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企业必看的的十大定律

最新企业必看的的十大定律
最新企业必看的的十大定律

企业管理必看的的十

大定律

一、马太效应:要保持优势必须做大

国王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做生意。对赚了10锭银子的仆人,奖励10座城邑;对赚了5锭的仆人,奖励5座城邑;对没有使用银子赚钱的仆人,把他的那一锭银子也赏给第一个。国王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

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马太效应说明,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的时候,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的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

而若没有实力迅速在某个领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

二、华盛顿合作规律:人多未必力量大

华盛顿合作规律说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多少有点类似于“三个和尚”的故事。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简单相加,而要复杂和微妙得多。在人与人的合作中,假定每个人的能力都为1,那么10个人的合作结果就有时比10大得多,有时甚至比1还要小。在我们传统管理理论中,对合作研究得并不多,最直观的反映就是,目前大多数管理制度和行业都是致力于减少人力的无谓消耗,而非利用组织提高人的效能。换言之,不妨说管理的主要目的不是让每个人做到最好,而是避免内耗过多。邦尼人力定律:一个人一分钟可以挖一个洞,六十个人一秒种却挖不了一个洞。合作是一个问题,如何合作也是一个问题。

三、奥卡姆剃刀定律:解决根本问题

奥卡姆剃刀:如无发要,勿增实体。如果你认为只有焦头烂额、忙忙碌碌才能成功,那么,你错了。事情总朝复杂方向发展,复杂会造成浪费,而效能来自单纯。在你做的事情中可能大部分是毫无意义的,真正有效的活动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它们通常隐含于繁杂的事物中。找到关键的部分,去掉多余的活动,成功并不那么复杂。

奥卡姆剃刀定律在企业管理中可进一步深化为简单与复杂定律: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这个定律要求,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把握事情的主要实质,把握主流,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尤其要顺应自然,不要把事情人为地复杂化,这样才能把事情处理好。

四、手表定理:一个人不能让两个人指挥

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你要做的就是选择其中较信赖的一只,尽力校准它,并以此作为你的标准,听从它的指引行事。

手表定理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启发,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的管理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这个人无所适从。手表定理所指的另一层含义在于每个人都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你的行为将陷于混乱。

五、零和游戏原理:“双赢”要守规则

当你看到两位对弈者时,你就可以说他们正在玩“零和游戏”。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总会有一个赢,一个输,如果我们把获胜计算为得1分,而输棋为-1分,那么,这两人得分之和就是:1+(-1)=0。“零和游戏”观念正逐渐被“双赢”观念所取代。人们开始认识到“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合作,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可能出现的。但从“零和游戏”走向“双赢”,要求各方要有真诚合作的精神和勇气,要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双赢”的局面就不可能出现,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六、彼得原理:有效奖励未必是升职

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进行提拔,使得雇员总是被安排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

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因此,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人在某个岗位级别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选聘机制,客观评价每一位职工的能力和水平,将职工安排到其可以胜任的岗位。不要把岗位晋升当成对职工的主要奖励方式,应建立更有效的奖励机制,更多地以加薪、休假等方式作为奖励手段。

七、酒与污水定律:别让老鼠屎坏一锅粥

酒与污水定律是指,如果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几乎在任何组织里,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为了把事情搞糟。最糟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你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它苹果也弄烂,“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人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

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它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如果组织里有这样的人,应该马上清除掉;如果无力这样做,就应该管起来。

八、不值得定律——做值得做的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哪些事值得做呢?值得做的工作是: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适合我们的个性与气质,并能让我们看到期望。如果你的工作不具备这三个因素,你就要考虑换一个更合适的工作,并努力做好它。

九、水桶定律:最短木板决定容量

水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都可能面临的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决定组织的水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优劣不齐,而劣质部分往往又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最短的木板”是有用的组成部分,不过比其它部分差一些,你不能当成烂苹果扔掉。强弱只是相对而言,无法消除。问题在于你容忍这弱点到什么程度。如果它严重到成为阻碍工作的瓶颈,就不得不有所动作。

如果你在一个组织中,你应该:确保你不是最薄弱的部分;避免或减少这一薄弱环节对你的影响;如果不幸,你正在这一环节中,你可以采取有效方法改进,或转职另谋工作。

十、蘑菇管理:从打杂跑腿做起

蘑菇管理是许多组织对待初出茅庐者的一种管理方法,初学者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浇上一头大粪(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任其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一段“蘑菇”的经历,但这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尤其是当一切都刚刚开始的时候,当上几天“蘑菇”,能够消除我们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让我们更加接近现实,看问题也更加实际。

而对一个组织而言,一般新进的人员都是一视同仁,从起薪到工作都不会有大的差别。无论你是多么优秀的人才,在刚开始的时候都只能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蘑菇”的经历对于成长中的年轻人来说,就像蚕茧,是羽化前必须经历的一步。资料出自MBA巴巴商学网,建议搜一下MBA巴巴,浏览下载更多权威MBA和企业管理相关的资料。

安全生产十大定律

安全生产十大定律 安全生产,重中之重,安全生产十大定律分享给大家! 1、不等式法则 10000-1≠9999,安全是1,位子、车子、房子、票子等等都是0,有了安全,就是10000;没有了安全,其他的0再多也没有意义。 2、九〇法则 90%×90%×90%×90%×90%=?(59.049%)安全生产工作不能打任何折扣,安全生产工作90分不算合格。 3、罗氏法则 1:5:∞。即1元钱的安全投入,可创造5元钱的经济效益,创造出无穷大的生命效益。 4、金字塔法则(成本法则) 系统设计1分安全性=10倍制造安全性=1000倍应用安全性。意为企业在生产前发现一项缺陷并加以弥补,仅需1元钱;如果在生产线上被发现,需要花10元钱的代价来弥补;如果在市场上被消费者发现,则需要花费1000元的代价来弥补。安全要提前做,安全要提前控,就是抓住安全的根本,预防为先,提前行动。 5、市场法则 l:8:25。1个人如果对安全生产工作满意的话,他可能将这种好感告诉8个人;如果他不满意的话,他可能向25个人诉说其不满。

安全管理就是要不断的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创新安全环境、安全氛围,提升员工安全责任、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提高员工对安全的满意度。 6、多米诺骨牌理论 在多米诺骨牌系列中,一枚骨牌被碰倒了,则将发生连锁反应,其余所有骨牌相继被碰倒。如果移去中间的一枚骨牌,则连锁被破坏,骨牌依次碰倒的过程被中止。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机械、物质等各种不安全状态,管理的缺陷,以及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等诸多原因同时存在缺陷造成的。 7、海因里希法则 (l:29:300:1000,每一起严重的事故背后,必然有29起较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相随。对待事故,要举一反三,不能就事论事。 8、慧眼法则 有一次,福特汽车公司一大型电机发生故障,很多技师都不能排除,最后请德国著名的科学家斯特曼斯进行检查,他在认真听了电机自转声后在一个地方画了条线,并让人去掉16圈线圈,电机果然正常运转了。他随后向福特公司要l万美元作酬劳。有人认为画条线值1美元而不是1万美元,斯特曼斯在单子上写道:画条线值l美元,知道在哪画线值9999美元。在安全隐患检查排查上确实需要“9999美元”的慧眼。 9、南风法则(温暖法则)

中国CRM厂商十大排名

中国CRM厂商十大排名 一、社交型CRM 八百客800APP-CRM 致力于向客户提供以Platform-as-a-Service(PaaS)管理自动化平台为核心的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为客户创造长期的价值和潜在的增长。八百客的"社交企业"使用全新的方式在企业内部实现交流与协作。提高企业协同办公效率。 二、云计算XTools CRM XToolsCRM是“帮助企业优化销售过程,管理销售团队,提升销售业绩的工具”。比较适用于快速成长的企业,无论何时何地,用电脑或手机通过互联网登录专属帐号轻松实现业务管理。2012年,XTools形成了以CRM软件为核心、综合电子账本、来电精灵和销售自动化软件群,并推出行业极具代表性的移动产品随身行和打天下。 三、PaaS CloudCC CRM CloudCC是业界领先的中国信息化领域前沿技术与服务的供应商,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全面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行业解决方案。在国内拥有3000+企业客户,在IT高科技、管理咨询、教育、医疗器械、医药保健、餐饮服务、家居、净水、传媒、汽车等领域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已为华胜天成、励展集团、汇丰银行、三精药业、智德盛投资、黑弧奥美、香港科技大学、中闻律所、莫尼塔咨询、李宁、雅玛多物流、北极星Polaris、中和资本、苹果电脑、顾家家居等行业先进企业提供了专业化行业解决方案,受到业内广泛好评。 CloudCC全方位CRM客户解决方案,由CloudCC第三代PaaS平台提供支持,凝聚了内存计算、云计算、企业移动应用和协同等强大功能,帮助企业超越传统客户关系管理(CRM),革新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互动方式。同时,借助由CloudCC第三代PaaS平台提供支持的内存计算平台的强大功能,进行端到端的客户互动,企业能够实时处理和分析不同数据源的海量数据,随地获取实时的、可执行的、真正360 度全方位的客户洞察力,帮助企业提高营销效果,改善销售业绩,提升服务质量,并实现客户资源利用最大化。

时间管理的条黄金法则完整版

时间管理的条黄金法则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时间管理的10条黄金法则 进行有效的,必须把握以下十大法则: 细微边界法则 细微边界法则是指时间上的细微差别可能导致最终结果上的巨大差异,即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细微边界法则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如因一分之差错过了列车,可能要再花几个小时或更长时间等待下一列;抢救危重病人延误一分钟,可能会夺去病人的生命;而在比赛中慢了一秒钟,就可能与奖牌擦肩而过……细微边界法则在经济领域表现得更为突出,现代市场竞争已经由“大鱼吃小鱼”转变为“快鱼吃慢鱼”,企业间在对市场反应速度上的细微差距,可能导致利润率上的天壤之别。英特尔公司就是因为总能比竞争对手快一步推出性能更高的处理器,成功攫取了CPU市场80%的利润。而那些动作总比别人慢半拍的企业,均难以摆脱最终覆灭的命运。 细微边界法则告诉我们,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有时不在于其是否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辛苦,而在于其是否比别人先行一步。先行一步天地宽,抢先一步,就会领略到别样的风景,就会占尽先机,而办事拖拉、没有时间观念,就可能因一步赶不上,而步步赶不上。为此我们必须增强时间观念,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早谋划、早准备、早着手,这样才会在工作和生活中争取主动;凡事都要打好时间提前量,这样才会避免因一步之差而与成功失之交臂的遗憾。 帕累托法则 帕累托法则又称80/20法则,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帕累托发现的,最初只限定于经济学领域,后来这一法则也被推广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且深为人们所认同。帕累托法则是指在任何大系统中,约80%的结果是由该系统中约20%的变量产生的。例如,在企业中,通常80%的利润来自于20%的项目或重要客户;经济学家认为,20%的人掌握着80%的财富;心理学家认为,20%的人身上集中了80%的智慧等。具体到领域是指大约20%的重要项目能带来整个工作成果的8 0%。并且在很多情况下,工作的头20%时间会带来所有效益的80%。 帕累托法则对我们的启示是:大智有所不虑,大巧有所不为。工作中应避免将时间花在琐碎的多数问题上,因为就算你花了80%的时间,你也只能取得20%的成效,出色地完成无关紧要的工作是最浪费时间的。你应该将时间花于重要的少数问题上,因为掌握了这些重要的少数问题,你只花20%的时间,即可取得80%的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十大定律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十大定律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生命所在,如何管好人才、用好人才、培养和留住人才,则成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成长发展的关键。 人力资源管理也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发展到现在,已是把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彼得?德鲁克曾说过:“企业管理说到底就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企业管理的代名词。”人力资源管理者都有一定的管理理念来支撑。所以,下面,我来介绍下支撑人力资源管理者管理的八大定律。一大定律: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也叫巴莱多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明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是次要的。 企业中永远是20%的人创造了80%的价值。做为HR管理者,要做好HR,必需识别、培养、管理那些为企业创造80%价值的人,把这类的人和岗位做为重点关注的对象。同时,HR管理者20%的时间要做好本质工作,80%的时间要与人沟通;沟通中与20%的人沟通要花去80%的时间,20%的时间与80%的人沟通。 员工的频繁离职对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关键的业绩优异的核心员工离职,往往会给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段永平当年的出走成就了一个”步步高”,却使”小霸王”陷入了困境。所以,一旦发现核心员工有离职倾向,能够挽留一定要尽力挽留。当然,核心员工一旦决定离职,科学地进行离职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一般员工,离职行为首先发生的频率就较少,即使发生一些,希望在冗员范围内。 核心员工离职管理的具体做法从员工提出离职开始,第一步,建立离职面谈制度,在离职面谈之前,可采取一些保留措施,如果企业能够满足核心员工的各种合理要求,应尽量满足以留住核心员工。当然,如果核心员工的离职主意已定,一定要建立离职员工面谈记录卡,将面谈的内容用规范化的表格保存起来,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档案。尽量减少对企业造成巨大的影响有时甚至是致命的打击,所以离职管理就远远不只是上面的一些工作。 二大定律:苛希纳定律(确定最佳管理人数)

中国企业十大管理难题

中国企业十大管理难题(2002年) 第1大管理难题:怎样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 美国《商业周刊》的调查表明:企业成功的第一要素就是绩效管理。然而,对自己公司的绩效考评不满意似乎是个普遍的情绪。据调查,只有不到5%的经理和员工对其公司现有的绩效考评流程感到非常满意。这也是绩效考核成为10大管理难题首位的原因。 绩效是企业永远的重点,没有绩效,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每个管理者必须时刻关注整个企业以及每个人的绩效。 绩效管理是中国企业培育出世界级竞争力所需要的最为重要的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实施并不断完善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成为摆在每一位老总案头最紧迫的任务之一。 一、难题诊断:为什么绩效考核是企业管理的第1大难题 二、有效的绩效管理需要妥善处理绩效差的员工 三、抓住核心员工的绩效 四、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 第2大管理难题:怎样有效地激励和留住人才 人员激励是最古老的管理难题之一。现在,如何有效地激励和留住人才成为很多企业发展的“瓶颈”、人力资源管理的顽症,乃至成为当前困扰企业的最大的管理难题。 许多企业都面临着这样的困惑:不管你采用哪种激励手段,取得的效果都差强人意,用了一大堆激励方法却一点也不奏效,无法阻止员工离开的脚步。即使留住了员工的人,也留不住员工为公司全力以赴的心。 企业管理者必须实施“以人为本”的战略,构建一个完善的人才管理体系,完善激励机制,找到并解决激励无效的根本原因,充分满足员工的真正需要,合理运用激励因素,才能有效解决企业激励和留住人才的管理难题。 一、难题诊断:寻找激励无效的主要原因 二、发现员工的真正需要是激励的关键所在 三、实施以人为本的战略,吸引和留住企业人才 四、合理运用激励因素,有效解决激励和留住人才的难题 第3大管理难题:怎样制定合理的员工薪酬体系 21世纪是人力资源竞争的时代,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是企业界公认的难题,其中最为复杂和困难的是如何利用薪酬这把双刃剑做好对人的激励。可以说,薪酬分配是每位管理者最关心的工作,同时也是每个员工最关心的问题。 那么对企业而言,如何进行薪酬设计?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薪酬管理体系?如何发挥薪酬的功能和作用,以促进企业的发展…… 企业薪酬管理中亟需解决的难题,是对企业主以及职业经理人的挑战。因此,分析清楚产生这些难题的原因以及找到解决的办法,从真正意义搞好和完善企业的薪酬设计系统,才能彻底解决当前企业在薪酬方面的难题。

安全生产十大定律学习心得

安全生产十大定律学习心得 “生命至高无上,安全责任为天。” 通过收看、学习《安全生产十大定律》视频,使我收获很大,让我加深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增强了安全防范意识,提高预防事故的能力。因为安全责任为天,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处于民航关键岗位的一线人员更是如此。 《安全生产十大定律》,就是安全生产十大法则,其主要内容是不等式法则、九〇法则、罗式法则、金字塔法则(成本法则)、市场法则、多米诺法则、海因里希法则、慧眼法则、南风法则和桥墩法则。不等式法则形象地告诉我们,10000-1≠9999,安全是1,车子、票子、房子好比是10000这个数字中的“0”,有了安全才是完整的10000,没有了安全再多的“0”都毫无意义,对一个单位也是如此;而对个人来说,人没了则一切都完了,人的生命才是最宝贵的。九〇法则就是5个90%相乘=59,049%,即安全工作层层按90%完成,到第5层(班组)就是59,049%,层层衰竭,就不及格、就会出事故、出大问题。必须百分之百落实安全工作,没有丝毫折扣。罗式法则:1元钱的投入可以产生5元钱的经济效益,而生命效益则是无穷大的。安全生产是最节约成本的方式,是一笔无形的效益,安全工作要提前做、提前

控,预防为主,将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市场法则告诉我们安全事故的代价,同时“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多米诺法则,就是骨牌效应,在安全管理中要采取一切措施,消除一个又一个隐患,消灭1个事故隐患,就等于消除其中1个链接因素,将可以避免一次重大事故发生。海因里希法则告诫我们,任何事故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事故的背后必有大量的隐患和不安全因素;所以,我们的安全工作就是及时发现和排除大量的安全隐患和不安全因素。慧眼法则要求我们各级管理人员要有一双发现事故的慧眼,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改进和强化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责任制,把死关口。南风法则指的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的温暖管理带来的效果胜过严厉无情的批评教育,只有把深入细致的安全教育工作切实做到员工心里去,员工才能真心实意的接受,群策群力抓安全、控损失。桥墩法则比喻一座桥梁,如果一个桥墩断了,则整座桥梁都将受损报废。安全生产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一点一滴从我做起,尽我们最大努力,减少或避免事故发生,不让损失产生。 近段时间,民航发生了7起人为责任原因的运输航空事故征候,其中机组4起,机务1起,地面保障2起,究其原因,就是管理者和相关人员疏忽和放松了安全管理工作,肆意减少安全投入,差点酿成

管理学十大经典定理

管理学十大经典定理 一、素养 蓝斯登原则:在您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您下来时可能会滑倒。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蓝斯登。 点评:进退有度,才不至进退维谷;宠辱皆忘,方可以宠辱不惊。 卢维斯定理:谦虚不就是把自己想得很糟,而就是完全不想自己。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卢维斯 点评:如果把自己想得太好,就很容易将别人想得很糟。 托利得定理: 测验一个人的智力就是否属于上乘,只瞧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 提出者:法国社会心理学家托利得 点评:思可相反,得须相成。 二、统御 刺猬理论:刺猬在天冷时彼此靠拢取暖,但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互相刺伤。 点评:保持亲密的重要方法,乃就是保持适当的距离。 鲦鱼效应:鲦鱼因个体弱小而常常群居,并以强健者为自然首领。将一只稍强的鲦鱼脑后控制行为的部分割除后,此鱼便失去自制力,行动也发生紊乱,但其她鲦鱼却仍像从前一样盲目追随。 提出者:德国动物学家霍斯特 点评:1、下属的悲剧总就是领导一手造成的。 2、下属觉得最没劲的事,就是她们跟着一位最差劲的领导。 雷鲍夫法则:在您着手建立合作与信任时要牢记我们语言中: 1、最重要的八个字就是:我承认我犯过错误

2、最重要的七个字就是:您干了一件好事 3、最重要的六个字就是:您的瞧法如何 4、最重要的五个字就是:咱们一起干 5、最重要的四个字就是:不妨试试 6、最重要的三个字就是:谢谢您 7、最重要的两个字就是:咱们 8、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您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雷鲍夫 点评:1、最重要的四个字就是:不妨试试; 2、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您 洛伯定理:对于一个经理人来说,最要紧的不就是您在场时的情况,而就是您不在场时发生了什么。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洛伯 点评:如果只想让下属听您的,那么当您不在身边时她们就不知道应该听谁的了。三、沟通 斯坦纳定理:在哪里说得愈少,在哪里听到的就愈多。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斯坦纳 点评:只有很好听取别人的,才能更好说出自己的。 费斯诺定理:人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巴,这意味着人应该多听少讲。 提出者:英国联合航空公司总裁兼总经理费斯诺 点评:说得过多了,说的就会成为做的障碍。 牢骚效应:凡就是公司中有对工作发牢骚的人,那家公司或老板一定比没有这种人或有这种人而把牢骚埋在肚子里公司要成功得多。

不值得定律到底是什么

经济学十大定律——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简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似乎再简单不过了,但它的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疏忽。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编辑]不值得定律的三个因素[1] 哪些事值得做呢?一般而言,这取决于三个因素。 1、价值观。关于价值观我们已经谈了很多,只有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事,我们才会满怀热情去做 2、个性和气质。一个人如果做一份与他的个性气质完全背离的工作,他是很难做好的,如一个好交往的人成了档案员,或一个害羞者不得不每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 3、现实的处境。同样一份工作,在不同的处境下去做,给我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例如,在一家大公司,如果你最初做的是打杂跑腿的工作,你很可能认为是不值得的,可是,一旦你被提升为领班或部门经理,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编辑]不值得定律的管理启示[1] 许多人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结果做了些不值得做的事情。 下面有4个很好的理由说明了绝对不要做不值得做的事: (1)做不值得做的事,会让你误以为自己在完成某些事情。你耗时费力,得到的可能仅仅是一丝自我安慰和虚幻的满足感。 (2)不值得做的事会消耗时间与精力。资源是稀缺的,用在一项活动上的资源不能再用在其他的活动上。 (3)不值得做的事会赋予自己生命。记住社会学家韦伯的警告:一项活动的单纯规律性会逐渐演变为必然性。 (4)不值得做的事会生生不息。做了不值得的事之后,接下来要为不值得之事继续提供值得后续的理由。不然你的精神无从寄托。 成功的秘诀是抓住重要的目标不放。所以,不要做自己的奴隶,不是每件事都必须做。很多事情只不过是在浪费我们大家的时间、精力和生命罢了。一流的人做一流的事,不该做的事,千万别去做。很多时候,做一件正确的事情,要比正确地做十件事情重要得多。

安全生产十大法则

安全生产十大法则-局长推荐 1、墨菲法则: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只要存在安全隐患,事故总会发生,差别只是早晚、大小、轻重而已。因此我们在安全工作中,必须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一切措施,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消除各种安全隐患,这是我们安全工作的首要任务。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缺陷、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等方面。安全生产工作要增强忧患意识,多朝坏处想些,居安思危,才能更好地防患于未然。 2、海因里希法则:(1)事故法则:l:29:300:1000,每一起严重的事故背后,必然有29起较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相随。对待事故,要举一反三,不能就事论事。任何事故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事故的背后必然存在大量的隐患、大量的不安全因素。所以,我们的安全管理就是排除身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等各种隐患是我们的首要任务,隐患排查要做到预知,隐患整改要做到预控,从而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确保不发生事故。 (2)多米诺骨牌理论:在多米诺骨牌系列中,一枚骨牌被碰倒了,则将发生连锁反应,其余所有骨牌相继被碰倒。如果移去中间的一枚骨牌,则连锁被破坏,骨牌依次碰倒的过程被中止。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机械、物质等各种不安全状态,管理的缺陷,以及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等诸多原因同时存在缺陷造成的。如果消除或避免其中任

何一个因素的存在,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就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就是要采取一切措施,想方设法,消除一个又一个隐患。在每个隐患消除的过程中,就消除了事故链中的某一个因素,可能就避免了一个重大事故的发生。所以我们的任务就是发现隐患,不断消除隐患,不断避免事故,确保员工平安。 3、不等式法则:10000-1≠9999,安全是1,位子、车子、房子、票子等等都是0,有了安全,就是10000;没有了安全,其他的0再多也没有意义。要以此教育职工,生命是第一位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失去生命一切全无。所以,无论在工作岗位上,还是在业余生活中,时时刻刻要判断自己是否处在安全状态下,分分秒秒要让自己置于安全环境中,这就是要求每名员工在工作中必须严格安全操作规程,严格安全工作标准,这是保护自我生命的根本,这是通往幸福生活、尊严人生的前提。对一个单位同样如此,既是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再好的成绩,一旦发生事故,一切都是零。 4、慧眼法则:有一次,福特汽车公司一大型电机发生故障,很多技师都不能排除,最后请德国著名的科学家斯特曼斯进行检查,他在认真听了电机自转声后在一个地方画了条线,并让人去掉16圈线圈,电机果然正常运转了。他随后向福特公司要l万美元作酬劳。有人认为画条线值1美元而不是1万美元,斯特曼斯在单子上写道:画条线值l美元,知道在哪画线值9999美元。在安全隐患检查排查上确实需要

世界10大定律

世界10大定律 世界10大定律指的是“蝴蝶效应”、“青蛙现象”、“鳄鱼法则”、“鲇鱼效应”、“羊群效应”、“刺猬法则”、“手表定律”、“破窗理论”、“二八定律”和“木桶理论”。 蝴蝶效应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 青蛙现象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由于它对不良环境的反应十分敏感,就会迅速跳出锅外。如果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水温逐渐提高的最终结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为等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及、或者说是没有能力跳出锅外了。 青蛙现象告诉我们,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而易致人于死地的却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的察觉。 鳄鱼法则其原意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 譬如在股市中,鳄鱼法则就是:当你发现自己的交易背离了市场的方向,必须立即止损,不得有任何延误,不得存有任何侥幸。 鲇鱼效应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后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鲇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成活率会大大提高。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鲇鱼在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就会“性情急躁”,四处乱游,这对于大量好静的沙丁鱼来说,无疑起到了搅拌作用;而沙丁鱼发现多了这样一个“异已分子”,自然也很紧张,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

10大管理创新以及案例分析

10大管理创新以及案例分析 营销方式越来越简捷,组织结构越来越富有柔性,经营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企业越来越注重发挥各种资源整合的力量。而引领这一系列变化的,正是管理创新! 从设计创造价值、供应链整合,到对产品、设计、研发、IT等进行外包而获利,以及并购管理方式等进行的创新,简言之,管理创新就是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的客观要求和科技发展的条件,对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进行改革、改进和改造。通过管理创新,培育和实施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经营方式,使各种生产要素有机结合,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从而保证企业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竞争能力。 管理创新,已经成为中国CEO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这里选出的10项,只是中国企业近年来实施管理创新实践的代表。 或许昨天,中国企业曾因某些方面缺乏创新而交过学费;而今天,中国企业也因方方面面的管理创新而飞速发展,闪耀世界! No.1设计创造价值 影响力指数:★★★★★ 关注率:★★★★☆ 通过更好的设计,可以使产品获得更高的价值。这一点,早已被国外的诸多大型企业所认识和应用。譬如韩国三星,他们认为,杰出的外观是增强产品亲和力的有效途径,对这方面的孜孜以求,使其确立了现代工业设计杰出代表的地位。 典型案例:家居企业博洛尼认为,橱柜行业也跟时装、汽车等时尚产品一样,有自己独特的风向标,意大利的设计无疑是前沿潮流的代表。他们从意大利高薪聘请了首席设计师,让博洛尼展示出纯正的意大利风格。披上了意大利时尚设计的外衣,博洛尼的品牌效应凸显,迅速坐上国内整体厨房业第一的位置。 点评:很长一段时间,设计在中国遭受冷遇——从制造商到消费者,大家对设计的认识还很狭隘,特别是有些制造型企业,一味地强调低成本,并不把设计看成一门管理或一项必要的投资。这使不少中国企业交了高昂的学费。 博洛尼以及其他具有“设计创造价值”理念企业的成功,至少给人们这样的启示:要使设计体现价值,首先要认识到设计的价值!只有将关注设计融入企业的DNA,以产品卓越的性能为基础,满足人们对视觉审美的品味,才能使产品整体表现得以飞跃,使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力得以提高。 No.2外包获利 影响力指数:★★★★★ 关注率:★★★★★ 业务外包是指企业根据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将某个或某些部门或业务转包给更加擅长和专业的企业进行管理和经营的行为,强调企业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关键业务上,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涉及产品外包、设计外包、研发外包、人力资源外包、物流外包,以及IT外包等多种形式。 典型案例:汽车制造行业零部件多,自己去做采购物流,要费很多时间,上海通用就将物流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中远集团。中远按照通用要求的时间,把原材料直接送到通用的生产线上。这不但使上海通用的生产线基本做到了零库存,包装成本也大幅下降。 上海通用将物流外包的模式,在国内的制造型企业,尤其是做零库存的生产企业是非常实用的。在实施业务外包时,企业应认真分析,挖掘竞争对手难以获得和复制的资源和优势,将其演变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扬长避短的业务外包,才能够使企业真正获益。 No.3供应链整合 影响力指数:★★★★☆

札记8 经济学十大定律-比较优势原理

生活中总是有些事情让我们迷惑不解,如: ●为什么自给自足的农村经济比较落后呢? ●为什么人类要分工,很多事情自己做不好吗? ●为什么城市里连剪指甲都要找人,是不是懒? 还有一个根本的问题:生孩子为什么要两个人,一个人不是更好吗? 这些问题有的简单,有的复杂,今天我们试图假装地解决以上疑问: 这需要引入一个概念:比较优势原理。这个概念将帮我们解决以上问题。小tips:比较优势原理:1817年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来的,是经济学最为坚实的原理之一。 厉害的人就是不一样,一个概念就解决了这么多疑问。现在看看比较优势原理说了啥: 维基百科:The law or principl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holds that under free trade, an agent will produce more of and consume less of a good for which they have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比较优势原理说明,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生产者如果只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那么他会生产更多或者消耗更少。 好,我们说人话,还是举个例子吧。 小明:一天生产面包和斧头 即使绝对增加,亲力亲为 从两个例子来讲,我们知道比较优势就是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在相同的时间里做什么价值最大,就做什么。 这里还隐含一个意思,就是永远要跟自己比,虽然别人可能会在各方面碾压你,但请不要灰心,他还是需要和你合作。哪怕马云做面包比厨师做的好,但他最明智的选择依然是放弃做面包而是去当企业家。

也许你还听过一个“木桶理论”。大意是:一个木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木板。因此,人也像木桶一样,为了提高竞争力需要提升自己的短板。 理论是没错的,但关键是怎么样提高自己的短板,是自己去改吗?按照比较优势原理,完全不用担心,找其他人合作也许是更好的方式。而且做得越好,竞争力越强。这个世界分工越来越细,每个人不可能掌握全部的技能,和其他人竞争的最好就是找到一个长板,通过与其他人合作,取长补短。现今所提倡的积木式创新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比较优势原理也不是十全十美。他的成立需要两个条件: ●互相依赖 ●人数足够多 回到开头提到的问题: 现在还剩一个问题: 男女合作的分工的问题? 是不是也可以用比较优势原理解释呢? 其实是不行的,这个要使用进化论的思想了。

安全生产10大规律(2)完整篇.doc

安全生产十大规律4 安全生产十大规律 纵观各类事故,少数是由于管理不善发生的,绝大多数是干部或职工违章所造成的。深刻剖析违章者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种因素: 安全意识、价值观标准、自律能力、技术能力、经验阅历、个人行为习惯、体质体能情况、个性差异、情绪变化、机动反应能力等。 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联系的。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有一种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它决定着事物的发展趋向,并在一定条件下经常起作用,这种联系就是规律。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第一位的就是要熟悉并掌握安全生产十大规律,利用规律指导现实安全生产。只有这样,才能追根溯源,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一、安全周期规律 安全工作的力度大小,安全状况的优差好坏,是波动曲折的,不是直线运动。安全状况的波动与安全工作的波动呈反向运动。安全状况平稳的时候,正是骄傲自满、松懈麻痹的时候,安全出现问题之后,往往开始发奋扭转被动局面。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是难能可贵的危机意识,是最应该办到而又最难办到的。 二、人的安全理念升华规律

理念决定人的行为观念,文化决定人的价值观。当今一些安全抓得好的企业,都是靠安全文化的长期加盟取得的。独特的安全理念在人的思想意识领域的不断升华,就像一只无形的“巨手”,撬动企业安全管理“杠杆”的另一端不断上升。 安全管理是一种实践,也是一门科学,在安全工作中,仅仅靠实打实、硬碰硬的指标往往是不够的,还必须在一种更深的层次、更宽的领域上认识和把握,这就需要借助文化的力量,以文化兴安全、管安全、保安全。长期的安全生产,使我们认识到,如果说,企业的安全1年靠的是侥幸、3年靠的是机遇、5年靠的是管理、那么10年8年就需要靠安全文化的长期加盟和支撑。因此,抓安全,离不开文化,文化兴则安全兴。所以,抓安全要有管理的深度。 在安全中,我们树立什么样的理念呢?我们的理念应该是:安全工作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影响一切。 国家在安定中强盛,企业在稳定中壮大,家庭在和谐中幸福。没有安全做前提,稳定、和谐和幸福就无从谈起,所以说安全高于一切;安全关系每个职工的生命与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和谐,所以说安全重于一切;安全关系企业的稳定发展,可持续发展,所以说安全先于一切;安全是最大的政治,影响社会效益,影响企业形象,影响干部政治生命,所以说安全影响一切。对我们而言,为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创建梁宝寺和谐矿区,有必要增强六个观念,即:增强抓安全就是行善积德的观念,增强抓安全就是为员工造福的观念,增强管理人员不抓安全就不称职的观念,增强安全质量管理是一切工作生命线的观念,增强违章指挥就是犯罪的观念,增强违章作业就

企业管理十大定律

1、素养 蓝斯登原则:在你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你下来时可能会滑倒。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蓝斯登。 点评:进退有度,才不至进退维谷;宠辱皆忘,方可以宠辱不惊。 卢维斯定理:谦虚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h.卢维斯。 点评:如果把自己想得太好,就很容易将别人想得很糟。 托利得定理: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 提出者:法国社会心理学家h.m.托利得。 点评:思可相反,得须相成。 2、统御 刺猬理论:刺猬在天冷时彼此靠拢取暖,但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互相刺伤。 点评:保持亲密的重要方法,乃是保持适当的距离。 鲦鱼效应:鲦鱼因个体弱小而常常群居,并以强健者为自然首领。将这条首领鲦鱼脑后控制行为的部分割除后,此鱼便失去自制力,行动也发生紊乱,但其他鲦鱼却仍像从前一样盲目追随。

提出者:德国动物学家霍斯特。 点评: 1、下属的悲剧总是领导一手造成的。 2、下属觉得最没劲的事,是他们跟着一位最差劲的领导。 雷鲍夫法则:在你着手建立合作和信任时要牢记我们语言中:1、最重要的八个字是:我承认我犯过错误。 2、最重要的七个字是:你干了一件好事! 3、最重要的六个字是:你的看法如何? 4、最重要的五个字是:咱们一起干! 5、最重要的四个字是:不妨试试! 6、最重要的三个字是:谢谢您! 7、最重要的两个字是:咱们。 8、最重要的一个字是:您。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雷鲍夫。 点评:记住经常使用,它会让你事半功倍。 洛伯定理:对于一个经理人来说,最要紧的不是你在场时的情况,而是你不在场时发生了什么。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r.洛伯。 点评:如果只想让下属听你的,那么当你不在身边时他们就不知道应该听谁的了。 3、沟通

十大金科玉律

十大金科玉律 1、底砂与水中的热带温度 此句重点在强调底砂与水中之间的“与”字上。在水族箱底部铺设加温线(一种辅助加温设备,适合铺设在水族箱底部。其主要功能是将底部的热能不断地向上推升,以保持水族箱之最适温度,尤其是在渡假、冬天及处理鱼病时。),有一项特别的优点:就是可以迫使加热后的水上升,而使底砂成为整个水族箱的化学和物理系统之一部份。不仅温度会均匀分散到整个水族箱之中,而且底砂中所产生的营养盐也会随着水流回到水中,并流到水草的叶部。反之亦然,当水流进入底砂时,氧气会随着水流进入底砂之中,底砂因此可保持较长的作用时间,且不会造成死角并可避免底质变黑。有了此套加温系统,就可模仿热带地区地下水的水平与垂直之自然流动。除此之外,此加温系统是采用24伏特的低电压,对于人类及动物是绝对无害的。 要郑重地提醒各位一件重要的事,不管您使用的底砂是特殊的混合物,或是砂石,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做好测试及检验工作,以确定其中不含有石灰质的成份。因为含有石灰质的底砂,会增加水的碳酸盐硬度,一旦我们在水中添加二氧化碳,碳就会阻断石灰与碳酸分子之间的平衡,造成碳酸盐硬度不停地增加,而水为了保持pH值的平衡,对二氧化碳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强烈。 2、合适的光照 依据水族箱的大小及形状,水族箱的光照可以使用萤光灯管、水银灯(HQL)或金属卤素灯(HQI)。只要使用其中任何一种光源,均能保持鱼只的自然色彩和水草的良好生长,而其最主要的目的是要确保水族箱在白天时段,有最适量的氧气供应。当水中的饱和溶氧量只达到100%时,这对于养有鱼只的水族箱而言是不够的,因为不只鱼类需要氧气,就连细菌也需氧气来进行废物的分解(此废物来自饵料,水草等)。此外,水草也需要一定含量的氧气,尤其是在夜晚。为了避免晚上氧气不足,白天一定要补足氧气,而此只能以合适的光照来达成。 每一种光源都有其“光线流量”(flux),其值高低端视此灯源的本质而定。这种光线流量的测量单位称为“流明(lumen)”(即光流量的强度单位)。 下表列出每一等级的光源可产生的经济效益: 钨丝灯泡 7 lumen/watt 萤光灯(Fluora) 9 lumen/watt LT卤素白炽灯泡 16 lumen/watt 混合灯(Mixed-light lamp) 19 lumen/watt 钨丝灯与萤光灯的混合灯,即一般的经济型灯 16 lumen/watt 水银灯(HQL) 52~55 lumen/watt 一般的萤光灯管(太阳灯管) 55~75 lumen/watt 金属卤素灯(HQI) 74~77 lumen/watt 密合式萤光灯(Compact fluorescent lamp) 66~80 lumen/watt 卤素萤光灯(Lumilux) 93~97 lumen/watt 在选择萤光灯的颜色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暖色系灯光(约3600Kelvins)可促进水草往上延长的生长;冷色系灯光(约6000Kelvins)则可促进水草丛状的生长。而一般暖色系与冷色系灯光的流明值(Lumem)都是相等的。 光照强度应调整到可以观赏到鱼儿及水草的自然光为宜。光照强度必须达到可促使光合作用之进行,以满足代谢作用之所需,亦即表示在光照时应尽可能达到最佳、最适宜的成长情况。 3、稳定的水质 热带水域,不论其年代有多久远,其水位高低及光照状况,特别是流动快速的水,其水质都很稳定,一些水质因子如:pH值、二氧化碳含量、硬度等都很少变化。 此需求对于完全不懂化学的门外汉而言,是很难理解的。在水族箱中需要调整到中性的pH值和维持稳定的酸度,即碳酸盐硬度最少要在3~4°dH。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混养于水族箱中的鱼类,是从酸性水质(如:霓虹灯鱼)到碱性水质(如:慈鲷科鱼)都有,如要将这两类的鱼类都培育得很成功且顺利,中性的pH值是最为理想的。 中性的pH值是由二氧化碳的添加来控制,然而此种控制至少必需维持碳酸盐硬度在3~4°dH之范围下(因其它的酸性物质也可能产生错误的二氧化碳读数),这样才能确保必要的稳定性与一致的连续性。而且,由于二氧化碳的添加,水中型的水草(水草包括水生、半水生植物)才可以确定获得最适量的二氧化碳。 添加二氧化碳的结果: 只有提供足够的碳,水草才能完全利用其他的养分,使它们生长得更强健、更茂盛。 经由二氧化碳的添加,水草的同化作用才会进行得更完善,水中的溶氧量方能增加,这整个过程可观察水中产生的氧气泡得知。

企业管理中的十大经典理论

企业管理中的十大经典理论 1、彼得原理 每个组织都就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彼得原理就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就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却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人在某个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就是对本人的奖励,反而使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2、酒与污水定律 酒与污水定律就是指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就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还就是一桶污水。在任何组织里,几乎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她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最糟糕的就是,她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她苹果也弄烂。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组织系统往往就是脆弱的,就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与容忍的基础上的,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如果一个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即使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如果您的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您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您无力这样做,就应该把它拴起来。 3、木桶定律 水桶定律就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这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就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水桶定律与酒与污水定律不

安全管理十大定律

安全管理是企业最大的效益,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础。科学有效的运用和完善安全工作理念,可有效降低安全管理纰漏给生产工作带来的类风险,进而有效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一、帕累托定律 帕累托定律又称80/20法则,其原理是在投入与产出、努力与收获、原因与结果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平衡的关系,往往是关键的少数决定着事件发展态势。在安全工作中,企业应辨识和评价危险源,按ABC法分类控制,来匹配相应的安全投入;强化班组长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每层级按80/20原则来进行重点管理与控制;对易发生事故的20%人群进行重点管理,规范其作业行为,提高其安全素质;对少数设备与环境的不安全状态进行重点治理,以提高整体设备与环境的运行状态;充分发挥管理的能动性,运用统计规律找准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采取相应的纠正与预防措施来改善整体安全工作状态;在考核时应本着80/20法则来配置责权利的关系;控制关键的少数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管理效能。 二、酒与污水定律 酒与污水定律是指一杯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若把一标污水倒进一桶酒中,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在企业安全工作中,往往存在极少数的“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人员,这部分人员会起到连锁性的示范效应,进而直接影响到其它人员的作业行为,弱化了安全管理方案和措施的有效落实,具有很大的破坏力;对这部分人员实行亮牌警告制(亮黄牌或亮红牌)若效果仍然不明显便应及时将其解雇;以提高安全管理工作在各层面的执行能力;同时,企业各层级管理者应注重自身的素质培养,为员工做正面的示范作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 三、木桶定律 木桶定律是指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

中国企业管理的十大弊病

中国企业管理的十大弊病 1.人性化致命 中国企业里面的员工往往认为管理是少数人的事情,而与组织的其他人员无关。而实际上,管理是包括组织、决策、控制、领导、激励等基本职能和预测、调研、计划、策划、咨询、协调、沟通、指导、执行、制度等主要功能相互结合、相互影响的有机体系和过程,制订并执行规章制度只是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管理也不是组织中某几个人的事,而是组织中全体人员的事。管理者是管理的主体,被管理者是管理的客体,只有两者相互作用和影响,才会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 2.聪明导致缺陷 《细节决定成败》的作者汪中求认为,全世界最难管的就是中国人,因为中国人都很聪明。有四个词很关键,也容易模糊:聪明、精明、高明、英明。聪明就是能正确感知世界;精明就是急于表现自己的聪明,现代社会大多数人精明;善于掩饰自己的聪明叫高明;能够左右高明的人叫英明。而中国企业里面往往是精明的人太多,高明的人太少,英明的人基本上没有。 3.挥刀自宫的神功 中国的企业非常缺少管理工具和方法,我们企业的制度建设、管理规则非常抽象笼统。很多企业员工手册的第一条是“热爱××公司”,剩下的也都是些口号和空话。这是一本没有用的手册,连最基本的做事原则和方法都没有。 4.领导三拍 有人形容中国企业的领导三拍搞垮企业:拍脑袋决策,拍大腿后悔,拍屁股走人!中国企业的管理还处于幼稚的管理阶段,往往是抓到一条大腿当大象。中国企业管理中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是,把必要条件当充分条件,比如认为营销就是做广告。当中小型企业在销售过程中碰到困难,有的企业把广告看成是一根救命的稻草,往往想通过广告来挽救销售。广告对短期产品销售确实有拉动力,但是企业的发展是长期稳步的,频繁的广告是中小企业绝对做不到的。中国企业管理过程中,领导太多的点子思维、拍脑袋决策。但是点子思维、雕虫小技都不能使战略得到有效实现。策略是方法的整合,是系统化的工作。很多企业策略很多,但成效甚微,是缺乏大智慧、缺少系统化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