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 第五章 第六章

语言学概论 第五章 第六章
语言学概论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五章语义

第一节词义

一、词义及其内容:

词义就是词所表示的意义内容。具体可以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两部分的内容。

(一)语法意义:是指词的表示语法作用的意义。词的语法意义是语言中的词的语法作用通过类聚之后所显示出来的,所以是一种更抽象更概括的意义。(上一章讲的)

(二)词汇意义:是指词所表示的客观世界中的事物、现象和关系的意义。

如:一般词典中对词项所作的说明就是词的词汇意义。

实词具有词汇意义,虚词是否具有词汇意义?

二、词义和概念的关系

概念是词义形成的基础;另一方面,词义反映概念,概念凭借词义而成为直接现实。具体来说:

(一)词汇意义中的理性意义是指称客观事物的意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在词义中的反映。这种意义与概念直接联系,基本上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二)语法意义与词汇意义中的色彩意义也与概念相联系,它们通常是多个概念的综合,与概念之间的联系具有类指性。

三、词义的性质

(一)客观性(主观性)(二)概括性(具体性)(三)模糊性(确定性)(四)民族性(普遍性)四、词义的层次

原生层——派生层

引申义???

(本义)比喻义

五、词义的概念内容和联想内容

概念内容:根据一个词所指称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或共同特点所概括出来的内容,就是这个词的词义,也就是这个词义的概念内容。

联想内容:是指由词义的概念内容引发联想所产生的含义。它通常是依附于词义的概念内容之上的,不能脱离词义的概念内容而存在。

六、词义的关系:

(一)相同关系(二)相反关系(三)上下义关系

七、义素分析

(一)义素是构成词义的基本要素,是最小的语义构成成分,又叫语义特征。

(二)义素分析就是通过对最合适的语义场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进行比较、分析,找出这些义项所包含的义素的方法。

(三)义素分析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就是说义素分析必须在一定的语义系统中进行,不在一个系统中无法进行义素分析。

2、对等性原则。就是说义素分析的结果必须与义项的意义相等,所指范围不能过宽或过窄。

3、简明性原则。就是说义素分析在明确的前提下,用尽可能少的义素来揭示词语的区别性特征。

(四)义素分析的步骤:

1、确定对比的范围:找出一组相关的词,确定对比范围,一般从指称事物最小类别成员的一组词语开始,如有需要再进一步扩大分析的范围。

2、分析对比找出这组词的共同义素和相互区别的义素。

3、整理和描写

叔叔 [+父系亲属] [+男性] [-年长于父亲]

伯伯: [+父系亲属] [+男性] [+年长于父亲]

姑姑: [+父系亲属] [-男性] [+-年长于父亲]

也可以借鉴矩阵图的描写,例如:

[父系亲属][男性][年长于父亲]

叔叔+ + -

伯伯+ + +

姑姑 + - + -

(五)义素分析的作用

1、义素分析可以清楚、简洁地说明词义的结构,便于比较词义之间的异同,便于揭示近义词、反义词等词义关系,有利于词义的研究、学习和掌握。一些同义、反义等关系。

2、义素分析还有助于说明词语组合的语义条件限制。

义素分析实例

炒:[-用水][-油量大][+不断翻动][-加淀粉汁]

熘:[-用水][-油量大][+不断翻动][+加淀粉汁]

炸:[-用水][+油量大][-不断翻动]

煎:[-用水][-油量大][-不断翻动]

熘:烹饪方法,炸或焯后,作料中加淀粉汁。

▲用义素分析分析《白鹿原》中的人物形象。

第二节句义

一、句子的定义:

二、句义的构成(语言中的句义):

词汇意义

语法关系意义???

句义关系意义语义关系意义

语气意义

三、词语的搭配(词义在句义中的实现)

词语的搭配一方面要受到语法规则的支配,另一方面也要受到语义条件的限制。

这里的语义条件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词汇意义的义素,结构意义的义素,语义特征。

▲词语搭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词语的搭配还涉及每种语言或方言词义系统内部义场的特征。

2、词语的搭配还要考虑社会的使用习惯,即所谓的“惯用法”。

3、词语的搭配还涉及词义的各种附加色彩和修辞效果。

4、词义在搭配组合中还会凸显一些语义特征,隐去一些语义特征。

四、歧义

1、什么是歧义句?句子的表达形式相同,但意义不同,称为同形异义句,也称歧义句。

eg:“我们要进口机器”

▲歧义在语言中大量存在,但由于语境的作用,歧义往往不妨碍交际的正常运行,但如果语境不充分,就有可能影响。

2、歧义的类型:

(1)词汇歧义(词汇上的原因造成的):

a、词语的同音异义(口头歧义)eg: “这是zhi 癌物质。”(致、治)

b、同形(书写形式)异义。eg: “自行车没有锁。”

(2)语法结构歧义:

a、词跟短语同形。eg: “谁还要炸薯条?”“我要炒白菜。”

b、相同的词语之间存在不同的层次构造或句法结构关系。eg: “两个外语学院的学生。”“我想起来了。”

(3)语义结构关系歧义:相同的词语之间可以有不同的语义结构关系,就有可能造成歧义。

a、施、受同形。eg: “开刀的是我父亲。”

b、领属关系和非领属关系同形。eg: “小张的笑话说不完。”

c、语义指向不同。eg: “在火车上写标语。”“中山公园松树最多。”

五、蕴含和预设(是句义间的两种重要关系)

(一)蕴含:

1、就话语本身所表达的意义而言,如果有句义甲就必然有句义乙,就说甲蕴含乙。

可用公式:甲乙如:他买了一篮子萝卜他买了一篮子菜

蕴含关系一般发生在有上下位关系或整体与局部关系的句义之间。

2、语义学研究的蕴含关系是指就话语本身所表达的意义而言的蕴含关系,这种蕴含关系通常可以从句子本身的意义推知,而不必依赖特殊的背景知识。如:*今天是端午节今天吃粽子

3、一个句子的蕴含关系有时不止一个。原因:一个词的上位词可能有多个或从不同的角度构成的。

如:他有汽车他有车他有交通工具

(二)预设:

1、预设和蕴含一样,也就是就话语本身表达的意义而言的,也是有句义甲就必然有句义乙,但蕴含在句义的断言范围之内,是句子的基本信息;而预设不在句子的断言范围之内,是句子的背景信息。

如:他哥哥在北京上大学他哥哥在北京上学(蕴含)

他哥哥在北京上大学他有哥哥(预设)

同蕴含一样,预设是句子的潜在意义,如果再说出就显得重复啰嗦。

2、预设的分类:

绝对预设:既是句子内容的一部分,同时又作为句子的预设,这种“一身二任”的预设,称为绝对预设。

相对预设:纯粹作为其他被表述的事态的前提条件的那些预设,称为相对预设。

▲绝对预设是每个句子必须有的,其内容确定。相对预设有些句子不一定有,从句子推断出来的相对预设,有时可能会有一定的游移性。

3、预设和设项:有些句子的预设由若干项组成,称其为完全预设。将构成一个完全预设的各项,称为“设项”。

▲在实际的运用时,有时只取某一个设项。

▲一个句子的完全预设,可能包括若干论题,各设项分属这些论题。

4、预设同原句的关系

如以A表原句所表述的事态、情况等,以P表预设所表述的事态、情况等,则:

P不存在,A一定不存在。

P同A的这种关系,逻辑学称P是A的必要条件。

第六章语言的变异

第一节变异概说

一、语言存在变异

从语言中判断,每个人仿佛都佩戴一枚语言的徽章,从你一张口说话,即可判断你是什么地方、什么职业、性别、年龄、阶层等特征。可见语言的变异是客观存在的。

二、语言变异的种类:

1、地域变异

2、社会变异

3、功能变异

三、语言变异和共同语的关系

语言变异丰富和发展了语言,促使共同语能更完善地为全社会服务,满足社会日益复杂纷繁交际需要。共同语则以自己的规范约束住语言的种种变异,使这些变异服从于自己,向自己靠拢,吸收其有益成分,形成日益发展的民族共同语。

第二节地域变异

语言的地域变异即表现为地域方言。

一、地域方言

简称方言,汉语俗称“话”。它是全民族的语言(共同语)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

二、我国地域方言的分布情况(七大方言区)

1988年——199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共同编绘的《中国语言地图集》将汉语分为10个方言区,这就是:

(1)官话大区它又可分为8个次方言,即:①东北官话区,包括黑龙江全省,吉林全省,辽宁省大部分地区,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②北京官话区,包括北京市10个市辖区,8个县,天津市、辽宁省、内蒙古和新疆的个别或少数市县;③冀鲁官话区,包括河北省105 个市县,山东省53个市县,天津市、北京市、山西省少数或个别市县;④胶辽官话区,包括山东省胶东半岛的30个市县,辽宁省辽东半岛的14个市县;

⑤中原官话区,以河南省、陕西省关中、山东省西南部为中心,分布在江苏、安徽、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11个省区;⑥兰银官话区,包括甘肃、宁夏的部分地区;⑦西南官话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全部汉语地区,湖北、湖南、广西、陕西、甘肃等省区相毗连的部分地区;⑧江淮官话区,包括湖北东部,安徽、江苏省长江以北沿江地带,以及江苏长江以南岸少数市县。

(2)晋语区包括山西省除西南部、西北角以外地区,河北省西部,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内蒙古中部黄河以东地区,陕西省北部。

(3)吴语区包括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浙江省(除淳安县以外),江西省东部,安徽省南部部分地区。

(4)徽语区分布于新安江流域的安徽省歙县、休宁、祁门、绩溪、黟县,浙江省建德、淳安、桐庐,江西省少数市县。

(5)赣语区包括江西省赣江中下游与抚河流域及鄱阳湖地区,湖南省东部及西南部,湖北省南部,安徽省南部,福建省西北部部分或个别市县。

(6)湘语区分布在湘水、资水、沅水流域,湖南省大部分地区和广西少数几个县。

(7)闽语大区包括福建、台湾、海南三省,广东省的潮汕地区和雷州半岛。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苏省南部、安徽省南部、江西省东北部也都有闽语分布。这个大区可分为闽南区、莆仙区、闽东区、闽北区、琼文区、雷州区、邵将区等8个方言区。

(8)粤语区粤语分布于广东、广西,此外,海南迈话也属粤方言。

(9)平话区平话集中分布在广西。从灵川向南沿铁路到南宁一带,分为桂北片和桂南片。

(10)客家话区客家话分布于广东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台湾省、江西省、湖南省、四川省等8个省区,其中以广东省东部、中部地区、福建省西部地区、江西省南部地区最为集中。

英语方言差异较小,估计有15种,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使用,通行范围较广。

德语方言的差异也比较大。主要有高地德语、中地德语、低地德语三大类。

俄语方言差异较小(北俄罗斯、南俄罗斯)。

俄语、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波兰语、捷克语、塞尔维亚语的人之间可以互相通话,但它们属于不同的语言。

三、划分方言的标准

1、语言本身的差异

2、统一的社会

确立方言的时候要同时考虑以上两方面的因素:只有统一的社会而没有语言的差异,谈不上方言;同源而有差异的语言如果不是从属于统一的社会,一般不能算作方言,而要算作不同的语言。

四、汉语方言间差异的表现

1、语音方面的差异最明显。表现在声韵调等各方面,也是我们划分各大方言时候的主要考虑要素。

2、词汇方面的差异也比较大。

3、语法上也有差异。

研究方言,找出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对于推广普通话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五、汉语方言形成的原因

1、移民。

2、山川阻隔。

3、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原因。

4、异民族语言的接触和土著语言的混合

六、方言发展的前途

方言的分化和产生变异的程度,通常取决于共同语对方言的约束力。约束力强,则方言分化减弱变异较小;约束力弱,方言的分化增强,变异就会加大。

由此方言发展的前途大概有三种:形成独立的语言;继续保持自己变异的状态;逐渐向共同语靠拢。

七、次方言和土语

方言次方言土语

并不是每一种方言都有差别很多的次方言和土语,如果方言内部的变异不大,就不必分出次方言和或土语。

汉语的一些方言内的次方言和土语的差异情况各有不同。

八、语言地理学

语言地理学:又称为方言地理学或区域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或者方言在不同地区的差异和分布的学科。

我国最早的一部记录方言词语的书是《方言》。

方言地理学兴起于19世纪后期。

我国的《汉语方言地图集》在2009年1月12日正式出版推出,是世界上第一部在统一的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编写的,全面反映20世纪汉语方言的基本面貌。

第三节社会变异

社会中的人群由于性别、年龄和社会分工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言语社团。在社团内部,由于人们之间相互联系密切,交际频繁,因而在语言的使用上表现出一些不同于其他社团的特点。这样,各种言语社团就在全民语言的基础上产生各有自己特点的语言分支或语言变体,即社会方言。

一、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差异

相同:都是一种语言内部的变体。

不同:1、地域方言同社会的地域分化有关,而社会方言同社会的社群分化有关。2、从结构系统上看,地域

方言有自己独立的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系统。它们之间的差异可以大到不能通话的程度,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还可能扩大差异,成为具有亲属关系的独立语言,其内部也会存在社会方言。 社会方言,一般来说没有自己特殊的语言结构系统,它的变异主要表现在一部分特殊的、使用范围较窄的词汇方面。它们间的差异并不会妨碍人们之间的言语交际。社会方言必须依托于全民语言,不可能发展成为独立的语言。

二、社会变异的表现:

社会方言是同一定的社会因素相关的语言差异构成的,主要有:阶级和阶层、职业、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种族、宗教等因素。

1、阶层变异和行业变异

2、性别变异和年龄变异

3、种族变异和民族变异

三、语言的社会变异研究

社会语言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原因有二:社会发展的需求;结构主义语言学强调共时的、描写

语言的变异研究涉及两个重要的概念:角色和变数。

角色:人们在言语活动中所处的位置。

变数:由于语境或语体的不同而产生变异的语言要素。 第四节 功能变异 说话人在具体的场合下,言语因谈话目的、这种由于谈话场合的不同而产生的语言特点,就叫语言的功能变异。 功能变异的表现:书面语体和谈话语体。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一章语言的功能答案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一、填空 1、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3、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语言)是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4、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左)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右)半球制约。 5、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独词句)阶段和(双词句)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 二、判断正误 (对)1、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 (错)2、当说话者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时,话语中不具有主观性。 (错)3、书刊上的话语不具有人际互动功能。 (对)4、抽象思维要以语言为形式依托。 (错)5、布洛卡区在大脑的右半球前部。 (错)6、聋哑人不会说话,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 (对)7、不同语言结构的差异体现出思维方式的不同。 (错)8、汉语名词没有数的变化,所以汉语没有区别单数和多数的概念。三.思考题 1、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的手段 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使用其他的信息传递工具:(1)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辅助性的交际工具(2)体态语等伴随性的副语言交际工具,(3)盲文、手语等类语言交际工具。但这些交际工具或者使用范围的有限,或者运用效率低下,或者使用频率不高,很难与语言这种交际工具相提并论。 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中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就是教学生识字、阅读、写作。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

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 总之,在上述的种种信息传递工具当中,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之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工具。 2、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说话者在传递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在表达着主观的情感、态度和意图,寻求听话者的反馈。而受话者在接收说话者传递的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了解了说话者的主观情感态度,从而做出回应。这样语言就成为说话者和听话者间交际互动的工具。例如: 张三和李四同时在教室看书,张三坐在窗子边的位置,李四坐在中间位置。 A.李四说:“今天气温很低。” B.张三说:“我马上关上。” A、B的对话表达了一种委婉的请求。李四说“今天气温很低”的目的并不是反映今天的天气,而是向坐在窗户边的张三请求将窗户关上。 3、为什么说思维离不开语言 思维需要语言 (1)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思维活动必须用语言作手段 (2)语言是保存思维成果的媒介。思维成果必须依靠语言的巩固才能得以保持。(3)语言可帮助思维逐步深化 (4)语言可帮助思维条理化 (5)语言可帮助传递思维成果。思维的成果靠语言才能表达出来,使听读者了解。 4、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是什么,有哪些表现 人类的大脑的左右半球的分工是人类所特有的。人类以外的动物,没有这样的分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答案

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 —、知识题 1、世界上独立产生的、成熟的古文字系统(自源文字)有(甲骨)文、文、(苏美尔)文、(玛雅)文、(古埃及)文等。 2、我国传统文字学中的“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3、指出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种:手(象形)、泪(会意)、拖(形声)、刃(指事)、其(“其中”的“其”)(假借)。 4、简述字母文字的产生历程。 二、思考题 1、文字和图画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成为文字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图画在古时候也是用来记事的一种重要方法。图画记事只是帮助记忆,传达信息的手段,有很大的随意性。只有当事人才比较清楚所表述的内容,因此不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不具有文字意义。但是,图画记事较之实物记事前进了一步,是实物的替代物,有一定的象征性,概括性,能记录较复杂的内容。图画记事为文字的出现奠定了初步的基础,记事的图画是文字的前身,而实物记事与文字的产生没有什么关系。 判定文字系统已经产生,有三个基本的条件。 第一,具有数量足够多的与某种语言里的语素或词相对应的小图形,这些小图形可以按这种语言的音读出来; 第二,这些小图形可以重复使用而所表达的音义不变; 第三,这些小图形的排列规则足以反映这种语言说话时语素或词的排列次序,小图形排列的顺序不同,所反映的语言单位的排列次序也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因此不同。也就是说,文字形体所表达的信息一定是与某种语言的音义结合体及其排列相对应的信息,而不是直接描画现实。 2、既然所有文字都是既表音又表意的,为什么还有表音文字、意音文字的区

别? 语言有大大小小的单位:语素、词、词组/短语、句子,它们都是大小不同的音义结合体。语言的语音层面也有大大小小的单位:音位、音节、音步等等,它们是大小不同的语音片段。文字是形体符号的系统,它也有大小不同的单位一大小不同的形体单元。任何文字系统都有一级单位对应于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 比如汉文中的“方块字”和英文中的“(文字)词”。汉文中的“字”以一个方块的形体出现,几乎都对应于汉语中的音义结合体一语素。英文中的一个“词”,以前后有空格的一串字母的形体出现,对应于英语的音义结合体一词。 从这一级文字单位来看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是无所谓表音文字或意音文字的区别的,因为这一级单位都是既表音又表意的。 与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相对应的那一级文字单位(字或文字词),还可以拆分为更小的形体单元。比如,英文的词可拆分为“字母”,汉文的方块字可拆分为“字元”(传统称为“偏旁”、“部首”),我们把所有文字的最小单元统称为“字符”。从字符的层级上看它们所对应的语言项,不同的文字的差异十分明显。英文的字符只与英语的音有关系,而与英语语词的意义无关。汉文的字符则有的与语素的意义有关,有的与语素的音有关。根据字符与所记录的语言的关系,可以把文字分为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 3、表音文字又可分为哪几种重要的类型?世界上存在单纯的表意文字吗? 表音文字,又叫做“拼音文字”或“字母文字”,它们的最小文字单位一字符只表示语言符号的音,而不表示语言符号的意义。可以分为: 音位文字:有的字符表元音,有的字符表辅音,字符可以记录语言中所有的音位。如拉丁字母。英文就是使用拉丁字母作为字符的音位文字。 辅音文字:字符只表示语言中的辅音,元音没有专门的字符表示。如阿拉伯文。 音节文字:字符表示语言中的音节。如日本的假名。 4、世界上独立产生的、成熟的古文字系统(自源文字)有哪些共同特点? 世界上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献的自源文字有四种:中东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古文字、埃及地区的埃及古文字、中国中原地区的甲骨文和美洲的玛雅文字。这些早期的自源文字都是不完善的意音文字,字形的象形程度也都很高。早期古苏美尔文、古埃及文和中国甲骨文中都有很多跟实物形体相像的图形,用来表示现实中

语言学纲要练习答案第五章_第十章

第五章语义和词用 一:名词解释 1.基本词汇 和一般词汇相对而言,是词汇中的核心部分,具有使用上的普遍性。 2.多义词 是具有多项意义的词,这些意义互相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3.反义词 是意义相对相反的词。 4.施事 自主性动作、行为的主动发出者。 5.焦点 人们之所以要说话,是为了向对方传递他们所不知道的信息,也即新信息。从信息的角度看,句子中的新信息是说话者所传递信息的重点所在,是说话者认为受话者不知道,因此希望受话者特别关注的部分。这就是句子的“焦点”。 6.情态 情态是体现“说话这对所言的主观看法”畴。主要表达“必然性”、“可能性”、“必要性”等方面。 7.语气 语气是表达“句子的言语交际作用”的畴,指的是句子所携带的反映说话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说话人情绪的意义,包括述、疑问、祈使、感叹等。 8.言语行为 人们说出的话不仅仅是人类经验的映像(句义),也不仅仅是特定说话者对人类经验的具体认知,它还是一种社会行为,像大人、吃饭等其他社会行为一样,“说话”这种社会行为也有对行为者之外的事物(特别是受话者)或行为者自身差生某种效力的目标,也有因行为而引发实际变化的效果。简而言之,言语交际行为本身也构成新的人类经验,与现实世界中的其他人、物、现象、事件有着“行为——效力”的关联。这些是语言在另一层次上的意义。从这一视角对语言意义的关注策划能够为言语行为研究。 二、填空 1.、_______、________是词义概括性的三个重要的表现形式。

2.多义词有多项意义,最初的那项意义叫,离开上下文人们就能知道的那项意义叫。汉语的“老”有“年纪大”、“经常”、“旧的”等意义,其中,“年纪大”是,其余的是。 三、分析题 1.略 2.指出下列同义词的意义差别。 父亲——爸爸:语体色体不同,父亲是书面语体,爸爸是口语语体。 得到——获得:感情色彩不同,“得到”是中性词,“获得”是通过努力得到好的结果,是褒义词。 眼红——嫉妒:语体色体不同,嫉妒是书面语体,眼红是口语语体。 秘密——绝密:词义轻重不同,秘密轻,绝密重。 3.收集汉语“烹调类”单音节动词,用一组语义特征描写它们的词义。 蒸、煮、烹、煎、烤、烘、煨、炸、煸、爆 4.试分析下列句子的语义结构。

语言学纲要各章名词解释

导言 *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之。 *形成了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训诂的我国传统语文学。 *语言本身的构造很复杂,对它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语言、词汇和语义、语法三个部分。 *运用语言交际的过程是瞬间的事情,但却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如果借用信息论的术语来说,这一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第一章 *语言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把说话中反复使用的材料和规则找出来,把那些隐藏在无数话语中的坚守不见尾的语言找出来,使它的整体和每一片鳞甲都清清楚楚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这当然是复杂细致的任务。 *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可以使用其他的交际工具: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字符号,化学公式等。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不但要动嘴,而且要面部的表情、手的动作、乃至整个躯体的姿态等非语言的东西也都会参加进来。(非语言:手、眼神) *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的各组民族不同的。 *为什么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语言是最灵活的,最方便的,信息量最大的,所以是最重要的。语言是组成社会不可少的因素,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要靠语言来维持。 2、语言是为满足人类交际的组要而产生的,其他动物是没有的。 3、其他的交际工具是建立在一定的语言基础上的语言或语言成分的代用品,而且都有特殊的服务领域。 第二章 *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符号应该具备的条件:约定俗成、重复使用。语言符号的特点是:任意性和线条性。 *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语言必须是一种经济有效而又富于弹性和灵活性的装置。这装置的重要特点就是分层。 *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一种语言的音位的数目虽然只有几十个却能构成数目众多的组合,这些组合为语言符号准备了形式的部分。语言的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氛围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意义在这里被装进形式的口袋,成了音义结合的最小的符号。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两种最根本关系。 第三章 *音素:是从音节中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 *音标: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国际音标:是国际语言协会于1888年制定的并开始使用的一套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 *语音的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三个方面的属性,由发音学---音响学---听觉语音学三门学科加以研究,标志着人们研究语言的的进展过程。三个环节,三个方面,三门学科的研究都是自然科学和语言学的交界领域,都要利用大量的实验手段。生理、物理、心理的研究可以说是语音的自然属性的研究。 *元音和辅音的区别是什么? 1、气流是否受阻,发元音气流不受阻,辅音受阻。 2、发音器官紧张状况。发元音时各器官的各部分都保持均衡紧张,发辅音时只有形成阻碍的那一部分特别紧张。 3、气流强弱不同,发元音气流弱,发辅音气流强。 *音位:是具体语言中有区别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音位的分析对拼音文字的

语言学纲要思考题(第六章)

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 1.怎样认识文字的性质?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是语言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一般具有形、音、义三个方面。 文字从本质上来看也是一种符号,是人们为了记录语言而发明的一种书写符号系统。任何一种符号都包括形式(能记)和内容(所记)两个方面,语言符号的形式是语音,内容是意义,而文字记录语言则是通过一定的形体来记录语言的音和义的,无论意音文字还是拼音文字都是如此。语言中的语素或词是一种音义结合体,文字的形体便成了语素或词的替代性符号。由此可见,任何一种文字都包括字形、字音、字义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在任何一种文字体系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三者是统一于一体的,不存在一种文字只记录声音不记录意义的情况,也不存在一种文字只记录意义不记录声音的情况。 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通常是以字形为标志,用“形”通过“音”来表达“义”的,即用不同的形体来标记语言中的词或语素。 2.文字的作用是什么? 1)文字的发明克服了语言交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使 一发即逝的语言可以“传于异地,留于异时”。 2)文字通过书面语能更好地记录人类的文化活动。 3)文字能促进思维的发展。 3.文字和语言的关系如何认识? 文字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符号,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是语言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有形、音、义三个部分。文

字是用“形”通过“音”来表达“义”的,或者说文字是用“形”通过“音”来和语言中的语素或词发生关系的,这是文字的关键。文字和语言既有密切的联系,但它们之间又有着质的区别。 1)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是在语言的基 础上产生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字。语言是伴随着人类 社会同时产生的,而文字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 才产生的,文字是记录符号的符号。 2)语言和文字虽然都是交际工具,但它们在社会中的作用 是不一样的。语言是社会必需的交际工具,没有语言,社会就不会存在。而文字对一个社会来讲,则不是不需 的,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而照样存在。文字只是辅助 语言的交际工具,它只是扩大了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功 能。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语言没有文字,当然,没有 文字的社会不会是发达的社会。 3)文字和语言发展变化的速度不同。文字和语言都处于不 断变化发展之中,但文字的发展变化要比语言慢得多,语言的变化不能马上在文字中表现出来。因此常常发生 文字与语言脱节,文字落后于语言发展的现象。这样就 形成了文字的书写形式与语言的实际发音的矛盾。文字 作为辅助交际工具的长处是它能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 制。 4)文字可以改革、借用,而语言一般则不能。当文字脱离 语言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即影响到交际功能时,文字就 得改革,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还可以创造新的文 字。文字还可以借用。一个民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可以

语言学纲要

语言的作用是什么? 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每个社会,无论它是经济发达的社会,还是经济十分落后的社会,都必须有自己的语言,都离不开语言这个交际工具,语言是组成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是人类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特征之一。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没有语言,人类无法交际,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崩溃,不复存在。 1.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来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说话:运用语言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本身不等于语言。 3.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它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人的说和写的过程,是人的一种行为,叫言语活动,也叫言语行为;一是指人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东西,也叫言语作品。 4.交际工具:人类交际活动所使用的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此外,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5.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一种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是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机能和过程。根据思维活动的同形态可分为三种类型: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6.社会: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习惯的人类社会的共同体,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族和民族。与此相关联的现象就是社会现象。 7.社会现象: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一切活动——产生、存在和发展密切联系的现象。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1.符号: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它包括了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的要素,是一定的形式和一定的内容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2. 语言符号:语言是一种符号,因为它能代表或指称现象。语言符号是由音、义的结合构成的。“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只有音和义相结合才能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的符号。 (语言符号的特点:) 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人义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它是就语言符号的音与义的相互关系来说。这种音义的任意性关系又叫约定性。 4.语言符号依存性: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就语言起源时的情况来说的,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至于符号的音义关系一经社会约定而进入交际之后,对人们就有强制性,音义之间就具有互相依存的关系,不得任意更改。 5.语言符号的线条性:即语言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跟着一个符号依次出现。依次出现的符号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不能随意编排。符号的线条性是由规则支配的,对社会成员具有强制性。 6. 语言结构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语言结构要素的各个单位,在语言结构中,并非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分为不同的层和级。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即音与义相结合而划分出来的音的结构成分。音位经组合而与某种意义相结合就能构成语言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是语言的上层。这一层又可以分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这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结构单位,是构词材料;第二级是由语素的组合构成的词,是造句材料,是交际的基本单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语言系统的层次结构可以图示为:音位语素词句子 7. 语言发展的渐变性:指语言从旧质过渡到新质不是经过爆发,不是经过消灭现存的语言和创造新的语言,而是经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旧质要素的逐渐死亡来实现的。语言结构的体系的演变只能采取渐变不能爆发突变。 8.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指语言结构体系发展变化是不平衡的,即词汇、语义、语音、语法的发展速度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练习与思考原题

修订本《语言学纲要》指导书习题 导言 (2)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3)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4)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6) 第四章语法 (8)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10) 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 (12) 第七章语言的演变和分化 (13) 第八章语言的接触 (14) 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 (15)

导言 一、填空 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和()、 2.语言学是()世纪成为独立的学科的,其标志是() 3、现代语言学的标志性著作是瑞士语言学家()的() 4、语言交际过程可分为( )-( )-()-( )-( )五个阶段。 5、印度最早的经典所使用的语言是()、 6、()、( )、( )是中国“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二、判断正误 ()1、语文学主要是研究古代的口语和书面语。 ()2、语言有自身结构的独立性,与系统之外的社会环境没有关系。 ()3、理论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一般规律的,不受具体语言研究影响。 ()4、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是语言研究的根本问题。 三、思考题 1、语言与人类社会生活有哪些密切关联? 2、语文学研究有哪些特征? 3、语言学学科内部都有哪些研究分类?如何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 4、为什么说语言学是一门基础科学? 5、为什么说语言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桥梁? 6、如何看待语言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一、填空 1、语言的功能包括()功能和()功能。 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功能和()功能。 3、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是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4、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半球制约。 5、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阶段和()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 二、判断正误 ()1、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 ()2、当说话者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时,话语中不具有主观性。 ()3、书刊上的话语不具有人际互动功能。 ()4、抽象思维要以语言为形式依托。 ()5、布洛卡区在大脑的右半球前部。 ()6、聋哑人不会说话,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 ()7、不同语言结构的差异体现出思维方式的不同。 ()8、汉语名词没有数的变化,所以汉语没有区别单数和多数的概念。三.思考题 1、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的手段? 2、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3、为什么说思维离不开语言? 4、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是什么,有哪些表现? 5、儿童语言习得的临界期指什么?临界期的存在说明语言的哪些特性? 6、不同语言思维方式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7、张三说,“我们先发明了电视,然后才给电视命名,所以思维不需要语言。”张三的错误在哪里? 8、举例说明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六章 文字和书面语答案

第六章文字与书面语 一、知识题 1、世界上独立产生的、成熟的古文字系统(自源文字)有( 甲骨 )文、文、(苏美尔)文、(玛雅 )文、(古埃及)文等。 2、我国传统文字学中的“六书”就是指( 象形 ) 、( 指事 ) 、( 会意 )、( 形声 )、(转注)、(假借 )。 3、指出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种:手(象形 )、泪( 会意 )、拖( 形声 )、刃( 指事 ) 、其(“其中”的“其”) (假借 ) 。 4、简述字母文字的产生历程。 二、思考题 1、文字与图画的根本区别就是什么?成为文字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图画在古时候也就是用来记事的一种重要方法。图画记事只就是帮助记忆,传达信息的手段,有很大的随意性。只有当事人才比较清楚所表述的内容,因此不就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不具有文字意义。但就是,图画记事较之实物记事前进了一步,就是实物的替代物,有一定的象征性,概括性,能记录较复杂的内容。图画记事为文字的出现奠定了初步的基础,记事的图画就是文字的前身,而实物记事与文字的产生没有什么关系。 判定文字系统已经产生,有三个基本的条件。 第一,具有数量足够多的与某种语言里的语素或词相对应的小图形,这些小图形可以按这种语言的音读出来; 第二,这些小图形可以重复使用而所表达的音义不变; 第三,这些小图形的排列规则足以反映这种语言说话时语素或词的排列次序,小图形排列的顺序不同,所反映的语言单位的排列次序也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因此不同。也就就是说,文字形体所表达的信息一定就是与某种语言的音义结合体及其排列相对应的信息,而不就是直接描画现实。 2、既然所有文字都就是既表音又表意的,为什么还有表音文字、意音文字的区别? 语言有大大小小的单位:语素、词、词组/短语、句子,它们都就是大小不同的音

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

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https://www.360docs.net/doc/d19350733.html,/thread-451-1-1.html 一、填空题 1.文字的作用主要是突破了有声语言的()和()局限,使出口即逝的语言能够传于异地,留于异时。 2.文字的发展,从造字的方法考察,文字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文字的体系看,文字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3.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和文字基础上的()。 4.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的文字体系都是()文字,即兼用()、()两种方法的文字。古埃及的()字、古美索不达米亚的()字、中美洲的()文和我国的汉字都是这种类型的文字。 5.文字起源于()。 6.任何文字都有()、()、()三要素,其中()为文字所独有,其他两个方面则与语言的()和()相对应。 7.人类在发明文字以前,普遍经历了用()和()来记事和传递信息的阶段。 8.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字母是(),现在所使用的各种表音字母大多数由它分化、派生而来。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文字中属于音节文字的是()。 A.日文字母 B.英文字母 C.俄文字母 D.法文字母 2.下列文字中属于音位字母的是()。 A.日文字母 B.英文字母 C.汉字 D.阿拉伯字母 3.从造字方法考察,文字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A.表意-表音-表意兼表音 B.表音-表意兼表音-表意 C.表义兼表音-表意-表音 D.表意-表意兼表音-表音 4.汉字是现行文字中的一种典型的()文字。 A.表音 B.表意 C.意音 D.音节 5.从偏旁和字音字义的联系情况看,下列各组汉字只有()是形声字。

A.赶妈想视B.赵看部路 C.汉地使酗 D.庙春鸡叹 6.文字起源于() A.结绳B.图画C.结珠D.穿贝 7.在下列四种古老的自源文字中,至今仍在使用的一种是( )。 A.古埃及文字 B.苏美尔文字 C.汉字 D.马雅文字 8.在下列四种行为中,与文字起源直接有关的是( )。 A.结绳 B.串贝 C.图画 D.以上各种行为 9.关于书面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经过加工和提炼,比较规范,所以,语言研究应该首先研究书面语 B.书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C.任何语言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 D.书面语和口语的差异主要是风格上差异 10.人类几种古老文字的原始字形,都是() A.象形的 B.会意的 C.表音的 D.形声的 11.汉语中的“基因”来自英语的gene,从该词产生的方式看,“基因”属于( ) A.纯粹音译词 B.音译兼意译词 C.意译词D.仿译词 12.关于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下列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 B.书面语是第一性的,口语是第二性的 C.在一个只有口语而没有书面语的社会中,社会交际存在着较大的局限 D.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13.下列关于文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答案

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 一、知识题 1、世界上独立产生的、成熟的古文字系统(自源文字)有(甲骨)文、文、(苏美尔)文、(玛雅)文、(古埃及)文等。 2、我国传统文字学中的“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转注)、(假借)。 3、指出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种:手(象形)、泪(会意)、拖(形声)、刃(指事)、其(“其中”的“其”)(假借)。 4、简述字母文字的产生历程。 二、思考题 1、文字和图画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成为文字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图画在古时候也是用来记事的一种重要方法。图画记事只是帮助记忆,传达信息的手段,有很 大的随意性。只有当事人才比较清楚所表述的内容,因此不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不具有文 字意义。但是,图画记事较之实物记事前进了一步,是实物的替代物,有一定的象征性,概括性,能记录较复杂的内容。图画记事为文字的出现奠定了初步的基础,记事的图画是文字的前身,而实物记事与文字的产生没有什么关系。 判定文字系统已经产生,有三个基本的条件。 第一,具有数量足够多的与某种语言里的语素或词相对应的小图形,这些小图形可以按这种语 言的音读出来; 第二,这些小图形可以重复使用而所表达的音义不变; 第三,这些小图形的排列规则足以反映这种语言说话时语素或词的排列次序,小图形排列的顺 序不同,所反映的语言单位的排列次序也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因此不同。也就是说,文字形 体所表达的信息一定是与某种语言的音义结合体及其排列相对应的信息,而不是直接描画现实。 2、既然所有文字都是既表音又表意的,为什么还有表音文字、意音文字的区

别? 语言有大大小小的单位:语素、词、词组/短语、句子,它们都是大小不同的音义结合体。语 言的语音层面也有大大小小的单位:音位、音节、音步等等,它们是大小不同的语音片段。 文字是形体符号的系统,它也有大小不同的单位―大小 不同的形体单元。任何文字系统都有一级单位对应于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比如汉文中的 “方块字”和英文中的“(文字)词”。汉文中的“字”以一个方块 的形体出现,几乎都对应于汉语中的音义结合体―语素。英文中的一个“词”,以前后有空格的一串字母的形体出现,对应于英语的音义结合体―词。 从这一级文字单位来看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是无所谓表音文字或意音文字的区别的,因 为这一级单位都是既表音又表意的。 与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相对应的那一级文字单位(字或文字词),还可以拆分为更小的形体单元。比如,英文的词可拆分为“字母”,汉文的方块字可拆分为“字元”(传统称为“偏旁”、“部首”),我们把所有文字的最小单元统称为“字符”。从字符的层级上看它们所对应的语言项,不同的文字的差异十分明显。英文的字符只与英语的音有关系,而与英语语词的意义无关。汉文的字符则有的与语素的意义有关,有的与语素的音有关。根据字符与所记录的语言的关系,可以把文字分为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 3、表音文字又可分为哪几种重要的类型?世界上存在单纯的表意文字吗? 表音文字,又叫做“拼音文字”或“字母文字”,它们的最小文字单位―字符只表示语言符 号的音,而不表示语言符号的意义。可以分为: 音位文字:有的字符表元音,有的字符表辅音,字符可以记录语言中所有的音位。如拉丁 字母。英文就是使用拉丁字母作为字符的音位文字。 辅音文字:字符只表示语言中的辅音,元音没有专门的字符表示。如阿拉伯文。 音节文字:字符表示语言中的音节。如日本的假名。 4、世界上独立产生的、成熟的古文字系统(自源文字)有哪些共同特点? 世界上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献的自源文字有四种:中东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古文字、埃及地区的埃及古文字、中国中原地区的甲骨文和美洲的玛雅文字。这些早 期的自源文字都是不完善的意音文字,字形的象形程度也都很高。早期古苏美尔 文、古埃及文和中国甲骨文中都有很多跟实物形体相像的图形,用来表示现实中

(完整)《语言学纲要》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语言学纲要》知识点整理 导言 1.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 2.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中国)(印度)(希腊-罗马)。 古印度宗教典籍梵文 古希腊拉丁语语法学 中国文言文典籍小学 3.什么是“小学”? 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被视为经学的附庸,统称“小学”。 4.语言学是(19)世纪成为独立的学科的,其标志是(历史语言学)。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1.语言的功能是多方面,从宽泛的意义上讲,大致都可归入语言的()功能和()功能两个方面。 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交往功能)。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1.什么是符号?符号的特点是什么? 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甲能代表乙或指称乙,甲就有条件成为乙的符号。 (1)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不可分离的,二者的结合才构成符号,没有无意义的符号形式。 (2)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一般性的。 (3)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上的、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 2.为什么说语言具有符号性? 1)语言包含形式和内容两方面。“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 2)音义的不可分离性。语言中的语素、词、短语、句子等均有意义,也均有发音。 3)形式指示意义的一般性。 4)形式和意义结合的任意性。 3.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4方面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的是,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

1)同一意义,在不同语言中的语音形式不同。举例略。 2)同一意义,在同一语言不同历史时期的语音形式不同。举例略。 语言符号在形成初始,音与义的结合是不可论证的,在社会交际过程中自然形成。但一旦形成,全体成员必须遵守,任何人都无权擅自改动。也即初始的任意性,使用的强制性。 4.什么是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语言符号在使用中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5.(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最基本、最根本的结构关系。 6.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 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形成高一级结构。处于高一级结构中的各个符号,称为结构的成分。结构中各个成分的关系即为组合关系。 一些语言符号或更大的单位在组合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并且替换后结构关系不会改变,那么这些符号在结构中就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彼此间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 7.如何理解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1)组合规则着眼于结构单位的横向联系,聚合规则着眼于结构单位的纵向替换。二者犹如纵、横两轴,语言符号单位都处在这两个轴向形成的坐标上,既属于聚合群的成员,也是某个组合轴线上的单位。 2)语言的组合关系说明了语言结构的规则,可套用有限的规则生成复杂的结构。语言的聚合关系说明了替换关系,使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符号自然聚集成群。 3)组合关系使得语言符号的结构呈现出有序性;聚合关系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简化了语言系统。 4)聚合关系潜在于系统,组合关系实现于话语。聚合关系是组合关系的基础,组合关系是聚合关系的现实体现。 第三章语音 1.音素: 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切分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音位: 具体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进而区别意义的功能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3.音标 记录音素(/音位)的标写符号。 4.国际音标: 国际语音协会(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1888年制定并开始使用的,随着所了解的语音逐渐增多、对语音的认识逐渐加深,隔若干年修订一次。制定原则是“一音一符,一符一音”。所用符号大多数采用拉丁字母,拉丁字母不够用时补充采用希腊字母或用一些字母的大写、倒写、连写或添加附加符号等办法来补充。国际音标所用的标写符号置于[ ],

语言学纲要 第六章

第六章 一、解释下列名词(20分,每词4分) 1.文字:是指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书面上代表语言的符号。 2.拼音文字:是用字母记录语言中的音节或音位的文字,文字体系比较简明,一个字的拼写反映出语言的一个符号的读音。 3.字母:拼音文字的书写单位,一个字母基本上就代表语言中一个音素;一种文字体系一般只要数十个字母符号。 4.形声字:是运用表意和表音两种方法创造出来的汉字,一部分字符表示字的意义类属,一部分表示字的读音。 5.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口语的加工形式,比口语规范严谨,是同一种语言不同的风格变体。 二、填空题(40分,每空2分) 1.文字突出的作用是打破了有声语言的(时间)、(空间)的局限性,扩大了有声语言的使用范围。 2.文字包括(字形)、(字音)、(字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在文字中缺一不可。 3.据考古材料,一般认为文字大约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距今六千年以上。 4.文字的特点要受到(所记录的语言)特点的制约。 5.在文字产生以前,人类使用(实物记事)和(图画记事)帮助记忆。 6.从造字方法角度看,文字的发展经历了(表意)、(表意兼表音)和(表音)三个阶段。 7.各种不同体系的意音文字都包含(表意字)、(表音字)和(兼用表意表音两种方法的文字,即形声字)三种不同类型的字形。 8.人类造字的方法主要有(表意)和(表音)两种。 9.汉字的简化和整理异体字,属于文字的(改进)。 10.(书面语)是在口语基础上形成的,是口语的(加工)形式。 三、辨别正误(20分,每小题2分) 1.现代社会,文字使用十分频繁,比有声语言还重要。(×) (在任何社会,文字的作用都不可能超过语言。) 2.文字的主要作用是记录人类的文化。(×) (文字的主要作用是记录人类的语言。) 3.拼音文字同语音联系紧密,只记录语音。(×) (无论的拼音文字还是非拼音文字,记录语言都是既有记录语音,同时又要记录意义。)4.非拼音文字记录意义,不记录语音。(×) (非拼音文字同样要记录语音和意义,文字是记录语言的,而语言的音义在文字中是统一为一体的。) 5.汉字与汉语的特点是相适应的。(√) (如果汉字不能适应汉语的需要,可能早就被淘汰了。) 6.汉字具有超方言、超时间的特性。(√) (汉字是语素文字,与读音联系不紧密,字音可以随方音而异,也不受古今读音变化的影响,具有超越时空的特点。) 7.汉字与汉语的音节是对应的,一个字记录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只用一个汉字记录。(×)(汉字虽然是代表音节的,一个汉字一般就是一个音节,但不能反过来说一个音节就是一个汉字,汉字与音节之间没有对应关系。) 8.日文是音节文字,汉字也是音节文字。(×)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答案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一、填空 1、说出的话语句子是无限的,但无限多的句子都是由有限的(词)和(规则)组装起来的。 2、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离。 3、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它所指代的一类(心理现实)的概括。 4、我们是通过(听话)认识到“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这个(心理现实)的。 5、语言的表达是对心理现实的(编码)。 6、心理现实是存在于(客观现实)和(语言符号)之间的人脑中的信息存 在状态。 7、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 8、语言符号二层性的一大特点是(音位)层的最小单位一定大大少于(符号)层的最小单位。 9、(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10、动物无法掌握人类的语言,从生理基础看是不具有(大脑的结构)和( 功能 )。 二、判断正误 (对)1、一种语言可说出的句子是无限的。 (错)2、语言是一种社会规约,所以每个人说话是不自由的。 (对)3、符号的形式和意义都具有一般性。 (对)4、语言是丰富人的心理现实的重要途径。 (错)5、心理现实是对客观现实的认知,与客观现实是等同的。 (对)6、语言符号形式与意义的关联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它所属的符号系统。(错)7、现实中的句子是无穷的,所以组合关系也是无限的。 (错)8、音位和音位组合构成语素。 (错)9、句子是比词组高一层级的符号单位,所以句子的长度一定大于词组。(错)10、“飞鸟”和“小鸟”具有同样的组合关系。

三、思考题 1、听到一个熟人在说话,就能判断出是谁在说话,这个过程是语言符号在传递 信息吗?为什么? 这是语言符号在传递信息。因为符号存在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语言符号传递信息都是通过将意义与形式组合的。但是语言符号的形式与一般符号的形式不同, 它是一种声音实体。每个人说话都有自己独特之处,如音高、响亮度等发音的特点,我们听一个人说话,长时间地接触后,就将这种声音特点与意义结合了起来,从而理解了这种声音所传送的意义。 2、语言符号如何增进人的认识客观现实的能力? 心理现实为语言符号的最初编码提供了初步的材料。 语言符号,是对心理现实现象的概括。 现实的“房子”只能是具体的——平房、楼房、四合院、别墅……。 口称的“房子”,从来都是抽象,是心理现实现象的概括。 即,语言符号的意义,是一般的、概括的东西。 如“粉笔”,和实际的粉笔是由很大的区别。 3、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它的指代的一类心理现实的概括。当语言产生之后,人 们就可以利用语言从他人那里接收间接的经验,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个人的心理现实。当我们向他人传达这些信息时,就可以运用已有语言符号,对心理现实进行再编码,用语音发送出去。 心理现实是存在于客观现实与语言符号之间的人脑中的信息存在状态,它与二者存在一种互动:一是,借助心理现实的中介,人类将认知得到的客观现实用语言符号固化下来。二是,借助心理现实的中介,离散化、物质化的语言符号使人类 能推导出新的概念和判断、构建各种理论,进而发明新的具有延长性的感知工具,进一步提高对客观现实(包括人自身的心理现实)的认知。 4、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语言符号任意性指语言中声音和意义的结合完全是任意的,是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音和义的关系是任意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用什么声音表示什么意义,对使用者来说是随意的,不受制约的。事实上,语言符号具有强制性,每个人都要遵守 社会的约定俗成,不能任意的改变,否则就无法交际。

语言学纲要试题6

语言学概要试题6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 1.说出的话语句子是无限的,但无限多的句子都是由有限的()和()组装起来的。 2.语言符号的()和(),是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 3.和动词有关的语法范畴有时、体、人称和()。 4.语言接触从根本上说是()接触。 5.语音演变的规律具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变化有一定条件的限制;二是();三是() 二、单项选择(每空2分,共14分) 1.汉语拼音方案是以()字母为基础制订的。 A.英语 B.法语 C.拉丁 D.希腊 2.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汉语中的音高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B.妇女的声带比男子要厚。 C.汉语中的音长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D.汉语“天”、“空”两个音节的音高不同。 3.与“春光明媚”结构相同的组合是() A.阳光充足 B.已经开始 C.调查研究 D.工人和农民 4. 中古英语的wifeman(妇女)由wife(女人)和man(人)构成,是个复合词。后来这个词中的wife由于发音上的原因演变为wo,现代英语中的woman(妇女)成为一个词了。这是() A.句法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 B.语音的变化引起了句法的变化 C.词法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 D.语音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 5. 汉语发展过程中量词的出现属于()方面的变化。 A.语义 B.语法组合规则 C.语法聚合规则 D.形态 6. 区分词类最重要的依据是() A.意义 B.形态变化 C.句法功能 D.语言的类型特点 7. 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音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B.音素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C.声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D.韵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音节 2.词法 3.施事 4.谱系分类 5.克里奥耳语 四、问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语言学纲要答案(DOC)

语言学纲要答案(DOC)

2015年语纲答案 1.名词解释—自源文字,组合关系,语境义,语义场,形态,音质音位 (1)自源文字:在某种语言基础上自发产生并逐步完善的文字。从创制文字起就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 (2)组合关系: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例如音位与音位,词与词),按照线性顺序组合起来的关系。处于组合链条中的两个符号或符号序列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并非任意两个词就可以构成组合关系。 (3)语境义:语境的含义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物理语境、话语语境、说话者和受话者的背景知识。物理语境各要素,特别说话者、受话者、说话时、说话地,在对面交谈的句子常常被省略,需要根据语境补充出来,才能得到完整的句义。在对话的话语中,说话者和受话者对意义的理解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语言形式之外的背景知识。背景知识可以帮助受话者理解说话者要传递的意义,特别是言外之意。 (4)语义场: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同一语义场的各词义有共同的义素,表明它们同属一个语义场;又有一些不同的义素,表明彼此之间的区别。例如:椅子、转椅、凳子,可以组成一个语义场。 (5)形态是指同一个词在造句时因其句法位置的差异而发生的不同变化,也叫词形变化。它是表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英语:动词最多有5个形式(数、时、体。Be有8个形式)、名词最多有4个形式(数、所有格)、代词有4个形式(句法格、所有格)、形容词有3个形式(级)。俄语形态丰富性:名词有单复数、又各有6个格(主格、属格、与格、宾格、工具格、前置格),又有阳、阴、中3种性的区别,不同性的名词有不同的变格规则。动词、形容词的形态更复杂。形态变化的几种主要形式:附加词尾、内部屈折、异根。 (6)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的角度来分析的音位。因为占据一个时段,可以叫音段音位。包括元音音位、辅音音位。 2.判断并说明理由 (1)组合,聚合关系不仅仅存在于语法中。 答:错。聚合关系存在于音位、语法、语义各个层面。 ——聚合关系:在语言的组合结构的某一个位置能够互相替换的几个具有相同作用(组合能力)的单位符号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 ——音位聚合关系:音位的区别特征不但使每个音位通过不同的区别特征相互区别开来,还可以使不同的音位通过相同的区别特征聚合成群。(双向)聚合群:语言中的音位不是孤立的,每个音位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区别特征和其他有共同特征的音位联系着,聚合成群。比如北京话的/p/音位同时处在两个聚合群中:根据发音部位,它与/p//p’//m/形成聚合群;根据发音方法,它与/t//k/形成聚合群。这样它就处于双向聚合之中,这样形成的聚合群就是双向聚合群。 ——语法的聚合规则:语言单位的归类和变化规则。几个语法单位(主要指词),互相在同一个位置可以替换,替换后结构类型和功能没有变化,这样的几个语法单位,就形成了一种聚合关系。语法单位的归类的规则,仓库,潜在地,存在于人脑中。——词义聚合关体现:(1)语义场,语义场是由语义系统中的一组具有一定共同语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