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三《胚胎移植》教学设计(经典、很好用)

人教版选修三《胚胎移植》教学设计(经典、很好用)
人教版选修三《胚胎移植》教学设计(经典、很好用)

人教版选修三《胚胎移植》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选修三“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这一节,集中讲述了胚胎移植、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的分离过程和培养这三种胚胎工程技术,而第一课时主要讲述胚胎移植方面的内容。

关于胚胎移植,教材首先从胚胎移植的概念导入,通过概念的学习使学生知道胚胎移植的含义及在胚胎工程中的地位,即体外受精、核移植、胚胎分割等任何一项胚胎工程技术所生产的胚胎,都必须经过胚胎移植技术才能获得后代,胚胎移植是胚胎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关于胚胎移植的现状和意义,教材先用数字简述了胚胎移植的现状,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再用图解的方式,从加速育种工作和品种改良、大量节省购买种畜费用、一胎多产、保存品种资源和保护濒危物种等几方面,阐述了胚胎移植在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繁殖潜力方面的意义。关于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教材是在讲述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之上,以图代文的方式进行讲述,用形象的流程图来讲解生物技术的基本程序,可使学生更深入、更直观地理解所学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

1.知识方面:“胚胎移植”这个词语在前面两个专题都曾涉及,转基因动物、克隆动物和试管动物都需要通过胚胎移植才能获得。学生通过报刊、电视等媒体对试管动物、借腹怀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有关知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本专题的基础。

2.情感方面:胚胎工程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未来科技的特征,容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使学生具有强烈的兴趣,很高的积极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列出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

(2)理解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

(3)简述胚胎移植的概念

(4)了解胚胎移植的现状和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认同胚胎移植在畜牧业领域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重点:

1.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

2.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

五、教学难点:

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

六、教学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扣紧主题,准确地从教材中提取有效信息。

2、认真阅读教材,提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问题的引领下,理解并掌握有关内容

七、教学过程:

1、导入:展示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的图片并说明其意义,提问:(1)“试管婴儿”是否就是

从试管中培育出来的?(不是)。(2)试管婴儿的培育哪些过程是在体外进行的?(体外受精和

早期胚胎的培养)。(3)那早期胚胎要发育成胎儿的场所是哪儿?(母体子宫),因此要进行——胚胎移植。从而导入新课。

(通过设问和学生思考回答,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学知识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使上

节课内容与本节课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展示该节内容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对重难点知识块心中有数。

3、 PPT展示胚胎移植的概念,提醒学生阅读。边问边带领学生对概念进行挖掘和分析,并将重点

进行板书。(具体包括:①胚胎的来源?体内受精、体外受精、转基因、核移植②什么是供体?什

么是受体?③胚胎移植成功的必要条件,或者说对受体的要求是什么?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④进

一步追问,同种的“种”指的是什么?物种还是品种?)

胚胎移植的地位如何?展示“试管牛”和“克隆牛”的流程图,带领学生复习大致程序,得出胚胎

移植是胚胎工程其他技术的最后一道工序。

(学生通过阅读,学会分析、解读概念的关键词,通过复习展示“试管牛”和“克隆牛”的流程

图,既巩固旧知识又加深学生理解胚胎移植在胚胎工程中地位的理解。)

4、过渡:为什么胚胎移植能在动物之间进行?早期胚胎移植到任何一头母牛的子宫内都能发育吗?即胚胎移植应该有怎样的生理学基础?从而过渡到本节内容的第二个知识块。

5、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P76“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这部分内容, PPT展示四个对应的问题:

①移植前后相同生理环境的保障是什么?同种动物同期发情排卵后,一段时间内,供体、受体具有

相同的生理环境。②胚胎能够收集根据是什么?早期胚胎一定时间内处于游离状态。③移植的胚胎在受体内为什么能够存活?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④受体能为移植

胚胎的发育提供所需营养吗?发育的胚胎遗传物质来源于谁呢?胚胎与受体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

联系,但遗传物质没有改变。阅读后让个别学生回答对应问题,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补充,并展

示参考答案,简要归纳以板书形式呈现。然后向学生说明本内容会有怎样的考题,并强调每一生理

学基础解决的对应问题是什么。

在学生理解了生理学基础的前提下,教师引导学生回答P76“讨论”题:①在胚胎移植操作中,怎样才能使胚胎在移植前后所处的生理环境保持一致?②供体胚胎移入受体子宫的位置,应与供体

内的位置相同或相似吗?③胚胎移植的实质是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你

认为这样的概括正确吗?通过师生讨论归纳出胚胎移植的实质是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条件下空

间位置的转移。

(在问题的强烈驱动下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去寻找答案,明确胚胎移植的生理基础,突出本课重点,突破了难点。通过考题说明,巩固了当堂内容,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通过讨论题的思考,加深学

生对生理学基础理解的同时拓宽了知识面,也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

6、过渡:学习了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我们知道胚胎移植是可行的,那么,在生产上,胚胎移植应怎样操作才能成功呢?下面来学习第三个知识块: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阅读课本76—77文字与流程图,思考: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包括哪几个步骤?每一步骤具体如何操作?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1)、供、受体母牛的选择和处理:①怎样选择供体母牛和受体母牛?②对供体母牛和受体母牛进

行怎样的处理?

(2)、配种或进行人工授精: 选择怎样的供体公牛提供精子?

(3)、胚胎的收集(冲卵):冲卵指的是冲出卵子吗?

(4)、胚胎的检查、培养或保存:检查的胚胎发育到什么时期?

(5)、胚胎移植: ①向受体母牛移植胚胎的方法有哪些?②如果胚胎暂时不移植,可先保存,应在

什么条件下保存?

(6)移植后的检查(是否妊娠): ①为什么要对受体母牛进行妊娠检查?②胚胎移植成功的标志是

什么?

归纳总结:用文字和箭头概括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适当点评,并用幻灯片展示思维拓展题:

(1)如果上述过程是为了培养世界上产奶量最高的奶牛品种之一——荷斯坦奶牛,产下的牛犊的性别要求怎样?

(2)若要让不同的受体母牛生下基因型完全相同的牛犊,应在胚胎移植前对胚胎做怎样的处理?

(3)转基因、核移植获得的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又是怎样的?

(3)联系实际,各抒己见:你对新科技下“借腹生子”现象赞同吗?

(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学生自学方面的能力得到加强,同时通过汇报自学成果,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拓展题的思考加深了对胚胎移植程序的理解,拓宽了知识面,加强了前后知识的联系,联系生活实际。其中第二个问题又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下了伏笔。第三个问题是对前面知识复习巩固。)

7、过渡:我们已经了解了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那么胚胎移植对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用呢?下面来学习胚胎移植的现状和意义。

8、让学生阅读P75,然后教师结合课本插图3-17,将现状(牛的胚胎移植技术较为成熟)及五个方面的意义:(1)加速育种工作和品种改良(2)大量节省购买种畜的费用(3)一胎多产(4)保存品种资源和濒危物种(5)可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做一综述即可。此部分蜻蜓点水,点到即止。

9、小结:展示本节课所学四个知识块:胚胎移植的概念、生理学基础、基本程序、现状和意义,提醒学生重点掌握生理学基础和基本程序。

10、做习题,检测学习效果。(通过及时的反馈练习,既使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得到及时巩固,又能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11、板书设计:

一、胚胎移植的意义:

二、胚胎移植的概念:

三、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

四、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

12、教学反思:

由问题“贯穿”课堂始终,设置的问题既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习的兴趣,也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则不仅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化被动为主动,更能活跃课堂气氛,通过考题说明和对应练习,巩固了当堂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用问题“延伸”课堂,能开拓学生视野,加强生物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并使学生能运用有关的生物知识和技能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