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主要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分析

辽宁省主要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分析
辽宁省主要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分析

辽宁省林业厅关于开展全省保护森林资源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

辽宁省林业厅关于开展全省保护森林资源专项治理行动的通 知 【法规类别】林业资源保护 【发布部门】辽宁省林业厅 【发布日期】2009.06.02 【实施日期】2009.06.0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辽宁省林业厅关于开展全省保护森林资源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 各市林业局: 近几年,我省林业重点造林绿化工程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高速公路两翼绿化、退耕还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以及全省重点公益林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了国家林业局和省领导的一致好评。但是,近一段时间,工程建设乱征滥占林地(采石挖砂、开矿建厂)、毁林(毁绿)开荒、乱砍盗伐林木、盗挖绿化大苗、滥伐天然林等违法现象有所抬头,个别地区破坏情况十分严重,已引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最近,张文岳书记、陈政高省长、陈海波副省长连续对几起滥占林地、盗挖盗卖珍稀树苗、严重毁林案件作出重要批示。为了落实省领导批示精神,巩固全省林业改革与建设成果,遏制破坏森林资源的势头,省林业厅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一次保护森林资源专项治理行动(以下简称专项治理行动),并制定了辽宁省保护森林

资源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见附件)。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是认真贯彻落实陈政高省长关于“种好树,更要管理好” 批示的需要;是深入研究在我省林权制度改革进入关键时期,建立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新机制,实现兴林富民的需要;是保护和巩固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成果的需要;是切实加大全省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力度,从而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和林区社会稳定的需要。各地要切实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专项治理行动,明确开展专项治理行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各级林业部门要加强专项治理行动的领导,要由一把手亲自负责,组织相关职能部门,成立专门的专项治理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人员组成专门队伍,开展专项治理行动。 二、抓住重点,务求实效 牢牢抓住专项治理行动的重点,彻底排查高速公路和省级公路两翼绿化、退耕还林工程、三北防护林阻沙带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以及全省重点公益林保护管理中出现的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八仙山 简介 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距蓟县城东北30公里,地处京、津、唐、承四市之腹心,东临金碧辉煌的清东陵,西接巍峨壮观的黄崖关长城,南濒碧波荡漾的翠屏湖,北依雄奇险秀的雾灵山。这里是天津市地势最高、群峰汇集的地方,900米以上的山峰有19座,主峰“聚仙峰”海拔1052米,是天津市最高峰。其总面积达536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 八仙山原名“八仙桌子”,相传铁拐李等八位散仙遨游东海经过此地,被这里云遮雾罩的奇峰、峡谷、幽林、秀水所吸引,便降下祥云,在一块两米见方的巨石旁野餐小憩,后来人们把这块巨石称为“八仙桌子”,这万亩山林因此得名“八仙山”。 八仙山在清朝时期被划定为清东陵的“风水禁地”,封闭达280多年,这里乔木伟岸,灌木丛生,芳草萋萋,藤萝蔓绕,人迹罕至,故“藏在深闺人未识”。八仙山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这里是天津市地势最高,山峰最多,降水最多,森林覆盖度最大,生态环境最优越,生态系统最完好,群峰奇秀,谷壑幽深,万木争荣,风光诱人的地方,独特的天然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不仅在华北地区,即使在世界同纬度地区都是罕见的,1995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9年被国家科协批准为全国首批科普教育基地,是国家地质公园——峰林峡谷景区最典型的代表,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的“西双版纳”,而且享有“津门第一山”的美誉。 八仙山景区地质遗迹丰富多样,其中最具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的品牌遗迹是石英岩峰林峡谷地貌,峰林上栩栩如生的动物奇石,刀劈斧剁般的天梯,峡谷中河流高阶地,万卷天书地层,美丽壮观的石瀑布,世界奇观

太古界与元古界地层之间8亿年跨越,太古界25亿年长寿石等。 一、珍奇丰富的植物种类 保护区内的森林,起源于距今七千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纪时期,到清朝中叶仍保持着原始森林的面貌。清朝末年以来,由于人为影响,使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来在原始森林泯灭的地方,又萌生出次生林,历经沧桑演绎至今,形成了次生阔叶林区。 在保护区内,生长着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带等区域多种植物,据初步考证,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1000余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七种,区内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有:油松林、落叶阔叶杂木林、蒙古栎林、栓皮栎林、辽东栎林、榆木林、山杨林、核桃楸林、栾树林、枫树林、白蜡林、丁香林、悬钩子林等。藤本植物种类多、数量大、穿插攀援林中,形成特殊的密林景观,著名的野生猕猴桃满山遍野,藤蔓上一簇簇的果实,碧绿翠滴,营养价值,药用价值被誉为“水果之王”。每年9月25日至10月5日,八仙山都要举办大型幽林采珍活动,届时有成千上万游客到这里可采摘到:猕猴桃、山核桃、野山楂、野葡萄、甜酸梨、木耳、蘑菇等上百种山珍野果。 八仙山是一座天然大花园。各种花卉争奇斗艳,从春到秋,花开花落接连不断。春季有迎春花、山杏花、山桃花、山梨花、迎红杜鹃等等,夏季有东陵八仙花、中华秋海棠、山梅花、丁香花、照山白等等,秋季有石竹花、旋复花、角蒿花、野菊花、百日红等等,其中被科学家称作“模式植物的花卉”有“东陵八仙花”、“迎红杜鹃花”,弥足珍贵。 这里也是天然中草药宝库,区内生长着各种名贵中草药200多种。主要有:丹参、桔梗、知母、柴胡、玉竹、沙参、百合、远志、黄岑、地黄、苦参、藿香等,品种极丰富,在林下和山阴沟谷潮湿之处可见到多种蕨类

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及其入侵机制

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及其入侵机制 一.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 1、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威胁生物多样性: 通过竞争或占据本地物种的生态位,排挤本地种,改变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的结构或功能,导致生态系统的单一或退化,破坏或污染生态环境。 2、导致巨大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6%;其中13种主要入侵物种每年造成经济损失达500多亿元。 3.严重威胁人类与家畜健康和安全 4.无序杂交种质丧失:与近源的土著种杂交,改变土著种的基因组成,造成遗传污染。 二.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机制 1、外来入侵植物的特点(内因) (1)适应性、耐性强,入侵潜力大。 (2)繁殖能力强: A、有的外来种靠地下茎等进行无性繁殖,可避免或少受火等因素的干扰,难以清除; B、靠种子进行系繁殖的,生产种子多,种子易于传播(动物、风等),种子发芽率高,幼苗生长快,幼龄期 短,种群增长快,生殖时间短,克服寒冷的蛰伏期短。 (3)对资源的竞争力强,能抗干扰,且干扰后恢复力大。 2、影响外来植物入侵的外因 (1)被入侵的环境:栖息地相似,环境中光、温度、水分、营养和金属元素等。 (2)需要传播媒体:如动物(如人、兽、鸟类、蚂蚁等)、风等。 (3)栖息地受到干扰或破坏(非健康的生态系统)。 (4)其它:如竞争、食草动物、病原体、天敌、季节性干旱等气候变化,等等。 3、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途径 (1)人为有意引入。(2)园林中的引入种逃逸到野外。 (3)由旅客、轮船(如压舱水等)、运输的货物等无意携带而引进。 ?因此,有必要在确定是否引进某一外来物种前,对其进行风险评价。 三、外来入侵植物的风险评价 ?1、外来种在原起源地的分布范围。?2、个体生态学方面的特性。 ?3、生活史。?4、繁殖率。?5、开始引进的个体数量。?6、干扰对其的影响 四、控制/防除外来种的方法 1、物理法:即采用人工清除、机械清除、遮光等物理方法防除外来入侵植物。 2、化学法:采用化学药品杀死或控制外来入侵植物的方法。 3、生物控制法:采用引入或种植其他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如天敌等)达到杀死或控制外来入侵植物的方法。 4、综合防除法:即采用物理、化学及生物相结合的综合防除外来种的方法。 五、中国外来入侵植物 中国的外来入侵物种中有半数以上是陆生植物,有一半是无意引入的。 中国现有外来植物有800多种,有40%以上来自美洲,其次是欧洲和非洲。危害较大的有紫茎泽兰、薇甘菊、互花米草、水葫芦、凤眼莲等,多数在热带亚热带地区。

自然保护区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建议

自然保护区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建议 傅锐英 方福清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福建武夷山 354300) 摘要 分析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的开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在此基础上提出 发展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1 我国自然保护区概况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保护区按保护对象的不同被分为:森林、湿地、荒漠、野生动物、野生植物、草原、海洋、自然遗迹、古生物遗迹等9大类型。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56年。截至2006年2月23日,我国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1000多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65个,总面积9185.1万hm2,约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9.6%。 自然保护区既是保护、研究野生动植物资源的重要场所,也是动植物相对安全的栖息地,对于保护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运营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金额有限,投入严重不足。与世界自然保护区相比:我国自然保护区投资每百公顷为0.5美元,仅为世界平均的1/25,由于资金的极度缺乏,导致许多自然保护区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仅停留在简单看护上,保护区工作人员也被形象地称作“高级护林员”;自然保护区发展所必须的环境监测、科学研究、环境教育等工作均无法开展。另外,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居民的生产生活来源被“切断”,保护区又难以为社区经济的发展提供资助。在保护区内进行保护性开发,如开展森林生态旅游,不仅可以为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开辟新的融资途径,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改善当地的环境,而且可以缓解自然保护区和周边居民与当地政府的关系,促进社区居民参与资源保护的积极性,减少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的压力。 2 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2.1 优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益重视保健活动,追求把旅游活动与增强体质结合起来,生态旅游已渐成时沿。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正好具备这种自然条件。 (1)景观资源丰富。由于保护区内保护对象的不同,保护区内不仅森林环境优美,生物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独具特色,而且文物古迹、文化遗产众多,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和重要的科研、保护价值,为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政府的高度重视。当今,林业作为一大产业,应当是多产业、多产品、多渠道、多形式的;森林风景资源又是林业特有的资源优势,林业主管部门领导非常重视,把森林生态旅游作为一项绿色产业来抓。根据《自然保护区条例》十八条有关规定,在实验区内可适当开展森林生态旅游,既增加保护区的经济收入,又提高了知名度,还可增加游人对自然保护的认识和理解。 2.2 发展前景 我国现有人口13亿,是世界主要的旅游客源国之一。人们有森林生态旅游的习惯,如帝王将相出游各地寻求长生不老药,徐霞客游历名山大川28年等等。平民百姓也有野外郊游的习惯,如小学生、青少年春游,到野外踏青,老年人重阳节登山,这些习俗由来已久。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急剧增加,建筑物的高度密集,川流不息的车辆,环境的污染等,使人们产生很大的压抑感。人们希望寻求一个安静、幽雅的环 ? ? 3 7

《可怕的物种入侵》教学思考

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可怕的物种入侵》教学思考 课前思考: 专家们认为,外来有害入侵生物有可能形成三大危害:首先,外来入侵的物种会对本地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其次,外来入侵生物会造成农业、林业生产上的巨大经济损失;其三,外来入侵生物对人畜的健康也形成威胁。 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孩子就身边所熟悉的外来物种的入侵谈谈自己的认识。 课后反思: 今天我和屠园实验学校六(4)班的孩子们一起学习了《可怕的物种入侵》这一课,通过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外来有害物种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以及对人类健康带来的巨大危害,有效地增强了学生防范外来有害生物的意识,理解了生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存的重要,并初步形成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三个话题,把本节课学生要学习和了解的知识进行有序展开,且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达成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通过话题一“从吃龙虾说起”引出“外来有害物种”这个陌生的词汇,并谈谈吃龙虾的感受,让学生自然地进入教学情境,走近了“外来有害物种”,有效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为展开探索活动打下了基础。 通过话题二“你还知道哪些外来物种”的展开,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了霸王草和食人鱼,这样做,一方面拉近了学生与外来有害生物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了它们的存在与危害;另一方面让学生引起重视,有效地增强了学生防范外来有害生物的意识;最后让学生将自主搜集到的资料通过小组交流后进行全班交流,这样有利于将有价值的资料呈现出来,提高了学生搜集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前的资料搜集是品德学科教学必不可少的过程,只有让学生经历了这个过程,才会体会其快乐。 通过话题三“外来物种都是有害的吗”的探究,学生理解了“有害”与“有益”,通过寻找外来有益生物,进一步增强了学生明辨是非,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堂小结,充分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外来有害物种的认识,还进一步提高了他们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强烈意识。 最后,通过课外作业,把学生的视角从课内转向课外,在课后继续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关的探究活动,搜集相关的资料,帮助他们拓宽了探究的渠道,为后续学习做好了充分准备。 一点遗憾: 教师课前准备不是太充分,教学过程中显得有点紧张,导致整个课堂气氛不活跃;在教学环节的衔接方面,过渡不太流畅等,以上这些都是今后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辽宁省林业厅文件

辽宁省林业厅文件 辽林字〔1995〕112号 关于征用占用林地补偿费计算标准的有关规定的通知 各市林业(农;林)局: 为加强林地管理,做好征用、占用林地补偿工作,根据《辽宁省实施〈森林法〉办法》第二十一条、二十二条、二十四条的规定,现将我省征用、占用林地补偿费计算标准的有关规定通知如下: 一、用材林地平均年产材量,每年每亩为0.5立方米至0.6立方米。速生丰产林,针叶树每年每亩为0.8立方米至0.9立方米,阔叶树每年每亩为l.0立方米至1.2立方米.各树种木材价格均以产地现行销售价为准。 二、苗圃地前三年的平均年产值每亩为8000元至l0000元,有收益的经济林地前三年的平均年产值按其收益期内实际平均年产值计算。无收益的经济林地按有收益经济林的50%至70%补偿。 三、灌木林地、薪炭林地、火地补偿的20%至50%计算,疏林地的林地补偿,按用材林地补偿的50%至70%计算,采伐迹地的林地补偿,按其伐前树种用材林地补偿的70%计算。

四、人工林的造林投资,一般造林每亩为200元至300元,速生丰产林每亩为300元至400元。人工幼林补偿每年递增 l5%至20%均按单利计算,各树种主伐期每亩年产材量见附表。 五、灌木林的林木补偿每亩为500元至700元。疏林地的林木和零星树木每株每年补偿2元至3元。 六、安置补助费按下列公式计算: 安置补助费=(征用林地面积/人均林地面积)×该林地平均年产值×(2-3)倍 人均林地面积以组(或村)为单位计算。 七、凡在我省境内,经批准征,用占用林地收取的各项补偿费,均应按《辽宁省实施<森林法>办法》和省林业厅、省.财政厅、省物价局《关于收取征用占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复费的通知》(辽林字[1995]78号)的规定执行(大连市除外)。 八、省林业厅和各地以前制定的有关征占用林地补偿费收费 标准一律废止。 附件:各树种主伐期及主伐期每亩产材量表

外来生物入侵经典案例

外来生物入侵经典案例 1、澳大利亚兔子的启示: 历史上,外来物种引入某一地区及由其引起严重后果是伴随着欧洲殖民扩张的历史而被人们所知晓的。从公元1500年起,随着欧洲海外扩张的进程,欧洲人把猪、牛、羊、马等牲畜带到了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当这些动物逃跑变野后,它们在各种各样的居住地内很快地散布开来。不可否认,这样的物种迁移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历史告诉我们,非本地物种的引入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和控制,就会严重危害到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危害生态环境。1859年,当澳大利亚的一个农夫为了打猎而从外国弄来几只兔子后,一场可怕的生态灾难爆发了。兔子是出了名的快速繁殖者,在澳大利亚它没有天敌,由于数量不断翻番,它很快就开始毁坏庄稼。到1880年,它们到达新南威尔士,开始影响南澳地区的牧羊业。人们组织了大规模的灭兔行动,但收效甚微。到了19世纪90年代,当兔群抵达西澳时,人们修了一条长达1000英里的栅栏,试图将其拦住。但是,这个栅栏很快被冲破了。1950年,澳大利亚的兔子的数量从最初的五只增加到了五亿只,这个国家绝大部分地区的庄稼或草地都遭到了极大损失,一些小岛甚至发生了水土流失。绝望之中,人们从巴西引入了多发黏液瘤病,以对付迅速繁殖的兔子。但是针对兔子的细菌战

被证明只是使不断恶化的状况得到暂时缓解,一小部分兔子对这种病毒具有天然的免疫能力,它们在侥幸逃生后又快速繁殖起来。整个20世纪中期,澳大利亚的灭兔行动从未停止过。 2、植物的迁徙伴着病虫害外来的植物也会对当地的物种产生影响: 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1769年时只有三种外来植物,但过了一个世纪,外来植物就达到91种,欧洲植物占到了当地植被数量的一半。刺梨是1839年被引入澳大利亚的,为的是提供树篱。它很快就在昆士兰和新南威尔士疯长开了,形成了超过六英尺高的障碍。到1925年,有6000万英亩的土地受到影响,这些地区有一半的土地除刺梨外其他什么植物都不能生长。最后,靠着引进南美的毛虫──它们以刺梨为食,刺梨才在一定的区域内得到了控制。3、中国的“狼来了”: 近段时间以来,一种出现在南宁观赏鱼市场上的热带小鱼在广西成了有关部门追捕的对象。这种外形优美,色彩艳丽的热带小鱼名叫“食人鲳”,食人鲳又称“水中狼族”,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食人鱼”。食人鲳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河流域,性情暴烈,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即使是在它的原产地南美也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生物。据有关报道,每年在亚马逊河流域,每年就有1000多头水牛被食人鲳吃掉,而食人鲳攻

辽宁省森林公园名单(国家)

001 高山台省级森林公园 89.04 800.00 815.00 辽林批字〔1989〕41号阜新市彰武县国有高山台林场 002 湾甸子省级森林公园 1992.12 3332.00辽林批字[1992]147号省直湾甸子实验林场(清原县) 003 翠岩山省级森林公园 1992.12 267.00辽林批字[1992]147号国有锦县红旗林场(锦县) 004 七鼎龙潭寺省级森林公园 1992.12 133.00 辽林批字[1992]147号国有开原市南城子林场 005 辽宁省白云山森林公园 1993.03 3830.00 3723.00 辽林批字[1993]31号海城市林业局、孤山满族镇 006 辽宁省五峰森林公园 1993.05 3723.00 辽林批字(1993)52号国有北镇满族自治县五峰林场 007 辽宁省城子山森林公园 1993.05 3933.00辽林批字(1993)52号国有西丰县和隆、冰砬山林场,宝兴水库 008 辽宁省西平森林公园 1993.05 2467.00辽林批字(1993)52号国有台安县西平林场 009 辽宁省朝阳牛河梁森林公园 1994.06 8000.00辽林批字[1994]45号国有凌源县欺天林场(金花山、万祥寺、王子坟林区) 010 辽宁省喀左龙凤山森林公园 1994.06 1867.00辽林批字[1994]45号国有喀左县十二德堡林场 011 辽宁省丹东五龙山森林公园 1994.08 467.00 辽林批字(1994)69号国有丹东市振安区五道沟林场 012 辽宁省宽甸黄椅山森林公园 1994.08 75.00 辽林批字(1994)69号国有宽甸县城郊林场 013 辽宁省辽阳石洞沟森林公园 1994.08 1333.00辽林批字(1994)69号辽阳市林科所 014 阜新元宝山省级森林公园 1996.06 267.00辽林批字(1996)66号阜新市细河区农林水利局 015 岫岩龙潭湾省级森林公园 1996.06 800.00辽林批字(1996)67号国有岫岩龙潭林场 016 本溪大地省级森林公园 1997.01 8119.00辽林批字(1997)9号国有本溪县碱厂林场 017 凤城蒲石河省级森林公园 1997.12 4000.00 辽林批字[1997]89号凤城市林业局、赛马林场、赛马乡 018 大连骆驼山省级森林公园 1998.08 2240.00辽林批字[1998]62号瓦房店市林业局、骆驼山乡 019 大连长兴岛海滨省级森林公园 2000.01 3307.00辽林批字[2000]7号瓦房店市长兴岛镇 020 天华山省级森林公园 2001.02 1400.00辽林批字(2001)8号宽甸县林川林场 021 盘锦省级森林公园 2001.02 330.00辽林批字(2001)10号盘山县盘山林场 022 核伙沟省级森林公园 2002.04 2300.00辽林批字[2002]9号辽阳县寒岭镇政府

各省森林覆盖率和自然保护区分布情况~和你以为的一样吗

各省森林覆盖率和自然保护区分布情况~和你以为的一样吗 之前曾有文章显示我国的森林覆盖率非常低, 广袤的土地都没有森林的覆盖,的确我国整体的森林覆盖率全球来看不高,尤其是经常拿来对比的韩日,12年日本森林覆盖率64%,韩国61%,远远超过我国的21.3%(15年为21.6%);美国为33%,德国为30%,连印度都比我们高一点点,为23%。但我们按照省份细看就会发现问题所在,西部地区大片国土因为气候环境、土壤环境原因,森林覆盖低于20%,尤其是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受到地表为戈壁、沙漠、草原、雪山等影响,森林覆盖面积少,但因为省份面积大,从比率上导致我国整体覆盖率低;其他省份基本上森林覆盖率都高于30%,和欧美相当。尤其是福建、江西、浙江、广西、海南、广东,森林覆盖率更是超过50%。森林覆盖率指以行政区域为单位的森林面积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土地总面积×100%气候环境、土壤环境短时期内无法改变,森林覆盖率也不可能短期有大的提高,但是政府对于环境的优化,自然的保护也不予余力,全国划定了规模庞大的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指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将一定面积的陆地和水体划分出来,并经各级人民政府批准而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个数。根据保护对

象,自然保护区分为自然生态系统类、野生生物类、自然遗迹类。可以看到,有趣的是之前提到森林覆盖率低的西藏、青海、甘肃,恰恰也是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最大的地区。而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个数上来看,黑龙江、四川、内蒙古居前三位。本文数据为2015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最后为昨晚的四川九寨沟发生的7.0级地震祈福,九寨加油!四川加油!中国加油!

最新474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2018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 自然保护区请输入关键字 最新474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 中国林业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19960087.html,/2018-06-09来源:野协 【字体:大中小】 打印本页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 (2018年5月·474处) 北京市(2个) 百花山、北京松山 天津市(3个) 古海岸与湿地、八仙山、蓟县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 河北省(13个) 青崖寨、驼梁、昌黎黄金海岸、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小五台山、泥河湾、大海陀、河北雾灵山、茅荆坝、滦河上游、塞罕坝、围场红松洼、衡水湖 山西省(8个) 灵空山、黑茶山、阳城莽河猕猴、历山、芦芽山、五鹿山、庞泉沟、太宽河 内蒙古自治区(29个)

毕拉河、乌兰坝、罕山、青山、古日格斯台、大青山、阿鲁科尔沁、高格斯台罕乌拉、赛罕乌拉、白音敖包、达里诺尔、黑里河、大黑山、大青沟、鄂尔多斯遗鸥、鄂托克恐龙遗迹化石、西鄂尔多斯、红花尔基樟子松林、辉河、达赉湖、额尔古纳、大兴安岭汗马、哈腾套海、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科尔沁、图牧吉、锡林郭勒草原、内蒙古贺兰山、额济纳胡杨林 辽宁省(19个) 楼子山、葫芦岛虹螺山、青龙河、大黑山、章古台、大连斑海豹、蛇岛老铁山、成山头海滨地貌、辽宁仙人洞、恒仁老秃顶子、丹东鸭绿江口湿地、白石砬子、医巫闾山、海棠山、双台河口、努鲁儿虎山、北票鸟化石、白狼山、五花顶 吉林省(24个) 通化石湖、集安、白山原麝、四平山门中生代火山、汪清、靖宇、黄泥河、波罗湖、松花江三湖、伊通火山群、龙湾、哈泥、鸭绿江上游、查干湖、大布苏、莫莫格、向海、雁鸣湖、珲春东北虎、天佛指山、吉林长白山、园池湿地、头道松花江上游、甑峰岭 黑龙江省(49个) 北极村、公别拉河、碧水中华秋沙鸭、翠北湿地、太平沟、老爷岭东北虎、大峡谷、中央站黑嘴松鸡、茅兰沟、明水、三环泡、乌裕尔河、绰纳河、多布库尔、友好、小北湖、扎龙、黑龙江凤凰山、东方红湿地、珍宝岛湿地、兴凯湖、宝清七星河、饶河东北黑蜂、大沾河湿地、新青白头鹤、丰林、凉水、乌伊岭、红星湿地、三江、八岔岛、洪河、挠力河、牡丹峰、穆棱东北红豆杉、胜山、五大连池、呼中、南瓮河、黑龙江双河、盘中区、平顶山、乌马河紫貂、岭峰、黑瞎子岛、七星砬子东北虎、仙洞山梅花鹿、朗乡、细鳞河 上海市(2个) 九段沙湿地、崇明东滩鸟类 江苏省(3个) 盐城湿地珍禽、大丰麋鹿、泗洪洪泽湖湿地 浙江省(11个) 临安清凉峰、浙江天目山、象山韭山列岛、南麂列岛、乌岩岭、长兴地质遗迹、大盘山、古田山、浙江九龙山、凤阳山-百山祖、安吉小鲵 安徽省(8家) 古井园、铜陵淡水豚、鹞落坪、古牛绛、金寨天马、升金湖、安徽扬子鳄、安徽清凉峰 福建省(17个) 峨嵋峰、闽江河口湿地、茫荡山、汀江源、雄江黄楮林、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君子峰、龙栖山、闽江源、天宝岩、戴云山、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漳江口红树林、虎伯寮、福建武夷山、梅花山、梁野山 江西省(16个) 婺源森林鸟类、铜钹山、赣江源、庐山、齐云山、阳际峰、鄱阳湖南矶湿地、鄱阳湖候鸟、桃红岭梅花鹿、九连山、井冈山、官山、江西九岭山、江西马头山、江西武夷山、南风面 山东省(7个) 马山、黄河三角洲、昆嵛山、长岛、山旺古生物化石、荣成大天鹅、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 河南省(13个) 高乐山、大别山、新乡黄河湿地鸟类、河南黄河湿地、小秦岭、南阳恐龙蛋化石群、伏牛山、宝天曼、丹江湿地、鸡公山、董寨、连康山、太行山猕猴 湖北省(22个) 巴东金丝猴、洪湖、南河、大别山、十八里长峡、堵河源、木林子、咸丰忠建河大鲵、赛武当、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五峰后河、石首麋鹿、长江天鹅洲白鱀豚、长江新螺段白鱀豚、龙感湖、九宫山、星斗山、七姊妹山、神农架、长阳崩尖子、大老岭、五道峡 湖南省(23个) 西洞庭湖、九嶷山、金童山、东安舜皇山、白云山、炎陵桃源洞、南岳衡山、黄桑、湖南舜皇山、东洞庭湖、乌云界、壶瓶山、张家界大鲵、八大公山、六步溪、莽山、八面山、阳明山、永州都庞岭、借母溪、鹰嘴界、高望界、小溪

中国100种主要外来入侵物种名录2004

附录1中国100种主要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Appendix 1Namelist of 100 alien invasive species in China 名称Species所属类别Category Ⅰ.微生物Microorganism 1)大豆疫病菌Phytophthora megasperma腐霉科Pythiaceae 2)马铃薯癌肿病菌Synchytrium endobioticum集壶菌科Synchytriaceae 3)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Clavibater michiganensis棒形杆菌属Clavibater 4)水稻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ceae 5)桉树青枯病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ceae 6)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丛梗孢科Moniliaceae 7)烟草环斑病毒Tobacco ring spot virus豇豆花叶病毒科Comoviridae 8)落叶松枯梢病菌Botryosphaeria laricina座囊菌科Dothideaceae 9)松针红斑病菌Mycosphaerella pini黑盘孢科Melanconiaceae 10)甘薯长喙壳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长喙霉科Ceratocystiaceae Ⅱ.水生植物Aquatic plant 11)洞剌角刺藻Chaetoceros concavicornis硅藻门Bacillariophyta 12)新月圆柱藻Cyclindrotheca closterium硅藻门Bacillariophyta 13)微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甲藻门Pyrrophyta 14)反屈原甲藻P. sigmoides甲藻门Pyrrophyta 15)斯氏梨形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甲藻门Pyrrophyta 16)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croides苋科Amaranthaceae 17)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禾本科Gramineae 18)大米草S. anglica禾本科Gramineae 19)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雨久花科Pontederiaceae Ⅲ.陆生植物Terrestrial plant 20)刺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ungens苋科(Amaranthaceae) 21)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苋科(Amaranthaceae) 22)刺苋A. spinosus苋科(Amaranthaceae) 23)美洲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商陆科(Phytolaccaceae) 24)王不留行Vaccaria segetalis石竹科(Caryophyllaceae) 25)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藜科(Chenopodiaceae) 26)杂配藜C. hybridum藜科(Chenopodiaceae) 27)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菊科(Compositae) 28)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菊科(Compositae) 29)三裂叶豚草A. trifida菊科(Compositae) 30)大狼把草Bidens frondosa菊科(Compositae) 31)三叶鬼针草B. pilosa菊科(Compositae) 32)野塘蒿Conyza bonariensis菊科(Compositae) 33)小白酒草C. canadensis菊科(Compositae) 34)苏门白酒草C. sumatrensis菊科(Compositae) 35)一年蓬Erigeron annuus菊科(Compositae) 36)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菊科(Compositae) 37)飞机草E. odoratum菊科(Compositae)

中国森林认证 森林生态环境服务 自然保护区审核导则(标准状态:现行)

I C S65.020.40 B64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 Y/T2240 2013 中国森林认证 森林生态环境服务自然保护区审核导则 F o r e s t c e r t i f i c a t i o n i nC h i n a F o r e s t e c o-e n v i r o n m e n t s e r v i c e s A u d i t d i r e c t i v e f o r n a t u r e r e s e r v e 2013-10-17发布2014-01-01实施

目次 …………………………………………………………………………………………………………前言Ⅲ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审核原则1…………………………………………………………………………………………………4审核启动1…………………………………………………………………………………………………5审核过程2…………………………………………………………………………………………………6审核报告编写二评审与批准3 ……………………………………………………………………………… ……………………………………附录A(规范性附录)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环境服务认证委托书4 …………………………………………………………………附录B(规范性附录)审核组成员简历5 …………………………………附录C(规范性附录)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环境服务认证审核方案6 ………………………………附录D(规范性附录)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环境服务认证审核记录表7附录E(规范性附录)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环境服务认证审核表11 …………………………………… …………………………………附录F(规范性附录)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环境服务认证审核报告23……………………………………………………………………………………………………参考文献25

辽宁省林业发展

辽宁省林业发展文件编码(TTU-UITID-GGBKT-POIU-WUUI-0089)

辽宁省林业发展“十一五”和中长期规划 辽宁省林业厅 二0 0六年三月

目录 一、“十五”发展回顾 (1) (一)“十五”规划执行情况 (1) (二)主要成就 (1) (三)基本经验 (4)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5) 二、面临形势及对林业需求 (7) (一)面临形势 (7) (二)需求分析 (7) 三、“十一五”和中长期规划的总体思路 (8) (一)指导思想 (8) (二)基本原则 (8)

(三)“十一五”和中长期规划目标 (9) 四、总体布局与区域建设重点 (11) (一)辽东地区 (11) (二)辽中南地区 (11) (三)辽西北地区 (12) 五、主要建设任务和改革重点 (12) (一)林业生态体系建设 (12) (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 (16) (三)新农村林业建设 (19) (四)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19) (五)支撑保障体系建设 (20) (六)林业改革重点 (22) 六、主要措 施………………………………………………………………… (23) (一)进一步完善林业政策,加大林业改革力度 (23)

(二)增强投入,努力拓宽和规范林业建设的筹资渠道..............................23(三)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推动林业建设.......................................24 (四)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林 (24)

一、“十五”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发展,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大了林业建设力度,辽宁林业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改革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十五”规划执行情况 “十五”期间,全省林业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顺利完成。到2005年底,全省累计完成造林面积万公顷,比“九五”增长%,其中林业重点生态工程造林面积万公顷,比“九五”增长%;林业产业累计实现产值957亿元,比“九五”增长%。全省累计完成木材产量715万立方米,比“九五”期间减少%,减少森林采伐限额813万立方米。 林业投资有较大幅度增加。5年间省以上林业基本建设投资完成20亿元,比“九五”期间增加亿元,是“九五”期间的倍。林业专项贴息完成亿元,比“九五”期间增加亿元,是“九五”期间的倍。实际利用外资1813万美元。 (二)主要成就 1、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显着 ——实施禁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和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标志着全省林业生态建设开始进入保护与发展并重的新时期。在每年降低木材消耗200多万立方米的基础上,以东部为主的176.7万公顷天然林和重点公益林,实施国家和省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 ——大规模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加快了全省造林绿化步伐。到2005年末,以中西部为重点的退耕还林工程已完成造林81万公顷,其中退耕地还林23.7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57.3万公顷。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加强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三北、沿海、平原),基本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防护林网络体系。“三北”防护林累计完成工程造林17.2万公顷,营造沿海防护林7.7万公顷,中部平原地区的40个县(市、区)全部达到了国家平原绿化建设标准,平原绿化率由%上升到%。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锻虎鱼GbeCbieoisod 生 中国外来人侵物种 外来人侵物种,是指那些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的物种、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括亚包 麦穗鱼TpotGdenomuhugoPeouoaruspa食蚊鱼Msuofh胎鳝LvbaesierrPeiieeld鲈PrhecPrfviclals鲢SvraierHpp

tmchlrlcpahymtx 甲壳类a 克氏螯虾CafhriysPoabucrisli 软体动物u 福寿螺Aaoiniallaa 非洲大蜗牛GatfcanAinlnc 其所有可能存活、而繁殖的部分、子或繁殖体。继配外来入侵种是对于一个生态系统而言,该生态系在统中原来并沿有这个物种的存在,它是借助人类活动越过不能自然逾越的空间障碍而进来的。人自然情况下,_、山脉河流、洋等的阻隔以及气候、海土壤、

温度、度等自然地理因素的差异构成了物种迁移湿 昆虫Isc:s 白蚁Trie 松突圆蚧PnclHmbrsishl)iSaeicraat 的障碍,依靠物种的自然扩散能力进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是相当国准的。虽然也有由于气候和地质构 造变化,动物、物或病原体进入新的系统的情使植 蔗扁蛾Bnnoh 湿地松粉蚧LboypneluOaeaau)ollimabgeelLaMnrLrm

zieaeiav稻水象Aracarevipnac 德国小蠊GrnCcraheokocBatlgrnamaeamc苹果棉蚜WolplAhEioalneuoyApepirsmirm)ldrpotosPyoeioilatif 线虫o 松材线虫Nrmecnpeodnmtensol 这个外来种就成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生态平衡,改 变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成为外来人侵种。 真菌Fni:

辽宁省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实施细则

辽宁省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加强对国家级公益林的保护、经营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0号)和国家林业局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的通知(林资发〔2009〕214号),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国家级公益林是指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发挥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功能为主要经营目的的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第三条辽宁省境内国家级公益林的区划界定适用于本细则。 第四条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生态优先、确保重点,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集中连片、合理布局,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尊重林权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自主权,维护林权的稳定性,保证已确立承包关系的连续性。 第五条国家级公益林以其林地为区划对象。 第二章区划范围和标准

第六条国家级公益林的区划范围。 (一)江河源头:重要江河干流源头,自源头起向上以分水岭为界,向下延伸20公里、汇水区内江河两侧最大20公里以内的林地;流域面积在10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源头,自源头起向上以分水岭为界,向下延伸10公里、汇水区内江河两侧最大10公里以内的林地。 我省境内重要江河干流源头有大凌河,辽河一级支流源头有浑河、太子河和绕阳河(详见表1 重要江河概况表)。 (二)江河两岸:重要江河干流两岸[界江(河)国境线水路接壤段以外]以及河长在150公里以上、且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两岸,干堤以外2 公里以内丛林缘起,为平地的向外延伸2公里、为山地的向外延伸至第一重山脊的林地。 我省境内重要江河干流两岸有辽河、鸭绿江和大凌河;重要江河一级支流两岸有辽河流域的老哈河、招苏台河、清河、秀水河、柳河、绕阳河、浑河、太子河;鸭绿江流域的浑江、叆河、大洋河;大凌河一级支流两岸有小凌河、老虎山河、牤牛河、西河;滦河流域的青龙河(详见表1 重要江河概况表)。 表1 重要江河概况表单位:公里、平方公里

评小学品德《可怕的物种入侵》公开课

激情飞扬流光溢彩 ——评小学品德《可怕的物种入侵》公开课 我曾经听到过一位品德教育专家对于新课程背景下的理想课堂的思考,他是这样说的:理想的品德课堂可以不那么天衣无缝,可以不那么无懈可击,可以不那么标新立异,但必须是自然真实的,必须是简洁有效的,必须是具有亲切和谐的。理想的品德课堂可以不新奇,但必须飘扬先进的理念。理想的品德课堂可以不花哨,但必须飞扬澎湃的激情,可以不完美,但必须张扬独特的个性。我想,这样理想的品德课堂也是减负增效的课堂。大爱无边、润物无声、活力无限,是我们每位品德教师所追求的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是减负增效课堂最显著的特征。蓝德钦老师所上的《可怕的物种入侵》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品德课堂的执着追求,他对减负增效课堂的执着追求。下面,我就蓝老师上的《可怕的物种入侵》谈谈自己的看法: 蓝老师对品德课程的研究是非常精深的,是品德学科的老前辈了,他不但教学水平高超,而且是一名很优秀的班主任,记得在两个星期前,我去他班学生上《我们共同的家》这一课,他的学生给我的印象也是非常优秀的。今天,有幸听了蓝老师的《可怕的物种入侵》这一课,我感触很深。给我的感觉是大气、洒脱。蓝老师上的这堂课充分展示了他深厚的教学功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目标定位准确,教学设计高明,课堂精彩纷呈,教学效果显著,上得所谓非常出彩。整堂课蓝老师用他巧妙的设计、充满激情的演绎,让凝固的教材文本演化成了让学生的心灵可以震撼的课堂,无不彰显了优秀品德教师的魅力。下面,我就具体地来谈一谈: 1、清楚地找准学生的认知原点来设计教学。 学生的认知原点是我们对课的设计的起点,蓝老师从学生的原有的认知水平出发来设计教学环节,如:让学生认识外来有害物种带来的危害,学生可能根据已有的经验,以及自己的课前调查,初步得出外来有害物种入侵对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以及人类健康带来的危害,但危害到底到什么程度呢?蓝老师提供了许多材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材料)具体阐述了“水葫芦”、“福寿螺”、“小龙虾”、“食人鱼”“紫茎泽兰”这几种外来有害物种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物种入侵还会给我国的经济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这是学生所不知道的,蓝老师提供了一个直观形象的图表并且作了详细的介绍,使学生了解了外来物种入侵对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其它国家或地区同样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的难题。再者,探究物种入侵后疯长蔓延的原因,这也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