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版课后复习资料杨可桢版

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版课后复习资料杨可桢版
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版课后复习资料杨可桢版

机械设计基础(第三版)课后答案(1-18节全)

机械设计概述 1.1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产品规划主要工作是提出设计任务和明确设计要求。 2.方案设计在满足设计任务书中设计具体要求的前提下,由设计人员构思出多种可行方案并进行分析比较,从中优选出一种功能满足要求、工作性能可靠、结构设计可靠、结构设计可行、成本低廉的方案。 3.技术设计完成总体设计、部件设计、零件设计等。 4.制造及试验制造出样机、试用、修改、鉴定。 1.2常见的失效形式有哪几种? 答:断裂,过量变形,表面失效,破坏正常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等几种。 1.3什么叫工作能力?计算准则是如何得出的? 答:工作能力为指零件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抵抗可能出现的失效的能力。对于载荷而言称为承载能力。 根据不同的失效原因建立起来的工作能力判定条件。 1.4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可使零件、部件的种类减少,简化生产管理过程,降低成本,保证产品的质量,缩短生产周期。

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2.1按摩擦副表面间的润滑状态,摩擦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 答:摩擦副可分为四类:干摩擦、液体摩擦、边界摩擦和混合摩擦。 干摩擦的特点是两物体间无任何润滑剂和保护膜,摩擦系数及摩擦阻力最大,磨损最严重,在接触区内出现了粘着和梨刨现象。液体摩擦的特点是两摩擦表面不直接接触,被液体油膜完全隔开,摩擦系数极小,摩擦是在液体的分子间进行的,称为液体润滑。边界摩擦的特点是两摩擦表面被吸附在表面的边界膜隔开,但由于边界膜较薄,不能完全避免金属的直接接触,摩擦系数较大,仍有局部磨损产生。混合摩擦的特点是同时存在边界润滑和液体润滑,摩擦系数比边界润滑小,但会有磨损发生。 2.2磨损过程分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答:磨损过程分三个阶段,即跑合摩合磨损阶段、稳定磨损阶段、剧烈磨损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跑合磨损阶段磨损速度由快变慢;稳定磨损阶段磨损缓慢,磨损率稳定;剧烈磨损阶段,磨损速度及磨损率都急剧增大。 2.3 按磨损机理的不同,磨损有哪几种类型? 答:磨损的分类有磨粒磨损、粘着磨损、疲劳磨损点蚀、腐蚀磨损。 2.4 哪种磨损对传动件来说是有益的?为什么? 答:跑合磨损是有益的磨损,因为经跑合磨损后,磨损速度减慢,可改善工作表面的性质,提高摩擦副的使用寿命。 2.5如何选择适当的润滑剂? 答:选润滑剂时应根据工作载荷、运动速度、工作温度及其它工作条件选择。 当载荷大时,选粘度大的润滑油,如有较大的冲击时选润滑脂或固体润滑剂。高速时选粘度小的润滑油,高速高温时可选气体润滑剂;低速时选粘度小的润滑油,低速重载时可选润滑脂;多尘条件选润滑脂,多水时选耐水润滑脂。 2.6润滑油的润滑方法有哪些? 答:油润滑的润滑方法有分散润滑法和集中润滑法。集中润滑法是连续润滑,可实现压力润滑。分散润滑法可以是间断的或连续的。间断润滑有人工定时润滑、手动油杯润滑、油芯油杯润滑、针阀油杯润滑、带油润滑、油浴及飞溅润滑、喷油润滑、油零润滑等几种。 2.7接触式密封中常用的密封件有哪些? 答:接触式密封常用的密封件有O形密封圈,J形、U形、V形、Y形、L形密封圈,以 2.8非接触式密封是如何实现密封的? 答:非接触式密封有曲路密封和隙缝密封,它是靠隙缝中的润滑脂实现密封的。

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版重点复习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要点 绪论;基本概念:机构,机器,构件,零件,机械 第1章:1)运动副的概念及分类 2)机构自由度的概念 3)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4)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第2章:1)铰链四杆机构三种基本形式及判断方法。 2)四杆机构极限位置的作图方法 3)掌握了解:极限位置、死点位置、压力角、传动角、急回特性、极位夹角。 4)按给定行程速比系数设计四杆机构。 第3章:1)凸轮机构的基本系数。 2)等速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公式及线图。 3)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概念及作图。 第4章:1)齿轮的分类(按齿向、按轴线位置)。 2)渐开线的性质。 3)基本概念:节点、节圆、模数、压力角、分度圆,根切、最少齿数、节圆和分度圆的区别。 4)直齿轮、斜齿轮基本尺寸的计算;直齿轮齿廓各点压力角的计算;m = p /π的推导过程。 5)直齿轮、斜齿轮、圆锥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 第5章:1)基本概念:中心轮、行星轮、转臂、转化轮系。 2)定轴轮系、周转轮系、混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第9章:1)掌握:失效、计算载荷、对称循环变应力、脉动循环变应力、许用应力、安全系数、疲劳极限。 了解:常用材料的牌号和名称。 第10章: 1)螺纹参数d、d1、d2、P、S、ψ、α、β及相互关系。 2)掌握:螺旋副受力模型及力矩公式、自锁、摩擦角、当量摩擦角、螺纹下行自锁条件、常用螺纹类型、螺纹联接类型、普通螺纹、细牙螺纹。 3)螺纹联接的强度计算。 第11章: 1)基本概念:轮齿的主要失效形式、齿轮常用热处理方法。 2)直齿圆柱齿轮接触强度、弯曲强度的计算。 3)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圆锥齿轮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计算及受力分析。 第12章: 1)蜗杆传动基本参数:m a1、m t2、γ、β、q、P a、d1、d2、V S及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 2)蜗杆传动受力分析。 第13章: 1)掌握:带传动的类型、传动原理及带传动基本参数:d1、d2、L d、a、α1、α2、F1、F2、F0 2)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及应力分析:F1、F2、F0、σ1、σ2、σC、σb及影响因素。 3)弹性滑动与打滑的区别。 4)了解: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第14章: 1)轴的分类(按载荷性质分)。 2)掌握轴的强度计算:按扭转强度计算,按弯扭合成强度计算。 第15章: 1)摩擦的三种状态:干摩擦、边界摩擦、液体摩擦。 第16章: 1)常用滚动轴承的型号。 2)向心角接触轴承的内部轴向力计算,总轴向力的计算。 滚动轴承当量动载荷的计算。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 第17章: 1)联轴器与离合器的区别 第一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 1、自由度:构件相对于参考系的独立运动称为自由度。 2、运动副: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连接称为运动副。构件组成运动副后,其运动受到约束,自由度减少。

机械设计基础第十四章 机械系统动力学

第十四章 机械系统动力学 14-11、在图14-19中,行星轮系各轮齿数为123z z z 、、,其质心与轮心重合,又齿轮1、2对质心12O O 、的转动惯量为12J J 、,系杆H 对的转动惯量为H J ,齿轮2的质量为2m ,现以齿轮1为等效构件,求该轮系的等效转动惯量J ν。 2222 2121221 12323121 13212 1 13222 12311212213121313 ( )()()()1()()()( )()()()o H H H o H J J J J m z z z z z z z z z O O z z z z z z z O O J J J J m z z z z z z z z νννωωω ωωωω ωω ωωωωνω=+++=-= += +=+-=++++++解: 14-12、机器主轴的角速度值1()rad ?从降到时2()rad ?,飞轮放出的功 (m)W N ,求飞轮的转动惯量。 max min 122 2 121 ()2 2F F Wy M d J W J ?ν??ωωωω==-=-? 解: 14-15、机器的一个稳定运动循环与主轴两转相对应,以曲柄和连杆所组成的转动副A 的中心为等效力的作用点,等效阻力变化曲线c A F S ν-如图14-22所示。等效驱动力a F ν为常数,等效构件(曲柄)的平均角速度值25/m rad s ?=, 3 H 1 2 3 2 1 H O 1 O 2

不均匀系数0.02δ=,曲柄长度0.5OA l m =,求装在主轴(曲柄轴)上的飞轮的转动惯量。 (a) W v 与时间关系图 (b )、能量指示图 a 2 24()2 3015m Wy=25N m 25 6.28250.02 c va OA vc OA OA va F W W F l F l l F N Mva N J kg m νν=∏?∏=∏+==∏= =?解:稳定运动循环过程 14-17、图14-24中各轮齿数为12213z z z z =、,,轮1为主动轮,在轮1上加力矩1M =常数。作用在轮 2 上的阻力距地变化为: 2r 22r 020M M M ??≤≤∏==∏≤≤∏=当时,常数;当时,,两轮对各自中心的转动惯量为12J J 、。轮的平均角速度值为m ω。若不均匀系数为δ,则:(1)画出以轮1为等效构件的等效力矩曲线M ν?-;(2)求出最大盈亏功;(3)求飞轮的转动惯量F J 。 图14-24 习题14-17图 40Nm 15∏ 12.5∏ 22.5∏ 15Nm ∏ 2∏ 2.5∏ 4∏ 25∏ 1 1 z 2 z 2 r M 2 M ∏ 2∏ 2?

(完整版)《机械设计基础》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作业答案 第一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1-1 1-2 1-3 1-4 1-5

自由度为: 1 1 19 21 1 )0 1 9 2( 7 3 ' )' 2( 3 = -- = - - + ? - ? = - - + - =F P P P n F H L 或: 1 1 8 2 6 3 2 3 = - ? - ? = - - = H L P P n F 1-6 自由度为 1 1 )0 1 12 2( 9 3 ' )' 2( 3 = - - + ? - ? = - - + - =F P P P n F H L 或: 1 1 22 24 1 11 2 8 3 2 3 = -- = - ? - ? = - - = H L P P n F 1-10

自由度为: 1 128301)221142(103')'2(3=--=--?+?-?=--+-=F P P P n F H L 或: 1 22427211229323=--=?-?-?=--=H L P P n F 1-11 2 2424323=-?-?=--=H L P P n F 1-13:求出题1-13图导杆机构的全部瞬心和构件1、3的角速度比。 1334313141P P P P ?=?ωω

1 1314133431==P P ω 1-14:求出题1-14图正切机构的全部瞬心。设s rad /101=ω,求构件3的速度3v 。 s mm P P v v P /20002001013141133=?===ω 1-15:题1-15图所示为摩擦行星传动机构,设行星轮2与构件1、4保持纯滚动接触,试用瞬心法求轮1与轮2的角速度比21/ωω。 构件1、2的瞬心为P 12 P 24、P 14分别为构件2与构件1相对于机架的绝对瞬心 1224212141P P P P ?=?ωω

机械设计基础重点杨可桢

机械设计基础重点 第三章1.凸轮按从动件型式的分类 2.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各有什么冲击 3.绘制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和凸轮的轮廓 4.凸轮设计时滚子半径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5.什么是压力角压力角的大小影响什么 6.压力角和基圆半径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合理选择基圆的半径选取原则是什么 第四章1、常用的间歇运动机构2、槽轮机构中的运动系数 第五章1、机器的速度波动分为哪两类各用什么调节 2、机器运转速度不均匀系数的定义。 3、飞轮设计公式的含义。 4、刚性回转件的静平衡和动平衡各适用于何种场合条件各是什么 第六章1、零件的工作能力的基本准则。 2、钢的常用热处理。 3、应力循环特性γ定义及变应力的分类。 4、变应力下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是什么有何特点 5、部分系数法的安全系数主要考虑哪几个方面 第七章1、螺纹的分类、防松。 2、螺纹联接件。 3、螺栓、螺栓组强度计算。 4、松键和紧键的区别。

5、键大小的选择。 6、平键的挤压和剪切强度校核,强度不足时的措施。 7、花键的优缺点、类型。 第九章1、廓啮合基本定律 2、标准直齿的几何参数计算 3、一对渐开线直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可分性及重合度 4、渐开线齿轮的根切,最小齿数,变位的概念 5、轮齿的主要失效形式 6、直齿轮的弯曲强度和接触强度的计算点 7、直齿轮、斜齿轮的受力分析(方向和大小) 8、锥齿轮的受力分析(方向) 9、斜齿轮的几何参数计算以及当量齿轮 10 一对渐开线斜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 11 锥齿轮的几何参数计算以及当量齿轮 12 一对渐开线锥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 第十章1、蜗杆蜗轮的正确啮合条件及中间平面 2、蜗杆的直径系数和分度圆直径 3、蜗杆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 4、蜗杆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5、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 6、蜗杆传动的热平衡计算,改善热平衡的方法 第十一章1、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机械设计基础杨晓兰韦志锋韩贤武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三章习题册参考答案 绪论 0-1 判断题 (1)×(2)×(3)×(4)√(5)√(6)×(7)× 0-2 填空题 (1)确定的相对(2)机械(3)零件(4)构件 0-3 选择题 (1)A (2)A (3)A (4)A (5)A 一、机构的自由度 1-1 判断题 (1)×(2)√(3)×(4)×(5)×(6)×(7)√(8)√(9)×(10)√(11)√(12)×(13)×(14)× 1-2 填空题 (1)运动副(2)独立(3)2 (4)低(5)机构自由度(6)机架1-3 选择题 (1)A (2)A (3)A (4)A (5)A (6)A (7)A (8)A (9)A (10)A (11)A (12)A (13)A 1-4 解: a)F=3n-2p l-p h=3×3-2×4-0=1 b)F=3n-2p l-p h=3×5-2×7-0=1 c)F=3n-2p l-p h=3×3-2×4-0=1 d)F=3n-2p l-p h=3×3-2×4-0=1 e)F=3n-2p l-p h=3×3-2×4-0=1 f)F=3n-2p l-p h=3×3-2×4-0=1 g)F=3n-2p l-p h=3×3-2×4-0=1 1-5 解: a)F=3n-2p l-p h =3×5-2×7-0=1 b)滚子中心存在局部自由度,F=3n-2p l-p h=3×8-2×11-1=1 c)E处存在复合铰链,F=3n-2p l-p h=3×5-2×6-1=2 d)F=3n-2p l-p h=3×6-2×8-1=1 e)滚子中心存在局部自由度,两移动副处之一为虚约束,三根杆以转动副相连处存在复合铰链F=3n-2p l-p h=3×9-2×12-2=1 f)齿轮、杆和机架以转动副相连处存在复合铰链,F=3n-2p l-p h=3×4-2×4-2=2 g)F=3n-2p l-p h=3×3-2×3-0=3 h)滚子中心存在局部自由度,F=3n-2p l-p h=3×3-2×3-2=1 i)中间三根杆以转动副相连处存在复合铰链,=3n-2p l-p h=3×7-2×10-0=1 j)左边部分全为虚约束,三根杆以转动副相连处存在复合铰链,F=3n-2p l-p h=3×5-2×7-0=1 1-6 解: a)该构件组合为机构,因为该组合自由度F=3n-2p l-p h=3×4-2×5-1=1>0 b)该构件组合不是机构,因为该组合自由度F=3n-2p l-p h=3×3-2×4-1=0 c)该构件组合不是机构,因为该组合自由度F=3n-2p l-p h=3×4-2×6-0=0

最新机械设计基础答案(杨可桢)

The answer of schoolwork of MECHINE THEORY AND DESIGN (Just for reference) 教材:杨可桢(第五版) 教师:邓嵘 时间:200809~200811

目录 Chapter 1 (1) Chapter 2 (4) 2-1 (4) 2-2 (4) 2-3 (5) 2-4 (5) 2-5 (6) 2-7 (6) 2-10 (6) 2-13 (6) Chapter3 (7) 3-1 (7) 3-2 (7) 3-4(简单,略) (7) Chapter4 (8) 4-1 (8) 4-2 (8) 4-3 (8) 4-4 (8) 4-5 (9) 4-6 (9) 4-8 (9) 4-9 (10) 4-10 (10) 4-14 (11) Chapter5 (11) 5-1 (11) 5-2 (12) 5-3 (12) 5-4 (12) 5-5 (13) 5-6 (13) 5-7 (13) 5-8 (14) 5-9 (14) 5-10 (14) 5-14 (15) 5-15 (15)

Chapter 1 3,4,0321 L H L H n p p F n p p ====--=3,4,0 321L H L H n p p F n p p ====--=3,4,0321 L H L H n p p F n p p ====--=3,4,0 321 L H L H n p p F n p p ====--=1-1 1-2 1-3 1-4

1109,12,2,3(2)1 L H L H n P P F n P P -====-+=、194,4,2,3(2)2 L H L H n P P F n P P -====-+=、186,8,1,3(2)1 L H L H n P P F n P P -====-+= 、178,11,0,3(2)2 L H L H n P P F n P P -====-+=、168,11,1 ,3(2)1 L H L H n P P F n P P -====-+= 、156,8,1,3(2)1 L H L H n P P F n P P -====-+=、

最新《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版重点、复习资料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要点绪论;基本概念:机构,机器,构件,零件,机械第1 章:1)运动副的概念及分类 2)机构自由度的概念 3)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4)机构自由度的计算第2 章:1)铰链四杆机构三种基本形式及判断方法。 2)四杆机构极限位置的作图方法 3)掌握了解:极限位置、死点位置、压力角、传动角、急回特性、极位夹角。 4)按给定行程速比系数设计四杆机构。 第3 章:1)凸轮机构的基本系数。 2)等速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公式及线图。 3)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概念及作图。 第4 章:1)齿轮的分类(按齿向、按轴线位置)。 2)渐开线的性质。 3)基本概念:节点、节圆、模数、压力角、分度圆,根切、最少齿数、节圆和分度圆的区别。 4)直齿轮、斜齿轮基本尺寸的计算;直齿轮齿廓各点压力角的计算;m = p / n的推导过程。 5)直齿轮、斜齿轮、圆锥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 第5 章:1)基本概念:中心轮、行星轮、转臂、转化轮系。 2)定轴轮系、周转轮系、混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第9 章:1)掌握:失效、计算载荷、对称循环变应力、脉动循环变应力、许用应力、安全系数、疲劳极限。了解:常用材料的牌号和名称。 第10章:1)螺纹参数d、d i、d2、P、S、2、a、B及相互关系。 2)掌握:螺旋副受力模型及力矩公式、自锁、摩擦角、当量摩擦角、螺纹下行自锁条件、常用螺 纹类型、螺纹联接类型、普通螺纹、细牙螺纹。 3)螺纹联接的强度计算。 第11 章: 1)基本概念:轮齿的主要失效形式、齿轮常用热处理方法。 2)直齿圆柱齿轮接触强度、弯曲强度的计算。 3)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圆锥齿轮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计算及受力分析。 第12章:1)蜗杆传动基本参数:m ai、m t2、丫、B、q、P a、d i、d2、V S及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 2)蜗杆传动受力分析。 第13章: 1)掌握:带传动的类型、传动原理及带传动基本参数:d1、d2、L d、a、a1、 a 2、F1、F2、F0 2)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及应力分析:F1、F2、F0、(T 1、(T 2、b C、(T b及影响因素。 3)弹性滑动与打滑的区别。 4)了解: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第14章: 1)轴的分类(按载荷性质分)。 2)掌握轴的强度计算:按扭转强度计算,按弯扭合成强度计算。 第15章: 1)摩擦的三种状态:干摩擦、边界摩擦、液体摩擦。 第16章: 1)常用滚动轴承的型号。 2)向心角接触轴承的内部轴向力计算,总轴向力的计算。滚动轴承当量动载荷的计算。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 第17章: 1)联轴器与离合器的区别 第一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 1、自由度:构件相对于参考系的独立运动称为自由度。 2、运动副: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连接称为运动副。构件组成运动副后,其运动受到约束,

新版《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组编 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

第2章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 2-1画运动简图。 2-2 图2-38所示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1输入,使轴A 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A 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将使冲头4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 4 3 5 1 2 解答:原机构自由度F=3?3- 2 ?4-1 = 0,不合理 ,

2-3 试计算图2-42所示凸轮—连杆组合机构的自由度。 b) a) A E M D F E L K J I F B C C D B A 解答:a) n=7; P l=9; P h=2,F=3?7-2 ?9-2 =1 L处存在局部自由度,D处存在虚约束 b) n=5; P l=6; P h=2,F=3?5-2 ?6-2 =1 E、B处存在局部自由度,F、C处存在虚约束2-4 试计算图2-43所示齿轮—连杆组合机构的自由度。 B D C A (a) C D B A (b) 解答:a) n=4; P l=5; P h=1,F=3?4-2 ?5-1=1 A处存在复合铰链 b) n=6; P l=7; P h=3,F=3?6-2 ?7-3=1 B、C、D处存在复合铰链 2-5 先计算如图所示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并指出图中的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A B C D E 解答: a) n=7; P l =10; P h =0,F=3?7-2 ?10 = 1 C 处存在复合铰链。 b) n=7; P l =10; P h =0,F=3?7-2 ?10 = 1 B D E C A c) n=3; P l =3; P h =2,F=3?3 -2 ?3-2 = 1 D 处存在局部自由度。 d) n=4; P l =5; P h =1,F=3?4 -2 ?5-1 = 1 A B C D E F G G' H A B D C E F G H I J e) n=6; P l =8; P h =1,F=3?6 -2 ?8-1 = 1 B 处存在局部自由度,G 、G'处存在虚约束。 f) n=9; P l =12; P h =2,F=3?9 -2 ?12-2 = 1 C 处存在局部自由度,I 处存在复合铰链。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答案(杨可桢)50781

1-1至1-4解机构运动简图如下图所示。 图 1.11 题1-1解图图1.12 题1-2解图 图1.13 题1-3解图图1.14 题1-4解图 1-5 解 1-6 解 1-7 解 1-8 解 1-9 解 1-10 解 1-11 解 1-12 解 1-13解该导杆机构的全部瞬心如图所示,构件 1、3的角速比为: 1-14解该正切机构的全部瞬心如图所示,构件 3的速度为:,方 向垂直向上。 1-15解要求轮 1与轮2的角速度之比,首先确定轮1、轮2和机架4三个构件的三个瞬心,即,和,如图所示。则:,轮2与轮1的转向相反。 1-16解( 1)图a中的构件组合的自由度为: 自由度为零,为一刚性桁架,所以构件之间不能产生相对运 动。 ( 2)图b中的 CD 杆是虚约束,去掉与否不影响机构的运动。故图 b中机构的自由度为:所以构件之间能产生相对运动。 题 2-1答 : a ),且最短杆为机架,因此是双曲柄机构。 b ),且最短杆的邻边为机架,因此是曲柄摇杆机构。 c ),不满足杆长条件,因此是双摇杆机构。 d ),且最短杆的对边为机架,因此是双摇杆机构。 题 2-2解 : 要想成为转动导杆机构,则要求与均为周转副。 ( 1 )当为周转副时,要求能通过两次与机架共线的位置。见图 2-15 中位置和 。 在中,直角边小于斜边,故有:(极限情况取等号); 在中,直角边小于斜边,故有:(极限情况取等号)。 综合这二者,要求即可。 ( 2 )当为周转副时,要求能通过两次与机架共线的位置。见图 2-15 中位置和 。 在位置时,从线段来看,要能绕过点要求:(极限情况取等号); 在位置时,因为导杆是无限长的,故没有过多条件限制。 ( 3 )综合( 1 )、( 2 )两点可知,图示偏置导杆机构成为转动导杆机构的条件是: 题 2-3 见图 2.16 。

机械设计基础(杨可桢第六版)考试提纲及题库.

2013年上半年机械设计基础考试提纲 一、选择题(10分) 二、填空题(10分) 三、简答题(16分) (1)带传动; (2)齿轮传动、蜗杆传动; (3)键连接; (4)回转件的平衡; (5)滑动轴承。 四、分析与设计题(28分) (1)偏置直动推杆盘形凸轮轮廓曲线设计; (2)按给定行程速比系数设计曲柄摇杆结构或曲柄滑块结构;(3)斜齿齿轮传动,锥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受力分析; (4)轴系改错题。 五、计算(36分) (1)自由度计算; (2)周转轮系传动比; (3)轴承当量载荷计算; (4)反受预紧力的螺栓强度计算; (5)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基本参数计算。

作业一(机械设计总论) 一、选择与填空题 1. 下列机械零件中:汽车发动机的阀门弹簧;起重机的抓斗;汽轮机的轮叶;车床变速箱中的齿轮;纺织机的织梭;f :飞机的螺旋桨;g :柴油机的曲轴;h :自行车的链条。有 是专用零件而不是通用零件。 A. 三种 B. 四种 C. 五种 D. 六种 2. 进行钢制零件静强度计算时,应选取 作为其极限应力。 A. s σ B. 0σ C. b σ D. 1σ- 3. 当零件可能出现断裂时,应按 准则计算。 A. 强度 B. 刚度 C. 寿命 D. 振动稳定性 4. A. C. 零件的工作应力比许用应力 D. 零件的工作应力比极限应力 5. 对大量生产、强度要求高、尺寸不大、形状不复杂的零件,应选 毛坯。 A .铸造 B. 冲压 C. 自由锻造 D. 模锻 6. A. n 5 B. n 10 C. n 15 7. 表征可修复零件可靠度的一个较为合适的技术指标是零件的 。 A. MTBF B. MTTF C. 失效率 D. 可靠度 8. 经过 、 和 ,并给以 的零件和部件称为标准件。 9. 设计机器的方法大体上有 、 和 等三种。 10. 机械零件的“三化”是指零件的 、 和 。 11. 刚度是零件抵抗 变形的能力。 12. 机器主要由 动力装置 、 执行装置 、 传动装置 和 操作装置 等四大功能组成部分组成。 二、判断题 13. 当零件的出现塑性变形时,应按刚度准则计算。 【 】 14. 零件的表面破坏主要是腐蚀、磨损和接触疲劳。 【 】 15. 调质钢的回火温度越高,其硬度和强度将越低,塑性越好。 【 】 16. 机器的设计阶段是决定机器质量好坏的关键。 【 】 17. 疲劳破坏是引起大部分机械零件失效的主要原因。 【 】 18. 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零件的可靠度总是不变。 【 】 19. 在给定生产条件下,便于制造的零件就是工艺性好的零件。 【 】 20. 机械设计是应用新的原理、新的概念创造新的机器或已有的机器重新设计或改造。 【 】 21. 零件的强度是指零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 】 22. 零件的工作能力是指零件抵抗失效的能力。 【 】 三、分析与思考题 23. 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是什么? 24. 什么是通用零件?什么是专用零件?试各举例出其中三个列子。 25. 什么是机械零件的失效? 26. 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7. 机械零件设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28. 以一个设计者的观点来看,进行机械设计时应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29. 试简述开发型设计的一般过程。

《机械设计基础》杨晓兰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三章习题册参考答案绪论 0-1 判断题 (1)×(2)×(3)×(4)√(5)√(6)×(7)× 0-2 填空题 (1)确定的相对(2)机械(3)零件(4)构件 0-3 选择题 (1)A (2)A (3)A (4)A (5)A 一、机构的自由度 1-1 判断题 (1)×(2)√(3)×(4)×(5)×(6)×(7)√ (8)√(9)×(10)√(11)√(12)×(13)×(14)× 1-2 填空题 (1)运动副(2)独立(3)2 (4)低(5)机构自由度(6)机架 1-3 选择题 (1)A (2)A (3)A (4)A (5)A (6)A (7)A

(8)A (9)A (10)A (11)A (12)A (13)A 1-4 解: a)F=3n-2p l-p h=3×3-2×4-0=1 b)F=3n-2p l-p h=3×5-2×7-0=1 c)F=3n-2p l-p h=3×3-2×4-0=1 d)F=3n-2p l-p h=3×3-2×4-0=1 e)F=3n-2p l-p h=3×3-2×4-0=1 f)F=3n-2p l-p h=3×3-2×4-0=1 g)F=3n-2p l-p h=3×3-2×4-0=1 1-5 解: a)F=3n-2p l-p h =3×5-2×7-0=1 b)滚子中心存在局部自由度,F=3n-2p l-p h=3×8-2×11-1=1 c)E处存在复合铰链,F=3n-2p l-p h=3×5-2×6-1=2 d)F=3n-2p l-p h=3×6-2×8-1=1 e)滚子中心存在局部自由度,两移动副处之一为虚约束,三根杆以转动副相连处存在复合铰链 F=3n-2p l-p h=3×9-2×12-2=1 f)齿轮、杆和机架以转动副相连处存在复合铰链,F=3n-2p l-p h=3×4-2×4-2=2 g)F=3n-2p l-p h=3×3-2×3-0=3 h)滚子中心存在局部自由度,F=3n-2p l-p h=3×3-2×3-2=1 i)中间三根杆以转动副相连处存在复合铰链,=3n-2p l-p h=3×7-2×10

机械设计基础第二版(陈晓南_杨培林)题解

机械设计基础第二版(晓南_培林)题解 课后答案完整版 从自由度,凸轮,齿轮,v带,到轴,轴承 第三章部分题解 3-5 图3-37 所示为一冲床传动机构的设计方案。设计者的意图是通过齿轮1 带动凸轮2 旋转后,经过摆杆3 带动导杆4 来实现冲头 上下冲压的动作。试分析此方案有无结构组成原理上的错误。若 有,应如何修改? 解画出该方案的机动示意图如习题3-5 解图(a),其自由度为: F = 3n- 2P5 - P4 = 3′3- 2′4-1= 0其中:滚子为局部自由度 计算可知:自由度为零,故该方案无法实现所要求的运动,即结 图3-37 习题3-5 图构组成原理上有错误。 解决方法:①增加一个构件和一个低副,如习题3-5 解图(b)所示。其自由度为: F = 3n- 2P5 - P4 = 3′4- 2′5-1=1 ②将一个低副改为高副,如习题3-5 解图(c)所示。其自由度为: F = 3n- 2P5 - P4 = 3′3- 2′3- 2 =1 习题3-5 解图(a)习题3-5 解图(b)习题3-5 解图(c) 3-6 画出图3-38 所示机构的运动简图(运动尺寸由图上量取),并计算其自由度。 (a)机构模型 (d) 机构模型图3-38 习题3-6 图 解(a)习题3-6(a)图所示机构的运动简图可画成习题3-6(a)解图(a)或习题3-6(a)解图(b)的两种形式。 计算该机构自由度为: F = 3n- 2P5 - P4 = 3′3- 2′4-0 =1 习题3-6(a)解图(a)习题3-6(a)解图(b) 解(d)习题3-6(d)图所示机构的运动简图可画成习题3-6(d)解图(a)、习题3-6(d)解图(b)、习题3-6(d)解图 (c) 等多种形式。 - 1 - 计算该机构自由度为: F = 3n- 2P5 - P4 = 3′3- 2′4-0 =1

杨可桢《机械设计基础》(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间歇运动机构)

第6章 间歇运动机构 6.1 复习笔记 主动件连续运动(连续转动或连续往复运动)时,从动件做周期性时动、时停运动的机构成为间歇运动机构。 一、棘轮机构 如图6-1所示,机构是由棘轮2、棘爪3、主动摆杆和机架组成的。 运动原理:主动棘爪作往复摆动,从动棘轮作单向间歇转动。 优点: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运动可靠、棘轮轴每次转过角度的大小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调节。 缺点:工作时有较大的冲击和噪音,运动精度较差。 因此棘轮机构适用于速度较低和载荷不大的场合。 棘轮机构按结构形式分:齿式棘轮机构和摩擦式棘轮机构;按啮合方式分:外啮合棘轮机构和内啮合机构;按运动形式分:单动式棘轮机构、双动式棘轮结构和双向式棘轮机构。 图6-1 棘轮机构 1.棘爪工作条件 在工作行程中,为了使棘爪能顺利进入棘轮的齿底,应满足: 90α?>?+-∑ 其中,α为棘齿的倾斜角,?为摩擦角,∑为棘爪轴心和棘轮轴心与棘轮齿顶点的连线之间的夹角。 为了使传递相同的转矩时棘爪受力最小,一般取90∑=?,为保证棘轮正常工作,使棘爪啮紧齿根,则有: α?> 2.棘轮、棘爪的几何尺寸计算 选定齿数z 和确定模数m 之后,棘轮和棘爪的主要几何尺寸计算公式如下: 顶圆直径 D m z =; 齿高 0.75h m =; 齿顶厚 a m =; 齿槽夹角 6055θ=??或; 棘爪长度 2=L m π。

二、槽轮机构 如图6-2中所示,该机构是由带圆销的主动拨盘1、带有径向槽的从动槽轮2以及机架组成的。其中,拨盘和槽轮上都有锁止弧:槽轮上的凹圆弧、拨盘上的凸圆弧都是起锁定作用。 工作特点:拨盘连续回转,当两锁止弧接触时,槽轮静止;反之槽轮运动,实现了将连续回转变换为间歇转动。 特点: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工作可靠、机械效率高,能平稳地、间歇地进行转位。因槽轮运动过程中角速度有变化,存在柔性冲击,因此不适合高速运动场合。 图6-2 槽轮机构 运动特性系数τ:槽轮每次运动的时间m t 对主动构件回转一周的时间t 之比,有: m 2 = 2-= t z t z τ 其中,z 为槽数,是槽轮机构的主要参数。 为保证槽轮机构运动,其运动特性系数τ大于零,根据上式可得z ≥3,一般取z=4-8。上式表明,这种槽轮机构的运动特性系数τ总小于0.5,为得到τ大于0.5的槽轮机构,设拨盘上均匀分布的圆销数目为K ,则运动特性系数: (2) 2K z z τ-= 三、不完全齿轮机构 如图6-3所示,在主动齿轮只做出一个或几个齿,根据运动时间和停歇时间的要求在从动轮上做出与主动轮相啮合的轮齿。其余部分为锁止圆弧。当两轮齿进入啮合时,与齿轮传动一样,无齿部分由锁止弧定位使从动轮静止。

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部分习题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部分习题答案 第一章 1-1.各种机器尽管有着不同的形式、构造和用途,然而都具有下列三个共同特征:①机器是人为的多种实体的组合;②各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③能完成有效的机械功或变换机械能。 机器是由一个或几个机构组成的,机构仅具有机器的前两个特征,它被用来传递运动或变换运动形式。若单纯从结构和运动的观点看,机器和机构并无区别,因此,通常把机器和机构统称为机械。 1-2. 都是机器。 1-3.①杀车机构;有手柄、软轴、刹车片等。②驱动机构;有脚踏板、链条、链轮后轴,前轴等。 第二章 2-2.问题一: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目的是便于机构设计和分析。 问题二: (1)分析机构的运动原理和结构情况,确定其原动件、机架、执行部分和传动部分。 (2)沿着运动传递路线,逐一分析每个构件间相对运动的性质,以确定运动副的类型和数目。 (3)选择视图平面,通常可选择机械中多数构件的运动平面为视图平面,必要时也可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视图平面,然后将其画到同一图面上。 (4)选择适当的比例尺,定出各运动副的相对位置,并用各运动副的代表符号、常用机构的运动简图符号和简单的线条来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5)从原动件开始,按传动顺序标出各构件的编号和运动副的代号。在原动件上标出箭头以表示其运动方向。 问题三: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F>0,机构原动件的数目等于机构

自由度的数目。 2-3.答:铰链四杆机构有三种类型:它们是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 铰链四杆机构具有曲柄的条件是: (1)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2)连架杆和机架中必有一杆是最短杆。 根据曲柄存在条件还可得到如下推论: 1)当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时,则不论取何杆为机架,都只能得到双摇杆机构。 2)若四杆机构中最短杆与最长杆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之和,当最短杆的邻边是机架时,机构成为曲柄摇杆机构;当最短杆本身为机架时成为双曲柄机构;当最短杆是连杆时成为双摇杆机构。 2-5. (a) F=9×3-12×2-1=2 小滚轮是虚约束,凸轮中心有二个转动副。 (b)F=3n-P L-P H=3×5-2×7=1除A、B、C、D、E外,其余都是虚约束; (c)F=3n-P L-P H=3×5-2×7=1 C处有一复合铰链,E处都是虚约束。 2-6.解:①要得到曲柄摇杆机构,最长杆与最短杆之和必须小于其余两杆之和。 这有三种情况:设a为最长杆 a+40≤45+50 a≤55 设a为最短杆 a+50≤45+40 a≤35 设a为中间值 50+40≤45+a 45≤a 故:a的范围为: 45≤a≤55 ②要得到双摇机构,最长杆与最短杆之和必须大于其余两杆之和。 也有三种情况: a为最大值: a+40>45+50 a>55

杨可桢《机械设计基础》(第6版)复习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滚动轴承【圣才出品】

第16章滚动轴承 16.1复习笔记 【通关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滚动轴承的类型及其代号、失效形式、寿命计算、当量动载荷的计算以及派生轴向力。学习时需要重点掌握以上内容。其中,滚动轴承的类型及其代号、失效形式,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其余内容以计算题为主,尤其派生轴向力,几乎每年都考一道计算题。复习本章时,考生需以计算为主,理解记忆细节内容。 【重点难点归纳】 一、滚动轴承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1.滚动轴承的分类(见表16-1-1) 表16-1-1滚动轴承的分类 2.使用性能(见表16-1-2) 表16-1-2滚动轴承的使用性能

3.机械中常用滚动轴承的类型和性能特点 机械中常用滚动轴承的类型和性能特点查看教材表16-2。 二、滚动轴承的代号(见表16-1-3) 表16-1-3滚动轴承的代号

三、滚动轴承的选择计算 1.失效形式 (1)疲劳破坏; (2)永久变形; (3)磨损、胶合、内外圈和保持架破损。 2.轴承寿命 (1)轴承的寿命 轴承的滚动体或套圈首次出现疲劳点蚀之前,轴承的转数或相应的运转小时数。(2)轴承寿命的可靠度R

一组相同的轴承能达到或超过规定寿命的百分率。 (3)基本额定寿命 具有90%可靠度时轴承的寿命,以L 10表示。 (4)基本额定动载荷 当一套轴承进入运转并且基本额定寿命为106r 时,轴承所能承受的载荷。 (5)寿命计算公式 L=(C/P)?或L h =(C/P)?·106/(60n) 式中,?为寿命指数,对于球轴承?=3,对于滚子轴承?=10/3;C 为基本额定动载荷,对向心轴承为C r ,对推力轴承为C a ;n 为轴的转速;P 为当量动载荷。修正后的寿命计算公式为 610(60t h p f C L n f P ε=或 1660()10 p h t f P n C L f ε=?式中,f t 为温度系数,f t ≤1;f P 为载荷系数。 3.当量动载荷的计算 对于既承受径向载荷F r 又承受轴向载荷F a 的轴承,其当量动载荷的计算公式为 P=XF r +YF a 式中,X、Y 分别为径向动载荷系数及轴向动载荷系数。 对于向心轴承,则有:

杨可桢《机械设计基础》(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1章 齿轮传动【圣才出品】

第11章齿轮传动 11.1复习笔记 一、轮齿的失效形式和设计计算准则 1.轮齿的失效形式 轮齿的主要失效形式有5种:轮齿折断、齿面点蚀、齿面胶合、齿面磨损和齿面塑性变形。 (1)轮齿折断 ①产生原因 轮齿折断一般发生在齿根部分,因为轮齿受力时齿根弯曲应力最大,而且有应力集中。 ②主要类型 a.过载折断 轮齿因短时意外的严重过载而引起的突然折断,称为过载折断。 b.疲劳折断 在载荷的多次重复作用下,弯曲应力超过弯曲疲劳极限时,齿根部分将产生疲劳裂纹,裂纹的逐渐扩展最终将引起轮齿折断,这种折断称为疲劳折断。 ③单(双)侧工作 a.若轮齿单侧工作,就任一侧而言,其应力都是按脉动循环变化。 b.若轮齿双侧工作,则弯曲应力可按对称循环变化作近似计算。 (2)齿面点蚀 ①产生原因

a.疲劳点蚀首先出现在齿根表面靠近节线处; b.在该处同时啮合的齿数较少,接触应力较大; c.在该区域齿面相对运动速度低,难于形成油膜润滑,故所受的摩擦力较大; d.在摩擦力和接触应力作用下,容易产生点蚀现象。 ②抗点蚀能力 齿面抗点蚀能力主要与齿面硬度有关,齿面硬度越高,抗点蚀能力越强。 (3)齿面胶合 ①定义 在高速、重载传动中,齿面间压力大,相对滑动速度高,因摩擦发热而使啮合区温度升高而引起润滑失效,致使两齿面金属直接接触并相互粘连,而随后的齿面相对运动,较软的齿面沿滑动方向被撕下而形成沟纹,这种现象称为齿面胶合。 ②增强抗胶合能力的措施 a.提高齿面硬度; b.减小表面粗糙度; b.对于低速传动,采用粘度较大的润滑油; c.对于高速传动,采用含抗胶合添加剂的润滑油。 (4)齿面磨损 齿面磨损通常有磨粒磨损和跑合磨损两种。 ①磨粒磨损 a.产生原因 由于灰尘、硬屑粒等进入齿面间而引起的磨粒磨损,在开式传动中是难以避免的。 b.防止或减轻磨损的方法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_杨可桢主编_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杨可竺、程光蕴、李仲生主编 1-1至1-4解机构运动简图如下图所示。 图 1.11 题1-1解图图1.12 题1-2解图 图1.13 题1-3解图图1.14 题1-4解图 1-5 解 1-6 解 1-7 解 1-8 解 1-9 解 1-10 解 1-11 解 1-12 解 1-13解该导杆机构的全部瞬心如图所示,构件1、3的角速比为: 1-14解该正切机构的全部瞬心如图所示,构件3的速度为:,方向垂直向上。

1-15解要求轮1与轮2的角速度之比,首先确定轮1、轮2和机架4三个构件的三个瞬心,即, 和,如图所示。则:,轮2与轮1的转向相反。 1-16解(1)图a中的构件组合的自由度为: 自由度为零,为一刚性桁架,所以构件之间不能产生相对运动。 (2)图b中的CD 杆是虚约束,去掉与否不影响机构的运动。故图b中机构的自由度为: 所以构件之间能产生相对运动。 题2-1答: a ),且最短杆为机架,因此是双曲柄机构。 b ),且最短杆的邻边为机架,因此是曲柄摇杆机构。 c ),不满足杆长条件,因此是双摇杆机构。 d ),且最短杆的对边为机架,因此是双摇杆机构。 题2-2解: 要想成为转动导杆机构,则要求与均为周转副。 ( 1 )当为周转副时,要求能通过两次与机架共线的位置。见图2-15 中位置和。 在中,直角边小于斜边,故有:(极限情况取等号); 在中,直角边小于斜边,故有:(极限情况取等号)。 综合这二者,要求即可。 ( 2 )当为周转副时,要求能通过两次与机架共线的位置。见图2-15 中位置和 。 在位置时,从线段来看,要能绕过点要求:(极限情况取等号);在位置时,因为导杆是无限长的,故没有过多条件限制。 ( 3 )综合(1 )、(2 )两点可知,图示偏置导杆机构成为转动导杆机构的条件是: 题2-3 见图 2.16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