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中化学--24元素课件

鲁教版初中化学--24元素课件

鲁教版初中化学--24元素课件

鲁教版初中化学方程式大全

鲁教版初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 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 2 点燃 Fe 3O 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 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 2 点燃 2Al 2O 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 2 + O 2 点燃 2H 2O 6. 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 2 点燃 2P 2O 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 2 点燃 SO 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 2 点燃 CO 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 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 2 点燃 2CO 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 4 + 2O 2 点燃 CO 2 + 2H 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 2H 5OH + 3O 2 点燃 2CO 2 + 3H 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 2O 通电 2H 2↑+ O 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 2(OH)2CO 3 加热 2CuO + H 2O + CO 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 3 2KCl + 3O 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 4 加热 K 2MnO 4 + MnO 2 + O 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 2CO 3 H 2O + CO 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 3 高温 CaO + CO 2↑ 19.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2H 2O 2 2H 2O+O 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20. 氢气还原氧化铜:H 2 + CuO 加热 Cu + H 2O 21.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2Cu + CO 2↑ 22.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 2O 3 高温 4Fe + 3CO 2↑ 23.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 3O 4 高温 3Fe + 2CO 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 2 2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 2O 3 高温 2Fe + 3CO 2 26.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 3O 4 高温 3Fe + 4CO 2 四.单质、氧化物、酸、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27. 锌和稀硫酸反应:Zn + H 2SO 4 ZnSO 4 + H 2↑ 28. 铁和稀硫酸反应:Fe + H 2SO 4 FeSO 4 + H 2↑ 29. 镁和稀硫酸反应:Mg + H 2SO 4 MgSO 4 + H 2↑ 30. 铝和稀硫酸反应:2Al + 3H 2SO 4 Al 2(SO 4)3 + 3H 2↑ 31. 锌和稀盐酸反应:Zn + 2HCl ZnCl 2 + H 2↑ 32. 铁和稀盐酸反应:Fe + 2HCl FeCl 2 + H 2↑ 33. 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MgCl 2 + H 2↑ 34. 铝和稀盐酸反应:2Al + 6HCl 2AlCl 3 + 3H 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置换反应) 35.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 4 FeSO 4 + Cu 36.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 4 ZnSO 4 + Cu 37. 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Cu + 2AgNO 3 Cu(NO 3)2 +2Ag 38. 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Al + 3CuSO 4 Al 2(SO 4)3 +3 CU 五.其它反应 39.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 3 + 2HCl CaCl 2 + H 2O + CO 2↑ 40.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 2CO 3 + 2HCl 2NaCl + H 2O + CO 2↑ 41.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 4 Cu(OH)2↓ + Na 2SO 4 42. 二氧化碳溶解于水: CO 2 + H 2O H 2CO 3 43. 生石灰溶于水: CaO + H 2O Ca(OH)2 44. 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 CuSO 4·5H 2O 加热 CuSO 4 + 5H 2O 45. 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 CuSO 4 + 5H 2O CuSO 4·5H 2O 46. 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炭层:CO 2 + C 高 温 2CO 47. 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 2 + Ca(OH)2 CaCO 3↓+ H 2O 2 MnO 加热2 MnO

鲁教版初中化学测试题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3. 下列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仪器经过磨毛处理的是( 6. 一元硬币有银白色金属光泽,与铁的颜色相似,为了确定该硬币是否为铁质,有的同学 拿磁铁来吸引,该做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 观察 B .实验 C .假设 D .推理 7. 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伐薪烧炭南山中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8. 下列过程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得能量的是 ( ) A .利用炸药爆炸开山炸石 B .利用煤燃烧发电 C.利用汽油燃烧驱动汽车 D .电饭锅做饭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初三化学试题 每题 2分,共32 分) A .冰雪融化 B .冰糖研碎 C .葡萄酿酒 D ?铁水铸成 锅 2?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滴加液体 .移开蒸发皿 .读出液体的体积 A .将废旧塑料变成汽车燃料 B.研制新型航空材料 C.研制新药 D .研究地壳板块结构及运动规律 4. 为保证某些玻璃仪器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常把玻璃的接触面处磨毛(也称磨砂) 5.在下列变化中,有一个变化与其他变化的本质不同,该变化是 A. 元宵节燃放烟花 B. 湿衣晾干 C. 酒精挥发 D. 冰雪融化 (

9.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金块抽成金线 C .煤气燃烧 10. 加热某固体有气体产生,对于这一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是物理变化 B. 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C.是化学变化 D. 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11. 为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 2011年定为“国际化 学年”。下列对化学学科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 A..化学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 B.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C.化学为人类提供了新能源 D.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 12. 实验结束后,图2中仪器的处理方式正确的是( ) 1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烧杯作为反应容器时不能直接加热 B. 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不能随意丢弃 C. 某同学用量筒量80 C 的热水 D. 实验找不到玻璃棒用温度计代替 1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B. 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概念 C.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气泡产生 D. 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15. 下列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 B .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C .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 .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布盖灭 16. 如今,我国科学家利用超真空扫描送到显微镜,在一块铁的表面通过探针的作用搬走 原子,排列成“中国”两个汉字,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上述操作中发生了物理变化 B. 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 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D. 我国科学已进入操纵原子的阶段 .干冰升华 .食盐溶于水 12、下列

鲁教版初中化学方程式大全

鲁教版初中化学方程式总结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 2Mg + O 2点燃 2MgO 点燃2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O+ CuO 加热 Cu + CO 2 2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3CO+ Fe 2O3高温 2Fe + 3CO 2 高温 26.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 3O43Fe + 4CO 2四.单质、氧化物、酸、的相互关系 2.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O 2Fe 3O4 3.铜在空气中受热: 2Cu + O 2加热2CuO 4.铝在空气中燃烧: 4Al + 3O 2点燃2Al 2O3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 2H2 + O 2点燃2H2O 6.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 4P + 5O 2点燃 2P 2O5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 2点燃SO2 8. 点燃 CO 2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C + O 2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2C + O 2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2CO + O 2点燃 2CO 2 点燃 (1)金属单质+酸盐+ 27.锌和稀硫酸反应: Zn + H 2SO 4 28.铁和稀硫酸反应: Fe + H 2SO 4 29.镁和稀硫酸反应: Mg + H 2 SO4 30.铝和稀硫酸反应: 2Al + 3H 2 SO4 31.锌和稀盐酸反应: Zn + 2HCl 32.铁和稀盐酸反应: Fe + 2HCl 33.镁和稀盐酸反应: Mg+ 2HCl 34.铝和稀盐酸反应: 2Al + 6HCl (2)金属单质+ 盐(溶液) 氢气(置换反应) ZnSO 4 + H 2↑ FeSO 4 + H 2↑ MgSO 4 + H 2↑ Al2(SO 4)3 + 3H 2↑ ZnCl 2 + H2↑ FeCl 2 + H2↑ MgCl 2 + H 2↑ 2AlCl 3 + 3H 2↑ 另一种金属+ 另一种盐(置换反 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4 + 2O 2CO2 + 2H 2 O 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C2H5 OH + 3O 2点燃 2CO 2 + 3H 2 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2H2 O 通电 2H 2↑ + O2↑ 加热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 Cu2 (OH) 2CO 32CuO + H 2O + CO 2 MnO 235.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 4 36.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Zn + CuSO 4 37. 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Cu + 2AgNO 38.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2Al + 3CuSO 五.其它反应 FeSO 4+ Cu ZnSO 4+ Cu 3 Cu(NO 3)2 +2Ag 4 Al 2(SO 4 )3 +3 CU 15.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 3加热 2KCl + 3O 2↑ 16.加热高锰酸钾: 2KMnO 4加热 K2 MnO 4 + MnO 2 + O 2↑ 1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 H2CO 3H2O + CO 2↑ 18.高温煅烧石灰石: CaCO 3高温 CaO + CO 2↑ 19.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 :2H 2 O2MnO2 2H 2O+O 2↑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20.氢气还原氧化铜: H2 + CuO 加热 Cu + H 2 O 21.木炭还原氧化铜: C+ 2CuO 高温 2Cu + CO 2↑ 22.焦炭还原氧化铁: 3C+ 2Fe 2O3高温 4Fe + 3CO 2↑ 23.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 2C+ Fe 3O4高温 3Fe + 2CO 2↑3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CaCO 3+ 2HCl CaCl 2 + H 2O + CO 2↑ 4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 Na2 CO 3+ 2HCl2NaCl + H 2O + CO 2↑ 41.氢氧化钠与硫酸铜: 2NaOH + CuSO 4Cu(OH) 2↓ + Na 2 SO 4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 2O H2CO 3 4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 2 O Ca(OH) 2 44.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 4·5H2 O加热 CuSO 4 + 5H 2O 45.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 4 + 5H 2O CuSO 4·5H2O 46.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炭层: CO2 + C 高温 2CO 47. 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 Ca(OH) 2CaCO 3↓ --

鲁教版初中化学教材分析

鲁教版初中化学教材分析(下) 一、教材总体框架结构: 提起新教材,大多数同行起初的感觉都是新教材知识零乱、分散,难于整理成章。给人这样初次印象主要还是教科书的编写呈现方式栏目比较繁多。如“实验探究”、“活动天地”、“交流共享”、“多识一点”、“在线测试”、“长话短说”、“挑战自我”、“单元练习与实践”等。这样设计主要目的是转化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转化为自主探究式学习。也是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变化最大的地方。其实新教材形散而神不散,它始终围绕“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从事实到理论,从理论再到事实”两条主脉络纵横向,全方位的展开教学的。 1、在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还把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学生 认知发展规律紧密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各知识点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化学现象入手学习有关物质结构和变化的知识,然后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即贯穿“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改革思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在处理化学理论性知识与具体事实性知识间的关系时,基于初中生学习现状,为了分散教学难点,促进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本着理论性知识与事实性知识穿插编排的形式,将分子和原子、物质组成的表示、金属活动性顺序等知识分别与水、空气、金属等内容相结合,分层次、分阶段地呈现有关概念,使概念理论的学习建立在具体的事实和情景基础之上,同时通过概念理论的学习又加深学生对物质及其变化的深刻理解。 二、教材内容的安排特点: 在内容方面,新教材力求选择对学生发展最有价值的化学知识,主要突出了以 下四方面:

鲁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册)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 一、化学改变了世界 1、天然材料:木材、棉花、石料、竹子等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 人造材料:塑料、玻璃、不锈钢、化肥、农药等通过化学变化制的的,属于化学制品2、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信息科学、功能材料研制、能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生命过程探索等。 二、神奇的化学变化 (一)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1、点燃镁条 (1)现象:①发出耀眼的白光 ②放出大量的热量 ③生成白色粉末 点燃 (2)结论:镁+氧气氧化镁 Mg O2MgO 2、氢氧化钠溶液与无色酚酞试液的作用 氢氧化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成红色)。3、锌与稀盐酸反应 (1)现象:产生气泡 (2)结论:锌+盐酸→氯化锌+氢气 Zn HCl ZnCl2 H2 4、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1)现象:生成蓝色沉淀 (2)结论:硫酸铜 + 氢氧化钠→氢氧化铜 + 硫酸钠 CuSO4 NaOH Cu(OH)2↓ Na2SO4 注意:对实验现象的描述语言中,不能出现物质名称,它不同于实验结论。如:实验现象是蜡烛燃烧发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实验结论是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二)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1、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2,、伴随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沉淀、产生气体 3、伴随能量变化: 能量的释放: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电能 能量的储存:光合作用 (三)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伴随现象:物质的外形、状态发生变化,也可能发光、发热等。 (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依据)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1、在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如:分子构成的物质:水、氢气,氧气,二氧化碳,氯化氢气体等。

初中化学教案鲁教版

本学期总第课时本单元第课时课型新授授课时间主备人 课题:第一节空气的成分 ★教学目标 1、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认识空气的组成,学习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 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 2、结合社会生活了解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3、过验证通风不畅环境中空气与新鲜空气的区别和认识空气质量日报,增强 关爱自然的意识和责任。 4、在分析空气组成基础上,初步认识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认识空气对人类和自然界的动植物的重要意义。知道空气是自然资源。 难点:设计实验方案,测定不同环境中空气的成分。 ★教学内容分析 空气的成分对于学生来说,不是陌生的内容,空气污染对于人类的危害也是学生经常见闻的,而采用科学的方法测定空气的组成,自己亲手做实验来比较通风不畅的环境与通风良好的环境的空气的质量,会带给学生从未有过的体验,当学生真正认识了空气的成分,了解了空气中各种成分的重要用途,他们自然就会把空气当成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来对待。 ★教学对象分析 初中三年级的学生认识能力已有了较大的发展,他们的认识由感性向理性深化,因此对于空气成分的认识,已不在满足于小学自然课上“知道空气是物质,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空气可供给人和动物呼吸、可供燃料燃烧、空气污染的危害严重”等常识,他们将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空气,要思考空气的成份是怎样测定出来的?空气中的这些成份是哪里来的?有什么作用?什么原因会导致空气成分的改变?空气成分改变会产生什么后果? ★实验用品 酒精灯、注射器、玻璃管(内有细铜丝)、火柴、塑料瓶、澄清石灰水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课后练习: 1、从冰箱中取出的瓶装饮料放在空气中,不久瓶的外壁出现水珠,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鲁教版五四制初三化学知识点提纲

鲁教版五四制初三化学知 识点提纲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初三化学考点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的殿堂(1-10分) 考点一化学学科认识 1、化学的概念 2、化学研究的范畴 3、化学的作用 考点二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高频) 类型:概念、伴随现象、微观变化、关键词(形态变化、物态变化、实验操作现象、工业生产类) 考点三体验化学探究 1、科学探究基本环节 2、常用的科学方法:观察、猜想等 考点四常见仪器的识别、用途及注意事项(高频) 1、反应容器:可直接加热仪器、间接加热仪器。 2、加热仪器:酒精灯、酒精喷灯。 3、计量仪器 4、固定和支持的仪器 5、分离物质的仪器 6、其他仪器 考点五基本实验操作 1、药品的取用:药品存放、化学药品的使用原则、固体药品的取用(高 频)、液体药品的取用。 2、物质的加热: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6年11考)、酒精灯给试管 里的固体加热(6年4考)、加热注意事项。 3、过滤:原理、作用、所需玻璃仪器、装置及操作要点。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手握法、注水法。 5、仪器的连接 6、仪器的洗涤 考点六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理方法 考点七常见化学品标识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1-8分) 考点一分子及分子运动(高频) 1、分子:定义、分子的性质、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 2、水的三态变化:本质、微观解释。 3、水的天然循环 考点二天然水的人工净化 1、水资源的现状 2、净化天然水(高频):沉降、过滤、吸附、蒸馏。(过滤见一单元考 点) 3、自来水生产过程 4、简易净化器:对填充物的作用认识。 5、硬水和软水:概念、区分方法、硬水的软化 考点三水分子的变化 1、水的分解:实验观察:实验装置、实验原理、实验现象、气体的检验以 及产物的判断、实验结论、误差分析、注意事项、实验结论的推广(分)2、水的合成: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检查装置 考点四物质的性质和用途(高频) 1、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内容、用途、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考点五混合物与纯净物 概念、宏观区别、微观区别、判断方法、联系。 考点六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 反应类型的概念、表达式、举例、特征。 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完整版)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鲁教版)

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 第一节奇妙的化学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天然材料:木材、棉花、石料等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 人造材料:塑料、玻璃、不锈钢等通过化学变化制的的,属于化学制品 2、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利用、功能材料研制、生命过程探索等 二、观察化学变化 1、镁条燃烧 (1)现象:①发出白光 ②放出热量 ③生成白色粉末 点燃 (2)结论:镁+氧气氧化镁 Mg O2MgO 2、锌与稀盐酸反应 (1)现象:产生气泡 (2)结论:锌+盐酸→氯化锌+氢气 Zn HCl ZnCl2 H2 3、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1)现象:生成蓝色沉淀 (2)结论:硫酸铜 + 氢氧化钠→氢氧化铜 + 硫酸钠 NaOH CuSO4 Cu(OH)2↓ Na2SO4 4、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1)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2)伴随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沉淀、产生气体 (3)伴随能量变化: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电能 5、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6、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7、绿色化学:课本P7 又称环境无害化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的理想是不在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原料百分之百转变成产物,生产对环境友好的产品。 三、物质组成的奥秘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铜是由铜原子构成 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2、物质是由元素组成 如: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 第二节化学之旅 一、从问题开始 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基本环节: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交流评价

初中化学教材目录(鲁教版五四制)

初中化学教材目录(鲁教版五四制) 八年级化学教材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 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 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 到图书馆去:你好,化学!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第一节运动の水分子 第二节自然界中の水 第三节水分子の变化 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二) 到图书馆去:卡文迪什の发现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の奥秘 第一节原子の构成 第二节元素 第三节物质构成の表示 到图书馆去:化学自有深意 第四单元我们周围の空气 第一节空气の成分 第二节氧气 到实验室去:氧气の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到图书馆去:点燃化学革命火种の勇气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第一节化学反应中の质量守恒 第二节化学反应の表示 第三节化学反应中の有关计算 到实验室去:探究燃烧の条件 到图书馆去:用天平秤出来の伟大定律 第六单元燃料与燃烧 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第二节化石燃料の利用 第三节大自然中の二氧化碳 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の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到图书馆去:地球越来越热问题越来越烫手

九年级化学教材第一单元溶液 第一节溶液の形成 第二节溶液组成の定量表示 到实验室去: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の溶液 到图书馆去:无处不在の溶液 第二单元常见の酸和碱 第一节酸及其性质 第二节碱及其性质 第三节溶液の酸碱性 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の化学性质 到图书馆去:分子变成离子 第三单元海水中の化学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第二节海水晒盐 第三节海水制碱 到实验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の去除 到图书馆去:深藏海底の天火 第四单元金属 第一节常见の金属材料 第二节金属の化学性质 第三节钢铁の锈蚀与防护 到实验室去:研究金属の性质 到图书馆去:有锂走遍天下 第五单元化学与健康 第一节十五中の有机物 第二节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第三节远离有毒物质 到图书馆去:阿斯巴甜之苦 第六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化学与能源开发 第二节化学与材料研制 第三节化学与农业生产 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 到图书馆去:合成我们の未来

鲁教版初三化学元素教案

课题:元素(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元素的概念,初步学会用元素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2、学会对单质、化合物分类,体会分类思想,学会分类方法 3、正确书写元素符号,并记住常见的元素符号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元素概念的建立及物质的分类 2、元素符号的意义及其正确的书写 教学方法: 启发讲述法、自学法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题第一课时主要包括元素及元素符号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通过分析水分子、氧分子、氢分子的构成,从原子的角度引导学生建立起元素的概念,然后通过元素概念,使学生学会对物质的简单分类。第二部分内容通过创设疑问使学生意识到元素符号存在的必要性,从而引出元素符号。并使学生理解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通过分散记忆与集中记忆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尽快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与读法。 学情分析: 教材在第一单元第一节从学生熟悉的几种物质水、氧气、氢气入手,给出了它们的分子结构示意图和用元素符号表示的化学式,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通过“原子的构成”的学习,学生对原子的种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且知道同种原子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不同种类的原子根本区别在于核内质子数不同,为“元素”概念的建立进行了知识的铺垫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教师)1、原子是由什么构成的? 2、水是由和组成的? (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 [引入新课]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那么元素到底是什么?元素之间有哪些必然的联系呢?今天我们旧来学习第四节第一课题元素及元素符号。 [投影]水分子、氧分子、氢分子结构示意图 (教师)要求学生思考水分子与氧分子中都含有哪种原子?它们为什么属于同种原子?水分子与氢分子中都含有哪种原子?它们为什么属于同种原子? (学生)观看投影思考得出:水分子与氧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因为它们的质子数都为8,所以都属于氧原子;水分子与氢分子中都含有氢原子,因为它们的质子数都为1,所以都属于氢原子。 (教师)我们把质子数为8的氧原子统称为氧元素,质子数为1的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请同学们阅读课本45页第一自然段,明确元素的定义。 (学生)阅读课本找出答案 (教师)氢元素、氧元素为什么是不同种元素?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判断元素种类的依据是根据质子数是否相同。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不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不同。

2013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鲁教版)

2013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鲁教版)第三节化学与农业生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肥的种类和特性 2.学会对铵根离子的检验 3.了解常见化肥使用的注意事项 过程和方法: 1.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2.增强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重点: 1.化学肥料的种类和特性 2.铵根离子的检验 难点: 1.铵根离子的检验 2.化学肥料成分的记忆。 课前准备: 教师:以举出所知道的化肥引出课题,对常见的化肥的物理性质,让学生通过观察、看书自己总结;对铵根离子的检验的教学通过实验,激发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实

验去探究; 学生:通过设置一定的问题让学生看书、讨论、实验探究,重点掌握化肥的种类和特性。 教学过程: 一.化学肥料 1、氮肥 氨水NH3?H2o易溶于水低温密封 碳酸氢铵NH4Hco3 硝酸铵NH4No3 氯化铵NH4cl 硫酸铵(NH4)2So4 尿素co(NH2)2 【小结】氮元素可使植物细胞加速分裂和生长,促进植物枝叶茂盛。磷元素使植物提早开花结果,增强抵抗力。钾元素有利光合作用,促进作物生长健壮。这三种元素都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成分。 【结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逸出,这是快速检验铵盐的方法。 2、磷肥 它是含有磷酸根的盐。主要有磷矿粉(主要成分是磷酸钙)、钙镁磷粉(主要成分是磷酸钙和磷酸镁)、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

磷酸二氢钙) 磷酸二氢铵NH4H2Po4磷酸氢二铵(NH4)2HPo4 3、钾肥 硫酸钾(2So4)氯化钾(cl) 碳酸钾(2co3)(草木灰的主要成分) 4、复合肥料 硝酸钾No3 磷酸二氢钾H2Po4 5、微量元素肥料 如B、n、cu、Zn等 6、农家肥料 二、农药 1、作用 2、危害 三、随堂检测题 l.氨水见光后易挥发和分解,所以容器口必须___,且放在棕色瓶中。 2.硝铵在高温或猛烈撞击时会爆炸,碳铵在受热时会全部分解成气体。尿素的含氮量最高,肥效持久。铵盐跟碱性物质反应,会放出___. 3.草木灰中的钾肥主要成分是______,它的水溶液呈________。

初中化学方程式汇总(鲁教版)

★鲁教版★初中化学方程式 一、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 2 点燃 2MgO 现象:(1)发出耀眼的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白色粉末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 2点燃 Fe 3 O 4 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注意: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 2 △2CuO 现象:铜丝变黑。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 2点燃 2Al 2 O 3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色固体生成。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或爆炸:2H 2 + O 2 点燃 2H 2 O 现象:(1)产生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6、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 2点燃 2P 2 O 5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大量白烟。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 2点燃 SO 2 现象: A、在纯的氧气中 发出明亮的蓝紫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在空气中燃烧 (1)发出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 2点燃 CO 2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 2 点燃 2CO 1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 2 高温 2CO(是吸热的反应) 1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 2点燃 2CO 2 现象:发出蓝色的火焰,放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 2 + H 2 O == H 2 CO 3 现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注意:某些非金属氧化物+水→酸如: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1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 2O == Ca(OH) 2 (此反应放出热量) 14、无水硫酸铜鉴定水:CuSO 4 + 5H 2 O = CuSO 4 ·5H 2 O 现象:白色粉末变成蓝色 15、工业上制盐酸(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 + Cl2 == 2HCl 16、溶洞的形成中碳酸钙的溶解:CaCO3 + H2O + CO2 == Ca(HCO3)2 17、制取四氯化硅:Si + Cl2 =SiCl4(液态) 二、分解反应: 18、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 2O 通电 2H 2 ↑+ O 2 ↑ 现象:(1)电极上有气泡产生。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体积比)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19、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 2O 2 MnO2 2H 2 O+ O 2 ↑ 现象:有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0、高温锻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CO2↑(工业制取氧化钙、二氧化碳) 21、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现象:石蕊试液由红色变成紫色 22、氯化镁电解制取金属镁:MgCl 2通电Mg + Cl 2 ↑

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鲁教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三节化学与农业生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肥的种类和特性 2.学会对铵根离子的检验 3.了解常见化肥使用的注意事项 过程和方法: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增强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重点: .化学肥料的种类和特性 2.铵根离子的检验 难点: .铵根离子的检验 2.化学肥料成分的记忆。 课前准备: 教师:以举出所知道的化肥引出课题,对常见的化肥的物理性质,让学生通过观察、看书自己总结;对铵根离子的

检验的教学通过实验,激发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去探究; 学生:通过设置一定的问题让学生看书、讨论、实验探究,重点掌握化肥的种类和特性。 教学过程: 一.化学肥料 氮肥氨水 NH3•H2o 易溶于水 低温密封 碳酸氢铵 NH4Hco3 硝酸铵 NH4No3 氯化铵 NH4cl 硫酸铵 2So4 尿素 co2 【小结】氮元素可使植物细胞加速分裂和生长,促进植物枝叶茂盛。磷元素使植物提早开花结果,增强抵抗力。钾

元素有利光合作用,促进作物生长健壮。这三种元素都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成分。 【结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逸出,这是快速检验铵盐的方法。 2、磷肥 它是含有磷酸根的盐。主要有磷矿粉(主要成分是磷酸钙)、钙镁磷粉(主要成分是磷酸钙和磷酸镁)、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 磷酸二氢铵NH4H2Po4 磷酸氢二铵(NH4)2HPo4 3、钾肥 硫酸钾(k2So4) 氯化钾(kcl) 碳酸钾(k2co3)(草木灰的主要成分) 4、复合肥料 硝酸钾kNo3 磷酸二氢钾kH2Po4 5、微量元素肥料 如B、mn、cu、Zn等 6、农家肥料 二、农药

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鲁教版)

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鲁教版) 奇妙的化学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天然材料:木材、棉花、石料等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人造材料:塑料、玻璃、不锈钢等通过化学变化制的的,属于化学制品 2、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利用、功能材料研制、生命过程探索等 二、观察化学变化 1、镁条燃烧(1)现象:①发出白光②放出热量③生成白色粉末点燃(2)结论: 镁+氧气氧化镁 Mg O2 MgO 2、锌与稀盐酸反应(1)现象:产生气泡(2)结论:锌+盐酸→氯化锌+氢气Zn HCl ZnCl2 H 23、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应(1)现象:生成蓝色沉淀(2)结论:硫酸铜 + 氢氧化钠→ 氢氧化铜 + 硫酸钠NaOH CuSO4 Cu(OH)2↓ Na2SO 44、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1)特征:有新物质生成(2)伴随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沉淀、产生气体(3)伴随能量变化: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电能 5、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6、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7、绿色化学:课本P7 又称环境无害化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的理想是不在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原料百分之百转变成产物,生产对环境友好的产品。 三、物质组成的奥秘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铜是由铜原子构成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2、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如: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第二节化学之旅 一、从问题开始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基本环节: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交流评价 三、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第三节走进化学实验 一、认识常见的化学仪器试管酒精灯滴瓶量筒烧杯锥形瓶集气瓶水槽坩埚钳长颈漏斗分液漏斗胶头滴管铁架台玻璃棒托盘天平 二、实验基本操作 1、原则:“三不”(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2)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3)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用量:(1)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2)未指明用量时,取用最少量(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取1—碘的酒精溶液)(5)性质:(1)导电性:有些溶液能导电如:酸、碱、盐溶液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一、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 2Mg + O2点燃 2MgO 现象:(1)发出耀眼的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白色粉末 2、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O2点燃 Fe3O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注意: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3、铜在空气中受热: 2Cu + O2△2CuO 现象:铜丝变黑。 4、铝在空气中燃烧: 4Al + 3O2点燃 2Al2O3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色固体生成。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或爆炸: 2H2 + O2点燃 2H2O 现象:(1)产生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6、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 4P + 5O2点燃 2P2O5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大量白烟。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点燃 SO2 A、在纯的氧气中 发出明亮的蓝紫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在空气中燃烧 (1)发出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C + O2点燃 CO2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2C + O2点燃 2CO

1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 2 高温 2CO (是吸热的反应) 1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2CO + O 2 点燃 2CO 2 现象:发出蓝色的火焰,放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CO 2 + H 2O == H 2CO 3 现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某些非金属氧化物+水→酸 如: SO 2 + H 2O == H 2SO 3 SO 3 + H 2O == H 2SO 4 13、生石灰溶于水: CaO + H 2O == Ca(OH)2(此反应放出热量) 14、无水硫酸铜鉴定水: CuSO 4 + 5H 2O = CuSO 4·5H 2O 现象:白色粉末变成蓝色 15、工业上制盐酸(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 2 + Cl 2 点燃 2HCl 16、溶洞的形成中碳酸钙的溶解: CaCO 3 + H 2O + CO 2 == Ca(HCO 3)2 1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 4 + 2O 2 点燃 CO 2 + 2H 2O 现象: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8、乙炔的充分燃烧: 2C 2H 2 + 5O 2 点燃 4CO 2 + 2H 2O 现象:乙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带浓烟,在氧气中燃烧火焰明亮不冒烟。 19、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C 2H 5OH + 3O 2 点燃 2CO 2 + 3H 2O 现象:发出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0、葡萄糖的氧化: C 6H 12O 6+6O 2 ===缓慢氧化 6CO 2 + 6H 2O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上)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1、化学,是有关物质变化的学问。是利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原因和规律,继而根据这些规律来改变和创造物质。 2、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3、如何知道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A、有新物质生成; B、伴随现象(发光、发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 4、蜡烛燃烧实验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3)检验产物 H 2 :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CO 2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化学变化还会伴随能量的变化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交流与表达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坩埚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坩埚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水槽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毫升。(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鲁教版初中化学教案

鲁教版初中化学教案 【篇一:鲁教版初中化学教案汇编四】 第五单元第二节 课题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活动与探究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度;能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测试一些物质的ph。 2.通过对各种操作的比较及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建立正确的测试和读数方法。 3.让学生自主测试,拓展活动的空间,培养尊重事实的观念和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教学疑点 1.不同生长时期的水果和蔬菜ph是否相同,建议测不同生长时期番茄ph进行了解。 2.观察头发光泽需要哪些条件,建议增强光线和利用放大镜观察。 3.生取几次的平均值。重点和难点 1.测试方法。 2.活动方式:学生主持;分组实验。实验准备 ①分组准备:每组有520 ml 为1、4、7、13的溶液,头发五束(同一个人的头发)。 试纸、玻璃棒、镊子、小刀、纱布、放大镜、弹簧秤等。教学设计 ph(1、4、7、10、13)溶液的小烧杯中,等会观察。 61 生1:溶液的ph<7ph>7显碱性,ph=7显中性。生2:测定pH的最简单的方法是用ph试纸。 点评: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做主持,本身就是对能力的训练,把讲台让给学生,同学们相互理解与支持,合作有了更大的自主空间,行为和表达更具有学生自身的特点。但主持人和同学们是处于同一知识平台,随时需要老师的指点,老师在课前要帮助主持人理好提纲。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用ph试纸来测一些物质的ph。今天的主持人为a(男)同学和b(女)同学。(主持人上台) a:说是主持,我们会和同学们一样,也要做实验,我们一起做,一起讨论。 b:各组还要把结果写在黑板上,看哪组做得最好。(两位主持人在讲台上做)学生分组实验:测稀硫酸、稀盐酸、水、氢氧化钠溶液的ph。(老师在黑板上画表) (学生自由上台在黑板上板书实验结果)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物质的溶解性》说课稿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物质的溶解性》说课稿 开场白:各位评委好,我是X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题目是《物质的 溶解性》,下面开始我的说课,根据新课标理论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设计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实行说明,首先说一下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物质的溶解性》是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1单元第3节的 内容。本节课主在前两节的基础上,定量研究溶质在一定量水中溶解 的限度。本节包括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两个方面的内容。在“溶解度”部分介绍了物质的溶解度与溶剂和温度的关系说明了物质在一定溶剂 和温度下溶解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以此得出了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然后,探究溶解度曲线——包括回执溶解度曲线、分析和应用溶解度 曲线、比较溶解度数据表和溶解度曲线的区别、体会列表法和作图法 两种数据处理方法的不同作用等,引导学生体检数据处理的过程,学 习数据处理的方法。最后,简单了解气体的溶解度、并结合相关汽水 的讨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密切相关。 过渡:这是对教材的理解,下面说一下本班学生的情况。 二、说学情 基于溶液在化学(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只 定性地了解溶液的组成和基本特征是不够的,还应定量地理解溶液。 本节以溶解度为核心,展开对溶液的定量研究。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知识内容上加深了,研究方法上要求提升了,对学生的水平要求 提升了一个层次。在本节学习中所需的相关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等数学 知识,学习已经具备,一般不会造成学习障碍。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 题是:对溶解度概念的使用时忽略条件;对问题缺乏科学全面的分析而 产生一些模糊或者错误的理解,例如认为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