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测量监测作业指导书

最新测量监测作业指导书
最新测量监测作业指导书

测量监测作业指导书

无砟轨道平面精密测量一般分三级控制,即CPⅠ、CPⅡ、CPⅢ。CPⅠ、CPⅡ为GPS控制测量点,由设计单位布点测量,施工单位复测,采用Leica或Trimb

GPS接收机按照相应等级作业即可完成。轨道控制(即CPⅢ)是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而从德国引进的,其测量精度高、外业数据采集量大、形结构规则、平差计算量大等特点决定了其测量方法和平差模型都完全不同于传统控制测量,需要人员、仪器、CPⅢ标志元器件及相关软件的配套,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漏,CPⅢ测量将会失败。

本作业指导书主要依据《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85号)、《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以及《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结合集团公司武广客运专线、京石客运专线、沪宁城际测量经验,并参考国内、外有关无砟轨道的测量技术编制而成。主要内容包括无砟轨道高级控制的复测、CPⅢ控制测量、CRTSⅠ板式无砟轨道精调测量、CRTSⅡ板式无砟轨道精调测量、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精调测量、轨道加密基准点GRP测量及沉降观测。

参加编写人员:罗株柠、刘晓野、徐双民、张旭东、唐达昆、施建、刘国雄。

由于时间紧,章节多,编制难免存在疏漏,敬请批评指正,以便修订。·26·目录无砟轨道精测复测作业指导书1 无砟轨道CPIII 精密测量作业指导书7 无砟轨道加密基桩GRP控制点测量作业指导书19 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测量作业指导书27 无砟轨道CRTS Ⅰ型板精调测量作业指导书33 无砟轨道CRTSⅡ型板测量作业指导书42 沉降变形观测作业指导书(路基、桥涵、过渡段、隧道)49 附表1 观测断面与观测点工程属性信息表70 附表2 电子水准测量记录手簿71 附表3 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沉降观测桩)72 附表4 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沉降板)73 附表5 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剖面管)74 附表6 路基分层沉降观测记录表75 附表7 路基分层沉降观测记录汇总表76 附表8 路基边桩位移观测记录表77 附表9 路基边桩位移观测记录汇总表78 附表10 桥梁承台沉降观测记录表79 附表11 桥梁墩(台)沉降观测记录表80 附表12 涵洞沉降观测记录表81 附表13 隧道沉降观测记录表82 附表14 桥梁梁部徐变观测数据录入表83 无砟轨道精测复测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本条文适用无砟轨道基础平面控制CPI,线路平面控制,CPⅡ及二等水准点复测。2 作业准备2.1资料准备

2.1.1

项目上场后,应立即组织交接桩和复测。交接桩一般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共同参加,由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

现场桩橛点交,同时进行线下工程测量成果资料的移交,并签订交接桩协议书。交接协议书一式三份,应附有交桩资料详细清单,清单中应分类说明交桩点号明细、等级、坐标(投影带、投影面等)和高程系统等。

2.1.2

设计单位提交的测量成果应包括:

2.1.2.1

CPI、CPⅡ平面和高程控制点成果、点之记。

2.1.2.2

平面和高程控制桩橛的外型交接。

2.1.2.3

线路平纵断面资料,线路平纵曲线参数。

2.2

人员准备

复测人员应符合相关规定。测量人员应具备测量资格证,持证上岗。平面测量人员数量根据GPS接收机台数配备,一般每台GPS接收机配备2人。高程测量每组配备3人。2.3

仪器、设备准备

2.3.1

平面CPⅠ、CPⅡ控制测量,外业采用的GPS接收机为标称精度不大于5mm+1ppm双频接收机;标称精度不大于5mm+1ppm单频接收机仅用于CPⅡ控制测量外业。高程测量采用电子水准仪,型号

为LeicaDNA03或TrimbleDini12,标称精度为:0.3mm/km。

2.3.2

测量仪器必须经过有资质的检定部门检定,并在有效期内。

2.4

采用技术标准

2.4.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2.4.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3

CPI、CPⅡ平面控制复测

3.1复测方案

3.1.1控制形

复测时先进行外业GPS测量形构设计、对于个别丢失的控制点,应及时在原控制点附近补设,联测点尽量与设计保持相同,以保证原控制形。

3.1.2外业测量

CPI复测采用双频GPS接收机,静态测量方法进行,按二等精度作业要求施测。首先复测CPI控制点,与CP0联测,以CP0约束CPI。整个标段CPⅠ控制与CP0框架控制点采用双频GPS接收机按B级GPS技术要求进行联测。每个CP0框架点至少与2个CPⅠ控制点联测,按照设计院联测点进行联测,若相邻标段交接处与CP0框架点较远,相邻标段可互换搭接段数据。

CPⅡ复测采用双频GPS接收机,静态测量方法进行,按三等精

度作业要求施测。复测CPⅡ时,与管段内所有CPI联测,以CPI约束CPⅡ。3.1.3标段联测

标段分段复测时,搭接处选取的相邻共用平面控制点一般应不少于2个,坐标换带时应不少于4个;高程搭接应不少于一个共用水准点,并与相邻标段签订书面共用桩协议。

3.1.4

内业数据处理

基线解算采用广播星历,使用商用GPS数据处理软件(LGO、TGO)进行基线解算。基线合格后采用基线平差软件(武汉大学COSA 软件)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和二维约束平差,得到复测坐标。基线不满足规范要求的要及时通知外业组重新进行外业测量。

在基线解算满足规范要求后,CPI采用CP0框架控制点进行约束,使用GPS平差软件进行整体平差。CPⅡ控制采用经过复测后证明是可靠的本测段所有CPⅠ控制点进行约束。CPⅠ的数据应采用设计院提供的勘测成果或复测后设计院提供的修正测量成果。 3.2 作业技术要求

3.2.1作业时其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目CPⅠ(B级)CPⅡ(C级)静态测量卫星高度角(°)≥15 ≥15 有效卫星总数≥5 ≥4 时段中任一卫星有效观测时间(min)≥30 ≥20 时段长度(min)≥90 60 观测时段数≥2 1~2 数据采样间隔(S)15 15 PDOP 或GDOP ≤6 ≤8 3.2.2

天线应严格整平对中,对中误差

≤1mm。每时段开机前和关机后各量一次天线高,三个方向天线高互差不大于2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的天线高;3.2.3 观测时详细记录测站点号、日期、时段、天线高、观测者、记录者等;

3.2.4

开机后应检查有关指示灯与仪表;

3.2.5

观测中应查看测站信息、接收卫星数、数据记录信号灯等情况,保证接收机工作正常,数据记录正确;

3.2.6

观测中在接收机10m内禁止使用对讲机和手机;

3.2.7

每日观测结束后,当天及时将数据转存至计算机,并拷贝成一式两份,确保观测数据不丢失。

3.3

精度要求

3.3.1

各独立闭合环坐标分量闭合差均符合下式的规定:

;;环全长闭合差应满足:式中:为环闭合差,n为独立环中的边数;3.3.2重复基线的长度较差小于。

3.3.3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的改正数绝对值均满足下式:

VΔx≤3σ,

VΔy≤3σ,VσZ≤3σ GPS基线长度精度用下式表示:式中:σ——中误差(mm);d——相邻点间距离(km)3.3.4

GPS测量精度指标

控制级别基线边方向中误差最弱边相对中误差CPⅠ≤1.3″

1/180000

CPⅡ≤1.7″

1/100000

3.3.5

可重复性测量精度和相邻点位的相对精度:

控制点可重复性测量精度相对点位精度CPⅠ10 8+d×10-6 CPⅡ15 10 4 高程控制复测4.1

复测方案

4.1.1

复测水准线路

按设计布设水准路线路逐点顺序测量,形成附合水准路线,整个标段至少联测两个深埋水准点。高程复测时,可将线路加密水准点一并纳入高程点复测。4.1.2

外业测量

采用标称精度不低于0.3mm/km的电子水准仪,按设计同等(二等水准)精度要求施测。采用设计院提交的深埋水准点或基岩点作为起闭点,对于区域地面沉降区域要联测到基岩点,按附合水准方法施

测。观测顺序为:

往返测:奇数站为后—前—前—后

偶数站为前—后—后—前4.1.3标段联测

标段分段复测时,高程联测应伸入相邻标段至少于一个共用水准点,并与相邻标段签订书面共用桩协议。

4.1.4

内业数据处理

高程控制以联测的深埋水准点或基岩点为起算点,用专业平差软件进行严密平差计算。4.2

作业技术要求

4.2.1

作业主要技术要求

水准点复测限差要求测量等级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mm)往返不符值或闭合差(mm)复测较差(mm)二等1.0

4.2.2水准测量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同一区段的往返测使用同一类型仪器和转点尺垫,沿同一路线进行。

4.2.3

观测间歇时,最好在水准点上结束。否则,应在最后一站选择两个坚稳可靠、光滑突出、便于放置标尺的固定点,作为间歇点。

4.2.4

气象条件稳定时进行观测,扶尺时借助尺撑,使标尺气泡居中,标尺垂直。跨越较大河流或水域时,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

12897-2006)跨河水准测量有关技术要求执行。

4.2.5

水准测量野外作业结束后,每条水准路线应按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计算偶然中误差MΔ,MΔ≤±1.0mm;当水准的环数超过20个时,按环线闭合差计算Mw,Mw≤±2.0mm。MΔ、Mw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

L——测段长或环线周长(km);

n ——测段数;W ——水准路线的环线闭合差(mm);N ——水准环数。5 精测复测成果与设计成果对比评价 5.1

CPI、CPⅡ成果评价

将复测成果与设计成果进行对比,当复测结果与设计单位成果较差超限时,再次复测,查明原因。当确认设计单位成果资料有误或精度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及时与监理、设计单位协商,对成果进行更正;复测成果与设计单位成果较差满足限差要求时,应采用设计单位测量成果。

采用GPS复测CPⅠ、CPⅡ控制点,复测成果与设计成果坐标较差应满足下表的要求:

表5.1-1

控制点的点位精度要求(mm)

控制点相对点位精度同精度复测坐标较差限差CPⅠ10 20 CPⅡ10 15 表5.1-2

GPS复测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限差

控制等级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限差CPⅠ1/130 000 CPⅡ1/80 000 5.2

高程控制点成果评价

每条水准路线测段往返测高差较差算得的高差偶然中误差M△和按环闭合差算得的全中误差Mw超限时,应先重测不符值或闭合差较大的测段,使其满足精度要求。与设计高差比较符合6mm,对高差较差超限的测段应再次测量确认。复测高程与设计高程比较,以期发现沉降趋势或规律。当确认设计单位勘测资料有误或精度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应与设计单位协商,对勘测成果进行处理。6、复测成果整理

6.1复测工作结束后应提交复测成果报告。复测成果报告应包括复测的技术标准、规范的执行情况,测量人员、设备、测量方法、起算数据稳定性的检验分析、内业计算以及超限原因分析和成果取用等内容。具体如下:

6.1.1精测复测技术设计书(包括平面和高程技术设计书);

6.1.2精测复测报告,复测报告内容应包括:

(1)任务依据、技术标准、测量日期、作业方法、人员设备、数据处理方法、控制测量精度、复测点现状分析、复测资料尚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复测结论等。

(2)闭合环闭合情况及精度统计。

(3)起算点的点号、坐标,起算点稳定性分析。

(4)平面控制坐标成果,包括点号、平面坐标、坐标中误差、点位中误差、点对的坐标方位角及精度、平面边长及精度、复测基线、坐标成果和设计成果的比较。

(5)高程控制高差成果,包括点号、距离、往返测高差、往返测不符值、每千米偶然中误差、复测高差和设计高差的成果比较。

6.1.3复测报告的附件:

(1)GPS、水准仪等设备的鉴定证书。主要测量人员资格证书。

(2)施测单位的测绘资质证书。

(3)平面控制图、基线报告、闭合环报告、约束和无约束平差报告;

(4)高程水准测量线路示意图、水准测量原始观测数据;

(5)GPS测量和水准测量的外业观测原始记录手簿。7、精测复测注意事项

7.1

CPⅠ、CPⅡGPS复测坐标推算不能单点推算,以避免误差放大。

7.2

数据处理应先采用LGO或TGO等随机商业软件进行基线处理,得到基线文件后,再采用COSA

GPS平差软件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和二维约束平差,进行二维约束平差时,固定已知点点位分布要均匀且稳定性良好。7.3坐标投影换带进行坐标转换时,应采用专用软件Geotrans进行,要注意大地高(参考椭球面)与水准高(似大地水准面)两个高程系统之间的高程

异常值,以减小投影变形。

无砟轨道CPIII精密测量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本条文适用无砟轨道CPⅢ测量。

2 作业准备 2.1资料准备

2.1.1

CPⅢ正式测量前,应收集本标段CPI、CPⅡ及二等水准控制点资料。并对控制点进行全面复测,确认CPI、CPⅡ及二等水准点等基础资料成果准确、可靠。

2.2

人员准备

22.1

复测人员应符合相关规定。测量人员应具备测量资格证,持证上岗。测量人员数量为:平面测量每组4人,高程测量每组3人。

2.3

仪器、设备准备

2.3.1测量仪器必须经过有资质的检定部门检定,并在有效期内。采用仪器精度不低于下表1和表2的有关要求:

表1

轨道控制CPⅢ控制测量使用仪器精度要求仪器类型相关要求备注全站仪方向中误差不大于1″ 测距中误差不大于1mm+2ppm TCA2003、TCRP1201+、TrimbleS8

精密镜重复性和各标志点间互换性安装误差X、Y、H均不大

于0.3mm。

金属框精密棱镜、sinning棱镜

温度计

测量精度应不低于±0.5℃

气压计

测量精度应不低于±5hpa 水准仪每公里水准测量往返测高差中数测量的中误差不大于±1mm/km。DNA03、Dini12

水准标尺整体铟瓦水准标尺带尺垫2米条码尺表2 轨道控制CPⅢ控制测量使用的配件加工和安装精度要求CPⅢ测量标志几何尺寸的加工误差重复性安装误差互换性安装误差备注精度指标±0.01mm~±0.05mm

±0.3mm

±0.3mm

平插口型、球棱镜型

注:1

CPⅢ测量标志应满足“铁建设[2008]80号” 文的相关要求。2 CP Ⅲ测量标志重复性安装误差和互换性安装误差,指的是X、Y、H三方向的误差应均小于±0.3mm。

2.3.2

CPⅢ测量应使用原装木质脚架,水准测量使用的尺垫重量应不低于3kg。CPⅢ外业数据采集软件和CPⅢ内业平差计算和精度评定的处理软件应采用国家式铁道部主管部门评审通过的软件。

2.4

其他准备

2.4.1无砟轨道对线下基础工程的工后沉降要求非常严格,

CPⅢ的控制测量应待线下工程沉降和变形满足要求,且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通过后进行。

2.4.2

CPⅢ平面控制在施测前,应进行详细的技术方案设计。技术方案设计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CPⅢ点的埋设与编号设计、与上一级控制点的联测方案设计、CPⅢ观测形设计、测量方法与精度设计、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及其周期检定计划、内业数据处理方法设计、人员组织计划、应提交的成果资料清单和质量保障措施以及安全生产的注意事项等。

2.4.3

CPⅢ控制观测前的准备工作:CPⅢ点的埋设与编号,全站仪、棱镜、木质脚架、温度计、气压计、外业采集软件、平差软件及电子水准仪、铟刚条码尺、尺垫、尺撑等测量仪器和设备的准备,人员的组织与分工,内业数据处理软件的准备与培训等。保证一名外业数据采集负责人,平面和高程各派一名专业工程师负责数据处理和成果整理。

2.5

采用技术标准

2.5.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2.5.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2.4.3《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

3

CPⅡ及二等水准点加密3.1.1

CPⅢ测量前,必须进行CPⅡ及二等水准点加密,确保线路两侧50m通视范围内CPⅡ控制点的密度达到500m~600m一个,高程控制点线路两侧50m范围内的密度达到2000m左右一个,否则应同精度加密。

3.1.2

CPⅡ加密点路基地段埋设于路基两侧稳固且不易破坏处,桥梁、隧道地段埋设于水沟电缆槽顶面。路基、桥梁的地段采用GPS按C 级精度加密;高程采用二等水准点加密。隧道洞内采用导线按四等导线精度施测。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可共用控制点。

3.1.3

CPⅡ

的加密的主要目地是为了方便CPⅢ基桩的观测,以及弥补被损毁的和无法利用的CPⅡ点。在路基、桥梁地段CPⅡ加密可采用GPS 测量在原精密平面控制基础上按同精度扩展方式加密;隧道内CPⅡ控制点应在隧道贯通后,采用导线测量方法测设。CPⅡ导线加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表 3 洞内CPⅡ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控制级别附合长度

(km)边长(m)测距中误差(mm)测角中误差(″)相邻点位坐标中误差(mm)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限差方位角闭合差限差(″)对应导线等级备注CPⅡL≤2 400~600 3 1.8

7.5

1/55

000 ±3.6

三等

单导线CPⅡ2<L≤7 400~600 3 1.8

7.5

1/55

000 ±3.6

三等

导线环CPⅡL>7 400~600 3 1.3

5

1/100 000 ±2.0

二等

导线环3.1.4

隧道贯通后进行CPⅡ控制点测量时,

CPⅡ控制测量只能采用导线测量,导线附合于隧道两端的CPⅠ控制点上,边长以600~800m为宜,导线测量的主要满足以下技术要求:(1)导线测量应起闭于隧道洞口两端的CPⅠ控制点上,采用标称精度不低于1″、2mm+2ppm的全站仪施测。

(2)导线点应布设在施工干扰小、安全稳固、方便设站、便于保存的地方,点间视线应距洞内设施0.2m以上。

(3)导线测量应采用标称精度不低于1″、2mm+2ppm的全站仪施测,观测前应先将仪器开箱放置20分钟左右,让仪器与洞内温度基本一致;观测前须按要求对全站仪进行检校,作业期间须在仪器鉴定有效期内。边长观测应进行温度、气压等气象元素改正,温度量测精度不低于±0.5℃,气压量测精度不低于±5hpa。

(4)洞口站测角宜在夜晚或阴天进行;观测时隧道内应充分通风,无施工干扰,避免尘雾;

(5)目标棱镜人工观测时应有足够的照明度,受光均匀柔和、目标清晰,避免光线从旁侧照射目标。采用自动观测时应尽量减少光源干扰;

(6)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控制等级仪器等级测回数半测回归零差2C较差同一方向各测回间较差CPⅡDJ1 4 6″ 9″ 6″ DJ2 6 8″ 13″ 9″ (7)导线边长测量,读数至毫米。距离和竖直角往返各观测2测回。各项限差应满足表5的要求。表5 距离和竖直角观测限差仪器精度等级测距中误(mm)同一测回各次读数互差(mm)测回间读数较差(mm)往返测平距较差Ⅰ

CPⅡ导线应在方位角闭合差及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满足要求后,采用严密平差法进行计算。建议采用COSA进行数据处理。

4 CPⅢ测量精度要求4.1

CPⅢ平面控制的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表6的规定。

表6 CPⅢ平面的主要技术指标控制名称测量方法方向观测中误差距离测量的中误差可重复性测量精度相对点位精度CPⅢ平面自由测站边角交会±1.8″

±1.0mm

±1.5mm

±1mm

注:1 可重复性测量精度指:控制点两次测量,其X、Y方向坐标差的中误差。

2 相对点位精度指的是相邻两点间相对点位误差椭圆长短轴平方和的开根号值。4.2

CPⅢ高程控制的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表7的规定。

表7 CPⅢ高程的主要技术指标控制名称测量方法测量精度等级MΔ MW 可重复性测量精度CPⅢ高程水准测量精密水准±2mm ±4mm ±1.5mm

注:1

MΔ为根据水准测段往返测高差较差计算的每千米水准测量的高差偶然中误差。2 MW为根据闭合环闭合差计算的每千米水准测量的高差全中误差。3可重复性测量精度指的是控制点两次测量,其高程差的中误差。4 表中MΔ和MW的计算公式分别为:4.2-1

4.2-2

式中:△——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

L——测段长或环线周长(km);n——测段数;W——水准路线经过各项修正后的环线闭合差(mm);N——水准环数。5 CPⅢ精密测量5.1

CPⅢ控制点埋设与编号

5.1.1

CPⅢ平面控制点与高程控制点共点。路基地段CPⅢ点沿线路布置在路基两侧CPⅢ专用立柱上,专用立柱设置在接触基础上并通过钢筋连接;桥梁地段设置固定支座端防撞墙两侧;隧道设置于隧道二衬侧壁上。

(1)路基地段:路基段CPⅢ点成对布设在路基上设置的专用立柱上,专用立柱基础可利用接触杆的扩大基础,与原基础同宽,与接触基础同时浇筑,CPⅢ立柱高1.1~1.2m,直径20cm,在施工时应加4根直径为6mm的钢筋。CPⅢ点布设在控制点桩内侧,距桩顶面距离不小于10cm。具体实施方案如下图1所示:

1.1m

CPⅢ点

图1 路基段专用控制点桩上的CPⅢ点(2)桥梁地段:桥梁地段CPⅢ点成对布设在墩台顶部桥梁固定支座端上方的防撞墙顶中部,相邻两对CPⅢ点纵向距离50~70m。对于大跨或多跨连续梁部分点可布设在活动端防撞墙顶中部,加盖防水皮套。桥梁段CPⅢ点布设具体位置如图2所示。图2 桥梁段CPⅢ点的布设(3)隧道地段:隧道地段CPⅢ点成对布设在电缆槽顶面以上30cm的边墙二

衬上。隧道段相邻两对CPⅢ点纵向距离约60m。隧道段CPⅢ点布设具体位置如图3所示。0.3m

图3

隧道段CPⅢ点的布设5.1.2

CPⅢ点沿线路纵向间距宜为60m左右(接触杆间距)、横向间距不超过结构宽度,点位纵向里程差不大于1m。各CPⅢ控制点应设于设计轨道顶面以上30cm的地方并应大致等高。

5.1.3

CPⅢ点的预埋件要求埋设稳固;预埋件埋设于接触基础顶面时保证其铅垂(球棱镜型);预埋件横向埋设时应使预埋件水平埋设(插销型)。

5.1.4

CPⅢ点的编号:点号一般由7位数字组成,前四位数字表示CP Ⅲ点所在里程的整公里数,共页测量单位:天气:测量日期:年月日自由测站编号温度气压CPⅢ点编号备注CPⅢ点编号备注自由测站、CPⅢ点编号示意图

线路里程方向说明:将自由测站编号、CPⅢ点编号在上示意图上标记出来

司镜:记录:测量时间:时分5.2.7

CPⅢ平面外业观测成果质量评定与检核的内容包括:半测回归零差、同一测回各方向2C较差、不同测回同一方向归零后方向值互差、同一CPⅢ点各测回距离较差、由相邻测站测量的观测值计算的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1

公路桥涵工程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YLCS—ZW—23—A [工艺标准适用范围] 适用于榆林长盛路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各项目部承建的新建、改扩建的公路路基、路面、桥梁、涵洞的施工测量放线作业。 [作业条件] 1、工程项目明确。 2、工程位置、工程类型、等级确定, 方案明确。 [操作步骤] 1、 ( 控制网点) 的测设 控制网点就是在工程所在沿线( 测区范围内) 先选测一些有代表性的控制点。连接各点组成测区的测量骨干。在施工准备期间, 必须对控制网点进行识别、确定。 1.1控制网点的布置方法 建立平面控制网点的方法有两种, 即三角网测量和导线测量。 A、三角网, 即在地面上选择一些控制点, 组成互相连接的三角形网状, 称为三角网。适用于山区、丘陵地带测量距离较困难的地区, 其测角任务重, 量距工作量较小, 一般应用在小型桥梁及隧

3 其必须有一条基线( 即勘设测定的基线) 为基础进行布设。其计算方法按平面三角学及简易平差方法进行成果计算。 B 、 导线, 即在地面上选定的控制点, 组成连续的折线或多边形, 构成导线。其适用于加密控制点和小范围的独立施工测量, 特别是分布较复杂的建筑地区和障碍物较多的带状地区, 减少测角和平差的工作量, 更适用于全站仪的测量工作, 其布置形式有附全导线、 闭合导线和支导线三种形式。 附合导线: 从一条高级导线出发, 经过一系列转折点, 最后附合到另一个高级导线, 呈伸展状为附合导线, 它适用于带状建筑物的测量、 控制, 公路工程一般采用这种形式( 见下图) 。 闭合导线: 从一个高级导线出发, 经过一些转折点, 最后又回到这一高级导线, 整个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叫闭合导线。它适用于局部地区的测量, 象工厂、 车站、 学校等建筑区( 见下图) 。

施工放样作业指导书

施工放样作业指导书 编制: 复核: 审核:

(一)施工测量放样工艺流程图 放样数据准备 计算程序准备 测放点线 交样 施工控制资料 绘制交样单 检核 检核 检核 读审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 测站点测量.放样 检校仪器 资料归档 有

(二)施工测量放样作业方法及要求 一、说明 放样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如精度要求、控制点分布、现有仪器、现场条件、计算工具等来选择测站点和放样点的 测设方法的不同组合及不同的检核方法。 各类工程及同一工程的不同阶段、不同部位对放样点的精度要求不同,所以对测站点和放样点的精度要求也不相同。作业时请严格执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城市测量规范》(CJJ8-99);《新建铁路工程测量技术规范》(TB10101-99);《城市轨道交通标准汇编》等规程规范。 本书中提到的限差指规范要求的限差,如果设计上有特殊要求,按设计要求执行。 二、测量资料收集与放样方案制定 1.测量放样前,应从合法、有效途径获取施工区已有的平面和高程控制成果资料。 2.根据现场控制点标志是否稳定完好等情况,对已有的控制点资料进行分析,确定是否全部或部分对控制点进行检测。 3.已有控制点不能满足精度要求应重新布设控制,已有的控制点密度不能满足放样需要时应根据现有的控制点进行加密。 4.必须按正式设计图纸、文件、修改通知进行测量放样,不得凭口头通知和未经批准的图纸放样。

5.根据规范规定和设计的精度要求并结合人员及仪器设备情况制定测量放样方案。其内容应包括:控制点的检测与加密、放样依据、放样方法及精度估算、放样程序、人员及设备配置等。 三、放样前准备 1.阅读设计图纸,校算建筑物轮廓控制点数据和标注尺寸,记录审图结果。 2.选定测量放样方法并计算放样数据或编写测量放样计算程序、绘制放样草图并由第二者独立校核。 3.准备仪器和工具,使用的仪器必须在有效的检定周期内。给仪器充电,检查仪器常规设置:如单位、坐标方式、补偿方式、棱镜类型、棱镜常数、温度、气压等。 4.使用有内存的全站仪时,可以提前将控制点(包括拟用的测站点、检查点)和放样点的坐标数据输入仪器内存,并检查。 四、全站仪坐标法设站+极坐标法放点 1.在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并对中整平,初始化后检查仪器设置:气温、气压、棱镜常数;输入(调入)测站点的三维坐标,量取并输入仪器高,输入(调入)后视点坐标,照准后视点进行后视。如果后视点上有棱镜,输入棱镜高,可以马上测量后视点的坐标和高程并与已知数据检核。 2.瞄准另一控制点,检查方位角或坐标;在另一已知高程点上竖棱镜或尺子检查仪器的视线高。利用仪器自身计算功能进行计算时,记录员也应进行相应的对算以检核输入数据的正确性。

线路接地电阻测量作业指导书(最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线路接地电阻测量作业指导书 (最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线路接地电阻测量作业指导书(最新版)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湖南省电力公司110~500kV送电线路接地电阻测量作业。2引用文件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T741—2001 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导则DL475—1992 交流接地电气装置的DL/T621—1997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规程DL/T5092—1999 3检测前准备 3.1准备工作安排 √

序号 内容 标准 责任人 备注 1 准备好测试用的工器具及资料 工器具必须有试验合格证,资料应齐全 2 学习作业指导书、交待工作范围、带电部位、安全措施及危险点 工作班组必须全员参加,认真学习,全面分析 3.2工器具 √ 序号 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接地电阻测量仪 ZC-08 台 1 含辅助线、插钎 2 专用工具 拆接地引下线螺栓专用套 1 3

绝缘手套及个人工具 3.3危险点分析 √ 序号 内容 1 正在连接辅助射线时摇动摇表2 拆、装接地螺栓未戴绝缘手套3.4作业分工 √ 序号 作业内容 分组负责人签字 作业人员签字 1

CPⅢ控制网测量作业指导书

XXXX铁路XXXXXX标无砟轨道工程 编号: CPⅢ网布设测量作业指导书 单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20XX年X月X日发布 20XX年X月X日实施

CPⅢ网布设测量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应XXXX铁路XXXX-X标CPⅢ网布设、测量工作。 2 作业准备 2.1 前期准备 无砟轨道对线下基础工程的工后沉降要求非常严格,CPⅢ控制网测量应在线下工程沉降变形满足且通过沉降评估后开展;收集设计院的CPⅠ、CP Ⅱ及二等水准控制网的贯通复测成果资料,完成对设计所交CPⅠ、CPⅡ控制点和水准点的贯通复测成果再进行一次复测。 2.2 编制轨道控制网(CPⅢ)布设技术方案 根据现场区段CPⅠ、CPⅡ及二等水准控制网布设具体情况及线下工程已经竣工验收合格工程特点,编制轨道控制网(CPⅢ)布设技术方案,并报贵广公司进行审批。 2.3 仪器配置 ⑴标称精度不低于1″、1mm+2ppmm的智能型全站仪(具有自动搜索、自动照准、自动观测、自动记录功能)。 ⑵不低于DS05级的精密电子水准仪。 2.4 测量人员配备 每一个CPⅢ控制网布设区段设精测小组1个,每个小组成员8人,其中测量工程师1名,测量技术人员1名,测量工6名。 2.5 测量人员培训

测量人员素质高,上岗前均经过培训,主要测量人员要持有贵广公司组织的CPⅢ测量数据采集与平差处理培训结业证书,持证上岗。 2.6仪器设备检定和日常检校 ⑴所有测量仪器、设备均有法定计量检定证书,并在有效期内。 ⑵测量仪器有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均要进行检校。 3 主要技术要求 ⑴《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101—2009) ⑵铁建设[2009]196 号《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 ⑶铁道部关于印发《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铁路工程基桩控制网(CPⅢ)测量管理工作办法》的通知(铁建设[2008]80 号) ⑷《客运专线几何状态测量仪技术暂行规定》(科技基[2008]86号) ⑸《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85号) ⑹《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⑺《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⑻贵广铁路设计文件及铁道部相关规定 4 测量程序及工艺流程 4.1 测量程序 测量准备CPⅢ轨道控制网布设CPⅢ轨道控制测量CPⅢ轨道控制复测与维护 4.2 测量工艺流程

支柱装配测量计算施工作业指导书

支柱装配测量计算施工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怀邵衡铁路支柱装配测量计算。 2 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熟悉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技术人员学习设计图纸和相关设计文件,熟练掌握国家规范和技术标准;施工前制定当天施工计划,制定施工安全保障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培训,尤其是重点工序须重点学习,反复研究;各施工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 (1)组建专业测量组,负责支柱装配测量计算; (2)支柱整正已符合技术标准; (3)附加线架设完成; (4)承力索高度测量应在承力索安装固定到位,接触线架设后进行。 3 技术要求 (1)支柱装配测量应在附加悬挂架设完成后,按照支柱装配测量数据表所列项目逐一测量:①支柱倾斜度宜采用经纬仪测量;②现场实测线路曲线外轨超高应精确到mm; (2)腕臂底座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根据基础标高偏差情况选择预留孔安装位置,允许偏差±50mm;已有孔位不能满足要求,需在预定支柱时,单独确定支柱孔位及柱高。对于侧面限界偏小支柱及正线曲内正定位支柱,需通过软件验证调整底座安装位置(考虑下底座上移100 mm),保证定位环安装位置。为保证定位器的安装和受力符合要求,套管座偏离承力索座的距离通常为300mm,转换柱非支最大可调整到500mm(以安装图为准); (3)支柱装配各部件尺寸应采用支柱装配软件计算,计算值精确到mm; (4)定位装置计算时,需注意侧面限界小于3.1m时曲内正定位、锚段关节转换柱、倒立柱、道岔柱等支柱装配零件位置是否符合安装要求。若改变拉出值和定位器型号,应取得设计同意; (5)所有装配在计算时应验证动态包络线的符合性。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为:测量工具准备→现场测量→内业整理→输入计算→加工数据→结束 5 工艺流程 6 施工要求 6.1 施工准备 组建专业测量计算组,对专业组成员进行测量方法及计算软件应用的培训。 (1)测量 限界测量 限界值为近轨轨面处支柱前沿至轨道中心的距离。对于有防撞墙影响的高架桥上采用丁字尺、水平尺及线坠配合测量支柱限界(如图1所示),限界值等于A+B+C(防撞墙的厚度应实测)。

测量放样作业指导书.doc

. 施工放样作业指导书(一)施工测量放样工艺流程图 读审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 施工控制资 放样通知单放样数据准备 料计算程序准备 检核有 有问题检校仪器测站点测量 检核 有问题 测放建筑物轮廓点线 有问题 检核 绘制交样单 交样 资料归档

. (二)施工测量放样作业方法及要求 一、说明 本指导书是根据常规放样方法编写的,放样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如精度要求、控制点分布、现有仪器、现场条件、计算工具等来选择测站点和放样点的 测设方法的不同组合及不同的检核方法。 各类工程及同一工程的不同阶段、不同部位对放样点的精度要求不同,所以对测站点和放样点的精度要求也不相同。作业时请严格执行《工程测量规范》、《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和《施工测量控制程序》。本书中提到的限差指 规范要求的限差,如果设计上有特殊要求,按设计要求执行。 二、测量资料收集与放样方案制定 1.测量放样前,应从合法、有效途径获取施工区已有的平面和高程控制成果资料。 2.根据现场控制点标志是否稳定完好等情况,对已有的控制点资料进行分析,确 定是否全部或部分对控制点进行检测。 3.已有控制点不能满足精度要求应重新布设控制,已有的控制点密度不能满足放 样需要时应根据现有的控制点进行加密。 4.必须按正式设计图纸、文件、修改通知进行测量放样,不得凭口头通知和未经 批准的图纸放样。 5.根据规范规定和设计的精度要求并结合人员及仪器设备情况制定测量放样方 案。其内容应包括:控制点的检测与加密、放样依据、放样方法及精度估算、放 样程序、人员及设备配置等。 三、放样前准备 1.阅读设计图纸,校算建筑物轮廓控制点数据和标注尺寸,记录审图结果。 2.选定测量放样方法并计算放样数据或编写测量放样计算程序、绘制放样草图并 由第二者独立校核。 3.准备仪器和工具,使用的仪器必须在有效的检定周期内。给仪器充电,检查 仪器常规设置:如单位、坐标方式、补偿方式、棱镜类型、棱镜常数、温度、气

线路交叉跨越测量 作业指导书 - 制度大全

线路交叉跨越测量作业指导书-制度大全 线路交叉跨越测量作业指导书之相关制度和职责,1适用范围适用于湖南省电力公司110~500kV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测量作业。2引用文件《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国家电网安监[2005]83号《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T741—2001...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湖南省电力公司110~500kV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测量作业。 2 引用文件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国家电网安监[2005]83号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T741—2001 《架空输电线路管理规范(试行)》国家电网生[2003]481号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 3 测量前准备 3.1准备工作安排√序号内容标准责任人备注1准备好测量工器具及资料工器具必须有试验合格证,资料应齐全2学习作业指导书、交待工作范围、带电部位、安全措施及危险点工作班组必须全员参加,认真学习,全面分析3.2工器具√序号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测量仪器台 3.3危险点分析√序号内容1使用金属塔尺有可能导致距被跨越带电物体的安全距离不够,导致触电3.4安全措施√序号内容1注意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并加强监护3.5作业分工√序号作业内容分组负责人签字作业人员签字1测量2记录4 作业程序 4.1开工√序号内容作业人员签字1办理工作任务单2工作负责人交代工作任务、安全措施、注意事项,。4.2作业内容及标准√序号作业内容作业步骤及标准安全注意事项责任人1安置仪器在距离交叉跨越点适当位置安置仪器2测量测量导线与被跨越物交叉角或距离注意保持安全距离3撤离收拾仪器并装箱不得强行装箱,以防损坏;装箱后必须仔细检查是否牢靠,防止仪器摔出4.3竣工√序号内容负责人签字1工作负责人检查接地引下线与铁塔连接是否牢固2资料整理并存档5工作总结1工作评价2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6指导书执行情况评价存在问题改进意见兼职职责内务职责内审员职责 欢迎下载使用,分享让人快乐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 编制: 复核: 审核:

(一)施工控制测量工艺流程图

(二)施工控制测量方法及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是针对施工控制测量的特点和作业需要编写的,范围是施工平面控制网、平高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和控制点加密。使用本指导书进行测量作业,应遵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城市测量规范》(CJJ8-99);《新建铁路工程测量技术规范》(TB10101-99);《城市轨道交通标准汇编》等规程规范。 一、准备工作 1.收集资料 1.1广泛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和地形图资料。 (1)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成果表、点之记、展点图、路线图、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等。收集资料时要查明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平高系统、施测等级和成果的精度评定。 (2)收集的地形图资料包括测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专业用图,主要查明地图的比例尺、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成图质量等。 (3)如果收集到的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不一致,则应收集、整理这些不同系统间的换算关系。

1.2收集合同文件、工程设计文件、业主(监理)文件中有关测量专业的技术要求和规定。 1.3准备相应的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城市测量规范》(CJJ8-99);《新建铁路工程测量技术规范》(TB10101-99);《城市轨道交通标准汇编》等规程规范。 2.现场踏勘 携带收集到的测区地形图、控制展点图、点之记等资料到现场踏勘。踏勘主要了解以下内容: 2.1原有的导线点、水准点、GPS点的位置,了解觇标、标石和标志的现状,其造标埋石的质量,以便决定有无利用价值。 2.2原有地形图是否与现有地物、地貌相一致,着重踏勘增加了哪些建筑物,为控制网图上设计做准备。 3.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是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和对施工测量精度的要求,及合同、业主和监理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和观测方案,保证在规定期限内多快好省地完成生产任务。 3.1技术设计必须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3.1.1任务概述:说明工程建设项目的名称、工程规模、来

涵洞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涵洞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1.适用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至铁路涵洞施工测量。 2 .作业准备 2.1 资料准备 图纸审核、资料收集、放样资料计算审核和报验。 2.2 现场核对 施工前对涵洞中心里程、平面位置、斜交角度、道路及河沟里程、涵长、各点高程、及有关尺寸进行放线核对,如有疑问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 2.3 仪器设备配备 标称精度不低于2"、2mm+2ppm的全站仪。 标称精度不低于平面10mm+lppm,高程20mm+lppm的GPSRTK测量系统。 不低于S3光学水准仪。 2.4 测量人员配备 每个作业工区设测量放样小组1个,小组成员4人,其中测量工程师1名,测量工3名。 2.5 测量人员培训 测量人员上岗前均经过培训,主要测量人员应持有汉十高速铁路建设测量工程师业务培训结业证书,持证上岗。 2.6 仪器设备检定和日常检校 所有仪器设备均有法定计量检定证书,并在检定有效期。 测量仪器在使用前或使用过程中均要进行日常检校。 3.技术要求 涵洞施工前,应先对全线的控制网进行加密,施工控制网加密测量可根据施工要求采用同级扩展或向下一级发展的方法。加密高程控制测量应启闭于线路水准几点,采用同级扩展的方法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3.1施工加密控制网测量作业的基本要求: GPS作业技术要求

3.2 GPS加密施工控制网的精度指标。 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3.3水准测量的精度及限差如表3.2所示。 水准测量精度(mm) 4. 涵洞施工放样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测量程序 测量准备→地基处理施工放样→基础施工放样→涵身施工放样→涵洞竣工测量。 4.2 测量工艺流程 测量工艺流程图。

线路参数测试作业指导书

交流输电线路工频电气参数测量作业指导书 批准: 审核: 编制: 深圳市鹏能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试验分公司

1.试验项目 测试要求 新建和改建的单回交流输电线路,在运行前应进行线路单位长度电阻、电感、电容等工频电气参数的测量; 新建和改建的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在运行前应进行双回线路之间的工频单位长度的耦合电感、耦合电容测量。 线路电气参数测试前的试验项目 (a)感应电压; (b)感应电流; (c)绝缘电阻; (d)核对相别。 线路电气参数测量项目 (a)直流电阻 (b)直流电阻测量 (c)正序阻抗测量 (d)零序阻抗测量 (e)正序电容测量 (f)零序电容测量 (g)双回线路之间的工频单位长度的耦合电感和耦合电容测量(无特殊要求不用测试, 详细测试方法见附表1)。 架空线和电缆混合线路参数的测量 当一条输电线路由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串联构成时,可测量混合线路的电气参数,必要时分别测量架空线段和电缆线段的电气参数。 测量用电源的频率选取 待测线路不存在工频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的条件下,可直接选用工频电源进行测量。 待测线路存在工频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的条件下,为保证参数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宜采

用异频法进行测量。一般情况下,选取f -f S ?和f f S ?+两个频率点进行测量。 f ?通常可取 Hz ,5 Hz , Hz ,10 Hz 。 2.适用范围 交接试验是能及时有效地发现电力设备因运输、安装等方面的问题造成的缺陷、防范电力设备事故、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是保证电力设备安全投产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强化一次设备交接试验工作,规范交接试验现场作业,四川通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组织编制交接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参照国家标准、企业标准的技术规范、规定。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110kV~500kV 电压等级新安装的、按照国家相关出厂试验标准试验合格的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本标准不适用于安装在煤矿井下或其他有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设备。 3.编写依据 表3-1 编 写 依 据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一)施工控制测量工艺流程图

(二)施工控制测量方法及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是针对施工控制测量的特点和作业需要编写的,服务范围是二等以下施工平面控制网、平高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和控制点加密。使用本指导书进行测量作业,应遵守《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等规程规范。如业主有特殊要求的,按业主要求执行。 一、准备工作 1.收集资料 1.1广泛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和地形图资料。 (1)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成果表、点之记、展点图、路线图、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等。收集资料时要查明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平高系统、施测等级和成果的精度评定。 成果精度指三角网的高程、测角、点位、最弱边、相对点位中误差; 水准路线中每公里偶然中误差和水准点的高程中误差等。 (2)收集的地形图资料包括测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专业用图,主要查明地图的比例尺、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成图质量等。 (3)如果收集到的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不一致,则应收集、整理这些不同系统间的换算关系。 1.2收集合同文件、工程设计文件、业主(监理)文件中有关测量专业的技术要求和规定。 1.3准备相应的规范:《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 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PS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2.现场踏勘 携带收集到的测区地形图、控制展点图、点之记等资料到现场踏勘。踏勘主要了解以下内容: 2.1原有的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GPS点的位置,了解觇标、标石 和标志的现状,其造标埋石的质量,以便决定有无利用价值。 2.2原有地形图是否与现有地物、地貌相一致,着重踏勘增加了哪些 建筑物,为控制网图上设计做准备。 2.3调查测区内交通现状,以便确定合理的高程测量方案,测量时选择适 当的交通工具。 2.4现场踏勘应作好记录,并编写踏勘报告。 3.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是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和对施工测量精度的要求,及合同、业主和监理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和观测方案,保证在规定期限内多快好省地完成生产任务。 3.1技术设计必须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3.1.1任务概述:说明工程建设项目的名称、工程规模、来源、用途、测区范围、地理位置、行政隶属、任务的内容和特点、工作量以及采用的技术依据。

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大全文档

一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SDZY/ZY—01) ................................1 1.1一般规定................................1 1.2平面控制测量................................5 1.3导线点的高程测量................................13 1-4检查验收................................17 二地形测量作业指导书(SDZY/ZY—02) ................................17 2.1 资料收集................................17 2.2现场踏勘................................18 2.3 编写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18 2.4业务准备................................19 2.5现场施测................................20 2.6编写技术报告................................25 2.7成果资料的检查、验收................................26 三地籍测量作业指导书(SDZY/ZY—03) ................................27 3.1收集资料...............................27 3.2现场踏勘...............................28 3.3技术设计编写...............................28 3.4人员培训...............................29 3.5外业实施...............................29 3-6图形编辑...............................31 3.7面积量算...............................3l 3.8成果资料输出及检查验收...............................32 3.9技术报告的编写...............................32 3.10成果验收...............................33 四地下管线测量作业指导书(SDZY/ZY-04) ...............................34 4.1资料的收集...............................34 4.2现场踏勘...............................35 4.3编写管线测量技术设计书..............................35 4.4技术培训...............................36 4。5外业实施........................................37 4。6技术报告书的编写..............................47 4.7检查,验收..............................48 五、浅层地震作业指导书(SDZY/ZY—05)...............................54 六、探地雷达作业指导书(SDZY/Z~—06) ...............................55

放线作业指导书

一般施工方案(措施)报审表 工程名称:恩施鹤峰中营—北佳35kV输变电工程编号:SJSX3-003致湖北环宇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恩施鹤峰中营-北佳35kV线路工程监理项目部:现报上导线展放施工方案(措施),请审查。 附件:导线展放施工方案 施工项目部(章): 项目经理: 日期: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 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监理项目部(章):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注本表一式4 份,由施工项目部填报,监理项目部、施工项目部各存 2 份。

恩施鹤峰中营-北佳35kV线路工程导线展放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盖章) 2014 年11 月25 日

批准: ________ 年____ 月____ 日审核: ________ 年____ 月____ 日编写: ________ 年____ 月____ 日

一、编写目的 首先旨在规范鹤峰中营-北佳35kV线路架线工程的施工工艺,使得架线工程的施工质量满足设计和验收规范要求,实现架线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的质量目标。 二、编写依据 1、《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作规定》 2、《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1992) 3、工程施工的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文件 三、适用范围 本施工方案仅适用于该线路工程。 四、工程概况及特点 4.1.工程概况 线路全长9.116km,共有18个耐张段。 4.2.设计特点 (1)本线路采用导线为LGJ-150/35钢芯铝绞线用于全线,地线为OPGW-24B1-35。 (2)导线防振锤型号为FR-2C型防振锤。 (3)本线路悬垂串、耐张串及跳线串均采用U70B玻璃绝缘子。 五、主要施工操作及工艺控制 本工程架线施工采用张力放线,包括五个子工序:架线前的准备、放线、紧线、导地连接、附件安装。 5.1 架线前的现场准备。 5.1.1清除通道的障碍包括树林、竹林、房屋及其它需拆迁的设施。砍伐通道范围应执行《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中的有关规定,同时注意环境保护。

35kV线路铁塔基础作业指导书.

铁塔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第一章工程概况 莱芜市杨家峪光伏电工程35kV集电线路工程场址区域位于莱芜市西南6.5km 处。场址紧邻属低山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较大,梁沟发育,地势开阔。 本工程属35kV新建线路工程,连接宁夏中卫红石湾风电场风机共25台,新建双回路段长8.18km,单回路段长15.87km。全线路杆塔总基数137基,其中铁塔55基,水泥杆82基。 本工程线路将现有25台风机分为东侧、西侧两部分,分别连接12台风机和13台风机。线路A线连接20#、23#、8#、5#、2#、11#、6#、4#、13#、14#、18#、16#、15#。线路B线连接3#、24#、21#、7#、19#、9#、22#、12#、17#、10#、25#、1#。 本工程线路铁塔塔腿的编号为面向大号侧左下为A,左上为B,右上为C,右下为D,塔腿编号统一如下图: 大号侧 小号侧 塔腿位置编号图 本工程双回路段导线采用单根LGJ-240/30钢芯铝绞线,设计最大张力 23.9106kN,单回路段采用单根LGJ-150/30钢芯铝绞线,设计最大张力20.590kN, 地线采用1×7-7.8-1270钢绞线。本工程55基铁塔基础均为直柱型基础。 第二章基础施工

一、基础工序流程 二、基础施工说明 1、基础开挖,混凝土浇筑,基坑回填等各项要求必须遵照《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3—2005)执行。 2、对于各类型基础,当基坑开挖时,如遇地质条件与基础型式不相符,可能影响基础安全,须及时向设计单位反映,以便设计复核。 3、基坑开挖后,坑底如有孤石要清理,留出的孔洞用砂石灌浆回填。塔位范围表面的孤石清除后造成基础施工基面降低,须向设计反映,以便设计复核。 4、基础配置表中基础的设计施工基面是用来计算基础埋深的起算面,基面数值以相对塔位测量中心桩的高差值来确定,比中心桩高为正值,反之为负值(可用基面数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

分局试验检测中心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一)施工控制测量工艺流程图

分局试验检测中心 (二)施工控制测量方法及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是针对施工控制测量的特点和作业需要编写的,服务范围是二等以下施工平面控制网、平高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和控制点加密。使用本指导书进行测量作业,应遵守《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等规程规范。如业主有特殊要求的,按业主要求执行。 一、准备工作 1.收集资料 1.1广泛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和地形图资料。 (1)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成果表、点之记、展点图、路线图、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等。收集资料时要查明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平高系统、施测等级和成果的精度评定。 成果精度指三角网的高程、测角、点位、最弱边、相对点位中误差; 水准路线中每公里偶然中误差和水准点的高程中误差等。 (2)收集的地形图资料包括测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专业用图,主要查明地图的比例尺、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成图质量等。 (3)如果收集到的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不一致,则应收集、整理这些不同系统间的换算关系。 1.2收集合同文件、工程设计文件、业主(监理)文件中有关测量专业的技术要求和规定。 1.3准备相应的规范:《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1.4了解测区的行政划分、社会治安、交通运输、物资供应、风俗习惯、气象、地质情况。例如了解冻土深度,用以考虑埋石深度;最大风力,以考虑觇标的结构;雾季、雨季和风季的起止时间,封冻和解冻时间,以确定适宜的作业月份。 2.现场踏勘 携带收集到的测区地形图、控制展点图、点之记等资料到现场踏勘。踏勘主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本页为作品封面,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删除,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1 【精品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Y LCS —ZW —23—A

[工艺标准适用范围] 适用于榆林长盛路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各项目部承建的新建、改扩建的公路路基、路面、桥梁、涵洞的施工测量放线作业。 [作业条件] 1、工程项目明确。 2、工程位置、工程类型、等级确定,方案明确。 [操作步骤] 1、(控制网点)的测设 控制网点就是在工程所在沿线(测区范围内)先选测一些有代表性的控制点。连接各点组成测区的测量骨干。在施工准备期间,必须对控制网点进行识别、确定。 1.1控制网点的布置方法 建立平面控制网点的方法有两种,即三角网测量和导线测量。 A、三角网,即在地面上选择一些控制点,组成互相连接的三角形网状,称为三角网。适用于山区、丘陵地带测量距离较困难的地区,其测角任务重,量距工作量较小,一般应用在小型桥梁及隧道的建筑工程中,一般布置形式有以下几种:- 其必须有一条基线(即勘设测定的基线)为基础进行布设。其计

算方法按平面三角学及简易平差方法进行成果计算。 B、导线,即在地面上选定的控制点,组成连续的折线或多边形,构成导线。其适用于加密控制点和小范围的独立施工测量,特别是分布较复杂的建筑地区和障碍物较多的带状地区,减少测角和平差的工作量,更适用于全站仪的测量工作,其布置形式有附全导线、闭合导线和支导线三种形式。 附合导线:从一条高级导线出发,经过一系列转折点,最后附合到另一个高级导线,呈伸展状为附合导线,它适用于带状建筑物的测量、控制,公路工程一般采用这种形式(见下图)。 闭合导线:从一个高级导线出发,经过一些转折点,最后又回到 这一高级导线,整个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叫闭合导线。它适用于局部 地区的测量,象工厂、车站、学校等建筑区(见下图)。 支导线:当导线点的数量不足时,不能满足某局部地区测量要求 时,作为辅助导线。但布设时不能超过两个导线点,一般适用于涵洞、连接

施工测量放线作业指导书

施工测量放线作业指导书 1、编制说明 放样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如精度要求、控制点分布、现有仪器、现场条件、计算工具等来选择测站点与放样点得。 b)测设方法得不同组合及不同得检核方法。 各类工程及同一工程得不同阶段、不同部位对放样点得精度要求不同,所以对测站点与放样点得精度要求也不相同。作业时严格执行《工程测量规范》。本指导书中提到得限差指规范要求得限差,如果设计上有特殊要求,按设计要求执行。 2、测量资料收集与放样方案制定 a)测量放样前,应获取正确得平面与高程控制成果资料。 根据现场控制点标志就是否稳定完好等情况,对已有得控制点资料进行分析,确定就是否全部或部分对控制点进行检测。 已有控制点不能满足精度要求应重新布设控制,已有得控制点密度不能满足放样需要时应根据现有得控制点进行加密。 d)必须按正式设计图纸、文件、修改通知进行测量放样,不得凭口头 通知与未经批准得图纸放样。 e)根据规范规定与设计得精度要求并结合人员及仪器设备情况制定 测量放样方案。其内容应包括:控制点得检测与加密、放样依据、放样方法及精度估算、放样程序、人员及设备配置等。

3、放样前准备 a)阅读设计图纸,校算建筑物轮廓控制点数据与标注尺寸,记录审图 结果。 b)选定测量放样方法并计算放样数据或编写测量放样计算程序、绘 制放样草图并由第二者独立校核。 准备仪器与工具,使用得仪器必须在有效得检定周期内。给仪器充电,检查仪器常规设置:如单位、坐标方式、补偿方式、棱镜类型、棱镜常数、温度、气压等。 使用有内存得全站仪时,可以提前将控制点(包括拟用得测站点、检查点)与放样点得坐标数据输入仪器内存,并检查。 4、全站仪坐标法设站+极坐标法放点 在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并对中整平,初始化后检查仪器设置:气 温、气压、棱镜常数;输入(调入)测站点得三维坐标,量取并输入仪器高,输入(调入)后视点坐标,照准后视点进行后视。如果后视点上有棱镜,输入棱镜高,可以马上测量后视点得坐标与高程并与已知数据检核。 瞄准另一控制点,检查方位角或坐标;在另一已知高程点上竖棱镜或尺子检查仪器得视线高。利用仪器自身计算功能进行计算时,记录员也应进行相应得对算以检核输入数据得正确性。 在各待定测站点上架设脚架与棱镜,量取、记录并输入棱镜高,测量、记录待定点得坐标与高程。以上步骤为测站点得测量。

接触网施工线路测量作业指导书

页脚内容1 接触网施工线路测量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铁路广深港客运专线香港段接触网支柱定位测量及放样、隧道吊柱定位测量及放样、轨面标高测量及放样。 2 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时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土建单位提供CP Ⅱ交桩资料。 2.1.1 路肩高程计算 H =Hd+L*i (m ) 式中: H :支柱点路肩高程; Hd :变坡点高程; L :支柱点至变坡点距离; i :坡度(‰); 2.1.2 竖曲线计算公式: )(22 m R L y = )(2000m i R T ?= T=7.5△i 式中 y :竖曲线支距; T :切线长;L :支柱点到竖曲线始、终点距离; R :15000m △i :相邻坡段坡度代数差的绝对值i2-1i i =Δ; 2.1.3 曲线偏角计算 2.1.3.1 圆曲线夹角计算公式 T=R*tg(a/2) L=R*a*π/180 C=2* R* SIN(r/2) 由三角关系可得 r=2* β

β=L*90/R*π 此即为圆曲线上任一点处弦线与切线的夹角公式 其中 T :切线长 L :曲线长 R :圆半径 C :弦长 r :圆心角 2.1. 3.2 缓和曲线夹角计算公式 弦长计算公式 C=L-L3/(90*R2)+L5/(3888*R4) β=L2*180/(6*R*L0*π) Z Y Y Z R JD βa r C T 图1 H Z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样本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工艺标准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的公路路基、路面、桥梁、涵洞的施工测量放线作业。 [作业条件] 1、工程项目明确。 2、工程位置、工程类型、等级确定, 方案明确。 [操作步骤] 1、( 控制网点) 的测设 控制网点就是在工程所在沿线( 测区范围内) 先选测一些有代表性的控制点。连接各点组成测区的测量骨干。在施工准备期间, 必须对控制网点进行识别、确定。 1.1控制网点的布置方法 建立平面控制网点的方法有两种, 即三角网测量和导线测量。 A、三角网, 即在地面上选择一些控制点, 组成互相连接的三角形网状, 称为三角网。适用于山区、丘陵地带测量距离较困难的地区, 其测角任务重, 量距工作量较小, 一般应用在小型桥梁及隧 四边形网(c)三角形(a) 三角网(b)

其必须有一条基线( 即勘设测定的基线) 为基础进行布设。其计算方法按平面三角学及简易平差方法进行成果计算。 B、导线, 即在地面上选定的控制点, 组成连续的折线或多边形, 构成导线。其适用于加密控制点和小范围的独立施工测量, 特别是分布较复杂的建筑地区和障碍物较多的带状地区, 减少测角和平差的工作量, 更适用于全站仪的测量工作, 其布置形式有附全导线、闭合导线和支导线三种形式。 附合导线: 从一条高级导线出发, 经过一系列转折点, 最后附合到另一个高级导线, 呈伸展状为附合导线, 它适用于带状建筑物的测量、控制, 公路工程一般采用这种形式( 见下图) 。 闭合导线: 从一个高级导线出发, 经过一些转折点, 最后又回到这一高级导线, 整个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叫闭合导线。它适用于局部地区的测量, 象工厂、车站、学校等建筑区( 见下图) 。 支导线: 当导线点的数量不足时, 不能满足某局部地区测量要

测量放线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资料:________ 测量放线安全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4 页

测量放线安全操作规程 1.测量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禁止跑跳,要注意来往车辆,要注意脚下是否有障碍物,以保证安全,吊装区内作业时应设监护人员,严禁吊物下作业。 2.进入工地必须戴安全帽,在脚手架上作业时,要时刻注意探头板及拌脚物。 3.在公路和交通繁华的道路上作业时,必须尽可能缩短作业和仪器在通路停车部位上停留时间,在通车部位上作业时,须指派专人担任探望疏通工作并在作业点前后设明显警示标志。 4.在生产车间及施工现场测量时,必须注意周围的吊车及机械电气设备,防止发生事故,必要时必须停电,吊车停止运做后再作业。 5.雨后不久,在地下部位测量时,必须先检查基坑是否有倒塌危险。 6.在高处作业时,仪器必须安放在牢固的建筑或构筑物上,仪器周围的孔洞事先要盖好。不稳固的地方,禁止放仪器,安放仪器的上下方不得有人工作,设有专人警戒。 7.在高处临边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 8.在高空用线锤吊线时,线锤必须栓牢,下面不得有人,防止坠下砸伤人。 9.在高空、地面立标尺花杆及用钢尺丈量尺寸时,必须注意上下左右的电线,防止伤人。 10.高处作业时,必须将衣袖扎紧,穿防滑鞋。 11.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精神衰弱、视力不佳、饮酒、睡眠不足者,禁止参加高空作业。 第 2 页共 4 页

12.冬季施工进入电气加热区域时,防止钢尺触电事故,禁止在带电加热的地方作业或行走,必要时必须停电后作业。 测量绝缘电阻安全操作规程 1.测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应根据电气设备电压等级选择摇表。 2.测量电气设备绝缘电阻时,必须将该电气设备所有的电源断开。 3.在可能由两侧及以上受电的高压联络线路上测量绝缘电阻时,应取得该线路他端负责人员的书面或电话同意,说明线路刀闸和油开关均已经拉开后,方可进行测量。 4.在双回路高压线的一回路上进行测量时,必须将另一回路停电,若单回路与另一带电高压设备线路平行时,也不得用摇表测量绝缘电阻。雷电时,禁止在架空线路上用摇表测量绝缘电阻。 5.对电容量大的电气设备进行测量时,断开电压后,应先放电。测量时先接上试品,待充电稳定后,仍应保持120r/min,匀速摇测。测量结束,先断开测量导线,再停止摇表转动(以防止试品反充电损坏摇表),并将试品充分放电。 6.摇测电气设备绝缘时,应先校对摇表零位和无限大位,表身平稳放置,转动速度均匀,保持在120r/min的转速。 7.测量前须确保设备上无人工作,测量时禁止无关人员接近被测试设备的导电部分,以免触电。 第 3 页共 4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