管该工作,具体抓落实;成员:许清华、严棣枢、虞俊华,负责管理创新工作的实施落实,办公室具体承办。结合政务服务工作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筹集落实了相关工作经费。 二、抓好结合,突出重点 政务中心作为窗口单位,紧紧围绕“依法、高效、廉洁、便民”的服务理念,将管理创新与政务服务有机结合,突出重点进行体制机制创新。 (一)在考核激励上创新 公平公正的考核机制是肯定职工成绩,奖勤罚懒,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一是每年修订考核方案,使之更加合理。中心考核方案条理清楚,涵盖全面,规定明确,

量化准确,操作性强的特点;二是考核公平透明,可信度高。政务中心通过楼层互评、楼层推荐、考勤公示、考核小组评议等方式得出窗口及工作人员考核分值,评出每月红旗窗口、优质服务窗口、优质服务明星;三是考核结果运用有力。月度考核得分将作为年度考核评优、窗口及个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四是设立示范岗,建立向先进看齐的机制。政务中心设立了党员示范岗、巾帼示范岗、普通话示范岗等19个示范岗,达到了学先进赶先进的目的。 (二)在“两集中两到位”上创新 政务中心按照省、市、县的统一安排,加大了“两集中、两到位”的工作力度,对全县所有入驻窗口单位的审批和服务事项进行多次清理,特别是机构改革和“三定”方案调整后,政务中心再次对“两集中两到位”情况进行了清理,调整了窗口布局,加强了与县级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实现了国税、地税、新合、医保、工商、惠民帮扶等的整体入驻。目前入驻窗口、工作人员、办理事项均居全市区县首位。 (三)在标准化建设上创新 政务中心制定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及村社区代办点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详细规定了场地、设施、进驻事项、人员配备、软件名目、完成时限,在全市率先采用统一大厅布局设计、统一标识标牌尺寸式样、统一施工指导验收、统一补助标准的“四统一”方式推进,率先在全市完成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目前全县27个乡镇、345个行政村均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代办点),实现了县、乡镇、村(社区)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全覆盖。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目标和实现路径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专业:车辆工程姓名:陈军政学号:50128523414 推动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我国科技发展在结构布局、战略重点和政策举措等方面,既要顺应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遵循科技规律,又要紧密结合国情和国家战略需求,走出一条顺应时代要求、符合我国实际的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核心就是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跨越,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支撑发展,就是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引领未来,就是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兴产业,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这一方针,是我国半个多世纪科技事业发展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是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抉择,必须贯穿于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全过程。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加强统筹协调,优化配置科技资源。我国的“两弹一星”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和今天的“嫦娥奔月”的成功实施等,都取得了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成为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在当前情况下,我国科技发展仍然应当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充分体现国家意志和战略目标。针对我国在能源、水资源、空间、海洋、生物、信息等领域所面临的形势和紧迫需求,国家已经凝练出一批具有高度战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的重大科技项目,要采取有效机制组织全国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在推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进程中,应加强科技部门与相关部门、行业以及地方的协调配合,加强科技计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加大部门和地方参与的力度,形成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国家科技计划协调机制,改变科技资源配置分散重复的局面,实现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结合、中央与地方科技力量的结合和军民科技力量的结合。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要着眼于全球化、市场化,坚持开放条件下的创新。自主创新不是“自我”创新,更不是关起门来搞创新,一切从头做起,而是要以开放的心态和胸襟,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充分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原始

政府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政府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一、创新政府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现代社会受经济全球化影响较大,同时又正处于互联网+时代,我国政府不仅要为增强我国经济实力而努力,还要保护我国利益不受损失,并与他国构建友好合作关系,由此可见,我国政府需要承担的工作有很多。但由于我国长期收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在管理问题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相对落后,导致官僚主义出现在我国政府中,同时,由于政府管理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还出现了收入不均现象,如城乡收入差距较大依然是十分显著,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收入差距也在拉大,以某省为例,在2013年城乡收入差距为2.3倍,在2014年城乡收入差距就上升大了2.8倍。因此,有必要创新政府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 二、政府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存在问题的表现 现阶段,我国政府无论是管理体制还是管理模式都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政府管理工作的开展。如缺少正确的管理理念,使得政府始终将管理重心放在建设上,而没有落实到后期管理中,且仅看重短期利益,而没有重视长期利益,并不利于城市良好发展建设[1]。同时,现有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相对落后,无法与现代社会要求相一致,如在政府行政审批上,由于审批项目过多,部分市场主体还存在一定的前置性,某省在2014年的前置性审批高达400项,且审批程序较多,也在影响着政府管理工作,这些都与政府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存在问

题有关。再者,由于政府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存在问题,也在影响着政府的投资行为,如某省针对某项目的投资经常会发生变化,在该项目中需要购买土地,前一天刚敲定以每亩15万的价格出售给商会,但第二天就发生了改变,将每亩土地的出售价格提升到了19.5万,严重破坏了政府在人们心中的良好印象。最后,政府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存在问题还表现在人员管理上,尽管我国在人才任用上一直强调禁止任人唯亲,在面试阶段不得有直系亲属参与,但依然无法完全任人唯亲现象,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很多政府工作人员都与其他政府工作人员存在一定的裙带关系,真正有才能的人难以进入政府工作。三、创新政府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的方法 (一)创新政府管理体制的方法 在创新政府管理体制的过程中,首先,要转变政府观念,真正认识到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差别,并积极引进新思想、新理念,形成良好的服务意识,践行为人民服务准则,不断提高自己的办事能力,强化服务水平[2]。其次,将缩短城乡收入差距作为重要工作,重视乡镇经济发展,加大资金投入,多为乡镇发展提供良性政策与建议,作为公务人员也要肩负起自身责任,防止发生暗箱操作等情况。再者,强化政府职能,做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调节市场,且通过法律手段维护社会秩序。最后,创新政府结构,不仅要做到政企分开,还要实现党政分开,这样既能减少政府对企业发展的干预,还能让社会发展更具独立性。此外,还要做好人才选拔工作,采用异地政府人员为新公务人员面试的方式。

关于理顺体制、创新机制,构建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新格局的提案

关于理顺体制、创新机制,构建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新格 局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第0524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由:关于理顺体制、创新机制,构建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新格局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办)办理 提案人:民革中央 主题词:管理,创新 提案形式:党派提案 内容: 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国家,社会管理任务更为艰巨繁重。当前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主要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在我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近几年来,执政党和政府不断就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制定方针政策、作出工作部署,有力地推进了社会管理的改革创新,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这一格局中,政府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其重心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如何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穿到基层社会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做到管理与服务相统一,管理与发展相协调,我们认为,应以转变街道办事处职能为突破口,在城市形成街道重服务,功能区重经济,市辖区政府抓管理的体制,从而构建充满活力的基层社会管理新格局。 由此,我们建议: 一、剥离街道经济职能,强化街道服务职能 改变街道“重经济、轻管理、弱服务”的现象,将街道工作中心转移到强化公共服务上来,实现街道办事处职能“归位”。建议取消街道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经济统计等经济职能,将街道职能具体界定为基层党建、公共服务、社区建设、综合治理等。同时调整街道办事处内设机构,撤销街道经济职能科室,增设社会事业科、社区建设科、街道公共服务中心、社会组织指导中心等,以充分保障街道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此次街道职能转变的近期目标是,完全剥离街道的经济管理职能,将街道办事处这一区级政府派出机构的职能更多地向社会管理和服务方面转化。而改革的远景目标是,撤销街道办事处,实现政府在社会管理的方面的扁平化指挥,为政治体制改革提供良好借鉴。 二、完善街道配套制度,强化职能调整保障措施 一是调整街道财政体制,取消街道的一级财政职能,街道支出纳入部门预算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