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学五年级解方程专题

(完整版)小学五年级解方程专题
(完整版)小学五年级解方程专题

小学五年级解方程专题

前言:对于初次接触字母表示数的小学生,理解数字和字母之间的关系会比较困难,这个专题我们就给大家形象具体的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一、字母表示数。

1、什么是字母表示数呢?

一个叫做a的箱子。一个用来装数字的箱子。

但这个箱子里面装了什么数,我们暂时不知

由此可见,数字和字母运算是计算不出最终结果的。即:a + 3 ,3a ,3 ÷a等都是无法算出最终得数的,这种情况下的式子,我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代数式。

此外,代数可以作为答案,填写在填空题。

例: 小明有3颗糖,小红有a颗糖,他们一共有 3 + a 颗糖。

解析:由于3和a相加,无法计算出最终得数,所以我们把3 + a

这个代数式,作为了最终答案。

二、解方程。

1、什么叫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解析:两个要点①含有未知数

②等式

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要求的,才叫做方程。

例:3+b=10 3a+5>10

3+4=7 2a+8<15

2、解方程。

在解方程之前呢,我们必须要明白等号(“=”)的意义。

简单来讲,等号是指两边的式子,计算结果相等

3 + 2 = 5

左边=5 等号成立右边=5等式的性质:正好的左边和右边,同时加上、减去、乘以、除以相同的数,等号仍然成立。

3、解方程的方法。(重难点)

在这里我们提供两种解方程的理解方法。

(1)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等式的性质:正好的左边和右边,同时加上、减去、乘以、除以相同的数,等号仍然成立。

3 x + 5 = 17

3x + 5 - 5 = 17 - 5 两边同时减去5 3x= 12 计算两边

3 x÷3=12÷3 两边同时除以3

x = 4 计算两边

此方法,需要明确处理问题的顺序。

①能化简的先化简。

②按照先算加减,后乘除,最后算括号的顺序解题。

(二)、利用四则运算计算法。

这一个方法,需要大家牢记以下内容

1、加法:加数 + 加数=和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3、乘法: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除法: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例: 2x + 5 = 13 先处理加法,在处理2x

2x=13-5 加数=和-加数

2x=8 计算两边

x=8÷2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x=4 计算两边

题型1(把带有x的整式看成整体计算)

5x+5.3=20.3 3x÷4=2.3 20÷x+25=30

15+x=28.5(要检验) 2.4x+2=28.4(要检验) 9.5—x=5

题型2(能化简的先化简,再把带有x的整式看成整体计算)

1.2×6-2x=3.2 4×3-x÷2=8 72÷6+8x=60

3x—2×5=14 6x-12.2×5=5 12.5+x+25=56

题型3(带括号的方程,方法1:去括号;方法2:把括号里面的整

式看成整体计算)

3(x+1.5)=21 (200-x)÷4=30 25÷(3—x)=12.5 (x-110)÷60=4 0.1(x+5)=3.3×0.2

题型4(含有多个x的要合并成一个x,再计算)

5x-2x=18 3x+18=1.5x 2x+4x+18=78

11x+11.5x=22.5 12x=300-2x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