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小学体育高效课堂

如何实现小学体育高效课堂
如何实现小学体育高效课堂

如何实现小学体育高效课堂

摘要: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追求教学高效是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永恒主题,是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相伴而生的。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提高教学有效性,创建高效课堂,成为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体育有效策略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历来是教师追求的目标,做为新时期的教育者,我们理应以去伪存真的务实态度,广泛汲取先进教育教学思想精华,博采众长,为已所用,真正从学生的终生发展出发,去组织好我们的课堂,力求达到高效。什么是高效课堂?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呢?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我们谈谈小学体育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根据我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拙见。

一、制定教学目标

当前,课堂教学低效性表现在课前准备上是教学设计不精心:虽然绝大多数教师课前都能做到认真备课,吃透教材,也能够沉着、自信的去面对学生,但很多教师备课却只停留在对教参、现成教案的照抄照搬,没能精心设计教学目标与方法,没能超越教材。因而,要做到高效,课前准备工作必须做好。教师虽然不再像过去那样把结论、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往往是以“启发”的方式提出问题,但教师在“启发”式提问时往往缺少等待,提出问题后很快就以暗示性的语言迅速把学生引到设计好的标准化的路线上来,迅速指向标准答案,一个教学过程就这样完成了。这对知识的传授也许是高效的,但是高效的背后牺牲的却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空间和权利。再者,遇到突发事件缺少随机应变,从容应对的教学机智,发现不足,不能及时纠正。要高效就必须做到“三动”,真正调整好课堂状态,让学生不仅思维动起来,思想也要动起来。同时要加强科学的学法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是高效的前提。指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自己去寻求方法,这是有效教学规律之一。

二、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兴趣

体育课主要是从事各种身体练习,身体练习属于运动条件反射,它是在大脑皮层支配下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义的运动。和谐的气氛能够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建立起适中的兴奋状态,便于接受新知识,掌握新动作,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学习锻炼。相反,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之间存有隔阂,学生的心理状态就会出现不均衡,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就会降低。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发扬民主,课堂上面带微笑,启发引导,循循善诱,并运用面部表情、眼神、姿势等肢体语言,对学生的学习给予鼓励、肯定和赞许。教师既要做他们的家长,关心爱护他们,又要做学生的朋友,帮助、尊重他们,组织好每一次活动,关注每一个学生,“学优生”、“学困生”要一视同仁,认真对待和设法满足他们的每一个正当要求。当学生练习失败时,要给予鼓励,当学生练习成功时要及时表扬,当学生焦虑不安时要给予安慰。从而使学生对教师敞开心扉,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心情舒畅中上好体育课。

三、利用形式多样化,展开教学

由于学生的生理特点、体型、性别、素质、接受能力的差别,我们应运用这些差别,引起竞争。如我在教六年级接力跑时,让学生分为男女两组进行“圆圈接力跑”,男的在外圈、女的在内圈。这样男女同学一起比赛,一起竞争,教学气氛就很浓厚。设置差别教学,条件好的学生由于适当限制了他的优势、或者加大难度,这样就缩小差别,条件好的学生想获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整个课堂教学也活跃起来了。灵活运用差别,就会使我们体育课教学生动活泼,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就会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了。在体育教学中,如果教法单一、

形式单一,就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变化多样,根据学生好胜心理特点、引入竞赛,效果就不同了。如教加速跑时,不利用多样竞争形式就叫学生分组跑、学生跑两次就厌烦了,就叫苦叫累了。于是让学生运用胸前贴报纸加速跑,从练习中学生知道为什么跑得快,跑得快报纸就不会掉下来的道理,然后利用分组比赛贴纸跑、纸掉下少的组为胜队。最后再次把快速跑的动作要领加以规范,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的提高。这样,学生就会从内心发出笑声,增强竞争意识,提高教学效果。

四、培养体育思维,提高学生的终生体育意识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思维和终身体育意识。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维特点,开拓思路,挖掘潜能,让学生深刻领悟到体育锻炼可以有效促进身心健康发展,鼓励他们提高运动技能,培养科学的体育思维。对于学生体育思维的训练要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作为体育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使其具备坚强的意志和积极的态度,从而激发他们内心的紧迫感和内驱力,摒弃消极、功利的体育思维,倡导健康、积极的体育思维,协助他们达成体育训练目标。此外,还要提高学生的终生体育意识,使体育锻炼成为学生的终身追求。要让学生意识到,在生命发展的各个阶段,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只有不断坚持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才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提高个人的整体素质。

五、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驾驭课堂的能力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体育课不同于别的学科,体育课在操场上进行,学生常常会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自制力差,有一点“风吹草动”,注意力马上转移,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具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利用有效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低年级学生喜欢节奏感强的练习,在队列练习中可以用口哨、掌声等进行,也可让学生自己喊口令,这样更容易吸引学生,练习起来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在进行游戏活动时,我发现有很多学生一高兴起来往往就得意忘形,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连蹦带跳,甚至还有的出现在地上打滚,你追我、我追你的现象等等。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提醒学生遵守纪律,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要实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教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深入了解学生,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探索和总结,将对学生的训练落到实处,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学有所获,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丁建.素质教育视角下构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之我见[J].运动,2012.

[2]章东.如何构建小学体育的高效课堂[J].吉林教育,2016.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