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楼住宅小区模板方案

砖混楼住宅小区模板方案
砖混楼住宅小区模板方案

# #住宅小区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审批人:

日期:

目录

一、编制依据 (02)

二、工程概况 (02)

三、施工准备 (02)

四、模板工程施工方法 (03)

五、拆除模板工程施工方法……………………………………………………03-05

六、质量保证措施 (06)

七、安全文明施工 (06)

八、脚手架计算书………………………………………………………………07-13

一、编制依据:

1、施工现场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4、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01-10-93

5、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二、工程概况

1、本工程基础为混凝土条形基础,上部为砖混结构。层高 3.00m,共六层,女儿墙高度为19.3m,坡屋顶高度22.306m。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①项目总工组织项目经理部技术、生产等有关人员熟悉图纸及有关规范、规程的学习,掌握施工图的内容、要求和特点,同时针对有关施工技术和图纸存在的疑点做好记录,通过会审,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与设计、建设、监理各单位共同协商解决,取得一致意见后办理图纸会审记录,作为施工图变更依据和施工操作依据。

②熟悉工程各部位截面尺寸、标高等结构构造,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制定模板设计方案。

2、机具准备:

①、高强度多层板(15mm)、木方(50*100/100*100mm)、钉子。

②、支承件:垫木、碗扣件、U托、十字扣、Φ14对拉丝。

③、?48架子管。

四、模板工程施工方法

1、垫层模板

垫层厚度为100mm厚,垫层模板采用100×100方木,沿垫层边线设置方木,方木支撑在基坑壁上。

2、条形基础模板,用100*100mm木方支设斜撑,加固在主龙骨上,保证模板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在模板顶部用50*100mm木方子45度加固见下图:

基础部分的后浇带,留置在两个独立柱中间1/3跨墙体砼基础的地方。用竹胶板塞好,在用木方子固定。

3、构造筑模板:用15㎜厚高强度多层板,后背100×100通长方木做主龙骨。构造柱模板用Φ14对拉丝,后背架子管进行拉结600㎜一道。并用架子管做侧面顶撑,间距

3、顶板圈梁模板

顶板采用15㎜厚高强度多层板现场加工。扣件式支撑体系。

竖向立杆支撑间距为1050mm,主横杆间距不大于1050mm,板低纵管间距不大于300mm, 墙面与顶板所有阴角在次龙骨上采用上部企口方法处理。与梁侧面接触面必须平直通顺,与四周圈梁侧面接触紧密,确保此处不漏浆。

顶板模板安装

①施工工艺流程:安装支撑→校正标高→安主次龙骨→铺模板并固定→办理预检

②楼层地面立支柱前垫50x100x400的木方,支柱垂直,上下层支柱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

③顶板采用高强度多层板模板碗扣支撑系统,提高模板的周转率,保证顶板下面平整,达到清水混凝土的标准。跨度大于4m,起拱2‰。

④从边跨一侧开始安装支撑,按照模板设计,量出支柱与墙线或轴线两个方向距离,将支柱分别立与两个方向距离的交点上再用水平连杆、销子插入卡口连接固定,支柱与水平拉杆之间必须相互垂直,水平拉杆长度的选用严格按照模板设计规定。拉通线调整支柱托架标高,铺主副龙骨。测量并校正龙骨标高。

⑤铺模板,严格按照模板设计规定加工、编号、拼装。

⑥平台板铺完后,用水准仪测量模板标高,重新将支柱托架高度调整合适后,再安装龙骨、模板。

⑦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竹胶模板拼缝处粘贴胶条,然后办理预检。

4、楼梯模板

①底模采用15mm厚高强度多层板。(详见下图)。

楼梯模板示意图

②先根据层高放大样,要墙上弹出楼梯及平台梁位置,支基础和平台梁模板,再装楼梯底模板、外侧模板。

③外帮模板内侧弹出楼梯底板厚度线,用样板划出踏步侧板的档数,再钉侧板。沿踏步中间向上用1—2道吊木加固。

五、拆除模板工程施工方法

1、柱拆模

①在保证混凝土不致因拆模而受到破坏时即可拆除。

②拆除柱模,先拆掉柱斜拉杆或斜支撑,再松开螺母等附件,轻轻撬动模板与墙体分离,人工运走。

2、梁顶板拆模

①顶板模板跨度≤2m,强度达到50%;2m<跨度≤8m强度达到75%;>8m,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除。梁跨度≤8m强度达到75%;>8m,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除。悬挑构件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除。

②拆下模板及时清理,涂刷脱模剂,拆下的扣件等及时集中收集管理。

六、质量保证措施

1、原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①选用支模的木方子,必须经过压刨成型,并且保证尺寸准确一致。

②采购的竹胶板、木方子、钢管等必须经过材料员、技术员等入场检验后方可使用。大模板必须经过设计、审核无误后方可实施。

2、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①墙模板下口,梁与顶板,墙与顶板之间,必须用海棉条或水泥砂浆塞缝严密,以保证浇筑混凝土时不漏浆。

②所有梁侧模上口均设钢筋顶棍,以控制截面尺寸。

③墙体垂直施工缝处,每浇筑混凝土完毕后,必须拆掉模板,剔除施工缝处浮浆、松动石子等杂物,并清理干净后再重新合大模板。浇水并充分湿润后再浇筑下一段混凝土。

3、严格检查制度:

①模板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工程质量,必须严格执行“三检”制度。经班组、工长、技术员、检查员及监理工程师检查无误后才准下道工序施工。

②梁、板模标高,必须按标高线拉通线检查。梁边拉通线检查平直。

③预留洞、墙模板必须每块检查垂直度、平整度、轴线位移等,不合格者绝对不准出现。

④严格控制模板的拆模时间和拆模程序,混凝土强度不到坚决不拆模。

⑤定期清理检查模板,不合格者及时更换。

七、安全文明施工

①登高作业时,各种配件放在工具袋内,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脚上。

②装拆施工时,上下有人接应,随拆随运转,并把活动部件固定牢靠,严禁堆放在脚手板上或抛掷。

③设防雷击措施。

④安装柱模板时,不得将柱子钢筋代替临时支撑。

⑤雨、雪及五级以上大风等天气情况下禁止施工。

⑥基础工程模板安装时先检查基坑土壁边坡的稳定情况,发现有滑坡、塌方危险时,必须先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后方可施工。

⑦操作人员上下基坑要搭设扶梯马道。基坑上口边缘1m以内不允许放模板构件和材料。

⑧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严禁在施工现场和木工房吸烟。

⑨拆除后的模板及时清理混凝土渣块。

⑩备用的模板、木方子一定要码放整齐,分类摆放到指定地点。

八、模板支架计算书

模板支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

(一)、参数信息:

1.脚手架参数

横向间距或排距(m):1.05;纵距(m):1.05;步距(m):1.2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脚手架搭设高度(m):2.90;

采用的钢管(mm):Φ48×3.5 ;

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钢管支撑;

板底钢管的间隔距离(mm):300.00;

2.荷载参数

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000;

楼板浇筑厚度(m):0.10;倾倒混凝土荷载标准值(kN/m2):1.00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1.000;

3.楼板参数

钢筋级别:二级钢HRB 335(20MnSi);楼板混凝土标号:C20;

每层标准施工天数:6;每平米楼板截面的钢筋面积(mm2):1440.000;

计算楼板的宽度(m):4.20;计算楼板的厚度(m):0.10;

计算楼板的长度(m):4.50;施工平均温度(℃):20.000;

图1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二)、纵向支撑钢管的计算:

纵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5.08cm3;

截面惯性矩 I=12.19cm4;

方木楞计算简图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

11

= 25.000×0.250×0.100 = 0.625 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

12

= 0.350×0.250 = 0.088 kN/m ;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q

2

= (1.000 + 1.000)×0.250 = 0.500 kN/m;

2.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静荷载:q

1 = 1.

2 × (q

1

+ q

2

) = 1.2×(0.625+0.088) = 0.855 kN/m;

活荷载:q

2

= 1.4×0.500 = 0.700 kN/m;

最大弯距 M

max

= (0.100×0.855+0.117×0.700 ) ×1.0502 = 0.185 kN.M;

最大支座力 N = ( 1.1 ×0.855 + 1.2×0.700)×1.050 = 1.870 kN ;

截面应力σ= M / W = 0.185×106/5080.0 = 36.330 N/mm2;纵向钢管的计算强度为 36.330 小于205.0 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静荷载 q

1 = q

11

+ q

12

= 0.713 kN/m

活荷载 q

2

= 0.500 kN/m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 (0.677×0.713+0.990×0.500)×1050.04/( 100×2.1×105×12.190 ) =4.731 mm;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1050.0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

(三)、板底支撑钢管计算:

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 = 1.870 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kN.m)

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kN)

最大弯矩 M

max

= 0.696 kN.m ;

最大变形 V

max

= 2.116 mm ;

最大支座力 Q

max

= 7.252 kN ;

截面应力σ= 136.997 N/mm2;

支撑钢管的计算强度小于 205.000 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1050.0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培训讲座》刘群主编,P96页,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

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

12.80kN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

5.2.5):

R ≤ R

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12.80 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 7.252 kN;

R < 12.80 kN,所以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五)、模板支架荷载标准值(轴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的自重(kN):

N

G1

= 0.149×2.900 = 0.432 kN;

(2)模板的自重(kN):

N

G2

= 0.350×1.050×1.050 = 0.386 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

G3

= 25.000×0.100×1.050×1.050 = 2.756 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

G = N

G1

+N

G2

+N

G3

= 3.574 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

Q

= (1.000+1.000 ) ×1.050×1.050 = 2.205 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

G + 1.4N

Q

= 7.376 kN;

(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N = 7.376 kN;

σ----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

o

/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 = 1.58 cm;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 = 4.89 cm2;

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5.08 cm3;

σ--------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5.000 N/mm2;

L

o

---- 计算长度 (m);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由公式(1)或(2)计算

l

o = k

1

uh (1)

l

o

= (h+2a) (2)

k

1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155;

u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 = 1.700;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100 m;

公式(1)的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 L

o = k

1

uh = 1.155×1.700×1.200 = 2.356 M;

L

o

/i = 2356.200 / 15.800 = 149.000 ;

由长细比 l

o

/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312 ;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σ=7375.722/(0.312×489.000) = 48.344 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σ= 48.344 小于 [f]= 205.000满足要求!

公式(2)的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 L

o

= h + 2a = 1.200+2×0.100 = 1.400 m ;

L

o

/ i = 1400.000 / 15.800=89.000 ;

由长细比 l

o

/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667 ;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σ=7375.722/(0.667×489.000) = 22.614 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σ= 22.614 小于 [f]= 205.000满足要求!

(七)、楼板强度的计算:

1. 计算楼板强度说明

验算楼板强度时按照最不利考虑,楼板的跨度取4.5M,楼板承受的荷载按照线均布考虑。

宽度范围内配筋2级钢筋,配筋面积As=1440 mm2,fy=300 N/mm2。

板的截面尺寸为 b×h=4200mm×100mm,截面有效高度 ho=80 mm。

按照楼板每6天浇筑一层,所以需要验算6天、12天、18天...的

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荷载要求,其计算简图如下:

2.计算楼板混凝土6天的强度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

楼板计算长边4.5m,短边为4.2 m;

楼板计算范围跨度内摆放5×5排脚手架,将其荷载转换为计算宽度内均布荷载。

第2层楼板所需承受的荷载为

q = 2× 1.2 × ( 0.350 + 25.000×0.100 ) +

1× 1.2 × ( 0.432×5×5/4.500/4.200 ) +

1.4 ×(1.000 + 1.000) = 10.330 kN/m2;

计算单元板带所承受均布荷载 q = 4.500×10.325 = 46.464 kN/m;

板带所需承担的最大弯矩按照四边固接双向板计算

M

max

= 0.0563×46.460×4.2002 = 46.145 kN.m;

验算楼板混凝土强度的平均气温为20℃,查温度、龄期对混凝土强度影响曲线

得到6天后混凝土强度达到53.770%,C20混凝土强度近似等效为C10.750。

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

cm

=5.160N/mm2;

则可以得到矩形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

ξ= As× f y/ ( b × h o × f cm ) = 1440.000×300.000 /

( 4200.000×80.000×5.160 )= 0.249

查表得到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能力计算系数为

αs = 0.218

此楼板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为:

M

1

= αs× b× ho2×fcm = 0.218×4200.000×80.0002×5.160×10-6 = 30.237 kN.m;

结论:由于∑M

i = 30.237 <= M

max

= 46.145

所以第6天以后的各层楼板强度和不足以承受以上楼层传递下来的荷载。

第2层以下的模板支撑必须保留。

3.计算楼板混凝土12天的强度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

楼板计算长边4.5m,短边为4.2 m;

楼板计算范围跨度内摆放5×5排脚手架,将其荷载转换为计算宽度内均布荷载。

第3层楼板所需承受的荷载为

q = 3× 1.2 × ( 0.350 + 25.000×0.100 ) +

2× 1.2 × ( 0.432×5×5/4.500/4.200 ) +

1.4 ×(1.000 + 1.000) = 14.430 kN/m2;

计算单元板带所承受均布荷载 q = 4.500×14.431 = 64.939 kN/m;

板带所需承担的最大弯矩按照四边固接双向板计算

M

max

= 0.0563×64.940×4.2002 = 64.493 kN.m;

验算楼板混凝土强度的平均气温为20℃,查温度、龄期对混凝土强度影响曲线

得到12天后混凝土强度达到74.570%,C20混凝土强度近似等效为C14.910。

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

cm

=7.157N/mm2;

则可以得到矩形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

ξ= As× f y/ ( b × h o × f cm ) = 1440.000×300.000 /

( 4200.000×80.000×7.157 )= 0.180

查表得到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能力计算系数为

αs = 0.164

此楼板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为:

M

2

= αs× b× ho2×fcm = 0.164×4200.000×80.0002×7.157×10-6 = 31.512 kN.m;

结论:由于∑M

i = 61.749 <= M

max

= 64.493

所以第12天以后的各层楼板强度和不足以承受以上楼层传递下来的荷载。

第3层以下的模板支撑必须保留。

4.计算楼板混凝土18天的强度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

楼板计算长边4.5m,短边为4.2 m;

楼板计算范围跨度内摆放5×5排脚手架,将其荷载转换为计算宽度内均布荷载。

第4层楼板所需承受的荷载为

q = 4× 1.2 × ( 0.350 + 25.000×0.100 ) +

3× 1.2 × ( 0.432×5×5/4.500/4.200 ) +

1.4 ×(1.000 + 1.000) = 18.540 kN/m2;

计算单元板带所承受均布荷载 q = 4.500×18.536 = 83.413 kN/m;

板带所需承担的最大弯矩按照四边固接双向板计算

M

max

= 0.0563×83.410×4.2002 = 82.840 kN.m;

验算楼板混凝土强度的平均气温为20℃,查温度、龄期对混凝土强度影响曲线

得到18天后混凝土强度达到86.740%,C20混凝土强度近似等效为C17.350。

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

cm

=8.328N/mm2;

则可以得到矩形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

ξ= As× f y/ ( b × h o × f cm ) = 1440.000×300.000 /

( 4200.000×80.000×8.328 )= 0.154

查表得到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能力计算系数为

αs = 0.142

此楼板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为:

M

3

= αs× b× ho2×fcm = 0.142×4200.000×80.0002×8.328×10-6 = 31.819 kN.m;

结论:由于∑Mi = 93.568 > M

max

= 82.840

所以第18天以后的各层楼板强度和足以承受以上楼层传递下来的荷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