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中外戏剧史

宋庆龄,中外戏剧史
宋庆龄,中外戏剧史

事迹

1893年1月27日,宋庆龄诞生在上海一个牧师兼实业家的家庭。她的父亲作为孙中山的朋友和同志,是她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少年时代,她即负笈异域,在美国接受了“欧洲式的教育”,受到民主主义的洗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使她对祖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富强满怀憧憬。父亲源源寄来的书信与剪报资料,在她的心中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架起了桥梁。然而,共和国在摇篮中被扼杀,革命的大潮已经消退,宋庆龄学成归国改革和建设祖国的抱负无由施展。她径直到流亡的革命党人集中的东京,不久即担任了孙中山的助手,开始了她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

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定与流亡中的孙中山结婚,以坚定的步伐毫不犹豫地跟随孙中山踏上捍卫共和制度的艰苦斗争历程。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他把“和平、奋斗、救中国”的嘱托交给了宋庆龄和他的同志。

1927年8月,宋庆龄出访苏联,以后旅居欧洲4年,考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大国,研读了马克思的著作,与流亡欧洲的许多中国革命者一起研究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土地和农民问题,思想上有了质的飞跃。

当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扩大,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时候,宋庆龄迅速作出科学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认为“国难当头、应该尽弃前嫌。必须举国上下团结一致,抵抗日本,争取最后胜利。”她关于全国团结抗战的思想,与克服了“左”倾教条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是相一致的。她并且为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搭桥铺路,起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宋庆龄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宋庆龄长期承担了大量的国务活动。与此同时,她把许多精力投入妇女与儿童的文化、教育、卫生与福利事业中。之后她一直担任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和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职务。1950年,她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1952年,被选为亚洲及太平洋联络委员会主席。

1954年9月宋庆龄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59年4月7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宋庆龄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65年1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她再次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75年1月,第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她再次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78年2月第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任常

务委员会副委员长。80年8月3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担任大会执行主席。

1981年5月14日,宋庆龄患的冠心病及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病情恶化。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宣布接收宋庆龄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1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荣誉称号。1981年5月29日20时18分病逝于北京。

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孙中山夫人),是举世闻名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是杰出的国际政治活动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卓越的领导人。

她原籍是海南省文昌县,1893年1月27日诞生在上海。她的父亲是一位爱国人士。她毕业于美国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文学系。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在近七十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17)、第一次大革命(1924—1927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直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生活的美满幸福而殚精竭力,英勇奋斗,在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宋庆龄于1950年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1951年获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奖金”。1952年,她被选为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联络委员会主席。在长期的国际政治活动中,她为反对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发扬进步文化,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增进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进行不懈的努力,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因而,受到广泛的崇敬,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1981年5月8日,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授予宋庆龄荣誉法学博士学位,同年5月2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宋庆龄生前非常关心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在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她倡导和兴办了少年儿童文化教育的场所和保健机构,在我国起到了示范作用。

她一生无私无畏,艰苦奋斗,执着追求。她的高风亮节和坦荡胸怀为我国各民族人民所敬仰。她生前一直希望看到祖国统一。

宋庆龄的名字和成就,将永远为各族人民包括台湾同胞和海外华侨,以及全世界各国爱好和平正义的人民所追慕。

评价

宋庆龄祖籍海南省文昌县。1893年1月27日生于上海。父亲宋嘉树,字耀如,原名韩教准,早年漂泊美国,中年回国兴办实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支持者和亲密战友。母亲倪桂珍是中国较早接受文明,反对封建的进步妇女之一。宋庆龄7岁时入上海中西女塾读书,1907年,15岁时偕妹妹宋美龄赴美国留学。先在新泽西州斯密特城私立学校学习英语,次年考入佐治亚州梅肯市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文学系。宋庆龄聪敏好学,思想活跃,经常参加学校的活动。听到辛亥革命胜利的消息,热情欢呼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

1913年,宋庆龄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她怀着满腔爱国热情和振兴中华的理想毅然回国,投身于“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的民主革命斗争。

归国途中经过日本,拜会了她早已崇敬的孙中山先生。随后担任了孙中山的秘书,在共同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感情,她不顾家人的反对,设法从上海重返日本,于1915年10月25日与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结婚。她淡漠名利、权势和阔绰优裕的家庭生活,心甘情愿地为孙中山一起分担流亡之苦。她积极参加和支持孙中山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

1922年6月16日凌晨,陈炯明因反对孙中山北伐而叛变革命。在叛军企图炮轰大元帅府及住所的危急关头,孙中山请宋庆龄先行撤离,而她却对孙中山说:“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以没有你。”坚持让孙中山先安全撤离。后来,几经危难才死里逃生,次日于永丰舰(中山舰)会合。

此后,孙中山、宋庆龄在上海与共产党人李大钊等中共代表以及列宁派来的特使进行多次交流,总结经验教训,磋商国共合作,着手改组国民党。1924年1月20日,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通过了孙中山制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4年年底,宋庆龄随孙中山应冯玉祥之邀,为和平统一全国犯难北,直到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孙中山病重期间,宋庆龄日夜守候在病榻旁。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宋庆龄坚决维护、忠实执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同违反孙中山革命原则的势力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五卅”惨案发生后,她极为愤慨,呼吁“凡中国国民皆当负此救国重任”。继续同共产党紧密合作支持北伐。1926年1月,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北伐军攻克武汉,国民政府准备迁都,宋庆龄与先遣人员一同抵达武汉。

1927年上半年,正当大革命蓬勃高涨的时刻,国民党内的右派势力背叛孙中山的革命原则,反对“三大政策”,结成“宁汉合流”,大肆屠杀共产党人、爱国进步人士和劳苦大众。对此,宋庆龄义愤填膺,毅然发表了《为抗议违反孙中山革命原则和政策的声明》,宣布与“宁汉合流者”决裂,“暂时隐退”。

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在南昌发动了武装起义,当时她虽然不在南昌,但仍然与周恩来等25人组成革命委员会并被推选为7人主席团成员。继而为了进一步探求革命道路,实现孙中山的遗愿,赴苏联访问。在苏联,她受到了斯大林和其他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与加里宁夫妇结下了浓厚的友谊。

从欧洲回国参加孙中山的奉安大典后,在与戴季陶的谈话中,严厉指出:“我对于政客的生活不适合,况且我在上海都没有言论自由,难道到了南京可以希望得到吗?”并宣告:“使我不说话的唯一办法,只有枪毙我,或者监禁我。”

在这一时期,宋庆龄积极参加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反帝活动,1927年12月和1929年8月两次被选为国际反帝同盟名誉主席,之后又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委员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九·一八”事变后,宋庆龄再度从西欧回国,无情揭露蒋介石“欲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她确信:“只有以群众为基础并为群众服务的革命,才能粉碎军阀、政客的权力,才能摆脱帝国主义的枷锁,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1932年初,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上海,十五路军奋起反抗,宋庆龄高度评价十五路军抗日将士的爱国行动。

1932年12月,宋庆龄与蔡元培、鲁迅、杨杏佛等人在上海组织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以自己的崇高威望,通过广泛的社会活动和各种形式的斗争,营救了许德珩、罗登贤、邓中夏、邹韬奋、陈赓、廖承志、丁玲和救国会的“七君子”等一大批革命者和爱国进步人士。在鲁迅先生病重时,宋庆龄给他写信说:“你的生命并不只是你个人的,而是属于中国和中国革命的!!为了中国和中国革命的前途,你有保存、珍重你身体的必要,因为中国需要你,革命需要你!”

1933年9月宋庆龄在上海领导召开了“世界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委员会”远东会议。

“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宋庆龄于1938年在香港创建“保卫中国同盟”,致力于战时的医疗救济和儿童保健工作。她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向海外华侨和国际社会宣传抗战真实情况,并向爱国华侨和国际友人募集了大量资金、药品、医疗器械和其他物资,支援抗战。许多物资是通过她的精心安排,运往抗日根据地。她团结和组织国际友人和国际医疗队到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去考察和工作。斯诺、史沫特莱、白求恩、柯棣华、马海德等记者和医生都是经她安排进入解放区的,其中白求恩、柯棣华、哈立逊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斯诺访问陕北后写下了著名的《西行漫记》。

1941年1月,宋庆龄与何香凝、柳亚子、彭泽民联名致函蒋介石及国民党中央,愤怒谴责当局发动的“皖南事变”。这期间,宋庆龄坚持“保盟”工作,直至香港沦陷前乘最后一班飞机去重庆。到达重庆后,她不顾环境险恶,继续开展“保盟”工作,不计前嫌,宋氏三姐妹牵手共赴困难,支持抗战。

抗战胜利后,宋庆龄将“保卫中国同盟”改为“中国福利基金会”,主要从事妇

幼卫生、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救济事业。此时的国民党又发动内战,宋庆龄虽然身在国民党的心脏地区,却继续募集大批医药物资,利用各种机会和条件运往解放区,支援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为建立新中国立下了特殊的功勋。

1949年6月,全国解放指日可待,毛泽东、周恩来亲笔写信邀请宋庆龄赴北平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宋庆龄见信后,非常感动,欣然同意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第一届政协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从此,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多年里,她一如既往,言行一致,为祖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她经常同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商筹大计方针,参加了大量的国务活动,并深切关怀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希望尽早实现祖国统一。

宋庆龄的一生始终是和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的。她不辞辛苦去全国各地视察,深入到工厂、农村、部队和少数民族地区,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和人民心连心。她谦逊和蔼,平等待人,兴办实事,是真正的人民公仆。她一生热心妇女解放事业,是中国妇女界的杰出领袖之一,历任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她长期主持中国救济总会、中国红十字会的工作。她毕生致力于少年儿童的文化教育福利事业。她曾说:“有些事是可以等待的,但少年儿童的培养是不可以等待的。”她是全国少年儿童慈爱的祖母。她1951年被选为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直到逝世。她创办的《儿童时代》杂志是新中国最早的儿童读物之一,一直为少年儿童所喜爱,是他们的良师益友。宋庆龄经常为少年儿童题词和撰写文章,鼓励孩子们健康成长。她经常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儿童是我们的未来,因为未来的世界是属于儿童的。”她一生虽然没有亲生的儿女,却把慈母的爱全部倾注给了全国的少年儿童。

宋庆龄从早年就投身于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斗争,享誉世界。新中国成立后,她又组织和参加了许多国际性的反侵略战争,世界和平会议和工作。在1950年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上,她当选为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执行局委员。荣获1950年“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和平奖,并将全部10万卢布的奖金捐献创建“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 1952年与郭沫若等人发起召开“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并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北京召开的亚太区域和平会议,被选为联络委员会主席。

宋庆龄作为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先后出访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结交朋友,为增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做了大量工作。她一贯关心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的老朋友、海外侨胞,关怀台湾的前途、盼望早日实现祖国统一。

建国初期,宋庆龄主持创办了《中国建设》英文版本杂志,把中国人民的真实情况传达给世界人民。如今的《中国建设》(现名为《今日中国》)从英文一种版本增加到7种文字版本,发行到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中国革命长期艰苦的斗争中,她坚定地和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同志一向把她作为自己的亲密的战友、同志、无产阶级先锋战士。1981年5月15日中央政治局决定接受她为中国共产

党党员,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授予她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号。

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因病在北京寓所逝世。遵照她的遗言,骨灰安葬在上海万国公墓她父母陵墓的东侧。中国共产党、全国人大国务院为她立碑铭文以表纪念:

宋庆龄是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她为国家和人民所建树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

宋庆龄资料简介

宋美玲的母亲是倪桂珍,外公是倪蕴山 民国时期的余姚巾帼名人倪桂珍 倪桂珍,是清未民国之初余姚县最杰出的女性人物之一和贤妻良母。她的名字,在中国近代史上与几个著名的历史人物紧紧联系在一起。她是孙中山的岳母、宋庆龄的母亲;蒋介石的丈姆娘,徐光启的第十七代孙女。初反对庆龄与孙中山结婚,后承认这桩婚事,为女儿结婚补送了一套古朴的家具和百子图缎绣被面作嫁妆。1931年夏,倪桂珍在青岛别墅避暑。7月23日,突然传来宋子文在上海北站遇刺的消息。倪桂珍本已患病,闻此噩耗,血压顿时升高,倒身而亡,享年63岁。其实,宋子文未受伤,是他的秘书唐腴庐中弹身亡。倪桂珍去世后,宋庆龄、蒋介石、宋美龄、宋子文、孔祥熙、杜月笙等参加了葬礼。 “父亲宋嘉树(1866-1918年),原名乔荪,字耀如,西名查理琼斯宋。原姓韩,是客家人韩宏义之子,由于12岁时过继给宋姓舅父,遂改姓宋。宋把大部分资金用来支持孙中山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为孙中山争取国民革命成功的重要财力支柱。1918年5月3日,宋嘉树因患肾病不治,在上海逝世,年仅54岁。据说是因为宋庆龄跟孙中山私定终生。 与孙中山一起的十年最幸福 有一天,一起吃午饭,隋永清(养女)发现宋庆龄格外喜形于色,宋庆龄问她说:“永清,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当时是10月,隋永清回答说:“今天25日”。宋庆龄告诉她,这天是自己结婚的日子。“她特别高兴,摇头晃脑的,完全是一个很羞涩的小姑娘。好像那意思是说,你连这个也不知道啊?那下次记住哦。”她完全沉浸在对孙先生的爱和回忆之中,说当时两个人能走到一起非常不容易,她决定要追随孙先生,绝不回头。孙中山与宋庆龄结婚,是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22岁,孙中山比宋庆龄年长27岁。宋庆龄与孙中山之间,除了共同的理想信念,也有平凡温馨的生活,有夫妻间的温暖与体贴。孙先生的菜烧得很好,宋庆龄也会烧很多好菜,他们常常交换着烧菜。宋庆龄说起过,有一点别人永远比不过她,要是有点什么病痛,孙先生是医学博士出身的。她充满自豪地说:“你看看,你看看我找的男人。”她如果要认真地给孙先生记录一些东西,孙先生总要她舒舒服服地坐着,怎么习惯怎么去做。她就懒懒地靠在沙发扶手旁,孙先生口述文件,她就在那儿记录。她告诉隋永清,她和孙先生在一起的十年是她一生最幸福的十年,而且这一生她拥有这样一个男人足矣,这样一个男人再也没有了,再也没有第二个孙中山。他是最优秀的男人,是完美的丈夫,她觉得很有成就感,很骄傲。后来,宋庆龄的身体条件不允许爬上高高的中山陵,她又不能容忍别人将她抬上去,因为她认为这是对别人身体的凌驾。于是她只能在家中、在重要的日子,在孙先生的像前摆上花朵。1975年10月12日,当北京香山的红叶遍布山野之时,宋庆龄最后一次拜谒了孙中山在香山碧云寺的衣冠冢。那年,宋庆龄已经82岁高龄。隋永清回忆说,宋庆龄是坚持自己一个台阶一个台阶走上去的。自此之后,她再也没能亲自去为孙中山扫墓。

名人的故事

《名人的故事》单元教学整体设计 单元教材文本解读 本组教材以名人故事为专题,将导语、课文、语文园地、课后练习等内容系统、完整地组织在一起。安排了《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三篇精读课文,《我不能失信》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灰雀》、《小摄影师》分别讲述了列宁、高尔基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记叙了李四光和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课文展示的不是他们作为革命家、文学家和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正是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体现出了他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这正是编者安排的巧妙:生动有趣、发人深省的故事代替了冗长枯燥的说教,让学生通过这些故事去探寻名人足迹,感受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从而受到启迪。 《灰雀》简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内容。 2.引导学生透过人物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流程 一、介绍人物,导入新课 在开始本单元学习之前,可以用课件展示出单元导读中的名人画像,让学生仔细观察,提问:"画的都是一些谁?你认识其中的哪位?"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进行介绍,交流对列宁的初步印象。 二、检查预习 1.结合预习情况,有重点的学习生字、生词 2、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自由读文,说一说不理解的内容; 4、再读课文,小组内解决不懂的问题。 三、精读课文,体会人物品质 1、自由读《灰雀》,说说对列宁的初步印象,板书人物的优秀品质。 2、默读,深入文字理解人物: 这些优秀品质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画出相关的词句。(引导学生通过人物对话,理解男孩儿心理的起伏变化。) 3、交流画出的内容,说说自己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出人物的这些品质的? 4、指导朗读 四、拓展延伸: 五、作业设计

宋庆龄人物评述

宋庆龄人物评述 12908129 罗昕怡 宋庆龄,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殚精竭力,鞠躬尽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 当美国记者问宋,最珍视的成就是什么的时候,她毫不迟疑的回答“是我对孙博士的忠诚,自从和他相遇之日起直到他逝世,至今我仍然忠贞不渝。”孙夫人的威严是一种本质的天性,它具有纯粹的到的勇气,使之处乱不惊。她对孙中山的名声的忠诚,对自己认为所拥有该名声的忠诚足以支撑她不屈不挠的与种种指控抗争到底。她的高贵,她的忠诚,她的信念赋予了她英雄主义的色彩和力量! 在我看来,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很难想象她需要冲破多少社会上、家庭上、思想上的重重阻碍,不顾父母的反对去和一个她想爱的人在一起。她用事实证明了她的选择是正确的,他们是灵魂的伴侣,他们听从了自己的心,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 “忠诚地为真理效劳”,这是宋庆龄生前回顾自己创办报刊活动历史时留下的肺腑之言。作为二十世纪一位伟大的女性,在百年历史进程中,她为继承和捍卫孙中山的革命遗愿,为民族的解放,为创建新中国,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立下了不朽的伟绩。她是位杰出的政治社会活动家,而不是职业记者、作家,但是在她光辉的一生中,却有一个突出的贡献,就是以其特殊的身份和横溢的才华,积极运用新闻媒体,尤其是国际传播,唤醒民众,并向世界人民传播中国的真实情况和真理的呼声,为中国与世界人民的正义事业而奋斗。 当此世纪之交,回眸百年时,人们不难发现宋庆龄善于灵活应用新闻传播作为实现伟大理想的锐利武器,而构成其革命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宋庆龄的新闻传播思想与实践是我们值得研究、学习、继承的一份宝贵财富,对我们迎接二十一世纪的到来,更好地肩负起新世纪的新闻传播“为真理效劳”的重任,有着很现实的意义。 纵观宋庆龄光辉的一生,她与新闻界的关系十分密切,其新闻传播活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她为多家中外刊撰写文章;为广播电台发表演讲;接受记者采访或会见新闻界;联络团结进步中外记者,以至亲自指导和创办报刊等等。据不完全统计,从二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她先后为30多家报刊撰写过稿件。在她周围团结有一批著名的中外记者,如斯诺、史沫特莱、路易·艾黎、斯特朗、贝特兰、雷娜、文森特·希恩、汉斯·希伯、伊罗生、格兰尼奇、爱泼斯坦以及邹韬奋、金仲华、史量才等等。她支持创办的主要报刊《国民论坛》、《中国呼声》、《新闻通讯》及《中国建设》(即《今日中国》)等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很有影响的舆论阵地。 宋庆龄有着独立、刚毅却温柔娴静的性格,她勇敢的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毫不逊色于男人的政治理念及观点,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堪称国母!

小学三年级作文:宋庆龄的故事

小学三年级作文:宋庆龄的故事 宋庆龄是女性中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她刚走出校门,就站在中国 伟大的先驱者——孙中山的身边,献身民主革命事业;孙中山逝世后,她继承他的事业,爱护他的旗帜,战斗不止;篡权者夺走了革命胜利 果实,她站出来,怒斥叛徒,无私无畏,百折不挠;法西斯逆流在世 界泛滥的时候,她维护正义,泾渭分明;开国以来,她荣居高位,却 从不骄矜,始终虚怀若谷,文质彬彬;她精心培育儿童,就象爱护春 天的花朵,无微不至……她始终跟着时代的步伐,随着人民的战鼓, 从一个伟大的民主主义者,走进了共产主义战士的行列。宋床龄在她 的一生中,把全部的爱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人民,献给了世界和平事业,献给了宽敞少年儿童。她也因此受到宽敞人民的深切爱戴。下面 仅述故事二则,让我们看看她那动人心弦的伟大业绩吧! 【篇二】 在宋庆龄奶奶小的时候,一天早晨,一家人正预备去李伯伯家做客。突然,她告诉父母:“我和小珍约好,今天上午我要教她叠纸花,我不去李伯伯家了。” 爸爸说:“以后再教吧!明天再和她解释一下,再说,李伯伯家 有你喜爱的鸽子,你不去会后悔的!” “不会,”宋庆龄想了想,说:“你们去吧,我在家等她,我不 能失信。” 妈妈想了想,说:“就按她的意思吧!有句话说:‘言必信,行 必果’。一个有道德的人要讲信用,不能自食其言。” 就这样,宋庆龄一个人在家等小珍。11点了,小珍还没来,宋庆龄十分失望。 中午,父母回来了,听宋庆龄说小珍没来,爸爸说:“唉!要知 道她不来,就不等她了。”

宋庆龄却说:“不。没有来,我也要等。虽然没有等到,但我心 里很坦然。” 宋庆龄就是这样,从幼年起就要求自己恪守信用,决不自食其言。【篇三】 宋庆龄幼年时和兄弟姐妹在家里接受教育,每天上午学习英语和 拉丁语,下午学习汉语。9岁时进了一所10年制高级女子中学——中 西女塾。在学校里,同学们都喜爱和她玩,亲呢地称她为“小辫子”。她们一起弹琴、唱歌、做游戏。宋庆龄学习用功,性格温顺、诚恳, 同学们有什么事情,总会得到她热心的关心。 十几岁的时候,有一次,宋庆龄约了个同学到她家作客,等了好 长时间也不见那个同学来。这时,她的家人要出去省亲,见宋庆龄没 有要走的意思,就催宋庆龄和他们一道走。但是宋庆龄坚持要在家等 她的同学,她说和别人约好的事,一定要做到,做人要讲信用。家人 见她要在家等同学,就都走了。尽管宋庆龄最后也没等到同学,但她 并不后悔自己坚守。

【新统编版】三年级下语文21《我不能失信》优质课教学设计

21.*我不能失信 【教材分析】 《我不能失信》是人教版小语教材三年级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故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语言浅显易懂。课文讲述了一个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通过宋庆龄为了遵守教好朋友小珍叠花篮的约会而放弃了去伯伯家看可爱的鸽子一事,表现宋庆龄的诚实守信品格。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 2.能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结尾处宋庆龄的话,体会并学习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1.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的含义。 2.培养学生遵守承诺、言而有信的好品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问题交流:同学们,你们和自己的好朋友交往时,有过说话不算数的时候吗?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学生自由

发言,教师相机总结交流,重点强调“守信用”) 2.导入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题目是《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3.质疑: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标注自然段。 (2)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解决课前提出的疑问。 (4)你从哪句话可以看出宋庆龄是一个守信的孩子?将句子勾画下来,与同桌交流你的理由。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宋庆龄和小珍约好星期天在家叠花篮,可是这天爸爸妈妈都要去伯伯家,宋庆龄拒绝了父母的邀请,留在家里,做到了守信。)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默读全文,你从哪句话看出宋庆龄是一个守信的孩子呢? (1)课件出示宋庆龄与父母的对话。 (2)宋庆龄一开始就这样坚定地要留在家中吗?她真

宋庆龄的资料

宋庆龄的资料 一、美国留学期间 二十世纪初叶,当宋庆龄赴美国留学时,中国还是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帝制国家。清朝政府专制腐败,四万万同胞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神州大地正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蚕食。为拯救危亡中的祖国,以孙中山为首的众多革命志士前赴后继为推翻清王朝,建立民国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是孙中山的积极支持者和资助者。为培养子女成材,宋耀如决心把他们送到国外去求学。1907年夏,年仅14岁的庆龄伫立在满州号轮船的甲板上,此刻她的心潮象拍打船舷的海浪一样汹涌起伏。她就要远离苦难深重的祖国,飘洋过海,到西半球的美国去学习。她先后在新泽西州萨密特城的波特温学校和佐治亚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大学学习了长达6年之久。 威斯里安大学的“雄辩家”1908年9月,庆龄进入佐治亚州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大学。这是一所注册最早而闻名于世的女子大学,开办于1839年。目前的校舍座落在近郊的山坡上,十几幢红砖墙、白窗棂的三层楼房点缀在绿树碧草之间。几位1917和1919年毕业的老校友记得二十年代威斯里安大学扩建新校舍时,庆龄曾于1925年捐赠500美元。以后又于1976年托美中友协的朋友带来一条挂毯,赠给母校,一直挂在学校陈列室里。她们说,她们虽比庆龄晚几年入学,但在校情况差不多。学生二至四人住一屋,房间很宽敞,学习室、会客室都很漂亮、舒适,餐厅里有长长的餐桌,师生在一起用餐。课后弹琴、唱歌、跳舞、演剧、散步。她们听老校友谈起庆龄是个美丽、文静的姑娘,学习非常刻苦,很热爱自己的国家等等。当我们提出希望到庆龄学习、生活过的课室和寝室去看看时,她们面露忧伤地说:“庆龄学习过的老校舍离此五公里,1963年被一场大火烧毁了。那是一幢希腊风格的平顶楼房,1900年在楼前加盖了装饰性的建筑,成为尖顶的维多利亚式楼房。庆龄是在那边上的学,那时只有文科。老校舍地处城区,没有扩建余地,因此,从二十年代起在近郊的这片土地上陆续建了理工科等校舍。”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她激动地撕下满清的龙旗,挂上她父亲寄来的五色旗;她孜孜不倦地学习、埋头写作的情景;尤其是她那颗热爱祖国的心似乎在我们眼前跳动。在学习室里,当有人发表蔑视中国的言论时,一向温文尔雅的庆龄被激怒了,她用流利的英语驳斥对方。在一次讨论“历史进程与历史演变”的历史课上,一位美国学生说:“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那些所谓文明古国,特别是亚洲的中国,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庆龄立即予以反驳道:“历史确实在不断地变化,盛极一时的中国已经落后,……但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和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决不会被淘汰,……中国这头沉睡的狮子,决不会永远沉睡,……有一天东亚醒狮的吼声必将震动全世界。”18岁的庆龄,为了祖国的尊严,振振有词,把对方驳得哑口无言,被人们誉为“雄辩家”。她不仅在课堂上侃

《学习宋庆龄事迹 争做新时代少年》 张思涵

《学习宋庆龄事迹争做新时代少年》 作者姓名:张思涵 学校班级:鹤壁市山城区实验小学四(3)班 辅导老师:石鹏

学习宋庆龄奶奶,做新时代好少年 宋庆龄,一个伟大又平凡的的名字;宋庆龄,一个值得佩服又值得学习的对象;宋庆龄,一个让我们怀念又让我们敬仰的人。宋庆龄,这个普普通通的名字,却震撼了整个世界。她是一名伟大的女性。 在1893年1月27日,一阵婴儿的啼哭打破了寂静的天空,宋庆龄诞生在上海一个牧师的家庭。她的父亲作为孙中山的朋友和同志,是她的第一个启蒙教育教师。少年时代,她即负笈异域,在美国接受了“欧洲式教育”,受到民主主义的洗礼与教诲。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使她对祖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富强满怀着憧憬与希望。父亲源源不断寄来的书信与剪报资料,在她的心中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架起了桥梁。然而,共和国在摇篮中被扼杀,革命的大潮已经消退,宋庆龄学成归国改革和建设祖国的抱负无从施展。她径直到流亡的革命党人集中的东京,不久即担任了孙中山的助手,开始了她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 通过查阅宋庆龄的平生资料,使我有很大的感触。 她的这种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但回到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人愿意为了国家而牺牲自己呢?我们虽然做不到像八路军一样为国家而战斗的地步,但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比如说:尊重国旗,遇到不尊重国旗的人可以想办法制止与批评教育;不允许任何人侮辱我们的国家——中国……其实,点点滴滴的小事有很多,但需要我们去仔细思考。勤俭节约,是任何人都会做的事,但在宋庆

龄身上却那么令人敬佩。她把自己工资中相当一部分用来接济生活困难的亲友,她还承包了两个保姆的全部生活费用,直至将她们归老送终。她还要在家中招待一些中外客人,花的也是自己的钱。除去这些,她的工资只剩下了一小部分,以用作日常开支,但是她甘愿过这样清贫的生活。 她的睡衣,是补了好几次的。她有关节炎,所用的护膝是用三种不同颜色的毛线头自己编织的。她用的手绢还是她在解放前定做的,手绢上绣着她的英文名字的缩写“SCL”,虽然已经有了破洞,但仍在使用。解放后,她看到国家困难,就很少做衣服。晚年她发胖了,旧衣服穿不下了,就在旧衣服的衣腰、裤腰上加条,整理好以后再穿。 从宋庆龄身上反映的品质还有一点,那就是好学。现在,老师和同学们都在喊:勤奋好学,天天进步。而且老师们也在鼓励学生们要多多向老师提问。请仔细想一想,真正能做到的有几位?好学,其实就是喜欢学习,经常为了一个让自己感到困扰的问题,而时刻冥思苦想,这并不难。你一定会从中感到无上的快乐。 宋庆龄这个伟大的女性虽然已经走了,但她的精神与品质还在人间流传着,我希望,人们能学习宋庆龄的品质,愿她在地底下永远的安息、长眠……

小学生诚信故事(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我是三年级九班的今天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 诚信—让生命之树开出最美丽的花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言而有信,一诺千金是我们祖先代代相传的美德。有了诚信,幼苗才可以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开出鲜艳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一个有诚信的人,同他接触时,心神会感到清爽。这样的人,因为以诚待人,所以别人也会以诚相见。 就拿宋庆龄小时候的一个小故事来说吧!一个星期天,宋庆龄一家用过早餐后,就准备到父亲的一位朋友家做客,小庆龄听了,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心想:“终于要去叔叔家了,他家养的鸽子可漂亮了,叔叔还说要送我一只呢!” 小庆龄正准备和爸爸出门时,她突然想起要教好朋友小珍学做花篮便停下脚步,对爸爸说:“爸爸,我已经和小珍约好要教她做花篮,所以不能去叔叔家了,你代我向叔叔问好吧!”爸爸说:“我已经和叔叔约好了,要带你们姐妹都去,叔叔特别想见你!和小珍说一声,改天再教吧。”小庆龄坚决地说:“不行!我已经答应小珍了,我不能让她失望!”父亲听了,心里又高兴又自豪,对庆龄的姐姐们说:“今天的事你们一定要向妹妹好好学习!” 父亲到了朋友家,叔叔一边和小庆龄的父亲热情地握手寒暄,一边用目光寻找小庆龄,问道:“老宋,小庆龄怎么没来?”爸爸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他,叔叔赞许的点点头:“这么小的孩子就知道讲诚信,真是难能可贵呀!”父亲要走的时候,叔叔叫住了小庆龄的父亲说:“哎!等一下!把这两只鸽子给小庆龄带回去,我答应过她,我也不能失信哪!呵呵,这多出来的一只就算是奖励吧!” 宋庆龄的故事就告诉我们了一个道理:许人一物,千金不移;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诚信像土,一亩心灵之土,为无数幼苗提供营养,使它们开出美丽的鲜花。诚信像水,万物生长的生命之水,滋润着小树舒枝展叶,天天向上。 同学们,拾起诚信的“背囊”吧!用你的诚信战胜风浪,以你的诚信来创造更美好的人生!

三年级下册语文《我一定要等她》优

三年级下册语文《我一定要等她》优 秀教学设计范文《我一定要等她》文中主要通过宋庆龄为等候小伙伴放弃和家人一起去做客的事情,来让学生感受宋庆龄是个讲信用的孩子。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三年级下册语文《我一定要等她》优秀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下册语文《我一定要等她》优秀教学设计范文一 教学目标: 1、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我不能不讲信用”这句话的意思。 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感受、体验宋庆龄是怎样做到守信用的,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悟守信用的重要,懂得从小就应当养成这种好习惯。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宋庆龄是怎样做到守信用的。 教学难点: 感悟守信用的重要,懂得从小就应当养成这种好习惯。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文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等别人的情况吗? (学生说自己等人的事) 师:当你等人等了他好长时间,他还没有来,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2、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宋庆龄一块儿去等等小珍,感受一下这个过程,看看小宋庆龄是怎么说,怎么做的。(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内容。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屏幕出示:课文讲了宋庆龄答应(),为了等小珍,她没有(),等了(),可最后()。 (指名填写——集体填一填) 三、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体验宋庆龄是怎样做到守信用的 1、学习1自然段,感受宋庆龄等小珍答应得很坚定 师:课文中哪一自然段写的是宋庆龄答应教小珍折花篮的?(学生说1自然段) 大家都读读1自然段,当时宋庆龄是怎么答应小珍的? 学生回答:宋庆龄点点头说:“好,我一定等你。” 句子对比:宋庆龄点头说:“好,我等你。” xx点点头说:“好,我一定等你。” 师:读一读两个句子,你有不同的感受吗? (学生谈感受,可能会抓住“点点头”、“一定”两个词语谈宋庆龄答应得很坚决。) 师:你们体会得真好,能把你们体会到的读出来吗? (练读——指读——xx合作读) 过渡语:宋庆龄答应教小珍折花篮之后发生了什么事,她是怎样做的呢?2、默读课文2—4自然段,想一想宋庆龄怎么说的,怎么做的?用曲线画出相关的语句。(学生读,画) 3、引导汇报

最新-宋庆龄的名言55句

---------------本文为精心收集的范文、公文、模板、和其他精品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宋庆龄的名言55句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对您有帮助,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本地收藏,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幸福安康! 宋庆龄的名言(一): 1、除非我们改善目前的干部委派制度和教育制度,我敢肯定,我们为现代化所作的努力将告失败!;;宋庆龄 2、使我不说话的仅有方法,只要枪决我,或许拘禁我。;;宋庆龄 3、青年是革命的柱石。青年是革命果实的保卫者,是使历史加速向更完美的世界前进的力量。;;宋庆龄 4、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父母异常是母亲

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是,能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总是家庭。;;宋庆龄 5、我的一生是和少年儿童工作联系在一齐的。;;宋庆龄 6、一切工作和努力的结果,归根结底,应当使儿童的健康和福利得到改善,这是适用于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的生活的一条规律。;;宋庆龄 7、任何团体的利益都必须允许有个人的自由和选择。;;宋庆龄 8、有些事情是能够等待的,可是少年儿童的培养是不能够等待的。;;宋庆龄

9、儿童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期望,我们要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宋庆龄 10、仅有以群众为基础并为群众服务的革命,才能粉碎军阀政客的权力,才能摆脱帝国主义的枷锁,才能真正实行社会主义。;;宋庆龄 1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从幼儿到小学中学时期,大部分是生活在家庭里,而这正是孩子们长身体长知识培养性格品德,为构成世界观打基础的时期,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给孩子深远的影响。;;宋庆龄 12、共产党给职是很慷慨的,给权就不是那么大方,处处掣肘,生怕别人夺权,所以有职无权是普遍现象,让民主党派变成政治花瓶就不奇怪。;;宋庆龄

宋庆龄故居全程讲解词(7.9)

上海宋庆龄故居全程接待讲解词 第一参观点:纪念广场 欢迎各位来到上海宋庆龄故居参观!宋庆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誉主席,我国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夫人,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国际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毕生致力于人类的进步事业,被誉为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 上海宋庆龄故居是宋庆龄长期生活的地方和从事国务活动的重要场所。她曾在这里进行各种国务活动,经常会晤和宴请来访的各国贵宾,积极促进中外交往,维护国际正义。1981年宋庆龄在北京去世后,这里作为她在上海的故居供人们瞻仰。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现在所在的是故居的纪念广场。这尊宋庆龄的全身坐像是在2003年为纪念宋庆龄诞辰110周年雕刻的,它选用北京房山一整块五吨重的上等汉白玉雕刻而成。雕像体现了宋庆龄居住在这里时六十岁左右的年龄特征以及她在家里的形象,充分表现了宋庆龄高贵、典雅的气质同时又让人感到和蔼可亲。雕像放置在纪念广场中央,与文物馆一起组成一个纪念小区,人们可以在此开展各种纪念活动。 第二参观点:文物馆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宋庆龄文物馆。 这里留下的文物和发生的故事真实地记录着宋庆龄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见证了她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为保卫世界和平,为人类进步事业所做出的不朽贡献。 一、留学海外心系祖国 十九世纪末的中国,在西方列强的欺凌和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之中,民族危亡,民不聊生。1893年1月27日宋庆龄出生于上海的一个基督教家庭。她的①父亲宋耀如,是海南文昌人,早年曾在美国谋生,并进入教会学校读书,后来作为一名传教士被派遣回上海传教,②这是宋庆龄保留的父亲使用过的书籍。机遇和不懈的努力使他积累了丰厚的财产。他是最早追随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者之一,经常资助孙中山的革命事业。 ③宋庆龄的母亲倪桂贞,是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的后裔,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也是一位严格而开明的母亲,她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会说英文,会弹钢琴,还曾在上海的一所女子中学里担任数学教师,是一位有知识有文化的新时代女性。 虽然家境富裕,但思想进步的父母,对宋庆龄及她的姐弟从小就进行严格的教育,注重培养他们节约意识、吃苦耐劳的品德,并为子女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④这是少年时期的宋庆龄。七

参观宋庆龄故居有感

今天,我和同学一起参观了宋庆龄故居,它坐落在徐汇区淮海中路1843号。远远的就可以看见门的右侧写着“宋庆龄故居”五个大字,我在门前拍了一张照片。 走到门里,右边立宋庆龄故居的游览图。宋庆龄故居占地面积4300多平方米,分为前花园,主楼和后花园。现在前花园的右边是文物馆,左边是游客服务中心。 在文物馆前我看到了宋庆龄的坐像,雕刻得很逼真。文物馆里陈列着宋庆龄的生平事迹、她生前的照片和用过的物品。在这里我了解到:她在1893年1月27号生于上海,1907年,宋庆龄15岁时和妹妹宋美龄一起赴美国留学,六年后大学毕业回国。1915年与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结婚。1893年6月4日在北京逝世。 参观完“宋庆龄文物馆”后,正好有个讲解员走过来了。她带我们游览了主楼。主楼为一幢乳白色船形的假三层西式楼房,建筑面积有700平方米,宋庆龄于1948 年底迁到这里居住。1981年10月,故居被列为上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内的陈设保持宋庆龄生前原样。进入主楼,一眼就可以看见,在门右边的笼子里有很多鸽子。据说宋庆龄很喜欢小动物,生前她养了一群和平鸽,现在笼里的鸽子就是它们的后代。主楼地层为客厅、餐厅、书房。客厅西面的餐厅里陈放着她个人生活经历中的重要纪念品和各国友人赠的珍贵礼品。二楼是宋庆龄的卧室、办公室和保姆李燕娥的 卧室。室内的一套藤木家具是宋庆 龄结婚时父母送给她的嫁妆,沙发 和茶几是孙中山先生使用过的。书 桌上放着她生前使用过的文具用 品。楼前是草坪,楼后是花园,周 围有常青的香樟树掩映,环境优美 清净。 宋庆龄奶奶奋斗的一生。充满 了爱和信仰,令我感触至深。宋庆 龄奶奶那动人心弦的伟大业绩,深 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她把中华民族的命运和安危与自己紧紧相连,我们一定要向她学习。

学习宋庆龄事迹

有几番风雨晴天同一个中华电视剧《宋庆龄和她的姊妹》主题歌原版伴奏 独立坚韧的品格 学习宋庆龄求生存、求进步、求发展、爱祖国的崇尚理想为主 抒发、表达对宋庆龄敬仰赞美之情 主题围绕对宋庆龄为公为民为爱奋斗一生的高尚品德。 “让我们做一个大写的人吧”,而诚实和守信就好象人字的一撇和一捺,支撑起我们每个人的道德准则。 生平简介 宋庆龄,1893年1月生于上海,祖籍广东(今海南)文昌县,曾留学美国。1913年大学毕业后,担任孙中山的秘书,两人在共同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感情而结婚。1922年,陈炯明叛变革命,危急关头坚持让孙中山先行撤离,几经危难才死里逃生。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坚决维护、忠实执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同违反孙中山革命原则的势力进行了不懈斗争。1949年,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1981年5月,被接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号。5月2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1920年,宋庆龄在上海留影。

她是一个美丽的女子。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路易·艾黎曾形容她:“好像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朵,永远使人鼓舞,永远使人感到她的存在。” 她也是一名坚强的战士。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她外表看来是一朵柔美的花,内心里则是一头无畏的狮子。” 中国共产党人则赞誉她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国之瑰宝”。 1925年,孙中山丧礼期间的宋庆龄。 她,就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战友、学生和伴侣——宋庆龄,一名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一位伟大的女性。她始终高擎孙中山革命旗帜,团结不同阶层及不同意识形态的爱国进步人士和群体,为民主革命、和平统一、振兴中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宋庆龄小时侯的故事 宋庆龄小时侯,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用过早餐,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全家要到伯伯家做客,走到大门时,宋庆龄突然停下脚步。“怎么了,孩子?”爸爸奇怪地问。“我不能去了。我已经答应过小珍,今天上午教她叠花篮。”宋庆龄答道。小珍是宋庆龄的同学。“哦,是这样。”父亲松了口气。

宋庆龄的家族

推荐答案 在现代中国,有哪一个家族地位比宋氏家族更显赫呢?这个家族的几个成员,都攀上了中国政治权力的最高峰。大姐宋霭龄嫁给了孔子的第七十五代孙裔孔祥熙,这个孔圣人的后代曾任财政部长、行政院长。二姐宋庆龄是孙中山夫人,后来又当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排行第三的宋子文亦当过财政部长与行政院长。排行第四的宋美龄是蒋介石夫人。 这样一个地位显赫的家族,原籍不是在豪门众多的江苏与浙江地区,而是在海南岛一个荒辟的乡村。而且,他们本来也不是姓宋,而是姓韩。为什么本姓韩的宋氏家族会改姓呢?这个家族现在还有什么成员在海南岛及世界各地(包括马来西亚)呢?联合晚报记者1987年12月趁赴海南岛文昌县探亲之便,到昌洒区庆龄乡宋氏祖居去参观,并且和宋庆龄的一位堂弟做了一段访谈,终于了解到这个家族崛起与变迁的一些内情。 关于宋庆龄、宋美龄、宋子文这几位中国现代名人的原籍,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文昌县委员会文史组的考证,证实他们本是韩家的子女。现根据该组的考证,把宋氏家族的历史简介如下: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也称宋嘉树),本名韩教准,少年时过继给姓宋的婶母的弟弟,便改姓为宋。很多中文书刊根据英文著作,把Uncle 译为叔叔,于是说宋耀如本姓韩(Han),随叔叔而改姓宋,自己的叔叔怎么会跟自己的父亲不同姓呢?真是越说越糊涂。英文的Uncle,既可当叔叔、伯伯,也可以当舅舅、姑丈、姨丈,洋人对于这种亲属关系是分不清楚的。 宋耀如(即韩教准)的先辈是客家人,北宋时住在河南相州之安阳。在南宋(公元1126——1279 年)时期,由于受中亚部族侵入,为避战乱而南迁。族人有一位叫韩显卿,到淅江会稽(今绍兴)县任县尉,后又迁粤(广东)任廉州太守。公元1197 年,韩显卿的后人渡海来琼(海南岛),定居于锦山,到清代这一系韩氏后裔居住在罗豆市圮乌坡村,后又迁到昌洒区古路园村。宋庆龄远祖的神主牌一直安放在罗豆市圮乌坡村,1950年,回国不久的韩裕丰还到那里去祭扫。这些神主牌在1953 年被毁坏了,但宋庆龄近代的祖公牌还放在昌洒祖居内。宋氏祖居所在的古路园村是个很小的村落,1917年韩裕丰离乡时,村里只有九户人家,四家姓符,五家姓韩。宋庆龄的父亲曾经在本世纪初回乡探亲。宋庆龄的父亲本姓韩的另一个有力证据是宋耀如本人在离开海南家乡六年后,用英文写了几封信,都有提到自己父亲的名字是韩鸿翼(他在信中写自己父亲的名字是Han Huag-i )。美国人斯特林?西格雷夫(Sterling ? Seagave)所著《宋家王朝》一书,收录了宋耀如1881年6月25日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写给上海的传教士扬?艾伦(中文名字林乐知)博士的信,宋耀如在信中请求林乐知博士帮助他把一封信转寄给在海南岛家乡的父亲,那封致给父亲的信也是用英文写的。 为什么给自己父亲写家书用英文呢?因为宋耀如童年只读过一点中文书,到美国后专用英文,当时他的中文程度还不足以写信。在这封信中,宋耀如告诉自己的父亲,他已经成为基督教徒,他地址是北卡罗来纳州圣三一学院。信末署的是“你的儿子韩嘉树”,还附上“查理?琼斯?宋”这个教名及随舅父的姓。如果说洋人写宋氏家族的历史,可能因不了解中国人的习俗而搞错了宋耀如的名字,那么,中国人自己写的书,或翻译洋人的有关著作,这样的失误是应当避免的。但我们查阅了几本书,就发现了不少这方面的失误。蒋洪斌著的《宋庆龄》一书(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2 月出版),介绍宋庆龄的父亲时,说他本姓韩,生于海南岛文昌县。还说他的祖父是韩锦彝,父亲名叫韩

一张宋庆龄手书便条背后的故事

一张宋庆龄手书便条背后的故事 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藏有一张宋庆龄亲自手书的 便条,写着:“这把宝刀本来是孙先生的知友,久原房子助送的(编者注:手稿上写成“久原房子助”正确名应为“久原房之助”),但后来日本军阀在侵略中国,占据上海时和故居的其余有历史纪念品偷回日本去的。以后日本投降后经过交涉还给故居的。”(见图1)这张微微泛黄的便条是上海宋庆龄寓所生活管理员周和康捐赠的,他简单讲述了久原房之助赠送孙中山宝刀的流传经过。据周和康告知:这便条大约书写于20世纪60年代,是宋庆龄派周和康将孙中山相关文物拿到孙中山故居陈列时随手写的,想让他明白此件文物的珍贵。这便条虽然只有区区几十字,但其背后却隐藏了太多的信息,下面一一为读者挖掘。 久原房之助其人其刀 宋庆龄在便条中提到的孙中山日本友人久原房之助赠 送的宝刀,现藏于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据说这把宝刀是久原房之助祖传的,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宝刀长102厘米,最宽处10.5厘米,刀刃以精钢为原料,手工精心锻制,强度很高,锋利无比,波浪形的刀纹清晰可见。刀柄以珠粒细密的鲛鱼皮包裹,并用丝带编花缠绕。刀鞘上錾刻有多枚象征日本皇室的菊纹章。宝刀造型流畅,装饰精美,实现了艺

术性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见图2)。 出生于1869年的久原房之助,在与孙中山相识之前就是日本比较成功的企业家了。1911年时,他就已经拥有了十余个规模相当可观的近代化大中型企业。当年9月,他以各所属企业为基础,成立了资本达一千万日元并拥有自己的银行(日立银行)的“久原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一跃成为日本新崛起的大财阀之一。此后,其事业发展更快,并积极向海外扩展。 那么孙中山与久原房之助是如何相识的?他在何时赠 予孙中山这把宝刀呢?1913年8月“二次革命”失败之后,孙中山就一直滞留在日本。1915年底,袁世凯倒行逆施复辟帝制引起全国民众的愤慨,孙中山认为新的革命时机已经到来,于是致函各地的革命党人,部署推翻袁氏政权的活动。然而,经费的缺乏一直困扰着孙中山,他很清楚没有经费支撑反袁活动根本就搞不起来。在这之前,日本政府调整了对华政策,开始支持中国的反袁派,积极向外进行资本扩张的久原房之助秉承日本政府的旨意与反袁势力接触。据日本外务省档案资料显示,孙中山在1916年1月通过日俄贸易会社社长松岛重太郎联系上了久原房之助,2月就从他那里获得了第一笔借款。不过,3月8日孙中山才首次真正与久原房之助见面。在这之后,孙中山与久原房之助还达成了多次借款合同。从2月到4月,短短的三个月时间,久原房之

宋庆龄在国共关系中的重要影响1

宋庆龄在国共关系中的重要影响2012级英文学院12班学号:1201011201 姓名:梁静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宋庆龄是个具有特殊身份的政治人物,她既是国民党的元老,又与共产党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在国共两党合作的酝酿过程中,宋庆龄以其历史的责任感和敏锐的洞察力,为之牵线搭桥。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难关头,宋庆龄高举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旗帜,为促进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作出了谁也无法替代的彪炳史册的独特贡献。 一、接通了国共高层之间的交流平台 国共两党在历史上曾有过第一次合作,这是晚年孙中山按照他手订的三大政策,与共产党人共同缔造的。当时,宋庆龄作为孙中山的秘书,为此做出了大量积极的、切实有效的工作。然而,1927年由于国民党右派的背叛而发生了分裂。此后,两党处于敌对状态,连年发生内战,两党中央之间的联系也随之断绝。 1935年,国内外形势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国际上,由于德、日、意法西斯的猖獗,许多国家的安全受到了威胁。是年7月,共产国际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制定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策略。在国内,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华北事变,亡国危机空前加重,民族矛盾已上升为全社会的主要矛盾。

在这一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危急时刻,宋庆龄发挥了她独一无二的价值。她在上海联络何香凝、柳亚子、经亨颐、陈树人、于右任、孙科等10多人率先签名响应“八一宣言”,赞同瓦窑堡会议决定,并极力推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早日建立。 此后国共两党中断了近10年的联系,终于在宋庆龄的推动下接通了。宋庆龄是最早将国民党愿意谈判的信息通过董健吾传递给中共中央的,从而使国共两党领导人建立了直接的沟通渠道,这就为国共双方高层进一步酝酿第二次合作,进行幕后谈判创造了一个好的开端。若是没有宋庆龄的协助,国共又怎会有机会合作;若不是有宋庆龄的帮助,国共两党中断了近十年的联系又怎会轻易接通呢?其过程必定更加艰难,更加漫长。可以说,宋庆龄为国共合作抗日立下了头功 二、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宋庆龄是在同国共第二次合作中走过来的。 随着宋庆龄沟通国共两党的联系,以及蒋介石对日态度的逐渐发生变化,中国共产党也加快了由“反蒋抗日”向“逼蒋抗日”过渡的步伐。1936年9月1日,中共中央向党内发布《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明确表示放弃“抗日必须反蒋”的口号,指出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并确定统一战线的主要对象是国民党。宋庆龄以国民党中央委员的资格及其崇高威望,帮助共产党实行逼蒋抗日政策,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试想,如果没有宋庆龄在国民党中的巨大影响力;如果没有宋庆龄从中积极协助;如果没有宋庆龄这位牵线人。历史上就不会有国共的第二次合作,那有怎么会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功建立,就更不会有后来我们

宋庆龄故居简介

宋庆龄故居简介: 上海宋庆龄故居是宋庆龄长期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是她从事国务活动的重要场所。1949年春宋庆龄入居此处,在此迎来了上海的解放。1949年8月,宋庆龄就是在这里欣然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邀请,北上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参与制定建国大政方针,并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建国以后,她经常在此寓所会晤和宴请来访的各国贵宾,积极促进中外交往,维护国际正义。她所创建的新中国妇幼文化福利事业和对外宣传刊物也都是在这里酝酿、筹划的。1981年宋庆龄在北京去世后,这里作为她在上海的故居供人瞻仰。2001年6月25日,上海宋庆龄故居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观时间: 每天9:00~16:30 门票价格: 学生 10/人,学生团体 5元/人 路线1: 33路空调- (周家嘴路军工路--十六铺) - 方向:十六铺 出发:周家嘴路军工路 到达:中山东二路新开河路 926路空调- (新开河--上海体育馆) - 方向:上海体育馆 出发:新开河 到达:淮海中路武康路 路线2: 135路全程车空调- (国顺东路翔殷路--老西门) - 方向:老西门 出发:军工路控江路 到达:小北门 911路空调- (老西门--万科城市花园) - 方向:万科城市花园 出发:淮海东路 到达:武康路 周围景点: 位于徐家汇衡山路53号的国际礼拜堂是上海规模最大的基督教堂。建成于1925年。整幢建筑呈“L”形。近代哥德式的砖木结构。国际礼拜堂的建立,是从唱诗班为开端的。20世纪初,一群在沪的美国基督教徒在杜美路(今东湖路)组织了一个唱诗班。后来由于场地的限制,另建了一个礼拜堂。国际礼拜堂曾以优美的圣乐而斐声沪上。国际礼拜堂的一大特点是这是不分教派、国家的基督教礼拜堂。 上海植物园占地81.86公顷,前身是建于1954年的龙华苗圃,1978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建园以来接待游客已达1000万人次,1996年被海外人士评为最喜爱的郊游地之一,2000年被评为新千年“六一”好去处。 上海植物园是集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游览和生产功能为一体的专类园。园内设有盆景园、牡丹园、桂花园、蔷薇园、槭树园、松柏园、草药园、竹园、兰室等

宋庆龄守信用的故事

宋庆龄守信用的故事 一次,妈妈给小庆龄讲了“自食其言”的故事。春秋战国时,鲁哀公的身边有一个重臣叫孟武伯,他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说话不算数。因此,鲁哀公对他很不满。一天,哀公举行宴会招待群臣,孟武伯和哀公的宠臣郑重也参加这次宴会。孟武伯向来不喜欢郑重,在宴会上借机出郑重的洋相,便问道:“郑先生怎麼长得越来越胖了?”哀公听到后,便插嘴道:“一个人常常吃掉自己的诺言,当然会长肥呀!”在座的大臣一听就知道哀公并不是批评郑重,是在暗中指责孟武伯说话不算数。妈妈的故事是教育她说话要算数,要谨守诺言。对此小庆龄铭记心间。 一个星期天,宋耀如准备带著全家去朋友家作客,孩子们大都穿好了礼服就要出发了,只有宋庆龄仍在钢琴前弹奏著那动听的旋律。 母亲喊道:“孩子们快走吧,伯伯正等著我们呢!” 听到妈妈的喊声,宋庆龄立即合上琴盖,跑出房间,拉著妈妈的手就走,刚迈出大门,突然又停住了脚步。 “怎麼呀?”一旁的宋耀如看到庆龄停住了脚步,不解地问道。 “今天我不能去伯伯家了!”庆龄有些著急地说。 “为什麼不能去,孩子?”倪桂芝望著女儿说。 “妈妈,爸爸,我昨天答应小珍,今天她来我家,我教她叠花。”庆龄说。“我原以为有什麼非常重要的事情呢?这好办,以后再教她吧!”父亲说完,便拉著庆龄的手就走。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呀!”庆龄边说边把手从父亲的大手裏抽回来。

“那也不要紧呀!回来后你就到小珍家去解释一下,并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叠花不也可以吗?”妈妈说。 “不!妈妈,您不是常说要信守诺言,我答应了别人的事,怎麼可以随意改变呢?”宋庆龄不停地摇著头说。 “我明白了,我们的罗莎蒙黛是一个守信用的孩子,不能自食其言是吗?”妈妈望著庆龄笑了笑,接著说:“好吧,那就让我们的罗莎蒙黛留下吧!” 宋耀如夫妇放心不下家中的小庆龄,在客人家吃过中午饭,就提前匆匆地回到家中。一进门,宋耀如高声喊道:“亲爱的罗莎蒙黛,你的朋友小珍呢?” 宋庆龄回答说:“小珍没有来,可能是她临时有什麼急事吧!” “没有来,那我的小罗莎蒙黛一个人在家该多寂寞呀!”倪桂芝心疼地对女儿说。 “不,小珍没有来,家中虽然只有我一个人,但是我仍然很快活,因为我信守了诺言。”宋庆龄辩解道。 听了小庆龄的话,宋耀如夫妇满意地点了点头。 初见"国母" 两天后的一个下午,岳欣调来了一辆军用吉普车,与焦万友一起,把靳三旺连同他早就准备好的简单的行李,接出了中央警卫师政保大队,然后把靳三旺送到了北京东城区的一座四合院前。趁哨兵验证开门的时候,靳三旺抬头看了一下门牌:方巾巷15号。当年,画家徐悲鸿及其夫人蒋碧薇从日本考察归来时,就曾听从康有为的建议,居住在这条方巾巷里。 进入院子,已有一位被岳欣称做卢秘书的年轻女子(卢季卿,宋庆龄1950年至1958年的秘书)笑吟吟迎上来。显然,岳欣与卢秘书很熟,一番握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