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MR鉴别诊断要点

CT和MR鉴别诊断要点
CT和MR鉴别诊断要点

目录

第一章颅脑CT和MR检查新技术

第一节磁共振成像(MRI)

一、MRI的基本原理

二、影响信号强度的因素

1、质子密度

2、液体的流动

3、纵向弛豫时间

4、横向弛豫时间

5、脉冲序列

6、磁共振对比增强

7、磁共振血管成像

三、正常组织和某些病理组织MR信号

第二节弥散加权成像

一、概述

二、脑弥散加权成像的正常表现

三、弥散加权成像的临床应用

四、弥散张力成像的临床应用

第三节脑灌注成像

一、脑CT灌注成像

二、脑MR灌注成像

三、脑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

第四节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一、概述

二、常见代谢产物氢质子波谱共振峰

三、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的临床应用

第五节超声成像

一、超声成像基本原理

1、M型超声

2、B型超声

3、频谱多普勒超声

4、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5、实时三维超声

二、组织回声的描述

1、组织回声强度的描述

2、组织回声分布的描述

3、回声形态的描述

4、某些特殊征象的描述

三、人体不同组织或器官的超声图像

四、超声图像的观察与分析

1、B型图像

2、多普勒频谱

3、彩色多普勒

第六节中枢神经系统和头颈部的正常影像解剖

一、脑

1、脑膜

2、脑

3、脑血管

4、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脑池

二、脊髓

三、头颈部

1、眼部

2、耳和颞部

3、鼻和鼻窦

4、咽喉部

5、颈部

第二章颅内钙化

第一节生理性钙化

一、松果体钙化

二、脉络膜丛钙化

三、大脑镰钙化

四、基底节钙化

第二节病理性钙化

一、脑囊虫病

二、脑结核病

三、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四、结节性硬化

五、外伤后颅内钙化

六、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

七、放射治疗后颅内钙化

八、大脑半球肿瘤钙化

第三章颅内出血的CT和MR表现

第一节概述

一、颅内出血的CT表现

二、颅内出血的MR表现

三、颅内出血的鉴别诊断

1、CT的鉴别诊断

2、MR诊断出血应考虑的鉴别诊断

第二节脑实质内出血

一、高血压性脑出血

二、动脉瘤伴发出血

三、脑血管畸形伴发出血

四、出血性脑梗死

五、脑淀粉样血管病伴发出血

六、脑肿瘤合并出血

七、脑部感染性疾病合并出血

八、外伤性脑内血肿

九、弥漫性轴索损伤

第三节硬膜下血肿

一、慢性硬膜下血肿

二、急性硬膜下血肿

三、硬膜外血肿

第四节蛛网膜下腔出血

一、蛛网膜下腔出血

二、脑室内出血

第五节(附)

一、硬膜外积脓

二、硬膜外积液

三、硬膜下积脓

四、硬膜下积液

五、蛛网膜下腔积液

第四章脑室扩大的影响学特征

第一节解剖

第二节局部扩大的侧脑室

一、局限性脑萎缩

1、外伤后脑萎缩

2、脑梗死后脑萎缩

3、感染后脑萎缩

第三节一侧侧脑室扩大

一、正常变异

二、一侧大脑半球萎缩

三、一侧室间孔阻塞

四、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

第四节双侧侧脑室的扩大

一、普遍性脑萎缩

1、与年龄有关的脑萎缩

2、阿尔茨海默病

3、帕金森病

二、大脑先天发育异常

1、前脑无裂畸形

2、无脑回和巨脑回

3、胼胝体发育不良

第五节三脑室及侧脑室同时扩大

一、导水管狭窄

二、小脑扁桃体下移畸形

第六节全部脑室扩大

一、交通性脑积水

二、正常压力性脑积水

三、四脑室出口阻塞

四、四脑室内囊肿

第五章大脑半球占位性病变

第一节解剖

第二节神经系统肿瘤分类(WHO,2000) 第三节神经系统肿瘤的影像学

一、弥漫性星形细胞瘤

二、多发性胶质瘤

三、恶性黑色素瘤

四、环形强化型转移瘤

第六章鞍区病变

第一节解剖

第二节鞍上病变

一、囊实性病变

二、实质性病变

1、视交叉胶质瘤

2、下丘脑胶质瘤

第三节鞍旁病变

一、脑膜瘤

二、三叉神经瘤

三、痛性眼肌麻痹

四、颈动脉海绵窦瘘

五、海绵状血管瘤

第四节鞍内病变

一、垂体腺增大

1、垂体腺瘤

2、垂体腺良性增生

二、鞍内囊性病变

1、空泡蝶鞍

2、非肿瘤性鞍内囊肿

三、垂体发育异常

第五节囊性病变

一、皮样囊肿

二、蛛网膜囊肿

第六节脂肪瘤

第七章小脑角区占位病变

第一节解剖

第二节实质性肿瘤

一、听神经瘤

二、三叉神经瘤

三、面神经瘤

第三节囊性占位病变

一、表皮样囊肿

二、脑脓肿

第八章小脑及四脑室区占位病变

第一节解剖

第二节小脑及四脑室区占位病变

一、髓母细胞瘤

二、室管膜瘤

第九章松果体区占位病变

第一节解剖

第二节松果体区占位病变

一、生殖细胞瘤

二、松果体细胞瘤和松果体母细胞瘤

三、转移瘤

第十章侧脑室占位病变

第一节解剖

第二节侧脑室占位病变

一、脉络丛乳头状瘤

二、室管膜瘤

三、血管畸形

第十一章大脑半球非肿瘤性病变

第一节感染性疾病

一、化脓性脑炎

二、脑脓肿

三、急性单纯疤疹病毒脑炎

四、肿瘤样病毒脑炎

五、结核瘤及结核性脑脓肿

六、真菌感染

七、脑襄虫病

第二节结节病

第三节脑梗死

第四节放射性坏死

第十二章颅内囊性病变

第一节脑实质内囊肿

一、良性非肿瘤性脑实质囊肿

二、脑包虫病

三、囊性脑转移

四、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

第二节脑室内囊性病变

一、三脑室胶样囊肿

二、脑室内脑囊虫病

第三节透明中隔囊性病变

一、透明中隔囊肿

二、透明中隔囊虫

第四节脑外囊性病变

一、蛛网膜囊肿

二、Dandy-Walker's综合征

三、囊性脑膜瘤

四、肠源性囊肿

第十三章环形强化和脑膜强化第一节环形强化

一、恶性胶质瘤

二、转移瘤

三、脑脓肿

四、脑结核

五、脑真菌感染

六、脑出血吸收期

七、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第二节脑膜强化

一、颅脑手术后

二、化脓性脑膜炎

三、肉芽肿性脑膜炎

四、硬膜下和硬膜外积脓

五、脑膜瘤

六、低颅压综合征

第十四章脑室周围带状病变

一、室管膜炎

二、脑室周围间质性水肿

三、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四、多发性硬化

第十五章脑干病变

第一节解剖

第二节脑干病变

一、胶质瘤

二、脑干梗死

三、脑干出血

四、脑干脓肿

五、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

六、基底动脉动脉瘤

七、橄榄桥脑小脑萎缩

八、肌萎缩侧索硬化

九、Wallerian's变性

十、进行性核上麻痹

第十六章脊髓病变

第一节解剖

第二节脊髓肿瘤

一、室管膜瘤

二、脂肪瘤

三、神经鞘瘤

第三节脊髓非肿瘤性病变

一、急性脊髓炎

二、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三、多发性硬化

四、视神经脊髓炎

五、脊髓损伤

六、脊髓空洞积水症

七、动静脉畸形

八、放射性脊髓炎

九、脊髓脓肿

十、脊髓梗死

十一、结节病

十二、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第四节脊髓发育异常

一、脊髓低位

二、终丝增粗和脂肪变性

三、脊髓纵裂

第五节脊髓外硬膜下肿瘤

一、神经纤维瘤及神经鞘瘤

二、脊膜瘤

三、转移瘤

第六节脊髓外硬膜下囊肿

一、蛛网膜囊肿

二、肠源性囊肿

第七节脊髓外硬膜外病变

一、肿瘤性病变

1、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

2、淋巴瘤

二、非肿瘤性病变

1、海绵状血管瘤

2、硬膜外脂肪增多症

8、神经根鞘囊性扩张

3、小关节周围滑液囊肿

4、椎间盘突出

5、特发性肥厚性硬脊膜炎

6、黄韧带肥厚

7、后纵韧带肥厚

第十七章基底节病

第一节解剖

第二节炎症或变性性疾病

一、肝豆状核变性

二、亚急性坏死性脑病

三、苍白球黑质色素变性

四、一氧化碳中毒

五、脑血管病

六、维生素B1缺乏性脑病

七、Huntington's病

八、帕金森病

九、获得性肝性脑部变性

第三节基底节钙化

一、特发性钙化

二、家族性钙化

三、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四、脑白质病

第四节基底节铁质沉积增多

第十八章脑白质斑点状和斑片状病灶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脱髓鞘性疾病

一、多发性硬化

二、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

三、同心圆性硬化

四、弥漫性硬化

五、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六、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第四节髓鞘形成不良性疾病

一、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二、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

三、海绵状变性

第三节中毒引起的脑白质病

一、原发性胼胝体变性

二、化疗引起的脑白质病

三、驱肠虫药引起的脑白质病

第六节脑血管病

一、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

二、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三、多发梗死性痴呆

四、高血压性脑病

五、烟雾病

第五节老年脑

一、皮质下白质和基底节区小变性病灶

二、血管周围间隙扩大

第七节其他原因

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

二、脑灰质异位症

三、红斑狼疮性脑病

四、放射性脑白质病

第八节正常变异

第一章颅脑CT和MR检查新技术

第一节磁共振成像(MRI)

一、MRI的基本原理

二、影响信号强度的因素

1、质子密度

2、液体的流动

3、纵向弛豫时间

4、横向弛豫时间

5、脉冲序列

6、磁共振对比增强

7、磁共振血管成像

三、正常组织和某些病理组织MR信号

第二节弥散加权成像

一、概述

二、脑弥散加权成像的正常表现

三、弥散加权成像的临床应用

四、弥散张力成像的临床应用

第三节脑灌注成像

一、脑CT灌注成像

二、脑MR灌注成像

三、脑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

第四节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一、概述

二、常见代谢产物氢质子波谱共振峰

三、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的临床应用

第五节超声成像

一、超声成像基本原理

1、M型超声

2、B型超声

3、频谱多普勒超声

4、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5、实时三维超声

二、组织回声的描述

1、组织回声强度的描述

2、组织回声分布的描述

3、回声形态的描述

4、某些特殊征象的描述

三、人体不同组织或器官的超声图像

四、超声图像的观察与分析

1、B型图像

2、多普勒频谱

3、彩色多普勒

第六节中枢神经系统和头颈部的正常影像解剖

一、脑

1、脑膜

2、脑

3、脑血管

4、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脑池

二、脊髓

三、头颈部

1、眼部

2、耳和颞部

3、鼻和鼻窦

4、咽喉部

5、颈部

第一节磁共振成像(MRI)

一、MRI的基本原理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又称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NMRI),它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内发生共振产生的信号来成像,以显示人体层面解剖和某些病理、生理变化的成像方法。MRI是一种无创性的成像方法,没有电离辐射损伤。近年来MRI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检查范围包括了全身各个系统,除了显示人体的解剖结构外,还可以从多方面显示组织和器官的功能状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信号可来源于一类原子的原子核,如1H、13C、23Na、31P、39K等,但目前医学MRI主要是利用在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氢(1H)原子核(质子)来成像。氢质子并非处于静止状态,而是沿自身轴不停的旋转运动,称为自旋。质子带有正电荷,其自旋可在周围产生一个小磁场。在一般情况下生物体内质子呈无序排列,故无外观磁性。生物体进入强磁场后,氢原子核则按外磁场方向顺序排列,生物体则被磁化。此时若向人体局部发射特定频率的短促无线电波,也称射频脉冲(radiofrequency pulse,RF pulse),对按磁场方向排列的质子进行激发,这些质子可吸收RF的能量而发生排列和振动幅度的改变,即发生了磁共振现象。停止发射射频脉冲后,则发生变化的质子又恢复至原来的初始状态,这个恢复的过程称为弛豫(relaxation),恢复所需的时间称为弛豫时间(relaxation time)。在弛豫的过程中,质子所吸收的能量又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来,这种

电磁波即为MR信号。由于人体器官、组织或病变的成分、分子结构和质子含量的不同,所释放的MR信号强弱不一,接收这些信号并经过一定的计算机处理就可得到由黑白灰阶组成的MR图像。

二、影响信号强度的因素

CT图像上的对比度取决于所检查的组织和器官的密度,而MRI图像上的对比度取决于所检查的组织和器官的信号强度。影响信号强度的有以下因素:

1、质子密度

医用磁共振成像是利用氢原子核即质子来成像,所以生物体单位体积内可发生磁共振的质子数量越多,产生的MR信号就越强,反之,含质子少的区域(含气腔、骨皮质)则不产生MR信号,或信号很弱。主要利用组织质子密度的差别形成的图像称质子密度加权像(proton density weighted image,PdWI)。

2、液体的流动

在常规的自旋回波脉冲序列上,正常流速(>10cm/s)的血流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弱的信号,称为流空效应。这是因为快速流动的血流中的氢质子在选定的扫描层面内停留时间太短,一个完整的射频脉冲尚未结束,还未激发出MR信号,氢质子己经流出该层面,从而收不到MR信号。涡流也是流空效应产生的原因之一。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血流却呈现为高信号,如采用梯度回波序列成像、多回波序列中的偶数回波血流及流入性增强效应。利用流空效应及流入性增强效应可行磁共振血管成像。

3、纵向弛豫时间

纵向弛豫时间(longitudinal relaxation time)指RF停止后质子发生的变化在纵

轴方向(即主磁场方向)上恢复至初始状态所需的时间,简称T1。水的T1长,脂肪的T1短。T1短的组织纵向磁化恢复得快,信号就强,反之信号就弱。主要利用组织T1的差别形成的图像称T1加权像(T1weighted image,T1WI)。

4、横向弛豫时间

横向弛豫时间(transverse relaxation time)指质子发生的变化在横轴方向恢复至初始状态所需的时间,简称T2。水的T2长,脂肪的T2也长,T2长的组织,横向磁化衰减得慢,信号就强;反之信号弱。主要利用组织T2的差别形成的图像称T2加权像(T2weighted image,T2WI)。

5、脉冲序列

要获得磁共振信号成像,就需要不断施加RF脉冲。而施加RF脉冲的方式、顺序和间隔时间等不同,可获得性质不同、质量各异的MRI图像,故将施加RF脉冲获取MR信号的程序称为脉冲序列。两个激励脉冲之间的间隔时间称为脉冲时间(repetition time,TR),激励脉冲与产生磁共振信号之间的时间称为回波时间(echo time,TE)。TR左右着T1信号,短TR有利于显示出组织间T1信号的差别。TE左右着T2信号,长TE有利于显示出组织间T2信号的差别。

(1)自旋回波脉冲序列(spin echo pulse sequence,SE)自旋回波序列是MRI扫描中最基本、最常用的脉冲序列,产生的图像质量较高,但扫描速度较慢。在此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产生了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ast spin echo pulse sequence,FSE),在保证一定的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大大加快了扫描速度,应用此序列主要获得T2

加权像。SE序列成像,可根据TR、TE的长短分别获得T1加权像、T2加权像和质子密度加权像。短TR短TE得出的图像为T1WI,长TR长TE得出的图像为T2WI,由长TR 短TE,得出的图像为PdWI。不同的组织或病变在不周的加权像上可有不同的信号特点,据此可对组织或病变的性质作出判断。

(2)梯度回波脉冲序列

梯度回波脉冲序列(gradient echo pulse sequence,GRE)主要利用小角度激励脉冲和梯度磁场的变化成像。与SE序列比较,主要优点为在保证了较好的图像信噪比的前提下明显缩短了成像时间。应用GRE序列成像,也可根据不同的参数分别获得T1WI和T2WI。GRE序列主要用于MRI动态增强扫描及心脏、血管成像。

(3)反转恢复脉冲序列

反转恢复脉冲序列(inversion recovery,IR)是一种特殊的成像序列,它有一个重要的成像参数称为反转时间(time inversion,TI)。选择适当的TI可使特定的组织在MRI上表现为无信号。如选用短的TI使其正好等于脂肪的T1,脂肪的信号就被抑制掉,称为短间隔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hort time inversion recovery,STIR);反之,选用长的TI,使其正好等于水的T1,水的信号就被抑制掉;称为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ersion recovery,FLAIR)。

(4)平面回波成像

平面回波成像(echo-planar imaging,EPI)是一种超快速MR成像方法,其特点是

一次射频激发可获得整个成像平面的原始数据,从而大大缩短成像时间;结合GRE、SE或IR可得到不同对比度的T1和T2加权像。合理使用EPI,可得到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很好且对比度高的图像,但组织与空气交界处会产生明显的几何形变。主要用于MR功能成像和多时相心脏成像。

(5)脂肪抑制成像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对一些病变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需要抑制脂肪成分的高信号,即脂肪抑制成像(fat suppression imaging),以显示其他病变的信号或对脂肪和其他病变进行鉴别。如对椎体转移性病变的判断,抑制椎体内的脂肪信号后可明显显示病变的范围及受累椎体的数目;用于脑内脂肪瘤与血肿或含蛋白囊肿的鉴别,脂肪的高信号可被抑制掉,而后二者的高信号不被抑制。共有5种方法可行脂肪抑制成像,如上所述的STIR为最简单的一种。

(6)水成像

MR水成像(hydrography)是利用长TR(>3000ms)加特长的TE(>15Oms)获得重

T2WI的效果,抑制其他器官和组织信号使含水器官凸显的技术,常用以显示胆胰管(称MR胆胰管造影,MR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尿路(称MR尿路造影,MR urography,MRU)、椎管内脊髓(称MR脊髓造影,MR myelography,MRM)等。

6、磁共振对比增强

一些顺磁性和锄顷磁性物质(在磁场中可顺磁场方向排列的物质)可在局部产生磁场,缩短周围质子的T1和T2,称为质子弛豫增强效应。利用此原理,将顺磁性和超顺磁性物质如Gd-DTPA引入人体,从而改变病变或组织的信号强度,在

T1WI上呈高信号或在T2WI上呈低信号。

7、磁共振血管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MR angiography,MRA)是指利用特定的磁共振技术在不注射或注射少量对比剂的情况下使血管成像的方法。不注射对比剂的情况下,利用流空效应显示的血管腔为低信号,又称黑血法;利用流入性增强效应显示的血管腔为高信号,又称白血法;方法简便易行,但易受一些因素干扰,如血液的流动方向和流速等。经血管注射对比剂后主要利用其短T1效应使血管成像,可消除前者成像的干扰因素,根据血循环的特点显示血管的不同时相如动脉早期、动脉晚期和静脉期等,对末梢小血管的显示优于前者。

三、正常组织和某些病理组织MR信号

由于不同组织T1和T2的差别,在不同加权像上信号不同。T1WI上时间越短信号越强;反之,T1时间越长,信号越弱。如脂肪的T1短,显示为高信号;脑与肌肉T1居中,显示为中等信号;水及脑脊液T1长,显示为低信号;T2WI上,T2时间越长信号越强;反之,T2时间越短,信号越弱。如水及脑脊液T2长,显示为高信号;脂肪T2较长,呈略高信号。骨质与空气含可发生磁共振的质子少,在任何序列图像上均几乎无MR信号。

不同的病理组织信号强度不同,含水多的组织如水肿、含液囊肿在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含脂肪、蛋白质多的组织在T1WI上呈高信号,T2WI 上呈中高信号;亚急性血肿在T1WI和T2WI上均呈高信号;含铁血黄素及钙化、骨化在T1WI和T2WI上均呈低信号;肿瘤组织的含水量一般高于其起源组织,其MR 信号根据成分不同而异,一般T1WI上呈不同程度的低信号,T2WI上为不同程度的高信号,如脑胶质瘤、肝癌、骨肉瘤等。但少数肿瘤如黑色素瘤的信号特点则可完全不同于其他肿瘤,由于黑色素为顺磁性物质,该瘤在T1WI上可呈明显高信号,T2WI可呈低信号。

第二节弥散加权成像

一、概述

弥散是人体许多生理功能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物理过程,是体内物质转运的方式之一,如:氧和葡萄糖代谢产物就是通过弥散进入细胞内。

弥散是指分子的随机运动(布朗运动),即高浓度区分子向低浓度区的扩散分布。但即使没有浓度梯度,水分于扩散运动仍然存在,称为水分子自扩散。人体(活体)内水分子自扩散包括细胞外、细胞内和细胞之间水分子的运动,在梯度场下水分子扩散的存在会导致磁矩改变,使MR信号强度降低,其中细胞外水分子运动对信号的改变起主导作用。

MR是目前能够在活体上进行水分子弥散测量和成像的唯一方法,可以通过在任何成像序列中加入强磁场梯度即弥散敏感梯度获取弥散加权图像,MR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t,DWI)可以显示水分子的布朗运动。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包括自旋回波弥散加权成像(SE DWI)、平面回波弥散加权成像(EPIDWI)和稳态自由进动弥散加权成像(SSFP DWI)三种。自旋回波弥散加权成像可以计算ADC值,但成像时间长,运动伪影大。平面回波弥散加权成像也可以计算ADC值、成像时间短,运动伪影小,但信噪比低。稳态自由进动弥散加权成像图像质量好,信噪比高,但信号复杂,不能计算ADC值。

在纯水和脑脊液中水分子自由运动无障碍,弥散速度快,快速弥散导致信号降低,故为低信号。人体组织中水分子弥散须通过纤维膜和细胞器等,故弥散速度慢于水和脑脊液,约比纯水慢2~10倍。

在具有随意微结构的组织中,水分子向各个方向弥散的速度相同,称为各向同性。在具有固定排列顺序的组织中,水分子向不同方向的弥散速度有差异,称为各向异性,为了得到水分子各向异性的信息,需要至少在六个方向上施加弥散敏感梯度和采集数据,即弥散张力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e,DTI)。

弥散敏感梯度的程度由梯度脉冲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即所谓的梯度因子决定,用b值表示,b值也称弥散敏感系数。增加b值可以提高具有不同b值区域的信号对比,但需要更大的弥散敏感梯度值,同时信号强度也会降低。由于弥散成像受到微循环的干扰,如毛细血管灌注,其产生类似于真正的弥散效应,这种弥散图像

包含一些体素不相干运动,很难测量出精确的弥散系数,所以,通常用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代替弥散系数(diffusion coefficient,DC)评估弥散成像的结果。在弥散加权图像上,水分子弥散受限时,由弥散导致MR 信号降低的效应较低,因而表现为较高信号,同时由于弥散受限,ADC值较小,根据ADC值计算结果而重建出来的ADC图表现为低信号。

弥散加权成像通常使用的是SE EPI T2 WI序列成像,除具有因组织ADC值不同而形成的图像对比外,还含有组织T2时间不同所形成的T2加权图像对比,称为T2透过效应或T2效应。b值与T2效应关系密切,所以,弥散加权成像时需要设置合

适的b值。b值小时TE时间短,T

2效应明显,b值为0时,弥散加权图实际为T

加权

图。b值大时TE长,T

效应小,但MR信号弱。脑弥散加权成像一般需要b值为1000s/mm2,肝脏T2值小,要求成像序列TE短,故要求b值小,部分腹部脏器无法行弥散加权成像。

呈长T2信号的病变,如果弥散明显受限,因为T2效应可使病变区信号更高,有利于病变的显示。如果弥散轻微受限,很难判断弥散加权图上信号的升高是由于弥散受限还是T2效应所引起。T2效应很明显时,即使弥散正常或增快,弥散加权图仍呈高信号,这种情况常见于血管源性水肿。还有一种情况,长T2信号与弥散增快相抵消,其结果是在弥散加权图上表现为等信号。呈短T2信号的病变,也可因为T2效应造成弥散加权图上呈低信号,这种情况有时见于脑内血肿。上述几种情况均无法判断弥散的真实情况,需要消除T2效应。消除T2效应的方法有两种,指数图像(假弥散加权成像)和ADC图。在ADC图上,弥散受限区为低信号,快速弥散区呈高信号,也可以测量ADC值。所以,观察和分析病变时,需要同时观察常规T2加权图、弥散加权图和ADC图。

二、脑弥散加权成像的正常表现

正常成人脑弥散加权图上,基底节区常显示为低信号,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铁的沉积,在ADC图上通常为等信号,但也可以表现为高信号或低信号。弥散加权图上脑灰质信号高于脑白质,脑灰质的ADC值为(0.76±0.13)×10-3mm2/s,脑白质的ADC 值为(0.77±0.18)×10-3mm2/s。脑组织ADC值随年龄增长可有轻微的升高,这种升高在脑白质和豆状核较脑的其他部位明显。弥散加权图上内囊后肢、皮质脊髓束、丘脑内侧、小脑上脚常可见局灶性高信号,这种高信号是由于T2对比所引起,属于正常现,没有临床意义,在ADC图上这些区域呈寄信号。弥散加权图上脉络膜丛有时因胶样囊变可呈很高信号,ADC值轻度升高,高于脑白质,低于脑脊液。新生儿与婴儿脑的ADC值明显比成人高,脑的各部分差别也较大,脑白质比脑灰质高,脑白质的ADC值为1.13×10-3mm2/s,脑灰质为1.02×10-3mm2/s。新生儿出生时皮层下白质的ADC值比内囊前肢和后肢都高,皮层下白质为1.88×10-3mm2/s,内囊前肢为1.30×10-3mm2/s,内囊后肢为1.09×10-3mm2/s,皮层和尾状核的ADC值比丘脑和豆状核高,皮层和尾状核的ADC值为1.34×10-3mm2/s,丘脑和豆状核为1.20×10-3mm2/s。除脑脊液外,随着脑的发育成熟,绝大多数区域的ADC值逐渐降低。这种ADC值的变化可能与细胞成熟、水含量减少和髓鞘形成等因素有关。

三、弥散加权成像的临床应用

1、脑梗死

弥散加权成像最早用于脑梗死(infarction)的诊断。脑梗死超急性期(<6小时),梗死区发生细胞毒性水肿,弥散速度下降,在弥散加权图上呈高信号,ADC值降低,在ADC图上呈低信号,而此时常规MR表现正常,所以,发现超早期脑梗死是弥散加权成像的主要适应症之一。通常脑白质的ADC值降低比灰质更明显。且

ADC值降低持续的时间也比灰质长。脑梗死急性期(6小时~3天),在弥散加权图上梗死区信号进一步升高。脑梗死亚急性期(3天~3周),随着血管源性水肿的加重,细胞外间隙水分增多,弥散速度逐渐加快,直到与脑组织相同(约梗死后10天),此时在弥散加权图上梗死区可以表现为等信号,ADC值与脑实质相同。慢性期脑梗死(3周~3月),梗死区发生脑软化,产生快速弥散,其ADC值可逐渐接近脑脊液,在弥散加权图上表现为低信号,ADC图上类似于脑脊液样高信号。由于不同时期脑梗死的弥散速度不同,所以弥散加权成像不仅可用于诊断超早期脑梗死,也可以区别新旧梗死病灶,新病灶在弥散加权图上呈高信号,亚急性期病灶呈等信号,陈旧梗死病灶呈低信号。

2、鉴别颅内囊性病变

弥散加权成像也可用于颅内囊性病变(intracranial cystic disease)的鉴别诊断。颅内囊性病变种类很多,在CT和常规MR上鉴别常有困难,如脑脓肿和肿瘤坏死均表现为环形强化病变,表皮样囊肿需要与蛛网膜襄肿和神经上皮囊肿鉴别等,弥散加权成像常可提供重要的鉴别诊断信息。在弥散加权图上,脑脓肿和表皮样囊肿的信号高于脑实质,呈高信号。肿瘤坏死、脑囊虫病、蛛网膜囊肿和胶样囊肿信号低于脑实质。病灶信号与对侧脑实质信号比:表皮样囊肿为2.96,脑脓肿为

2.41,脑囊虫病为0.61,胶样襄肿为0.53,肿瘤坏死为0.50,蛛网膜囊肿为0.30。

3、鉴别诊断脑肿瘤

不同的脑肿瘤(braintumors)细胞密度不同,水分子弥散速度也不同,弥散加权成像可以通过弥散速度反映肿瘤细胞密度的情况,为脑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有用的信息。肿瘤细胞密度高、细胞外间隙小者,弥散加权图上信号高于脑实质,ADC值降低,低于脑实质(如淋巴瘤、PNET和某些恶性胶质瘤),肿瘤细胞密度低、细胞外间隙大者,弥散加权图上信号低于脑实质,ADC值高于脑实质(如良性星形细胞瘤,血管母细胞瘤等)。

常规MR检查时,良恶性脑膜瘤鉴别常较困难,弥散加权成像可能对鉴别有帮助。恶性脑膜瘤ADC值较低,在弥散加权图上信号常明显升高,其原因是细胞外间隙小,肿瘤细胞核、浆比例大,水分子弥散受限。而良性脑膜瘤在弥散加权图和ADC图上常呈等信号或信号稍升高。

4、分析病变周围水肿

也可用弥散加权成像反映病变周围水肿的情况,为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①区别细胞毒性水肿和血管源性水肿。细胞毒性水肿时,细胞外水分子进入细胞内,细胞外间隙水分子减少,故弥散速度下降,同时,细胞内水分增多,黏度增高,细胞器肿胀,细胞内水分子循环能量障碍等也均可使弥散速度降低,在弥散加权图上表现为高信号,在ADC图上呈低信号。血管源性水肿区细胞外水分增多,有利于水分子的弥散,即水肿区水分子弥散比正常脑组织快,在弥散加权图上表现为低信号,ADC图为高信号。

②区别胶质瘤和转移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肿瘤周围水肿区有较多瘤细胞浸润,故水肿区ADC值与肿瘤实质区ADC值接近,而转移瘤周围水肿区的ADC值明显高于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

5、鉴别诊断脑白质病变

弥散加权成像可以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白质病变提供一定的鉴别诊断信息。脱髓鞘、变性、中毒、代谢异常等疾病的弥散加权图和ADC图可能不一样。

结合弥散加权图信号、ADC值及T2加权图信号的改变,可以将弥散加权成像

时可能出现的主要情况分为以下四种,现将各种情况可能的疾病或病理情况列出,供临床应用时参考。

①弥散加权图和T2加权图呈高信号,ADC值降低的疾病

可恢复性脑缺血

急性和亚急性期脑梗死

脑脓肿

多发性硬化

Wallerian's变性

亚急性出血晚期(细胞外正铁血红蛋白期)

Jakob-Creutzfeldt's病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

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

线粒体肌脑病

苯丙酮尿症

脑挫伤

弥漫性轴索损伤

胶质母细胞瘤

淋巴瘤

脑膜瘤

无坏死的转移瘤

②弥散加权图和T2加权图呈高信号,ADC值正常或升高的疾病

肌萎缩侧索硬化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多发性硬化

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

静脉性脑梗死

表皮样囊肿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脑干胶质瘤

节细胞胶质瘤

毛细胞星形细胞瘤

Melas综合征

③弥散加权图呈低信号,T2加权图呈高信号,ADC值升高的疾病

慢性期脑梗死

肿瘤坏死

颅咽管瘤

蛛网膜襄肿

神经上皮囊肿

血管源性水肿

④弥散加权图呈高信号,T2加权图呈等信号,ADC值降低的疾病

超急性期脑梗死

四、弥散张力成像的临床应用

弥散张力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在弥散加权成像的基础上施加

6~55个线性方向的弥散敏感梯度而获取的图像,弥散张力成像与弥散加权成像的不同点是突出强调水分子弥散的各向异性,反映水分子在白质内弥散的优势方向,以显示脑白质纤维束的走行,并观察白质纤维束的空间方向性和完整性,称为白质束成像(tractography),以三维图像直观的显示脑白质束复杂的走行与交叉。弥散张力成像还可获得一些数据,并可通过计算得出多种图像,包括各向同性ADC(isotropic ADC)、相对各向异性(relative anisotropy,RA)、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anisotropy,FA)、容积比(volume rate,VR)、各向异性指数(index anisotropy)和张量的本征值(eigen value of tensor,E0,E1,E2)。其中FA最常用,是弥散各向异性与整个弥散的比值,对低的各向异性更敏感,FA值的范围是0~1,0代表最大各向同性,1代表最大各向异性。RA是弥散各向异性与弥散各向同性的比值,RA值的范围是0~√2,√2再代表最大各向异性,0代表最大各向同性。VR代表弥散各向异性的椭球体与代表弥散各向同性的球体容积之比,VR值的范围是1~0,1代表最大各向同性,0代表最大各向异性,VR只在高的各向异性时敏感。在ADC 图中,信号强度与ADC值呈正相关,脑脊液表现为高信号,脑实质表现为低信号,在FA图中,脑白质表现为高信号,表示高的各向异性,而脑灰质和脑脊液因为趋向各向同性而表现为低信号。

借助于对脑白质纤维的显示,弥散张力成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脑白质等有关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和研究。

1、脑梗死

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对脑梗死(infarction)的早期诊断已经很成熟,应用也很普遍,利用弥散张力成像技术比较各向异性参数的变化,可以进一步观察脑梗死的发展情况。在脑梗死初发时,弥散的各向异性值增高。急性期到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各向异性值显著持续性降低,说明脑组织结构的完整性和方向性的逐渐丧失,反映了白质缺血后发生不可逆损伤、结构崩解直到发展到梗死的过程。根据各向异性值的变化并结合局部脑组织的灌注情况,弥散张力成像可以预测脑梗死的转归。

2、脑肿瘤

恶性星形细胞肿瘤与转移瘤在常规MR图像上鉴别常有困难,弥散张力成像可以提供一定的鉴别诊断信息,恶性星形细胞肿瘤瘤周区的FA值小于转移瘤瘤周区的FA值。另外,弥散张力成像在评价肿瘤生长对周围白质的侵犯或推移方面有很大价值,可以为制定外科手术方案和估计病人预后提供有力帮助。

3、脑外伤

弥散张力成像对脑白质纤维束空间方向性和完整性的显示,使其对脑外伤(cerebraIinjury)定性和定位上的诊断较常规CT和MR更具有优势,它能够发现轻中度脑外伤所致白质完整性和细微结构的改变,表现为外伤区域弥散各向异性较对侧正常区域明显降低,这使以往较难确定的弥漫性轴索损伤等的诊断变得更敏感和准确。

4、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是最常见的脑白质脱髓鞘疾病,病程迁延变化,表现多样,弥散张力成像急性期斑块的FA值低于慢性期斑块,因此,可以用于多发性硬化急性期和慢性期斑块的鉴别。

5、脑发育和老化

髓鞘形成是脑白质发育的最后阶段,在髓鞘的形成过程中,脑白质的各向异性增加,所以,根据各向异性的变化,弥散张力成像可以评价脑白质的发育成熟

情况。

脑的老化同样会伴随脑白质的一些改变,常规MR对准确反映这些变化有一加权图上脑白质中血管周围的脱髓鞘高信号仅仅是与年龄有关的认定的困难,T

知功能下降的部分原因,脑体积的缩小尤其是脑白质体积的缩小能够更好地反映老化过程,弥散张力成像上表现为随年龄增大脑白质FA的降低。

6、脑变性性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的主要病理改变是脑皮层的变性和萎缩,

加权图有异常高号,常规MR可见部分中晚期患者颞叶前部和海马区萎缩或(和)T

但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欠佳。弥散张力成像研究发现早期或轻症的患者,颞叶白质的FA就有明显的降低,白质联合纤维传导束的完整性有改变,提示该区域神经元丢失,轴索及髓鞘变性、破坏所致的纤维密度降低,这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全脑认知功能下降而运动功能无碍的临床表现是一致的。

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累及上下神经元的变性性疾病,常规MRT2加权图可以显示内囊后肢、脑干等皮质脊髓束走行区呈高信号改变,而弥散张力成像可以反映皮质脊髓束变性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7、精神分裂症和孤僻症

常规CT和MR对精神分裂症(schizothrenia)无特殊的诊断价值,有些患者可表现有灰质容积减少,但无恃异性。弥散张力成像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灰质的FA基本正常,但白质部分区域尤其是胼胝体压部FA明显低于正常人,提示白质纤维网状结构完整性的降低,神经高级网络系统的功能分离和发育欠完善。

以往对孤僻症的认识仅局限在精神内科领域,弥散张力成像研究发现患者双侧颞顶叶连接处白质纤维均出现FA值降低,颞枕叶连接处白质和杏仁核周围白质也有FA值的降低。

第三节脑灌注成像

微循环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称为灌注,反映灌注状态的成像称为灌注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脑灌注成像包括脑CT灌注成像和脑MR灌注成像。

一、脑CT灌注成像

脑CT灌注成像包括吸人氙气和静脉团注含碘造影剂两种。

氙-CT灌注检查中,病人吸人氙气,用标准CT打描来测定脑组织内氙气的分布,同时测量呼气末氙气浓度,该浓度可代表动脉内氙气的浓度。利用像素与像素间的定量计算可得出脑血流图。由于氙-CT灌注需要昂贵的辅助设备,氙气难于控制,且有麻醉的副作用,故临床应用很少。

静脉团注含碘造影剂脑CT灌注成像是在静脉团注造影剂的同时对选定的脑层面进行动态扫描,以获得层面内每一像素的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曲线的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注射造影剂后增加的CT值,通常lmg碘可使lml组织的CT值增加25Hu,所以,曲线实际上反映了造影剂浓度在脑组织中的变化,间接反映了脑组织灌注量的变化,然后再根据数学模型计算出脑血流量(cerebralblood 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CBV)、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造影剂峰值时间(time to peak,TTP)和毛细血管通透性(cabillary permeability,PS)等参数。可将以上参数进行图像重建和伪彩染色得到血流灌注图、血容积图、平均通过时间图、峰值时间图、通透性PS图等,以评价脑组织的灌注状态。

脑血流(CBF)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流经一定量脑组织血管结构的血流量,单位为ml/min/100g。脑血容量(CBV)是指存在一定量脑组织血管结构的血液容积总量,单位为ml/100g。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MTT)为血液经不同路径通过特定脑组织的平均时间,根据中心容积定理MTT=CBA/CBF,概念上可认为是血液自动脉端流至静脉端的循环时间,通常以s为单位。造影剂峰值时间(TTP)是指时间-密度曲线(TDC)上造影剂开始出现到造影剂峰值的时间,单位为s。毛细血管通透性(PS)指的是造影剂单向从血管内渗漏到组织间隙的速率,单位是ml/min/100g。

二、脑MR灌注成像

脑MR灌注成像方法有两种:动脉自旋标记和造影剂首过对比技术。

动脉自旋标记法首先在成像层面供血动脉流人侧施加反转脉冲,使动脉血中的质子磁化矢量发生反转,标记的动脉血经过一定的时间流大成像层面时成像,获得标记的图像。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不施加反转脉冲获得同一层面末标记的图像。用标记的图像减去末标记的图像即可得到灌注图像。动脉自旋标记法的主要优点是不需要造影剂和扫描时间短,缺点是获得的功能信息少(仅能够获得CBF参数)、对运动伪影敏感、信噪比低、图像质量差,仅适合于大面积脑缺血患者的检查,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

造影剂首过对比技术的原理是:当静脉内团注顺磁性造影剂通过毛细血管床时,血管内磁敏感性增加,局部磁场不均匀,邻近氢质子共振频率改变,导致质子自旋去相位,组织T2缩短,表现为T2加权图局部脑组织信号降低,信号降低的程度与局部血容积和造影剂浓度成正比。根据随时间变化的信号下降-恢复规律可以得到信号时间曲线,反映局部脑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并可计算出平均通过时间(MTT)、局部脑血容量(rCRV)和局部脑血流量(rCBF)三个指标。

三、脑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

1、脑缺血的评价

脑灌注成像最多应用的是评价脑缺血的状态。可以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早期诊断,检出常规MRT,加权图和弥散加权成像尚未显示的超早期急性缺血病灶,在发病10分钟即可显示脑缺血区的部位和范围。异常脑组织灌注区表现为CBF下降,CBV正常或轻度升高,严重时CBV下降,MTT基本正常或延长,TTP延长或消失。脑灌注成像还可以动态反映脑组织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情况,评价脑缺血的程度,对短暂性脑局部缺血发作(TIA)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性。脑灌注成像还可用于显示缺血半暗带,缺血半暗带为缺血后经过有效溶栓治疗功能尚可恢复的脑组织,脑灌注成像可通过两种方法显示半暗带:一是利用CBF的相对值(缺血侧CBF与健侧CBF的比值)来区分梗死组织和半暗带组织,半暗带组织相对CBF的低限为0.2。另外一种方法是根据CBV来区别梗死组织和半暗带组织,CBF下降而CBV 正常或轻度升高的组织为半暗带组织,而CBF下降伴CBV下降的组织为梗死区。

2、诊断和鉴别诊断脑肿瘤

脑灌注成像在脑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很大价值:

(1)区分肿瘤组织和非肿瘤组织,提供判断脑肿瘤尤其是恶性脑肿瘤的实际大小和范围的指标,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更准确的影像学信息。

(2)提供肿瘤良恶性的信息,恶性肿瘤血管丰富,血流量大,基底膜不完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灌注成像表现为高灌注,脑血流量和血容量增加。

(3)为脑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发生在胼胝体并向两侧半球脑实质侵犯者,需要区别是淋巴瘤还是胶质母细胞瘤,灌注成像呈低灌注提示淋巴瘤,高灌注提示胶质母细胞瘤。脑膜瘤和神经鞘瘤鉴别时,脑膜瘤呈很高灌注,这种

很高灌注不见于典型的神经鞘瘤。

(4)用于放射性坏死和肿瘤复发的鉴别,肿瘤复发为高灌注,而放射性坏死为低灌注,肿瘤复发时病变区CBV与正常脑组织CBV的比值常大于2,而放射性坏死常小于1。

(5)指导脑组织穿刺活检的位置,穿刺活检应选择恶性程度较高的高灌注区。

第四节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一、概述

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是目前唯一无创伤性的研究活体器官、组织代谢、生化变化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方法,在分子水平反映组织代谢的情况。

磁共振波谱包括磷谱和氢质子谱两种。磷谱主要用于肌肉、脑、心肌肿瘤的能量代谢研究。氢质子波谱在颅脑疾病诊断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癫痫、脑肿瘤、超急性朝脑梗死、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脑白质病和脑变性性疾病、脑发育等方面。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的成像技术包括激励回波序列(STEAM)和点解析波谱序列(PRESS)两种。激励回波序列TE时间短(20~3Oms),观察短T2物质好(如肌醇),但信噪比低,对运动敏感。点解析波谱序列信噪比高,对运动不敏感,对匀场和抑水要求不严格,但TE时间长(135~270ms),难发现短T2物质。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可以对代谢产物进行定量分析。可利用波峰的高度(代表共振信号强度)和宽度(代表共振频率)计算波峰下面积。各代谢产物的波峰下面积与所测的代谢产物的含量成正比,如将某代谢产物的波峰下面积用内标准、外标准的方法进行校正,或对手术及穿刺标本用生物化学的方法检测代谢产物的绝对浓度,可推知其含量。有三种定量方法:绝对定量、半定量和相对定量。绝对定量的方法为:将已知含量的化合物作为外标准,内标准多用内生水来计算代谢产物的浓度,用其波峰下面积校正代谢产物的波峰下面积,计算出代谢产物含量的绝对值,但此方法受到许多与磁共振设备和生物体本身有关因素的影响,绝对定量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做到。半定量是直接测量波峰下面积。相对定量是计算各种代谢产物波峰下面积的比值,相对定量是最常用的定量方法。

二、常见代谢产物氢质子波谱共振峰

NAA波(N-乙酰天门冬氨酸):波峰在2.Oppm。正常人相对定量测量脑灰质NAA/Cr比值为2.50±0.14,枕叶白质NAA/Cr比值为3.00±0.21。NAA仅存在于神经系统,由神经元的线粒体产生,是神经元密度和活力的标志。NAA波是评价脑病变最重要的波峰。所有能够导致神经元损伤和丢失的病变部可以表现有NAA波降低和NAA/Cr比值降低,包括脑肿瘤、脑梗死、脑炎等。

Cho波(胆碱):波峰在3.2ppm。正常人相对定量测量脑灰质Cho/Cr比值为

l.00±0.10,枕叶白质Cho/Cr比值为1.30±0.15。波谱检测到的不是固定在细胞膜内的胆碱,而是膜转换过程中的水溶性成分,主要是可溶解的胆碱化合物如磷酸甘油胆碱、磷脂酰胆碱和磷酸胆碱,反映脑内总的胆碱含量。胆碱参与细胞膜的合成和降解,与细胞膜磷脂代谢有关,并且是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前体。Cho波增高说明细胞膜更新加快、细胞密度大,通常为肿瘤细胞增殖所致。

Lac波(乳酸):波峰在1.3ppm。包含两个明显的共振峰,称为"双尖波",在较短TE(136ms、144ms)时表现为倒置双峰,在较长TE(272ms,288ms)时表现为正向双峰。乳酸为无氧代谢产物,正常人乳酸水平很低,氢质子波谱检测不到。

肺部感染鉴别诊断

1.干酪性肺炎:急性结核性肺炎临床表现与肺炎球菌肺炎相似,X线亦有肺实变,但结核病常有低热乏力,痰中易找到结核菌。X线显示病变多在肺尖或锁骨上下,密度不均,历久不消散,且可形成空洞和肺内播散。而肺炎球菌肺炎经青霉素治疗3~5天,体温多可恢复正常,肺内炎症也较快吸收。该患者临床表现不符,暂不考虑。 2.急性肺脓肿:早期临床表现与肺炎球菌肺炎相似,但随着病程的发展,大量脓臭痰为肺脓肿的特征,致病菌有金葡菌、克雷白杆菌及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X线显示脓腔和液平,较易鉴别。该患者胸部CT未见类似病灶,故暂不考虑。 1.肺结核:该病可表现为发热、咳痰、咳痰,胸部CT可有肺内多发结节病灶表现,但患者病程中无午后低热、乏力、盗汗、食欲减退等结核中毒症状。故目前该诊断依据不足,需入院后行PPD、痰找结核等相关检查以行明确。 CRP与降钙素原下呼吸道感染的新进展:下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临床诊断主要依据疾病诱因、症状、体征、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痰病原菌培养及胸部X线检查等。但是,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与体征往往十分相似,难以鉴别。因为多种炎症反应均可引起白细胞计数的改变,据国外专家研究发现,在各种临床表现中,白细胞升高并不是感染的独立预测指标,白细胞计数用于诊断感染的准确性很低。而痰病原菌培养的检出率低,且培养结果的得出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影响疾病的早期治疗。事实上,正是由于缺乏诊断感染的可靠的临床指标,临床常常出现延误或过度使用抗生素的情况。早期应用正确的抗生素治疗,可以明显降低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病死率。另一方面,滥用抗生素将显才增加耐药性细菌感染的危险,增大临床治疗难度。因此,正确、及时诊断下呼吸道感染的类型,确定感染的严重程度,对于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5.金葡菌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肺炎多为急性起病,中毒症状严重,常有高热、畏寒、寒战,咳黄脓痰,血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肺部影像学可见单个或多发脓腔形成,痰或者血培养出该菌可确诊。该患者起病急,发热、咳嗽、咳痰,痰多为白粘痰,血常规提示中性粒比例升高,胸片未见金葡菌感染常见的空洞病变;完善痰、血病原学检测。目前诊断无依据。 6.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起病较缓慢,年轻或老年人多可发病,可有发热、咳嗽,咳嗽以干咳为主,咳嗽较剧烈,白细胞总数多不增高,肺部影像学表现可有实变影或者散在多发小斑片状渗出,支原体抗体阳性或者痰培养出支原体可确诊。该患者青年女性,发热、咳嗽、咳痰,白细胞中性粒比例均升高,胸片见右上肺少许炎症表现,需进一步完善支原体抗体、痰培养等检查,抗支原体治疗有效也可支持该诊断。目前尚无依据。 7.肺癌:患者为30岁女性,此次上感后发热3天伴咳嗽、咳痰入院,且有痰中带血,为暗红色,应考虑该诊断,但患者无呛咳、喘息、声嘶等症状,胸片未见肺部块状异影,故目前该诊断依据不足,可进一步予肿瘤标记物、肺CT等协诊,必要时予纤支镜检查。 1.炎性假瘤:肺部慢性炎症机化,可形成团块状的炎性假瘤。肺炎假瘤往往形态不整,边缘不齐,有密度较深核心,常伴有胸膜增厚,病灶长期无变化。该患者病程中有发热伴咳嗽、咳痰呼吸道症状,曾诊断为肺炎,故该诊断亦应考虑,明确诊断可行剖胸活检术。 2.支气管扩张:有反复发作咳嗽、咳痰特点,常反复咯血。合并感染时有多量脓性痰。查体常有肺部固定性湿性啰音。部分胸部X片显示肺纹理粗乱或呈卷发状,高分辨CT可见支气管扩张改变。该患者否认既往慢性咳嗽、咳痰病史,无咯血症状,目前不考虑。 1.流行性感冒:常有明显的流行。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炎症明显,但鼻咽部炎症较轻,取患者鼻洗液中粘膜上皮细胞的涂片标本,用荧光标记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染色,置荧光显微镜下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或病毒分离,或血清学诊断可供鉴别。该患者高热、咳嗽、咳痰,胸片示两肺炎症,目前暂不考虑该诊断,待流感病毒检测进一步排除。 2.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肺炎:葡萄球菌肺炎和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的临床表现较严重。革兰

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 概念:肺部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感染等肺部感染性疾病的总称,主要是指下呼吸道的感染。目前肺部感染仍然是威胁人民群众特别是老年人生命的一类重要疾病,因此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相当重要。此外,很多肺部病变的鉴别诊断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如肺癌、肺结核和肺炎之间的鉴别诊断 疾病定义 1.肺炎 2.指包括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在内的肺实质炎症,病因以感染最为常见,还可由理化、免疫及药物引起。 3.其中,感染统称为肺部感染。其中肺炎较典型,具有代表性。 疾病分类 病因学分类 1.细菌性肺炎如肺炎链球菌(即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埃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 2.非典型病原体所致的肺炎如军团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 3.病毒性肺炎如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 4.真菌性肺炎如白念珠菌、曲霉、放射菌等。 5.其它病原体所致的肺炎如立克次体、弓形虫、原虫、寄生虫如肺包虫、肺吸虫、肺血吸虫)等。机体免疫力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容易伴发肺部卡氏肺包子虫、军团菌、鸟形分支杆菌、结核菌、弓形体等感染。 6.理化因素所致的肺炎如放射性肺炎、胃酸吸入、药物等引起的化学性肺炎等。 7.支原体肺炎由肺炎支气体引起。。 症状体征 呼吸困难,体温变化、咳嗽、痰量增多与痰液性状。 疾病病因 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或插管,误吸、肺水肿、肺不张、休克、手术麻醉、创面侵袭性感染、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等。 诊断检查

1.注意有无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或插管,误吸、肺水肿、肺不张、休克、手术麻醉、创面侵袭性感染、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等。 2.注意有无呼吸困难,体温变化、咳嗽、痰量增多与痰液性状。临床症状应注意与烧伤毒血症或败血症鉴别。 3.体检。严重烧伤病人,胸部多有烧伤,较难获得准确的胸部体征。因此,应注意仔细检查,有无呼吸变化及啰音等。 4.为明确感染细菌,应定期作气道内分泌物培养,最好作支气管肺灌洗液培养,以防止污染。 5.胸部X线检查。烧伤后多数肺部感染的确诊有赖于X线检查。伤后应常规行胸部摄片,以后定期复查。肺炎的X线表现可分为小病灶性、大病灶性和大叶性三种,小病灶性肺炎最常见。 治疗方案 1.清除原发病灶。有吸入性损伤或面颈部严重烧伤者应加强气道管理,有效地清除气道分泌物和坏死脱落的粘膜,促进气道创面愈合。血源性肺炎应控制败血症,清除远隔病灶。 2.根据痰培养或参考创面或血中的细菌检查结果,一般应静脉给药,也可同时雾化吸入抗生素或在灌洗液中加入适量抗生素。 3.并发呼吸功能不全时按呼吸功能不全处理。

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周围型小肺癌诊断较困难,症状较少,常与其他病变混淆,易误诊,现将近年来对周围型肺癌的CT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内容综述如下,以提高诊断水平。| 周围型肺癌系指发生于肺段以下支气管直到细小支气管的肺癌,临床症状出现较晚,以腺癌、鳞癌多见。目前胸部CT检查仍是发现肺癌最重要的检查方法,CT在发现肺内结节方面显著优于平片及普通体层摄影,尤其是平片易被心影后方、后肋膈角、奇静脉食管隐窝、肺尖、胸膜下与肋骨重叠等遮盖的部位[1]。因此本文对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综述如下,旨在探讨CT对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临床价值及意义。| 1 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 1.1 病灶的形态和境界|, (1)分叶征:瘤较大常呈分叶状肿块,分叶的深浅程度对鉴别良、恶性有一定帮助。肺癌、结核球、炎性结节和其他良性病变均可出现。肺癌时有血管进入分叶间,形成脐凹征或称为支气管血管切迹。

(2)毛刺征:是周围型肺癌的又一恶性征象,分为粗毛刺和细毛刺两种。两种毛刺长度、数目及粗细均不同,其中粗毛刺较长,数目较少,粗细不均,可有扭曲。而细毛刺短而直,数目较多,CT表现为呈放射状围绕肿瘤排列。

(3)棘状突起:表现为自肿瘤边缘向肺野内伸出的尖角状软组织密度阴影。数目不一,密集排列者可呈锯齿状外观,变换成肺窗可见由棘状突起向外延伸为毛刺,可见此棘状突起即为毛刺的根基部,系肺泡间隔与肿瘤表面重叠构成,薄层面扫描有助显示,其代表肿瘤浸润性生长。

1.2癌灶内部CT表现 1.2.1密度肿瘤多呈软组织密度,其内可有不规则低密度区;增强检查,低密度区更为明确,其代表瘤内坏死组织。癌结节分为实性密度、磨玻璃密度和混合密度。关于磨玻璃密度,需要注意:当磨玻璃密度结节持续存在数月,则提示早期肺癌。当结节大于1cm 或者混有实性密度结节,则提示恶性度高。

2016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6 年中国脑卒中大会发布了《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指导规范》,现整理如下,供各位参考学习。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高,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目前 超早期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ecombinant tissue plasmmogen activator, rt-PA) 静脉溶栓是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结局最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已被我国和许多 国家指南推荐,但目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的比例仍然很低。 近期研究显示,约 20% 的患者于发病 3 小时之内到达急诊室,12.6% 的患者适合溶 栓治疗,只有2.4% 的患者进行了溶栓治疗,其中使用rt-PA 静脉溶栓治疗为1.6% 。开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溶栓治疗的一个主要难点是,大多数患者没有及时送达 医院或各种原因的院内延迟。 为使更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获得溶栓治疗并从中受益,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已普遍进行相应的医疗救治体系改革,包括完善院外医疗急救转运网络,组建院内卒中快速抢救小组,开通急诊「绿色通道」,建立卒中中心和卒中中心的认证体系等措施, 其核心就是要让公众都知道卒中是急症,卒中发生后应尽快送达有能力进行卒中溶栓 治疗的医院,并获得规范性溶栓治疗。 为使溶栓这一有效疗法能更好、更广泛地在我国使用,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救治率,脑防委特组织全国脑血管病权威专家制定静脉溶栓指导规范如下,其中的推荐 强度和证据等级采用《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4》的标准。 溶栓相关公众教育 为使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获得及时救治,首先应能够识别脑卒中的发生。研究显示 公众对脑卒中临床表现的相关知识仍然十分匮乏。根据加利福尼亚州急性卒中登记(California Acute Stroke Pilot Registry, CASPR) 报告若所有患者能在发病后早期就诊,则 3 h 内溶栓治疗的总体比例可由 4.3% 上升至 28.6%, 因此开展更多的以教育卒中 患者更早寻求治疗的宣传活动是必要的。 有效的社区教育工具包括印刷材料、视听节目、网络在线宣传、社区宣讲、板报以及 电视广告。卒中教育不应仅针对潜在的患者,也应包括他们的亲属、公共服务部门比 如警察以及医护人员,使他们能够在必要时启动急救医疗服务系统。公众教育的关键是当可疑卒中发生时应立即拨打 120 等急救电话。 推荐:应积极开展针对大众的科普宣传和对医生进行脑卒中规范化诊治的相关培训, 加强全社会脑卒中应尽早救治的意识,减少脑卒中就医的时间延误,尽可能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静脉溶栓使用率。 院前处理

脑卒中的诊疗规范标准[详]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规范 一、评估和诊断: 包括:病史和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疾病诊断和病因分型等。 (一)病史和体征 1.病史采集: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间最为重要,若于睡眠中起病,应以最后表现正常的时间作为起病时间。其他包括神经症状发生及进展特征;血管及心脏病危险因素;用药史、药物滥用、偏头痛、痫性发作、感染、创伤及妊娠史等。 2.一般体格检查与神经系统检查:评估气道、呼吸和循环功能后,立即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 3.用卒中量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常用量表有:(1)NIHSS。是目前国际上最常用量表。⑵饮水实验。(3)MRS评分。⑷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 (二)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 1.脑病变检查: (1)平扫CT:急诊平扫CT可准确识别绝大多数颅内出血,并帮助鉴别非血管性病变(如脑肿瘤),是疑似脑卒中患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2)多模式CT:灌注CT可区别可逆性与不可逆性缺血,因此可识别缺血半暗带。对指导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3)标准MRI:在识别急性小梗死灶及后颅窝梗死方面明显优于平扫CT。可识别亚临床缺血灶 (4)多模式MRI: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水抑制成像和梯度回波、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等。DWI在症状出现数分钟内就可发现缺血灶并可早期确定大小、部位与时间,对早期发现小梗死灶较标准MRI更敏感。PWI可显示脑血流动力学状态。灌注不匹配(PWI 显示低灌注区而无与之相应大小的弥散异常)提示可能存在缺血半暗带。已超过静脉溶栓目前公认时间窗4.5 h的患者,可考虑进行CT灌注或MR 灌注和弥散成像,测量梗死核心和缺血半暗带,以选择潜在适合紧急再灌注治疗(如静脉/动脉溶栓及其他血管内介入方法)的患者。这些影像技术能提供更多信息,有助于更好的临床决策。 2.血管病变检查:颅内、外血管病变检查有助于了解卒中的发病机制及病因,指导选择治疗方法。常用检查包括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TCD)、磁共振脑血管造影(MRA)、CT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MRA和CTA都可提供有关血管闭塞或狭窄的信息。DSA 的准确性最高,仍是当前血管病变检查的金标准。 (三)实验室检查及选择 所有患者都应做的检查: ①平扫脑CT/MRI; ②血糖、肝肾功能和电解质; ③心电图和心肌缺血标志物; ④全血计数,包括血小板计数;

肺部感染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肺部感染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生活中,不少人因为肺部疾病而饱受痛苦,最大的痛苦就是呼吸困难,而当中不少肺部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于肺部感染引起的,肺部感染的诊断标准如下: 1、注意有无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或插管,误吸、肺水肿、肺不张、休克、手术麻醉、创面侵袭性感染、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等。 2、注意有无呼吸困难,体温变化、咳嗽、痰量增多与痰液性状。临床症状应注意与烧伤毒血症或败血症鉴别。 3、体检。严重烧伤病人,胸部多有烧伤,较难获得准确的胸部体征。因此,应注意仔细检查,有无呼吸变化及啰音等。 4、为明确感染细菌,应定期作气道内分泌物培养。最好作支气管肺灌洗液培养,以防止污染。 5、胸部X线检查。烧伤后多数肺部感染的确诊有赖于X线检查。伤后应常规行胸部摄片,以后定期复查。肺炎的X线表现可分为小病灶性、大病灶性和大叶性三种,小病灶性肺炎最常见。 虽然检查项目由医生结合患者状况所决定的,但是针对检查的患者,也有一些需要自己注意的事项的,只有注意这些细节,才能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检查对自己造成的损害。提前了解这些注意事项,对调整自己的心态也有一定好处。 尿常规 尿标本必须新鲜。尿液停放几小时后,白细胞即可破坏而脓尿消失,葡萄糖被细菌分解,管型破坏,细胞溶解等问题出现,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尿标本必须清洁。女性应避开经期,清洗外阴,勿混进白带和血液:男性患者不要混入前列腺液等。在使用抗菌药物后,可影响检查的准确性。 尿路感染者脓尿常呈间歇性,故宜多次反复检查才能下结论。送检尿量一般不少于10ml (至少达到一半尿杯的量)。 CT检查 扫描前4小时禁食。在等待检查时,若因饥饿出现头晕、出冷汗等低血糖症状,可以饮糖水。扫描过程中不要移动身体。检查前要带上已做过的检查材料,如B超、X线片等。 扫描中可能要用碘造影,有碘、青霉素过敏者应主动说明。头颅扫描时要摘掉头上发夹、耳环等金属物品,眼睛闭上,不要看扫描架上的红灯,扫描部位如贴有膏药也应取下。

院前急救科脑卒中诊疗规范及流程图

急性脑卒中诊疗规范 卒中是由脑局部血供异常而引起的神经功能损伤,并可导致脑损伤。卒中可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两大类,约有85%为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多由脑血管闭塞引起,通常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栓塞和血栓形成。出血性卒中多由脑动脉破裂引起,伴有血管痉挛。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诊断依据 1.病史:多有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史或长期脑动脉硬化症状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部分患者以往有头痛发作史。中老年人较多见。部分患者有头痛、头晕、肢体麻木、无力、呕吐等前驱症状。脑出血、蛛网膜下隙出血多数在活动状态时(如激动、用力)起病。脑梗死常于睡眠中或安静休息时发病,发病后几天常有症状加重过程。 2.症状与体征: (1)病情轻重不一,轻者仅有头痛、呕吐,重者全脑症状显著。这些取决于出血和缺血的原发部位,出血量,血肿的扩延方向,缺血波及范围,以及脑水肿、脑压升高等病理改变的情况。 (2)多数病人以突然头痛为首发症状,继而呕吐、瘫痪、意识障碍等。 (3)部分患者表现为眩晕、眼球震颤、复视、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声嘶、呃逆、同向偏盲、皮质性失明、眼肌麻痹、肢体共济失调、感觉障碍等。 (4)患者可能出现生命体征、瞳孔改变及脑膜刺激征等。 救治要点 在院前难以区分脑卒中的具体类型,故应稳定病情,适当对症处理并及时转送医院。卒中处理的要点可记忆为7个“D”:即发现(detection)、派遣(dispatch)、转运(delivery)、进人急诊(door)、资料(data)、决策(decision)和药物(drug)。每一个环节的处理都应熟练而有效。 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2.严密监测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变化。 3.控制血压:脑卒中时可能出现反应性高血压,由于院前的条件有限,时间短暂,不宜使用降压药品。血压过高或过低时,可适当选用缓和的升压药或降压药,使血压逐渐降低至160/90mmHg上下。 4.降低颅内压:急性期伴脑水肿者可用20%甘露醇静脉滴注,或呋塞米(速尿)、地塞米松静注,以上药物可配合使用。 注意点 1.及时转送医院十分重要。急救医疗服务系统(EMSS)应优先处理和转运有症状和体征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以便在发病后1小时内行溶栓治疗。 2.应用甘露醇等渗透性脱水剂过程中,其用量及药液滴速应视心功能而定。 3.脑血管意外的病因鉴别往往需要CT确定,院前不宜贸然使用止血药或扩血管药。 转送注意事项 1.转送途中注意监测生命体征。 2.保证气道通畅并吸氧。 页脚内容1

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

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鉴别诊断:其他细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腰穿:测压力、脑脊液外观。常规。生化。细菌学检查(培养和涂片)。血培养或皮肤瘀点涂片。胸片除外肺炎和结核。治疗原则:病原治疗:尽早应用细菌敏感及能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药物,首选大剂量青霉素,并可应用氯霉素及三代头孢菌素。 对症治疗:甘露醇降颅压及物理降温或用退热药。 2.右上肺占位性病变待查。鉴别诊断:肺结核。肺部炎性肿块。肺良性肿瘤。进一步检查:支气管镜检和/或病灶细针穿刺活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胸部CT.腹部B超,了解有无转移灶。痰细胞学检查。 治疗原则:手术治疗。右侧肺切除术。根据病理类型。术后化疗。放疗。 3.左侧肺炎。鉴别诊断:其他类型肺炎:葡萄球菌肺炎,干酪性肺炎,革兰阴性杆菌肺炎。肺脓肿。肺癌。进一步检查:X线胸片。痰培养+药敏试验。 4.胃癌。失血性贫血。鉴别诊断:消化性溃疡。胃炎。进一步检查:胃镜检查,组织病理检查。放射线检查:CT.胸部X片。 治疗原则:胃癌根治术加化疗。支持疗法,对症治疗。 5.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扩大,心房纤颤,心功能IV级。高血压病III期(2级,极高危险组)。肺部感染。鉴别诊断:冠心病。扩张性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进一步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必要时胸部CT.腹部B超。血A/G,血K+,Na+,Cl-. 治疗原则:病因治疗:合理应用降血压药。心衰治疗:吸氧。利尿。扩血管。强心药。 对症治疗:控制感染等。 6.肠梗阻(不全性)。左半结肠癌可能性大。鉴别诊断:Corhn病。乙状结肠扭转。肠结核。进一步检查:腹部B超。钡剂灌肠造影。纤维结肠镜检查。 治疗原则:胃肠减压,输液,低张灌肠。开腹探查:肿瘤切除,肠道重建。 7.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鉴别诊断:下尿路感染。肾、尿路结核。慢性肾小球肾炎。进一步检查:血培养。尿培养。尿细菌苗落计数+药敏试验。肾功能(BUN,Scr,尿浓缩试验,尿渗透压,血尿β2-MG)泌尿系影像学检查。B超。 治疗原则:抗感染治疗:合理有效抗生素。去除诱因,防止复发。 8.急性肾小球肾炎(链球菌感染后)鉴别诊断:其他病原体感染后急性肾炎,如病毒性肾炎。膜增殖肾小球肾炎。IgA肾病。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全身系统性疾病肾脏受累,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进一步检查:腹部及双肾B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必要时肾活检。ANA谱。治疗原则: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低盐饮食等。抗感染治疗,对症治疗:利尿消肿,降压等。

肝癌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肝癌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 周康荣 螺旋CT在肝脏检查中的优势非常明显,除一般或共同的优点外,如容积扫描和采样以及一次屏气扫描减少病灶的漏检,部分重叠重建也可增加小病灶的检出率等,其最突出的优点是利用肝脏双重血供的特点,发挥螺旋CT扫描速度快可以控制扫描期相的优势,进行动脉期、门静脉期,或者双期甚至多期增强扫描。以往的常规CT即使采用动态扫描也难以完成某一期相的全肝扫描。至于采用何种方式扫描,必须结合具体病例和临床要求而定。螺旋CT可提高小的局灶性占位病灶的检出率,对这些病例,螺旋扫描应列为常规。增强扫描,究竟采用何期扫描,以及采用单相、双相还是多相(多期)扫描,不同学者意见略有分歧。综合多数学者以及我们自己的经验认为,凡富血供的病灶动脉期扫描最具诊断价值,故必不可少,但单纯动脉期扫描,有其固有的一些缺点,门静脉期扫描可克服和弥补其不足,因此一般作双期扫描为宜。临床上经常遇到的富血供病灶主要为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HCC)、海绵状血管瘤、局灶性结节增生(FNH)、腺瘤和部分肉瘤,有5%-12%为转移性病灶,后者主要见于甲状腺癌、肾癌、乳腺癌、黑色素瘤、平滑肌肉瘤、神经内分泌肿瘤,如胰岛细胞瘤、类癌等转移,结肠癌和胃癌中的少数转移灶也可能为富血管病灶。对少血供病灶,门静脉期增强扫描其检出率明显高于动脉期,一般作单相门静脉期扫描即可。这类病灶临床上主要见于大多数转移性肝癌,以及少数原发性肝癌和机化性血管瘤等。由于临床情况往往较复杂,事先难以预料病灶血供情况,故需灵活掌握和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而定。如临床上疑及肝癌患者,双期扫描较为合适。如已知为肝外原发性肿瘤患者,特别是结肠癌或胃癌病例,无论是术前检查或术后随访,一般作门静脉期扫描即可,当然小部分人也推荐采用双期扫描,其优点为检出率也许略有增加,但必然增加患者的曝光量,延长检查时间,摄片数量也增加,故各有得失。 弥漫性肝脏病变,如脂肪肝和肝硬化等的CT检查,螺旋扫描较常规CT 扫描并无很大优势。增强扫描单独取门静脉期即肝实质期即可。当然如果临床目的是为了检出或排除合并占位病灶,则检查原则和方案同局灶性病变。 一、肝脏局灶性病变

中国脑卒中指南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其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指发病后2周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处理应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再发。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于2002年底开始组织编写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5年初经卫生部批准在全国开始推广,2007年初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第1版,为规范国内脑血管病诊治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近年不断有新研究证据发表,第l版指南在使用过程中也得到多方改进建议。因此,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托脑血管病学组对第1版指南进行修订。为方便临床使用,本版指南内容包括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全部诊治过程。撰写组通过复习相关研究证据、征求各方意见并充分讨论达成共识后形成推荐,旨在帮助临床医生为脑卒中患者选择当前相对较好的诊治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参考本指南原则和新的进展并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处理。 一、修订原则

1.在循证医学原则指导下,参考国际规范,结合国情、可操作性、第l版使用经验和新研究证据进行修订。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标准参考了国际指南旧刮和常用标准,并结合国情和实用性制定。 2.对每项治疗措施或临床问题,先进行当前研究证据(文献检索至2009年11月)的归纳和分析评价,然后根据证据等级和共识给出推荐意见。 3.推荐意见尽可能依据最可靠的证据(如A级证据),缺乏高等级证据时则参考当前可得到的最好证据,并充分讨论达成共识。 4.对国内常用疗法,在循证医学原则指导下,充分考虑国情和经验达成共识。注意兼顾疗效、风险、价格和易使用性等多方因素。 二、推荐强度与证据等级标准(包括治疗和诊断措施) 1.推荐强度(分4级,Ⅰ级最强,Ⅳ级最弱):Ⅰ级:基于A级证据或专家高度一致的共识;Ⅱ级:基于B 级证据和专家共识;Ⅲ级:基于C级证据和专家共识;IV级:基于D级证据和专家共识。

脑卒中的诊疗规范标准

. . .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规范一、评估和诊断:包括:病史和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

室检查、疾病诊断和病因分型等。(一)病史和体征1.病史采集: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间最为重要,若于睡眠中起病,应以最后表现正常的时间作为起病时间。其他包括神经症状发生及进展特征;血管及心脏病危险因素;用药史、药物滥用、偏头痛、痫性发作、感染、创伤及妊娠史等。2.一般体格检查与神经系统检查:评估气道、呼吸和循环功能后,立即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是目前NIHSS.用卒中量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常用量表有:3 (1)国际上最常用量表。 ⑵饮水实验。(3)MRS评分。⑷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二)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1.脑病变检查:(1)平扫CT:急诊平扫CT可准确识别绝大多数颅内出血,并帮助鉴别非血管性病变(如脑肿瘤),是疑似脑卒中患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2)多模式CT:灌注CT可区别可逆性与不可逆性缺血,因此可识别缺血半暗带。对指导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在识别急性小梗死灶及后颅窝梗死方面明显优 于平扫MRI标准(3)。可识别亚临床缺血灶CT专业资 料.

. . . . (4)多模式MRI: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水抑制成像和梯度回波、磁敏

感加权成像(SWI)等。DWI在症状出现数分钟内就可发现缺血灶并可早期确定大小、部位与时间,对早期发现小梗死灶较标准MRI更敏感。PWI 可显示脑血流动力学状态。灌注不匹配(PWI显 示低灌)提示可能存在缺血半暗带。已超过静注 区而无与之相应大小的弥散异常CT灌注或MR 灌注和弥脉溶栓目前公认时间窗4.5 h的患者,可考虑进行散成像,测量梗死核心和缺血半暗带,以选择潜在适合紧急再灌注治疗(如)的患者。这些影像技术能提供更多静脉/动脉溶栓及其他血 管内介入方法信息,有助于更好的临床决策。颅内、外血管病变检查有助于了解卒中的发病机2.血管病变检查:制及病因,指导选择治疗方法。常用检查包括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TCD)、磁共振脑血管造影(MRA)、CT血管造影(CTA) 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MRA和CTA都可提供有关血管闭塞或狭窄的信息。DSA的准确性最高,仍是当前血管病变检查的金标准。实验室检查及选择(三)所有患者都应做的检查:;①平扫脑CT/MRI②血糖、肝肾功能和电解质;③心电图和心肌缺血标志物;④全血计数,包括血小板计数;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INR)国际标

十大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一、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 诊断依据:老年女性,有反复头昏症状,多次测血压高,最高达"180/90mmHg" 鉴别诊断: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既往无肾实质性、肾血管性、甲亢等疾病,无低血钾、心动过速、头痛等病史,必要时可查肾功能、甲功、肾上腺超声等进一步除外。 (一)、肾性高血压:患者无慢性肾病史,无肾动脉狭窄史。可除外。(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无反复肌无力,口渴多尿症状。可能性不大,作血尿醛固酮检查进一步除外。(三)、嗜络细胞瘤:患者血压无阵发性增高,不伴出汗、心率增快表现。该病可能性不大。做彩超肾上腺检查进一步除外。 二.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KillipII级 诊断依据:以持续性胸痛为主症, 鉴别诊断:1.急性肺动脉栓塞,可发生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和休克,心电图示:I导联S 波加深,III导联Q波显著,右胸导联T波倒置等改变,有待于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和冠脉造影进一步鉴别诊断。 2.主动脉夹层,此病一开始胸痛即达高峰,常放射到背、肋、腰和下肢,两上肢的血压和脉搏可有明显差别,但无心肌酶学改变可鉴别。 3.急性心包炎,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可有较剧烈而持久的心前区疼痛。但心包炎的疼痛于发热同时出现,呼吸和咳嗽时加重。全身症状不如心肌梗死严重,心电图除A VR外均有ST 段弓背向下抬高,T波倒置,无异常Q波出现。 4.胃食管反流患者以剑突下痛为主要表现,但无明显反酸、嗳气症状,且心电图提示下壁心梗,故暂不考虑此病,有待于心肌酶谱、肌钙蛋白进一步鉴别诊断。 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型心功能III级 诊断依据:患者老年女性,既往有高压病史、有糖尿病史、有吸烟史。以发作性胸闷、胸痛为主症,胸痛呈压迫、紧缩性,每次持续3-5分钟后缓解,心电图提示:ST-T改变。必要时可做冠脉造影进一步明确。 鉴别诊断:1.急性心肌梗塞,疼痛部位与心绞痛相仿,但性质更剧烈,持续时间多超过30分钟,心电图及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可鉴别。 2.肋间神经痛,本病疼痛常累及1-2个肋间,多为持续性,而非发作性,用力呼吸和身体转动可使疼痛加剧,沿神经行径处有压痛,与心绞痛不同。 3. 心脏神经官能症:多见于中年女性,有心悸、胸闷、胸痛等表现,做心电图、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冠脉造影等均未见异常,此患者不能完全除外此病,有待完善相关辅查后除外。 4.X综合征:多见于中年女性,有心悸、胸闷、胸痛等表现,做心电图、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可无阳性发现,冠脉造影可发现细小血管阻塞。可做冠脉造影除外此病。 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肌病型心脏扩大心房纤颤心功能III级 诊断依据:1.老年女性,起病缓,病程长,2.既往有糖尿病史。3.以活动后心累3年,加重伴咳嗽7天入院。查体:心房纤颤征,全心衰体征。心电图(2011-03-17于我院)提示:快速心房纤颤,ST-T改变。但患者无胸闷、胸痛等典型心绞痛体征,必要时可做冠脉造影明确。 鉴别诊断:1.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有高血压病史,不能除外,可行心脏彩超进一步明确。 2.扩张性心肌病,也可以活动后心累为主症,但多以全心增大、弥漫性搏动减弱为主,需作心

脑卒中的诊断

脑卒中的诊断 主讲人:吴怀柱 病人送达中心后,首诊医生立即向病人或知情者有针对性地询问病史,相应的体格检查宜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整个过程应在5--10min 之内完成,并与抢救病人同时进行。 (一)病史采集病史可以提示体格检查的重点,又能从中获得患者所患疾病的部位、性质与可能的致病因素的初步,应予重视。注意病人首先出现的症状、主要症状,重视起病缓急和病程特点。 对于头痛、眩晕、晕厥、意识障碍、瘫痪、感觉异常、视力障碍、言语障碍、面神经麻痹、抽搐发作和吞咽困难等应重点询问,澄清病人或家属所说的术语,切忌主观臆断,从而造成以后诊断困难。询问病人是否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以及有脑卒中病史对诊断有帮助。 (二)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尤其是神经系统检查,是脑卒中定位诊断的主要依据。在病史采集就注意患者的意识状态、精神状态、体位、姿势、表情、发音和言语等。 1、一般检查这方面的检查对脑卒中病人很有帮助。如果血压明显升高或心率低于60次/min,应注意可能颅内压增高。血压升高伴有意识障碍及定位体征常提示病人有脑出血。小脑病变引起循环功能改变虽不常见,但却是致命的,不管是小脑出血、小脑梗塞均可压迫延髓心血管调节中枢,导致血压升高及心律失常,这些改变有时发生在小脑体征出现以前。体温升高提示脑桥出血或丘脑出血;呼吸节律改变多为脑干损害所致。意识障碍检查对估计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帮助。 2、神经系统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对定位诊断最有帮助,并可帮

助医生选择相应的辅助检查。重点检查眼部、肌力及反射。眼部检查包括眼球位置(居中或斜视)、瞳孔(大小、对称性及光反射)、眼球运动、底眼(有无水肿或出血)及角膜反射(是否对称)。面部和肢体检查包括:额纹、鼻唇沟、口角、手足的位置(双侧是否对称)及病理反射。如果病人清醒且病情较轻,高度怀疑小脑病变,可考虑共济运动和步态。脑膜刺激征明显,高度提示出血性脑卒中。 (三)辅助检查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表现互有重叠,治疗则明显不同,所以首先要区分这两种性质的脑卒中应尽快做头颅CT检查,对于脑岀血,检岀率达100%。若CT末发现岀血,则有力支持缺血性脑卒中诊断。对症状和体征高度提示蛛网膜下腔岀血而CT又末发现岀血的病人,可行紧急脑脊液检查。急性脑卒中与心脏病有很强的相互关系。不少脑卒中病人不是死于脑卒中本身而是死于并发的心脏疾患,因此病人应做心电图,有条件的医院可予心电监护和床边胸部X线照片。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血液电解质、血糖和肝肾功能等检查,可为治疗和寻找病因提供参考。做辅助检查要有针对性,不应因检查而耽误治疗。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5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病史,起病急,进展较快,有意识障碍,并有以失语、运动及感觉障碍等脑部局灶性定位体征为特点,高度提示是否为脑卒中。对每一个患者的诊断,基本过程和步骤如下: 1、首先应明确是否为脑卒中临床上疑似脑卒中的疾病大致分为: (1)全身性疾病:全身疾病的脑部表现,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肝性昏迷、肺性脑病、急性酒精中毒、低血糖、药物中毒、CO中毒

肺部感染性结节病变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肺部感染性结节病变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放射科王云华 表现孤立性肺部结节的感染性疾病包括肺结核瘤、急性球形肺炎、慢性球形肺炎、肺脓肿、机化性肺炎、炎性假瘤、肺霉菌球、肺吸虫病、组织胞浆菌性肉芽肿等。 一、病理与临床: 炎性肿块包括急性球形肺炎、肺脓疡、慢性球形肺炎、球形(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炎性假瘤。其中 肺脓肿病理上为化脓性肺炎,肺组织坏死继而液化,经支气管排出后形成脓腔。早期未液化排出时其大体病理与影像学表现同急性球形肺炎。如治疗不彻底,脓肿周围纤维组织增生,脓肿壁变厚可转变为慢性肺脓肿。 急性球形肺炎为一种急性炎症,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其病理基础为炎性渗出。形成球形病灶的 机理一般以为与炎症通过肺泡孔蔓延有关。在病变过程中,肺泡壁和其它肺结构没有造成损坏或坏死。经抗炎治疗后能完全吸收或基本吸收。 表现为球形的机化性肺炎称局限性机化性肺炎,一般由肺炎迁延吸收而来,病理上除大量纤维组织 增生外,并有轻度化脓性改变、支气管炎症、和支气管扩张等,组织学上炎症区域为增生的结缔组织取代,肺泡内渗出物机化,肺泡间隔及支气管、血管周围纤维化。镜下成纤维细胞经Kohn孔生长,分布在 实变肺泡内及其邻近,进一步成熟而形成瘢痕。在肺炎患者中机化性肺炎占5-10%。因此临床上该病常有明显的肺炎病史。尤当病人高龄或患有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应用抗生素治疗不当时,肺内炎症易于发生机化。该病经抗炎治疗可有缩小但变化缓慢。 我们将整个病程在一月以上,临床症状轻微,无明显急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且近期无急性肺炎病史, 而影像学上表现为球形(圆形或类圆形)阴影,经抗炎治疗1-2月病变完全或基本吸收者,称为慢性球形肺炎。该病并非因急性肺炎转变而来,多为肺部低毒感染所致,但其致病菌有待进一步研究。因病变经治疗后可在1-2月内完全吸收或仅留少许瘢痕,因此它又不同于机化性肺炎与炎性假瘤或其它炎性肉芽肿,况且机化性肺炎一般应有肺炎久治不愈的病史过程。 炎性假瘤是一种炎性增生,增生的组织形成一境界清楚的肿瘤样团块。肺的炎性假瘤内有肺泡上 皮的非异型性增生、血管增生、肺泡内出血、含铁血黄素沉着、巨噬细胞、泡沫细胞、多核巨细胞、淋巴细 胞、浆细胞等组织细胞可演化成为纤维细胞,并进一步产生胶原纤维。实际上是一种是由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异物巨细胞、组织细胞、泡沫细胞等组成的肉芽肿。依其组织成分的不同分为四型:①组织细胞增生型,以组织细胞的增生为主;②乳头状增生型:以肺泡上皮的乳头状增生为主;③硬化血管瘤型,以血管增生和上皮乳头状增生为主;④淋巴细胞(或浆细胞)型,以淋巴细胞或浆细胞为主。大体病理与影像学上均呈园形,类园形,大小不一,小者直径仅1cm左右,大者可达数cm,周围有假性包膜 者境界清楚,若瘤周有炎性改变,无假包膜者境界不佳。虽然是一种良性病变,但偶有恶变倾向,出现肺瘢痕、纤维化和肺泡上皮增生是发生恶性变的基础。它与机化性肺炎不同,炎性假瘤是一种增生性炎症,而机化性肺炎是炎症的一种转归。炎性假瘤为一种增生性炎症,常因某种组织或细胞的过渡增生如组织细胞型与硬化性血管瘤型,甚至具有假性包膜,肿瘤特征不多,临床上常无症状且几乎追溯不到相应的感染史。一般经抗炎治疗不会有明显缩小。 肺结核瘤为肺内干酪性病变被纤维组织包裹形成,多见于肺的上叶,一般较小,直径2-3cm,轮廓光滑,可伴空洞形成与钙化,瘤体周围常伴散在的纤维增殖性病灶。 感染性肉芽肿:由局部组织细胞的炎性增生形成的境界明显的结节状病灶,其主要成分为具有吞噬 作用的巨噬细胞,类上皮细胞及多核巨细胞。 该类疾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咳嗽、咯血、胸闷、胸痛与气促,常伴咯痰,肺脓疡患者以大量脓臭痰 为特征。肺结核瘤患者部分有结核病史,机化性肺炎患者可追问到急性呼吸道感染史,炎性肿块累及邻

2010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与治疗指南2010

数字传媒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1089(2011)03-0067-07 do:i10.3969/.j issn.1008-1089.2011.03.024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其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指发病后2周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处理应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再发。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于2002年底开始组织编写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5年初经卫生部批准在全国开始推广,2007年初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第1版,为规范国内脑血管病诊治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近年不断有新研究证据发表,第1版指南在使用过程中也得到多方改进建议。因此,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托脑血管病学组对第1版指南进行修订。为方便临床使用,本版指南内容包括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全部诊治过程。撰写组通过复习相关研究证据、征求各方意见并充分讨论达成共识后形成推荐,旨在帮助临床医生为脑卒中患者选择当前相对较好的诊治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参考本指南原则和新的进展并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处理。 1 修订原则 在循证医学原则指导下,参考国际规范,结合国情、可操作性、第l版使用经验和新研究证据进行修订。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标准参考了国际指南和常用标准,并结合国情和实用性制定。对每项治疗措施或临床问题,先进行当前研究证据(文献检索至2009年11月)的归纳和分析评价,然后根据证据等级和共识给出推荐意见。推荐意见尽可能依据最可靠的证据(如A级证据),缺乏高等级证据时则参考当前可得到的最好证据,并充分讨论达成共识。对国内常用疗法,在循证医学原则指导下,充分考虑国情和经验达成共识。注意兼顾疗效、风险、价格和易使用性等多方因素。2 推荐强度与证据等级标准(包括治疗和诊断措施) 2.1 推荐强度(分4级, 级最强, 级最弱) 级:基于A级证据或专家高度一致的共识; 级:基于B级证据和专家共识; 级:基于C级证据和专家共识; 级:基于D级证据和专家共识。 2.2 治疗措施的证据等级(分4级,A级最高,D级最低) A级:多个随机对照试验(RC T)的M eta分析或系统评价;多个RCT或1个样本量足够的RCT (高质量);B级:至少1个较高质量的RCT;C级:未随机分组但设计良好的对照试验,或设计良好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D级:无同期对照的系列病例分析或专家意见。 2.3 诊断措施的证据等级(分4级,A级最高,D级最低) A级:多个或1个样本量足够、采用了参考(金)标准、盲法评价的前瞻性队列研究(高质量);B 级:至少1个前瞻性队列研究或设计良好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采用了金标准和盲法评价(较高质量);C级:回顾性、非盲法评价的对照研究;D级:无同期对照的系列病例分析或专家意见。 3 院前处理 院前处理的关键是迅速识别疑似脑卒中患者并尽快送到医院。 3.1 院前脑卒中的识别 若患者突然出现以下症状时应考虑脑卒中的可能: 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 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 双眼向一侧凝视; 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 眩晕伴呕吐; 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意识障碍或抽搐。 3.2 现场处理及运送 现场急救人员应尽快进行简要评估和必要的急救处理,包括: 处理气道、呼吸和循环问题; 心脏观察; 建立静脉通道; 吸氧; 评估有无低血糖。应避免: 非低血糖患者输 67 中国临床医生2011年第39卷第3期(总227) Chinese Journa l For C li n icians

脑卒中影像学鉴别诊断

脑卒中影像学鉴别诊断 背景 据估计,约9%?30%可疑脑卒中患者和2.8%?17%接受 IV-tPA 治疗的患者存在卒中类似疾病。大多数卒中类似疾病包括癫痫、偏头痛、肿瘤和中毒代谢性疾病。影像学通常有助于诊断,因为脑卒中在不同阶段均有典型的影像学特征,并符合典型的分布类型。但是,大多数这些特征,即便是弥散受限(表1 ),也不是脑卒中所特有的。在本文中,我们依据7 种主要分布类型(图 1 )对脑卒中及其相似疾病进行分析。虽然仍存在重叠,这些分布类型有助于缩小鉴别诊断。 表1 弥散降低的原因 图1 脑卒中及其类似疾病的主要影像表现类型缺血性脑卒中不同阶段的影像特征急性期(24 小时以内) 最初的CT 表现轻微,包括血管高密度征、灰白质界限不清和脑沟消失。弥散加权成像具有高度准确性,并且可以在发病后15 分钟检测脑卒中。数小时后开始出现T2/FLAIR 高信号。 亚急性期(24 小时至2 月)CT低密度更加明显,ADC值逐渐增加,并在第4?10天出现假性正常图像。第6天开始出现脑回样强化,并持续2?3 个月。水肿高峰出现在3?4天,第7天后开始下降。出血转化一般出现在发病后2?7天。

慢性期(2 月以后)此期以脑容积减小、空洞形成和神经胶质增生为特征。神经胶质增生围绕空洞在CT 上呈低密度,在T2WI 和FLAIR 上呈高信号。DWI 显示各种不同信号,ADC 值特征性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及其相似疾病的分布类型灰质和白质区域改变相似疾病鉴别诊断单血管分布脑卒中单一血管分布区的缺血性梗死通常是由于栓塞所致,栓子来源于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或头颈部大动脉夹层,颈动脉分叉处最常见。栓子常常堵塞大脑中动脉或颈内动脉末端,其次是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系统及大脑前动脉,引起区域性皮质及皮质下脑组织受累。 癫痫三分之一的卒中类似疾病是由于癫痫发作或发作后功能障碍导致。有时癫痫也可导致弥散受限(图2)。其分布特点不符合血管分布,水肿和脑回增强出现更早,脑灌注正常或增加,无血管闭塞,有时同时有皮层弥散受限和皮层下弥散增加。 图2 一例66 岁男性,癫痫发作伴意识状态改变、急性失语和右侧凝视,拟诊脑卒中并给予IV-tPA 治疗。左侧病灶情况下的右侧凝视可提示癫痫发作。他的入院MRI 显示左侧额顶叶皮层和皮层下白质弥散受限(A和B)和水肿(C )。他的症状和影像学(图像未提供)显示在出院前完全缓解。偏头痛 先兆性偏头痛和偏瘫型偏头痛占脑卒中类似疾病的5?10% , 并且也可出现弥散受限。鉴别因素包括长期偏头痛病史、累及多个血管分布区和无血管闭塞。急性先兆发作的脑灌注减低,长时间发作时则正常或增加。病灶通常为可逆的,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