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汉维比喻性词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 史震天

汉维比喻性词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

史震天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摘要: 汉维语中都存在着大量的比喻性词语, 由于各自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 在比喻的主体与客体之间进行选择也不尽相同。本文从汉维两种语言中比喻性词语的喻体与喻义词的对应关系入手, 探讨了其内在的文化内涵并阐述了它们的翻译方法。

[作者简介]史震天(1940—) , 男, 新疆大学教授, 硕士生导师。

关键词: 比喻性词语; 文化内涵; 翻译途径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 0823 (2003) 01- 0041- 04

汉维语都存在着大量的比喻性词语,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在比喻的主体与客体之间进行选择也不完全相同。语言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它不仅是信息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而比喻是语言表达中运用最广泛的手段之一,有人称之为“语言艺术中之艺术”。它蕴涵着丰富而独特的民族文化色彩。民族特色迥异的设喻方式给不同文字的翻译设置了障碍,增添了难度。本文拟从汉维两种语言中喻体与喻义间的对应关系着手,对其内在的文化内涵及翻译方法做些探讨。

一、喻体与喻义之间的对应关系

比喻,俗称“打比方”即“以彼物比此物也”(朱熹)。比喻的成

立条件便是本体与喻体之间有某种相似点。比喻性词语可以通过熟语(含成语、俗语、惯用语、典故、格言等诸多形式)表现出来。熟语包孕着极其丰富的内容,是一个民族文化历史观念的反映.它反映着民族的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电传统、地域风貌等等特性,具有鲜明的“民族情调”。汉维两种语言对同一本体设喻时,采用的喻体有同有异,喻体与喻体之间的对应关系也不相同。

(一)完全对应关系

由于人们对生活总是有着不同体验.对客观世界育着不同的认识.因此彼此用词、理解词义的方式、角度也总是不一样。然而我们都属于人类,生活在同一物质世界里.自然生活条件基本上是相同的或相似的。因此.我们各自的语言中就存在着不少选词、用词上的相同之处。按词汇数量的比例来说,这种偶合现象在描写客观事物时似乎最明显。例如汉语和维语把“人体上肢前端拿东西的部分”分别称为“手”和“J声”.把“人和动物身体下部接触地面的肢体”叫做“脚”和“拙B”。有的词不仅本义相同.而且各自语言中的引申义也吻台。现以“头”(首)与“L声b”为例说明之。这两个词在汉

语和维语里的意思是:

(1)“动物身体的最前部分”和“人体的最上部分”。如:“他低下了头”:“uJL 00j岁.一声”

(2)物体的顶端、末稍。如:山顶:0■抄;棍子的两端:—0乱-¨

(3)首领、头目。如:士兵头目:oo乩斤

(4)首要的、为首的.总的。如:首席代表:“。3■b;总路线:ob-一■b

(5)开头、最初。如:月初:oo aB;话头:0■童b心

(6)头(量词)。如:一头洋葱:jh■b∥

(7)头发。如:(让)剃头:副山J弘并Jb

可见.在汉维语的比喻性词语中存在着喻体与喻义完全对应的现象。试看以下例句:

(1)名词类比喻性词语:

①纸老虎、』_岁爿j止d

②连锁反应

⑧半边天

4。pJ匕一jk一∥吖

0j 3一片:

④铁饭碗 d弘j弘争

(2)动词类比喻性词语:

①趁热打铁 6P 1“玉j0 0j弘争

②坐吃山空j岫k0,=;≯L;叫啤1心声

③不打不相识∥o婶崎弘叫

④孤掌难鸣 3咄pJ声秘d哆b

(3)形容词类比喻性词语:

①白色恐怖 6一j,j—Lj齿

零,灯下黑争这1ju L53岁甘j—哼

@,象狐狸一样狡猾 j爰^-乱“d岁

这种比喻的形似、意似属文化重合现象。然而在两种文化、两种语言中喻体、喻义完全对应的情况毕竟有限.更为常见的则是部分对应和非对应关系。

(二)部分对应关系

因为语言具有民族性,在比喻手段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结果就出现了喻义相同而喻体不同的现象。例如:

①铁公鸡 6bj受Jll=;(直译:石豆子)

②胆小如鼠 d·j夤声岁(直译:鸡心小胆)

③有其父必有其子

63爿弘Yb∥Jb““0 YB

(直译:花奶牛的犊儿杂色尾巴)

,S家丑不可外扬

。叫d》山一Jb t。叫崮q k扣J声

(直译:手断了在袖筒里.头破了在帽子里)

喜:胜者王侯败者贼

剖LJ萝,^嘁-ou扣—尉q

(胜者称王.败者遭殃)

(三)非对应关系

每个民族的语言都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因而在设喻方式的运用上各具特色。如何处理具有典型民族色彩的比喻是对译者的一个考验,必须认真对待、慎之又慎。尤其是一些“似是而非、貌合神离”

的比喻性词语。例如:汉语中的“红娘”一词.其指名部分是一位叫做“红娘”的婢女的名字.但其文化背景意义却是指乐意帮助别人完成美满姻缘的好心人。“梨园”一词的指名部分是指种植着梨树的果园.但其文化背景意义则是戏院或戏剧界的别称。对待同一事物.不同民族的文化感情色彩可能完全不同。比如:“飞蛾扑火”(又作:灯蛾扑火)比喻自取灭亡,而ul广崞015jqd乙Jjj萝一词在维吾尔人心目中却是追求光明的象征。“醋”在汉语中可指与爱情相关的嫉妒之心,如“醋坛子”,但维语中的№It,一词则绝无这种文化色彩,再如“鸳鸯”一词在汉语中常用来比喻夫妻.而j一扣一词却无此含义。

二、比喻性词语中的文化内涵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而不同的文化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各l9的个性又有普遍的共性。共性使文化之间的交流成为可能.而个性则构成了翻译中的障碍。这种障碍便来自于两种文化的差异。

迄今为止.各国学术界对“文化”所下的定义已不下二百个。从广义来看.作为社会现象的文化是一定的人的群体创造和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还是一个社会学术语.按照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

英国语言学家约翰·莱昂斯认为:特定社会的语言是这个社会文

化的组成部分.每一种语言在词语上的差异都会反映使用这种语言社会的事物、习俗以及各种活动在文化方面的重要特征。这一点在比喻性词语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比喻是通过“相似联想”对本体进行设喻的.同一喻体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所引起的联想不尽相同。历

史文化背景、物质生产劳动、传统文化观念、宗教信仰等文化因素均在比喻性词语中有所表现。

(一)历史文化背景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其社会发展的真实记载。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反映在言行上尤为明显。如:“过五关斩六将.夜走麦城、舌战群儒、鸿门宴、暗渡陈仓、逼上梁山、煮豆燃箕、指鹿为马、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诸如此类,它们与汉文化密切相关.显示出了鲜明的民族特点。维语中的∥“止。一萝童h■乒6kB(不是阿帕克霍加的施舍饭:不是白吃白拿的);d啦岫·j 0山副Fu(像布谷和再乃普一样:天生的一对);∥咛乱o.Jbj0匕(脸厚得象阿}、杜哈力克的靴掌:脸厚得象城墙)等都来自一定的历电典故和民间传说。

(二)物质生产劳动

劳动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语言。比喻『生词语的产生与人民的物质生产劳动密切相关.几乎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比喻性词语。例如:“无规矩不成方圆”、“趁热打铁”、“无风不起浪”、“浑水摸鱼”、“未雨绸缪”等词语分别与木匠、铁匠及海洋渔业有关。“三下五除二”、“二一添做五”则源于汉民族的传统计算工具一算盘的口诀。维语中的々。..率j3结扣0Lii崎o—崎声o—_Y尹oLiL亏oj j莹

;:?_一(后长的犄角超过了先长的耳朵:后来者居上)豳·■咄00·∥L峙0套乱_匕j—k.一b咛(一匹马扬不起土尘,既使扬起土尘也出不了名: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J嵫l。声一J略b岛梦·j0舅(鸡梦的是土坷拉,山羊梦的灌木林)等词语折射出维吾尔先民从事过畜牧业生产的历史。而d“jq 43u-.一0b·Ljy—o L;(问的是高山,回答的是果园;答非所问)则与园艺业生产和居住的生态环境有着渊源。

(三)传统文化观念

“岁寒三友”松、竹、梅在汉语词汇中象征着坚忍不拔的优良品质和威武不屈的高风亮节,而维语中与之相对应的词只不过是三种普通植物,没有什么特殊的文化含义。有些词在一种语言文化里具有丰富内涵和外延并能引起美好的联想,而在另一种语言文化里却平淡无奇、毫无文化意义;或者在甲语言中具有褒义色彩,而在乙语言中却具有贬斥意义。比如“牛”在汉文化里被视为勤劳、忠诚的象征。古往今来不少仁人志士皆喜以牛自喻。鲁迅先生曾有“俯首甘为儒子牛”的名言,诗人藏克家亦有“老牛明知夕阳怠,不用扬鞭自奋蹄”的佳句。而在维语中往往用"/t5(牛)做喻体来形容某些蠢笨的行为或状态。

(三)宗教信仰

宗教是比喻性词语的一个来源,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国三大宗教,它们对中国人,尤其对汉民族有着深远的影响。汉语中的许多比喻性词语都有着强烈的宗教文化色彩。例如:“借花献佛”,“放下屠

刀、立地成佛”,“四大皆空”等都具有浓厚的佛教文化色彩。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点石成金”的内涵则与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杀身以成仁”、“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名不正则言不顺”等词语渗透着浓厚的儒家学说色彩。而维吾尔语中的“0弘山L l,声”(真主保佑),“du6 b岱j。。扎l·声”(去真主的营地——归天)“0≯莹j勺·一3j萝I,笋”(真主打,土地吞——天诛地灭)等则折射出浓厚的伊斯兰教文化刍.彩。

三、翻译方法

(一)直译

当比喻性词语中的喻体,喻义完全对应时可采取直译法。它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语的民族色彩,达到使译语读者多接触原语的文化色彩并逐渐去接纳它的目的。翻译作为一种语际间的交际,既是一种语言的转换过程,也是文化的移植过程。译者在这里充当着文化传播者的角色。例如:

(1)……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

要痛的。(《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3山山号山0kJb-j电灿L;dh.ju崮强d...

(。q.711 u芦L弩j扭萝)

(2)她象一个小孩子子信任大人一样,信任代表主任

啊!人家走过的桥比她走过的路还长啊!(《创业史))。

‘jtLof崮片j虬jb乱呼j k—J乒L瞄。j岁

J J’J、Y JJ‘…

j出jJ3笋o&萝pj乒!mj删d。。矗出

!声,t j.ytit,争-山,刖爿0kb出,萝

(。q.96 L5卢L咛j黛萝)

穹。3 u卢。广y,=!·∥“o u卢o 0“声灿(3)

...3声0_j,·d_。.0&u萝一·0j。

(。q.123“u—j争b乏乙山一,,)

蛇不说自己弯,反说路不直。敌人是很狡猾的……

(《克孜勘山下)第129页)

一3j声知?lj尸t—Y尸山一一(4)

拶萝13,J扣岁一-uJ,00 d。。《。-婶础LL

.uJ0广I313一莹声丫—_d—≯j

(。q.129“L5一j岁b抄山一”)

“牛犊再撒腿跑,还是离不开草堆”铁木儿爷爷吁了口

气说。 (《克孜勒山下)第134页)

(二)套用或借用

两种语言中的比喻性词语部分对应时可采用套用或借用法,即在保留原有喻义的前提下,套用和借用译语比喻来代替原语比喻。如: (1)给人家干活,端着人家的碗,只要能过去就过去

了。(《创业史》第一部第12页)

·一p。白一.j岁乱_d t 0舢出厶

.^q争止0a..ly.·LJ,幽。pJ uJ,

(。q.20 L5卢L咛j扭萝)

(2)捆绑不成夫妻。他不爱你这个地方了.他想跑就让他跑。(‘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笋铀b曼萄。一.3NLJ爿必L;出k L;—上L;√…/· l/”√‘u …

.0弘J·辩·‘_岬j o-叶b.0&_bk

(。q.597 u芦心吁JA芦)

(3)我要是一想到那火热的战斗生活.心里就恨不得一下子飞到塞外去——“好男儿当马革裹尸还”我想就是这个时候了。(1青春之歌,第l71页)咛q t od哦。j“乙一10f_山一j“”....oJd忡己J哆6l-≯争

(。q.277 u声山埽j血萝)

借用法是一种变通手法,把原文的字面意义直:革过来不能传达原文真正的文化内涵时应改变原文的形象和比喻说法,并且要考虑到译文的文化特色。采用内涵相似的现象来加以处理。但需特别注意的是应尽量避免使用译文中具有典型民族文化特征的词语来替代原文中民族色彩浓厚的词语。否则译文会变成“四不象”,达不到翻译的目的。

(三)意译

汉维两种语言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许多比喻|生词语貌合而神离。既不能直译,又无法借用时.只好采用意译法。如:风马牛不相及.6舅一Y信6lok智上

快刀斩乱麻 6山乏尹-在k uLo

翻译中,对带有典型民族文化色彩的词语应谨慎处理。如:

乏地如此之大,难道竟连一个十八岁的女孩子的立锥

之地都没有?(《青春之歌'第36页)

户虹“o岁t‘咛G t龇bb崮d o乙峰峥≯

s一爿_b d。。灿一∥弘k

(。q.54 L5声山咛j咖萝)

“立锥之地”典出《史记·留侯世家》“灭六国之后,使无立锥之地。”立锥,插锥子,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通常多用“无立锥之地”。此处采用意译法处理得恰到好处。

翻译中文化内涵的处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王佐良先生曾指出:“他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翻译是两种思想文化转换的过程,作为译者,在处理比喻性词语时,在深入了解本民族文化的同时更要深入了解异域文化,真正了解原文的意思,将附加在原语上的“超语言信息,即文化信息”传递过去。并力求使原语与译语在各自文化里的含义相当。作为文化传播者的译者,应努力加强和增进不同文化在读者心目中的可理解性;尽量缩短两种语言间的距离,清除由于缺乏理解,甚至误解而造成的障碍,真正使译文成为传播文化的一种媒介。

参考文献:

Eli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

公司,2000.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r 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l 989.

[3]王秉钦.文化翻译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4]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

社.】999.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Tran slation of

Figare of Speech in Uygur and Chinese Language

SHI ZHEN- tian

(S chool of H um anities, X inj iang U niversity ,U rum qi 830046, Ch ina)

Abstract: Bo th U ygu r and Ch inese L anguage abound in f igu rat ive Ph rases . Cho ice ism ade dif2

feren t ly in f igu re of speech betw een sub ject and ob ject in con sequence of differen t social and cu ltu ral backgrounds. The p resen t essay studies it s in ternal cu ltu re and expounds t ran slat ion sk ill in respect of

the co rresponding relat ion of f igu rat ive ph rases betw een Ch inese and U ygu r languages.

KeyWords: f igu rat ive ph rase; cu ltu ral conno tat ion; t ran slat ion app roach

·44·

? 19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