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无线通信技术的电能量计量系统

对于无线通信技术的电能量计量系统
对于无线通信技术的电能量计量系统

对于无线通信技术的电能量计量系统

发表时间:2016-10-17T17:10:00.2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0期作者:周立忠

[导读] 摘要:在配电网的系统中,电能量的计量占据着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当下配电网的建设形式越来越复杂的背景下,电力系统在电能量的计量系统上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陕西省商洛市供电局 726000

摘要:在配电网的系统中,电能量的计量占据着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当下配电网的建设形式越来越复杂的背景下,电力系统在电能量的计量系统上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因此,在新形势下要想电能量计量方式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强化在电能量的计量系统领域中的研究。本文就电能量计量的软件与硬件深入分析,以期给电能量计量的系统设计与研发做贡献。

关键词:无线通信;电能量计量;智能电网

就目前而言,智能电网将会是未来电网发展的一个趋势,因为智能电网把提高电力服务的运行效率作为重要发展目标,实际发展中智能电网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此外,电能量的计量系统性能在智能电网建设上有重要意义,科学合理的设计出关于电能量的计量体系,才可以保障智能电网正常运行。由于电能量的计量系统中使用无线的通信技术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需要相关研究人员加强研究。

1.电力的通信现状

目前电力通信系统中光纤通信占据主导地位,其中数据网络、远程控制、异地视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电势能与高清视频等都是在光纤通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且是由小颗粒发展到大数据、单一化发展到复杂化,渐渐演变成多种信息的通信服务。同时,光纤通信能够在110kV骨干的通信网络中运行,但是在环境复杂与点多面广的35kV中低的压配售电过程,通信网络的使用就容易受到影响。应急抢修的管理、配网的自动化与采集智能的电能量将会是电网发展必然走向。新时期无线网的逐渐普及,改善了原先通信中的一些问题。并且原先通信固有的宽带流量限制、安全性与可靠性,在无线通信的设计上,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这就需要研究新型的,以及维护性、可靠性与适应性都较高的通信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新时代人们对通信的要求。

2.总体框架的设计与需求分析

2.1系统的总体设计

就总体系统的设计来看,整个设计的过程,电能量的计量系统自身分为电能量的采集层、管理层以及网关层三个不同层次。一般为了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都是重点对管理层之下远程电能的计量部分进行研究,也就是主要分析研究网关层与电能量的采集层。

单从硬件的角度看来,电能量的采集层通常是包含信息的采集模块与传送模块两个部分。其中采集模块主要的功能是把电能量统一,并转交给相关信息传送的模块。而信息传送的模块则是选择ZigBee的系统芯片实施信息的传递。系统网关层是通过信息的转换实现传递,自身不能直接进行信息传递。

2.2需求的分析

需求的分析是实施电能量计量系统设计的一个前提,为实现科学合理的设计,首先就要全面认识相关需求,只有了解最真实的需要,才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从以往的实际情况看来,原先的有线通信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电能量计量系统的发展,原先的有线通信必须要通信铺设信号的载体,以及检修传输工程受到破坏的线路,这对于社会发展来说十分不利。因此,在以后工作中必须不断强化无线通信的技术研究,因为无线通信的技术不需要铺设信号载体,进行实际传输时,不容易受到影响。

其中以太网的技术应用是社会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然,全部的居民数据都要引入以太网内,以太网技术引用对于居民缴纳电费较为方便,可以随时随地缴费,也使得工作人员自身工作的效率得到提高。且阶梯电价的计价方式是未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式,阶梯电价的计价方式能让人们自觉的节电,进而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软件的设计

电能量计量的系统设计包含硬件设计也包含软件设计,其中软件设计是整个系统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是设计电能采集层的软件,详细说来就是指CC2530芯片采集层的程序设计。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通常都是使用事件的轮循机制实施设计,每个层面进入初始状态以后,系统会自动进入低功耗的模式,这个时候只要发生事件,系统会自动的被唤醒,如果同时发生多个事件,系统会根据事件优先级判断每一个事件,并一个一个的实行处理,采用以上的这种软件在降低能耗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4.硬件的设计

电能量计量系统硬件的设计是对系统网关层的硬件实施设计,以及采集层中传送电路与测量电路,为了更好地进行电能量计量,必须高度重视这三个部分。

4.1网关层的硬件设计

对于网关层的硬件设计而言,其设计过程必须做好以太网中LM3S9B96芯片应用电路设计,LM3S9B96芯片是通过以太网接到控制器与物理接口的收发器,然后两者进行整合而成。在整个设计过程芯片可以完成PHY与MAC有效的匹配,这种匹配方式,可以简化设计,进而使设计成本得以降低。通常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为保证芯片能够正常运行,必须通过网络的变压器将PHY与网卡接口互相连接。为保障信号的耦合,还要将芯片与外界进行隔离,进而更好的保护芯片不受外界干扰。

4.2采集层中测量电路的设计

采集层中测量电路的设计要以AD71056的芯片作为设计的对象,实际工作过程CF脚要和单片机的引脚进行连接,计量的过程是使用单片机的中断功能实施脉冲计算,进而更好的进行电能计算工作。此外,实际工作过程中芯片CF的引脚必须在光耦隔离的电路中进行连接,因为光耦隔离的电路本身另一端就要连接单片机输入的引脚,整个电能量计量系统中,光耦隔离可以更好地对电路干扰实行隔离。

4.3传送电路的设计

信息的传送电路设计对于电能量计量系统至关重要,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信息传递的电路设计,坚决不能忽视任何一个部分。在整个设计过程需要不断加强CC2530的芯片研究,因为电路传送的主要部分是CC2530芯片。电路传送的设计过程VDD1的芯片电源需要并联接到去耦的电容上,其中100nF电容陶瓷主要的作用是将高频干扰进行有效滤除。由于芯片使用的单极子属于不平衡的天线,通常为了满足实际的需要,还要在设计过程增设简单的转化电路,主要是在平衡与不平衡之间进行转换。

无线通讯模块介绍

cc1100/RF1100SE、NRF905、NRF903、nRF24L01无线收发模块开发指南简介 cc1100/RF1100SE微功率无线数传模块 基本特点: (1) 工作电压:~,推荐接近,但是不超过(推荐) (2) 315、433、868、915MHz的ISM 和SRD频段 (3) 最高工作速率500Kbps,支持2-FSK、GFSK和MSK调制方式 (4) 可软件修改波特率参数,更好地满足客户在不同条件下的使用要求高波特率:更快的数据传输速率 低波特率:更强的抗干扰性和穿透能力,更远的传输距离 (5) 高灵敏度(下-110dBm,1%数据包误码率) (6) 内置硬件CRC 检错和点对多点通信地址控制 (7) 较低的电流消耗(RX中,,,433MHz) (8) 可编程控制的输出功率,对所有的支持频率可达+10dBm (9) 无线唤醒功能,支持低功率电磁波激活功能,无线唤醒低功耗睡眠状态的设备 (10) 支持传输前自动清理信道访问(CCA),即载波侦听系统 (11) 快速频率变动合成器带来的合适的频率跳跃系统 (12) 模块可软件设地址,软件编程非常方便 (13) 标准DIP间距接口,便于嵌入式应用 (14) 单独的64字节RX和TX数据FIFO (15) 传输距离:开阔地传输300~500米(视具体环境和通信波特率设定情况等而定) (16) 模块尺寸:29mm *12mm( 上述尺寸不含天线,标配4.5CM长柱状天线) cc1100/RF1100SE微功率无线数传模块应用领域:极低功率UHF无线收发器,315/433/868/915MHz的ISM/SRD波段系统, AMR-自动仪表读数,电子消费产品,远程遥控控制,低功率遥感勘测,住宅和建筑自动控制,无线警报和安全系统, 工业监测和控制,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唤醒功能,低功耗手持终端产品等 详细的cc1100/RF1100SE模块开发文档可到下载 NRF905无线收发模块 基本特点: (1) 433Mhz 开放 ISM 频段免许可证使用 (2) 接收发送功能合一,收发完成中断标志 (3) 170个频道,可满足多点通讯和跳频通讯需求,实现组网通讯,TDMA-CDMA-FDMA (4) 内置硬件8/16位CRC校验,开发更简单,数据传输可靠稳定 (5) 工作电压,低功耗,待机模式仅 (6) 接收灵敏度达-100dBm (7) 收发模式切换时间 < 650us

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介绍资料

本文由yangpengyi100贡献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大庆油田电力集团 电量集抄系统 介绍资料 电能量采集及计费自动化系统 1997年5月开始研制开发 1997年 ? 包括主站系统、采集器/集中器/负控终端厂包括主站系统、采集器/集中器/ 站系统和多功能全电子式电能表系列产品 系统鉴定信息 电能量采集及计费系统通过国家电力公司部级科学技术鉴定 ? 鉴定结论: 该系统设计先进,性能优良,结构合理,安全性能良好,符合我国国情,可满足省级、地区级等各级用户的要求,其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典型用户 目前国内最大的计量系统产品供应商主站系统:地市级及以上用户60套主站系统:地市级及以上用户套;采集终端:余套;采集终端:3300余套;余套市场:超过其它厂家一倍以上;市场:超过其它厂家一倍以上;典型用户:北京、天津、杭州、昆明、典型用户:北京、天津、杭州、昆明、山东、广东等地供电公司 运行环境 支持操作系统 – Windows 2000 – Windows XP/2003 数据库 ––––– ORACLE SYBASE MS SQL SERVER DB2/MS ACCESS等 开发平台 – C/C++ – Microsoft Visual C++6.0 – Java – JBuilder 2006 DF6100 主站系统软件结构 业务界面/报表/WEB浏览其他系统(网关) 电能计量计费输出工作平台 线变损分析/考核/结算/计费子系统 电能专业应用工作平台 数据库/业务处理/系统维护子系统 电能计量工作平台 数据采集/网关子系统 电能数据源采集工作平台 系统功能 档案管理数据采集 WEB发布发布 计量业务计量业务 电能量采集系统 报表管理 计算服务数据分析 线损分析 软件功能模块 采集子系统–采集参数维护–变电站前置采集–负控前置采集–负控参数管理 ? 考核分析子系统–考核参数维护–计量业务–计算任务调度中心–计算服务

AMV90电能量计量计费系统在电厂应用

AMV90电能量计量计费系统在电厂应用 【摘要】在电力市场运营过程中,电量的采集、监视、统计、分析、运算是电力市场运营的基础,为满足电网公司对关口电能表采集的要求,提高关口电能表数据采集效率,实现对关口数据的统分应用,需要各电厂上网关口的电能量数据采集通过调度数据网接入各地市供电局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以利于资源整合和数据的应用。本文首先对电能量计费系统改造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对电能量计费系统应用中提出建议。 【关键词】关口电能表电量电子化结算电能量数据采集应用 大化电厂是红水河上第一个开发的水电站,是广西电网重要主力水电厂之一,原PDM2000电能量计量计费系统及电能量采集系统采用珠海某公司产品,2002年投入运行,该系统通过调制解调器经电话端口传输至调度,无法进行实时数据传输,系统至今已经运行超过十年,设备老化、故障时有发生,硬件厂家已不能提供维保服务。随着南方电网电能计量实行电子化结算,原系统很难通过升级适应电网新计量计费系统要求。大化电厂本次改造通过招标形式选用上海惠安系统控制有限公司AMV-90电量采集计费系统。 1 AMV-90电量采集计费系统组成 该系统主要由电能表、MGS-200数据采集器、光电转换器、纵向隔离装置、2M协义转换器及电厂主站组成,MGS-200数据采集器采集到电能表数据后通过调度数据网及2M光缆接口接入河池供电局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 1.1 电能表设置 电厂共有四回220kV和三回110kV出线,同时220kV分段谦旁路断路器在带路运行也作为关口电能表,所以共装设16个关口电能表(主、副表),在五台主变出线侧及3号高压厂变高压侧等共设8个电能表作为参考电量点,满足电厂上下网电能计算。电能表采用仪斯卡公司WQ.MT860高精度电子式关口电能表,通过RS485通信接入MGS-200数据采集器。 1.2 MDS-200数据采集器 MDS-200数据采集器是惠安公司结合多年来在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的知识及经验积累而开发的新一代电能量采集服务器,具有计量(Metering)、通信网关(Gateway)、服务器(Server)的特性。不仅能采集电能数据,还可以采集电流、电压、功率等瞬时量,记录各种采集器及电表事件。 (1)模块化结构,可根据用户需求灵活扩展。 (2)交直流电源可同时接入,相互无扰自动切换。

电力营销中的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邹兵

电力营销中的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邹兵 发表时间:2018-05-14T11:10:36.38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作者:邹兵陈海燕于杰[导读] 摘要:日益紧迫的用电需求促进了电力供电系统与电力管理系统运行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电力管理自动化的实现。(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山东临沂 276003)摘要:日益紧迫的用电需求促进了电力供电系统与电力管理系统运行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电力管理自动化的实现。为了保障供电企业的供电质量,为用电用户提供更好的供电和供电管理服务,就必须加强用电管理力度,以更新和改进供电方式、电能计量管理方法为主要手段,引进自动化管理系统,全面实现供售电自动化管理,切实保证电力企业的供售电服务。因此,本文对电力营销中的电能计量 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关键词: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电力营销;应用 一、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组成 1.1厂站电能量计量遥测系统这台系统主要由电能量计量装置、主站系统、采集装置、供电电源、传输通道等极大部分组成。除了主站系统,其余部分主要装置在变电站或发电厂。该综合应用平台是针对于电量数据的系统,能对电能表,变电站,发电场以及馈线等资料接入地网遥测系统进行管理。该系统可以自主改编主网线损以及关口月电量的分析报表,智能采集处理电能表的功率、表码、电流、电压以及月冻结电量等信息,快速批量进行更新数据等。采集数据时间在三十至六十分钟为一次,可以有效保障电量的准确性统计计算。 1.2大客户符合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了远程抄表数据,符合以及终端电量等重要功能,该系统运用的有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三大技术,以管理电力负荷与实时监控为中心,原有符合管理系统与客户抄表由采集客户端与在线监测下进行有机结合。该系统由客户端现场终端、计算机系统、计量表计、数据通信网络几大部分组成。该系统具备了计量异常检测、电能质量检测、厂站电能量计量遥测系统、数据采集、负荷控制、交流采样以及开关状态采集等多种功能,采集数据时间通常为十五分钟一次。 1.3低压集中抄表系统这款系统主要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低压扩频载波与RS485等通讯技术,利用通信介质达到小区居民电能表码、每月冻结的电量数据地进行采集、储存、传输与处理。采集数据的时间为两天一次、有着实现窃电的监控与预付费功能得以实现,缩减了人力资源与其工作强度,稳定提升了高线损的资源利用率与准确性,切实达到了电费及时回收的目的。 1.4配变检测计量系统该系统主要由采集装置、电力计量装置、传输通道、主站系统以及供电电源等几大部分组成。除主站系统以外、其他部分一般装置在公用变用户侧。这款系统主要通过农电低压配电变压器或无线网技术局域网来实现对于主站系统与配变检测终端的通道信道的数据采集与检测的实施。并监控分析召测数据,及时对发现的问题或应对信息传递或进行处理。 二、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具体应用 2.1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在预购环节中的应用预购电量是电力营销环节中的关键内容之一,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在这一环节中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远程抄表收集用电客户的用电量,然后将这些数据信息输入到营销系统中进行计算,最后将用电客户的用电信息汇总至相关的电力营业厅中。这样可以使电力企业对用电客户的用电需求有具体明确的了解,方便电力单位根据用电客户的用电量开展预购电量的工作,能够有效提高电能资源的利用率。 2.2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电力运行管理过程中的应用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能够解决人工计量工作中的片面化问题,对电力系统的管理更加全面和有效。主要是因为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可以对整个用电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为电力单位提供有效而准确的资料。另外,自动化计量系统还可以发挥一定的统计作用,更好地实现对电力运行系统中各个电压点的全面监测,同时能够准确统计用电客户的投诉。 2.3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在电力营销过程中线损是影响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内容之一,过高的线损会增加企业的经济投入成本,降低企业经济收益。但是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可以对线损进行精细化管理,改善线损的管理效果。例如,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可以有效提高抄表的精准度,同时提高抄表的效率,有效缓解了信息滞后的问题,提高了线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借此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另外,对线损进行管理时,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还能够对一些问题进行预警,保证相关的电力系统巡查人员能够及时发现电力系统中的问题和潜在隐患,然后尽早解决问题,排除隐患,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2.4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在抄表过程中的应用电表的抄核准确是影响电力企业效益的关键环节,同时,电表的抄核数据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电力企业与用电客户之间的关系,一些不准确的抄核数据会破坏用电客户对电力企业的信任,影响电力企业的名誉。因此,保证抄核数据的准确性是电力企业抄核工作中的第一要求。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可以对电表进行远程自动化智能化的抄核,不需要人工进行抄核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为人工抄核失误而影响电表抄核数据。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电表抄核数据的准确性,保证抄核数据的可靠性。在确保抄核数据准确性的前提下,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其他电力营销工作顺利进行。其实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应用在电能抄表过程中还有其他功能:实现对用电情况的实时监控;能够更加合理科学的安排用电情况,降低用电高峰的电力负荷,从而降低一些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有效维护用电秩序等。 2.5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节能作用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创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发展和前进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现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方面对电力资源的使用需求不断增加,对用电质量的要求也更高,如何有效地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率以及供电质量成为现今的电力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在实现节能方面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网络平台系统对用电客户宣传节能理念,同时为用户提供节能服务。 三、结束语

电能量计量系统设计方案

电能量计量系统设计方案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背景 电力交易市场化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随着电网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电力生产技术的进步,建立电量能计量系统,以提高电力系统管理自动化水平和经营效益水平己成大势所趋。在电力营销系统和电网企业化运行管理中,电能量计量系统的作用更显重要,而这一作用在电力供应形势日益紧的情况下实施错峰用电管理及用户负荷管理中更显得重要。要真正发挥电能量计量系统的作用,系统涉及的计量围将包括各种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和电厂的电量结算关口计量点和网损、线损管理关口计量点;根据管理需要所需采集的用户电量结算关口计量点(所有的1 OkV公用变和专用变);以及根据需要(如考虑母线平衡、变压器负荷平衡等)提出的各电量计量点。电能量计量系统主要实现电厂上网、下网和联络线关口点电能量的计量,分时段存储、采集和处理,为结算和分析提供基本数据。若为计量计费系统,则还包括对各种费率模型的支持和结算软件。 电能量计量系统的发展可以认为是系统架构及通信网络发展的有机结合。能量计量系统已成为继SCADA, AGC功能之后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又一个基本功能,并在电能作为商品走向市场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2国外的现状 上个世纪电能量计量系统的发展进程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电能量的采集和统计处理仅作为SCADA/RTU中的一项功能。由于受当时设备的能力限制,其采集精度、数据的可靠性、连续性均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只能作为SCADA系统监视电网运行工况之用,远未达到电能量计量和计费的要求。 当时电能量数据与常规的远动采用同一种通信规约,信息由同一台RTU通过同一通道进行传输,由主站系统按“冻结;读数;解冻”的方式统计与处理。由于RTU的数据存贮方式、容量和远动通信规约都不支持按分钟///J、时定义的采集周期,大容量存贮和批次的数据传送,尤其是通道、主站系统或RTU本身发生故障或进行例行检修还会影响电能量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连续性。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国外知名厂商如ABB, L&G, UTS等先后推出独立于原SCADA/RTU系统的电能量计量专用系统。国也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推出了自行研制的电能量计量系统例如PBS-2000, DF-6000等。其特点是采用了独立的主站系统,专门的电量采集终端或电能量表,采用了专用通道(专线公用电信网、数据通信网等)、专用的通信规约例如IEC60870-5-102, TCP/IP等来进行电能量的采集,计算和统计考核,以适应电力市场“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商业化运作的需求。与此同时,为了保证系统的高可靠性、安全性、准确性的要求,相关的高新技术例如Trucluster(群集)技术,三层体系结构及DCOM部件,COW, Internet/Intranet及Web浏览器,网络安全技术等相继得到应用。 目前国的电能量计量系统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进入稳定成长阶段,网省级电网及主要城市的供电网均已配备电能量计量系统。并有向区、县供电网发展的趋势,普及率正在逐年提高。2003年,电网公司出台了相关规定,如(()一东电网计量自动化主站技术规书》、《电

江西电网DLT+719-2000电力系统电能量计量传输

江西省电力公司 江西电网DL/T 719-2000电力系统电能量计量传输实施细则 2008-01-01 发布 江西省电力公司发布

前言 为保证采用《DL/T719-2000(IEC60870-5-102:1996)电力系统电能累计量传输配套标准》的电能量计量终端顺利接入江西电网各级电能量计量系统主站,特此制定本细则。本细则适用于所有采用 DL/T719-2000标准接入江西电网各级电能量计量系统主站的电能量计量终端。 DL/T719-2000标准的第8章中指出,在使用标准时某些如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的八位位组数目这样的可选参数值是具有排它性的,这意味着每个系统仅允许选用一个被定义的参数值。其它一些参数,例如在控制方向或监视方向的不同信息集,允许在使用时采用全集或子集,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DL/T719-2000标准是GB/T 18657系列标准的配套标准,在GB/T 18657标准中某些基本通信传输服务存在着一些可选过程,在应用中这些可选过程的取舍对标准的实现也尤为重要。主站系统与电能量计量终端对规约传输过程的不同理解将导致传输过程不能进行。 为解决上述问题制定本细则。本细则给出了对标准中可选参数的选择。 本细则由江西电力调度中心提出和归口。 本细则由江西电力调度中心自动化部和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起草。 本细则主要起草人:江西电力调度中心对本标准具有解释权。 本细则于2008年1月1日首次发布。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ISO)前言 1)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是一个由所有国家电工委员会(IEC国家委员会)组成的国际性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目的是为了在与电气电子领域标准化有关的问题上促进国际间合作,为了这个目的及其它工作,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国际标准,标准的编制工作委托技术委员会进行。任何对该题目感兴趣的国家委员会, 以及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有联系的国际的、政府的、和非政府的组织都可以参加编制工作。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间,按两个组织间协议规定的条件,实现了紧密合作。 2) 由所有特别关切的国家委员会都参加技术委员会所制定的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有关技术问题的正式的决议或协议,尽可能地表达了对涉及问题的一致意见。 3) 这些决议或协议以国际标准、技术报告或导则的形式出版,作为建议供国际使用,并在此意义上为各个国家委员会所接受。 4) 为了促进国际间统一,各国家委员会在最大可能范围内,在他们的国家标准或地区标准中明确地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和相应国家或地区标准间任何不一致处,应在国家或地区标准中明确指出。 5) 国际电工委员会对任何宣称符合它的标准的设备不设标识志申请程序以示认可,也不对此负有责任。 6) 本国际标准的某些部分可能属于专利权对象,国际电工委员会不负责去鉴别、辨明这些专利。 国际标准IEC 60870-5-102由国际电工委员会第57技术委员会(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信)制定。 本标准文本以下列文件为基础: 国际标草案投票报告 57/254/FDIS 57/273/RVD 本标准投票通过的情况可见于上表中的投票报告。 附录A(标准的附录)、附录B(标准的附录)是一些信息。

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用电管理上的应用 赵永生

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用电管理上的应用赵永生 发表时间:2018-12-18T11:58:57.3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作者:赵永生渠爱霞李美云 [导读] 摘要:电能计量自动化是一种多方位集合的新型计量系统,它集信息采编、信息多方位监控、信息的整理以及数据的计量等四个方面于一体,展现出较之传统计量系统更多的优势以及便利。 国网朔州供电公司山西朔州 036000 摘要:电能计量自动化是一种多方位集合的新型计量系统,它集信息采编、信息多方位监控、信息的整理以及数据的计量等四个方面于一体,展现出较之传统计量系统更多的优势以及便利。并且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整体体系能够更加完善的较之传统计量系统表现出来,改变了以往徒耗人力物力的上门服务系统,即挨家挨户查表抄表。本文是针对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阐释,并从多个方面对计量自动化在用电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给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电能计量;自动化;用电管理;应用 引言 如今,随着电力企业不断发展,用电管理正面临极大的调整,尤其是在电能计量方面,传统的电能计量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发展要求,亟需通过自动化建设来进一步提高电能计量的自动化水平与智能化水平,为电力企业用电管理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概述 计算机系统、客户端以及通信网络形式和计量表等是自动化系统,在整个系统应用过程中需要做好检查工作,根据实际检测注意事项和用电负荷量类型等,实现远程操作和控制,在整个控制管理阶段进行电能计量分析。此外系统本身容易出现偷电的行为,在自动化检测的过程中,从生产、计划和用电管理和管理等入手,做好供电管理工作,提升可行性。 2、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功能 2.1用电计量远程测量 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电能控制和管理是当前数据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个终端系统中,如何进行组织通道管理是关键。在实际借口位置设定、存储方式掌握和数据库技术分析的阶段,根据不同的计量控制类型,关口和考核的电量信息等,需要准确收集数据。电网电能管理模式符合要求,如何进行自动化系统统计和分析成为重点,能为电量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2.2低压集抄 在实际系统应用过程中,低压控制和管理符合要求,根据实际用电情况和类型等,提前进行计量分析。在实时监控和线损过程中,对各种信息进行掌握,数据分析符合计量要求,在状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的是低压扩展方式,其中RS-485总线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符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要求,只有满足高质量的电量和电力分析数据要求,才能满足要求。 2.3用户负荷自动管理 在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管理中,对用电客户的数据进行 自动化的控制,在线监督管理符合实际要求,在数据类型掌握的阶段,结合极端机设备的费用支出等进行控制和管理。根据实际功能性和自动化采集情况等,计费分析的阶段进行负荷管理。自动化管理系统满足系统流程要求,只有做好自动化管控,才能提升可行性。 2.4配变监控计量 在整个监控管理中,采用智能化监控系统,能实现主站和用户终端系统的有序沟通和设计。结合城网和农网低压配电系统的数据应用类型,在自动化设计中对线路进行不同的设计和指导,此外用电分析的过程中提前进行测试和评估。结合电能负荷点和实际用电类型等,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数据平台的处理和掌握能减少损耗,保证用电安全。 3、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用电管理中的应用 3.1应用在客户用电服务中 通过在用户用电服务中应用电能质量自动化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实际用电需求,将电力交易户根据不同的需求,划分为专用变用户,供电用户和低压集抄用户。针对不同类型的用户提供不同的需求,在接收到客户的用电指令后,能够快速的为用户提供用电服务。 3.2远程自动抄表 在电能计量工作中,抄表为最基本的工作之一,长时间以来,很多企业的抄表都以人工方式为主,安排抄表人员进行手工记录。伴随经济持续发展,业务量飞速增加,该传统的抄表方式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如质量低下、效率不足等,在抄表过程中产生漏抄或错抄,对宏观决策等造成影响,难以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根据电网公司基本规定,每个供电局应在月初进行抄表,频率为1月/次,使用手持抄表装置进行抄录,再将数据采用数线向用电管理系统中导入,最后对电费进行准确计算。该抄表模式有以下不足:①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效率低下。因客户所在位置较为分散,抄表人员需在路途方面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②现场抄表入户较为困难。如今,企业的内控制度日益完善,对那些管理十分严格的企业,进入厂区中的电房进行抄表必须通过登记,极为不便,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③抄表较为被动,部分客户需要预先预约才能抄表,并且还会因为迟到而影响正常抄表,甚至要往返很多次才能结束抄表。上述原因会使抄表效率大幅降低,提高成本。作为抄表人员,应在要求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不仅在时间上十分紧张,而且劳动强度很大。另外,还需花费很大的成本。建成自动化系统后,可实现在远程进行自动抄表,现已覆盖每个计量点,新装终端可每月进行电量抄读,同时将所得数据传输至主站;供电局中的自动化系统都已经和用电管理系统相连,主站定期向用电管理系统传输计量点实际电量,在抄表人员核对确认无误后在电费计算过程中使用。当前,对已经接入自动化系统的所有用户,实行远程自动抄表,实现率已经可以超过90%,极大的提高了抄表效率,保证抄表结果的准确性,并降低用于抄表工作的成本费用。 3.3应用在用电检查方面 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还可以针对窃电现象和违章用电现象进行监控,通过自动化系统,在电能计量采集之后,为了避免数据出现偏差,还需要针对数据进行自动审核与分析,如果发现数据审核存在异常,则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可以将数异常问题发送给相关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在针对用户用电需求进行分析之后,能够针对用户,加大监管力度,核实数据是否准确。通过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能够保证电力企业电力计量的准确性。同时,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还可以针对超负荷用电行为进行检查,由于电线所形成的电网中电能具有稳定性,一旦发生超负荷用电行为,会给电线以及电网的运行造成较大的压力,甚至引发电网运行故障。通过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能够针对

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现状及前景分析

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现状及前景分析 摘要:目前,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工业生产用电量以及农业生产用 电量急剧增加,此外,对于居民生活用电需求量也逐渐增加,这些现象表明,现 代社会对于电能的需求量远胜于从前。用电需求量的增加致使电力系统配电任务 加大,同时也给相关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自动化控制下的电力系统电网具有较 高安全性和可靠性且经济效益好,所以电力系统相关研究人员应加强对自动化技 术的应用研究,不断进行改善与创新,为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优良的条件。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现状;前景 1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原则 1.1适应性 首先,需要和城乡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相适应。虽然我国现今的经济状况得 到明显好转,但就实际来说,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农村经济发 展程度不高。设置自动化的配电网,应该和我国实际的国情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 进行结合,从而对配电网自动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从提高供电可 靠性以及满足客户需求入手,将有效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其次,需要 和配电网的发展情况相适应。最后,需要和定时限保护相适应。将定时限保护装 置与电流、时间阶梯保持重合,促使上下级保护装置更加协调全面。 1.2利用电流控制式的原则 在配电网中,重合断路器执行最多的操作就是合分操作,当出现瞬时性故障 的时候,就会出现自动重合,进而造成配电网的开关操作过于频繁,导致设备可 靠性发生降低,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在自动开关上有设置合闸,合闸的作用是 延时时间。当故障发生时,配电网中的线路并联组数较多,这时要想合闸完成就 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合闸完成的时间要比故障判断的时间长得多,因而影响供 电连续性。另外,自动开关中一般不会设置计数,只可对一次合闸进行利用,之 后再进行判别动作。相比较来说,电流控制式中涉及的使用设备则不存在这些问题,且在进行电压控制的时候,所使用到的方式更为便捷。 2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实现技术 2.1节点全网漫游技术 一般情况下,全网中的任何节点都存在与其他节点通信的可能性。在配电网 自动化系统中,各个节点都与所在馈线中的一个管理节点相对应,并进行通信工作。在通信过程中,会出现节点丢失的情况,这个时候节点和相应的管理节点之 间的通信是不能正常进行的,这时网络会对节点进行自动检索。相应的,该节点 的搜索该由管理节点来执行,系统变为中继。但是,如若改为中继后管理节点仍 无法检测到这个节点,那么系统会进行漫游申请,将情况汇报并反映给馈线子网,由其联络节点来执行。通信管理节点(侧变电站的)收到系统的漫游申请后,重 新注册漫游的新节点。最后,相关变电站接收配调中心发送的注册信息,实现节 点的全网漫游。 2.2自动设置中继技术 在设计软件时,除了能实现一般结点的功能之外,为了实现网络中节点间信 息的有效接收和转发功能,还要在NDLC中继节点设置相应的功能模块。设计中,为了使网络中的信号传输过程存在真实性,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这样不仅可 以降低信息的传输频率,还可以使信息变小,从而大大降低通信网络上的压力。 自动设置中继技术的使用,可实现整个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从而解决通信距离

电能量计量系统重点维护说明

电能量计量系统重点维护说明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4月

一运行环境 1、硬件环境 关口的服务器采用UNIX、Microsoft Windows或LINUX操作系统;工作站采用UNIX、Microsoft Windows或LINUX操作系统; 2、软件环境 因为关口电能量计量系统整体采用B/S浏览模式,客户端安装不需要安装什么特殊软件。 在Microsoft Windows的操作系统上采用Internet Explorer6.0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如果用户不具备Internet Explorer6.0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可以安装IE6b2800.exe程序,直接安装Internet Explorer6.0软件。 PBS2000J电能量计量系统客户端需要安装JAVA JDK程序jdk-6u16-windows-i586.exe。 系统显示分辨率必须大于640×480,显示分辨率一般设置为1024*768或者1152*864为最佳。 系统字体要采用小字体。

二系统接站流程 1. 打开网页:http://10.12 2.9.14:7001/pbs2000Web/,以本地区帐户进入,点击“系统生成”菜单进入“系统生成”页面,如图1 点击“采集参数录入”标题,如图2 图1

图2以下是所要检查的工作:

2. 在左边树双击地区厂站的计量单元。如图3 如图3 3. 分别查看“详细信息”“终端”“关联电表”“通道组”“电表”等菜单中相关参数设置是否正确 3.1 【1】详细信息 1. 在左边树双击地区厂站的计量单元,在“详细信息”菜单中查看该厂站计量单元的“计量单元类型”是否为“终端类型” 2. 将优先级设制为“高优先级”选项 3. “任务分配方案”暂时选为“不采集”,等该厂站正式投运后在选择“其他任务类型”以上检查工作详见图3 注:打星号*为必填项

无线通信的发展历程

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最重要的两项基础是多址接入(Multiple Access)和双工(Multiplexing)。从1G到4G的无线通信系统演进史基本上就是在这两项技术上进行不断改进。 多址接入技术为不同的用户同时接入无线通信网提供了可能性。给出了三种最典型的多址接入技术:FDMA、TDMA和CDMA的比较。 双工技术为用户同时接收和发送数据提供了可能性。两种最典型的双工技术:FDD模式和TDD模式。 中国无线通信科技发展史和未来走向范文 当今,全球无线通信产业的两个突出特点体现在:一是公众移动通信保持增长态势,一些国家和地区增势强劲,但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二是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热点不断,研究和应用十分活跃。 1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人们要通信息化开创新的工作方式、管理方式、商贸方式、金融方式、思想交流方式、文化教育方式、医疗保健方式以及消费与生活方式。无线通信也从固定方式发展为移动方式,移动通信发展至今大约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年代初至50年代初,主要用于舰船及军有,采用短波频及电子管技术,至该阶段末期才出现150MHZ VHF单工汽车公用

移动电话系统MTS。 第二阶段为50年代到60年代,此时频段扩展至UHF450MHZ,器件技术已向半导体过渡,大都为移动环境中的专用系统,并解决了移动电话与公用电话网的接续问题。 第三阶段为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频段扩展至800MHZ,美国Bell研究所提出了蜂窝系统概念并于70年代末进行了AMPS试验。 第四阶段为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为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兴起与大发展阶段,并逐步向个人通信业务方向迈进;此时出现了D-AMPS、TACS、ETACS、GSM/DCS、cdmaOne、PDC、PHS、DECT、PACS、PCS等各类系统与业务运行。 第五阶段为90年代中至今,随着数据通信与多媒体业务需求的发展,适应移动数据、移动计算及移动多媒体运作需要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开始兴起,其全球标准化及相应融合工作与样机研制和现场试验工作在快速推进,包括从第二代至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平滑过渡问题在内。 2 第一代无线通信系统 采用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技术组建的模拟蜂窝网也被称为第一代(First Generation,下称1G)无线通信系统。这些系统中,话务是主要的通信方式。由于采用模拟调制,这些系统容易被第三方窃听。1G的主要蜂窝系统包括AMPS、NMT、

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应用 常剑辉

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应用常剑辉 发表时间:2019-01-22T09:38:31.703Z 来源:《河南电力》2018年15期作者:常剑辉 [导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发展越来越快。而在建设发展中对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应用也越来越重视。并且在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中 常剑辉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远清城供电局 5115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发展越来越快。而在建设发展中对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应用也越来越重视。并且在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中,已经将其系统应用和电力营销结合,通过这种结合后的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应用,能够为整个电力企业建设发展中的电力营销控制提供保障。本文针对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成效研究,能够在研究过程中结合具体的区域性电力营销工作开展需求,将整体的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应用控制工作实施好,对于提升区域内供电能力控制具有重要性研究意义。 关键词: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电力营销 引言 现阶段,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对电力营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抄表效率和电力设备故障的维修两个方面,因此推动计量体系智能化、科学化、先进化发展是供电企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还不够成熟,还没有实现全面普及,这也是企业运营中需要考虑的一大难题。 1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具体实施情况 在电力营销的过程中,由于用户的居住情况存在许多的差异。具有集中居住在一起的小区用户,也有零散分散的农村用户。为了能够针对用户进行电能计量自动化信息采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与全面性,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必须要具有监控设施,这样能够针对用户用电量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同时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必须具有个性化设计。针对不同的用户,采取不同的计量方式和计量设施,保证系统具有适应性与开放性。通过这样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能够增强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时效性,保证电量和收费方面的统计结果具有实际意义。在电力营销的过程中,通过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针对购电情况以及收费方面的信息,进行及时的发布,能够帮助用户及时的获得用电服务。提高用户体验,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 2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结构构成分析 2.1低压抄表 在整个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应用中,其系统应用功能控制中最为主要的一项功能就是针对低压抄表管理工作的开展。在传统的电力企业电力建设管理中,需要借助人工进行抄表作业,以此整合整体的电力建设线路运行状况,并且将这种人工电能抄表作为电力企业建设管理工作开展实施中的关键性因素去控制。但是这种传统的人工电能抄表工作开展实施中,由于对应的电能抄表实施控制存在着偏差,出现了整体电能抄表工作开展中的漏洞存在,为了提升整体的电压抄表管理工作开展性能,需要借助自动化电力控制系统进行对应的技术控制实施,采取电能自动化系统监控,能够将整体检测工作开展中的抄表工作实施监督好,并且通过这种电能自动化计量系统的应用,能够随时观察到低压抄表运行中的信息,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后台数据监控中心,实现了整体监控数据处理的电能计量控制处理能力提升。 2.2负荷管理 负荷管理在整个电力企业的建设管理中也是较为重要的一项管理工作,由于在整个管理工作开展中对于超负荷供电运行的控制危害是较大的,需要在用电监督工作开展中,重点将该项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好,这样才能确保在监督管理控制中,能够为电力企业供电的安全性建设管理奠定基础。作为电力企业建设管理者,在其电力建设管理中,需要特别针对供电建设中的负荷管理分析,通过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能够将整个供电线路运行全面监控起来,并且在其监控管理中,已经采用了智能化电网建设供电,通过这种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控制监督,能够实现对整个系统运行控制中的用电管理安全监控,作为电力企业建设管理者,尤其是电力营销管理者,在供电管理中,应该注重对负荷管理中的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应用建设,以此提升供电营销能力。 2.3电能计量测试 电能计量测试在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应用中,也是较为重要的一项系统应用结构,在整体的系统应用中其对应的系统电能计量测试共分为五部分,每一部分应用中其对应的系统测试控制是不同的,需要按照具体的电能计量工作开展,及时将整个计量工作开展实施中的场站电能计量控制处理好,并且及时的按照基层变电站电能传输中的电力控制需求,将整个电能控制建设管理工作实施好,保障在电能监督控制管理工作实施中,能够将整个电能计量管理工作监督好。需要电能计量测试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超负荷用电;二是违规用电;三是电力故障检测。 3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 3.1在自动抄表中的应用 在以前的电力营销之中,电能的计量工作都是由专门的工作人员来负责,其主要工作步骤是工作人员需要挨家挨户进行上门抄表,这样的方式不但效率低,而且在计量的过程中会产生漏记、错记等现象。针对这种情况,电力企业在电能计量中就需要应用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而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不但可以让每家用户的电表数据都在月初的时候自动地被计量,然后再将这些数据信息传递到系统终端上,相关的工作人员只需要对系统终端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即可。由此可见,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可在节约电能计量时间的同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3.2在线路减损方面的应用 在电网与长期运行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线路损失。电能计量装置也能够造成线路损失,因为计量装置在运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信息采集错误增强电路的波动率,造成线损。由于电网在常年负荷的情况下没有进行及时的治理,电网破坏也会产生线损率。在传统的线损分析过程中,通常有四种分析方式,但是这样的管理结果并不能够精确通过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完全可以解决线损管理和线损降低上的问题。一方面,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为线损管理搭建平台,通过这样的平台,能够模拟线损动态变化,将每一处线损

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 史春珍

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史春珍 发表时间:2018-04-17T14:46:48.90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3期作者:史春珍李妮妮[导读] 摘要:传统的电能计量都是通过人工抄表的方式完成,不仅容易出错产生纰漏,也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山东省临沂市计量检定所山东临沂 276007)摘要:传统的电能计量都是通过人工抄表的方式完成,不仅容易出错产生纰漏,也大大降低工作效率。随着用电的不断普及,人工的抄表工作量也变得非常大。将新型的自动化电能计量系统应用其中,对于建立智能电网,提高计量的时效性具有重要意义。该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对电能的高效计量,同时还可以掌握电网的使用情况、保证有序供电、高效结算电费等。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不断刺激电力市场的快 速发展,降低对资源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对于保护环境也有一定的意义。关键词: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电力营销引言 计量的自动化系统属于一种应用平台,其包括了全网各种采集终端和计量点,能够进行计量管理、分析、监控以及信息采集。这个平台从过去到现在不断完善,功能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其中业务由原来自动抄表到现在包括线损统计和分析、计量管理、用电检查、市场分析等等,其中涵盖了低压用户、公变、专变、厂站,实现了自动化的信息管理。应用力量自动化的系统可以使得营销系统电费的结算、线损的管理、市场的管理、电费的结算、智能负荷的控制、远程抄表、有序用电等获得实时数据,保证客户服务的水平以及电力营销的相关管理水平能够有所提高,给双方都带来利益。 1对电能自动化系统的组成部分进行分析 1.1发电厂电能量计量的遥测系统供电电源、传输通道、采集装置、电能量计量装置、主站系统是发电厂电能量计量的遥测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中变电站或是发电站一般会装设电能量计量装置、采集装置、传输通道、供电电源等。发电厂电能量计量的遥测系统能够管理发电厂、变电站、电能表等资料,它为电量数据提高一个综合平台。发电厂电能量计量的遥测系统还负责更新批量数据、自动采集和处理电能表的所有电能数据信息、主网线损的分析报表及编制月电量的工作,并且该系统可以保证电能统计的准确性,它自动设置30~60分钟进行一次数据采集工作。 1.2低压集中抄表系统低压集中抄表系统的主要工作是负责统计系统的负荷情况和计算台区的线损情况,同时负责月电量的营销工作。利用RS485的载波或是组网形式对小区用户进行处理电能表编码及冻结电量的工作,因为每个用户之间的用电需求不一,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对台区的情况进行全面控制,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便有效处理用电方面出现的问题。 1.3负荷管理系统负荷管理系统具有远程抄表、终端的电量及负荷等数据功能,该系统具备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技术,并且该系统利用在线对用户的用电信息进行采集与检测的工作方式,实现负荷管理系统与客户抄表系统的结合,同时实现对电力负荷进行全面的管理与监控。该系统的构成部分是计量表计、计算机系统、客户端现场终端及数据信息的通信网络。负荷管理系统自身具备数据信息的采集、采样的交流、电能的质量检测、负荷管理控制、开关状态的选择以及对计量的异常状态的监控等功能,可以实现对数据信息的每15分钟进行一次采集工作。 2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 2.1自动抄表中的应用电力营销中可以利用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实现自动抄表,而传统的抄表方式基本为人工抄表,应用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进行自动抄表时可以选择远程的抄表方式,便于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与此同时,该种全新的自动化抄表方式亦能够保证抄表具有较高准确性和效率性。另外,传统的人工抄表过程当中,一旦在某一个抄表环节发生了错误,整个抄表结果的准确性便自然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在该方面,采用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进行自动抄表时,基本上会在每个月的月初将电量进行冻结抄表,而后所获得的数据便会自动反馈到总的计量站点进行计量与核算。由此,该种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电力企业在电力营销当中的成本,且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 2.2线损四分统计中的应用四分线管理属于电力企业管理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四分线管理当中更要予以高度重视的应该为实时统计线损四分。电力营销当中采用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可以对线损四分的统计频率进行科学的设定,并且能够在对不同的自定义对象进行确定以后根据具体情况生成具有差异性的统计报表,方便了电力企业对电量数据的分析。与此同时,电力营销当中采用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亦能够对线损四分进行检测,对不同区域可能存在的线损四分问题及时发现并予以解决,保障了电力营销的安全性和效率性。 2.3监测计量装置和处理异常中的运用计量自动化的系统具有一切终端设备所需的相关警报,同时可以根据通讯情况、数据等,分析出断相、失压、数据不完全、通讯的流量太大、通信异常、数据越限、数据异常等情况。这个系统的运用建立起了能够实时在线,覆盖全部地方的监测系统,表现出了一种跨越式的发展。使用计量自动化的系统,使得排查计量故障变得容易起来,对于一些问题也可以及时进行处理和报警,报警处理之后的结果会在计量自动化的系统里面反馈出来。 2.4开创了用电检查与计量工作新模式通过对原有人工抄表方式的舍弃,同时改善原有的电能计算方式,使用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可以大大降低工作量,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同时系统还具备检测线路故障以及线损等重要问题的功能,对于有效开展维修养护工作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实时的监控和管理,降低人员巡查次数,节省成本,还能对系统故障进行及时处理,降低影响,避免矛盾和纠纷。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的紧迫需求下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才得以被及时建设及应用,保证了供电企业秩序用电、统计供电质量、负荷控制、统计供售电量、市场管理运营、预购点、远程抄表业务、电费结算以及客户节能评估等,以及客户为中心,它的出现并及时在生活中应用,及时减缓了资源与环境的污染、并切实有效的提升了相关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经济效益。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