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防治培训试卷完整版

登革热防治培训试卷完整版
登革热防治培训试卷完整版

登革热防治培训试卷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2015登革热防控知识培训试题

(选择题)

单位:姓名:得分:

1、登革热病毒主要流行于()

A 热带

B 亚热带

C 温带

D 寒带

2、登革热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有()

A 伊蚊

B 库蚊

C 按蚊

D 以上都是

3、登革热的传播途径有()

A 蚊虫叮咬传播

B 接触传播

C 呼吸道传播

D 消化道传播

4、登革热病毒共有4个血清型,可感染人的有()

A、 DENV-1

B、 DENV-2

C、 DENV-3

D、 DENV-4 5、登革热的主要症状()

A 发热 BC 肌肉酸痛 D 头面部、胸部等潮红

6、符合下列何种条件可确诊登革热()

A从急性期患者血清、脑脊液、血细胞或组织等中分离到登革病毒。

B应用RT-PCR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出登革病毒基因序列。

C从急性期患者血清中检测到登革病毒NS1抗原

D恢复期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增长

7、一个最长潜伏期内(14天内),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点,发生多少例或以上登革热实验室诊断,可以认为登革热暴发

()

A 3 例

B 10 例

C 50 例

D 100 例

8、登革热媒介伊蚊应急控制启动条件()

A有登革热病例出现,并且发生登革热病例的核心区布雷图指数或诱蚊诱卵指数≥5,警戒区≥10

B有登革热病例出现,并且发生登革热病例的核心区布雷图指数或诱蚊诱卵指数≥10

C当布雷图指数或诱蚊诱卵器指数大于10时,提示登革热暴发风险高

D当布雷图指数或诱蚊诱卵器指数大于20时,提示登革热暴发风险高

9、登革热防控措施有()

A 病例隔离治疗

B 灭蚊防蚊

C 健康教育

D 开展监测 E爱国卫生运动

10、成蚊杀灭的一般原则()

A选择国家正式登记的卫生杀虫剂等快速杀灭成蚊

B室外成蚊杀灭以超低容量喷雾为主要措施,配合对蚊虫栖息地(牲畜棚、绿化带等)的滞留喷洒。

C室内成蚊杀灭以滞留喷洒为主要措施,重点场所在滞留喷洒的同时还需要进行超低容量喷雾。

D处理应从警戒区到核心区,由外到内按次序处理。

AB,A,A,

ABCD,ABCD,ABCD

A,AD, ABCDE,ABCD

2019年度登革热知识测试题

2019年度登革热知识测试题 单位: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选择1个正确的答案。30分) 1、登革热潜伏期一般为天?( B ) A、4-13 B、3-15 C、4-15 D、3-14 2、预防登革热采取的个人防护措施下列哪项不正确?( C ) A、睡觉的时候挂蚊帐; B、出门郊游要穿长袖衣裤、鞋袜,涂防蚊水; C、为避免给蚊子发现,穿较深颜色的衣服; D、尽量少到蚊子易孳生场所停留或活动。 3、典型的登革热病程分为哪三期?( B ) A、急性发热期、休克期和恢复期 B、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 C、急性发热期、出血期和恢复期 D、急性发热期、重症期和恢复期 4、重症登革热实验室指征?( D ) A、血小板快速下降 B、血小板快速下降和白细胞升高 C、HCT 升高 D、血小板快速下降和HCT 升高 5、登革热急性发热期常见热型?( A ) A、双峰热 B、稽留热 C、驰张热 D、波状热 6登革热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是(A )

A.发热,全身疼痛和毒血症状,皮疹、出血和其他症状和体 B.潜伏期为1—3天,发热同时出皮疹 C.没淋巴结肿大,可有肝脾肿大 D.登革热没重症病例 7登革热治疗措施中错误的是(C ) A.急性期卧床休息,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B.口服补液为主,监测生命体征 C.高温应以药物为主 D.对中毒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 8登革热的诊断依据有( D ) A.流行病学资料:疫区蚊子叮咬史 B.临床表现有发热、疼痛、皮疹、出血等 C.实验室检查有包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登革热病毒分离阳性、登革热抗体阳性 D.以上都是 9登革热的临床分型有(D ) A.典型登革热 B.轻型跟重型登革热 C.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 D.以上均是 10.出现发热、头痛、骨痛等症状,除兼有下面(C)项外,可怀疑得了登革热,应该及时求医。 A、生活在有登革热现症病例的地区; B、发病前15天内有可疑蚊子叮咬史; C、在全天气温低于10°C的冬天受了风寒; D、发病前15天内到过登革热流行的地区旅游。

登革热预防知识培训课件

登革热预防知识培训课件 一、登革热的概念:登革热是通过携带登革病毒的蚊虫叮咬而引起传播的一种法定乙类传染病。 二、登革热的传播途径: 在我国传播登革热的主要媒介蚊虫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伊蚊体色黑色,头部、胸部、腹部和足有银白色或白色花斑,俗称“花斑蚊”。雄性伊蚊只吸植物的汁液即可存活,雌性伊蚊在生长、孕育和繁殖过程中,都要吸食人和动物的血。雌蚊一边吸血,一边吐唾液。假如蚊子叮的是登革热病人,它吸血的时候,能把病人血液里的病毒、疟原虫、丝虫等病原体吸到胃里,再叮健康人时,又把这些病原体吐到健康人的血液里,使之受到感染。如果被叮的人抵抗力差,就会发病,所以说,灭蚊防蚊是预防登革热等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伊蚊喜欢在清洁小积水中产卵,一切人工或天然凡可积水容器都可成为孳生地,如家庭中的花盆、水盘、花瓶、假山盆景、水缸、水池、莲缸;野外中的竹筒、树洞、石臼、旧轮胎、水塘等。伊蚊有二个活动高峰,日出前后1-2小时,日落前2-3小时。人在孳生场所周围活动,很快便吸引伊蚊前来叮血。登革病毒可以在蚊体内大量复制、长期保存,在32℃左右时,伊蚊吸带毒血后十天即开始有传播能力,传染性最长可达174天。人被1-2只有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后,即可发病。 三、登革热的症状:典型的登革热症状大致可分三期: 1、初热期:患者大多数起病突然,体温可在24小时内升到40°C,

伴畏寒、剧烈头痛、全身骨痛和肌肉关节痛、眼眶痛、眼球后痛、颜面、眼结膜常显著充血,颈及上胸皮肤潮红,显醉酒面容持续2—3天。 2、缓解期:患者症状减轻,体温降低至正常;此期1—2天。 3、出诊期:皮疹于发病后2—5天出现,初见于掌心、脚底、躯干及腹部,渐次延及颈及四肢,部分患者亦见于面部,多有痒感,压之褪色;皮诊持续3—4天,已退的体温在本期可再度出现,全身症状又随之加重,重症患者有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倾向,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其他可有肝脏肿大,脾大不常见,ALT升高,个别病例可出现黄疸,束臂试验阳性。重型登革热于病程3-5日出现头痛、呕吐、谵妄、昏迷、抽搐、大汗、血压骤降、颈强直、瞳孔散大等,呈脑膜脑炎表现,或有消化道出血及出血性休克,病情发展迅速,常因呼吸衰竭或出血性休克死亡。轻型登革热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短期发热,全身疼痛较轻,皮疹稀少或无疹,常有表浅淋巴结肿大。因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或漏诊。 四.登革热的预防: (一)消灭蚊子。蚊子是传播登革热的罪魁祸首,预防登革热关键在于灭蚊,消灭传播媒介。重点在于消灭蚊孳生地,这是最重要治本措施,也是预防登革热最简便易行的有效措施。 1、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人人动手,翻缸倒罐,彻底清除蚊子孳生地。彻底清理家庭内外各种容器小积水,盆罐倒置或清除,花瓶及时换水。家庭莲缸要养鱼或加煤油。水缸,天台水池要及时清洗,加盖。疏通、

登革热试题答案完整版

登革热试题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2018年登革热防控知识试题 姓名:科室:分数: 一、选择题 1、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所引起,由( C )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A、老鼠 B、蟑螂 C、白蚊伊蚊(花斑蚊) D、苍蝇 2、登革热的传播途径是( B )。 A、与病人直接接触传播 B、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C、饮食传播 D、空气传播 3、白纹伊蚊叮咬人的高峰时间在( A ) A、上午8-9时及下午5-6时 B、晚上9-10时 C、下午7-8时 D、早上5-6时及晚上8-9时 4、下列哪一项不适登革热的典型特征( B ) A、急性起病、发热 B、全身肌肉、骨、关节痛及疲乏 B、皮疹、淋巴结肿大 D、白细胞显着增多 5、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 B )天,多数5-8天。 A、1-2天 B、3-15 C、9-10 D、10-15 6、登革热患者在( A ),具有明显的病毒血症,可使叮咬伊蚊受染。 A、发病前1天至病程第5天 B、发病后1天至病程第5天 C、发病前7天至病程第15天 D、发病后7天至病程第15天 7、下列哪项不是登革热的传染源( D ) A、登革热患者 B、隐形感染者 C、带毒的媒介伊蚊 D、按蚊幼虫 8、预防和防治登革热的环境治理手段,哪一项是错误的( B ) A、翻缸倒罐,清除积水,消灭蚊子幼虫的孳生地 B、种植水生植物盆景,每二月换水一次 C、储水容器加盖,经常清理露天积水的器皿 D、填平凹陷的地面,疏导积水 9、预防登革热采取的防护措施下列哪项不正确( D ) A、在外露的皮肤省涂防蚊水 B、睡觉时挂好蚊帐 C、减少到树木丛生的地方活动 D、为避免蚊虫发现,穿深色的长袖衣裤 10、出现发热、头痛、骨痛的症状,除外下列哪项( C ),怀疑得了登革热,应及时就医。 A、生活在有登革热现症病例的地区 B、发病前15天有可疑蚊虫叮咬史 C、在全天气温低于10℃的冬天受了风寒 D、发病期前15天到登革热流行地区旅游 二、填空题(每题5分)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1

一、传染病基本知识 (一)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病:由病原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统称为感染症,感染症中能够在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组疾病称为传染病。病原生物包括朊毒体、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以及原虫和蠕虫等寄生虫。 (二)传染病种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2004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根据本法规定,目前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8种, 1、甲类传染病:有2种,即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共有25种,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丙类传染病:共有11种,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今年已被国家例为丙类传染病。 二、传染病感染过程 (一)、感染的概念:病原体侵入机体,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二)、传染的五种表现: 1、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不发病) 2、病原携带状态。 3、隐性感染。 4、潜伏性感染。 5、显性感染(发病) 三、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传染病流行过程:病原体从传染源体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侵入易感机体的过程。 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若有一个条件缺失将不会被感染(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传染源:指有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隐性感染者、受感染的动物四个方面。 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某些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一般有以下几种:1、空气、飞沫、尘埃常见于呼吸道感染的传染病;2、水、食物、苍蝇常引起消化道传染病;3、手、用具、玩具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既可引起呼吸道传染病又可引起消化道传染病;4、吸血昆虫又称虫媒传播;5、体液:血液传播(乙型肝炎、艾滋病等);6、土壤、疫水又称接触传播;7、母婴传播在母亲怀孕和生产时传染给婴儿。 人群易感性: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容易感染的程度称为人群易感性

2018年登革热防控知识试题

2018年登革热防控知识试题 姓名科室: 分数 1、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1、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所引起,由 ( C )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A、老鼠 B、蟑螂 C、白蚊伊蚊(花斑蚊) D、苍蝇 2、登革热的传播途径是( B )。 A、与病人直接接触传播 B、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C、饮食传播 D、空气传播 3、白纹伊蚊叮咬人的高峰时间在( A ) A、上午8-9时及下午5-6时 B、晚上9-10时 C、下午7-8时 D、早上5-6时及晚上8-9时 4、下列哪一项不适登革热的典型特征 ( B ) A、急性起病、发热 B、全身肌肉、骨、关节痛及疲乏 C、皮疹、淋巴结肿大 D、白细胞显著增多

5、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 B ) 天,多数5-8天。 A、1-2天 B、3-15 C、9-10 D、10-15 6、登革热患者在 ( A )具有明显的病毒血症,可使叮咬伊蚊受染。 A、发病前1天至病程第5天 B发病后1天至病程第5天 C、发病前7天至病程第15天 D、发病后7天至病程第15天 7、下列哪项不是登革热的传染源( D ) A、登革热患者 B、隐形感染者 C、带毒的媒介伊蚊 D、按蚊幼虫 8、预防和防治登革热的环境治理手段,哪一项是错误的? |( B ) A、翻缸倒罐,清除积水,消灭蚊子幼虫的孳生地 B、种植水生植物盆景,每二月换水一次 C、储水容器加盖,经常清理露天积水的器皿 D、填平凹陷的地面,疏导积水 9、预防登革热采取的防护措施下列哪项不正确?( D )

A、在外露的皮肤处涂防蚊水 B、睡觉时挂好蚊帐 C、减少到树林丛生的地方活动 D、为避免蚊虫发现,穿深色的长袖衣裤 10、出现发热、头痛、骨痛的症状,除外下列哪项( C ),怀疑得了登革热,应及时就医。 A、生活在有登革热现症病例的地区 B、发病前15天有可疑蚊虫叮咬史 C、在全天气温低于10℃的冬天受了风寒 D、发病期前15天到登革热流行地区旅游 2、填空题 (每题5分,共50分) 1、登革热属于( 乙)类传染病。可分为血清型( )( Ⅱ )( )( ),4种血清型均可感染人,且4型之间有交叉反应 2、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主要为 (埃及伊蚊 )和( 白纹伊蚊). 3、伊蚊只要与具有传染性的液体接触一次,即可获得感染,病毒在蚊体 内( 复制8-12天后)即具有传染性,病毒在蚊体内繁殖,至少可存活(30 天)甚至终生. 4、典型的登革热病程可分为三期:( 急性发热期 )( 极期 )和( 恢复期 ). 5、急性发热期,患者通常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为( 发热 ),可伴畏寒,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 一.《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1.甲类(2种):鼠疫、霍乱。(强制管理传染病) 2.乙类(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严格管理传染病) 3.丙类(10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监测管理传染病)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病原微生物指朊毒体、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病毒等;寄生虫包括蠕虫和原虫。原虫指疟疾、弓形虫病等;蠕虫指蛔虫、蛲虫、钩虫、绦虫等等。 有病原体? 有传染性? 有流行病学特征? 有感染后免疫? 流行病学特征 (1)流行性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蔓延称为流行。按其流行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 (2)地方性某些传染病由于中间宿主、地理条件及人群生活习惯等

原因,只能在一定地区内发生,有称为地方性传染病,如长江流域的血吸虫病。 (3)季节性某些传染病受气候条件或昆虫媒介的生活习性影响,因而表现为不同的季节性,如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冬春季节,大脑炎则主要发生在蚊虫活跃的夏秋季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ν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ν人群易感性: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人群的易感性。ν 三、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 1、水痘 临床上可分为前驱期和出诊期。前驱期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等,持续1~2天即迅速进入出诊期。 出诊特点: (1)皮疹形态: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红色丘疹,再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位臵表浅,形似露珠水滴,椭圆形,3~大小,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 (2)皮疹分布 水痘皮疹先后分批陆续出现,每批历时1~6天,皮疹数目为数个至数百个不等,皮疹数目愈多,则全身症状亦愈重。呈向心性分布,先出现于躯干和四肢近端,躯干皮疹最多,次为头面部,四肢远端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3)发展过程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培训)

时间:2011.1.10 地点:发热门诊 主讲:翟厚锋 内容: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学习 一.《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1.甲类(2种):鼠疫、霍乱。(强制管理传染病) 2.乙类(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严格管理传染病) 3.丙类(10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监测管理传染病)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病原微生物指朊毒体、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病毒等;寄生虫包括蠕虫和原虫。原虫指疟疾、弓形虫病等;蠕虫指蛔虫、蛲虫、钩虫、绦虫等等。 有病原体 有传染性 有流行病学特征 有感染后免疫

流行病学特征 (1)流行性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蔓延称为流行。按其流行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 (2)地方性某些传染病由于中间宿主、地理条件及人群生活习惯等原因,只能在一定地区内发生,有称为地方性传染病,如长江流域的血吸虫病。 (3)季节性某些传染病受气候条件或昆虫媒介的生活习性影响,因而表现为不同的季节性,如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冬春季节,大脑炎则主要发生在蚊虫活跃的夏秋季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ν人群易感性: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人群的易感性。ν 三、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 1、水痘 临床上可分为前驱期和出诊期。前驱期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等,持续1~2天即迅速进入出诊期。 出诊特点: (1)皮疹形态: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红色丘疹,再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位置表浅,形似露珠水滴,椭圆形,3~大小,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 (2)皮疹分布 水痘皮疹先后分批陆续出现,每批历时1~6天,皮疹数目为数个

2018登革热防治培训试卷

2018年登革热防控知识培训试题 (不定项选择题) 单位:姓名:得分: 1、登革热病毒主要流行于() A 热带 B 亚热带 C 温带 D 寒带 2、登革热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有() A 埃及伊蚊 B 白纹伊蚊 C 中华按蚊D库蚊 3、登革热的传播途径有() A 蚊虫叮咬传播 B 接触传播 C 呼吸道传播 D 消化道传播 4、以下哪些是登革热的传染源() A 患者 B 隐性感染者 C 带毒的媒介伊蚊 D 感染的非人灵长类动物 5、登革热的主要症状() A 发热B皮疹 C 肌肉酸痛 D 头面部、胸部等潮红 6、符合下列何种条件可确诊登革热() A从急性期患者血清、脑脊液、血细胞或组织等中分离到登革病毒。 B应用RT-PCR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出登革病毒基因序列。 C从急性期患者血清中检测到登革病毒NS1抗原 D恢复期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增长 7、一个最长潜伏期内(14天内),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点,发生多少例或以上登革热实验室诊断病例,可以认为登革热暴发?() A 3 例 B 10 例 C 50 例 D 100 例 8、登革热媒介伊蚊应急控制启动条件() A有登革热病例出现,并且发生登革热病例的核心区布雷图指数或诱蚊诱卵指数≥5,警戒区≥10 B有登革热病例出现,并且发生登革热病例的核心区布雷图指数或诱蚊诱卵指数≥10 C当布雷图指数或诱蚊诱卵器指数大于10时,提示登革热暴发风险高 D当布雷图指数或诱蚊诱卵器指数大于20时,提示登革热暴发风险高 9、登革热防控措施有() A 病例隔离治疗 B 灭蚊防蚊 C 健康教育 D 开展监测E爱国卫生运动 10、成蚊杀灭的一般原则() A选择国家正式登记的卫生杀虫剂等快速杀灭成蚊 B室外成蚊杀灭以超低容量喷雾为主要措施,配合对蚊虫栖息地(牲畜棚、绿化带等)的滞留喷洒。 C室内成蚊杀灭以滞留喷洒为主要措施,重点场所在滞留喷洒的同时还需要进行超低容量喷雾。

登革热知识讲座

长乐南方门诊部 登革热知识培训 培训目的:了解登革热的概念、传播途径及症状,掌握登革热的预防。 培训对象:南方门诊部全体职工 培训时间:2016年8月21日 培训地点:南方门诊部5楼会议室 主讲人:王森森 培训内容: 一.登革热的概念:登革热是通过携带登革病毒的蚊虫叮咬而引起传播 的一种法定乙类传染病。 二..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在我国传播登革热的主要媒介蚊虫是埃及伊蚊 和白纹伊蚊。伊蚊体色黑色,头部、胸部、腹部和足有银白色或白色花斑,俗称“花斑蚊”。雄性伊蚊只吸植物的汁液即可存活,雌性伊蚊在生长、孕育和繁殖过程中,都要吸食人和动物的血。雌蚊一边吸血,一边吐唾液。假如蚊子叮的是登革热病人,它吸血的时候,能把病人血液里的病毒、疟原虫、丝虫等病原体吸到胃里,再叮健康人时,又把这些病原体吐到健康人的血液里,使之受到感染。如果被叮的人抵抗力差,就会发病,所以说,灭蚊防蚊是预防登革热等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伊蚊喜欢在清洁小积水中产卵,一切人工或天然凡可积水容器都可成为孳生地,如家庭中的花盆、水盘、花瓶、假山盆景、水缸、水池、莲缸; 野外中的竹筒、树洞、石臼、旧轮胎、水塘等。伊蚊有二个活动高峰,日出前后1-2小时,日落前2-3小时。人在孳生场所周围活动,很快便吸引伊蚊前来叮血。登革病毒可以在蚊体内大量复制、长期保存,在

32℃左右时,伊蚊吸带毒血后十天即开始有传播能力,传染性最长可达174天。人被1-2只有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后,即可发病。 三登革热的症状:典型的登革热症状大致可分三期: 1、初热期:患者大多数起病突然,体温可在24小时内升到40°C,伴畏寒、剧烈头痛、全身骨痛和肌肉关节痛、眼眶痛、眼球后痛、颜面、眼结膜常显著充血,颈及上胸皮肤潮红,显醉酒面容持续2—3天。 2、缓解期:患者症状减轻,体温降低至正常;此期1—2天。 3、出诊期:皮疹于发病后2—5天出现,初见于掌心、脚底、躯干及腹部,渐次延及颈及四肢,部分患者亦见于面部,多有痒感,压之褪色;皮诊持续3—4天,已退的体温在本期可再度出现,全身症状又随之加重,重症患者有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倾向,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其他可有肝脏肿大,脾大不常见,ALT升高,个别病例可出现黄疸,束臂试验阳性。重型登革热于病程3-5日出现头痛、呕吐、谵妄、昏迷、抽搐、大汗、血压骤降、颈强直、瞳孔散大等,呈脑膜脑炎表现,或有消化道出血及出血性休克,病情发展迅速,常因呼吸衰竭或出血性休克死亡。轻型登革热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短期发热,全身疼痛较轻,皮疹稀少或无疹,常有表浅淋巴结肿大。因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或漏诊。 四.登革热的预防: (一)、消灭蚊子。 蚊子是传播登革热的罪魁祸首,预防登革热关键在于灭蚊,消灭传播媒介。重点在于消灭蚊孳生地,这是最重要治本措施,也是预防登革热最简便易行的有效措施。1、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人人动手,翻缸倒罐,彻底清除蚊子孳生地。彻底清理家庭内外各种容器小积水,盆罐倒置或清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试题.doc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 1、传染源的概念是病原体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在体内生长、繁殖,然后排出体外,再经过 一定的途径,传染给其他人或动物,这些能将病原体播散到外界的人或动物就是传染源。 病人、病原携带者、被感染的人和动物均可成为传染源。下列不属于传染源的是( ) A:带狂犬病毒的狗B:带甲型肝炎病毒但未发病的人 C、体内带有的蚊子D:肠道内有猪肉绦虫成虫的人 2、传染病流行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 A.有传染源,有能实现的传播途径,有易感性高的人群B.有病原体 C.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实现,人群易感性低D.有人群易感,即可流行3、学校查验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对象为( ) A.全市所有拖幼机构新生B.全市所有托幼机构及小学生转学的学生C.小学入学新生D.以上都是 4、预防性消毒是指( ) A.在疫源地进行最后一次的彻底消毒 B.对可能受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进行消毒 C.对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及其所污染及其所污染特别物品进行的消毒 D.对已存在的原疫源地进行的消毒 5、以保护易感人群为主导措施的消化道传染病是( ) A.脊髓灰质炎 B.霍乱 C.阿米巴痢疾 D.细菊性痢疾 6、麻疹主要的传播方式是( ) A.经鼻咽部或眼结合膜侵入 B.经呼吸道传播 C.密切接触 D.母婴垂直 7、艾滋病的英文缩写是( ) A.HIV B.AIDS C.HB D.HOB 二、填空题 1、法定传染病的种类原为35种,现为3类37种,增加了2种。乙类和丙类传染病也进行了一些调整。甲类传染病2种、。乙类传染病25种,除了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等,新增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丙类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等10种。对乙类传染病中、、,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2、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4、学校发生群体性疾病或者其它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5、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中要求做到五早:、、、、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3-1 一、传染病基本知识 (一)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病:由病原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统称为感染症,感染症中能够在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组疾病称为传染病。病原生物包括朊毒体、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以及原虫和蠕虫等寄生虫。 (二)传染病种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2004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根据本法规定,目前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8种, 1、甲类传染病:有2种,即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共有25种,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丙类传染病:共有11种,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今年已被国家例为丙类传染病。 二、传染病感染过程 (一)、感染的概念:病原体侵入机体,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二)、传染的五种表现: 1、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不发病) 2、病原携带状态。 3、隐性感染。 4、潜伏性感染。 5、显性感染(发病) 三、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传染病流行过程:病原体从传染源体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侵入易感机体的过程。 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若有一个条件缺失将不会被感染(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传染源:指有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隐性感染者、受感染的动物四个方面。 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某些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一般有以下几种: 1、空气、飞沫、尘埃常见于呼吸道感染的传染病; 2、水、食物、苍蝇常引起消化道传染病; 3、手、用具、玩具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既可引起呼吸道传染病又可引起消化道传染病; 4、吸血昆虫又称虫媒传播; 5、体液:血液传播(乙型肝炎、艾滋病等); 6、土壤、疫水又称接触传播; 7、母婴传播在母亲怀孕和生产时传染给婴儿。 人群易感性: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容易感染的程度称为人群易感性。 易感者: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 四、传染病的治疗 治疗原则:早期隔离治疗,尽可能做到就近就地医疗。 治疗方法:(1)一般支持疗法(2)病原疗法(3)对症疗法(4)中医中药及针灸治疗 五、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1、管理传染源:首先对病人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对病原携带者

病媒生物防制培训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鼠密度监测最常用的方法是(B) A、粉迹法 B、鼠夹法 C、鼠笼法 D、盗食法 E、粘鼠板法 2、室内灭鼠的关键是(D) A、断绝鼠粮 B、消除老鼠隐蔽栖息地 C、投放毒饵 D、完善防鼠建筑和防鼠设施 E、使用捕鼠器和粘鼠板 3、蟑螂最喜爱的食物是( A ) A、香甜油性食品 B、腐烂的食品 C、酸甜辣的食品 D、剩余饭菜 E、同类的尸体 4、以下哪个是我国法定的甲类传染病( A ) A、鼠疫 B、乙脑 C、登革热 D、疟疾 E、黑热病5、传 5、播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蚊种是( C ) A.白纹伊蚊B.中华按蚊C.三带缘库蚊D.致倦库 6、蚊E.淡色库蚊6、蝇类主要传播的疾病(A) A.消化疾病的传染病B.呼吸道的传染病C.眼的传染 病D.皮肤传染病E.神经系统的传染病 7、蝇类传病的主要途径(A) A.污染食物(包括水源)经口B.刺叮吸血C.经伤 口D.经皮肤E.经鼻腔,泌尿道口 8、我国的主要传疟媒介是( A ) A.中华按蚊 B.致乏库蚊 C.白蚊伊蚊 D.骚扰阿蚊 E.以上都不是

9、蚊的孳生环境是(D) A.大面积的静止清水 B.溪流的小溪水 C.小体静止清水 D.大 ,小面积均可污水 E.以上都不是 10、卫生杀虫药剂一般不能与那类化学性质的药物混合使用 ( C)。 A:不能与酸性化学性质的药品混合使用。 B:不能与弱酸性化学性质的药品混合使用。 C:不能与碱性化学性 质的药品混合使用。 D:不能与中性化学性质的药品混合使用。 二、填空题 甲类)类1、虫媒传染病鼠疫和疟疾在我国传染病中分属 (和(乙类)传染病。 2、蚊虫的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生期,其中幼虫阶段离不开水,其生长发育称为(完全变态)的发育。 3、主要在白天活动的蚊种为(白纹伊蚊),傍晚和夜间活动的蚊种为 (库蚊和按蚊 ) 。 4、致倦库蚊以(成蚊滞育 )过冬,白纹伊蚊以 ( 卵滞育 )过冬。 5、蚊类:雌蚊与雄蚊触角特征的主要区别是(雌蚊触角刚毛状、雄蚊触角环羽状)。 6、蝇类:雌蝇与雄蝇复眼特征的主要区别是雌蝇的复眼为(离眼、雄蝇的复眼为合眼。)

登革热防治技术培训班试卷答案

登革热防治技术培训班试 卷答案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登革热模拟应急演练测试题 单位: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60分) 1、登革热病毒是经蚊虫传播,进而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 2、患者和隐形感染者是登革热主要传染源。 3、登革热的潜伏期为(3-15)天,一般(5-8)天。 4、登革热典型病例的主要症状:(高热),(头痛)和(肌肉痛),(关节酸痛),(皮疹、淋巴结肿大)和其他症状和体征。 5、登革热传播媒介(伊蚊)。 6、(防蚊)、(灭蚊)、(清除积水)可以预防登革热。 7、登革热属于乙类法定管理传染病,发现后应于(24)小时内上报。 8、切断最重要的途径是(防蚊)(灭蚊)。 9、我国登革热的流行状况(输入性病例为主) 二、简答题(每题10分,总20分) 1、登革热传染病如何进行预防? 答:(1)切断。防蚊、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 (2)改善卫生环境,消灭伊蚊滋生地,清理积水。 (3)喷洒杀蚊剂消灭成蚊。 2、登革热诊断依据?

答:(1)流行病学资料:疫区蚊虫叮咬史。 (2)临床表现有发热、疼痛、皮疹、出血等症状。 (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登革热病毒分离阳性、登革热抗体阳性。 三、问答题(每题20分。共20分) 1、当登革热疫情发生时,我们该如何划定疫点和疫区? 答:疫点:登革热病人、隐形感染者能够造成周围人群感染的范围。主要是根据伊蚊活动距离,通常以病家或与病家相邻的若干户、工作地点等活动场所为中心。划定半径100米之内的空间范围。 疫区:当登革热暴发或流行时,由于登革热病人、隐形感染者和蚊媒的活动范围可能引起疫情扩散的区域。农村一般以疫点周围自然村、屯、或以乡、镇划为疫区;城市一般以疫点周围若干街巷、居委会或街道划为疫区。

登革热医疗救治与防控知识技能培训

登革热医疗救治与防控知识技能培训 篇一:神垕镇卫生院登革热防治知识培训计划 神垕镇卫生院登革热防治知识培训计划 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登革热医疗救治工作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做好登革热疫情应对,有针对性的开展救治工作,我院定于10月20日下午对我院全体医护人员和各村卫生室负责人进行登革热防控知识培训。 一、任务目标 提高基层卫生人员对登革热的认识和掌握灭蚊技术,开展疑似病例的报告与监测、随访,达到登革热早期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及时治疗。 二、培训日程安排 1.下午16点~16点30分:登革热防控知识培训 2.16点30分~17点:登革热培训考核 三、培训方法:采用培训班集中培训方式,由经过培训的教员负责授课。 神垕镇卫生院 20XX年10月20日 篇二:登革热防治培训试卷 20XX登革热防控知识培训试题 (选择题)

单位:姓名:得分: 1、登革热病毒主要流行于() A 热带 B 亚热带 C 温带 D 寒带 2、登革热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有() A 伊蚊 B 库蚊 C 按蚊 D 以上都是 3、登革热的传播途径有() A 蚊虫叮咬传播 B 接触传播 C 呼吸道传播 D 消化道传播 4、登革热病毒共有4个血清型,可感染人的有() A、DENV-1 B、 DENV-2 C、 DENV-3 D、 DENV-4 5、登革热的主要症状() A 发热 B 皮疹 C 肌肉酸痛 D 头面部、胸部等潮红 6、符合下列何种条件可确诊登革热() A从急性期患者血清、脑脊液、血细胞或组织等中分离到登革病毒。 B应用RT-PCR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出登革病毒基因序列。 C从急性期患者血清中检测到登革病毒NS1抗原 D恢复期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增长 7、一个最长潜伏期内(14天内),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点,发生多少例或以上登革热实验室诊断病例,可以认为登革热暴发?() A 3 例 B 10 例 C 50 例 D 100 例 8、登革热媒介伊蚊应急控制启动条件()

卫生法学试卷及答案

卫生法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15分) 1.卫生法 2.授权组织执法 3.药品 4.卫生行政诉讼 5.知情同意权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卫生行政处罚中的申戒罚有:通报批评、;财产罚有:、;行为罚有:、暂时扣留与吊销许可证或取消资格;人身罚有:、。 2.卫生行政诉讼程序是指由法律规定的人民法院处理卫生行政案件的活动过程。它包括、、三个基本过程。 3.放射事故分为三类:;;。 4.从事生产经营食品的人员,上岗前必须经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卫生专业机构进行健康检查,合格者方可上岗;已上岗者应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5.甲类传染病包括有:、。 三、选择题(25分) A型题(单选题,每题2分) 1.下列选项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卫生基本法是( )。 A.《国际卫生条例》 B.《传染病防治法》 C.《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D.《高等教育法》 2.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于1998年颁布了《石家庄市保护中小学校教育环境管理办法》,该《办法》属于( )。 A.卫生行政规章 B. 卫生行政法规 C.地方性卫生规章D.地方性卫生法规 3.以下有关卫生行政复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卫生行政申诉、卫生行政复议和卫生行政诉讼是卫生行政纠纷解决的三条重要途径 B.卫生行政复议属于卫生行政机关内部的纠错审查程序 C. 通常行政相对人可以从申诉、复议和诉讼中任意选择一种方式救济自己的合法权益 D.上级机关发现下级机关所作的复议结果有误时,可以进行再次复议 4.( )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者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 A.国务院 B.国务院办公厅 C.卫生部 D.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5.以下( )不屈于医疗法律关系中的无因管理关系。 A.儿科医生张某,在本院的急诊部发现一个呼吸困难的老汉而进行人工呼吸急救 B.女青年胡某因失恋而割脉自杀,医生赵某对其进行救治,胡某不愿协助,赵某强行予以救治 C. 儿童李某在工地玩耍,不慎从墙头摔下,仅膝部擦伤,工地所在小区的卫生所对其进行救治 D.医生王某在回家探亲途中的火车上,为一位产妇接生

登革热知识讲座

登革热知识讲座(总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长乐南方门诊部 登革热知识培训 培训目的:了解登革热的概念、传播途径及症状,掌握登革热的预防。培训对象:南方门诊部全体职工 培训时间:2016年8月 21日 培训地点:南方门诊部5楼会议室 主讲人:王森森 培训内容: 一.登革热的概念:登革热是通过携带登革病毒的蚊虫叮咬而引起传播 的一种法定乙类传染病。 二..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在我国传播登革热的主要媒介蚊虫是埃及伊蚊 和白纹伊蚊。伊蚊体色黑色,头部、胸部、腹部和足有银白色或白色花斑,俗称“花斑蚊”。雄性伊蚊只吸植物的汁液即可存活,雌性伊蚊在生长、孕育和繁殖过程中,都要吸食人和动物的血。雌蚊一边吸血,一边吐唾液。假如蚊子叮的是登革热病人,它吸血的时候,能把病人血液里的病毒、疟原虫、丝虫等病原体吸到胃里,再叮健康人时,又把这些病原体吐到健康人的血液里,使之受到感染。如果被叮的人抵抗力差,就会发病,所以说,灭蚊防蚊是预防登革热等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伊蚊喜欢在清洁小积水中产卵,一切人工或天然凡可积水容器都可成为孳生地,如家庭中的花盆、水盘、花瓶、假山盆景、水缸、水池、莲缸;野外中的竹筒、树洞、石臼、旧轮胎、水塘等。伊蚊有二个活动高峰,日出前后1-2小时,日落前2-3小时。人在孳生场所周围活动,很快便吸引伊蚊前来叮血。登革病毒可以在蚊

体内大量复制、长期保存,在32℃左右时,伊蚊吸带毒血后十天即开始有传播能力,传染性最长可达174天。人被1-2只有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后,即可发病。 三登革热的症状:典型的登革热症状大致可分三期: 1、初热期:患者大多数起病突然,体温可在24小时内升到40°C,伴畏寒、剧烈头痛、全身骨痛和肌肉关节痛、眼眶痛、眼球后痛、颜面、眼结膜常显着充血,颈及上胸皮肤潮红,显醉酒面容持续2—3天。 2、缓解期:患者症状减轻,体温降低至正常;此期1—2天。 3、出诊期:皮疹于发病后2—5天出现,初见于掌心、脚底、躯干及腹部,渐次延及颈及四肢,部分患者亦见于面部,多有痒感,压之褪色;皮诊持续3—4天,已退的体温在本期可再度出现,全身症状又随之加重,重症患者有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倾向,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其他可有肝脏肿大,脾大不常见,ALT升高,个别病例可出现黄疸,束臂试验阳性。重型登革热于病程3-5日出现头痛、呕吐、谵妄、昏迷、抽搐、大汗、血压骤降、颈强直、瞳孔散大等,呈脑膜脑炎表现,或有消化道出血及出血性休克,病情发展迅速,常因呼吸衰竭或出血性休克死亡。轻型登革热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短期发热,全身疼痛较轻,皮疹稀少或无疹,常有表浅淋巴结肿大。因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或漏诊。 四.登革热的预防: (一)、消灭蚊子。 蚊子是传播登革热的罪魁祸首,预防登革热关键在于灭蚊,消灭传播媒介。重点在于消灭蚊孳生地,这是最重要治本措施,也是预防登革热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试题 姓名:单位:得分: 一、概念(20分) 1、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 答: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诊断标准的人。 2、流行病学调查: 答:指对人群中疾病或者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提出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及保健对策。 3、医源性感染: 答: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4、疫区: 答: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暴发、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播散时所能波及的地区。 5、消毒: 答: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二、填空题(20分) 1、新的传染病防治法已于2004 年8月28日经全国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于2004 年12月1日开始实施。 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 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3、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其中甲类 2 种,乙类25 种,丙类11种。 4、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 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5、医疗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和责任区域内 传染病预防工作。 6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其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__________ 、_______ 技能_____ 的培训。 7、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 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 8、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 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9、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需要,制定传染病预防接种规划并组织实施

登革热防治培训试卷

2015登革热防控知识培训试题 (选择题) 单位:姓名:得分: 1、登革热病毒主要流行于() A 热带 B 亚热带 C 温带 D 寒带 2、登革热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有() A 伊蚊 B 库蚊 C 按蚊 D 以上都是 3、登革热的传播途径有() A 蚊虫叮咬传播 B 接触传播 C 呼吸道传播 D 消化道传播 4、登革热病毒共有4个血清型,可感染人的有() A、DENV-1 B、DENV-2 C、DENV-3 D、DENV-4 5、登革热的主要症状() A 发热 B 皮疹 C 肌肉酸痛 D 头面部、胸部等潮红 6、符合下列何种条件可确诊登革热() A从急性期患者血清、脑脊液、血细胞或组织等中分离到登革病毒。 B应用RT-PCR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出登革病毒

基因序列。 C从急性期患者血清中检测到登革病毒NS1抗原 D恢复期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增长 7、一个最长潜伏期内(14天内),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点,发生多少例或以上登革热实验室诊断病例,可以认为登革热暴发?() A 3 例 B 10 例 C 50 例 D 100 例 8、登革热媒介伊蚊应急控制启动条件() A有登革热病例出现,并且发生登革热病例的核心区布雷图指数或诱蚊诱卵指数≥5,警戒区≥10 B有登革热病例出现,并且发生登革热病例的核心区布雷图指数或诱蚊诱卵指数≥10 C当布雷图指数或诱蚊诱卵器指数大于10时,提示登革热暴发风险高 D当布雷图指数或诱蚊诱卵器指数大于20时,提示登革热暴发风险高 9、登革热防控措施有() A 病例隔离治疗 B 灭蚊防蚊 C 健康教育 D 开展监测E爱国卫生运动 10、成蚊杀灭的一般原则() A选择国家正式登记的卫生杀虫剂等快速杀灭成蚊

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44999

横沥镇安置区二期工程项目部 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2013年已来我省深圳、广州、珠海、中山等多个地市先后出现了本地感染的登革热疫情。布雷图指数调查高于安全区,一旦有输入性病例引入而未能被及时发现,则有可能引起登革热本地流行的风险,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为做好我项目部登革热的防控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疫情的发生,特制定本防控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项目负责人主导、防治技术支持与群众自发并重的防控机制,做好以清理积水容器和科学灭蚊为重点的环境整治、宣传与监测并举的长效防控体系,形成“人人懂防控”的防控局面,严防登革热疫情发生,切实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内容 (一)加强卫生运动 对各类排水沟、食堂、厕所、餐厅、冲凉房、宿舍、(下水道、房前屋后阴沟)等卫生死角开展全面的卫生整治行动。做到无卫生死角、无积水积留、无暴露垃圾、无蚊蝇孳生,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

(二)加强消杀蚊虫 1.建立消杀队伍。成立灭蚊队伍,落实责任制度,明确责任人,实行“三统一”管理,即统一培训上岗、统一规程消杀、统一编队管理。 2.落实灭蚊工作。严格消杀蚊虫,确保灭蚊有序、有力、有效开展。安排专人清理积水容器等蚊子孳生场所,对成蚊越冬栖息场所、孳生地如窖井、各类管道、垃圾站、各种水体、绿化、重点部位,定期组织成蚊消杀,做到不漏死角角。 (三)加强疫情监测和培训 1. 医疗机构门诊监测。要加强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建设和管理,加大对具有发热、头痛、肌肉痛、皮疹和(或)面、颈、胸部潮红(即三红征)病人的筛查、诊断,发现疑似病例要及时向项目部报告,并及时联系县疾控中心报告和采样送检,并对病例进行防蚊隔离治疗。对往来于东南亚、南美洲、非洲、云南、珠江三角州、台湾等登革热易发地区的人员进行监测,督促其出现发热等情况及时就诊或体检。发生疫情时,严格按照《广东省登革热防控工作指引(试行)》(粤卫[2007]31号)要求切实做好相关工作。 2.加强知识和技能培训。由疾控中心对消杀灭蚊队伍进行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规范开展消杀灭蚊工作。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