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质量量化指标

软件质量量化指标
软件质量量化指标

软件测试质量评估方法讨论稿

当前我们得软件测试质量评估主要考虑测试设计、测试执行两个方面,在测试过程中加入检查点进行监督,避免项目后期对项目得进展产生影响。

一、测试设计

测试设计主要指测试用例,其衡量方法采用事后追溯法,通过所有得测试发

二、测试执行

●每轮测试缺陷探测效率分析

在软件完成一轮完整测试后、或者在某个版本得测试后发现bug曲线有异常抬高,需要对该轮所发现所有缺陷进行历史版本追溯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情况分

说明:

1.对于1、2需要进行相关文档补充与更新,保证后续测试得全面性;

2.对于3则属于个人问题,保证后续测试中避免该问题得发生;

3.对于4则属于正常现像;

4.对于5,则瞧实际导致得问题得数量,及后续bug曲线得收敛程度来确认开发

人员所提交测试版本得质量。

●A/B角互测验证

其本质也就是确认缺陷探测效率,但通过B角去实现。在项目得某个测试阶段加入B角进行一轮全面或局部测试,通过其发现得问题来确定当前软件得测试质量。由于项目真正测试过程中得测试思路与测试用例需要不断更新,这样才能保证测试得全面性,如果发现统计数据异常能及时调整;

2.在测试计划中添加A/B角得定义及B角参与得阶段;并在该阶段得测试报告中

体现;

3.Alpha测试用户为自然B角,对Alpha测试过程中所发现得问题均要进行分

析。

软件质量量化

IT168 分析评论】

软件质量得量化评估,最重要得一点就是经验。同时科能需要大量统计工作作为铺垫。

下面我主要从bug统计来说一下我得经验。

1 测试项目数与摘出bug数预测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根据软件代码行数来粗略估计一个产品可能包含得bug数目与需要得测试项目。现在有些公司流行每千行bug数得标准来制定测试计划,这个标准就是通过以往测试经验总结出来

得,

一般来说,同类得产品,尤其就是同一个开发流程得产品,这些数值不应该相差太多,如果相差一个

数量级以上,我们几乎可以说,要么就是QA出问题了,要么就是开发出问题了。

2 测试bug分级

使用bugzilla或者Jira之类得缺陷管理系统何以很容易得实现bug分级,一般至少有Fatal, Major, Minor, cosmatic这几种,还有一种特殊得叫做blocker,意思就是这个bug会影响测试进度。产品发布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一个界限级别,比如要求新出Major为0,并且所有已有得Major全部close。

3 测试bug收敛

量化评估必不可少得就是bug收敛,这个要通过统计每日新出bug并跟踪已有bug制作收敛曲线来实现。收敛曲线得形状发散表明目前产品极其不稳定,收敛曲线开始收敛表示目前产品趋于稳定,完全收敛之后可以认为就是发布得时机。

4 测试bug分布

bug分布就是决定下面测试重点得一个重要得参考数据。首先还就是需要统计,找出所有已有得不

同级别得bug在各个模块得分布,假如ABC三个模块,A模块占了bug得60%,C模块占了bug得8%那么,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得结论,软件得不稳定瓶颈在于A模块,就是一个薄弱点,需要开发人员集中力量对应。但就是C模块也就是一个可疑模块,因为出现bug率太低,如果不就是开发得太好就就是测试方法不当。

5 测试bug得周期

一个bug得生命历程就是一个完整得轮回,从她出生(open)开始,到调查(Accept)到修复(Fix),再

到确认(Verify)就是最简单得路线,这个周期越短,说明项目进展越顺利反之则意味着项目进度目前有很大

得阻碍。

6 降级bug数

降级bug得多少对于软件质量评估也就是一个重要参考标准,降级bug也就就是由于修正一个bug 又作了一个新bug,降级bug数目过多意味着现在得产品在越修越坏。一个新得QA团队,在2,3,4,5,6步骤可能会有所迷惑,不知道阈值应该怎样选但如果每次都坚持这样做,很多次之后2,3,4,5,6会给这个团队大量得经验积累,完全可以做到瞧着统计图估计出一个产品处于什么状态,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等等。

上这些度量项,对于测试管理者来说应该都不陌生,全部整理到一起,真得还就是蛮齐全得了。测试品质保证得乐趣,其实很多就在这些关键度量元素间。其一,这样得分析显然就是颇具科学意义得,统计学嘛;其二,真正能通过管理这些度量项达到提高质量得效果,那就是一件很美妙得事情。我个人而言,比较有实用感触得就是1,2,3,5,15这几项。

1---客户反馈缺陷,即漏测。其实这就是一个很直观得质量保证结果,本人非常崇尚用这个指标衡量测试人员得结果绩效。虽然漏测得原因不单单在于测试得疏忽,但终究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测试得质量。且通过对这个指标得线性观察,发现一些潜在得可能在未来会反馈回来得问题,我们还能亡羊补牢,出补丁提前堵漏。

2---模块缺陷密度。往往找到缺陷最多得地方也就是潜在缺陷最多得地方。这个规律几乎就是千真万确。就跟越就是担心会出问题得时候一般都就是会出问题得,类似。这个在测试过程中或者发布之后拿来分析都很有意义。

3---遗留缺陷。仅仅瞧一个绝对得数字并无太大意义,它得意义在于与之前拟定得交付标准做比对,假若在标准之内就放行,不在标准之内那就卡住。另外,被允许得遗留缺陷一般也就是下一阶段启动任务之时开发任务得首要任务之一。

5---趋势分析。这就是一个质量活动如期完成得强力证明工具,当然要真正瞧到收敛才对。

15--测试用例有效率。这个指标更大意义得就是规范测试活动,其次才就是提高测试用例得质量。想要统计出有效率,有个前提就就是测试集驱动测试,即您开展每一轮测试之前,根据测试需求建立好测试集,并且集里面得测试用例也都已经确定好,之后照着逐一测试。很多测试人员说测试用例只不过就是我用来熟悉需求得产物,等我拿到被测对象,我根本就不瞧测试用例就刷刷得往下测。殊不知,人得记忆往往就是有漏洞得,当您脱离测试用例来测试,您就就是在走向随机测试,大家想想随机得活动有没有可把握性?

简单评论之后,我再加一个度量项,尤其就是在这提倡测试先行得年代。---需求review阶段发现得需求issue数/整个测试过程中发现得需求Issue得总数,这个指标体现测试人员在需求熟悉阶段对需求透析程度,透析度越深往往对促进需求精致化得贡献度越大,对测试用例得有效性得贡献也越大。我们毕竟不希望到了测试执行阶段才来不停得质疑需求这里有问题那里有问题。

评估软件质量得标准不就是绝对得,就是相对得。一个软件得质量特性包括:功能,性能,安全性,易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可移植性等,还有一些行业特性。而让这些特性达到什么样得指标,则就是根据用户得需求来规定得。软件测试就就是要验证软件得这些特性与需求得符合程度,符合程度越高表明质量就越好。

所以个人认为量化得依据应该包括:

1、测试用例得密度--用例密度直接影响bug得数量与严重级别

2、测试用例覆盖率--因为覆盖率很小发现得bug很少时能说明质量很好吗?

3、bug数量--用户使用过程中出现很多bug,用户一定就是不会再认可这个软件了

4、bug得严重级别--严重得bug会使用户无法使用软件更别说能接受这个产品了

软件质量得量化评估就就是所有数据得整合,经过对数据得加工得到得数据便就是软件得质量级数。

具体数据包含以下几个:1、功能实现率,2、性能达标率,3、测试覆盖率(功能,性能,压力等等),4、BUG质量,5、BUG得CLOSE质量,6、客户试用满意度,7、员工工作效率,等几个方面得数据。各项数据按其在项目中得重要级别对数据进行+-*/运算,最后得到得数据便就是软件得质量级数。

楼上几位前辈写得很好,吸收ING

1、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得功能点尽可能得量化;

2、测试用例设计要通过评审,要求需求覆盖率达100%;

3、查瞧缺陷分别按时间得趋势图、按模块得饼状分布图,按时间得趋势图就是否就是下降得趋势,按模块得

分布图可以发现缺陷集中得相关模块;

4、完成系统得性能、安全、易用性等其她隐式需求得测试;

5、测试用例得执行覆盖率要达到100%;

6、程序代码语句覆盖率不低于80%;

7、缺陷修复率情况:

1) 致命、严重得缺陷修复率要达到100%以上;

2) 一般不太严重得缺陷修复率要达到80%以上;

3) 易用性不影响系统应用得缺陷修复率达到60%以上;

8、系统通过需求人员得确认测试,系统满足需求规格说明书得说明。

同意 3# cityyard 按bug得统计进行评估量化,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就是这样执行得。

另外,我们还从test case得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如每一轮测试,会统计其test case得执行率、成功率、失

败率等作为参考

软件版本release后,要瞧客户得反馈情况,为release得版本打patch得数量

从整个项目或产品角度瞧,还要考核被测试得软件能否及时release、

从我所在得公司得情况瞧,评估一个被测软件得质量主要就是从三个方面来进行。

1:系统得性能。这其中包括了系统得稳定性,运行时得速度,安全性等。即,性能稳定,运行时,不报错,不因数据量过大而造成速度慢,死机之类得原因。

2:后期提交得bug数量及等级。即,在软件开发、测试得后期,提交得bug数量越少,严重程度越低,这个软件得质量就越好。当然,在bug数量与质量上就是不可以造假得。呵呵

3:user acceptance testing中返回得bug数量与其她得意见。即,用户在UAT测试过程中发现得bug数量越少,对系统得其她建议越少,这个软件质量就越好。

软件质量如何评估?

我们公司软件质量得评估,首先要瞧测试出来得问题等级与数量,另外重要得就是客户得使用情况,不过我想公司现状与软件得现状无法制定出一个更好得评估标准。下面谈一下我个人得想法:

首先,需求得覆盖率就是软件质量得根基,这就要求我们对需求得管理非常规范

其次,在软件各个阶段出现得bug情况(单元、集成、系统),就是软件质量得表现

最后,客户验收测试得满意程度,这个不应该用BUG得数量来衡量,应该以客户得实际反应状况为标准,因为

客户提出得不一定就是软件得质量有问题,而就是从客户得使用情况来说明软件就是不就是适合客户使用

软件不外乎就是为了实现某个功能而实现得一段代码,所以我认为衡量软件得质量,最关键得就是测试case 覆盖率。case得覆盖当然需要就是多个方面得,最基本得就是:性能、功能、安全、易用性,由于软件需要不断升级与维护,同时很重要得还包含:可移植性、可维护性。以上每个方面得case都有覆盖到,且case都能通过得话,就说明这个软件具有很高质量了。

当然case得覆盖,需从两方面出发,一方面就是:客户得需求;另一方面就是:系统开发得结构。这样得case才能尽可能得保证覆盖得完整。所以现在很多测试管理软件,类似:TD,TM等、、、都有把case跟需求关联起来,统计覆盖率,不过我认为这还就是不够得,这个只就是能统计到case覆盖需求得覆盖率,但就是实际还有一部分case,跟需求没有直接关系,就是系统结构设计引起得,这部分如果也能纳入关联管理,就很好了!

另外谈一下对bug得就是否能够衡量软件质量得瞧法把,我个人觉得这个可以做个参考,但就是不能作为重要依据。因为bug得来源跟开发人员、测试人员、架构设计人员、需求调研人员有很大得,而且直接得关系,作为评价质量得量化依据不太客观。

以上就是我得瞧法,供参考、、、

我们公司现在也在做这一块得内容。

其中我想得就是首先我们要区分,量化得目得就是什么?

就是同级产品之间做比较,还就是单纯分析一个产品得质量好外?

如果就是同级产品之间做比较,那必须需要度量软件得规模。

度量软件规模了之后,才可以再量化相应得评估数据出来。

评估软件质量得标准不就是绝对得,就是相对得。一个软件得质量特性包括:功能,性能,安全性,易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可移植性等,还有一些行业特性。而让这些特性达到什么样得指标,则就是根据用户得需求来规定得。软件测试就就是要验证软件得这些特性与需求得符合程度,符合程度越高表明质量就越好。

所以个人认为量化得依据应该包括:

1、测试用例得密度--用例密度直接影响bug得数量与严重级别

2、测试用例覆盖率--因为覆盖率很小发现得bug很少时能说明质量很好吗?

3、bug数量--用户使用过程中出现很多bug,用户一定就是不会再认可这个软件了

4、bug得严重级别--严重得bug会使用户无法使用软件更别说能接受这个产品了

1、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得功能点尽可能得量化;

2、测试用例设计要通过评审,要求需求覆盖率达100%;

3、查瞧缺陷分别按时间得趋势图、按模块得饼状分布图,按时间得趋势图就是否就是下降得趋势,按模块得

分布图可以发现缺陷集中得相关模块;

4、完成系统得性能、安全、易用性等其她隐式需求得测试;

5、测试用例得执行覆盖率要达到100%;

6、程序代码语句覆盖率不低于80%;

7、缺陷修复率情况:

1) 致命、严重得缺陷修复率要达到100%以上;

2) 一般不太严重得缺陷修复率要达到80%以上;

3) 易用性不影响系统应用得缺陷修复率达到60%以上;

8、系统通过需求人员得确认测试,系统满足需求规格说明书得说明。

如何量化评估被测试软件得质量?

评估被测软件质量可分为从内部、外部瞧两方面,内部评价软件质量时多用功能、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可移植性、性能等多个衡量指标,但不同得软件衡量质量得指标权重就是不一样。WEB应该更瞧重功能、安全、性能,应用程序偏重于功能、可用性、可维护性等方面。

功能性瞧程序对用户需求得覆盖率,但超出用户需求得部分不一定就是好得,从BUG定义得角度来瞧,也就

是一种缺陷。

可靠性瞧程序能无故障运行时间、容错、可恢复、安全性等,与需求初始定义去比较。

可用性瞧程序得设计就是否符合用户场景中得使用习惯,就是否方便用户得操作,就是否就是用户操作得最

快捷步骤。

可维护性就是指工程实施时就是否方便,维护基础数据方便,能快速解决用户维护方面得问题。

可移植性就是指能否支持多个平台得使用,各平台、版本之间就是否有快速切换得解决方案。

性能就是否满足客户需求,能否满足不断增长得数据量与用户量,而程序得性能不下降。

从外部瞧,一般从用户验收测试、使用过程中得BUG反馈来评价质量。

用户验收就是从用户得角度去瞧程序就是否实现既定得需求,就是否满足她们工作场景中得使用习惯,操作就是否方便等多方面,可以设计问卷,调查结果得分值可以体现用户对软件质量得评价。

使用过程中得BUG反馈,就是指用户购买软件后,在使用得过程中发现得BUG量,可以与公司内部发现得BUG 进行对比,这个比值可以来衡量软件得质量,同时也可以衡量软件测试得质量。具体得衡量值可以根据不同

得软件项目、产品经验来设定。

如何量化评估被测试软件得质量?

首先就是需求需要量化:

a、有功能得规格列表以及每个功能得重要级别,市场定位等。

b、给出性能指标。

根据以上信息,定义产品得完成标准及质量,首先在客户层定义好质量标准、

下面就就是根据测试情况定义,更多得就是测试人员自己得理解与定义:

1、产品所运用技术得可扩展性、可移植性、安全性,当然这个跟产品得定位有关。

2、重要功能就是否全部实现,就算存在问题,就是否有规避措施。次要功能在要求上可以低些。

3、性能就是否达到预期结果,就算没达到,就是否能满足当前得市场。

当然上面得结果取决于您测试列表得覆盖度及深度。

软件质量评估办法

软件系统质量 记分办法,可以按照月,季或者年进行记分合计,每分对应相应的价格进行奖惩。 上线前 ;95%需求覆盖率,至少 ;5%问题遗留率,最高 BUG严重;10%比率,最高 试运行过程 内(一般以软件交付给用户后的三个月内为初期故障期)指软件在初期故障期初期故障率: 可以用它来评价交付使用的软件质小时的故障数为单位。100一般以每单位时间的故障数。 量与预测什么时候软件可靠性基本稳定。检查项目初期故障率的大小取决于软件设计水平、 数、软件规模、软件调试彻底与否等因素 偶然故障率:指软件在偶然故障期(一般以软件交付给用户后的四个月以后为偶然故障期) 小时的故障数为单位,它反映了软件处于稳定状态下1000内单位时间的故障数。一般以每 的质量 运维过程 )MTBF平均失效间隔时间(

通MTBF指软件在相继两次失效之间正常工作的平均统计时间。在实际使用时, 次失效之间的平均统计时间。n+1次失效与第n很大时,系统第n常是指当 小时左右。1000大体在MTBF国外一般民用软件的则对于可靠性要求高的软件, 小时之间。1000~10000要求在 分;10小时,记1000考核办法:小于 分;20小时,记500小于 分;30小时,记200小于 分并记严重缺陷。50小时,记100小于 易用性指标 分;极差10易用性可通过多方评审来确定,分优秀、良好、一般、较差、极差;较差,记 分并需进行整改。20记 性能质量 吞吐率 。软件必须具有处理海量数据的能单位时间软件的信息处理能力(即各种目标的处理批数) 力。吞吐率就是体现该能力的参数。随着信息的泛滥,要求软件的吞吐率应该达到数百批 最大并发用户数 也可由用户指定,需要通过测试确定,系统在用户使

2017年医院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体系

附件2:天等县人民医院 2017年医院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体系 一、总体目标 (一)以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实施细则》为基本标准,确定我院质量总体目标。 (二)第一章至第六章质量目标达标率: 基本标准为C级≥90%、B级≥60%、A级≥20%; 核心标准为C级100%、B≥70%、A≥20%。 (三)第七章日常统计学评价: 各项指标中各个项目质量目标达标率符合相关规定。 二、医院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体系 根据《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实施细则》中评价指标和监测指标,将各章节质量与安全管理相关指标进行了收集、整理和汇总,设立我院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体系,指标分为以下九类: 1. 医院运行评价指标 2. 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 3. 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 (1)住院重点疾病总例数、死亡例数、2 周与 1 月内再住院例数、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 (2)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预期再手术例数、平均住院日与平均住院费用 (3)麻醉质量监测指标

(4)手术后并发症与患者安全指标 4. 单病种质量指标 5. 重症医学(ICU)质量监测指标 6. 急诊质量监测指标 7.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质量监测指标 8. 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监测指标 9.血液透析室质量监测指标 (一)医院运行评价指标(质量与安全目标) 效率指标 1.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10天。 内科一病区≤10天,内科二病区≤10天,内科三病区≤10天,儿科≤6.3天,新生儿科≤6.5天,ICU≤6.5天,中医康复科≤14天,外科一病区≤8.5天,外科二病区≤10天,外科三病区≤11天,妇科≤6.2天,产科≤4.3,眼科≤6.4天,耳鼻咽喉科≤7.3天,口腔科≤8天 2.择期手术术前平均住院日(天)≤3天 3.病床使用率≤90%(85—90%) 4.病床周转次数≥2.5次/月 费用指标 5.门诊人均费用合理 6.住院医疗人均费用合理 医疗质量指标 7.医疗核心制度落实率100% 8.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5% 9.治愈好转率≥90%

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量化指标评价制度

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量化指标评价制度各科室为给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安全的医疗服务,提升医院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水平,推动医院内涵质量的改进与提高,强化科室质量意识,根据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实施细则》、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临床医技科室日常工作的质量与安全指标,动态监管和科学评价,要求科室认真组织学习并严格落实。一、临床科室综合质量与安全指标量化体系监测指标由医疗(医技)质量与安全、护理质量、病案质量、医院感染管理、门、急诊质量等部分组成,由临床住院科室、手术科室、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及急诊医学科参与。(一)临床住院科室质量与安全量化指标 1、住院重点疾病的总例数逐年上升 2、住院重点疾病的死亡例数同比下降或合理 3、两周或一个月内再住院同比下降或合理

4、非预期手术例数同比下降或合理 5、患者安全类指标(1)手术安全核查率 100% (2)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漏报率0 (3)各类患者知情同意书签署率100% 6、单病种质量监测指标(1)平均住院天数缩短(2)平均住院费用下降(3)患者满意度上升 7、合理用药监测指标(1)全院药比≤%,各科药比不超过医院定标 (2)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 ≤30%(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60%8、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监测指标(1)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断提高,全员手卫生依从性≥70%(2)多重耐药菌隔离措施执行率>90%(二)手术科室质量与安全量化指标1、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逐年上升2、住院重点手术死亡例数同比下降或合理3、术后非计划重返再次手术例数同比下

降或合理4、手术后并发症例数同比下降或合理5、手术后感染例数同比下降或合理6、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的使用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7、单病种过程(核心)质量管理(三)急诊质量与安全指标 1、接受急诊诊疗总例数与死亡例数之比 2、进入急诊抢救室总人数与死亡例数之比 3、急诊分诊与急诊就诊患者例数之比 4、急诊高危患者(符合住院指征的外伤性脑血肿、外伤性胸、腹腔内出血、开放性骨关节损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死与脑出血等)在“绿色通道”停留时间不超过60分钟。 5、急诊高危患者收住院比例(%)。 6、对急诊创伤患者实施“严重程度评估”(四)重症医学科质量与安全指标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1)住院患者抗

业绩量化指标考核表(全)

施工员业绩量化指标考核表 姓名单位 施工员类别 考核内容考核分数自评得分 一、生产指标20分 二、工程质量30分 三、安全生产、文明施工15分 四、降低工程成本20分 五、工程技术档案15分 自评总得分

所在单位 审核意见 (盖章)注:本表只考核申报前两年业绩。 质量员业绩量化指标考核表 姓名单位 质量员类别 考核内容考核分数自评得分1、经常深入工地,掌握质量动态,严把质量关,表 20分现突出为20分,一般为15分,差的为5分。 2、分部分项工程核定的完整率100%为20分,每少 20分1%扣0.5分。 3、分部分项工程核定的准确率100%为20分,每少 20分1%扣0.5分。 4、负责监督的单位工程合格率,全部合格为20分, 20分有不合格的为0分,优良另加5~10分,未及时 进行质量检评工作,分项工程每缺一项扣0.5分。

5、学习业务、熟悉规范,掌握质检标准为20分,一 20分 般的为10分,差的为5分。 自评总得分 所在单位审 核意见 (盖章)注:本表只考核申报前两年业绩 安全员业绩量化指标考核表 姓名单位 安全员类别 考核内容考核分数自评得分 1、内业资料齐全(安全执日记录,建立三级教育登 记表、隐患通知书、安全技术措施、特殊工种作 20分业人员登记表、上岗证明书、工伤月报表、管理 制度。缺一项扣10分,一项不齐全扣5分。)· 2、做好入场三级教育,缺一个班组未教育扣10分。20分 3、积极主动协助领导抓好安全生产,经常深入工地 检查监督,发现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措施;不经常 40分深入工地(车间)检查监督扣10分;检查监督工 人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各项规章制度,对任何违章

软件质量量化标准

软件质量量化标准版本记录: 文件状态: [√] 草稿 [ ] 正式发布 [ ] 正在修改当前版本: 作者:徐涛 完成日期:2005-3-18签收人: 签收日期: 1编写目的 本文档描述了对软件质量的量化方法,适用于软件相关各部门:项目部、电力产品部、研发中心、支持服务中心。 量化指标主要有:测试缺陷率、遗漏缺陷率、设计评分、代码评分。 2 定义 有效缺陷:经过测试总结会、或由技术总监组织评审,确定为影响软件质量的缺陷(包括已立即修改、及因客观条件影响而暂缓修改的缺陷)定义为有效缺陷。测试组提出的改进性建议不记为有效缺陷。 测试缺陷率:以测试阶段发现并确认的有效缺陷为准,该质量指标用于评价开发团队。 遗漏缺陷率:以软件试运行阶段客户或维护人员发现并确认的有效缺陷为准,该质量指标用于评价测试团队。 设计评分:《需求说明书》、《构架设计》、《概要设计》(包括《数据库设计》)必须通过正式会议评审,并由技术总监组织评分。该质量指标用于评价软件设计人员。 代码评分:项目编码阶段结束之后、项目总结会之前,软件代码成果必须经代码复审,并

由技术总监组织评分。该质量指标用于评价程序员。 3执行细则 测试阶段: 有效缺陷以测试组提交的《测试总结报告》为依据,通过测试总结会,由技术总监组织评 审,并经开发团队和测试团队确认。 试运行阶段: 1)试运行结束日期以客户签字的《试运行分析报告》日期为准。 2)未作版本控制的系统,以《客户信息交流表》记录的缺陷为准。 3)作版本控制的系统,以迁入迁出记录为准,要求迁入迁出必须作修改备注,说明所更 正的缺陷。 缺陷率计算方法 有效缺陷,分为A、B、C、D四级,加权系数分别为、、、; 系统复杂度,分为A、B、C三级,加权系数分别为、、1; 总缺陷数=测试阶段确定的缺陷数+试运行阶段确定的缺陷数; 缺陷比=(A* + B* + C* + D*)/总缺陷数; 缺陷率=(A* + B* + C* + D*)/ (代码行数 * 系统复杂度); 缺陷分类标准 软件缺陷分类标准 缺陷 备注分类范畴细类 等级 不能执行正常工作工那或重要功系统缺陷由于程序所引起的死机,非法退出A类 能,使系统崩溃或资源严重不足程序死循环A类 程序错误A类

医疗质量与安全量化指标一季度分析总结教学文稿

医疗质量与安全量化指标一季度分析总结

医疗质量与安全量化指标 季度分析总结 为加强我院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控制体系,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长效机制,促进医疗质量提升,今年重新制定了我院医疗质量与安全量化指标,通过对一季度医疗质量与安全量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现将情况分析如下: 1、认真落实了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特别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本季度发现妇科、麻醉科术前讨论、疑难病例讨论不规范,经过认真学习讨论,讨论记录及格式规范。体现持续改进。 2、加强病历书写的管理,按照《2010版四川省病历书写规范》进行书写,实行科室自查、医务科抽查等二级管理。甲级病历率95%。 3、持续提高诊断、治疗质量。包括:诊断准确,治疗安全、及时、有效、经济。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8%;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6%;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85%;平均住院日6.7天;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1天;病床使用率80.2%。均符合医院规定。 4、合理检查、规范治疗,但儿科有些病人使用药品不合理,止咳平喘药一个病人使用偏多。抗生素使用,妇科、产科使用规范,抗生素使用率符合要求低于60%,但儿科抗生素使用率达90%左右,

妇科一类切口抗生素使用也不符合规定,儿科限制级、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微生物培养与送检率未达到医院要求,经医院质量委员会讨论,并制定抗生素使用办法补充规定,并将对抗生素不合理使用予以一定经济处罚。处方书写,处方合格率98.8%。 5、规范治疗,提高治疗水平。认真落实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手术按分级管理制度进行。严格执行手术术前讨论制度。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9%;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 0.2%。 本季度无麻醉意外,及麻醉并发症。一季度开展新技术3例,已通过医疗质量委员会及伦理委员会论证。并将两个2011年及2012年新技术转入常规技术。 6、急诊抢救工作及时,由上级医师进行指导或主持。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5分钟;急诊留观时间≤48小时。急救设备完好,能满足急救工作需要。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正确使用。急诊检验项目和放射报告要求30分钟内出报告。本季度无输血病人。 7、医学影像报告及时、准确、规范,临床检验项目满足临床需要,并能提供24小时急诊检验服务。常规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生化等血清项目报告发出时间≤150分钟;免疫、生化等检查报告发出时间≤6小时。检验报告及时、准确、规范。 7、贯彻落实《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处方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

软件项目量化管理方法

软件项目量化管理方法 摘要:本文在对软件企业量化管理应用常见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以解决可操作性、可比性等问题为着眼点,识别出了量化管理中必须明确的四要素,表述了企业在量化四要素上采用的常见做法。 本文采用80/20原则,说明了企业在识别度量对象时应避免的问题;采用持续改进的理论,说明了企业在量化管理应遵循的客观规律。在结合平衡记分卡与目标驱动组合式的量化管理方法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软件企业的量化管理的具体应用步骤。 关键词:量化管理四要素80/20原则持续改进GQ(I)M 1. 引言 如今,很多国内软件企业选择采用能力成熟度系列模型(Capa bility Maturity Model, CMM)或其它模型来建立本企业的软件过程规范,欲通过提升软件过程的能力达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开发风险、减少开发成本、保证产品按时交付等目的。将软件过程规范的一个目的就是使软件过程可视化,这个可视化则要求了对软件过程的量化;而产品质量是否提高、开发风险是否降低、开发成本是否减少、项目延期是否缩短,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则要求了对软件项目的量化;软件过程改进与量化管理息息相关。

不少企业在将识别出的量化管理方法应用于软件项目管理过程时,发现不少问题。最为常见的是: 量化工作的可操作性不强,如:部分量化数据难以收集、难以统计投入的成本没有得到预期的产出。如:量化工作投入了成本,但形成的量化结果参考价值不高提供给管理层用于决策的支持数据也不够,数据缺乏可比性量化结果不是管理层所关心的,达不到管理层预期的过程可视化程度 针对此类问题,本文识别出了在量化管理中必须要考虑的四个方面,即:量化四要素,并从量化四要素对量化管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建议了软件企业采用的量化管理方法。 2. 量化四要素 “只有通过对产品、过程的度量,才能描述、评价、提高产品与过程”。 笔者认为,要度量,就要明确度量的对象;要度量对象,就要明确标识度量对象的计量单位;要产生度量结果,就要明确度量方法,包括度量技术和数据收集的方法;要评价度量对象,就要明确用于比对的基准指标,即表征度量对象目前情况的标尺,通过该标尺与度量结果的比对,得出对度量对象的评价。而度量对象(Object)、计量单位(Unit)、度量方法(Method)、基准指标(Benchmark),这就是笔者所说的量化四要素。

医疗质量与安全量化指标一季度分析总结

医疗质量与安全量化指标 季度分析总结 为加强我院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控制体系,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长效机制,促进医疗质量提升,今年重新制定了我院医疗质量与安全量化指标,通过对一季度医疗质量与安全量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现将情况分析如下: 1、认真落实了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特别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本季度发现妇科、麻醉科术前讨论、疑难病例讨论不规范,经过认真学习讨论,讨论记录及格式规范。体现持续改进。 2、加强病历书写的管理,按照《2010版四川省病历书写规范》进行书写,实行科室自查、医务科抽查等二级管理。甲级病历率95%。 3、持续提高诊断、治疗质量。包括:诊断准确,治疗安全、及时、有效、经济。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8%;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6%;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85%;平均住院日6.7天;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1天;病床使用率80.2%。均符合医院规定。 4、合理检查、规范治疗,但儿科有些病人使用药品不合理,止咳平喘药一个病人使用偏多。抗生素使用,妇科、产科使用规范,抗生素使用率符合要求低于60%,但儿科抗生素使用率达90%左右,妇科一类切口抗生素使用也不符合规定,儿科限制级、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微生物培养与送检率未达到医院要求,经医院质量委员会讨论,并制定抗生素使用办法补充规定,并将对抗生素不合理使用予以一定经济处罚。处方书写,处方合格率98.8%。 5、规范治疗,提高治疗水平。认真落实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手术按分级管理制度进行。严格执行手术术前讨论制度。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9%;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2%。 本季度无麻醉意外,及麻醉并发症。一季度开展新技术3例,已通过医疗质量委员会及伦理委员会论证。并将两个2011年及2012年新技术转入常规技术。 6、急诊抢救工作及时,由上级医师进行指导或主持。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5分钟;急诊留观时间≤48小时。急救设备完好,能满足急救工作需要。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正确使用。急诊检验项目和放射报告要求30分钟内出报告。本季度无输血病人。 7、医学影像报告及时、准确、规范,临床检验项目满足临床需要,并能提供24小时急诊检验服务。常规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生化等血清项目报告发出时间≤150分钟;免疫、生化等检查报告发出时间≤6小时。检验报告及时、准确、规范。 7、贯彻落实《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处方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药师要严格把关,处方合格率98.2%。 8、落实医院感染的监测、诊断和报告制度。当出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经治医师于24小时内上报,并及时查找感染原因,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医院感染率在1.39%,医院感染无漏报。 世上没有一件工作不辛苦,没有一处人事不复杂。不要随意发脾气,谁都不欠你的

常见的软件质量模型

常见的软件质量模型 关于软件质量模型,业界已经有很多成熟的模型定义,比较常见的质量模型有McCall 模型、Boehm 模型、FURPS 模型、Dromey 模型和 ISO9126 模型。 ?Jim McCall 软件质量模型(1977 年) ?Barry W. Boehm 软件质量模型(1978 年) ?FURPS/FURPS+ 软件质量模型 ?R. Geoff Dromey 软件质量模型 ?ISO/IEC 9126 软件质量模型(1993 年) ?ISO/IEC 25010 软件质量模型(2011 年) Jim McCall 软件质量模型(1977 年) Jim McCall 的软件质量模型,也被称为 GE 模型(General Electrics Model)。其最初起源于美国空军,主要面向的是系统开发人员和系统开发过程。McCall 试图通过一系列的软件质量属性指标来弥补开发人员与最终用户之间的沟壑。 McCall 质量模型使用 3 中视角来定义和识别软件产品的质量: 1.Product revision (ability to change). 2.Product transition (adaptability to new environments). 3.Product operations (basic op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McCall 模型通过层级的要素、标准和指标来详述这 3 个视角定义(产品修改、产品转移、产品运行)。 ?11 Factors (To specify):描述软件的外部视角,也就是客户或使用者的视角。 ?23 Criterias (To build):描述软件的内部视角,也就是开发人员的视角。 ?Metrics (To control):定义衡量指标和方法 下图中,左侧为 11 个质量要素,右侧为 23 个质量标准。

软件验收测试标准28719

软件质量与测试效果评估标准 1编写目的 本文档是对独立测试效果及软件质量从缺陷方面进行考核的依据,该标准仅作为整体考核标准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即:缺陷考核部分。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软件质量与软件测试质量的考核。 3 评价基准 软件质量考核基准:以最后测试组递交的测试总结报告中所提交的有效缺陷为考核指标。测试质量考核基准:以软件试运行阶段用户发现的有效缺陷和非测试人员发现的有效缺陷为考核指标。 有效缺陷:经过评审确定为影响软件质量或发布的缺陷(包括:确定修改、暂缓修改的)建议性的 4 验收测试进入准则 1) 软件产品通过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2) 测试组提交以下测试工件:测试计划、测试任务书、测试用例、测试报告、测试分析总结。5软件验收测试工作程序 测试完成后按项目管理规定,成立测试(项目)验收小组,启动测试验收总结会 5.1根据测试任务书进行测试质量前期评审。 5.2根据测试总结报告进行软件质量评审。(测试角度) 6 软件验收测试合格通过准则 1 软件需求分析说明书中定义的所有功能已全部实现,性能指标全部达到要求 2 所有测试项没有残余一级、二级错误 3 立项审批表、需求分析文档、设计文档和编码实现一致 4 验收测试工件齐全(见验收测试进入准则)

5软件测试合格须符合以下标准。 1)软件产品未经测试合格,不能上线,如需要强制上限,责任应有项目负责人承担。 6 测试质量合格须符合以下标准 1)以上为用户或非测试人员发现的有效缺陷,且改缺陷不是由需求、功能的变更引起的且在测试任务书规定的测试内容范围内的缺陷。 2) 1级BUG、2级BUG为独立条件,3级BUG、4级BUG为组合条件 3)用户或非测试人员发现的有效缺陷的总数不得大于一定的比例:(10%) 用户或非测试人员发现的有效缺陷的总数/测试总结报告提交有效缺陷总数×100% 举例:满足以下任何一条即视为测试质量不合格 用户或非测试人员发现的有效1级BUG>2 用户或非测试人员发现的有效2级BUG>4 用户或非测试人员发现的有效缺陷的总数与测试发现的有效缺陷总数的比例>10% 用户或非测试人员发现的有效3级BUG>5

软件质量量化标准

软件质量量化标准 版本记录: 1编写目的 本文档描述了对软件质量的量化方法,适用于软件相关各部门:项目部、电力产品部、研发中心、支持服务中心。 量化指标主要有:测试缺陷率、遗漏缺陷率、设计评分、代码评分。 2 定义 有效缺陷:经过测试总结会、或由技术总监组织评审,确定为影响软件质量的缺陷(包括已立即修改、及因客观条件影响而暂缓修改的缺陷)定义为有效缺陷。测试组提出的改进性建议不记为有效缺陷。 测试缺陷率:以测试阶段发现并确认的有效缺陷为准,该质量指标用于评价开发团队。 遗漏缺陷率:以软件试运行阶段客户或维护人员发现并确认的有效缺陷为准,该质量指标用于评价测试团队。 设计评分:《需求说明书》、《构架设计》、《概要设计》(包括《数据库设计》)必须通过正式会议评审,并由技术总监组织评分。该质量指标用于评价软件设计人员。 代码评分:项目编码阶段结束之后、项目总结会之前,软件代码成果必须经代码复审,并由技术总监组织评分。该质量指标用于评价程序员。 3执行细则

测试阶段: 有效缺陷以测试组提交的《测试总结报告》为依据,通过测试总结会,由技术总监组织评审,并经开发团队和测试团队确认。 试运行阶段: 1)试运行结束日期以客户签字的《试运行分析报告》日期为准。 2)未作版本控制的系统,以《客户信息交流表》记录的缺陷为准。 3)作版本控制的系统,以迁入迁出记录为准,要求迁入迁出必须作修改备注,说明所更 正的缺陷。 缺陷率计算方法 有效缺陷,分为A、B、C、D四级,加权系数分别为1.2、1.1、1.0、0.9; 系统复杂度,分为A、B、C三级,加权系数分别为1.5、1.2、1; 总缺陷数=测试阶段确定的缺陷数+试运行阶段确定的缺陷数; 缺陷比=(A*1.2 + B*1.1 + C*1.0 + D*0.9)/总缺陷数; 缺陷率=(A*1.2 + B*1.1 + C*1.0 + D*0.9)/ (代码行数 * 系统复杂度); 缺陷分类标准

软件项目量化管理方法

软件项目量化管理方法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软件项目量化管理方法 摘要:本文在对软件企业量化管理应用常见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以解决可操作性、可比性等问题为着眼点,识别出了量化管理中必须明确的四要素,表述了企业在量化四要素上采用的常见做法。 本文采用80/20原则,说明了企业在识别度量对象时应避免的问题;采用持续改进的理论,说明了企业在量化管理应遵循的客观规律。在结合平衡记分卡与目标驱动组合式的量化管理方法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软件企业的量化管理的具体应用步骤。关键词:量化管理四要素 80/20原则持续改进 GQ(I)M 1. 引言 如今,很多国内软件企业选择采用能力成熟度系列模型(Capa bility Maturity Model, CMM)或其它模型来建立本企业的软件过程规范,欲通过提升软件过程的能力达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开发风险、减少开发成本、保证产品按时交付等目的。将软件过程规范的一个目的就是使软件过程可视化,这个可视化则要求了对软件过程的量化;而产品质量是否提高、开发风险是否降低、开发成本是否减少、项目延期是否缩短,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则要求了对软件项目的量化;软件过程改进与量化管理息息相关。

不少企业在将识别出的量化管理方法应用于软件项目管理过程时,发现不少问题。最为常见的是: 量化工作的可操作性不强,如:部分量化数据难以收集、难以统计投入的成本没有得到预期的产出。如:量化工作投入了成本,但形成的量化结果参考价值不高提供给管理层用于决策的支持数据也不够,数据缺乏可比性量化结果不是管理层所关心的,达不到管理层预期的过程可视化程度 针对此类问题,本文识别出了在量化管理中必须要考虑的四个方面,即:量化四要素,并从量化四要素对量化管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建议了软件企业采用的量化管理方法。 2. 量化四要素 “只有通过对产品、过程的度量,才能描述、评价、提高产品与过程”。 笔者认为,要度量,就要明确度量的对象;要度量对象,就要明确标识度量对象的计量单位;要产生度量结果,就要明确度量方法,包括度量技术和数据收集的方法;要评价度量对象,就要明确用于比对的基准指标,即表征度量对象目前情况的标尺,通过该标尺与度量结果的比对,得出对度量对象的评价。而度量对象(Object)、计量单位(Unit)、度量方法(Metho

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

各科室: 按照原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2011年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1年版)>的通知》(卫办医政函〔2011〕54号)、国家卫计委《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标准(2015年版)》及《国家卫计委<关于印发麻醉等6个专业质控指标(2015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5〕252号)的要求,现结合医院实际,对我院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进行了修订和完善。现印发给各科室,请各科室组织学习并严格执行。 该指标有九部分,第一部分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第二部分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第三部分单病种质量指标;第四部分重症医学(ICU)质量监测指标;第五部分急诊科监测指标;第六部分临床检验监测指标;第七部分病理科监测指标;第八部分合理用药监测指标;第九节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监测指标。以上指标由信息科牵头负责进行数据的收集,分析由相关科室负责。各科室必须按照监测指标开展定期评价活动,解读评价结果,持续改进医疗管理工作(有显示持续改进效果的记录)。医院将不定期的对科室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综合目标考核。

附件: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2016年修订) 附件 第一部分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 一、资源配置

二、工作负荷 三、治疗质量

四、工作效率

七、科研成果 第二部分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 一、住院重点疾病(监测指标包含总例数、死亡例数、2周与1月再住院例数、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

二、住院重点手术(监测指标包含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预期再手术例数、平均住院日与平均住院费用)

安全、质量、环保工作指标量化

工作站目标管理控制体系与办法 1、总体目标 炎陵工作站工程建设的总目标是科学管理,严格控制,创建和谐炎汝高速公路。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更新项目管理理念,在项目建设全过程始终实行规范化、标准化、文明化的施工管理,确保各项施工规范得到严格执行,使工程质量、安全、环保、投资、进度、廉政符合合同要求,工程建设达到质量优、投资省、效益好、环境美的目的。 1.1、工程质量目标 严格按施工承包合同、技术规范及经审批的设计文件施工,按照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的要求,确保分项工程一次检验合格率100%,工程质量达到优良,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重大质量责任事故。 1.2、工程进度目标 以炎汝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的合同工期作为进度控制目标,确保按期完成。 1.3、投资控制目标 以炎汝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的总价作为投资控制目标。 1.4、工程安全目标 按照炎汝高速公路安全施工合同条款规定,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完善管理体系,坚持文明施工和综合治理,有效地控制各类安全隐患,力争实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零”控制的安全监理目标。 1.5、工程环保目标 按照炎汝高速公路环境保护合同条款规定,制定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施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制度,加强环保工作事前监理和过程监理,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重大环保责任事故,实现建设期及项目建成后,炎汝高速公路沿线内外环境和谐、自然、环保的环保监理目标。 1.6、廉政目标 严格履行廉政合同,无违纪、违规和违法、犯罪事件发生。 2、质量控制 建立完整的质量监理组织体系,以保证对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质量监督组织体系中应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和复杂程度设置材料、试验、测量、计量及各工程项目的专业技术岗位,并明确其名称和职责,全面建立一套“按程序办事,用数据说话”的切实可行的质量监理组织体系。 工程质量控制的方法,主要是审核有关技术文件、报告和直接进行现场检查或必要的试验等。 2.1、审核有关技术文件、报告或报表的具体内容有: (1)审核有关技术资质证明文件; (2)审核开工报告,并经现场核实;

《医疗质量与安全量化指标评价制度》

《医疗质量与安全量化指标评价制度》 为给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安全的医疗服务,提升医院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水平,推动医院内涵质量的改进与提高,强化科室质量意识,根据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实施细则》、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临床医技科室日常工作的质量与安全指标,动态监管和科学评价,要求科室认真组织学习并严格落实。 一、临床科室综合质量与安全指标量化体系 监测指标由医疗(医技)质量与安全、护理质量、病案质量、医院感染管理、门、急诊质量等部分组成,由临床住院科室、手术科室、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及急诊医学科参与。 (一)临床住院科室质量与安全量化指标 1、住院重点疾病的总例数逐年上升 2、住院重点疾病的死亡例数同比下降或合理 3、两周或一个月内再住院同比下降或合理 4、非预期手术例数同比下降或合理 5、患者安全类指标(1)手术安全核查率100%(2)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漏报率0(3)各类患者知情同意书签署率100%。 6、单病种质量监测指标(1)平均住院天数缩短(2)平均住院费用下降(3)患者满意度上升 7、合理用药监测指标 (1)全院药占比≤50%,各科药比不超过医院定标(2)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30%(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60% 8、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监测指标(1)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断提高,全员手卫生依从性≥70%(2)多重耐药菌隔离措施执行率>90% (二)手术科室质量与安全量化指标 1、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逐年上升 2、住院重点手术死亡例数同比下降或合理 3、术后非计划重返再次手术例数同比下降或合理 4、手术后并发症例数同比下降或合理 5、手术后感染例数同比下降或合理 6、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的使用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 7、单病种过程(核心)质量管理 (三)急诊质量与安全指标 1、接受急诊诊疗总例数与死亡例数之比 2、进入急诊抢救室总人数与死亡例数之比 3、急诊分诊与急诊就诊患者例数之比 4、急诊高危患者(符合住院指征的外伤性脑血肿、外伤性胸、腹腔内出血、开放性骨关节损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死与脑出血等)在“绿色通道”停留时间不超过60分钟。 5、急诊高危患者收住院比例(%)。 6、对急诊创伤患者实施“严重程度评估”。

良庄矿业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量化指标

良庄矿业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量化指标 一、认真落实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特别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查对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医生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新技术准入制度、病历书写规范及病历管理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医患沟通制度。 二、严格基础医疗管理,强化“三基三严”训练。 1、加强病历书写的管理,按照《山东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10年版)》进行书写,实行科室自查、病案室专人系统检查、医务处抽查等三级管理。甲级病历率≥90%,丙级病历率为0。 2、加强三基训练,定期进行培训、考试。 3、持续提高诊断、治疗质量。包括:诊断准确,治疗安全、及时、有效、经济。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70%;平均住院日≤10天;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病床使用率≥90%。 三、合理检查、合理用药、规范治疗。 1、合理检查 1)规范各种疾病的相关检查,检查及时、合理、全面,及时了解检查结果。 2)检查要有指征,禁止乱检查。检出阳性率要达到有关要求。 3)检查的报告要及时、正确:在要求的时间内出具报告。 4)大型检查、特殊检查治疗,事前要问病人或家属交待清楚,征得同意后实施。

2、合理用药。 1)用药要有适应证,合理、有效、安全、经济,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或停药。 2)认真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加强细菌及耐药性监测,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建立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抗生素的使用率≤60%。 3)认真执行《处方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处方合格率≥95%。 4)建立药物副作用报告制度,持续监测药物副作用。 5)贵重、自费药品需要病人、家属同意签字。 3、规范治疗,提高治疗水平。 1)认真落实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2)实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 3)严格执行大、中型手术术前讨论制度,重点是:术前诊断、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麻醉方式、输血选择和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等问题。 4)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包括术前:诊断、手术适应证明确,术式选择合理,患者准备充分,与患者签署手术和麻醉同意书、输血同意书等。手术查对无误;术中:意外处理措施果断、合理,术中改变术式等及时告知家属或代理人等;术后:术前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并发症预防措施科学,术后观察及时、严密,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妥善处理。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5%;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 5)加强麻醉安全管理:麻醉工作程序规范,术前麻醉准备充分,麻醉意外处理及时、正确,麻醉复苏实施全程观察等。麻醉

如何有效量化考核指标

如何有效量化考核指标 对于必须量化的考核指标,我也认为最重要的是如何有效量化考核指标、管理者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和质量,设定好行业中好的标准或不合格的标准,举例说:假设我们零售行业的单店销售,指标完成80%会盈利,不足30%会亏损,那这两个就是作为考核的基准线。其实关于如何量化?我觉得:就是要依据行业与岗位的情况而调整的。不过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考核指标是分为两类,一类是量化的,还有一类是定性的。我们公司就分为这两类,销售人员的考核都很容易量化,我们考核量化的指标就分为销售指标完成率,同店销售增长率,同比销售增长率,环比销售增长率。综合考察零售店铺的销售业绩升跌绩效。销售人员是数据说话。对于行政人员的考核就是定性指标。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工作表现,考核项目有任务完成度、工作质量、工作效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工作反馈、纪律考勤,第二部分是素质与能力,考核项目有专业操守、责任心、主动性、沟通表达能力、团队与合作精神、计划性、创新能力、执行力。个人觉得这个考核指标有点多,考核每项是10分,会附加一个评分标准说明的附件,一般都是先由员工自评,然后再由直属主管打分。核算总分以主管与员工面谈达成共识的分数,第一部分权重为70%,第二部分权重为30%。总分低

于70分则是不合格。评核优秀作为晋级加薪的依据。我有过一段做淘宝在线云客服的兼职经历,相比而言觉得他们的量化考核从无到有,慢慢完善后还是相对比较科学的。与大家分享一下。考核方法是每月一次,分为三个标准,晋级、合格、降级。每月系统根据接待咨询的数据自动考核并晋降级。合格指标有月绝对不满意率,即为咨询客户评价为不满意与所服务人数的比率月投诉个数,为直接通过电话等方式进行投诉的人数。月转交率,自己解决不了移交他人的人数与自己所服务总数的比率质量抽查,除了数据考核外还有专门的质检队伍,抽查对话记录,出现与会员吵架或业务错误、态度问题等则为不合格晋级指标为:月总服务时长,此项兼职工作是为提前选班,每天从上午8点到晚上11点,每1小时为一个班次,为保证在职人员在线时长,避免在线人数不足造成咨询拥堵,所以会考核在线时长。月考核评定,由于电子商务有不断的知识和业务更新,所以此项工作有月考月平均会话时长,即为接待每位咨询人员的对话时长,月相对满意率,即为评价满意的人数与不满意人数的比率月考勤合格率,选班后,旷工或迟到、早退的考核月平均响应时长,为咨询会话回答速度的考核一次性解决率,类同于转交率。降级指标:月考核评定月平均会话时长月考勤合格率月总服务时长月平均响应时长一次性解决率以上综合淘宝咨询这个岗位的考核方式,我觉得是眼下许多电子商务行

科室质量与安全指标

科室质量与安全目标 一、综合目标 1、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要求,规范医疗行为,以树名医、创名科、建名院为主线,圆满完成签定的目标管理相关任务。科室内要有计划、有措施、有监督、有落实。 2、科室必须在医院领导下开展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开展诊疗活动,持证上岗,依法执业。 3、科室应服从医院管理,无条件接受医院管理部门在医疗技术、医疗质量、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监督和管理。 4、医院实行统一收费,统一采购医疗设备、药品及耗材。科室不得私自收费、私自购进药品及耗材等。一经发现有违反者,医院将对科室及个人进行严肃处理,触犯法律者,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5、科室应积极参与医院组织的活动,随时参加危急重疑难病人的会诊及抢救等。在国家、政府及医院有重大活动及突发事件时,科室应配合医院积极参与并圆满完成任务。同时,科室有义务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维护医院整体形象。 6、政治、业务学习每周至少1 次,要有80%以上人数参加。 7、加强医院平安建设,确保医疗安全。 8、无利用工作之便与病人及家属交换条件(吃、拿、卡、要、收取红包)现象发生。 9、积极开展优质服务,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切实做到无病人投诉。 10、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无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发生(赌博、酗酒、闹事、打架斗殴、参加邪教组织等) ,无物品被盗和火灾发生。无上访事件发生。 11、科室保持整洁,垃圾、污物按规定放置,工作环境干净整齐,卫生检查成绩优异。

12、完成医院下达的指令性、临时性工作任务(下乡、义诊、普查、劳动等)。 13、认真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加强职工的思想教育活动,有学习内容,有记录。 14、遵守计划生育条例。计划生育率100%,晚育率100%,节育有效率100%。 15、无出具伪证事件发生(医疗诊断证明、报销、单据、处方等)。 16、加强行业作风建设,纠风工作要常抓不懈,无收受红包、回扣、现金、吃请等现象。 17、加强医院医风建设和医院文化建设,出院患者对医疗服务回访满意度在95%以上。 二、责任目标 (一)医疗质量目标: 1、根据医院总体目标要求,制定出本科工作计划措施,年住院人数达标。 2、各类医疗文件正规书写合格率≥95%,甲级病历≥90%。 3、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治愈率≥90%。 4、择期手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平均住院日≤12天。 5、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入院病人三日确诊率≥95%,病床使用率85%,床位周转率为25 次∕年。 6、处方合格率≥95%,麻醉处方合格率100%,手术、麻醉、输血、特殊检查、特别治疗等患者告知率为100%。 7、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35%,抗菌药物占药品收入比例≤ 30%基本药物使用比例≥65%。 8、年内医疗事故数为零,输血安全事故数为零,医疗感染爆发事件为零。 9、实行临床路径管理,完成医政科下达的工作任务。 10、有死亡必须有死亡病例讨论,查记录。死亡上报率100%。

2016医疗质量与安全量化指标

医疗质量与安全量化指标 一、认真落实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特别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查对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医生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新技术准入制度、病历书写规范及病历管理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医患沟通制度。 二、严格基础医疗管理,强化“三基三严”训练。 1、加强病历书写的管理,按照《山东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10年版)》进行书写,实行科室自查、病案室专人系统检查、医务处抽查等三级管理。甲级病历率≥90%,丙级病历率为0。 2、加强三基训练,定期进行培训、考试。 3、持续提高诊断、治疗质量。包括:诊断准确,治疗安全、及时、有效、经济。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70%;平均住院日≤10天;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病床使用率≥90%。 三、合理检查、合理用药、规范治疗。 1、合理检查 1)规范各种疾病的相关检查,检查及时、合理、全面,及时了解检查结果。 2)检查要有指征,禁止乱检查。检出阳性率要达到有关要求。 3)检查的报告要及时、正确:在要求的时间内出具报告。 4)大型检查、特殊检查治疗,事前要问病人或家属交待清楚,征得同意后实施。 2、合理用药。 1)用药要有适应证,合理、有效、安全、经济,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或停药。 2)认真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加强细菌及耐药性监测,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建立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抗生素的使用率≤60%。 3)认真执行《处方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处方合格率≥95%。 4)建立药物副作用报告制度,持续监测药物副作用。 5)贵重、自费药品需要病人、家属同意签字。 3、规范治疗,提高治疗水平。 1)认真落实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2)实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 3)严格执行大、中型手术术前讨论制度,重点是:术前诊断、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麻醉方式、输血选择和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等问题。 4)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包括术前:诊断、手术适应证明确,术式选择合理,患者准备充分,与患者签署手术和麻醉同意书、输血同意书等。手术查对无误;术中:意外处理措施果断、合理,术中改变术式等及时告知家属或代理人等;术后:术前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并发症预防措施科学,术后观察及时、严密,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妥善处理。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5%;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 5)加强麻醉安全管理:麻醉工作程序规范,术前麻醉准备充分,麻醉意外处理及时、正确,麻醉复苏实施全程观察等。麻醉死亡率≤0.2%。 6)加强肿瘤规范化治疗。 4、加强新技术、新项目的管理。 1)建立新技术申请、评价、准入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