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_青春萌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_青春萌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_青春萌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2.2《青春萌动》教学设计

由于学习的对象是初一年级的学生,对青春期的理解有许多误区,特别是在课堂上学习这一章节时,许多学生会“不好意思”或“欲言又止”等,因此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重点突破学生难于启齿的问题,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青春期的变化、困惑,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效果分析】

1.利用视频、对话等多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师角色定位在主导者,组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质疑、思考,适时点评和拓展。

3.教师仪态大方,很具亲和力,拉近了师生距离,创设了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建立了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异性友谊,对促进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分析】

异性交往是青春期人际交往的重要方面。教材以“运用你的经验”开启本框的学习,问题设计比较简单:“写出你心目中理想异性的特点,看看这些特点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这一问题主要针对学生青春期性心理发展的特点设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本活动旨在引发学生对异性朋友和异性情感的初步思考。让学生知道在与异性交往中,对异性的欣赏、向往表达这彼此对美好的追求,但这并不是爱情,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2.2《青春萌动》同步练习

1、与异性朋友交往是正常也是有益的,但下列与异性交往的情形中易引起误解的是()

A. 喜欢经常和某一异性朋友单独相处

B. 班委会组织全班男女同学观看足球赛

C. 对成绩特别优秀的异性朋友产生好感

2、小丽性格开朗,聪明伶俐。在同学中,她既有很多同性朋友,也有一些异性朋友。他们在一起谈学习、做游戏、搞文娱活动,相处得非常融洽。与异性同学交往,有利于()

①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获得更多的友谊

②锻炼我们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

③男女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④萌发对异性的好感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3、对漫画《删除“牛郎织女”防早恋》认识正确的是( )

A. 中学时代,不能与异性朋友交往

B. 要正确看待青春期的正常交往,做到正确引导

C. 与异性朋友交往很容易发展为“恋爱”

D. 这样做能够制止学生早恋

4、以下是一个儿子和他母亲的一段对话。

儿子:“班上有位女同学,她要我跟她以兄妹相称,做你们的干女儿,您说我该怎样办?”妈妈:“你觉得她是个很优秀的女孩子,对吗?”

儿子:“是,她是我们班老师、同学都非常喜欢的一个女孩子,我要有这样一个妹妹也是件很好的事……”

妈妈看得出来,最近这一段时间里儿子对自己充满了自信与骄傲,儿子的变化一定和这个女同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她想了想,说:“……”

(1)假如你是故事里的“妈妈”,你会说些什么?

(2)男生和女生的交往有什么好处?

(3)如何正确看待男女生的情感问题?

(4)“儿子”怎样经受异性交往的考验?

【课后反思】

1.有些问题的设置还没有真正引起学生的深思,只是局限于道德说教,没有充分挖掘学生中的资源深入剖析。

2.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信息,实实在在地解决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3.针对青春萌动的感情,我们不能扩大但也不要置之不理。

【课程标准】

课程依据标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描绘心目中的理想型与青春期的心里萌动,初步感知异性朋友与异性情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体会青春期的美好。

2、通过校规以及对朦胧情感的思考,能够掌握与异性交往的原则与尺度,建立与异性交往的友谊,学会正确处理异性之间的朦胧情感。

3、知道对异性的欣赏和向往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处理与异性之间的情感。

难点:正确处理与异性之间的情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