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系统油温过高的危害及预防

液压系统油温过高的危害及预防
液压系统油温过高的危害及预防

液压系统油温过高的危害及预防

液压系统的工作介质除了传递能量外,还起着润滑、防锈、冲洗系统内的污染物质并带走热量等许多重要的作用。

一.系统中油温过高的危害

1.液压油的粘度下降

液压油的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过高液压油的粘度会下降,容易产生泄漏,使容积效率降低。同时,润滑性能变差,

因而造成磨损加剧,甚至发生烧结现象。

2.液压系统的零件因过热而膨胀

由于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线胀系数、受热和散热条件不尽相同,各部分受热膨胀情况也不完全一样,因而产生的变形也不同,很

可能会破坏相对运动的零件原来正常的配合间隙,导致摩擦阻力增加,使阀芯易卡死。同时,高温使润滑油膜变薄,机械磨损增加,造成元件中的精密配合面因过早磨损而失效甚至报废。

3.破坏了油液的氧化安定性和热安定性

氧化安定性:是指液体抵抗与含氧物(特别是空气)起化学反应的能力。

热安定性:是液体在高温下抵抗化学反应的能力。

油液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热、氧和金属材料等的影响而发生氧化,使油液变质。当温度、压力增高时,氧化速度就会加快,氧化所生成的物质会增强对金属的腐蚀性。

4.加速密封件老化变质、寿命缩短、丧失密封性能,使系统严重泄漏。

密封材料使用温度范围

静密封动密封

丁腈橡胶-30~+100 -30~+80

聚氨酯橡胶-30~+80 -20~+80

氟橡胶-30~+150 -30~+100

硅橡胶-60~+200一般不用

丁基橡胶-20~+130 -20~+80

乙丙橡胶-30~+120 -30~+100

聚四氟乙烯-100~+260 -100~+260

(表一)

表一所示的是密封的使用温度范围,橡胶密封件的使用寿命一般大于1000h,跟油温有直接的关系。若油温越高,会使橡胶材

质加速老化,致使密封件唇部磨损剧烈,造成系统泄漏。

5.易产生杂质

油温过高,容易汽化,使水分蒸发,元件易产生穴蚀。油液氧化形成胶状沉积物,堵塞过滤器滤芯和液压阀内阻尼孔,使系统

工作不正常。

二.油温过高的原因

1.油的品种和粘度等级不符合要求。

每个品种的液压油,都适应工作在不同环境的液压系统中。例如:长时间运转的液压系统,应使用L-HM抗磨液压油。

2.液压油污染严重

由于内部和外部存在的客观条件,在环境比较恶劣区域(灰尘大、潮湿地区),液压系统工作时间越长,油液中越容易混入杂质

和污物,绘破坏液压元件配合表面的精度,增加泄漏,严重时使元件寿命短。尤其是当污物通过滤油器时,会被吸附在滤油器内的

滤芯上,造成吸油阻力和能耗增加,引起油温升高。

3.油箱内液面过低

油箱内油量太少,液压系统就没有足够的流量将系统内部产生的热量带走,导致油温升高。

4.系统中混入空气

低压状态下,空气在油中形成很多小气泡,当其运动到高压区时,这些小气泡将被高压油瞬间击碎,受到极具压缩而破碎的气

泡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引起油温升高。

5.滤油器堵塞

类型特点过滤精度/mm压差/MPa用途

网式结构简单,通油性能好,可清洗但过滤精度低0.1 0.025一般装在液压泵吸油管路上,保护油泵.

线隙式滤芯由金属丝绕制而成,过滤能力大,但不宜清洗. 0.03-0.1 0.02-0.06一般用于低压(小于2.5 MPa的回路或辅助回路)

纸质滤芯由酚醛树脂或木浆的微孔滤纸组成,易阻塞,不易清洗. 0.005-0.03 0.35用于精过滤,可在38 Mpa高压下工作.

油液经过过滤器时产生压力降,其值与油液的流量、粘度和混入油液的杂质数量有关。产生的压差越大,说明滤网已严重堵塞,油液通过的流量减少,使油温升高。

系统类别润滑系统传动系统伺服系统特殊要求系统

压力/MPa 0~2.5≤7>7≥35≤21≤35

颗粒度/μm≤100≤25≤5≤5≤1

可见,越是高效能的液压系统,所需求的过滤精度也就越高,当杂质和灰尘过多被吸附在滤芯上时,将造成吸油阻力增大。

6.冷却循环系统工作不良

冷却器分为风冷式和水冷式,目前本钢各单位的液压站所用的大多为水冷式。液压系统的能量转化和传递过程中会产生能量损失。如机械能和液压能转化成热能,冷却器的作用就是把这些热能导出。

种类特点冷却效果

蛇形管式结构简单、直接装在油箱中散热面积小,油的运动速度很低,散热效果很差。

列管式水从管内流过、油从筒体内管间流过、强化冷却效果散热效果好

波纹板式利用板片人字波纹结构交错排列形成的接触点,使液流在流速不高的情况下形成紊流,提高散热效果。散热效果好

翅板式采用水管外面通油,油管外面装横向或纵向的散热翅片,增加的散热面积达光管的8-10倍。冷却效果比普通冷却器提高

数倍

冷却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水质处理较差,一些沉淀物积附于冷却管或冷却板的表面,越积越多并逐渐将冷却水管管径变

小乃至堵塞,阻止了冷却水对油的冷却传递作用。

8.零部件磨损严重

液压缸的缸筒与活塞、液压阀的阀芯与阀体、泵类(如齿轮泵的齿轮与泵体和侧板、柱塞泵的柱塞与缸筒)之间都是靠间隙密封的,这些元件的磨损将会引起内部泄露的增加因而引起油温升高。

9.系统调定压力过高或溢流阀调定压力低于液压泵输出压力

10.环境因素影响

天气太热或液压站附近有热源,辐射热大,会使油温升高。

三.预防措施

1.合理选用油液的牌号,对一些有特殊要求的设备应选用专用液压油。长时间高负荷运转、换油时间较长时,应选用性能好的

抗磨液压油,目前本钢各单位的液压系统大多使用L-HM型46号液压油。

产品符号组成、特性和主要应用介绍粘度等级适用温度

L-HH不加添加剂或加有少量抗氧剂的精致矿油,抗氧和防锈性能较差,用于低压或简单机具的液压系统15、22、32、46、68、100、150 0 -80℃

L-HL中性油,加入抗氧、防锈、抗泡等添加剂调和而成。具有良好的防锈及抗氧化安定性,使用寿命较机械油长1倍以上,主

要应用于机床和其他设备的低压齿轮泵系统。15、22、32、46、68、100、0 -80℃

L-HM具有良好的抗磨性,在中高压条件下能使摩擦面具有一定的油膜强度,降低摩擦和磨损,有良好的润滑性、防锈性和抗

氧化安定性,适用于各种液压泵的中、高压液压系统。15、22、32、46、68、100、150 10 -60℃

L-HV适用于环境温度变化较大和工作条件恶劣的低、中、高压液压系统。15、22、32、46、68、100、150 0 -60℃

L-HR适用于环境温度变化较大和工作条件恶劣的低压液压系统。15、32、46、-20 -60℃

L-HS应用同L-HV油,但低温粘度更小,适用于严寒区,也可四季通用。10、15、22、32、46 -40 -40℃

L-HFAE水包油型乳化液,低温性、粘温性和润滑性差,但难燃性好,适用于煤矿液压支架。7、10、15、22、32 5 -50℃

L-HFB油包水型乳化液,低温性差,适用于冶金行业中、高压,高温和易燃场合的液压系统。22、32、46、68、100 5 -50℃

2.对液压介质进行周期性的更换。液压介质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乳化、热反应等因素而变质。所以,要进行周期性的更换,一般时间大约在一年左右,伺服系统在八个月左右。

介质种类普通液压油专用液压油汽轮机油乳化液(水包油)乳化液(油包水)

更换周期/月6-12 6 12 2-3 12-18

3.设备初运转时应向液压泵的注油孔注油并手动盘动液压泵与电机之间的联轴器运转几圈,使泵中吸满油液,以免吸入空气或

因缺少润滑在高速旋转状态下产生热量,使油温升高甚至磨损元件。

4.选用适当的冷却器,冷却器的选择与功率损失有关。对现有设备和机器的功率损失测量,测量在一定时间里油温的上升情况,从而根据油温的上升计算出功率损失。例如:油箱容量为400L,油温在两个小时从20℃上升到70℃,环境温度为30℃,期望油温60℃,求其产生的热功率?

Pv=损失功率(kw)

P01=当量冷却功率(kw/k)

V=油箱容量(L)

P油=油密度(Kg/L)矿物油为0.915 Kg /L

C油=当量热容量(KJ/kgk)矿物油为1.88 KJ/kgk

ΔT=系统中的油温(℃)

t=运行时间(min)

T1=期望油温(℃)

T3=环境温度(℃)

建议考虑10%的安全余量,则当量冷却功率

0.175KW/K的功率损失必须由冷却器导出,才能保证系统油温工作在正常温度范围内。(在正常使用状态下,一般油温在35 -60℃范围内)

5.定期更换滤芯,保证油液清洁,油路畅通。

6.系统压力调节不宜过高,首先应满足执行元件所需要求,一般不超过额定压力。系统溢流阀作为安全阀防止液压系统过载,

其设定压力应比液压泵输出压力高8﹪-10﹪。

7.液压系统设备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

四.结束语

液压技术向着高压、高频、快速响应、精确制导等方向发展,对介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故障排除也比较困难,但液压系统80﹪的

故障都是和液压介质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液压介质的选用、日常的维护等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使液压系统

运转的更稳定,使用寿命更长。

液压油污染的来源、危害及其控制对策

液压油污染的来源、危害及其控制对策 摘要:液压油在液压系统中主要作用是传递动力,同时还对液压系统中的运动部位进行润滑与防护。本文介绍了液压油污染的来源,分析了污染对装备液压系统的危害,提出了液压油污染控制对策。 关键词:液压油污染来源危害控制对策 0 引言 液压传动设备在各行各业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现代化的工程机械上体现得尤为充分。液压传动技术有其不可比拟的优点,这是它得以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液压传动设备又有其脆弱的一面,其中抗污染能力低是突出的弱点。据有关资料记载,液压故障有70%~80%是由液压油污染导致的。要证液压系统正常、可靠的运行,必须要保持整个液压系统的清洁。 液压油是否清洁,直接关系机械能否正常工作。液压油是液压机械的血液,具有传递动力、减少元件间的摩擦、隔离磨损表面、虚浮污染物、控制元件表面氧化、冷却液压元件等功能。因此液压机械的故障直接与液压油污染度有关,所以控制液压油污染是十分重要的。 1 液压油污染物的来源 1.1固体污染物 来自液压系统的管道、液压元件如液压缸,胶管、泵、马达、阀、液压油箱等,在系统使用前未冲洗干净,在液压系统工作时,污染物就进入到液压油中。 1.2外界侵入的污染物 外界的空气、水、灰尘、固体颗粒,在液压系统工作过程中,通过液压缸活塞杆、胶管接头、液压油箱、空气滤清器等进入液压油中。液压油中混入空气,可使液压系统产生噪声,引起汽蚀、爬行及振动;空气还会加速油液的氧化,使液压油的性能变差。水分混入液压油会使液压系统在高温高压时产生汽蚀现象,降温后凝结成水。水分腐蚀金属,并加速油的氧化劣化,使油液润滑性能降低,温度低于0℃时,甚至会结成冰,阻碍油液流动,堵塞油路。 1.3内部生成污染物 液压系统组装、运转、调试及液压油变质也不断产生污染,直接进入液压油中,如金属和密封材料的磨损颗粒,吸油、回油滤芯脱落的颗粒和纤维,液压油因油温升高、氧化变质而生成胶状物,吸油管路密封不严造成吸入空气等。

轧钢液压系统油温过高的原因及预防优选稿

轧钢液压系统油温过高的原因及预防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轧钢液压系统油温过高的原因及预防 1、液压油油温过高的危害 ①液压油粘度、容积效率和液压系统工作效率均下降,泄漏增加,甚至使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②液压系统的零件因过热而膨胀,破坏了相对运动零件原来正常的配合间隙,导致摩擦阻力增加、液压阀容易卡死,同时,使润滑油膜变薄、机械磨损增加,结果造成泵、阀、马达等的精密配合面因过早磨损而使其失效或报废。 ③加速橡胶密封件老化变质,寿命缩短,甚至丧失其密封性能,使液压系统严重泄漏。 ④油液汽化、水分蒸发,容易使液压元件产生穴蚀;油液氧化形成胶状沉积物,易堵塞滤油器和液压阀内的小孔,使液压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因此,液压油油温过高会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降低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并增加设备的维修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严重时还会造成设备停机。 2、液压油油温过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油品选择不当

油的品牌、质量和粘度等级不符合要求,或不同牌号的液压油混用,造成液压油粘度指数过低或过高。若油液粘度过高,则功率损失增加,油温上升;如果粘度过低,则泄漏量增加,油温升高。 预防措施:选用油液应按设计院推荐的牌号及设备所处的工作环境、气温因素等来确定。当液压元件和系统保养不便时,应选用性能好的抗磨液压油。 (2)污染严重 工作现场环境恶劣,随着机器工作时间的增加,油中易混入杂质和污物,受污染的液压油进入泵、马达和阀的配合间隙中,会划伤和破坏配合表面的精度和粗糙度,使泄漏增加、油温升高。 预防措施:一般在累计工作1000多小时后换油。换油时,注意不仅要放尽油箱内的旧油,还要替换整个系统管路、工作回路的旧油;加油时最好用120目以上的滤网,并按规定加足油量,使油液有足够的循环冷却条件。如遇因液压油污染而引起的突发性故障时,一定要过滤或更换液压系统用油。 (3)液压油箱内油位过低 若液压油箱内油量太少,将使液压系统没有足够的流量带走其产生的热量,导致油温升高。 预防措施:在实际操作和保养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中对液压油油位的规定。 (4)液压系统中混入空气

开式液压系统与闭式液压系统区别及优缺点(转载)

开式液压系统与闭式液压系统区别及优缺点 开式系统 开式系统是指液压泵1从油箱5吸油,通过换向阀2给液压缸3(或液压马达)供油以驱动工作机构,液压缸3(或液压马达)的回油再经换向阀回油箱。在泵出口处装溢流阀4。这种系统结构较为简单。由于系统工作完的油液回油箱,因此可以发挥油箱的散热、沉淀杂质的作用。但因油液常与空气接触,使空气易于渗入系统,导致路上需设置背压阀,这将引起附加的能量损失,使油温升高。 在开式系统中,采用的液压泵为定量泵或单向变量泵,考虑到泵的自吸能力和避免产生吸空现象,对自吸能力差的液压泵,通常将其工作转速限制在额定转速的75%以内,或增设一个辅助泵进行灌注。工作机构的换向则借助于换向阀。换向阀换向时,除了产生液压冲击外,运动部件的惯性能将转变为热能,而使液压油的温度升高。但由于开式系统结构简单,仍被大多数起重机所采用。 闭式系统 在闭式系统中,液压泵的进油管直接与执行元件的回油管相连,工作液体在系统的管路中进行封闭循环。闭式系统结构较为紧凑,不口空气接触机会较少,空气不易渗入系统,故传动的平稳性好。工作机构的变速和换向靠调节泵或马达的变量机构实现,避免了在开式系统换向过程中所出现的液压冲击和能量损失。但闭式系统较开式系统复杂,由于闭式系统工作完的油液不回油箱,油液的散热和过滤的条件较开式系统差。为了补偿系统中的泄漏,通常需要一个小容量的补液泵进行补油和散热,因此这种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半闭式系统。 一般情况下,闭式系统中的执行元件若采用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时,由于大小腔流量不等,在工作过程中,会使功率利用率下降。所以闭式系统中的执行元件一般为液压马达。 工程机械液压传动系统,有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国内小吨位汽车起重机通常采取具有换向阀把持的开式系统,实现履行机构正、反方向活动及制动的请求。中、大吨位起重机大多采用闭式系统,闭式系统采取双向变量液压泵,通过泵的变量转变主油路中液压油的流量和方向,来实现履行机构的变速和换向,这种节

液压系统温度过高原因

液压系统温度过高原因 液压系统过热主要是由系统本身及系统外部两种因素造成的。 (1)系统内部因素 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如果系统调节不当,尤其是阀类元件调整未到位,使阀杆档位经常处于半开状态而产生节流;或者是系统过载,使过载阀长期处于开启状态,起闭特性与要求的不相符;或者压力损失超标等因素都会引起系统过热。 (2)系统外部因素 使用、保养方法不当也是引起系统过热的主要原因。 油品是维持系统正常作业的重要介质,保持油品良好的性能,是保证系统传动性能和效率的关键。有些用户对液压系统的用油品质、牌号不注意,或者误购假油,误用粘度过高或过低的液压油,都会使油液过早的氧化变质造成运动副磨损而引起发热。热量可通过油箱及元件向四周散发或是流经热交换器冷却。但如果液压油散热器和油箱的散热面被灰尘、油泥等覆盖,形成保温层,则会因传热系数降低或散热面积减小而影响整个系统散热;如果风扇转速太低、风量不足,或者发动机虽转速正常,但风扇因皮带松弛而使速度偏低,引起风量不足;或是油路不畅,回油路堵塞引起背压增加;或实际环境与原设计的使用环境温度差别太大等因素,均会造成系统的散热能力不足。 为了保证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必须将工作介质的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除控制外围介质温度,避免气体混入系统的油液中,避免气体压缩能量转化为热量;减少压力损失,限制阀内油液速度等因素之外,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按使用维护说明书要求选用液压油,保证油液的清洁度,避免滤网堵塞。 (2)定期检查油位,加足油量。 (3)注意实际作业环境与设备所允许的使用环境温度是否相符。 (4)定期清洗液压油散热器及油箱表面,保持其清洁以利于散热。 (5)正确调节、合理使用设备,尽量不使阀杆处于半开状态,避免大量高压工作油液长时间地溢流,减少节流发热。 (6)按要求调整系统压力,避免压力过高,确保安全阀、过载阀等在正常

注塑机温度过高会有哪些危害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https://www.360docs.net/doc/d216522637.html,)注塑机温度过高会有哪些危害 注塑机又可以称为注射机和注射成型机,注塑机可以分为立式、卧式、全电式。注塑机可以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那么注塑机温度过高会有哪些危害? 注塑机温升过高五大危害:使机械产生热变形,油的粘度降低,橡胶密封件变形,加速油液氧化变质,同时也使空气的分力压降低。 危害之一:使机械产生热变形 液压元件中热胀系数不同的运动部件因其配合见习变小而卡死,引起动作失灵、影响液压系统的传动精度,导致部件工作质量变差。 危害之二:使油的粘度降低

注塑机温升过高将导致油的粘度降低,泄漏增加,泵的容积效率和整个系统的效率会显著降低。由于油的粘度降低,滑阀等移动部件的油膜变薄和被切破,摩擦阻力增大,导致磨损加剧。 危害之三:使橡胶密封件变形 注塑机温升过高会使橡胶密封件变形,加速老化失效,降低密封性能及使用寿命,造成泄漏。 危害之四:加速油液氧化变质 注塑机温升过高会加速油液氧化变质,析出沥青物质,降低液压油的使用寿命。析出物堵塞阻尼小孔和缝隙式阀口,导致压力阀卡死而不能动作、金属管路伸长而弯曲,甚至破裂等。 危害之五:导致部件工作质量变差 注塑机温升过高会导致部件工作质量变差,油中溶解空气逸出,产生气穴,致使液压系统工作性能降低。液压系统的理想工作温度应介乎45度-50度之间,原因是液压系统是依据一选定的压力油粘度而设计,但粘度会随着油温的高低而变化,进而影响系统中工作元件,如油缸、液压阀等,使控制精度和响应灵敏度降低,对于精密注射机的情况尤甚。 同时温度过高亦会加速密封件的老化令其硬化、碎裂;温度过低则加工能量消耗大,使运转速度降低。因此密切注意液压油的工作温度是十分必要的。油温过高的原因多样,但多归于油路故障或冷却系统的失效等。 更多注塑机相关资讯,请持续关注变宝网资讯中心。 本文摘自变宝网-废金属_废塑料_废纸_废品回收_再生资源B2B交易平台网站; 变宝网官网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d216522637.html,/newsDetail385067.html 网上找客户,就上变宝网!免费会员注册,免费发布需求,让属于你的客户主动找你!

液压系统油温过高的危害及预防

液压系统油温过高的危害及预防 作者:谢宝义赵文颖 1、液压油油温过高的危害 ①液压油黏度、容积效率和液压系统工作效率均下降,泄漏增加,甚至使机械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②液压系统的零件因过热而膨胀,破坏了相对运动零件原来正常的配合间隙,导致摩擦阻力增加、液压阀容易卡死,同时,使润滑油膜变薄、机械磨损增加,结果造成泵、阀、马达等的精密配合面因过早磨损而使其失效或报废。 ③加速橡胶密封件老化变质,寿命缩短,甚至丧失其密封性能,使液压系统严重泄漏。 ④油液汽化、水分蒸发,容易使液压元件产生穴蚀;油液氧化形成胶状沉积物,易堵塞滤油器和液压阀内的小孔,使液压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因此,液压油油温过高会严重影响机器的正常使用、降低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并增加工程机械的维修成本。 2、液压油油温过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油品选择不当 油的品牌、质量和黏度等级不符合要求,或不同牌号的液压油混用,造成液压油黏度指数过低或过高。若油液黏度过高,则功率损失增加,油温上升;如果黏度过低,则泄漏量增加,油温升高。 预防措施:选用油液应按厂家推荐的牌号及机器所处的工作环境、气温因素等来确定。对一些有特殊要求的机器,应选用专用液压油;当液压元件和系统保养不便时,应选用性能好的抗磨液压油。 (2)污染严重 施工现场环境恶劣,随着机器工作时间的增加,油中易混入杂质和污物,受污染的液压油进入泵、马达和阀的配合间隙中,会划伤和破坏配合表面的精度和粗糙度,使泄漏增加、油温升高。 预防措施:一般在累计工作1000多h后换油。换油时,注意不仅要放尽油箱内的旧油,还要替换整个系统管路、工作回路的旧油;加油时最好用120目以上的滤网,并按规定加足油量,使油液有足够的循环冷却条件。如遇因液压油污染而引起的突发性故障时,一定要过滤或更换液压系统用油。如,一台YZT14G型压路机出现液压油油温过高、振动力不足的故障;检查发现,液压油呈乳白色,已变质、黏度下降,更换液压油后压路机运转恢复正常。(3)液压油箱内油位过低 若液压油箱内油量太少,将使液压系统没有足够的流量带走其产生的热量,导致油温升高。预防措施:在实际操作和保养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中对液压油油位的规定。如,一台PC2003型液压挖掘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液压油温度过高故障;检查液压油箱,发现油位低于规定值很多,由于液压系统过度缺油,使液压油循环过快,未能充分静置散热,结果油温升高;按规定加足液压油后,液压油温度随即降至正常范围。 (4)液压系统中混入空气 混入液压油中的空气,在低压区时会从油中逸出并形成气泡,当其运动到高压区时,这些气泡将被高压油击碎,受到急剧压缩而放出大量的热量,引起油温升高。 预防措施:经常检查进油管接口等封处的密封性,防止空气进入;同时,每次换油后要排尽系统中的空气。如,一台PY184型平地机液压油温度过高,同时伴有液压噪声;检查发现,液压泵进油口连接软管有少许损坏,吸入空气,导致油温过高,更换软管后平地机运转状况良好。

液压油污染原因、危害及如何防治

精心整理 液压油污染原因、危害及如何防治 本文简介了液压油污染的原因、危害、防止及相关标准 液压系统的故障至少有75%以上是由于液压油的污染所造成的。液压油的污染使液压系统产生故障或损坏的形式有以下几种类型: 1)性能不稳定 2)性能恶化 3)元件损坏 液压油被污染会大大降低了液压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和寿命,耗费油液造成经济损 所列: 1.1潜在污染

自制的零件在加工、装配、试验、贮存、运输等过程中,铸造型砂、切屑、磨料、焊渣、锈片、涂料细片、橡胶碎块及灰尘等有害物质在液压系统开始工作之前,就已潜伏在系统中,同样,在外购件中也会潜伏着上述污染物。 1.2侵入污染 液压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外来污染物(如灰尘、潮气、异种油等)可经油箱通气孔和加油口侵入系统,如通过往复运动的活塞杆、注入系统中的油液、油箱中流动的空气、溅落或凝结的水滴、流回油箱中的漏油等使污染物侵入系统中,造成污染。 一般认为,新购进的液压油是清洁的。其实不然,如容器的漆料和镀层、注油软 100 漂移。当污染物颗粒嵌入阀芯滑动面间,使移动阻力增大,反应迟钝,动态响应速度变慢,严重时阀芯被卡牢。 在液压油固体污染物中,金属颗粒约占75% ,尘埃约占15% ,其他杂质如氧化物、纤维、树脂等约占10% 。磨损使阀的泄漏增加,造成控制阀流量放大系数及控制灵敏度下降,使泵、马达、液压油缸的容积效率降低,控制系统刚性减小等。 2.2 对液压元件的影响

液压元件工作性能的下降与颗粒污染物的数量、大小、形状、密度和硬度等有关。其中数量、大小、硬度起主要作用。 液压油中固体颗粒污染物使泵的运动件表面磨损加剧,刮伤、咬死,泵的效率降低,故障频繁寿命缩短。如某注塑机的叶片泵产生噪声大、温升高和压力波动大等故障。经分解检查,发现转子端面、配油盘磨损严重,定子工作面则完全磨坏。 阀类元件的共同特点是阀芯和阀体配合精密,间隙很小,带有硬度的固体颗粒物一旦嵌入滑动面中,使阀芯移动困难或卡牢,磨损加剧阀口密封被破坏而产生故障。伺服阀污染敏感性试验表明:每100mL油液中,直径1- 5μm的颗粒超过25-500万 增加 1 供货商提出明确要求,在运输和保管过程中,所有的油口都必须加盖密封,防止污物侵入。 2)装配前所有的元件和辅件必须仔细清洗,清洗干净后,用塑料胶带封闭所有油口。 3)加强液压油的管理,液压油进厂必须进行取样检验,检验合格的油还需再过滤,才能注入油箱。 4.2 防止侵入污染

高低温环境对液压油的影响

高低温环境对液压油的影响 商佑芳(株洲工学院株洲412000)1叫13多 液压油是液压系统实现动力传递的重要工作介质之一,同时还对液压系统起到润滑、防锈、缓冲、冷却等作用。随着液压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液压油的使用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环境温度的影响。我国地域广阔,南北环境温度差异较大,一月份气温在一18。c以下的地区占全国面积的56%,部分地区冬季最低气温达一50。c。丽南方的最高室外气温高达50。c,同时,野外作业的机械设备的环境温度可达70。c一80。c,油温则高达130。c。这些地区的一些机械设备需要露天作业。对于一般的工程机械,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使用相应的液压油就较容易解决这个问题。但对于一些特殊场合,如航空航天、全天侯工作的军事装备等,在较短的时间内,其工作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就要求液压油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1常用液压油的特点 目前国内常用的液压油有L—HL液压油、L—HM抗磨液压油、L—HV低温抗磨液压油、L—Hs低凝抗磨液压油、L—HG液压导轨油、航空液压油、抗燃液压油。这些液压油的牌号以40。c粘度划分为:12#、22#、32#、46#、68#、100#等。不同牌号其性能各不相同。 L—HL液压油具有一定的抗氧防锈性能,适用于系统压力低于14MPa的液压系统。L—HM抗磨液压油抗磨性能强,适用于高压(35MPa)液压系统。在专门的抗磨性能对比测试中,L—HL油的磨损量是600mg,而L—HM油的磨损量是20。唱。L—HV低温抗磨液压油、L—Hs低凝抗磨液压油均在L—HM抗磨液压油的基础上增强了牯温性能和低温流动性。如L—HM油的粘度指数一般在100左右,凝点在一looc左右;L—HV油和L一}玛油的粘度指数一般可达130以上,凝点分别在一30。c和一柏。c以下。L—HG液压导轨油具有特殊的“防爬”性能。航空液压油具有很低的凝点(一60。c)和很高的闪点(+2lo。c),适应的温度范围大(可达一45。一180。c),牯度指数可达200以上。据测试,12#航空液压油500c时的粘度为12.23舢2/s,150。c时的粘度为3.585m2/8,一40。c时的粘度为497.8m2/s。抗燃液压油是高水基介质,适用于高温易燃的场合。 2液压油的基本性能 (1)牯度:粘度反映油品的内摩擦力,是表示油品油性和流动性的一项指标。粘度越大,油膜强度越高,流动性越差。变化的程度。粘度指数越高,油品粘度受温度的影响越小,其粘温性能越好;反之越差。 (3)闪点:闪点是表示油品蒸发性的一项指标。也是油品着火危险性的指标。闪点越高,高温性能越好。一般认为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0c,即可安全使用。 (4)凝点:凝点指在规定的冷却条件下油品停止流动的最高温度。是表示油品低温流动性的一个熏要指标。凝点高的油品不能在低温下使用,相反,在气温较高的地区则没有必要使用凝点低的油品。一般来说,油品的凝点应比使用环境最低温度低5—7。c。 (5)酸值、碱值和中和值:酸值和碱值是指油品中含有酸值和碱值物质的指标,中和值是油品中酸值和碱值的总和。 (6)水份:水份是指油品中含水量的百分数,通常是重量的百分数。油品中水份的存在,会破坏油品形成的油膜厚度,润滑效果变差,加速有机酸对金属的腐蚀作用。油品中水份越少越好。 3离低温环境对液压油的影响 (1)低温对油品的影响 1)低温使油品粘度变大。粘度过高,油泵的自吸能力下降,液压系统压力损失增大,功率损失增大。一般认为,当粘度≥1000m2/8时,液压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粘度≥2000∞2/8时,液压系统不能正常起动。 2)低温使油品中水份凝固,凝固水附着在液压阀的零件、滤油器等的表面上,可能导致液压阀卡死,滤油器堵塞,使液压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3)低温使液压系统里的橡胶密封材料收缩、硬化等,降低密封性能甚至导致密封失效。 4)低温使油品自身收缩,特别是封闭容腔里的液压油收缩。使压力下降甚至产生负压。 (2)高温对油品的影响 1)高温使油品粘度变小,粘度过低,液压系统泄漏增大,效率下降,甚至液压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2)高温使油品的氧化作用加剧,油品中逐渐生成一些酮类、酸类和胶质、沥青质等物质,污染油品,缩短油品使用寿命。当油品氧化到一定程度,油品失效,不能使用。 3)高温使摩擦部位金属表面上形成的润滑膜发生化学作用分解,润滑膜遭到破坏。 4)高温常常会造成钢和其他有色金属在油品中的腐蚀加剧,造成零件表面损坏,同时产生腐蚀物。 (2)粘度指数:粘度指数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化2003年第4期5)高温更容易产生气泡,油品中的水份高温汽变成水蒸汽,溶解在油品中的气体(主要是空气) 111 万方数据

液压油的污染与控制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液压油的污染与控制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7 页

液压油的污染与控制 摘要:液压系统工作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机械的作业性能。本文分析了液压系统中液压油的污染原因以及对液压系统工作性能的 危害,提出了防止液压油污染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液压系统油液的污染危害控制 近年来,液压传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机械工程中液压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液压油是液压机械的血液,具有传递动力、减少元件间的摩擦、隔离磨损表面、虚浮污染物、控制元件表面氧化、冷却液压元件等功能。液压油是否清洁,不仅影响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和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而且直接关系机械能否正常工作。液压机械的故障直接与液压的污染度有关,因而了解液压油污染和掌握控制液压油污染是液压系统正常工作的保障之一。 液压油液被污染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内部的,还包括外部的。油液的污染源可概括为系统残留的,内部生成的,以及外界的侵入。 1.1潜在原因造成的污染 在液压设备设计之初,就没能将污染的客观渠道堵死。首先,没有合理选用滤油器。过滤是控制液压油污染最直接、最容易的手段。在泵的吸油口、重要元件的进油口、油箱的入口处均要设置不同精度的滤油器和合理的过滤精度。其次就是在制造、安装阶段、对元件和系统必须进行清洗。液压元件在加工制造过程中,每一个元件都需要采用净化措施。在液压元件的制造过程中,还可采用一些新的加工工艺,如采用“喷砂”工艺可去除阀块内孔的毛刺。为保证液压系统的可靠性和延长元件的使用寿命。元件组装时,必须保持环境的清洁,所有元件装配时,需 第 2 页共 7 页

轧钢液压系统油温过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1280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轧钢液压系统油温过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正式样 本

轧钢液压系统油温过高的危害及预 防措施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液压油油温过高的危害 ①液压油粘度、容积效率和液压系统工作效率均 下降,泄漏增加,甚至使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②液压系统的零件因过热而膨胀,破坏了相对运 动零件原来正常的配合间隙,导致摩擦阻力增加、液 压阀容易卡死,同时,使润滑油膜变薄、机械磨损增 加,结果造成泵、阀、马达等的精密配合面因过早磨 损而使其失效或报废。 ③加速橡胶密封件老化变质,寿命缩短,甚至丧 失其密封性能,使液压系统严重泄漏。

④油液汽化、水分蒸发,容易使液压元件产生穴蚀;油液氧化形成胶状沉积物,易堵塞滤油器和液压阀内的小孔,使液压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因此,液压油油温过高会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降低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并增加设备的维修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严重时还会造成设备停机。 2、液压油油温过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油品选择不当 油的品牌、质量和粘度等级不符合要求,或不同牌号的液压油混用,造成液压油粘度指数过低或过高。若油液粘度过高,则功率损失增加,油温上升;如果粘度过低,则泄漏量增加,油温升高。 预防措施:选用油液应按设计院推荐的牌号及设备所处的工作环境、气温因素等来确定。当液压元件和系统保养不便时,应选用性能好的抗磨液压油。

液压油的污染与处理

科力富液压油过滤机 东 莞 市 朗 拓 贸 易 有 限 公 司 科 力 富 过 滤 设 备 广 东 总 代 理

一、为什么液压系统要定期换油? 众所周知,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油,每隔一年(根据不同需求,有小部分是两年换一次)液压油都要全部抽出,清洗机器以后更换新的油品。那么,为什么要换油呢? 液压油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污染颗粒和水分,这些杂质会损坏活塞环,轴承,油路阀门及机器零配件。并且会使油品老化、变质 ,因此需要更换。 这些污染物主要是从哪里来的呢?最主要的两种污染物: ㈠ 固体颗粒: ① 输送期间污染 ② 机器制造及装配过程中 ③ 维修过程中 ④ 操作过程中 ⑤ 从排气孔进入系统 ⑥ 在活塞柱密封之间 ⑦ 接口 ⑧ 零部件或喉管磨损 ⑨ 在重新注油时用了不洁净的容器 ㈡ 水分 ① 外来水分进入油箱 ② 冷却系统损坏产生漏水 ③ 因温差而产生冷凝水 ④ 经排气口进入的水汽 固体颗粒的危害: 液压油中含有固体颗粒,会因如下原因,产生更多颗粒。 ㈠ 爆碎效应:固体微粒在高压及高速运行中发生 爆碎效应而产生磨损,磨损微粒 再经爆碎效应制造更多固体微粒。 如右图所示: ㈡ 刮伤磨损:固体微粒在间隙之间可损坏油膜 及构成磨损及刮伤磨损,从而产 生更多固体微粒。 如右图所示:

固体颗粒危害的具体表现: ① 对元件、产品有损害。微粒因动力影响产生撞击使元件表面或边缘部份脱落 (若脱落金属不及时清除便产生循环性磨损,构成更严重损害)。 ② 固体微粒产生侵蚀及刮伤磨损,从而生成新的固体微粒并在系统中产生磨 损的链式反应,会产生以下的危害: ? 间隙更大使泄漏量增加 ? 降低操作能力 ? 油压不稳,动作不顺畅 ? 系统压力不足 ? 降低系统效率 ? 增加能源消耗 ? 阻塞狭窄油路而使阀门故障 ? 加速液压油老化因此降低液压油寿命 固体微粒可保持热量,使热量在液压油中不易释放,而过热是液压油 的最大威胁:加速液压油老化、加速密封圈硬化。

液压油油温过高的危害及预防优选稿

液压油油温过高的危害 及预防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液压油油温过高的危害及预防 1、液压油油温过高的危害 ①液压油黏度、容积效率和液压系统工作效率均下降,泄漏增加,甚至使机械设备无法正常工作。②液压系统的零件因过热而膨胀,破坏了相对运动零件原来正常的配合间隙,导致摩擦阻力增加、液压阀容易卡死,同时,使润滑油膜变薄、机械磨损增加,结果造成泵、阀、马达等的精密配合面因过早磨损而使其失效或报废。③加速橡胶密封件老化变质,寿命缩短,甚至丧失其密封性能,使液压系统严重泄漏。④油液汽化、水分蒸发,容易使液压元件产生穴蚀;油液氧化形成胶状沉积物,易堵塞滤油器和液压阀内的小孔,使液压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因此,液压油油温过高会严重影响机器的正常使用、降低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并增加工程机械的维修成本。 2、液压油油温过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油品选择不当 油的品牌、质量和黏度等级不符合要求,或不同牌号的液压油混用,造成液压油黏度指数过低或过高。若油液黏度过高,则功率损失增加,油温上升;如果黏度过低,则泄漏量增加,油温升高。 预防措施:选用油液应按厂家推荐的牌号及机器所处的工作环境、气温因素等来确定。对一些有特殊要求的机器,应选用专用液压油;当液压元件和系统保养不便时,应选用性能好的抗磨液压油。 (2)污染严重

施工现场环境恶劣,随着机器工作时间的增加,油中易混入杂质和污物,受污染的液压油进入泵、马达和阀的配合间隙中,会划伤和破坏配合表面的精度和粗糙度,使泄漏增加、油温升高。 预防措施:一般在累计工作1000多h后换油。换油时,注意不仅要放尽油箱内的旧油,还要替换整个系统管路、工作回路的旧油;加油时最好用120目以上的滤网,并按规定加足油量,使油液有足够的循环冷却条件。如遇因液压油污染而引起的突发性故障时,一定要过滤或更换液压系统用油。如,一台YZT14G型压路机出现液压油油温过高、振动力不足的故障;检查发现,液压油呈乳白色,已变质、黏度下降,更换液压油后压路机运转恢复正常。 (3)液压油箱内油位过低 若液压油箱内油量太少,将使液压系统没有足够的流量带走其产生的热量,导致油温升高。 预防措施:在实际操作和保养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中对液压油油位的规定。如,一台PC2003型液压挖掘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液压油温度过高故障;检查液压油箱,发现油位低于规定值很多,由于液压系统过度缺油,使液压油循环过快,未能充分静置散热,结果油温升高;按规定加足液压油后,液压油温度随即降至正常范围。

轧钢液压系统油温过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轧钢液压系统油温过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030-62 轧钢液压系统油温过高的危害及预 防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液压油油温过高的危害 ①液压油粘度、容积效率和液压系统工作效率均下降,泄漏增加,甚至使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②液压系统的零件因过热而膨胀,破坏了相对运动零件原来正常的配合间隙,导致摩擦阻力增加、液压阀容易卡死,同时,使润滑油膜变薄、机械磨损增加,结果造成泵、阀、马达等的精密配合面因过早磨损而使其失效或报废。 ③加速橡胶密封件老化变质,寿命缩短,甚至丧失其密封性能,使液压系统严重泄漏。 ④油液汽化、水分蒸发,容易使液压元件产生穴蚀;油液氧化形成胶状沉积物,易堵塞滤油器和液压阀内的小孔,使液压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因此,液压油油温过高会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降低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并增加设备的维修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严重时还会造成设备停机。 2、液压油油温过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油品选择不当 油的品牌、质量和粘度等级不符合要求,或不同牌号的液压油混用,造成液压油粘度指数过低或过高。若油液粘度过高,则功率损失增加,油温上升;如果粘度过低,则泄漏量增加,油温升高。 预防措施:选用油液应按设计院推荐的牌号及设备所处的工作环境、气温因素等来确定。当液压元件和系统保养不便时,应选用性能好的抗磨液压油。 (2)污染严重 工作现场环境恶劣,随着机器工作时间的增加,油中易混入杂质和污物,受污染的液压油进入泵、马达和阀的配合间隙中,会划伤和破坏配合表面的精度和粗糙度,使泄漏增加、油温升高。 预防措施:一般在累计工作1000多小时后换油。

液压油的污染危害控制和选择分析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液压油的污染危害控制和选择分析正式版

液压油的污染危害控制和选择分析正 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液压油的污染将会直接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使元件过度的磨损,甚至会造成设备的故障。液压油对液压设备犹如血液对生命、清洁的液压油在系统内循环流动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润滑的重要条件。 随着机械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液压传动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现代设备中。液压传动技术和各种液压设备的使用,使得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大大提高。一个液压系统能否正常工作,除系统设计、元件制造和维护外,油的清洁度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液压油的污染将会直接影响系统

的正常工作,使元件过度的磨损,造成设备的故障。液压油对液压设备犹如血液对生命、清洁的液压油在系统内循环流动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润滑的重要条件。有关资料表明,现场70%-80%液压系统的工作不稳定和出现故障都与液压油的污染有关。因此,研究学习液压油污染和防治污染的规律性,可以更科学、更有效地开展液压油污染的防治对避免与减少液压设备及系统故障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液压油的污染 液压油污染物来源的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可分为外部侵入和内部产生两大途径。 1、外部侵入物的污染: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油温过高的危害及原因

编号:AQ-JS-07690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油温过高的 危害及原因 Harm and reason of high oil temperature in hydraulic system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油温过高的危害 及原因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油液的工作温度在30~80℃的范围内较好,此时液压元件的效率最高,液压油的抗氧化性处于最佳状态。如果工作温度超过80℃以上,即视为油温过高。 1油温过高时的主要后果 1)液压油的粘度降低 液压油粘度降低,液压元件及系统内油液的泄漏量将增加,液压泵的容积效率降低;油液流经节流小孔或隙缝式阀口的流量增大,使原来调好的工作速度发生变化,特别对液压随动系统,影响工作稳定性,降低工作精度;粘度降低后相对运动零件表面的润滑油膜变薄,会增加机械磨损。 2)使油液的氧化速度加快

导致液压油变质,降低其使用寿命。析出的沥青等沉淀物还会堵塞小孔和缝隙,影响液压系统正常工作。 3)使液压元件产生热变形 液压阀类元件受热后膨胀,使其配合间隙减小,影响阀芯的移动,增加磨损,甚至卡住。 4)使密封装置迅速老化变质,丧失密封性能。 2油温过高的原因 引起油温过高的原因很多,有液压系统设计不正确造成的,如液压油箱容积太小,散热面积不够;液压系统中没有泄荷回路,停止工作时油泵仍在高压溢流;液压元件选择不当,压力损失太大;油管细长,弯曲过多等。也有制造上的问题,如液压元件加工、装配精度不高,相对运动件之间摩擦发热过多,或泄漏严重,容积损失太大等。 从使用、维护角度来看,油温过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液压油箱中油位较低,使液压系统中的油液没有足够的循环、冷却条件。

开式液压系统与闭式液压系统区别及优缺点(转载)之欧阳家百创编

开式液压系统与闭式液压系统区别 及优缺点 欧阳家百(2021.03.07) 开式系统 开式系统是指液压泵1从油箱5吸油,通过换向阀2给液压缸3(或液压马达)供油以驱动工作机构,液压缸3(或液压马达)的回油再经换向阀回油箱。在泵出口处装溢流阀4。这种系统结构较为简单。由于系统工作完的油液回油箱,因此可以发挥油箱的散热、沉淀杂质的作用。但因油液常与空气接触,使空气易于渗入系统,导致路上需设置背压阀,这将引起附加的能量损失,使油温升高。 在开式系统中,采用的液压泵为定量泵或单向变量泵,考虑到泵的自吸能力和避免产生吸空现象,对自吸能力差的液压泵,通常将其工作转速限制在额定转速的75%以内,或增设一个辅助泵进行灌注。工作机构的换向则借助于换向阀。换向阀换向时,除了产生液压冲击外,运动部件的惯性能将转变为热能,而使液压油的温度升高。但由于开式系统结构简单,仍被大多数起重机所采用。 闭式系统 在闭式系统中,液压泵的进油管直接与执行元件的回油管相连,工作液体在系统的管路中进行封闭循环。闭式系统结构较为

紧凑,不口空气接触机会较少,空气不易渗入系统,故传动的平稳性好。工作机构的变速和换向靠调节泵或马达的变量机构实现,避免了在开式系统换向过程中所出现的液压冲击和能量损失。但闭式系统较开式系统复杂,由于闭式系统工作完的油液不回油箱,油液的散热和过滤的条件较开式系统差。为了补偿系统中的泄漏,通常需要一个小容量的补液泵进行补油和散热,因此这种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半闭式系统。 一般情况下,闭式系统中的执行元件若采用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时,由于大小腔流量不等,在工作过程中,会使功率利用率下降。所以闭式系统中的执行元件一般为液压马达。 工程机械液压传动系统,有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国内小吨位汽车起重机通常采取具有换向阀把持的开式系统,实现履行机构正、反方向活动及制动的请求。中、大吨位起重机大多采用闭式系统,闭式系统采取双向变量液压泵,通过泵的变量转变主油路中液压油的流量和方向,来实现履行机构的变速和换向,这种节制方法,可以充足体现液压传动的长处。 重型机械厂中、大吨位起重机液压工作装置,通常采取斜盘式轴向柱塞变量泵和定量马达组成的闭式系统。斜盘式变量柱塞泵的流量与驱动转速及排量成正比,并且可无级变量。闭式回路中变量泵的出油口和马达的进油口相连,马达的出油口和泵的进油口相连,组成一个封闭的液压油路,无需换向阀,通过调节变量泵斜盘的角度来转变泵的流量及压力油的方向,从而改变马达的转速和旋转方向。变量泵的流量随斜盘摆角变更可从零增添到

推土机液压系统油温过高故障的排除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8323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推土机液压系统油温过高故障的排除标准版本

推土机液压系统油温过高故障的排 除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液压系统温度高,可造成液压系统的密封件在短期内失效,也会造成液压油氧化变质,甚至造成有些部件变形损坏。最近,我公司一台D85A-18推土机,在正常使用中突然液压系统温度急剧升高,在检查过程中仅运转0.5h油温就高达124℃,远远超过了正常工作温度(50-70oC)。故障原因可能是:液压泵被拉伤、液压缸密封失效、滑阀磨损、密封件老化以及油管破损等,其中各种阀、油封和油管等的泄漏,可能是产生高温的直接原因。 排除方法:

首先测工作压力。该机的标准工作压力为14-15 MPa,实际值为14.2 MPa,说明液压泵的工作基本正常。第二,检查液压缸。主要检查推土铲提升缸14和耕土机缸10的工作情况;即提起推土铲和耕土机,使两液压缸的活塞杆自然伸出,伸出速度分别为64mm/15min和5 2mm/15min。再用推土铲和耕土机支起机体,使发动机熄火,在机体重量作用下观察两液压缸活塞杆的收回情况,结果推土铲缸的速度为84mm/15min,耕土机缸的速度为82mm/15min,均在标准范围内,说明密封效果良好。第三,检查滤油器。发现有细小的铜粉末,初步判定泵配流盘有拉伤现象,拆检后果然发现有一面配流盘有轻微拉伤。经研磨、调整间隙后装机试验,温度虽有降低,但使用0.5 h后仍超过100℃,状况无根本好转。第四,拆检液压阀。拆检

液压油油温过高的危害及预防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155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When Carrying Out Various Production T asks, We Should Constantly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Ensure Safe Production, Conduct Economic Accounting At The Same Time, And Win Mor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By Reducing Product Cost, So As T o Realize The Overall Management Of Safe Produc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液压油油温过高的危害及预防通用范 本

液压油油温过高的危害及预防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贯彻执行各项生产任务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同时进行经济核算,通过降低产品成本来赢得更多商业机会,最终实现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管理。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1、液压油油温过高的危害 ①液压油黏度、容积效率和液压系统工作效率均下降,泄漏增加,甚至使机械设备无法正常工作。②液压系统的零件因过热而膨胀,破坏了相对运动零件原来正常的配合间隙,导致摩擦阻力增加、液压阀容易卡死,同时,使润滑油膜变薄、机械磨损增加,结果造成泵、阀、马达等的精密配合面因过早磨损而使其失效或报废。③加速橡胶密封件老化变质,寿命缩短,甚至丧失其密封性能,使液压系统严重泄漏。④油液汽化、水分蒸发,容易使液压元件产生穴蚀;油液氧化形成胶状沉积物,易堵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油温过高的危害及原因(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5770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油温过高的危害及原因(正式 版)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油温过高的危害 及原因(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油液的工作温度在30~80℃的 范围内较好,此时液压元件的效率最高,液压油的抗 氧化性处于最佳状态。如果工作温度超过80℃以 上,即视为油温过高。 1 油温过高时的主要后果 1)液压油的粘度降低 液压油粘度降低,液压元件及系统内油液的泄漏 量将增加,液压泵的容积效率降低;油液流经节流小

孔或隙缝式阀口的流量增大,使原来调好的工作速度发生变化,特别对液压随动系统,影响工作稳定性,降低工作精度;粘度降低后相对运动零件表面的润滑油膜变薄,会增加机械磨损。 2)使油液的氧化速度加快 导致液压油变质,降低其使用寿命。析出的沥青等沉淀物还会堵塞小孔和缝隙,影响液压系统正常工作。 3)使液压元件产生热变形 液压阀类元件受热后膨胀,使其配合间隙减小,影响阀芯的移动,增加磨损,甚至卡住。 4)使密封装置迅速老化变质,丧失密封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