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理数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北京

2012年理数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北京
2012年理数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北京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理)(北京卷)

本试卷共5页. 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试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胜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集合A={x ∈R|3x+2>0} B={x ∈R|(x+1)(x-3)>0} 则A ∩B= A (-∞,-1)B (-1,-

23) C (-2

3

,3)D (3,+∞) 【解析】和往年一样,依然的集合(交集)运算,本次考查的是一次和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因为3

2

}023|{-

>?>+∈=x x R x A ,利用二次不等式可得1|{-<=x x B 或}3>x 画出数轴易得:}3|{>=x x B A .故选D . 【答案】D

2.设不等式组?

??≤≤≤≤20,

20y x ,表示平面区域为D ,在区域D 内随机取一个点,则此点到坐标

原点的距离大于2的概率是 (A )

4π (B )22π- (C )6

π (D )44π-

【解析】题目中?

??≤≤≤≤202

0y x 表示的区域如图正方形所示,而动点D

可以存在的位置为正方形面积减去四分之一圆的面积部分,因此

4

422241

222

ππ-=

??-?=P ,故选D 。 【答案】D

3.设a ,b ∈R 。“a=0”是“复数a+bi 是纯虚数”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当0=a 时,如果0=b 同时等于零,此时0=+bi a 是实数,不是纯虚数,因此不是充分条件;而如果bi a +已经为纯虚数,由定义实部为零,虚部不为零可以得到0=a ,因此想必要条件,故选B 。 【答案】B

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 值为( )

A. 2 B .4 C.8 D. 16

【解析】0=k ,11=?=k s ,21=?=k s ,22=?=k s ,8=s ,循环结束,输出的s 为8,故选C 。 【答案】

5.如图. ∠ACB=90o,CD ⊥AB 于点D ,以BD 为直径的圆与BC 交于点E.则( ) A. CE ·CB=AD ·DB B. CE ·CB=AD ·AB C. AD ·AB=CD 2 D.CE ·EB=CD 2

【解析】在ACB ?中,∠ACB=90o,CD ⊥AB 于点D ,所以DB AD CD ?=2

,由切割线定理的CB CE CD ?=2

,所以CE ·CB=AD ·DB 。

【答案】A

6.从0,2中选一个数字.从1.3.5中选两个数字,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其中奇数的个数为( )

A. 24

B. 18

C. 12

D. 6

【解析】由于题目要求的是奇数,那么对于此三位数可以分成两种情况:奇偶奇;偶奇奇。如果是第一种奇偶奇的情况,可以从个位开始分析(3种选择),之后十位(2种选择),最后百位(2种选择),共12种;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偶奇奇,分析同理:个位(3种情况),十位(2种情况),百位(不能是0,一种情况),共6种,因此总共12+6=18种情况。 【答案】B

7.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三梭锥的表面积是( )

A. 28+65

B. 30+65

C. 56+ 125

D. 60+125

【解析】从所给的三视图可以得到该几何体为三棱锥,如图所示,图中蓝色数字所表示的为直接从题目所给三视图中读出的长度,黑色数字代表通过勾股定理的计算得到的边长。本题所求表面积应为三棱锥四个面的面积之和,利用垂直关系和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

10=底S ,10=后S ,10=右S ,56=左S ,因此该几何体表面积

5630+=+++=左右后底S S S S S ,故选B 。

【答案】B

8.某棵果树前n 前的总产量S 与n 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从目前记录的结果看,前m 年的年平均产量最高。m 值为( )

A.5

B.7

C.9

D.11

【解析】由图可知6,7,8,9这几年增长最快,超过平均值,所以应该加入,因此选C 。 【答案】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10分)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直线t t y t x (12???--=+=为参数)与曲线ααα

(sin 3cos 3?

??==y x 为参数)的交点个数为______。

【解析】直线的普通方程01=-+y x ,圆的普通方程为92

2

=+y x ,可以直线圆相交,故有2个交点。

【答案】2

10.已知}{n a 等差数列n S 为其前n 项和。若2

1

1=

a ,32a S =,则2a =_______。 【解析】因为2

1

2111132132==?+=++?=+?=a d d a d a a a a a a S ,

所以112=+=d a a ,n n d n n na S n 4

1

41)1(21+=-+=。

【答案】12=a ,n n S n 4

1

412+=

11.在△ABC 中,若a =2,b+c=7,cosB=4

1

-,则b=_______。

【解析】在△ABC 中,利用余弦定理c

b c b c ac b c a B 4)

)((4412cos 222-++=-?-+=

c b c 4)(74-+=

,化简得:0478=+-b c ,与题目条件7=+c b 联立,可解得??

?

??===.

2,4,

3a b c 【答案】4

12.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过抛物线=4x 的焦点F.且与该撇物线相交于A 、B 两点.其中点A 在x 轴上方。若直线l 的倾斜角为60o.则△OAF 的面积为 【解析】由x y 42

=可求得焦点坐标F(1,0),因为倾斜角为?60,所以直线的斜率为

360tan =?=k ,利用点斜式,直线方程为33-=x y ,将直线和曲线联立

???

??-??????=-=)332,3

1()

32,3(4332B A x

y x y ,因此33212121=??=??=?A

OAF y OF S . 【答案】3

13.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点E 是AB 边上的动点,则CB DE ?的值为________,

DC DE ?的最大值为______。

【解析】根据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公式=?=?DA DE CB DE θcos ||||DA DE ?,由图可知,

||cos ||DA DE =?θ,因此1||2==?DA CB DE ,

=?=?αcos ||||DC DE DC DE αcos ||?DE ,而α

cos ||?DE 就是向量DE 在DC 边上的射影,要想让DC DE ?最大,即让射影最大,此时E 点与B 点重合,射影为DC ,所以长度为1. 【答案】1,1

14.已知)3)(2()(++-=m x m x m x f ,22)(-=x

x g ,若同时满足条件: ①R x ∈?,0)(

【解析】根据022)(<-=x

x g ,可解得1

0)(

能向下,故0

??

???->

??

?<--=<=4

21131221m m m x m x ,和大前提0

)0,1(-∈m 时,43-<--m ,解得,交集为空,舍。当1-=m 时,两个根同为42->-,

舍。当)1,4(--∈m 时,42-

三、解答题公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5.(本小题共13分) 已知函数x

x

x x x f sin 2sin )cos (sin )(-=

(1)求)(x f 的定义域及最小正周期; (2)求)(x f 的单调递减区间。

16.(本小题共14分)

如图1,在Rt △ABC 中,∠C=90°,BC=3,AC=6,D ,E 分别是AC ,AB 上的点,且

DE ∥BC ,DE=2,将△ADE 沿DE 折起到△A 1DE 的位置,使A 1C ⊥CD,如图2. (I)求证:A 1C ⊥平面BCDE ;

(II)若M 是A 1D 的中点,求CM 与平面A 1BE 所成角的大小;

(III)线段BC 上是否存在点P ,使平面A 1DP 与平面A 1BE 垂直?说明理由

解:(1)

CD DE ⊥,1A E DE ⊥

∴DE ⊥平面1

ACD ,

1A C ?平面1

ACD , ∴1A C ⊥DE

又1

AC CD ⊥, ∴1A C ⊥平面BCDE 。

(2)如图建系C xyz -,则()200D -,,,(0023A ,,,()030B ,

,,()220E -,, ∴(10323A B =-,,,()1210A E =--,, 设平面1A BE 法向量为()n x y z =,,

则1100

A B n A E n ??=???=?? ∴323020y z x y ?-=??--=?? ∴3

2

z y y x ?=???

?=-?? ∴(123n =-,, 又∵(103M -,, ∴(103CM =-,, ∴2

cos ||||14313222CM n CM n θ?=

===?++?+?,

∴CM 与平面1A BE 所成角的大小45?。

(3)设线段BC 上存在点P ,设P 点坐标为()00a ,,,则[]03a ∈,

则(1023A P a =-,,,()20DP a =,,

z

y

x

A 1 (0,0,23)D (-2,0,0)

E (-2,2,0)B (0,3,0)

C (0,0,0)

M

设平面1A DP 法向量为()1111n x y z =,,,

则1111020ay x ay ?-=??+=??

∴111112

z x ay

?=????=-??

∴(

)136n a =-,。

假设平面1A DP 与平面1A BE 垂直,

则10n n ?=,∴31230a a ++=,612a =-,2a =-,

∵03a <<,∴不存在线段BC 上存在点P ,使平面1A DP 与平面1A BE 垂直。 17.(本小题共13分)

近年来,某市为了促进生活垃圾的风分类处理,将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三类,并分别设置了相应分垃圾箱,为调查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情况,现随机抽取了该市三类垃圾箱中总计1000吨生活垃圾,数据统计如下(单位:吨):

(Ⅰ)试估计厨余垃圾投放正确的概率; (Ⅱ)试估计生活垃圾投放错误额概率;

(Ⅲ)假设厨余垃圾在“厨余垃圾”箱、“可回收物”箱、“其他垃圾”箱的投放量分别为c b a ,,其中a >0,c b a ++=600。当数据c b a ,,的方差2

s 最大时,写出c b a ,,的值(结论不要求证明),并求此时2

s 的值。 (注:])()()[(1

222212

x x x x x x n

s n -++-+-=

,其中x 为数据n x x x ,,,21 的平均数)

解:(1)由题意可知:

4002

=

6003。

(2)由题意可知:

200+60+403

=

100010。

(3)由题意可知:22221

(120000)3

s a b c =++-,因此有当600a =,0b =,0c =时,有

280000s =.

18.(本小题共13分)

解:(1)由()1c ,为公共切点可得:

2()1(0)f x ax a =+>,则()2f x ax '=,12k a =, 3()g x x bx =+,则2()=3f x x b '+,23k b =+,

∴23a b =+?

又(1)1f a =+,(1)1g b =+,

∴11a b +=+,即a b =,代入①式可得:3

3a b =??

=?

. (2)

24a b =,∴设322

1

()()()14

h x f x g x x ax a x

=+=+++

则221()324h x x ax a '=++,令()0h x '=,解得:12a x =-,26

a

x =-;

0a >,∴26

a a

-<-,

∴原函数在2a ??-∞- ???,单调递增,

在26a a ??-- ???,单调递减,在6a ??

-+∞ ???

,上单调递增 ①若12

a

--≤,即2a ≤时,最大值为2(1)4a h a =-;

②若126a a -<-<-,即26a <<时,最大值为12a h ??

-= ???

③若16a --

≥时,即6a ≥时,最大值为12a h ??

-= ???

. 综上所述:

当(]02a ∈,时,最大值为2(1)4a h a =-;当()2,a ∈+∞时,最大值为12a h ??

-= ???

19.(本小题共14分)

解:(1)原曲线方程可化简得:22

18852

x y m m +=--

由题意可得:

88 52 8

5

8

2

m

m

m

m

?

>

?--

?

?

>

?

-

?

?

>

?-

?

,解得:

7

5

2

m

<<

(2)由已知直线代入椭圆方程化简得:22

(21)16240

k x kx

+++=,

2

=32(23)

k

?-,解得:2

3

2

k>

由韦达定理得:

2

16

21

M N

k

x x

k

+=

+

①,

2

24

21

M N

x x

k

=

+

,②

设(,4)

N N

N x k x+,(,4)

M M

M x kx+,(1)

G

G x,

MB方程为:

6

2

M

M

kx

y x

x

+

=-,则

3

1

6

M

M

x

G

kx

??

?

+

??

,,

3

1

6

M

M

x

AG

x k

??

=-

?

+

??

,,()2

N N

AN x x k

=+

,,

欲证A G N

,,三点共线,只需证AG,AN共线

3

(2)

6

M

N N

M

x

x k x

x k

+=-

+

成立,化简得:(3)6()

M N M N

k k x x x x

+=-+

将①②代入易知等式成立,则A G N

,,三点共线得证。

20.(本小题共13分)

解:(1)由题意可知()

1

1.2

r A=,()

2

1.2

r A=-,()

1

1.1

c A=,()

2

0.7

c A=,()

3

1.8

c A=-

∴()0.7

k A=

(2)先用反证法证明()1

k A≤:

若()1

k A>

则()1|||1|11c A a a =+=+>,∴0a > 同理可知0b >,∴0a b +> 由题目所有数和为0 即1a b c ++=- ∴11c a b =---<- 与题目条件矛盾 ∴()1k A ≤.

易知当0a b ==时,()1k A =存在 ∴()k A 的最大值为1 (3)()k A 的最大值为

21

2t t ++. 首先构造满足21

()2

t k A t +=+的,{}(1,2,1,2,...,21)i j A a i j t ===+:

1,11,21,1,11,21,211

...1, (2)

t t t t t a a a a a a t +++-========-+, 22,12,2

2,2,12,22,211

...,...1(2)

t t t t t t a a a a a a t t +++++========-+.

经计算知,A 中每个元素的绝对值都小于1,所有元素之和为0,且

1221

|()||()|2

t r A r A t +==

+, 2121121

|()||()|...|()|11(2)22t t t t t c A c A c A t t t t ++++====+>+>+++,

1221121

|()||()|...|()|122

t t t t t c A c A c A t t +++-+====+

=

++. 下面证明

21

2t t ++是最大值. 若不然,则存在一个数表(2,21)A S t ∈+,使得21

()2

t k A x t +=>

+. 由()k A 的定义知A 的每一列两个数之和的绝对值都不小于x ,而两个绝对值不超过1的数的和,其绝对值不超过2,故A 的每一列两个数之和的绝对值都在区间[,2]x 中. 由于

1x >,故A 的每一列两个数符号均与列和的符号相同,且绝对值均不小于1x -.

设A 中有g 列的列和为正,有h 列的列和为负,由对称性不妨设g h <,则

,1g t h t ≤≥+. 另外,由对称性不妨设A 的第一行行和为正,第二行行和为负.

考虑A 的第一行,由前面结论知A 的第一行有不超过t 个正数和不少于1t +个负数,每个正数的绝对值不超过1(即每个正数均不超过1),每个负数的绝对值不小于1x -(即每个负数均不超过1x -). 因此

()11|()|()1(1)(1)21(1)21(2)r A r A t t x t t x x t t x x =≤?++-=+-+=++-+<,

故A 的第一行行和的绝对值小于x ,与假设矛盾. 因此()k A 的最大值为2

1

2++t t 。

关于数学名言警句大全

1、数学家本质上是个着迷者,不迷就没有数学。——努瓦列斯

2、不管数学的任一分支是多么抽象,总有一天会应用在这实际世界上。——罗巴切夫斯基

3、宁可少些,但要好些。——高斯

4、在数学中最令我欣喜的,是那些能够被证明的东西。——罗素

5、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克莱因

6、给我最大快乐的,不是已懂得知识,而是不断的学习;不是已有的东西,而是不断的获取;不是已达到的高度,而是继续不断的攀登。——高斯

7、当数学家导出方程式和公式,如同看到雕像、美丽的风景,听到优美的曲调等等一样而得到充分的快乐。——柯普宁

8、没有哪门学科能比数学更为清晰地阐明自然界的和谐性。——卡罗斯 9、第一是数学,第二是数学,第三是数学。——伦琴 10、数学的本质在於它的自由。——康扥尔

11、在数学里,分辨何是重要,何事不重要,知所选择是很重要的。——广中平佑

12、新的数学方法和概念,常常比解决数学问题本身更重要。——华罗庚 13、宁可少些,但要好些,二分之一个证明等于0。——高斯 14、从最简单的做起。——波利亚

15、在数学中,我们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是归纳和模拟。——拉普拉斯 16、每一个目标,我都要它停留在我的眼前,从第一到曙光初现开始,一直

保留,慢慢展开,直到整个大地光明为止。——牛顿

17、下棋要找高手…。只有不怕在能者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才能不断进步,自学,不怕起点低,就怕不到底。——华罗庚

18、我总是尽我的精力和才能来摆脱那种繁重而单调的计算。——纳皮尔

19、一个国家只有数学蓬勃的发展,才能展现它国立的强大。数学的发展和至善和国家繁荣昌盛密切相关。——拿破仑

20、每当我的头脑没有问题思考时,我就喜欢将已经知道的定理重新验证一番。()这样做并没有什么目的,只是让自己有个机会充分享受一下专心思考的愉快。——爱因斯坦

21、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亚里士多德

22、历史使人聪明,诗歌使人机智,数学使人精细。——培根

23、用一,从无,可生万物。——莱布尼兹

24、数学主要的目标是公众的利益和自然现象的解释。——傅立叶

25、如果我能够看的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牛顿

26、数学对观察自然做出重要的贡献,它解释了规律结构中简单的`原始元素,而天体就是用这些原始元素建立起来的。——开普勒

27、数学是最宝贵的研究精神之一。——华罗庚

28、现代高能物理到了量子物理以后,有很多根本无法做实验,在家用纸笔来算,这跟数学家想样的差不了多远,所以说数学在物理上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邱成桐

29、当我听别人讲解某些数学问题时,常觉得很难理解,甚至不可能理解。这时便想,是否可以将问题化简些呢﹖往往,在终于弄清楚之后,实际上,它只是一个更简单的问题。——希尔伯特

30、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又说要打好数学基础有两个必经过程:先学习、接受“由薄到厚”;再消化、提炼“由厚到薄”。——华罗庚

31、学习数学要多做习题,边做边思索。先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苏步青

32、数学是规律和理论的裁判和主宰者。——本杰明

33、数学方法渗透并支配着一切自然科学的理论分支。它愈来愈成为衡量科

学成就的主要标志了。——冯纽曼

34、我的成功归功于精细的思考,只有不断地思考,才能到达发现的彼岸。

35、历史使人贤明,诗造成气质高雅的人,数学使人高尚,自然哲学使人深沉,道德使人稳重,而伦理学和修辞学则使人善于争论。——培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